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漆画之美的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漆画之美的论文
论文关键词:漆的个性 工艺性 绘画的共性
论文摘要: 当前漆画界存在着两种极端倾向: 1. 否定漆画的传统工艺性,片面追求“纯
绘画性”,致使漆画失去其特色而慢慢走向消亡。2. 以炫耀技法为主,材料堆砌,使漆画的
艺术水平下降,不能与时代和国际接轨。本文从几个角度论述了只有将漆的个性与绘画的共
性两者完美结合,才能达到漆画之美的境界。
漆画是以天然漆为主要媒介而进行的绘画创作。它属现代漆艺中的一部分,是从中国古
代传统漆艺中脱胎而来的。漆画真正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画种还要从越南磨漆画说起。早在
20世纪30年代,印度支那美术学院的师生们开始尝试把漆艺技法与绘画相结合。到20世
纪五六十年代,越南出现了一批反映民族独立解放运动和人民生活的作品,从此越南磨漆画
走进了现代绘画领域。20世纪60年代初,越南磨漆画首次在中国展出,使中国艺术家们从
中受到了启示。他们学习传统漆艺技法,不断从民间艺术中汲取养分,并赋予其崭新的构想
和独特的创造力,在漆板上表现现实生活、传达现代观念,终于使中国的漆画脱胎成为一个
新的独立画种。
当前,世界各国的漆艺家都在研究漆的现代性,探讨漆的可能性。中国漆画作为一个新
兴的画种也同样面临着如何使其现代化而又保持其特色的问题。笔者认为,当前漆画界存在
着两种错误的倾向:1. 否定漆画的传统性、工艺性而片面追求“纯绘画性”,致使漆画失去
了其特色而慢慢走向消亡。2. 以炫耀技法为主,材料堆砌,使漆画的艺术水平下降,不能
与时代和国际接轨。漆的个性与绘画的共性两者完美结合,才能达到漆画之美的境界。漆的
个性是指漆画的工艺性,绘画的共性是指漆画的绘画性。
一、工艺性
漆画独特的材质和独特的工艺所形成的独特的视觉美是漆画的魅力所在,是漆画的优
势。日本著名陶艺家八木一夫说过: “纯绘画是用颜料进行创作,而工艺美术是用工艺材料和
技法去搞艺术创作。在创作时首先想到的是它的工艺,如果不懂材料、技法、工艺或不对它
进行研究,搞创作只不过是一句空话。”漆材料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和综合性,它可髹、可描、
可镶、可磨、可刻、可堆、可雕。
1.漆的物理特征
漆树生活在繁茂的亚热带原始森林中。在劳作中,远古的祖先们发现,从漆树上分泌出
来的树液——漆,既可以保护胎型又可美化器物,从此揭开了中国漆艺史的序幕。日本发现
的绳文时期的漆木梳大约在六千年前,比中国晚一千年左右,这证明了中国是最早发现和使
用漆的国家,这也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化的伟大贡献之一。
2. 漆材料的自然美对人的视觉及心理的感受
天然漆是一种很高级的材料。干燥后的天然漆经过打磨和推光后,具有一种其它材料所
没有的赏心悦目的光泽。它光可鉴人、润如肌肤,触摸起来温暖而滑润。无论是从视觉上,
还是从触觉上均给人以很舒适的感觉。而人生理上的愉悦往往会转换成心理上的美感。天然
漆本色为棕红色,它给人以温暖、亲切、质朴之感。黑漆代表了漆最为本质的美学特征,漆
黑是黑的极致。正如吴冠中先生所说: “素白的宣纸与墨黑的漆都极美,朴素大方之美是我国
传统艺术栖止的温床”。朱红漆极具华彩而又沉稳,且经久不变色,代表着喜庆吉祥和安康。
3. 漆的人工美
中国传统漆艺技法渊源流长,仅明代黄大成所著《髹饰录》就记载上百种漆艺技法。概
