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教学参考资料
初中教案参考书

初中教案参考书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草原的美丽和辽阔,培养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情感,学习课文中所展现的团结互助、热情好客的品质。
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3. 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所展现的草原人民的品质。
2. 发挥想象,感受草原的美丽和辽阔。
教学准备:1. 课文《草原》的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草原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对新课的内容产生期待。
2. 展示草原的图片或视频资料,激发学生对草原的向往之情。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书写。
2. 学生分享自己掌握的生字词,教师给予评价和反馈。
三、合作探讨(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四、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重点解释难点词语。
2. 分析课文结构,讲解课文中所展现的草原人民的品质。
五、情感体验(5分钟)1. 让学生发挥想象,描述自己心目中的草原。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描述,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2. 提醒学生课后复习,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让学生充分感受草原的美丽和辽阔,培养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全面的发展。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参考书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参考书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参考书》是一本针对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的参考用书。
它包含了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指导和建议,是教师进行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的重要参考资料。
该书主要特点包括:
1.紧扣教学大纲: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编写,内容符合教学大纲要
求,有助于教师准确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
2.目标明确:每个单元、每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清晰明确,有助于教师有针对性
地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策略。
3.内容丰富:涵盖了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所有知识点和训练点,有助于教
师全面了解教材内容和教学要求。
4.方法多样:针对不同课文类型和知识点,提供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建议,有
助于教师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5.实用性强:每个单元、每篇课文都附有教学参考案例和练习题,有助于教师
快速备课和组织教学。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参考书》是一本专门针对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的参考用书,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教材,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1/ 1。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中学政治教学是培养学生民族意识、国家意识和法治意识的重要课程,主要涵盖了政治制度、政治文化、政治经济、政治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内容。
以下是参考资料:
1. 《中学政治》课本:这是中学政治教学的主要参考资料,包括政治理论、中国政治制度、政治文化、政治经济等重要内容。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是国家最高法律,通过学习宪法,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我国政治制度和法治体系。
3. 新闻媒体:通过阅读新闻媒体的政治新闻,学生可以了解国内外政治动态和政治事件,提高政治嗅觉和政治敏感度。
4. 历史文献:通过研读一些重要的历史文献,如《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等,可以了解中国近代史、革命历程、政治思想等方面的知识。
5. 学术期刊:政治学、法律学等学术期刊所刊载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可以让学生了解最新的政治理论和研究成果。
总之,中学政治教学参考应该以教材为主,辅以各种相关材料,旨在培养学生政治理论水平和政治实践能力。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音乐单元备课参考资料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音乐单元备课参考资料一、课程目标本单元的音乐课程目标主要包括:1.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2. 开发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3.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音乐基本知识:音符、节拍、音阶等;2. 音乐欣赏:通过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3. 音乐表演: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合唱和打击乐表演;4. 音乐创作:鼓励学生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方法本单元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以下方式:1. 观看音乐视频和演出录像,激发学生的兴趣;2. 听音乐欣赏,让学生感受音乐中的美;3. 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音乐表演和创作;4. 运用游戏、竞赛等形式,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四、教学资源为了有效开展本单元的音乐教学,建议教师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 音乐教材:最新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材;2. 音乐器材:打击乐器、键盘乐器等;3. 录音设备:用于播放音乐作品和录音;4. 视频播放设备:用于播放音乐视频和演出录像。
五、教学活动安排本单元的音乐课程设计建议按照以下安排进行:1. 导入活动: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2. 研究活动:教授音乐基本知识,进行音乐欣赏和表演活动;3. 创作活动:鼓励学生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展示他们的创造力;4. 总结活动:回顾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小结和评价。
