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曲唑在老年绝经后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中的近期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来曲唑治疗绝经后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疗效观察

来曲唑治疗绝经后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疗效观察

期转 移性乳腺癌 患者给予来 曲唑 口服 25m / , . g d 连服 8周 。结果 :0例 患者 中, 2 完全 缓解( R) C 0例 , 部分缓 解( R) P 3例 . 1 %, 定( D)2例 , 中 S ≥ 6个 月 6例 , 占 5 稳 S 1 其 D 临床获益 ( R+P C R+S ≥ 6个 月) D 9例 , 4 %; 占 5 病情进 展 ( D 5例 . 2 %; P) 占 5 一线 治疗 7例 , 有效 2例 , 临床 获益 4例 ; 线治疗 1 二 3例 , 效 1 , 有 例 临床 获益 2例 ; 疗 中无 治 严 重不 良反应发 生。结论 : 曲唑 治疗 绝经后 晚期转移性乳腺 癌有一定疗效 , 来 药物 不 良反 应轻 , 患者可耐受 。
作者 单位 :6 0 3 遵义 医学 院附属肿瘤 医院三病 区 530
通讯 作者 : 汤 明 E ma : nmig 2 @16CI - i t g n 10 2 .OI WH 制 定 的实 体 瘤 近期 疗 效 评 价 O
标 准 , 括可 测 量 的病 变 标 准 ,完 全缓 解 ( R : 见 包 C )可
关键词 乳腺 肿 瘤 来 曲 唑 内分 泌 治 疗
近年来 ,尽管乳腺癌患者 的死亡率 逐步下降 , 但 是 仍 有 约 5 %的患 者 复发 和 转移 。一旦 复发 和 转移 , 0 治 疗 较 为 困难 。虽 然 晚 期 转 移 性 乳 腺 癌 ( eatt m t ai s c bescne) 可治愈 , ra acr不 t 但是 并非不 可治疗 , 过合 通 理 的治 疗 , 多 患 者 都 能 够 延 长 生 存 期 , 分 患 者 甚 很 部 至能够长期生存 [。来 曲唑是第三代芳 香化酶抑制 剂 .0 1 1 1 t 2 0 年 月 0E美国 F A批准来 曲唑用于绝经 D 后 妇 女 激 素受 体 阳性 或激 素受 体 不 明 的局 部 晚期 或 转 移 性 乳 腺 癌 的 一 线 治 疗 。我 院 于 20 0 5年 1月 至 20 07年 5月 用 来 曲唑 治 疗 2 0例 绝 经 后 晚期 转 移 性 乳 腺 癌 , 得 良好 的疗效 , 取 现将 结 果报 告 如下 。 1 资 料 与方 法 11 病 例 选 择 标 准 ( ) 理 证 实 为 乳 腺 癌 ;2 雌 . 1病 () 激素 受 体 ( R) ( ) 激 素 受 体 检 测 结 果 ;3 有 可 E 和 或 孕 () 测 量 或 可 评 价 的病 灶 ;4 服 药 时 间 >4周 , () 因不 良反 应提前出组者只计不 良反应 , 不分析疗效 ;5 预计生 () 存期 >3 个月 ;6 自然绝经或人工停经 >12 。 () /年 12 一 般 资 料 全 组 2 . 0例 女 性乳 腺 癌 患者 , 中位年 龄 4 9岁 (5~7 3 0岁 ) 中位 K rosy评分 6 , anf k 0分 (0~ 4 9 0分)肿瘤组织原位免疫组化 :R 孕激 素受体双阳 , E 、 性 7例 , 中 H r 其 e一 2阳性 3例 ;R或 孕 激 素 受 体 阳性 E 6例 , 中 H r 其 e 2阳性 2 ;R、 一 例 E 孕激素受体双 阴性 7 例 , e一 Hr 2阳性 4例 ; 移部位 : 转 软组织 转移 1 例次 , 3 骨转移 1 例次 , 0 内脏转移 6 例次。既往治疗 :0 2 例均 为术后复发 ;4例行过放疗和 ( ) 1 或 化疗 ;2 1 例行过三 苯 氧胺 或 甲地孕 酮等 内分 泌 治 疗 。一 线 治 疗 7例 , 二 线治疗 1 例 。 自然绝经 1 , 3 5例 戈舍瑞林药物性 卵巢 去势 3 , 例 放射性卵巢去势 2 。 例 所有患者肝功能 、 肾 功 能 、 电图均 正 常 心 1 治 疗 方 法 来 曲 唑 25m / 2 - 3 . gd,8d为 1 周 期 , 个 连续 服用 2 个周期开始评价疗效 , 病情进展 明显者退 出。 以后 每周 期 定 期 复 查全 部 目标 病 灶 , 瘤疗 效 评 肿 价 依 据 WH O实 体 瘤 疗 效 评 定 标 准 进行 , 录 临床 获 记 益 及疾 病 进 展 时 间 (v ) 1 P r

