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必须要解决的三大创新问题

企业必须要解决的三大创新问题
企业必须要解决的三大创新问题

企业必须要解决的三大创新问题

无论是研究企业的人,还是经营企业的人,甚至连那些想了解企业的人,要探讨企业问题,必然会涉及到企业的三大问题:第一个是企业制度创新的问题;第二个是企业战略创新的问题;第三个是企业文化创新的问题。?

?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现在MBA的核心教学内容的设置,也都是以上述这三个方面的问题为中心,围绕着上述这三个方面的问题而展开,并将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加以细分化和具体化,使这三个方面的问题通过不同的教学课程展现出来。因此,在这里,我们首先对这三个问题做一个大致的描述。

一、企业制度创新

所谓企业制度创新,就是指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要不断对企业制度进行变革,因而通常也可以称之为企业制度再造。企业制度创新对企业来讲是极其重要的,因为企业本身就是一种生产要素的组合体,企业对各生产要素的组合,实际上就是依靠企业制度而组合起来的。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不少人在谈到企业的定义的时候,往往都认为企业就是一个将各种生产要素按一定制度而组合起来的经营主体。由此可见,企业制度对于企业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企业制度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一)企业制度是企业赖以存在的体制基础。正如我们上面所讲的,企业作为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体,实际上就是通过制度安排来组织各种生产要素的,因而企业制度是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组合的核心纽带和基础。有人讲,企业就是出资人之间的合约,也就是出资人以契约方式规定出企业制度,然后按照所规定的企业制度来组建企业。因此,没有企业制度,就根本谈不到企业的存在,当然更谈不到企业的发展,因而企业存在和发展的体制基础,就是企业制度。

(二)企业制度是企业及其构成机构的行为准则。因为企业本身的运行行为以及企业内部的各种组织机构的活动行为,都要受到企业制度的约束,所以企业制度决定了企业本身以及企业的构成机构的行为规则和行为规范。企业及企业中的各种组织机构,都必须遵守企业制度的安排,不能违反企业制度的任何一种安排。正是基于此,人们通常说,企业制度实际上是企业本身以及企业的构成机构的行为准则。

(三)企业制度是企业员工的行为规范。企业员工作为企业的组成人员,无论是CEO,还是一般的普通员工,其行为都必须遵守体现企业制度要求的各种规则,也就是要按照企业制度的要求对员工的行为进行规范,而规范员工的行为的准则,就是企业制度。正是基于此,人们通常把企业制度称之为员工的行为规范。

(四)企业制度是企业高效发展的活力源泉。企业的活力虽然来自于许多方面,但主要是来自于企业制度安排。如果企业制度的安排非常有利于调动企业中的各

种生产要素的积极性,那么这个时候企业就是最有活力的。反之,如果企业制度的安排非常不利于调动企业中的各个生产要素的积极性,那么这个时候企业就是最没有活力的。就像中国原来的国有企业之所以没有活力,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它们的企业制度安排有问题,它们的企业制度安排无法充分调动各种生产要素的积极性。因此,企业制度是企业活力的最重要的保证,没有良好的企业制度,就根本不可能有企业的活力。

(五)企业制度是企业有序化运行的体制框架。企业要有序化运行,就必须要按照一定的程序运行,而要按照一定的程序运行,就必须要有一个运行的程序,程序要对企业运行有约束,那么约束企业运行的程序是什么?不是别的,就是企业制度。因此,企业制度实际上就是约束企业各种生产要素的行为以及企业本身行为的一种准则。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企业的有序化发展,就必须有良好的企业制度。没有良好的企业制度,就没有企业的有序化运行。例如,我们有的民营企业之所以无法有序化地运行,就是因为缺乏一个良好的企业制度,因而有的民营企业虽然在一定时期内活力是很充足的,但是没过几年就消亡了,原因就在于它的企业制度设计不合理,企业制度设计也可能确实调动了各种生产要素的积极性及企业的活力,但是却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有效约束,因而很快就消亡了,成为短命的企业。由此可见,企业制度是企业有序化运行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保障。

(六)企业制度是企业经营活动的体制保证。企业的所有经营活动,无论是生产经营活动,还是资本经营活动,都必须要在一定的体制框架中进行,这种体制框架,就是企业制度。因此,可以说,没有一种合理的企业制度安排,就不可能有企业的高效经营活动,因为没有企业良好的企业制度,企业经营的活动就没有体制保障,从而企业的经营活动就根本无法高效地展开。正是基于此,所以人们通常说,高效的企业经营活动实际上是有赖于良好的企业制度的。

正因为企业制度有着上述这六个方面的重要性,所以讨论企业问题,首先要讨论的是企业制度创新问题。也就是说,所有要研究企业问题的人以及经营企业的人,都首先要考虑企业制度的创新问题。就经营企业的人来说,如果企业制度问题解决不好,就谈不到企业充满活力的问题,也就谈不到企业的有序化发展的问题,当然更谈不到企业高效益经营的问题;就研究企业问题的人来说,如果搞不清楚企业制度创新问题,就根本不可能深入地把握企业的实质性问题,从而就不可能正确地研究企业问题。由此可见,讨论企业问题,往往首先需要研究的,就是企业的制度创新问题。

二、企业战略创新

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企业战略的本意,就是指企业的经营战略,因而人们通常所讲的企业战略或企业发展战略,实际上就是指企业的经营战略。现在有的人把企业战略的内容扩大到体制发展战略以及文化发展战略等方面,实际上是不对的,企业战略就是指企业经营战略。因此,我们这里讲的企业战略,就是指企业的经营战略。

所谓企业经营战略,就是指企业所有的经营活动的方略和策略以及企业经营活动所采取的方式、方法和手段,当然也包括了它们之间的有效组合。由此可见,企业经营战略实际上就是企业经营活动的纲领,即企业的行动纲领。正是因为如此,企业经营战略的创新,才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具体来说,企业战略的重要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要点。

(一)企业经营战略是决定企业经营活动成败的关键性因素。也就是说,决定企业经营成败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就是看企业经营战略的选择是否科学,是否合理。或者说,企业能否实现高效经营的目标,关键就在于对经营战略的选择,如果经营战略选择失误,那么企业的整个经营活动就必将全盘皆输。所以,企业经营战略实际上是决定企业经营活动的一个极其关键的和重要的因素。

(二)企业经营战略是企业实现自己的理性目标的前提条件。企业为了实现自己的所谓生存、盈利、发展的理性目标,就必须首先要选择好经营战略,经营战略如果选择不好的话,那么最后的结果就可能是企业的理性目标难以实现。目标有赖于战略,战略服务于目标,它是贯穿于企业的全部经营活动的一个重要规律,因而企业经营战略是企业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

(三)企业经营战略是企业长久地、高效发展的重要基础。企业要长久地高效发展,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对自己的经营战略作出正确的选择。如果经营战略选择失误了,即是企业在某一段时间里具有较强的活力,但是企业最终却很难成为百年老店,只不过是一种过眼云烟方式的短命企业。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不少企业之所以在发展中失败了,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就是因为它们的经营战略选择失误导致了企业的衰亡。例如我国原来的珠海巨人集团就是如此。巨人集团最后失败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经营战略选择的失误。本来它是从事IT产业的,但是最后却选择了房地产这种自己并不熟悉的经营领域,最终由经营战略选择的失误,使得这样一个当时知名度很高的企业,却在短时间中垮台了。

