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恭维语对比研究

合集下载

用豪夫斯提德的价值纬度理论分析中美恭维语之间的差异

用豪夫斯提德的价值纬度理论分析中美恭维语之间的差异

用豪夫斯提德的价值纬度理论分析中美恭维语之间的差异摘要:文化是语言的反映,同时语言也是文化的反映。

由于中美文化的不同,中美恭维语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豪夫斯泰德提出了价值纬度理论,本文试图利用这一理论来分析中美恭维语之间的差异,以期读者能够对中美恭维语之间的差异有更深刻的了解,从而能够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文化;价值纬度;恭维语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6-0-01一、引言荷兰心理学家杰拉德?亨德里?豪夫斯泰德主要从事国家文化和组织文化相互作用的研究。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他从全球40多个国家的ibm分支中调查收集的117000份数据进行分析,提出了价值纬度理论。

本文试图用该理论来分析中美恭维语之间的差异,以期读者能够对中美恭维语之间的差异有更深刻的了解。

二、豪夫斯提德的价值纬度理论豪夫斯泰德确认了四种价值纬度: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避免不确定因素的程度,权势距离和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

他认为这四种价值纬度在所有的文化中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但是我们应该明确所有的文化都同时具有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这两种气质;避免不确定因素的程度是指不同文化的人们对于不可预知事件担忧程度的不同。

权势距离指拥有权势的人和受到权势影响的人之间权距离差距的高低,若两者之间的差距高,则这是高权势距离文化,反之,则是低权势文化。

男性主义/女性指在一种文化中,是男性特质占主导地位还是女性特质占主导地位。

三、用价值纬度理论来分析中美恭维语之间的差异(一)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在美国,在个人主义的引导下,美国人做事时,更多考虑的是自我需求的满足而非对方的社会地位。

对于美国人来说,自我贬低不是谦逊而是接近于自我羞辱(samovar.l.a.&porter,r.e.1997:134)。

因此,当有人恭维他∕她时,他∕她很少会自我贬低,并且恭维者也不期待对方会说些谦虚的话来自我贬低。

中西方日常交际恭维语对比

中西方日常交际恭维语对比

中西方日常交际恭维语对比摘要:恭维语是日常交际中经常使用的一种语言行为。

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和价值观的不同,恭维语的使用也有很大的差异。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比中西方称赞语在对象、场合、回应等几个方面的差异,来探究中西方称赞语差异的内在原因,并试图找到一些相应的对策,以避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称赞语产生误解,达到成功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关键词:恭维语;对比研究;对策作者简介:曾小芳(1997年7月),女,汉,江西抚州人,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20级英语笔译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

1.引言恭维语是人们日常交际中经常使用的语言行为。

在跨文化交际中,得体的恭维和恭维语的回应往往被称为社会交际的“润滑剂”。

适当的恭维语会赢得对方良好印象,有利于建立、维持和巩固和谐的人际关系,缩短交际者之间的社交距离,使评论者和被赞扬者更好地进行情感交流,从而顺利进行交际,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

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和价值观的差异,中西方在语言表达上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这使得恭维语在中西日常交际中的使用有所不同。

本文探讨了中西恭维语在日常交际中产生差异的内在原因,并试图找到一些相应的对策,以避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恭维语的误解,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

1.文献综述福尔摩斯将恭维语定义为“说话者间接给予的言语行为,或者直接称赞另一个人,通常是对听众,与双方同意的一些“好”东西 (如财产、特征和技能) 的交换有关。

” 称赞由两部分组成:说话者称赞,接受者相应回应;称赞的一个明显特征是使用积极的评价语言。

与其他言语行为不同,恭维语的特点是没有负面评价词,也就是说都是正面评价。

恭维语的使用与社会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在恭维语的对象、话题、地点和回应上有所不同。

适当的称赞会赢得对方的好感,有利于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维护和巩固,营造和谐的氛围,使称赞者和被称赞者有更好的情感交流,表达良好的愿望,从而成功地进行沟通,达到预期的沟通目的。

对中美女性恭维语在话题_社会功能及应答方面的比较研究_董平

对中美女性恭维语在话题_社会功能及应答方面的比较研究_董平

对中美女性恭维语在话题、社会功能及应答方面的比较研究董平(西华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南充637002)[摘要]恭维语是一种言语行为。

不同文化的恭维语在话题、社会功能、应答等方面都具有各自的特点。

本文从这几个方面对中美女性恭维语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将所得结果与之前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对比。