来曲唑治疗绝经后晚期乳腺癌

来曲唑治疗绝经后晚期乳腺癌
谢春 伟 , 金晓 华
(. 昌 市 第 三 医 院 乳 腺 外 科 , 昌 3 0 0 ; . 州 市 妇 幼 保 健 院 乳 腺 科 , 西 赣 州 3 1 0 ) 1南 南 30 9 2赣 江 4 0 0
摘 要 :目的 : 观察 来 曲唑 治 疗 绝 经 后 晚 期 乳 腺 癌 的疗 效 。方 法 :8例绝 经 后 晚 期 乳腺 癌 患 者 随 机 分 为 2 : 疗 组 6 组 治
间( F 51 月 ; TT ) . 个 治疗组 TT . 个 月 , F8 4 P9 2 TT .
( 转第 8 下 5页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维普资讯
实用临床医学 20 0 7年 第 8卷 第 1 1期
P at a C iia dc e 2 0 , o 8 N l rci l l cl c n Mei n , 0 7 V l , o l i
以最 大单径 测 量肿 瘤 大 小 , 定靶 病 变 肿 瘤 的 判
治疗 效果 时 , 为完 全 缓解 ( R) 部 分 缓 解 ( R) 分 C 、 P 、 疾病 稳 定 ( D) S 和疾 病进 展 ( D) P 4种 : R 为所 有靶 C
收 稿 日期 :2 0 — 0 — 3 07 8 1
期, 连服 4周期 。第 4个 周 期后 病 情 进展 患 者 即 可
停药, 其他 均应 继 续 用药 直 到 病情 进 展 停 用 。每 周 期 复查全 部 目标 病灶 。
1 5 疗 效 评 定 .
2 结 果
治疗 组 出现不 良反应 5例 , 中乏力 2例 , 节 其 关 痛 3例 ; 照组 出现 不 良反应 2例 , 中恶 心 1例 , 对 其 白细胞减 少 1例 。但 两组患 者均 可耐 受 。对 照组 中 位疾病 进 展时 间 ( P) . TT 5 8个 月 , 中位 治 疗 失败 时

来曲唑与三苯氧胺在绝经后期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中的疗效对比

来曲唑与三苯氧胺在绝经后期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中的疗效对比

t}Ie
t锄弧如n
g∞up
were
treated
were
u伽s 60捌)days.rI'}Ie 8hort・te珊e虢cts锄d t面citi髓of ic蛐ce
between the附o
tlle two group8
wi山t锄oxifen:t锄oxi五m comp小d.R姻uIts ,I'lle total
算总有效率。
随着内分泌治疗药物不断的研发和疗效的可靠,已经 逐渐得到临床医生的认可。乳腺癌的新辅助内分泌治 疗和新辅助化疗同样可以达到临床降期、缓解病情的
目的一‘9 J。特别是对于年老体弱、有心脑血管疾病、糖 尿病等不能耐受手术和化疗的患者具有明显的优势;
万方数据
・412・
JOURNAL 0F BAsIC AND CUNICAL ONCOLOGY voL 24 No.5 ocL 2011
即doc—ne
therapy r∞pectively.The 25 p砒ient8 in tIIe letr∞ole g∞up we坨t陀ated witll letr%ole:letro∞le 2.5 patients
in
mg/time,I
time/day.for
con.
ti加哪60-90 days.舳ile the 30
(脚。玎船rIl矿死,,ro谢,BM时n以E,妇^M疏咿,y,S岬缸n脚如’j胁妒玩f矿№,彬,lg加吼
‰w舶妒豇以Gr0叩,S叼缸n
223800,现jM)
r衄doIIlly divided into tw0学roup,锄d received the neoadjuv蛐t
Tb compare the shon—tenn

