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学重点

文字学重点
文字学重点

文字的定义:文字是纪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表意字:凡是字形本身跟所代表的词的意义有联系,跟词的语音没有联系的字,我们都称为表意字。

一、区分两个概念:

1.记录语言的符号——文字(有音也有义)

花:被子植物的生殖器官。

明:明亮日:太阳

2. 文字本身所使用的符号——字符

花:由两个字符“艸”和“化”构成。

明:由两个字符“日”和“月”构成。

日:由一个字符“日”构成。

备注:独体字的字符只有一个;合体字的字符是它的偏旁。

文字字符的分类:意符、音符、记号

1.意符:跟文字所代表的词在意义上有联系的字符。

A 形符:作为象形符号使用,通过自己的形象来起表意作用。

B 义符:由已有的字充当的表意偏旁,它们就依靠本身的字义来表意。

2.音符:字符跟文字所代表的词在语音上有联系的是音符。P11

3.记号:P12 跟文字所代表的词在语音和意义上都没有联系的字符。

汉字的性质:语素—音节文字

1.定义:既使用属于语素这个层次的字符,又使用表示音节的字符的文字。

森:字符3个“木”属于语素层次,起提示意义作用。

卡车:字符“卡”属于音节层次,起提示读音作用。

2.“语素——音节文字”的类型

(1)汉字里的独体、准合体、合体表意字、记号字、半记号表意字——语素字(字符包括意符和记号)笔、明——意符+意符月、牛——记号春、急——记号+意符

(2)假借字——音节字(每个字只表音节)

(3)形声字——介于语素字跟音节字之间的文字

三、汉字的音符和拼音文字的音符的区别

汉字的音符是借音符。1.拼音文字的音符是专职的;汉字的音符是借现成文字充当的,如“梅”的声旁“每”,“珥”的声旁“耳”。2.一般拼音文字所使用的字母数量都相当少(如英语只有26字母);汉字的声符数量很大(古今用作声旁的字估计在一千左右),同样的字音往往借不同的字来表示。媚——梅

关于汉字起源的猜想

(一)结绳说(二)刻契说(三)八卦说(四)仓颉造字说(五)图画记事说

裘锡圭:仰韶文化遗址的陶符不可能是文字。只是一些记号,用作个人或集体的标记或计数的标记。这些记号跟象形为基础的古汉字不是一个系统,但它们对古汉字的形成有一定影响。如古汉字的数字就是从那里吸收来的。

结论:不会早于夏代,应是在夏商之际。

一、商代文字

研究商代文字的主要资料:主要是殷墟甲骨文和商代金文,其次是陶文、石文、玉文等。

(一)甲骨文

1.时代和命名

命名:即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又称:契文、卜辞、龟甲文字、殷墟文字。

2.甲骨文内容

商代统治者的占卜记录:祭祀、征伐、王事、年成、天时等。

4.甲骨文特点

1)除少数是用毛笔写上的外,绝大多数是用刀刻的字体风格具有较为浓厚的刀笔味:线条瘦硬,笔画多方

折。

2)象形程度比较高,接近图画文字。

3)形体结构不固定:

a 繁简不一;

b 一个字可以有若干形体;

c 方向部位不定:同一个字可以正写、反写、侧写、倒写;

d 偏旁不定。

4)存在大量合文

(三)商代文字的特点

1.甲骨文和金文字体上有不同特点

金文(正体字),显得更为庄重,更象形。

甲骨文(俗体字),与金文相比的特点:改圆形为方形,改填实为勾廓,改粗笔为细笔。比较剧烈地简化了很多字形。

2.象形程度高,写法不固定

二、西周春秋文字

(一)金文

1.金文的命名、鼎盛时代

命名:古人把铜叫作“金”,铜器上的文字称作金文。又称钟鼎文、彝器文字。

2.金文的内容

金文主要是记载王室的征伐、赏赐、功勋、盟誓、祭典、训诰等一些重大事件。

4.西周春秋时期金文的特征:

(1)字体规整,字形整齐,笔划圆肥。

(2)演变的主要趋势是线条化、平直化。线条化:指粗笔变细,方形、圆形的团块为线条所代替等现象。平直化:指曲折象形的线条被拉平,不相连的线条被连成一笔等现象。

(3)春秋时期,地域性特点逐渐显现。

(4)部分春秋中晚期的金文呈现出美术化倾向。有些东方和南方国家的部分金文,字形特别狭长,笔画往往故作宛曲之态,如“丂kǎo、永、乍、月”。在春秋晚期到战国早期这段时间里,还流行过一些特殊的美术字体,其中最重要的是加鸟形等文饰的鸟篆,也称鸟书。此外还有加虫形或其他文饰的字体,鸟形或虫形等文饰的美术字体,也有人合称为鸟虫书,主要流行于楚、宋、蔡、吴、越等国。

(三)小篆

1、时代与命名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用的标准字体。是在秦国文字的基础上整理、简化而成的。

3、小篆特点

(1)规整匀称,象形程度进一步降低。(2)一部分字形经过明显的简化。

(3)字形结构趋于定型规范。异体字减少,汉字基本做到了定型化。

1.八分

(1)定义:汉代成熟的隶书,字形上扁方而规整,用笔上有蚕头燕尾、

讲究挑法、波势、波磔的特点,具备这些特点的隶书称为汉隶,也称八分。

(2)名称来历:书史上有三种解释:

a“字方八分”;

b笔画向两旁分散势“若八字分散”;

c “割程隶八分取二分,割李篆二分取八分”,所以称为八分。

此外,还有分书、分隶的称法,是由八分派生出来的。

作业二:简述汉字从古到今字体演变的大致过程

古文字阶段的汉字包括甲骨文、金文、六国古文、秦系文字以及小篆。今文字阶段又称隶楷阶段,包括隶书、草书、行书、楷书几种汉字。

(一)商代文字主要有两类:甲骨文和金文。a商代文字有正体俗体之分,金文是正体字,甲骨文是俗体字 b象形程度高,写法不固定。

(二)西周春秋文字,这一阶段是金文鼎盛阶段,a西周金文形体演变特点是字体整齐化,字形线条化、平直化;b春秋时期,地域性特点逐渐显现;部分春秋中晚期的金文呈现出美术化倾向。

(三)六国文字主要在战国时代,在这一时期,俗体流行,各国文字异形。

(四)秦系文字主要是春秋战国时代秦国文字及小篆,秦文字的正体演变为小篆,而秦文字的俗体演变为隶书。a春秋战国时期,秦系文字的形体的变化表现在:字形规整匀称程度不断提高上;文字的象形程度就越来越低。 b秦代的小篆,是官方规定的标准字体,结束了文字异形的局面,规整匀称,象形程度进一步降低;一部分字形经过明显的简化;字形结构趋于定型规范。

(五)隶书是战国晚期在秦文字的俗体基础上形成的,即秦隶,秦隶是尚未成熟的隶书。在昭宣之际产生了八分,即汉隶,结体扁方规整,用笔讲究挑法、波势、波磔。篆书演变成隶书,称作隶变。隶书打破了以象形为基础的构造方式,符号性大大增强了,隶变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五)隶书是战国晚期在秦文字的俗体基础上形成的,即秦隶,秦隶是尚未成熟的隶书。在西汉昭宣之际产生了八分,即汉隶,结体扁方规整,用笔讲究挑法、波势、波磔。篆书演变成隶书,称作隶变。隶书打破了以象形为基础的构造方式,符号性大大增强了,隶变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六)草书形成于西汉元成时期,汉代的草书叫章草,魏晋时演变为今草,唐代形成狂草。草书的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

