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论文

佛教论文
佛教论文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我在中国文学中看到的“禅”

00725068 经济学院李辰遥

自慧能、神秀开创了禅宗以来,“禅”就与中国文化牵扯上了百年的渊源。《高僧传》中对禅有这样的注解:“禅也者,妙万物而为言,故能无法不缘,无境不察。然法察境,唯寂乃明。其犹渊池息浪,则彻见鱼石;心水既澄,则凝照无隐。”这里所谓“为言”,与传统意义上的口耳相传、现身说法并不是一个概念,否则便与禅宗“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的宗旨相悖了。我觉得这里的“为言”,应是教化世人,点拨迷津的“度”,假万物之外化,在“欲说还休”的模棱两可中,置人于迷津,并让人自寻出路,以求顿悟,从而真正找到通达涅槃之境的通路。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说法,说的大抵便是禅的境界。

与佛教其他宗派相比,禅宗更注重的是立于尘世之上,脱于执念之外,运群动以至重而不有,廓大象于未形而不灭, 无思无为而无不为,般若空观的思想贯彻终始。借用《坛经·般若品》中的一句解释:“般若三昧,即是无念。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无所念、无所住、无所言,便是禅宗思想的基石。此外,六祖慧能还强调“顿悟”的思想。所谓“顿悟”,也便是在不知不觉中,假借某种因缘际会,在某一刹那“明心见性”,答案或许从未存于身外,而是寓于身内。所以也只有“反求诸己”,才有可能将自身生命的有限付诸时空的无限,从而超脱六道之外,寓形宇内于斯时。

禅宗这种将一切苦乐羁绊都看作般若空的思想,不仅存在于形而上的哲学层面,在现实中它也给予人们一种崭新的生活态度与处事准则:花开花落花自知,浮云飞鸟两相忘。菊前一壶清酒,便淡释了功名利禄哀怨情仇;波间一叶扁舟,便送去了宦海沉浮红尘过往。当人们陷于“戚戚于贫贱,汲汲于富贵”的俗务中感到疲惫不堪,他们惊喜的发现,禅宗的思想为他们提供了这样一片供心灵休憩的精神腴原——薄暮空谭,清歌绕梁,安禅方能制毒龙。纵观古代的诗人词客,大凡超脱飘逸的不群之人,多多少少都能从他们身上找到禅的影子。

既然说到了文人,就不得不提到禅诗或者是禅文。虽说把禅宗的思想表达出来并非什么难事,但若想给人真切的体会,就要费一番周折了。所以,禅者们经常采用以诗文喻禅的做法,以行文之意境来烘托禅境,从而给读者切身的体会。在这里,我个人并不很喜欢那些单纯为了说禅理而作的禅诗禅词,比如王安石的《皈依三宝赞》,还有白居易的晚年所作的一些诗作。这类创作,与其说是发于心,倒不如说是译于经。它们的功用实际只是用诗词的形式展现既存经典中的内容,然后利用诗人本身的影响力将之传于世,明于民。不能否认这类诗词对于推广禅宗的思想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单就对于禅的阐释力与艺术的表现力,则差之甚远了。所谓禅理,是无法以文字解释通达的。因为本来试图说禅,便是一种执念,这样禅就已经不存在了,由此推来,一旦开始说禅,便已经无禅了。遥想半山居士当年许下“普愿众生同我愿,能于空有善思住,三宝共主持”的宏愿,自有一副心怀天下、普度众生的菩萨心肠,却也嗅不到半丝禅本身的氤氲馨香了。再者来说,说禅道禅,以禅入诗一度成为了一种风尚,单纯的寻求解脱也好,附庸风雅也罢,自盛唐以来,以居士自居的文人骚客不胜枚举,这其中当然也不乏滥竽充数,也在整体上降低了禅诗禅文的质量与内涵。

但话说回来,若非要找一种媒介来承接禅的底蕴,那我想中国的诗歌和散文无疑应是首选。西方的诗文重理,中国的诗文重意。正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言:“词以境界为上。”把这句话用在诗歌和散文中也未尝不妥——中国的文人,从来都是把意境看成作品的魂魄。不难看出,中国传统意义中的意境实际已经上升到了一个很高的层面,但若究“意境”的本源之意,只是一种

对于感觉的宽泛的分类,其自身有着三六九等之分。佛教中有专门对“境界”的解释——六识所识别的各自对象。具体说来:眼识为色尘,耳识为声尘,鼻识为香尘,舌识为味尘,身识为触尘,意识为法尘。那么中国所说的诗的“三境”——物境、情境、意境——其实也就是对佛教中六种境界的进一步归类。这种相生相合的标准,也就赋予了中国诗文更加接近禅的禀赋。

意境的传达大都以景物的描写来实现。中国文人以文绘景,不在写实,而在写意,似有所言又似有所藏。这样一来,相同的景色在不同文人的笔下也便展现出不同境界的韵味。正如对禅的体验因人而异,那么不同诗中的禅境便亦有偏圆。大多数的文人在写景时或多或少会掺杂个人的喜怒哀乐,这便是在中国修辞手法中屡见不鲜的“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因为文人往往是借笔来宣泄自己的情感,而为了避免过于直白的呼号,便会通过景物的再现来暗示和传达自己的情感。正所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景物的客观存在不会因为观者的感情而改变,但是当观者把自己所观之景以文字的形式再现时,描绘的实际是以现实景物为依托的自己精神世界中的景致——以现实的景物为基础,却以自身情感为雕饰。这种表达方式本是无可厚非的,但若从“禅”的角度来看,那么这样的作品便只能算是下品之作了。因为当人们试图以宣泄自己的情感,不管是以何种方式,那么便是有所住,郁郁不得解脱,又何谈禅定呢?

说到这里,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地寻求,什么样的诗文才是真正能体现禅的本性呢?我们不妨来看一看唐代著名的诗人王维的诗作。王维自幼习禅,并且于慧能的徒弟神秀交游甚密。禅在他的创作中是一以贯之的主旋律,以至于后人将他尊为“诗佛”。王维喜欢写景,擅于写景,并且可以真正的脱于景外而写景。从《书事》中的“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到《鹿柴》中的“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再到《竹里馆》中的“深林人不知,明月来想照”,这些脍炙人口的作品中,摩诘居士的所描绘景大都是这样静谧平静,很难发觉字里行间能洋溢出诗人或悲悯、或欢喜、或嗔怒、或疑惑的执念。树木葱茏,万籁无声——端坐于苍翠中,心如止水,神似凝云,不知不觉自己已然和周遭景致融为一体。其实未必是青苔生上人衣,而是人与自然冥合,合着四季更迭的节奏,从霜风雨露、彩彻区明中聆听来自自然深处的妙谛;夕阳渐逝,霞光铺陈——残阳柔和的光线再一次透入林子的深处,为被黑暗浸润了太久的苔藓镀上了一层润泽的光鲜。即使只是残存的几份的绚烂,但抛却了留恋、恐惧、妄想,便可安然歆享这吉光片羽,在最后的些许光明中找到足以使心胸敞亮的契机;林木深深,月光融融——在人力视线所不能触及的地方,月华的普照却未曾留得半点含糊。一视同仁的关照,不曾因旁观者的眼光而作丝毫改变。在宠辱自知的怡然中将光阴作淡、开落自得。王维写诗更像是泼墨山水,没有粗犷的线条、亦没有浓重的水彩,一切都只在黑白水墨间呈现着景物的本色。从王维的诗中,我们看不到一个或偃仰啸歌、或睥睨嗟叹的分明的诗人的形象,即使诗中有人的形象,那也早已嵌入周遭的风景,使人浑然不觉。这便是王维的禅——诗人不会言传身教,不会奔走呼号,他只是把一幅幅天然的景致在我们面前铺陈开来,便拂袖兀自踱入景致的深处。直到我们“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放下乱耳之丝竹,劳形之案牍,甚至忘记了自己的存在,在原始的静谧中获得内心真正的安宁,谈笑间不念归期,不问流年。

