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切除术

合集下载

腹腔镜下胆总管囊肿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

腹腔镜下胆总管囊肿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
更换 引流袋并记录引流量, 严格无 菌操作 。术后 4 7 腹 腔 8~ 2h 引流管引流量逐渐减少 至无 引流液 引 出, 可拔除腹 腔引流管 。 ③尿管的护理 : 给予尿道 口消毒护理 , 妥善 固定 尿管 , 防止逆行 感染 , 平均 1d 拔除尿管 , 术后第 2天鼓励患者下床排尿 。 22 3 静脉营养及饮食护理 : .. 术后恢复肛 门排气之前需禁食 , 在禁食期间需给予静脉全营养支持治疗 ( 包括足量水 、 、 糖 脂肪
术后 患 者 未 完 全 清 醒 时 , 去枕 平 卧 , 偏 向 一 侧 , 于 畅通 呼 应 头 利
管囊肿切除 +肝总管空肠 R u—nY吻合 术 , 中出血量 2 oxe- 术 O~
10m , 均 出 血 约 8 n, 术 时 问 8 ~10 mn 平 均 约 4 l平 0r 手 J 0 5 i, 10rn 0 i术后 无 并 发 症 , 均 住 院 8d 患 者 均顺 利 康 复 出 院 。 a 平 , 2 护 理 2 1 术 前 护 理 . 2 11 心 理 护 理 : .. 了解 患 者 及 家 属 心 理 状 况 , 向患 者 及 家 属 讲
流液颜色 、 性状 和引流量 。留置 胃管期间 给予 口腔 护理 , 保持
解该病发生 、 发展情况 , 介绍腹 腔镜手术 具有创伤小 、 复快 、 恢 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 , 临床 开展此项手 术的情况 , 术前 准备 事项 , 术后容易出现不适 症状及应 对措施 , 如何 护理患者 安全
保证孩子 的健康安全 。
综上所述 , 预防接种不 良反应的监测 是对预防接种人员职 业素质 、 专业技术水平 、 能力等方面 的综合检测 , 沟通 是预防接
种 工 作 规 范 化 、 序 化 检 验 标 准 。 因此 , 严 格 遵 守 预 防 接 种 程 应

经腹腔镜行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根治术并发症的探讨

经腹腔镜行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根治术并发症的探讨

20 0 1年 7月 一 0 6 2 0
年 6 , 腹腔镜行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根 治术 6 月 经 6例 (5例 为 2个 月 一1 6 4岁 , 中位 数 3岁 9个 月 , 1 2 另 例 8岁 ) 。囊 肿 型 6 1 例 , 径 25~1 m; 形 5例 , 径 12~ 、 m。其 中 9例 合 并 肝 门 部 肝 管 狭 窄 , 肝 管 扩 大 成 形 术 。 结 果 6 直 , 8c 梭 直 , 2 2c 行 6例 均 在 腹 腔 镜 下 成 功 完 成 手 术 , 均 手 术 时 间 3 8h 2 6— , ) 术 后 平 均 住 院 时 间 45 d( 8d 。 早 期 并 发 症 : 漏 2例 , 平 , ( , 9 5h , , 3— ) 胆 1例 腹 腔 引 流后 自愈 , 1例 因腹 腔 引 流 不 畅 行 开 腹 手 术 , 中见 吻 合 口漏 , 新 吻 合 后 愈 合 ; 例 术 后 7h高 血 钾 (0 8m o L 另 术 重 1 1 . m l ) / 心 跳 停 止 , 苏 成 功 后 于 术 后 第 3天死 于 肾 功 能 衰 竭 ; 激 性 溃 疡 2例 , 复 应 自行 缓 解 。无 腹 腔 和 伤 口感 染 。远 期 并 发 症 : 后 6 术 个月突发肠梗 阻 1 , 例 开腹探 查见 空肠肝支肠管粘连梗阻坏死 , 行肠 切除 吻合手术 。无吻合 口狭 窄和胆 管炎 ,5例存 活者 随 6 访 6~ 6个 月 , 5 中位 数 2 个 月 , B超 检 查 未 见 胆 石 发 生 , 功 能 正 常 。 结 论 经 腹 腔 镜 行 先 天 性 胆 总 管 囊 肿 切 除 肝 管 空 1 行 肝 肠 R u . . 合 术 是 复 杂 的高 风 险 手 术 , 与 开 腹 手 术 类 似 的胆 漏 、 激 性 溃 疡 和 肠 梗 阻 并 发 症 。高 钾 血 症 是 该 手 术 特 殊 oxe Y吻 n 有 应 的严 重 并 发 症 , 能 与 长 时 间 的 C 气 腹 有 关 , 后 必 须 常 规 监 测 血 钾 变 化 。 可 O 术 【 关键词 】 腹腔镜 ; 胆总管囊肿 ; 并 发症

