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课程设计报告

计算机基础课程设计报告
计算机基础课程设计报告

中南大学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幻灯片(PowerPoint2007)制作

专业班级:电气信息类1001

学生姓名:弓箭

学生学号:0909100119

指导老师:王磊

完成日期: 2010年12月12日星期日

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1.实验目的

1)掌握演示文稿的建立、保存和打开操作方法;

2)掌握幻灯片的外观设置方法;

3)掌握在幻灯片中插入对象的方法;

4)掌握幻灯片动画效果的设置方法;

5)掌握在幻灯片中插入超级链接的方法;

6)掌握用Word进行文本编辑的基本操作;

7)掌握用Word进行格式排版的基本操作;

2.实验要求

使用PPT创作一个演示文稿,内容从以下主题中选择:

1)我的家乡:讲述你的家乡

2)我的母校:向大家介绍你的母校

3)关于我:介绍你自己

注:也可以选择其它自己感兴趣的主题;

对于该演示文稿,有如下基本要求:

1)要求演示内容结构完整,包含开头、结尾、概要等,使观众对你要演示的内

容有个较全面的认识。不少于20页;

2)要求演示内容逻辑清晰,使观众在浏览过程中能顺着你的思路,轻松地理解

你要表达的内容;

3)要求演示文档美观、大方,避免出现大段文字、或非原创内容的堆砌。

4)演示文档PPT文件和本课程设计报告的DOC文档,都以如下规则命名:

班级姓名学号.PPT或班级姓名学号.DOC

如“26班王石0909082601.PPT”、“26班王石0909082601.DOC”

5)使用自定义主题,即通过自己修改母版得到的设计主题。要求在母版背景的

页脚中注明自己的班级、学号、姓名和“计算机基础课程设计”字样;6)包含来自文件的图片或剪贴画;

7)包含超链接;

8)包含图形,如线条、形状,箭头等;

9)包含自定义动画(如飞入、退出、自定义路径等);

10)包含页面间的切换效果,如淡入淡出等;

11)PPT的文件尺寸不得大于5MB(不要有音视频附件)

12)报告DOC文档的文件尺寸不得大于3MB(不要有音视频附件)

13)由各班班长收齐、检查是否满足以上条件,然后统一交给老师

3.实验内容

1.内容概要:我所做的PPT的主题是我的家乡-广州。

2.制作思路、问题、解决办法以及技巧工具。

①选用这个主题的原因是,我认为我的家乡这个主题易于表达自己的思想,

如果做得PPT不是自己想做的,那么做出来的东西一定是一塌糊涂,哪怕做得不错,也一定耗尽心思和时间。

②选用了“我的家乡”这个主题之后,我开始构思是应该面向过程还是面向

整体。所谓面向过程,就是做一页是一页,然后根据自己所做的来决定下一张幻灯片应该做什么。所谓面向整体,就是要先构思好整个框架,包括形式,排版,结构,具体内容是在框架做好之后再放上去的。

③最后我决定采用面向整体的方法,因为面向过程的思路固然简单,可是条

理却并不清晰,最后站在整体的角度来看,整个PPT一定是乱的。而面向整体的方法,需要预先大量构思和设计,可是最终做出来的效果一定会很好,这也是以前做PPT的一些经验吧。

④在想该用什么结构的时候,一个构思出现了,就是采用超链接的方式把各

张幻灯片联系在一起,每一张幻灯片都有同样的按钮在最上方,然后整个PPT 分成5个章节,每一个章节都有一个封面,并且每个章节内部都有相应的按钮可以直接连接到各个章节幻灯片上面。

⑤想好整个框架之后,我构思着如何能够让整个PPT风格一致并且画面美观,

说实话,我并不擅长美术,但是我知道某些色调是比较相近的,把他们用在

一起就会显得比较协调,于是我给每个章节定了一个主题,然后根据主题定了相应的主题色,这五个主题是:总述、理性、野性、花园、展望,相应的主题色是土黄色,淡蓝色,淡粉色,淡绿色,青色。如下图:

⑥接着,我开始设计按钮,由于之前一直在用2003版,所以摸索了好一阵子之后才熟悉了2007版OFFICE的效果使用方法,而且惊喜的发现2007版的效果要比2003版多得多,这为整体画面的美观奠定了更深的基础。我把5个章节的五个按钮设置在PPT的最上方,相应的链接到各个主体的封面上,然后每个主题的封面上又会有其子页的按钮,这样一来,整个PPT的结构就大致出来了。

⑦完成上面的构想,我用了一整个晚上,回到宿舍之后,我又花了一些时间给框架填充内容,这里的内容只是简单的想想要放些什么东西,而且要符合之前所定的主题。这里花的时间并不多,因为对于家乡的热爱不言而喻,思

路如潮水般的涌了出来。

⑧在美美的睡了一觉之后,我再次来到了机房,与前一晚不同的是,这次进度要快得多了,因为框架是整个PPT的灵魂,内容是附着在框架上的附着物,要放上这些附着物自然要简单得多。首先我把前一晚上构思好的填充物加了上去,稍作修改,整个PPT已经大致成型了,虽然什么实际内容也没有,但是看起来非常和谐,非常合理。

⑨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根据每一章节的每一主题,利用网络把资源整合到上面。可是这是出现了一个问题,我突然发现我不知道该怎么整合,因为之前没有对这项工作做任何构想。我首先尝试着把一些文字和图片堆砌上去,我失望了。不行,太丑了。于是我开始研究2007版的PowerPoint的新特性,然后惊喜的发现了smart art这项新功能,实际上这项功能就是提供文本框与图片之间的框架,呵呵,还是框架,我说了框架很重要吧。

⑩利用smart art,图片与文字被美观而合理的填充了上去。如下图:

⑾我原本以为这样应该一两个小时就能完工了,可是发现并没有这么简单,进程要比预想的慢,一个上午过去,我完成了一半的填充。迫于时间,下午的后半部分主要就是创作和引用一些文字,不能够引用过多图片,也没时间搞Smart Art,这也算是一个失策吧。

⑿填充完成之后,又加了一些动画效果,这样就算大致完成了,剩下的就是压缩PPT使他限制在5MB以内,这时遇到了一些问题,最后的PPT文件大小是7.89MB,多出了不少,于是我开始研究如何压缩文件体积,后来我找到了压缩图片这一工具,压缩之后,文件体积立即缩小了2MB左右,然后我进行了一些删减和修改,这样最后的结果就在5MB以内了。

⒀最后整体放映了一遍,检查了其中的细节问题以及一些小的错误,作了修改,然后标记为最终版本,防止被修改。整个制作过程就像是在进行探索一样,一边摸索一边前进,其中不乏很多乐趣,比如说查找资料的时候会看到很多无厘头的东西,权当消遣,呵呵~还有,制作的时候由于大家都是坐在一起的,所以比较有气氛,我想会比自己一个人做速度要快很多,并且资源可以共享,可以随时交流,有不懂得问题,老师同学们就在你的身边,他们给你最大的鼓励和帮助,因此整个过程也是快乐的.

