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大学液压实验室概况简介

燕山大学液压实验室概况简介
燕山大学液压实验室概况简介

实验室概况

Fluid Power Transmission and Control Laboratory

燕山大学流体动力传输与控制实验室的前身为东北重型机械学院液压实验室,始建于1977年。1997年随着燕山大学南北两校合并,实验室更名为流体动力传输与控制实验室,隶属于当时的机电控制工程研究所。实验室现隶属于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电控制工程系。

目前实验室总面积3600平方米,设备固定资产总值1700余万元。主要仪器设备包括力士乐液压系统教学综合实验台、力士乐气动教学综合实验台、液压元件与系统综合实验台、泵控/阀控自由锻造油压机综合试验平台、二次调节试验台、负载模拟加载实验台、流体分析测试仪、液压伺服与比例系统综合实验台等。用于实验教学和科学试验的先进设备和大型工程软件一应俱全,部分仪器设备达到了该研究领域的国际先进水平。

实验室所属的机械电子工程学科198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流体传动及控制),1998年被评为原机械工业部重点学科,2000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同年由原机械工业部重点学科划转为河北省重点学科,2005年被河北省政府确定为重点发展的强势特色学科,2007年被教育部评定为国家级重点学科。2005年,实验室成为河北省重型机械流体动力传输与控制重点实验室,2006年成为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2007年成为机械工业流体动力传输技术重点实验室。实验室隶属的机械工程学科为一级学科国家级重点学科,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有机械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实验室依托燕山大学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国家级重点学科、机械电子工程二级学科国家级重点学科,科学研究主要探索流体动力传输、分配与控制规律,致力于提高流体传动与控制系统的运动与动力学品质,满足工程技术目标和环境要求,具有机械、液压与气动、微电子技术、现代测试、现代控制和计算机技术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技术优势。

实验室通过与国内外一流特色企业结成“学研产用”科技发展战略联盟,以产业需求促进科学研究,以科学研究推动生产技术进步,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大力推进教学改革,不断提升所培养的“机电液控”复合型高级人才的综合素质,与时俱进,不断满足社会对技术与人才的多重需求,已成为特色鲜明与优势突出的国内一流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

师资队伍

实验室拥有一支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知识结构合理,学术思想活跃,勇于探索创新的教学、科研队伍。学科首席教授孔祥东教授学术造诣深厚,教学和科学研究经验丰富,成果卓著,是国内著名的流控专家。实验室现有固定研究人员27名,其中教授12人(含博士生导师8名),副教授4人。拥有河北省后备院士1名,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2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名,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2名,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名,河北省新世纪“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二层人选1名。拥有博士学位获得者18人,具有国外研究学习经历人员13人。

人才培养

实验室多年来实施以能力和素质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基于“CDIO”国际工程教育理念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既有良好专业素质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人才。以孔祥东教授为负责人的“机电液一体化”教学团队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液压伺服与比例控制系统”课程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实现了燕山大学国家级教学团队和国家精品课双零的突破。实验室现已形成本科生(含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和外国留学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三级人才培养结构。自1977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以来,已培养本科生36届2800余人,硕士研究生27届650余人,博士研究生20届80余人。同时为企业培训专业技术人员520余人次。

科学研究

实验室科学研究以重型装备流体动力传输与控制技术为优势和特色,并在工程机械及特种装备、流体力学和流场可视化、新型液压元件开发、系统故障诊断预报、机器人控制等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领域不断拓展新的研究方向。致力于解决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关键、迫切的科学技术与应用技术问题,推动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主要科研领域包括:

1) 重型装备电液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2) 二次调节节能技术与应用研究;

3) 风力发电技术与应用研究;

4) 复杂流体动力传输系统振动噪声溯源与控制;

5) 新型电液控制元件的开发与应用;

6) 工程机械电液控制及可靠性技术研究;

7) 电液伺服与比例系统控制策略和智能故障诊断预报研究;

8) 流体力学与流场可视化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

9) 多自由度机器人、操作平台电液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研究成果

实验室经过多年的实践积累,在现代流体传动与控制的理论与应用等科研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近年来,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项,省部级纵向项目20余项,并承担了110多项企业横向研发项目,为国家科技进步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8项,获批国家专利5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20余部。在国内外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80余篇,其中SCI收录60余篇,EI收录210余篇。

学术交流

实验室多次承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并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紧跟国际流控领域的学术和技术研究前沿。与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国内具有相同专业领域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以及美国伊利诺斯大学、英国赫尔大学、英国莱斯特大学,日本上智大学等国外高校有着长期密切的合作关系。先后派出13位教师到国外作访问学者,进行相关领域的合作研究。

学研产合作

实验室与流控领域国际领跑者德国博世力士乐(BOSCH REXROTH)公司、美国穆格(MOOG)公司分别建立了知识合作伙伴和校企合作关系,促进了学科科学研究水平和综合实力的提升。此外还与国内业内特色企业北京华德液压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宁波华液机器制造有限公司、山东泰丰液压设备有限公司、上海诺玛液压系统有限公司等结成“学研产用”科技发展战略联盟,有力地促进了科学研究水平的提升和“机电液控”复合型高级人才的培养质量。

创新实验室简介(1块)

创新实验室 创新实验室是加强理论教学、工程实践、创新能力三位一体化,开展创新性实践教学,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建于2015 年。实验室现位于实验楼304室,实验室面积达 102.6m 2,资产总值达60多万元 , 设备数约70 台件 。近几年来,开展创新性实践教学模式各种尝试和探索,为使这项工作更加制度化、规 范化、科学化、系统化,着手筹建创新性实践教学平台。 目前主要用于各类软件开发及开展学生第二课堂、并承担国际性、国家级、省级各类比赛、挑战杯、ACM 等学科竞赛的培训工作及为参加竞赛的学生提供学习和实验平台。。2014年获得江西民办教育发展专项基金,软件工程专业教学综合改革项目建设点。 创新实验室主要面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商务、网络工程、软件工程、软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专业。 主要指导思想:自主、自由、自创、自理。 主要实验设备:高配置计算机、惠普服务器、移动互联网实验平台等。 主要实验项目:各种语言程序设计、Liunx 系统开发、软件测试系统、数据库开发等。 主要开放实验课程:C 语言程序设计、JAVA 开发、.net 开发、C++开发、Linux 系统开发、数据库系统开发、Android 系统开发等。