六、评价方法为了评价学生在本单元音乐研究中的表现,可以采用以下评价方法:1. 观察评价:观察学生在音乐表演和创作中的表现,给予肯定和建议;2. 听力评价:考察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受,进行听力测试和问答;3. 作品评价:评价学生的音乐创作作品,包括创意、表现和技巧等方面。
七、教学反思在本单元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以下方面:1. 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激发他们的研究兴趣;2. 创设情境和游戏,增加学生的互动和合作意识;3. 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4. 细化评价内容,注重对学生的每个方面进行评价。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资料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资料MA 教育理论MA1 教育研究MA11 教育改革(教材改革及分析)MA111 教学计划MA112 课程标准·对《“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框架设想》的思考/李世杰、候万胜、吴卫国//《中学教研(数学)》2003.3第1页·《台湾国民中学数学课程标准》简介/佳声//《初中数学教与学》2003.4第38页·高中数学新课标有哪些重要变化/江西省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研究组//《数学通报》2004.1第4页·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教材的研究与编写/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编委会//《数学通报》2004.6第3页·数学课程标准和新教学大纲中的选修课程比较/江雪萍//《数学通报》2004.7第9页·新课程标准与《中学数学教学论》教学应注意的几个变化/杨建辉//《数学通报》2004.9第4页·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比较分析/罗新兵、乔梓//《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4.4第1页·辨析:新课标理解途径的一种归结/郭其俊//《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4.8第22页MA113 中数发展·新大纲新理念新认识/徐永忠、王红兵//《中学数学研究》2003.1第15页·数学课程改革的实践与认识/匡继昌//《数学通报》2004.7第3页MA114 课程改革及论述·数学课程改革与教材编写——简论教材编写的恰当定位/郑毓信//《中学教研(数学)》2003.10第1页·课程改革中的数学教学研究问题/王光明//《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3.3第11页·有关中小学数学课程教材改革与建设的一些思考/陈昌平//《数学教学》2003.6封二·关于新课程理念下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陈理//《数学通报》2004.5第2页·数学新课程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及探讨/侯峻梅、李伯春、徐红萍//《数学通报》2004.5第7页·对北师大版课程教材的几点建议/束仁武//《数学通报》2004.5第30页·高中数学课程改革中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韩明莲//《数学通报》2004.7第12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挑战竞争师生双赢——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改进课堂教学/黄安成//《数学通报》2004.8第10页·中学数学课程改革的认识与思考/江兴代//《中学数学教学》2004.2第3页·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数学的知识结构教学/王立强//《中学教研(数学)》2004.6第25页·审思数学课程改革/郑毓信//《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4.1~2第5页MA115 教改专论等·构建培养综合性人才的新课程/瞿少华//《数学通报》2003.3第9页·我国数学类专业的教育改革/姜伯驹、李忠等//《数学通报》2003.5封二·高考制度改革与优质教育(摘要)(附)韩国高考制度及数学试卷结构介绍/刘昌堃//《数学教学》2003.1第17页·数学教学方法改革之之实践与理论思考/郑毓信//《中学教研(数学)》2004.7第1页·数学教学方法改革之实践与理论思考(续)/郑毓信//《中学教研(数学)》2004.8第1页MA12 教学研究MA121 教学理论·主体·参与·创新/徐新民//《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1第1页·立体几何入门要学数学方法/汤希龙//《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1第11页·三角变换中应注意的两个原则/金良//《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1第9页·实施分层教学提高学生素质/李孟编//《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3第3页·巧变·妙解·活用·深挖——一道例题的研究性学习/朱峰//《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4第3页·加强数学教学中的学法指导/沈红娟//《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5第4页·谈谈概率的教学/袁桐、陈晓红//《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7第1页·教学过程中的研究性学习/凌定海//《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7第2页·数学教学要强化数学意识——从2003年高考试题谈起/何忠贤//《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9第1页·数学学习中的反思——关于新课程背景下数学学习的思考/郭其俊//《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12第9页·“读、讲、评、伸、练”王字教学法/王瑞栋//《中学数学研究》2003.1第18页·构建知识探究过程培养探究创新能力/江金彪//《数学通报》2003.1第17页·数学总复习的目的任务、功能、特点和教学原则的探究/王富英//《数学通报》2003.2第14页·运用抽象度分析法进行高三数学复习的尝试/钱铭//《数学通报》2003.2第17页·在数学学科中恰当选定内容进行研究性学习/何棋//《数学通报》2003.2第21页·浅谈建构观下的课堂例题设计/潘青//《数学通报》2003.3第13页·对中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反思/连春兴、王霞//《数学通报》2003.4第10页·数学探究性教学的基本类型及其教学实践/吴国建//《数学通报》2003.4第24页·从几个案例浅谈研究性学习的探索/杨飞//《中学数学教学》2003.1第5页·中学数学课堂内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探索/楼关浪//《中学数学教学》2003.