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痉挛症的诊断与治疗

婴儿痉挛症的诊断与治疗
婴儿痉挛症的诊断与治疗

婴儿痉挛症的表现及治疗方法

婴儿痉挛症的表现及治疗方法 婴儿痉挛症婴儿痉挛症为婴儿期发生的一种癫痫综合症,是婴儿时期所特有的一种癫痫。婴儿痉挛症的表现及治疗方法,婴儿痉挛症发生在出生后几天到30个月,婴儿痉挛症多在1岁以内发病,3~7个月发病人数最高,男孩较女孩发病率高。。由于婴儿整天在床上或襁褓中,年轻的妈妈又无带孩子的经验,容易麻痹大意,把发作病情误认为由于孩子饥饿、尿布湿或头颈身体不适引起。婴儿痉挛症的表现及治疗方法,这个病的后果是不良的,死亡率占13%,而90%以上智能低下。大部分婴儿痉挛症的孩子都容易合并脑发育不良,痉挛停止后,可遗留神经损伤症状和体征,如语言障碍、部分失明、斜视、肢体瘫痪,或有其他类型癫痫发作。 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疾病原因,婴儿痉挛症的表现及治疗方法,导致阴阳之气不足,而产生语言,性格,精神思维活动和感觉功能障碍。先天禀赋不足,也即胎气不足所致。因为先天禀受父母精血不足,则脑髓空虚,脑髓空虚,则不能主宰精神思维活动和感觉功能,因而产生语言运动障碍,性格异常,智能低下的表现。因此,认清楚疾病,及时予以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婴儿痉挛症是婴儿时期特有的—种癫痫,多数是因脑部器质病变或遗传代谢性疾病所起,婴儿痉挛症的表现及治疗方法,预后差。有90%的病人有智力和体力发育明显障碍,这是癫痫中最难治疗的一种类型: (1) 本病有3个特点: ①每单个发作时间极短,瞬间即过.不及数秒钟: ②全身尤其是头部和上身向前屈。 ③发作次数频繁,短时间内形成连续成串的发作。 (2)本病临床表现有3种形式: ①鞠躬样痉挛:突然发生短暂的全身肌肉痉挛,躯干和腿弯曲,双臂向前向外急伸。 ②点头样痉挛:肌肉痉挛局限于头颈部,出现点头样发作,前额、面部易出现碰伤。 ③闪电样痉挛:持续时间非常短暂,只有当发作时碰

婴儿痉挛症的治疗和预后研究进展

婴儿痉挛症的治疗和预后研究进展 摘要婴儿痉挛症是婴幼儿时期特有的癫痫综合征,大概1/2婴幼儿时期严重癫痫均存在痉挛症,对于婴幼儿的智力发育造成严重的影响。为提高婴儿痉挛症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预后,本文收集了近年来关于婴儿痉挛症治疗及预后的相关研究报道资料进行综述。 关键词婴儿痉挛症;治疗;预后;研究进展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表明[1],约1/2000~1/3000左右活产婴儿会出现婴儿痉挛症,在1岁内发病的患儿超过90%,婴儿分娩后4~6个月是婴儿痉挛症的发病高峰期。约>80% 婴儿痉挛症患儿的病因是可以查明的,主要是由于遗传代谢病、神经皮肤综合征、脑发育畸形、围生期脑损伤等各方面因素所致。少数患儿属于特发性、隐源性发病。特发性癫痫目前主要认为与遗传因素相关;隐源性癫痫主要是指通过相关检查手段无法明确病因。婴儿痉挛症患儿主要表现为一系列痉挛发作,智力发育倒退或停滞,非常不利于婴儿的身心健康成长,临床上急需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提高患儿预后。 1 婴儿痉挛症的治疗 大多数痉挛症患儿经过合理用药后基本上可以有效控制临床症状发作,改善患儿的预后。目前临床治疗婴儿痉挛症的方法以下几种:①针对病因治疗,给予大剂量维生素B6静脉注射,有利于诊断、治疗吡哆醇依赖症。苯丙酮尿症或者其他代谢异常患儿可以采用低苯丙氨酸饮食治疗。②糖皮质激素、促肾上腺激素(ACTH)治疗。③采用硝西泮、氯硝西泮以及丙戊酸等抗癫痫药物治疗。 ④外科手术及其他治疗方法。 1. 1 大剂量维生素B6 目前在日本主要采用大剂量维生素B6治疗婴儿痉挛症,对10%~30%患儿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而且该治疗方法起效很快,在用药14 d后即可见效。而且隐源性痉挛症患儿治疗效果优于症状性痉挛症患儿,尤其是对于吡哆醇依赖症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关于维生素B6的使用剂量,有学者认为应该给予20~30 mg/(kg·d),然后按照治疗反应情况以及患儿的耐受情况,在用药3~4 d后将给药剂量增加40~50 mg/(kg·d)。也有学者研究认为,应该给予口服100 mg/(kg·d), 3 次/d,用药6 d后可以增加到300 mg/(kg·d),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可达到29.6%。有学者研究表明[2],对17例患儿采用小剂量ACTH以及大剂量维生素B6联合治疗,结果连续治疗1个月后,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80%,且患儿智力发育良好。 目前临床上尚未研究出维生素B6治疗痉挛症患儿的具体机制,可能和维生素B6的转化物即吡哆醛-5-磷酸可以辅助患儿机体代谢有关,提高机体兴奋阈值,有效控制痉挛发作。应用维生素B6并不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一般主要包括消化道出血、胃肠道不适反应、感觉异常、多发神经炎、肝功能异常等。