(四)企业经营战略是企业充满活力的有效保证。在现实经营活动中,企业具有活力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就是企业要有效地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而比较优势的发挥,则在于自己对经营战略的选择,即在经营战略中充分体现自己的比较优势。如果一个企业选择了不能体现自己比较优势的经营战略,那么这个企业最后肯定就会完蛋,根本谈不到高效发展的问题。

由此可见,经营战略的选择,实际上是企业对自己的比较优势的选择,只要对自己的比较优势选择好了,那么这个企业才能充满活力,因此经营战略是企业活力的有效保障。

(五)企业经营战略是企业及其所有企业员工的行动纲领。一个企业的负责人按照什么准则来安排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只能是依据企业经营战略,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必须要服从于自身的经营战略,任何人都不能随意更改企业已经决定的经营战略。由此可见,如果企业没有一个作为行动纲领的经营战略,那么就会出

现企业领导人随意改变企业的经营活动战略的情况,从而使得企业的经营活动没有一个有效的良好约束。

总之,从上述几个要点可以看出,企业经营战略创新,是企业高效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经营战略创新直接涉及企业成败,是决定企业兴衰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因此,无论是研究企业的人,还是经营企业的人,甚至是那些想了解企业问题的人,都应该对企业经营战略问题有一个全面深刻的把握。

三、企业文化创新

企业作为一种以人与人的组合为基础的经营活动主体,其经营行为必然最终都要人格化,也就是说,企业是人格化的企业,企业的所有活动最终都要靠人来执行。正是因为如此,企业的制度创新,企业的经营战略的创新,最终都必然会体现在人的价值理念中,也就是以企业文化的形式表现出来。我们这里所讲的企业文化,就其形式来讲,它是属于人的思想范畴,是指人的价值理念;而就其内容来讲,则是企业制度与企业经营战略等与企业相关的活动在人的理念上的反映。因此,企业文化也是企业高效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要点上。

(一)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任何企业都会倡导自己所信奉的价值理念,而且要求自己所倡导的价值理念成为员工的价值理念,从而使自己所信奉的价值理念成为指导企业及其员工的灵魂。因此,企业文化实际上是指导企业及其员工的一种价值理念,这种价值理念体现在每个员工的意识上,当然最终就成为指导员工行为的一种思想,因而企业文化最终作为企业的灵魂而存在。从现实状况来看,任何一个企业所倡导的企业文化,恰恰就是这个企业在制度安排以及经营战略选择上对人的价值理念的一种要求,也就是要求人们在价值理念上能够认同企业制度安排及企业战略选择,并以符合企业制度安排及战略选择的价值理念指导自己的行为,因而企业文化实际上是作为企业的灵魂而存在。

(二)企业文化是保证企业制度与企业经营战略实现的重要思想保障。企业实际上是人的组合体,而人又是有思想的,任何人的行为都会受到自身思想的指导和约束,因此,企业文化作为每个企业员工的一种价值理念存在,当然就会对企业员工的行为发生应有的作用,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的行为准则,从而会对企业发生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既包括激发企业活力的作用,也包括约束企业行为的作用。正是因为企业文化作为员工的价值理念存在,而员工又会受到自身理念的作用,所以企业文化能够使员工自觉主动地执行企业制度,贯彻企业经营战略,因而企业文化是实现企业制度与企业经营战略的思想保证。

(三)企业文化是企业制度创新与经营战略创新的理念基础。企业文化是企业制度和企业经营战略的要求在员工价值理念上的反映,反过来,企业文化也会对企业制度的安排以及企业经营战略的选择有一种反作用,因为人的价值理念支配人的选择及行为。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企业文化的创新,必然会带来员工价值理念的创新,而这种价值理念的创新,会推动企业制度和经营战略的创新。由此可见,企业文化在企业制度和经营战略的创新上,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

(四)企业文化是企业活力的内在源泉。企业活力最终来自于人的积极性,只有人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才能使企业最终充满活力,而人的积极性的调动,则往往又是要受到人的价值理念的支配,只有人在价值理念上愿意去干某件事的时候,那么人才有内在的积极性,如果人对某件事在理念上不认同,即使强迫他去干,也不一定会干好。因为他虽然会被动地被迫执行命令去干这件事,但他并没有内在的积极性,因而不一定会干好。所以,要让企业中的每一个人能够积极地去从事某项活动,就要首先让他在理念上认同这件事。所以企业文化作为员工所信奉的价值理念,必然就会直接涉及企业的活力,作为企业活力的内在源泉而存在。

(五)企业文化是企业行为规范的内在约束。在企业运营过程中,所有员工的行为都应该规范,而规范的准则,就是要求员工能够很好地遵守和贯彻企业制度的安排及企业经营战略的内在要求。因此,所有员工的行为规范,都来自于企业制度的安排,以及企业经营战略的选择。但是如前所述,人是有思想的,人的行为受思想的支配,思想是人的内在约束,因而对于人在企业运行过程中的规范,应该要有一种内在的约束才行,这种内在约束就是指,当一个人在思想上觉得自己应该如何去干的时候,他才能形成内在约束。也就是说,当人在价值理念上对企业制度安排和企业经营战略的选择认可的时候,那么企业制度安排和企业战略选择就作为一种价值理念而存在,从而人才能内在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也就是自己约束自己,使得约束有自我性,称之为自我约束。只有在这种内在约束起作用的条件下,企业才能最终保证企业制度和企业经营战略的有效实行。总之,企业文化为企业制度和企业经营战略在人的价值理念上的反映,必然会从内在性上约束企业员工的行为,从而成为规范企业行为的内在约束力。

总之,从上述五点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企业文化实际上是企业的一个极其关键的问题,我们绝不能忽视企业文化的问题,企业文化同企业制度、企业经营战略一样重要,也是企业问题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技术创新风险的几个基本特征及风险管理

