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装配工艺编制规范

产品装配工艺编制规范
产品装配工艺编制规范

装配工艺的编制规范

ww w.一、产品装配概述

装配是整个机械制造过程的后期工作。机器设备的各种零部件只有经过正确的装配,才能完成符合要求的产品。怎样将零件装配成产品,零件精度与产品精度的关系,以及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是装配工艺所要解决的问题。

二、装配的概念

装配是把不同的零件、部(组)件按设计要求组合成一个可以操作的整体的过程。

零件是构成及其(或产品)的最小单元。将若干个零件结合在一起组成及其的一部分,称为部件。直接进入产品装配的部件成为组件。

任何产品都是由许多零件、组件和部件组成。根据规定的技术要求,将若干零件结合成组件和部件,并进一步将零件、组件和部件结合成产品的过程称为装配。前者称为部件装配;后者称为总装配。

装配是产品制造过程中的最后一个阶段。为了使产品达到规定的技术要求,装配不仅是指零、部件的结合过程,还应包括调整、检验、试验、油漆和包装等工作。

三、装配方法及顺序

1、装配方法:

在生产过程中,保证产品精度的具体装配方法有:互换法、选配法、修配法和调整法四种。

⑴、为了保证产品精度,根据公司目前生产具体情况,装配方法可从修配法和调整法做起,逐步扩展到互换法和选配法装配。

⑵、工艺人员要经常深入生产一线,了解一线工人的工作情况,虚心学习请教生产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和意见,从中找出更合理的、切实可行的装配工艺和装配方法。

2、划分装配单元:

零件

合件不可拆卸

装配单元分五级组件可拆卸

部件单独功能

总成机器

3、确定装配顺序:

⑴装配前工件要先安排预处理,如倒角、去毛刺、清洗、涂漆等。

⑵装配时应先下后上,先内后外,先难后易,先重(大)

后轻(小),先精密后一般, 以保证装配顺利进行。

⑶还应考虑位于基准件同一方位的装配工作和使用同一工艺装备的工作要尽量集中进行。

⑷易燃、易爆等有危险性的工作,尽量放在最后进行。

⑸根据本公司生产情况,最终达到发运状态。

四、装配程度:

1、根据生产《一级计划》及分工,结合生产条件编制装配工艺。

2、装配工艺含盖制定检验标准。

3、各装配件最终达到发运状态;列出单元装配清单,最终列出产品发运清单。

4、大件,复杂件应同设计部门和生产部门共同协商后编制装配工艺。

5、工艺人员要经常深入生产现场,指导、督促一线工人,严格工艺纪律,做好车间服务。

生产技术部:

2010-4-24

装配工艺技术标准

装配工艺技术标准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各种产品装配应共同遵守的原则。 本标准使用于一般机械设备装配。 2.引用标准 (82)煤生字第334号《煤矿机电修配厂通用技术标准》 3.一般要求 3.1、装配前,操作者必须熟悉设备技术文件和有关资料,了解其结构、性能、和装配工具进行装配。 3.2、组装0.8以上精度的零件时,不准使用锉刀,可用零号砂布修饰。 3.3、压力平键及装卸轴承时,不得用铁锤敲打,应用木锤、铅、铝、紫铜锤或用装配工具进行装配。 3.4、轴承内径有(r6和s6过盈配合)的,必须先把轴承内圈放在油内加热到80~100度进行装配。 3.5、滑动零件,如花键轴和带花键孔的齿轮等,应保证能相对的灵活移动,未经工艺员和检验员同意、不准私自修花键侧面公差。 3.6、在装配高精度主轴时,必须先配轴承,并在已定好的相对位置上,标以记号,对号装配。 3.7、刮研一般零件平面时,可用标准平板对研。 3.8、精刮时涂在刮研件上的显示剂,应均匀一致,不应过厚,力求最薄为易。 3.9、刮研导轨,用配合件或检验工具做涂色法检验,检验时在全部表面上的接触点应均匀。 4.组装和总装要求 4.1、零件总装前和部件组装完成后,都必须彻底清洗,绝不允许有油污、脏物和铁屑存在,并应去掉棱边和毛刺。 4.2、各配钻孔应按装配图和工艺规定,必须达到正确可靠,不得偏斜。部件流水装配时,钻孔和铰孔等工序完成后,应将铁屑清除干净才能转到下道工序。 4.3滑动齿轮应没有卡阻现象,变速机构应保证变位,啮合齿轮的轴向错位应按照图纸和工艺要求,对多级齿轮应考虑全部尺寸链的正确,若工艺上无明确要求的啮合齿轮的轴向错位应不超过下列数值: 1.啮合齿轮轮缘宽度小于等于20毫米时,轴向错位不得大于1毫米。 2、啮合齿轮轴缘宽度大于20毫米时,轴向错位不得超过轮缘宽度的百分之5,且不得大于5毫米。 4.4、部件上各外露件,如螺钉,铆钉,销钉,标牌,轴头及法兰,电镀等件均应完整齐全好,不得有损伤或字迹不清等现象,否则应更换。 4.5、装配在同一位置的螺钉,应保持长短一致,松紧均匀,主要部位的螺钉应用力

电子产品装配步骤教学内容

整机组装 1. 组装特点 电子产品属于技术密集型产品,组装电子产品的主要特点是: (1)组装工作是由多种基本技术构成的。如元器件的筛选与引线成形技术;线 材加工处理技术;焊接技术;安装技术;质量检验技术等。 (2)装配操作质量,在很多情况下,都难以进行定量分析,如焊接质量的好坏, 通常以目测判断,刻度盘子、旋钮等的装配质量多以手感鉴定等。 (3)进行装配工作的人员必须进行训练和挑选,不可随便上岗。 2. 组装技术要求 (1)元器件的标志方向应按照图纸规定的要求,安装后能看清元件上的标志。若装配图上没有指明方向,则应使标记向外易于辨认,并按照从左到右、从下到上的顺序读出。 (2)安装元件的极性不得装错,安装前应套上相应的套管。 (3)安装高度应符合规定要求,同一规格的元器件应尽量安装在同一高度上。(4)安装顺序一般为先低后高,先轻后重,先易后难,先一般元器件后特殊元器件。(5)元器件在印刷板上的分布应尽量均匀,疏密一致,排列整齐美观。不允许斜排、立体交叉和重叠排列。 (6)元器件的引线直径与印刷焊盘孔径应有0.2~0.4mm的合理间隙。 (7)一些特殊元器件的安装处理,MOS集成电路的安装应在等电位工作台上进行,以免静电损坏器件。发热元件要与印刷板面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允许贴面安装,较大元器件的安装应采取固定(绑扎、粘、支架固定等)措施。 6.1.2组装方法 1.功能法

