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律的客观性

规律的客观性
规律的客观性

3(2011高考江苏卷24)荀子说:“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之恶辽远也辍广。”这句话表明

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B.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C.自然界得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D.完事万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1.(2010届湖南省师大附中第五次月考)据专家估算,如今每年大概有200亿吨二氧化碳被排入大气,有50亿吨矿物变成燃料粉尘和有毒气体滞留在大气中,由此导致全球出现酸雨、自然灾害等异常气候。人类不是气候的主宰者,而是依存者,人与气候的关系是互动的,因此也应该是友好的。这从哲学上来说:

①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

②人们在实践中逐步加深了对自然、对周围环境的认识

③违背规律客观性,就会受到规律惩罚

④虽然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不断增强,但还不能摆脱大自然的束缚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 B

2.(2010届湖南省师大附中第五次月考)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更好应对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我国以积极的姿态参与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不失时机地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以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这体现了

①矛盾的对立统一②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③意识具有能动作用④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D

11.(四川省泸州市2010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诊断性考试)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从1993年迄今的16年间,海拔最高点仅有4. 5米的南太平洋岛国图瓦卢海平面上升了9. 12cm 。按此推算,50年后该国将有60%的国土沉人海中,在涨潮时图瓦卢将不会有一块土地能露出海面。这告诉我们

A.规律是事物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B.规律的客观性集中表现为它的不可抗拒性

C.人们能以对规律的认识推动人类社会发展

D.人类可以改造规律,限制其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

答案 B

2. (2009.江苏省月考)2008年5月8日,象征“和平、友谊、进步”的2008北京奥运会圣火在海拔8844.43米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点燃。为了使奥运圣火登顶珠峰,我国科技人员自主研发了专门用于珠峰特殊气候条件的火种灯和火炬。这说明,要推动事物的发展必须()

①树立创新意识②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③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④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D

8.(2009。济南外国语学校质量检测)古城选址都很讲究,一般都依山傍水,城市布局也是依势随形,追求人工与自然的协调。如山东济南的老城,南依千佛山,市内泉群广布,汇入大明湖,形成“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独特景观。城市布局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了()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②城市布局要深刻地把握人与自然的联系

③城市布局要追求各自的个性④依山傍水是城市选址应遵循的一般规律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②④

答案 A

11、(2009河南月考)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是因为

A、意识的能动作用受物质决定作用的制约

B、从实际出发是搞好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C、事物都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D、规律是客观的,不能被利用和改变

答案 A

15、(2009河南月考)荀子曰:“草木繁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该观点表明,人类对自然物的利用和改造

A、与人的实践活动水平、人的意识是密不可分的

B、是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C、必须以自然物本身的属性与规律为基础和前提

D、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答案 C

1(2011高考大纲版全国卷28)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日益凸显,各国都在寻求应对之策。我国科学家研究了气候变暖条件下热量资源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1981年以来,我国一年两熟、一年三熟粮食作物种植界限明显北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前者粮食产量平均可增加54%~106%,后者可增加27%~58%。该研究为我国合理调整农作物区域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这从一个侧面表明科学认识

①具有自觉选择性,能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化害为利

②具有能动创造性,能够推测未来,创造理想世界

③能够揭示事物演化规律,指导实践活动,推动社会发展

④基于实践活动,体现了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和目的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其实在考查科学认识的作用,①的说法不妥在“化害为利”,这样说有点绝对和夸张;②说法错误,“推测未来,创造理想世界”也是夸大了科学认识的作用;③正确,因为科学认识能指导实践,推动社会发展,④说法正确,体现了科学认识的特点。本题答案选D。

3.(13年安徽10)荀子曰:“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下列诗句中与此寓意相近的是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

B.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北朝·王籍)

C.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

D.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唐·孟浩然)

【答案】:D【解析】:本题以古诗为背景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相关哲理解析古诗词的能力。题干体现了规律的客观性原理。A项体现了拼搏进取的人生观;B项体现了对立统一规律,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等;C项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D项体现了规律的客观性,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故正确答案是D。

【考点定位】:规律的客观性、人生观、对立统一规律、运动与静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意识的能动作用等。

4.(2013年浙江27)我国地质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自然灾害频发。因此,科学防灾减灾对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这里包含的道理有

①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②地址气候变化虽然复杂但一定有内在规律③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可以防灾减灾④顺从自然是防灾减灾的根本出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A。[解析]:自然灾害属于自然界的客观现象,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③说法错误,同时防灾减灾工作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自然规律、尊重客观规律,利用自然规律,而不是一味顺从自然。答案选①②。

[考点]:物质的同一性、意识的能动作用、规律的客观性

11.(2011·江苏24)荀子说:“天下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之恶辽远也辍广。”这句话表明D

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B.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C.自然界得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 D.完事万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解析: D。荀子的话说明天地都有自己的运动规律,不以人的好恶而改变,因此D项入选。A项强调世界的本原,B项强调自然界的产生,都与荀子的话不一致。C项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

