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动物词汇联想意义比较及翻译策略
认知隐喻视角下英汉动物词汇的联想意义

20 3 下卷)罨 戚 周刊 09 3  ̄第 期(
认 知 隐 喻 视 角 下 英 汉 动 物 词 汇 的 联 想 意 义
许 莉
( 波 大 学 外 国语 学 院 , 江 宁 波 宁 浙 35 1) 12 1
摘
要 : 和 动 物 都 是 自然 界 演 变的 产 物 , 言 中 的 动 人 语
在于语言 中, 且存在于思维 中, 而 是人 类 对 客 观世 界 的一 种 认 知 的方 式 ( 燕 萍 ,0 2 。本 文 从 认 知 隐 喻 的 视 角 , 唐 2o ) 以牛 和马 为例 分 析 英 语 动 物词 汇 的联 想 意 义 。
二、 隐喻 与 认 知
物 词 在 人 类社 会 长期 使 用过 程 中被 打 上 了深 深 的 社 会 文 化 印 记 英 汉 动 物 词 的理 解和 使 用 离不 开 特 定 的 民族 文 化 背 景 和
英语中动物词汇的象征意义及其翻译

英语中有几大倾向,其中之一就是名词化倾向。但是动物词汇经常名词动词化,用某种动物的典型动作来准确描述人的行为特征,十分传神。如:to buffalo,摆野牛阵,迷惑人,吓唬人;ducking,浮上潜下的鸭潜,躲避;Cat and dog life,争吵不休的生活。
二、英语中动物词汇的翻译策略
2.替代法
英文中的“She is a cat”就不能翻译成“她是只猫”,因为英语中cat喻意为“藏着祸心的女人”,汉语中“猫”则没有这层意思。两者形象、喻体虽然相同,但是喻意不同,因而直接翻译就不能被中国文化所接受。这个例子最好译为:“她是个包藏祸心的女人。”在遇到含有动物词汇的这种比喻中,我们往往不能直译,而是要找到译语文化中有相同含义的词语、习语来代替,这样才能既使文章显得生动,又使得文化信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得以更好的传递。比如“as stupid as a goose”,我们不能译为“蠢得像只鸡”,而是应该译为“蠢得像头猪”。这其中用汉文化中的“猪”来同英文化中的“goose”替代就很恰当。
英语中动物词汇的象征意义及其翻译
摘要:英汉两种语言赋予动物词汇以各自特定的文化内涵,这样在翻译上容易造成理解上的偏差和语用上的错误。本文试图将英语动物词汇的象征意义分类分析,探究英语中动物词汇的象征意义溯源,并对英语中动物词汇的翻译问题进行探究。
关键词:英语动物词汇 象征意义 溯源 翻译
一、动物词汇的象征意义
3.意译法
指根据原文大意来翻译,不做逐字逐句的翻译。意译通常在翻译句子或词组时使用较多,由于西方人和中国人对同一动物的认同感不同,在表达相同或不同的意义时往往会采用不同的动物做喻体,所以说意译主要在原语与译语体现巨大文化差异的情况下得以应用。从跨文化语言交际和文化交流的角度看,意译强调的是译语文化体系与原语文化体系的相对独立性。大量的实例说明,意译的使用能体现出不同语言民族在生态文化、语言文化、宗教文化、物质文化和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差异性。
浅析英汉动物词的文化对比与翻译

语言新探浅析英汉动物词的文化对比与翻译杨镕静 凯里学院外国语学院摘要:受地理环境、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影响,英汉两种语言的部分动物词所代表的含义有所不同,在进行英汉翻译的过程当中,就有必要了解英汉动物词的文化内涵及其之间的差异,并采取合理的方式进行翻译,以使译文与原文相符,并能体现原文的语言文化,从而更好地实现跨文化交际。
本文对比了英汉动物词之间的文化差异,并探讨了英汉动物词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英汉翻译;动物词;文化差异英汉两种语言的词汇都非常丰富,其中也不乏很多与动物相关的词汇。
动物形象经历史的发展,逐步沉淀于人们的心中,负载着人们的情感,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动物文化[1]。
在英汉两种语言当中,相同的动物可能有着相同的文化内涵,但也可能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同时不同的动物也可能存在相同的文化内涵,此外,还存在文化内涵缺乏的现象。
一、英汉动物词的文化差异对比(一)动物词相同,文化内涵相同英汉两种语言虽因地域、民族、思维等因素的影响存在着一定差异,但词汇当中有很动物词也有着共通的部分。
如汉语中的“狐狸”与英语中的“fox”。
说到狐狸,人们的第一印象都是“狡猾、奸诈”,而在英语当中,多数与狡猾有关的词语也均有“狡猾、奸诈”等含义,如“an old fox”表示“老奸巨猾的人”、“play the fox”表示“耍滑头”。
又如汉语中的“猪”与英语中的“pig”,不管是汉语或是英语,“猪”给人的印象都是懒惰、肮脏、丑陋等印象,英语中的“to live like pigs”表示“养尊处优”,“as fat as a pig”表示“胖得跟猪一样”,两种语言当中“猪”的文化内涵基本相同。
此外,诸如“狼”、“鹿”、“绵羊”、“蜗牛”等动物词,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内涵均基本相同。
(二)动物词相同,文化内涵相悖受各方面因素影响,同种动物在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形象,体现了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也就造就了英汉动物词虽相同,但其文化内涵却完全相悖的情况。
浅谈中西方动物内涵意义的不同以及翻译策略