技术创新风险的几个基本特征及风险管理 技术创新是一种具有探索性、创造性的技术经济活动。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碰到各种风险。随着我国实行市场经济,竞争日趋激烈,技术创新风险已经成为障碍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对技术创新风险的基本特征和规律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就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加强技术创新风险治理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1、技术创新风险是可治理的投机风险 风险理论把风险分为纯粹风险和投机风险。纯粹风险是指只有损失机会而无获利机会的风险,如火灾、地震等。其后果只有两种可能,即有损失或无损失。投机风险是指既有损失机会又有获利机会的风险,其后果有三种可能:盈利、损失、不盈不亏,如股票投资、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风险。投机风险因有利可图而具有程度不同的吸引力,使人们为求得利益而甘冒风险。 1技术创新风险属于投机风险。创新主体希望通过成功的技术创新获取期望的利益。但是技术创新系统在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作用下,创新活动最终有三种可能的结果:一是创新成功,实现了预期的目标;二是创新失败,未能实现预期目标,甚至无法回收前期投入的资金;三是技术创新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仅使投入与收益基本持平。所以在风险类型上,技术创新风险属于投机风险。 2技术创新风险是一种动态风险,有其复杂性。即由技术创新系统的外部因素或内部因素的变动,如经济、社会、技术、政策、市场等因素的变动,研究开发、市场调研、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治理不到位,均可能导致风险的发生。而所谓的静态风险是指由于自然力的非常变动或人类行为的错误导致损失发生的风险,如地震、火灾等。 3技术创新风险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防范和控制的。技术创新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的技术经济活动。通过对技术创新系统的组织治理,尤其是树立风险意识,完善风险治理,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范和控制风险损失的发生和发展,使受控的技术创新活动向预期目标发展。 4技术创新风险导致的失败结果在某些条件下是可以改变的。例如,电视机、电子表在美国公司经历失败之后,却在日本企业手中经过完善和市场开拓,最终获得了成功。事实上,影响技术创新的风险因素有一些是可以控制的。在改变某些可控因素之后,能够改变原来失败的结果。 5技术创新风险是可治理风险。虽然技术创新风险不可能完全灭除,但总的来说,技术创新治理比较完善的创新主体,能够有效地防范和控制某些风险因素,其技术创新成功的可能性相对就会高一些。因此,要取得技术创新的成功,必须在完善技术创新治理的同时,还要加强技术创新的风险治理。美国闻名治理学家彼德·杜拉克说过:许许多多成功的创新者和企业家,他们之中没有一个有'冒险癖'。......,他们之所以成功,恰恰是因为他们能确定有什么风险并把风险限制在一定范围内,恰恰是因为他们能系统地分析创新机会的来源,然后准确地找出机会在哪里并加以利用,他们不是专注风险,而是专注机会。 2、技术创新风险是一个理性过程中的风险 在技术创新这一具有创造性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许多可变因素以及事先难以估测的不确定性因素的作用和影响。这些因素的影响使技术创新的结果具有不确定性。但技术创新过程是创新主体理性行为主导的过程,并不是人们所想象或认为的那样是一个不确定性很强的随机过程。因为,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所有的工作都是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的,其中每个阶段都包含有分析、评价、决策和实施等符合逻辑的理性行为。创新设想→调研→开发→中试→生产→市场销售技术创新过程的技术创新风险分析矩阵〔3〕表明,在技术创新整个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均可能存在技术风险、资金风险、市场风险、治理风险、决策风险、政策风险,或者说不同特征的风险,如技术、市场、治理、决策等风险,在创新过程的不同阶段具有不 同的分布,其发生变化的规律存在显著的差别。技术创新风险分析矩阵技术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生产风险治理风险政策风险创新设想调研评估研究开发中间试验批量生产市场销售创新主体

第十四届国家级企业管理创新成果的突出特点

第十四届国家级企业管理创新成果的突出特点 1、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企业 一些企业在寻求发展的过程中主动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自身行业特性实施节能减排管理,注重环境保护,探索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坚持资源开发、能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并重,积极探索企业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实施了符合大型油气田企业特点的立体化节能减排管理。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创造树立循环经济建设的新理念,依靠价值创新、技术创新、机制创新,逐步构建了具有行业特色的循环经济体系。中海壳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在合资建设世界级规模的大型石化项目的过程中,主动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制定《环境与社会影响评价报告》和《环境与社会管理计划》,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均十分显著。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以社会责任为导向实施战略营销管理,开拓了市场,创造了需求,有效支持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此外,八方控股集团、江苏省电力建设第三工程公司、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也在节能减排与资源优化配置方面做出了探索。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一些企业特别注重加强技术创新管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中国一航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以关键技术为突破口,以研制的生命周期为主线,充分运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手段,构建起卓有成效的敏捷高效研发体系。中国石化集团茂名石油化工公司以推进国产重大装备、自主核心工艺技术率先应用为己任,成功建成了我国规模最大的首座百万吨乙烯生产基地,走出了一条通过管理创新保证自主创新之路。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以提升企业服务能力为导向,通过打造全面创新体系,实施创新管理,推进了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 3、探索充分激发员工积极性与创造性的人文管理 很多企业在实施科学管理、人员素质大幅提升的基础上,开始探索通过构建和谐氛围、给予更多人文关怀、鼓励自主管理等,实施能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与创造性的人文管理。西安印钞厂在加强制度管理的基础上,更强调人文关怀,创造并实施了以人为核心、以柔性管理为主要内容和基本手段、最大限度发挥员工积极性与创造性的人文管理,正向激励效果明显。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在实现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流程化管理的基础上,通过强调以人为本、全员学习来提高团队战斗力,通过共建共享来构造凝聚全港力量的家庭亲和力等,提升了企业的软实力。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创造的《通信企业促进和谐发展的企业文化体系构建》、浙江爱迪尔包装集团有限公司创造的《民营包装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等也在构建和谐文化、实施人文管理方面做了探索。 4、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在全球市场配置产品、资本、要素已成为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然之路。一些企业经过认真分析,精心组织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积极探索实施“走出去”战略。中油国际(PK)有限责任公司从中国石油海外业务整体发展战略出发,积极实施跨国并购战略,并针对其业务复杂、生产困难、组织混乱、环境恶劣以及多元文化并存的现实情况,精心组织实施了整合管理,实现了多方共赢。安徽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创造的《建筑企业跨国经营管理》、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创造的《基于集团优质资源共享的国际业务集成化经营》等成果,都在广泛开展国际合作方面做出了有效的探索。 5、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市场的高风险性,要求企业必须注重风险管理,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根据国家有关部委要求,借鉴相关理论和国内外成功实践经验,一些企业在如何构建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全面风险管理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依据COSO框架,参考国内外企业内控成功实践,分阶段构建起涵盖经营管理各领域的内控体系并实现了有效运行,为企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利保障。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建立三大体系、三种模式、三道防线,初步构建并实施了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中海油气开发利用公司创造的《基于控股公司股权多元化的风险管理》、中国航天科工集团

“三大机制”管理

“三大机制”管理 河南中轴集团公司 河南中轴集团公司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主要生产汽车零部件产品,是全国机械行业管理示范企业、全国机械基础件重点扶持企业及河南省重点企业。企业装备水平、生产规模和经济效益在全国同行业名列前茅。董事长马海洋被评为全国机械行业优秀企业家。 企业现有职工255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556人。企业拥有总资产3.6亿元,2002年工业产品销售收入3.65亿元,利税3200万元。 企业主要产品有:汽车零部件、制冷氨阀门、矿用支护机械等。 企业建有省级技术中心—河南中轴集团公司技术中心,并注重引进外部智利,与国内外多家科研院所建立了长年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企业通过了ISO9000:2000质量认证。 一、“三大机制”的实质和提出的背景 “三大机制”就是《车间主任风险抵押成本承包责任制》、《销售人员风险抵押经营承包责任制》和《工程技术人员项目承包责任制》。河南中轴集团公司的“三大机制”是从2001年7月份开始实施的。“三大机制”的提出是对河南中轴集团公司过去管理经验的总结和提升,反映了对企业管理本质的认识。盈利是企业的本质要求和目的。市场条件下企业存在的价值最主要的就是要实现盈利,是使资产不断增值,获得持续发展。过去的若干年里,河南中轴集团公司也曾建立过多种多样的管理制度,从“百分考核制”、“计件工资制”到建立比较完善的“成本倒算模拟市场管理机制”,这些管理办法无疑对中轴集团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这些管理制度从其功能上看,主要是着眼于解决某一方面的降成本问题,不能够解决在高度市场化以后企业经营的诸多问题。因而在新的形势下,企业管理抓什么,如何抓的问题于2001年重新提了出来。这是出于对企业管理本质认识的考虑。另一方面,2001年时,企业所处的环境也非常恶劣,主导产品价格不断下降,降幅平均在15%左右,有部分产品价格降幅甚至高达25%;应收帐款持续上升,从2000多万元上升到4000多万元,货款收回困难,用汽车或其他物资顶帐现象不断发生,甚至有一些用户在变更和破产中使我们的应收货款变成了死帐。大多数同行业企业由于资金周转困难已难以为继。河南中轴集团公司要图生存求发展,如果仅靠对原有制度的修修补补,已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了。就必须在机制建设上有大的动作。针对降低成本(管内部损失)、加快货款回收和保证货款安全(管外部损失)、持续改进和开发(管科技进步)的“三大机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二、“三大机制”的主要内涵