功能法是将电子产品的一部分放在一个完整的结构部件内。 2.组件法 组件法是制造一些在外形尺寸和安装尺寸上都统一的部件,这时部件的功能完整性退居到次要地位。 3.功能组件法 功能组件法是兼顾功能法和组件法的特点,制造出既有功能完整性又有规范化的结构尺寸和组件。 6.1.3连接方法 电子产品组装的电气连接,主要采用印制导线连接、导线、电缆以及其它电导体等方式进行连接。 6.1.4布线及扎线 1.配线 电子产品常用的电线和电缆有裸线、电磁线、绝缘电线电缆和通信电缆四种。 选用导线主要考虑流过导线的电流,这个电流的大小,决定了导线的芯线截面积的大小。 使用不同颜色的导线便于区分电路的性质和功能以及减少接线的错误。 2.布线原则 (1)应减小电路分布参数。 (2)避免相互干扰和寄生耦合。 (3)尽量消除地线的影响。 (4)应满足装配工艺的要求。 3.布线方法 (1)布线处理。 (2)布线的顺序。 6.2 印制电路板的组装 6.2.1组装工艺 1.元器件引线的成形 引线成形基本要求如下图所示。图中A≥2mm;R≥2d;h:图(a) 为0~2 mm ,图(b) h≥2 mm ;C=np(p为印制电路板坐标网格尺寸,n为正整数)。 (a)水平安装 (a)水平安装(b)垂直安装

装配工艺的编制规范

装配工艺的编制规范 一、产品装配概述 装配是整个机械制造过程的后期工作。机器设备的各种零部件只有经过正确的装配,才能完成符合要求的产品。怎样将零件装配成产品,零件精度与产品精度的关系,以及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是装配工艺所要解决的问题。 二、装配的概念 装配是把不同的零件、部(组)件按设计要求组合成一个可以操作的整体的过程。 零件是构成及其(或产品)的最小单元。将若干个零件结合在一起组成及其的一部分,称为部件。直接进入产品装配的部件成为组件。任何产品都是由许多零件、组件和部件组成。根据规定的技术要求,将若干零件结合成组件和部件,并进一步将零件、组件和部件结合成产品的过程称为装配。前者称为部件装配;后者称为总装配。装配是产品制造过程中的最后一个阶段。为了使产品达到规定的技术要求,装配不仅是指零、部件的结合过程,还应包括调整、检验、试验、油漆和包装等工作。 三、装配方法及顺序 1 1、装配方法: 在生产过程中,保证产品精度的具体装配方法有:互换法、选配法、修配法和调整法四种。

⑴、为了保证产品精度,根据公司目前生产具体情况,装配方法可从修配法和调整法做起,逐步扩展到互换法和选配法装配。 ⑵、工艺人员要经常深入生产一线,了解一线工人的工作情况,虚心学习请教生产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和意见,从中找出更合理的、切实可行的装配工艺和装配方法。 2、划分装配单元: 零件 合件不可拆卸 装配单元分五级组件可拆卸 部件单独功能 总成机器 3、确定装配顺序: ⑴装配前工件要先安排预处理,如倒角、去毛刺、清洗、涂漆等。 ⑵装配时应先下后上,先内后外,先难后易,先重(大)后轻(小),先精密后一般, 以保证装配顺利进行。 2 ⑶还应考虑位于基准件同一方位的装配工作和使用同一 工艺装备的工作要尽量集中进行。 ⑷易燃、易爆等有危险性的工作,尽量放在最后进行。 ⑸根据本公司生产情况,最终达到发运状态。 四、装配程度:

电子产品螺钉装配工艺规范

电子产品螺钉装配工艺规范 1 目的 本规范为了更好地保证产品生产过程装配质量及装配一致性、规范螺钉的使用规程而制定。 2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装配车间成品装配工艺。 3 螺钉的具体操作规范 3.1 紧固螺钉的工艺要求 紧固螺钉的基本要求:上紧不打滑。用工具可正常拆卸。 3.2 紧固螺钉对工具的要求 3.2.1 生产线上常使用装配螺钉的工具为风批、电批和十字螺丝刀。 3.2.2 风批和电批使用的动力要求风批使用的气源为洁净干燥的压缩空气,气源压力为0.36 MPa?0.05MPa 22 (3.6 kgf/cm?0.5 kgf/cm),风批接管无泄漏;电批使用时必须与配套的专用电源配套使用。 3.3 用螺钉对钣金件进行紧固时,正常情况下生产线选用风批作为操作工具,风批的档位要控制在二档(中档),如出现钣金件变形或错位造成连接孔对不正等的特殊情况时才允许使用一档,整批螺钉中有少量螺钉紧固时发生断裂现象时不允许用一档进行紧固。 3.4 用螺钉把塑料件紧固到钣金件上时,正常情况下生产线选用风批作为操作工具,风批档位要严格控制在二、三(中、小档)档,通常不允许使用一档进行紧固。 3.5 用螺钉对塑料件之间进行紧固或将钣金件紧固在塑料件上时,