婴儿痉挛症ACTH治疗常规

婴儿痉挛症ACTH治疗常规 1、明确诊断后,首先给予大剂量的维生素B6 100mg静脉应用或口服3天,之后可改为10mg tid,同时进行激素应用前的检查,包括: a)PPD b)血、尿常规、血生化 c)血沉(ESR,15~20mm/h) d)胸片 e)心电图 2、跟家长谈话,讲明ACTH治疗的必要性及副反应(感染、血压、心率、电解质、体重、 骨质疏松等),并签字同意使用。 3、开始ACTH治疗,下病重,改为特级护理。 ACTH开始为1U/kg.d,如惊厥控制继续使用2周;若2周后疗效不明显,改为25U/d,再用2周,总疗程不超过4周。方法:加至100ml 5%葡萄糖中持续静点大于6小时,同时补充鱼肝油、钙剂、适当补充钾剂。监测:用药时血压、心率、体温;每2周查一次血常规、血生化,疗程结束时如发作缓解复查脑电图。 4、疗程:上述治疗结束后改为强的松(5mg/片)口服,移行减量 (1)1.5-2mg/kg.d, 每日1次用药,清晨顿服,2周 (2)将2日的激素量相加后,总量的1/3在2周内减停 (3)剩余总量的2/3为隔日顿服,4周减停 (4)总疗程(不算ACTH)8周 5、激素减量方案举例:体重10kg,强的松20mg/d x2周(或10mg,bid x3天,20mg/d x11天),之后为27.5mg/d单日服,12.5mg/d双日服。双日强的松每3天减2.5mg在2周的时间内减停。之后每5天减1片在4周的时间内将单日的量减停。总疗程约8周。 6、患者出院时让家长准备台历,必须把激素的减量方案写详细并跟家长讲明白。 7、如ACTH疗效不佳,同时应用其他抗癫痫药物,出院医嘱须讲明其他药物的应用方案,包括加量或减量方法,目标剂量,需要定期检测的指标如肝肾功能,药物浓度,脑电图等。用于监测药物毒性时肝功能的监测间隔一般为用药1个月,3个月,6个月,如有异常,需要更严密监测。脑电图视情况每3-6个月可以复查一次。

湿疹的诊断与鉴别治疗

湿疹的诊断与鉴别治疗 湿疹的诊断与鉴别 主要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特点,诊断较容易。急性湿疹皮疹表现为多形性、对称分布,倾向渗出;慢性型皮损呈苔藓样变;亚急性损害介于上述两者之间。自觉瘙痒剧烈;容易复发。对特殊型湿疹应注意其独特临床症状,诊断也不困难。慢性湿疹需同神经性皮炎鉴别,神经性皮炎先有瘙痒后发皮疹。苔藓样变明显,皮损干燥、一般无渗出、无色素沉着。好发于颈项、骶部及四肢伸侧。可耐受多种药物及理化等刺激。 分类治疗 中医在临床上将湿疹分:湿热症,血虚风燥症。中医建议,湿热症:一般瘙痒、丘疹型建议止痒抑菌为主可以使用同仁堂皮肤病血毒丸和立湿宁中药配合使用。湿疹患者应避免喝酒、咖啡、辛辣刺激与油炸的食品,饮食应清淡,多吃水果蔬菜。榴莲、芒果、龙眼、荔枝等属热性水果少吃,以免病情“火上加油”。患者可多吃绿豆、冬瓜、莲子、苦瓜等清热利湿食品。

血虚风燥症:血虚风燥症应注意肝火旺盛,在饮食尽量清淡为主,多吃青菜、芹菜、胡萝卜、一定注意避免面烟酒,同事可以用一些调理气血的药物、止痒润燥、清热利湿进、修复皮损进行治疗,如立湿宁纯中药效果显著。保持心情舒畅、不要便秘等,最重要是过敏的患者尽量不要接触过敏原。 湿疹的分类,很多的患者都会认为湿疹只有一种,但是在临床上根据患者的发病原因、发病时间、皮损特点、主要症状等被分为好几种。在进行治疗的时候一定要分清楚自己是哪一种湿疹再进行治疗,否则用错了药就会造成很多的不良后果。 湿疹的分类 湿疹按照病情分为:急性湿疹、慢性湿疹 按照主要的症状分为:脂溢性湿疹、干性湿疹、阴囊湿疹、小儿湿疹、淤积性湿疹、肛门湿疹。 不同的湿疹治疗方法也不同,根据病情的发展治疗所需要的时间和方式也都不相同,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确诊治疗,才能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小儿湿疹