绝经后乳腺癌辅助内分泌治疗近期疗效观察

绝经后乳腺癌辅助内分泌治疗近期疗效观察
者应用新辅 助化疗疗效较差且患 者较 难耐受 。
文献报道 … , 新辅 助 内分 泌治 疗 的临床 有 效率 在 7 % ~ 0 9 % , 曲唑疗 效优 于三 苯氧胺 , 来 曲唑 起效 时间早 于三苯 o 来 且
氧胺 。来 曲唑 的 不 良反 应 主 要 是 头 痛 、 心 、 力及 关 节 痛 恶 乏
报告如下 :
1 资料 与 方 法
3 讨 论
表 1 3 6例患者新 辅助 内分泌治疗疗效 ( ) 例
术前 的新辅助 内分泌治疗 和新辅助化疗 相似 , 有助 于肿 瘤
1 1 一般 资料 :6例 患者经术前 细胞学确 诊为乳 腺癌均 为绝 . 3 经后患者 , 年龄 5 0—7 6岁 , 均 6 平 2岁 。激 素受 体 雌激 素受 体
作 用不 受 C r ebB一2 响 J 影 。
2 1 疗效 :6例行新辅助 内分泌 治疗 的乳腺癌患者 , 全缓解 . 3 完
3例( .% ) 部分缓解 2 ( 2 2 , 83 , 6例 7 . %) 稳定 5例 ( 39 , 1 . ) 进展 2例( .% ) 总有效率为 8 .% 。主要不 良反应有 皮肤潮 红 、 56 , 05 乏力 、 恶心 、 头痛 、 关节 痛等 , 患者 均 能耐受 。新辅 助 内分 泌 疗
(R 、 E ) 催乳素 ( R) C r 2的测 定均通 过穿 刺 细胞学 涂 P 及 ebB一 片或细胞 蜡块 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 。其 中 E P R、R双 阳性 2 4
的降期及局部 控制 , 且不 良 应较轻 。乳腺 癌新辅 助 内分泌 治 反
疗适 宜于绝经后激素受体 阳性 的局部晚期乳 腺癌患者 , 这类 患
谢彦良 朱 中慧 孙 纪 忠 郭 翠 萍

来曲唑与三苯氧胺在绝经后期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疗效对比

来曲唑与三苯氧胺在绝经后期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疗效对比

期1 例, Ⅱ期 2 5例 , Ⅲ期 4例 。新辅 助内分泌 治疗前两组 患者 的E R表达均 为阳性 (+一+++) , 其两组孕激素受体( P R ) 阳 性 和原癌基 因( C— e r b B一 2 ) 表达情 况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 两 组合并症 等也相似 , 包括心肌梗塞 、 冠状动脉供血 不足 、 冠 状动 脉放置支 架治疗后 、 糖尿病 、 脑 出血 、 脑梗 塞以及起初拒绝 手术