14. (2011·山东25)2010年7月,我国自主研制的“蛟龙”潜水器潜水深度首次达到3759.39米,有利推动了我国深海探矿、海洋打捞事业的发展。这表明D

A.事物的发展取决于人类认识的提高

B.改变规律可以服务于物质生产

C.人类能够创造自在事物之间的联系

D.只有尚未认识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解析:D。人类认识的提高能够推动事物的发展体现认识的反作用但不能说认识的反作用具有决定性,排除A;规律是客观的可以认识利用但不可以改变,排除B;自在事物间的联系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C说法错误,排除;D正确。“蛟龙”潜水器的功用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能力的体现,同时也体现出世界只有尚未认识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17.(2011·重庆28)右边漫画《失败者找借口成功中找方法》给我们的启示是D

A.成功还是失败,取决于人的主观意识

B.改造主观世界是改造客观世界的基础

C.理性分析是指导实践走向成功的关键

D.客观条件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提供广阔余地

解析: D。客观决定主观,A、B两项的观点颠倒了二者的关系,是错误的;根据漫画主题“失败者找借口,成功者找方法”可以看出,成功者依据客观条件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故C 项片面,D项正确。本题是漫画说明题,解题时关键在根据漫画主旨判断取舍选项。18.(2011·重庆29)地震发生时,会同时产生纵波和横波,纵波破坏力较小,但速度相对较快,横波破坏力较大但速度相对较慢。根据这一特性,地震预警系统可以提前数十秒对较远地区发出预警,为人们争取应对时间。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A

A.地震的成功预警来源于地震活动的规律性

B.对事物因果联系的把握,提高了地震预警的预见性

C.地震预警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性活动,不受主观因素的制约

D.认识地震规律的程度,决定着地震预警收到积极效果的程度

解析: A。认识具有反作用,但不是决定作用,D项错误;地震预警离不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C项片面;地震横波与纵波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客观事实,而非预测,B项不符合题意;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客观规律的支配,A项符合题意。本题是判断说明题,解题时重在判断备选项观点的正误。

某农牧区由于长期滥垦草原、超载放牧,不仅没有改变经济落后的面貌,反而导致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草原承载力急剧下降。践行科学发展观以来,农牧民改变以往的经济发展方式,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种植沙柳资源林,大力发展沙柳加工业,不仅促进了经济发展.也保护了生态环境。回答29—30题。

19.(2011·全国旧课标30)农牧民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取得明显成效,得益于他们D

①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积极促进沙柳产业发展

②尊重自然规律,完整地保护当地的自然面貌

③从该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展沙柳种植业

④发挥自觉能动性,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发展沙柳产业,不仅仅是看中其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有生态效益,故选项①不选。选项②不符合材料信息,农牧民并没有完整地保护当地的自然面貌。③④两项符合题意。本题答案为D。

(2009·全国Ⅰ,30~31)1978年安徽小岗村18家农户决定分田到户,揭开了中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序幕。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小岗村不断探索致富之路。2006年1月,该村决定重新走上合作经济的道路,规划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红色旅游、着力办好工业园”的发展战略,迈进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回答6~7题。

6.多年来,小岗村在致富路上苦苦探索,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特点的脱贫致富之路。这说明()

①奔向富裕的道路尽管曲折但总是有规律可循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不断创造财富经验和规律

③社会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升人们对致富规律的认识

④致富道路因时因地而变,没有必然的规律可循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 B

解析②中观点错在没有认清规律的客观性,规律是客观的,只能认识和利用规律,而不能创造规律。④中观点认识到了致富道路的特殊性,看到了要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也是错误的,所以本题选B。

5.(2008·江苏单科28)“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这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规律是事物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B.只有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C.规律可以为人所认识

D.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

答案D

22.(2009·陕西四校一模)为缓解日益严重的旱情,陕西省人工影响天气部门2009年2月7日抓住降雨时机,在全省91个县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实际增大雨量1毫米左右,从而尽最大努力抑制持续的旱情。这表明()

A.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

B.认识了自然规律就能造福于人类

C.人们可以把握规律、改造规律

D.规律是可以被人们认识和利用的

答案 D

28.[2014·江苏卷] 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发现表明,生物体中的每一个细胞都像一个工厂,会生产和输出许多物质,这些物质被包裹在囊泡内运输到细胞周围和细胞外。细胞内囊泡运输调控机制的发现,特别适用于解释一些疾病发生的原理,并研发药物以用于治疗。这说明()

A.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B.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C.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D.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8.A[解析] 本题考查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科学发现是对事物规律的一种认识,产品研发是对规律的运用,A项符合题意。B项是唯心主义观点。材料强调的

是人们认识和利用规律,C、D两项不符合材料的主旨信息。

10.[2014·重庆卷] 李克强总理说,向雾霾等污染宣战,不是说向老天爷宣战,而是要向我们自身粗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宣战。这表明()

A.顺应社会发展规律就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B.向污染宣战需要从根本上变革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

