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腺病毒在我国的流行情况调查

禽腺病毒在我国的流行情况调查
禽腺病毒在我国的流行情况调查

禽腺病毒在我国的流行情况调查

针对目前国内持续升温的禽腺病毒感染,本文总结了信得科技从2013年至今对禽腺病毒的研究概况,文中分别从临床症状、病理剖检、血清学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等方法,阐述了当前我国家禽普遍存在的腺病毒感染,一是禽腺病毒不同血清型在我国不同省份的分布情况;二是分离的禽腺病毒的分群、血清型和基因型情况;三是各血清型禽腺病毒对家禽的危害情况。

腺病毒科是一类中等大小无囊膜的线状单分子双股DNA病毒,第一株禽腺病毒是从牛结节性皮炎的病料中分离到。1949年Vanden Ende分离到一株禽腺病毒,以后又从鸡胚中无意分离到了多株鸡胚致死性孤儿病毒(CELO)。

1、腺病毒的分类

腺病毒科根据形态结构、免疫学特性和宿主范围可划分为两个属:哺乳动物腺病毒属和禽腺病毒属。禽腺病毒根据其抗原结构不同分为3个群。Ⅰ群主要是传统的禽腺病毒,代表株是鸡胚致死性孤儿病毒(CELO),它们共享有一种共同的群特异性抗原,其中从鸡分离到的12个血清型(FAV1-12),火鸡两个血清型(FAV1-2),鹅三个血清型(GAV1-3)和鸭2个血清型。Ⅱ群禽腺病毒包括火鸡出血性肠炎病毒(HEV)、大理石脾病毒和鸡大脾病毒,它们与Ⅰ群禽腺病毒无抗原相关性。Ⅲ群禽腺病毒目前只有一个成员,即降蛋综合征病毒(EDSV),它们只是部分的含有Ⅰ群禽腺病毒的共同抗原。腺病毒的分类是根据血清型或基因型来划分的。病毒的血清性根据中核试验来确定,Zsak等利用L1-L4四个高变环的特点和RFLP技术把Ⅰ群禽腺病毒划分为A-E五个基因型。并且指出了致病性毒株之间在基因型上存在着某种基因的相关性。

2、禽腺病毒形态结构和理化特性

禽腺病毒没有囊膜,由12个五邻体构成二十面体顶角壳粒,五邻体由2条纤突组成。此外,二十面体的非顶角壳粒称为六邻体(Hexon),该六邻体蛋白对禽腺病毒分型至关重要,是抗原结合位点成分。

禽腺病毒中Ⅰ群CELO病毒能够凝集大鼠红细胞,而不能凝集禽类的红细胞,部分毒株可凝集绵羊红细胞;Ⅱ群禽腺病毒无血凝性报道;Ⅲ群禽腺病毒EDSV可以凝集鸡、鸭、鹅、火鸡、鸽等禽类的红细胞。由于没有囊膜,所以禽腺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比较强,对乙醚、氯仿、胰蛋白酶、酚和乙酸均有抵抗力,可耐受PH3-9,在1:1000浓度甲醛中可被灭活,本病毒对碘制剂、次氯酸钠和戊二醛敏感。欧福迪泡沫消毒剂由于含有戊二醛有效成分,可有效杀灭病原。

3、禽腺病毒的流行病学与致病性

腺病毒大部分为长期潜伏病毒,引起无症状的感染,其中部分可以引起致病。Ⅰ群禽腺病毒存在于多种禽类的呼吸道和消化道,作为原发病原引起发病,往往与其他病毒CAV、IBDV 等混合感染致病。引起鸡包涵体肝炎的腺病毒病原已经确定,多为Ⅰ群禽腺病的几个血清型混合感染所致。

病毒主要存在于鸡的眼、上呼吸道以及消化道,但大多呈隐性感染不发病。病毒主要在消化道和上呼吸道内复制,粪便、肠道、病变肝脏、肾脏和咽等均含有病毒。病毒主要通过鸡胚垂直传播,从感染鸡群的鸡胚或雏鸡所制备的细胞分离物中可使病毒暴露出来。病毒通常在3周龄以上排出,在肉鸡,排出病毒的高峰是4-6周;产蛋鸡在5-9周,到14周龄后仍有70%可排毒。在同一农场中可同时存在几个不同的血清型。病毒可经粪便、气管和鼻腔粘膜水平传播,病鸡常无明显症状,仅见萎顿、蹲伏、羽毛蓬松、肉髯和面部皮肤苍白,生长不良。剖检为肝炎,肝色淡质脆、肿大,肝和骨骼肌有出血点,在肝细胞中有大而圆或不规则的嗜碱性或嗜酸性核内包涵体。

从送检来看,全国相当一部分地区出现了疑似病例,问题比较突出,最先在东部沿海省份,山东、江苏、辽宁省份的白羽肉鸡上和种鸡上检测到病原。后来陆续在内陆省份,河南、安徽、河北和山西分离到病原。白羽肉鸡、蛋鸡、种鸡、麻鸡上都有发生,死亡情况因地区、品种而异。

临床上,病鸡突然性的精神沉郁,羽毛蓬松,腹泻,贫血,消瘦,最后死亡。剖检发现肝脏肿大、质脆、易碎,肝周炎,心包积液,胶冻样,脾脏有白色坏死点,气管有出血和粘液、肺脏淤血严重,个别病例腺胃有出血点,法氏囊全部有乳白色干酪样物,肾脏呈现树枝状充血。

4、分子生物学诊断

将送检病料进行鸡胚接种,提取DNA,利用腺病毒Ⅰ、Ⅱ、Ⅲ群分群引物和Ⅰ群腺病毒分型引物(FAV1-12)进行RT-PCR扩增,如图所示:均能得到禽腺病毒目的条带。

将条带基因进行胶回收,测序,进化分析如下:

从分群角度对分离株进行规整可以看到新分离的禽腺病毒毒株都属于Ⅰ群禽腺病毒,但是它们的血清型和基因型并不相同,通过对分离株基因型和血清型分析如下:

对Ⅰ群的禽腺病毒进行血清型和基因型分析,发现我国主要流行A、B、C三种基因型,共6个血清型(火鸡1型、1型、4型、5型、8a/b型),但是近期在豫南、皖北、苏北、鲁西北和胶东地区流行的禽腺病毒主要是血清4型和8a/b型,造成鸡群的死亡率较高,发病急,有蔓延的趋势。目前,信得科技禽病检测中心已经对周边区域进行了取样筛查,以便掌控最新的流行动态。

由于Ⅰ群禽腺病毒的12个血清型交叉保护性较差,所以在防控上必须选用与流行株匹配的疫苗株才能有效遏制疫情的蔓延。但是,目前市场上没有商品化的疫苗,一些厂家和个体养户生产的自家苗存在严重的散度风险,通过我们对市场病料的检测,发现几乎90%的鸡群存在腺病毒、法氏囊、白血病、网内两两,三三混合感染,所以自家苗在使用的同时也起着传播病原的作用,当时虽然控制住了病情的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是免疫抑制病的出现,后期一些列的问题也会随之而来。所以我们不建议使用腺病毒疫苗进行该病的防控,最好使用正规生产的精制卵黄抗体,它不散毒,起效快,方便使用,是控制腺病毒的首选。

注:H9代表禽流感H9亚型,ND代表鸡新城疫,IB代表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D代表鸡法氏囊,ALV代表鸡白血病,CAV代表鸡传染性贫血,REV代表鸡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症,FAV代表鸡腺病毒。

在禽腺病毒的防控上,我们提几点建议:

①疫苗预防:必须选用正规厂家生产的禽腺病毒疫苗,必须包括当前我国流行的禽腺病毒主要的4种血清型,另外,必须没有禽白血病病毒、鸡传染性贫血病毒、网状内皮组织增殖征病毒和法氏囊病毒等外源病毒污染。

②卵黄抗体:就目前来说,精制卵黄抗体是治疗禽腺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方案,粗制抗体由于杂质较多,容易造成机体过大的应激反应。

在以上两种方案应用的同时,配合抗病毒药物干扰素对腺病毒效果较好,期间用信必妥增强机体免疫力。由于腺病毒对福尔马林和戊二醛等消毒剂敏感,对于禽舍,应该做好环境卫生消毒工作,防止病毒的扩散和传播。

癫痫

何谓癫痫 癫痫(epilepsy)即俗称的“羊角风”或“羊癫风”,是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导致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据中国最新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国内癫痫的总体患病率为7.0‰,年发病率为28.8/ 10 万,1年内有发作的活动性癫痫患病率为4.6‰。据此估计中国约有900万左右的癫痫患者,其中500~600万是活动性癫痫患者,同时每年新增加癫痫患者约40万,在中国癫痫已经成为神经科仅次于头痛的第二大常见病。 疾病简介 由于异常放电的起始部位和传递方式的不同,癫痫发作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表现为发作性运动、感觉、自主神经、意识及精神障碍。引起癫痫的病因多种多样。癫痫患者经过正规的抗癫痫药物治疗,约70%的患者其发作是可以得到控制的,其中50%~60%的患者经2~5年的治疗可以痊愈,患者可以和正常人一样地工作和生活。 急救措施 有先兆发作的患者应及时告知家属或周围人,有条件及时间可将患者扶至床上,来不及者可顺势使其躺倒,防止意识突然丧失而跌伤,迅速移开周围硬物、锐器,减少发作时对身体的伤害。迅速松开患者衣领,使其头转向一侧,以利于分泌物及呕吐物从口腔排出,防止流入气管引起呛咳窒息。不要向患者口中塞任何东西,不要灌药,防止窒息。不要去掐患者的人中,这样对患者毫无益处。不要在患者抽搐期间强制性按压患者四肢,过分用力可造成骨折和肌肉拉伤,增加患者的痛苦。癫痫发作一般在5分钟之内都可以自行缓解。如果连续发作或频繁发作时应迅速把患者送往医院。 发病原因 癫痫病因复杂多样,包括遗传因素、脑部疾病、全身或系统性疾病等。 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是导致癫痫尤其是特发性癫痫的重要原因。分子遗传学研究发现,一部分遗传性癫痫的分子机制为离子通道或相关分子的结构或功能改变。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方案

附件1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方案 为做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以下简称“人禽流感”)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预防和控制人禽流感病例的发生、传播,特制定本方案。 1 调查目的 1.1调查可能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及影响因素,为疫情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1.2 发现和追踪病、死禽类及人禽流感病例的密切接触者。 1.3 发现人传人的线索,并寻找其证据,为及时做好流感大流行应对准备提供依据。 2 组织与准备 2.1 启动条件 卫生行政部门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通过监测系统报告、群众反映、媒体报道、疫情通报等途径获知本辖区内出现下列情况时,应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1)发生经省级及以上农业部门证实的禽流感疫情。 (2)发现人禽流感预警病例。 (3)发现人禽流感疑似、确诊病例。 (4)发现其他需要排除人禽流感的病例或需要开展调查的相关情况。 2.2 组织及实施 2.2.1县级卫生部门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疫情调查的组织及领导;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开展禽流感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应在接到疫情报告后2小时内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及时采取

相应预防、控制措施,并将调查结果及时向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根据需要,可请求上级部门给予技术支持和指导。 2.2.2市级及以上卫生部门市级及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派遣调查组前往疫情发生地进行调查;市级及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可应邀或受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派遣前往疫区指导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2.3 调查准备 调查单位应迅速成立现场调查组,制定流行病学调查计划,明确调查目的、调查组人员组成,确定成员的任务及职责。调查组成员一般包括有关领导、流行病学工作者、临床医生、消毒人员、实验室工作人员、其它相关人员等。 3 调查内容和方法 3.1背景资料收集 3.1.1当地地理、气象、人口等资料的收集 通过查阅资料、咨询当地相关部门等方法了解当地的地理状况(如地理位置、流域、海拔高度、地形地貌、植被、湖泊、河流、交通状况等)、气象资料(如年均气温、年均月气温、年均降雨量、年均月降雨量、年均湿度、当年月均气温及月均降雨量及月均湿度等)、农林业(土地使用、农业种植、养殖业、野生动物、候鸟迁徙情况等)、人口资料(最新的人口总数、年龄别构成、流动人口数)、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如国民经济总产值、人均产值、医院数量及床位数、学校数量等)、其它相关资料如特殊风俗及生活习惯等。 3.1.2历史及横断面相关资料调查

