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讲 统计概率(学生版)

第9讲  统计概率(学生版)
第9讲  统计概率(学生版)

统计与统计案例

一. 基础知识回顾

1.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纵轴表示__________________,数据落在各小组内的频率用________________表示,所有长方形面积之和________.

2.作频率分布直方图的步骤:(1)求极差(即一组数据中________与________的差);(2)决定________与________;(3)将数据________;(4)列________________;(5)画________________.

3.当样本数据较少时,茎叶图表示数据的效果较好,一是统计图上没有原始数据丢失,二是方便记录与表示,但茎叶图一般只便于表示两位有效数字的数据. 4.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1)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________的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2)将一组数据按大小依次排列,把处在________位置的一个数据(或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3)如果有n 个数x 1,x 2,……,x n ,那么x =____________叫做这n 个数的平均数. 5.标准差和方差:(1)标准差是样本数据到平均数的一种____________.2)标准差:s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方差:s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 n 是样本数据,n 是样本容量,x 是样本平均数

6.回归分析:(1)回归直线一组具有线性相关关系的数据(x 1,y 1),(x 2,y 2),…,(x n ,y n ),

其回归方程的截距和斜率的最小二乘估计分别为a ^

=________,b ^

=_________,其中x =____,y =________,________称为样本点的中心.(2)相关系数r①r =

∑n i =1 x i -x y i -y ∑n i =1

x i -x 2

∑n i =1

y i -y 2

;②当r>0时,表明两个变量________;当r<0时,表明

两个变量________.r 的绝对值越接近于1,表明两个变量的线性__________;r 的绝对值越接近于0时,表明两个变量之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常,当r 的绝对值大于________时认为两个变量有很强的线性相关关系.

7.独立性检验(1)列联表:列出的两个分类变量的________,称为列联表.

(2)2×2列联表:假设有两个分类变量X 和Y ,它们的取值分别为{x 1,x 2}和{y 1,y 2},其样本频数列联表(称为2×2列联表)为

2×2列联表构造一个随机变量2

χ=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n =_____为样本容量.(3)独立性检验利用随机变量________来判断“两个分类变量________”的方法称为独立

性检验.(4)得到2

χ常与以下几个临界值加以比较:如果2

χ ,就有0090的把握因为两分类变量X 和Y 是有关系;如果2

χ 就有0095的把握因为两分类变量X 和Y 是有关系;如果2

χ 就有0099的把握因为两分类变量X 和Y 是有关系;如果2

χ ,就认为没有充分的证据说明变量X 和Y 是有关系. 二.典例精析

探究点一:频率分布直方图

例1:如图是某市有关部门根据该市干部的月收入情况,作抽样调查后画出的样本频率分布直方图,已知图中第一组的频数为4 000,请根据该图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图中每组包括左端点,不包括右端点,如第一组表示收入在[1 000,1 500))

(1)求样本中月收入在[2 500,3 500)的人数;

(2)为了分析干部的收入与年龄、职业等方面的关系,必须从样本的各组中按月收入再用分

层抽样方法抽出100人作进一步分析,则月收入在[1 500,2 000)的这段应抽多少人? (3)试估计样本数据的中位数.

变式迁移1:为了解某校高三学生的视力情况,随机地抽查了该校100名高三学生的视力情况,得到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由于不慎将部分数据丢失,但知道前4组频数成等比数列,后6组的频数成等差数列,设最大频率为a ,视力在4.6到5.0之间的学生数为b ,则a ,b 值分别为( )

A .0.27,78

B .0.27,83

C .2.7,78

D .2.7,83

探究点二:用茎叶图分析数据

例2:随机抽取某中学甲、乙两班各10名同学,测量他们的身高(单位:cm ),获得身高数据的茎叶图如图.

(1)根据茎叶图判断哪个班的平均身高较高; (2)计算甲班的样本方差;

(3)现从乙班这10名同学中随机抽取两名身高不低于173 cm 的同学,求身高为176 cm 的同学被抽中的概率.

变式迁移2:某班甲、乙两学生的高考备考成绩如下:

甲:512 554 528 549 536 556 534 541 522 538 乙:515 558 521 543 532 559 536 548 527 531 (1)用茎叶图表示两学生的成绩;

(2)分别求两学生成绩的中位数和平均分.

探究点三:线性回归分析

例3: 从某居民区随机抽取10个家庭,获得第i 个家庭的月收入x i (单位:千元)与月储蓄y i (单位:千元)的数据资料,算得

∑=101

i i

x =80 ∑=101

i i

y =20 ∑=10

1

2i i

x

=720

i

i i y x ∑=10

1

=184 (1)求家庭的月储蓄y 对月收入x 的线性回归方程 y=bx+a

(2)判断变量x 与y 之间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

(3)若该居民区某家庭月收入为7千元,预测该家庭的月储蓄

(附:线性回归方程y=bx+a 中b=

∑∑=-=-

---n

i i

n

i i

i

x

n x

y x n y

x 1

2

21,a =---x b y 其中-x ,-

y 为样本平均值)

变式迁移3:一台机器使用时间较长,但还可以使用.它按不同的转速生产出来的某机械零件有一些会有缺点,每小时生产有缺点零件的多少,随机器运转的速度而变化,下表为抽样试验结果: (1)对变量y 与x 进行相关性检验;

(2)如果y 与x 有线性相关关系,求回归直线方程.

探究点四:统计与统计案例综合应用

例4:为了比较注射A ,B 两种药物后产生的皮肤疱疹的面积,选200只家兔做试验,将这200只家兔随机地分成两组,每组100只,其中一组注射药物A ,另一组注射药物B .表1和表2分别是注射药物A 和药物B 后的试验结果.(疱疹面积单位:mm 2) 表1:注射药物A

表2:注射药物

完成下面2×2药物B 后的疱疹面积有差异”.

表3:

附:K 2

=n (ad -bc )(a +b )(c +d )(a +c )(b +d )

.

变式训练4:某工厂有25周岁以上(含25周岁)工人300名,25周岁以下工人200名.为研究工人的日平均生产量是否与年龄有关,现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了100名工人,先统计了他们某月的日平均生产件数,然后按工人年龄在“25周岁以上(含25周岁)”和“25周岁以下”分为两组,再将两组工人的日平均生产件数分成5组:[50,60),[60,70),[70,80),[80,

90),[90,100]分别加以统计,得到如图1-4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1)从样本中日平均生产件数不足60件的工人中随机抽取2人,求至少抽到一名“25周岁以下组”工人的概率; (2)规定日平均生产件数不少于80件者为“生产能手”,请你根据已知条件完成2×2列联表,并判断是否有90%的把握认为“生产能手与工人所在的年龄组有关”? 附:χ2

=n (n 11n 22-n 12n 21)2n 1+·n 2+·n +1·n +2

三.方法规律总结

1.几种表示频率分布的方法的优点与不足:(1)频率分布表在数量表示上比较确切,但不够直观、形象,分析数据分布的总体态势不太方便.(2)频率分布直方图能够很容易地表示大量数据,非常直观地表明分布的形状,使我们能够看到在分布表中看不清楚的数据模式.但从直方图本身得不出原始的数据内容,也就是说,把数据表示成直方图后,原有的具体数据信息就被抹掉了.(3)频率分布折线图的优点是它反映了数据的变化趋势,如果样本容量不断增大,分组的组距不断缩小,那么折线图就趋向于总体分布的密度曲线.(4)用茎叶图优点是原有信息不会抹掉,能够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但当样本数据较多或数据位数较多时,茎叶图就显得不太方便了.