C.改善生产与生活方式有助于消除人与自然的斗争性

D.尊重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是治污成功的关键

10.D[解析] 本题考查尊重客观规律的知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键是要顺应自然发展规律,故排除A。向污染宣战是对现有物质生活方式的改造,而不是根本变革,排除B。人与自然的矛盾具有客观性,不能消除,排除C。环境污染是人类违背自然规律,遭受自然规律惩罚的体现,所以D正确。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主要内容: 第一节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第二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第三节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第四节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本章引言: 本章论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学习这一章,要掌握社会的基本结构,包括社会存 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掌握社会形态的划分法和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弄清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要深刻认识社会发展的各种动力,包括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 的直接动力,以及革命和改革、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要正确理解人的本质及人与社会的关系,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在对待社会历史问题上,历来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 唯心史观: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一直占据统治地位。 唯物史观:马克思两大发现之一 (1)历史唯心主义的缺陷 第一、把精神的东西当作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的活动 总是在一定的意识指导下进行的,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唯心史观看到了社会区别于自然界的这种特殊性,但是却片面地扩大夸大了这种特殊性.它只是从意识 和精神的方面理解社会同自然界的区别,却没有看到社会对自然界的深刻依赖性、社会生活 本身的物质性和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性。 第二、片面夸大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否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唯心史观注意的中心只是少数历史人物的活动,它把人民群众看作是"惰性”的物质、无知的”群氓” (旧)(2)唯心史观产生和存在的根源 第一,社会历史根源。社会发展的客观过程及其规律的充分暴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生产发展的状况。 第二,阶级根源。当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之后,由于体力和脑力劳动的分离,剥削阶级垄 断了精神文化活动,他们总是夸大精神的作用,贬低物质生产、鄙视体力劳动,抹煞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决定作用,竭力鼓吹英雄人物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为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 地位与剥削制度的合理性、永恒性作辩护和论证。 第三,认识根源。认识根源讲的是人们在认识中犯错误的可能性和原因 3,物史观创立的重大意义 马克思和恩格斯克服以往哲学家仅从人们的思想动机去研究社会历史的局限,努力寻找隐藏在人们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从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出发解释一切社会历史现象,否定唯心史观而创立唯物史观。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主要内容: 第一节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第二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第三节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第四节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本章引言: 本章论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学习这一章,要掌握社会的基本结构,包括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掌握社会形态的划分法和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弄清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要深刻认识社会发展的各种动力,包括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以及革命和改革、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要正确理解人的本质及人与社会的关系,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在对待社会历史问题上,历来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 唯心史观: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一直占据统治地位。 唯物史观:马克思两大发现之一 (1) 历史唯心主义的缺陷 第一、把精神的东西当作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的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意识指导下进行的,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唯心史观看到了社会区别于自然界的这种特殊性,但是却片面地扩大夸大了这种特殊性.它只是从意识和精神的方面理解社会同自然界的区别,却没有看到社会对自然界的深刻依赖性、社会生活本身的物质性和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性。 第二、片面夸大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否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唯心史观注意的中心只是少数历史人物的活动,它把人民群众看作是"惰性"的物质、无知的"群氓"(旧)(2)唯心史观产生和存在的根源 第一,社会历史根源。社会发展的客观过程及其规律的充分暴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发展的状况。 第二,阶级根源。当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之后,由于体力和脑力劳动的分离,剥削阶级垄断了精神文化活动,他们总是夸大精神的作用,贬低物质生产、鄙视体力劳动,抹煞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决定作用,竭力鼓吹英雄人物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为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与剥削制度的合理性、永恒性作辩护和论证。 第三,认识根源。认识根源讲的是人们在认识中犯错误的可能性和原因 3,物史观创立的重大意义 马克思和恩格斯克服以往哲学家仅从人们的思想动机去研究社会历史的局限,努力寻找隐藏在人们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从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出发解释一切社会历史现象,否定唯心史观而创立唯物史观。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如何全面正确地理解规律的客观性

