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临床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切除术手术方案及手术图谱

合集下载

手术讲解模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手术

手术讲解模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手术

手术资料: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手术
术后处理:
拔t形管的指征是:①无腹痛发作,体温、 脉搏、白细胞均正常;②黄疸消退;③大 便颜色正常;④引流量逐渐减少,胆汁澄 清、无脓球、虫卵等;⑤试夹t形管1~2 日,无腹痛、腹胀,或发热等反应;⑥胆 道造影正常,胆道下端通畅。
手术资料: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手术
并发症:
手术资料: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手术
手术步骤:
4.囊肿十二指肠吻合 在囊样扩张的胆总 管最低位及十二指肠第一部欲行吻合处, 将二者作浆肌层连续褥状缝合,并以缝线 牵引[图2 ⑵]。平行于缝线切开囊肿及十二指肠壁, 二者切口大小不应小于5cm[图2 ⑶]。用 细丝线作锁边或间断全层缝合吻合口后壁 内层[图2 ⑷]。吻合口前壁内层用全层褥式
手术步骤: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空肠吻合术(y形吻合)
手术资料: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手术
手术步骤: 1.按上述步骤显露胆总管囊术
手术步骤:
2.在十二指肠悬韧带下15cm处切断空肠及 其系膜。将空肠远侧端自横结肠后上提, 与囊肿底部接近,并与之吻合。吻合口不 小于4~5cm。
手术资料: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手术
手术步骤:
肝动脉及门静脉的粘连。继续分离囊肿后 壁达胆囊管水平,靠近胆囊颈部结扎并切 断胆囊动脉,从胆囊床上切下胆囊。继续 向肝门解剖,直达左、右肝管汇合部[图1 ⑴]。
手术资料: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手术
手术步骤:
如果囊肿炎性粘连严重,左侧壁和后壁与 胰腺、门脉及肝动脉紧密粘连,可采用囊 内切除法,保留囊肿后壁及左侧壁的外层, 以策安全。即先在囊肿前壁缝牵引线,在 拟切线上注射含肾上腺素的生理盐水达囊 壁粘膜下,使之减少出血并易于分离。然 后横行切开囊壁前侧部分,保留后壁及左 侧壁以避免损伤重要血管等结构[图1 ⑵]。

手术讲解模板:胆总管切除术

手术讲解模板:胆总管切除术

手术资料:胆总管切除术
术后处理: 7.胃管减压3d。
手术资料:胆总管切除术
术后处理:
8.应用抗生素预防和治疗感染,为预防用 药以头孢三嗪噻噻肟为佳,治疗用药则应 依据细菌培养结果调整。术前已有感染者 并用甲硝达唑静脉点滴。
手术资料:胆总管切除术
术后处理:
9.深度黄疸、反复胆道感染病人应监测肝、 肾功能;安置有胆汁外引流管的病人,且 时间可能较长者,应行胆汁回收,无菌过 滤后回输。
手术资料:胆总管切除术
手术步骤:
5.向下沿囊肿壁分离至十二指肠后胆总管 的胰腺头部分,此时可达到胆总管下端的 较狭窄部,但尚不能盲目钳夹切断,以防 损伤胰管。此时应将囊壁剪开, 从囊内观察胰管的开口部位。部分病人因 胰管在十二指肠外与胆管高位汇合,可在 胆总管下端内见到胰管开口。在直视下剪 断囊肿的下缘,远端以不吸收线缝合关闭, 外层再缝合胰头包膜覆盖。
手术资料:胆总管切除术
注意事项:
4.当胆总管囊肿合并有肝内胆管囊肿(往 往是左侧)时,可以考虑同时做肝叶切除, 若肝内囊肿未加处理,单纯做肝外囊肿切 除和胆肠吻合术时,手术后往 往并发肝内感染,需行再次手术处理。但 是,假如合并肝内的广泛性的肝胆管囊肿, 则手术处理上十分困难。此时,手术后并 发肝内感染的机会很高,反而加重
手术资料:胆总管切除术
术后处理: 4.术后血、尿淀粉酶检查。
手术资料:胆总管切除术
术后处理: 5.全身应用抗生素,根据胆汁细菌培养结 果进行调整。
手术资料:胆总管切除术
术后处理:
6.深度黄疸、反复胆道感染病人应监测肝、 肾功能;安置有胆汗外引流管的病人,且 时间可能较长者,应行胆汗回收,无菌过 滤后回输。
手术资料:胆总管切除术