2.标准差、方差描述了一组数据围绕平均数波动的大小.标准差、方差越大,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标准差、方差越小,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小,因为方差与原始数据的单位不同,且平方后可能夸大了偏差的程度,所以虽然方差与标准差在刻画样本数据的分散程度上是一样的,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一般多采用标准差.

3.回归方程只适用于我们所研究的样本的总体,而且一般都有时间性.样本的取值范围一般不能超过回归方程的适用范围,否则没有实用价值.

4.利用图形来判断两个变量之间是否有关系,可以画出二维条形图,但从图形上只可以粗略地估计两个分类变量的关系,还要结合所求的数值来进行比较.作图应注意单位统一、图形准确,但它不能给出我们两个分类变量有关或无关的精确的可信程度,若要作出精确的判断,可以作独立性检验的有关计算.

四.课后作业练习

1.如图,样本A 和B 分别取自两个不同的总体,它们的样本平均数分别为x A 和

x B ,样本标准差分别为

s A 和s B ,则( )

A .x A >x

B ,s A >s B B .x A s B

C .x A >x B ,s A

D .x A

2.若某校高一年级8个班参加合唱比赛的得分如茎叶图所示,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平均数分别是( ) A . 91和91.5 B .91.5和92 C . 91.5和91.5 D .92和92

3.在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共有11个小长方形,若中间一个小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其他10个小长方形

的面积和的1

4,且样本容量为160,则中间一组的频数为( )

A .32

B .0.2

C .40

D .0.25

4.样本中共有五个个体,其值分别为a,0,1,2,3.若该样本的平均值为1,则样本方差为( )

A . 65

B .65

C . 2

D .2

5.设(x 1,y 1),(x 2,y 2),…,(x n ,y n )是变量x 和y 的n 个样本点,直线l 是由这些样本点通过最小二乘法得到的线性回归直线(如图),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x 和y 的相关系数为直线l 的斜率

B .x 和y 的相关系数在0到1之间

C .当n 为偶数时,分布在l 两侧的样本点的个数一定相同

D .直线l 过点(x ,y )

6

根据上表可得线性回归方程y =b x +a 中的b 为9.4,据此模型预报广告费用为6万元时销售额为( )

A .63.6万元

B .65.5万元

C .67.7万元

D .72.0万元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①若r>0,则x 增大时,y 也相应增大;②若r<0,则x 增大时,y 也相应增大;③若r =1或r =-1,则x 与y 的关系完全对应(有函数关系),在散点图上各个点均在一条直线上(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

8.有两个分类变量x ,y ,它们的值域分别为{x 1,x 2}和{y 1,y 2},其样本频数列联表如下:则两个分类变量x 和y 有关系的可信度为( C ) A .95% B .97.5% C .99% D .99.5% 9.某棉纺厂为了解一批棉花的质量,从中随机抽测了100根棉花纤维的长度(棉花纤维的长度是棉花质量的重要指标),所得数据均在区间[5,40]中,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则在抽测的100根中,有30根棉花纤维的长度小于20 mm . 10.将容量为n 的样本中的数据分成6组,绘制频率分布直方图,若第一组至第六组数据的频率之比为2∶3∶4∶6∶4∶1,且前三组数据的频数之和等于27,则n= .

11.某老师从星期一到星期五收到的信件数分别为10,6,8,5,6,则该组数据的方差s 2= ..

12.下列关系中,①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②教师的执教水平与学生的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③学生的身高与学生的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④家庭的经济条件与学生的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是相关关系的为 .(填序号)

13.已知回归直线的斜率的估计值是0.73,样本点的中心为(12.5,8.25),则回归直线的回归方程是 .

14.为了判断高中三年级学生是否选修文科与性别有关系,现随机抽取50名学生,得到如下2×2列联表:已知P(K 2≥3.841)≈0.05,P(K 2≥5.024)≈0.025.

根据表中数据,得到K 2

=50×(13×20-10×7)223×27×20×30

≈4.844. 则认为选修文科与性别有关系出错的可能性为

15.下列说法:①将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常数后,方差恒不变;②设

有一个回归方程y ^

=3-5x ,变量x 增加一个单位时,y 平均增加5个单位;③线性回归方

程y ^

=b ^

x +a ^

必过点(x ,y );④曲线上的点与该点的坐标之间具有相关关系;⑤在一个2×2列联表中,由计算得K 2=13.079,则其两个变量间有关系的可能性是90%.其中错误..的命题是 .

16.某种产品的宣传费支出x 与销售额y(单位:万元)之间有如下对应数据: (1)画出散点图;

(2)求回归直线方程; (3)试预测宣传费支出为10万元时,销售额多大?

17.为调查某地区老年人是否需要志愿者提供帮助,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该地区调查了500位老年人,结果如下:

(1)(2)能否有99%的把握认为该地区的老年人是否需要志愿者提供帮助与性别有关?

(3)根据(2)的结论,能否提出更好的调查方法来估计该地区的老年人中,需要志愿者提供帮助的老年人的比例?说明理由.

附:K 2

=n (ad -bc )2(a +b )(c +d )(a +c )(b +d )

18.某市2010年4月1日-4月30日对空气污染指数的监测数据如下(主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61, 76, 70, 56, 81, 91, 92, 91, 75, 81, 88, 67, 101, 103, 95,

91, 77, 86, 81, 83, 82, 82, 64, 79, 86, 85, 75, 71, 49, 45.

(1)完成频率分布表.(2)作出频率分布直方图.

(3)根据国家标准,污染指数在0~50之间时,空气质量为优;在51~100之间时,为良;在101~150

之间时,为轻微污染;在151~200之间时,为轻度污染.请你依据所给数据和上述标准,对该市的空气质量给出一个简短评价.