内蒙古中医药
来 曲唑 与 三苯 氧 胺在 绝 经 后 期 乳腺 癌 新 辅 助 内分 泌 治 疗 的疗效 对 比
吴 艳
摘 要: 目的: 比较来曲唑与三苯氧胺两种药物在绝 经后期 乳腺癌 新辅助 内分泌 治疗的近期 疗效 和毒 副作 用。方 法: 将我 院 2 0 1 2 年以来对绝经后期 、 E l /阳性 、 有合并症的乳腺癌 2 5例患者 口服 来曲唑( 2 . 5 m g / 次, 每 日1次, 连续 6 o一 9 0 d ) 行 新辅助 内分泌 治疗, 作为 来曲唑组 ; 与既往 3 O例 绝经后 期、 E R阳性 、 有合并症的乳腺 癌患者 口服 三笨氧胺( 1 0 a r g / 次, 每 日2次, 连续6 ( ) 一 9 0 d ) 行新 辅 助 内分泌治疗 , 作 为三苯氧胺组 。比较 两组的近期疗效和毒 副作 用。结果 : 来曲唑 组总有效 率( C R+P R) R R为 8 4 . 0 0% ( 2 2 / 2 5 ) , 三苯氧胺组 R R为 6 3 . 3 4% ( 1 9 / 3 0 ) , 值4 . 3 7 , 两组差异 有 统计 学意 义( P<0 . 0 5 ) 。其 中来 曲唑 组有 1例 达到 病 理 完全缓 解 ( p C R) , 无 1例病期进 展( P D) ; 而三苯氧胺组有 3 例 发生 P D 。结论 : 来 曲唑疗效优 于三苯氧胺 , 可 以作 为绝经后期 、 E R 阳性 、 有合 并症乳腺癌 的一线新辅助 内分泌治疗的药物。来曲唑疗效 可靠、 毒副作用小、 安全性能高。

来曲唑治疗绝经后晚期乳腺癌临床研究

来曲唑治疗绝经后晚期乳腺癌临床研究

来曲唑治疗绝经后晚期乳腺癌临床研究
曾毅;李平;樊林
【期刊名称】《肿瘤研究与临床》
【年(卷),期】2005(20)3
【摘要】目的:观察来曲唑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83例晚期乳腺癌患者给予来曲唑2.5mg口服每日1次。

结果:83例可评价疗效的患者
中,CR(完全缓解)0例,PR(部分缓解)11例,总有效率13.3%;SD(稳定)37例(44.6%),其中SD≥6个月者15例(18.1%)。

PD(进展)35例(42.2%)。

骨、软组织和内脏转移有效率依次为13.1%、12.3%和11.6%。

无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来曲唑可作为绝经后乳腺癌的一线治疗药物,药物不良反应轻。

【总页数】1页(P528-528)
【作者】曾毅;李平;樊林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肿瘤中心放疗科;四川省肿瘤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7.9;R979.1
【相关文献】
1.来曲唑联合替西罗莫司作为一线内分泌治疗绝经后晚期乳腺癌的随机Ⅲ期安慰剂对照研究 [J],
2.来曲唑治疗绝经后妇女晚期乳腺癌临床研究 [J], 徐兵河;孙燕;宋恕平;盛立军;张沂平;崔树干;熊建萍;侯媛淑;王萍辉;刘少华;胡春宏;陈颖;高亚杰;韩丽;郑秀立;陆禹溶
3.来曲唑和氨鲁米特治疗妇女绝经后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疗效比较 [J], 赵春晓
4.知柏地黄汤联合来曲唑治疗绝经后雌激素受体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效果 [J], 乔小燕
5.来曲唑与TP-来曲唑序贯方案治疗绝经后晚期乳腺癌 [J], 胡平;陈萍;卞伟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阿那曲唑治疗绝经后乳腺癌效果观察

阿那曲唑治疗绝经后乳腺癌效果观察

阿那曲唑治疗绝经后乳腺癌效果观察
王丹;王丹丹;朱丹燕
【期刊名称】《中国乡村医药》
【年(卷),期】2017(24)15
【摘要】目的观察阿那曲唑治疗绝经后乳腺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绝经后乳腺癌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来曲唑片辅助内分泌治疗,观察组应用阿那曲唑辅助内分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乳腺癌Ⅰ期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Ⅲ期所占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绝经后乳腺癌患者术前应用阿那曲唑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总页数】2页(P9-10)
【作者】王丹;王丹丹;朱丹燕
【作者单位】317000 浙江省台州医院药剂科;317000 浙江省台州医院药剂
科;317000 浙江省台州医院药剂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阿那曲唑、他莫昔芬、阿那曲唑与他莫昔芬联合对绝经后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多中心随机双盲研究 [J], 宋三泰;郑登云
2.绝经后乳腺癌术前阿那曲唑新辅助内分泌治疗58例临床效果观察 [J], 刘金萍;
李昀
3.阿那曲唑联合双膦酸盐治疗绝经后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效果 [J], 黎娜;杨世春;陈妙婷;詹剑玲;曹堃
4.阿那曲唑联合伊班膦酸钠治疗绝经后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效果 [J], 宁尚福;林才华;骆明光
5.氟维司群联合阿那曲唑和阿那曲唑单药治疗对绝经后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疗效研究 [J], 温景涛;廖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绝经后期乳腺癌患者采用来曲唑 枸橼酸托瑞米芬治疗的效果对比