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

附录A 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病学最初调查表

附录B 高致病性禽流感现地调查表疫情类型(1)确诊(2)疑似(3)可疑 B1疫点易感禽与发病禽现场调查 B1.1最早出现发病时间:年月日时, 发病数:只,死亡数:只,圈舍(户)编号:。 B1.2禽群发病情况: 圈舍(户)编号家禽品种日龄发病日 期 发病数开始死 亡日期 死亡数 B1.3袭击率: 计算公式:袭击率=(疫情暴发以来发病禽数÷疫情暴发开始时易感禽数)×100% B2可能的传染来源调查 B2.1发病前30d内,发病禽舍是否新引进了家禽? (1)是(2)否 引进禽品种引进数 量 混群情 况* 最初混 群时间 健康状 况 引进时 间 来源

*混群情况为:(1)同舍(户)饲养(2)邻舍(户)饲养(3)饲养于本场(村)隔离场,隔离场(舍)人员应单独隔离 B2.2发病前30d内发病禽场/户是否有野鸟栖息或捕获鸟? (1)是(2)否 鸟名数量来源鸟停留地 点*鸟病死数 量 与禽畜接触频 率** *停留地点:包括禽场(户)内建筑场上、树上、存料处及料槽等; **接触频率:指鸟与停留地点的接触情况,分为每天、数次、仅一次。 B2.3发病前30d内是否运入可疑的被污染物品(药品)? (1)是(2)否 物品名称数量经过或存放地运入后使用情 况 B2.4最近30d内是否有场外有关业务人员来场?(1)无(2)有,请写出访问者姓名、单位、访问日期,并注明是否来自疫区。 来访人来访日期来访人职业/电 话 是否来自疫区

B2.5发病场(户)是否靠近其他养禽场及动物集散地? (1)是(2)否 B2.5.1与发病场的相对地理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 B2.5.2与发病场的距离_________________。 B2.5.3其大致情况__________。 B2.6发病场周围10公里以内是否有下列动物群? B2.6.1猪,__________。 B2.6.2野禽,具体禽种:__________。 B2.6.3野水禽,具体禽种:__________。 B2.6.4田鼠、家鼠:__________。 B2.6.5其它:__________。 B2.7在最近25-30d内本场周围10公里有无禽发病?(1)无(2)有,请回答:B2.7.1发病日期:__________。 B2.7.2病禽数量和品种:__________。 B2.7.3确诊/疑似诊断疾病:__________。 B2.7.4场主姓名:__________。

2014国际抗癫痫联盟-癫痫实用性定义-中文版

ILAE OFFICIAL REPORT 癫痫实用临床定义 A practical clinical definition of epilepsy *Robert S. Fisher, ?Carlos Acevedo, ?Alexis Arzimanoglou, §Alicia Bogacz, ?J. Helen Cross, #Christian E. Elger, **Jerome Engel Jr, ??Lars Forsgren, ??Jacqueline A. French, §§Mike Glynn, ??Dale C. Hesdorffer, ##B.I. Lee, ***Gary W. Mathern, ???Solomon L. Mosh_e, ???Emilio Perucca, §§§Ingrid E. Scheffer, ???Torbj€orn Tomson, ###Masako Watanabe, and ****Samuel Wiebe Epilepsia, 55(4):475–482, 2014 doi: 10.1111/epi.12550 摘要 2005年时对癫痫的概念定义是一种具有持续性产生癫痫样发作倾向的脑部疾病。这一定义通常适用于两次自发性痫性发作,发作间期超过24小时。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接受了一个工作组的建议,对于特殊情况下(即不符合两次自发性痫性发作标准)改变具体定义。该工作组提出,癫痫被认为由下列任何一个条件定义的脑部疾病:(1)至少两次自发性(或反射)痫性发作,间隔时间大于24小时;(2)一次自发性(或反射)痫性发作,以及两次自发性痫性发作后10年内具有再次出现类似的痫性发作的可能性(至少60%);(3)诊断为癫痫综合征。对于患有年龄依赖的癫痫综合征,但是目前已经超过了发病年龄或10年内无癫痫发作并且至少5年没有用抗癫痫药物的患者,这类癫痫被认为是可以消退的。“消退”与传统上“缓解”或“治愈”的观点是不同的。不同的实际定义的形成用于各种不同的特定目的。该癫痫定义的修订与常用的术语一致。 关键词:癫痫,癫痫发作,定义,自发性,复发 Robert S. Fisher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 Neurological Sciences, Stanford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在2005年,一个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工作组对“癫痫发作”和“癫痫”的概念进行了定义(表1)。1此概念定义可酌情转化为实用的(具体的)定义。 为了临床诊断,ILAE委任了一个工作组制定一个癫痫实际运用的定义。本文总结了该工

非洲猪瘟防控调研报告

非洲猪瘟防控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 2018非洲猪瘟防控调研报告 一、我区生猪养殖基本情况 第一季度全区生猪养殖户数770户,养殖存栏为36039头;其中规模养殖场数13户,存栏6316头,其中能繁母猪存栏2125头,元旦至今规模养殖场生猪出栏6772头;种猪场3户,存栏2924头,其中能繁母猪存栏1084头;全区生猪散养户780户,存栏约3000头;对比2018年第一季度生猪存栏数42161头,养殖量呈下降趋势。产生原因有二:一是非洲猪瘟传染性强、死亡率高(几乎是100%),目前防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规模养殖户唯恐波及致全军覆灭,主动减少养殖数量包括淘汰多年经产母猪和仔猪。二是散养户因为环保要求和我市实施的庭院养猪退养弃养政策以及2018年年底生猪收购价格低于成本而减量存栏甚至收摊弃养。但今春由于价格回升,全国生猪存栏减少,政治经济环境、养殖环节、屠宰、检测检疫环节等众多因素共同影响下,猪肉价格上涨已成必然,又有养殖户开始购进仔猪,增加后备母猪养殖数量。2019春节后生猪养殖数量又持续回升至当前数值。 二、非洲猪瘟防控采取的主要措施 1、非洲猪瘟排查。我区根据非洲猪瘟病毒传播途径制作实施方案,多次下发文件安排部署,多方位、多环节进行缜密排