九年级数学统计与概率的知识点复习

九年级数学统计与概率的知识点复习 小编为大家寻找了九年级数学统计与概率的知识点复习的资料。如有帮助,希望大家下次一定要浏览查字典数学网。 一、统计与概率改革的意义统计与概率内容的改革,对促进初中数学教学内容的现代化、结构的合理化,推动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等都有积极的作用。 1.使初中数学内容结构更加合理现行初中数学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代数、几何,统计含在代数之中。在初中阶段增加统计与概率的内容,能够使初中数学的内容结构在培养学生的能力方面更加合理。有利于信息技术的整合增加统计与概率的份量,有利于计算器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普遍应用。 2.有效地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方式是学习统计与概率的内在要求。传统的传授式教学已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 二、处理统计与概率的基本原则 1.突出过程,以统计过程为线索处理统计与概率的内容统计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如何以有效的方式收集和处理受随机性影响的数据,通过分析数据对所考察的问题作出推断和预

测,从而为决策和行动提供依据和建议。 2.强调活动,通过活动体验统计的思想,建立统计的观念统计与生活实际是密切联系的,在收集数据、处理数据以及利用数据进行预测、推断和决策的过程中包含着大量的活动,完成这些活动需要正确的统计思想观念的指导。统计的学习要强调让学生从事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分析,以及根据统计结果进行判断和预测等活动,以便渗透统计的思想,建立统计的观念。 3.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式安排内容统计是一个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完整过程,这个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包含着多种方法。例如,收集数据可以利用抽样调查,也可以进行全面调查;在描述数据中,可以用象形图、条形图、扇形图、直方图、折线图等各种统计图描述数据。对统计过程中的任意一步,教材不可能在一个统计过程中全面介绍,因此教材可以采用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方式处理内容,在重复统计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安排收集数据和处理数据内容。 三、处理统计与概率时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1.统计与概率宜分别相对集中安排概率是刻画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量,统计是通过处理数据,利用分析数据的结果进行预测或决策的过程。从统计学内在的知识体系看,概率是统计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数据的分析阶段,可以利用概

广西中考数学复习第八章统计与概率第32讲概率及其应用真题精选

第一部分 第八章 第32讲 命题点1 事件的分类(2016年2考) 1.(2016·钦州7题3分)小明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骰子的六个面上分别刻有1到6的点数,下列事件为必然事件的是( B ) A .骰子向上的一面点数为奇数 B .骰子向上的一面点数小于7 C .骰子向上的一面点数是4 D .骰子向上的一面点数大于6 命题点2 概率的计算(2018年10考,2017年8考,2016年9考) 2.(2018·柳州4题3分)现有四张扑克牌:红桃A 、黑桃A 、梅花A 和方块A .将这四张牌洗匀后正面朝下放在桌面上,再从中任意抽取一张牌,则抽到红桃A 的概率为( B ) A .1 B .1 4 C .1 2 D .34 3.(2016·贵港7题3分)从-5,0,4,π,3.5这五个数中,随机抽取一个,则抽到无理数的概率是( B ) A .1 5 B .2 5 C .3 5 D .45 4.(2016·百色4题3分)在不透明口袋内有形状、大小、质地完全一样的5个小球,其中红球3个,白球2个,随机抽取一个小球是红球的概率是( C ) A .1 3 B .1 2 C .3 5 D .25 5.(2018·贵港4题3分)笔筒中有10支型号、颜色完全相同的铅笔,将它们逐一标上1~10的号码.若从笔筒中任意抽出一支铅笔,则抽到编号是3的倍数的概率是( C ) A .1 10 B .1 5 C .3 10 D .25 6.(2018·六市同城8题3分)从-2,-1,2这三个数中任取两个不同的数相乘,积为

正数的概率是( C ) A .2 3 B .1 2 C .1 3 D .14 7.(2016·贺州5题3分)从分别标有数字-3,-2,-1,0,1,2,3的七张没有明显差别的卡片中,随机抽取一张,所抽卡片上的数的绝对值不小于2的概率是( D ) A .1 7 B .2 7 C .3 7 D .47 8.(2016·梧州9题3分)三张背面完全相同的数字牌,它们的正面分别印有数字“1”,“2”,“3”,将它们背面朝上,洗匀后随机抽取一张,记录牌上的数字并把牌放回,再重复这样的步骤两次,得到三个数字a ,b ,c ,则以a ,b ,c 为边长正好构成等边三角形的概率是( A ) A .1 9 B .1 27 C .5 9 D .13 9.(2018·梧州9题3分)小燕一家三口在商场参加抽奖活动,每人只有一次抽奖机会:在一个不透明的箱子中装有红、黄、白三种球各1个,这些球除颜色外无其他差别,从箱子中随机摸出1个球,然后放回箱子中,轮到下一个人摸球,三人摸到球的颜色都不相同的概率是( D ) A .1 27 B .1 3 C .1 9 D .29 10.(2018·河池1题3分)同时抛掷两枚质地均匀的硬币,两枚硬币全部正面向上的概率是__14 __. 11.(2017·百色14题3分)一个不透明的盒子里有5张完全相同的卡片,它们的标号分别为1,2,3,4,5,随机抽取一张,抽中标号为奇数的卡片的概率是__3 5 __. 12.(2018贺州15题3分)从-1,0,2,π,5.1,7这6个数中随机抽取一个数,抽到无理数的概率是__1 3 __. 13.(2016·玉林、防城港、崇左17题3分)同时投掷两个骰子,它们点数之和不大于4的概率是__1 6 __.

小升初统计与概率专项卷

统计与概率专项卷 一、填空。(每空1分,共27分) 1、常用的统计图有()统计图,()统计图,()统计图。 2、医生想用统计图记录病人24小时的体温变化情况,他该选用()统计图。 3、要统计某学校各年级的人数,可以选用()统计图。 4、要反映某食品中各种营养成份的含量,最好选用()统计图。 5、有一个正方体,其中3个面涂成红色,2个面涂成黄色,剩下的1个面涂成绿色,将其抛出,朝上的一面可能性最大的为()色,朝上的一面可能性最小的为()色。 6、按5个红球、4个白球、3个黑球的顺序排列180个球,第158个球是()球。 7、 45、 45、 43、 45、 43、 41、 40、 45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8、一个射击手连续射靶20次,其中2次射中10环,7次射中9环,8次射中8环,3次射中7环。这个射击手每次射中环数的平均数是()。 9、小丽、小清、小萍玩“手心、手背”的游戏,一共有()种可能,三个人同时出“手心”的可能性是()。 10、观察右边的扇形统计图,并填写。 (1)如果用这个圆代表总体,那么扇形()表示总体 的45%。 (2)如果用整个圆代表你们班级的总人数50人,那么扇形B大约代表()人。 (3)如果用整个圆代表9公顷的稻田,那扇形A大约代表()公顷。

(4)如果用整个圆代表某校全体学生的人数,已知扇形B比扇形A多5%,且多60人,全校()人。 11、亮亮前几次英语测试平均得84分,这次考试要考100分,才能把平均成绩提高到86分,这是第()次测试。 12、甲、乙、丙三人进行电脑打字比赛,甲每分钟打字150个,乙每分钟打字130个,丙每分钟打字40个,则甲打字占三人打字总和的百分数为()。 13、小刚站在路口统计半小时各种车辆通过的数量,并制成右面的条形统计图,请你根据图中的数据填空。 (1)这个路口平均每分钟大约通过() 辆车。 (2)半小时内通过的机动车(小汽车、货 车和摩托车)比非机动车(自行车)多 ()%。 14、根据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统计图叫做()统计图,可以 看出它有一个明显的特点,能清楚地在图上表 示出()和()之间的关系。 (2)本月饮食预算为1200元,则总预算是()元,用在购买衣服与文化教育的钱比用在饮食上的钱少()元。 (3)若本月的总预算增加200元,那么饮食的经费增加()元。 二、判断(每题1分,共6分) 1、为了能够清楚的表示出去年某月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应该绘制条形统计图。() 2、把一枚硬币连续抛10次,正面朝上的次数一定是5次。()