以景喻禅,倒更像是画禅,正如王维本身就在作画方面具有极高的造诣一样。这种意境的营造大都是通过观者的视觉来实现。而还有在文学中还有一种说禅的方式,自与画禅有着很大区别。所谓说,便是讲故事,这里的作者便化身为一个与读者促膝相谈的老友,在青灯下与我们话着家常、讲着琐事。而就在这种看来不相关的叙述中,让人真正体悟到了一种内心深处的安详,从而获得了对禅理更为真切又更为深刻的体悟。

此处我想援引八指头陀的一些诗文为例。八指头陀是晚清著名诗僧,本号寄禅法师。虽然他的文化水平并不是很高,但他精于禅道,并以禅辅诗,从而在诗文方面也取得很高的造诣。援引一诗:“江云春树碧,海月夜钟寒。处处随缘往,无求梦亦安。”不管是江云万里、春树碧绿的盎

然,还是海月如钩、夜钟回荡的寂然,对于无心无意的禅者,亦无取无舍,一任自然,于浓处见淡,入处见出。一切人间苦乐,在无欲无求中于梦里归于永寂的安然。于此顿现物我双泯、境心归一的境界。在另一首诗中,诗人写道:“明月清风一杖担,现成公案无须参。”这是诗人看到樵夫连夜赶路而即兴所题。万物因为无住而性空,因为性空而无住。无住故,万法才得以自由地流通变化;无住故,万法不能不必然地流通变化:在无住的境界中,自由与必然是一体的,如水之与波。无住故,非物外有心可守;无住故,非心外有物可留:在无住的境界中,心物是一体的,如镜之与影。明月疏朗,清风徐徐,自然间千百万的造化神奇,只要心中无物,便可纳须弥于戒子,见世界于飞花,置九品莲台于肩头一担,刹那间双破我法二执。此处再引一句:“数声啼鸟幽窗外,惊起山僧扫落花。”啼鸟扰人,本是烦心之事。但惊起的山僧却无半点嗔怒,既然已被惊起,那便不妨去扫净前庭的落红吧。纯真的心性,来不得半点造作。只要心无所住,那么外物的变化便无忧无喜,乘性而动从而求得无心无意,自由自在,当下便是久觅的自性。“幽窗”的岑寂、“啼鸟”的生机,法界的清凉境和盲目的躁动,都在“山僧”的敝帚下随落红一道归于寂灭,所谓“缘起性空,能所不二”,心无所向,那么一切最终将走向法界的无住实相。由此观之,事事物物当下即具有无限禅韵,寄禅笔触所及,便写尽禅家妙境。八指头陀的诗中,我们看不到僧人用心经营的所谓寂寥的境界,亦没有唯美的景致,我们听到看到的,只是娓娓到来的一段故事、寥寥数笔的一瞥残像,似有境在,而当我们真正走入其中,却发现根本就空无一物。以入当出,有缘人自可出入自由,寻得万法寂灭后的大自在,或许这便是寄禅法师高明所在吧。

最后我还想说一说个人非常喜欢的一位当代台湾的以说禅见长的散文家——林清玄。现代中文的表现力和诗歌中的韵文有着很大的不同,所以现代散文中的禅的展现形式自然也与传统诗歌中的禅有着天壤的区别。我们很难说哪者更为高明,在这里我只想谈一谈我在林清玄的散文中体会到得禅韵。林清玄在《宝瓶菩提》的序中写到:“我们的宝瓶本是与佛一样的珍贵,可惜长久以来都装了一些污浊的东西,使我们早已忘记了宝瓶的本来面目。不知道当我们回到清净的面貌,一切事物放进来都会显得珍贵无比。打开我们妄想和执着的瓶盖,这是悟!使生活的一切都珍贵无比,在是悟后的世界!试着把瓶里的东西放下,体验一下瓶里瓶外的空气,原来是相同的,在是空性!因此,我不只要学习做白瓷盘来衬托人间事物的颜色,我更要学习做宝瓶,即使空无一物,也能在虚空中流动香气,并释放出内在的音乐。我要在人群里有独处的心,在独处时有人群的爱,我要云在青天水在瓶,那样的自由自在并保有永久的清明。”读罢我不禁想起了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孔子主张入世,老子主张出世。唯有庄周独辟蹊径地主张“虚己以游世”,这与禅的思想实际是暗合相契的。“虚己”便是将心室做空,无念无想,了无牵挂,从而得以斩断妄想,悠游于世。相比孔子栖栖遑遑的钻营算计,抑或是老子冷冷清清的逃避隐忍,庄周这种于人群中归隐的思想,无疑更加符合禅的智慧。正如在另一篇短文中林清玄提到的“如果我们只是有一朵花,一定很舍不得送给别人;但如果我们有一座花园,送一百朵花给别人也会在所不惜!化解执著,首先是使我们拥有一座春夏秋冬都盛放的花园,而不只照顾一朵花;其次是珍惜每一朵花犹如整座花园,使每一朵花的颜色都能放怀展现;再次是不仅欢迎别人参观花园,并乐于送花给别人,乐于看人人都有花园。”禅所主张的,并不是一味的逃避现实、否认客观的存在。“般若空”的思想,是让人们斩断执念,打开隐忍的反盖,走向安心明亮的世界,看阔海凭鱼跃,霜天任鸟飞,自由自在的游于世间不受羁绊。我们执念的一朵花是如此的渺小,而如若心中无物能容下一座花园,那么自我的那一点小小的兴趣也就了无遗憾了。对于智慧通达而顿悟之人,一朵花中便可看到一个世界,那么将世界置于鼓掌,还有什么理由戚戚于世故而不欢喜无量呢?“禅是活生生的,就像我们在生命的进程,成功与失败都是活生生的。一个人要进入禅的道路,是使生活活转过来,使心活转过来,勇敢来对待人生的挑战,让我们的花努力的开起来,而不是孤伶伶的在微雨中抖颤。禅是承担,不是避世。凡是避世冷酷的心,不是禅心。”眼极冷,心肠极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悲慨万端——说的便是此等禅理。在我看来:飞鸿踏雪泥,本无意留下踪迹;波心载落红,也无撷英之心;斜雨湿衣,却青了山的眉黛;鱼翔浅底,却衬了水的清明;飞鸟掠空,它从未为谁留下些许痕迹;莺歌燕舞,也并未因谁而拖沓了半分生气。晨钟暮鼓,一声响于一声;春风化

雨,一阵凉于一阵。万物有道,都各自循着各自的旋律波澜不惊的活着。而如若我们都能享受当下的真实,那便是发于心底的自在。本不用逃得太开,以本性接受身边既有的一切,不管事物苦乐如何,这种接受本身便能赋予我们安任无碍的自由。

从古至今,心灵对于安宁的向往从未中断。所谓禅机,便是人们在这种追求中所寻到的一条道路。它并不是要求我们无所为而终至寂灭,而是一种无所不为的大悟后的无所为的心态。也就是说,我们并不应该结庐人境之外而孤灯伴影苦心参禅,而应该积极地去体验世事的艰辛苦乐,“在家习得忘家禅”。王谢堂前,柴扉庐下,世事沉浮的悲喜交加最终将在荏苒的代序春秋中化为历史的镶嵌,在体味了亲历亲为的刻骨铭心后,所有的经历和回忆的沉淀将让禅者在冷眼看穿后处于世中而游于室外。就让我们用辛弃疾的一句词作结:如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大天凉好个秋。

佛教基本概念

佛教基本概念 ---田灯燃 1、四圣谛 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2、五蕴 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 3、四大 地、说、火、风 4、六根 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 5、六境 色、声、香、味、触、法 6、六识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7、六触 根、境、识三种和合产生六触,分别为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 8、六爱 眼触为缘所生爱,耳触为缘所生爱,鼻触为缘所生爱,舌触为缘所生爱、身触为缘所生爱、意触为缘所生爱。 9、三界 欲界、色界、无色界 10、六界