查。养殖环节:屯留区生猪现存栏约3.6万头,2018年8月至今从养殖环节实施全覆盖排查,多次进行拉网式大排查。尤其进入冬春季节对非洲猪瘟、口蹄疫、高致病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情进行严格细致排查,排查覆盖全区所有畜禽养殖户、无害化处理场所,特别是要对城郊结合部、工矿厂区等地排查力度,不留死角。规模养殖场户实施封闭管理。现阶段,排查已进行51轮次,累计排查生猪养殖场户3万余个次,生猪206万头次。屠宰环节:每日派出2-3名官方兽医对我区唯一生猪定点屠宰场入场排查检疫。未发现异常猪只。泔水猪排查:全区经入户认真排查及设立公开电话举报,共排查出13个泔水猪养殖户,共存栏1521头,均未发现非洲猪瘟可疑情况。现均已退养完毕,且排查中未再排查出泔水猪。饲料排查:排查全区21个生猪养殖场和3个饲料生产企业,5个饲料经营门市部、均未发现经营或使用猪血成份、血浆蛋白粉、肉骨粉等动物源性饲料喂猪。市场猪肉排查:市场监督管理局持续对市场、冷库等销售环节生猪产品一一进行排查,严查来自疫区省市生猪产品。庭院养猪摸底排查:对矿区、人口密集区及两场周围的庭院养猪情况进行排查摸底,全区有866户庭院养猪户存栏28530头生猪,现由各乡镇依据实施方案逐步进行庭院养猪退养并养工作。现阶段退养弃养85户6354头。流行病学调查:对规模猪场深入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分析,采集样品开展非洲猪瘟疫情筛查,强化基层动物防疫人员对非洲猪瘟的鉴别诊断能力,及时发现和消除风险隐患。

流行病学基本概念及调查研究方法

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及研究方法 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蓓 第一部分流行病学基本概念 一、流行病学的定义及其诠释 流行病学就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与措施的科学。 研究对象:人群 研究内容:疾病、伤害、健康 研究任务及工作深度:揭示现象、找出原因、提供措施 研究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数理法 二、流行病学研究的特征 1、群体特征; 2、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 3、对比的特征; 4、概率统计的特征; 5、社会医学的特征; 6、预防为主的特征 三、常用疾病频率测量指标 1、发病指标:发病率、罹患率、续发率 2、死亡指标:死亡率、病死率、生存率 3、疾病负担指标:患病率、感染率、潜在减寿年数、伤残调整寿命年 四、疾病流行强度术语 1、散发; 2、爆发; 3、流行与大流行 五、流行病学中联系强度的概念及意义 1、相对危险度(RR值); 2、归因危险度(AR); 3、人群归因危险度(PAR); 4、比值比(OR值); 5、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 6、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 7、标准化死亡比(SMR) 第二部分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一、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特点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就是一种独特的宏观方法,就是揉与了社会学与统计学的一种医学调查分析方法。它以医学知识为依据,利用观察与询问等手段来调查人群的疾病与健康状况,做出频率及分布的归纳、综合与分析,对结果给以恰当的解释,最后得出结论。就是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特点表现为:(1)从人群的各种分布现象入手,将分布作为研究一切健康问题的起点;(2)具有相当的社会学调查与分析的成分;(3)贯穿着卫生统计学的思路、观点与手段(包括大数量的观点、概率的观点、对比分析、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判断);(4)依靠严密的逻辑思维、医学生物学上的合理性与统计学上的可能解释性对流行病学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二、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分类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类型见表1与表2。表1中就是按设计类型划分的、常用的各种流行病学方法,它们就是流行病学方法的主要部分与核心。表2就是按实际工作性质与任务划分流行病学方法的类别,并非方法学的分类,只就是表明在实际工作中的几种调研任务,这样划分便于了解与认识流行病学方法的全貌。这两方面的调研方法之间有密切联系与相互交织之处。例如,一次质量好的爆发调查中除横断面研究外,往往还可包含小规模的病例对照研究等。 表1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按设计类型分类) (4)探索性病例对照研究 (5)验证性病例对照研究 分析性研究(6)同时性队列研究 历史性队列研究 实验性研究(8)干预实验 理论性研究(9)流行病学模型研究表2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按工作性质分类) 病例(病家)调查 传染病 爆发调查 非传染病 现况调查 专题流行病学调查 动态观察 三、常用传统研究方法的特征与应用 (一)描述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就是利用已有的资料或特殊调查的资料,包括实验室检查结果,按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及不同人群特征分组,把疾病或健康状态或暴露因素的分布情况以及发生、发展的规律真实地定量地展现出来。 描述性研究具有以下特点:(1)描述性研究收集的往往就是比较原始的或比较初级的资料,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分析后所得出的结论往往只能提供病因线索与可贵的研究方向;(2)描述性研究往往不需要设立对照组,仅对人群疾病或健康状态进行客观的反映,一般不涉及暴露