痱子和湿疹有什么不同呢? 痱子和湿疹还是可以分开的。痱子不痒,湿疹是特别痒,因为湿疹的特点是有渗出、特别痒,这是湿疹的 特点,从感觉上来说,痱子不痒。 还有看发疹位置,湿疹全身哪都可以起,但是痱子一般都是在出汗多的地方,前额,后背,颈部,腋下,这些容易出汗的地方,又不透气的地方容易出痱子,所以出疹子的位置是不一样的。 从皮疹的表现来说,痱子是随着温度变化的,凉快没了,一热就来了,夏天的热浪是一波接一波的,痱子是一批一批的起。湿疹对温度只能是随着温度红一点,但是并不是随着温度低就退掉了,而且特别的痒,并不随着温度变化,这可能是最好区别痱子和湿疹的一点。 揭秘宝宝出湿疹的原因 湿疹是新生宝宝的常见病之一。当宝宝出现湿疹时,妈妈应该少担心、多护理,从现在就开始了解一些湿疹的家庭护理和就医用药的常识吧,到时就可以让宝宝免去湿疹的痛苦了! 什么是湿疹湿疹? 俗称胎毒,也叫胎癣或奶癣,是一种常见的新生儿和宝宝过敏性皮肤病。 多发生于刚出生到2岁的宝宝。大多在头面部、颈背和四肢,出现米粒样大小的红色丘疹或斑疹。 解密宝宝出湿疹的原因: 1、天生的过敏体质。湿疹与遗传因素有关,有些宝宝天生就是过敏体质,多数含蛋白质的食物经常 可以引起这类宝宝皮肤过敏而发生湿疹,如牛奶、鸡蛋、鱼、肉、虾米、螃蟹等。 2、后天因素的刺激。吸入空气中的化学性粉尘、气雾、霉菌孢子、植物的花粉、植物挥发物、尘螨、 羽毛、动物皮毛碎屑等,也会刺激宝宝而引起过敏。 3、衣物、日用品的原因。宝宝穿的毛织品、絮有羊毛绒的被子、装有动物毛绒的枕头、衣物上的染料和母亲的有色衣服等,都可能是引起宝宝过敏的原因。如果宝宝穿得太厚、穿的衣质过粗、吃得过饱、 室温太高等也可使湿疹情况加重。 4、其他原因。如,有些患儿家族中往往有哮喘、过敏性鼻炎和特异性皮炎等。此外,当宝宝出现消 化不良、喂养过度、大便干结、腹泻等情况时,也可诱发湿疹。 婴儿湿疹高发常见5大原因 近半个多月来,婴儿湿疹进入高发季,候诊大厅中不时啼哭的小宝宝特别多,专家表示,最近气温回升,宝宝身上脸上容易出现“红疙瘩”,特别受罪,家长们须提高警惕。 婴儿湿疹的症状由轻及重 据介绍,通常婴儿湿疹发病都是在孩子出生后的1到3个月,部分患儿延至幼儿或儿童期,病情轻重不一。湿疹患儿病灶一般在头面部,如额部、双颊、头顶部,随着病情的加重,逐渐向颏、颈、肩、背、臀、四肢蔓延,最终可能在全身发作。婴儿湿疹初起时为散发或群集的小红丘疹或红斑,但是会逐渐增多,几天后可能还会出现小水疱,甚至会糜烂,继发感染。 婴儿湿疹病发常见五大原因 1.遗传过敏体质 遗传的过敏体质是婴幼儿发生湿疹的主要内在原因。 2.日常饮食成为过敏原 牛奶、鸡蛋、鱼虾、牛羊肉等食物中的异种蛋白成分,食品添加剂、防腐剂、保鲜剂,饮料等可作为 过敏原而引起湿疹。 3.生活环境因素刺激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婴儿痉挛的护理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婴儿痉挛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8-11-13T14:11:37.430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第15期作者:胡晓敏 [导读] 在婴儿痉挛症 ACTH 治疗期间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指导,加强对不良反应的观察及处理,对顺利完成治疗计划有着重要的意义。 (贵阳市妇幼保健院;贵州贵阳 550003) 【关键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婴儿痉挛副作用护理 Nursing study of corticosteroid therapy in infants with spasm Key words:Adrenal corticosteroids Baby spasm side effect nursing Huxiaomin Guiyang Women and Children's Health Hospital Guiyang, Guizhou 550003 [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5-0120-02 婴儿痉挛又称 We st 综合征,是婴儿期最常见的年龄依赖性癫痫性脑病,常用抗癫痫药物疗效差。近年来国内外应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 TH) 治疗取得疗效[1-2] 。我科自起用 ACT H 治疗12例婴儿痉挛,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 1 对象本组12例病例均为我科 2016 年1 月~ 2018年4月在我科的住院患儿,其中男 8例,女5例; 年龄最小 2 月7天 ,最大 11 月25天。全部病例均符合1989 年国际抗癫痫联盟关于婴儿痉挛的诊断标准。 1. 2 方法选用ACTH ,规格为25U/2 ml ,使用剂量按 1~2 IU/kg ACTH加入5%葡萄糖液80ml中静脉滴注,电脑输液泵维持8 h , 1次/d ,连续 4周。如2 周后痉挛控制不满意可加量 ,连续2 周。 2 结果 2. 1 疗效标准完全缓解: 治疗后痉挛发作完全控制; 有效: 治疗后痉挛发作次数减少≥50%; 效差; 治疗后痉挛发作次数减少≤50%; 无效: 治疗后痉挛发作无改善。静滴 ACTH 4 周后,再进行疗效评价。疗效结果: 显效 4 例,有效6 例,效差 2 例, 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74%。 2. 2 副作用观察结果呼吸道感染1 例,肠道感染l例,高血压l 例,皮疹2 例,低血钾1 例。 3 护理 3. 1 用药前护理已有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等处感染积极治疗; 仔细检查口腔、全身皮肤皱折处,排除霉菌性口腔炎或皮炎;抽血查血钾及空腹血糖。测量基础血压及体重并记录。测腋温 6 次/d ,连续 3 d 并记录。观察痉挛发作持续时间、发作表现、伴随症状,寻找痉挛发作规律,尽量在可能发作时间里行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监测到痉挛发作及同步脑电图对婴儿痉挛有诊断性意义。 3. 2 用药时护理 3. 2. 1 ACTH 可抑制抗体的产生、抗原抗体反应引起的激肽释放及其后的免疫反应,作为免疫防御系统受抑制的结果,机体被被感染的危险性增加。加强基础护理和消毒隔离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手段。将患儿安置在单独病房内,和感染病人分开,减少探陪。室内开窗通风,每天空气消毒 1 次。做好口腔、皮肤、会阴部护理,预防霉菌感染及尿布皮炎。指导家长合理喂养,暂不改变饮食种类或添加辅食,餐具注意消毒。测腋温3次/d并记录。 3. 2. 2 建立 ACT H 使用时的病情观察表格,表格包括日期、时间、精神状态、体温、血压、血糖、血钾、体重、皮肤、痉挛发作次数及表现等内容。血压每日测量三次,分别在输注ACT H前,输注ACT H4小时及输注ACT H结束后测量,小婴儿用普通血压计很难测量准确,可用心电监护仪的血压模块测量。血糖血钾每日测量二次,分别在输注ACT H前后测量、白细胞数、大便OB 试验每周遵医嘱检测。体重每周测 2 次,体重增加过多要排除体内水钠潴留。AC TH 过敏反应常见有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少见,皮肤状况要每天观察,尤其需注意的是,在用药后期仍有过敏反应发生的可能。 3. 2. 3 ACTH 静脉注射时, 血浆 T1/2 仅为 15min ,为了使肾上腺皮质达到最大兴奋,要求静滴时间维持8 h 左右。长时间的输液限制了患儿的活动,给其带来不舒适感,应协助家长做好生活护理和婴儿的安抚。ACTH治疗婴儿痉挛症,输液时间长而小儿血管较细,要有计划地选择静脉血管,避免后期静脉穿刺困难,使用静脉留置针,注意无菌操作和留置针穿刺部位的护理, 留置针使用72~96小时为宜,防止静脉炎的发生。 3. 2. 4 70%~ 90 %婴儿痉挛影响患儿的智力,远期预后普遍较差,且后续治疗时间长,家长的心理焦虑重,心理护理至关重要。 3. 3 用药后护理为防止急性肾上腺皮质激素撤退反应和痉挛发作反复,停止ACT H 静滴后,需继续口服强的松起始剂量2mg/kg顿服,并逐渐减量。复查脑电图,和医生一起作疗效评价。做好出院准备及相关健康知识指导。 4.讨论 婴儿痉挛症是一种具有年龄相关性的癫痫性脑病,包括典型的三联征:特殊的痉挛发作、精神运动发育迟滞或倒退和脑电图呈现高峰节律紊乱。临床上较其他类型癫痫难以控制,预后很差,有 70%~ 78%的患儿存在精神运动发育迟滞。ACTH 通过抑制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CRH 的过度分泌和释放,起到抗惊厥作用。从而减少痉挛的发作改善患儿预后。有研究表明,ACTH 治疗过程中可诱发或加重感染、应激性溃疡、高血压、高血糖及电解质紊乱等一系列不良反应。 ACTH 作为治疗婴儿痉挛症的方案之一,其疗效肯定,而且它能促进婴儿痉挛症患儿神经认知发育,降低以后转变为其他类型癫痫发作的概率,改善预后。另外,在 ACTH 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充分做好用药前准备,加强宣教,用药中认真、细致观察,及早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减少其对患儿机体的损害,从而提高 ACTH 疗效和患儿的生存质量。 总之,在婴儿痉挛症 ACTH 治疗期间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指导,加强对不良反应的观察及处理,对顺利完成治疗计划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Riikonen R. In fant ile spasm s: therapy and out come[ J] . J ChildNeu rol. 2004 , 19( 6)∶401 -404. [2]陈国利,张月华,秦炯,等. AC TH 治疗婴儿痉挛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 J ] .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4 , 19( 7) ∶406-408.