如何全面正确地理解规律的客观性? 四川省中江县仓山中学唐成虎(原创) 1.规律是客观的, 是指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有两层意思: 一是指规律的存在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由于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联系, 不是人类从外部强加给事物的, 不是人类的意识所赋予的。不管人们是否认识它、喜欢它, 它都是客观存在的。二是指规律是否发生作用, 也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规律起不起作用, 关键在于规律发生作用的客观条件是否存在, 只要条件存在, 与之相适应的规律就存在并发挥着作用, 当条件消灭时, 规律也就不起作用。 2.规律是客观的, 意味着规律既不能被创造, 也不能被消灭。人们不能根据自己的意志去创造一个客观上不存在的规律, 也不能消灭一个仍然起作用的规律。规律只能随着客观事物本身的性质、内容和所依赖的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而不能由人们的主观意志去任意改变。 3.规律是客观的, 集中表现为它的不可抗拒性。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具有的必然联系, 说明它是铁的法则, 具有强制性。人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过程中不能同规律背道而驰,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规律的不可抗拒性有力地证明了规律是客观的。 4.规律是客观的, 并不等于说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首先, 规律其有客观性。这就要求人们去积极地认识规律, 认识规律发生的条件、作用, 做到不违背客观规律。而且人们可以认识规律。这主要是因为: ①从规律的角度讲, 规律总要通过各种现象表现出来; ②从人的方面看, 人具有抽象思维能力, 能对大量的现象进行总结、抽象概括, 发现其中的客观规律。其次,人们可以利用客观规律为人类造福, 预测客观事物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并能改变或创造条件, 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 使人们能趋利避害。 5.规律是客观的, 并不是说规律是永恒不变的。①规律是客观的, 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人们既不能创造一个客观上不存在的规律, 也不能改变或消灭仍在起作用的规律。②但是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 只要条件存在, 规律就存在、就起作用, 一旦规律存在和发生作用的条件不存在了, 规律就不起作用。但不同的物质形态, 不同的运动形式有不同的规律, 同一规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所以说规律不是不变化, 但这种变不是人为地变, 而是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6.规律的客观性根源于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世界是物质的,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而作为物质运动的规律, 也必然具有客观性。物质运动规律的客观性, 从根本上讲就是由于构成规律的各种因素是客观的, 规律发生作用的物质条件也是客观的。故肯定物质运动规律的客观性, 与肯定世界的客观实在性是完全一致的。 7.规律的客观性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实事求是,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改造世界的预期目的。 ●典型考题诠释, 举一反三 例1 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 根据实际创造条件, 使规律起作用的具体形式发生变化, 如人们改变水流方向, 跨流域调水, 实施南水北调。这说明( ) 。 A. 人们通过创造条件, 从而创造一个新规律 B. 人们可以改造条件, 从而改造规律 C. 人们可以消灭条件, 从而消灭规律 D. 规律是客观的, 但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解析答案为 D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规律具有客观性, 但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A 、 C 两项本身说法错误, 应排除。关于 B 项可以这样来分析: 人们改变水流的方向, 南水北调, 这仍然是万有引力规律和机械运动规律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只不过是人们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创造了条件, 使规律发生作用的具体形式发生了变化而已, 而决不是规律本身发生了变化。因此,B 项表述是错误的, 也应排除。题干中的事实说明, 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 通过改变和创造条件, 使规律发生的作用造福于人类。因此,D 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 点评解答本题容易忽视对规律客观性的正确理解, 错误地认为人们认识和利用规律就是人们创造、改造或消灭规律, 看不到规律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 导致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而误选。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1.“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 A. 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 B.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 D. 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 2.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 B.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问题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3.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 A.产品的分配形式 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D.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性质 4.杰出人物的产生是 A.纯粹是必然的 B.纯粹是偶然的 C.既是必然的,又是偶然的 D.有些人是必然的,有些人是偶然的 5.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是 A.客观的物质世界 B.脑力劳动者的集体智慧 C.思想家们的创造性思维 D.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 6.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 A.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B.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 C.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D.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 7.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A.科学技术 B.劳动对象 C.劳动者 D.管理方式 8.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A.社会意识形态 B.政治法律思想 C.国家政权 D.政体 9.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说明实行这种制度遵循了 A.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 B.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 C.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 D. 经济制度决定生产力状况的原理 11.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A.生产方式 B.地理条件 C.社会意识 D.人口因素 12.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 A.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 B.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 D.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 13. “任何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都不能超出他们所处历史条件所许可的范围”这种看法是 A、宿命论观点 B、机械论观点 C、历史循环论观点 D、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题库---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资料 一、不定项选择题 1、社会存在是社会的物质方面,主要包括( A、B、C ) A、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其生产方式 B、地理环境 C、人口因素 D、上层建筑 E、社会结构 2、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是( C ) A、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 B、各种社会意识之间的相互影响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能动的反作用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变化上的滞后性 E、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变化上的超前性 3、生产力具有复杂的系统结构。其基本要素包括( A、B、C ) A、劳动资料 B、劳动对象 C、劳动者 D、生产关系 E、社会分工 4、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D ) A、阶级斗争 B、改革开放 C、科学技术革命 D、社会基本矛盾 E、人民群众 5、人类活动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才能进行,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 C ) A、政治关系 B、思想关系 C、生产关系 D、家庭关系 E、民族关系 6、严格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是指( C ) A、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 B、文化革命和思想革命 C、革命阶级向反动统治阶级夺取国家政权的斗争 D、统治阶级内部进步势力反对保守势力的斗争 E、剧烈的武装斗争 7、每一次科学技术革命,都不同程度地引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和社会的巨大进步。其对生产方式产生的深刻影响主要有(A、C、D ) A、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

B、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 C、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 D、改变了社会的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第三产业结构发生变革 E、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8、既承认社会形态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又承认人的活动作用的观点,属于( A ) A、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B、相对主义观点 C、诡辩论观点 D、折衷主义观点 E、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9、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是直接由( A、E ) A、我国的生产力状况决定的 B、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决定的 C、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决定的 D、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定的 E、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10、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 C、E ) A、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动力 B、是阶级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C、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D、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根源 E、阶级斗争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它的作用是历史的、变化的 11、下列各项适用于一切社会形态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有( A、B、D、E )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原理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原理 C、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原理 D、暴力革命(参考书是和平演变 .不选)是社会形态更替的基本途径的原理 E、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 12、下列各项属于生产关系内容的有(B、C、D ) A、人与各种自然资源的关系 B、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C、产品的分配方式 D、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E、人和人之间的政治关系 13、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 A、C、D、E ) A、是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机关 B、是调节社会各种利益的机关 C、是统治阶段压迫被统治阶级的工具 D、是保卫国家独立和领土主权的组织 E、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 14、关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说法正确的有(A、B、C、D、E ) A、坚持阶级分析方法,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观点去观察和认识阶级 社会的社会历史现象

