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工程分析

第二章工程分析
第二章工程分析

第二章工程分析

工程分析是环境影响评价中分析项目建设影响环境内在因素的重要环节。由于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表现不同,可以分为以污染影响为主的污染型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和以生态破坏为主的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

第一节污染型项口J=程分析

一、工程分析的工作内容

对于环境影响以污染因素为主的建设项目来说,工程分析的工作内容,原则上是应根据建设项目的工程特征,包括建设项目的类型、性质、规模、开发建设方式与强度、能源与资源用量、污染物排放特征以及项目所在地的环境条件来确定。首先对工程概况、工程一般特征作简介,通过项目组成分析找出项目建设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列出项目组成表,可参照表2—2,为项目产生的环境影响分析和提出合适的污染防治措施奠定基础。结合物料与能源消耗定额,给出主要原料与辅料的名称、单位产品消耗量、年总耗量和来源,对于含有毒有害物质的原料、辅料还应给出组分。

二、工程分析的方法

一般地讲,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都应根据项目规划、可行性研究和设计方案等技术资料进行工作。由于国家建设项目审批体制改革,环境影响评价成为项目核准备案的前置条件,有些建设项目,如大型资源开发、水利工程建设以及国外引进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所能提供的工程技术资料不能满足工程分析的需要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其他适用的方法进行工程分析。目前可供选用的方法有类比法、物料衡算法和资料复用法。

1.类比法

类比法是用与拟建项目类型相同的现有项目的设计资料或实测数据进行工程分析的常用方法。采用此法时,为提高类比数据的准确性,应充分注意分析对象与类比对象之间的相似性和可比性。如:

(1)工程一般特征的相似性。所谓一般特征包括建设项目的性质、建设规模、车间组成、产品结构、工艺路线、生产方法、原料、燃料成分与消耗量、用水量和设备类型等。

(2)污染物排放特征的相似性。包括污染物排放类型、浓度、强度与数量,排放方式与去向以及污染方式与途径等。

(3)环境特征的相似性。包括气象条件、地貌状况、生态特点、环境功能以及区域污染情况等方面的相似性。因为在生产建设中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即某污染物在甲地是主要污染因素,在乙地则可能是次要因素,甚至是可被忽略的因素。

类比法也常用单位产品的经验排污系数去计算污染物排放量。但是采用此法必须注意,一定要根据生产规模等工程特征和生产管理以及外部因素等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修正。

经验排污系数法公式:

A=AD×M

AD=BD-(aD+bD+cD+dD)

式中,A——某污染物的排放总量;

AD——单位产品某污染物的排放定额;

M——产品总产量;

BD——单位产品投入或生成的某污染物量;

aD——单位产品中某污染物的量;

bD——单位产品所生成的副产物、回收品中某污染物的量;

cD——单位产品分解转化掉的污染物量;

dD—单位产品被净化处理掉的污染物量。

采用经验排污系数法计算污染物排放量时,必须对生产工艺、化学反应、副反应和管理

等情况进行全面了解,掌握原料、辅助材料、燃料的成分和消耗定额。一些项目计算结果可能与实际存在一定的误差,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结果的一致性。

2.物料衡算法

物料衡算法是用于计算污染物排放量的常规方法。此法的基本原则是依据质量守恒律,即在生产过程中投入系统的物料总量必须等于产出的产品量和物料流失量之和。其计算通式如下:

∑G投入=∑G产品+∑G流火

式中,∑G投入—投入系统的物料总量;

∑G产品——产出产品总量;

∑G流失—物料流失总量。

当投入的物料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时,可按下列总量法公式进行衡算:

(1)总物料衡算公式

∑G排放=∑G投入一∑G回收一∑G处理一∑G转化一∑G产品

式中,∑G投入——投入物料中的某污染物总量;

∑G产品—进入产品结构中的某污染物总量;

∑G回收——进入回收产品中的某污染物总量;

∑G处理——经净化处理掉的某污染物总量;

∑G转化——生产过程中被分解、转化的某污染物总量;

∑G排放——某污染物的排放量。.

(2)单元工艺过程或单元操作的物料衡算

对某单元过程或某工艺操作进行物料衡算,可以确定这些单元工艺过程、单一操作的污染物产生量,例如对管道和泵输送、吸收过程、分离过程、反应过程等进行物料衡算,可以核定这些加工过程的物料损失量,从而了解污染物产生量。

工程分析中常用的物料衡算有:①总物料衡算;②有毒有害物料衡算;③有毒有害元素物料衡算。

3.资料复用法

此法是利用同类工程已有的环境影响评价资料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等资料进行工程分析的方法。虽然此法较为简便,但所得数据的准确性很难保证,所以只能在评价工作等级较低的建设项目工程分析中使用。

三、建设项目污染源强分析

1.产污环节分析

对于大项目一般用装置流程图的方式说明生产过程(中小项目一般用方块流程图表示),同时在工艺流程中表明污染物的产生位置和污染物的种类,需要时列出主要化学反应和副反应式。为用形象流程图说明某化肥厂的生产过程,同时也在工艺流程中表明污染物的产生位置和污染物的类型。2.污染源源强分析与核算

(1)污染物分布及污染物源强核算。

污染源分布和污染物类型及排放量是各专题评价的基础资料,必须按建设过程、运营过程两个时期,详细核算和统计,根据项目评价需要,一些项目还应对服务期满后(退役期)影响源强进行核算,力求完善。因此,对于污染源分布应根据已经绘制的污染流程图,并按排放点,标明污染物排放部位,然后列表逐点统计各种污染物的排放强度、浓度及数量,对于最终排入环境的污染物,确定其是否达标排放,达标排放必须以项目的最大负荷核算。比如燃煤锅炉二氧化硫、烟尘排放量,必须要以锅炉最大产汽量时所耗的燃煤量为基础进行核算。

对于废气可按点源、面源、线源进行核算,说明源强、排放方式和排放高度及存在的有关问题。废水应说明种类、成分、浓度、排放方式、排放去向。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

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对废物进行分类,废液应说明种类、成分、浓度、是否属于危险废物、处置方式和去向等有关问题;废渣应说明有害成分、溶出物浓度、是否属于危险废物、数量、处理和处置方式和贮存方法。噪声和放射性应列表说明源强、剂量及分布。

统计方法应以车间或工段为核算单元,对于泄漏和放散量部分,原则上要求实测,实测有困难时,可以利用年均消耗定额的数据进行物料平衡推算。

(2)技改扩建项目污染物源强。

在统计污染物排放量的过程中,应算清新老污染源“三本账”,即技改扩建前污染物排放量,技改扩建项目污染物排放量;技改扩建完成后(包括“以新带老”削减量)污染物排放量,其相互的关系可表示为:

技改扩建前排放量一“以新带老”削减量+技改扩建项目排放量=技改扩建完成后排放量。

(3)通过物料平衡计算污染源强。

依据质量守恒定律,投入的原材料和辅助材料的总量等于产出的产品和副产物以及产生污染物的总量。通过物料平衡,可以核算产品和副产品的产量,并计算出污染物的源强。物料平衡的种类很多,有以全厂物料的总进出为基准的物料衡算,也有针对具体的装置或工艺进行的物料平衡,比如在合成氨厂中,针对氨进行的物料平衡,称为氨平衡。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必须根据不同行业的具体特点,选择若干有代表性的物料,主要是针对有毒有害的物料,进行物料衡算。