(七)行书产生于东汉晚期,是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一种字体。

(八)楷书产生于汉魏之际,在南北朝成为主要字体,在唐代成熟繁荣。楷书的主要特点:笔画平直,字形方正,结构更趋严整,字形更趋简化。

第一节“六书说”

六书说:汉代学者创造的关于汉字构造的理论,是汉字的六种造字方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二、六书释例

(一)象形

1.定义:即用描绘事物形状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法。

2.特点(1)是独体字(2)象实物的形状,字形近于图画。

3.分类

整体象形:像事物的整体轮廓。如:鱼、鸟

局部象形:像事物的特征部分。如:牛、羊

衬托象形:有附带部分。如:眉、果

5. 象形的局限

象形这种造字法很难于表示意义抽象的或没有具体形象的概念,单靠这种造字法造的字极少。

据有人对《说文解字》所收的9353个汉字作的统计,象形字为264个,仅占总数的2.8%。

但象形字是构成汉字的基础。它为指事、会意、形声字的构成创造了条件。

(二)指事

1.定义:即指事字一看就可以认识,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它的意义,“上”和“下”就是这种字。即用象征性符号表示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的造字法

2.特点:(1)是独体字。 (2)有抽象的指示性符号,用以指示字义所要表达的事物

3.分类:

纯体指事字:用象征性符号表示。如:一、二、上、下

加体指事字: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如:刃本末寸甘亦

5.指事的局限

作为补救象形局限性的一种造字法,虽然能表示某些抽象的概念,但造字较之象形有时显得更为不易,所

以,在汉字中指事字的数量最少。

《说文解字》中指事字只有129个,汉代以后基本上没有再造过指事字。

(三)会意

1.定义:即会合两个或两个以上象形字或指事字,表达一个意义的一种造字法。

2.特点:1.合体字 2. 偏旁都是表义的

备注

●“武”字篆文由止戈二字组成,许慎引《左传.宣公十二年》中“止戈为武”,把“武”的本义解释为制止

干戈(即战争)。“信”字篆文由人言二字会合成意,许慎释其本义为诚实,人言必须诚实。

●而按现代学者研究,“止”本象人的脚,在别的会意字中多表人的行走前进,所以止戈会意是持戈前进,即

征伐用兵的军事行动之意;“信”字是以“言”作形符以“人”作声符的形声字,而非会意字。

3.分类:

a以形会意:即通过偏旁的形象意义来会意

同体会意字:步林从鬥膻

异体会意字:逐牧莫寇寒

b. 以义会意:即通过偏旁的独立词汇意义来会意。多可连读成语。

雀,从小隹。本义是依人小鸟也。

劣,从少力,本义是羸弱少力。

歪,从不正,本义是偏斜不正。

象形、指事、会意的区别

1.象形与指事的主要区别:

象形重在像原物之形。如:日月

指事重在用抽象的符号进行提示。如:本、刃

2.象形、指事与会意的区别:

用象形、指事造字法造的是独体字,如:口、三

用会意造字法造的是合体字,如:休、明

(四)形声

1.定义即由表示字义类属的部件和表示字音的部件组成新字。例如:战、芳、露、袋、柱、芝

2.特点:1.是合体字 2.形旁+声旁

(五)转注转注就是用一个部首来统帅部内的字,意义相同的字之间可以互相解释。如老部的考字和老字就是这样。

老,考也。七十曰老。从人毛匕。

考,老也。从老省,丂kǎo聲。

多数学者认为,根据许慎的定义,转注字应有两个条件,二者缺一不可:

1.有同一的部首。

2.字义相同或相近,可以互相注释。如:

(六)假借“本无其字”是指某一个词本来没有专字记录,“依声托事”是指找一个同音字或近音字来代替。

三、“六书”的贡献及局限

(一)“六书”的贡献

“六书”是汉代人根据对小篆的形体分析而归纳、总结出来的六条造字原则和具体的造字方法。“六书”是以小篆为对象分析总结出来的,由于小篆保存了古文字的象形象意性,所以,虽然不少古文字用“六书”涵

盖不了,但大部分古文字还可以用“六书”的方法分析。

六书理论提出后,在中国汉字学史上建立了研究汉字结构的基本理论框架,成为分析研究汉字造字结构的基础工具,为汉字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六书”的局限:

1.六书是分析近古文字亦即小篆的结果,它既不能

全部解释古文字,也不能全部解释今文字。

2.“六书说”不够明确,历代的理解虽说大体相近,但也有不少歧异之处。

二、三书说

唐兰: 象形、象意、形声

陈梦家: 象形、假借、形声

裘锡圭: 表意、假借、形声

(一)唐兰的“三书”说

1.象形文字:图画文字,一见就能认识。如:虎、象、一、二、囗、○

2.象意文字:图画文字,不能一见就明了。如:大、莫、晶

3.形声文字:江、河、草、渔

(二)唐兰三书说的局限:

唐氏之说,对传统理论是一个冲击,对文字学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但未能很好地解决实际问题。1.把三书跟文字的形音义相比附

象形字—字形形声—字音象意字—字义

2.没有给非图画文字的的表意字留下位置

歪、孬、尘

3.象形、象意的划分意义不大:界限不明确

雨、上、下——划分时举棋不定

4.把假借字排除在汉字基本类型之外

三书说理论的贡献和局限

●对于破除对《说文》的迷信、更新文字学内容都有积极意义。但是,“四体二用说”、三书说虽都试图从不

同角度去改造六书说,但始终没有摆脱六书的模式。

●三书说仅仅着眼于如何使汉字可以避免界限不清,结果把界限不易划清的两项甚至三项合并一项,这只是

回避矛盾,而不是解决矛盾,我们认为不是正确的方向。

表意字

表意字分类举例

第一节形声字产生的途径

一、在表意字上加注音符

二、把表意字字形的一部分改换成音符

三、在已有的文字上加注意符

四、改换形声字偏旁:振——赈

第四节形旁和声旁的位置p162

一、形声字形旁和声旁的位置关系

1. 左形右声:防、祥、峡、肌

2. 右形左声:祁、欣、雌、胡

3. 上形下声:宇、芹、崔、霖

4. 下形上声:盂、禁、斧、岱

5. 声占一角:旗、房、病、徒

6. 形占一角:疆、载、颖、滕

7. 外形内声:圆、阁、匪、衷

8. 内形外声:齑、闻、篡、哀、辩

假借定义

借用同音和音近的字来表示一个词。

二、假借种类

本字:用来表示它的本义或引申义的字,对假借来表示这一意义的字而言就是本字。从词的角度来看,把一个词作为本义或引申义来表示的字,对这个词的假借字而言就是这个词的本字。

(一)无本字的假借

有的词始终只用假借字表示,这是无本字的交接。如古汉语虚词“其、之”以及“犹豫”就是始终用假借字的。音译外来词有很多是始终用假借字记录的。如沙发、尼龙、苏维埃等。

(二)本字后造的假借

有的词本来用假借字表示,但是后来又为它早了本字。一般称后造的本字为后起本字。如云谓的“谓”本来借“胃”字表示,后来才加“言”旁造出本字“谓”。

(三)本有本字的假借

有很多本有本字的词也使用假借字。如“艸”是本字,却借“草”表示“艸”。“草”字从“艹”早声,本义是“草斗”,即栎树的果实。

如“册”是本字,却借“策”表示简册之义。如“百名以上书于策。”

通假:指假借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表示一个本有其字的词。

已有本字的词为什么还要用假借字呢?