(1)2016年江西省大学生科技创新与职业技能电脑软件设计竞赛中获一、二、三等奖共16项。 (2)2016年江西省计算机作品大赛、互联网+创新创新业大赛中获奖2项。 (3)2017年江西省计算机作品大赛、互联网+创新创新业大赛中获一、 二、三等奖共23项。

图上学生主自学习

图上移动互联网实验平台

金工实验室简介

机械基础实验室简介 1、基础实验室包括下列分室: (1)多功能实验室(6)金相实验室 (2)拉伸实验室(7)制样实验室 (3)机械原理实验室(8)热处理实验 (4)机械设计实验室(9)硬度实验室 (5)动平衡实验室(10)液压实验室 2、实验室总面积: 约500m2 3、实验室面向专业: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为主,并可供电气工程与自动 化专业做有关机械方面的实验。 4、实验室可开出实验详见各分室介绍. 一多功能实验室简介 1、实验室面积: 82.8m2 2、设备名称: 多功能材料力学实验台ALDT—C 9台附:(1)静态数字电阻应变仪YJ28A—P10R 9台 (2)载荷称重显示仪GGD—B 9台 (3)拉压力传感器BLR—1/1t 27台 3、实验室面向专业: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 4、实验室可开出实验 (1)梁弯曲正应力实验 (2)弯扭组合变形实验 (3)压杆稳定实验 二拉伸实验室简介 1、实验室面积: 37.4 m2 2、设备名称:

(1)液压式万能材料试验机 WE—100 1台 (2)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 WDW—100 1台 (3)电子扭转试验机 NPS—1 1台(4)相关打印设备 1台 3、实验室面向专业: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 4、实验室可开出实验 (1)金属及非金属材料的拉伸实验 (2)各种材料的压缩实验 (3)金属材料的扭转实验 三机械原理实验室简介 1、实验室面积: 58 m2 2、设备名称 (1)机械原理陈列柜 1套(2)齿轮范成仪 30套(3)机构测绘模型 2套(4)齿轮参数测量仪 20套(5)机构运动参数测量仪 MEC—B 1套附:(1)曲柄导杆机构调整 1台 (2)四色绘图打印机 PP—40 1台 3、实验室面向专业: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 4、实验室可开出实验 (1)机械陈列室参观 (2)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与分析实验 (3)齿轮范成及齿轮几何参数测量实验 (4)机构运动参数测试 四机械设计实验简介 1、实验室面积: 72.6 m2 2、设备名称

大学物理实验(最终)

大学物理实验 一、万用表的使用 1、使用万用表欧姆档测电阻时,两只手握住笔的金属部分在与电阻两端接触进行测量时,对结果有无影响?为什么? 有影响,会使测量值偏小 因为人体本身有电阻,两只手握住笔的金属部分在与电阻两端接触相当于并联 2、用万用表测电阻时,通过电阻的电流是由什么电源供给的?万用表的红表笔和黑表笔哪一个电位高? 电源内部电路提供(万用表的内部电池供给的) 黑笔 3、用万用表欧姆档判别晶体二极管的管脚极性时,若两测量得到阻值都很小或都很大,说明了什么? 两测量得到阻值都很小,说明二极管已被击穿损坏 两测量得到阻值都很大,说明二极管内部断路 4、能否用万用表检查一回路中电阻值?为什么? 不能,因为通电电路中测量电阻值会造成万用表的损坏。

【数据处理】(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1.1R = Ω 2.2R = Ω 3.U = V 21 1 ()(1)k U i i U U k σ==-=-∑ V = =2 ?仪最小分度值 V 22U U U σ=+?仪= V U U U U =±=( ± )V 100%U U U E U = ?= % 二、用模拟法测绘静电场 1、出现下列情况时,所画的等势线和电力线有无变化?(电源电压提高1倍;导电媒质的导电率不变,但厚度不均匀;电极边缘与导电媒质接触不良;导电媒质导电率不均匀) 有,电势线距离变小,电力线彼此密集 无任何变化 无法测出电压,画不出等势线、电力线 等势线、电力线会变形失真 2、将电极之间电压正负接反,所作的等势线和电力线是否有变化? 等势线和电力线形状基本不变,电力线方向相反

3、此实验中,若以纯净水代替自来水,会有怎样的结果? 实验无法做,因为纯净水不导电 4、本实验除了用电压表法外还可以用检流计法(电桥法)来测量电势。试设计测量电路。两种方法各有何优缺点? 电压表法优点:简单 缺点:误差大 电桥法优点:测量精度高 缺点:复杂 5、能否根据实验测出的等势线计算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为什么? 不能,因为等势线是定性的线条,相邻等势线的间隔表示的电势差相等,等势线间隔小的地方电场线强,电场强度大只能说明,无法定量表达 三、迈克尔逊干涉仪 1、为什么有些地方条纹粗,有些地方条纹细?能指出什么地方条纹最粗吗? 相邻条纹间距与两平面镜到分光板近距离之差d成反比,与各条纹对应干涉光束和中心轴夹角成反比。d越小、条纹间距越大,条纹分布越疏,条纹越粗。当d一定时,θ越小,条纹间距越大,即离圆心近处条纹最粗 2、光屏上显现等倾花纹后,改变镜面M1的位置,干涉花纹的中心位置发生位移,分析产生此种现象的原因。 光镜面M1的位置被改变,M1与M2的垂直状态发生改变,M1与M2之间有一定的夹角,从而让干涉花纹的中心位置发生移动。

