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技术企业能力演化路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第22期科技管理研究ScienceandTechnologyManagementResearch2012No.22
收稿日期:2012-02-14,修回日期
:2012-06-08
项目来源:广西大学科研基金项目“基于技术演化观的新兴技术企业能力提升机制研究
”(XBS1100003)
doi:10.3969/j.issn.1000-7695.2012.22.003
新兴技术企业能力演化路径研究
程跃
(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西南宁530004)
摘要:利用熊彼特创新理论证明了新兴技术的形成和发展需要企业能力动态演化,进而得出新兴技术演化对企
业能力演化的影响机制,并实证检验了新兴技术演化作用下的企业能力演化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动态能力是
新兴技术演化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新兴技术的演化最终促进的是企业静态能力的提升,但动态能力在对静态
能力进行重构和整合、满足新兴技术对企业能力不断提出新要求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
关键词:新兴技术;企业能力;演化路径;竞争优势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0-7695(2012)22-0012-06
StudyonEvolutionaryPathofCapabilitiesinEmergingTechnologyCompanies
CHENGYue
(SchoolofPublicManagement,GuangxiUniversity,Nanning530004,China)
Abstract:Schumpeter'sinnovationtheorydemonstratestheformationanddevelopmentofemergingtechnologyneedsofdy-
namicevolutionofcapabilities,andthusarrivesattheinfluencemechanismofemergingtechnologyevolutiontocapabilities
evolution.Onthisbasis,weempiricallytesttheevolutionalpathofcapabilitiesbytevolutionofemergingtechnology.The
resultsshowthat:dynamiccapabilitiesisanecessarybutnotsufficientconditionforevolutionofemergingtechnology,and
theevolutionofemergingtechnologyfinallypromotestheenhanceofstaticcapabilities,butdynamiccapabilitiesplayanim-
portantroleinthereconstructionandintegrationofstaticcapabilitiesandmeetingnewdemandsbyemergingtechnology.
Keywords:emergingtechnology;capability;evolutionalpath;competitiveadvantage
目前,新兴技术管理正在成为管理科学研究领域中一个新的研究方向[1]。新兴技术在给国家和企业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善于发展和管理新兴技术的企业将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2]。对新兴技术的管理并非一场“新竞赛”,而是一场“不同的竞赛”,不同的竞赛需要不同的竞争规则。那么一个企业到底应该如何发展和管理好新兴技术?为什么有些企业在高度不确定的外界环境下依然能够获得好的经济效益?实际上,企业资源和能力的异质性是根本的决定因素,拥有自己的核心能力,并能够根据外界环境变化适时重组、整合和构建新核心能力的企业才能够享有新兴技术所带给我们的惊喜。因此,可以说企业能力理论为新兴技术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突破口。不同的技术需要不同的能力,新兴技术的发展更需要企业不断更新和重构自身的能力,这必将引起企业能力的动态演化。因此,在企业能力推动新兴技术发展的过程中,新兴技术反过来也会促使企业能力发生相应的改变,能力的改变又将进一步对企业提高竞争优势发挥作用。目前已有一些针对企业能力推动新兴技术演化及两者作用关系的研究[3-7],但对于新兴技术发展
过程中企业能力演化路径方面的实证研究则寥寥无
几,因此,本文将结合熊彼特经济学和企业竞争优
势理论,通过实证的方式研究新兴技术企业的能力
演化路径,以期更加深入地理解两者的相互作用
关系
。
1
熊彼特创新对企业能力演化的解释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认为,社会依靠创新而不断
创造新的经济结构并进而破坏旧的经济结构,通过
这种“创造性破坏”的过程,社会经济得以发
展
[8]
。
历史上每一次大规模的创新都会淘汰旧的技
术和生产体系,并借此建立起新的技术和生产体