胆总管囊肿诊疗常规PPT演示课件PPT33页

胆总管囊肿诊疗常规PPT演示课件PPT33页
定义
是小儿常见的一种先天性胆道疾 病,以胆总管囊肿或梭状扩张,伴有或 不伴有肝内胆管扩张为特点。
第2页,共33页。
胆管扩张症分型
❖ I 型,胆总管囊状扩张 ❖ II型,胆总管憩室状扩张 ❖ III型,胆总管末端囊状扩

❖ IV型,肝内外胆管囊状扩张

❖ V型,肝内胆管囊状扩张
第3页,共33页。
常见病因
第23页,共33页。
囊肿切除、胆道重建术
第24页,共33页。
一般取肋下手术切口,充分显露手术野
第25页,共33页。
离断囊肿远端
第26页,共33页。
向上分离囊 肿,完全游 离和切除
第27页,共33页。
如果粘连严重,只剥离 后壁粘膜,保留外膜, 防止大血管损伤
第28页,共33页。
准备行肝管-空肠吻合
第18页,共33页。
手术治疗原则
手术的主要目的是恢复胆汁向肠道内引 流,以免发生上行性胆管炎 切除扩张的胆总管,以防日后癌变 要预防日后吻合口狭窄
第19页,共33页。
手术治疗
结合病人情况选择常规开腹手术或 腹腔镜辅助下手术
第20页,共33页。
手术治疗
囊肿切除、胆道重建术 囊肿外切除引,流肝术总管空肠Roux-Y型吻合是普
先天性胰胆管交界部发育畸形 病毒感染 胆道发育不良 神经分布异常 其他
第4页,共33页。
病理
囊性和梭形,大小不 等。 囊壁肥结缔组织增生 ,弹力纤维破坏。 囊内胆汁浑浊,黄绿 色脓苔附着。 长期淤胆,肝脏纤维 化和肝功能受损。
第5页,共33页。
临床表现
腹痛 肿块 黄疸 腹膜炎
第6页,共33页。
第15页,共33页。
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演示文稿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演示文稿
第十四页,共17页。
Ⅳ a型与Ⅳ b型示意图
第十五页,共17页。
V型:肝内孤立或弥漫性的胆管囊肿
肝内胆管囊状扩张由Caroli于 1958年首先报道,故也称 Caroli病,为先天性染色体 缺陷引起。有两种类型,一 种为单纯性肝内胆管扩张合 并胆管炎和胆道结石,无肝 硬化。另一种合并小胆管增 生纤维化而致肝硬化和门静 脉高压,部分可以恶变。
第十六页,共17页。
总结:先天性胆管囊肿分型
Ⅰ 肝外胆管囊肿;
1型:肝外胆管囊状扩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Ⅱ 胆总管憩室;

Ⅲ 胆总管脱垂;




2型:肝内胆管囊状扩张
肝内胆管囊状扩张型,

Caroli卡罗里病。

弥漫型和孤立型
3型:肝内、外胆管囊状扩张

肝内、肝外段多发囊状扩张; 肝外段多发囊状扩张。
第十七页,共17页。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演示文稿
第一页,共17页。
63岁女性
第二页,共17页。
第三页,共17页。
第四页,共17页。
先天性胆管囊肿实际上为先天性胆管 的一部分囊状扩张,又称为先天性 胆管扩张症。一般认为是由于先天 性胆管壁发育不良,胆道不同程度 阻塞,引起胆总管内压增高,增大, 形成囊状扩张。多见于女性及婴幼 儿。
第十一页,共17页。
Ⅱ型:胆总管憩室
憩室蒂可开放而与胆总管 相通,也可闭塞不通, 其余胆系部分正常。
第十二页,共17页。
Ⅲ型:胆总管脱垂
Ⅲ型为胆总管向十二 指肠内突出而形成 的胆总管末端的囊 状扩张,占1.4%---5%。
第十三页,共17页。
Ⅳ型:多发囊状扩张型

