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海顿晚期五首钢琴奏鸣曲的风格特征
海顿作品音乐风格特点——以《F大调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为例

作者: 张舒扬[1]
作者机构: [1]常州大学艺术学院,常州213000
出版物刊名: 当代音乐
页码: 92-94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6期
主题词: 海顿;《F大调奏鸣曲》;音乐风格
摘要:作为维也纳古典音乐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三位作曲家之一,海顿的音乐作品有着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价值。
其在古典主义时期三个阶段的音乐创作更体现了他在音乐创作思想上大胆地尝试和不断地追求。
海顿早期的奏鸣曲结构较为简单,继承了前古典主义音乐风格。
本文将通过对海顿这个时期的代表作之一《F大调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的分析,来探讨海顿音乐作品中的轻快、幽默、趣味高雅的风格特点。
海顿《降E大调奏鸣曲》第一乐章的演奏分析

海顿《降E大调奏鸣曲》第一乐章的演奏分析1. 海顿的生平及其晚期钢琴奏鸣曲1.1 生平弗朗茨.约瑟夫.海顿(Franz Joseph Haydn),1732年3月31日出生于奥地利东部,小镇罗劳。
海顿生长在一个音乐氛围良好的环境,父母都热爱音乐,当地的民间歌舞也在他心里扎根,因此他的创作得以与多民族的奥利地民间音乐保持紧密联系。
海顿8岁起就在教堂里的童声合唱队唱歌,通过这些演唱曲目,熟悉并了解了许多复调风格的作品,并获得了大量的音乐实践。
18岁时因为倒嗓而离开合唱队,只能靠打零工和教学勉强糊口。
1761年是海顿人生中的重要转折点,他来到艾斯特哈齐亲王的宫廷担任乐长的职位。
从这一年起,海顿在官邸中工作近三十年,根据主人的意愿与想法,创作各种各样的音乐。
海顿偶尔也去维也纳,因此能够跟上音乐界发展的脚步。
1790年亲王去世,海顿离开官邸。
曾经两度旅居于英国,参加了伦敦的各种演出,在那里指挥各种音乐会,创作了大量新作品。
他最优秀的作品都是在摆脱了宫廷对他的约束后创作的。
海顿的钢琴作品虽然在他的全部创作中不占主体地位,但对后世钢琴音乐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海顿的钢琴音乐已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喜爱与推崇。
海顿钢琴音乐的创作风格正如他的基本创作风格一样,富有幽默感、充满活力、明朗乐观、民间气息浓厚。
这与他生活的时代与时代潮流时代意识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海顿的一生没有太大的波折,所以他的音乐总以表现光明欢乐为主,悲剧性因素较少或者说没有真正的悲剧性,强烈矛盾也反映得较少。
作品中流露的多半是朴实开朗的情感,所描绘的大都是世态的风俗性的画面。
不过当海顿晚年离开宫廷,作为自由音乐家旅居伦敦时,他的思想意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他在1791年致友人的信中写道:“当意识到自己不再是一个受人制约的佣人时,这种意识足以补偿和恢复一切疲劳。
”因此他晚期的作品相比之下更富深刻性和戏剧性。
1.2海顿的晚期钢琴奏鸣曲海顿的一生年代长久,跨越了从巴洛克时期到几乎整个古典时期的漫长阶段。
海顿——晚期风格