绝经后期乳腺癌患者采用来曲唑 枸橼酸托瑞米芬治疗的效果对比

(7/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0.672,P=0.4⑵。

3讨论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是目前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的有效手段,而其中所用的栓塞材料对于改善患者预后、不良反应等有重要作用。

有研究显示,聚乙烯醇栓塞微球是一种新型的栓塞材料,能够替代传统明胶海绵或碘化油乳剂,具有亲水性、生物相容性高等特点,可有效提升化疗效果叽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的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表明应用聚乙烯醇栓塞微球联合碘油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的近期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少。

分析原因在于,在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中,碘油属于一种液体栓塞材料,能够与化疗药物相结合,进而延长药效时间,促使化疗药物持续作用于肝癌细胞,但在碘油逐渐消失后,肿瘤细胞则会重新生长,从而导致病情复发叫聚乙烯醇栓塞微球属于一种永久性固体栓塞剂,具有载药功能,可提高患者肿瘤栓塞部位的药物浓度,增强肿瘤杀伤力,且安全性较高,能够弥补碘油的不足;其表面光滑、形态均一且不易聚集,能够轻松通过导管,直接到达肿瘤末梢血管处,减少侧支循环,加之微球在受压时更易与拟栓塞的血管结合,从而有效绝经后期乳腺癌患者采用来曲哩堵塞肿瘤供血血管叫综上所述,聚乙烯醇栓塞微球联合碘油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可提高近期疗效,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1]朴相浩,曾健潼,杨清峰,等.Hepasphere载药微球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细胞肝癌的安全性及疗效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2018,26(II): 1732-1736.[2]陆小华,朱小庆,储玉山,等.碘油联合Embosphere微球对肝癌患者TACE疗效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36):186-190.[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7年版)[J].传染病信息,2017,30(3):111-127.[4]颜棊先,肖潇,崔红莉,等.生物微球联合碘油经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观察[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5,18(3):245-24& [5]游建雄,王精兵,艾松涛,等.微球联合碘油栓塞治疗肝癌的近期疗效分析[J].介人放射学杂志,2017,26(6):531-534.[6]徐文杰,曹刚,张根山,等.聚乙烯醇栓塞微球可载药微球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实用癌症杂志,2017,32(12):1999-2001.(收稿日期:2019-12-29)枸椽酸托瑞米芬治疗的效果对比冯慧莲(阳江市中医医院,广东阳江529500)【摘要】目的对比在绝经后期乳腺癌患者中采用来曲哇、枸椽酸托瑞米芬治疗的临床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曲唑在老年绝经后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中的近期疗效观察目的探究来曲唑在老年绝经后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中的近期疗效。

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4月在我科接受治疗的30例50岁以上绝经后的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病历号的不同分为两组,双号为观察组(n=15),单号为对照组(n=15),观察组患者给予来曲唑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三苯氧胺治疗,两组观察时间均为1年。