浅谈中西方动物内涵意义的不同以及翻译策略作者:高文卉来源:《校园英语》 2019年第2期高文卉【摘要】汉语和英语中含有大量的与动物相关的词语,它们的文化内涵既有相同或相似的部分,同时也有不同之处。
本文通过对中西方动物词语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了其差异产生的原因,并讨论了英汉动物词语的翻译方法,旨在加深对中西方文化对比研究,进一步增强中外文化交流的能力。
【关键词】动物词汇;文化内涵;差异;翻译策略【作者简介】高文卉,北京市第一〇一中学。
一、汉英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对比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动物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
由于中西方的自然环境、社会历史、风俗传统存在差异,这使得动物词汇在两种文化中也存在着不小差异。
同一个动物词汇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可能具有不同的内涵意义。
汉英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主要有五种对应关系。
1.完全对应。
自然界动物种类繁多,特征各异。
人类在与动物数千年的朝夕相处中,逐步了解和掌握了动物的习性,并借用与动物相关的词汇来描述人类的某些性格特征。
当中西方从动物的基础属性出发时,两种文化对动物的联想往往是相似的。
比如,狼(wolf)是一种哺乳动物,形状与狗相似,生性残忍,喜吃兔、羊,有时甚至伤人,对于狼的这种特点,中西方具有相同的联想,因此汉语和英语中狼都具有“残忍、贪婪”的含义,与狼有关的汉语有“狼子野心”(to be a wolf with a savage heart);“狼心狗肺”(to be ferocious and diabolical in nature as a wolf or a dog)等;而英语中则有 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 披着羊皮的狼;cry wolf 虚张声势。
再如狐狸(fox),生性狡猾多疑,昼伏夜出,中西方对狐狸的联想也是一直都用来指代“狡猾”的含义,两种语言也都有用“狐狸”作比喻的词语,例如汉语中的“狐假虎威”、“再狡猾的狐狸,也斗不过好猎手”;英语中则有as cunning as a fox,an old fox, a fox may grow grey but never good等词语。
英汉动物隐喻的对比及翻译

英汉动物隐喻的对比及翻译
隐喻在汉语和英语这两种语言中都是很重要的修:辞格。
不同的语言与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隐喻这种修辞手法的认知具有一定共性,但其差异性也不容忽视,动物词在这方面尤为明显。
本文总结了英汉两种语言中隐喻的含义,以此为背景通过对比动物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喻义,分析了喻义、喻体相同的动物词,喻体相同、喻义不同的动物词以及动物词喻义缺失现象这三个方面,提出了一些翻译。
上应注意的事项,希望对英汉翻译、文化以及隐喻的研究贡献绵薄之力。
英汉动物词汇的喻义比较及运用的异同