(1)古书里有些本有本字的假借字,性质问现在的同音别字并无区别。有些有分散文字职务的作用。有些假借字是由本字的分化字充当的。有时使用是为了简化字形。例如以“只”代“隻”。

(2)为了使字形不易相混,有意假借笔画较多的字爱代替的现象也是存在的。

(3)还有些特殊原因。有时因避讳而用假借字。有时为了求典雅而用假借字。

异体字含义

彼此音义相同,而外形不同的字。

岳——嶽渺——淼裤——袴

古今字定义

一个词的不同书写形式,通行时间往往有前后。在前者就是在后者的古字,在后者就是在前者的今字。

莫——暮昏—婚师—狮

辟——避、僻

邪僻,偏僻:秦国辟远。《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躲避:姜氏欲之,焉辟害?《左传·隐公元年》

四、古今字与异体字、通假字的主要区别:

(一)古今字与异体字的主要区别:

1.古今字有严格的时间限制;今字實際上是爲了區別不同的意義而産生,而且今字产生后仅取代古字的某一个义项,而不能取代古字的其它义项;在讀音上也往往有些不同。如:莫—暮昏—婚师—狮巳—已

2.异体字的产生没有时间限制;而且音义完全相同,只是同一个字的不同写法。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代替而不会产生歧义。如:泪——淚群——羣。

(二)古今字与通假字的主要区别:

1.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历时—共时

古字和今字是先后出现的,系初造字和后造字的关系,属于历时关系,如“然——燃”,“县——悬”。

通假字和被通假字则是同一个时期出现的,属于共时关系。如:“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背)德也”《史记·项羽本纪》),“倍”通“背”,“倍”和“背”是同时存在的字。

2.从意义的角度观察

古今字在意义上一般是有联系的。如:反——返。“寒暑易节,始一反焉”中的“反”即为“返”,这一对古今字意义上的联系也很明显。

而通假字一般意义上没有联系。如“蚤”和“早”、“倍”和“背”等,意义上毫不相干。

3.从字形有无联系观察

古今字有字形结构上的联系。如“其”加上义符“竹”构成今字“箕”。大多数古今字都表现为这种结构关系。又如“讣——赴”,形符“走”换成形符“言”构成今字“讣”。

通假字并不一定都具有字形结构上的联系。如“八月剥枣,十月获稻”(《诗经·繷nǒng风·七月》),“剥”通“扑”,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

繁简字的含义简化字与其所对应的繁体字合称繁简字。

同形字定义同形字指一个形体记录不同的音义。

1. 铊shé:矛。(古代)铊tuó:秤砣。(近代)铊tā:一种金属元素。

2. 姥mǔ:老年妇女。姥 lǎo:姥姥,外祖母

同义换读定义

人们不管某个字原来的读音,把这个字用来表示意义跟它原来所代表的词

相同或相近的另一个词(一般是已有文字表示的词)。

一、文字合并的含义

文字的合并——指一个字把全部职务交给另一个字承担的现象。

一词多形:同一个词具有两种以上不同的书写形式,叫一词多形。

如:雕——鵰、凋、琱、彫采——採女——汝

旅客心理学考试要点

1 旅客运输心理学的作用? 1)提高客运服务的主动性2)提高客运服务的针对性3)提高客运服务的周到性4)树立客运服务人员正确的服务观5)提高客运管理工作水平 2 旅客运输心理活动研究的具体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换位法);(实验法); 3 一个人个性的形成,取决于俩个因素:一就是先天决定因素,即(遗传因素);二就是后天决定因素,即(环境因素)。 4 根据高级神经活动的强度、平衡性与灵活性等基本特征划分,把高级神经活动划分为四种基本类型:不可抑制型;活泼型;安静型;抑制型 5 按理智、情绪及意志强度,可将气质划分为三种类型: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 6 精力充沛、生机勃勃,但又表现为暴躁、任性、感情用事的人属于(胆汁质)气质类型的人。 7 沉着冷静、坚毅,但又表现为缺乏活力、冷淡的人属于(粘液质 )气质类型的人。 8 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内容。 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社交需要;4)尊重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 9 对个人动机模式具有影响作用的因素有:嗜好与兴趣;价值观;抱负水平 10 人的需要就是一个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过程,简述需要的运动过程。 需要—心理紧张的状态—动机—目标导向—目标行动—需要满足紧张消失—产生新的需要 11 (经济心理)表现在旅行需要的满足程度与所付出的费用与时间相比较,希望在一定的需要满足程度之下,所付出的费用与时间最少。 12 如何在软件硬件俩方面提高列车服务质量。 1)加强对列车工作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列车工作人员的素质与服务水平,做到随时根据旅客的需要,提供满意的服务。 2)改进列车的饮食供应,提供物美价廉的食品与饮料。 3)从旅客列车车体的设计与运用方面考虑,提高车体座位的舒适性,加强车厢内的通风、温度调节,增加车厢内娱乐、广播电视设施;提高旅客列车运行速度,缩短旅客旅行时间。 13 如果从价值观的角度思考,人的追求有哪些方面? 1)以信仰为中心的精神价值;2)以权力、地位为中心的政治价值;3)以实利为中心的经济价值;4)以与谐、愉悦为中心的审美价值 14 能力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包括以下几种主要类弄:(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模仿能力与(创造能力);认识能力、产践活动能力与(社会交往能力)。 15 人有素质,企业也有素质。企业的素质主要通过哪几方面来表现? 1)满足社会需要的能力2)有效利用各种资源的能力3)扩大再生产的能力4)技术进步, 5)竟争与协作能力 16 (直接兴趣)就是由于实践本身的需要而引起的兴趣;(间接兴趣)就是对于某种事物本身并没有兴趣,只就是由于某种实践的间接需要而引起的兴趣。 17 思维活动有一定的过程,主要就是由以下几个环节交错而有机地构成:分析与(综合);比较、概括与系统化;抽象与(具体化)。 18 言语活动的特点在于目的性、离散性、开放性与(规则性)。 19 言语活动通常分为两类:内部语言与外部语言,其中外部语言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身体动作语言)。 20 简述管理的实质? 就就是用以指导人们如何有效地管理社会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过程中一切活动,对社会生产过程各环节的运动进行决策、计划、指挥、监督、核算与调节的过程。 21 简述解决冲突的的方法?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复习大纲