(4)水平衡。

水作为工业生产中的原料和载体,在任一用水单元内都存在着水量的平衡关系,也同样可以依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质量平衡计算,这就是水平衡。根据CJ19—87规定,工业用水量和排水量的关系见下图,水平衡式见下式:

Q+A=H+P+L

(5)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建议指标。

在核算污染物排放量的基础上,按国家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要求,提出工程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建议指标,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建议指标应包括国家规定的指标和项目的特征污染物,其单位为每年排放多少吨。提出的工程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建议指标必须满足以下要求:①满足达标排放的要求;②符合相关环保要求(如特殊控制的区域与河段);③技术上可行。

3.无组织排放源的统计

无组织排放是没有排气筒或排气筒高度低于15 m排放源排放的污染物,表现在生产工艺过程中具有弥散型的污染物的无组织排放以及设备、管道和管件的

跑冒滴漏,在空气中的蒸发、逸散引起的无组织排放。其确定方法主要有三种:

(1)物料衡算法。通过全厂物料的投入产出分析,核算无组织排放量。(2)类比法与工艺相同,使用原料相似的同类工厂进行类比,在此基础上,核算本厂无组织排放量。

(3)反推法。通过对同类工厂,正常生产时无组织监控点进行现场监测,利用面源扩散模式反推,以此确定工厂无组织排放量。

4.非正常排污的源强统计与分析

非正常排污包括开、停车、检修和其他非正常工况排污两部分。

(1)正常开、停车或部分设备检修时排放的污染物属非正常排放。

(2)其他非正常工况排污是指工艺设备或环保设施达不到设计规定指标的超额排污,因为这种排污代表长期运行的排污水平,所以在非正常排污评价中,应以此作为源强。非正常工况排污还包括设备检修、开车停车、试验性生产等。此类异常排污分析都应重点说明异常情况的原因和处置方法。

5.清洁生产水平分析

清洁生产是一种新的污染防止战略。项目实施清洁生产,可以减轻项目末端处理的负担,提高项目建设的环境可行性,国家已经对部分行业公布了清洁生产指标基础数据,如炼油、造纸、电镀、焦化等,在建设项目的清洁生产水平分析中,应以这些基础数据与建设项目相应的指标比较,以此衡量建设项目的清洁生产水平。对于没有基础数据可借鉴的建设项目,重点比较建设项目与国内外同类型项目按单位产品或万元产值的物耗、能耗、水耗和排放水平,并论述其差距。有关清洁生产分析指标确定和工作内容见第十一章。

6.环保措施方案分析

(1)分析建设项目可研阶段环保措施方案的技术经济可行性。根据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物特点,充分调查同类企业的现有环保处理方案的经济技术运行指标,分析建设项目可研阶段所采用的环保设施的经济技术的可行性。环保措施方案技术可行,经济指标不可行,方案不一定可行;只有技术可行,经济指标可行,方案才可行,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意见。

(2)分析项目采用污染处理工艺,排放污染物达标的可靠性。根据现有的同类环保设施的运行技术经济指标,结合建设项目排放污染物的基本特点,和所采用污染防治措施的合理性,分析建设项目环保设施运行,确保污染物排放达标的可靠性,并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意见。

(3)分析环保设施投资构成及其在总投资中占有的比例。汇总建设项目环保设施的各项投资,分析其投资结构,并计算环保投资在总投资中所占的比例。环保投资一览表可按表2.7给出,该表是指导建设项目环保工程竣工验收的重要

参照依据。

对于技改扩建项目,环保设施投资一览表中还应包括“以新带老”的环保投资内容。

(4)依托设施的可行性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依托设施已经成为区域环境污染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所排废水,经过简单处理后排入区域或城市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或排放的项目,除了对其所采用的污染防治技术的可靠性、可行性进行分析评价外,还应对接纳排水的污水处理厂的工艺合理性进行分析,其处理工艺是否与项目排水的水质相容;对于可以进一步利用的废气,要结合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特点,分析其集中收集,净化,利用的可行性;对于固体废物,则要根据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社会经济特点,分析综合利用的可能性;对于危险废物,则要分析能否得到妥善的处置。

7.总图布置方案与外环境关系分析

(1)分析厂区与周围的保护目标之间所定卫生防护距离和安全防护距离的保证性。参考国家的有关卫生防护距离规范,分析厂区与周围的保护目标之间所定防护距离的可靠性,合理布置建设项目的各构筑物及生产设施,给出总图布置方案与外环境关系图。图中应标明:①保护目标与建设项目的方位关系,②保护目标与建设项目的距离,⑧保护目标(如学校、医院、集中居住区等)的内容与性质。

(2)根据气象、水文等自然条件分析工厂和车间布置的合理性。在充分掌握项目建设地点的气象、水文和地质资料的条件下,认真考虑这些因素对污染物的污染特性的影响,尽可能有良好的气象、水文和地质等自然条件,减少不利因素,合理布置工厂和车间。

(3)分析对周围环境敏感点处置措施的可行性。分析项目所产生的污染物的特点及其污染特征,结合现有的有关资料,确定建设项目对附近环境敏感点的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切实可行的处置措施(如搬迁、防护等)。’

第二节生念影响型项目分析

一、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的基本内容

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的内容应结合工程特点,提出工程施工期和运营期的影响和潜在影响因素,能量化的要给出量化指标。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应

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1.工程概况

介绍工程的名称、建设地点、性质、规模和工程特性,并给出工程特性表。

工程的项目组成及施工布置:按工程的特点给出工程的项目组成表,并说明工程的不同时期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结合工程的设计,介绍工程的施工布置,并给出施工布置图。

2.施工规划

结合工程的建设进度,介绍工程的施工规划,对与生态环境保护有重要关系的规划建设内容和施工进度要做详细介绍。

3.生态环境影响源强分析

通过调查,从生态完整性和资源分配的合理性对项目建设可能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源强进行分析,可能定量的要给出定量数据。如占地(湿地、滩涂、耕地、林地等),植被破坏量,特别是珍稀植物的破坏量,淹没面积,移民数量,水土流失量等均应给出量化数据。

4.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项目建设中的主要污染物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的排放量和噪声发生源源强。废水给出生产废水和生活废水的排放量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废气给出固定源、移动源、连续源、瞬时源的主要污染物产生量;固体废物给出工程弃渣和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噪声则要给出主要噪声源的种类和声源强度。

5.替代方案

结合工程设计,主要就替代方案的生态环境影响强度,特别是量化指标与推荐方案作比较,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工程选线、选址推荐方案的合理性。

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分析技术要点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工程分析一般要把握如下几点要求:

(1)工程组成完全。即把所有工程活动都纳入分析中,一般建设项目工程组成有主体工程、辅助工程、配套工程、公用工程和环保工程。有的将作业场等支柱性工程称为大临工程(大型临时工程)或储运工程系列,都是可以的。但必须将所有的工程建设活动,无论临时的、永久的,施工期的或运营期的,直接的或相关的,都考虑在内。一般应有完善的项目组成表,明确的占地、施工、技术标准等主要内容。