原则上不允许使用冲击式风批作为固定螺钉的操作工具,要求使用电批(或较小扭力的紧固工具)作为操作工具,以免因塑料件开裂导致紧固螺钉打滑。 4 操作要求 4.1 在使用螺钉进行紧固操作之前,需选用正确的操作工具,并将工具调节至正确档位,再根据工艺文件的要求选用螺钉种类,并观察螺钉的外观是否合格。 4.2在紧固螺钉时必须按照工艺文件要求在关键的零件部位加弹性垫圈。当同一个零件有2个(含2个)以上紧固螺钉时,第一颗螺钉不能一步锁紧,只能预锁紧(螺钉头到紧固面约预留2mm,见图1-图4),要求紧固顺序为采用对角交互紧固其他螺钉逐步依次紧固(见图5)。 正确错误 打第1 个螺钉预留约2mm的距离 打第1个螺钉不能一步打紧 图1 图2 正确错误 打第1个螺钉预留约2mm的距离 打第1个螺钉不能一步打紧 图3 图4 紧固类似结构零部件的螺钉时,要按1、4、2、3的对角顺序交互紧 固 图5 4.3 用螺钉紧固零部件前,原则上待安装零部件的装配孔位需尽量对齐。当两个零部件之间的个别装配孔位出现错位,两个装配孔位的对齐度小于3/4孔径时

电子产品装配工艺规范

电子产品装配工艺规范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电子产品总装工艺规范 整机装配就是将机柜、设备、组件以及零、部件按预定的设计要求装配在机箱、车厢、平台,再用导线将它们之间进行电气连接,它是电子产品生产中一个重要的工艺过程。 1 整机装配的顺序和基本要求 图1 整机结构树状图 整机装配的基本顺序 电子设备的整机装配有多道工序,这些工序的完成顺序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设备的装配质量、生产效率和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电子设备整机装配的基本顺序是:先轻后重、先小后大、先铆后装、先装后焊、先里后外、先平后高,上道工序不得影响下道工序。 整机装配的基本要求 电子设备的整机装配是把半成品装配成合格产品的过程。对整机装配的基本要求如下: 1)整机装配前,对组成整机的有关零部件或组件必须经过调试、检验,不合格的零部件或组件不允许投入生产线。检验合格的装配件必须保持清洁。 2)装配时要根据整机的结构情况,应用合理的安装工艺,用经济、高效、先进的装配技术,使产品达到预期的效果,满足产品在功能、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等方面的要求。 3)严格遵循整机装配的顺序要求,注意前后工序的衔接。 4)装配过程中,不得损伤元器件和零部件,避免碰伤机壳、元器件和零部件的表面涂敷层,不得破坏整机的绝缘性。保证安装件的方向、位置、极性的正确,保证产品的电性能稳定,并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稳定度。 5)小型机大批量生产的产品,其整机装配在流水线上按工位进行。每个工位除按工艺要求操作外,要求工位的操作人员熟悉安装要求和熟练掌握安装技术,保证产品的安装质量,严格执行自检、互检与专职调试检查的“三检”原则。装配中每一个阶段的工作完成后都应进行检查,分段把好质量关,从而提高产品的一次通过率。 2 整机装配中的流水线 流水线与流水节拍 装配流水线就是把一部整机的装连、调试等工作划分成若干简单操作,每一个装配工人完成指定操作。在划分时要注意到每人操作所用的时间应相等,这个时间称为流水的节拍。

电子产品总装工艺规范

电子产品总装工艺规范 整机装配就是将机柜、设备、组件以及零、部件按预定的设计要求装配在机箱、车厢、平台,再用导线将它们之间进行电气连接,它是电子产品生产中一个重要的工艺过程。 1 整机装配的顺序和基本要求 图1 整机结构树状图 1.1整机装配的基本顺序 电子设备的整机装配有多道工序,这些工序的完成顺序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设备的装配质量、生产效率和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电子设备整机装配的基本顺序是:先轻后重、先小后大、先铆后装、先装后焊、先里后外、先平后高,上道工序不得影响下道工序。

1.2整机装配的基本要求 电子设备的整机装配是把半成品装配成合格产品的过程。对整机装配的基本要求如下: 1)整机装配前,对组成整机的有关零部件或组件必须经过调试、检验,不合格的零部件或组件不允许投入生产线。检验合格的装配件必须保持清洁。 2)装配时要根据整机的结构情况,应用合理的安装工艺,用经济、高效、先进的装配技术,使产品达到预期的效果,满足产品在功能、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等方面的要求。 3)严格遵循整机装配的顺序要求,注意前后工序的衔接。 4)装配过程中,不得损伤元器件和零部件,避免碰伤机壳、元器件和零部件的表面涂敷层,不得破坏整机的绝缘性。保证安装件的方向、位置、极性的正确,保证产品的电性能稳定,并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稳定度。 5)小型机大批量生产的产品,其整机装配在流水线上按工位进行。每个工位除按工艺要求操作外,要求工位的操作人员熟悉安装要求和熟练掌握安装技术,保证产品的安装质量,严格执行自检、互检与专职调试检查的“三检”原则。装配中每一个阶段的工作完成后都应进行检查,分段把好质量关,从而提高产品的一次通过率。 2 整机装配中的流水线

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 湖北省预赛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Machining Process Card 共页第1页编号229 产品名称小车生产纲领500件/年 零件名称后轮套筒生产批量42件/月 材料铝6061 毛坯种类棒料毛坯外形尺寸Ф35x100 每毛坯可制作件数 3 每台件数 2 备注 序号工序 名称 工序内容工序简图 机床 夹具 刀具 量具 辅具 工时 (min) 1 下料Ф35圆棒料长为100。直尺 2 2 锯断Ф35圆棒料,锯断为长度30。直尺、游 标卡尺 2 装订线学校名称: 湖北工业大学参赛项目:“S”型赛道场地常规赛

3 车1、夹一端伸出长度20,齐端面; 2、粗车外圆至ф32、5,长15,再粗车 外圆至ф15、5,长8; 3、精车台阶圆至ф15?8;ф32?5。 C6140 三爪卡 盘 45外圆 车刀 直尺、游 标卡尺 6 4 车1、掉头,夹ф15圆,齐端面; 2、钻孔ф5; 3、粗车外圆至ф12、5长度到ф32 处; 4、精车外圆至ф12?12; 5、倒2的倒角。 C6140 三爪卡 盘 45外圆 车刀 直径为 5的麻 花钻 游标卡 尺 7 装订线 学校名称: 湖北工业大学参赛项目:“S”型赛道场地常规赛