婴儿痉挛症的症状表现及诊断方法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婴儿痉挛症的症状表现及诊断方法 导语:婴儿痉挛症是婴幼儿时期一种特有的癫痫疾病,这种病的症的发病年龄较早,具有特殊的痉挛形式,90%伴有明显的智力、体力发育障碍。脑炎、产伤、脑外伤为常见病因。 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有些婴儿可能会发生全身性的肌肉痉挛,其主要表现为躯干和腿弯曲,双臂向前向外急伸。其实这就是婴儿痉挛症,发生在出生后几天到30个月,半岁前是发病高峰。但是由于年轻妈妈缺乏经验,容易麻痹大意,耽误了婴儿病情,其实只要知道现象,就能第一时间知道其病情,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婴儿痉挛症的具体表现和诊断方法吧! 一、痉挛发作特点 要了解婴儿痉挛症的症状,首先我们来看看该病发作时有什么样的特点。婴儿在发生这种病时,其主要表现呈鞠躬样或点头样,亦有人观察到本病呈多种形式发作,如屈曲-过伸混合性痉挛最常见,其他有屈曲性、过伸性、肌阵挛、失张力或强直性、一侧性、非典型失神发作等。发作形式为连续成串出现的强直性痉挛,表现为两臂前举,头和躯干向前屈曲,少数病例向背侧呈伸展位,重复出现数次甚至数十次,有时伴喊叫或微笑。95%的病例有精神运动发育落后。脑电图呈高峰节律紊乱,为持续高波幅不同步、不对称的慢波,杂以多灶性尖波和棘波。发作期脑电图可有数秒钟的平坦快波。少数可为一侧性婴儿痉挛发作,伴脑电图一侧性高峰节律紊乱,见于严重的一侧半球损伤患儿。婴儿痉挛的病因多为症状性,可有早期发育障碍,如代谢病、脑发育畸形、神经皮肤综合征(结节性硬化等)及感染等异常。影像学检查约80%以上可见脑萎缩、畸形等异常。10%~20%为特发性,无可寻病因,预后较好。鉴别诊断主要是与良性婴儿肌阵挛性癫痫(benign

婴儿痉挛症ACTH治疗常规

精品文档 . 婴儿痉挛症ACTH治疗常规 1、明确诊断后,首先给予大剂量的维生素B6 100mg静脉应用或口服3天,之后可改为10mg tid,同时进行激素应用前的检查,包括: a)PPD b)血、尿常规、血生化 c)血沉(ESR,15~20mm/h) d)胸片 e)心电图 2、跟家长谈话,讲明ACTH治疗的必要性及副反应(感染、血压、心率、电解质、体重、 骨质疏松等),并签字同意使用。 3、开始ACTH治疗,下病重,改为特级护理。 ACTH开始为1U/kg.d,如惊厥控制继续使用2周;若2周后疗效不明显,改为25U/d,再用2周,总疗程不超过4周。方法:加至100ml 5%葡萄糖中持续静点大于6小时,同时补充鱼肝油、钙剂、适当补充钾剂。监测:用药时血压、心率、体温;每2周查一次血常规、血生化,疗程结束时如发作缓解复查脑电图。 4、疗程:上述治疗结束后改为强的松(5mg/片)口服,移行减量 (1)1.5-2mg/kg.d, 每日1次用药,清晨顿服,2周 (2)将2日的激素量相加后,总量的1/3在2周内减停 (3)剩余总量的2/3为隔日顿服,4周减停 (4)总疗程(不算ACTH)8周 5、激素减量方案举例:体重10kg,强的松20mg/d x2周(或10mg,bid x3天,20mg/d x11天),之后为27.5mg/d单日服,12.5mg/d双日服。双日强的松每3天减2.5mg在2周的时间内减停。之后每5天减1片在4周的时间内将单日的量减停。总疗程约8周。 6、患者出院时让家长准备台历,必须把激素的减量方案写详细并跟家长讲明白。 7、如ACTH疗效不佳,同时应用其他抗癫痫药物,出院医嘱须讲明其他药物的应用方案,包括加量或减量方法,目标剂量,需要定期检测的指标如肝肾功能,药物浓度,脑电图等。用于监测药物毒性时肝功能的监测间隔一般为用药1个月,3个月,6个月,如有异常,需要更严密监测。脑电图视情况每3-6个月可以复查一次。