手术讲解模板:胆总管囊肿-十二指肠吻合术

手术讲解模板:胆总管囊肿-十二指肠吻合术

手术资料:胆总管囊肿-十二指肠吻合术
注意事项: 4.囊肿肠吻合术的吻合口应选择囊肿的最 低部位,以利引流。
手术资料:胆总管囊肿-十二指肠吻合术
术后处理: 胆总管囊肿-十二指肠吻合术术后做如下 处理:
手术资料:胆总管囊肿-十二指肠吻合术
术后处理: 1.术后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补液,应用 抗生素预防感染。
胆总管囊肿-十二指 肠吻合术
手术资料:胆总管囊肿-十二指肠吻合术
胆总管囊肿-十二指肠吻合术
科室:普外科 部位:腹
手术资料:胆总管囊肿-十二指肠吻合术
麻醉: 全身麻醉,气管内插管。病情稳定时,也 可行基础麻醉加用硬脊膜外阻滞麻醉。
手术资料:胆总管囊肿-十二指肠吻合术
概述:
胆总管囊肿-十二指肠吻合术用于胆总管 囊肿手术治疗。 胆总管囊肿,目前已统 称为胆管扩张症,是儿童胆道系统多见的 先天性畸形。 扩张的胆管呈球形、梭形,可以累及肝总 管,甚至肝内胆管。1723年Vater和Ezler 首先描述了梭形胆管扩张症。1853年 Douglas报道了第 1例胆总管扩
手术资料:胆总管囊肿-十二指肠吻合术
注意事项:
3.囊肿肠吻合时要内翻缝合,以防吻合口 瘘。为防止发生吻合口瘘,有人主张内引 流同时加用外引流。近来又有作者报道术 前先经鼻放置胃管,术中将胃管通过十二 指肠与囊肿的吻合口放入囊肿减压,术后 3~5d拔除胃管,既可减轻吻合口承受的 压力,又可克服外引流需较长时间放管的 弊端。
手术资料:胆总管囊肿-十二指肠吻合术
并发症: 5.反流性胆管炎 多为食物反流造成,有 时继发于吻合口狭窄。预防的方法是术中 做防反流瓣。
手术资料:胆总管囊肿-十二指肠吻合术
并发症:
6.囊肿恶性变 文献中不断有这方面的病 例报道,因此多数学者认为选择囊肿切除 间置空肠胆管肠吻合术是较为合理的治疗 方法,保留囊肿的内引流手术应当逐渐予 以摒弃。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PPT课件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PPT课件
4、协助手术医生做好体位安置,采用仰卧位, 腰背部适当垫高。
14
Company Logo
巡回护士配合要点
2019/11/5
5、术中使用电刀要调节好合适的功率输出,根据患儿大小选择负极板, 一般可选择贴在患儿腰背部或大小腿部,要粘贴平稳,保证与皮肤有效 接触。
6、手术切皮前再次与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共同核对患儿信息,认真清 点手术台上所用物品,特别是术中使用的缝针、纱布、花生米等物品, 须妥善固定管理,确保手术安全。
20
Company Logo
LOGO
2019/11/5
22
.
2019/11/5
6
Company Logo

7
Company Logo
症状体征
2019/11/5
1.腹痛 再发性右上腹或上腹中部疼痛性质和程度不同,有时是绞 痛、牵拉痛或轻微胀痛。继发感染时可伴有发烧,有时有恶心和呕 吐。有腹痛者约占80%~90%。
2.肿物 位于右上腹肋缘下,上界为肝边缘所覆盖。肿物表面平滑, 呈球状囊性感,小的胆总管囊肿,由于位置深,不易扪到。在感染、 疼痛、黄疸发作时,肿物增大,好转后又可缩小。以右上腹肿物就 诊者约占70%左右。
原则上要求:
(1)手术的主要目的是恢复胆汁向肠道内引流,以 免发生上行性胆管炎。
(2)切除扩张的胆总管,以防日后癌变。
(3)要预防日后吻合口狭窄。
11
Company Logo
手术方法
2019/11/5
目前常用的手术方法为:
(1)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Y型吻合,并加 防逆流瓣膜成形术,最常用。
3.黄疸 约50%病例有黄疸,黄疸的程度与胆道梗阻的程度有直接 关系。黄疸一般为再发性,多合并感染及发热。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ppt课件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ppt课件
ppt课件 15
Surgical specimen.
ppt课件
16
Nuclear medicine scan of a choledochal cyst. Early image shows most of the radionuclide in the liver.
Nuclear medicine scan of a choledochal cyst midway through the study with better filling of the cyst by the radionuclide.
ppt课件 8
These are the five common types of choledochal cyst malformations. The ability to show these clearly by cholangiography (injecting dye into the bile ducts) has made it possible to plan appropriate operative treatment
囊肿切除胆道重建(Lilly.1978)
肝总管空肠Roux-en-y式吻合术 肝总管空肠襻式吻合术 空肠间置、肝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加防反流瓣) 阑尾代胆道肝总管十二指肠吻合 囊肿、胃吻合 囊肿、十二指肠吻合术 囊肿外引流术
ppt课件 20
This drawing shows the various options available for the surgical management of choledochal cyst. The method shown on the right, complete cyst removal with drainage into a specially constructed limb of intestine is preferred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44例术式选择及疗效分析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44例术式选择及疗效分析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44例术式选择及疗效分析作者:周鸿东朱克明王庚堂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10年第07期[摘要]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术式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术式选择、疗效及随访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02年2月~2009年2月住院治疗的44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2例,其中采用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为A术式组,囊肿切除空肠间置代胆道术为B术式组,并对两组术式的疗效及随访效果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B术式平均手术时间为(2.04±0.27)h,明显短于A术式平均手术时间(5.81±5.28)h(t=6.312,P[关键词]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术式选择; 疗效分析; 随访[中图分类号] R73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07-144-02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近年来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