创新实验室工作介绍

创新实验室工作介绍1、流程图

2.文字介绍 一、项目清查与完善 每学期开学初及学期末,创新实验室助管根据项目清单、开发板清单以及书籍清单来清查创新实验室的书籍资源、开发板资源以及项目资源是否完整,可与技术助管协商合作,对所缺少的硬件进行查找,或购买补充,损坏的重要设备应及时上报。在每期结束时,对创新实验室核心数据表进行更新。 二、项目更新 积极与科技研发技术助管联系,了解他们工作内容,将其科研活动或竞赛成果作为科研实训的新项目。(如果前来学习的团队在项目上有一定创新,或者是自己做了一个新的项目,可以与团队成员协商,将项目放在实验室让其他同学学习?) 三、创新实验室宣传 创新实验室一个学期应至少进行两期活动。每期主要推出的项目数量可结合时下热点并根据项目申请情况来确定,一般为2-4个,其他项目可通过列表形式作为附件展出(如果有新的项目或者原项目有新的创新,应该作为主要推出项目)。第一期活动的宣传应在开学前两周内完成,在开学两个月后,推出第二期项目。宣传以电子屏、新闻和海报的形式,在研究生院网站、MIS系统、研究生院网站、重大新闻网、微博、微信及QQ群上进行推广,并且定期在QQ群中发布相关推出的项目信息。 (一)海报 1.素材 推出项目的重点信息,咨询电话,咨询地点,QQ群、微信二维码。 2.制作 找设计组值班成员制作,并现场看海报整体效果。 3.打印

研究生院104(直接携电子图片打印)或者动力学院图书馆打印室(携502所签单据与电子图片,QQ:476376651,电话号码:65112596)。 4.海报的展放 4.1海报至少展出一个月。 4.2海报摆放一份至研院门口(说明摆放时间,创新实验室助管负责摆放)。 (二) 各网站新闻宣传 创新实验室需要撰写宣传新闻稿,要求新闻要素(推出项目的重点信息,咨询电话,咨询地点,QQ群、微信二维码)齐全。格式用新闻稿模板。 1.研院网站、学生mis系统新闻发布 发往研院网站、学生mis系统的宣传新闻由常务部502发送。将按照新闻模板撰写好的新闻打印一份,经由常务部值班部长、冯老师(504)签字后,交予常务部备份,并携电子稿令常务部值班人员发送。 2.创新基地网站宣传新闻发布 发布到基地网页的宣传新闻由本部门人员发送。进入基地综合管理系统,(发送路径为:创新基地管理系统>>网站管理>>信息发布>>添加信息(所属栏目项勾选“创新公告”)。 3.重大新闻网宣传新闻发布 所撰写的新闻发送一份给宣传部(501),可由宣传部成员适当修改,并由宣传部成员投稿至重大新闻网 4.其他宣传 利用创新实验室官方QQ:2624427567,微博及微信渠道,将宣传新闻在各群扩散开来(QQ及微信宣传效果颇好)。 四、项目申请 学习同学带相关证件(身份证,学生证,校园卡)复印件,到研究生院505申请项目学习。 办理申请的助管首先需要对申请团队申请的项目资源或开发板资源进行统计,同时需要统计团队每周能来实验室学习的时间。其次,助管需要查看申请的项目资源或开发板资源是否已有团队申请。如果没有,则助管为团队讲解实验室的一些注意事项,团队可以前来实验室学习;否则,询问团队是否愿意和已申请的团队一起学习,如不愿意,则助管根据对团队学习时间的统计,安排团队间交叉时间学习。 五、现场服务 为在实验室学习的同学提供现场服务(包括为其讲解实验室的一些注意事项以及为其提供一些技术支持—技术助管?)。有新团队前来报名学习的时候,记录新团队的申请项目资源或开发板资源,统计其学习时间,为其安排学习时间。(如果需要实验室签到,助管还需要负责一下签到的事,这个问题可能需要在实验室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看是否有必要) 六、实时联络 与申请项目的同学保持联络与沟通,每两周或者四周(需要看具体实施过程来调整)做一次回访,重点了解他们进展情况,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是否有什么问题,是否需要技术支持和资金支持等,尽可能支持他们对项目学习和研究,鼓励他们利用资源进行创新和实践。(如果需要实验室签到,可以根据每一个月的签到表的统计,来看团队的学习是否积极,若不积极,则助管积极联络团队,询问一下原因,并鼓励其继续学习)

传热学课程简介 - 燕山大学教务在线

传热学教学大纲 (04级后新教学计划) 课程名称:传热学课程编码: 英文名称:heat transfer 学时:24 学时学分:1.5学分 开课学期:第五学期 适用专业:机械类 课程类别:必修 课程性质:技术基础课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 教材:《传热学》张兴中编燕山大学校内印刷 一、课程的性质及任务: 本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主要专业技术基础课。 课程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是:1、了解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2、掌握温度场、传热量的基本分析方法和计算方法。3、在实验技能方面比较熟练地掌握常用热工测试仪器的使用方法与基本热工参数的测试技术。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 1、绪论 传热学的任务;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形式: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传热过程。 2、导热理论和一维稳态导热 傅里叶定律及导热系数:介绍导热理论的基本概念、傅里叶定律及导热系数;导热微分方程及单值性条件:推导导热微分方程、介绍单值性条件。 几个典型的稳态导热问题:单层平壁的稳态导热、多层平壁的稳态导热、无限长圆筒壁的稳态导热、球壁的稳态导热、通过等截面棒的稳态导热的温度场及热流量计算方法以及各种肋片散热量的计算。 3、非稳态导热 非稳态导热过程的特点:介绍非稳态导热过程的特点及非稳态导热过程的三个阶段。 无限大平板的加热或冷却:应用分离变量法对无限大平板非稳态导热的温度场及热流量的计算。 半无限大物体的非稳态导热:介绍求解思想。 有限大物体的非稳态导热:介绍求解思想。 集总参数法:介绍基本思想及温度场、热流量的求解方法。 4、导热问题的数值解法 有限差分法的基本原理:一阶、二阶导数的向前、向后、中心差分公式。 稳态导热问题的差分表达式:二维问题内部节点的差分方程式、边界上节点的差分方程式。 非稳态导热问题的有限差分法:一维问题内部节点的差分方程式、边界上节点的差分方程式。 线性代数方程组的求解:直接法、迭代法。 计算机求解导热问题简介:二维稳态问题、一维非稳态问题。