第8页·用矛盾观点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李荣民//《中数生数理化》2003.1第6页·中学数学课堂内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探索/楼关浪//《中学数学教学》2003.1第8页·学生数学思维的常见障碍/顾定安//《中学数学教学》2003.1第21页·数学创新的课堂教学建构观/李倩文//《中学数学教学》2003.1第41页·数学形式与结构特征引导下的原型启发/潘林源//《中学数学教学》2003.2第3页·浅谈《数学课程标准》对当前教与学的新导向/周玉琦、丁明忠//《数学通讯》2003.3第3页·有关研究性学习的几个问题/王光明、胡庆玲//《数学通讯》2003.5第6页·浅谈课堂布白的艺术/王学青//《数学通讯》2003.9第1页·例谈探索性问题的解题策略/张清芳、袁明豪//《数学通讯》2003.9第15页·研究性学习及基本特征/龙开奋//《数学通讯》2003.17第2页·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no)方法/魏志平//《数学通讯》2003.19第1页·例说“主体探究与达标”/庄科、张月极//《数学通讯》2003.23第1页·数学认知策略教学的探索/徐光考、朱学燕//《数学通报》2003.5第13页·数学教学环节间的衔接及其设计/李平龙//《数学通报》2003.6第10页·数学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案例剖析/潘巧明//《数学通报》2003.8第3页·浅谈隐含条件的思维价值/王志//《数学通报》2003.8第16页·数学开放题及其教学/黄根初//《数学通报》2003.10第7页·数学教学模式的选择与活运用/曹一鸣//《中学教研(数学)》2003.1第1页·“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研究/郝澎//《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3.1~2第13页·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课题”教学问答/蔡上鹤//《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3.3第4页·谈数学教学中的元认知提问/徐伯华//《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3.3第6页·数学课程标准与数学能力培养/熊丙章、黄翔//《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3.4第1页·基于网络环境的数学住处素养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汪国华//《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3.6第4页·中考前需做的准备/曾进、张伟//《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3.6第57页·几个问题尚待完善——试题:清新的视觉,鲜活的素材/巩平文、把光红、张永超、王玉梅、张俊、张惠荣//《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3.8第37页·问题从何而来?——引导学生设计问题的开放式教学研究/崔萍、符永平//《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3.10第13页·变式教学研究/鲍建生、黄荣金、易凌峰、顾冷沅//《数学教学》2003.1第11页·传统数学题的情景性改造/薛党鹏//《数学教学》2003.6第8页·寻求数学教学中的情景“支撑”/周学祁、钱春林//《数学教学》2003.7第2页·数学教育研究的社会转向/郑毓信//《数学教学》2003.12第5页·浅析数学选择题的教学功能/王军//《初中数学教与学》2003.7第3页·听课教师的角色转换/廖泽春//《数学通报》2004.1第23页·新课程理念下的“双基”教学/钱珮玲//《数学通报》2004.4第3页·基于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的对数函数概念的引入教学/陈柏良//《数学通报》2004.4第22页·用新课标理念设计一堂课的教学/陶维林//《数学通报》2004.8第13页·中学数学教学方式改革的理发思考与课堂实践/丁益祥//《数学通报》2004.8第20页·试论数学“探究性学习”教学的基本过程/郭要红//《中学数学教学》2004.1第1页·谈数学课堂教学中设设疑的时机/孙伟奇//《中学数学教学》2004.1第6页·如何设计“数学探究式学案”蔡晓文、吕成荣///《中学数学教学》2004.1第8页·从一节课的设计谈新课标理念的实施/薛正华//《中学数学教学》2004.1第42页·以创新意识探究新教材的教学/刘定勇//《中学数学教学》2004.1第45页·习题课教学中师生互动带来的“意外”收获/王军//《中学数学教学》2004.2第44页·谈数学教学中开放探索问题的设计/沈志刚//《中学数学教学》2004.4第3页·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信息化数学教学模式/陈华庆//《数学通讯》2004.3第1页·一种可资借鉴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陈柏良//《数学通讯》2004.3第4页·数学学科探究学习的特征及其指导策略/宁连华//《数学通讯》2004.7第3页·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创新潜能/郑日锋//《中学教研(数学)》2004.7第9页·头脑风暴法——一种值得借鉴的数学教研活动方式/丁华元//《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4.1~2第25页·案例方法在数学教育研究中的运用/王林全//《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4.4第19页·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单国炎//《初中数学教与学》2004.4第1页·中学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课题选择原则初探/颜建华//《高中数学教与学》2004.9第1页·谈创新教育下数学习题课的艺术构成/曹凤东、刘洋//《高中数理化》2004.5第14页·变式教学——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模式/谢全苗、刘淑珍//《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4.10第4页·简论数学教学的“过程化”/冯斌//《数学通报》2004.10第14页MA122 数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心理)·数列中的数学思想/丁赛军//《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11第10页·数列问题中重要的数学思想/李相普//《中数生数理化》2003.11第27页·解题教学应渗透数学思想/曹夏清//《中学数学研究》2003.8第13页·例谈解题中的对立思想/刘巨新//《中学教研(数学)》2003.3第30页·以动求活以活促思/韩子荣//《中学教研(数学)》2003.3第33页·波利亚数学教育思想研究综述/陈汉君、时丽霞、王信林//《数学通讯》2004.9第1页·不等式问题中的数学思想/田宝运//《中学数学研究》2004.1第16页·中考试题中蕴涵的数学思想/邱金龙//《中学数学研究》2004.2封二·代数式求值问题中的数学思想/谢丽珠//《初中数学教与学》2004.3第15页·重视数学思想在解题中的运用/施伟琛、盛陆飞//《初中数学教与学》2004.5第5页·数学解题中要重视的几种数学思想/林福茂//《中学生数理化》2004.1第14页·统计初步中的数学思想/毕保洪、毕燕//《初中数学教与学》2004.10第9页MA123 解题教学等MA123.1 代数·利用函数性质解抽象函数问题/王秀奎、王永强//《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1第14页·巧解数列题/沈卫忠//《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1第16页·不等式应用问题分类解析/张贤梁//《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2第9页·奇函数的一个性质与“希望杯”赛题/许锐军//《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2第16页·解二次函数综合问题的思想方法/杨浦斌//《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2第27页·排列组合学习中的常用方法与技巧/陈星春//《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3第23页·最值问题中的几何方法/李德才//《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3第26页·顺水推舟适当渗透拓展/杨利刚//《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2第18页·解应用题三字诀/李武学//《