4.心得体会

由于PPT不是第一次做了,所以在做之前我就想要做就做个精美一点的,所以在构思上花了一些时间,你要问我做PPT最重要的是什么,我会说是构思。没有构思,你就是无头苍蝇。

其次的,是对PowerPoint操作的熟练程度,有构思没有操作,那做的时候一定是磕磕绊绊,相当不顺畅。

然后我想说的是做这个幻灯片的时间要比预想的多很多,主要是因为我没有考虑到填充内容是如此繁杂的一项工作,框架固然重要,可是填充物也不简单,毕竟他是幻灯片的主体,填充的时候技巧有很多,像2007里有许多新功能,Smart Art,各种文本框图片效果都有相应的工具进行美化,要充分的利用这些工具。

还有一点,在做幻灯片之前一定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否则对着电脑就可能是一片空白,然后上机后再来构思那是相当的耗费时间,尤其操作不好的更要注意。

主题的选择也是一大重点,选错了主题就等于选错了方向,呵呵,方向都错了,做着也没有意思了,因为你做的根本不是你想做的,效果必然很糟糕。

最后一点,整个PPT的制作过程中可能会比较枯燥,但是我想说的是最好是在连续的时间内完成,因为思路是连续的,如果你中途去做其他事情然后再回来做,你的思路就断了,或许没有断,但是风格很可能已经迥异了,这样对整个PPT出来的效果是一大冲击。

5.参考文献

[1]广州_百度百科 https://www.360docs.net/doc/bf2087327.html,/view/6771.htm

[2]百度图片搜索_广州https://www.360docs.net/doc/bf2087327.html,/i?fr=bk&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 word=%B9%E3%D6%DD

《大学计算机基础》上机实验报告

《大学计算机基础》 上机实验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授课教师: 日期:年月日

目录 一、Windows操作系统基本操作......................................................... - 1 - 二、Word文字处理基本操作 .............................................................. - 4 - 三、Excel电子表格基本操作 ............................................................ - 6 - 四、PowerPoint幻灯片基本操作....................................................... - 8 - 五、网页设计基本操作 ...................................................................... - 9 - 六、Access数据库基本操作 ............................................................ - 10 - 上机实验作业要求: ○1在实验报告纸上手写并粘贴实验结果; ○2每人将所有作业装订在一起(要包封面); ○3全部上机实验结束后全班统一上交; ○4作业内容不得重复、输入的数据需要有差别。

实验名称一、Windows操作系统基本操作 实验目的1、掌握Windows的基本操作方法。 2、学会使用“画图”和PrntScr快捷键。 3、学会使用“计算器”和Word基本操作。 实验内容1、日历标注 利用“画图”和Word软件,截取计算机上日历的图片并用文字、颜色、图框等标注出近期的节假日及其名称,并将结果显示保存在下面(参考下面样图)。 运行结果是: 主要操作步骤是: 2、科学计算 利用“计算器”和Word软件,计算下列题目,并将结果截图保存在下面(参考样图)。 ○1使用科学型计算器,求8!、sin(8)、90、74、20、67、39、400、50.23、ln(785)的平均值、和值,并用科学计数法显示。 运行结果是: ②将以下十、八、十六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894.8125)10、(37.5)8、(2C.4B)16 运行结果是:(需要下载使用“唯美计算器”) ○3计算下列二进制数的加法与乘法:101.1+11.11;1101*1011 运行结果是:(参考样图) 写出主要操作步骤: 3、实验心得体会

计算机基础技能训练报告心得文档3篇

计算机基础技能训练报告心得文档3篇 Computer basic skill training report and experience doc ument 编订:JinTai College

计算机基础技能训练报告心得文档3篇 小泰温馨提示: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 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 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 本文档根据主题的心得体会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 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计算机基础技能训练报告心得范文 2、篇章2:计算机基础技能训练报告心得范文 3、篇章3:计算机基础技能训练报告心得范文 计算机,即电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进行着更 新发展。伴随着计算机走入人类生活,它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甚至成为当下许多人工作生活依赖的工具,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计算机基础技能训练报告心得,希望大家喜欢! 篇章1:计算机基础技能训练报告心得范文

短短三天的计算机实训结束了,通过这三天的实训,我 学到了很多的知识,我深深体会到计算机办公的神奇和奥妙; 也掌握了许多的计算机办公技能。 老师布置了一些的作业给我们操练,在老师精心的指导 下我已把Excel,word,等操作的很好了!现在我们已步入大学,经过半年的在校学习,对计算机的一些相关操作还只是初步的认识和理解,在这学期期间,一直忙于理论知识的学习,虽然我是计算机系的学生,但我们的专业课程也只是学习了C语言的程序编辑,所以在实训之前,计算机办公对我们来说是比较抽象的,但通过这次实训,我们揭开了她神秘的面纱,离我们不再遥远!据我了解,大多数同学都以前接触过电脑,也有玩 过一些游戏,却不懂操作一些对我们以后工作有用的办公软件。对于我们所学的计算机知识渗透较少,之前都是老师操作为主。此次实训就不同了,同学们都作了充分准备,在活动中同学们都提前来到教室上课,每位同学都认真的操作、练习;听着 “嗒嗒”的打字声,心里真的不亦乐乎!指导我们实训的是卞 老师,卞老师在实训中给我们做了充分的指导,并且做详细的讲解,这次实训活动十分成功,除了各位同学的充分准备,还要感谢卞老师的授业解惑和系里领导的大力支持。