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 11、十二缘起 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12、八正道 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13、三十七道品 (1)四念处: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 (2)四正勤:恶未生时努力防止其发生、恶已生后努力将其灭除、善未生时努力使其产生、善已生后努力使其增长 (3)四神足:欲神足、勤神足、心神足、观神足 (4)五根:信、勤、念、定、慧 (5)五力:信力、勤力、念力、定力、慧力 (6)七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舍觉支、定觉支、念觉支 (7)八正道 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14、四向 预流向、一来向、不还向、无学向 15、四果 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无学果 16、三学 戒、定、慧

17、四无量 慈、悲、喜、舍 18、三解脱门 空解脱门、无相解脱门、无愿解脱门 19、四无畏 说断德无畏、说智德无畏、锐障碍法无畏、说对治道德无畏20、六道 天道、人道、地狱道、恶鬼道、畜生道、阿修罗道

佛教艺术赏析论文

佛教艺术赏析论文墨予 禅宗六祖慧能曾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转眼已两千多年了。经过与中华本土文化无数次的碰撞,终于有了“南朝四百八十寺”的兴盛。 佛理的精深,无法言喻。读一本佛经,如同与一位智者对话,每一句箴言,心就像木鱼,一下一下地被敲着,由混沌变为洞彻。喜爱林清玄的文章,不仅是因为他清雅的文字,更是因为那字里行间的禅意。在我看来,探究佛理的人,思想定不会浅薄。 在这个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社会,品一杯清茗,读一本佛经,似乎已经成了一种奢侈。每个人都上紧了发条,狂奔向下一个目的地,步伐虽快,心却早已疲惫。仓央嘉措曾经说过:“在这佛光闪闪的高原,三步两步便是天堂,却仍有那么多人因心事过重而走不动。”是啊,汲汲于名利,奔走在尘世,任由那颗心渐渐停止跳动,那么多人泯灭良知,亲手铸就一个个炼狱,最终纵身一跃,自己尝了苦果。 求佛,无数善男信女踏进金光闪闪的大雄宝殿,诚心祈求,他们求的不是佛,有的求的是尘世的安稳,对于这,我想,佛大约是慈悲的。偏偏有那么多人求的是心安,倘若如此,他们大概是走错了地方,佛应该更希望他们能弥补自己的罪过。我信仰佛,但我很少踏入富丽堂皇的寺庙,那里的佛,或许只有一个金色的躯壳。心在哪儿,佛就在哪儿。 有人砸了佛像,毁了香炉,说:“念了半辈子佛,一个子儿没发。”此等粗鄙之语,只怕他是念了半辈子的财。有人说,佛家讲究万念皆空,若无欲望,生亦何欢呢!在我看来,空是得道者的境界,生于尘世,注定“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不能,佛亦是尘世中人所化,有的如文殊普贤,让人顶礼膜拜。而弥勒佛袒胸露乳,却无人说他不是佛,人人都说他那一抹笑意味深长,我却认为那是他的一抹人性,身处西方极乐,自然普度众生,但他更为人所亲近。只需将佛的思想注入凡人的躯壳,纵使不能六欲尽除,但以一双眼看人间悲喜,若是与人为善,便兼贪嗔痴恨,也是对众生的怜悯,在我看来,亦是佛。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何必争名逐利,拥一份禅意,一路前行,如木槿花般,优雅盛开,从容老去,有何不可?

中国佛教文化论文

论中国佛教文化 摘要:国父孙中山曾说:“佛教乃救世之人,佛教是哲学之母,学习佛学可佐科学之偏。国民不可无宗教思想,盖教有辅政之功,政有护教之力,政以治身,教以治心,相得益彰,并行不悖。” 一代领袖毛泽东也曾说:“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主张普度众生,是代表受压迫的人讲话。” 近代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提到“如果有一个能够应付现代科学需求,又能与科学相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 关键词:佛教,文化,丰富性,影响,作用价值 正文: 一、佛教的简介: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中最古老的宗教。“佛”是一个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格。佛教原产于古印度,于东汉永平十年,即公元67年传入中国,迄今已经有1935年的历史了,佛教在印度本土的流行约有1800年历史。佛教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期:前六百年,为部派佛教形成时期;中六百年,为显教大乘时期;后六百年,为秘密佛教流行时期。初期佛教以上座、大众为两部分为主,三四百年中分化为十余种部派。其中上座部,分为南北二转。中期的大乘佛教,于公元二世纪中传入中国汉地,公元七世纪起又自汉地和印度传入西藏。公元十一世纪起,印度后期逐渐盛行的秘密佛教,又大量传入西藏。印度后二期的佛教,又在中国形成汉语系和藏语系两大系的佛教。二、中国佛教的丰富性: 中国佛教的丰富性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一为典籍的浩瀚,二为宗教派别繁多。一在汉语系的佛教中,现存译典一千四百八十二部,五千七百零二卷,除去重译本约有四千四百卷,其中声闻乘三藏约一千四百卷,大乘经论约为三千卷,全部约合梵文二百五十万颂。另外有历代汉文著述一万余卷,折合梵文七、八百万颂。合计约为一千万颂。藏文《甘珠尔》及《丹珠尔》两部共收译典五千块九百六十二部,为和梵文三百万颂,藏文著述数量亦极庞大。二在大乘佛教传入中国后,在汉地由于长期对教义进行钻研和辨析,逐渐形成许多宗派。如地论师、摄论师、天台宗、三论宗、律宗、密宗、净土宗、三阶教等,禅宗后来又分为七宗。西藏语系佛教也分为宁玛派、格鲁派、觉宇派、夏鲁派、郭扎派等。傣族巴利语系佛教也分为分润派、摆庄派等。佛教在中国所形成的这种百家争鸣的局面,是中国佛教内容丰富的体现。 三、佛教文化对中国的影响: (一)、建筑风格:中国禅宗丛林制度实施后大大影响了佛教在中国社会和民众心中的形象,也促进了禅宗的自身发展。近千年来,大小丛林在全国星罗密布,遍及城乡。丛林的建筑风格一般呈对称,轴对称式。肃穆的山门、巍峨的大殿、宽敞的禅堂等等,影响了中国古代的建筑风格。也有的丛林建筑精巧别致,依山傍水,古朴典雅,与大自然和谐共存,浑为一体,中国古典建筑,尤其是园林建筑风格,与其极为相似。这些美轮美奂的丛林建筑,给全国的山水风光增添了无限的诗情画意,充分表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的风格。 (二)、教育及教育体制:禅宗的丛林制度及其同修互助的团体生活方式对中国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宋代以来我国普遍实行的书院制,就是借鉴佛教的丛林制度建立起来的。一度对佛教持排斥的态度的儒家学

大学本科各专业课表

教学计划人文学院 对外汉语 2002至2002级执行计划 专业必修 对外汉语教学通论现代汉语(上)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上)专业英语口语(1)现代汉语(下)中国古代文学(下)文学概论专业英语口语(2)中国文化概论基础写作外国文学(上)专业英语写作(1)西方文化概论语言学概论普通话外国文学(下)专业英语写作(2)社会调查和实习学年论文英汉翻译教育心理学毕业论文 专业选修 实用美学及影视美学亚洲国家语言书法中外文化交流史东南亚语言与文学西方文论东方文学专题修辞学汉语史国外汉学研究中国古典诗词赏析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概论云南民族文化与旅游东南亚概况东南亚历史文化美学中国现、当代作家研究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文字学当代中国概况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概论英文报刊阅读中国民俗学比较文学中外美术欣赏《论语》、《孟子》导读佛教与中国文学《老子》、《庄子》导读实用美学应用写作旅游英语学科基础 古代汉语逻辑学高等数学 院管选修 影视艺术媒介素养 2003至2003级执行计划 2004至2004级执行计划 2005至2005级执行计划 2006至2006级执行计划 2007至2007级执行计划 2008至2008级执行计划 2009至2009级执行计划 广播电视新闻学 2008至2008级执行计划 2009至2009级执行计划 公共必修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下)新闻专业实习形势与政策(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英语听说(1)英语听说(2)英语听说(3)英语听说(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英语读写(2)英语读写(3)英语读写(4)英语读写(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计算机基础(一)计算机基础(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1)形势与政策(2)形势与政策(4)体育(1)体育(2)体育(3)体育(4)社会调查和实习军训和军事理论学年论文毕业论文 专业必修 广播学传播法规与伦理广播电视概论广播电视采访新闻摄影电视节目摄制基础广播电视文体写作视听新媒体技术节目主持世界电影简论影视纪录片传播学引论新闻学概论网络传播学电视节目概述现代汉语 专业选修 媒介经营管理广告文案写作报纸编辑广播制作电视制作西方传媒专题研究学士论文写作电视娱乐节目媒介批评大众文化与传播新闻采访写作报刊编辑学新闻评论学体育新闻广告学公共关系学 学科基础