是一定文化背景下的产 物。它所 反映的语 用含义依赖 于对其
背 景 文化 的理 解 。
动物 词汇在 英汉 文化 中喻 义的 比较
1 马 .
在西方神话 中, h e i P onx是一种神奇 的鸟 , 寿命长达五六 百年 ,临死前 为 自己筑一个巢 ,唱支挽歌 ,拍着翅膀扇起火 来将 自己烧成灰烬 ,然后在灰烬 中飞 出一只新凤凰从而获得
hre u ( os t 据可靠信息 oHos 也可用来喻指身体强壮的 新生 ,由此 P o nx含有 ‘ 生” 复活” 的意思 。在中国 mo h re h ei 再 、“
千里” ,是说人老却壮心不 已的杰 出之士 ; ‘ ”指幼马 ,汉 驹
语中的 ‘ ( 千里驹”指年轻少壮 的杰 出人才 。
历史上英 国人嗜好 马 ,因而有许多与马有关的说法。如
p t e a b fr te os 本末倒置 ) ogtt ih f mte u t cr eoeh hre( h t ,t es a tr h r g o 人。在汉语中关于马的种种联想意义也甚佳 ,尤其是被古人 称为 “ 千里马” 的名种马 ,更有一个 美好 的象征一一杰 出的 人才 。如千里马在古代又称 为 “ , 骥” 所谓 “ 老骥伏 枥 ,志在
文化 中 ,凤凰是鸟 中之王 。 ‘ 飞 ,群鸟从 以万计” 凤 ,它的羽 毛 “ 五彩而文” ,又能 自歌 自舞 。所 以 ‘ ‘ 有多才 多艺 、风 冈 采出众的象征 意义 ,如 “ 毛麟角”一词 ,喻罕见的人才或 凤 珍贵物品;“ 凤藻”指 美丽的辞藻修饰 。在历史发展过程 中, 凤凰 的形象在 中国人心 中成为超越世俗 的灵物 。
教 研探 索
英 汉 动 物 词 汇 的喻 义 比较 及 运 用 的 异 同
论动物习语英汉差异及翻译策略

论动物习语英汉差异及翻译策略习语是人类从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凝练出的智慧结晶,也是各种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类无论在生产还是在生活中与动物的关系密切,大量与动物相关的习语融入到人类的语言中。
但由于各国的文化差异、居住环境的迥异导致了相同动物在不同的语言里却表示不同含义的文化现象,这就带来了跨文化交流的障碍。
对动物习语在英汉文化中所表现出的异同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例探讨了动物习语的一些翻译方法。
标签:动物习语;英汉差异;翻译策略G41前言习语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凝练、积累的语言精华,它们将言简意赅的哲理富于短小精悍的句子里,并极富民族特色。
在英语里,习语有谚语、成语、俚语、俗语等,按其结构来分,有复句、单句、甚至仅仅为一个短语。
英语习语的翻译先要正确理解其含义,在此基础上,还得明白它们在意思、文化等方面与汉语的差异,在充分考虑了原文的文化特性之后方可着手翻译。
人类由于和动物联系紧密,在长期的观察、饲养、驯化,或食用,或生产劳役中,他们掌握了许多花鸟虫兽的习性,因此创造出诸多以动物为载体的习语。
但因各民族生活环境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些不同文化环境下所创造出的习语表达的意思也必定有所差异。
2文化差异对习语中动物比喻形象的影响这类从长期生产实践中提炼出来的习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称得上是文化的活化石。
大凡是历史悠久的语种,它们语言里都有丰富的习语,其中不乏与动物有关的众多习语。
各类动物习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反映了本民族的文化特征,英汉动物习语也不例外。
这两种语言以其悠久的历史创造出了极富文化底蕴的动物习语,也使得各自的语言表达形式愈发丰富多彩。
英汉习语在选用动物作喻体时有的动物相同意义相近,如“the fishes in trouble water”和“浑水摸鱼”意义就相似;有的动物相同而意义却不同,如“just like a fish out of water”与“虎落平阳”;有的动物不同可意义相似,如“hold a wolf by the ears”与中文“骑虎难下”就属这类。
英汉动物类习语比较及其翻译

英汉动物类习语比较及其翻译Ξ欧 忆 贾德江(南华大学大学外语部 衡阳市 421001)摘 要 动物习语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出现频率都很高。
英汉民族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不同,同一动物所承载的喻义也就会出现差异。
一方面,指称意义相同的动物形象,其喻义,即它在原语和译语中的语用含义可能相去甚远,甚至完全相悖。
另一方面,有些动物形象,在原语中含有丰富的语用意义,而在译语中却丢失,因而在译语中不能产生等值的意象联想。
关键词 英汉习语 动物名称 设喻比较 动物习语来源 翻译手法Abstract There are a lot of animal idioms in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Their modes of thinking and cultural backgrounds are different,so the implied meanings of the same animal are possibly different.On the one hand, their conceptual meanings are the same but pragmatic implications are different.On the other hand,some animals’names have rich pragmatic implications in original language but not in target language,so they cannot produce e2 qual image association.K ey w ords English and Chinese idioms animals’names comparison of metaphors source of animal idioms translation techniques 人类与动物可以说在生态环境中结下了不解之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