括地讲,漆画技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利用漆的粘性可以粘贴天然美材
漆呈现棕褐色,即使调成色漆它也不会很鲜亮。为了弥补这一缺陷,人们用蛋壳来代替
漆画中的白色。白色蛋壳在黑漆的衬托下显得更加洁白可爱。
螺钿。在光线的照耀下能发出有如宝石般的五彩光,它可以弥补漆画中色彩的不足。
镶嵌金银片。将打磨推光的金银片镶嵌在漆板上,它会在画面里显得十分夺目。
除了以上材料之外,还可以根据画面的需要镶嵌其它材料。日本著名漆艺家高桥节郎就
将自己珍藏多年的昆虫标本镶嵌在自己的作品中,以增加画面的艺术效果。
(2)利用漆的半透明性产生一种朦胧美
漆是一种半透明状的液体,通常用它来罩金属粉,可使画面中的色彩既有变化又协调统
一,从而产生一种朦胧之美。
(3) 莳绘
这种技法源于唐代,后传入日本,主要是在漆胎上施以金属粉或色漆粉,然后打磨推光。
金属的光泽与漆的光泽交相呼应、相得益彰,显得金碧辉煌。
(4)沈金
早在我国西汉时期的漆器上就出现过这种技法,1315年传入日本。打磨推光后的漆板
乌黑铮亮,本身就是一件绝好的艺术品。在漆板上用刀刻针划,再戗金银或色漆,金银的光
泽与漆的光泽相互对应更显得富丽堂皇。也可加入一些天然美材以丰富画面的色彩,呈现出
铁线银钩、单纯明快的画面。
二、 绘画性
漆画具有双重属性,即纯艺术性和工艺性。对于漆画而言,其艺术性的创造是首要的。
1. 漆画是通过漆这一媒材来表现的绘画艺术
美国艺术理论家杜安·普雷布尔在《艺术形式》一书中写到: “一件艺术品是运用某种媒
介,通过人类的技巧构成的某种观念的审美表现,媒介是艺术创作所使用的材料,如果某一
种媒介使用得非常完美,把我们的感受扩展到了超越普通的意识,那么媒介的这种特殊的使
用方法就可以视为艺术。”漆画正是通过“漆”这一媒材而进行的绘画艺术。
乔十光先生的漆画《水乡》以漆为黏粘合剂,用蛋壳镶嵌表现出了中国江南的白色房子,
漆黑的屋顶,银灰色的水天,使画面呈现出一个黑白灰的世界,诗一般的意境,给人留下了
难忘的印象。乔先生将漆的材料美、人工美,用最恰当的艺术形式发挥出来。
2.漆画具有一切纯绘画的共性
人类美感意识是在满足生存需求的手工艺术中萌生的。纯艺术绘画这一概念也是在文艺
复兴时期才被确定的。美国艺术评论家杜安曾说过: “假如你对某种事物有过强烈的体验,而
且想和他人分享这一体验,就已开始了艺术的创作(表现和宣泄)。……一种艺术的感受可
以为我们提供很大的愉快,可以创造出一种近乎宗教感受的情感。”现代人对纯艺术共性的
要求是它既要有个性的精神意蕴,又要有视觉形式美感,是作者对生活体验的再现,其目的
是升华人类的精神。中国的漆画是精神创造的产物,所以它也必然具有一切纯艺术的共性以
及作用和目的。
乔十光先生的漆画《信徒》描绘了三个虔诚信教的藏女。黑漆的神秘感与宗教的神秘有
机地融为一体,体现出了信徒虔诚的心态,捉住了漆本身的内在精神,同时也揭示了其与人
的心灵的联系。他通过美的艺术形式和材料的精神内涵,创造了比它们自身更深刻的精神和
意境。
3. 从绘画角度来说, 漆画有着与自身相适应的表现范围
(1)构图
漆画的构图由于受到漆与工艺的限制,一般来讲比较适合表现二维空间的平面构图,构
图的平面性有利于漆画色彩造型的平面处理。此外,漆画的构图也比较讲究画面的视觉和心
理上的对比和均衡。例如疏与密的对比、直线与曲线的对比,以及多样性的均衡与统一 ;
形象处理富有次序感、节奏感。“计黑当白”在漆画中的运用也是很重要的,它是传统中国画
处理空间的观念在漆画中的运用。曾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银奖的漆画《拉网》是郑力为先生的