统计与概率专题复习

中考复习教案——概率与统计 第一讲统计 教学目标: 1.立足教材,打好基础,查漏补缺,系统复习,熟练掌握本部分的 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2.让学生自己总结交流所学内容,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3.通过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本部分内容,使他们在动手操作方面,探索研究方面,语言表达方面,分类讨论、归纳等方面都有所发展.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将本部分的知识有机结合,强化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难点:把数学知识转化为自身素质. 增强用数学的意识. 【知识回顾】 、中考说明的解读

、知识结构图 三、考点分类、解读 1、考点①调查方式的选择收集数据的方式,即获得数据采取的方法一般为普查和抽样调查.很多考题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依据两种调查方式的特点,判断采用哪种方式进行调查.此类型问题近年出现频率较高,解题时一要彻底掌握两种方式的优缺点,二要考虑实际情况以选择既准确又快捷的调查方式. 【例1】下列调查方式中适合的是() A.要了解一批节能灯的使用寿命,采用普查方式B.调查你所在班级同学的身高,采用抽样调查方式C.环保部门调查沱江某段水域的水质情况,采用抽样调查方式D.调查全市中学生每天的就寝时间,采用普查方式思路分析:普查适合于调查范围小(或个体较少),要求比较准确(人口普查)调查对象较稳定这样事件的调查;抽样调查适合于调查范围大,个体数目庞大,流动数据或带有破坏性等事件的调查,A 项具有破坏性;B项调查对象较少;C项范围广;D 项数目较大. 答案:C 2、考点②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作为数据的代表,是历年中考必考内容,重点是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或加权平均数,找出一组数据的中位数或众数.难点是根据实际问题判断这三种数哪一个最能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解答时,一定熟记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各自的意义,它们的优缺点 【例2】物理兴趣小组20 位同学在实验操作中的得分情况如下表:

小学六年级数学小升初专项复习统计与概率

北大版六年级第五单元(数学) 统计与概率 A卷 一、填空。 1、简单的统计图有()统计图、()统计图和()统计图。 答案: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2、条形统计图的优点是()。 答案:很容易看出来各种数量的多少 3、折线统计图的优点是()。 答案:能够清楚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4、扇形统计图的优点是()。 答案:很清楚的表示出各部分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5、()统计图是用长短不同、宽窄一致的直条表示数量,从图上很容易看出()。答案:条形统计图、各种数量的多少 6、为了表示某地区一年内月平均气温变化的情况,可以把月平均气温制成()统计图。答案:折线统计图 二、下面记录的是六(1)班第一组学生期中考试成绩(单位:分) 83、89、81、55、62、70、78、94、84、97、86、100、66、75 请根据上面的记录的分数填写下表,并回答问题。 (1)该小组的平均成绩是()分。 (2)优秀率(接满分80分以上计算)是()%。 (3)及格率是()%。 (4)优秀学生比其他学生多()人,多()%。 (1)74 (2)、 68.92 (3)、 94.69 (4)、2、 33.33

三、将下面的两个表格填完整。 (表1)某服装厂去年和今年产量情况统计表 (表2)进入某市旅游人数统计表 答案:

四、根据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明家4个月水费统计图 1、小明家这4个月平均水费是多少元? 2、你估计C月是哪个月?理由是什么? 3、你预测小明家接下一个月的水费可能是多少元?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1). 67 (2). 7月理由:天气最热的季节(3).50元、理由:接近冬季

九年级数学专题复习统计与概率

中考总复习:统计与概率 【考纲要求】 1.能根据具体的实际问题或者提供的资料,运用统计的思想收集、整理和处理一些数据,并从中发现 有价值的信息,在中考中多以图表阅读题的形式出现; 2.了解总体、个体、样本、平均数、加权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频数、频率等概念, 并能进行有效的解答或计算; 3.能够对扇形统计图、列频数分布表、画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折线图等几种统计图表进行具体运 用,并会根据实际情况对统计图表进行取舍; 4.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能够运用列举法(包括列表、画树状图)求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 能够准确区分确定事件与不确定事件; 5.加强统计与概率的联系,这方面的题型以综合题为主,将逐渐成为新课标下中考的热点问题. 【知识网络】 【考点梳理】 考点一、数据的收集及整理 1.一般步骤:调查收集数据的过程一般有下列六步:明确调查问题、确定调查对象、选择调查方法、展开调查、记录结果、得出结论.

2.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普查与抽样调查. 要点进阶: (1)通过调查总体的方式来收集数据的,抽样调查是通过调查样本方式来收集数据的. (2)一般地,当总体中个体数目较多,普查的工作量较大;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对所有个体进行普查;或调查具有破坏性时,不允许普查,这时我们往往会用抽样调查来体现估计总体的思想. (3)用抽签的办法决定哪些个体进入样本.统计学家们称这种理想的抽样方法为简单的随机抽样. 3.数据的统计: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是三种最常用的统计图. 要点进阶: 这三种统计图各具特点: 条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反映出数据的数量特征; 折线统计图可以直观地反映出数据的数量变化规律; 扇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反映出各部分数量在总量中所占的份额. 考点二.数据的分析 1.基本概念: 总体:把所要考查的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 个体:把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查对象叫做个体; 样本:从总体中取出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 样本容量:样本中包含的个体的个数叫做样本容量; 频数:在记录实验数据时,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称为频数; 频率: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或者百分比)称为频率; 平均数:在一组数据中,用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总个数就得到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中位数: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依次排列,位于正中间位置的数(或正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频数最多的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极差:一组数据中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所得的差称为极差; 方差:我们可以用“先平均,再求差,然后平方,最后再平均”得到的结果表示一组数据偏离平均值的情况,这个结果通常称为方差. 计算方差的公式:设一组数据是,是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则这组数据的方差是: 标准差:一组数据的方差的算术平方根,叫做这组数据的标准差. 用公式可表示为: 要点进阶: 1.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可以用来概括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平均数的优点:平均数的计算过程中用到了一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因此比中位数和众数更灵敏,反映了更多数据的信息. 平均数的缺点:计算较麻烦,而且容易受到极端值的影响. 中位数的优点:计算简单,不容易受到极端值的影响,确定了中位数之后,可以知道小于中位数的数值和大于中位数的数值在这组数据中各占一半. 中位数的缺点:除了中间的值以外,不能反映其他数据的信息. 众数的优点:众数很容易从直方图中获得,它可以清楚地告诉我们:在一组数据中哪个或哪些数值出现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专项训练 统计与概率 (含答案)