5 钳 1、画线确定圆心; 2、横卧着夹在钻床上,钻孔; 3、将台阶轴竖直立在钻床上,再钻通孔; 4、攻螺纹。 钻床 直径为2、5麻 花钻 M3的丝锥 游标卡尺 9 6 检验 按着图纸要求检验后轮套筒就是否 符合要求。 游标卡尺 2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标准化(日期) 会签(日期)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签字 日期 装 订 线 学校名称: 湖北工业大学 参赛项目:“S ”型赛道场地常规赛

产品装配设计工艺规范

产品装配设计工艺规范 1前言 产品装配设计是产品制作的重要环节。其合理性与否不仅关系到产品在装配、焊接、调试和检修过程中是否方便,而且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与电气性能,甚至影响到电路功能能否实现,因此,掌握产品装配设计工艺是十分重要的。 本标准就规范产品装配设计工艺,满足产品可制造性设计的要求,为设计人员提供产品装配设计工艺要求,为工艺人员审核产品装配可制造性提供工艺审核内容。 2名称解释 2.1装配 2.2对机器、仪器等的零部件进行必要的配合和联接,使成为成品的过程。装配可分为部件装配和总(产品)装配二个阶段。 2.2.1部件装配 根据一定的技术要求,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零件结合成一个装配单元,并完成局部功能组合体的过程。 2.2.2总(产品)装配 根据一定的技术要求,将若干个零件和部件结合成为一个总体(产品),并完成一定功能组合体产品的过程。 2.2.3装配单元 在装配过程中,以一个装配基准件为基础,可以独立组装达到规定的尺寸链与技术要求,作为进一步装配的独立组件、部件、总成或最终整机的一组构件。 2.2.4装配基准件 在一组装配构件中,其装配尺寸链的共同基准面或线所在的构件。 2.3工艺 劳动者利用生产工具对各种原材料、半成品进行加工或处理后成为产品的方法和过程。 2.4装配层: 在装配过程中,为了便于作业划分,对类似作业的装配阶段的划分,如总装层、部装层。一个装配层,可以是一个装配单元,也可以是几个装配单元所组成。 3装配设计的一般原则 装配设计在科研和生产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产品设计时,装配图是设计者把装配设计思路落实

在文件上的具体表现,它表达产品或部件的工作原理、装配关系、传动路线、连接方式及零件的基本结构的图样。因此,在装配设计时必须遵循以下一般原则: 3.1尽可能保证有利于产品装配工艺的合理性、先进性。 3.2在保证设计的产品性能指标的前提下,力求产品结构继承系数和标准化系数最高。 3.3能正确表达产品的性能、装配、安装、检验和工作所必需达到的技术指标。 3.4最容易组织批量生产,工艺成本最低并便于使用和维修。 3.5能缩短新产品工艺准备周期,降低新产品生产成本。 4产品装配设工艺步骤计 4.1设计准备: 4.1.1根据产品的技术特征,选择装配方法。设计时要关注产品装配的过程和顺序,而不是某一过程的具体加工参数。 4.1.2了解本企业的生产装配加工工艺路线,装配工艺流程,人员技术水平等,来设计产品装配图及提出装配技术要求。 4.1.3考虑装配过程的其他信息,主要包括工装、设备、工时等,这也是产品装配设计的重要依据,与装配流程形成统一的整体。 4.2装配单元设计的划分 在装配图设计过程中,通常根据产品的设计结构进行分解,产品的装配步骤必须分层次、分单元进行。整机的最终成型由多层装配关系来实现,即使是最简单的整机装配也至少存在2层或2层以上的装配关系。分层次装配的原则有以下几点。 4.2.1基础层: 根据零件在部(组)件中的作用或部(组)件在整机中的作用,确认装配基础层。 如:部(组)件内的各零件为基础层。 机箱、电台、各印制电路板,各连接导线等类的部(组)件为整机装配的基础层。 4.2.2组件层: 由零件、结合件、标准件和外购件组成的相对独立的最小设计单元。 4.2.3部件层: 由组件和部分零件、标准件和外购件组成的相对独立的设计单元。 4.2.4总成层: 由部件、组件和部分零件(含:结合件)、标准件和外购件组成的相对独立的装配单元,该部分

通用装配工艺及要求

通用装配工艺及要求 一.装配基本规范 装配工在装配之前,应首先熟悉本工位的工艺文件、图纸及技术要求;并在装配工作中,严格执行工艺及产品图纸等技术要求 机械装配应严格按照设计部提供的装配图纸及工艺要求进行装配,严禁私自修改作业内容或以非正常的方式更改零件。 装配时,应检查零件与装配有关的形状和尺寸精度是否合格,检查有无变形、损坏等,并应注意零件上各种标记,防止错装。,装配前应主动检查零部件的正确性和外观质量,发现不合格产品及零部件不应装配,应及时向质量人员报告 外购件必须先经过试验检查合格后,才能投入装配。 装配时,零件、工具应有专门的摆放设施,原则上零件、工具不允许摆放在机器上或直接放在地上,如果需要的话,应在摆放处铺设防护垫或地毯。 装配过程中零件不得磕碰、切伤,不得损伤零件表面,或使零件明显弯、扭、变形,零件的配合表面不得有损伤。 各配钻孔应按装配图和工艺规定。相配零件的配合尺寸要准确,不得偏斜 需在整车上进行焊接作业时,应断开整车电源总开关,以及其它精密控制单元的插接器(如电控发动机ECU,自动变速箱ECU等),焊接用搭铁线应尽量远离整车线束,并且搭铁要牢固、可靠 压入平键及装卸轴承时,不得用铁锤敲打,应用木锤、铅、铝、紫铜锤或用装配工具进行装配 装配滑动零件,如花键轴和带花键孔的齿轮等,应保证能相对地灵活移动 装配在同一位置的螺钉,应保证长短一致,松紧均匀部件上各外露件如螺钉、铆钉、销钉、标牌、轴头及发蓝、电镀等件均应整齐完好,不许有损伤或字迹不清等现象,否则应予以更换,以确保外观质量 二.滚动轴承的装配工艺要点 轴承的安装必须在干燥、清洁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安装前应仔细检查轴和外壳的配合表面、凸肩的端面、沟槽和连接表面的加工质量。所有配合连接表面必须仔细清洗并除去毛刺,铸件未加工表面必须除净型砂 轴承装配前,轴承位不得有任何的污质存在 轴承装配时应在配合件表面涂一层润滑油,轴承无型号的一端应朝里,即靠轴肩方向 必须在套圈端面的圆周上施加均等的压力,将套圈压入,不得用鎯头等工具直接敲击轴承端面,以免损伤轴承。在过盈量较小的情况下,可在常温下用套筒压住轴承套圈端面,用鎯头敲打套筒,通过套筒将套圈均衡地压入。套装轴承时加力的大小、方向、位置应适当,不应使保护架或滚动体受力,应均匀对称受力,保证端面与轴垂直 滚动轴承装好后,相对运动件的转动应灵活、轻便,如果有卡滞现象,应检查分析问题的原因并作相应处理 轴承装配过程中,若发现孔或轴配合过松时,应检查公差;过紧时不得强行野蛮装配,都应检查分析问题的原因并作相应处理 三.装配螺栓 紧固时,宜采用呆扳手,不得使用打击法和超过螺栓许用应力。每个螺母下面不得使用1个以上相同的垫圈,沉头螺钉拧紧后,钉头应埋入机件内,不得外露。