作品,他选用了平面无透视构图,将主观想象与客观实际巧妙地联系在一起。面积不等的黑
与红的对比给人以心理的平衡,画面中曲线与直线的对比,渔女拉网规律化的节奏美,都突
出了漆画的构图特点。
(2) 造型
主要是以与构图相适应的平面装饰造型为主,以渲染和平涂相结合来表现结构。它更适
合东方的平面化无透视的、富于主观想象的造型方法。从生活的原形中提炼,再运用主观想
象的语言进行艺术再现。要求结构清晰明确,同时也要注意实形与虚形的关系。
(3) 色彩
经过加工后用来调制色漆的透明漆不可能调出很鲜亮的色漆,也不可能像油画那样表现
很微妙的色彩变化。漆画的色彩特点是以平涂为主,追求色彩单纯明快的艺术效果。代表中
国古代漆艺最高成就的汉代漆器,红与黑是它最具代表性的色彩符号。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正
是运用红黑两色创造出了灿烂的漆文化。黑漆是世界上最美的黑,而且它还具有很大的包容
性。除了黑漆很容易与各种色彩形成协调关系外,也可与金银相配。金属的光泽与漆的光泽
浑然一体,素白的蛋壳与黑漆的对比既醒目明快而又素雅,具有七彩宝石光的螺钿在黑漆的
衬托下更加绚丽多彩。总之,漆可以赋予一切天然美材以丰富的色彩,使漆画具有一种独特
的视觉美。
4 . 意境之美是漆画的灵魂
机械地反映外界景物或直露无遗地宣泄内心情感都不能成为美的艺术,只有将虚实统
一,情景交融,使审美的主客体融为一体,才能产生美的艺术、美的意境。美学家们把它视
为评判艺术作品成败的尺度。笔者认为美的意境应该是一切绘画艺术所追求的灵魂。漆画的
意境是通过漆的材料美、工艺美以及美的艺术形式构图、色彩、造型等诸多因素来体现的。
三、漆的个性与绘画共性的关系
一幅好的漆画应该是漆的个性与绘画共性的完美结合。
只强调工艺性不讲究艺术性的是工匠。美国艺术评论家杜安对手工艺人(工匠)与手工
艺术家的评判是这样说的: “手工艺人常常把自己分为两类,一部分人只是为了设法谋生,而
制作别人喜欢的工艺品。另一部分是手工艺术家,他们怀有更远大的目标,要制作出有艺术
特色的工艺品,这第二部分人倾向于在设计创新和媒介用法方面做开路先锋。”就此我们推
论:工匠是为别人而制作,他们往往是保守的;而艺术家是为自己而创作,他们勇于创新,
是开路先锋。一些人在市场利益的驱动下,大量地生产和模仿那些审美趣味不高和不属于自
己的东西,他们往往为了掩饰其艺术水平的不足,而过分地在工艺上下“功夫”,以炫耀技艺
为主。笔者认为,漆画是具有特殊属性的绘画,它的材料美和工艺美是蕴藏于绘画性之中的,
其艺术性的追求是首要的。因为人们在欣赏它的精神意义时,往往超越了工艺的本身。意境
是一切艺术也是漆画的灵魂。所以过分强调工艺不讲究艺术性,不加强对漆艺精神内涵的开
发,中国的漆画就不能迈上一个更高的台阶,无法与国际接轨。引用杜安的一句话: “单纯的
手工技法是不能成为艺术的。”
过分追求“绘画性”而忽视了其工艺性,会使漆画失去其独特魅力而渐渐走向消亡。当今
工艺美术已争得了与纯绘画同等的地位,这一点在国际上已被公认。乔十光先生说过:“漆画
作为一个画种必然要有材料的限定,必然要有自身不可取代的独特性,否则画种的地位就很
难巩固。”“离开了材料、离开了技法而空谈艺术奢论精神,艺术精神都往往会落空。”在我
国漆画界同样也存在着另一种错误的倾向,那就是否定工艺、否定传统,追求所谓的“绘画
性”。例如用漆来模仿油画、水墨画、版画等。由于漆材料与油画材料之间存在着很大的距
离,所以只能用廉价的化学漆聚安酯等材料来代替。结果使其既不像漆画也不像油画,不伦
不类,完全丧失了漆的朴实淳厚的美感和特色。任何一门艺术都有它赖以生存的优势,没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