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性民族旅游开发条件与策略分析_旅游人类学视角_周俊满
3755-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原则及策略研究-写手寤

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原则及策略研究作者:张某(黄冈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湖北黄冈438000)摘要:体育旅游不仅具有一定的专业性,更是一种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的旅游,较一般的观赏、娱乐、审美旅游更富文化和精神内涵。
目前,这种旅游资源才刚刚兴起,自然会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首先阐述了开发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的可行性及开发模式,更详细讨论了具体的开发原则及策略。
关键字: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可行性;开发原则;策略Principles and Strategies of Ethnic Sports Tourism Resources DevelopmentSauthor:ZHANGBING(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Huanggang Normal University, Huangzhou, Hubei, P.R.China,4380001) Summary:Sports tourism is not only professional, it is a regional and national character of tourism, more generally ornamental, recreational, aesthetic, tourism is rich in culture and spiritual connotations. Such tourism resources just rise, naturally,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sports tourism resource feasibility and development mode, and a more detailed discussion of the specific development principles and strategies.Keywords: Ethnic Sports Tourism Resources; feasibility; development principles; strategy中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地大物博,旅游资源相当丰富,每一年都让大批国内外旅游者流连忘返,逐渐形成世界上规模最大、潜力最强、增速最快的旅游市场。
清远少数民族发展旅游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清远少数民族发展旅游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清远地处广东省北部,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和旅游资源。
在少数民族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清远少数民族发展旅游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 文化保护不足清远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拥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
在旅游开发过程中,一些原始的少数民族文化受到了侵蚀和商业利用,导致文化保护工作不足。
2. 旅游资源开发不均衡清远地区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涵盖了自然风光、民族文化等各个方面。
由于开发不均衡,一些地区的旅游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破坏。
3. 服务水平低下清远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服务水平相对较低,包括交通、住宿、餐饮等方面,很难满足游客的需求,影响了旅游业的发展。
4. 缺乏创新意识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清远地区缺乏创新意识,无法创造出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导致旅游业的竞争力不足。
二、对策探讨:1. 加强文化保护清远少数民族地区应该加大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完整性和纯正性。
可以建立文化保护基金,用于支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传播。
2. 推动旅游资源开发清远地区应该合理规划和开发旅游资源,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民族文化资源,推动旅游业的均衡发展。
可以引导投资者和开发商进行资源整合和开发,打造独特的旅游产品和线路。
3. 提升服务水平清远少数民族地区应该加大投入,提升旅游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可以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
可以通过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技术设备,提升旅游服务体验。
4. 培育创新意识清远地区应该引导和培育当地居民和从业人员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开发具有特色和创意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可以设立创新奖励机制,鼓励创新创意,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三、结语清远地区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拥有独特的旅游资源和文化魅力,但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
辽宁省满族民俗资源旅游开发策略研究

原 味, 将 民俗 资源视为一种商品 , 以现代 的艺术形式来包装 。 如 传 统的节庆 民俗 、 婚俗 、 礼俗 、 祭祀 风俗 、 庆典 活动等都 是在特 定 的时 问 、 地点 , 按 照传统 的内容和方式举行 的。 但在开发 中不 再 按照传统 的时间 、 地点举 行 , 而是根 据旅游 者的需要 随时搬 上“ 舞 台” 。对于民俗 资源来说 , 开发商 的随意改动 , 民俗 内容被
辽 宁省满族 民俗资源旅游开发策略研 究
金 丽
( 沈阳师范大学 旅游管理 学院 , 辽宁 沈 阳 1 1 0 0 3 4 )
【 摘 要 】 满族 民俗资源是满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 代表 着一种独特 的民族地域 文化。辽宁省是满族形 成和 发展的 重要地域 , 其 民俗 资源开发过程 中存在一些问题, 如 民俗资源 同化和变异突 出, 承继性不足 ; 民俗 资源庸俗化 、 商业化 , 丧 失本真性 ; 民俗 资源文化 内涵挖 掘不够, 未形成 品牌效应 ; 缺 乏社 区参 与, 利 益分配体 系及 协调 机制不合理等 。针 对上述 问题 , 可 采取如下对策 : 深入 挖掘满族 民俗 文化 内涵; 加 强满族 民俗 资源真实性 的保 护 ; 提 高旅 游者 和 当地 居 民的参 与 性; 开发 多系列特色旅游产 品; 准确定位 、 开拓客源市场 ; 加 大政府扶持 力度 ; 培养和引进 民俗 资源研究专业人才等。
【 关 键词】 满族 民俗 资源 ; 旅游开发 ; 辽 宁省 【 中图分类号 】 F 5 9 2 - 3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 0 0 4 — 2 7 6 8 ( 2 0 1 3 ) 0 1 — 0 1 2 4 — 0 2
一
、
辽 宁省 满族 民俗 资 源开 发 的现状
新疆旅游资源及开发策略