[关键词]恭维语;话题;社会功能;应答[基金项目]西华师范大学校科研启动项目“中美女性使用恭维语及其应答语的比较研究”(项目编号08B044)【中图分类号】H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244(2013)08-021-2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的差异使得不同语言有各自的特色。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言用语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理论。

使用恭维语时,话语发出者可以实施其言外行为,表达其言外之意,如问候、感谢、鼓励等;除此之外,话语发出者还可以实施其言后行为,对听者产生一些影响,如与听者拉进关系,建立一定良好的洽谈气氛等。

它既具有信息功能,又具有情感功能。

成功地运用恭维语既可以保障言语交际的顺利进行,又可以拉进交际者之间的距离。

然而,不同的文化背景使得不同语言的恭维语在语言形式、场合、内容、应答模式都有一定的差异。

一、恭维语的定义以及相关研究本文引用Holmes(1986)对恭维语的定义:恭维语是一种言语行为,其直接或间接地向除了说话人以外的某个人,通常是听话人,表示恭维,所涉及的话题通常有所有物、品质、技能等,这些都得到说话人的积极评价。

恭维语的话语结构是一种配对性结构(adjacency pair),有应有答。

对恭维语的回应可以是语言形式,也可以是非语言形式。

中美恭维语各自承载着不同的文化。

近年来国内外不少学者专家对恭维语做了研究,如Wolfson(1989),Herbert(1989, 1997)和Holmes(1986);在国内,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一部分汉语研究者把研究触角转向了汉语恭维语,他们对汉语恭维语及其应答语分别进行了分类,对汉语恭维语的句式﹑话题﹑性别差异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也对英汉恭维语进行了跨文化的对比研究,结果显示,汉语恭维语也是高度程式化。

从恭维语看中西(美)文化差异 Comparision between Chinese and

从恭维语看中西(美)文化差异 Comparision between Chinese and

3.1.3 More differences about the compliments in social occasions
• In the English and American culture • They often praise their own families, including their spouses, parents and children. • In the Chinese culture • The compliments receivers are usually others’ family members instead of their own.
• A: You are funny. • B: No, you are a good listener.
4.2 Chinese’s responses
4.2.1 Obscure and inexplicit reply. • Most Chinese are introverted and veiled, they usually choose not to unveil their inner heart, and sometimes it is difficult for us to judge the truth from a Chinese’s words or facial expression. So, some people think Chinese culture is a kind of “Block Culture”(墙文化).
4.2.2 negative reply. • In this kind of reply,speaker think the person or something is not worth the praise, the reply sounds that the compliment doesn’t tell the truth. • Chinese often focus on the veiled meaning, and they will never praise themselves in public. So, when they hear the compliment, they are likely to negate or low themselves to show modest.

关于中西方称赞语差异的对比分析-中西方赞扬的差异

关于中西方称赞语差异的对比分析-中西方赞扬的差异

关于中西方称赞语差异的对比分析王焱 MF1020030摘要:我们学习任何一种语言,其根本目的就是用来交际,而在我们的日常交际中,有一种现象就是称赞语的广泛使用。

不管我们有没有注意到它,称赞语事实上都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称赞语是交际的“润滑剂”,它使交际得以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向前推进。

作为一种社会语言,它不仅可以缩短交际者之间的社会距离,而且可以联络感情,维系社会正常的人际关系。

随着我国国力的日益增强,跨文化交际随之升温。

在跨文化交际中,称赞语同样存在。

但中西方各自不同的文化却蕴育出了不同的称赞语。

了解中西方各自的称赞语及其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和外国人交流,减少交际中不必要的误会和尴尬,推进交流的顺利进行。

这篇论文首先介绍了称赞语的定义,特征、以及功能等内容,随后探讨了中西方各自的称赞语,接下来着重对比分析中西方称赞语的差异。

关键词:中西方称赞语;差异;对比分析一、什么是称赞语称赞语,又称恭维话,我们先来看牛津大词典对它的解释:“Compliments, as a kind of speech act, is considered to be closely related to politeness. It is the expression of praise, admiration, approval,etc”(Oxford Dictionary,1997:283)。

牛津词典对它的解释用汉语来说就是:称赞语作为一种言语行为,被认为和礼貌紧密相连,它是一种对别人赞扬,敬仰和支持的表达。

下面再看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对称赞和恭维的解释:“称赞---动词,用言语表达对人或事物的优点的喜爱”(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2010:171)“恭维---动词,为讨好而赞扬”(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2010:477)。

关于称赞语的定义,可以说两个字典的解释还是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简而言之,称赞语是在一定的交际场合所使用的用来夸奖,赞许,支持和表扬别人的话语。