基于EEG信号分析的癫痫诊断研究与发展

基于EEG信号分析的癫痫诊断研究与发展 发表时间:2019-07-23T09:39:25.787Z 来源:《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0期作者:李敏佳赵兴群[导读] 为癫痫的诊断提供了更准确和客观地方法。 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江苏南京 210096 摘要:癫痫是大脑异常放电引起的短暂性脑功能失调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据统计,患病率超过4‰。其中1/3以上癫痫患者还可出现各种精神障碍,严重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脑电图检查对癫痫的确诊具有重要意义,对癫痫的鉴别具有决定性作用。最初的脑电图检查主要依靠医师的肉眼观察,具有较强的主观性,近年来,国内外对于脑电信号处理方面的研究日益增多,许多经典的或现代的信号处理分析方法已开始应用于脑电信号中,为癫痫的诊断提供了更准确和客观地方法。 关键词:癫痫脑电图信号处理 1、癫痫的特点及诊断方法 癫痫是一组反复发作的脑异常放电所致的短暂性脑功能失调综合征,是精神科常见病之一。欧美国家的患病率一般为4‰ [1] 。我国流行病调查中患病率为4.6‰,年发病率约为0.3‰[2],癫痫患者之中约1/3以上可出现各种精神障碍。原发性和症状性癫痫均可发生精神障碍。癫痫性精神障碍与精神分裂均为精神疾病,两种疾病的临床症状比较相似,一般都包括感觉障碍、思维障碍、情感障碍、精神障碍等症状[3],临床经常把癫痫所致精神障碍误诊为精神分裂症,因此,对其进行正确鉴别有着重要临床意义。 癫痫的早期诊断主要运用影像学检查,虽操作简单、无创伤,但是阳性率较低,且存在较多的伪差,所以在后来的诊断中,脑电图检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能够给癫痫的诊断、分类、预后提供重要依据,弥补影像学检查的多种不足[4]。癫痫样放电在脑电图中主要表现为:出现高幅失律、尖慢波、棘慢波、尖波、多棘慢波、棘波或突出背景的节律性放电[5],用于癫痫患者中,能够通过分析患者脑电特征,确定病种类型,实施相应的诊治方案,利于患者病的情恢复,且能够对病情起到监测、判断作用。同时,脑电图检查具有无创性、安全性高、操作简单等优点。 2.脑电信号处理的发展 脑电信号(EEG)是通过电极记录的脑电细胞群的自发性、节律性的电活动,包含了大量的生理与病理信息,对其作深入的研究有助于临床医生提高对大脑神经系统损伤病变检测和诊断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故脑电图检查在临床诊断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最初,脑电图(EEG)的研究主要通过临床医师的目测完成,利用经验消除伪差和干扰,并且根据脑电图波形的频率、幅度和瞬态分布等给出评价和结论。这使得脑电信号的特征提取与特性分析停留在主观水平上。近代以来,国内外针对脑电信号进行特性分析和特征提取的课题研究日益增多,许多经典或现代的信号处理分析方法已经应用于脑电信号处理中,且己初见成效。 首先是信号的频域分析。其中,功率谱分析是EEG信号处理最常用工具,源自傅立叶变换。它的前提是平稳的随机信号,对非平稳随机信号,则不同时刻的谱分析结果是不同的。目前常用的方法之一是以短时傅立叶变换为基础的周期法,但此方法存在频率分辨率差的弊端。为了能得到高分辨率的分析结果,从而为EEG信号频域特征的提取提供新的有效手段,利用AR参数模型谱估计方法对数据处理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动态特性分析中此方法优越性较大。 其次是时域分析。它主要用来直接提取波形特征, 如过零截点分析、直方图分析、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峰值检测及波形参数分析、相干平均、波形识别等。通过肉眼观察脑电图的实时波形可看做是一种原始的、最简单的时域分析方法。 根据频率和振幅的区别,可以将脑电波分为4种基本类型,即α波、β波、δ波及θ波。这4种波形的起源和功能也不相同。癫痫会出现异常脑电波,如多棘慢波、尖慢波、棘慢波、尖波等。无论正常还是异常的脑电波,都是时变性的非平稳信号,即不同的时刻有着不同的频率,单纯的时频域不能准确地表征信号,对于病态的异常脑电波则显得尤为明显,必须时频结合才能进行有效处理。所以时频分析在脑电信号处理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目前有将小波变换和人工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检测脑电图信号中的棘波与尖波成分。利用小波变换对基于ANN的EEG检测系统的输入进行预处理,从而在不减少信号的信息内容及不降低检测性能的前提下简化ANN的输入模式。 3、结论及展望 由于癫痫发病率较高,类型多样,发作的表现形式也不同,还会产生精神障碍,一方面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产生更为严重的影响,另一方面容易和其他精神疾病混淆造成误诊,延误治疗,所以提高癫痫的诊断效率和准确性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进一步展望,可将脑电分析与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生化检查等常规检验科检查相结合,构建癫痫患者信息的完整刻画,再通过深度学习,产生集癫痫时间预测、病灶定位、生理特征分析为一体的诊断系统,更好的对癫痫进行诊断和治疗。 参考文献: 1.王忠诚,等.北京长安街地区居民神经系统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J]. 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 1984;(2):72 2.李世绰,等.中国六城市居民癫痫的流行病学调查[J]. 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 1986;(4):193 3.袁小平,白玉红.精神分裂症与癫痫性精神分裂样精神障碍临床特征的对照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04,16(8):470-472. 4.秦培英,李莉萍,王红星,等.岛叶癫痫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头皮录像脑电图分析 [J]. 中华医学杂志,2016,96(47):3797-3799. 5.马淑琴,洪芳. 脑电图监测在癫痫患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16)

我国首例非洲猪瘟的流行病学调查

现代畜牧兽医2018年第10期 2018年8月1日,经通报沈阳市沈北新区五五社 区养猪户张某的猪只连续发生不明原因死亡,疑似非 洲猪瘟。为确认疫情、调查其可能来源及扩散范围,开展了此次调查。1调查方法1.1病例定义疑似病例:2018年7月至8月,沈阳市境内发生皮肤发红或发紫、高热、结膜炎、呕 吐、腹泻、运动失调等症状,剖检呈脾异常肿大、质脆易碎、出血性梗死,或下颌淋巴结出血、或腹腔淋巴结出血的猪。确诊病例:符合疑似病例的条件,按照OIE 推荐 标准检测,血清学或病原学阳性猪只判定为确诊病 例。 1.2病例搜索对张某家病死的2头猪,分别采集我国首例非洲猪瘟的流行病学调查 魏澍1,段亚良1,李树博1,崔基贤1,周晨阳1*,姜 斌2 (1.辽宁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 沈阳1101642.辽宁省动物卫生监督所,辽宁沈阳110015)摘要:2018年8月1日,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五五社区某养猪户出现猪只连续不明原因死亡,疑似非洲猪 瘟。经现场剖检、采样送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国家动物外来病研究中心确诊为非洲猪瘟。根据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建立了病例定义,通过查阅记录、访谈相关人员开展病例搜索,对疑似病例进行实验室检测。调查结果表明,该养殖户场内发病率为12.3%,病死率为100%。描述了疑似病例的群间分布、时间分布、空间分布。分析表明,违规调运是引起该起疫情的重要风险因素。对照病例定义,经大范围病例搜索,已追踪该起疫情的扩散范围,并采取了扑杀、无害化处理等防控措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关键词:中国;非洲猪瘟;首例;流行病学 中图分类号:S85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692(2018)10-0048-03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first African swine fever case in China Wei Shu 1,Duan Yaliang 1,Li Shubo 1,Cui Jixian 1,Zhou Chenyang 1*,Jiang Bin 2 (1.Liaoning center for animal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Liaoning Shenyang 110164;2.Liaoning Animal Health Supervision Institute,Liaoning Shenyang 110015)Abstract:In Aug 1st ,2018,continuous death was found in a small scale swine farm in Shenbei district of Shenyang city,Liaoning province,which was suspect as African swine fever and was confirmed as the first identified case of African swine fever in China by China Animal Health and Epidemiology Center.A field epidemiological enquiry was conducted at the first time;a case def‐inition was constructed,the attack rate and mortality was calculated,the temporal and spacial distribution was described to show the situation.Results of the investigation indicated that the attack rate was 12.3%,the mortality was 100%.Ilegal transport may be a risk factor this out‐break.With a comprehensive control measures including move control,culling and disinfection,this African swine fever case was controlled effectively. Key words:China;African swine fever;First case;Epidemiological inquiry 收稿日期:2018-09-12 作者简介:魏澍(1978-),男,本科,农业推广研究员,主要从事动物疫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通讯作者:周晨阳(1968-),男,蒙古族,本科,高级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检疫监督、动物疫病的预防与控制等工作。魏澍:我国首例非洲猪瘟的流行病学调查48