1492018年3月下半月刊新疆旅游资源及开发策略苏晨康新疆旅游资源丰富,基于《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的资源分类说,新疆的旅游资源位于全国首位。
在进行新疆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必须要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对其进行系统分析。
一、新疆旅游资源综述新疆自然景观独特,具有冰峰与火洲共存,海洋与绿洲毗邻的独特景色。
同时,新疆地区自然风貌较为粗犷,各种景观组合相对较为独特,新疆境内有乔戈里峰、音苏盖提冰川、塔克拉玛干沙漠、塔里木河以及博斯腾湖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
另外,新疆地区位于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在丝绸之路的影响之下保持了具有历史价值、科研价值的各种文化遗址、古窟寺(千佛洞)古墓葬、古建筑等,这些文物景点都是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
新疆还有阿尔泰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阿尔金山、天山、沙漠、塔里木盆地以及准噶尔盆地,有独特的雪岭、冰川特征,这些都是新疆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
新疆作为一个少数民族的聚集区,具有较为深厚的民俗文化,这些民俗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新疆自古还具有瓜果之乡、金玉之邦、天马之乡、地毯丝绸王国的美誉,在进行旅游开发过程中,必须要合理应用这些资源。
二、新疆旅游资源开发的策略(一)梳理科学发展观念,推动持续发展新疆作为一个生态环境相对较脆弱的地区,荒漠化问题比较严重。
因此,在进行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必须要综合实际状况对其进行系统分析,总结具体状况,深入探究、合理规划。
旅游开发人员必须要具有科学的发展观念,要明确生态环境保护、环境发展以及旅游开发的内在关系,要综合新疆地区的旅游资源、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等因素探究更为完善的持续发展的战略模式与方针,彰显新疆地区的文化价值与内涵,强化对新疆地区的持续发展,这样才可以避免经济开发、旅游开发导致的环境恶化问题的出现。
(二)完善旅游交通,强化旅游景区联系在进行新疆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必须要明确新疆地区旅游开发的不足与问题,加强对基础设施、交通的建设与完善,要为旅客的出行提供便捷,同时要对各个景区之间的交通路线进行完善,通过探险游道、水上游线、电瓶车、步游道以及码头等建设,整合各个旅游资源,将其进行充分融合,构建完善的旅游景区资源。
旅游人类学视域下体验式红色旅游研究——基于内蒙古鄂托克前旗红色教学旅游基地的田野调查

2020年11月第41卷第6期Nov2020Vol41No6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Nanning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DOI:10.16601/ki.issn2096-7349.2020.06.006旅游人类学视域下体验式红色旅游研究一一基于内蒙古鄂托克前旗红色教学旅游基地的田野调查张欣(北方民族大学民族学学院,宁夏银川750000)[摘要]伴随着当前旅游产业的发展和相关政策的扶持,红色旅游越来越受欢迎,体验式旅游为红色旅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契机。
内蒙古鄂托克前旗“1+6”体验式红色旅游打破了传统的身心二元的游览方式,注重让游客多感官地参与,使游客在身心参与的过程中自然加深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认知,为其他红色旅游景区的发展提供了思路和借鉴.我国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但是其政治意义往往大于经济意义,想要让红色旅游得以持续性发展,既要追求精神内涵的共通性,也要和当地文化特色、居民生产生活相联系,积极引导和鼓励当地居民参与。
同时,还要从细节入手,考虑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生活背景的游客的诉求,不仅强调身体浸入,更强调深度的心灵浸入,从而让个体获得深度体验。
这也是体验式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所在.[关键词]红色旅游;体验式旅游;旅游人类学[中图分类号]F590.7;C9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7349(2020)06-0057-11红色旅游,主要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 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1]。
目前,国内外关于红色旅游的研究有很多,但是从游客体验的视角研究红色旅游的还相对较少。
关于体验式红色旅游的研究主要围绕体验式红色旅游项目开发、体验式红色旅游发展思路、体验式红色旅游与乡村发展关系、体验式红色旅游的问题及对策等方面展开。
生态旅游:生态博物馆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平衡点