汽车实验室简介

汽车实验室简介 一、实验室概况 本实验室隶属于车辆工程系车辆工程实验中心,成立于2007年1月,位于工程实践中心,占地面积1000 m2,含汽车构造分室、汽车检测分室、汽车发动机分室,固定资产总值196万元,10万元以上设备3台,其中,汽车检测分室由工程学院出资60万元、市安车科技捐赠32万元设备共同建成,占地面积550 m2。 汽车实验室责任人:建华高级工程师,学士。 二、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 1. 现代汽车构造展示系统,包含下列设备: 名称规格数量名称规格数量 重型越野汽车三类底盘解放CA30 6× 6 1台 AT/AMT/CVT自动变速 器 本田系列各1台 小型越野汽车三类底盘BJ2020S 4× 4 1台常规离合器总成桑塔纳2000 1台 转子发动机马自达1台变速器-分动器总成BJ2020 1台共轨柴油机依维柯都灵V 1台转向驱动桥桑塔纳2000 1台电子燃油喷射汽油机帕萨特GSI 1台盘式制动器总成桑塔纳2000 1台油气混合动力发动机桑塔纳2000 1台鼓式制动器总成桑塔纳2000 1台

2. 汽车构造拆装系统,包含下列设备: 3、教学型五工位全自动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线,有以下检测工位及实验仪器设备: 4、主要大型设备简介

四、汽车构造开放性实验室简介 1、概况 本实验室隶属于车辆工程系车辆工程实验中心,位于工程实践中心,占地面积60 m2。

2、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 3、开放容 (1) 为“汽车构造”、“汽车底盘构造设计”课程提供课外开放实验教学条件 ①汽车构造课程,提供:“汽车发动机认识与拆装”综合实验、“汽车发动机认识与拆装”综合实验。 ②汽车底盘构造设计课程,提供:“变速器、传动轴、驱动桥拆装认识”综合实验、“制动系、转向系、悬挂等拆装认识”综合实验。 (2) 为感兴趣的学生提供汽车(含发动机、底盘两部分)构造初级拆装实训。 (3) 作为汽车构造等课程常规实验的补充,学生可根据自身掌握程度,选择全部或一部分上述实验容予以实施。 (4) 开放对象:本校学生;②本校教师;③社会上参加汽车职业技能培训的人员;④社会上有关企事业单位。 五、科研服务 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

燕山大学电路原理课后习题答案第七章

7-1 图 (a)、(b) 所示电路中开关S 在 0t = 时动作,试求电路在 0t +=时刻电压、电流的初始值。 1 2 10-+ V 5c u V 2L ? (a ) (b) 题7-1图 解:(a)设S 在1处闭合的时间已足够,则电路已达稳态,故C 开路,V 10=c u ,即 V 10)0(=-c u 换路后,S 在2处闭合,则有换路定则:)0()0(-+=c c u u ,C 可看作是电压源,于是由KVL 定律: 0)0()0(=++++R i u u c s c V 15510)0()0(-=--=--=-+s c c u u R i .5A 1)0(-=+c i 故V 10)0(=+c u .5A 1)0()0(-==++i i c V 15)0()0(-=?=++R i u R (b) S 在1处闭合,设已达稳态,故L 已视短路。 ()A 155V 10)0(=Ω += -L i 0=t 时刻发生短路,有换路定则得:A 1)0()0(==-+L L i i 故在+=0t 时刻,L 可看作电流源,于是,由欧姆定律: V 551)0()0(=?=?=++R i u L R 由KVL 定律:)0()0(++-=L R u u ,故V 5)0(-=+L u 7-2 图示各电路中开关S 在 0t =时动作,试求各电路在0t +=时刻电压、电流。已知图(d)中的()100sin()3 e t t π ω=+ V ,(0)20c u -=V 。

F 2S ? 2Ω 15H 10 (a) (b) +- V 10Ω5? ? F μ1. (c) (d) 题7-2图 解:(1)对图7-2 (a)电路,在换路前两个电容相当于开路,可求的两个电容电压为 V 5V 336320)0(1=??? ???++=-u V 10V 636320)0(2=?? ? ???++=-u 在+=0t 时,两个电容均用电压源代替,则+=0t 时的等效电路如图7-2 (a ')所示,其中 V 5)0()0(11==-+u u ,V 10)0()0(22==-+u u 。可解出各初始值为 A 34)0(1=+i ,1A )0(2=+i ,A 37)0(=+i F 2S 20ΩS )0(2+i + 图7-2(a ) 图7-2 (a ') (2)对图7-2(b )电路,在换路前电感相当于短路,可求得 A 56A 3020203)0(=?? ? ?? +?=-L i 在+=0t 时,电感元件用电流为A 6)0()0(==-+L L i i 的电流源代替,则+=0t 时的等效电路如图7-2 (b ')所示,解得 A 3)0(1=+i ,V 18)0(15-)0(-==++L i u ,()V 6.21)0(153)0(-=+-=++L L i u