装配工艺卡

JD-C-TN-20-2013 CD i MD1型电动葫芦 艺过程 2013年6月15日 编制: 审核: 会签: 批准:

1、电动葫芦总成装配 2、减速器装配 3、连接架装配 4、主动、从动车轮装配 5、驱动装置装配10

装配工艺过程卡片产品型号CD i 部件图号共10页 产品名称电动葫芦部件名称总成第1页 序号 工序 名称工序内容 装配部 门 设备及工艺装配辅助材料 工时定额 1 电动葫芦总成组装 1.1 吊装卷筒外壳与减速器装配行车、单口扳手M12 (16)双头螺栓 M12 (16)螺母0.2 1.2 试装测量减速器输出轴、轴端、挡圈与电动机、轴产央、挡圈距离、测量噪音 1.2.1 装弹性联轴器(》9米,装中间轴、钢性联器)0.2 1.2.2 吊电动机与卷筒外壳联接行车0.2 1.2.3 测量两挡圈内距,接通电机线路,测量噪音盒尺测试仪表 1.0 1.3 分解电动机与外壳分解行车0.2 1.4 吊装卷筒吊入外壳内,再将电动机与外壳用螺栓联接后平放行车单口扳手M12双头螺栓、螺母 M16双头螺栓、螺母0.3 1.5 组装缠绕钢丝绳,绳一端穿入导绳器卡板孔,接通电机线路,使郑筒断续板钮开关内六角板手内六角螺栓 旋转,用压绳板压紧绳端后,将绳缠绕在卷筒上,安装导绳器 1.0 1.6 吊装H = 6米,H = 9米时,分别吊起主动、从动墙板部件,用双头螺栓,螺母调整垫片0.5 与卷筒的架板孔联接 1.7 连接架组装:H > 12米时,用连接架轴分别将两个连接架与卷筒的架板0.5 孔联接(穿入间隔套筒) 1.8 双轮小车,电动小车组装,主动、从动墙板部件,用双头螺栓,螺母与连接架调整垫片0.5 分别吊起双轮小车,主动、从动墙板部件,用双头螺栓,螺母与连接架 孔联接0.5 1.9 装吊钩:将钢丝绳一端穿入吊钩组的滑轮后,绳端用 1设计审核会签批准日期

电子产品装配工艺规范

电子产品装配工艺规范

————————————————————————————————作者:————————————————————————————————日期: 2

电子产品总装工艺规范 整机装配就是将机柜、设备、组件以及零、部件按预定的设计要求装配在机箱、车厢、平台,再用导线将它们之间进行电气连接,它是电子产品生产中一个重要的工艺过程。 1 整机装配的顺序和基本要求 图1 整机结构树状图 1.1整机装配的基本顺序 电子设备的整机装配有多道工序,这些工序的完成顺序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设备的装配质量、生产效率和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电子设备整机装配的基本顺序是:先轻后重、先小后大、先铆后装、先装后焊、先里后外、先平后高,上道工序不得影响下道工序。

1.2整机装配的基本要求 电子设备的整机装配是把半成品装配成合格产品的过程。对整机装配的基本要求如下: 1)整机装配前,对组成整机的有关零部件或组件必须经过调试、检验,不合格的零部件或组件不允许投入生产线。检验合格的装配件必须保持清洁。 2)装配时要根据整机的结构情况,应用合理的安装工艺,用经济、高效、先进的装配技术,使产品达到预期的效果,满足产品在功能、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等方面的要求。 3)严格遵循整机装配的顺序要求,注意前后工序的衔接。 4)装配过程中,不得损伤元器件和零部件,避免碰伤机壳、元器件和零部件的表面涂敷层,不得破坏整机的绝缘性。保证安装件的方向、位置、极性的正确,保证产品的电性能稳定,并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稳定度。 5)小型机大批量生产的产品,其整机装配在流水线上按工位进行。每个工位除按工艺要求操作外,要求工位的操作人员熟悉安装要求和熟练掌握安装技术,保证产品的安装质量,严格执行自检、互检与专职调试检查的“三检”原则。装配中每一个阶段的工作完成后都应进行检查,分段把好质量关,从而提高产品的一次通过率。 2 整机装配中的流水线