马克思大学期末考试辨析题整理

辨析:1.唯物主义是可知论,唯心主义是不可知论。错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坚持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即坚持世界的可知性,是唯物主义和某些唯心主义者都承认的观点。2.意识是人脑的产物,它的内容与形式都是主观的。错误。单靠大脑人不能产生意识,意识是在实践基础上大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而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3.社会规律是人的活动规律,社会规律应是客观性与主观性相统一的规律。 错误。社会规律是人的活动规律,但社会规律一旦形成同样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客观性。如果社会规律是客观性与主观性相统一的规律,则说明规律能为人的主观意识而转移。4.辩证法对现存事物作肯定理解的同时,包含着对它否定的理解正确。其一:辩证法认为现存事物既包含肯定因素,也包含否定因素;其二:现存的事物都是要灭亡的,相对于更高的条件而言,现存的事物必然要失掉存在的合理性。5.社会发展规律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人在社会规律面前无能为力。错误。社会规律是人的活动规律,它一旦形成后制约人的活动,这就是社会规律的客观性。但人可认识.利用.驾驭规律为实现主体的目的服务。6.意识对物质的能动的反作用是指意识能直接地改造客观世错误。意识对物质的能动的反作用是指意识能指导人的实践活动从而达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思想不可能直接创造什么东西。7.唯心主义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错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不是划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标准。坚持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即坚持世界的可知性,是唯物主义和某些唯心主义者都承认的观点。8.唯物主义都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错误。唯物主义都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世界的本原。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则是“半截于”唯物主义:它们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一到社会历史领域.就陷入了唯心主义,认为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只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实践的客观实在性,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正确指出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9掌握适度原则就是任何时候都不要超过事物的度。 错误。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度这一哲学范畴启示我们,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为了维持事物正常发展,必须保持事物原有的度,为了促进事物发展;又必须超出事物原有的度,要适时抓住时机,促进事物的质变。10.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由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成为社会的基本关系。错误。生产关系是社会的基本关系,它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它决定着其他一切社会关系。网络是人们的一种交往工具,它会对社会关系产生深刻的影响。由计算机网络建立的关系可以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多种社会关系,但不会成为社会的基本关系。11.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错误。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远大前途和强大生命力的东西。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是看它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性,而不是时间的新近。12.世界统一于存在。错误。之所以是错误,是因为“存在”是什么,在这里,是不明确的;;如果存在是精神,世界统一于存在是统一于精神,这是唯心主义的命题;反过来,如果存在是物质,世界统一于存在就是统一于物质,这是唯物主义的命题。13.脱离物质的运动和脱离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可想象的,因此,运动就是物质,物质就等同于运动。错误。脱离物质的运动和脱离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可想象的,这个论断表明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反映了物质和运动的联系。但把物质和运动等同起来则是不正确的。物质和运动是有区别的。物质是标明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而运动则是表明这种客观实在的存在方式的范畴。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而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三章1.绝对真理是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相对真理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错误。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是同一真理两种属性。它们相互渗透.相互包含,所有真理都是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及其规律性,所有真理都是能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客观世界。所以,真理既符合唯物论也充满着辩证法,把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拆开去认识是错误的。2.能动反映论与消极反映论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认识的能动性。正确。能动反映论把实践观引进认识论,承认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把辩证法用于反映论,不仅承认认识的能动性,而且承认认识是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3.丰富的感性认识就是理性认识。错误。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但它只是现象的.表面的.直接的认识。它要上升到理性认识,须经过一番改造制作,运用抽象思维的方法,从现象中概括本质的东西来,才能完成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当然要得到理性认识必须掌握丰富的感性材料,但材料再丰富,不经过改造制作,仍只是感性认识而不是理性认识。4.主体和客体就是主观和客观。错误。主体与客体.主观和客观这两对范畴之间有联系,但不等同。主观指人的意识.认识.思维.客观即事物的客观存在,如自然界.人类社会等。主观和客观的关系相当于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主体和客体则是认识论范畴,主体是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指与主体发生联系,进入主体