大学物理创新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创新实验报告 篇一:大学物理创新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总结 一:物理实验对于物理的意义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基本的运动形式,相互作用及其转化规律的一门科学。它 的基本理论渗透在基本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应用于生产部门的诸多领域,是自然科学与 工程科学的基础。物理学在本质上是一门实验学科,物理规律的发现和物理理论的建立都 必须以物理实验为基础,物理学中的每一项突破都与实验密切相关。物理概念的确立,物 理规律的发现,物理理论的确立都有赖于物理实验。 二:物理实验对于学生的意义 大学物理实验已经进行了两个学期,在这两个学期,通过二十几个物理实验,我们对物理 学的理解和认识又更上了一步台阶。通过对物理实验的熟悉,可以帮助我们掌握基本的物 理实验思路和实验器材的操作,进一步稳固了对相关的定理的理解,锻炼理性思维的能力。在提高我们学习物理物理兴趣的同时,培养我们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掌握实验研究的 基本方法,提高基本科学实验能力。它也是我们进入大学接触的第一门实践性教学环节, 是我们进行系统的科学实验方法和技能训练的重要必修课。它还能培养我们“实事求是的 科学态度、良好的实验习惯、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主动研究的创新与探索精神、爱护公 物的优良品德”。 三:我眼中的物理实验的缺陷 1:实验目的与性质的单一性 21世纪的学科体系中,多种学科是相互结合,相互影响的,没有一门学科能独立于其他 学科而单独生存,但是在我们的实验过程中,全都是关于物理,这一单科的实验内容,很 少牵涉到其他。有些实验完全是为了实验而实验,根本不追求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结合。2:实验的不及时性及实验信息的不对称性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基本学科,在我们所学的物理内容中,更多的是关于公式定理的,这些需要及时的理解和记忆,最简单的方式是通过实验来进行。但是我们所做的实验,都是学过很久以后,甚至是已经学完物理学科后进行的,这就造成我们对物理知识理解的 不及时性,不能达到既定的效果。而且,我们重复科学实验伟人的实验很大程度上是得知结论后凭借少量的实验数据轻易得出相似的结论,与前人广袤的数据量不可同日而语,这就造成实验信息的不对称性, 不利于从本质上提高我们的实验能力。

全球著名的实验室简介.

[国外著名实验室版本一] 实验室是科学的摇篮,是科学研究的基地,对科技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著名实验室更被喻为科研领域的麦加,是科技工作者向往和追随的地方。这些实验室往往代表了世界前沿基础研究的最高水平,诞生了一大批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技创新成果,是开展高层次学术交流的重要场所。下面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分类加以介绍。 一、第一类是建立在大学里面,附属于大学或者是由大学代管的实验室。 例如:英国剑桥大学的卡文迪什实验室,莫斯科大学的物理实验室,荷兰莱顿大学的低温实验室,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物理实验室,等等。美国很多一流的研究型大学都为政府代管国家实验室,这些设在大学里的国家实验室作为原始性创新基地,在国家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和科技攻关中承担着重要使命。 1、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 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 ,简称LBNL) 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位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占地81 公顷,毗邻旧金山湾。它隶属于美国能源部,由伯克利代管。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是 1939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欧内斯特 . 奥兰多 . 劳伦斯先生于1931 年建立的,早期关注于高能物理领域的研究,建起了第一批电子直线加速器,发现了一系列超重元素,开辟了放射性同位素、重离子科学等研究方向,成为美国乃至世界核物理学的圣地。它是美国一系列著名实验室: Livermore ,Los Alamos , Brookhaven 等实验室的先驱,也是世界上成百所加速器实验室的楷模。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现在研究的领域非常宽泛,下设 18 个研究所和研究中心,涵盖了高能物理、地球科学、环境科学、计算机科学、能源科学、材料科学等多个学科。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建立以来,共培养了 5 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和 4 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现有 3800 名雇员,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伯克利分校的老师和学生, 2004 年的财政预算超过 5 亿美元。特别值得提出的是,目前实验室的主任是朱棣文先生,他是极少数担任美国国家学术机构领导的华人之一。 2、麻省理工学院的林肯实验室( Lincoln Laboratory ) MIT 于 1951 年在麻省的列克辛顿 (Lexington) 创建了林肯实验室。其前身是研制出雷达的辐射实验室。该实验室是联邦政府投资的研究中心,其基本使命是把高科技应用到国家安全的危急问题上。它很快在防空系统的高级电子学研究中赢得了声誉,其研究范围又迅速扩展到空间监控、导弹防御、战场监控、空中交通管制等领域,是美国大学第一个大规模、跨学科、多功能的技术研究开发实验室。 1957 年该实验室建成全固态、可编程数字计算机控制的雷达系统 (Millstone Hill radar) ,实现了对空间目标的实时跟踪,既能跟踪苏联卫星的活动,也能监控卡那维拉尔角的火箭发射。后来,这发展成弹道导弹战略防御系统,其中关键性的技术是数字信号处理和模式识别。在 20 世纪 60 年代初期,林肯实验室

《板带轧机系统自动控制》 - 燕山大学教务在线

《板带轧机系统自动控制》 建设规划(2011-2016) 1、课程概况 我校轧钢专业人才培养以服务于全国钢铁工业为中心,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具备工艺技术、科学研究、组织管理能力、能够解决冶金工程领域实际问题的应用及应用研究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我校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含轧钢专业)为国家级优秀重点学科,其轧钢实验中心为河北省重点实验室。本学科具有近50年的本科办学经验,20多年的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经验,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具有钢铁冶金方向特色优势,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 建国初期,我校在当时隶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时就引进了多名前苏联专家开始轧钢专业的建设。作为轧钢专业的基础课,随之开设了以板厚板形自动控制为主要内容的板带轧机系统自动控制课程,至今已有近50年历史。自1958年建校以后,开始由自主培养的教师承担此课程的教学任务。 我校轧机研究所在板形板厚控制研究方向具有较高的研究水平,在国内具有重大影响,为本课程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近五年,本科研方向上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以及20余项企业合作技术课题,取得了较大成果。 本课程组共有教师8人,平均年龄37岁。学历结构:博士6人(75%),硕士2人(25%)。职称结构:教授3人(37.5%),副教授1人(12.5%),讲师2人(25%),实验师2人(25%)。年龄结构:平均年龄37岁。40岁以上2人(25%),30岁以上6人(75%)。讲课教师6人(75%),实践教师2人(25%)。 课程负责人刘宏民老师,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于1982年毕业于东北重型机械学院(燕山大学前身),1988年3月在东北重型机械学院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板带轧机设计及板形控制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6项,省部级二等奖3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2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燕赵学者。 2、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内容