螺钉装配工艺规范

1 目的 本规范为了更好地保证产品生产过程装配质量及装配一致性、规范螺钉的使用规程而制定。 2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装配车间成品装配工艺。 3 螺钉的具体操作规范 紧固螺钉的工艺要求 紧固螺钉的基本要求:上紧不打滑。用工具可正常拆卸。 紧固螺钉对工具的要求 3.2.1 生产线上常使用装配螺钉的工具为风批、电批和十字螺丝刀。 3.2.2 风批和电批使用的动力要求 风批使用的气源为洁净干燥的压缩空气,气源压力为 MPa ± ( kgf/cm 2 ± kgf/cm 2 ),风批接管无泄漏;电批使用时必须与配套的专用电源配套使用。 用螺钉对钣金件进行紧固时,正常情况下生产线选用风批作为操作工具,风批的档位要控制在二档(中档),如出现钣金件变形或错位造成连接孔对不正等的特殊情况时才允许使用一档,整批螺钉中有少量螺钉紧固时发生断裂现象时不允许用一档进行紧固。 用螺钉把塑料件紧固到钣金件上时,正常情况下生产线选用风批作为操作工具,风批档位要严格控制在二、三(中、小档)档,通常不允许使用一档进行紧固。 用螺钉对塑料件之间进行紧固或将钣金件紧固在塑料件上时,原则上不允许使用冲击式风批作为固定螺钉的操作工具,要求使用电批(或较小扭力的紧固工具)作为操作工具,以免因塑料件开裂导致紧固螺钉打滑。 4 操作要求 在使用螺钉进行紧固操作之前,需选用正确的操作工具,并将工具调节至正确档位,再根据工艺文件的要求选用螺钉种类,并观察螺钉的外观是否合格。 在紧固螺钉时必须按照工艺文件要求在关键的零件部位加弹性垫圈。当同一个零件有2个(含2个)以上紧固螺钉时,第一颗螺钉不能一步锁紧,只能预锁紧(螺钉头到紧固面约预留2mm ,见图1-图4),要求紧固顺序为采用对角交互紧固其他螺钉逐步依次紧固(见图5)。 正确 错误 图1 图2 正确 错误 打第1 个螺钉预留约2mm 的距离 打第1个螺钉不能一步打紧

电子产品装配工艺规范

电子产品装配工艺规范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电子产品总装工艺规范 整机装配就是将机柜、设备、组件以及零、部件按预定的设计要求装配在机箱、车厢、平台,再用导线将它们之间进行电气连接,它是电子产品生产中一个重要的工艺过程。 1 整机装配的顺序和基本要求 图1 整机结构树状图 整机装配的基本顺序 电子设备的整机装配有多道工序,这些工序的完成顺序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设备的装配质量、生产效率和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电子设备整机装配的基本顺序是:先轻后重、先小后大、先铆后装、先装后焊、先里后外、先平后高,上道工序不得影响下道工序。 整机装配的基本要求 电子设备的整机装配是把半成品装配成合格产品的过程。对整机装配的基本要求如下: 1)整机装配前,对组成整机的有关零部件或组件必须经过调试、检验,不合格的零部件或组件不允许投入生产线。检验合格的装配件必须保持清洁。 2)装配时要根据整机的结构情况,应用合理的安装工艺,用经济、高效、先进的装配技术,使产品达到预期的效果,满足产品在功能、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等方面的要求。 3)严格遵循整机装配的顺序要求,注意前后工序的衔接。 4)装配过程中,不得损伤元器件和零部件,避免碰伤机壳、元器件和零部件的表面涂敷层,不得破坏整机的绝缘性。保证安装件的方向、位置、极性的正确,保证产品的电性能稳定,并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稳定度。 5)小型机大批量生产的产品,其整机装配在流水线上按工位进行。每个工位除按工艺要求操作外,要求工位的操作人员熟悉安装要求和熟练掌握安装技术,保证产品的安装质量,严格执行自检、互检与专职调试检查的“三检”原则。装配中每一个阶段的工作完成后都应进行检查,分段把好质量关,从而提高产品的一次通过率。 2 整机装配中的流水线 流水线与流水节拍 装配流水线就是把一部整机的装连、调试等工作划分成若干简单操作,每一个装配工人完成指定操作。在划分时要注意到每人操作所用的时间应相等,这个时间称为流水的节拍。 装配的设备在流水线上移动的方式有好多种。有的是把装配的底座放在小车上,由装配工人沿轨道推进,这种方式的时间限制不很严格。有的是利用传送带来运送设备,装配工人把设备从传送带上取下,按规定完成装连后再放到传送带上,进行下一个操作。由于传送带是连续运转的,所以这种方式的时间限制很严格。 传送带的运动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间歇运动(即定时运动),另一种是连续均匀运动。每个装配工人的操作必须严格按照所规定的时间拍节进行。完成一部整机所需的操作和工位(工序)的划分,要根据设备的复杂程度、日产量或班产量来确定。 流水线的工作方式

《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课程标准

电子技术应用重点专业建设《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课程标准 撰稿人:杨光晖 校队人:朱向荣 审核人:王正兵 甘肃省定西理工中等专业学校 修订日期:2012年12月

DZZJKCBZ 定西理工中等专业学校“电子技术应用重点专业建设” 《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教学与训练项目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必备的电子产品装配 技术与技能,培养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学生解决涉及电子产品装配技术实际 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从事相关职业岗位工作打下专业技能基础;对学生进 行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增强 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项目训练,使学生了解电子装配技术的常识,了解电子产品装配的一般工艺流程;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认与检测方法, 掌握常用仪器仪表及电子装配工具的使用,掌握焊接技能及其工艺要求, 掌握电子产品整机装配的基本技能,掌握电子产品装配过程中分析和解决 实际问题的一般方法,通过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 职业精神,使学生具备中级电子产品装配工应具备知识能力和技术能力。 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对电子产品装配技术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养成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通过参加电子产品装配实践活动, 培养运用电子产品装配工艺知识和工程应用方法解决生产生活中相关实际 问题的能力;强化安全生产、节能环保和产品质量等职业意识,养成良好 的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 三、教学内容结构 本课程分电子产品装接工艺技术准备、数字万用表组装(THT工艺)、贴片调频调幅收音机组装与调试(SMT工艺)、电视机组装与调试(总装工 艺)共四大实训项目,每个项目分相关知识和技能训练两部分,将相关知 识和实践过程有机结合,力求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紧紧围绕 完成项目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位, 打破传统的以“了解”、“掌握”为特征设定的学科型课程目标,从“任务与职业 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动手能力的 1