《文字学概要》复习资料 一、文字形成的过程 1.文字的定义 狭义文字:文字是纪录语言的符号。(本书采用的立场) 广义文字:具有信息传递功能的表示一定意义的图画和符号 2.汉语“文字”的所指 文字个体——指一个个的字 文字体系——用来指记录某种语言的文字符号的整个体系。 3.文字形成的过程 前文字阶段 文字画:具有文字性质或功能的图画——在文字产生之前,人们曾经用画图画和作图解的办法来记事或传递信息,通常把这种图画和图解称为文字画或图画文字。 图画文字(按照文字的狭义用法来看这个名称不恰当) 表示数量的符号与数字的区别P2:四道线或四个点,可能在某一场合代表四天时间,在另一场合代表四个人,在某一场合代表四头鹿,它们所代表的对象不确定——记数符号 亖鹿——数字 独立创造文字体系形成的描绘:只能勾勒一个粗线条的轮廓:如方(口) ◆文字图画混合使用的原始阶段(古老文字必经的阶段)——即文字和图画长期混在一起使用 最大特点是表意手法的残存──表意字随语言环境改变字形,文字排列方式与词序的关系 文字体系的形成过程 表意字(记号字)-------象形字--------假借字P4------------形声字 4、表意字 a最先产生的文字是表意字_意义难以用一般的象形方法产生 (数词、虚词、形容词、简单图画无法表现的具体事物) b文字画阶段就有表意方法:象征等曲折表达的方法 c.表意字和抽象表意图画的本质区别 d记号字以及表意字和记号字的局限 (古汉字中区别一形多用的表意字的方法有二:一上表意字符上加声符,二是字形分化) 直接用意符和音符组成形声字(后期) 5、假借字 a产生直接原因:克服记号字和表意字局限性造成的困难~表音 b假借的道理是谐音──谐音在文字产生之前就已经在语言中广泛存在了 c表意和假借这两种造字方法的产生在时间上的关系──几乎是同时发展起来的 d文字形成过程正式开始的标志:表意字和假借字的出现 e假借造字法的优点和劣势 优点:适应性强+提高了文字记录语言的能力

古代汉语第二章笔记

第三章、文字 参考书目 中国文字学唐兰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古文字学导论唐兰齐鲁书社1981 文字形义学概论高亨齐鲁书社1981 中国文字学史胡朴安北京市中国书店1983 文字学概要裘锡圭商务印书馆1988 汉字学概要王宁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汉字的结构及其流变梁东汉上海教育出版社1959 汉字部首讲解左民安等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 说文解字部首通释董莲池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汉字例话左民安中国青年出版社1984 高明《中国古文字学通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汉字的结构与发展 一、汉字概说二、汉字结构三、汉字形体演变四、古书用字 一、汉字概说 文字的含义 文字的起源 汉字的创造者 汉字的创制时间 汉字的性质 (一)文字的含义 文字是记录()的书写符号系统。具有形音义三要素。 汉字是…… 语言 《说文·文部》:文,错画也,象交文。 《庄子·逍遥游》:越人断发文身。 《水浒传》十一回:高俅这贼坑陷了我这一场,文了面。 《说文·宀部》:字,乳也。从子在宀下,子亦声。p379 《周易·屯》:“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 许慎《说文解字·序》: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其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 简言之,“文”指独体字,“字”指合体字。 (二)文字的起源 文字起源于图画 汉字起源的传说 结绳说 《周易·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 契刻说、八卦说 孔安国《尚书》序: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 起一成文说 仓颉造字说 (三)汉字的创造者

心理学考试重点

心理学考试重点 1.1、 心理学是研究 _________ 的科学(研究心理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 1.2、 从心理活动的动态变化过程、相对持续状态和比较稳定特征这三个维度来看,又可 以把人的心理活动分为 ___________ 、 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三个方面。 1.3、 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 对 事物的态度体验过程 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注意、心境、激情、犹豫、灵感 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价值观 性格、气质、能力 心理 学的具体研究方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1.4、 1.5、 1.6、 1.7、 1.8 、 1.91.10、 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首先, _________ 。其次, ___________ 。最后, ________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_________ 是脑的机能,并不等于说脑能自发的产生心理。 _________ 心理活动的源泉。 心理的环境基础 ________ :气候、噪音、污染和灾害等。 :造成从众心理。 (- )是行为主义观点的创始人之一。 ________ ( ______ )提出的精神分析观点(精神分析学派)是唯一在临床上应用的。 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 【单选】 (一) (二) (三) (四) (五)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1.11 > 【了解】观察法 【了解】调查法 【了解】测验法 【掌握】实验法

原则 (一) (二) (三) (四)

【能够区分】应激状态: ___________ 。 ________ 是人的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选择性和集中性。 【单选】注意具有如下三项功能:① 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 。 【简答】不随意注意产生的条件 (一) 客观方面的因素主要有: 1. ________ 。 2. _________ 。 3. 。 4. 。 (二) 主观状态包括: 1. ________ 。 2. _________ 。 【简答】随意注意产生的条件 (一) _______ 。 (二) _______ 。 (三) ________ 。 (四) _________ 。 随意注意可以发展为随意后注意。 注意的特征 (一) _______ 。 (二) _______ 。 (三) 【区分】 __________ 。 (四) 。 【论述题】如何运用注意的规律组织与调节学习的过程? (一) _______ 。 (二) _______ 。 a ) ______ 。 b ) ______ 。 c ) ______ 。 (三) _______ 。 【区分感觉与知觉】 感觉是 _________ ;知觉是 ____________ 。 【选择】感觉的种类: ___________ 。 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阀限成 关系。 刺激物持续作用于某一感受器,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 __________________ 。 “人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人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说的就是 _________________ 两种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 两种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 _________ (吃完苦药后喝白开水,会觉得水变甜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叫做联觉。(例如在寒冷的冬天一件红色的羽绒服给人 的感觉,要比一件白色或蓝色的羽绒服温暖) 【判断】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空间知觉: 。 时间知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运动知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3.10、 3.11、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读书笔记

13级汉语言文字学王昆20130589 《文字学概要》读书笔记 摘要 《文字学概要》是裘锡圭先生文字学理论方面的一部专著。本书结合传世文献、出土文字资料及考古发现,全面讨论了有关汉字的性质,汉字的形成、发展、演变,汉字结构类型,文字假借,文字分化与合并,字与字的形音义关系以及汉字整理和简化等问题,分析深入、论证严谨、见解深刻而多有创意,对汉语言文字学的研究和教学作出了很大贡献。 关键字:文字汉字字形 一作者简介 裘锡圭先生主要从事文字学、古文字学和古典文献学(先汉部分)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也从事先、汉史的研究。曾参加望山楚简、曾侯乙墓文字资料、郭店楚简、银雀山汉简、马王堆汉墓帛书和湾汉墓简牍等出土文字资料的整理考释工作。著有《文字学概要》、《古代文史研究新探》、《古文字论集》、《裘锡圭自选集》、《文史丛稿——上古思想、民俗与古文字学史》、《裘锡圭学术文化随笔》、《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等,学术论文汇编《裘锡圭学术文集》于2012年出版。二读书笔记 第一章文字形成的过程 (一)文字定义 狭义派认为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广义派认为人们用来传递信息、表示一定意义的图画和符号,都可以称为文字。“文字”可以指一个个的字,也可以指文字系统。