统计与概率 班级姓名 【统计与概率】 一、填空题。(每空一分,共25分) 1、简单的统计图有()统计图、()统计图和()统计图。统计一天的气温变化适用()统计图。 2、扇形统计图的优点是可以很清楚地表示出()与()的关系。 3、数据58,57,42,45,50,54,58的众数是(),平均数是(),中位数是()。 4、扔硬币时,正面朝上的可能性为(),若扔100次,大约有()次正面朝上。 5、小军和小华比赛拍皮球,小军2分钟拍166下,小华3分钟拍258下,( )拍得快。 6、有6个数的平均数是72,去掉一个数后,余下数的平均数是70,去掉的数是( )。 7、下面是鸡蛋各部分质量统计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鸡蛋中蛋壳的质量约占( ),蛋黄的质量约占( )。如果一个鸡蛋重50克,那么这个鸡蛋中的蛋白重( )克。 8、如上图,甲停车场一共停车( )辆,乙停车场一共停车( )辆,( ) 停车场停的轿车少,( )停车场停的面包车少。 9、一个正方体,四个面上写着“1”,一个面上写着“2”,一个面上写着“3”。抛一次, 写着( )的面朝上的可能性最大,写着( )的面和写着( )的面朝上的可能性一 样大。 10、书店前3天平均每天卖出86本书,第4天卖出的书比4天平均卖出的书少9件,第4天卖出()本书,4天一共卖出()本书。 小升初·数学专题汇编

二、判断题。(5分) 1、小明所在班级的平均身高是135cm,小刚所在班级的平均身高是138 cm,所以小明比小刚矮。() 2、乐乐的身高是152 cm,他去平均水深为140 cm的水域游泳,不会有危险。() 3、用条形统计图不但能清楚地看见数量的多少,还能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4、明天降雨概率为80%,说明明天80%的地区下雨。() 5、掷一枚硬币99次,均为数字面,有可能发生。()三.选择题。(10分) 1、要表示某实验小学各年级学生人数同全校学生总人数的关系,选择( )统计图比较合适。 A.条形 B.扇形 C.折线 2、晴晴1分钟跳绳成绩统计图如下,从统计图上看晴晴的跳绳成绩,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越来越差 B.越来越好 C.没有变化 3、五个人踢毽子,丽丽踢了39下,明明踢了28下,华华踢了10下,另外两个人踢的下数都比明明少、比华华多。这五个人踢毽子下数的平均数( )。 A.大于10,小于28 B.等于28 C.大于28,小于39 4、师傅和徒弟两人3天合作生产了一批零件,第一天生产了232个,第二天生产了258个,第三天生产了286个,平均每人生产多少个零件?列式为( ) A.(232+258+286)÷2 B.(232+258+286)÷3 C.(232+258+286)÷2÷3 5、给一个正方体的表面涂上红、黄、蓝三种颜色,任意抛一次,使红色面朝上的可能性最大,蓝色面和黄色面朝上的可能性相等,需要有( )个面涂红色。 A.2 B.3 C.4 四、看图填空。(24分)

最新九年级数学统计与概率教案

第四章统计与概率 §4.1 50年的变化(二课时) 学习目标: 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与分析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通过具体情境,认识一些人为的数据及其表示方式可能给人造成一些误导,提高学生对数据的认识,判断和应用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 把握统计图的特点,尤其是折线统计图,其为对应点的连线,数值与点有关,条形统计图两个比较时,单位长度要一致等,便可掌握本节的要求.扇形统计图只能知道各部分所占的比例. 学习方法: 活动——交流. 学习过程: 一、例题分析: 【例1】一文具店老板购进了一批不同价格的书包,它们的售价分别为10元、20元、30元、40元、50元;7天中各种规格书包的销售量依次为6个、17个、15个、9个、3个.这批书包售价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多少? 【例2】 2002年8月,某书店各类图书销售情况如图1. (1)8月份书店售出各类图书的众数是. (2)这个月数学书与自然科学书销售量的比是多少? (3)数学、自然科学、文化艺术、社会百科各类图书的频数大约是. 【例3】甲、乙两人在相同条件下各射靶10次,每次射靶的成绩情况如图2所示.(1)请填写下表:

(2)请从下列四个不同的角度对这次测试结果进行分析: ①从平均数和方差相结合看; ②从平均数和中位数相结合看;(分析谁的成绩好些) ③从平均数和命中9环以上的次数相结合看;(分析谁的成绩好些) ④从折线图上两人射击命中环数的走势看.(分析谁更有潜力) 【例4】如图3是某晚报“百姓热线”一周内接到热线电话的统计图,其中有关环境保护问题的电话最多,共60个.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周“百姓热线”共接到热线电话多少个? (2)有关道路交通问题的电话有多少个? 【例5】华山鞋厂为了了解初中学生穿鞋的鞋号情况,对永红中学初二(1)班的20名男生所穿鞋号统计如下表: 那么这20名男生鞋号数据的平均数是,中位数是;在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中,鞋厂最感兴趣的是. 【例6】某校初二年级全体320名学生在电脑培训前后各参加了一次水平相同的考试,考分都以同一标准划分成“不合格”、“合格”、“优秀”三个等级.为了了解电脑培训的效果,用抽签方式得到其中32名学生的两次考试考分等级,所绘制的统计图如图4所示.试结合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这32名学生培训前考分的中位数所在的等级是,培训后考分的中位数

江西省九江市小升初数学专题三:统计与概率--概率

江西省九江市小升初数学专题三:统计与概率--概率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小朋友们,这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收获怎么样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验一下吧! 一、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 1. (2分)天气预报中“明天的降水概率为20%”,表示明天() A . 一定下雨 B . 不可能下雨 C . 可能下雨 2. (2分)口袋里有8个红球和4个白球,它们除颜色外完全相同,从中摸出1个球,摸出红球的可能性是() A . B . C . 3. (2分)地球上每小时都()有人出生。 A . 一定 B . 可能 C . 不可能 4. (2分) (2019三上·宜昌期末) 一股冷空气将要过来,明天()降温。 A . 可能 B . 不可能

C . 一定 5. (2分)两人玩扑克牌比大小的游戏,每人每次出一张牌,各出三次赢两次者胜.小红的牌是“9”、“7”、“5”;小芳的牌是“8”、“6”、“3”.当小红出“5”时,小芳出()才可能赢. A . 8 B . 6 C . 3 D . 任意一张都行 6. (2分)下面的事情能用“可能”描述的是() A . 太阳绕着地球转。 B . 小明骑车经过某个十字路口时遇到红灯。 C . 地球上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D . 李刚的生日是2月30日。 7. (2分)一个袋子里有30个球,10个黄的,20个红的,请问摸15次球可能摸到多少个红的() A . 10 B . 4 C . 6 D . 8 8. (2分)盒子里有以下数字卡片,取出奇数卡片的可能性是() A .