中国人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专家共识(第三稿·2014版)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4年9月第20卷第9期Chin J Osteoporos,September 2014,Vol 20,No.9 Published online www. wanfangdate. com. cn doi: 10. 3969 / j. issn. 1006-7108. 2014. 09. 001 1007 编者按 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各学科组专家委员会成立两年了,各学科专家委员会组织本领域专家开展 了学科指南或专家共识的编写工作。经过专家们多次认真讨论,反复修改,在2014年4月杭州国际会议上 各学科组报告了指南或专家共识,与会代表反响很好,并提出了进一步的修改建议,大部分专家委员会按期完 成了专家共识的编写工作。这些学科组的指南或共识参考了国外最新研究进展,贴近我国骨质疏松诊疗研的实 际,旨在为各级医疗或研究机构开展骨质疏松临床和研究提供参考或指导。本刊将在近期陆续刊登各学科组专 家委员会编写的指南或共识。本次刊登的指南或专家共识,以学科组署名的,表明该学科组专家委员会已建 立。有的学科组专家委员会尚未建立起来,将用学科组牵头单位的名义发表专家共识,2015 版指南或专家共识将全部以学科组专家委员会名义发表。这些专家共识将于2015年4月17日北京春季国际会议前夕在北京五环大酒店向与会代表再次报告,各单位如要建立研究手段,欢迎参会学习,请留意学会发出的后续通知。 中国人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专家共识( 第三稿·2014版) 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学科 组组长张智海刘忠厚李娜 其他审阅专家:张萌萌黄琪仁马远征王亮刘勇刘新宇朱钧蓝旭李士春杨鸿兵喻恒峰汤光宇张 伟姚伟武李绍林彭俊红周晟周劲松 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 张智海) ; 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 刘忠厚) ; 北京积水潭医院( 李娜) ; 吉林大学第四医 院 ( 张萌萌) ; 上海市第六医院( 黄琪仁姚伟武) ; 解放军总参谋部总医院( 309医院) ( 马远征王亮) ; 青岛大学医学院 附属医院 ( 刘勇) ;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刘新宇) ; 湖南省怀化第一人民医院( 朱钧) ; 兰州军区总医院( 蓝旭) ; 北京石景山 医院( 李士春) ; 北京密云中医院( 杨鸿兵) ; 江西省人民医院( 喻恒峰) ;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汤光宇) ; 河北省三院( 张 伟) ;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李绍林) ; 武汉市普爱医院( 彭俊红) ; 甘肃省中医院( 周晟) ; 成都军区总医院( 周劲松) 中图分类号: R68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7108( 2014) 09-1007-04 摘要: 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组织专家在2000年第二稿的基础上,复习了近年来国际国内在骨质疏松症诊断方 面的研究进展,结合中国人群特点和中国骨质疏松症防治实际情况,制定本共识为各级医疗机构开展骨质疏松症诊疗工作 提供参考。骨密度测量在骨质疏松症诊断中有重要作用,可以参照WHO- 2. 5 SD的标准,也可以根据中国人群的实 际情况采用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 OCCGS) 建议的- 2. 0SD或者骨量下降25%作为诊断标准。并提出了 在使用DXA骨密度诊断时需要注意DXA的局限性,避免漏诊。根据近年来定量CT研究的成果,首次在共识中建议 采用国际临床骨密度学会 ( ISCD) 和美国放射学院( ACR) 推荐的腰椎QCT骨密度低于80 mg / cm3作为骨质疏松 的诊断标准。首次建议在骨质疏松诊断中的FRAX应用。脆性骨折作为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的重要性,并推荐综合影像 检查诊断脆性骨折和鉴别诊断。强调了骨生化检查的作用。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测量; 诊断标准; 影像学检查 Expe rt conse nsus on the diagnosis of oste oporosis in Chine se Population ZHANG Zhihai,LIU Zhonghou,LI Na The Osteoporosis Committee of China Gerontological Society Corresponding author: LIU Zhonghou,Email: occgs@ 126. com Abstract:Based on the year 2000 the 2nd version of the diagnosis of osteoporosis,the Osteoporosis Committee of China Gerontological Society ( OCCGS) has organized experts to learn the research advance in recent years all over the w orld,to consid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population and the medical practice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osteoporosis in China,and to make the follow ing consensus of the diagnosis of osteoporosis for guidelines of osteoporosis management in all levels of medical *通讯作者: 刘忠厚,Email: occgs@ 126.com

湿疹诊疗指南

《湿疹诊疗指南》 湿疹(Eczema)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 其特点为反复发作、剧烈瘙痒、皮疹多型性、对称分布。为规范湿疹的诊治,专家组在循证医学的基础上特制定本指南,随着学科的发展其内容将会不断予以修订,以满足集团皮肤科医师的需求。当然,指南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和新药的研发,痤疮的治疗也需与时俱进,定期更新。 本《指南》只是帮助医生对湿疹诊疗和预防作出正确决策,不是强制性标准;也不可能包括或解决湿疹诊治中的所有问题。因此,临床医生在针对某一具体患者时,应充分了解本病的最佳临床证据和现有医疗资源,并在全面考虑患者的具体病情及其意愿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 一、定义 是病因不确定的过敏性炎症,在急性阶段中有红斑、丘疹、水疱、糜烂等皮疹,在亚急性阶段时渗液较少。在慢性阶段时,患处皮肤干燥,有色素沉着、鳞屑及苔藓样化等。湿疹容易复发,有时加重或减轻。病人一般觉痒。 二、症状 1、皮损特点: 皮疹多形性、对称分布、瘙痒剧烈、界限不清、易见渗出、反复发作可将湿疹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期。 1.1急性湿疹: 为原发性、多形性皮疹; 在红斑基础上有密集的针头至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疱疹或小水疱,经搔抓可形成糜烂面、渗出及结痂; 皮损边缘弥漫境界不清; 若伴有感染可形成脓疱; 常对称发生。 1.2亚急性湿疹: 介于急性和慢性湿疹之间,红肿及渗出减轻,可有丘疹及少量丘疱疹,轻度糜烂、鳞屑、结痂,瘙痒可减轻; 若再次接触致敏原、处理不当或刺激可再次转为急性湿疹,若经久不愈可转为慢性湿疹。 1.3慢性湿疹: 常由急性及亚急性期迁延而成,皮损为散在红斑及丘疹、抓痕,皮肤肥厚,呈苔藓样变,伴色素沉着或减退,瘙痒明显; 时轻时重,可延续数月、数年之久;