2019年大学计算机基础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基础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冯·诺依曼计算机工作原理的设计思想是。(B) A. 程序设计 B. 程序存储 C. 程序编制 D. 算法设计 2. 计算机的逻辑判断能力决定于(C) A. 硬件 B. 体积 C. 编制的软件 D. 基本字长 3. 构成计算机物理实体的部件称为(C) A. 计算机软件 B. 计算机程序 C. 计算机硬件 D. 计算机系统 4. 微型计算机的微处理器芯片上集成了(A) A. 控制器和运算器 B. CPU和RAM C. 控制器和RAM D. 运算器和I/O接口

5. 计算机中运算器的主要功能是完成。(C) A. 代数和四则运算 B. 代数和逻辑运算 C. 算术和逻辑运算 D. 算术和代数运算 6. 将十进制数93转换为二进制数为(D) A.1110111 B.1110101 C.1010111 D.1011101 7. 具有多媒体功能的微型计算机系统,通常都配有CD-ROM,这是一种 (D) A. 只读内存储器 B. 只读大容量光盘 C. 只读硬盘存储器 D. 只读光盘存储器 8. 在Windows XP中,可以同时运行多少个程序。(D) A)1 B)2 C)10 D)多个 9. 在Windows XP中,如果进行了多次剪切操作,则剪贴板中的内容是 ( B ) A.第一次剪切的内容 B.最后一次剪切的内容 C.所有剪切的内容 D.什么内容也没有 10. 在Windows XP中,下面关于文件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A.文件夹中可以包含子文件夹和文件 B.文件夹中只能包含子文件夹 C.文件夹中只能包含文件 D.文件夹中不能包含子文件夹和文件 11. 当已选定文件夹,下列操作中不能删除该文件夹的是( D )

计算机基础实习报告

学校名称 实习报告题目:计算机基础实习 指导教师:

学生姓名: 专业年级: 设计时间:2013年3月11日~2013年3月15日

计算机基础课程实习 一:WORD实习(700字) 在word的实习过程中,需要熟练的掌握相关word文件的编辑方法。 1、在菜单栏中,点击“文件”打开或新建一个word文件,并可以对 文件的纸张大小、存储路径,、页边距等进行相应的编辑 2、在菜单里的“视图”项里,可以对当前的文件的编辑界面进行相 应的调整,以适合个人的操作习惯。 3、在菜单栏中的“插入”选项中可以对当前的所编辑的文件内容 进行编辑操作, 例如在子选项中的“特殊符号项”可以向内容中添加输入法中无法输入的一些特殊字符;在在子选项中的“图片”中可以向内容里加入个人喜欢的图片、剪贴画等等;在子选项中的“页码”里可以为当前文件的每一页添加一个独立的页码。 4、在菜单栏里的“格式”选项中同样可以对当前的所编辑的文件内 容进行编辑操作,“字体”选项可以对内容里的文字进行字体、大小、颜色、粗细、边框、下环线想、显示方式等进行相应的编辑,这也是本次实习中用的最多的一个菜单项目。 5、在菜单栏里的“表格”选项中可以在当前编辑的文件中加入一个 或数个表格,从而是文档中的数据更加的直观,当然也可以对表格的长、宽、高进行相关的设置,同时也可以对表格内的数据进行数据筛选,例如排序、查找等相关的操作。

6、实际操作:(1)点击“菜单”之后再点击“新建”新建一个word 文档,并 输入一段文字。 (2)将标题设置为“宋体”“加粗”“四号”“红色” 鼠标左键选择标题,在菜单里的“格式”项中选择 字体,将“中文字体”选择为“宋体”,在“字形” 中选择“加粗”,在“字号”中选择“四号”最后在 “字体颜色”项目中选择“红色”并点击“确定” 完成操作。 (3)将文章正文设置为“黑体”“10”“黑色”“加粗” “下划线”。 在菜单里的“格式”项中选择字体,将“中文字体” 选择为“黑体”,在“字形”中选择“加粗”和“下 划线”,在“字号”中选择“10”最后在“字体颜色” 项目中选择“黑色”并点击“确定”完成操作。 (4)点击“菜单”之后再点击“保存”选择保存路径 后,点击保存,word文档存档完成。 二:EXCEL实习(700字) 在excel的实习过程中,需要熟练的掌握相关excel文件的编辑方法。

计算机基础实训总结

计算机实训报告 实训人:刘永强 班级:网络1102班 学号:18号 指导老师:卞老师 实训地点:文理楼A503 实训时间:2011年12月26日—12月28日 实训目的:通过上机操作形式,潜移默化地进行综合操作素质的训练,增强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训内容:word文档与excel表格的编辑与操作。 短短三天的计算机实训结束了,通过这三天的实训,我学到了很多的知识,我深深体会到计算机办公的神奇和奥妙;也掌握了许多的计算机办公技能。 老师布置了一些的作业给我们操练,在老师精心的指导下我已把Excel,word,等操作的很好了!现在我们已步入大学,经过半年的在校学习,对计算机的一些相关操作还只是初步的认识和理解,在这学期期间,一直忙于理论知识的学习,虽然我是计算机系的学生,但我们的专业课程也只是学习了C语言的程序编辑,所以在实训之前,计算机办公对我们来说是比较抽象的,但通过这次实训,我们揭开了她神秘的面纱,离我们不再遥远!据我了解,大多数同学都以前接触过电脑,也有玩过一些游戏,却不懂操作一些对我们以后工作有用的办公软件。对于我们所学的计算机知识渗透较少,之前都是老师操作为主。此次实训就不同了,同学们都作了充分准备,在活动中同学们都提前来到教室上课,每位同学都认真的操作、练习;听着“嗒嗒”的打字声,心里真的不亦乐乎!指导我们实训的是卞老师,卞老师在实训中给我们做了充分的指导,并且做详细的讲解,这次实训活动十分成功,除了各位同学的充分准备,还要感谢卞老师的授业解惑和系里领导的大力支持。 通过这次实训,我们对电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做二十一世纪现代人不但要有过硬的理论知识,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体魄,还要有超强的电脑操作能力,正所谓“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为一名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更应掌握更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所以要把电脑作为一个重点来抓! 开始我以为实训只是应付了事,走马观花之作。然而,在我参加培训的第一天,我就发现自己错了,此次的电脑培训与以前参加过的培训大相径庭。以前的培训都是应付考试的,实用性不强,而且那时学的东西,在工作中用的不多,时间长了不用也就忘记了。而这次培训的内容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实用性和工具性很强,都是平时工作中经常用到的。参加培训的第一课时,我就专心致志地听讲,把学习内容与以前操作不规范或不熟练的地方进行对比,感觉学习效果很好,受益匪浅。特别是EXCEL的学习,因为平时用得比较少,掌握的也不多,不想去进一步的学习,所以对EXCEL的操作不熟悉。这一次正好帮我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次培训,使我的EXCIL的操作有了新的认识,也掌握了几种方法。还有幻灯片的制作,原来从没有制作过,通过这次学习发现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难。简单的制作我已经基本上掌握。现在想起来这种培训是必要的,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大学计算机基础试题及答案(完整版).docx