佛法知识体系

建构以四圣谛为纲领的佛法知识体系 香光尼众佛学院副院长释见豪 【摘要】: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从教法的功能与修学历程而言,可依「教、理、行、果」、「境、行、果」与「信、解、行、证」加以分类,但就整个佛法的内容而言,以「缘起说」为理论基础的「四圣谛」是一切教法开展的总纲。所以,本文以释尊主要教导的两件事─苦生与苦灭为始,从「苦集」的流转生死与「灭道」的还灭解脱,来统摄一切兼并理论知见与实践解脱的佛法。 如何把图书馆「知识组织」的概念与方法运用到佛教的领域,是此次研讨会的目的。「知识组织」有不同的方法,「知识聚类」是其中之一,又称「知识分类组织法」,以「主题概念聚类」为其方法之一(注1)。本文拟以四谛为纲领,分四大主题--宇宙论、烦恼论、解脱论与修道论,以此为纵轴,并依时空发展而演变的思想--从原始佛教、部派思想到大乘佛教--为横轴,尝试建构整个佛法理论与实践的体系。 关键词:四圣谛;苦;集;灭;道;宇宙;缘起;烦恼;涅盘;修道;流转;还灭 壹、前言 释迦牟尼佛主要两大教导是:苦的生起与苦的止息。佛陀以「缘起法」──「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作

为苦生与苦灭的原则,以此破斥宇宙生命的生灭是由一创造者所主宰的理论。这缘起的宇宙生命问题之探讨主要以「四圣谛」来揭示,它是原始佛教教义的总纲,也是一切佛法的中心思想,苦、集圣谛说明流转轮回,而灭、道圣谛表示还灭解脱,知苦、断集、修道、证灭即是理论与实际解脱的四个历程(表1)。因此,不论是原始佛教的教义,或是后来印度论师、中国祖师的论疏,皆不离四圣谛的范畴。本文尝试从佛法的基本教义─四圣谛来架构整个佛法的思想体系(表2、表3、表4、表5),而文章主要重点是以基本的思想概念为架构,并说明每个「知识因子」间的点与线之关系,但对于教义的定义与争论点的详细探究,则不列入讨论。 贰、苦生-流转缘起 苦、集圣谛是分别说明世间的果与因,主要是探究宇宙与人生万象的真实本质。「苦」为何是人生价值的判断基准?宇宙现象是如何产生的?为何如实了解宇宙真相是生命得以解脱的依据? 一、苦圣谛─宇宙论 (一)苦的本质与种类 「苦」的意义本身并非指人真的处在一种很困苦、不幸的状况,而是指不安、不满意。因为人所经验的世界不断地在变化,不论苦、乐都是无常的,任何存在的环境与条件最终是变化与不可靠的,这就是苦的意义。由于世间的无常性与无主宰性,宇宙万法因此具有「苦」的本质。

传统建筑文化论文佛教建筑

传统建筑文化论文佛教 建筑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佛教建筑 摘要:佛教自古印度传入中国后,对中国人的生活产生巨大影响,现在佛教仍是一拍兴旺景象,是世界散打宗教之一。其独特的建筑佛塔以及其建筑布局在现在另人赞叹不已。 关键词:佛寺建筑佛塔塔庙建筑格局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产生于公元前六世纪的古印度,公元前三世纪被定为印度国教,并开始向国外传播。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人的思想意识、民族关系、文化艺术、风俗习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时至今日,国内依然寺庙林立,僧侣众多,善男信女络绎不绝,一派兴旺景象,独特的寺庙建筑风格更是吸引了善男信女的眼光。 中国早期佛寺建筑的布局,大致沿袭印度形式。之后融入固有的民族风格,遂呈现新貌。其建材以木为主,多设于平地(如府城市街)或山中。故后世寺院除寺号、院号外,亦附加山号。又有以年号名寺者,如北魏之景明寺、正始寺、唐之开元寺。此外,寺院若依创设者而分,可分成官寺(由官府所建)、私寺(由私人营造)。若依住寺者而分,乃有僧寺、尼寺之别。若依宗派,则分为禅院(禅宗)、教院(天台、华严诸宗)、律院(律宗)或禅寺(禅宗)、讲寺(从事经论研究之寺院)、教寺(从事世俗教化之寺院)等类。 创建于东汉明帝时的洛阳白马寺,为我国佛寺的滥觞,其后续有建业(南京)建初寺、武昌昌乐寺、慧宝寺、保宁寺、苏州通玄

寺、扬州化城寺、四明德润寺等。西晋初年,京洛一带造寺塔图像而礼拜之风盛行,不少达官显贵或舍旧宅,或于各地立寺塔。当时佛教建筑概称为“浮图”。后因高峻层塔渐为寺院的重要象征,“浮图”遂转而专指高塔。浮屠,梵语Stupa的译音,正译为窣堵波,即塔、佛塔,俗称宝塔。佛塔的层次一般为单数,如五、七、九、十三级等,而以七级为最多,故有“七级浮屠”之称。塔原来是用来埋葬圣贤的身骨或藏佛经的,造塔的功德很大。然而,为死去的人造塔,毕竟不如“救人一命”的功德更大,更有意义,故俗语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浮屠”原为佛陀的旧译,一译“浮图”。后浮图与浮屠均有宝塔之义。 塔的生命,一般比寺院要长。我国现存大型佛塔二千余座。最早的是河南登封嵩岳寺塔。此塔造型特殊,砖建密檐式。平面正十二角形,佛塔中仅见。艺术处理十分成功,但却不是南北朝时期的代表塔型。按,南亚次大陆的塔(窣堵波),是由台基、覆钵、宝相轮等几部分组成的实心建筑。它随佛教入中原时,汉族本土的木结构建筑体系已经形成,积累了丰富的工程技术和艺术意匠经验,为统治阶级建造过迎候仙人和备远望的重楼。早期的佛教又被视为一种神仙方术。所以,造塔的匠人在设计时就以本民族习见的重楼为蓝本,建成楼阁式木结构塔。由于木塔易遭火焚,不易保存,又发展出仿木结构砖塔,并在楼阁式基础上发展出密檐式,还有小型单层的亭阁式。此后陆续又有许多新的塔型传入,如“宝箧印经”、覆钵、“金刚宝座”等,它们同中国固有的建筑技术和形式相结合,

南大公选课大观 方便大家选课哇

公选课大观方便大家选课哇~~~@nju zz lily来源:徐亚楠要睡觉的日志 文科类: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文 有趣对生活有所帮助,每堂课有小问题,但不点名。考试是课堂上几道题目。 当代媒介文化研究文 不同老师轮流上课,讲其所长,交论文 古典词曲鉴赏文 网络课程!!! 麻烦内容乏味(对诗词曲有超级热情的除外) 高等教育发展史文 平时也是一堆小论文 前期尤为严重可能要写五六篇 考试可选择三种形式 a.闭卷考试 b.交论文,不过他要求先交选题报告,然后再允许你写,很变态 c.做presentation 不过做得不好还是会被刷 国学通论文 1几个老师轮流来上课偶尔点名,看任课老师的兴趣考试是一篇论文授课内容比较学术2当讲座听过,基本上是读ppt...... 和平与冲突文刘成 不点名,十分照顾同学感受。考试开卷很简单。课程本身很有意思,但讲得一般。他说想开一门刑事侦查学,肯定相当有意思,强烈推荐,因为有实际经验。