创新成果主报告格式

中国电信安徽公司创新成果主报告 (2010年度) 成果名称:创新订餐商业新模式突破年订十万桌大关成果类别:产品创新 申报单位:合肥电信号百及增值业务运营中心 报送日期:2010年6月21日 中国电信安徽公司创新管理委员会

目录 第一章项目创新背景 (3) 第二章项目创新总体思路 (4) 第三章项目创新方案和实施过程 (9) 第四章项目创新成效 (13)

第一章项目创新背景(黑体三号,撰写时删除) 民以食为天,餐饮娱乐在日常百姓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114查询量中关于餐饮娱乐类的占有较大比重,2006年省公司围绕“食”开展主题宣传,推动了前向用户拨打需求,合肥号百为了满足前向用户查询需求,推进后向签约,达到协调发展,开展了与合信公司(51订餐网)代理合作运营模式的尝试。2008年合肥号百运营中心经过与51订餐网一年多来对合肥订餐业务的共同经营积累了一定的订餐业务运营的经验,同时在合作运营的过程中发现了现有订餐业务模式的问题与缺陷。在对合肥订餐业务前后向客户的需求分析后,根据省公司商旅订餐服务业务规范结合合肥本地餐饮市场特点,合肥号百制定了《合肥114餐饮订座加盟业务运营方案》

第二章项目创新总体思路(黑体三号,撰写时删除) 方案主要是集餐饮订座、餐饮深度信息提供、餐饮优先关键字查询、多渠道餐饮商家广告宣传等功能于一体,更全面的满足前后向客户需求,全面提升号百订餐业务服务,转换订餐业务服务及收入的主体,由原先的订餐服务提供转变为餐饮信息运营。 根据方案中所提供的信息服务类型,在提供打114订餐服务的基础上将原有单一的餐饮预订服务转变为拥有订餐加盟、优先推荐、广告宣传三大模块组成的新订座加盟业务模式。 一、订餐加盟业务 1、业务内容: 加盟用户可以享受用户名称关键字搜索、基础报号、电话转接以及免费的深度信息发布功能。通过号百平台实名查

创新机制

创新机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是社会经济有机体的细胞,也是一个经济有机体,它的运行和发展,需要一定的机制来推动,这种机制就是企业经营机制。企业创新活动是企业的根本活动,是一个有机过程,这个过程的有效运行同样需要依靠一定的机制来支持和推动,这种机制就是企业创新机制。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最重要的机制就是企业创新机制。所谓企业创新机制,就是企业不断追求创新的内在机能和运转方式。企业创新活动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循环过程,它从创新设想的产生与形成到研究与开发,从创新内容的形成到创新结果的扩散,再到市场效益的形成,然后又由于市场需求发展再进入新一轮创新,在这个过程中,既有顺序,也有交叉和交互作用,只有在正确有效的企业创新机制的支持和推动下,企业创新活动才能真正得以不断循环,持续发展。在中国,绝大部分企业创新能力还很弱,这关键是由于这些企业尚未建立起真正有效的企业创新机制。 体系构建编辑 企业创新机制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企业创新的动力机制、运行机制和发展机制三大机制共同构成了企业创新机制体系,这是企业创新有效运作的基本要素。 动力机制 1、企业创新动力机制企业创新动力机制是企业创新的动力来源和作用方式,是能够推动企业创新实现优质、高效运行并为达到预定目标提供激励的一种机制。企业创新动力机制的作用,就是激发企业和职工创新的积极性,推动企业创新的有效运行。一般来说,企业创新由市场拉动、科技推动和政策激励三种动力推进。 1)市场拉动是指由于市场需求和市场竞争的影响而导致创新。其中市场需求引致的创新包括,生产要素稀缺导致该要素相对价格的提高而诱致能节约该要素或寻找替代要素的创新,以及企业家独具慧眼发现新的市场机会而诱发的开发新产品、占领新市场的创新;市场竞争引致的创新,是指由于市场竞争给企业造成实际威胁(由于竞争者成功地引入创新,使企业在产品和服务竞争上处于劣势)和潜在威胁(如竞争者R&D投入的规模和重点,创新投入强度和结构,科技人员的数量、素质以及普通员工的素质等),而迫使企业从事创新,战胜竞争对手,获得持续生存和发展。 2)科技推动是指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先进科学技术直接服务于经济领域,从而促使企业不断采用先进科技进行适用性创新。仅有市场需求,没有科学技术的保障,企业创新是无法实现的。科技发展是推动企业创新的另一个决定性力量。 3)政策激励是指企业通过制定各种激发员工创新积极性、鼓励员工创新的政策和措施来推进企业不断创新发展。光有市场拉动和科技推动,而没有企业内部正确有效的激励政策,市场再好,科技再先进,也无法促使企业员工主动进行创新。 因而,对于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来说,以上三种创新动力最终可归结为追求企业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维持企业的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要使企业创新具有强大的动力源泉,首先要进行企业制度创新,这是建立创新机制的前提条件。只有在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前提下,由于“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企业才有可能以市场为导向,在当今世界企业资本股份化、产业规模化、技术创新化、融资多元化、管理科学化、经济国际化的浪潮中,自主地组织研究开发和各种创新,进行“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其次要求企业领导者具备企业家精神和战略管理眼光。企业家是创新活动的主要倡导者、决策者和组织者,必须具备如下个人品质:创造性、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洞察力和判断力、决策能力、毅力和敢于冒风险。而企业家精神就是指企业家所具备的能敏锐地发现和接受新事物,敢于并善于先人一步、超人一等的创新和创业精神。只有企业领导者具备了企业家精神,才能制定正确的创新战略。而要制定正确创新战略,还要求企业领导者具备战略管理眼光,懂得先