1年后统计两组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66.67%)高于对照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3.33%)低于对照组(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来曲唑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少,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进行拓展。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short-term efficacy of Letrozole as a neoadjuvant endocrine therapy on postmenopausal breast cancer in the elderly.Methods From March 2015 to April 2016,30 patients with postmenopausal breast cancer who underwent treatment in our department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ased on the different medical record number.Patients with the oven sequence were classifi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n=15),and the other was into the control group (n=15).Letrozole was provide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amoxifen was applied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for one year.After one year,the effective therapeutic rate of breast cancer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alculated in both groups.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therapeutic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66.67%)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26.67%),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13.33%)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53.33%),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Letrozole in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has littl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nd obtains a remarkable clinical effect,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Key words]Letrozole;Postmenopausal breast cancer;Neoadjuvant endocrine老年女性由于身體机能下降,再加上不注意调节自身生活方式,常患有高血压、乳腺癌等疾病,乳腺癌是威胁女性健康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多数来就诊的患者已达到晚期。

其治疗效果较差,预后不良[1]。

目前对于早期乳腺癌常用手术切除治疗[2]。

对于中晚期已经发生转移的患者多采用放化疗,近些年研究发现,乳腺癌患者在检查中多发现雌激素或孕激素受体阳性,而内分泌治疗主要是利用激素,其具有控制病变組织继续发展的作用[3]。

来曲唑是新型的内分泌治疗药物,在临床上较为常用。

本研究选取在我科接受治疗的30例50岁以上绝经后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来曲唑在老年绝经后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中的近期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選取2015年3月~2016年4月在我科接受治疗的30例50岁以上绝经后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细胞穿刺活检检查,均符合中华医学会乳腺癌的诊断标准,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及同意。

排除心力衰竭、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脑血管疾病、精神异常疾病患者。

按其病历号的不同分为两组,双号为观察组,单号为对照组。

观察组乳腺癌患者15例,其中乳腺癌一期4例,乳腺癌二期5例,乳腺癌三期3例,乳腺癌四期3例;年龄50~80岁,平均年龄(62.34±3.59)岁。

对照组患者15例,其中乳腺癌一期4例,乳腺癌二期3例,乳腺癌三期3例,乳腺癌四期5例;年龄52~81岁,平均年龄(65.23±2.65)岁。

两组患者的乳腺癌分期、病因、病情、临床表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两组患者及家属均知晓本研究情况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30例乳腺癌患者在入院后均卧床休息、吸氧,保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并给予营养支持,对照组乳腺癌患者给予口服三苯氧胺(生产厂家:山东健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2925),1片/次,2次/d。

观察组乳腺癌患者给予来曲唑片(生产厂家: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1001),口服1片/次,2次/d。

严重乳腺癌患者由主治医生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决定药物的用量,同时注意不良反应的发生。

两组患者观察时间均为1年,1年后统计出结果,并记录。

1.3观察指标观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临床效果包括显效、有效、无效三种,显效:乳腺癌患者的病灶完全消失,观察1个月,没有复发。

有效:乳腺癌患者的病灶较原来减小35%以上,在1个月内没有复发。

无效:乳腺癌患者的病灶没有减小或较原来增大[4]。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3讨论新辅助治疗也被称为术前诱导治疗,具有降低肿瘤分期,提高手术切除率的优势,还能为患者增加保乳的机会,使微小转移灶被消灭,近一步反映了药物的敏感性,能够为术后治疗提供指导。

老年患者由于体质虚弱,身体其他方面的疾病较多,绝经后使用来曲唑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不但有明显的疗效,而且副作用比较小,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绝经后的老年乳腺癌患者,由于年龄比较大,免疫力也比年轻人差,患各种疾病的风险相对较高,对于手术没有良好的耐受能力,因此对于绝经后的老年乳腺癌患者通常采用保守治疗方式。

本研究中使用来曲唑治疗绝经后的乳腺癌具有效果好、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的特点,帮助改善患者的生活和健康情況。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增加,乳腺癌作为一种常见的妇产科疾病慢慢侵袭着人类的健康生活,已逐渐变成临床医生较为研究重点的疾病[5-7]。

由乳腺癌带来的症状如乳房肿块、疼痛等使患者的生活与工作都受到严重的影响,严重者可死亡。

对于乳腺癌的治疗目前临床上强调早期发现、早期就诊、早期治疗。

大多数的乳腺癌患者多采用全身治疗,如内分泌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等[11]。

内分泌治疗主要针对激素敏感性乳腺癌患者,由于癌细胞生长比较快,可发生转移[12]。

而内分泌治疗具有抑制癌细胞生长繁殖、增强乳腺癌患者自身的免疫、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等优势,在临床上较为常用[13-15]。