中美恭维语应答模式的实证研究

中美恭维语应答模式的实证研究

V0 . 9 No 3 12 .
J n u.
2 1 o2
D I 码 :0 3 6 /.S N 1 7 — 4 2 2 1 .3 0 8 O 编 1 .9 9 jIS . 6 1 7 2 . 0 2 0 .0
中美 恭 维 语 应答 模 式 的 实证 研 究
曾 盼 苏 惠芬 李 瑛
[ yw r sc m l n ; ep n ep t r ;e ic td Ke o d ] o pi t rso s atn mpr a s y me e il u


恭 维 语 及 其 应 答 分 类
能 , 社 会 交 际 的 润 滑 剂 。 “ 维 语 作 为 一 种 是 恭
普遍存 在 的礼貌 现 象 , 文 化 价 值 的反 映 , 是 与 应 答 是 同 时 发 生 的 。 恭 维 语 的 基 本 话 语 结 构 是 一 种 ‘ 对 性 结 构 ’ ajcny p i) , 维 配 ( aae c ar J 恭 和 应 答 ( o l n —rso s )总 是 呈 现 共 现 cmpi t epn e me 状态, 即恭 维 语 必 有 其 相 对 应 的 应 答 。 也 就 是
在 人 类 的语 言 交 际 中 , 维 作 为 一 种 积 极 恭 言 语 行 为 被 频 繁 应 用 于 社 会 交 往 之 中 , 同 一 如
言环境下 , 恭维语应答各有其特定的模式 , 并且汉语恭维语 的应答模式更具 多样性 。
[ 键词 ] 关 恭维语 ; 应答模式 ; 实证研究 [ 中图分 类号 ] 359 H 1. [ 文献 标识 码 ] A [ 章编号 ]6 1 7 2 (0 2 0 03 0 文 17 — 4 2 2 1 )3— 0 2— 5

中美对待称赞的区别

中美对待称赞的区别

中美对待称赞的区别餐的妇女说“You have a beautiful smile·It lights up thewhole room·”女性的外表(肤色、体形、衣着、打扮、风度、等等)也是常常受到恭维的,当美国妇女受到如此恭维时,她不会感到害羞,相反,她们认为十分得体。

在中国文化中,同样任何人都可以去恭维别人或受到别人的恭维,但要分男女老幼尊卑贵贱。

女性的外表也常常是恭维的目标,然而一般是在女性与女性之间,一个男孩在一个素不相识的女性面前恭维她的外表可能会被看作“庸俗”,如果一个美国男孩赞扬他所结识的中国女孩:“Youare a sexy girl·”很可能这个好心的男孩会遭到一顿臭骂。

男性对别人妻子的外貌进行恭维是一个禁忌,尤其是对中年人来说,如果赞美说“您有一位漂亮的妻子”会被认为是很不礼貌的,而对一位陌生女性直接赞美说“您长的真漂亮!”,是会被看成是对女性的一种挑衅。

从对能力和成就的恭维和赞美讲,在中美文化中也存在差异。

在美国文化中,涉及别人能力和成就的恭维或赞美是很严肃的判断,而且只有那些拥有评价能力的和社会地位较高的人才有权力去赞美别人的成就,这类赞美或恭维通常出现在上下级之间或处于不同社会地位的人之间。

此外,下级不对自己的上级直接地表达判断也是一条显性的规则,另一条规则则是希望甚至要求社会地位较高者对其下属的工作做出判断。

而中国文化中,这种赞美与恭维的范围比较宽广,与美国文化相同,对别人能力和成就的严肃赞美,只有那些拥有评价能力的人才去赞美别人;但同时也有年长者对年轻者的鼓励性的赞美,而这仅仅是一种鼓励,并不是真正对其能力和成就的赞美。

同时,年轻者也可以赞美年老者,下级也可以赞美上级,而这更多的是对赞美者的一种恭维,或是年轻的对老者或下级对他的上级讨好。

所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有很多的对他人的能力与成就的赞美,但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意义,既有严肃地赞美,更有为了拉进关系的恭维。

对中美女性恭维语在词汇、句法及人称方面的比较研究

对中美女性恭维语在词汇、句法及人称方面的比较研究

>才智/183对中美女性恭维语在词汇、句法及人称方面的比较研究董平 西华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四川南充 637002基金项目:西华师范大学校科研启动项目“中美女性使用恭维语及其应答语的比较研究”(项目编号08B044)摘要:恭维语是一种言语行为。