B . C . 9. (2分) (2018五上·始兴期末) 纸盒里有黑、白、黄三色棋子各一个,甲、乙、丙三个小朋友用盒子里的棋子做摸棋子游戏,每次摸一个,摸后放回摇匀,摸出黑色棋子甲赢,摸出黄色棋子乙赢,摸出白色棋子丙赢,这个游戏()。 A . 公平 B . 不公平 C . 可能公平 D . 无法判断 10. (2分)小玲和小冬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前两局都是小冬赢,接下来两人准备玩第三局。第三局()。 A . 小玲赢的可能性大 B . 小冬赢的可能性大 C . 两人赢的可能性一样大 D . 无法判断谁赢的可能性大 二、判断题 (共8题;共16分) 11. (2分)盒子里有除颜色外其他都相同的100个白球和1个红球,小明任意摸出1个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 12. (2分)某人忘记了电话号码的最后一位,因而他随意拨号,第一次接通电话的可能性是. 13. (2分)(2011·深圳) 抽奖游戏,如果中奖的可能性是,那么小红抽5次一定能中奖一次. 14. (2分)同时掷三个骰子,掷出来的三个数的和可能是19。 15. (2分)有四条边的图形一定是长方形。 16. (2分) (2020五上·高新期末) 用抛硬币的方法决定比赛顺序,对双方都是公平的.()

完整word小升初统计与概率专项卷.docx

统计与概率专项卷 一、填空。(每空 1 分,共 27 分) 1、常用的统计图有()统计图,()统计图,()统计图。 2、医生想用统计图记录病人24 小时的体温变化情况,他该选用 ()统计图。 3、要统计某学校各年级的人数,可以选用()统计图。 4、要反映某食品中各种营养成份的含量,最好选用()统计图。 5、有一个正方体,其中 3 个面涂成红色, 2 个面涂成黄色,剩下的1个面涂成绿色,将其抛出,朝上的一面可能性最大的为()色,朝上的一面可能性最小的为()色。 6、按 5 个红球、 4 个白球、 3 个黑球的顺序排列 180 个球,第 158 个球是()球。 7、 45 、 45 、 43 、 45 、 43 、 41 、 40 、 45 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8、一个射击手连续射靶20 次,其中 2 次射中 10 环,7 次射中 9 环, 8 次射中 8 环, 3 次射中 7 环。这个射击手每次射中环数的平均数是()。 9、小丽、小清、小萍玩“手心、手背”的游戏,一共有()种可能,三个人同时出“手心”的可能性是()。 10、观察右边的扇形统计图,并填写。 (1)如果用这个圆代表总体,那么扇形()表示总体 的 45%。 (2)如果用整个圆代表你们班级的总人数 50 人,那么扇形B大约代 表()人。 (3)如果用整个圆代表9 公顷的稻田,那扇形 A 大约代表()公顷。

(4)如果用整个圆代表某校全体学生的人数,已知扇形 B 比扇形 A 多5%,且多60人,全校()人。 11、亮亮前几次英语测试平均得84 分,这次考试要考100 分,才能把平均成绩提高到86 分,这是第()次测试。 12、甲、乙、丙三人进行电脑打字比赛,甲每分钟打字150 个,乙每分钟打字130 个,丙每分钟打字40 个,则甲打字占三人打字总 和的百分数为()。 13、小刚站在路口统计半小时各种车辆通过的数量,并制成右面 的条形统计图,请你根据图中的数据填空。 (1)这个路口平均每分钟大约通过()辆 车。 (2)半小时内通过的机动车(小汽车、 货车和摩托车)比非机动车(自行车)多 ()%。 14、根据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统计图叫做()统计图,可以 看出它有一个明显的特点,能清楚地在图上表 示出()和()之间的关系。 (2)本月饮食预算为1200 元,则总预算是()元,用在购买衣服与文化教育的钱比用在饮食上的钱少()元。 (3)若本月的总预算增加200 元,那么饮食的经费增加()元。 二、判断(每题 1 分,共 6 分) 1、为了能够清楚的表示出去年某月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应该绘制 条形统计图。() 2、把一枚硬币连续抛10 次,正面朝上的次数一定是 5 次。()

初中数学统计与概率知识点精炼

统计与概率 一、统计的基础知识 1、统计调查的两种基本形式: 普查:对调查对象的全体进行调查; 抽样调查:对调查对象的部分进行调查; 总体: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 个体:总体中每一个考察的对象; 样本:从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 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不带单位); 平均数:对于n 个数12,,,n x x x ,我们把121()n x x x n +++ 叫做这n 个数的平均数; 中位数:几个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时,处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据(或是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中位数; 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 方差:2222121()()()n S x x x x x x n ??=-+-++-?? ,其中n 为样本容量,x 为样本平均数; 标准差:S ,即方差的算术平方根; 极差:一组数据中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称为这组数据的极差; 频数:将数据分组后落在各小组内的数据个数叫做该小组的频数; 频率:每一小组的频数与样本容量的比值叫做这一小组的频率; ★ 频数和频率的基本关系式:频率 = —————— 各小组频数的总和等于样本容量,各小组频率的总和等于1; 扇形统计图:圆表示总体,扇形表示部分,统计图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每个扇形的圆心角度数=360°× 该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 会填写频数分布表,会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频数折线图; 频数 样本容量 各 基 础 统 计 量 频 数 的 分 布 与 应 用 2、 3、

二、概率的基础知识 必然事件:一定条件下必然会发生的事件; 不可能事件:一定条件下必然不会发生的事件; 2、不确定事件(随机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 3、概率:某件事情A 发生的可能性称为这件事情的概率,记为P(A); P (必然事件)=1,P(不可能事件)=0,0<P(不确定事件)<1; ★概率计算方法: P(A) = ———————————————— 例如 注:对于两种情况时,需注意第二种情况可能发生的结果总数 例:①袋子中有形状、大小相同的红球3个,白球2个,取出一个球后再取出一个球,求两个球都是白球的概率;P = 1 10 ②袋子中有形状、大小相同的红球3个,白球2个,取出一个球后放回 ..,再取出一个球,求两个球都是白球的概率;P = 4 25 1、确定事件 事件A发生的可能结果总数 所有事件可能发生的结果总数 运用列举法(常用树状图)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 …………

(学生版)第10讲 统计与概率

第10讲统计与概率 知识点1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1. 普查和抽样调查 普查:为一特定目的而对所有考查对象所做的调查叫普查. 好处:调查结果准确; 缺点:花费多,工作量大,全面调查只在样本很少的情况下适合采用; 抽样调查:为一特定目的而对部分考查对象所做的调查叫做抽样调查.好处: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少,工作量小; 缺点:调查结果不如普查精确,受样本容量大小及其代表性影响较大; 2.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 总体:所考察对象的全体; 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 样本:从总体重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 样本容量:样本中的个体数目; 3.常见的统计图有: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用圆中各扇形的面积描述各统计项目占总体的百分比; 条形统计图用宽度相同的“条形”的高度描述各统计项目的数据;