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4第6页·分析法在数学归纳法中的妙用/李国梅//《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4第13页·从一道高考题谈起/卜照泽//《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5第18页·近几年高考题有关周期函数内容的三个特点/李缨梅//《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6第9页·数列应用题分类例析/许少华//《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6第12页·待定系数法求四类函数最值/聂文喜//《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6第19页·例说向量的广泛应用/樊文联//《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6第24页·用判别式法解题的注意点/尹述喜//《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6第30页·“不动点”问题的解题思路/王勇//《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9第12页·恒成立问题的解题策略/陆权一//《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9第15页·代换法证明的不等式/严东//《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9第17页·数列综合题的常见题型及解法/沈志刚//《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9第22页·数列探索性问题的求解策略/王荣峰//《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10第11页·小议代数综合题的解题策略/杨浦斌//《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10第13页·你会“一分为二”吗?/程玉平//《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10第16页·例谈数列极限应用题/郑传枝//《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10第19页·例析抽象函数问题的求解策略/贺明荣//《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11第12页·逆用等比数列各项和证一类分式不等式/张黎庆//《数学通报》2003.1第36页·例说通过联想类比开发数学问题/刘小满//《数学通报》2003.2第27页·一道不等式的证明及推广/黄言勤//《数学通报》2003.3第34页·一类函数值域题的几种解法/张征海//《中数生数理化》2003.3第13页·极值原理与恒成立问题/王连笑//《中数生数理化》2003.3第16页·多题一解启迪思维/赵强等//《中数生数理化》2003.4第24页·离散型随机变量解题要点例析/杨新兰//《中数生数理化》2003.7-8第21页·变量代数法在抽象函数题中的应用/陈永箴//《中数生数理化》2003.7-8第24页·分段函数常见类型及解法/赵春祥//《中数生数理化》2003.9第15页·判断抽象函数单调性的两种技巧/姚祥尹//《中数生数理化》2003.9第24页·抽象函数题的解题思路/段全庆等//《中数生数理化》2003.10第20页·用函数思想求解数列问题/夏锦府//《中数生数理化》2003.12第20页·构造方差求最值/周以宏//《中学数学教学》2003.1第30页·一类线性约束条件下目标函数最值的求法/尚蕾//《中学数学教学》2003.3第28页·构造向量巧证不等式/张朝军//《中学数学教学》2003.3第32页·几类不容忽视的常见不等式解题错误/杨德新//《中学数学教学》2003.5第34页·一个等式的解题功能初探/田发胜//《中学数学教学》2003.5第37页·谈三角代换解题/戚德江、张新全//《中学数学教学》2003.5第39页·排列组合题解法举例/朱卫华//《中学理科》2003.7第5页·构造向量巧解不等式问题/曾安雄、陈卫华//《中学理科》2003.8第11页·不等约束条件下二元函数最值问题的解法/刘南山//《数学通讯》2003.11第13页·等差数列的两个性质及其应用/阎硕//《数学通讯》2003.11第18页·差差数列的一个性质及其应用/方世跃//《数学通讯》2003.11第19页·例说运用函数思想解题/吕佐良//《中学数学研究》2003.5第24页·等差数列的一个性质及其应用/杨应亮//《中学数学研究》2003.6第22页·解抽象函数问题的几种模型/王秀奎、李坤//《中学数学研究》2003.6第23页·有关反函数的解题技巧/肖泰来//《中学数学研究》2003.6第28页·浅谈以等式为条件的抽象函数问题/杨桂荣//《中学数学研究》2003.7第18页·构造函数求参数(或变量)的范围/周以宏//《中学数学研究》2003.7第20页·含绝对值的函数的多向处理思想/陈金跃//《中学数学研究》2003.9第32页·用构造法证明不等式/钟焕清//《数学通报》2003.12第30页·二次根式中常见的几种问题/张爱华//《初中数学教与学》2003.8第7页·巧用构造法证不等式/齐如意//《数学通报》2004.1第26页·几何图形在代数解题中的应用/蔡惠萍//《数学通报》2004.3第20页·关于一道数学问题的研究性学习/孙建斌、黄宝玲//《数学通报》2004.6第33页·一个排列组合问题的模型构建/彭海燕//《数学通报》2004.7第36页·利用不定方程解一类排列组合问题/蒋彩荣//《数学通报》2004.8第36页·构造一元二次方程求解一类最值赛题/曹军//《中学数学教学》2004.1第24页·函数思想——解决规律型探索题的一把金钥匙/俞凯、郑飞海//《中学数学教学》2004.1第26页·解决三角函数的有效方法——三看分析法/李志刚、李彦玲//《数学通讯》2004.9第25页·一道典型条件最值题的探究性学习/孙建斌//《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4.9第28页·根式条件下代数式求值十二招/马祥吉、石少玉//《初中数学教与学》2004.4第5页·例谈困扰思路的项数问题/王辉//《高中数学教与学》2004.4第17页·三角函数最值的求法/范玉明、张光菊//《高中数学教与学》2004.4第19页·抽象函数常见题型例析/秦振//《高中数学教与学》2004.5第18页·函数与方程思想应用面面观/严碧友//《中学生数理化》2004.3第19页·数列中项的变换/王重阳等//《中学生数理化》2004.5第9页·函数值域的若干求法/刘允忠//《中学生数理化》2004.7-8第31页·浅谈求函数解析式的类型/陈晓风//《中学生数理化》2004.7-8第49页·利用构造法求三角函数/王景超//《中学生数理化》2004.9第14页·条件不等式证明的五种分析策略/陈千勇//《中学生数理化》2004.10第14页·利用定比分点证明不等式/牛保林//《中学生数理化》2004.10第15页·换元法在解题中的简单应用/韦云燕//《中学生数理化》2004.10第24页 MA123.2 平面三角·例谈三角解题的切入点/曾经//《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5第6页·选用合适的三角函数/罗建宇//《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5第8页·解三角问题的一个重要策略/陈永明//《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5第0页·求三角函数最值的几种方法/孙秀河//《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6第28页·求解三角函数问题时注意数学思想的运用/包水耿//《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7第4页·构造单位圆,巧解三角题/朱明辉//《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10第18页·一道全国对外联招题的几种解法/张卓//《中学数学研究》2003.1第24页·三角运算中的常值代换/王向群//《中数生数理化》2003.3第9页·等价变形是关键/徐照武//《中数生数理化》2003.3第18页·三角形中的等比等差数列问题/严承利//《中数生数理化》2003.4第12页·运用整体思想处理三角问题/刘万蒲等//《中数生数理化》2003.4第15页·三角函数的三“性”/曹海涛//《中数生数理化》2003.4第24页·三角变形的策略/蒋智东等//《中数生数理化》2003.7-8第14页·构造图形解三角题/魏圣玮//《中数生数理化》2003.9第23页·例谈利用方程思想解三角函数题/袁拥军//《中学数学教学》2003.3第29页·利用向量解代数三角问题/付伦传、金铨//《中学数学教学》2003.5第36页·一类三角不等式的通用证法/房元霞、周金峰//《数学通报》2003.12第28页MA123.3 