大学计算机基础模拟题 一、单选题 1、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C)组成。 A、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B、主机和外部设备 C、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D、主机箱、显示器、键盘、鼠标、打印机 2、以下软件中,(D)不是操作系统软件。 A、Windowsxp B、unix C、linux D、microsoft office 3、用一个字节最多能编出(D)不同的码。 A. 8个 B. 16个 C. 128个 D. 256个 4、任何程序都必须加载到(C)中才能被CPU执行。 A. 磁盘 B. 硬盘 C. 内存 D. 外存 5、下列设备中,属于输出设备的是(A)。 A、显示器 B、键盘 C、鼠 标D、手字板 6、计算机信息计量单位中的K代表(B)。 A. 102 B. 210 C. 103 D. 28 7、RAM代表的是(C)。

A. 只读存储器 B. 高速缓存器 C. 随机存储 器 D. 软盘存储器 8、组成计算机的CPU的两大部件是(A)。 A、运算器和控制器 B. 控制器和寄存器 C、运算器和内存 D. 控制器和内存 9、在描述信息传输中bps表示的是(D)。 A、每秒传输的字节数 B、每秒传输的指令数 C、每秒传输的字数 D、每秒传输的位数 10、微型计算机的内存容量主要指(A )的容量。 A.RAM B.ROM C.CMOS D.Cache 11、十进制数27对应的二进制数为( D )。 A.1011 B. 1100 C. 10111 D. 11011 12、Windows的目录结构采用的是(A)。 A、树形结构 B、线形结构 C、层次结构 D、网状结构 13、将回收站中的文件还原时,被还原的文件将回到(D)。 A、桌面上 B、“我的文档”中 C、内存中 D、被删除的位置

计算机基础课程设计报告范文

设计报告范文 一、任务内容 通过对《大学计算机基础》和《大学计算机基础学习与实验指导》这两本教材的学习后,我们应综合应用计算机进行一系列操作与使用,全面掌握并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实践。本论文的任务主要为学习运用网页制作软件FrontPage2003制作自己的网页,了解制作过程,再者学习网站的发布和网页的发布和学习运用演示软件PowerPoint2003制作幻灯片并设计和编辑文稿进行综合演示浏览,按要求结合相应的图文素材。这里将会报告指出制作的步骤与方法,以及根据自己的主题进行网页和幻灯片的页面修饰的方法,如插入图片,用Flash制作的动画(这里将会报告制作的方法)等等。 二、设计步骤 a)利用网页制作软件FrontPage2003制作一个关于“成都著名小吃”的网页, 并用文本的编辑与格式化以及对象、表格、框架的插入与设置等操作进行网页的编辑。设置该网站的内容主题和格式,并发布该网站。 首先设计主页,内容为“成都著名小吃”,主要介绍成都著名小吃的历史和独特的风味,并用表格的方式输入各个将要介绍的小吃名“麻辣烫”、“麻婆豆腐”、“棒棒鸡”、“担担面”、“夫妻肺片”、“毛血旺”、“传统锅魁”,像菜单形式呈现出来。 接下来设计各个分页面,都用主标题“美味吧”大字体标记,下面再用各个美食的名字作为副标题,接下来就用文字阐释其特征或做法或风味或历史或吃法、、、再加上五彩的图片将该小吃描述的淋漓尽致,形象而鲜活。 最后在最后一行输入“返回主页”的字样,以便于每当看完一项小吃的网页后,可以及时返回主页看另一项小吃的网页,既方便又美观,用超链接的方式把各分页面联系在一起,自动进入对应的网页并完成网页之间的转换。 制作好网页之后,需创建一个网站,主题已确定“成都著名小吃”,则要设计结构,设置各分网页与主页之间为树形链接,主要链接都在主页上,再分别展开,以高效完成操作。可以使用网站模板修饰网站。 接下来就是将网站上传到到网上,以便让更多人能浏览到该页面,可以

大学计算机实验报告2

《大学计算机基础Ⅰ》课程 实验报告手册 \ 实验教师(签字) 西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计算机基础教育系 年月日

一、实验说明 本课程实验分为一般性实验(验证和简单设计)和综合性实验(课程设计)两部分。从第3周开始参考实验任务书(本报告中的五部分)完成每周规定的实验,并根据进度按要求认真填写本实验报告中的六、七部分,此实验报告将作为实验成绩评定的依据之一。 本课程实验从开课学期第3周开始实习,每周2学时,16周结束,共28学时。除统一安排的时间外,学生还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适当安排课余时间上机。上机内容参见本报告中的“五、实验任务书”部分。 二、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能够学会知识的运用与积累,能够举一反三,具备一定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心,培养学生熟练地使用常用软件的能力及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实验要求 1、每次实验课将考勤,并作为实验成绩的重要依据。 2、每次实验前学生必须充分准备每次的实验内容,以保证每次上机实验的效果。实验过程中必须独立完成。 3、学期结束时,每位同学应将自己的《实验报告》交各专业班长或学习委员,由班长或学习委员以专业为单位、按学号从小到大排列好统一交给实验指导老师,否则无实验成绩。 四、实验报告要求 一共要求填写3个阶段性实验报告、1个综合性实验报告和1份学期总结,与每份实验报告对应产生的电子文档交由实验老师指定的位置,该电子文档也将作为实验成绩评定的依据之一。 五、实验任务书 教材:《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实验参考书:《大学计算机基础实践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实验一:指法练习、汉字录入 实验目的: 1.掌握鼠标和键盘的使用及正确的操作指法。 2.掌握微型计算机的打开和关闭操作 3.熟悉键盘指法和文字录入 4.了解中英文切换,全半角的切换 实验任务: 1.参见实验参考书中的实验1-1-1中的[任务1](7页) 2.参见实验参考书中的实验1-1-1中的[任务3](7页) 实验二:Windows的基本操作和文件管理操作 实验目的: 1.掌握Windows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 2.掌握“Windows资源管理器”和“我的电脑”的使用 实验任务: 1.参见实验参考书中的实验1-2-1中的全部任务(14页) 2.参见实验参考书中的实验1-2-2中的全部任务(18页)