(2)重点工程明确。主要造成环境影响的工程,应作为重点的工程分析对象,明确其名称、位置、规模、建设方案、施工方案、运营方式等。一般还应将其所涉及的环境作为分析对象,因为同样的工程发生在不同的环境中,其影响作用是很不相同的。

(3)全过程分析。生态环境影响是一个过程,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问题需要解决,因此必须做全过程分析。一般可将全过程分为选址选线期(工程预可研期)、设计方案(初步设计与工程设计)、建设期(施工期)、运营期和运营后期(结束期、闭矿、设备退役和渣场封闭)。

(4)污染源分析。明确主要产生污染源的源,污染物类型、源强、排放方式和纳污环境等。污染源可能发生于施工建设阶段,亦可能发生于运营期。污染源的控制要求与纳污的环境功能密切相关,因此必须同纳污环境联系起来做分析。

(5)其他分析。施工建设方式,运营期方式不同,都会对环境产生不同影响,需要在工程分析时给予考虑。有些发生可能性不大,一旦发生将会产生重大影响者,则可作为风险问题考虑。例如,公路运输农药时,车辆可能在跨越水库或水源地时发生事故性泄漏等。

电路分析第二章习题参考答案

2-1 试用网孔电流法求图题2-1所示电路中电流i 和电压ab u 。 图题2-1 解:设网孔电流为123,,i i i ,列网孔方程: 1231231 2332783923512i i i i i i i i i --=??-+-=??--+=?解得123211i i i =??=??=-?,故133i i i A =-=,233()93ab u i i V =--=-。 2-2 图题2-2所示电路中若123121,3,4,0,8,24s s S R R R i i A u V =Ω=Ω=Ω=== 试求各网孔电流。 解:由于10s i =,故网孔电流M20i =。可列出网孔电流方程: M1M1M3M13M3M1M331 247244A (34)4A 88M M M i u i i i i u i i i i i =-?+==-???+=?????=-+=???-=? 2-6电路图如图题2-4所示,用网孔分析求1u 。已知:124535,1,2,2S u V R R R R R μ=====Ω=Ω=。 解:列网孔方程如下: 123123212 342022245i i i i i i u i i i --=??-+-=-??--+=-?,

再加上2132()u i i =-。解得:11113.75, 3.75i A u R i V =-=-= 2-12 电路如图题2-10所示,试用节点分析求各支路电流。 解:标出节点编号,列出节点方程 121111()27212211120()422227a a b a b b u V u u u u u V ??=++-=?????????-++=-=???? ,用欧姆定律即可求得各节点电流。 2-17电路如图题2-14所示,试用节点分析求12,i i 。 解:把受控电流源暂作为独立电流源,列出节点方程 12121 (11)4(11)2u u u u i +-=??-++=-? 控制量与节点电压关系为:111u i =Ω ,代入上式,解得 111222 1.61.610.80.81u i A u V u V u i A ?==?=??Ω???=-??==-??Ω 2-19 试列出为求解图题2-16所示电路中0u 所需的节点方程。

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第二章习题答案)

第2章作业参考答案 2-1为何要对同步发电机的基本电压方程组及磁链方程组进行派克变换? 答:由于同步发电机的定子、转子之间存在相对运动,定转子各个绕组的磁 路会发生周期性的变化,故其电感系数(自感和互感)或为1倍或为2倍转子角θ的周期函 数(θ本身是时间的三角周期函数),故磁链电压方程是一组变系数的微分方程,求解非常困难。因此,通过对同步发电机基本的电压及磁链方程组进行派克变换,可把变系数微分方程变 换为常系数微分方程。 2-2无阻尼绕组同步发电机突然三相短路时,定子和转子电流中出现了哪些分 量?其中哪些部分是衰减的?各按什么时间常数衰减?试用磁链守恒原理说明 它们是如何产生的? 答:无阻尼绕组同步发电机突然三相短路时,定子电流中出现的分量包含: a)基频交流分量(含强制分量和自由分量),基频自由分量的衰减时间常数为T d’。 b)直流分量(自由分量),其衰减时间常数为Ta。 c)倍频交流分量(若d、q磁阻相等,无此量),其衰减时间常数为Ta。 转子电流中出现的分量包含: a)直流分量(含强制分量和自由分量),自由分量的衰减时间常数为Td’。 b)基频分量(自由分量),其衰减时间常数为Ta。 产生原因简要说明: 1)三相短路瞬间,由于定子回路阻抗减小,定子电流突然增大,电枢反应使得转子f 绕组中磁链突然增大,f绕组为保持磁链守恒,将增加一个自由直流分量,并在定 子回路中感应基频交流,最后定子基频分量与转子直流分量达到相对平衡(其中的 自由分量要衰减为0). 2)同样,定子绕组为保持磁链守恒,将产生一脉动直流分量(脉动是由于d、q不对称), 该脉动直流可分解为恒定直流以及倍频交流,并在转子中感 应出基频交流分量。这些量均为自由分量,最后衰减为0。 2-3有阻尼绕组同步发电机突然三相短路时,定子和转子电流中出现了哪些分 量?其中哪些部分是衰减的?各按什么时间常数衰减?

电路分析第二章习题答案

2-1 K 解:) (6A = 闭合时: 总电阻Ω = + ? + =4 6 3 6 3 2 R ) (5.7 4 30 30 1 A R I= = = 此时电流表的读数为:) (5 5.7 3 2 6 3 6 1 A I I= ? = + = 2-2 题2-2图示电路,当电阻R2=∞时,电压表12V;当R2=10Ω时,解:当∞ = 2 R时可知电压表读数即是电源电压 S U. . 12V U S = ∴ 当Ω =10 2 R时,电压表读数:4 12 10 10 1 2 1 2= ? + = + = R U R R R u S (V) Ω = ∴20 1 R 2-3 题2-3图示电路。求开关K打开和闭合情况下的输入电阻R i。

解:K )(18.60//(10Ω+=∴i R K )(8//30//(10Ω==∴i R 2-4 求题2-3图示电路的等效电阻R ab 、R cd 。

解:电路图可变为: ) (1548 82.2148 82.2148//82.21)4040//10//(80//30) (08.1782.294082 .294082.29//40)80//3040//10//(40)(4020 800)(8010800) (4020 800 20201020202010123123Ω=+?==+=Ω=+?==+=Ω==Ω==Ω==?+?+?=cd ab R R R R R 2-5 求题2-5图示电路的等效电阻 R ab 。 题2-59Ω Ω Ω

解:(a)图等效为: 5k Ω 4k Ω 4k Ω 8k Ω a b 5k Ω 2k Ω 8k Ω a b )(73.315 56 8787)25//(8Ω==+?=+=∴ab R (b)图等效为: 5Ω 5Ω 15Ω a b 3Ω )(96325 150 310153)55//(153Ω=+=+=?+=++=∴ab R (c)图等效为: b a 9Ω 10Ω 5Ω 2Ω 4Ω 8Ω 注意到54210?=?,电桥平衡,故电路中9 电阻可断去 )(67.127 147 148)25//()410(8Ω=+?+=+++=∴ab R (d)图等效为: b a 54Ω 14Ω R 12 R 23 R 31 18 1818912+?= R