北方音乐Northern Music海顿——晚期风格刘 尹(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00)【摘 要】学界对弗朗茨·约瑟夫·海顿的风格划分似乎已经默认成一种事实,从早期的华丽风格到中期的狂飙风格再到晚期的古典风格。
尽管如此,海顿的风格划分仍有不少可发问之处:海顿的晚期风格是否具有意义?如果有,那么从何时开始?本文拟以海顿晚期风格的划分为研究对象,探讨海顿风格的时期划分的主要依据,并评价其学术意义。
【关键词】海顿;晚期风格;时期划分【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对于作曲家约瑟夫·海顿风格的时期划分,史学家们常常难以达成一致,绝大部分西方音乐史相关著作及部分学者均主张划分成三个阶段。
对早期风格的看法大多没有异议,普遍认为从18世纪50年代开始一直延续到1761年受雇于埃斯特哈齐亲王,也有学者提出延续到1772年《告别交响曲》的诞生;对中期和晚期的风格划分则莫衷一是,有一种观点认为,可以根据海顿的生平,将1761年海顿受雇于宫廷作为中期风格的开始,1790年离开埃斯特哈齐作为中期风格的结束,1790年之后属于晚期风格;也有学者认为,从18世纪80年代开始海顿就已经脱离了“狂飙突进”的风格,踏入晚期的创作。
无论对作曲家的风格进行怎样的划分,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这个分期的标准是什么,究竟是“生理”上的晚期还是“学术”上的晚期?仅从生平经历来看,海顿的确有他的晚期:1790年9月28日,75岁的尼古拉斯亲王病重逝世——海顿已经为这位亲王服务了28年,其后,尼古拉斯亲王的儿子安东亲王继任,这位新上任的领导者并不痴迷于音乐,刚一上任,就将埃斯特哈齐庞大的乐队和剧团解散。
出生于德国的小提琴家约翰·彼得·萨洛蒙在得知尼古拉斯亲王逝世的消息之后,直奔维也纳,邀请海顿随他一同前往伦敦,海顿欣然接受,并于1790年12月5日海顿离开维也纳,启程前往英格兰。
海顿《F大调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在教学中的风格把握

海顿《F大调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在教学中的风格把握作者:李栋全来源:《北方音乐》2017年第05期【摘要】本文以海顿《F大调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为例,分析阐释了海顿创作这一首钢琴奏鸣曲的时代背景、风格演变和技术要点,并根据古典时期海顿钢琴奏鸣曲的风格总结出了音符的颗粒性、旋律歌唱性、踏板合理性、力度与速度的准确性的四点要求,并对第一乐章的曲式结构和具体演奏要点要求进行了分析和说明。
【关键词】海顿;F大调钢琴奏鸣曲;古典风格【中图分类号】G624 【文献标识码】A一、海顿及其钢琴奏鸣曲约瑟夫·海顿(1732-1809)的创作生涯自晚期巴洛克时期贯穿至19世纪早期迅速萌生的浪漫主义时期。
依靠着他娴熟而高超的创作技艺、饱满而热切的创作热情创作了数量繁多的器乐作品,并在几乎所有音乐题材和体裁上均有建树,因其在交响乐和弦乐四重奏上的改革精神与突出贡献,从19世纪开始被尊为维也纳古典乐派三杰中的首位大师。
以阿尔弗雷德·爱因斯坦在其《音乐中的伟大性》中对伟大作曲家的评判标准中将内心驱使所致的高产作为第一点来看,海顿也和威尔第一样属于越老越精的音乐巨匠。
钢琴奏鸣曲不是海顿创作的重心所在,比起他浩如烟海、掷地有声的交响曲和弦乐四重奏,钢琴奏鸣曲在作品的数量、质量和影响力都略逊一筹,甚至比起他的两个学生莫扎特和贝多芬在钢琴奏鸣曲上的影响力都显得略逊风骚。
但是我们仍需注意的是海顿创作生涯时值古钢琴向现代钢琴演变,“狂飙运动”等社会精神文化的变革,他的钢琴奏鸣曲呈现出多样化的风格、洗练的结构、丰富的乐思、引领时代的精神内涵。
若想准确的演奏海顿的钢琴奏鸣曲,就必须对这些创作背景和精神内涵做深入了解。
自1761年开始,海顿于受聘于匈牙利的艾斯特哈齐亲王,为亲王家族服务了30年,虽然不能四处游历,但是也结束了其不稳定的第一创作时期,进入了其稳定而高产的第二创作时期。
而本文着重研究的《F大调钢琴奏鸣曲》作品Hob.XVI.23 No.38正是创作于1773年为热爱音乐欣赏海顿的尼古拉斯·艾斯特哈齐公爵所作,优厚的待遇和良好的创作环境以及外界影响下海顿作品的情感表现幅度大增。
海顿最著名的钢琴曲

