中医综合治疗上颈段颈椎病65例疗效观察
中医康复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3]葛 忠 豪 , 汤 琳 . 分 析 中 医 康 复 疗 法 治 疗 神 经 根 型颈椎病的疗效[J].健康大视野,2020,28 (10):97.
[4]梁凤霞,姜迎萍.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治疗的研 究进展[J].新疆中医药,2019,37(2):2 152-154.
[5]张继果.丹参注射液配合中医康复治疗神经根型 颈椎病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7, 33(9):1016. [收稿日期]2020-11-27
观察组 40 26(65.00) 12(30.00) 2( 5.00) (95.00)△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6 讨 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属中医“眩晕”等范畴。主要因
颈椎或局部血液运行不畅,经络淤堵所致。病因为肾 虚,病证为气血亏虚、过度劳损。
针刺风池、百会、上星穴可缓解基底动脉痉挛, 促进脑部血液循环;针刺肩中俞、颈夹脊穴能缓解胸 锁乳突肌痉挛,针刺印堂穴、太阳穴能够祛寒除湿和 补益肝肾。
综合治疗颈椎病75例临床观察

综合治疗颈椎病75例临床观察
孙绍丹;邓丽明;李凤梅
【期刊名称】《湖南中医药导报》
【年(卷),期】2004(10)8
【摘要】目的 :针对颈椎病的病理变化探讨综合疗法在治疗颈椎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分析综合疗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结果 :治愈 2 1例 (2 8% ) ,显效4 0 (5 3.3% ) ,好转 12例 (16 % ) ,无效 2例 (2 .7% ) ,总有效率为 97.3%。
结论 :通过综合疗法中各种方法的联合应用 ,从而发挥对颈椎病治疗的协同作用 ,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总页数】3页(P36-38)
【关键词】颈椎病;临床研究;综合疗法
【作者】孙绍丹;邓丽明;李凤梅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4.9;R681.55
【相关文献】
1.颈项肌肌力训练联合综合物理因子治疗在颈椎病康复治疗的临床观察 [J], 李莉
2.颈项肌肌力训练联合综合物理因子治疗在颈椎病康复治疗的临床观察 [J], 王丽;许凤娟;张新恒;范文祥;刘孟;倪朝民
3.高压氧联合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综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J],
周冬长;冷松柏;曾湘莲
4.综合物理康复联合颈项肌肌力训练治疗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J], 郭超南;师红利;任晓妍
5.中医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临床观察 [J], 王国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研究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研究颈椎病是一种颈椎退行性疾病,影响着许多成年人的健康,同时也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不便。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颈椎病类型,其治疗一直是中医领域的热点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
一、中医综合疗法介绍中医综合疗法是指从中医学角度综合运用针灸、推拿、中药、康复等治疗方法,对病人进行全面、系统、个体化的治疗。
这种综合疗法的优点在于不仅能够达到治疗病疾的目的,还能够改善身体的免疫力和生理机能,促进身体健康。
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综合疗法主要是以针灸、推拿、中药和康复为主要治疗方法。
1.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重要治疗方式之一,能够刺激穴位及其相关神经末梢,激活其的生理功能,调整人体的生理功能及精气神状态。
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中医师会选取适当的穴位进行刺激,从而缓解颈椎病的症状。
2. 推拿疗法推拿疗法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通过手法操作来改善机体功能状态,达到调整神经系统,改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疼痛等作用。
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而言,推拿能够改善颈部肌肉僵硬、肩膀酸胀等症状。
3. 中药疗法中药疗法是通过中草药的有效成分作用于机体达到治疗效果。
中药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方面有着独特的功效,能够缓解疼痛、消除肌肉痉挛和改善神经病变等。
4. 康复疗法康复疗法是对疾病患者进行的功能恢复训练、作业训练、生活能力训练等,以达到改善患者功能,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
1. 显著缓解疼痛针灸、推拿和中药疗法都能够缓解颈椎病患者的疼痛,改善颈部酸胀和肩膀疼痛等症状。
2. 改善神经失调症状中医综合疗法对神经失调症状即手指麻木、手臂无力、头晕等症状也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这是由于推拿、针灸能够刺激穴位及其相关神经末梢,激活其的生理功能,从而缓解神经系统症状。
3. 有效预防复发综合疗法的效果还体现在有效预防颈椎病复发方面,渐进的引导颈椎病患者自己从内到外的改变不良生活习惯、调整个人的情绪和改善日常姿势,使自身达到长期稳定疗效。
中医治疗颈椎综合征68例临床观察

2 辨证施 治规律
21扶 正 祛 邪 .