小儿先天性胆总管扩张症51例的治疗体会

小儿先天性胆总管扩张症51例的治疗体会
方式 为胆 总管 囊肿 切 除 ( 括 胆 囊 切 除 ) 肝 总 管 包 、
先 天 性 胆 总 管 囊 肿 ( ognt hl oh l cn ei lcoe ca a d cs,C ) 又 称先天 性胆管扩 张症 , 指胆管 包括 ytC C , 是
空肠 R u. ox Y吻合术。5 例病 患中有 4例 曾因胆 1
病 , 着病变 的发展 , 阻 可导 致 胆 汁淤 滞使 肝 脏 随 梗
遭受渐进 性损 害 , 引起 胆道 系 统感 染 、 源性 胰 腺 胆 炎 、 内结石 及囊肿 癌变 等 。因此 , 囊 一经确 诊 , 即需 手术 治疗 。先天性 胆 管囊 肿 的手 术 经过 不 断 的总
情况改 善后行 上述手 术 。术 后均予 胃肠减压 , 禁食 5d以及 抗感染 、 保肝 、 营养支持 治疗等 。
4期
聂梅 兰 等
. 先 天性 胆 总管扩 张症 5 例 的治 疗体 会 , J JL 1 共 同通 道 内有无 蛋 白栓 和结 石 , 如发现 应取 出或 用 生 理盐 水彻 底 冲 洗 干 净 , 免 术 后 反 复 发 生 胰 腺 以 炎 ; 6 术 中如 囊肿 炎症 轻 微 , 剖层 次清 楚 , 以 () 解 可 沿 囊肿 壁作 全层 游 离 切 除 , 炎症 较 重 , 剖 层 次 如 解 不 清者 则行 前 外 侧 壁 全层 切 除 ,后 壁 可 行 囊 肿 内 膜 剥离 , 以防止损 伤 门静 脉 , 减 少 出血 ; 7 肝 管 并 () 空 肠 吻合 口的血 供及 吻合 V平 整 是 防 止 吻合 V 狭 I I 窄 的关 键 。通常 吻合 口要 足 够大 , 至少 应有 2 C B, 近端囊 肿可 保 留 0 5—1c 使 肝 总管 处 成 喇叭 口 . m, 状 , 空肠行 端侧 大 口径 吻合 , 与 以避免 吻合 口狭 窄 ; () 8 空肠 袢胆 支 保 留 3 0~3 m, 空 肠 Y型 吻 合 5c 与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30例诊治体会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30例诊治体会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30例诊治体会【摘要】目的:探讨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诊断、治疗及降低并发症。

方法对30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患儿进行分析。

结果:3例行囊肿外引流术,27例行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

治愈30例,并发症4例。

结论:及时、谨慎的诊断,合理的手术方式和时机,充分的术前准备及规范的操作是提高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关键。

【关键词】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诊治;并发症【中图分类号】r4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5-0136-02先天性胆总管囊肿(congenital choledochal cyst,ccc)为小儿外科中最为常见的胆道系统发育异常的疾病。

近年来,随着诊断技术的提高和术式的不断改进,对该病的治愈率已明显提高。

我院自1994年1月-2010年7月共收治该疾病患儿30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30例,男8例,女22例,年龄1.2-16岁,平均4.4岁。

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28例,腹部包块30例,黄疸5例,高热3例。

临床症状各异,但术前行腹部b超和(或)腹部ct均明确诊断。

34例患儿血清胆红素、碱磷酸酶及转氨酶升高,术中囊状扩张的胆总管直径4-12cm。

术后全部病例经病理切片均证实为先天性胆总管囊状扩张症。

1.2 手术方式:本组病例中,1例患儿因病情危重而行囊肿外引流术,其余29例均行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