海顿最著名的钢琴曲约瑟夫·海顿(Joseph Haydn)是奥地利古典主义作曲家之一,他的音乐被认为是18世纪中叶崛起的古典主义音乐的代表,是古典音乐中最受欢迎的作曲家之一。
海顿的音乐作品包括交响曲、室内乐、教堂音乐和歌剧等,他最著名的也是最广泛演奏的作品是他的钢琴曲。
以下是海顿最著名的钢琴曲。
1. 物哀奏鸣曲(Piano Sonata No. 8 in C minor, Hob. XVI:20)《物哀奏鸣曲》是海顿的一首令人心醉的钢琴曲,也是他创作的最有名的钢琴作品之一。
这首曲子共分为三个乐章:快板、慢板和快板。
快板第一乐章以优美的旋律和激情澎湃的节奏为特色,与慢板的内向和柔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尤其是在慢板的部分,海顿创造了一种富有戏剧性的氛围,深深打动了听众的心弦。
2. 爱丽丝·德拉姆鲁伊 (Arietta con Variazioni in A-flat major, Hob. XVII:3)《爱丽丝·德拉姆鲁伊》是一首浪漫又优美的钢琴曲,被认为是海顿最具表现力的作品之一。
这首曲子共分为一首主题和六个变奏曲,它最初是为女钢琴家Albrechtsberger 编写的。
主题固定为A平调,变奏曲是细微的变化,每一变奏都展示了主题的不同方面,使听众听到了其中的美。
这首演奏会长笛协奏曲是海顿创作的钢琴协奏曲之一,是古典主义时期最受欢迎的协奏曲之一。
这首曲子通常被认为是海顿钢琴作品中最精简和最优美的,它有强烈的音乐节奏和美好的旋律。
5. 交响曲第45号“告别”(Symphony No. 45 in F-sharp minor, Hob. I:45)虽然这不是一首钢琴曲,但是这首交响曲展现了海顿的才华和创新性。
这首曲子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以未知的方式向听众展示了无声的别离,它从头到尾都有着强烈的情感表现力,与其他乐器表现相比更加深刻。
这首曲子包含了多个乐章,共同为听众呈现了复杂而令人难以忘怀的主题和独特的节奏。
海顿和莫扎特钢琴奏鸣曲音乐风格之比较

长久,而莫扎特 只有仅仅3 5 年生涯,但他 惊
人 的创 造 力 为人 类 留下 了丰 富 的音 乐 遗 产 , 在 西 方 音 乐史 中被 公认 为稀 世 奇 才 。莫 扎 特
莫 扎特钢 琴 音乐 所特 有 的精致 、优 雅 的风 格。 “ 莫扎特即音乐”这似乎是赞叹他 最贴
切的词汇 。
海顿 一 生创作 了6 2 首钢 琴奏 鸣 曲,他 的音乐坚持着令人幸福和鼓舞 的信念 ,饱含
了对 音 乐 的热 爱 ,对 美 好 生 活 的 向往 ,讲 述 着 对 人 生 、世 界 、 自然 的包 容 ,他 的豁 达 坦
的表情和多变的戏剧性 。聆听莫扎特 ,你可 以从他的音乐 中感受到无限丰富的主题完美
的融 为 一 体 。在 他 的 奏 鸣 曲中 , 新 主 题 的 引 入 较 频 繁 ,为 乐 曲增 添 了 内在 的 活 力 和 发 展
力并引领着古典主义风格高峰 时期 的到来 , 在整个西方音乐历史发展长河 中产生 了深远 的影响 ,其 中钢琴奏鸣 曲又在他们 的作 品中 占有重要地位。两位大师在音乐上的不断探
性 ” 的 ,不 如 说 是 “ 歌 剧 性 ” 的 。慢 板 主 题 悠 扬 婉 转 ,如 歌 剧 中 的咏 叹调 仿 佛 述 说 着 动 人 的 故事 ,悠 长 的 陈诉 及 华 彩 经 过 句 都 是 来 自于 心 灵 深 处 的歌 唱 。他 的 钢 琴 作 品 很 少 追
与众 不同。莫扎特 创作了2 0 首钢 琴奏鸣 曲,
不 仅 仅 是 装 饰 作 用 ,大 大 地 改 变 了装 饰 音 的
想象的,其中最为杰出的是交响乐和弦乐四 重奏 。海 顿的一生不仅经历过 巴洛克时期,
还 贯 穿 了 几 乎 整 个 古 典 主 义 时 期 , 生 活年 代
海顿《降E大调钢琴奏鸣曲》曲式结构分析