(完整版)创新思维的三个重要特征

创新思维的三个重要特征 它有着三个重要特征。 今天为大家带来了创新思维的三个重要特征,一起来看看吧!创新思维的三个重要特征(1)流畅性,指发散思维的量。 单位时间内发散的量越多,流畅性越好;(2)变通性,指思维在发散方向上所表现出的变化和灵活;(3)独创性,指思维发散的新颖、新奇、独特的程度。 创新性思维的表现形式创新性思维的关键在于怎样具体地去进行创新性的思维。 创新性思维的重要诀窍在于多角度、多侧面、多方向地看待和处理事物、问题和过程。 具体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理论思维。 理论一般可理解为原理的体系,是系统化的理性认识。 理论思维是指使理性认识系统化的思维形式。 这种思维形式在实践中应用很多,如系统工程就是运用系统理论思维来处理一个系统内和各个有关问题的一种管理方法。 钱学森认为,系统工程是组织管理系统的规划、研究设计、创新试验和使用的科学方法。 又如,有人提出“相似论,也是科学理论思维的范畴,即人见到鸟有翅膀能飞,就根据鸟的翅膀,鸟体几何结构与空气动力和飞行功能等相似原理发明了飞机,有的也称“仿生学。

还有在企业组织生产中,也有很多地方要用到理论思维。 因此说,理论思维是一种基本的思维形式。 因此,为了把握创新规律,就要认真研究理论思维活动的规律,特别是创新性理论思维的规律。 (二)多向思维。 多向思维也叫发散思维、辐射思维或扩散思维。 是指对某一问题或事物的思考过程中,不拘泥于一点或一条线索,而是从仅有的信息中尽可能向多方向扩展,而不受已经确定的方式、方法、规则和范围等的约束,并且从这种扩散的思考中求得常规的和非常规的多种设想的思维。 多向思维的概念,最早是由武德沃斯于1918年提出,以后斯皮尔曼、卡推尔作为一种“流畅性因素而使用过。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在“智力结构的三维模式中,便明确地提出了发散性思维,也即是多向思维。 他认为,发散思维是从给定的信息中产生信息,其着重点是从同一的来源中产生各种各样的为数众多的输出。 它的特点一是“多端,对一个问题可以多开端,产生许多联想,获得各式各样的结论;如怎样将梳子卖给和尚?二是“灵活,对一个问题能根据客观情况变化而变化。 如:如果第二次龟兔赛跑兔子又输了,原因可能是方向相反,还可能是前面有条河等等。

4-思维障碍及其突破

第四讲思维障碍及其突破 ◆课前复习 创新思维的特点 ●流畅性:又称单一性。是思维对外界刺激做出反映的能力, 它是以思维的量来衡量的,要求思维活动畅通无阻、灵敏迅速,能在短时间内表达较多的概念。 ●变通性:又称灵活性。是指思路开阔,善于根据条件的变 化,迅速灵活地从一个思路跳跃到另一个思路,从一个意境进入另一个意境,从多角度、多方位地探索、解决问题。 ●独特性:又称相异性。即同样一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 的思维,有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思维障碍及其原因 (一)思维障碍 【测试】鲁钦斯量水试验 一共9个问题,用给定的量杯A、B、C,量出要求的水量D。 通过这个测试我们发现大部分的人存在一定的思维定式或思维障碍。 思:思考,维:方向、次序。思维即沿着一定的方向,按一定的次序去思考。 客观事物是复杂的,而人的大脑思维有一个特点,一旦沿着一定的方向、按一定的次序去思考,久而久之,在我们的大脑里就形成一种惯性,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或表面看起来相同的问题,就会不由自主地按着原来的方向或次序去思考,这就是思维惯性。比如熟能生巧,可以使我们少走弯路。 但是,多次以这种思维惯性来对待客观事物,就形成了非常固定

的思维模式---思维定式。 思维惯性+思维定势=思维障碍 思维障碍阻碍了我们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对于创新是非常不利的。 (二)思维障碍产生的原因 1.知识贫乏 知识越广泛,思考所用的元素也就越多,是不是知识越广泛越好?有用的知识。 【案例】福尔摩斯的知识结构(柯南道尔) (1)文学知识——无 (2)哲学知识——无 (3)天文学知识——无 (4)政治学知识——浅薄 (5)植物学知识——不全面,对莨菪(làng dàng)、鸦片和一切毒性植物很有研究,而对于实用园艺学却一无所知(6)地质学知识——偏于实用,但很有限,他在一眼之中就能分辩出是哪里的泥土 (7)化学知识——精深 (8)解剖学知识——很准,但无系统 (9)惊险文学——很广博,对近一个世纪中发生的一切恐怖事件都深知底细 (10)提琴拉得很棒 (11)善使棍棒,也精于刀剑拳术 (12)具有充分实用的英国法律知识 这些知识构成,对他作为一个侦探来说足够了,但是做医生不行,做医生华生比他强。所以说这是他从事这个职业或事业所需要的知识构成。 知识不仅是书本上的,有很多是生活中的。如福尔摩斯的知识,有很多是实用性的,这些实用性的知识有很多在书本上不一定可以找得到。所以说,知识的构成一方面要有用,要与职业相关,要有用;另一方面,知识的来源不一定是书本,很多是现实生活中经验的总结。

管理创新成果报告

管理创新成果报告成果名称: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实施单位:煤气厂 二0 一二年四月

探索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 我厂负责公司能源介质的供应。按照公司要求,提供生产及生活用水。负责水系统给排水管网的运行、维修、维护。保证公司电力供应。负责高压电气设备绝保试验、高低压电气设备安装与检修。负责天燃气供应,负责氧气产品、蒸汽、压缩空气、煤气生产及供应和产品的开发利用。负责锅炉的安装与检修,负责煤气管网的防护及煤气系统设备的安装与检修。 在今后的发展中,厂在保持核心职能不变的同时,结合公司的最新要求运营,力求节约成本和有效的提高管理效率。 作为一家负责任的企业,厂在经营过程中,严格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力求达到人,企业,社会和环境的和谐。 厂在生产经营中遵循持续改进,使我们更好的服务于客户,为职工和社会取得更好更多的回报。 动力厂曾荣获称号等多项荣誉。 一、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的背景 公司近年来一直处在高速的发展之中,2000年以来相继建设了轧钢及炼钢生产线及相应的公辅配套工程,同时也对老轧钢及炼钢生产线进行了多次改造,钢产量大幅提升。但是2008年一场大规模的由美国金融危机导致的世界经济危机致使公司的各项业务都较以前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企业从老总到员工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厂领导班子也对对公司及厂

里的状况进行了分析和反思,发现厂里当前的管理制度只能使企业在社会整体经济高增长的情况下得到发展,缺少应对风险的机制。因此,厂决定对各项管理制度进行创新。需找出一种适合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模式。 二、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 厂在认真学习国内外企业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企业实际,总结出了具有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与本企业特点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的实质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运用现代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强化管理整体功能,实行人本、财务、无形资产的?一体化?管理,有效利用人、财、物资源,努力实现人的价值最大化、利润最大化、财富最大化,促使企业真正走上集约经营、内涵发展的良性轨道。努力做好能源介质保供工作,及氧气等产品销售工作,为公司能够在异常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实现良性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实现企业的整体素质、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都居于国内同行领先地位。 (1)、人本管理 人本管理是一种把?人?作为管理活动的核心和组织的最重要的资源,把组织内全体成员作为管理的主体,围绕如何充分利用和开发组织的人力资源,服务于组织内外的利益相关者,从而实现组织目标和组织成员个人目标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活动的总称。从以上定义出发,我们可以认为现代企业管理着眼点已经从对?物?的管理转向对?人?的管理,将?利用人?工具理性与?为了人?价值理性相互结合。人本管理的核心价值观是以人为本,即尊重人,关心人,激发人的热情,满足人的合理需要。企业只是满足人的需要的一种工具,它以满足人的需要为终极目标,保证人的幸福和自由全面的发展。人本管理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它在知识经济时