婴儿痉挛症行ACTH药物治疗不良反应及护理

婴儿痉挛症行ACTH药物治疗不良反应及护理 发表时间:2015-10-12T10:12:11.040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21期供稿作者:叶少云 [导读]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婴儿痉挛症属于婴幼儿阶段所特有的一种癫痫综合症状,临床中主要体现为EEG高峰节律紊乱、痉挛等症状。 叶少云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350001) 【摘要】目的:探讨婴儿痉挛症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的不良反应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2013年7月至2014年11月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44例痉挛症婴儿。结果:通过治疗,本组患儿出现2例水肿,4例皮疹,4例感染,4例低血钾,8例嗜睡,18例烦躁不安,4例血压升高,在进行对应的护理以后,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88.63%(39/44)。结论:针对婴儿痉挛症,在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的同时,针对不良反应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升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痉挛症;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1-0291-02 婴儿痉挛症属于婴幼儿阶段所特有的一种癫痫综合症状,临床中主要体现为EEG高峰节律紊乱、痉挛等症状。临床当中通常采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进行治疗,然而在治疗过程中具有极高的不良反应几率,预后情况不理想[1]。鉴于此,我院在治疗痉挛症患儿的同时,针对其不良反应给予对应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进行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2013年7月至2014年11月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44例痉挛症婴儿。当中男31例,女13例;年龄4个月~1.5岁,平均年龄(0.7±0.2)岁;病程2~6个月;混合型发作患儿为9例,屈曲型痉挛发作患儿为32例,伸展型痉挛发作患儿为3例。 1.2 治疗方法将40u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融入到100ml5%浓度的葡萄糖注射液当中,通过静脉输液泵进行8h的泵注,每天一次,持续治疗4周。 1.3 不良反应护理 1.3.1精神神经类不良反应护理由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会促使中枢神经系统更为兴奋,导致患儿自身的行为与情绪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本组8例患儿出现嗜睡不良反应、18例患儿出现烦躁不安症状。针对该种情况,护理人员应当采用适当降低持续泵注的速度,同时指导患儿家长采用转移患儿注意力的方法来缓解患儿的症状。针对哭吵情况过于严重的患儿应当采用水合氯醛灌肠。 1.3.2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使用会导致患儿发生低血钾的症状。本组患儿出现4例低血钾,临床主要体现为心律紊乱、心音迟钝、腹胀以及四肢无力等症状。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必须要密切关注患儿的低血钾症状,同时要定期检查患儿的血电解质,并且要指导患儿家长在饮食中补充一定量的含钾食物,比如菠菜、牛奶以及橙汁等,从而有效防止低血钾症状。倘若患儿已经发生低血钾症状,护理人员则应当采用口服或者静脉补钾的方式。 1.3.3感染预防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使用会导致患儿本身的防御能力下降,导致患儿感染的几率增加,而本组共4例患儿出现感染。针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应当积极向患儿家长做好相应的宣教工作,尽可能减少探视与串病房的情况。尽量把患儿安排在单人房间中治疗,陪护人员限制在2人左右。每天采用含氯消毒液湿拖两次病房地面,并擦拭门窗、床头柜以及椅子各一次。病房要保持舒适的湿度、温度,每天定时开窗,保障房间空气流通。 1.3.4皮疹观察本组4例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发生红色斑丘疹的症状,立刻暂停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使用,同时采用葡萄糖酸钙与地塞米松静脉注射,患儿皮疹症状均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待到完全消退以后再继续治疗。 2.结果 通过治疗,本组患儿出现2例水肿,4例皮疹,4例感染,4例低血钾,8例嗜睡,18例烦躁不安,4例血压升高。在进行对应的护理以后,完全缓解为15例,有效14例,无效5例,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88.63%(39/44)。 3.讨论 婴儿痉挛症属于一种具备年龄相关性的癫痫性脑病,主要包含脑电图高度失律、特殊痉挛发作以及精神运动发育迟滞这几个典型特征,预后情况较差,将近8成的患儿都存在精神运动发育迟滞症状[2]。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能够针对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的过度释放与分泌产生抑制效果,发挥抗惊厥的重要作用,从而有效降低患儿痉挛的进一步发作,从而有效改善患儿的预后情况[3]。大量的临床研究与实践证实,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使用过程中会引发电解质紊乱、高血糖、高血压、应激性溃疡以及感染等不良反应症状[4]。本组研究数据当中出现2例水肿,4例皮疹,4例感染,4例低血钾,8例嗜睡,18例烦躁不安,4例血压升高。 作为婴儿痉挛症的首选治疗方案,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疗效确切,并且其能够有效促进患儿神经认知能力的发育,有效降低患儿未来转变成为其他癫痫发作类型的几率,显著改善患儿的预后情况[5]。而正如上文所述,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在使用的过程中极易引发各类并发症,所以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必须要积极做好相应的用药前准备,通过加大宣教力度,密切观察患儿的临床症状,第一时间发现并处理患儿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降低不良反应对患儿健康产生的伤害,以此来提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 黄建萍,赵晓艳,都娟,肖丽丽.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应用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频复发及激素依赖患儿疗效及安全性初探[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2,03:178-181. [2] 石秀玉,丁瑛雪,刘占利,石凯丽,邹丽萍.黑皮质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婴儿痉挛症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反应性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2,05:563-572. [3] 李燕梅.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儿科重症感染的临床观察[D].山东大学,2012. [4] 鞠俊,黄静,李慧,庞领玉,史泽宁,张君嗣,苏小俊,陈小桥,邹丽萍.硫酸镁联合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婴儿痉挛症开放性临床研究[J].中国

骨质疏松症中医诊疗方案(精)

骨质疏松症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YYXH/T50-135— 2008》由于年老肾亏,气血不足,或复因寒湿之邪侵袭,使气血凝滞,络脉不通,筋骨失养,导致“骨痹”“骨痿”的发生。基本病机是由于本虚, 病位在骨,证属本虚标实,以肝、脾、肾三脏虚弱,尤以肾虚为本,寒湿血瘀为标。初起时以多见实证或虚证多见,发病日久则多虚实夹杂之证。 1.1. 腰背酸痛初期时出现腰背痛,此后逐渐发展到持续性疼痛 有时可伴有四肢放射性痛和麻木感 1. 2. 驼背身材缩短坐高与身高的比例缩小,是骨质疏松的特点之 1.3. 骨折是骨质疏松的主要后果 (二证候诊断 1、阳虚湿阻证: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虽静卧亦不减或反加重,遇寒冷及阴雨天疼痛加剧,舌淡、苔白腻,脉沉而迟缓。 2. 气滞血瘀证:骨节疼痛,痛有定处,痛处拒按,筋肉挛缩,骨折,多有久病或外伤史,舌质紫暗,有瘀点或瘀斑,脉涩。 3、脾气虚弱证:腰背酸痛,肢体倦怠无力,消瘦,少气懒言,纳少,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缓弱无力。 4. 肝肾阴虚证:腰膝酸痛,膝软无力,驼背弯腰,患部痿软微热,形体消瘦,眩晕耳鸣,或五心烦热,失眠多梦,男子遗精,女子经少经闭,舌红少津,少苔,脉沉细数。