信息的收集与整理

课型 新授课 课题 信息的收集与整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信息收集、信息整理过程 能力目标 能通过案例分析,学会如何进行信息收集与整理 情感目标 合作和自主学习 重点 信息的收集信息的整理 难点 引入时,教师要结合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给学生讲解,并通过其他例子进行说明;在信息收集中,信息源与信息类型设计学生不容易明白。通过互联网、图书馆等方式进行收集与整理本学习小组设计所需信息。 教学方法 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归纳法 课时安排 1 教具 Powerpoint课件、互联网 板书设计 设计产品需要信息;产品载体携带信息。 信息收集 信息整理 从化二中通用技术必修1教学教案 第三章怎样进行设计 第三节信息的收集与整理 学情及教材分析 学生情况 教学措施 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基本掌握了如何进行信息的收集与整理的方法,但就一特定的设计问题应该收集什么信息,如何进行信息整理,没有形成能力。 该课时安排在电子阅览室或电脑机房上,主要以任务驱动模式进行教学。 教材分析

教学措施 信息收集与整理是制定设计方案的第一步,收集与整理信息,既能合理利用前人的设计成果,避免走设计弯路,又能针对前人的设计缺陷做改进设计,发展学生自己新的想法与构思,使本小组的设计产品具有新颖性与独特性。 引入部分,通过学生自身学习经验,思考问题:设计产品需要信息;产品载体携带信息。信息收集教学中,通过图表,用列举法说明信息收集的方式、方法、内容、要求。在信息整理教学中,通过列举法说明信息整理方式、方法 教学程序 步骤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及反思 引入 新课 一、 信 息 的 收 集 上两节课我们学习了设计的第一步,发现问题及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并通过小组活动,确定了本小组的设计项目。作业完成情况如何? 本节,我们开始学习方案的制定。 设问:我们常用"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来形容司机在开车时的专注,我们考试时,保持头脑清楚才能保证考试结果令人满意。请思考一下为何如此专注? 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须处理大量信息,不专注难以完成。

(精品文档)2019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第二章战略分析考前试题模拟(附答案解析)

第二章战略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波特的五力模型在分析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时是有效的,但它也存在着局限性,以下关于五力模型局限性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该模型假设能够确定行业的盈利能力,但是对于非营利机构可能无效 B、该模型的假设过于理想化,认为只要进行了分析,就可以制定企业战略来处理分析结果 C、该模型要求了解整个行业的所有信息,这个在现实中几乎不可能 D、该模型过于动态,战略制定者难以根据环境变化制定战略 2、甲公司是一家综合性上市证券公司,目前该公司的市场部正在调研自己的投资顾问产品,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本公司的投顾产品一直在本区域内处于领先地位,但受困于当前市场环境低迷,当前投顾产品一直处于难以拓展的情况,根据波士顿矩阵的原理,对其投顾产品应该采用的策略正确的是()。 A、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强大的市场定位营销 B、维持现状,以保持现有市场份额为主 C、继续对投顾产品的研究开发,推出更具竞争力的投顾产品 D、市场环境低迷,应该果断退出投顾领域,转向其他领域 3、下列关于产业内的战略群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极端情况下,每一个公司可能成为一个不同的战略群体 B、同一个战略群组内的企业往往采用相同或相似的战略 C、通过战略群组分析,可以使企业预测市场的变化或者发现战略机会 D、“蓝海战略”是采取常规的竞争方式与同行业中的企业展开针锋相对的竞争的战略

4、某企业以出售茶叶为主,该企业在南方拥有一座山,适合茶叶生长,同时景色优美,成为一个小的旅游景点,企业可以在此景点内的度假村出售自己的茶叶,也形成了很强的竞争优势。从决定企业竞争优势的企业资源角度分析属于()。 A、稀缺资源 B、不可被模仿的资源 C、不可替代的资源 D、持久的资源 5、西江公司是一家拥有100多年历史的医药公司,其使用国家级保密配方配制的某种药品,从上世纪初推出以来,疗效显著,一直深受患者欢迎。西江公司拥有的具有不可模仿性的资源属于()。 A、物理上独特的资源 B、具有因果含糊性的资源 C、具有路径依赖性的资源 D、具有经济制约性的资源 6、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波及中国大部分金融企业。在此期间,国外投行K预计其竞争对手中国的甲银行将会逐步降低权益类投资,并逐渐降低对客户的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投行K对甲银行进行的上述分析属于()。 A、财务能力分析 B、快速反应能力分析 C、成长能力分析 D、适应变化的能力分析 7、价值链中的每一个活动都能分解为一些相互分离的活动。这些活动被分离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在成本中比例很大或所占比例在上升

最新电路分析基础(周围主编)第二章答案资料

2-2(1).求图示电路在开关K 断开和闭合两种状态下的等效电阻ab R 。 解:先求开关K 断开后的等效电阻: ()()Ω=++=9612//126ab R 再求开关K 闭合后的等效电阻: ()()Ω=+=86//1212//6ab R 2-2(2).求图示电路在开关K 断开和闭合两种状态下的等效电阻ab R 。 解:先求开关K 断开后的等效电阻: ()Ω=+=384//4ab R 再求开关K 闭合后的等效电阻: Ω==24//4ab R 2-3.试求题图2-3所示电路的等效电阻ab R 。 (a ) 解: 题图2-3(a ) a Ω Ωa Ω Ω a 题图2-2(1) 题图2-2(2) a b Ω 4Ω 8

240//360144ab R =ΩΩ=Ω (b ) 解: 40ab R =Ω 题图2-3(b ) a b a b 20Ω60 Ω a 40 Ω a b 20 Ω60 Ω a 20ΩΩ a Ω Ω a a a a Ω

2-25(1). 求图示电路a 、b 两点间的等效电阻ab R 。 解:在图中画一条垂线,使左右两边对称,参见图中虚线所示。显然虚线为等位线,没有电流流过,故图中电阻0R 可去掉,其等效电阻为: ()()[]Ω=++=48//88//88ab R 2-25(2). 求图示电路a 、b 两点间的等效电阻ab R 。 解:此题与上题相同,只是其中电阻的阻值不同,但仍保持其对称性。采用同样的方法处理,有: ()()[]Ω=++=7 12 4//22//66ab R 2-25(3). 求图示电路a 、b 两点间的等效电阻ab R 。 解:在图中画一条垂线,使左右两边对称,参见图中虚线所示。显然虚线为等位线,没有电流流过,故可将图中c 点分开,参见其等效图(题图2-25(3-1))所示,其等效电阻为: ()[]R R R R R R R ab 9 10 2//2//2//2= += 2-8.求图示电路的等效电压源模型。 (1)解:等效电压源模型如题图2-8(1-1)所示。 题图2-25(1) 题图2-25(2) 题图2-8(1) a b V 10题图2-8(1-1) 题图2-25(3) 题图2-25(3-1) R