坚持制度机制创新

坚持制度机制创新 加快推进惩防体系建设 田筱虎 在市纪委五次全会之后,我们紧接着召开全市反腐倡廉制度创新经验交流会。主要目的就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中省纪委四次全会精神和市纪委五次全会精神,通过总结交流全市“5+2”制度创新经验,进一步推进反腐倡廉制度机制创新,把我市反腐倡廉建设特别是惩防体系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刚才,渭滨区、市财政局、陈仓区、陇县分别进行了大会交流,凤翔县、扶风县、麟游县、市环保局、市交通局等单位经验进行了书面交流,这些经验反映了我市制度创新的成果,其做法有一定的典型性、代表性和示范性,值得各个县区和市级各个部门加以学习和借鉴。 今年以来,各县区、各部门按照市纪委十届四次全会精神和“把握立意、大胆实践、完善提高、务求实效”的总体工作要求,精心部署,抓点带面,扎实推进“5+2”制度创新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和阶段性成果。截止目前,全市建立村民监督委员会254个,弥补了现行村民自治组织缺乏监督的体制性缺陷,初步形成了村民权益自我保障机制,强化了对农村基层干部用权行为的监督制约。10名县处级和141名乡科级领导干部分别向市、县纪委全委会进行了述廉述效,现场公布测评结果,首次在纪委全会上进行质询和评议,强化了纪委全委会的监督职能,增强了党政主要领导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报告制度全面落实,领导干部履职守廉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全市领导干部挂牌群众点名接访1225人(次),解决信访问题1100多件,办结率近90%,反映农村基层突出问题同比下降75%,重复访、越级访下降21%,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县区和市级机关共有375名新任领导干部参加了任前廉政法规考试,3人因考试成绩不合格被暂缓提拔任用,领导干部学习党政纪条规和法律法规的自觉性明显增强。“一把手”末位表态制度在市级部门和5个县区全面推开,7个县区选定的53个单位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强化了对决策权的监督制约。市级部门有21家单位、县区有76家单位进行廉政风险防范制度试点,积极探索反腐倡廉以来“发现难”、“屡纠屡犯”,以及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约束防范的新途径,同时通过设定程序、关注细节、加强管理,把制度建设推向机制约束,在预防腐败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公司发展必须突破3大障碍

公司发展必须突破3大障碍
大多数公司都无法实现成长——其中很大 我希望能有更多的公司实现发展的潜能。 即使命中注定成不了下一个谷歌 (Google) 、亚马逊(Amazon)或者 Facebook,一家公司还是可以在中型企业 领域实现蓬勃发展。要想扩大业务规模, 你就得突破下列三重障碍。 1. CEO 没有放权的能力。近期数据显 示, 在所有公司中, 收入突破100万美元的 仅占5%;在这5%的公司中,收入达到1000 万美元的只有八分之一,主要原因就在于 此。企业主要么认为自己是唯一能胜任领 导工作的人,要么曾经交出过管理权,但 因为遇人不淑而蒙受损失,继而不再相信 任何人。 扫除这个障碍的唯一办法就是找到工 作能力更强而且不需要管理的人。你聘请 的那些人有时会把事情搞糟吗?会,但你 必须迈过这道坎。如果能忍受他们在提速 过程中带来的短期挑战,你的工作就会变 得轻松很多,你的公司也就能接下更大的 项目与合同。 2. 变得吝啬。公司在起步阶段不怎 么赚钱,你必须稍微吝啬一些。但到了某 个节点,你必须为公司投资,否则它就不 会增长。我并不是要你一味地花钱,但如
Most businesses fail to grow -- with a vast I'd like to see more reach their potential. Even if a business isn't destined to be the next Google, Amazon, or Facebook, it can still become a thriving, mid-market company. Here are three barriers to growth you need to blast through if you want your business to scale up. 1. The inability of the CEO to let go. This is the primary reason that a paltry 5% of businesses break the $1 million revenue mark and only about one in eight of those reach $10 million, according to recent data. Either the owner thinks he's the only person capable of getting things done or tried to delegate once but got burned by a bad hire and can't trust anyone again. The only way to get through this is to find people who can do things better than you and who don't need to be managed. Will the folks you hire mess up sometimes? Yes, but you've got to push past that. If you suffer the short-term challenges of bringing someone up to speed, your life will get a lot easier and your company will be able to tackle bigger projects and contracts. 2. Being a cheapskate. In the startup phase, when you're not making much money, you've got to be a bit of skinflint, but there comes a point where you have to invest in your business or it won't grow. I'm not suggesting that you spend
一部分一直都是只有一、 两个人的小作坊。 majority remaining tiny, one- or two-person shops.
果想扩大规模, 就得升级公司的某些系统, yourself silly, but if you want to grow, you're going 可能是会计软件、 电话, 也可能是 IT 基础 to have to upgrade some of your systems, 设施。不能总在车库里办公。 也许,你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找到一位 很出色的会计师或者首席财务官。大多数 创业者都认为他们应该始终像起步阶段那 样,把资金用于生产或销售。但随着公司 规模的扩大,要做出正确的决策,你就需 资产负债表上的数据会掩盖大量问题。一 名好的会计师却能帮你计算出每位客户、
whether that means your accounting software, phones, or IT infrastructure. You'll need better office space than your garage. Probably the most important step you can take is to find a great accountant or CFO. Most entrepreneurs think they should spend money on phase. However, as your business grows, you need detailed data about where you're making
要详细地了解哪些业务赚钱, 哪些不赚钱。 making or selling stuff, like they did in the startup

创新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创新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充分认识创新思维过程会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创新性思维与创新方法有哪些?创新性思维的表现形式有哪些?下面小编为你整理创新思维的主要形式,希望能帮到你。 创新性思维定义 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通过这种思维能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产生新颖的、独到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 创新性思维的主要形式 第一,延伸式思维。所谓延伸式思维,就是借助己有的知识,沿袭他人、前人的思维逻辑去探求未知的知识,将认识向前推移,从而丰富和完善原有知识体系的思维方式。 第二,扩展式思维。所谓扩展式思维,就是将研究的对象范围加以拓广,从而获取新知识,使认识扩展的思维方式。 第三,联想式思维。所谓联想式思维,就是将所观察到的某种现象与自己所要研究的对象加以联想思考,从而获得新知识的思维形式。 第四,运用式思维。所谓运用式思维,就是运用普遍性原理研究具体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获得新的认识的思维形式。 第五,逆向式思维。所谓逆向式思维,就是将原有结论或思维方式予以否定,而运用新的思维方式进行探究,从而获得新的认识的思维方式。 第六,幻想式思维。所谓幻想式思维,是指人们对在现有理论和物质条件下,不可能成立的某些事实或结论进行幻想,从而推动人们获取新的认识的思维方式。 第七,奇异式思维。所谓奇异式思维,就是对事物进行超越常规地进行思考,从而获得新知识的思维方式。 第八,综合式思维。所谓综合式思维,就是在对事物的认识过程中,将上述几种思维形式中的某几种加以综合运用,从而获取新知识的思维形式。创新思维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只有真正理解、掌握创新思维的多样性,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创新思维的多种形式,才能自由地步入创新王国,获取创新的丰硕成果。