大学计算机基础试题

1.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可大致分为三个方面,下列答案中正确的是()。C (A)计算机辅助教学、专家系统、人工智能 (B)工程计算、数据结构、文字处理 (C)实时控制、科学计算、数据处理 (D)数值计算、人工智能、操作系统 2.操作系统的主要作用不包括()。B (A)管理系统中的各种软硬件资源 (B)播放多媒体计算机系统中各种数字音频和视频文件 (C)为用户提供友善的人机界面 (D)为应用程序的开发和运行提供一个高效率的平台 3.下列不属于()通信三要素。D (A)信源(B)信宿(C)信道(D)电信 4.操作系统是现代计算机必不可少的系统软件之一,在下列有关操作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A)计算机只有安装了操作系统之后,CPU才能执行数据的存取和处理操作 (B)最早的计算机并无操作系统 (C)通常称已经运行了操作系统的计算机为“虚计算机” (D)操作系统可以为用户提供友善的人机界面 5.计算机中组成二进制信息的最小单位是()。A (A)比特(B)字节(C)字(D)位组 6.能将高级语言源程序转换成目标程序的是()。A (A)编译程序 (B)解释程序 (C)调试程序 (D)编辑程序 7.设一个数值311,与十六进制C9相等,则该数值是()数。B (A)二进制(B)八进制(C)五进制(D)十六进制 8.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组成成分有()。A (A)数据、运算、控制、传输 (B)外部、内部、转移、返回 (C)子程序、函数、执行、注解 (D)基本、派生、定义、执行 9.计算机的存储单元中存储的内容()。A (A)只能是数据 (B)只能是程序 (C)可以是数据和指令 (D)只能是指令 10.下列几种高级语言中,被称为第一个结构化程序设计语言的是()。B (A)C语言(B)PASCAL (C)LISP (D)Fortran 11.RAM具有的特点是()。C (A)海量存储 (B)存储在其中的信息可以永久保存 (C)一旦断电,存储在其上的信息全部消失且无法恢复 (D)存储在其中的数据不能改写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总结报告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总结报告 班级:P311210 学号:29 姓名:陈桂梅 计算机实训在不知不觉中就结束了,我感觉自己还有好多东西要学,还有好多的东西不懂呢~这是我大学以来第三次实训,每次实训我都感觉学到了好多东西~因为是一天到晚的不间断训练,所以记的会非常牢固。不像平时上课,每上两次的理论课却只有45分钟的实际操作。在课上,有老师在前面演示我们都还能跟着做,可轮到我们独立完成的时候,因为实际操作的少,早就忘光了!我很感谢学校有实训这样的安排,把我们这一学期学的东西系统的集中的进行训练,对我们计算机水平的提高发挥着重要作用~还要感谢我们的窦老师,窦老师很温柔,也很有耐心,即使老师讲了很多遍的问题,我们不会,老师还是会走进我们给我们耐心的指导,还给我们讲一些学习计算机的方法,让我们知道自己在哪方面不足,需要加强,也让我们了解到哪些需要认真的学习,那些是重点,不是没有方向的乱学一通,什么也学不好~ 经过这次的实训,我真真确确的感受到了计算机在我们生活中工作中的运用,这些软件、程序能让我们提高工作的效率,更直观更便捷的切入主题。这次我们学习的是数据路的原理及应用的各方面知识,由老师 带着我们不断操作。Accesss2003能有效的组织、管理和共享数据库信息,能把数据库信息与wep结合在一起,实现数据库信息的共享。同实,Access概念清晰,简单易学、实用是适合企业管理人员、数据库管理员使用的首选。我觉得学习了这个,对我参加工作后制表、创建查询、数据分析和材料演示都有很大的作用,这样,我们能更清楚的了解信息并进行分析。当然,在学习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这之中,因为要操作的东西很多,有时错一步,后面的结果就无法显示,

大学计算机基础试题及答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一、单选题 1、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C)组成。 A、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B、主机和外部设备 C、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D、主机箱、显示器、键盘、鼠标、打印机 2、以下软件中,(D)不是操作系统软件。 A、Windowsxp B、unix C、linux D、microsoft office 3、用一个字节最多能编出(D)不同的码。 A. 8个 B. 16个 C. 128个 D. 256个 4、任何程序都必须加载到(C)中才能被CPU执行。 A. 磁盘 B. 硬盘 C. 内存 D. 外存 5、下列设备中,属于输出设备的是(A)。 A、显示器 B、键盘 C、鼠标 D、手字板 6、计算机信息计量单位中的K代表(B)。 A. 102 B. 210

C. 103 D. 28 7、RAM代表的是(C)。 A. 只读存储器 B. 高速缓存器 C. 随机存储器 D. 软盘存储器 8、组成计算机的CPU的两大部件是(A)。 A、运算器和控制器 B. 控制器和寄存器 C、运算器和内存 D. 控制器和内存 9、在描述信息传输中bps表示的是(D)。 A、每秒传输的字节数 B、每秒传输的指令数 C、每秒传输的字数 D、每秒传输的位数 10、微型计算机的内存容量主要指(A)的容量。 A.RAM B.ROM C.CMOS D.Cache 11、十进制数27对应的二进制数为( D)。 A.1011 B. 1100 C. 10111 D. 11011 12、Windows的目录结构采用的是(A)。 A、树形结构 B、线形结构 C、层次结构 D、网状结构 13、将回收站中的文件还原时,被还原的文件将回到(D)。 A、桌面上 B、“我的文档”中 C、内存中 D、被删除的位置

计算机应用基础学习报告

国家开放大学 开放教学课程考核说明课程名称:计算机应用基础(本) 学生类别:本科 专业名称:本科各专业 启用时间:2020年春季学期 主持教师: 学生: 报告时间:XXX年X月XX日 国家开放大学教务部