平面几何·共线向量在平面几何中的某些应用/徐明满//《中学数学教学》2003.4第37页·三角形面积比一个定理的浅显证明/郭兴甫//《中学数学教学》2003.4第40页·实验猜想,向量证明/黄臻峰//《中学数学研究》2003.5第17页·一个内涵丰富的几何定理的应用程序/李道生//《中学数学研究》2003.5第23页·关于圆外切闭折线的几个不等式/曾建国、廖华生//《数学通报》2003.5第39页 MA123.4 立体几何·活用“共线”、“共面”的充要条件/袁桐、杨如刚//《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1第22页·立几中的“折”与“展”/王云寿//《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2第14页·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解立体几何题/张传法、李霞//《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5第20页·注意中点的作用/林明成//《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5第12页·向量——求空间距离的有力工具/俞汉林//《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6第15页·运用类比法巧解立体几何题/林爱群//《中数生数理化》2003.3第12页·一题多法各显其妙/尹承利//《中数生数理化》2003.4第18页·立体几何中取值范围问题导析/王勇//《中数生数理化》2003.7-8第17页·一道考试题的几种解法/李清喜//《中数生数理化》2003.12第22页·注意立体几何中的多解情况/杨浩亮//《中数生数理化》2003.12第23页·应用均值不等式求圆锥体积的最大值/杨志明//《数学通讯》2003.11第17页·解决体积问题的“三招”/冯寅//《中学数学研究》2003.7第13页·空间向量在角和距离求解中的运用/周子君//《数学通报》2003.11第21页·巧练“四元素”、定式“三步曲”——记一种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作法/王增良//《数学教学》2003.5第27页·巧用“模型”妙解立几题/卢巧梅//《数学通报》2004.1第30页·异面直线距离的一种简便解法/张传伟、丁振年//《数学通报》2004.5第35页·用向量方法求空间角和距离/邹明//《数学通报》2004.5第36页·解答立体几何判断题的8个特效技巧/王志进、牟宝义//《高中数理化》2004.2第5页·类比思想应用一例——欧拉直线在空间的推广/陈先力、徐元根//《中学教研(数学)》2004.8第26页·空间“角”与“距离”的向量解法/储岩//《中学生数理化》2004.1第27页·例谈向量在立体几何中巧用/江伯南//《中学生数理化》2004.5第17页 MA123.5 平面解析几何·抓住不变量,求圆锥曲线的方程/杜炜//《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1第20页·解析几何的两类对称问题/史建娣//《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3第18页·例说解析几何中求参数范围的几种方法/曹国弘//《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4第16页·向量数量积的一个性质的应用/庄瑞国//《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2第17页·你会“设而不求”吗?/李光裕//《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3第20页·一道高考数学题的推广/何鹏//《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5第24页·使用一高考试题的体会/王承宣//《数学通报》2003.1第26页·圆锥曲线是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的解析证明/王申怀//《数学通报》2003.4第9页·利用等积变换求三棱锥体积的几种技巧/李桂春//《数学通报》2003.4第13页·抛物线焦点弦几个值得注意的性质/王国忠//《中数生数理化》2003.7-8第20页·怎样确定出曲线的范围/杨行保//《中数生数理化》2003.7-8第27页·对称点存在问题的几种解题思路/林德宽等//《中数生数理化》2003.7-8第42页·解析几何中参数取值范围求解策略/田宝运等//《中数生数理化》2003.7-8第45页·要重视参数的运用/刘祖希//《中数生数理化》2003.12第18页·巧用焦点三角形面积公式解题/张同语//《中学数学教学》2003.2第21页·不求交点的技巧/田慧兰//《中学数学教学》2003.3第35页·巧用圆锥曲线的定义求动点轨迹方程/耿玉明//《数学通讯》2003.11第15页·焦点三角形的中线长定理与应用/玉邴图//《中学数学研究》2003.5第20页·双曲线定义的妙用/童加森、丁平//《中学数学研究》2003.5第21页·例谈解析几何中的减元策略/聂文喜//《中学数学研究》2003.7第26页·解析几何中参数取值范围问题求解策略/田宝运、牛本富//《中学数学研究》2003.9第26页·椭圆两个定义等价性的纯几何证明/左加//《数学通报》2003.5第35页·利用直线生成圆锥曲线解题/嵇国平//《数学通报》2003.5第36页·试论解析几何解题策略/闻杰//《数学通报》2003.7第23页·三点共线——打开思维通道的钥匙/尹述喜//《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3.5第38页·圆锥曲线中最值问题分类例析/许少华//《数学教学》2003.3第41页·在解析几何中“解三角形”/金保华//《数学通报》2004.3第18页·运动变化观点及极限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桂淑英//《数学通报》2004.3第24页·斜率在解题中的应用/朱胜强//《数学通报》2004.7第34页·圆锥曲线准线的几何作图/王芝平//《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4.4第30页·例说圆锥曲线定义的应用/李继等//《中学生数理化》2004.1第10页·解析几何中信息迁移题分类导析/王勇//《中学生数理化》2004.1第18页 MA123.6 微积分初步·浅谈导数的意义/陈冬良//《中学生数理化》2004.1第6页·例谈导数的应用/张莲真//《中学生数理化》2004.9第11页MA123.7 综合、复习、辅导·一道高考题的逆向思考方法/程国柱//《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1第18页·浅议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张宪华//《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5第14页·例谈化归法在解题中的应用/李玉琪//《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6第17页·略谈应用问题的审题策略/毛仕理//《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6第21页·数学解题中的类比法/王建新//《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6第26页·一类“四色问题”的解法/肖剑//《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9第21页·例谈差异分析法在解题中的应用/王启东//《数学通报》2003.1第34页·用构造法巧解数学题/郭可根//《中数生数理化》2003.7-8第34页·考试前,最好记着它们……/宋吉//《中数生数理化》2003.7-8第38页·设“角”求解应用题/何勇、鲁芝珍//《中学数学教学》2003.3第30页·一道课本习题的有趣变形/李泽衣、郭祖权//《中学数学教学》2003.4第33页·一堂作业讲评课引发的探究性学习/郑日峰//《中学数学教学》2003.4第21页·数形结合巧解题/颜秀芬//《中学理科》2003.7第6页·解题教学中的目标意识/徐新民、汤希龙//《数学通讯》2003.11第11页·解题思维辩证谈/王芝平//《中学数学研究》2003.6第24页·“是否存在型”探索问题的解题策略/叶炼//《中学数学研究》2003.7第15页·审题思考与解题设计/何豪明//《中学数学研究》2003.8第32页·解几种避免分类讨论的常用策略/聂文喜//《中学数学研究