企业战略管理 第二章:企业外部战略环境分析

第二章:企业外部战略环境分析 外部战略环境是指存在于企业外部环境之中并能对企业运行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这些因素可大致分为两部分,第一,是那些能够间接影响企业战略的要素环境,如与整个企业运行环境相联系的外部技术、经济、文化、政治、法律等方面的因素及其变化趋势。对于这部分影响因素,被企业认为是最重要的六个战略要素是:政府行政干预与控制、通货膨胀、能源供应、国内经济气候、源自国外企业的竞争、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稳定性。第二,是那些能够直接影响企业战略的要素,如企业间相互竞争加剧、行业生产率水平提高、顾客偏好改变、技术变革加速、资源可获得性情况恶化、人口统计结构变化等。这些直接影响企业战略的因素,会通过股东、顾客、供应商、竞争对手、地方社团、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等途径对企业经营产生重要影响。 对外部战略环境分析,可从企业这一中心出发,对其运行的外部环境作社会宏观、行业中观、微观经营、企业市场四个层次开展讨论。 第一节:宏观环境分析 宏观环境(Macro-Environment)又称一般环境或社会环境,是指在国家或地区范围内对一切产业部门和企业都将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和力量。对企业而言这些因素和力量都是不可控制的,而只能去适应。他一般包括政治法律、经济、社会文化和科学技术等四个方面。 一、政治法律环境要素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制度、体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方面,这些因素将对企业构成长期影响。 内容: 国内政治因素:政治体制、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政府的稳定性 法律因素:经济法律如《公司法》、《证券投资法》、《工业企业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涉外经济合同法》、《专利法》、《商标法》、《企业破产法》、《进出口关税条例》等。 国际方面的因素:其他国家的国体与政体、关税政策、进口控制、外汇与价格控制、国有化政策以及群众利益集团的活动等。如国外的反托拉斯立法、环保立法、外贸立法、对外国企业的态度等。 专题:WTO条款对我国企业产生的影响 一般企业:将WTO法律条件转化为市场机会 从法律上说,WTO是关于政府管理贸易和贸易相关事项的法律法规,政府是法律义务的承担者。 从法律上讲,一般企业与WTO的相关问题值得关注。 第一,WTO的目的,是为企业的经营和贸易提供最好的市场条件。企业的问题是如何将这些法律条件转化为贸易和发展的机会。这些事情政府不能代替企业去做,但政府可以起一个促进作用,起提供信息的作用。

电路分析答案第二章

第二章习题 2.1 如题2.1图所示有向拓扑图,试选2种树,并标出2种树所对应的基本 (a) 树一1T 如图所示。 基本割集为:c1{1,2,4}, c2{1,3,7}, c3{1,3,6,8}, c4{1,3,6,5,4} 基本回路为:l1{5,6,8}, l2{2,4,5}, l3{3,5,8,7}, l4{1,2,5,8,7} (b) 树二2T 如图所示。 基本割集为:c1{4,5,8}, c2{5,7,8}, c3{1,3,7}, c4{4,2,3,7} 基本回路为:l1{2,4,5}, l2{5,6,8}, l3{1,2,3}, l4{1,2,6,7} 2.2 题2.2图示电路,求支路电流1I 、2I 、3I 解:列两个KVL 回路方程: 051)54211=-+++I I I ( 021)510212=-+++I I I ( 整理为: 45921=+I I 115521=+I I 解得:A I 5.01= A I 1.02-= 而 A I I I 4.0)213-=+- =( 2.3 如题2.3图所示电路,已知电流A I 21=解:可列KVL 回路方程: 2I+2+(i-3)R=3 已知 i=2A ,代入上式可得: R=3Ω

2.4 如题2.4图所示电路,试选一种树,确定基本回路,仅用一个基本回路方程求解电流i 。 解: 10(i-6)+5(0.4i+i)+13i=0 解得: i=2A 2.5 如题2.5图所示电路,试选一种树,确定基本割集,仅用一个基本割集方程求解电压u 。若用节点法,你将选择哪一个节点作参考点?试用一个节点方程求电压u 。 解:① ② 选3为参考节点,列方程如下: 520 1 8120124-=-+u u )( 已知V u 122-=,代入上式,有: 520 12812014-=++u )( 解得节点点位: V u 324-= 又可知 0124=++u u 得: V u u 201232124=-=--=

2019年注册会计师考前辅导第二章 战略分析(附习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

第二章战略分析 考情分析 本章是对制定企业战略时应考虑的环境要素(内、外部环境)及有关手段方法的介绍,内容有一定难度,考点较多。考生应按照外部环境中的宏观环境、产业环境、竞争环境和国家竞争优势(钻石模型)分析四个方面,内部环境中的资源能力、价值链、业务组合分析等具体掌握有关内容及考点。在此基础上特别注意PEST分析、产业生命周期、五力分析模型、波士顿矩阵、SWOT分析,以及资源分类、基准分析、价值链等考点。 本章知识点结构图: 主要考点(难点或重点) ●PEST模型 ●产品生命周期 ●五力模型 ●战略群组 ●钻石模型 ●资源分类 ●核心能力(基准分析) ●价值链分析 ●波士顿矩阵 ●SWOT分析 第一节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本节主要知识点: ●宏观环境分析 ●产业环境分析 ●竞争环境分析 ●国家竞争优势(钻石模型)分析 【知识点】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掌握,客观题和主观题)

【例题·多选题】(2010年)甲公司为国内上市的电信公司。甲公司正在研究收购某发展中国家的乙移动通信公司。下列各项因素中,属于甲公司在PEST分析中应当考虑的有()。 A.甲公司收购乙移动通信公司符合其总体公司战略 B.乙移动通信公司所在国政府历来对企业实施高税收政策 C.甲公司在国内提供电信服务积累的经验与技术有助于管理乙移动通信公司的业 务 D.乙移动通信公司所在国的电信行业十年来发展迅速,移动通信业务过去10年增 长了300倍 『正确答案』BD 『答案解析』选项A和C属于企业的内部环境分析,而PEST分析的前提是分析企业 的外部环境,因此选项AC应该首先被排除。则本题只能选择选项BD。 【例题·单选题】(2011年)商界有句名言“女人和孩子的钱好赚”。从战略分析角度来看,该说法主要分析的因素是()。 A.人口因素 B.价值观 C.生活方式变化 D.消费心理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社会和文化环境因素。女人和孩子的钱好赚反映的是消费心理。 【例题·简答题】(2017年简答题节选)南天集团是一家川味特色餐饮集团,成立于2001年,通过不断创新菜品和高端餐饮的定位,在国内餐饮市场上赢得了一席之地。2012年以来,受宏观经济的影响,国内餐饮行业整体增长趋势明显放缓,行业收入增速同比下降。特别是2012年年底政府出台各种限制“三公”消费的政策,这些政策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强烈反响,个人消费攀比之风得到遏制,大众的消费需求更加理性。高端餐饮行业受到猛烈冲击,市场需求萎缩。此外,房地产市场的火爆推升了房租价格,也加大了餐饮行业的经营成本。 面对前所未有的困局,南天集团决定向“大众餐饮”转型,主推中低档大众菜品。近年来国内移动互联网行业呈现井喷式发展,催生出了新的商业模式和消费习惯,南天集团开始通过