电缆组件装配工艺规范

电缆组件装配工艺规范 电子设备系统、分系统之间电气连接用的连接电缆,是由各种绝缘电线、屏蔽线和电连接器组成。由于很多电缆工作在电子机箱、机柜的外面,没有固定安装,易受各种机械损伤,破坏电气连接,因此,电缆装配有其特殊要求。 1线扎的加工工艺 电子设备的电气连接主要依靠各种规格的导线来实现。在一些较复杂的电子设备中,连接的导线多且复杂,如果不加任何整理,就会显得十分混乱,即不美观也不便于查找。为了简化装配结构,减少占用空间,便于检查、测试和维修等,常常在产品装配时,将相同走向的导线绑扎成一定形状的线扎(又称线把、线束)。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将布线和产品装配分开,便于专业生产,减少错误,从而提高整机装配的安装质量。 线扎的走线要求 ①不要将信号线和电源线捆绑在一起,以防止信号相互干扰。 ②输入、输出的导线不要排在一个线束内,以防止信号回授。若必须排在一起时,应使用屏蔽导线。射频电缆不排在线束内,应单独走线。 ③导线束不要形成回路,以防止磁力线通过环形线,产生磁、电干扰。

④接地点应尽量集中在一起,以保证它们是可靠的同位地。 ⑤导线束应远离发热体并且不要在元器件上方走线,以免发热元器件破坏导线绝缘层及增加更换元器件的难度。 ⑥尽量走最短距离的路线,转弯处取直角以及尽量在同一平面内走线。 扎制线扎的要领 ①扎线前,应先确认导线的根数和颜色,以防止扎制时遗漏导线,同时便于检查线扎的错误。 ②线扎拐弯处的半径应比线束直径大2倍以上。 ③导线长短要合适,排列要整齐。从线扎分支处到焊点间应有10~30mm的余量,扎制导线时不要拉得过紧,以免因振动将导线或焊盘拉断。 ④不能使受力集中在一根导线上。多根导线扎制时,如果只用力拉其中的一根线,力量就会集中在导线的细弱处,导线就可能被拉断。另外,当力量集中在导线的连接点时,可能会造成焊点脱裂或拉坏与之相连的元器件。 ⑤扎线时松紧要适当。太紧可能损伤导线,同时也造成线束僵硬,使导线容易断裂。太松会失去线扎的效果,造成线束松散或不挺直。 ⑥线扎的绑线节或扎线搭扣应排列均匀整齐。两绑线节或扎线扣之间的距离L应根据整个线扎的外径D来确定,见表1。绑线节或扎线扣头应放在线束下面不容易看见的背面。 表1 绑扎间距

电子产品工艺作业指导书-装配报告

装配报告 1

文件编号 作业指导书改订日 期1决 裁 起案审议 制品名数字实验板2机种名/版本3制定日期2010/6/284工程名工艺文件封面 工艺文件 第 1 册 共 1 册 共 35 页 文件类别:电子专业工艺文件 文件名称:数字实验电路板工艺文件 产品名称:数字实验电路板 产品图号: AAA 2

本册内容:产品工艺文件 文件编号 作业指导书改订日 期1决 裁 起案审议 制品名数字实验板2机种名/版本3制定日期2010/6/284工程名目录 工艺文件目录 序 号 工艺文件名称页号备注 1封面1 2目录2 3工艺流程图3 4元器件清单4 5仪器仪表明细表5 6工艺过程表6 7工时消耗定额表7 8材料消耗定额表8 9手插19 10手插210 11手插311 12手插412 13手插513 14手插614 3

4

工艺文件目录 序 工艺文件名称页号备注 号 19产品规范19 20焊点检验120 21焊点检验221 22组装22 23特殊元件安装23 24贴片介绍24 25品管抽样检查25 26不合格实物图26 27常见的不良焊点及其形成原因127 28常见的不良焊点及其形成原因228 29静电防护29 30各站静电要求30 31动态测试31 32调试流程及常见问题32 33维修站33 34产品包装34 35实训心得35 3636 文件编号 作业指导书改订日期1决裁起案审议制品名数字实验板2 机种名/版本3

6 制定日期 2010/6/28 4 工程名 工艺流程图 工艺流程图 文件编号 作业指导书 改 订1 决 起案 审议 元 器 件 预 成 型 线路板 插 件 插件检查 线路板焊 接 线路板补焊 SMT 贴片 贴片检查 回流焊 焊后检查 功能测试 线路板组装 总装

电缆组件装配工艺规范

电缆组件装配工艺规范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电缆组件装配工艺规范 电子设备系统、分系统之间电气连接用的连接电缆,是由各种绝缘电线、屏蔽线和电连接器组成。由于很多电缆工作在电子机箱、机柜的外面,没有固定安装,易受各种机械损伤,破坏电气连接,因此,电缆装配有其特殊要求。1线扎的加工工艺 电子设备的电气连接主要依靠各种规格的导线来实现。在一些较复杂的电子设备中,连接的导线多且复杂,如果不加任何整理,就会显得十分混乱,即不美观也不便于查找。为了简化装配结构,减少占用空间,便于检查、测试和维修等,常常在产品装配时,将相同走向的导线绑扎成一定形状的线扎(又称线把、线束)。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将布线和产品装配分开,便于专业生产,减少错误,从而提高整机装配的安装质量。 线扎的走线要求 ①不要将信号线和电源线捆绑在一起,以防止信号相互干扰。 ②输入、输出的导线不要排在一个线束内,以防止信号回授。若必须排在一起时,应使用屏蔽导线。射频电缆不排在线束内,应单独走线。 ③导线束不要形成回路,以防止磁力线通过环形线,产生磁、电干扰。 ④接地点应尽量集中在一起,以保证它们是可靠的同位地。 ⑤导线束应远离发热体并且不要在元器件上方走线,以免发热元器件破坏导线绝缘层及增加更换元器件的难度。 ⑥尽量走最短距离的路线,转弯处取直角以及尽量在同一平面内走线。 扎制线扎的要领 ①扎线前,应先确认导线的根数和颜色,以防止扎制时遗漏导线,同时便于检查线扎的错误。 ②线扎拐弯处的半径应比线束直径大2倍以上。 ③导线长短要合适,排列要整齐。从线扎分支处到焊点间应有10~30mm 的余量,扎制导线时不要拉得过紧,以免因振动将导线或焊盘拉断。 ④不能使受力集中在一根导线上。多根导线扎制时,如果只用力拉其中的一根线,力量就会集中在导线的细弱处,导线就可能被拉断。另外,当力量集中在导线的连接点时,可能会造成焊点脱裂或拉坏与之相连的元器件。 ⑤扎线时松紧要适当。太紧可能损伤导线,同时也造成线束僵硬,使导线容易断裂。太松会失去线扎的效果,造成线束松散或不挺直。 ⑥线扎的绑线节或扎线搭扣应排列均匀整齐。两绑线节或扎线扣之间的距离L应根据整个线扎的外径D来确定,见表1。绑线节或扎线扣头应放在线束下面不容易看见的背面。