最新管理创新成果报告资料

管理创新成果报告 成果名称:施工企业项目管理 体制的创新构建实施单位:中冶建工有限公司 二0 0 八年七月

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体制的创新构建 中冶建工有限公司 中冶建工有限公司(简称中冶建工),是中冶集团(MCC)控股的大型建筑业企业,是中国第十八冶金建设公司(简称中国十八冶,1965年成立)以其主业资产为基础,改制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 中冶建工主要从事工程施工总承包、钢结构加工制作、商品混凝土生产及销售、房地产开发等。从工程的勘察设计、材料供应、建筑施工到机电设备安装调试,向用户提供“交钥匙”全过程服务。 公司成立以来,创造了近100项国家、省部级优质工程。先后三次获得国家建筑工程鲁班奖、两次荣获中国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两次荣获中国建筑钢结构金奖。公司连续20余年荣获四川省、重庆市“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称号,连续多年荣获重庆市建筑业优秀企业称号,2001年、2005年连续两届荣获全国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优秀企业称号,2006年荣获全国推行工程总承包先进企业,2007年荣获全国企业文化建设优秀单位。 一、创新构建项目管理体制的背景 1987年,鲁布革水电站首次利用世界银行贷款进行国际招投标,实行国际通行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拉开了我国“项目法”施工管理的序幕。多年来,从最初的“项目法施工”到建设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国家标准的颁发,工程项目管理理论在建设行业日渐成熟,项目管理水平总体上有了显著提高。 但是,随着建筑市场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接轨,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微利时代已经到来,工程项目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不少施工企业因项目亏损而效益滑坡,处于风雨飘摇

什么是机制创新

什么是机制创新 机制创新,即企业为优化各组成部分之间、各生产经营要素之间的组合,提高效率,增强整个企业的竞争能力而在各种运营机制方面进行的创新活动。企业机制包括利益机制、激励机制、竞争机制、经营机制、发展机制、约束机制等,机制创新应包括以上各个方面机制的创新。 企业运营机制则是指企业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各种生产经营要素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自动作用、自动调节与控制的功能和过程。 企业机制不同于企业制度,企业制度是外生的规范,企业机制则是内生的机能;企业制度是企业被动执行的,企业机制则是自动运作的。两者又有密切关系,制定企业制度的目的就是形成企业机制,企业机制则是企业制度的内化。企业的组建、运行有其客观规律,只有科学的、符合企业运作发展规律的企业制度才能内化为合理的企业运营机制。因此,企业机制创新虽不同于企业制度创新,但与企业制度创新又不分。 [编辑] [编辑本段] 机制创新的注意点 为实现企业机制的创新,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要深入研究企业组建、运作和发展的客观规律,分析现有机制的弊端,这是实现企业机制创新的基础。 2)企业制度的制定必须以反映企业运作的客观规律为前提。企业机制是由企业制度内化而来的,企业制度是否符合企业运作规律,这是企业机制创新能否实现的关键。 3)把科学的企业制度内化为正常的企业机制,必须有正反两方面的激励措施, 并能长期坚持。否则,有了科学的企业制度也不能产生合理的企业机制。 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问题集中体现在机制不够灵活,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进行机制创新对于国有企业改革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企业创新机制(Enterprise innovation mechanism) 创新是指企业在质量上的发展——企业更新,主要涉及企业的效率改进问题。其具体内容包括:企业制度创新;企业技术创新(包括企业产品创新);企业市场创新;企业组织创新;企业管理创新。 [编辑本段] 概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是社会经济有机体的细胞,也是一个经济有机体,它的运行和发展,需要一定的机制来推动,这种机制就是企业经营机制。企业创新活动是企业的根本活动,是一个有机过程,这个过程的有效运行同样需要依靠一定的机制来支持和推动,这种机制就是企业创新机制。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最重要的机制就是企业创新机制。所谓企业创新机制,就是企业不断追求创新的内在机能和运转方式。企业创新活动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循环过程,它从创新设想的产生与形成到研究与开发,从创新内容的形成到创新结果的扩散,再到市场效益的形成,然后又由于市场需求发展再进入新一轮创新,在这个过程中,既有顺序,也有交叉和交互作用,只有在正确有效的企业创新机制的支持和推动下,企业创新活动才能真正得以不断循环,持续发展。在中国,绝大部分企业创新能力还很弱,这关键是由于这些企业尚未建立起真正有效的企业创新机制。 [编辑本段] 体系构建 企业创新机制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企业创新的动力机制、运行机制和发展机制三大机制共同构成了企业创新机制体系,这是企业创新有效运作的基本要素。 1、企业创新动力机制企业创新动力机制是企业创新的动力来源和作用方式,是能够推动企业创新实现优质、高效运行并为达到预定目标提供激励的一种机制。企业创新动力机制的作用,就是激发企业和职工创新的积极性,推动企业创新的有效运行。一般来说,企业创新由市场拉动、科技推动和政策激励三种动力推进。 1)市场拉动是指由于市场需求和市场竞争的影响而导致创新。其中市场需求引致的创新包括,生产要素稀缺导致该要素相对价格的提高而诱致能节约该要素或寻找替代要素的创新,以及企业家独具慧眼发现新的市场机会而诱发的开发新产品、占领新市场的创新;市场竞争引致的创新,是指由于市场竞争给企业造成实际威胁(由于竞争者成功地引入创新,使企业在产品和服务竞争上处于劣势)和潜在威胁(如竞争者R&D投入的规模和重点,创新投入强度和结构,科技人员的数量、素质以及普通员工的素质等),而迫使企业从事创新,战胜竞争对手,获得持续生存和发展。 2)科技推动是指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先进科学技术直接服务于经济领域,从而促使企业不断采用先进科技进行适用性创新。仅有市场需求,没有科学技