管理学工作分析第一至第二章复习资料

第一章工作分析概述一、填空题 1、工作分析的实质就是区别组织中一项工作与其他工作的___________。(差异) 2、工作分析的目的是为组织内每项工作制定一份全面、正确并符合组织需要的________________,同时为组织提供______________。(工作说明书、工作分析报告) 3、工作说明书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工作描述、工作规范) 4、工作分析基本要素,这一活动的主体是____________,客体是组织内部的____________,内容是与各项有关的____________,结果主要形成一份____________。(工作分析者、各项工作、信息、工作说明书) 5、工作说明书也可以叫做____________或者____________。(职位说明书、岗位说明书) 6、从工作分析的系统模型来看,工作分析活动主要包括四个环节:工作分析______、工作分析______、工作分析_____、工作分析______。(方法、内容、成果、用途) 7、中国古代政治家管仲提出了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主张将国人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四大行业并按专业分别聚居在固定的区域。(四民分业定居论、士、农、工、商) 8、荀况把分工称作“______”,特别强调分工的______________。(曲辨、整体功能) 9、历史上第一次进行大规模工作分析活动的人,据说是一位名叫___________的人。1747年,狄德罗受命为德国一家翻译协会编撰一部百科全书。(狄德罗) 10、美国___________被后人尊为科学管理之父。(泰勒) 12、泰勒在1903年出版_______________一书,1911年他又出版__________________一书。(《商店管理》、《科学管理原理》)13、现代意义上的工作分析还和_______________等人力资源管理和__________密切的联系在一起。(人员选拔测评、开发工作) 14、闵斯特伯格于1913年在美国出版了_________________,标志着工业心理学的诞生。(《心理学与工业效率》) 15、1905年,心理学家_______和医生_______编制了世界第一份智力测验试卷(比内、西蒙) 16、定量管理帮助管理者通过开发问题的正规___________来决策。(数学模型) 17、德国工效学家___________被认为“工作分析”的创始人。(罗莫特) 二、名词解释:1、工作分析:也称职务分析、职位分析或岗位分析,它是全面了解组织中一项工作特征的管理活动,即对该项工作的有关信息进行收集、整顿、分析和综合的一个系统过程。 2、工作描述:是反映某项工作的性质/任务以及责任、也可称为TRDs。 3、工作规范:是反映从事该项工作的任职资格,也可称为KSAOs。 4、工作分析报告:是通过工作分析发现组织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组织有效性的诊断提供依据的一种书面文件。 5、工作分析的系统模型:是表明工作分析活动的主要构成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它反映了工作分析或活动的基本思路与框架,或者说它反映了一种显示的工作分析的模式。 6、动作时间研究:就是将工作分成若干部分并分别进行计时 7、选拔:就是确定在某一职务上所要做的工作和胜任该工作所需的能力、技能、知识等,从而将能够胜任与不能胜任这项工作的人筛选出来 三、简答题1、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工作有哪些特点: 答:(1)工作是组织的细胞;(2)工作是责任和权利的统一体;(3)工作是同类职位(岗位)的总称;(4)工作是人与组织之间的桥梁 2、简述工分析的作用与意义 答:人力资源管理呈现出两方面的趋势:一方面是强调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导向;另一方面是强调人力资源管理各智能子系统整合,对于前者,工作分析是从战略、组织、流程向人力资源管理只能过渡的桥梁,对于后者,工作分析是对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内在各智能子系统进行整合的基础与前提。正是由于工作分析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这种关键性的角色,使其成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工作分析也是中国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探索现代化管理之路的重要环节 3、简述工作分析在战略与组织管理中的作用 答:(1)实现战略传导;(2)明确工作边界;(3)提高流程效率;(4)实现权责对等;(5)检查工作效果 4、简述工作分析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答:(1)为人力资源规划提供了必要的信息;(2)为人员的招聘录用提供了明确的标准;(3)为人员的培训开发提供了明

电路理论习题解答第2章

2—1 试写出如图2—55所示二端网络的V AR 。 - S U - S U + -S I S U S U + - I + - S I + - S I ) (c ) (g ) (h 552-图1 2-题 解: ) (11).() (11).()()..()().()..().().().(S S S S S S S S S S I GU I I I GU I h U RI U U RI U U g I U g G I f U I r R U e I GU I d I GU I c U IR U b U IR U a +β -= +β+=+α+= ++α-=++=+-=--=-=-=+-= 2—2 画出下列二端网络V AR 所对应的最简电路,其中u 和i 采用关联参考方向。

s s s u Ri u u Ri u u Ri u +-=-=+=).3()2()1( s s s i Gu i i Gu i i Gu i +-=-=+=)6()5()4( 解(1) -u (2) -u (3) - R -或 者 -s u s u (4) (5) +-u (6) +-u 或 者 +-u 2—3 将如图2—56所示各电路化简。 +- u

56 2-图3 2-题 解: 原图? 3)(a 原图) (b ? ? ) (c 原图? ? 原图)(d ? ? ) (d ) (e ) (a ) ( b V 93Ω 3342A 2) (c 45V 10

)(e 原图 ? ? 2-4. 求图示电路的V A R ,并找出一种 最简等效电路。 5V (a ) 【解】原电路? 5V ? 5V 由K V L 得 1015555u i i i =-++= + 因此,最简等效电路为 5V 或 2V x u (b ) 【解】原电路?

电路原理(邱关源)习题参考答案第二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练习测试

第二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等效变换”在电路理论中是很重要的概念,电路等效变换的方法是电路问题分析中经常使用的方法。 所谓两个电路是互为等效的,是指(1)两个结构参数不同的电路再端子上有相同的电压、电流关系,因而可以互相代换;(2)代换的效果 2-12)33(R R ∞=23,i i 。 解:(1) 2R 和3R 为并联,其等效电阻842R k ==Ω, 则总电流 mA R R u i s 3504210011=+=+= 分流有mA i i i 333.86502132==== (2)当∞=3R ,有03=i

(3)03=R ,有0,022==u i 2-2电路如图所示,其中电阻、电压源和电流源均为已知,且为正值。求: (1)电压2u 和电流2i ;(2)若电阻1R 增大,对哪些元件的电压、电流有影响?影响如何? 解:(1)对于2R 和3R 来说,其余部分的电路可以用电流源s i 等效代换,如33R R i R +32R R i R R s +(2但1R 显然s i u s i 图(a 压is u 压源s u 4s 路中s u 中的电流。 2-3电路如图所示。(1)求s o u u ;(2)当(//212121R R R R R R R L +=>>时,s o u u 可近似为212 R R R +,此时引起的相对误差为 当L R 为)//(21R R 的100倍、10倍时,分别计算此相对误差。

解:(1) L L R R R R R +?=22R R u i s +=1R R R u Ri u s o +==1 所以s o u u =(2)设当100=K 10=K 时2-4==21G G 解:有 (b)图 中1G 和2G 所在支路的电阻 所以[][]Ω=+=+=322//2//34R R R R ab