来曲唑是近几年新推出的芳香化酶抑制剂,具有降低雌激素水平、促进排卵的作用,且药物主要通过粪便排出,对肝功能和肾功能影响较小,较高的选择性,药物的半衰期较长、作用时间长、临床效果显著[16-17]。

已在临床绝经期后有内分泌变化的乳腺癌患者中应用[18-21]。

本研究结果提示,在其他影响因素均相同的条件下,经来曲唑治疗的乳腺癌患者治疗有效率(66.67%)高于对照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乳腺癌患者接受治疗后,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3.33 %)低于对照组(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综上所述,在乳腺癌患者的治疗中,与经三苯氧胺比较,来曲唑治疗乳腺癌患者的治疗评分较高,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提倡在临床上使用。

[参考文献][1]翁剑华,许素真,胡美笑.表阿霉素联合紫杉醇在可手术治疗三阴乳腺癌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河北医药,2015,37(10):1468-1470.[2]吴小亮,汤明,邹彦,等.来曲唑内分泌治疗绝经后受体阳性转移性乳腺癌疗效观察[J].遵义医学院学报,2013,36(3):251-253.[3]刘金萍,李昀.绝经后乳腺癌术前阿那曲唑新辅助内分泌治疗58例临床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8(14):1833-1835.[4]Baselga J,Gómez P,Greil R,et al.Randomized phase Ⅱstudy of the anti-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mono-clonal antibody cetuximab with cisplatin versus cisplatin alone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J].J Clin Oncol,2013,31(20):2586-2592.[5]钱敏光,傅芳萌.绝经后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依从率调查[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5,21(4):92-94.[6]徐露,王珏,薛旦旦,等.芳香化酶抑制剂对绝经后乳腺癌患者骨折的影响[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2,18(3):269-272.[7]王昕怡,張珍,邵加庆.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新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9):959-962.[8]马敬.绝经后乳腺癌患者术前内分泌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2):133-134.[9]侯晓兰.来曲唑与三苯氧胺应用于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中的比较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8):48-49.[10]Shimizu D,Ishikawa T,Tanabe M,et al.Preoperative endocrine therapy with goserelin acetate and tamoxifen in hormone receptor-positive premenopausal breast cancer patients[J].Breast Cancer,2014,21(5):557-562.[11]管小青,顾书成,吴冀,等.来曲唑与三苯氧胺在绝经后期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中的疗效对比[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1,24(15):3969-3970.[12]徐兵河,孙燕,宋恕萍,等.来曲唑治疗绝经后妇女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研究[J].中国新药杂志,2001,10(10):737-738.[13]陆汉红,李青,徐兵河,等.阿那曲唑对绝经后乳腺癌患者血脂的影响[J].中华肿瘤杂志,2011,33(7):3737-3738.[14]刘金萍,李昀.绝经后乳腺癌术前阿那曲唑新辅助内分泌治疗58例临床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14(7):995-996.[15]王孟丽.阿那曲唑替代他莫普芬对绝经后期乳腺癌术后患者子宫内膜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2,34(21):1113-1114.[16]孙迪文.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表达及其与Ki-67、AI的相关性研究[J].实用癌症杂志,2010,25(2):126.[17]李荣萍,任佳,吕文静,等.來曲唑在绝经后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09,49(32):67.[l8]胡民主.乳腺癌术后内分泌治疗的疗效观察[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1,20(12):1389-1391.[19]陈伟财,何劲栋,王敏,等.老年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临床应用[J].中国癌症杂志,2011,21(5):359-362.[20]唐蓉,梁祯,丁力.高频彩超与X线钼靶在早期乳腺癌筛查中的价值[J].西部医学,2015,27(4):592-594.[21]张柏林,刘海洁,张保宁.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进展[J].医学研究杂志,2010,39(2):13-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