》2003.10第28页·数学直觉与解题思路/周以宏//《数学通报》2003.5第30页·例析捕捉试题信息解题/张庆芬、孙令华//《数学通报》2003.5第32页·一堂解题教学课的实录与启发/曹文培、母向阳//《数学通报》2003.7第30页·用定比分点解题的常见类型/王辉、刘康宁//《数学通报》2003.7第31页·平面向量解题初探/龚运勤//《数学通报》2003.8第27页·思维发散多样解题/汪洋//《数学通报》2003.9第43页·解题分析与方法提炼——演算两次/罗增儒//《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3.5第31页·一类设计型问题的分析及探索/潘纯平//《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3.9第33页·善用向量工具提高解题能力/严国良//《数学教学》2003.3第30页·数学特殊情形的解题功能/梁彩红//《数学教学》2003.3第38页·关于复合命题的若干误区/刘德明//《数学教学》2003.3第45页·例谈解题教学中的反思调控/程国红//《数学教学》2003.11第16页·活用方法巧妙解题/游发全//《初中数学教与学》2003.8第4页·只有想得好才能解得巧/李再湘//《数学通报》2004.8第31页·如何寻找解数学题的突破口/张丰远//《高中数理化》2004.2第3页·极限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赵春祥//《数学通讯》2004.15第16页·利用线性规划思想解题/商俊宇//《数学通讯》2004.15第19页·波利亚的怎样解题表/罗增儒、罗新兵//《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4.4第23页·数学设计型应用题解析/张继海//《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4.4第28页·波利亚的怎样解题表(续)/罗增儒、罗新兵//《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4.5第页·参数范围问题的解题策略/陆逢波//《高中数学教与学》2004.4第14页·如何解综合梯度题/王晓军等//《中学生数理化》2004.3第7页·如何引导学生解题后多思善想/秦卫东、母建军//《数学通报》2004.10第20页MA13 教学评估MA131 教学效果·一题“多解”的产生过程——记一次习题课的真切感受/欧阳尚昭//《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3.7第31页MA132 经验总结·一道课本习题的再探讨——一次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实践与思考/胡振福//《中学教研(数学)》2003.8第19页·上海数学高考二十年/奚定华、陈嘉驹//《数学教学》2004.8第4页MA133 教学试验、实践·渗透式数学学习指导的研究与实验/任勇//《数学通报》2003.7第3页·中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验/王振中//《数学通讯》2003.11第5页·为数学打开一扇天窗,让学生插上智慧的翅膀——关于培养学生数学写作能力的实验研究/陈会彦//《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3.9第19页·注重数学与现实的沟通——上海高中新教材的尝试/袁震东、赵小平//《数学教学》2003.1第23页·关于复数的一次探究性教学活动/金兔//《数学教学》2003.1第31页·对考试方式“主体参与式”的尝试与探讨/张志淼//《数学通报》2004.3第15页·应用问题教学方法的一次尝试/陈大勇//《数学教学》2004.7第5页·生成式的数学概念教学——一次“众数、中位数”教学尝试/沈岱、曹治安、黄荣金//《中学教研(数学)》2004.3第4页。
语文教案参考资料模板范文

一、课题名称《走进古典诗词的世界——以杜甫的《春望》为例》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杜甫的生平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掌握《春望》这首诗的背景和创作手法。
(3)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通过朗读、背诵、分析等方法,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培养热爱祖国、关心社会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1. 理解《春望》这首诗的主题思想和情感内涵。
2. 掌握《春望》这首诗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技巧。
四、教学难点1. 理解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2. 分析《春望》这首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杜甫的生平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杜甫的诗作,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二)自主学习1. 学生阅读《春望》这首诗,了解诗歌的背景和创作手法。
2.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感受诗人的情感。
(三)合作探究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春望》这首诗的主题思想和情感内涵。
2. 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
(四)课堂展示1. 学生代表朗读《春望》这首诗,展示自己的朗读技巧和情感表达。
2. 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包括对诗歌的解读、对诗人的评价等。
(五)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2. 引导学生拓展阅读,了解更多关于杜甫的诗词作品。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2. 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不足。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朗读、讨论、展示等环节。
2. 学习效果:评价学生对《春望》这首诗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情感态度:评价学生对杜甫忧国忧民思想感情的理解和认同程度。
生命科学教学参考资料(初中第一册)

生命科学教学参考资料(初中第一册) 上海教育出版社初中《生命科学》教材编写和使用说明上海市初中《生命科学》成套教材包括:(1)初中《生命科学》教材(第一册、第二册共两册);(2)初中《生命科学·练习部分》(第一册、第二册共两册)。
教材第一册将人体、人体健康两个主题内容,按“1.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2.人体生命活动的调控;3.健康与疾病”3章共8节展开;下册将生物多样性、城市生态两个主题内容,按“4.生物的类群;5.生态系统;6.城市生态”3章共9节展开。
每章由章头词为“引言”,以下设节。
每节由“你知道吗”、“学习与探究”、“拓展视野”三个模块组成,其中“你知道吗”是对本节主题的引入;“学习与探究”是教材的主题,是学习、巩固知识和技能等阶段目标的主体;“拓展视野”是对教材内容在某一方面的深入展开,起到开阔学生视野的作用;在“学习与探究”模块中设“活动园地”、“思考与讨论”和“信息库”三个栏目,并根据课程内容需要,在有些节的“学习与探究”模块中安排“实验与实践”核心栏目,其中的“方法与技能”作为子栏目;章末设“你掌握了吗——本章小节”,这是对一章主要知识点内容的提要。
本套教材的模块组成及其内容的组织,是一种新的建构和呈现形式。
除教材内容外,教材的练习部分分“练习”、“活动报告”和“实验报告”三部分。
“练习”按节编排,包括“基础练习”和“拓展与思考”。
“基础练习”设填充、选择和简答题三种题型;“拓展与思考”分层次由学生练习,但并非为每位学生必做。
“活动报告”根据“活动园地”的内容设计,“实验报告”根据“实验与实践”的内容设计,籍以培养学生分析和总结的能力。
教材中各个模块和有关栏目的说明见下表,供教师教学时参考。
为了便于教师的教学,教材编写组根据教材和练习内容分两册按节编写了教学参考资料,每节的教学参考资料包括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课时安排、教学建议、教学参考资料、教学案例、练习部分参考答案等8部分内容。