折线统计图用折线描述数据的变化过程和趋势. 扇形统计图中,扇形的圆心角=该统计项目占总体的百分比×360°. 4.在选择制作统计图时,需要根据了解的情况而定: 若要清楚地表示出各统计项目在总体重所占的百分比,则选择扇形统计图; 若要清楚地反映数据的变化过程和趋势,则选择折线统计图; 若要清楚地表示出每个统计项目的具体数据,则选择条形统计图. 5.频数:某个对象出现的次数称为该对象的频数,各频数之和为试验的总次数. 6.频率:频数与总次数的比值称为频率. 7.频数分布表 (1)在统计数据时,经常把数据按照不同的范围分成几个组,分成的组的个数称为组数,每一组两个端点的差称为组距,称这样画出的统计图表为频数分布表.(2)列频数分布表的步骤: ①计算极差,即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②决定组距与组数(一般100以内的数据分成5~12组). ③决定分点,常使分点比数据多一位小数,并且把第一组的起点稍微减小一些. ④列频数分布表. 组数的决定方法:设数据总数目为n,一般地,当n≤50时,分为5~8组;当50≤n≤100时,则分为8~12组. 分点的决定方法:若数据为整数,则分点数据减去0.5;若数据是保留小数点后的一位数,则分点数据减去0.05. 8.频数分布直方图 画出频数分布表以后,构造一个坐标系,用横轴表示各组数据,纵轴表示频数,以该组

辽宁省2020年小升初数学专题三:统计与概率--概率

辽宁省2020年小升初数学专题三:统计与概率--概率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 1. (2分)天气预报中“明天的降水概率为20%”,表示明天() A . 一定下雨 B . 不可能下雨 C . 可能下雨 2. (2分)芳芳用一枚硬币做抛硬币游戏,前五次都抛出了反面,第六次抛出反面的可能性()。 A . 比抛出正面的可能性大 B . 比抛出正面的可能性小 C . 和抛出正面的可能性一样大 3. (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明年2月份的雾霾天肯定比晴天多 B . 小军同学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2,3),那么他在教室的第2列,第3行。 C . 当a=0.4时,a2=0.8 4. (2分) (2020五上·达川期末) 从下图的盒子里任意摸出两个球,结果会有()种可能。 A . 1 B . 2 C . 3 D . 4 5. (2分)两人玩扑克牌比大小的游戏,每人每次出一张牌,各出三次赢两次者胜.小红的牌是“9”、“7”、“5”;小芳的牌是“8”、“6”、“3”.当小红出“5”时,小芳出()才可能赢. A . 8 B . 6 C . 3

D . 任意一张都行 6. (2分)下面的事情能用“可能”描述的是() A . 太阳绕着地球转。 B . 小明骑车经过某个十字路口时遇到红灯。 C . 地球上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D . 李刚的生日是2月30日。 7. (2分)从写有1-6的6张卡片中任抽一张,抽到是2的可能性是()。 A . B . C . D . 8. (2分)盒子里有以下数字卡片,取出奇数卡片的可能性是() A . B . C . 9. (2分)选出牌面数字为1(A代表1),2,3,5的扑克牌各一张,反扣在桌面上。任意抽两张,牌面数字的和大于5淘气赢,和小于5笑笑赢。淘气设计的这个游戏规则()。 A . 公平 B . 不公平 C . 不能确定 10. (2分) 6名同学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淘气在一块正方体的橡皮各面分别写上1~6这六个数字,每人选出一个数(每个人选的数都不同),然后任意掷出橡皮,朝上的数是几,选这个数的人就是“老鹰”。淘气设计的这个游戏规则()。 A . 公平 B . 不公平

统计与概率-第1讲:统计

第一节统计 【知识梳理】 【方法技巧】 一、解题关键: ①耐心解题、反复读题 ②读懂统计图表:经常需要两种图表结合起来作答。 二、计算中位数:①先排序,可以从大小到,也可从小到大;②定奇偶,下结论 三、条形(柱状)统计图 1、能清楚的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据 2、易于比较数据之间的差别 3、易直观找出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四、扇形统计图

1、圆心角的度数=百分比×360° 2、能清楚表示出各个部分在总体中的百分比 3、易于显示各组数据相对于总体的大小 4、各扇形部分所占整体的百分比之和等于1 五、折线统计图 1、用折线的上升或者下降表示数量的多少及增减变化情况的统计图 2、反映同一事物不同时间的变化发展情况,也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 六、统计图中常见的计算方法: 1、条形统计图:一般涉及补图,也就是求未知组的频数: 方法如下:①未知组的频数=样本容量-已知组频数之和 ②未知组的频数=样本容量×该组所占样本的百分比 2、扇形统计图:一般涉及求未知组的百分比或其对应扇形圆心角的度数,方法如下: ①未知组百分比=1—已知组百分比之和、 ②未知组百分比=未知组的频数÷样本容量 ③若求未知组在扇形统计图中圆心角的度数,利用360°×其所占样本百分比。【考点突破】 考点1、数据的收集 例1、下列调查中,最适合采用全面调查(普查)方式的是() A.对重庆市辖区内长江流域水质情况的调查 B.对乘坐飞机的旅客是否携带违禁物品的调查 C.对一个社区每天丢弃塑料袋数量的调查 D.对重庆电视台“天天630”栏目收视率的调查 变式1、以下问题不适合全面调查的是() A.调查某班学生每周课前预习的时间 B.调查某中学在职教师的身体健康状况 C.调查全国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

六年级数学小升初复习——统计与概率

六年级数学:小升初复习---统计与概率 一、填空。 1.数学试卷上有一道选择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小玲不会做,任意选了一个,她答对的可能性是()。 2.掷一枚骰子,双数朝上的可能性是(),如果掷了180次,“6”朝上的次数大约是()。 3.琳琳身高146cm,亮亮身高152cm,他们两人的平均身高是()cm。 4.在下面的()里填“一定”“可能”或“不可能”。 明天()会下雨;太阳()从东边落下;妈妈的年龄()比我大。 5.小丽、小清、小萍玩“手心、手背”的游戏,一共有()种可能,三个人同时出“手心”的可能性是()。 6.观察右边的扇形统计图,并填写。

(1)如果用这个圆代表总体,那么扇形()表示总体的45%。 (2)如果用整个圆代表你们班级的总人数,那么扇形B大约代表()人。 (3)如果用整个圆代表9公顷的稻田,那扇形A大约代表()公顷。 (4)如果用整个圆代表某校全体学生的人数,已知扇形B比扇形A多5%,且多60人,全校()人。 7.亮亮前几次英语测试平均得84分,这次考试要考100分,才能把平均成绩提高到86分,这是第()次测试。 8.简单的统计图有()统计图、()统计图和()统计图。 9.甲、乙、丙三人进行电脑打字比赛,甲每分钟打字150个,乙每分钟打字130个,丙每分钟打字40个,则甲打字占三人打字总和的百分数为()。 10.有4张扑克牌,分别是红桃Q、K和黑桃2、3,背面朝上,从中任意取2张。都取到红桃的可能性是(),取到一张红桃和一张黑桃的可能性是()。 11.小刚站在路口统计半小时各种车辆通过的数量,

并制成右面的条形统计图,请你根据图中的数据填空。(1)这个路口平均每分钟大约通过()辆车。(2)半小时内通过的机动车(小汽车、货车和摩托车)比非机动车(自行车)多()%。 二、选择题。