个人选择和社会发展规律性的关系

个人选择和社会发展规律性的关系 一、人的目的性:基于社会发展的规律性的视角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指出, “我的观点是把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 1] 101- 102。这个“自然史的过程一般被理解为”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过程。但是, “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并不意味着这是一个纯粹的自然的客观过程。正确理解这个思想需要有一个特定的前提。这个特定的前提正如列宁所说: “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 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水平, 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 [ 2] 8事实上, 人类社会曲折复杂的历史进程已经确认, 历史并不是在一条笔直平坦的大道上行进。在人类社会的历史长河中, 我们既看到了大踏步的跃进从而加速了历史发展进程的社会现象, 也目睹了反复和倒退从而延缓了历史前进脚步的社会现象。这一切无非说明, 人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是消极的看客, 人类在每一历史的片段中都深深地烙上了自己的印迹。 唯物史观对经济的社会形态的演变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的认定, 强调社会发展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 并不意味着取消或否定了人作为历史活动主体的地位。历史不是像阿尔都塞所认为的那样是一个无主体的过程。在阿尔都塞看来, “在历史中起作用的辩证法不是任何主体的作用, 无论这主体是绝对的(神)还是仅仅是人类的, 历史的起源总是已经被推到了历史以前, 因此历史既没有哲学上的起源, 也没有哲学上的主体”[ 3 ] 。 马克思恩格斯所论述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是以承认历史是人作为主体活动的过程为前提的, 他们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获取的关于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认识, 只是对人的历史活动的一种抽象。马克思恩格斯始终反对脱离人的实践活动按照某种外在的尺度书写历史的看法。在他们看来, 迄今为止的各种历史观最为致命的缺陷在于: “ 历史总是遵照在它之外的某种尺度来编写的; 现实的生活生产被看成是某种

论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论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摘要:人类社会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蕴藏着其许多发展规律。马克思基本原理从辩证的角度深刻揭示出一系列社会发展规律,为人们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历史及其发展趋势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原则。 关键词: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形态 马克思基本原理在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方面主要论述了以下三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这些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有着重要意义。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其中,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制约着人类的全部社会生活,决定了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及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了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二者的辩证原理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是揭示社会发展规律面矛盾的重要依据。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作为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政治关系、家庭关系等其它社会关系都受到生产关系的支配和制约。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有机结合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变革,生产力状况是生产关系形成的客观前提和物质基础。同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反之,则起阻碍作用。 生产力也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过程表现为二者的矛盾运动,其本质的内在联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这种矛盾运动循环往复、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逐步走向高级阶段。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经济基础的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占支配地位的经济基础决定一个社会的性质。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经济体制是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经济

高考政治复习练习题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新人教版

高考政治复习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1.诗句“无风花犹落,无雨絮自飞”所包含的哲理,下列表述最确切的是( ) A.事物运动的规律是客观的 B.事物运动是相对运动与绝对静止的统一 C.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 D.任何事物之间都是互相联系的 2.《孟子》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是因为( ) ①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 ②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 ③人们可以根据主观需要改造世界 ④人们改造世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著名钢琴艺术家傅聪认为,学琴的人以为把手指练得飞快就会变成第二个郎朗,其实5~10年之后,只不过是成了一批“光彩的手指”而已,这与成为艺术家的境界相去甚远。这种学琴的方式问题在于( ) ①忽视综合素质的培养②轻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③缺乏循序渐进的训练④违背了人才成才的规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漫画《上面的工作安排》(作者:何青云)启示我们( ) ①要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 ②要充分发挥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③要分析和把握事物的各种条件 ④要正确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某村在保护当地民族文化的同时,不断挖掘、开发民族文化资源,把一个普通的少数民族村寨建设成为一个生动展示少数民族生活状况的“博物馆”和著名的旅游景区。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村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从唯物主义观点看,该村取得成功的原因在于( )

①因地制宜,将文化保护与文化资源开发结合起来 ②将客观条件与发展目标一起作为工作的出发点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超越客观条件和规律的制约 ④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正确利用规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一直以来,人体干细胞被认为是单向地从不成熟细胞发展为专门的成熟细胞,生长过程不可逆转。然而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成熟的、专门的细胞可以重新编程,成为未成熟的细胞,进而发育成人体的所有组织,这有望为人类提供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新方法。上述材料表明( ) ①人们对细胞生长规律的认识是不断深化、发展的 ②人们可以认识和改变细胞生长规律,使之造福人类 ③只有认识规律,才能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利用规律 ④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医学研究事业成功的前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辣椒本属一年或有限多年生草本植物,湖南浏阳“辣椒大王”杨意红用外地引进的辣椒做父本,以本地辣椒为母本,杂交培育辣椒树。经过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3米多高可连续多年挂果的辣椒树,据测算,亩产能达到3 000千克以上。辣椒树“无中生有”说明( ) ①观念转化为现实是在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的相互作用下实现的 ②人们可以根据真理性的认识构建事物之间新的具体联系 ③通过科学实验深化人的认识可以摆脱客观性条件的制约 ④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实现意识目标的必要条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但也承担了资源环境发展的代价。鉴往知来,中国正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中国将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十三五”规划重要内容,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通过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实施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低碳能源体系、发展绿色建筑和低碳交通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联系材料,运用规律客观性原理,分析应怎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答案精析 1.A [“无风花犹落,无雨絮自飞”材料强调事物运动的规律性,规律是客观的,故选项A 符合题意。] 2.B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是指遵循规律