液压传动课程介绍

课程介绍 液压传动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是与机械传动、电力和气压传动等相并列的一种传动形式,是机械设备设计、使用和维护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和知识。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深入掌握液压元件、液压基本回路、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和应用场合,以及液压系统的设计计算方法,最终使学生达到能够自行设计机械产品中液压系统的目的。 理论教学内容:§1 绪论;§2 液压油液;§3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3.1概述;§3.2齿轮泵;§3.3叶片泵;§3.4 柱塞泵;§3.5 液压马达;§3.6 摆线马达;§3.7 气穴现象;§3.8液压泵的噪声;§3.9液压泵的选用;§4 液压缸;§4.1液压缸的类型和特点;§4.2液压缸的典型结构和组成;§4.3设计和计算;§5液压阀;§5.1概述;§5.2液压阀上的共性问题;§5.3 方向控制阀;§5.4 压力控制阀;§5.5流量控制阀;§5.6电液伺服阀;§5.7电液比例阀;§6 液压辅助装置;§7 调速回路;§7.1概述;§7.2 节流调速回路;§7.3 容积调速回路;§7.4容积节流调速回路;§7.5三类调速回路的比较和选用;§7.6有级调速型调速回路;§8 其它基本回路;§9 典型液压系统;§10 液压系统设计。 实验教学内容:1、压力形成实验;2、液压元件结构实验;3、液压泵性能实验;4液压马达性能实验;5、调速回路设计实验;6差动快接回路设计实验;7、顺序动作回路设计实验、8、液压系统设计。 教学特点:突出专业特点,加大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树立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观念;使学生掌握液压传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解决液压传动问题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实验技能,培养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中有关液压传动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严谨踏实的科学作风和融洽合作的工作作风。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都渗透教研科研成果内容,发挥实验设备先进优势,积极开展创新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教学方式: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为主的单一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化教学模式。这种多元化教学模式包括启发式、讨论式、模型教学式、现场实验教学式等多种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通过液压传动课程网,了解课程的基本内容,对该课程的重点、难点、教学环节有一个大概的认识。课前预习,课上紧跟教师的思路,课后利用实验室开放,结合实验设备及时把理论内容与实际相结合,以达到融会贯通。 考核方式:以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应用能力。成绩由日常考核、理论考核和能力考核三部分组成。

液压与气压传动测试实验报告书-2015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液压与气压传动 实验项目:液压与气压传动测试实验实验班级: 学号,姓名:, 总页数:11 指导教师:李益林刘涵章实验时间:2015.3. ~2015-7. 机电学院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室

目录 目录 (2) 实验一液压泵拆装 (3) 1.CB—B10型齿轮泵流量计算 (3) 2.YB1-10双作用叶片泵排量计算 (3) 3.思考题 (4) 实验二液压泵性能测试 (5) 一、叶片泵测试与计算 (5) 二、画P—Q特性曲线图 (5) 实验三液压阀拆装 (6) 实验四溢流阀性能测试 (7) 一、溢流阀测试数据记录及处理 (7) 二、画启闭特性曲线图 (7) 实验五节流阀进油路节流调速回路的速度负载特性测试 (8) 一、测试数据记录及处理 (8) 实验六调速阀进油路节流调速回路的速度负载特性测试 (9) 一、测试数据记录及处理 (9) 画负载特性曲线图 (10) 实验七基本液压传动系统工作原理图绘制 (10) 1.观察S001液压传动系统试验台,标出各种液压元件的名称。 (10) 2.观察S001液压传动系统试验台,完成填充。 (11) 3.液压元件图形符号描述传动系统示意图。 (11)

实验一液压泵拆装 1.CB—B10 型齿轮泵流量计算 1)计算齿轮轴齿数:Z = 个。 2)测量齿顶圆直径D= mm. 3)测量齿轮齿宽: B = mm,CM. 4)计算齿轮模数:m = D / ( Z+ 2 ) = mm,CM. 标准模数m : 数值计算后,应向下面标准模数值靠近取值(mm)。 5)当转速n= 1450 r/min 的电机,泵的容积效率取ηv= 85% 时,计算齿轮泵排量 V = 2π·Z·m2 ·B (mL/r)(齿宽、模数用厘米单位代入计算。) 6)因为实际齿槽容积比齿轮体积稍大一些,通常取V = 6.66Zm2 B 7)计算齿轮泵流量q v = 6.66·Z·m2·B· n·ηv·10-3 (L/min) (齿宽、模数用厘米单位代入计算。) 2.YB1-10双作用叶片泵排量计算 1)YB1-10双作用叶片泵铭牌参数: 额定压力= Map ,额定转速= 转/分, 排量= 毫升/转。 2)测量定子内表面大圆弧直径D =mm,半径R = CM。 3)测量定子内表面小圆弧直径d =mm,半径r = CM。 4)测量定子宽度:B = mm,CM。 5)测量叶片厚度:δ = mm,CM。 6)计算叶片数: Z = 片。 7)叶片倾角:θ= 13 度。 8)叶片泵转速:n = r/min。(取>1000 ~<1450 ) 9)叶片泵工作区环形体积:V1 = 2π(R2 - r2)B 10)叶片所占容积:V2 = 2·[(R - r)/cosθ]·B·δ·Z 11)双作用叶片泵理论排量V t = V1- V2(mL/r),即

燕山大学数电考试题

燕山大学试卷 密 封 线 共 8 页 第 1 页 ()()BC B A C BC BC AB D AC BC ABC ++++.求逻辑函数Y AB B AB =++的最简与或式(

门电路,当V I1和V I2悬空或接高电平, 门电路,当V I1和V I2悬空或接高电平,(C) CMOS门电路,当V I1和V I2接高电平,

(A) Q1和Q3的输出波形一样 (B) Q1和Q11对应触发器,在CP下降沿时,触发器状态更新 (C) Q1和Q2的输出波形一样 (D) Q8对应触发器是边沿触发器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时序逻辑电路分为同步时序电路和异步时序电路 (B) 时序逻辑电路需要用状态方程描述 (C) 一般来说时序逻辑电路仅由触发器构成 (D) 计数器是常用的组合逻辑电路之一

(A) 通过功能表可以知道,D R 是异步的置零端 (B) 如果要将计数器预置到某个状态,只要1LD =就马上可以实现(C) 如果要74161工作在计数状态,必须1,D R LD =(D) 此计数器状态,不能停留在某个状态保持不变 27.下列关于矩形脉冲的产生与整形说法正确的是( (A) 单稳态触发器的有2个状态,并且2个状态都可以长期自行保持(B) 555定时器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的两个阈值不能改变