远寒 。 因人制 宜:指根据病人年龄、性别 、体质 、生活习惯 ” 等不同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如小 儿生机 旺盛 ,但气 血未充 ,脏腑娇嫩 ;老年人气血衰少,生机减退 ,患痹病也多
痹病的演变过程 ,同其他疾病一样 ,也是邪 正双方斗争的
过程 。
痹病 的发生 、转化与 自然界和人的体质密切相关 ,因此临 床治疗必须根据不 同季节 、不同地域 和不同体质 ,具体分析 , 区别对待 。即因时制宜,如夏天 ,火热当令阳气 旺盛 ,机体腠 理疏松 、多汗 ,患风寒湿痹应用辛温发散之药时,如麻黄 、桂 枝 、防风 、川乌、草乌等 ,量不可过大,药不可 常用 ,以防阳 气耗 散或 汗多伤 阴。我们所讲冬病夏治即是因时制宜 的具体体
..
5. 4 .
C ii lo ra o C iee dc e 0 2 V 14 No6 l c un l f hn s in 1 o. ) n aJ Me i 2 ( .
不通则缓,症状则轻,若此时予以活血祛瘀之药,并佐温经散寒 之药,则经络气血融会贯通,皮肤 、肌 肉得到濡养温煦而症状减
高 毅
( 东省湛江市第四人 民 医院,广东 湛江,5 4 0 ) 广 2 0 8 中图分类号:R 5 63 【 摘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号:1 7 —8 0( 0 2 60 5 -2 证型:AD 6 476 2 1 )0 —040 I
要 】 目的:观察 中药内服与 中药内服加局部外敷 治疗颈椎 综合征 的疗效 。方法 :随机将 6 8例颈椎 综合征 分为观 察组
于正虚为主 的痹病 ,如虚寒型痹病 具有 怕冷 、恶寒等症状 ,治 疗可相应地运用温 阳补 肾等法 ,即虚者补之 。若乘夏天 阳热之 气 旺盛 ,这时温 阳补 肾治疗 ,效果更佳 。
中医综合治疗颈椎病临床体会

中医综合治疗颈椎病临床体会摘要】目的探索中医综合治疗颈椎病的疗效。
方法将临床遇到的50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中医综合治疗组[治疗组]28例, 药物治疗组[对照组]22例。
治疗组利用牵引、针灸、推拿等中医综合治疗;对照组用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20%甘露醇注射液125ML静脉点滴,每天一次,7天为一疗程。
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好转率、未愈率分别为75%,25%,0%;对照组为31.8%,40.9%,27.2%。
两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1]。
结论利用牵引、针灸、推拿等中医综合疗法治疗颈椎病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安全性高。
【关键词】牵引疗法针刺疗法推拿疗法中医综合颈椎病【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1-0037-02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中医综合治疗组[治疗组]28例,,其中女性12例,男性16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40岁;平均年龄48.2岁;颈神经根型的20例,椎动脉3例,脊髓型1例,交感神经型4例;药物治疗组[对照组]22例,其中女性8例,男性14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41岁;平均年龄46.5岁;颈神经根型的14例,椎动脉4例,脊髓型1例,交感神经型3例,组间性别、年龄差别无显著性差别(p>0.05)。
2.诊断标准[1]2.1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
或有颈椎先天性畸形、颈椎退行性病变。
2.2多发于40岁以上中年人,长期低头工作者或习惯于长时间看电视、录相者,往往呈慢性发病。