5. 肾阳虚衰证:腰背冷痛,酸软无力,甚则驼背弯腰,活动受限,畏寒喜暖,遇冷加重,尤以下肢为甚,小便频多,或大便久泻不止,或浮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起,舌淡苔白,脉沉细或弦。 6. 肾精不足证:患部酸楚隐痛,筋骨痿软无力,动作迟缓,早衰,发脱齿摇耳鸣健忘,男子精少,女子经闭,舌淡红,脉细弱。 7、气血两虚证:腰脊酸痛,肢体麻木软弱,患部肿胀,神疲乏力,面白无华,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细弱无力。 (三、治疗方案 辩证选择汤药或中成药 1、阳虚湿阻证 治法:散寒祛湿,温通经络 方药:肾着汤加减 干姜 6甘草 6茯苓 12牛膝 15苍术 12仙灵脾 15加减偏寒加附子 6, 偏湿加薏米 12,防己 9 中成药:健步壮骨丸,口服,一次 9克,日 2次 2、气滞血瘀证 治法:理气活血,化瘀止疼 方药:身痛逐瘀汤加减 秦艽 9羌活 12香附 9川芎 15桃仁 9没药 9牛膝 12地龙 6甘草 6 中成药:仙灵骨葆胶囊

宝宝湿疹液治疗婴儿湿疹(急性期)的疗效观察

宝宝湿疹液治疗婴儿湿疹(急性期)的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8-12-04T12:52:02.997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22期作者:孙晓宇王海 [导读] 观察宝宝湿疹液外用治疗婴儿湿疹的临床疗效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40; 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40 摘要:目的:观察宝宝湿疹液外用治疗婴儿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42例,对照组45例,实验组予宝宝湿疹液,对照组予儿肤康搽剂联合硼酸氧化锌冰片软膏,疗程均为4周。结果:临床有效率,实验组为95%,对照组为67.5%。两组疗效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宝宝湿疹液外用治疗婴儿湿疹(急性期)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关键词:婴儿湿疹(急性期);宝宝湿疹液;疗效 婴儿湿疹是一种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多发病于1岁以内的婴儿,患儿常瘙痒剧烈,以致哭闹不宁,影响患儿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西医治疗婴儿湿疹多使用糖皮质激素外用和抗组胺药物等,但不易被患儿家长接受。本研究运用清热凉血,祛风止痒的中药,联合杀菌消毒剂葡萄糖酸氯已定制成宝宝湿疹液外涂治疗急性期婴儿湿疹,观察其临床疗效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3月到2018年3月黑龙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二科门诊的小于1岁的婴儿湿疹(急性期)患儿87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42例和对照组45例。实验组由于患儿使用后皮肤发红,反应过大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5例。实际实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1.2.1西医诊断标准 依据赵辨主编的《临床皮肤病学》【1】中湿疹诊断标准制定。 1.2.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湿疮诊断标准制定。 1.2.3中医症候分级量化标准 依据赵辨在《中华皮肤科杂志》提及的EASI法,拟定量化积分表(表1.) 表1 量化积分表 1.3 纳入标准 ①年龄不超过1周岁;②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③患儿家长同意本次研究并能接受随访。 1.4排除标准①有皮肤感染或其他皮肤病者;②对治疗用药过敏者;③有原发疾病或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④2周内使用过皮质类固醇、抗组胺药者;⑤1周内局部使用过抗生素和/或抗真菌药物治疗者;⑥依从性差者或家长不同意参加本次研究者。 1.5方法 1.5.1对照组儿肤康搽剂与硼酸氧化锌冰片软膏 ①儿肤康搽剂(成都森科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B20020017) 方法:儿肤康搽剂每次取本品5ml-30ml,涂搽患处,轻揉2~3分钟,用温水冲洗干净,2~3次?d,疗程4周。 ②硼酸氧化锌冰片软膏(北京双吉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1022485)联合外用。 方法:外用,取适量涂抹患处。 1.5.2实验组宝宝湿疹液 药物组成:地肤子白鲜皮野菊花荆芥黄柏黄连苦参紫草(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草药局)20% 葡萄糖酸氯己定水溶液(上海笛柏化学品技术有限公司) 制作步骤:煎煮→过滤→加入葡萄糖酸氯己定→灌装→包装 使用方法:用纱布蘸取温水轻轻擦拭患处,擦拭干净后,将宝宝湿疹液涂于患处每次5ml~10ml,每日2~3次。 注:治疗期间:忌水洗,痂皮较厚者,可先用麻油湿润,然后轻轻掲结痂;乳母忌食辛辣腥燥发物。患儿衣物被褥应经常换洗。 1.6观察指标 依据表1观察患儿用药4周后,对照组与实验组的瘙痒程度,皮损面积及形态的改善程度。 1.7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治愈:皮损消退不低于95%,瘙痒消失;显效:皮损消退70%以上,瘙痒明显减轻;有效:皮损消退30%以上,瘙痒有所减轻;无效:皮损消退小于30%;瘙痒未见缓解。 1.8统计方法 采用 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配对秩和检验。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量化积分表 治疗前两组主要症状体征分级量化计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各组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而治疗