禽流感的流行状况与研究进展

?综 述?禽流感的流行状况与研究进展 余 滨 【中图分类号】R512.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483(2004)03-0029-04 禽流感(A vian Influenza,A I)是严重危害畜牧业和人类健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多年来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发生过该病的流行或暴发流行,严重地打击了一些国家的养殖业,经济损失巨大。在1997年之后陆续有感染人的报道,因此,禽流感已成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高致病性禽流感(Hig hly Pat ho genic A vian Influenza HPA I)已被国际兽医局动物流行病组织(O IE)列为甲类传染病,并被列入国际生物武器公约动物传染病名单,列为反生物恐怖主要内容之一,被我国农业部《家禽家畜防疫条例》列为甲类监测传染病。同时流感也被我国卫生部列为“十?五”规划重点防治传染病之列。1 流行状况 1.1 禽间禽流感流行状况 禽流感自1878年首次报道于意大利,以后在欧洲、美洲、非洲、亚洲均有发生。特别是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起,禽流感在欧亚大陆的暴发日趋频繁。这种病毒的肆虐不但给许多国家的家禽养殖业带来了沉重打击,同时也向全人类的健康提出了新的严峻挑战。H5和H7两亚型毒株一直断断续续的在世界各地鸡或火鸡中造成禽流感暴发或流行。较大的流行有:1978年,美国明尼苏达洲,140多个火鸡群发生流感流行,造成400多万美元损失。1983~1984年,美国宾夕法尼亚洲,鸡群中发生了H5N2毒株引起的流感流行,损失了1700多万只鸡,当地全部鸡场倒闭,经济损失6100万美元。2003年3月,荷兰暴发了H7N7型禽流感。为了防止疫情向欧洲其他国家蔓延,欧盟宣布全面禁止荷兰活禽及其蛋品出口。禽流感给世界上最大的家禽出口国之一的荷兰带来沉重打击。在短短几周内,共有约900个农场内的1400万只家禽被隔离,1800多万只病鸡被宰杀。而更为严峻的是,在疫情暴发期间,共有80人感染了禽流感病毒,其中一名57岁的荷兰兽医在对病鸡进行检验时感染病毒,并死于禽流感引起的肺炎并发症。此后,H7N7型禽流感在整个欧洲蔓延开来,与荷兰毗邻的比利时和德国均出现了禽流感病毒感染病例。这也是目前报道的世界上禽流感传播范围最广的一次。 禽流感在中国的流行状况。自1994年以来,中国内地鸡群中断断续续发生了H9N2流感暴发,虽然其所引起的病死率不及H5和H7亚型,但能使母鸡产蛋量明显下降,肉鸡生长速度明显减缓。 1997年,中国香港特区新界,三个鸡场发生了H5N1亚作者单位:430022 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型毒株引起的流感暴发,造成三个鸡场倒闭,处死150万只家禽,损失上亿港元。更为严重的是,发生了全球首起人感染禽流感病毒的病例,震惊了世界。 1989~1990年,中国黑龙江和吉林两省的马群中发生了禽H3N8亚型毒株引起的流感流行,造成数万匹马属动物发病,数百匹死亡,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2003年底至2004年2月,H5N1毒株相继在韩国、越南、日本、泰国、中国、美国等地的禽中引起流感流行,造成上百万只家禽死亡,严重打击了这些国家的家禽养殖业发展,并在越南、泰国、香港等地发现人感染禽流感病毒并出现死亡。到2004年2月,我国内地共有49个疫点的疫情被确诊为H5N1,3月17日宣布全部解除封锁,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没有发现人感染禽流感病毒病例。 1.2 人间禽流感病流行状况 1.2.1 中国的流行状况 人类第一例禽流感病例1997年报道于中国香港。1997年8月,香港一名3岁的男童因感染禽流感病毒而死亡。这也是全球首宗人类感染H5N1的个案,这是首次发现禽流感病毒直接从鸟传染给人。这次暴发有18个人住院,其中6人死亡。其中男性8例,女性10例。年龄1~60岁(平均17岁左右),10岁以下9例。12例康复者中,9例<12岁,其余3例为14~37岁,8例临床表现轻微且无肺部病变。6例死亡者中,除1例3岁外,其余5例均在12岁以上,发病至死亡的平均病程为16天。 1999年在香港,2个孩子被确认患A禽流感病(H9N2)。两个患者都恢复了健康,未证实有更多病例发生。证据显示家禽是感染源,而且传染的主要模式是从鸟到人。然而,从人到人传染的可能性尚未排除。 1998~1999年间,有人感染H9N2的数个病例在中国大陆报告。 2003年2月到中国内地旅行的一香港家庭的2个成员发生A禽流感(H5N1)感染。一人恢复,另一人死亡。 2003年12月中旬一个儿童在香港被证实感染H9N2,住院治疗后恢复了健康。 1.2.2 人间禽流感病在世界的流行 2003年,在荷兰家禽暴发禽流感期间,家禽工作人员和其家庭成员被证实感染A 禽流感病毒(H7N7)。据报告有80多个H7N7病例(症状大多集中表现在眼睛的感染,有一些呼吸症状),1个患者死亡(57岁的兽医,曾去感染的农场出诊)。2003年12月至2004年3月,越南、泰国共有100多例疑似病人被做健康调查,34人被确诊患禽流感病(H5N1),22人被WHO确诊死于