本研究选择我院2002年2月~2009年2月住院治疗的44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2例,其中采用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组为A术式组,囊肿切除空肠间置代胆道术为B术式组,现对两组术式的疗效及随访效果情况比较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2年2月~2009年2月住院治疗的44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者,其中男23例,女21例,男女比例为1.24∶1;年龄18个月~45岁,平均25.5岁。

临床表现为典型的腹痛,黄疸,腹部包块三联征者共22例,无任何症状者13例,术中6例为再次胆道手术,不典型腹痛者18例,阵发性腹痛者4例;合并合并胆囊结石者5例,合并胆总管结石者 12例,合并肝内胆管结石者9例,合并胆管畸形者11例,合并癌变者 2例。

1.2 手术方法88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4例,其中采用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型组为A术式组,囊肿切除空肠间置代胆道术为B术式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档序号:XXYY-SSTP-001
文档编号:SSTP-20XX-001
XXX医院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切除术
编制科室:知丁
日期:年月日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切除术
Resection of Congenital Choledochal Cyst 【适应症】
1.成人或儿童先天型胆总管囊肿。

2.怀疑或已有恶变的胆总管囊肿。

3.曾作过囊肿内、外引流术者。

【术前准备】
1.控制感染,纠正营养不良和水、电解质平衡失调。

2.黄疸病人,补充维生素K,并纠正凝血酶原时间。

3.曾做囊肿内或外引流手术者,需作肠道准备。

4.术前行MRCP或ERCP,以了解病变类型。

【麻醉】
气管插管麻醉或持续硬膜外麻醉。

【体位】
仰卧位,右季肋部垫高。

【手术步骤】
1.切口:右肋缘下斜切口或右上经腹直切口(图1)。

2.探查:明确胆道扩张类型及范围,如囊肿属囊状扩张型,与周边粘连不重时,即行囊肿切除,胆道重建术;如粘连严重,与门脉、肝动脉及胰腺分不清时,改行Lilly式囊肿内膜下剥离,胆道重建术。

3.游离胆囊:从肝床上游离胆囊后,有利于囊肿切除
的操作(图2)。

4.显露囊肿:行Kocker切口,充分游离十二指肠及胰头,显露囊肿下端,分离粘连,尤其注意肝动脉及门静脉,了解囊肿左右、上下的关系。

检查囊肿是否有结石、恶变,必要时行活检。

如术前未做MRCP或ERCP,此时可行胆道造影,进一步了解囊肿情况及胰管交汇情况(图3)。

5.切除囊肿:解剖出左、右肝管,使囊肿与门脉、肝动脉分开,于漏斗部切断胆总管下端,远端用1号丝线缝扎,于左、右肝管交界下1~1.5cm切除(图4、5)。

6.Lilly式囊肿内膜下剥离:于囊肿前壁置4根缝线,在囊肿前壁、内壁及侧壁做横切口(图6);保留囊肿的后下壁,于切线处的一角选择分离面,将囊肿的后壁分为较薄的外层和较厚的内层,用小血管钳沿此层面剥离直至切口的另一侧,完成囊壁一周的切口(图7);用钝、锐剥离法交替游离囊肿,上至肝总管,下至囊肿漏斗部,完整切除囊肿(图8)。

7.Roux-Y空肠襻的制备:选择距Treitz韧带10~15cm 处断空肠及系膜,1号丝线连续缝合关闭远端空肠,于横结肠系膜无血管区剪开,将远端空肠经此孔送入肝门部以备吻合(图9)。

8.胆道重建:重建胆道前,检查左、右肝管有无狭窄,如有需先行纠正。

距空肠缝闭端2~3cm处肠系膜对侧缘切开空肠,切口与肝管口径相似;1号丝线全层缝合(图10),
吻合应无张力、无扭曲。

距此胆肠吻合口下60cm处,行近端空肠与空肠端侧吻合(图10、11)。

9.引流:于胆肠吻合口下方置一双套管。

【术后处理】
1.半坐位。

利于引流及膈肌运动,减少膈下脓肿及肺部感染的发生。

2.联合应用抗生素。

3.严密观察吻合口有无漏的发生。

漏的好发时间在术后5~7天,一旦发生要加强引流并予支持治疗,多数病人2周后可自愈。

4.饮食。

肠蠕动恢复后可进流质饮食。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
图10
图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