电路分析第2章习题解析

2.2 第2章习题解析 2-1 求图示电路(a)中的电流i和(b)中的i1和i2。 题2-1图 解根据图(a)中电流参考方向,由KCL,有 i = (2 – 8 )A= – 6A 对图(b),有 i1 = (5 – 4) mA = 1mA i2 = i1 + 2 = 3mA 2-2 图示电路由5个元件组成。其中u1 = 9V,u2 = 5V,u3 = -4V,u4 = 6V,u5 = 10V,i1 = 1A,i2 = 2A,i3 = -1A。试求: (1)各元件消耗的功率; (2)全电路消耗功率为多少?说明什么规律? 题2-2图 解(1)根据所标示的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有 P1 = u1 i1 = 9 × 1 W= 9W P2 = u2( -i1)= 5 × ( -1 )W = -5W

P 3 = u 3 i 2 = ( -4 ) × 2W = -8W P 4 = u 4 i 3 = 6 × ( -1 ) W= -6W P 5 = u 5 ( - i 3) = 10 × 1W = 10W (2)全电路消耗的功率为 P = P 1 + P 2 + P 3 + P 4 + P 5 = 0 该结果表明,在电路中有的元件产生功率,有的元件消耗功率,但整个电路的功率守恒。 2-3 如图示电路,(1)求图(a)中电压u AB ;(2)在图(b)中,若u AB = 6V ,求电流i 。 题2-3图 解 对于图(a),由KVL ,得 u AB =( 8 + 3 × 1 - 6 + 2 × 1)V = 7V 对于图(b),因为 u AB = 6i - 3 + 4i + 5 = 6V 故 i = 0.4A 2-4 如图示电路,已知u = 6V ,求各电阻上的电压。 题2-4图 解 设电阻R 1、R 2和R 3上的电压分别为u 1、u 2和u 3,由分压公式得 u 1 = 3211R R R R ++·u = 12 2 × 6 V= 1V

第二章 战略分析-价值链分析

2015年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内部资料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第二章 战略分析知识点:价值链分析 ● 详细描述: (一)价值链 波特认为,企业每项生产经营活动都是其创造价值的经济活动;那么,企业所有的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便构成了创造价值的一个动态过程,即价值链。 价值链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分为基本活动和支持活动两大类。五种基本活动的内容: 名称 解释 具体活动形式 (1)内部后勤(进货物流、Inbound Logistics)与产品投入有关的进货、仓储和分配等活动 原材料的装卸、入库、盘存、运输以及退货等 (2)生产经营(Operations)将投入转化为最终产品的活动 机加工、装配、包装、设备维修、检测等(3)外部后勤(出货物流、Outbound Logistics)与产品的库存、分送给购买者有关的活动 最终产品的入库、接受订单、送货等 (4)市场销售(Marketing) 与促进和引导购买者购买企业产品的活动广告、定价、销售渠道等

例题: 1.以下()不属于最常见的价值链驱动因素。A.市场差异化B.质量保证C.价格决策D.链条组织正确答案:C 解析:三种最常见的价值链驱动因素:①市场差异化:通过建立一个独特的价值链创造差异;②质量保证:通过建立一个独特的价值链保证产品的质量;③链条组织:通过建立一个独特的价值链保证链条中的成员企业彼此之间关系的紧密,有效降低市场交易的相关。 2.甲企业为了完善薪酬体制,建立了绩效考核信息管理系统,该信息管理系统属于价值链活动中的()。A.服务 B.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 C.人力资源管理 D.技术开发 (5)服务(Service) 与保持和提高产品价值有关的活动培训、修理、零部件的供应和产品的调试 等 名称 解释 具体活动形式(1)基础设施(Firm Infrastructure)企业的组织结构、惯例、控制系统以及文化等活动 企业高层管理人员 (2)采购管理(Procurement) 采购企业所需投入品的职能,而不是被采购的投入品本身 采购是广义的,既包括生产原材料的采购,也包括其他资源投入的管理 (3)人力资源管理(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是指企业对职工的管理企业职工的招聘、雇用、培训、提拔和退休等各项管理活动(4)技术开发(Technology Development)可以改进企业产品和工序的一系列技术活动广义的概念,既包括生产性技术,也包括非生产性技术

第二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答案)汇总

第二章电路的分析方法 本章以电阻电路为例,依据电路的基本定律,主要讨论了支路电流法、弥尔曼定理等电路的分析方法以及线性电路的两个基本定理:叠加定理和戴维宁定理。 1.线性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包括支路电流法和节点电压法等。 (1)支路电流法:以支路电流为未知量,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和电压定律(KVL)列出所需的方程组,从中求解各支路电流,进而求解各元件的电压及功率。适用于支路较少的电路计算。 (2)节点电压法:在电路中任选一个结点作参考节点,其它节点与参考节点之间的电压称为节点电压。以节点电压作为未知量,列写节点电压的方程,求解节点电压,然后用欧姆定理求出支路电流。本章只讨论电路中仅有两个节点的情况,此时的节点电压法称为弥尔曼定理。 2 .线性电路的基本定理 包括叠加定理、戴维宁定理与诺顿定理,是分析线性电路的重要定理,也适用于交流电路。 (1)叠加定理:在由多个电源共同作用的线性电路中,任一支路电压(或电流)等于各个电源分别单独作用时在该支路上产生的电压(或电流)的叠加(代数和)。 ①“除源”方法 (a)电压源不作用:电压源短路即可。 (b)电流源不作用:电流源开路即可。 ②叠加定理只适用于电压、电流的叠加,对功率不满足。 (2)等效电源定理 包括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它们将一个复杂的线性有源二端网络等效为一个电压源形式或电流源形式的简单电路。在分析复杂电路某一支路时有重要意义。 ①戴维宁定理:任何一个线性含源的二端网络,对外电路来说,可以用一个理想电压源和一个电阻的串联组合来等效代替,其中理想电压源的电压等于含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电阻等于该二端网络中全部独立电源置零以后的等效电阻。 ②诺顿定理:任何一个线性含源的二端网络,对外电路来说,可以用一个理想电流源和一个电阻的并联组合来等效代替。此理想电流源的电流等于含源二端网络的短路电流,电阻等于该二端网络中全部独立电源置零以后的等效电阻。 3 .含受控源电路的分析 对含有受控源的电路,根据受控源的特点,选择相应的电路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 4.非线性电阻电路分析

电路分析答案第二章

第二章习题 2.1 如题2.1图所示有向拓扑图,试选2种树,并标出2种树所对应的基本 (a) 树一1T 如图所示。 基本割集为:c1{1,2,4}, c2{1,3,7}, c3{1,3,6,8}, c4{1,3,6,5,4} 基本回路为:l1{5,6,8}, l2{2,4,5}, l3{3,5,8,7}, l4{1,2,5,8,7} (b) 树二2T 如图所示。 基本割集为:c1{4,5,8}, c2{5,7,8}, c3{1,3,7}, c4{4,2,3,7} 基本回路为:l1{2,4,5}, l2{5,6,8}, l3{1,2,3}, l4{1,2,6,7} 2.2 题2.2图示电路,求支路电流1I 、2I 、3I 解:列两个KVL 回路方程: 051)54211=-+++I I I ( 021)510212=-+++I I I ( 整理为: 45921=+I I 115521=+I I 解得:A I 5.01= A I 1.02-= 而 A I I I 4.0)213-=+- =( 2.3 如题2.3图所示电路,已知电流A I 21=解:可列KVL 回路方程: 2I+2+(i-3)R=3 已知 i=2A ,代入上式可得: R=3Ω