(二)文字的产生 文字产生前,人们曾用文字画来记事或传递信息。阶级社会形成前夕,原始文字才有了产生的可能。在原始文字阶段,文字和图画是长期混在一起使用的。 首先产生的是跟图画有明显界限的文字,如“大”;人、鹿这一类具体事物的象形符号随后产生,这二者称为表意字。然后使用跟所表示的对象没有在联系的硬性规定符号的记号字产生。随后为了克服表意字和记号字局限性造成的困难,表音的假借字应运而生。表意字和假借字的出现,是文字形成过程正式开始的标志。最后,为了克服假借引起的字迹混淆现象,又造了形声字。 第二章汉字的性质 (一)意音文字 文字的性质取决于它所使用的符号的性质。文字所使用的符号称为“字符”,可分意符、音符、记号三类。在象形程度较高的早期阶段,汉字基本上是使用意符和音符的一种文字体系;后来随着字形、语音、字义的变化,逐渐演变成使用意符、音符和记号的一种文字体系(隶书)。前者可以称为意音文字,后者可以称为意符音符记号文字。而记号大都是由意符音符演变而来,且大部分字仍由意符音符构成,也称此阶段的汉字为后期意音文字。 (二)语素-音节文字 意符只跟文字所代表的的语素意义有关,记号只能起把代表不同语素的文字区别开来的作用。它们都不表音,都是属于语素这个层次的字符。所以,汉字里的独体、准合体、合体表意字以及记号字和半记号半表意字,都应看作语素字。汉字既使用表音节的符号,也使用语素层次的符号,所以汉字不应简单地称为语素文字,而应该称为语素-音节文字。

最新心理学考试知识点整理

1、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况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 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其目的是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着点,增加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 以促进学习的迁移。 定势,也叫心向,指的是先于一定活动而指向 这种活动的心理准备状态。它对于学习迁移既 有可能产生积极影响,也可能起阻碍作用。 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人缺乏 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 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它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 和怎么做的问题,因此也称步骤性知识或过程性知识。 2、社会自我,是指个人对自己的社会属 性的意识,包括对自己在各种社会关系 中角色、地位、权利、人际距离等方面的意识。 3、形式训练说,心理学基础是官能心理学, 人的心灵由意志、记忆、思维、推理等官 能组成。心灵的各种官能是各自分开的实体, 分别从事不同的活动,各种官能可以像肌肉 一样通过练习来增强力量。 4、皮格马利翁效应,教师对学生期望、期待、 热情关注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和人格品质的 一个重要因素。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发生变化, 产生了偏爱的心理和情感,从而使学生心理与 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并促进了预期期望效果的达成。 5、自我效能感,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 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6、遗忘的干扰说,遗忘是由于在学习 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干扰的结果。 一旦排除了干扰,记忆就可以恢复。 教学效能感,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 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 7、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 个人具备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能直 接陈述的知识。这类知识主要用来回答 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 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 8、消极强化,是通过厌恶刺激的排除 来增加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9、理想自我,是个体从自己的立场出 发对将来的我的希望,也即对想象中的 我的认识。理想自我是个体想要达到的 完善的形象,是个人追求的目标。 10、社会助长,也称社会助长作用,指个 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或与别人 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

文字学概要笔记详细

一.文字形成的过程(P1~P9) 1.文字的定义 狭义文字:文字是纪录语言的符号。(本书采用的立场) 广义文字:具有信息传递功能的表示一定意义的图画和符号 2.汉语“文字”的所指 文字个体~文字体系(有必要称为文字体系以区别于文字) 文字个体——指一个个的字 文字体系——用来指记录某种语言的文字符号的整个体系。 3.文字形成的过程 前文字阶段 文字画:具有文字性质或功能的图画——在文字产生之前,人们曾经用画图画和作图解的办法来记事或传递信息,通常把这种图画和图解称为文字画或图画文字。 图画文字(按照文字的狭义用法来看这个名称不恰当) 文字产生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P1:通常要到阶级社会形成前夕, 表示数量的符号与数字的区别P2:四道线或四个点,可能在某一场合代表四天时间,在另一场合代表四个人,在某一场合代表四头鹿,它们所代表的对象不确定——记数符号 亖鹿——数字 独立创造文字体系形成的描绘:只能勾勒一个粗线条的轮廓:如方(口) ◆文字图画混合使用的原始阶段(古老文字必经的阶段)——即文字和图画长期混在一起使用 最大特点是表意手法的残存── ×表意字随语言环境改变字形 ×文字排列方式与词序的关系 文字体系的形成过程 表意字(记号字) 象形字 假借字P4 形声字 ◆表意字 a最先产生的文字是表意字_意义难以用一般的象形方法产生 (数词、虚词、形容词、简单图画无法表现的具体事物) b文字画阶段就有表意方法:象征等曲折表达的方法 c.表意字和抽象表意图画的本质区别 d记号字以及表意字和记号字的局限 ◆假借字 a产生直接原因:克服记号字和表意字局限性造成的困难~表音 b假借的道理是谐音──谐音在文字产生之前就已经在语言中广泛存在了 c表意和假借这两种造字方法的产生在时间上的关系──几乎是同时发展起来的 d文字形成过程正式开始的标志:表意字和假借字的出现 e假借造字法的优点和劣势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第一章 心理学概论重点试题解析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第一章心理学概论重点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动机、需要、兴趣和世界观等心理成分属于( )。 A.心理动力B.心理过程C.心理状态D.心理特征 2.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来,人们平时表现出来的满意、喜爱、厌恶等主观体验属于( )。 A.态度B.情感C.情绪D.认知 3.( )是一种对事物进行深入认知的需要,是需要的具体体现。 A.动机B.兴趣C.意志D.认知 4.人在认识客观世界时,能在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地改造世界。这种自觉的能动性,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心理学把这种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叫做( )。 A.意志过程B.行动过程C.认知过程D.情绪过程 6.唯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A.笛卡尔B.冯特C.洛克D.华生 7.( )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意识经验,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三种元素。 A.经验论B.构造主义C.行为主义D.机能主义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唯理论认为只有理性才是真理的唯一来源 B.经验论认为一切知识和观念都是后天从经验中获得的 C.经验论否认客观的物质世界是外部感觉的源泉 D.构造主义强调内省的方法 9.人不仅能直接感知个别、具体的事物,认识事物的表面联系和关系,还能运用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去间接地、概括地认识事物,揭示事物的本质联系和内在规律,这是由于人有( )。 A.意识B.理智C.感觉D.思维 10.在个体心理系统中,最具有稳定性的是( )。 A.心理动力B.心理过程C.心理状态D.心理特征 二、填空题 1.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发表了( )一书,标志着现代认知心理学的正式诞生。 2.德国著名心理学家( )l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是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3.西方心理学的理论流派主要有( )、( )、( )、( )、( )。 4.( )的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重视对异常心理和异常行为进行分析,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