(A) 此电路在A =0和1时,进位输出分别在00和11状态时(B) Q2触发器的驱动方程为221J K A Q ==⊕ (C) 无论A 为何值,此电路状态变化规律不变 (D) 此电路逻辑功能只能用JK 触发器实现,不能用其它触发器实现 29.关于下面电路,说法正确的是( )4分 (A) 此电路为74161构成的11进制计数器(B) Q3输出和原来的进位信号C 都可以作为新计数器的进位输出(C) 此电路中,数据输入端D0~D3,也可以都接高电平(D) 此电路可能不能自启动 30*.关于下面电路,说法正确的是((A) 此电路为同步10进制加法计数器(B) Q3输出和原来的进位信号C 都可以作为新计数器的进位输出(C) 此电路中,数据输入端D0~D3,也可以都接高电平(D) 此电路可能不能自启动

创新实验室建设实施计划方案

创新,从小学开始 ——创新实验室建设方案 一、建设背景 2013年新任国家主席提出中国梦的概念,而实现中国梦、强国梦需要大量的创新型人才做支撑,而创新型人才需要靠创新教育来培养,可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小学阶段成了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时期,必须为培养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二、建设意义 1、为天文小组提供必要设施 小学部的“探索者”天文小组成立于2010年,在过去几年中涌现出了一批对天文感兴趣、有一定天文素养的学生,也在竞赛中获得了较好成绩,兴趣小组还被评为浦区二星社团,但设备的旧,资源的匮乏,使得活动的开展受到了制约,很多容只能靠教师讲解,学生难有实践机会,使得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意识的发展受到限制,如今,实验室的建立使这些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2、为课程建设提供配套资源 学校的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等也需要先进的设备和教学资源的帮助来提高课程实施的多样性和有效性,总之小学阶段的创新教育不仅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更需要与新课程标准、新课程建设、新教材相配套的教育装备,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培养创新

型人才的新要求。 三、建设目标 1、提供学习、实践、探究、创新的场所。(诸如艺术素养的培养需要音乐教室、舞蹈房的支持,信息技术能力提升需要信息资源教室的支持,体质健康的加强需要运动场地的支持,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同样需要一定的环境支撑才能更好的开展。) 2、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走向实验中学、做中学、探究中学,培养一定的创新意识。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无法想像,老师不应该再是传递知识的工匠,更应该是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指引者,创新实验室中的资源、设施恰巧为教师、学生开展教学活动提供更丰富的方式。) 3、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因此创新实验室不仅服务于学生,对教师的创新能力提升同样具有意义。它为提升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及素养创设良好的空间环境,探索培养创新人才的新路) 4、为课程建设增添活力。(可以根据创新实验室设计专门的特色课程,也可以利用创新实验室让现有课程容更丰富,教学形式更多样)建设创新实验室的目的并不是要让学生在小学阶段真正创新出什么东西(现阶段所谓的小学生“创新发明”中,小学生只是有一个想法,最后实施的主要还是靠家长、老师),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不是一触而就的,因此,培养创新意识,为真正创新打好基础才是本实验

液压传动实验报告.

《液压传动》实验报告 流体传动与控制研究所 编 流体传动与控制实验室 学院: 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老师: 武汉科技大学机械自动化学院 二0 年月

一、实验目的 1.熟悉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等。 2.弄清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的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 二、实验内容: 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的拆装。 三、实验思考题 1.容积式泵工作的必要条件(泵工作三要素)是什么? 2.什么是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的困油现象?在结构上是如何解决的?实验报告要求 1.叙述齿轮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叙述叶片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3.叙述柱塞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换向阀、压力阀、调速阀等。 2.弄清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先导式YF型溢流阀、调速阀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二、实验内容 1.单向阀的拆装 2.换向阀的拆装 3.溢流阀的拆装 4.减压阀的拆装 5.顺序阀的拆装 6.节流阀的拆装 7.调速阀的拆装 三、实验思考题 1.对单向阀性能有那些要求? 2.对电磁换向阀性能有那些要求? 3.溢流阀有那些用途? 4.先导式溢流阀在工作中阀芯阻尼孔堵塞,会出现什么现象? 四、实验报告要求 1.叙述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叙述先导式YF型溢流阀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3.叙述调速阀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实验三、液压泵容积效率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液压泵的主要性能,熟悉实验设备和实验方法,测绘液压泵的性能曲线,掌握液压泵的工作特性。 二、实验器材 YZ-01(YZ-02)型液压传动综合教学实验台。 1台 泵站 1台 节流阀 1个 流量传感器 1个 溢流阀 1个 油管、压力表 若干 三、实验内容及原理 1. 液压泵的流量——压力特性 测定液压泵在不同工作压力下的实际输出流量,得出流量——压力特性曲线 ()p f q q =。 实验原理见图一。 实验中,压力由压力表4直接读出,各种压力时的流量由流量计7直接读出。实验中可使溢流阀5作为安全阀使用,调节其压力值为5MPa ,用节流阀6调节泵出口工作压力的大小,由流量计测得液压泵在不同压力下的实际输出流量。给定不同的出口压力,测出对应的输出流量,即可得出该泵的()p f q q =。 2. 液压泵的容积效率——压力特性 测定液压泵在不同工作压力下,它的容积效率——压力的变化特性()p f V V =η。 因为:() 0) ()()(q q q q V 空载流量输出流量理论流量输出流量理= = η 所以:理q q V = η 由于:)(p f q q = 则:)()(p f q p f V q V ==理 η 式中:理论流量 理q :液压系统中,通常是以泵的空载流量来代替理论流量(或者 nv =理q ,n 为空载转速,v 为泵的排量) 。 实际流量q :不同工作压力下泵的实际输出流量。