2.4 如题2.4图所示电路,试选一种树,确定基本回路,仅用一个基本回路方程求解电流i 。 解: 10(i-6)+5(0.4i+i)+13i=0 解得: i=2A 2.5 如题2.5图所示电路,试选一种树,确定基本割集,仅用一个基本割集方程求解电压u 。若用节点法,你将选择哪一个节点作参考点?试用一个节点方程求电压u 。 解:① ② 选3为参考节点,列方程如下: 520 18120 124-=- +u u )( 已知V u 122-=,代入上式,有: 520 128120 14-=+ +u )( 解得节点点位: V u 324-= 又可知 0124=++u u 得: V u u 201232124=-=--=

第二章工作分析与工作设计

第二章工作分析与职务设计 第一节工作分析的概念及意义 一、工作分析的基本术语 (一)工作分析的概念 工作分析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以下6个重要的问题: 1.工作的完成需要什么样的体力和脑力活动?2.工作将在什么时候完成?3.工作将在哪里完成?4.将如何完成此项工作?5.为什么要完成此项工作?6.完成工作需要哪些条件? (二)工作分析的有关术语 1、工作要素(job’s factor)工作中不能再分解的最小动作单位。如开动机器,加工零件、取出工具等都属于工作要素。 2、任务(mission):指安排一位职工所完成的一项具体的工作。它可由一个或多个工作要素组成。如某公司指派人员将数据录入计算机。 3、职位(posting)是一个人完成的任务和职责的集合。在组织里,每个人对应一个岗位,即有多少职位就有多少人员。 4、工作(job)即职务是同类职位或岗位的总称。 5、工作说明(job description)是根据工作分析的结果,用书面的形式加以描述、整理,形成一份提供有关工作任务、职责信息的文件。 6、工作规范(job specification)是指完成某一工作所需具备的能力、技巧、知识、学历和工作经历等,基本素质和条件。 二、工作分析的意义 工作分析可帮助组织察觉环境的变化(如图2-1所示)

图5-1 工作分析与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关系② 三、工作分析的基本过程 1.准备阶段 2.调查阶段,见表2-11 . 3.分析阶段 4.完成阶段 前面三阶段的工作都是为了本阶段打基础。工作分析最后的任务就是要编写出工作说明和工作规范2。 表2-1 工作分析中需收集资料的类型 1. 工作活动 a. 工作活动和过程 b. 活动记录(例如以卡片形式) c. 所采用的程序 d. 个人责任 2. 定位于工人的活动 a. 人的行动,如有关工作的身体动作和沟通 b. 针对方法分析的基本动作 c. 对身体的工作要求,如体力耗费 3. 所采用的机器、工具、设备和辅助工作 4. 与工作相关的有形和无形内容 a. 所涉及或应用的知识 b. 加工的原材料 c. 制造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 5. 工作业绩 a. 错误分析 b. 工作标准 c.工作计量,如完成任务的时间 6. 工作环境 a. 工作日程表 b. 财务和非财务奖励 c. 工作条件 d. 组织和社会的环境 7.工作对个人的要求 1[美]R·韦恩·蒙迪,罗伯特·M·诺埃著。人力资源管理(第六版)。葛新权,郑兆红,王斌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10:84。 2同①:92。

电路分析答案第二章

电路分析答案第二章. 第二章习题

种树所对应的基本种树,并标出22.1 如题2.1图所示有向拓扑图,试选2

割集与基本回路 11 解 b2b2b32acacac 6 6 7 5 5 4 7 5 TT e d e 1d e d 28 8 题如图所示。树一(a)T1基本割集为:c1{1,2,4}, c2{1,3,7}, c3{1,3,6,8}, c4{1,3,6,5,4} 基本回路为:l1{5,6,8}, l2{2,4,5}, l3{3,5,8,7}, l4{1,2,5,8,7} (b) 树二如图所示。T2基本割集为:c1{4,5,8}, c2{5,7,8}, c3{1,3,7}, c4{4,2,3,7} 基本回路为:l1{2,4,5}, l2{5,6,8}, l3{1,2,3}, l4{1,2,6,7} I。、2.2图示电路,求支路电流、2.2 题II312 解:列两个KVL回路方程:410 I+ 0)?1?5?4I?(5I?I22111+ + 0)?(5I?I?1?2?10I- 22125 4I?5?9I整理为:- - I5I21131?II5?1521A0.1?IA?I0.5?解得:21?)?(II??0?4AI.而312 I?2A,求电阻。如题2.3 2.3图所示电路,已知电流R1

解:可列KVL回路方程:2R + - 2I+2+(i-3)R=3 32 i=2A,代入上式可得:已知I1R=3 - 2 图所示电路,试选一种树,确定基本回路,仅用一个基本回路2.4 如题2.4

i。方程求解电10解:6A 2310(i-6)+5(0.4i+i)+13i=0 i i=2A 解得: 5130. 图所示电路,试选一种树,确定基本割集,仅用一个基本割集2.52.5 如题你将选择哪一个节点作参考点?试用一个节点方若用节点法,方程求解电压u。。 程求电压u 0.解:①61- 2 + + - 1 3 + 5u 820- 4 ②为参考节点,列方程如下:选31115)?u???u(2420208V12u??,代入上式,有:已知212115?)(u???420208V32u??解得节点点位:4V?20123212??u?u012??uu???又可知得:44 3

电路分析答案第二章

第二章习题 如题图所示有向拓扑图,试选2种树,并标出2种树所对应的基本割集与 (a) 树一1T 如图所示。 基本割集为:c1{1,2,4}, c2{1,3,7}, c3{1,3,6,8}, c4{1,3,6,5,4} 基本回路为:l1{5,6,8}, l2{2,4,5}, l3{3,5,8,7}, l4{1,2,5,8,7} (b) 树二2T 如图所示。 基本割集为:c1{4,5,8}, c2{5,7,8}, c3{1,3,7}, c4{4,2,3,7} 基本回路为:l1{2,4,5}, l2{5,6,8}, l3{1,2,3}, l4{1,2,6,7} 题图示电路,求支路电流1I 、2I 、3I 。 解:列两个KVL 回路方程: 051)54211=-+++I I I ( 021)5 10212=-+++I I I ( 整理为: 45921=+I I 115521=+I I 解得:A I 5.01= A I 1.02-= 而 A I I I 4.0)213-=+- =( 如题图所示电路,已知电流A I 21=,求电阻R 解:可列KVL 回路方程: 2I+2+(i-3)R=3 已知 i=2A ,代入上式可得: R=3Ω

如题图所示电路,试选一种树,确定基本回路,仅用一个基本回路方程求解电流i 。 解: 10(i-6)+5+i)+13i=0 解得: i=2A 如题图所示电路,试选一种树,确定基本割集,仅用一个基本割集方程求解电压u 。若用节点法,你将选择哪一个节点作参考点试用一个节点方程求电压u 。 解:① ② 选3为参考节点,列方程如下: 520 1 8120124-=-+u u )( 已知V u 122-=,代入上式,有: 520 12812014-=++u )( 解得节点点位: V u 324-= 又可知 0124=++u u 得: V u u 2012321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