大学心理学期末考试要点归纳

心理学要点 一、名词解释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3、无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做意志的努力的注意。无意注意不是 由意识控制的注意,也叫不随意注意。 4、有意注意又称随意注意,它是有预定目的,在必要时还需做一定的意志努力的注意。 5、兴趣是指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并在其中产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心 理倾向。人类的兴趣表现在力求认识世界,因此又叫认识兴趣。 6、意识:心理反应具有不同的形式,意识是心理反应的最高形式,是人类特有的心理 现象。广义的意识是作为直接经验的个人的主观印象,表现为知、情、意的统一。 】 7、无意识是相对于意识而言,是指个体不曾察觉到的心理活动的过程。 8、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9、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10、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人们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 和从事过的活动,都会在人们头脑中留下不同程度的印象,这就是记的过程;在一定的条件下,根据需要这些储存在头脑中的印象又会被唤起,参与当前的活动,得到再次应用,这就是忆的过程。 1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是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反映。 12、创造思维是指运用新颖、独特的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产生新思想、新假设、新 原理的思维。 13、想象是对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事物新形象的过程。 14、无意想象是指没有预定目的的、不自觉的想象,又称不随意想象。 \ 有意想象是指有预定目的的、自觉进行的想象,又称随意想象。 15、情绪和情感是个体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其需要所产生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16、意志是人自觉的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己的行为,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 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17、能力是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是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人们顺利 完成某种活动的必要的心理条件。 18、人格是指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模 式包括了个体独有的、稳定而统一的各种特质或特点的总和。 19、性格是指人对现实具有评价意义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性格是个性 中比较稳定的、独特的、起核心作用的心理特征。 20、气质是指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和灵活性方面的典型的、稳定的动力方面的心 理特征。 '

2019年北京语言大学文字学经验(语用文字都适用)

2019年北京语言大学文字学经验(语用文字都适用) 写在前面: 我本科是普通一本,汉语言文学专业,初试成绩分数不高,本来没打算写经验贴也没啥经验,但是有小可爱强烈“抗议”文字学资料太少,所以希望能够帮到考文字学的小伙伴。当然我只是提供参考,形成自己的复习体系才是最适合自己的。 专业课: 因为没有明显的分期,就直接一起来,可能就比较乱,因为我的时间真的很乱。 其实说开始准备的时间的话是大三上的寒假前开始的,也就是1月差不多,我把参考书都从图书馆借了过来,每本书的重点也标注了一下,这期间完成的是北语两位老师的讲义都看了一遍了,现汉的书翻了一遍,古汉文选大概就三四篇,因为本科是上过现汉,翻一下大概调动一下思路,然后2月就回家了,在家就不学习的哈哈~再开始是3月中旬,开始认真看现汉的书,这时候是无压力的看,就把书上所有的字都看过去,包括下面的小字,像修辞不考的我就没看。后来去重新听了我们现汉老师的课。看完一遍其实是没啥感觉的,我看的也算快的,大概一周看完了。第二遍是把书和程娟老师还有郑贵友老师的讲义结合着看的,其实是会有很多问题,会摘抄出来,我当时报了新祥旭一对一60课时的通过班,有不懂的问题就课后问教我的学姐。

4月的时候把古汉加进来,我用的是崇文书局的辅导集,翻译我就是看着原文一句一句翻下来,不会的就看注解、辅导书,通假字、异体字这种就用特殊符号标一下,活用是画在注解上,前期自己乱来,后来听了学姐的就用铅笔画出来,第二遍再擦掉再来,保持一天一篇的速度,碰到准备面试,写论文期间就暂停了。到6月我才过了文选第一册。 4月的时候也看了复旦大学出版的《古代汉语教程》,通论很详细,会自己把重点的挑出来记一下,也看了陆俭明老师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从开始到句子分析,是跟着b站上陆老师的视频一起进行的,自己先看一遍书,再跟着视频过一遍,当然整理出了笔记。符淮青老师的词汇我就看了语素,语素义那一块。总结一下就是暑假前,我把现汉书看了三遍,讲义看了两遍,知识点理解的差不多了,还没碰过真题,古汉第一册,《古代汉语教程》,《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我这个进度应该还算慢的,建议文选早点开始,不要拖后腿,书一定要多看几遍,真的去理解,参考书这两本我还是建议看的,古汉还是注重积累) 7、8月是暑假了,就非常规律了。 6:45-7:15 英语单词, 7:45-9:00 政治, 10:00-11:30 古汉第二册, 13:15-14:00 前期是语纲教材,后来教材看完了就是沈阳老师的《十五讲》,这本书也建议看吧,会把语纲一些知识点讲的很清楚,

《心理学》期末必考考试知识点总结

心理学导引 第一章心理学概观 第一节什么是心理学 一、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和行为的科学。 2、科学的基本特征:客观性,验证性,系统性 二、 1、心理学的目标: (1)描述:客观地陈述事实,不涉及价值判断,也不寻求原因,只是将研究问题的有关现象呈现出来。如认知能力和心理社会能力的发展趋势; (2)解释:揭示事实的原因,分析现象间的前因后果。如抑郁性别差异的ABC理论; (3)预测:根据已有的知识和信息去估计某种事物或现象在将来发生的可能性。如判别分析; (4)控制:采取措施,使事物朝着人们所希望的方向发展,避免消极事件的发生或将其危害减小到最低程度。如书写考试焦虑可提高考试成绩。 描述和解释属于理论任务,预测和控制则属于应用任务 第二节心理学的方法 一、 科学方法的6个基本步骤:观察;对问题进行定义;提出假设;收集证据和检验假设;发表研究结果;建构理论 二、主要研究方法 1、观察法: (1)定义:是由研究者直接观察记录研究对象的行为,从而了解事物的特征或规律性的方法。 (2)优缺点: 优点:适合特点的研究问题;所观察的行为是亲眼所见,其行为和心理很少干扰,能收集到第一手资料;被观察者不知道自己正在被观察,保持了资料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缺点:观察者处在被动地位,只能消极等待预期行为的出现;自然条件下行为难于按照人的主观意愿发展,结果难于重复;观察结果易受无关因素影响。 (3)注意事项:观察者效应;观察者偏差;拟人化错误 2、实验法: (1)定义:控制无关变量。操纵自变量从而了解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方法。 (2)优缺点: 优点:能控制无关变量,推论因果关系;研究者处于主动地位,可有计划引起某种行为现象发生;可使某种行为在不同条件下重复发生,反复观察验证。 缺点;有些问题无法以实验的方法进行探讨。 (3)典型概念: 安慰剂效应:指没有实验操纵时,被试的行为也发生了改变 3、相关法: (1)定义:了解两种变量之间关联到什么程度的方法 (2)优缺点: 优点:适合研究不容易被操纵或者因伦理学原因无法操纵的心理现象;可以显示变量间的共变关系甚至做出预测。