《动物营养学》理论教学主要参考文献

《动物营养学》理论教学主要参考文献[1] 北京农业大学主编. 动物生物化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83[2] 陈天乙编著. 生态学基础. 南开大学出版, 1995[3] 崔启武等著. 生物种群增长的营养动力学. 科学出版社, 1991[4] 东北农学院主编. 家畜饲养学. 农业出版社, 1979[5] 冯仰廉. 动物营养研究进展.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1996[6] 呙于明主编. 家禽营养与饲料.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7[7] 韩正康等编著. 反刍动物瘤胃的消化代谢. 黑龙江科技出版社,1988[8] 华南农业大学主编. 养牛学. 农业出版社,1987[9] 李平化译. 饲喂酶制剂可减少粪便.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1992[10] 李同洲、藏素敏. 猪营养与饲料.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99[11] 李正银等. 我国27省、市、自治区水中矿物元素含量. 海军军事医学, 1992[12] 李正银等. 我国29省、市、自治区土壤中矿物元素分析. 海军军事医学,1992[13] 卢德勋. 反刍动物营养调控理论及其应用. 内蒙古畜牧科学特刊, 1993[14] 陆天华译. 营养学家在未来日粮设计中的作用.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1992[15] 罗绪刚、刘彬. 荷兰猪饲粮中微生物植酸酶应用研究及相关环境问题的一些情况. 饲料营养研究进展, 1998[16] 马瀛洲. 影响马海毛生产的饲料营养成分. 国外畜牧学——饲料,1994[17] 南京农业大学主编. 家畜生理学. 农业出版社, 1980[18] 沈同、王镜岩主编. 生物化学(第二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1[19] 四川农学院教务处. 四川猪饲养标准. 四川农学院科学研究报告. 1982[20] 宋育主编. 猪的营养.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5[21] 王秋芳等译. 泌乳(美国B.L.拉森主编). 农业出版社, 1992[22] 王文君、张维军. 平衡猪氨基酸营养——减少氮排出的有效途径. 饲料工业, 1998[23] 吴东儒. 糖类的生物化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7[24] 吴晋强等编著. 动物营养学. 安徽科技出版社, 1986[25] 萧定汉主编. 奶牛疾病监控. 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1994[26] 许振英主编. 家畜饲料学. 农业出版社, 1979[27] 许振英主编. 动物营养进展.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6[28] 袁森泉译. 应限制饲料中的养分含量.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1993[29] 张克英译. 猪饲料的风味问题:如何提高日粮总的适口性.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1994[30] 张乔主编. 饲料添加剂大全.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4[31] 张子仪. 规模化养殖业及饲料工业的生态文明观. 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技术, 1997[32] 周毓平译(Scott, M.L.等著). 鸡的营养. 北京农业大学, 1989[33] 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 饲料生物学评定技术.中国农业科学出版社[34]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鸡的饲养标准. 中国标准出版社, 1986[35]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奶牛饲养标准. 中国标准出版社, 1986[36]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肉脂型猪的标准. 上报稿. 1988[37]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瘦肉型猪的饲养标准. 上报稿. 1988[38] 周建民等译. NRC奶牛营养需要(第六版). 科技文献出版社, 1992[39] 许振英. 妊娠母猪的营养需要. 养猪, 1992[40] 周文田译. 饲料风味如何影响动物的行为.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1995[41] Φ.RSKOV E.R..1988. Feed science. E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s B.V.[42] Adams, C.A..1999.Nutritions. Food Components in Health and Nutrition[43] Aheren, F.X..1997. Rethinking the sow’s protein and energy requirements:gestation feed. Pig International, Sep[44] Aheren, F.X..1998. Protein and energy requirements of nursing sows:lactation feeds. Feed Management, Jan[45] Ammerman, C.B., D.H.Baker and A.J.Lewis. 1995. Bioavailability ofNutrients for Animals—Amino Acids, Minerals, and Vitamins. cademic Press [46] Bock, H.D., B.O.Eggum., A.G.LOW. , O. Simon, and T. Zebrowska.1989. Protein in Farm Animal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YEB Deutscher L andwirtschafts verlag Berlin[47] Bondi Aron A. 1987. Animal Nutrition. A Wiley—Interscience Publication[48] Book, H.D., B.O.Eggum, A.G.Low, O.Simon, and T.Zebrowska.. 1989.Proterin Metabolism in Farm Animal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YEB Deutscher Land wirtschafts-Verlay Berlin[49] Burgstaller, G.1985.Praktische Schweinefütterung, Auflage Verlay EugenUlmer[50] Cheeke P.R.1999.Animal Nutrition-Feeds and Feeding(Second edition),pp.267.Prentice-Hall, Inc[51] Colebrook, W.F., and P.J.Reis. 1969. Relative value for wool growth andnitrogen retention of several proteins administered as abomasal supplements tosheep. Aust.J.Bio.Sci.22:1507~1516[52] English.P.R., V.R.Fowler, S.Baxter,B.S mith.1988. The Growing andFinishing.Pig: Improving Efficiency. Farming Press[53] Ensminger, M.E., I.E.Oldfield & W.W.Heinemann.1990.Feeds & Nutrition.TheEnsminger Publishing Company[54] Iji, P.A.and D.R.Tivey.1998.Natural and synthetic