在行胆肠吻合时,先关闭空肠残端,距残端3-5cm远离系膜侧做侧切口并与肝总管行端侧、外翻吻合,吻合口附近置橡胶引流管1根。

2 结果30例ccc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3%(4/30),胰瘘1例、胆瘘1例保守治愈,切口裂开2例,经减张缝合治愈出院。

术后患儿血清胆红素,碱性磷酸酶及转氨酶均降至正常水平。

对其中28例患儿随访1-5年均无异常症状。

3 讨论先天性胆总管扩张症在胆道畸形中比较常见,其病因一般认为与异常胆胰管合流有关。

胆肠ROUX-Y吻合在胆总管囊肿切除术中的疗效分析

胆肠ROUX-Y吻合在胆总管囊肿切除术中的疗效分析
2 06 :2 7 2 9 0 0—0.
对于先天性胆 总管囊肿应该 积极地 进行手术切除根治以及肝 总管空肠 R U - O X Y吻合术 ,为了提高该术式 的疗效 ,现在 就笔者 所在科所存的资料经验总结分 析如下c
1 资料 与方法
2 结果
全组病例 的上行肠袢取 3 ~5c O 3 m,近侧的空肠取 1~ 0c 5 2 m, 同步 缝合长度 8 1 m,并加 以上行肠袢套叠缝合,术后切下 的 — 0c 胆 总管囊肿壁送去进行病理检查,结果为囊壁呈现慢性炎症,黏 膜结构紊 乱,有纤 维组织 的增生,部分的病例存在溃疡形成 。 术后 2 9例恢复顺利 ,痊愈后出院,术后 随访 1 2例,随访时
表1 疾病分类情况
1 0岁患者因胆总管囊肿壁薄 ,术后 因为并发吻合 口漏 以及腹腔感
染而死亡。治愈率为 9 . 6 %,手术 的死亡率为 3 %。 7 . 3
3 讨 论
胆总管囊 肿属于先天性胆道畸形。 临床上 的突出表现是腹痛 、 黄疸、腹部包 块,经过 B超或者 C T检查之后可以确诊。本组病
①湘乡市第- A 民医院 - 湖南 湘乡 4 10 1 0 4
吻合术过程 中具有以下几点体会。
下又重新开始形成,经过再次手术, 采用微波愈合技术处理后,
这一部分患者已经完 全痊 愈,并未再次 复发。 参 考 文 献
Ⅲ 1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 学分会,中华耳 鼻咽喉科 杂志编辑委员会 . 慢
11 一般资料 . 选取 2 0 0 7年 3 一 0 1 4月笔 者所在科收 治的先 天性胆 月 21 年
总管 囊 肿 3 O例,男 l 例 ,女 1 ,平均年 龄 2 岁 ( 3 岁 ) 1 9例 7 8 5 。
间为 1 年,随访率为 4 . 1 %。随访患者 B超 复查后 2 3 例肝 内以及 临床 表现主要有上腹痛、黄疸及腹 部肿块 , 极少数 患者有发热 的 肝外胆管被动性扩张的患者术后肝内胆管 的扩张程度轻 。其余病 症 状。均根据 B超 或者术 中胆道 造影进行检 查确诊,其 中有 l 例 的胆肠 吻合 口都通畅,肝 内胆管不 存在扩张性梗 阻表现 。1 2 例 例进行 E C R P检查。具体疾病分类见表 1 。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23例的术式及疗效分析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23例的术式及疗效分析