近十年禽流感在我国的发生情况流行趋势及对策

近十年禽流感在我国的发生情况流行趋势 及对策 论文关键词:禽流感禽流感病毒发病预防疫苗流行特点 论文摘要: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是由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 aiv)引起的禽类的一种烈性传染病.由于ai具有临床症状复杂,病死率高,病原体亚型多以及容易发生抗原漂移和转换等特点,使其防治难度加大,相应地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影响畜禽业的发展。1997年在香港发生的aiv感染人的事件,突出了其公共卫生意义。本文对近十年禽流感在我国的发生情况,流行趋势及对策进行分析研究。对防控禽流感的对策提出几点建议:加强兽医部门的职能、增强单位间的合作与交流;加强对候鸟传染源的监测;加强疫情监测;加强家禽场的生物安全措施;接种疫苗。 1 发生情况及流行趋势 综上疫情形势分析,禽流感的流行特点:一是周边国家疫情继续扩散和蔓延;二是禽流感病毒毒力不断增强;三是禽流感病毒多种亚型同时流行;四是候鸟和野鸟带毒现象依然严重;五是人感染禽流感死亡病例持续增多。从国内情况分析,一是目前正处于春季,是禽流感疫情的高发期;二是今年气候异常,大量候鸟在我国北方和中南部地区停留时间较长;三是有的地方防控工作存在薄弱环节,防控措施不到位,队伍不健全;四是春节临近,家禽补栏量增大,调运、交易频繁,增加了疫情跨区域传播风险;五是我国边境线长,存在通过口岸、

非口岸通道以及边贸互市等多种途径传入境外疫情的风险。综合分析国内外疫情形势,我国禽流感防控形势依然严峻,防控任务十分艰巨。" 发病流行的规律性:从发病时间先后、发病地区分布和发病率高低看,与养鸡地和鸡群的密集程度、采取的护措施和养鸡相关的人流、物流的流动频繁程度以及与疫源处理的彻底程度呈正相关。 产蛋鸡发病率高,无品种差异:从发病鸡群的品种看,城区内饲养的不同品种的鸡群,如海赛、海兰、罗曼、宝万斯、肉鸡等都有发病,无品种差别。发病鸡日龄范围5一20 日,从发病鸡的日龄结构看,产蛋鸡发病率最高,育成鸡有一定程度的发病,但发病率低,所接触处理过的育雏鸡未见发病鸡群. 2 综合防控措施 禽流感在我国为A类传染病,2004年1月,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在我国爆发后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该病的诊防工作,国务院召开了专门会议,农业部先后制定了一系列诊断和防治技术措施,制定并颁发了诊防的国家标准,并已在防控中收到较好的效果。为了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战胜禽流感的成效,本人对防控禽流感的对策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一、加强兽医部门的职能、增强单位间的合作与交流 由于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在我国较多地区发生核流行,病原也很复杂、多变,家禽野禽和人同时都有可能发病,要想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必须打破“单打独斗”的格局,开展单位、行业间的协作攻关,

Nature特刊:全球癫痫流行现状

Nature特刊:全球癫痫流行现状(图表) 医脉通2014-11-27发表评论分享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影响全球约5000万人。对于癫痫的记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它能够影响任何年龄段的人群。近期,Nature专门发布了一期特刊,介绍癫痫造成的全球负担,并详解了目前相关的科学研究现状。医脉通小编挑选了其中的流行病学情况、药物研发、社会学等进行简单介绍,感兴趣的医友还可以下载所有特刊全文进行详细阅读。 对于许多患者,药物可以帮助降低发作频率;对于耐药性癫痫患者,治疗方法包括饮食治疗和神经外科治疗。虽然对于这一疾病人们已经讨论和担心了数千年,但对癫痫的了解进展缓慢——即使有现代遗传学和神经系统分析的帮助。癫痫患者持续存在于世界各地,尽管缺乏资金限制了癫痫研究,但治疗和处理癫痫的新的方法将会出现。 特刊9篇全文下载 一、流行病学:癫痫的复杂性 据估计全球约5000万人罹患癫痫。但研究经费非常少,治疗可能会失败,疾病机制也不明确。

二、药物研发:目标明确 研发有效的抗癫痫药物正在通过反复的试验逐步进行,复杂分子溶液已成研究热点。

三、社会学:脱离羞耻 由于备受恐惧和羞耻历史的困扰,当提及科研经费时癫痫一直不受关注。

癫痫至少有十几个类型——准确的数字依赖于被询问者——能够开始并传播至不同脑区域,产生一系列的癫痫类型。据世界卫生组织保守估计,世界约有5000万人罹患癫痫;然而,尽管它如此普遍,该疾病吸引相对较少的研究基金。

对于癫痫患者,治疗不足的部分原因是社会羞辱感和恐惧感的历史悠久。或许最复杂的癫痫困惑是,我们实际仍不明白大脑本身;只是知道一些神经传导物质和离子通道的作用,并不能解释人们为什么会罹患癫痫。研究已经帮助我们理解足够的癫痫神经生物学以利用手术作为治疗手段,这就是为什么神经病学家Samuel Wiebe建议这种方法使用更加广泛。 神经科学和遗传学已经揭示了癫痫进展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但研究还未明确驱动癫痫的基因网络。即使直至最近药物标志物处理癫痫的研究反复进行,但目前研究人员利用新目标和药物研发策略来帮助创造更有效的药物。高脂、低碳水化合物饮食能够帮助降低青年儿童的癫痫发作,将来具有临床和研究应用的可穿戴传感器能够预测即将发作的癫痫。 相关阅读: ?Nature特刊:日益沉重的全球负担——卒中 ?Nature特刊:全球抑郁流行现状(图表) ?2014年国际抗癫痫联盟癫痫新定义刍议