红楼梦与中国美学文 讲得也还不错,考试交论文,但学分还没给。 环境与社会文 1期末论文5000字 教育与人的发展文 1老师讲课有点空,经常要求写随笔,上课点人回答问题,考试交论文,很烦。 2如果想逃课就被选它,老师严厉,会课上点名回答问题,每隔一段写一篇文章,一共四篇左右。不建议选,不过如果想多思考一些问题,如政治等,强烈推荐! 3看着很文科的一门课吧,告诉你,老师是计算机来的,“教育与人的发展”是人家的兴趣所在...所以对这门课能有多少学术性、专业性请不要保有太大希望......但是学期到了最后,突然发现这位女士讲课还是有那么点意思的。她从先秦时代的教育谈起,经过近代一直延伸到今日中国,一条主线就是时代感。这个角度我个人很是激赏,而且看得出老师是精心准备、用心思考过的。点名共5次,一学期三篇随笔,最后一节课随手写点感想...整体很average的一门课吧。 4 一个很装那个什么的课,千万不要被它的冠冕堂皇的名字欺骗,上课内容顶多就是毫无章法的“扯”,从中国教育发展史扯到哲学、新闻等等,没有课本,没有PPT,光一个老师在上面纯讲。打着共同探讨的名义让学生一学期在规定的时间内交3篇随笔,最后还要有一个考试,尽管考试内容很宽泛无需准备。 优点:几乎没有 缺点:很少不点名,出勤、随笔、上课问答、考试都要算入成绩,拿高分真不容易。 昆曲清唱研究文谢玉峰 1虽为文科类,实则需要的艺术成分居多课程主要教昆曲清唱,老师会在教唱过程中穿插昆曲唱腔等理论知识,但个人认为缺点是不太系统。期末考试形式为唱,但貌似非常好过。可是如果翘课的话就不大明智,老师几乎每节课都点名,不过如果一节课不去,也就不

佛老之说论文——佛学与灵魂说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佛学与灵魂的联系,从文化、科学等方面对灵魂做了详细的解释。通过引经据典的形式,对灵魂所在进行了描述。以释迦摩尼的佛教理论为基础,由释迦摩尼的人生概要和涅槃后的灵魂超脱引出佛教灵魂说。并从其他领域讲述了关于灵魂的学说,还通过科学实例和科学验证对灵魂的真实存在做了诠释和证明。 本人表达了自己对灵魂的理解和灵魂的所蕴含的人生价值和意义。通过灵魂看人的本质,以及灵魂的善良与邪恶,并做了相应的解释和表达。 关键词:“灵魂”、“释迦摩尼”、灵魂说、“科学” “灵魂”简要释义 灵魂,名词解释为生命;人格,良心;精神、思想、感情等,也比喻事物中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因素。宗教认为附在人的躯体上作为主宰的一种东西。灵魂离开躯体后人即死亡。 1、文化意义上可以影响或激励后人的人文成果。 2、科学非正统派认为附于人体的心意之灵。 3、比喻起关键和主导作用的核心因素。 4、高尚的品格。 5、宗教认为附在人的躯体上作为主宰的一种非物质的灵体,灵体离开躯体人即死亡。 从字源学的角度看,法语“灵魂”(“anima”)意为“赋予生命者”,也就是制造出有独特个性的生命体者,独特个性指的是基因密码。 “释迦摩尼”的佛教灵魂观 释迦牟尼佛诞生于三千年前的中印度,佛陀在降生之前为一生补处菩萨,于兜率天说法,号「白幢天子」,后因诸佛以天乐等各种庄严,劝请佛陀:如过去燃灯佛所授记,贤劫千佛之第四尊佛——释迦牟尼佛,您降生世间、说法度众、示现成佛的时机已到,请您以过去生于燃灯佛前,所立之誓愿,于兜率天说法十二年后,降生于世间,转大法轮,利益无数有情众生。以诸佛殷切之劝请,佛陀遂生起降生世间、说法度众之坚定心念。兜率天之天众听闻白幢天子(释迦牟尼佛前世)将降生世间,咸感哀伤悲泣,忧虑从今后,不能再听闻白幢天子讲经说法,白幢天子知悉天众之心念,乃告知天众:吾虽决定降生世间,但吾将一生补处菩萨之权位,以宝冠为记,授与弥勒菩萨,弥勒菩萨将继续于兜率天为诸位讲经说法,此事之殊胜,无可比拟,故弥勒菩萨又号「无能胜」,即源于此。 释迦牟尼成佛后,开始他的传教活动。首先在鹿野苑找到曾随他一道出家的阿若陈如等5个侍从,并向他们讲说自己获得彻悟的道理,佛教史上称这次说法为“初转法轮”。释迦牟尼不久又旅行各地,足迹遍布恒河流域。 所到之处,专心讲道。奠定了原始佛教基本教义,并组成了传教的僧团。弟子据说有500人,著名的有大迦叶、舍利弗、目犍连、阿难陀、优婆离等十大弟子。佛、法、僧这佛教的“三宝”已具备,佛教正式形成。 释迦佛入涅盘说无常偈曰: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可见,释迦摩尼的涅槃,只是舍身,其灵魂仍在,只是经过了超脱,远离尘嚣,远离生老病死的苦痛和循环,上升到了佛的高度,灵魂永恒存在。 故而佛陀于八十岁时示现涅盘,为令众生于佛法中生珍重心,进而实践解脱之道。《妙法莲华经如来寿量品》云“诸善男子。我本行菩萨道所成寿命。今犹未尽复倍上数。然今非实灭度。而便唱言当取灭度。如来以是方便教化众生。所以者何。若佛久住于世。薄德之人不种善根。是故如来以方便说。比丘当知。诸佛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论文参考

论文参考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也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儒家思想、君主专政制度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史的两大主体内容。 1.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主张“礼”,维护周礼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儒家文化后来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正统文化。 (2)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他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税。 (3)西汉的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新儒学。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他的思想集中于《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 (4)魏晋之际出现的玄学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的易经,这是为士族辩护的一种消极思想。《周易》、《老子》、《庄子》称之为“三玄”。玄学主张君主无为、门阀专政,主要活动在洛阳。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和竹林七贤。 (5)唐朝中期的儒学大师韩愈,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道的观点。 (6)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是宋代主要的哲学思想。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朱熹继

承了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的思想,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后人称之为程朱理学。其核心内容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因此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 (7)明中叶的王阳明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的观点,创立与朱熹相对立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心学。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说明它已经走到极端。 2.进步的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 (1)元朝的邓牧:自称“三教外人”,著书大胆否定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其非君思想,对明清进步思想家有一定影响。 (2)明朝:李贽是明后期“异端”进步思想家,他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揭露道学的虚伪,反对歧视妇女和压抑商人。他是我国反封建的思想先驱,他的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色彩。 (3)清初:①黄宗羲:在明亡后,隐居著述,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激烈的批判,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反对重农抑商,他的思想震动了当时的学术界,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也有一定的影响。②顾炎武:明末清初思想家,强调“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主张把学术研究与解决社会问题结合起来,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著《天下郡国利病书》,他提倡“实学”的目的在于批判理学,反对君主专制政治,顾炎武的学风对清代学者影响很大。③王夫之是

佛学与中国文化论文

本科生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佛学与儒家生死观念的相互影响课程名称:佛学与中国文化 任课教师:付优 专业:戏剧影视文学 班级:戏剧影视文学 学号:222013308022019 姓名:尹楚文 2014年12月20日 佛学与儒家生死观念的相互影响