小剂量ACTH治疗婴儿痉挛48例临床护理

小剂量ACTH治疗婴儿痉挛48例临床护理 发表时间:2011-08-30T16:03:41.89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8期供稿作者:贾士清1 刘红卫2 [导读] 婴儿痉挛为婴幼儿时期特有的一种癫痫综合征,属难治性、年龄依赖性癫痫综合征。 贾士清1 刘红卫2 (1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山东济南 250022;2山东大学省立医院山东济南 250021)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18-0320-02 【摘要】目的对应用ACTH治疗婴儿痉挛的护理进行探讨。方法对48例婴儿痉挛儿童应用ACTH治疗的效果、脑电图变化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应用ACTH治疗婴儿痉挛有效率达到81.25%。结论应用ACTH治疗婴儿痉挛可以取得满意疗效,应注意不良反应的发生。【关键词】 ACTH 婴儿痉挛护理婴儿痉挛是婴儿期最常见的一种难治性癫痫综合征, 发作形式特殊, 有相对特异的脑电图改变,多伴发育迟缓或智力低下。临床治疗的方案较多,但是总体预后差。本组收集48例婴儿痉挛,给予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联合硝西泮治疗,对应用ACTH治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了观察。提出应注意事项及护理要点。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全部来自我院2009-2010年神经科住院患儿,所有入组病例均排除其他发作形式的癫痫并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关于婴儿痉挛的诊断标准[1]。本组48例患儿中男32例(66.67%) ,女16例(33.33%) 。发病年龄最小4月, 最大15月。其中4~6 月起病者18例(37.50%),7~9月起病者20例(41.67%),10~15月起病者10例(20.83%) 。本组患儿发病后有42例(87.50%)伴有智力发育的停滞或倒退。有6例(1 2.50%)智力运动无明显影响。脑电图( EEG)发作间期均提示高峰节律紊乱。 1.2 方法本组所有病人入院后在排除结核感染及其他严重的疾病后,予以应用ACTH治疗。每日应用 ACTH 25U在5小时内缓慢静脉泵入,连续应用2周;同时口服硝西泮治疗。应用ACTH时同时监测患儿体温、血压、血氧饱和度、心律紊乱、电解质及感染情况。应有ACTH2周后改用口服泼尼松1~2mg/(Kg·d)治疗,同时继续口服抗癫痫药物治疗。 1.3 疗效评价应用ACTH 治疗疗程结束后注意观察患儿痉挛发作控制情况,并予以复查患儿视频脑电图。疗效判断标准:完全控制;发作消失;显效:发作次数减少≥75%;有效:发作次数减≥50%;无效:发作次数减少<50%。 2 结果 2.1 治疗后疗效,本组48例患儿经过治疗后,完全控制25例(52.08 %),显效10例(20.83 %),有效4例(8.34%),无效9例(18.75%)。治疗前患儿脑电图发作间期均提示高峰节律紊乱。治疗检查患儿视频脑电图变化,48例患儿视频脑电图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4例(8.34%)患儿脑电图恢复正常,34例(70.83%)患儿脑电图高峰节律紊乱消失。20例患儿脑电图仍可见有棘波、尖波,多棘慢波发放。6例患儿脑电图一侧散发棘慢综合波。4例患儿脑电图转为不典型高峰节律紊乱。应用ACTH治疗婴儿痉挛有效率达到81.25%。 2.2 本组病例中应用ACTH 46例(95.83%)血压在正常范围。烦躁患儿占35例(41.67%),继发呼吸道感染5例(10.42%),鹅口疮2例(4.17%),消化道感染2例(4.17%),低钾血症5例(10.42%),2例(4.17%)因为应用ACTH患儿血压明显升高停用。 3 护理 3.1 应用ACTH不良反应的监测应用ACTH作为治疗婴儿痉挛一个重要的手段,虽然ACTH治疗本病显效快,疗效较好,为首选药物之一,但是ACTH引起不良反应发生率也同样较高。 3.1.1 皮质激素可增强外周血管平滑肌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可导致指趾端凉、血压升高[2]。因此用应用ACTH治疗期间应监测患儿的血压变化。本组病例中有血压明显升高2例,因为患儿家长原因停止继续治疗。本药引起血压升高可以应用降压药物控制高血压,如卡托普利。高血压在停用药物后亦逐渐恢复正常。 3.1.2 在应用ACTH时可能会引起心率减慢,可能出现面色苍白,口唇略发绀,患儿可以出现懒动,此时患儿家长容易紧张,需要做好患儿家长的宣教,指导家长合理的护理。同时监测患儿的心率及经皮测血氧饱和度,及时发现患儿病情变化。 3.1.3 应用ACTH可以出现过敏反应,本药比较常见的过敏反应为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在治疗过程中及时的观察患儿的皮肤情况,如发现有过敏反应应及时的停用ACTH治疗,终止方案。并予以相应的抗过敏处理。 3.1.4 长期应用ACTH可抑制机体免疫功能,从而诱发感染,同时可以使得原有的感染进一步加重。因此患儿有严重的感染时应先抗感染治疗,待感染得到一定的控制后加用ACTH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患儿继发感染以呼吸道、口腔及胃肠道感染为主,针对以上情况应予以相应的预防。尽量将患儿安排在单人间或者非感染病房,定期进行室内通风,进行室内空气消毒,减少探视,减少陪护人员。患儿容易出现口腔及消化道感染,护理上注意保护皮肤粘膜完整性,及时的注意口腔清洁,如果出现霉菌感染应及时处理,并调节菌群。同时注意患儿营养的搭配,注意饮食卫生,勤换衣服、及床上用品,减少胃肠道感染。加强患儿在用药期间的预防对于患儿的治疗至关重要。 3.1.5 由于ACTH促进肾上腺皮质分泌皮质醇,因此长期使用可产生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出现明显的水钠潴留和失钾,所以治疗期要定期监测患儿血电解质变化。发现异常时及时予以纠正电解质紊乱情况。同时应用ACTH容易出现骨质疏松,所以在应用ACTH及泼尼松治疗期间,需要加用钙剂以及维生素D治疗,避免骨质脱钙。 3.1.6 应用ACTH可以诱发情绪不稳定、烦躁不安、欣快、失眠等神经系统表现,同时亦可引起可逆性脑萎缩,必要时可行头颅CT检查以了解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同时与患儿家长做好详尽的沟通解释工作,避免患儿家长出现焦虑不安情绪。 3.2 用药过程中护理 在疗程进行中,由于长时间静脉泵入的用药方式,一次性静脉滴注注射方式不能适应实际需求,病人均采用静脉留置针进行穿刺治疗,既保障长时间治疗的需要,同时减轻反复静脉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针对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治疗,留置的时间较长,注意局部静脉炎的产生。同时注意选择穿刺部位,指导家长看护,避免年幼的患儿误拔穿刺针,造成局部皮肤、血管的损伤,耽误治疗。 3.3 用药后续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