2.3颈、肩背疼痛,头痛头晕,颈部板硬,上肢麻木。
2.4颈部活动功能受限,病变颈椎棘突,患侧肩胛骨内上角常有压痛,可摸到条索状硬结,可有上肢肌力减弱和肌肉萎缩,臂丛牵拉试验阳性。
压头试验阳性。
2.5 X线正位摄片显示,钩椎关节增生,张口位可有凿状突偏歪,侧位摄片显示颈椎曲度变直,椎间隙变窄,有骨质增生或韧带钙化,斜位摄片可见椎间孔变小。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例) 和对照组 (2例) 治疗组采用中医综合治疗 , 5 。 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 , 对两组疗效和复发情况进行对 比观察 。结果 : 治疗组有效
率 (64 ) 于对 照组 (46 ) 而 1 随 访 复发 率 (79 ) 于对 照 组 (‘ 4 ) 两 组 比 较 ( <00 )有 显 著 性 差 异 。结 论 : 9 .% 高 8 .% , 年 1 .% 低 3 、% , 4 P .5 ,
维普资讯
中 医正 骨 2O 08年 2月 第 2 卷 第 2期 0
( o5 总 9 )・ 1 ・ 5
中医综合 疗 法 治疗椎 动脉 型 颈椎 病疗 效观 察
浙江省苍 南县 中医医院(28 0 3 50 ) 颜 贻站
摘 要
谢 作完
周 明客
黄友翰
目的 : 观察 中医综合疗 法治疗椎 动脉型颈椎病 的临床效 果。方 法: 随机将 18例椎动 脉型颈椎 病 患者分 为治疗. (6 0  ̄ 5 1 t
显差异 ( P>00 )具 有 可 比性 。 .5 ,
C A是 中老年人的常见病 、 S 多发病之一 , 发病率约 占颈 其 椎病的 94 .%。国外亦有 报道 。 7 %的颈椎 病患者 合并 椎 约 0 动脉受累。随着社会人 口老年 化程度 及工作 压力 的加大 。 其 发病率逐年增高 , 并呈低龄化趋势 , 严重影响人们 的工作效率 和生活质量。CA的病理机制 比较复杂 , 括动力性 因素 、 S 包 机 械因素 、 血管 因素 ( 常表 现为血管 动力学 异常 、 动脉硬 化性改 变、 椎间隙间距改变对椎动脉的影响及血管变 异等) 。颈椎 手 术比较复杂 , 有一定风险 , 多数患 者难 以接受 , 非手术治 疗 而 具有安全 、 疗效确切 、 易于掌握 的优点 , 多采用 改善 血管痉 现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0例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颈 椎病 是 骨 科 的 常见 病 , 其 中神 经 根 型颈 椎病 发病 率 最 高 , 据 统计 约 占颈椎 病 6 0 %一 7 0 %。 目前 , 国 内外 治疗 颈 椎 病 的方 法 很多, 笔 者 近年 采 用推 拿 治疗 、 颈椎 持续 牵 引 、 针刺 、 中药方 剂 和 护 理神 经 根 型颈 椎 病 患 者 6 0例 , 疗效 显 著 , 现报 告 如 下 。
1 临床 资料
次 及疾 病 性 质不 同进 行 疏导 , 耐 心解 释 , 让 其 了解 颈椎 病 的 相关
1 . 1一 般 资 料 : 本组 6 0例 , 男3 8 例, 女2 2例 ; 年龄 3 5 — 6 5岁 ; 病 程 3个 月 ~ t 1 年。
1 . 2诊断标准【 1 j ① 具有 典 弄 的根 性症 状 ( 麻木 、 疼痛 ) , 且 范 围 与 颈 脊 神 经 所支 配 的 区域 相 一致 。②影 像 学所 见 与 临 床 表现 相 符 合 。③ 痛点 封 闭 无 显效 ( 诊 断 明 确者 可不 做 此 试验 ) ④ 除外 颈 椎 外病变 ( 胸 廓 出 口综 合 征 、 网球 肘 、 腕 管 综合 征 、 肘 管 综合 征 、 肩 4 治 疗 结果 关 节 周 围炎 、 肱 二头 肌 腱 鞘炎 等 ) 所致 以上 肢疼 痛 为 主 的疾 患 。 4 . 1疗 效 判定 标 准 : 痊愈 : 原有症状 、 体征消失 , 肌力 、 肢 体 功 能 2 治疗 方 法 恢 复正 常 。显效 : 主要症 状 及 体 征基 本 消 失 , 不影 响 日常 生活 或 2 . 1推拿 治疗 : 医者 以 揉捏 法 或施 滚 法 于患 者颈 、 肩、 背部 各 肌 群 工作 。 