电子产品总装工艺要求

电子产品总装工艺要求 一、概述 电子产品总装是指在各部件、组件安装和检验合格的基础上进行整体联装,简称总装。总装是对各部件、组件进行整合,其操作一般包含有电气连接和机械连接(粘接、铆接、螺接等)。具体地说,就是将构成整机的各零部件、插装件以及单元功能整体(各机电元器件、印制电路板、底座以及面板等),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装配、连接,组成一个具有一定功能的、完整的整机产品的过程,以便进行整机调整和测试。 总装的连接方式可分为两类:一是可拆卸连接,即拆散时不会损伤任何零件,它包括螺钉连接、柱销连接、夹紧连接等;二是不可拆卸连接,即拆散时会损坏零件或材料,它包括铆钉连接、锡焊、粘胶连接等。总装的装配方式也分为两类:即整机装配和组合件装配。 总装的原则是:先轻后重、先大后小、先铆后装、先装后焊、先里后外、先低后高、易碎后装,上道工序不得影响下道工序。在装配过程中严格执行自检、互检与专职检验的“三检”原则。 二、紧固件连接工艺要求 (1)、螺接 用螺纹连接件(如螺钉、螺栓、螺母)及垫圈将元器件和零、部件紧固地连接起来,称为螺纹连接,简称螺接。 拧紧方法:拧紧长方形工件的螺钉组时,须从中央开始逐渐向两边对称扩展。拧紧方形工件和圆形工件的螺钉组时,应按交叉顺序进行,无论配哪一种螺钉组,都应先按顺序列装上螺钉,然后分步逐渐拧紧,以免发生结构件变形和接触不良的现象。 螺纹连接质量标准:螺钉、螺栓紧固后,螺尾外露长度一般不得少于1.5扣。沉头螺钉紧固后,其头部应与被紧固的表面保持平整,允许略微偏低,但不应超过0.2mm。螺纹连接要求拧紧,不能松动,但对非金属件拧紧要适度。弹簧垫圈四周要均被螺帽压住,并要压平。螺纹连接要牢固、防震和不易退扣。螺纹连接应无滑帽现象。装配紧固后的螺钉,必须在螺钉末端涂上紧固漆,以表示产品属原装配,并防止螺钉松动。 螺纹连接要求:根据不同情况合理使用螺母、平垫圈和弹簧垫圈。弹簧垫圈应装在螺母与平垫圈之间。装配时,螺钉旋具的规格要选择适当,操作时应始终保持垂直于安装孔表面的方位旋转,避免摇摆。拧紧或拧松螺钉、螺帽或螺栓时,应使用起子、板手、套筒等工具,不要用尖嘴钳松、紧螺母。最后拧紧螺钉时,切勿用力过猛,以防止滑帽。 (2)、铆接 用铆钉将两个以上的零部件连接起来的操作叫做铆接。铆接有冷铆和热铆两种方法,在电子产品装配中,通常采用冷铆法进行铆接。 对铆接的要求:半圆头铆钉铆接后,铆钉应完全平贴于被铆的零件上,并应与铆窝形状一致,不允许有凹陷、缺口和明显开裂。铆接后不应出现铆钉杆歪斜和被铆件松动现象。用多个铆钉连接时,应按对称交叉顺序进行。沉头铆钉铆接后应与被铆平面保持平整,允许略有凹下,但不得超过0.2 mm。空心铆钉铆紧后扩边应均匀、无裂纹,管径不应歪扭。 铆钉长度和铆钉直径:铆钉的长度应等于被铆件总厚度与留头长度之和。半圆头铆钉的留头长度为铆钉直径的1.25-1.5倍,沉头铆钉的留头长度为铆钉直径的0.8-1.2倍。铆钉直径的大小与被连接件的厚度有关,铆钉直径应大于铆接厚度的1/4,一般应取板厚的1.8倍。铆孔直径与铆钉直径的配合必须适当,若孔径过大,铆钉易弯曲,孔径过小,铆钉不易穿入,若强行打进,又容易损坏被铆件。

电子产品装配工艺设计规范方案

电子产品总装工艺规 整机装配就是将机柜、设备、组件以及零、部件按预定的设计要求装配在机箱、车厢、平台,再用导线将它们之间进行电气连接,它是电子产品生产中一个重要的工艺过程。 1 整机装配的顺序和基本要求 图1 整机结构树状图 1.1整机装配的基本顺序 电子设备的整机装配有多道工序,这些工序的完成顺序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设备的装配质量、生产效率和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电子设备整机装配的基本顺序是:先轻后重、先小后大、先铆后装、先装后焊、先里后外、先平后高,上道工序不得影响下道工序。

1.2整机装配的基本要求 电子设备的整机装配是把半成品装配成合格产品的过程。对整机装配的基本要求如下: 1)整机装配前,对组成整机的有关零部件或组件必须经过调试、检验,不合格的零部件或组件不允许投入生产线。检验合格的装配件必须保持清洁。 2)装配时要根据整机的结构情况,应用合理的安装工艺,用经济、高效、先进的装配技术,使产品达到预期的效果,满足产品在功能、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等方面的要求。 3)严格遵循整机装配的顺序要求,注意前后工序的衔接。 4)装配过程中,不得损伤元器件和零部件,避免碰伤机壳、元器件和零部件的表面涂敷层,不得破坏整机的绝缘性。保证安装件的方向、位置、极性的正确,保证产品的电性能稳定,并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稳定度。 5)小型机大批量生产的产品,其整机装配在流水线上按工位进行。每个工位除按工艺要求操作外,要求工位的操作人员熟悉安装要求和熟练掌握安装技术,保证产品的安装质量,严格执行自检、互检与专职调试检查的“三检”原则。装配中每一个阶段的工作完成后都应进行检查,分段把好质量关,从而提高产品的一次通过率。 2 整机装配中的流水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