2017年第11期(总第323期)北 方 音 乐Northern MusicNO.11,2017(CumulativelyNO.323)海顿《降E大调钢琴奏鸣曲》曲式结构分析刘玉洁(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重庆 401331)【摘要】海顿除了创作了大量的交响曲与弦乐作品外,他的钢琴作品也备受瞩目,《降E大调钢琴奏鸣曲》被誉为海顿最具古典特征的钢琴奏鸣曲。
本文详细分析了这首 奏鸣曲的曲式结构,以此来研究海顿的创作特点及风格。
【关键词】奏鸣曲;复三部;回旋曲【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一、创作背景海顿有大量的交响乐作品和室内乐作品,有着“交响乐之父”、“弦乐四重奏之父”等美誉。
然而在海顿的创作中,钢琴作品的数量并不算多,其独具特色的音乐个性、丰富的音乐内涵和创作技巧,值得我们深入的学习和研究。
《降E大调奏鸣曲》创作于1790年,是海顿第一次访问英国时为玛丽安娜·冯·根青格夫人而作,较海顿以往的钢琴奏鸣曲来说,这首奏鸣曲在曲调、技巧等方面都有所创新,因此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
二、曲式结构分析(一)第一乐章第一乐章快板乐章,采用奏鸣曲式,曲式结构如下:呈示部中主部主题由三个乐句构成,每个乐句四小节,形成a ,a’,b的结构。
第一乐句分成两小句,音乐语言活泼、明朗,像是一问一答,第二乐句是对第一乐句的变化模进。
第三句与前两句形成对比。
主部主题动机短小精炼,使人印象深刻。
连接部12小节,引入了新的音乐材料,进行调性上的转换。
从原调降E大调转到了属方向降B大调并形成完全终止式,确立新调性。
副部主题在新调性降B大调上展开。
副部主题音乐材料来自于主部主题,把音乐材料进一步发展。
结束部共22小节,在降B大调上结束。
副部主题和结束部运用了阿尔贝蒂低音,是典型的古典式主义时期作品特征。
展开部的开始引入新的音乐材料,采用复调手法写作,调性不断转换,从一开始的降B转到降E,又转到降A,音乐具有很强的动力性,不断地向前发展,随后低声部连续四小节的G音保持,预示着调性转到了原调降E大调的平行小调C小调。
浅析海顿《F大调奏鸣曲(Hob.XVI23)第一乐章》演技巧法

Northern Music 75Appreciation and appreciation 品鉴与欣赏浅析海顿《F大调奏鸣曲(Hob.XVI/23)第一乐章》演技巧法苏世彬(哈尔滨音乐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摘要】众所周知,海顿是古典主义时期的第一位音乐巨匠。
本首《F大调奏鸣曲》是海顿于1773年创作中期所作,是作曲家由创作早期到晚期的一个过渡。
其中期作品相对于前期来说在演奏技巧与结构上精进不少。
此时海顿的作品相对于前期较为夸张奔放、热情、动力性强,逐渐走到了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创作风格。
同时,此时期是当时的古钢琴到我们现代钢琴转换的一个时期,故此作品非常具有代表性。
本文通过分析本首奏鸣曲的结构及其演奏中的重难点与练习方法,望对本首作品的演奏有所帮助。
【关键词】海顿;F大调奏鸣曲【中图分类号】J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18-0075-02【本文著录格式】苏世彬. 浅析海顿《F大调奏鸣曲(Hob.XVI/23)第一乐章》演技巧法[J].北方音乐,2020,09(18):75-76.首先关于本首作品的编号问题,笔者在查阅时发现有的版本的编号是第23首,有的则是第38首。
海顿作有不胜枚举的键盘类作品,其实,在这些作品中只有最后的五首奏鸣曲作曲家本人注明是钢琴奏鸣曲。
在这之后有一位荷兰的学者分析整理了海顿的所有作品并且编订了31卷。
他把海顿的钢琴奏鸣曲基本都放在第16卷。
荷兰学者整理的本首奏鸣曲放在了第23首。
海顿的钢琴奏鸣曲大部分是为自己演奏或是为钢琴教学而作,早期创作的奏鸣曲比较短小精悍,在演奏技巧与篇幅上也不太难,中期开始出现了较大的跨越,后期已经趋于成熟。
所以,海顿的大部分奏鸣曲非常适合演奏和教学。
海顿的奏鸣曲在演奏教学中总体来说具有以下特征:键盘类音乐非常朝气蓬勃,同时富有幽默感,演奏时,每个音如珍珠般非常明亮立体,触键方面要非常轻盈,同时声音也要呈饱满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