文字学概要读书笔记

文字学概要读书笔记 【篇一:裘锡圭《文字学概要》读书笔记】 13级汉语言文字学王昆 20130589 《文字学概要》读书笔记摘要 《文字学概要》是裘锡圭先生文字学理论方面的一部专著。本书结 合传世文献、出土文字资料及考古发现,全面讨论了有关汉字的性质,汉字的形成、发展、演变,汉字结构类型,文字假借,文字分 化与合并,字与字的形音义关系以及汉字整理和简化等问题,分析 深入、论证严谨、见解深刻而多有创意,对汉语言文字学的研究和 教学作出了很大贡献。 关键字:文字汉字字形 一作者简介 裘锡圭先生主要从事文字学、古文字学和古典文献学(先秦秦汉部分)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也从事先秦、秦汉史的研究。曾参 加望山楚简、曾侯乙墓文字资料、郭店楚简、银雀山汉简、马王堆 汉墓帛书和尹湾汉墓简牍等出土文字资料的整理考释工作。著有 《文字学概要》、《古代文史研究新探》、《古文字论集》、《裘 锡圭自选集》、《文史丛稿——上古思想、民俗与古文字学史》、《裘锡圭学术文化随笔》、《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等,学术论文 汇编《裘锡圭学术文集》于2012年出版。 二读书笔记 第一章文字形成的过程 (一)文字定义 狭义派认为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广义派认为人们用来传递信息、表示一定意义的图画和符号,都可以称为文字。“文字”可以指一个 个的字,也可以指文字系统。 (二)文字的产生 文字产生前,人们曾用文字画来记事或传递信息。阶级社会形成前夕,原始文字才有了产生的可能。在原始文字阶段,文字和图画是 长期混在一起使用的。首先产生的是跟图画有明显界限的文字,如“大”;人、鹿这一类具体事物的象形符号随后产生,这二者称为表 意字。然后使用跟所表示的对象没有内在联系的硬性规定符号的记 号字产生。随后为了克服表意字和记号字局限性造成的困难,表音 的假借字应运而生。表意字和假借字的出现,是文字形成过程正式

心理学考试重点

心理学考试重点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心理学考试重点 1.1、 心理学是研究 的科学(研究心理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1.2、 从心理活动的动态变化过程、相对持续状态和比较稳定特征这三个维度 来看,又可以把人的心理活动分为 、 和 三个方面。 1.3、 1.4、 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首先, 。其次, 。最后, 。 1.5、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是脑的机能,并不等于说脑能自发的产生心理。 是心理活动的源泉。 1.6、 心理的环境基础 ? :气候、噪音、污染和灾害等。 ? :造成从众心理。 1.7、 ( )是行为主义观点的创始人之一。 心理现象 ——注意、心境、激情、犹豫、灵感 ——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 ——对事物的态度体验过程 ——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价值观

1.8、 ( )提出的精神分析观点(精神分析学派)是唯一在临床上应用 的。 1.9、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1.10、【单选】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一)。 (二)。 (三)。 (四)。 (五)。 1.11、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一)【了解】观察法:。 (二)【了解】调查法:。 (三)【了解】测验法:。 (四)【掌握】实验法:。 2.1、【能够区分】应激状态:。 2.2、是人的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选择性和集中性。 2.3、【单选】注意具有如下三项功能:①。②。③。 2.4、【简答】不随意注意产生的条件 (一)客观方面的因素主要有: 1.。 2.。 3.。

《古汉语文字学概要》期末作业

《古汉语文字学概要》期末作业答案 下编古文字学 第一章甲骨文 习题解析 一、填空:一、填空: 1、《铁云藏龟》是一部甲骨文著录书,作者是清代刘鹗;《殷墟文字甲编》和《殷墟文字乙编》的编者是董作宾,《卜辞通纂》的著者是郭沫若。 2、甲骨学先驱期的代表人物有王懿荣、刘鹗、孙诒让,奠基时期的代表人物有罗振玉、王国维,形成时期的代表人物有董作宾、郭沫若、唐兰,低潮时期的代表人物有董作宾、于省吾,高潮时期的代表人物有陈梦家、李学勤,停止时期的代表人物有裘锡圭、张政烺,繁荣时期的代表人物有李学勤、裘锡圭。 二、解释下列名词术语。 1、殷墟:商王朝晚期都城的遗址,是殷商甲骨文的出土地,在今天河南省安阳市西北小屯村一带。 2、甲骨文:殷周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最古老的汉字。其中商代的甲骨文记载了商代晚期270多年间的占卜、祭祀、战争、农业、畜牧、渔猎等社会活动,是研究商代社会的重要材料。 3、王懿荣:清末山东福山人,金石学家,发现甲骨文的第一人。 4、刘鹗:清末江苏丹徒人,字铁云,《老残游记》的作者,是第一部甲骨文著录书《铁云藏龟》的编者。 5、孙诒让:清末浙江瑞安人,国学大家、教育学家,第一个对甲骨文进行考释工作的人,著作《契文举例》。 6、罗振玉:清末江苏山阳人,著名学者,在保存整理古籍、确定甲骨文出土地以及考释甲骨文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董作宾甲骨文断代学说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董氏根据世系、称谓、贞人、坑位、方国、人物、事类、文法、字形、字体等十项标准 四、罗振玉、王国维、唐兰、陈梦家在甲骨文研究方面的著作各有哪些?

罗振玉的著作有《殷墟书契》《殷墟书契菁华》《殷墟书契后编》《殷墟书契考释》等。 王国维的著作有《戬寿堂所藏殷墟文字考释》《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续考》(论文)等。 唐兰的著作有《殷虚文字记》《天壤阁甲骨文存考释》等。 陈梦家的著作有《甲骨断代学》(论文)《殷虚卜辞综述》等。 五、简述甲骨文的发现及研究概况。 甲骨文于1899年被发现,第一个发现甲骨文的学者是金石学家王懿荣。刘鹗第一个将收集到的甲骨片选拓著录成《铁云藏龟》一书。孙贻让研读《铁云藏龟》,写出了第一部考释甲骨文的著作《契文举例》。罗振玉经过多年调查,发现了甲骨文的真正出土地安阳小屯村,同时对甲骨文作了大量的收集整理和考释工作。王国维对甲骨文的考释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根据甲骨文发现了商代晚期殷王的世系,证明了《史记·殷本纪》殷王世系的真实性,同时纠正了其中的错误。其后在郭沫若、董作宾、唐兰、于省吾、陈梦家、李学勤、裘锡圭等人的相继努力下,甲骨文在发掘、整理、考释、断代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 六、将下列作者与其相应的著作连线。 刘鹗契文举例 王国维卜辞通纂 郭沫若古文字学导论 孙诒让殷墟卜辞所见先公先王考 罗振玉甲骨文断代研究例 董作宾铁云藏龟 唐兰殷墟书契(前编)、殷墟书契后编 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 于省吾殷墟文字甲编 殷墟文字乙编 甲骨文合集 甲骨文字释林 两周金文辞大系 第二章殷周金文 习题解析 一、填空: 1、标准器断代法 2、《西周铜器断代》; 1、郭沫若创立的金文断代法是标准器断代法。 2、陈梦家有关金文断代的论文是《西周铜器断代》,该文将西周12王分为武王铜器、成王铜器、成康铜器、康王铜器、昭王铜器、穆王铜器、共王铜器、懿王铜器、孝王铜器、夷王铜器、厉王铜器、宣王铜器、幽王铜器期? 二、解释词语: 1、金文:古代铜器上所铸、刻的文字,通常指殷、周、秦、汉铜器上的文字,又称“钟鼎文”、“吉金文字”等。 2、吉金:指鼎彝等古器物。“吉金文字”即铸、刻在鼎彝等古器物上的文字。“吉”是