生态旅游:生态博物馆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平衡点
周俊满
【期刊名称】《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8(30)3
【摘要】生态博物馆和生态旅游都强调文化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双赢",强调社区的参与和利益。
按照生态旅游的理念进行生态博物馆旅游开发,能建立旅游与文化生态互动的良性发展的机制,实现生态博物馆保护与发展的"双赢"。
【总页数】4页(P41-44)
【关键词】生态旅游;生态博物馆;生态保护;平衡点;民族内部动力
【作者】周俊满
【作者单位】贺州学院人文与管理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9
【相关文献】
1.生态旅游开发和文化保护的生态博物馆路径思考--建立贵州铜仁历史民俗文化生态博物馆构想 [J], 彭虹
2.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生态旅游健康发展——吴晓青副局长在“全国生态旅游现场会”上的讲话 [J],
3.正确把握新疆生态旅游保护与发展的平衡点 [J], 陈烨
4.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生态旅游经济发展——评《地域文化特色中新农村生态旅游设计的保护与开发》 [J],
5.环境保护视域下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评《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理论探析》 [J], 杨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周口市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策略研究

以旅游产业集聚发展为例袁旅游产业集聚区的规划以完善 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为基础遥 首先袁应在游客较为集中的地方
国内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周口市旅游业发展提供了一个 良好的社会环境袁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将为周口市旅游业的发 展提供机遇遥全国十届人大三次会议明确提出要从政策尧资金尧 重大建设布局等方面支持中部崛起遥周口市离郑州市只有 圆 个 小时的车程袁在中原城市群各城市间 圆 小时通达圈内袁中原城 市群的辐射力尧带动力尧影响力将对周口市旅游业产生巨大的 促进作用袁为周口市旅游业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遥 河南省 十一五发展规划袁又把周口市定为河南省五大旅游区域要要要豫 东旅游文化区域的核心地袁这为周口市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契机遥 源 周口市旅游资源开发面临的挑战 源援员 协调旅游品牌保护与旅游开发的挑战
周口市的旅游品牌不集中袁景点分散袁景区各自为政袁难以 形成规模效应遥 所以应在各地区开发的基础上进行品牌整合遥 整合品牌的首要前提是对各景区服务进行标准化和规范化的 管理袁加强景区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袁通过各种品牌的组合将七 零八落的景点尧景区连成一片袁形成独特的发展优势遥 远 结语
总之袁 周口市旅游经济的发展既拥有得天独厚的自身优 势袁也有自身的劣势曰既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袁又面临严峻的挑 战遥 所以周口市发展旅游经济应发优避劣袁战胜威胁袁抓住机 遇遥
周口市拥有大量的地方特产袁例如周家口牛肉尧邓城猪蹄尧
[收稿日期]2020-11-26
区域竞合视角下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研究——以渝东南地区为例

区域竞合视角下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研究——以渝东南地区为例作者:汪姣肖云敏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5年第12期汪姣肖云敏区域竞合是区域发展中竞争与合作,是一种协同共生的关系。
渝东南区域旅游已经在合作中迈出了重要步伐,但由于存在旅游资源的同质性较强、旅游发展方式粗放等诸多问题,导致区域内部的有效合作不足。
文章运用区域竞合理论,通过分析渝东南区域旅游合作基础与条件,来寻求旅游竞合发展的路径,以此来提升本区域旅游竞争力。
近年来,全球旅游业快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区域旅游合作成为世界旅游业发展的一种趋势。
区域经济一体化更加促进了区域旅游合作,并产生出区域旅游一体化这一更深层次的合作形式。
区域旅游一体化需要建立一种新型的关系,它不是纯粹的竞争,也不是纯粹的合作,而是一种协同共生的竞合关系。
区域之间构建一种“结构合理,优势互补,协同创新,竞合共生”的体系,不仅有利于区域旅游的长远发展和规模化发展,而且还降低了“内耗”,促进良性循环,使局部和整体旅游实现共赢。
一、区域旅游“竞合”的内涵“竞合”即竞争与合作,其本意是指企业之间的竞争性合作或合作性竞争,后被引入到旅游研究领域,指不同旅游企业、旅游区域之间同时存在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区域竞合通常要考虑整个区域的旅游发展,协调各区域的利益问题,在实施过程中必须以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政府主要起引导作用,通过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建立区域合作的制度和政策保障,确保区域合作机制的顺畅。
根据前期学者研究表明,实施区域竞合战略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即旅游资源的相似性或互补性以及空间的接近性或联系的便利性。
本文所指的区域旅游“竞合”是指有共同边界旅游区,为了实现区域旅游一体化的发展目标,在统一的协调与合作机制下,通过合作与竞争,以求共同发展的一种旅游协调发展模式。
二、渝东南区域旅游竞合现状渝东南地区是指地处武陵山区腹地,紧邻黔北、鄂西和湘西的重庆东南一带,具体包括黔江区、石柱县、秀山县、酉阳县、彭水县和武隆县6个区县,面积1.98万平方公里,占重庆市总面积的24.0%;是以土家族、苗族聚居区为主体,是重庆市唯一集中连片的少数民族聚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