燕山大学电力系统生产实习报告

.WORD 完美格式.
燕大电气生产实习报告 当前,在素质教育正在日新月异的发展,在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之下,专业生 产实习作为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变得更为突出。 自我进入大学学习以来, 特别是 在进入大三后经过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 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有了一定了解, 但是总 对自己以后能够从事的工作感到模糊, 这就对我参加学院组织的专业生产实习有了强烈的渴 望。 实习目的与意义: 专业生产实习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必修课程, 我校安排在第 四学年第一学期开设。 该项实习是为了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增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大 学本科生的实践能力,实践的主要目的如下: ①专业生产实习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 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 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重要环节, 是大学生 择业就业之前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一次重要机会。 ②通过专业生产实习,使学生认识电 力生产的整个过程, 了解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主要内容和发展方向, 掌握专业的基本 常识, 为专业课程学习奠定感性认识, 形成对本专业的认同感、 提高学生学习本专业的兴趣, 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责任意识和开拓意识。 ③通过有组织的开放性专业生产实习活动。 培养大学生自主管理、社会交往、互相帮助、独立完成任务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④学生参 加生产实习时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紧密联系, 巩固已学的理论知识, 积累一定的实际 生产技术和管理知识, 培养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注重知识创新和能力培 养,为适应社会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习安排:实习时间为四周,前两周进行 PCB 板的设计,练习使用 protel dxp 2004 软件,并完成电路板的焊接及其功能调试,后两周到各个发电厂,变电所和电器公司惊醒参 观。 第一章 PCB 板设计和电路板焊接
1. 实习目的 1. 熟悉 protel DXP 的使用方法, 2. 学习使用 protel DXP 设计线路板原理图, 3. 掌握使用 protel DXP 进行 PCB 板制作,排版,布线 4.熟悉焊工技术 2. 设计步骤: 1 运行 protel DXP 软件 2 选择文件—创建—项目—PCB 项目建立一个新项目 3 点击文件—创建—原理图 4. 在该文件中进行原理图的绘画 及封装 5. 保存并进行检查 6. 生成 PCB 板 7. 进行规则调整 8. 布线,对其进行修改 3.具体内容 我们设计的 PCB 板是单片机主电路板, 共分为五部分: CPU 部分, 电源及信号接口部分, 数码管,信号灯和控制线路部分。首先,创建原理图,按照设计图纸进行绘图,原理图纸的 大小可调, 我们选择 A4 的纸张。 绘图时,需从元件库中调用所需的元件, 各种电阻, 电容, 芯片,开关等等。如果元件库中没有所需元件,则需在 PCB 库中创建新的元件,其中有个
.专业知识编辑整理.

大学物理综合设计性实验(完整)

综合设计性物理实验指导书黑龙江大学普通物理实验室

目录绪论 实验1 几何光学设计性实验 实验2 LED特性测量 实验3 超声多普勒效应的研究和应用 实验4 热辐射与红外扫描成像实验 实验5 多方案测量食盐密度 实验6 多种方法测量液体表面张力系数 实验7 用Multisim软件仿真电路 实验8 霍尔效应实验误差来源的分析与消除 实验9 自组惠斯通电桥单检流计条件下自身内阻测定实验10 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透明介质折射率 实验11 光电效应和普朗克常数的测定液体电导率测量实验12 光电池输出特性研究实验 实验13 非接触法测量液体电导率

绪论 一.综合设计性实验的学习过程 完成一个综合设计性实验要经过以下三个过程: 1.选题及拟定实验方案 实验题目一般是由实验室提供,学生也可以自带题目,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题目。选定实验题目之后,学生首先要了解实验目的、任务及要求,查阅有关文献资料(资料来源主要有教材、学术期刊等),查阅途径有:到图书馆借阅、网络查询等。学生根据相关的文献资料,写出该题目的研究综述,拟定实验方案。在这个阶段,学生应在实验原理、测量方法、测量手段等方面要有所创新;检查实验方案中物理思想是否正确、方案是否合理、是否可行、同时要考虑实验室能否提供实验所需的仪器用具、同时还要考虑实验的安全性等,并与指导教师反复讨论,使其完善。实验方案应包括:实验原理、实验示意图、实验所用的仪器材料、实验操作步骤等。 2.实施实验方案、完成实验 学生根据拟定的实验方案,选择测量仪器、确定测量步骤、选择最佳的测量条件,并在实验过程中不断地完善。在这个阶段,学生要认真分析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积极解决困难,要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与讨论。在这种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学习用实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学会合作与交流,对实验或科研的一般过程有一个新的认识;其次要充分调动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善于思考问题,培养勤于创新的学习习惯,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实验报告 实验结束需要分析总结的内容有:(1)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进行误差分析;(2)讨论总结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3)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4)总结实验成功与失败的原因,经验教训、心得体会。实验结束后的总结非常重要,是对整个实验的一个重新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归纳和总结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文字表达能力。 在完成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整个过程中处处渗透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积极主动地探究问题,这是一种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教学过程。 在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教师是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探讨、讨论问题,不要产生对教师的依赖。有些问题对教师是已知的,但对学生是未知的,这时教师应积极诱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并在引导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问题的方法。有些问题对教师也是一个未知的问题,这时教师应与学生共同思考共同解决问题。 二.实验报告书写要求 实验报告应包括:1实验目的;2实验仪器及用具;3实验原理;4实验步骤;5测量原始数据;6数据处理过程及实验结果;7分析、总结实验结果,讨论总结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总结实验成功与失败的原因,经验教训、心得体会。 三.实验成绩评定办法 教师根据学生查阅文献、实验方案设计、实际操作、实验记录、实验报告总结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成绩。 (1)查询资料、拟定实验方案:占成绩的20%。在这方面主要考察学生独立查找资料,并根据实验原理设计一个合理、可行的实验方案。 (2)实施实验方案、完成实验内容:占成绩的30%。考察学生独立动手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分析结果、总结报告:占成绩的20%。主要考察学生对数据处理方面的知识运用情况,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4)科学探究、创新意识方面:占成绩的20%。考察学生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善于发现问题并能解决问题。 (5)实验态度、合作精神:占成绩的10%。考察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做实验,是否具有科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