一、以佛教的生死轮回说来补充,充当儒家道德教化的新佐证 佛教作为一种外来的宗教,能在中国生根发芽,流传千年,与其理论的深刻精致是分不开的。严格来说,它所探讨的主要是人死后的问题,关于死后的世界的描述吸引了芸芸众生。佛教的许多观念与儒家倡导是孑然对立的,如佛教宣称人生虚幻,鼓励人出家修行,这在倡导以孝为先,积极面对人生责任义务的儒家看来简直是大逆不道。所以,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发展史上一直是佛家和儒家思想的争斗。但是,佛教的很多理论,日渐深入人心,这些理论恰恰又能为儒家的很多主张提供佐证。因此,在世俗层面,在对社会人生的理解上就存在儒佛并存混用的局面。尤其是佛教的业报轮回观念。 (一)佛教的生死轮回理论,为个体“行善从德”提供了功利性依据佛教的生死轮回理论认为:人的生命并不是只有一次,而是有新一轮生命的继起。但是来世并不一定是人,要在六道也即天、人、阿修罗、恶鬼、畜生、地狱中轮回。这种轮回是无休止的。也没有规律可循,到底在哪一道中重新轮回。佛教认为,一个生命死后来生要生于何道,不是命定的,也不是偶然的,而是由做人是的行为决定的。做人时多行善事,死后会生于善道,做人时多行恶事,死后会生于恶道。要看你今生的所作所为,即佛家讲的“业”。 这种由生前行为的善恶决定下世生于何处的理论叫做“因果报应”。轮回也是因果报应的结果。 从佛教的立场看,生命是为了受报和还愿而存在的。过去许的愿,一定要实践承诺;过去造的业,必须要受报。因此,生命是因为因果的事实而存在。 佛教的这一理论,是对儒家学说的补充。儒家把人的贫富、贵贱、寿夭归结为气秉不同,与任梦在现世的作为无关。儒家只是让人们按照人的本性去做,不计得失,而佛教从另一个角度则看到了人们造善业的功利性结果:我今天的积德行善是会给自己带来好处的,会在下一阶段的人生正落得好的去处。即一定会有好报。元代的《三教平心论》中极力阐述了佛教的这种影响他说“释氏社教,非与儒相背驰,故释氏化人,亦与儒者无差等。儒者阐释诗书礼义之教,辅之以行政威福之劝,不过欲天下迁善而远罪耳。固然而又赏之而不劝,罚之而不惩,耳提面命,而终不率教者。及闻佛说为善有福,为恶有罪,则莫不舍恶而趋于善,是释者之教,亦何殊于儒者之教哉?”在他看来,尽管儒佛均劝善止恶,有益于社会的治化,但佛教在某种意义上比儒家更有效。因为“小人不畏刑,而畏地狱。若使天下之人,事无大小,以有因果不敢自欺其心,无侵陵争夺之风,则岂不刑措而为极治之世乎?” (二)佛教的业报轮回理论,为现实社会“义命不符”提供了前世姻缘儒家高举道德的旗帜,让人行善积德,宣称德福一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但现实生活中,好人不得好报,坏人、做恶之人飞黄腾达的现象随处可见。儒家在这个问题上的回应就非常无力,有的学者就把这种情况归结为某些人天生的命好,秉受的是代表富贵的精而良的气。而佛教的这一因果报应生死轮回理论,就给现实生活中的福德不一致以较好的解释。“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一定的因,必定带来一定的果,所造的业,必然有果报。当时没有表现出来,会在下一阶段的轮回中体现出来,人要想未来有好的结果,就要在现世努力造善业,这个善业也是儒家一直倡导的。佛教的这一理论就给现世中许多德福不一致的现象找到原因,即这些人在前世做了善业,所以在今生得到了好的果报。这是一个较有说服力的解释。佛教的一整套关于轮回报应的理论虽然没

南京大学公选课大众点评

关于南京大学公选的一些东西,蛮实用的,大家记得看看。特别是大一的小朋友们,有好处的。【每年的这个时候,这篇文章都会被我翻出来】 from Renren 每次选课想找都要找好久干脆发文库吧==。 文科类: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文 有趣对生活有所帮助,每堂课有小问题,但不点名。考试是课堂上几道题目。 当代媒介文化研究文 不同老师轮流上课,讲其所长,交论文 古典词曲鉴赏文 网络课程!!! 麻烦内容乏味(对诗词曲有超级热情的除外) 高等教育发展史文 平时也是一堆小论文 前期尤为严重可能要写五六篇 考试可选择三种形式 a.闭卷考试 b.交论文,不过他要求先交选题报告,然后再允许你写,很变态 c.做presentation 不过做得不好还是会被刷 国学通论文

1几个老师轮流来上课偶尔点名,看任课老师的兴趣考试是一篇论文授课内容比较学术 2当讲座听过,基本上是读ppt...... 和平与冲突文刘成 不点名,十分照顾同学感受。考试开卷很简单。课程本身很有意思,但讲得一般。他说想 开一门刑事侦查学,肯定相当有意思,强烈推荐,因为有实际经验。 红楼梦与中国美学文 讲得也还不错,考试交论文,但学分还没给。 环境与社会文 1期末论文5000字 教育与人的发展文 1老师讲课有点空,经常要求写随笔,上课点人回答问题,考试交论文,很烦。 2如果想逃课就被选它,老师严厉,会课上点名回答问题,每隔一段写一篇文章,一共四篇 左右。不建议选,不过如果想多思考一些问题,如政治等,强烈推荐! 3看着很文科的一门课吧,告诉你,老师是计算机来的,“教育与人的发展”是人家的兴趣 所在...所以对这门课能有多少学术性、专业性请不要保有太大希望......但是学期到了最 后,突然发现这位女士讲课还是有那么点意思的。她从先秦时代的教育谈起,经过近代一

佛教哲学论文

评分______ 日期______湘潭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自修课 专题读书论文(体会) (封面) 课程名称__佛教哲学___________ 专题读书论文(体会)__我心中有关佛的记忆_________ 指导老师___王丽梅___________ 姓名__高玉雪__________ 学号_2011650511__________ 班级名称__生物工程班__________ 学院名称___化工学院_________ 交阅时间____________ 湘潭大学教务处制

佛教,这个起源于印度,在中国发扬光大的宗教,似乎离我们很近,但又似乎离我们很远。我是一个无神论者,但是我始终觉得学习佛学可以净化人们的心灵,让浮躁的心在尘世间寻找一个心灵的港湾。 佛教不仅能教人摆脱外在的束缚和烦恼,求得精神上的安慰和自由,从而将人从世俗的灾难和痛苦中解脱出来,还有一定的伦理教化,净化社会风气的作用。例如佛教所提倡的四无量心,即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观无量寿经》说:“佛心者,大慈悲是也,以无缘慈,摄诸众生。”如果人人都能由此四无量心,则何愁社会不和谐,天下不太平。 由于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现在越来越少的人关注佛教。暂且就认为是这个原因导致的吧。从小学到高中,我们接受的都是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教育,佛教被当做是对整个世界的歪曲看法和解释,是唯心主义的产物。这使得我们长期对佛教存在着一些偏见。但是另一方面,我们生活中又处处都有佛教的影子,我们使用的语言,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佛教,如:解脱、方便、献身、习气、障碍、觉悟、面壁思过等等。离开了这些词,恐怕我们的日常交流都会有障碍。佛教经典是历代佛学大师对生活的领悟和尘世的感慨,汇聚了几代人智慧的结晶。‘悟’——不是向外悟到了什么大道理,而是彻底认识了永恒的自己。佛学的永恒的立脚点是自身,从自身找问题,不断完善自我,来达到自身修养的提高。 佛教对社会人生以及自然环境所作的价值判断,认为世俗世界一切本性皆苦,我们要通过修行从而获得解脱。而要获得解脱,就得先摆脱“五蕴”,即色(物质)、受(感受)、想(想像)、行(意志和行为)、识(了别与认识)对人的困扰,回归人的本性。