九年级数学统计与概率知识点

九年级数学统计与概率知识点 以下是查字典数学网小编精心为大家分享的九年级数学统计与概率知识点,欢迎大家参考学习。 一、统计与概率改革的意义统计与概率内容的改革,对促进初中数学教学内容的现代化、结构的合理化,推动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等都有积极的作用。 1.使初中数学内容结构更加合理现行初中数学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代数、几何,统计含在代数之中。在初中阶段增加统计与概率的内容,能够使初中数学的内容结构在培养学生的能力方面更加合理。有利于信息技术的整合增加统计与概率的份量,有利于计算器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普遍应用。 2.有效地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方式是学习统计与概率的内在要求。传统的传授式教学已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 二、处理统计与概率的基本原则 1.突出过程,以统计过程为线索处理统计与概率的内容统计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如何以有效的方式收集和处理受随机性影响的数据,通过分析数据对所考察的问题作出推断和预测,从而为决策和行动提供依据和建议。 2.强调活动,通过活动体验统计的思想,建立统计的观念统

计与生活实际是密切联系的,在收集数据、处理数据以及利用数据进行预测、推断和决策的过程中包含着大量的活动,完成这些活动需要正确的统计思想观念的指导。统计的学习要强调让学生从事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分析,以及根据统计结果进行判断和预测等活动,以便渗透统计的思想,建立统计的观念。 3.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式安排内容统计是一个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完整过程,这个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包含着多种方法。例如,收集数据可以利用抽样调查,也可以进行全面调查;在描述数据中,可以用象形图、条形图、扇形图、直方图、折线图等各种统计图描述数据。对统计过程中的任意一步,教材不可能在一个统计过程中全面介绍,因此教材可以采用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方式处理内容,在重复统计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安排收集数据和处理数据内容。 三、处理统计与概率时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1.统计与概率宜分别相对集中安排概率是刻画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量,统计是通过处理数据,利用分析数据的结果进行预测或决策的过程。从统计学内在的知识体系看,概率是统计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数据的分析阶段,可以利用概率进行统计分析,从数据中得出结论,根据结论进行预测或判断。

小升初数学讲义第8讲-统计与概率教师版

尧旭教育个性化辅导第(八)讲教师版 学员姓名:年级:六年级课时数:2 学科教师:宋老师辅导科目:数学 课题专题八统计与概率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考点扫描 1.统计表 (1)单式统计表:只有一组统计项目的统计表,叫做单式统计表。 (2)复式统计表:有两组或两组以上统计项目的统计表,叫做复式统计表。 (3)制作统计表的步骤: ①搜集整理数据; ②确定表的格式和栏目数量,根据纸张大小制成表格; ③填写栏目和各项目名称,并填写数据; ④计算总计和合计并填入表中,一般总计放在横栏最左格,合计放在竖栏最上格; ⑤写好表格名称并注明制表时间。 2.统计图 (1)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特点 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用整个圆面积表示总数, 用圆内的扇形面积表示 各部分占总数的百分数用直条的长短表示数量 的多少 用折线起伏表示数量的增减变 化

1.以下说法合理的是() A.小明在10次抛图钉的试验中发现3次钉尖朝上,由此他说钉尖朝上的概率是30% B.抛掷一枚普通的正六面体骰子,出现6的概率是1/6的意思是每6次就有1次掷得6 C.某彩票的中奖机会是2%,那么如果买100张彩票一定会有2张中奖 D.在一次课堂进行的试验中,甲、乙两组同学估计硬币落地后,正面朝上的概率分别为0.48和0.51 2.有一个不透明的布袋中,红色、黑色、白色的玻璃共有40个,除颜色外其它完全相同.小李通过多次摸球试验后发现其中摸到红色、黑色球的频率稳定在15%和45%,则口袋中白色球的个数很可能是() A.6 B.16 C.18 D.24 3.六(1)班参加植树活动,班主任问班长出勤的情况,班长说:“我们班共有50人,没有全部到齐,但大部分来了。”出勤率可能是() A.48% B.50% C.100% D.96% 4.如果甲邀请乙玩一个同时抛掷两枚硬币的游戏,游戏的规则如下:同时抛出两个正面,乙得1分;抛出其他结果,甲得1分. 谁先累积到10分,谁就获胜.你认为(填“甲”或“乙”)获胜的可能性更大。 5.下面记录的是六(1)班第一组学生期中考试成绩(单位:分) 83、89、81、55、62、70、78、94、84、97、86、100、66、75 请根据上面的记录的分数填写下表,并回答问题. 分数合计100 90-99 80-89 70-79 60-69 60分以下 人数 (1)该小组的平均成绩是()分; (2)优秀率(接满分80分以上计算)是()%; (3)及格率是()%; (4)优秀学生比其他学生多()人,多()%。 实战演练 1.(2017?盐城)李红向下面每一个靶掷一块石头(四个靶大小相等,均为等分),她最有可能击中哪个靶的阴影部分?() A. B. C. D. 2.(2016?保定)笑笑做100次投币实验,正面朝上的有62次,反面朝上的有38次.继续做第101次实验的可能性是()

(完整版)小升初数学模拟试题统计与概率.doc

精心整理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题统计与概率 班级姓名分数 8.统计与概率 一、填空。(24 分) 1.数学试卷上有一道选择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小玲不会做,任意选了一个,她答对的可能性是()。 2.掷一枚骰子,双数朝上的可能性是(),如果掷了180次,“ 6”朝上的次数大约是( )。 3.某校四个绿化小组一天植树的棵数如下:10,10, x,8。已知这组数据的众数与平均数相等,那么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4.五个连续偶数的和是60,平均数是(),中位数是()。 5.小丽、小清、小萍玩“手心、手背”的游戏,一共有()种可能,三个人同时出“手心” 的可能性是()。 6.观察右边的扇形统计图,并填写。 (1)如果用这个圆代表总体,那么扇形()表示总体的45%。 (2)如果用整个圆代表你们班级的总人数,那么扇形B大约代表()人。 (3)如果用整个圆代表9 公顷的稻田,那扇形 A 大约代表()公顷。 (4)如果用整个圆代表某校全体学生的人数,已知扇形 B 比扇形 A 多 5%,且多 60 人,全校()人。 7.亮亮前几次英语测试平均得84 分,这次考试要考100 分,才能把平均成绩提高到86 分,这是第()次测试。 8.用 5、6、7、8、9 五张卡片,任意组成的五位数是单数的可能性是()。 9.甲、乙、丙三人进行电脑打字比赛,甲每分钟打字150 个,乙每分钟打字130 个,丙每分钟打字 40 个,则甲打字占三人打字总和的百分数为()。 10.有 4 张扑克牌,分别是红桃Q、 K 和黑桃 2、3,背面朝上,从中任意取 2 张。都取到红桃的可能性是(),取到一张红桃和一张黑桃的可能性是()。 11.小刚站在路口统计半小时各种车辆通过的数量,并制成右面的条形统计图,请你根据图中的数据填空。 (1)这个路口平均每分钟大约通过()辆车。 (2)半小时内通过的机动车(小汽车、货车和摩托车)比非机动车(自行车)多()%。 二、选择。(5 分) 1.右图是六( 3)和六( 4)两个班级男、女 生人数统计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六( 4)班的男生比六( 3)班的男生少 B.六( 4)班的女生比六( 3)班的女生多 C.六( 4)班的学生比六( 3)班的学生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