有效 : 主要 症状 减 轻 , 肢体 功 能改 善 。 无效 : 自觉 症 状 和功 约3 m i n , 使 紧 张 的肌 肉放 松 , 然 后拇 指 点 按 痛 点 , 患者 自行 俯 仰 能无 变 化 。 转 侧 1~ 2 m i n , 以感 到 肌 肉有 牵 拉 感 为 宜 ; 摇颈 运动 , 同 时 加 向 4 . 2 结果 : 本组 6 O例 患 者 中痊 愈 4 6例 , 显 效 7例 , 有 效 5例 , 无 上 的牵 引力 , 并 弹拨 风 池 穴 , 并从 上 而下 理 膀胱 经 至第 七颈 椎 棘 效 2例 , 总有 效 率为 9 6 . 6 7 %。 讨 论 突, 反 复 5次 ; 摇肩运动 , 同 时提 拿 肩 井 穴 反 复 1 0 次; 患 者 取仰 5 神 经 根 型颈 椎 病 是 颈椎 综 合 征 中最 常 见 的一 型 , 是 由于 外 仰位 , 医者一手托枕部 , 另一手托下颌 , 做 轴 向牵 引 , 保持 2 0~ 3 0 s , 并左右 摇动头部各 3 次, 反 复 进 行 3~ 5次 ; 点压 风池、 内 部损 伤 、 劳 损使 颈椎 小 关节 错 位 , 骨刺 形 成 、 椎 间 隙变 窄 , 椎 间孔 变形 或 变窄 , 进 而刺 激 或压 迫 神 经根 而 引起 的 临床 症 状 。 颈椎 病 关、 肩外 俞 、 肩井 、 天宗 、 肩贞 等穴 。 2 . 2 针 刺 治疗 : 主 穴 取 颈夹 脊 穴 、 大杼 、 后溪 、 肩井, 配 穴 根据 疼 痛 的治 疗 , 目的是 调整 和 改 善颈椎 关 节 与 周 围软 组 织相 互 关 系 , 以 部 位 选 取 。用 不锈 刚毫 针 刺 人 主穴 ,得 气 后 主 穴接 上 G 6 8 0 5 — 2 减轻 和 消除 对 神经 根 的刺 激 , 改 善局 部 的血 液 循 环 , 恢 复其 稳 定 推 拿 手法 能 纠正 颈椎 关 节错 位 , 松 解 局部 组 织 与神 经 根 的粘 型 电针 仪 , 用 连 续波 , 频率 1 . 5 H z , 强 度 以患 者 能 忍受 为度 , 治疗 性 。 连 , 促进 局 部血 液循 环 , 改 善组 织 缺 氧、 缺血 状 态 , 并 具 有整 复 筋 3 0 m i n . 配 穴采 取 点 压 。 2 - 3颈椎牵引治疗: 患 者 行 坐 位 枕颌 吊带 牵 引 治 疗 , 牵引重量 自 骨, 恢 复 小关 节 错 位 及 功 能紊 乱 , 重 建力 学 平 衡 , 从而 达 到 通 经 3 开始 , 依 患 者 症 状 之轻 重 而 酌情 调 整 牵 引 重 量 , 最 多 可 增 至 活 血 、 消肿 散瘀 的作 用 。牵 引 是牵 开 被嵌 顿 的 小 关节 囊 , 调 整 小 l O k g 。 每次 2 0~3 0 m i n , 每日1 次( 如有 颈 椎不 稳 征象 则 不宜 进 行 关 节错 位 和椎 体 滑脱 , 解除肌痉挛 , 增大椎间隙 , 消除水肿 、 粘 使 临床 症 状 得 以 改善 。[ 2 1 针 刺 能 疏通 督 脉 经 气 , 运 行 全 身 气 较 大重 量 的牵 引 , 以免 意 外 发生 ) 。牵 引 1 0次 为 1 个疗程 , 共2 连, 血, 具有 通 阳化 瘀 之功 。从 现 代 医学 角度 来 讲 , 针 刺 增 加局 部 的 个疗程 。 促进局部致痛、 致炎性物 质的降解与转移 , 消除颈部 2 . 4 中药 内服 : 独活 1 2 g , 桑寄生 1 5 g , 秦艽 1 5 g防 风 1 2 g , 白 芍 血液循环 , 阻断 疼痛 的 传导 。 1 0 g , 熟地 2 0 g , 肉桂 6 g当归 l O g , 细辛 3 g , 牛膝 1 0 g , 党参 1 5 g , 甘 软组 织 的炎 性病 变 , 中 医学认 为 , 颈 椎病 的发 生多 源 于 劳损 、 外伤 或 感 受 风寒 湿 草l O g , 茯苓 2 0 g , 川芎 1 0 g , 杜仲 1 5 g . 每天 1 剂, 水 煎 早 晚 分 2次 邪 导致 气血 失 和 、 痰瘀 内接经 脉 不遂 而 患病 。熟地 、 寄生、 牛膝、 服, l O剂 为 1 个疗 程 。 壮骨强筋 ; 当归、 白芍 、 川 芎 和 营养 血 ; 党参 、 茯 2 . 