071050024黄笑迪 佛教文化论文

学会用佛教的思想看待人世苦难 071050024 新闻传播学院广播电视与新媒体专业黄笑迪佛教,在我的观念里,是一种宗教信仰,一种哲学思想,初高中的文化课中都不曾专门、具体地介绍过佛教的历史和内容。虽然,我对佛教的理解很肤浅,但一直以来,对它的好奇让我不时地觉得自己相信佛的存在,相信因缘与命数。这门选修课让我的好奇变为了兴趣,从课堂的介绍以及课外书的故事里,我更多地了解了佛教的起源和其中的思想。我并不是一位佛教信徒,也不明白佛教中的很多观点,但是佛陀的一些话让我的心态变得平和,让我学到了应该如何看待人世间的苦难。 人类即使有智慧和知识,但在宇宙之中,也显得极为有限,当灾难来临时,人们痛不欲生、呼天抢地,当挫折来临时,人们无奈、彷徨。无论如何维护与拯救,逆境总是不断到来。佛陀认为,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个不断循环流转的苦难流程,是生生不息的轮回,人生来就是受苦的,我们无法逃出这种苦难的缠绕,如果我们总认为人生应该是幸福的,那我们会更加的痛苦,因为当我们发现一切幻想和追求都难以得到满足的时候,心中的悲伤远比将人生看作苦的历程来得痛苦。认清了这个本质,我们就不会一味埋怨、叹息。为何会导致人世的苦难?佛陀说,世界本身就是空幻假相的,而在人的心中,与生俱来就有“无明”,这是导致人不能自觉的根本,所以人会有欲念,产生了欲望、贪婪、渴求,就会去获取,在人的渴求中,假相的世界就幻化成了真实的世界,呈现在我们面前纷纷纭纭的现象和事物,都是内心意向的因和各种关系的缘偶然凑合发生的,这就是因缘,它勾引出人的渴望,求之不得,便会烦恼,求知而得,又永不满足,于是,它成了苦难的根源。 我现在渐渐感觉到,当我们拥有财物、爱情等好处后,随着变幻无穷的因缘消失,若我们无法接受摆在眼前的事实,一种无奈油然而生,那便是痛苦,而我们在遇到挫折、疾病时,如果只是怨天尤人,那痛苦的感觉就会一直反复出现。佛教认为世俗生活就是苦难,人在时间中流转生存,必须忍受这种痛苦。但它并不是叫我们悲观地、消极地接纳与承受苦。佛法以为,世间的一切苦恼与不理想,可以从有情自己身心合于因果的努力中去完成。如果我学会了用佛教的思想看待那些人生道路上的困难,也许我就不会总是抱怨,总是郁闷了。记得高中的时候,

西北大学本科专业通识课程申报工作指引

西北大学本科专业通识课程申报工作指南 一、课程要求 通识课程要求打破专业局限,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培养文化通 感和科学精神,要求教师能对自己专业领域的知识有深入系统的把握, 对研究前沿动态有敏锐的眼光,并善于深入浅出地讲解,保证课程既 有深度又有新意,同时对不同学科学生有广泛吸引力和思维启发性。 通识课程不同于专业课程。专业教育主要关注学生某种专业知识 的传授及其职业能力的培养,而通识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重组教学内

容,对学生进行多方面能力的训练,发展其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表达 思想、判断和鉴别价值等方面的能力,并以此促使学生的感情和理智 都得到发展,使其全面发展,塑造完整人格。 通识课程也不同于素质课程。素质教育更多地强调拓宽学生的知 识面,强调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以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 位、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通识课程的特点在于不同学科的知识相互 通融,遇到问题时能够从比较开阔的、跨学科的视角进行思考,收集 资料,与人交流合作,达到不同文化和不同专业之间的沟通融合。 结合本校特点,本校通识课程内容将着力确立以下五个基本特性:

1.基本性:课程内容涉及人类文明中最根本、最重要、最不可或 缺的质素; 2.主体性:课程内容直接或间接地建立人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能 以本身为主体去看待知识,通过讨论、思辨、批判与比较,去了解自 1. 己,以及与自己相关的自然世界、社会环境及时代与文化; 3.多元性:课程内容该拓宽学生视野,养成尊重多元差异的人格与精神; 4.整合性:课程内容整合不同领域之知识,以启发学生的心智,拓展专业知识之直观与创意,并赋予新的诠释和内涵;

佛教五明的含义

佛教五明的含义 有感于所谓的聪明才情,特将佛教中的五明含义编辑于此,其中《因明学》。《量理宝藏论》只学了一半便中断了,何时有时间能继续啊,红尘琐事,犹如罡网,自如罗雀,何时自心能清凉啊。。。。5月12日,益西彭错仁波切携众生朝拜五台山,想起了那年我们一起朝五台山的情景。清凉寺,顺治帝出家的地方;佛母洞多噶才让钻的时候因为太胖,居然把皮带拉断了;小五台和唐姐一起;塔院寺的阿弥陀佛像;黛螺顶的五方文殊,五爷庙的龙王泉。。。。。。缘分也是无常的,而今的我们各自飘零,只是荒废了此难得的人身。。。。 古代印度的五类学科。全称五明处,即声明、工巧明、医方明、因明和内明。前四明是各学派共同的,后一明各学派各有自己的典籍、宗旨,内容亦不相同。如佛教以三藏十二部经典教义为内明,婆罗门教则以四吠陀为内明。大乘佛教积极主张利益众生,以五明为学人所必学的内容,并认为它是圆成佛果的“大智资粮”。 1简介 梵文Pancavidya的意译,亦称“五明处”。“明”谓学问、学科,为古印度的五门学科,概括了当时所有的知识体系。此所谓五明为声明、因明、医方明、工巧明、内明。前四明是各学派共同的,后一明各学派各有自己的典籍、宗旨,内容亦不相同。如佛教以三藏十二部经典教义为内明,婆罗门教则以四吠陀为内明。大乘佛教主张积极利益众生,以五明为学人所必学的内容。《大乘庄严经论》卷五云:“若不勤习五明,不得一切种智故。 2分类 声明 研究语言和名、句、文身等如何构成的学问。义净说“西方” 6岁童子开始学《悉谈章》等声明著作。中国唐代沙门智广撰有《悉昙字记》,即此类专著。藏文大藏经中译有声明专著近40种。 工巧明 包括的范围很广,据《瑜伽师地论》卷十五“工业明处”称:农,商,事王,书、标、计度、数、印,占相,咒术,营造(雕塑),生成(豢养六畜等),防那(纺织、编织、缝纫),和合(调解争讼),成熟(饮食业),音乐等十二种均属此。 医方明 相当于现代的医药科学和医疗技术。释迦牟尼在世时,其弟子耆婆(王舍城名医)对医药就有所贡献。随着佛经的传译,天竺医术也传入中国,佛经中的“地水火风”和“四百四病”之说,早为中国古代医学界所采用。义净译的《金光明最胜王经·除病品》中曾讲到风、热、痰荫、总集等病和针刺、伤破等8种治疗方术。融合汉、印、藏医学的西藏《四部经典》也颇负盛名。 因明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论文—佛教建筑

佛教建筑 摘要:佛教自古印度传入中国后,对中国人的生活产生巨大影响,现在佛教仍是一拍兴旺景象,是世界散打宗教之一。其独特的建筑佛塔以及其建筑布局在现在另人赞叹不已。 关键词:佛寺建筑佛塔塔庙建筑格局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产生于公元前六世纪的古印度,公元前三世纪被定为印度国教,并开始向国外传播。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人的思想意识、民族关系、文化艺术、风俗习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时至今日,国内依然寺庙林立,僧侣众多,善男信女络绎不绝,一派兴旺景象,独特的寺庙建筑风格更是吸引了善男信女的眼光。 中国早期佛寺建筑的布局,大致沿袭印度形式。之后融入固有的民族风格,遂呈现新貌。其建材以木为主,多设于平地(如府城市街)或山中。故后世寺院除寺号、院号外,亦附加山号。又有以年号名寺者,如北魏之景明寺、正始寺、唐之开元寺。此外,寺院若依创设者而分,可分成官寺(由官府所建)、私寺(由私人营造)。若依住寺者而分,乃有僧寺、尼寺之别。若依宗派,则分为禅院(禅宗)、教院(天台、华严诸宗)、律院(律宗)或禅寺(禅宗)、讲寺(从事经论研究之寺院)、教寺(从事世俗教化之寺院)等类。 创建于东汉明帝时的洛阳白马寺,为我国佛寺的滥觞,其后续有建业(南京)建初寺、武昌昌乐寺、慧宝寺、保宁寺、苏州通玄寺、扬州化城寺、四明德润寺等。西晋初年,京洛一带造寺塔图像而礼拜之风盛行,不少达官显贵或舍旧宅,或于各地立寺塔。当时佛教建筑