计算机应用基础心得体会 ——信息技术推进数学课堂改革在如今信息化时代,不断推陈出新,日新月异,从最早台式电脑的稀有到现在人人一部微型电脑——手机,出门办事就餐、购物、乘车用一部手机就可以了。为什么我们不可以更好的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中,也许在将来的数学课堂,我们教师也可以带一部手机进课堂了,抑或是我们的教师不分地域,学生不分家庭与学校就可以上你的课了。以多媒体、网络、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大可改掉教师满黑板的板书,教师讲的口若悬河,学生一知半解。多媒体的应用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对课程改革和优化课堂教学有着具大的推进作用。 一、课堂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之源。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这就需要我们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挖掘学生的情感因素。教学中,教师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可使学生心情舒畅,思维活跃,教师对学生的充分信任、鼓励,会使他们产生巨大的精神动力。使学生在充满情趣与快乐的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创设情境氛围方面,具有其它教学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多媒体计算机集图、文、像、音于一体,动静结合,化静为动,生动形象,能以新颖性、趣味性、艺术性吸引学生注意力和好奇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认识统计图》利用动画呈现,北京2012年8月的天气情况,每天的天气用形象的图标符号表示,学生感觉亲切喜爱,既有图像又有文字,加上小精灵给同学们的提问,学生在听觉上感觉新颖,学习兴趣就浓厚。数一数使用统计表,小红图的画圆圈,每一步加上配音解说,学生学起来即形象又便于掌握,更大程度激发学生热爱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课堂运用多媒体,突破数学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具备准确地把握教材,突出重点、突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1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1

《大学计算机基础Ⅰ》课程 实验报告手册

(以上由学生填写) 实验教师(签字) 西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计算机基础教育系 年月日 一、实验说明 本课程实验分为一般性实验(验证和简单设计)和综合性实验(课程设计)两部分。从第3周开始参考实验任务书(本报告中的五部分)完成每周规定的实验,并根据进度按要求认真填写本实验报告中的六、七部分,此实验报告将作为实验成绩评定的依据之一。 本课程实验从开课学期第3周开始实习,每周2学时,16周结束,共28学时。除统一安排的时间外,学生还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适当安排课余时间上机。上机内容参见本报告中的“五、实验任务书”部分。 二、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能够学会知识的运用与积累,能够

举一反三,具备一定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心,培养学生熟练地使用常用软件的能力及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实验要求 1、每次实验课将考勤,并作为实验成绩的重要依据。 2、每次实验前学生必须充分准备每次的实验内容,以保证每次上机实验的效果。实验过程中必须独立完成。 3、学期结束时,每位同学应将自己的《实验报告》交各专业班长或学习委员,由班长或学习委员以专业为单位、按学号从小到大排列好统一交给实验指导老师,否则无实验成绩。 四、实验报告要求 一共要求填写3个阶段性实验报告、1个综合性实验报告和1份学期总结,与每份实验报告对应产生的电子文档交由实验老师指定的位置,该电子文档也将作为实验成绩评定的依据之一。 五、实验任务书 教材:《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实验参考书:《大学计算机基础实践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实验一:指法练习、汉字录入 实验目的:

计算机基础实训总结(1500字)

计算机基础实训总结(1500 字)计算机基础实训总结(1500 字)短短三天的计算机实训结束了,通过这三天的实训,我学到了很多的知识,我深深体会到计算机办公的神奇和奥妙 ; 也掌握了许多的计算机办公技能。 老师布置了一些的作业给我们操练,在老师精心的指导下我已把 Excel,word, 等操作的很好了 ! 现在我们已步入大学,经过半年的在校学习,对计算机的一些相关操作还只是初步的认识和理解,在这学期期间,一直忙于理论知识的学习,虽然我是计算机系的学生,但我们的专业课程也只是学习了 C 语言的程序编辑,所以在实训之前,计算机办公对我们来说是比较抽象的,但通过这次实训,我们揭开了她神秘的面纱,离我们不再遥远 ! 据我了解,大多数同学都以前接触过电脑,也有玩过一些游戏,却不懂操作一些对我们以后工作有用的办公软件。对于我们所学的计算机知识渗透较少,之前都是老师操作为主。此次实训就不同了,同学们都作了充分准备,在活动中同学们都提前来到教室上课,每位同学都认真的操作、练习; 听着嗒嗒的打字声,心里真的不亦乐乎 ! 指导我们实训的是卞老师,卞老师在实训中给我们做了充分的指导,并且做详细的讲解,这次实训活动十分成功,除了各位同学的充分准备,还要感谢卞老师的授业解惑和系里领导的大力支持。 通过这次实训,我们对电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做二十一世纪现代人不但要有过硬的理论知识,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体魄,还要有超强的电脑操作能力,正所谓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为一名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更应掌握更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所以要把电脑作为一个重点来抓 ! 开始我以为实训只是应付了事,走马观花之作。然而,在我参加培训的第一天,我就发现自己错了,此次的电脑培训与以前参加过的培训大相径庭。以前的培训都是应付考试的,实用性不强,而且那时学的东西,在工作中用的不多,时间长了不用也就

大学计算机基础试卷01c1

06 /07 学年第一学期《大学计算机基础》试卷卷一 课程编号:1401011110 使用班级:06级本科上机试卷 答题时间:100 分钟 一.单选(每题2分,共54分) 1:(2分) 将十进制数0.40625转化为二进制数应是B 。 A) 0.001101 B) 0.01101 C) 0.0011011 D) 0.00111 【所在章节】第一部分:计算机概述; 【知识点】数制和编码系统。 2:(2分) 常采用T来表示 B 。 A) 1024M B) 1024G C) 1024K D) 1024 2 【所在章节】第一部分:计算机概述; 【知识点】各类二进制信息(数据、控制、地址)在计算机内部的处理过程。 3:(2分) 未来计算机的发展方向是 D 。 A) 数字化、网络化、巨型化、智能化 B) 网络化、智能化、微型化、通用化 C) 集成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 D) 网络化、智能化、微型化、巨型化 【所在章节】第一部分:计算机概述; 【知识点】计算机未来 4:(2分) 如果按字长来划分,微型机可分为8位机、16位机、32位机、64位机和128位机等。所谓32位机