不同文化的恭维语在句法、词汇、人称等方面都具有各自的特点。

本文从这几个方面对中美女性恭维语进行了比较研究。

关键词:恭维语;句法;词汇;人称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人们的语言交际中,恭维语是一种言语行为。

恭维语研究者的研究表明,文化不同,恭维语也不尽相同。

中美恭维语各自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各自具有鲜明特色。

恭维语这种言语行为具有建立和延续人际关系的作用。

通过对恭维语的使用,交际双方的地位、身份以及二者之间的亲疏关系被突出来并加以确定。

随着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对女性用语进行研究具有一定意义,对中美女性恭维语进行比较研究有利于与中美女性进行跨文化交流也有利于中美女性之间的跨文化交流。

恭维语是一种言语行为,其直接或间接地向除了说话人以外的某个人,通常是听话人,表示恭维,所涉及的话题通常有所有物、品质、技能等,这些都得到说话人的积极评价Holmes(1986)。

近年来国内外不少学者专家对恭维语做了研究,Wolfson (1989), Herbert(1989)和Holmes (1986)等通过对英语中恭维语的研究发现恭维语的句法和语义构成有一定的规律性;在国内,Chen, R (1993)从语言学常规用语和礼貌用语方面对英汉恭维语答语作了对比研究。

贾玉新(1998)对汉语恭维语的调查结果显示,无论在句法结构还是语义组成方面,汉语恭维语也是高度程式化。

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从近年来流行的反映人们生活的中美电视剧(《绝望的主妇》、《老爸老妈浪漫史》、《北京爱情故事》、《裸婚时代》等)中共搜集了共526条恭维语和302条恭维语应答语,对恭维语展开了进一步的跨文化比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So do you.
中美两国语言都有丰富的恭维语,它们 起着问候、鼓励、致谢、开启话题及缓解矛盾 等作用。中美恭维语的差异,实质上是中美文 化差异的反映。在跨文化交际中,只有了解彼 此间的文化差异、社会背景以及人际交往规则, 才能相互理解,尊重对方的文化习俗,遵循对 方的交际规则,避免文化冲突,得体地运用语 言,达到跨文化交际的效果。
制约因素:价值观念、 社会习俗、文化背景 等因素。 例如,在英语中,恭 维的内容一般不能涉 及人的年龄(尤其是 女士)、收入情况等 私人问题;而在汉语 中,涉及这类话题的 恭维语却是相当正常 和普遍的。
恭维语的内 容或话题涉 及的方面
成就和能力
外貌或所属物
在涉及所有物时,英汉恭维语的一个较明显的差异是, 在英语恭维语中,人们能够直接表达对他人所有物的喜爱, 但是在汉语语境下,这样的恭维除了是一种表达欣 赏的 积极评价外,还貌似是一种对物品的索取。因此, 在表 达对他人的所有物的喜爱时,也要注意对恭维句式 的选 择和使用。
英汉恭维语应答方式方面的差异
中国人的应答方式
中国传统文化是群体取向的价值观,讲究“尊卑有 等” 、 “亲疏有序” ,中国人有着深厚的等级观念和唯 上思想。与人交际时,往往采用“上尊下卑”, “贬己 尊人”的方式。面对别人的恭维或称赞,中国人习惯于要 谦虚地回答: “哪里” , “不敢当”等,以示自己受之 有愧。有时还要适当地贬低自己的才能、水平以及所取得 的成就,这样就会给人留下谦虚、慎言、有修养的印象, 而接受别人的恭维会被人认为骄傲自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American and Chinese Complimentary Words 中美恭维语的对比研究
Abstract Abstract The use of complimentary words is an important means of establishing harmonious interpersonal The use of complimentary words is an relationships. Complimentary words are frequently important of establishing harmonious used betweenmeans Chinese and Americans’ languag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Complimentary cultural communication. China and US have words are frequently usedthe between and enormous differences between use andChinese answer of Americans’words language 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limentary because of different social China and US have enormousFor differences structure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people, between the use and answer ofonly complimentary knowing this cultural difference not could words because different social structure contribute to usingof complimentary words in the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Forcorrectly, people, but knowing thi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lso could cultural difference not only conflict. could contribute to avoid the appearance of cultural using complimentary words in the intercultural 恭维语的使用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在中美两国人 communication correctly, but also could avoid 民的语言文化交流中,恭维语是时常使用的语言之一。中美两国由于社 the appearance of cultural conflict. 会结构及文化背景的不同,在恭维语的使用和应答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差