oligosaccharides in broilerchicken diets. World’s Poultry Science Joural.54:129[55] Chesuorth, J.1992.Ruminant Nutrition.CTA Macmillan[56] Kirchegessner, M..1987.Tierernaehrng, 7 Anflage..DLG-Verl-lag-GmbH[57] Kirchegessner, M.1994.Tierernaehrung, 8 Auflage. KLG-Verlag-GmbH[58] Maynard, L.A.,J.K.Loosli, H.F.Hintz and R.G,Warner.1979.Animal Nutrition 7thedition.Me Graw-Hill Book Company New York[59] McDoald, P.1988.Animal Nutrition (4th edn).Longman Scientific & Technical[60] McDonald P.,R.A.Edwards,J.F.D.Greenhalgh, C.A.Morhgan.1995.AnimalNutrition(Fifth Edition).Longman Scientific & Technical[61] Mcdowell, L.R.1989.Vitamins in Animal Nutrition. Academic press, San DiegoNew York[62] Merts, W.1987.Trace Elements in Human and Animal Nutrition. V ol.1 and V ol.2,Academic Press Inc[63] Meyer, H.,K.Bronsch,and J.Leibetseder.1993.Supplements Zu V orlesungen undVbungen in der Tierernahtung,B,.überarbeitete Auflage.Verlag M.& H.Schaper Alfeld Hannover[64] Mitchell,H.H.1962,parative nutrition of man and domesticanimals.V olume I,Ⅱ.Academic Press,New York and London[65] NRC.1994.Nutrient Requirements of Poultry(9th edition),pp.4[66] NRC.1998.Nutrients Requirements of Swine.National AcademyPress,Washington,D.C.[67]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1989.Nutrient Requirements of Dairy Cattle, 6thRevised ed.,National Academy Press,Washington,D.C.[68]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1994.Nutrient Requirements of Poultry,9th.Revised ed.,National Academy Press,Washington,D.C.[69]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1996.Nutrient Requirements of Beef Cattle, 7thRevised ed.National Academy Press,Washington,D.C.[70]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1998.Nutrient Requirements of Swine,10th Reviseded.,National Academy Press,Washington,D.C.[71]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1985.Nutrient Requirements of Sheep.NationalAcademy Press, Washington,D.C.[72]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1981.Nutritional Energetics of DomesticAnimals.National Academy Press,Washington,D.C.[73]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1988.Nutrition Requirements of Dairy Cattle, 6thRevised ed., National Academy press, Washington, D.C.[74]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1994.Nutrition Requirements of Poultry,9th .Revised edn.National Academy press,Washington,D.C.[75]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1998.Nutrition Requirements of Swine,10th.Revised edn,National Academy press,Washington,D.C.[76] NRC.1998.Nutrient Requirements of Swine.(10th Rev.Ed.).National AcademyPress[77] Pollmann,D.S.et al.1986.Probiotics. In pig dies.In Recent Advances in Animalpollution diets for monogastric animals.In Proceedings of First[78] Pond W.G.et al.1995. Basic Animal Nutrition and Feeding(4th edn).John Wiley& Sons[79] Pueschner,A.and Simon,O..1988.(4.,Veberarbeitete Auflage),Grundlagen derTierernaehrung.VEB.Gustav Fischer Veklag.Jena[80] Rook, J.A.F., Thomas, P.C.1983.Nutritional Physiology of farm animals.Longman Group Limited.London and New York[81] Ryder,M.L.,and S.K.Stephenson.1968.Wool Growth.New York.AcademicPress,Saddle River,NJ07458[82]Underwoon,E..1981.The Mineral Nutrition of Livestock,2nd monwealth Agricultural Bureau[83] Ways,V.W.and Muir, W.M.1979.Efficacy and safety of feed additive use ofantibacterial drugs in animal production.Can.J.Anim.Sci.59:447~456[84]Han,In K.1996.Recent advances in animal nutrition and production of lowpollution diets for monogastric animals.in Proceedings of First China/Korea Joint Symposium on Recent Advances in Animal Nutrition & Feed Technology.P.9-30.China Agri.Univ.Press[85] Faverdin P. and N.Bareille,1999,Lipostatic Regulation of Feed Intake inRuminants,in Regulation of Feed Intake, pp.89-102, Edited by D.van der Heide et al., CABI Publishing, CAB International[86] Forbes J.M.,1999,Natural Feeding Behaviour and Feed Selection, in Regulationof Feed Intake, PP.5 Edited by D.van der Heide et al., CABI Publishing, CAB Internationa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