如何突破三大销售障碍

如何突破三大销售障碍 为你知道你的潜在顾客,如何与他们接触是一件大伤脑筋的事,有效的方法有三种: 1.写信。写信是一件简便但失败率较高的方法。运用该方法时应注意:一,要使收信人清楚了解你在关心他的需要;二,要令收信人心中在疑惑哪种方法才能最大限度满足他的需求;三,要求会晤。 2.电话。电话是最常用的与潜在顾客接触的工具,需注意的是,绝不应在会晤面给予过多的资料,以免影响会谈的效果。在你用电话进行推销时,应避免选择于新客户,尤其是—些关键话应留在与顾客面对面时才说。 3.突击会谈。突击访问潜在顾客能收到省时高效的效果,但应注意:一,不应在两次约会中进行访问;二,要了解掌握丁潜在顾客的一些情况后再突访。假如你不能预约好,不要重复突击访问,因为他们会准备好拒你于门外的方法,这时应尽量采用电话。但在另一方面,在突击访问时,不要先拨个电话给潜在顾客,因为他拒绝与你会晤,那么你连突访的机会也失去了。 在突击访问时,潜在顾客的秘书是一大障碍,应尽量少给他们资料,绝不给他们名片。因为你愈给他们资料,他们便能够找到借口而拒你于门外。你应假设自己有权与潜在顾客会晤,不要表现的很软弱的样子。对秘书的问话应简单应对,尽量避免回答“你找他有什么事吗?”的问话。 同时,应把握以下要点:—,不要试图向秘书推销;二,不要让他给你找一个不能作主的人;三,假如你想找的人不在,不要留下你的名字;四,应尽量采取主动,不要留下电话号码;五,不要留下有关销售册子和电话,这只会浪费你公司的金钱和时间。 把握6W——攻克约谈的陷碍 假如你过了第一关已能与客户见面,相谈有关生意之事,这时你应注意下列几点: 1.切勿在接待处谈论生意。因为这给人—种不诚恳的感觉,而且接待处往往人多,被干扰的可能性很大,会令顾客感到不舒服。谈话的地点通常不难找到,给顾客一个暗示,说你需要一张桌子,并尽量保持站立直到他带你进入办公室为止。 2.不要忘记买家与推销员双方初期在心理上是处于相对地位,买方处于守势,而推销员则处于攻势。因此会谈时座视办公桌为交战线——一个会谈中的实体障碍。尽量与买家坐在同一边,对方坐时勿站立;对方站立时也勿坐下。 3.你要了解自己的产品服务能否满足顾客的需求,假若能够的话固然最好,否则,你座能够提出顾客的要求并不重要的理由和他应注意的一些更重要的标准。 在这阶段,切勿提出你产品价位或利益。先要等顾客将他的购买理由、需求,或购买标准一一提出,你要以自己产品的独特属性来满足顾客的需求,不用花太多时间介绍与对手产

创新思维读本之六:扫除创造性思维障碍

创新思维读本之六:扫除创造性思维障碍 创新思维启迪智慧助您成功 再造聪明脑袋,营造智慧人生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为思维定势所局限,结果得出的结论与事实有极大的出入。这就是思维障碍。 请看下面的故事: 谁之吻? ——思维定势的误区 二战前夕的一列火车上,车厢里突然没了灯光,到处漆黑一团。相对而坐的4个人分别是法国青年男军官、德国青年男军官、年轻漂亮的小组、满脸皱纹的老太婆。突然,他们听到一声响亮的亲吻声,随之是一声响亮的耳光声。4个人的内心世界都活动开了:老妇人钦佩小姐有节操,不轻易让人占便宜;漂亮小组很纳闷,竟会有人去亲吻那满脸皱纹的老妇人;德国军官很委屈,自己没做荒唐事,干嘛挨耳光;法官军官很得意,这一切都是自己的杰作。原来,灯一灭,法国军官响亮地吻了一下自己的手背,随即给了德国军官一记耳光。一个恶作剧,引来诸多误会。 他们都是怎么想的呢? 老妇人想:被亲吻的当然是年轻漂亮的小姐,而决不会是其他人,自己更不是了;摔耳光的自然是那位不愿受辱的小姐。所以,她钦佩小姐。 小姐想:自己没有被亲吻,那么,能被亲吻的就只有那个老太婆了;连满脸皱纹的老太婆也好亲?叫人纳闷。 德国军官想:自己没有去亲吻别人,那么,干坏事的一定是那位法国军官;被欺负的女人打错了人。自己遭殃,白挨打。 这一切都在法国军官的预料之中,也是他搞恶作剧的依据。 那么,法国军官的预料依据的是什么?显然,老妇人、小姐、德国军官所想的都是法国军官所预料的、所依据的。这一切都是经验性思维定势在作祟。 再看一个例子:

谁是傻瓜? ——传统习惯误导人 智者韦伯与富翁杰米订了一个合同:在一个月内,韦伯每天给杰米10万元,杰米第一天只回报韦伯1分钱,但此后每天的回报数额应是前一天的两倍。杰米高兴极了,暗笑韦伯是个大傻瓜,且一再坚持要持续3个月。韦伯笑笑说:“我钱不多,先来一个月吧;到时你如果还有兴趣,我会奉陪的。” 谁是傻瓜? 尊敬的读者,您支持谁?如果没有把握,奉劝您千万不要小看倍数。由一变二是小事,但经得起30次翻番吗?那是一个可怕的数字。如果您的选择出了错,肯定又是经验性思维定势在作怪。如若不信,请动笔算算看。 经验和常规是社会进步的基石,是社会稳定的保障。 不过,常规对于创造性思维,却不是好东西,相反, 是障碍, 是阻力。常规学习、常规工作、常规生活使我们每个人都形成了一套惯用的套路、惯用的格式、惯用的模型。一遇问题,我们便会不假思索地将它引入自己的套路、格式、模式之中,从中寻求答案。久而久之,这种套路、格式、模式就成为一种定势。创造性思维追求出新,绝不与他人雷同,更不能落入定型的套路、格式、模式之中。因此,思维定势是创造性思维的障碍,是必须坚决消灭的大敌。 克服思维定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思维定势是格式化的东西, 它有凝固性。早晨起床穿衣服,刷牙洗脸吃早饭,代代如此,人人如此,千百年里没有改变,早已凝固了。这种定势,要改变它有多难!思维定势又是习惯性的东西,它有顽固性。每个人的思维定势一经形成,就会如影随形, 挥不去,甩不掉,割不断, 紧紧粘着你。要克服这种定势, 不下苦功夫,不做大训练,是很难实现的。美国著名企业家福特说:“人总要受沿袭已久的陈规旧习的支配,这在生活中是允许的,但在工业企业中是必须排除的恶习。”我们十分赞同福特的观点。在平常状态下坚持传统思维,在非常情况下追求创造性思维。 人都有习惯,有经验。好习惯、好经验当然是一种财富,应该很好珍惜;不过,对创造性思维而言,通常情况下它会成为阻力,成为障碍。比如,养成工作有计划、每天写日记、时时讲卫生等习惯都是很好的,但是,如果身陷崩塌的矿井,孤立无援又死守卫生习惯,宁可干渴而死,也不肯用唯一可用的脚下的皮鞋舀水喝,苟延性命以待救,那习惯就是致命的了。善于总结自己的心得,学习他人的经验,也是很好的。但是,如果事事套用经验,也会弄巧成拙。 请看: 这也能鼓掌吗? ——顺势而行易出错 《空战在朝鲜》一书讲了一个掌故:某空军大队召开誓师大会,队长冲着队员大声问:“有决心没有?”回答之声气如洪钟:“有!”接着又问:“有孬种没有?”回答之声更加宏亮:“有!”好大一会,人们才醒悟过来,继而哄堂大笑。 用不着多解释,这就是最形象的习惯性思维定势。再看著名的《伊索寓言》中的故事:一头驴子驮着两大包盐赶路,压得喘不过气来。过河时,驴子不小心倒在水里,挣扎许久才站起来。这回,它高兴了,因为背上的重量轻了。过了几天,驴子驮着两大包棉花,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