参考文献
[1] Herbert, Robert K. Sex-based differences in compliment behavior [J]. Language in society.1990,(19). [2] Wolfson, N. Perspectives: Sociolinguistics and TESOL[M]. New York: Newbury House Publishers,1989. [3] 邓炎昌,刘润清. 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 [M]. 北京: 外语教学 与研究出版社, 1989. [4] 段成钢. 恭维语的跨文化对比研究 [J]. 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1,(3). [5] 贾玉新. 跨文化交际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6] 姜先行 . 英语恭维语的规律与规约 [J]. 三峡大学学报,2001,(5). [7] 李瑞华. 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 [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8] 刘重德. 英汉语比较研究[M].湖南科技出版社,1994. [9] 罗丽莉. 英汉恭维语的语用差异及对策[J].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4). [10] 石宁. 英汉称赞语之比较[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7(4). [11] 许余龙. 对比语言学概论[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12] 袁磊. 中美恭维语的比较研究[J]. 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3).
异。了解这一文化差异不仅有助于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正确恰当地运用 恭维语,而且可以避免产生文化冲突。
• 恭维语的使用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一个 重要手段。在中美两国人民的语言文化交 流中,恭维语是时常使用的语言之一。中 美两国由于社会结构及文化背景的不同, 在恭维语的使用和应答方面都存在巨大的 差异。了解这一文化差异不仅有助于人们 在跨文化交际中正确恰当地运用恭维语, 而且可以避免产生文化冲突。
⑴人们对他人成就的恭维是以个人本质的天赋、智慧、才 能等方面为内容取向。 ⑵以情为主,常常恭维别人性格上的闪光点,如:您对学 生真有耐心。这样使得听者顿时感到自己道德高尚或性情 优雅。 ⑶一般对别人的工作能力和成就不进行恭维。但中国男性 年轻人中约有58%的人对上级的能力和成绩进行恭维,目 的是取得对方的好感。 ⑷恭维者常常把恭维对象扩展到对方的家庭成员身上,真 正目的还是为了恭维听话者本人。如您女儿真聪明,就像 她妈妈。表面上是称赞女儿,言外之意还是夸奖听话者。 ⑸中国人认为这样是爱慕虚荣,不谦虚,所以中国人在外 人面前一般是以他人家庭为恭维对象的。
美国文化VS中国文化
称赞朋友的妻子
• 称赞朋友的妻 子被认为是社 交礼貌行为的 一种,美国人 则会对此感到 十分自然,颇 为欣赏。
• 在中国文化中被看做 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 或让人误认为称赞者 对这位女性另有所图。 与中国人信奉的道义 “朋友妻不可欺,朋 友妻不可赞”有关。
⑴对别人成就的恭维侧重于结果本身,而不是他的 一些个人条件。 ⑵以事实为依据,美国人经常把结果作为恭维的重 点,如:You have done a good job. ⑶通常是社会地位较高的人对社会地位较低的人进 行恭维,尤其是上级和下属,以达到维持正常的上 下级间关系的目的。 ⑷一般较直接的在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展开,很少 涉及对方的家庭成员。 ⑸美国人可以在外人面前恭维自己的家人,如称赞 自己的孩子多么聪明。
美国人的应答方式
原因:在美国文化中,人人生而平等是每个美国人的追求,他们的价值取向是 以个体主义为主,所以美国人的等级观念、唯上思想比较淡薄。与人交际时, 往往采用“求同策略”,以便与对方保持平等或一致的关系。
⑴接受恭维的方式 A:You have done a good job. B: Thank you. ⑵避免自我赞美的方式 ①自我贬低法 A: You have done a good job. B:I know I could do it better. ②转移法 A:John, that’s a nice work. I don’t know how you do it. B: It’s easy when you have good tools.
美国文化之外貌
非常普遍,女性的外貌仪表易被恭维,男女恭维均可。 ⑴ You look pretty when you smile. You should do it often. ⑵You certainly look elegant today.
中国文化之外貌
男性恭维女性的外貌基本上是个禁忌,更多局限于女性与 女性之间。如一位刚从美国回到中国的中年男子恭维一位 女性: 男:啊,你看起来很漂亮,年轻了。 女:(脸红了,手足无措)……什么呀,别拿我开玩笑了。 关于所有物的事例阐释(一个中国人与美国人的对话): • A: You have an interesting book. I like it.(恭维的目的) • B: Thank you. Well, if you like it, I’ll buy another one for you.(误解)

• •
⑶报以恭维的方式 A: You always do a good job. ⑷对恭维进行否定的方式 1.把恭维当中讽刺和挖苦而感到不愉快时 A; You look so great in funny dress. B: What’s that to you do with you. 2.家人、朋友或亲密者间交谈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