考研政治马原易错题解析:社会发展规律

考研政治马原易错题解析:社会发展规 律 第六章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 6. 认为“人们在创造历史的活动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一观点 A.揭示了人的能动性的发挥受规律的制约的正确观点 B.否认了社会规律的客观性的错误观点 C.强调客观规律下的主体具有能动性的正确观点 D.否认了人的主体自觉能动性的错误观点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规律的决定性与人的主体能动性之间的辩证关系。 唯物史观指出,人类社会同自然界本质上是一致的,是客观的、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人类社会对自然界有着高度的依赖性,人类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人类社会是有规律的动态的过程。 唯物史观在揭示了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和决定性的同时,也充分重视作为社会历史主体的人在历史过程中的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社会历史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人自觉进行活动的场所,社会历史的一切都是人的活动所创造的。单个的历史主体总是把自己的追求汇合成一种合力,从而自觉地或不自觉地、直接或间接地去创造历史。社会历史发展蕴涵着客观的规律并表现为一个决定的过程。但这一规律实现的具体形式、途径和方法却是可以选择的。 认为历史活动中“谋事在人”,就是承认社会发展过程的客观规律是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得以实现的,承认人的能动作用,这是正确的。但“成事在天”即把办成事情的原因、决定因素归结为外在于人的天意,认为历史活动的成败完全由客观必然性或某种超自然力量所决定的,这是错误的,因为它否认了人的努力在事情成败中的作用,同时也否认了社会规律的客观性,从而陷入了唯心史观和宿命论。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8. “对每一个卢布工资增加一个戈比,要比任何社会主义和任何政治都更加切实而可靠。”这一观点属于 A.是认为历史过程中的决定因素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的唯物史观 B.是认为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的历史辩证法的观点 C.是认为经济是社会发展的惟一因素的经济决定论观点 D.是认为在阶级社会中经济斗争具有首要意义的正确观点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经济决定论观点的辨析。 “对每一个卢布工资增加一个戈比,要比任何社会主义和任何政治都更加切实而可靠。”这一观点依据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决定因素,得出在阶级社会中,经济斗争具有首要意义,是对唯物史观的庸俗化,属于经济决定论的观点。经济派(经济决定论)认为,只有无产阶级的经济斗争才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并把经济因素看作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惟一决定因素,没有看到意识形态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不属于历史辩证法的观点。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练:第76练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1.诗句“无风花犹落,无雨絮自飞”所包含的哲理,下列表述最确切的是( ) A.事物运动的规律是客观的 B.事物运动是相对运动与绝对静止的统一 C.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 D.任何事物之间都是互相联系的 2.《孟子》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是因为( ) ①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 ②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 ③人们可以根据主观需要改造世界 ④人们改造世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著名钢琴艺术家傅聪认为,学琴的人以为把手指练得飞快就会变成第二个郎朗,其实5~10年之后,只不过是成了一批“光彩的手指”而已,这与成为艺术家的境界相去甚远。这种学琴的方式问题在于( ) ①忽视综合素质的培养②轻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③缺乏循序渐进的训练④违背了人才成才的规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漫画《上面的工作安排》(作者:何青云)启示我们( ) ①要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 ②要充分发挥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③要分析和把握事物的各种条件 ④要正确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某村在保护当地民族文化的同时,不断挖掘、开发民族文化资源,把一个普通的少数民族村寨建设成为一个生动展示少数民族生活状况的“博物馆”和著名的旅游景区。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村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从唯物主义观点看,该村取得成功的原因在于( )

①因地制宜,将文化保护与文化资源开发结合起来 ②将客观条件与发展目标一起作为工作的出发点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超越客观条件和规律的制约 ④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正确利用规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一直以来,人体干细胞被认为是单向地从不成熟细胞发展为专门的成熟细胞,生长过程不可逆转。然而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成熟的、专门的细胞可以重新编程,成为未成熟的细胞,进而发育成人体的所有组织,这有望为人类提供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新方法。上述材料表明( ) ①人们对细胞生长规律的认识是不断深化、发展的 ②人们可以认识和改变细胞生长规律,使之造福人类 ③只有认识规律,才能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利用规律 ④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医学研究事业成功的前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辣椒本属一年或有限多年生草本植物,湖南浏阳“辣椒大王”杨意红用外地引进的辣椒做父本,以本地辣椒为母本,杂交培育辣椒树。经过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3米多高可连续多年挂果的辣椒树,据测算,亩产能达到3 000千克以上。辣椒树“无中生有”说明( ) ①观念转化为现实是在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的相互作用下实现的 ②人们可以根据真理性的认识构建事物之间新的具体联系 ③通过科学实验深化人的认识可以摆脱客观性条件的制约 ④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实现意识目标的必要条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但也承担了资源环境发展的代价。鉴往知来,中国正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中国将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十三五”规划重要内容,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通过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实施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低碳能源体系、发展绿色建筑和低碳交通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联系材料,运用规律客观性原理,分析应怎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答案精析 1.A [“无风花犹落,无雨絮自飞”材料强调事物运动的规律性,规律是客观的,故选项A 符合题意。] 2.B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是指遵循规律