沙坡头区癫痫流行病学抽样调查

沙坡头区癫痫流行病学抽样调查 摘要】目的:探讨沙坡头地区癫痫的患病率及发病率,为开展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沙坡头地区由经过统一培训的医生入户 调查,样本量32772人,凡初筛调查时未确诊或疑似为癫痫患者,均经神经科医 生再次调查确诊。结果:调查共确诊102人,患病率3.11‰,男性的患病率高于 女性,年发病率164.77/10万。结论:本次调查发现沙坡头城乡结合区癫痫患病 率低于全国水平。 【关键词】癫痫;流行病学;沙坡头区 【中图分类号】R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0-0286-02 为了解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地区的癫痫流行病学状况,以便为开展 防治工作提供依据。在中卫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和各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于2015年1月1日对沙坡头区进行了癫痫流行病学抽样专项调查,现 将主要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样本人群 调查地点为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区城区,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以社区为基本单位,每个社区按照管辖地域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进行随 机抽取,应调查样本人口总数34000人,实调查样本人群32772人,调查面见率 为96.39%,男性16470人,女性16302人,男:女=1.01:1,年龄范围为0~98岁。 1.2 调查方法与内容 调查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筛调查,由市级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 师对社区医务人员进行癫痫的症状、分型、诊断、鉴别诊断的培训。经过统一培训,考核合格的社区医师每两人一组,采用入户调查的方式,对疑似患者完成 《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癫痫病例筛查表》的填写。要求除14岁以下儿童和一些 反应迟钝的老年人外,均应面见本人询问,面见率不低于90%。第二阶段为复查 工作,由具有临床经验的神经科主任医师或主治医师完成。对所有在初筛调查阶 段认为肯定或可疑的癫痫患者必须再次面见,并详细追问病史,重新填写《神经 科医师复查表》各项内容。对少数难以确诊的病例,须经几名神经科医师按本研 究规定的诊断标准集体讨论后作出明确诊断。 1.3 癫痫的诊断标准 有关癫痫的诊断标准为非热性疾患所致的惊厥,且必须有2次以上的发作。 关于惊厥型癫痫发作,按照卫生部要求,全身强直-阵挛发作的诊断标准如下:意识丧失,四肢僵硬,全身强直,阵挛运动,尿便失禁,咬破舌头或摔伤,发作后 疲劳、嗜睡、头痛、肌肉疼痛。患者具备前三条标准中的两条和后三条中的一条,即可确定为惊厥型发作。 1.4 调查时点及患病率的概念 本次癫痫患病率的概念为时点终生患病率,调查时点定为2015年12月31日,凡在此时点之前患病并仍然存活者(包括已痊愈),均列为患病率统计。2015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期间在调查样本区域中新发生的确诊癫痫病 例计入发病率统计,年龄组以10岁为一个年龄组进行划分。 1.5 资料统计分析 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将调查的原始数据全部输入数据库,使用

非洲猪瘟疫情应急预案

非洲猪瘟疫情应急预案 1 总则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动物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是我国重点防范的外来动物疫病之一。 1.1 编制目的 及时扑灭突发非洲猪瘟疫情,保障生猪养殖业健康发展。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和《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制定本预案。 1.3 工作原则 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实行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切实落实防控工作责任制,联防联控,形成防控合力。 坚持预防为主,贯彻“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防控方针。按照“早、快、严、小”的要求,及早发现,快速反应,严格处理,减少损失。 1.4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国突发非洲猪瘟疫情的应急处置工作。 2 组织管理 2.1 应急指挥机构 农业部在国务院统一领导下,负责组织、协调全国非洲猪瘟疫情应急管理工作,并根据突发疫情应急处置工作的需要,向国务院提出启动国务院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指挥部应急响应建议。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在本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负责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内非洲猪瘟疫情应急管理工作,并根据突发疫情应急处置需要,向本级人民政府提出启动地方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指挥部应急响应建议。 各级人民政府应急指挥部应明确组成部门,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建立健全多部门共同参与的联防联控协作机制。 2.2 职责分工 农业部负责组织实施突发非洲猪瘟疫情应急管理工作,并进行检查、督导;及时发布突发非洲猪瘟疫情信息,并向有关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通报疫情;紧急组织调拨消毒药品等应急防疫物资;提出启动、停止疫情应急控制措施建议;组织对扑杀及补偿等费用和疫情损失的评估。各地兽医部门要积极配合出入境检

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精选版

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附录A 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病学最初调查表

附录B 高致病性禽流感现地调查表 疫情类型(1)确诊(2)疑似(3)可疑 B1 疫点易感禽与发病禽现场调查 B1.1 最早出现发病时间: 年月日时,发病数:只,死亡数:只,圈舍(户)编号: 。 B1.2 禽群发病情况: 圈舍(户)编号家禽品种日龄发病日 期 发病数开始死 亡日期 死亡数 B1.3 袭击率: 计算公式:袭击率=(疫情暴发以来发病禽数÷疫情暴发开始时易感禽数)×100% B2 可能的传染来源调查 B2.1 发病前30d内,发病禽舍是否新引进了家禽? (1)是(2)否 引进禽品种引进数 量 混群情 况* 最初混 群时间 健康状 况 引进时 间 来源 * 混群情况为:(1)同舍(户)饲养(2)邻舍(户)饲养(3)饲养于本场(村)隔离场,隔离场(舍)人员应单独隔离

B2.2 发病前30d内发病禽场/户是否有野鸟栖息或捕获鸟?(1)是(2)否 鸟名数量来源鸟停留地 点* 鸟病死数 量 与禽畜接触频 率** * 停留地点:包括禽场(户)内建筑场上、树上、存料处及料槽等; ** 接触频率:指鸟与停留地点的接触情况,分为每天、数次、仅一次。 B2.3 发病前30d内是否运入可疑的被污染物品(药品) (1)是(2)否 物品名称数量经过或存放地运入后使用情 况 B2.4 最近30d内是否有场外有关业务人员来场(1)无(2)有,请写出访问者姓名、单位、访问日期,并注明是否来自疫区。 来访人来访日期来访人职业/ 电话 是否来自疫区 B2.5 发病场(户)是否靠近其他养禽场及动物集散地? (1)是(2)否 B2.5.1 与发病场的相对地理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