空 肠 吻 合 8例 ; 肿 切 除 、 ox—Y 肝 总 管 一空 肠 吻 合 l 囊 Ru 5例 。 果 :0例 获 得 随 访 。R u 结 2 ox—Y 囊 肿 一空 肠 吻 合 随 访 6例 , 2例 仅 无 症 状 , 4例 反 复 发 作 腹 痛 、 热 或 黄 疸 , 中 l例 再 手 术 。 肿 切 除 、 o x— 肝 总 管 一空 肠 吻 合 随 访 l 另 发 其 囊 Ru Y 4例 , l例 有 腹 痛 , 仅 余 1 3例 无 症 状 。 结 论 : o x— 肝 总 管 一空 肠 吻 合 是 治 疗 先 天 性 胆 总 管 囊 肿 的 首 选 术 式 。 Ru Y 【 键 词 】 先 天 性 胆 总 管 囊 肿 ; 科 手 术 ; 效 关 外 疗
先 天 性胆 总管 囊肿 2 3例 的术 式 及 疗效 分 析
汪 宝林 ,陈永 田
( 京 医 科 大 学 第 二 附 属 医 院 外科 , 苏 南 京 2 0 1 ) 南 江 10 1
【 摘
要 1 目的 : 讨 先 天 性 胆 总 管 囊 肿 的 术 式 及 疗 效 。 法 : 探 方 回顾 分 析 手 术 治 疗 先 天 性 胆 总 管 囊 肿 2 3例 , 中 R u —Y 囊 肿 一 其 。x
c ss wi o g ntlc oe oh lyt ee r ve d T ee w r 9 fmae a d 4 le 。 1 hlrn(≤ 1 e r o g ) a d 5 ae t c n e i h ld ac s h a c w r e iwe . h r e e 1 e l s n ma s 8ci e d 4 y as fa e n
维普资讯
第 2 2卷 第 5期
2 0 年 9 月 0 2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诊治体会(附56例报告)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诊治体会(附56例报告)
时 间 为 术 后 1个 月 ~4年 左 右 . 均 随 诊 3年 左 右 , 平
管 因先天性 发 育 异常 而 引起 的囊 状 扩 张 , 有利 于 它
因 结 石 或 肿 瘤 梗 阻 而 引 起 的 胆 管 继 发 扩 张 。它 是 一 种 较少见 胆道 疾 病 , 病 多发 于亚洲 , 该 尤 日本 为 高 发 区 , 发 病 率 为 01 , 西方 国家 为 00 1 , 其 .% 而 0 % 在 我 国 髓 着 各 种 检 查 手 段 的 日益 完 善 , 病 在 国 内 的 本 发 生 率 也 不 断 增 加 。我 们 总 结 从 1 8 ~ 1 9 9 4 9 7年 共
海 南 省 邵 阳 市 中 心 医 院 肝 胆 稃
肖亲 民
目的 : 讨 先 天一 . 探 l J 管扩 张症 的 临床 特 点 . i ̄ 选拔 舍 适 的 手 术 治 疗 方 式 方 击 : 顾 分 析 5 回 6倒 先 天 性 胆 管
扩 张 症 痛 倒 临 床 诊 治 资料 。 结 果 :6倒 璃 人 中 ,1剖痛 人行 囊肿 切 除 、 1部 胆 管 空 晒 吻 合 末 , 5 5 肝 2例 分别 固肝
患 者 的症 状 明显 改善 , 4例 患 者 出 现 水 后 上 腹 部 疼 痛 , 对 症 治 疗 后 缓 解 , 例 术 后 因 吻 合 口 狭 窄 和 肝 经 1
收治的 5 6例先 天性胆 总管 、 肿 诊 治 体 会 , 囊 现报 告
如 下
内胆管 残石再 次人 院行 狭窄 的吻合 口扩张胆道 镜取
维普资讯
第 1 2档 笫 8艄
20 0 2担 4 月 …
V0 1 . 2 0 8 At 2 0 ) r U 2
先 天・ 总管 囊肿 诊 治 体 会 ( 5 陛胆 附 6例 报 告 )