辨证唯物论之规律的客观性

辨证唯物论之规律的客观性 一、全面把握规律的科学概念 1、规律的含义: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1)任何规律都是事物发展过程本身所固有的联系。这就是说,规律是运动着的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而不是外部力量强加的,也不是人的主观意识赋予事物的,更不是上帝创造的。当然了,并不是任何联系都是规律 (2)任何规律都是事物运动中的本质联系。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又是多样的,有现象的联系,也有本质的联系。并非一切联系都是规律,只有隐藏在现象内部的本质联系才是规律。本质联系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是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主要的、决定性作用的联系。它体现了事物的根本性质。 (3)任何规律都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必然联系。 规律是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即必然性,它体现着一种“必定如此”的趋势。有些事物的联系,并不是非如此不可的,而是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这种偶然联系就不是规律。比如,麦苗长得多高、麦穗中麦粒的多少等等,都是不确定的联系,具有偶然性,所以不是规律。 2、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为什么说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自然界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人类社会的运动也都是有规律的,人的认识运动也是有规律的。总之: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 3、规律是客观的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不是人主观赋予的,也不是神创的,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4、规律具有普遍性 规律不是个别的,单一的现象独有的,它是一类事物所共有的,它对同类有普遍的支配作用 5、规律具有多样性,规律无好坏之分 6、规律与规则的关系 区别: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不能创造、消灭规律,也不能违背规律;规则是按照人们的需要而制定的人们共同遵守的具体规定,是主观的,属于意识的范畴,人们可以根据需要制定、修改和废止规则和守则 联系:规则、守则是具体规律的反映,任何正确的规则、守则总是根据客观规律制定的,人们遵守正确的规则正是尊重客观规律的体现 二、正确认识规律的客观性 1、规律客观性的含义:是指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一是指它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管人们喜欢不喜欢,它都客观存在着。 二是是否发生作用,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是否发生作用的关键在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是否存在着。 2、规律的客观性的表现 (1)表现在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2)集中表现在它的不可抗拒性 当人们没有违背规律的时候,似乎感觉不到规律的存在,而一旦人们的行动违背了他的要求,

社会发展的规律教学设计

篇一:11.1社会发展的规律(教学设计) 《生活与哲学》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篇二:11.1《社会发展的规律》教学设计 《社会发展的规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学习,初步形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看待社会现象、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基本矛盾原理的学习,初步形成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能力,对社会历史的总趋势有正确的认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从社会存在出发理解社会意识,坚持思想领域的问题要到物质领域中去寻找根源,坚定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 二、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社会实践;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规律教学难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课前预习作业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 六、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新课:困惑1:如何导入新课 修改课件用网络流行词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利用课本86页材料及设置的问题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并回答问题 讲授新课: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利用学案网络热词的发展的材料,解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思考:1网络热词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2网络热词的更迭,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学生:看书、思考、归纳 板书或ppt: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的解析图 问题:既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我们又该如何理解:先进的社会形态中还存在落后的社会意识?落后的社会存在也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 学生:举手回答 问题:你能否运用这一原理说明我们的现代化建设为什么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困惑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包括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二者关系中吗?相对独立性是社会意识的特点,是关系中的一点. 归纳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社会存才决定社会意识

人类社会发展现象

人类社会发展现象 1、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正确认识这一问题是解决其他社会历史观问题的基础和前提。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这一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另一个基本规律。深刻的理解和掌握这一规律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揭示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这些规律决定了社会形态的更替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但是,由于社会发展的复杂性和曲折性,社会形态更替在遵循一般规律的同时,也会表现出一些特殊的形式。 2、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是多方面的。旧的社会历史理论往往把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归结为人们的思想动机或精神力量,而未能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真正奥秘。唯物史观超越了唯心史观,它没有停留在“精神动力”的层面上认识社会历史,而是通过历史的表象,进一步探寻并发现了社会历史深处的“动力的动力”: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基本动力;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社会改革等,在社会发展中各具不同的重要作用。 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表现,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人类

几千年的文明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阶级斗争的历史。离开了阶级斗争,就无法理解阶级社会的发展。“没有对看就没有进步。这是文明直到今天所遵循的规律。” 革命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推动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动力。 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规律作用的结果,不仅表现为通过革命实现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取代旧的社会制度,而且表现未通过改革实现社会的自我调整和局部改善,即使现在社会基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对酒社会体制的改革。改革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是统治阶级为巩固和完善自己建立的社会制度而在社会各个领域采取的革新举措。 改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集中表现在,它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在一定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当社会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但又尚未激化到引起社会革命的程度时,需要依靠改革的途径或手段,来改变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上层技术。社会改革所涉及的领域是多方面的,包括经改革、政治改革、文化改革等。如果说,社会革命是用于解决现存的社会基本制度问题,把生产力从已不能容纳它的旧的生产关系中解放出来,那么,社会改革则适用于解决旧的社会体制,在不改变社会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对上层建筑的某些方面和环节进行变革,从而促进生产离发展和社会进步。 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重要标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是个复合概念。科学及技术既相区别,又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科学是指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及其相关的活动。科学主要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技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技术包括生产技术和非法生产技术。狭义的技术是指生产技术,及人类改造自然、进行生产的方法与手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