是指该计算机所用的CPU( A ) 。 A、一次能处理32位二进制数 B、具有32位的寄存器 C、只能处理32位浮点数 D、有32个寄存器 【所在章节】第二部分:微型计算机系统 【知识点】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原理 5:(2分) 微型计算机的性能主要取决于( B )的性能。 A、RAM B、CPU C、显示器 D、硬盘 【所在章节】第二部分:微型计算机系统 【知识点】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6:(2分) 个人计算机(PC)是除了主机外,还包括外部设备的微型计算机、而其必备的外部设备是( B ) 。 A、键盘和软驱 B、显示器和键盘 C、键盘和打印机 D、显示器和扫描仪 【所在章节】第二部分:微型计算机系统 【知识点】了解常用外设的功能和基本工作原理。 7:(2分) 冯·诺依曼计算机的主要特点是( A )。 A.以运算器为核心,存储程序原理为基础 B.以存储器为核心,存储程序原理为基础 C.以运算器为核心,指令的逻辑顺序和在存储器中存放的物理顺序是一致的。 D.以存储器为核心,指令的逻辑顺序和在存储器中存放的物理顺序是一致的。 【所在章节】第二部分:微型计算机系统 【知识点】知识点:了解微机的组成及发展过程;理解微机各基本部件的功能与主要技术指标;了解计算机基本指令系统的概念;深入掌握微机的各级存储系统;了解常用外设的功能和基本工作原理。 8:(2分) 文件系统的目录结构采用( A )。 A.树形结构 B. 层次结构 C. 链表结构 D. 图表结构 【所在章节】第三部分:操作系统 【知识点】文件系统功能 9:(2分) 以下各个操作中,不属于系统优化的是(C )。 A)磁盘清理B) 碎片整理C) 禁用注册表D) 调整虚拟内存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报告

实训报告 实训步骤 1、用金山打字通练习英文打字15分钟后进行速度测试。 2、用金山打字通练习中文打字15分钟后进行速度测试。 3、五笔输入练习:字根练习、拆字练习、词组练习、文章练习 实训总结 过本次实训我收获颇丰,学到了许多知识,特别是对打字的正确指法有了很深的了解。

实训步骤 1新建一个“考勤表.xls”,要求将表头单元格“员工编号,加班天数,请假天数”在单元格内分2行显示。 .2将标题文字,“欣欣公司考勤表”在A1:G1区域内合并及居中,并将标题文字设置为“隶书,18 号,加粗,蓝色” 3将列标题行(第2行)的行高设置为30,底纹设置为浅绿色,并分别设置水平对全,垂直对齐为“居 中”。 4将“员工编号”、“姓名”、“性别”、“部门”、“职务”列数据的内容水平居中对全。 5将标题行(第1行)以外其他数据单元格的字号设置为10号,并为表格设置内框为点线……..,外框为双实线。 6将“ sheets工作表重命名为“一月考勤”表。 7?将“一月考勤”工作表复制2份?并将复制后的工作表”一月考勤(2)”更名为“二月考勤”,月考勤(3)”更名为”三月考勤”; 8.分别在“二月考勤”、“三月考勤”工作表中修改“加班天数”和“请假天数”的数据 9 删除“ sheet2',”sheet3'工作表, 10在“三月考勤“之后插入一张新的工作表,并将工作表更名为“一季度加班” 11将“一月考勤,工作表中的“员工编号”,“姓名”,”部门”,列的数据复制到“一季度加班”工作表中。 12在“一季度加班”工作表中的“部门”列之后,分别输入列标题“一月加班天数”,“二月加班天数“,”三月加班天数“,并将“一月考勤”表中的“加班天数”数据复制到“一月加班天数”列的相应单元格中,用相同的方法分别将“二月考勤”,“三月考勤”表中的加班天数列的相应单元格中。 13在“三月加班天数”列之后,输入“一季度加班天数”,并计算出每天员工的3个月加班的总天数。14将“一季度加班”工作表复制3份,并将复制后的工作表分别改名为”排序“,“自动筛选”和“高级筛选”。 15在排序工作表中,以部门为主要关键字升序排列,以“一季度加班天数”为第二关键字降序排列。 16在“自动筛选”工作表中,筛选出同时满足以下2个条件的记录:部门为“销售部”,一季度加班天数在3天以上的数据记录。 仃在“高级筛选”工作表中,筛选出所有单月加班天数大于等于3天的全部记录,并将 筛选结果在原有区域中显示出来。 实训总结 我认识到表格的强大之处,以知道以后要怎么去学习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报告 第二章中文操作系统Windows XP 思考题 1. 将一个文件删除掉,然后清空回收站,该文件还可以恢复到原来位置吗? 答:一般是很难恢复的,依靠第三方软件:(如:EasyRecovery),在原来文件所在的硬盘扇区没有写入了新的文件的前提下,是有可能恢复的。如果原来文件所在的硬盘扇区写入了新的文件,则不可能恢复。 2. 如何在桌面上新建一个“计算器”的快捷方式?请列出两种方法。 答:方法(1):在桌面按鼠标左键选:“开始”--“程序”--“附件”--“计算器”,选中后按鼠标右键,在快捷菜单中选--“发送”--“桌面快捷方式”。 方法(2):在桌面按鼠标左键选:“开始”--“程序”-“-附件”--“计算器”,选中后按鼠标右键,在快捷菜单中选-“复制”,再转到桌面,在任意空白处按鼠标右键,在快捷菜单中选-“粘贴”。 方法(3):在桌面按鼠标左键选:“开始”--“程序”--“附件”--“计算器”,选中后按鼠标右键,在快捷菜单中选-属性-查找目标,在所在的目录C:\WINDOWS\system32找到计数器的可执行文件calc,将这个文件复制粘贴到桌面即可,也可将此文件创建一个快捷方式再复制到桌面。 3. 将“我的文档”文件夹中所有本月建立的文件复制到桌面上一个“档案1”文件夹中,请叙述其操作过程。 答:方法一:在桌面双击“我的文档”或双击此目录所在的位置:(如c:\My Documents),进入该目录。然后在此目录下空白位置右键单击,在快捷菜单中选择-“排列图标”--“修改时间”,将所有文件按时间排顺序,便于查找选择,然后按住CTRL键,鼠标分别单击各本月所建的文件选中它们,选中后按鼠标右键,在快捷菜单中选-“复制”,再转到桌面,双击进入“档案1”文件夹中,在任意空白处按鼠标右键,在快捷菜单中选-“粘贴”。 方法二:利用Windows的搜索功能,在“在这里寻找”处选择确定‘我的文档’所在路径,然后选“什么时候修改的”,然后选“指定日期”,填写从本年本月的一号到操作日。这样再搜索就能列出所需文件,接下来粘贴复制即可。 4. 发现系统没有Windows的附件和常用工具,如何安装它们?请叙述其操作过程。 答:进入“我的电脑”,在:“系统任务”下选“添加/删除程序”进入,在里面左方的菜单中选“添加新程序”或“添加/删除WINDOWS组件”,添加所需的程序,附件和常用工具,这时可能需要在光驱中插入WINDOWS XP 的安装盘,按提示在需要时插入即可。有些时候,系统可能会要求重启,这时需要重启系统。 5. 如何查找文件名以auto开头的文件? 答:“桌面”按开始,选“搜索”--“文件或文件夹”,查找“所有文件和文件夹”,在光标处输入“auto*.* ”,再按“搜索”进行搜索即可。 如果是在DOS或虚拟DOS下,只需:dir a:\auto*.*/ah/s dir c:\auto*.*/ah/s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报告1