概称为“浮图”。后因高峻层塔渐为寺院的重要象征,“浮图”遂转而专指高塔。浮屠,梵语Stupa的译音,正译为窣堵波,即塔、佛塔,俗称宝塔。佛塔的层次一般为单数,如五、七、九、十三级等,而以七级为最多,故有“七级浮屠”之称。塔原来是用来埋葬圣贤的身骨或藏佛经的,造塔的功德很大。然而,为死去的人造塔,毕竟不如“救人一命”的功德更大,更有意义,故俗语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浮屠”原为佛陀的旧译,一译“浮图”。后浮图与浮屠均有宝塔之义。 塔的生命,一般比寺院要长。我国现存大型佛塔二千余座。最早的是河南登封嵩岳寺塔。此塔造型特殊,砖建密檐式。平面正十二角形,佛塔中仅见。艺术处理十分成功,但却不是南北朝时期的代表塔型。按,南亚次大陆的塔(窣堵波),是由台基、覆钵、宝相轮等几部分组成的实心建筑。它随佛教入中原时,汉族本土的木结构建筑体系已经形成,积累了丰富的工程技术和艺术意匠经验,为统治阶级建造过迎候仙人和备远望的重楼。早期的佛教又被视为一种神仙方术。所以,造塔的匠人在设计时就以本民族习见的重楼为蓝本,建成楼阁式木结构塔。由于木塔易遭火焚,不易保存,又发展出仿木结构砖塔,并在楼阁式基础上发展出密檐式,还有小型单层的亭阁式。此后陆续又有许多新的塔型传入,如“宝箧印经”、覆钵、“金刚宝座”等,它们同中国固有的建筑技术和形式相结合,衍化出多种类型,如中期的花塔等。塔的各个部分也逐渐规格化,一般由地宫、塔基、塔身、塔顶和塔刹组成。特别在塔刹部分,变化地吸收了原南亚次大陆堵波的

佛教文化概论论文

“佛教文化概论”心得感悟 今天,我想向大家说说我最喜欢的,最有感触的一门课——佛教文化概论。我当初选这个课,并不是因为喜欢,因为我对它一点都不了解,只是当时只有几个不多的选择了,这个最合我眼缘。当时我觉得佛教对人是一种信仰,而我是学心理学的,研究研究这个对我应该挺有用的。所以说,我跟这门课真不是一般的因缘。 第一节课时,我怀着好奇的忐忑的心情来到教室,担心接触的是一堂无趣的,难以理解的课程。一开始时,老师说:“我们从今天开始,要接受的是佛教文化。我们将要接受一种教育,这个教育的名称叫做‘佛陀教育’。”我当时听到‘佛陀’二字,就想:难道是要我们清心寡欲,一切为善。之后老师解释了它,佛陀就是圆满觉悟的意思,圆满的觉悟,或者说圆满觉悟的人,而佛教是一种教育,它不是一种仪式,它是一种教育。我想:要是我的一生真的达到圆满,思想透彻觉悟那这一生真的美满的啊。自此,我决定好好学习这门课,深入的领悟它,修身养性。 经过学习这门课,我知道了许多之前不知道的知识。例如,九法界、诸法实相、三法印、了义说、涅槃寂静、八正道等。 首先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三法印”。第一是“诸行无常”,就是万事万物都是在运动变化当中,它没有片刻的停留,辩证法的思想它也是这样认为。第二叫“诸法无我”。诸法就是指万事万物。无我就是它没有自性。“诸法无我”,就是万事万物没有自性。最后是“涅槃寂静”,涅槃就是我们的心彻底的清净,断除了一切的烦恼,这就叫涅槃。寂静就是指的身心安稳,就是一切自在,自在到了不能再自在。 “三法印”就是告诉我们,宇宙人生的真相是什么,我们的苦是苦在什么地方。我们的苦呢,实际上就是苦在我们对真相不了解,所以妄念就很多,苦是苦在这里。为什么我们会有生苦呢?也是因为这个。 接着,我想说说佛法的另一重要内容——八正道。首先知见要正,见解不正,知见不正,什么都谈不上。有了正见,还要有正思维。有了正见、正思维,

原始佛教对「名色」的定义

原始佛教對「名色」的定義 隨佛法師Bhikkhu Vūpasama著 選錄自《原始佛法與佛教之流變》? 2010 一、「名色」原義之釋疑 佛陀教法的核心是「十二因緣」,見「十二因緣」是為「見法」、「正覺」,也稱為「見佛」。見《雜阿含》296經1、《毘尼母經》卷第四2: 「我今當說因緣法及緣生法。云何為因緣法?謂此有故彼有,謂緣無明行,緣行識,乃至(緣生有老死),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云何緣生法?謂無明、行……。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彼如來自所覺知,成等正覺,為人演說,開示、顯發,謂緣無明有行,乃至緣生有老死。」 「阿難!若人見十二因緣,是為見法,亦得見我。」 在「十二因緣」中有「名色緣識(nāmarūpa-paccaya vi??āna),識緣名色(vi??āna-paccaya nāmarūpa)」的教導,而「十二因緣」提到的「名色」,指的是甚麼呢?這問題一直是佛教分裂以後,部派之間爭論的主要議題之一。在後世分化的各部派中,有將「名色」說為名聚及色聚3,又有說是尚未長出六根的「受精胚胎」4,或者認為「名色」是「色、受、想、行、識」等五陰5,又有學者以為是「色、聲、香、味、觸、法」6,對於「名色」的解說是非常的分歧。如果要探究此一課題的真相,應當從各部派傳誦的古老經說中,依據當中共同的說法來勘定。 釋迦佛陀對於身心活動,是以六根、六境為緣而有六識(六觸入)來說明。見於大正藏《雜阿含》214經7、《相應部》『六處相應』93經: 《雜阿含》214:「有二因緣生識,何等為二?謂眼、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眼、色因緣生眼識,彼無常,有為,緣生。……此三法和合觸……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相應部》35.93:「諸比丘!緣二法而生識。諸比丘!如何緣二法而生識耶?以眼與色為緣而生眼識。……凡此等三法之合會、集結、和合,諸比丘!稱此為眼觸。……以耳與聲為緣而生耳識……以鼻與香為緣而生鼻識……以舌與味為緣而生舌識……以身與觸為緣而生身識……以意與法為緣而生意識。……凡此等三法之合會、集結、 1 見大正藏《雜阿含》296經;南傳《相應部》『因緣相應』SN 12.20經 2 見《毘尼母經》卷第四:參大正藏T24 p.820.2-13~14 3 見婆藪盤豆造《俱舍論》卷四『分別根品第二之二』:參大正藏 T29 p.18.2-20~24;187.2-2~6 「色聚極細立微聚名,為顯更無細於此者。此在欲界無聲無根,八事俱生隨一不減。云何八事﹖謂四大種及四所造色、香、味、觸。無聲有根諸極微聚,此俱生事或九或十。有身根聚,九事俱生。」 「何者為名聚等?偈曰:名句及字聚,號言文總集。釋曰:此中名謂所立號,如色聲等;句謂所立言,隨量能成就所欲說義。如有為皆無常,如是等。」 4 見《大毗婆沙論》卷二十三:參大正藏 T27 p.119.1-5~8 「云何名色﹖謂結生已未起眼等四種色根,六處未滿中間五位,謂羯剌藍、頞部曇、閉尸、鍵南、缽羅奢佉,是名色位。」 5 見大正藏《雜阿含》298經 「云何名?謂四無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云何色?謂四大,四大所造色,是名為色。此色及前所說名,是為名色。」 6 見日本學者水野弘元《佛教要語的基礎知識》一書所載 7 見大正藏《雜阿含》214經;南傳《相應部》『六處相應』SN 35.93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