5 中药 外敷 并 行 T D P理疗 : 药用 葛 根 1 5 g , 防风 1 5 g , 艾叶 1 5 g , 杜仲益肾补肝 , 甘 草益 气 扶脾 ; 独活、 细辛 入 肾 经 , 能搜 伏 风 , 使 之外 出 ; 肉桂 威 灵仙 1 5 g , 伸筋 草 根 1 5 g , 透骨草 1 5 g , 桂枝 1 5 g , 羌活 1 5 g , 红 花 苓 、 秦艽、 防 风为 风 药之 卒 徒 , 周行 肌 表 。 外敷 1 5 g , 生黄芪 1 5 g , 赤芍药 1 5 g , 生甘草 1 5 g . 将上 药 共 为 细 末 , 装 入 能 人肝 肾血分 而 祛寒 , D P神灯 理 疗 不 仅 可 以 通 过 舒 筋 活 络 、 活 血化 瘀 、 祛 风 散 棉袋 内, 放 入 锅 中 隔水 蒸 2 0—3 0 a r i n , 取 出待 放 温 后 ( 约4 O 。一 药加 T 4 5 。) 热敷颈肩部 , 然后配合 T D P神灯红外线 热疗 , 每天早 晚各 寒 的作 用 达 到解 痉止 痛 之 目的 ,而 且 还可 以通 过 改善 颈 椎 局部 软 组织 血 液循 环 ,减 轻无 菌 性炎 症 对 颈脊 神 经 根 的刺 激 而 达 到 解 除 肌 肉痉 挛 、 缓 解 麻 木疼 痛 , 改 善颈 部 活 动受 限 之 功效 。 中医 实 用性 强 , 且 无 不 良反 应 , 疗效 3 . 1生 活 护理 : 因为 颈 椎 病 容 易 复发 , 所 以 日常 生活 中要 加 强预 综 合 疗 法 治疗 颈 椎 病 方 法 简单 , 值 得 进一 步 观察 体会 。 防。 住房保持温度适 宜, 通风 , 工作休息时纠正不 良体位及坐姿 , 较为满意, 参考 文 献 颈 部 注 意保 暖 , 坚 持 功 能锻 炼 。 1 ] g二 届 颈椎 病 专 题 座谈 会 纪要 . 颈 椎 病 诊 断标 准及 分 型 标 准 3 . 2 心 理 护理 : 大 多数 患 者 会 产 生焦 虑 、 紧张 、 烦 躁 等 心理 , 应 注 『 S 1 . 中华 外科 杂 志, 1 9 9 3 , 3 1 ( 8 ) : 4 7 2 . 意 与 患 者 沟通 , 了解 患 者 的心 理需 要 , 根 据其 年 龄 、 职业、 文 化层 『 『 2 ] 潘 实 清. 实用脊柱病学[ M] . 济南: 山 东科 学 技 术 出版 社 , 1 9 9 6 :
综合治疗颈椎病患者30例的临床疗效分析

综合治疗颈椎病患者30例的临床疗效分析
背景: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其主要症状表现为颈部疼痛、肩背部不适和头
痛等。
综合治疗在颈椎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和其他不适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目的:本文旨在分析综合治疗对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选取符合颈椎病患者诊断标准的30例患者,采用综合治疗方案进行治疗。
具体包括:颈部按摩、理疗、针灸、物理治疗、口服药物和定向运动治疗等。
治疗周期为4周,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颈椎病的疼痛程度、日常生活能力和疗效等,进行统计和分析。
结果:30例患者均完成了治疗计划,治疗后颈椎病的疼痛程度明显减轻,疼痛指数明显降低(P<0.01)。
日常生活能力得到恢复,患者疾病阶段得到明显改善(P<0.01)。
总
有效率为90%,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综合治疗在颈椎病患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显著缓解疼痛和其他不适
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临床治疗中应该重视综合治疗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