院系:医学院(填写自己的学院) 班级:2016级护理1班(填写自己的班级) 姓名:杨光荣(填写自己的姓名) 学号:1234567890(填写自己的学号) 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 实验室名称:公共机房 实验实训指导老师:杨光荣实验实训地点:2#实验楼-203(按照实际教室填写) 实验实训日期:3月3日 实验实训题目:计算机基本操作 实验实训目的: 1、认识计算机硬件。 2、认识键盘。 3、掌握Windows 启动与退出。 4、掌握文件夹及文件的建立、复制和移动的方法。 5、掌握应用程序的安装和运行。 实验实训内容: 1、认识计算机内外硬件设备名称及作用。 2、利用键盘输入各种字符及中英文输入法切换。 3、启动Windows 及退出。 4、在“E”盘中建立自己的文件夹、并在其中建立文件夹和文件;练习文件夹及文件的建立、复制、搜索、移动和删除等方法。 5、练习应用程序的安装和运行。 实验实训步骤: 1、认识计算机内外硬件设备名称及作用 (1)CPU:电脑中的核心部件,主要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2)存储器:分为内存(也叫主存)和外存(也叫辅存)。(3)主板:将电脑各个部件连接成为一体的电路板。(4)键盘:由1百多个按键组成,用于向电脑中输入文字及命令。(5)鼠标:由左、右两个按键和中间的滚轮组成,与屏幕信息配合,用于向电脑中输入命令。(6)显示器:电脑最基本的输出设备,用于输出电脑的相关信息。(7)打印机:电脑比较常用的输出设备,用于将输出信息打印在纸上。 2、利用键盘输入各种字符及中英文输入法切 (1)输入小写字母:在编辑文字的状态下,直接敲击主键盘区中的字母键。 (2)输入大写字母:在编辑文字的状态下,按下Caps Lock键,进入输入大写字母的状态,然后敲击主键盘区中的字母键。或者在按下Shift键(不要松开)的同时,敲击主键盘区中的字母键。 (3)输入数字及键帽上,位于下方的字符:在编辑文字的状态下,直接敲击相应的按键。

大学计算机基础试卷及答案

一、用适当内容填空 1. (机器)语言是计算机唯一能够识别并直接执行的语言。 2. 标准ASCⅡ字符集总共有(128)个编码。 3. 在计算机内用(2)个字节的二进制数码代表一个汉字。 4.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诞生于(1946)年。 5. 对存储器而言有两种基本操作:(读操作)和(写操作)。 6. (多媒体)技术是处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和影像等的综合性技术。 7. 执行一条指令的时间称为机器周期,机器周期分为(取指令)周期和(执行指令)周期。 8. 用于传送存储器单元地址或输入/输出接口地址信息的总线称为(地址总线)。 9. 用计算机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通常称为(源程序)。 10. 计算机软件系统由(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部分组成。 11. 八进制数整数(从右数)第三位的位权是(64)。 12. 二进制数10110转换为十进制数是(22)。 13. 一个指令规定了计算机能够执行一个基本操作,它的组成包括(操作码)和(地址码)。 14. 对于R进制数来说,其基数(能使用的数字符号个数)中最大数是(R-1) 。 15. 3位二进制数可以表示(8)种状态。 16. 在计算机内部,数字和符号都用(二进制)代码表示。 17. 第三代电子计算机采用的电子器件是(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18. 按相应的顺序排列、使计算机能执行某种任务的指令集合是(程序)。 19. 操作系统是一种(系统)软件,它是(用户)和(计算机)的接口。 20. 计算机内存的存取速度比外存储器(快)。 21. 计算机硬件中最核心的部件是(CPU(中央处理器))。

22. 计算机由(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部分组成,其中(控制器)和(运算器)组成CPU。 23. 计算机在工作时,内存储器用来存储(现行程序的指令和数据)。 24. KB、MB、GB都是存储容量的单位,1GB=(1024×1024)KB。 25. 计算机系统软件中的核心软件是(操作系统)。 26. 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字长)、(主频)、(运算速度)、(存储容量)和(存储周期)。 27. 计算机工作时,有两种信息在执行指令过程中流动:(数据流)和(控制流)。 28. 西文字符编码采用(ASCII)码,即美国国家信息交换标准字符码。 29. 一个存储单元(字节)由(八)位二进制位组成。 30. 对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冯·诺依曼提出(硬件五大基本功能模块)、(采用二进制)和(存储程序控制)三个思想。 31. 使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具有通用性和可移植性。 32. 在具有多媒体功能的计算机系统中,常用的CD-ROM是(只读型光盘)。 33. 输入设备的作用是从外界将数据、命令输入到计算机(内存)中,而输出设备的作用是将操作结果转换成外界能使用的数字、文字、图形和声音等。 34. 汉字编码包括汉字输入码、国标码、(汉字内码)和汉字字型码几方面内容。 二、从参考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1946年在美国研制,该机的英文缩写名是(A)。 A. ENIAC B. EDVAC C. EDSAC D. MARK-Ⅱ 2. 与十进制数100等值的二进制数是(C)。 A. 0010011 B. 1100010 C. 1100100 D. 1100110 3. 计算机中所有信息的存储都采用(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