手术讲解模板:胆总管囊肿造口术

手术讲解模板:胆总管囊肿造口术

手术资料:胆总管囊肿造口术
概述:
管及肝内胆管有时也可发生不同程度的扩 张。肝脏有胆汁淤积,严重时可发生胆汁 性肝硬化,少数病例可发生癌变(图 12.16.2.1-0-3,12.16.2.1-0-4)。
手术资料:胆总管囊肿造口术
概述:
胆总管扩张的类型可分为以下3型:①肝 外型:囊肿局限于胆总管或肝管,又可详 细分为胆总管囊性扩张型、胆总管憩室型, 胆总管口囊性脱垂型以及胆总 管、肝总管囊性扩张型等,占胆总管囊肿 中的绝大多数。②混合型:胆总管囊性扩 张合并肝内胆管单个或多个囊性扩张。③ 肝内型:此型已不属于胆总管囊肿,但
胆总管囊肿造 口术
手术资料:胆总管囊肿造口术
胆总管囊肿造口术
科室:普外科 部位:腹
手术资料:胆总管囊肿造口术
麻醉: 全身麻醉,气管内插管。病情稳定时,也 可行基础麻醉加用硬脊膜外阻滞麻醉。
手术资料:胆总管囊肿造口术
概述:
胆总管囊肿造口术用于胆总管囊肿手术治 疗。 胆总管囊肿,目前已统称为胆管扩 张症,是儿童胆道系统多见的先天性畸形。 扩张的胆管呈球形、梭形,可以累及肝总 管,甚至肝内胆管。1723年Vater和Ezler 首先描述了梭形胆管扩张症。1853年 Douglas报道了第 1例胆总管扩张症并推测
手术资料:胆总管囊肿造口术
概述:
关于本病的病因认识,目前多数专家倾向 于认为胰胆合流异常是本病形成的重要原 因。胆总管与胰管在进入十二指肠壁前提 前汇合,由于缺乏Oddi括约肌的环绕,压 力高的胰液向压力低的胆总管反流,反流 的胰液在胰酶的作用下,使胆总管壁逐渐 扩张形成胆管扩张症(图12.16.2.1-0-1, 12.16.2.1-0-2)。
手术资料:胆总管囊肿造口术
概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切除术
Resection of Congenital Choledochal Cyst
【适应症】
1.成人或儿童先天型胆总管囊肿。
2.怀疑或已有恶变的胆总管囊肿。
3.曾作过囊肿内、外引流术者。
【术前准备】
1.控制感染,纠正营养不良和水、电解质平衡失调。
2.黄疸病人,补充维生素K,并纠正凝血酶原时间。
3.曾做囊肿内或外引流手术者,需作肠道准备。
4.术前行MRCP或ERCP,以了解病变类型。
【麻醉】
气管插管麻醉或持续硬膜外麻醉。
【体位】
仰卧位,右季肋部垫高。
【手术步骤】
1.切口:右肋缘下斜切口或右上经腹直切口(图1)。
2.探查:明确胆道扩张类型及范围,如囊肿属囊状扩张型,与周边粘连不重时,即行
囊肿切除,胆道重建术;如粘连严重,与门脉、肝动脉及胰腺分不清时,改行Lilly式囊肿 内
膜下剥离,胆道重建术。
3.游离胆囊:从肝床上游离胆囊后,有利于囊肿切除的操作(图2)。
4.显露囊肿:行Kocker切口,充分游离十二指肠及胰头,显露囊肿下端,分离粘连,
尤其注意肝动脉及门静脉,了解囊肿左右、上下的关系。检查囊肿是否有结石、恶变,必要
时行活检。如术前未做MRCP或ERCP,此时可行胆道造影,进一步了解囊肿情况及胰管交
汇情况(图3)。
5.切除囊肿:解剖出左、右肝管,使囊肿与门脉、肝动脉分开,于漏斗部切断胆总管
下端,远端用1号丝线缝扎,于左、右肝管交界下1~1.5cm切除(图4、5)。
6.Lilly式囊肿内膜下剥离:于囊肿前壁置4根缝线,在囊肿前壁、内壁及侧壁做横切
口(图6);保留囊肿的后下壁,于切线处的一角选择分离面,将囊肿的后壁分为较薄的外层
和较厚的内层,用小血管钳沿此层面剥离直至切口的另一侧,完成囊壁一周的切口(图7);
用钝、锐剥离法交替游离囊肿,上至肝总管,下至囊肿漏斗部,完整切除囊肿(图8)。
7.Roux-Y空肠襻的制备:选择距Treitz韧带10~15cm处断空肠及系膜,1号丝线连
续缝合关闭远端空肠,于横结肠系膜无血管区剪开,将远端空肠经此孔送入肝门部以备吻合
(图9)。
8.胆道重建:重建胆道前,检查左、右肝管有无狭窄,如有需先行纠正。距空肠缝闭
端2~3cm处肠系膜对侧缘切开空肠,切口与肝管口径相似;1号丝线全层缝合(图10),吻
合应无张力、无扭曲。距此胆肠吻合口下60cm处,行近端空肠与空肠端侧吻合(图10、
11)。
9.引流:于胆肠吻合口下方置一双套管。
【术后处理】
1.半坐位。利于引流及膈肌运动,减少膈下脓肿及肺部感染的发生。
2.联合应用抗生素。
3.严密观察吻合口有无漏的发生。漏的好发时间在术后5~7天,一旦发生要加强引流
并予支持治疗,多数病人2周后可自愈。
4.饮食。肠蠕动恢复后可进流质饮食。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

图10

图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