医学心理学考试复习要点

考试复习要点 考点: 一、医学心理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 1、医学模式的转变 2、预防疾病战略转变 3、临床医疗工作的需要 4、改善医患关系 二、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是研究心理因素在人的疾病和健康及其相互转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2、研究任务是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将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医学,已达到防病治病和增进健康的目的 3、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实验、测验、评定评估等 心理测验法与评定量表法的优点和缺点有哪些? 【例题】关于医学心理学实验研究方法的主要特点,正确的是 A只在实验室中完成B只以人为实验对象C只记录生物学指标D只在有目的的、控制某些条件进行E只使用现代仪器答案是D 三、医学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及其学派 1、精神分析基本理论弗洛伊德将人的心理活动分为三个层次,即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 正常人的心理活动大部分都是在潜意识中进行,因其不能进入意识领域,所以都得不到满足。他认为童年时压抑在潜意识中的心理冲突是引起各种心理障碍、心身疾病的根源。治疗原则是通过自由联想、释梦、催眠、移情等方法挖掘出其压抑的潜意识冲突,予以解释并在意识领域消除。 2、心理生理学理论坎农等认为心身是统一的,心理因素对健康及疾病产生的影响必须通过生理活动作为中介机制,生理中介是指通过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三个调节系统而对人体健康发生影响,如抑郁、愤怒、焦虑、紧张等负性情绪、不良认知或不健全人格将首先通过影响三大调节系统的活动而影响各内脏功能,产生各种心理障碍的躯体症状,或引起心身疾病。 3、行为学派理论巴甫洛夫、华生等认为,人一切行为、习惯、生活方式都是对外界刺激S的反应R,即通过学习得来的,又称学习理论,学习有三种类型:经典条件发射、操作和条件反射、社会观察学习。 行为学派理论认为,各种心理疾患和心身疾病的产生都是通过错误的学习而学习的条件反射。治疗的原则是通过不强化而使已建立的错误反射消失或消退。 4、人本主义理论马斯洛等认为,行为学派只研究行为,并把行为看作是对刺激的反应,只强调环境影响,而不重视对人的本性的研究,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是向上的,是要自我实现的。自我实现即是发挥个人各种潜能,如创造性、友爱、自尊、理想及对真善美公正价值的追求动力。自我实现即指人的这些潜能的充分实现。他们认为人的各种心理障碍和心身病症的产生都是自我实现受到环境的阻碍而不能实现的结果。治疗原则是降低期望值,增强应对环境的能力。 【例题】下列有关心理、行为障碍论述的观点中,符合精神分析理论的是 A错误的信念B错误的学习C潜意识中的冲突D三大生理中介紊乱E自我实现受阻答案是C 【例题】行为主义理论认为,行为、习惯、生活方式源于 A本能B潜意识C学习D人格E情趣答案是C 【例题】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认为A心身是统一的B在健康和疾病问题上应将人视为一个整体C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和生物因素都影响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发生D以上都

心理学期末考试要点总结

心理学期末考试要点总结 第一章心理学概说 1.1897年冯特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科的成立。 2.亚里士多德《灵魂论》人类最早的心理学方面的著作。 3.从心理活动的动态变化过程、相对持续状态和比较稳定特征这三个维度来看,又可以把心理活动分为: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和心理状态三个方面。 4.辨证的心理观包括:①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②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5.精神分析观点是由奥地利精神病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来的,是解释心理、意识、行为的一种独特的观点,也称为精神分析学派。 6.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在一定时间内有目的、 有计划地考察和描述人的各种心理活动,以及行为表现、收集研究资料的一种方法。 调查法:是以提问的方式搜集资料以确定各种是事实间联系或关系的方法。测验法:是通过运用标准化的心理量表对被试的某些心理品质进行测定来研究心 理的一种方法。

实验法:是指在观察和调查的基础上,对研究的某些变量进行操纵或控制,创设 一定的情境,以探求心理现象的原因、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心理状态概述 1.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选择性和集中性。 2.注意的三项功能:①选择功能,注意能使心理活动选择有意义的、符合需要并与当前活动任务一致的各种刺激,抑制并排除那些无意义的、附加和无关的刺激。 ②保持功能,注意可以是其对象的映像和内容在意识中保持下来,直到完成活动或任务为止。 ③调节和监督功能,注意能使人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心理过程,监督所从事的活动,使其朝着一定的方向和目标进行。 3.依据,注意产生和保持的有无目的性和不同的意志努力程度,可以分为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 不随意注意产生的条件:客观因素,①刺激物强度的想对性;②刺激物之间的对比性;③刺激物的变化性;④刺激物的新异性。 主观因素,①人的个性倾向性,如需要、兴趣和价值观 等;②人的心境如何,精神是否健旺,身体疲劳与否,对事物有无期待,以及过去的知识经验等。

文字学概要模拟试题一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文字学概要 模拟考试试题一 一、填空题(共20小题,每小空1分,共20分,填错不得分,也不扣分) 1.跟图画有明确界线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出现,是文字形成过程________的标志。 答案:表意字、假借字、正式开始 2.商代和西周时代铜器上所见的________,有一小部分跟原始社会的________很相似。 答案:族徽、几何形符号 3.由________变为________,是字体演变过程中最容易觉察到的变化。 答案:象形、不象形 4.根据唐兰先生的意见,古文字按照时代先后和形体上的特点,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四类。 答案:商代文字、西周春秋文字、六国文字、秦系文字 5.秦系文字也跟其他古文字一样,有________、________之分。秦系文字的俗体就是________形成的基础。秦系文字形体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字形________程度的不断提高上。 答案:正体、俗体、隶书、规整匀称 6.在汉字形体演变的过程里,由________变为________,是最重要的一次变革。 答案:篆文、隶书 7.汉代行用的字体,除隶书之外还有________。“草”字在古代可以当________、________讲。草书之“草”大概就取这种意义。 答案:草书、粗糙、简便 二、判断对错(对的打“V”,错的打“X”,每小题2分,合计20分) 1.汉字属于表意文字。 答案:X 解析:有表音成分 2.汉字属于语素文字。 答案:X 解析:仅一部分是语素文字 3.甲骨文是最早的汉字。 答案:X 4.形声字的形旁都是义符。 答案:V 解析:通过字义表示 5.族名金文的字体比早期甲骨文古老。

北大中文系考研参考书目

汉语言文字学: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202俄、203日、240法、241德任选一门 623汉语言文字学 853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基础 618包括“现代汉语”和“汉语史及古文字学”两个部分,考生根据报考方向选做。 839包括大综合50分(一级学科命题,考试内容为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及中国历史文化的基础知识)和语言学基础100分(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 北京大学汉语言文字学考研基本参考书目(现代汉语类方向) 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现代汉语》 沈阳、郭锐《现代汉语》 朱德熙《语法讲义》 朱德熙《语法答问》 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 陆俭明、沈阳《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 林焘、王理嘉《语音学教程》 王理嘉《音系学基础》 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现代汉语专题教程》 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

李小凡、项梦冰《汉语方言学基础教程》 郭锡良《古代汉语》 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 陈保亚《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17年北京大学汉语言文字学考研参考书与资料,供众考生参考。专业名称、代码:汉语言文字学(050103) 专业所属门类、代码:文学(05) 一级学科名称、代码:中国语言文学(0501) 所属院系:北大中国语言文学系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或 202 俄语或 203 日语或 253 法语或 254 德语 ③625 汉语言文字学 ④836 语言学基础 研究方向: 01.现代汉语 02.汉语方言 03.汉语史 04.古文字学 05.中文信息处理 06.对外汉语教学 汉语言文字学考研参考书目: 1.《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著,王洪君、李娟修订,北京大学出版社; 2.《现代汉语专题教程》,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3.《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陆俭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