系[9],由此带来技术和生产体系的持续更新以及螺
旋式演进。同时,熊彼特还认为能够推动这种技术
和经济系统持续演化的创新之根本动力是来自于企
业的(主要是企业家精神)。而后的新熊彼特创新
理论在此基础上把焦点聚集到了企业的知识、学习
以及资源调配能力等与创新的关系上,认为企业是
以自身所拥有的知识和能力参与创新的,创新及其
程跃:新兴技术企业能力演化路径研究
所引发的技术经济系统变革为企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10-11]。也就是说,创新能够引起技术和经济系统不断发生“创造性破坏”过程,导致其发生螺旋式演进,而由于不同的技术经济系统要求企业具有不同的知识和组织能力,同时在技术创新实现的过程中也需要与所在的技术经济系统进行匹配,因此创新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必然要求企业对自身做出适当的变革。因此,可以认为熊彼特经济学对企业能力理论的最大启示是:由创新所导致的对技术经济结构的“创造性破坏”必然要求企业能力进行适当地调整,连续性的技术创新要求企业能力进行巩固和提高,不连续性的技术创新则要求企业能力进行重构和整合,同时技术发展不同时期对企业能力的要求也是不同的[12]。2新兴技术演化对企业能力演化的影响机制通过上面对熊彼特创新理论以及在该思想的指导下所形成的新熊彼特创新理论的介绍,可以发现熊彼特式创新是需要企业发展新能力的,而我们所说的不连续性创新是一种熊彼特式创新,不连续性创新所导致的新兴技术也必然是一种熊彼特式创新,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建立在不连续性创新基础上的新兴技术必然要求企业能力进行重构和整合,同时新兴技术在发展过程中所开展的连续性创新也需要企业能力不断进行巩固和提高。因此,新兴技术的形成和发展通常会带来企业能力的演化。新兴技术演化对企业能力演化的作用机理可以用图1表示出来。图1新兴技术演化对企业能力演化的作用机理3研究设计及假设一般来说,新兴技术的演化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我们很难用一个或几个变量来加以度量,并且时间和成本的限制也使我们很难取得数十个甚至数百个样本的新兴技术演化时间序列变量,但是,如果从新兴技术演化结果的角度来进行考虑,我们通常认为新兴技术的成功演化会为企业带来持久的竞争优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会明显得到提高,同时企业竞争优势的提升也会激励企业进一步发展新兴技术,因此可以从企业竞争优势的角度来对新兴技术是否成功演化进行度量。另外,能力学派通常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所具有的开发独特产品
、
独特技术以及独特营销的能力,它能够为企业带来
竞争优势[13],也就是说企业能力与企业竞争优势的
提升之间也存在必然的联系,因此可以利用企业竞
争优势这一概念将新兴技术和企业能力之间建立起
联系。那么本文将把企业竞争优势作为新兴技术演
化的测度变量来研究新兴技术演化如何促进企业能
力演化
。
3.1
研究框架设计
3.1.1
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来收集样本,对
于新兴技术产业主要选取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
、
现代生物和新材料等典型新兴技术产业,并进一步
将企业主营业务为新兴技术的企业定义为新兴技术
企业,同时对样本的选择设置了如下的标准
:(1)
企业规模在20人以上;(2)公司成立年限在1年以
上;(3)问卷的填写者主要是公司的高层或中层主
管,这主要是考虑问卷涉及到关于公司的文化、战
略等问题,选择公司主管来填写有助于保证结果的
真实性。主要选择在北京、成都、绵阳、广州、深
圳、沈阳、南宁、上海等地的样本。考虑到新兴技
术的发展阶段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所以,一方面根
据所搜寻到的企业名录采取资料查询、电话访问和
面对面访谈的方式将样本的总体缩小为所发展的新
兴技术已处于成长期或成熟期的企业,再进一步采
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在调查过程中首先采取电话
、
发送邮件和面对面交流的方式与企业主管取得联系
,
确认可以填写问卷后再通过访谈、邮寄、传真或发
送电子邮件等方式发放问卷,以保证问卷的回收率
及填写的质量。另一方面,也充分利用了电子科技
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和广西大学商学院的良好平台
资源,向这些学校在读的EMBA、MBA学生发放问
卷,并根据以上的标准进一步进行筛选
。
在本次调查中共发放问卷390份,回收281份
,
回收率为72.1%,去除无效问卷(主要包括填写不
完整及处于初创期企业的样本等),实际获得合格问
卷数为186份
。
3.1.2
关键变量度量
对于一个企业的竞争优势,通常可以从财务和
非财务的两个角度来进行衡量,但是无论从哪个角
度来讲,它都应该表现为企业在存续期间能够比竞
争对手创造并且实现更大利益相关者的价值上
[14]
。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其竞争优势通常是一种相对比
较优越的位置或者情形,是在市场竞争中持续高于
行业平均盈利水平或竞争对手的一种相对市场表现
,
因此可以用一个企业在所在行业中的相对位置或与
行业平均绩效的差异程度来衡量其竞争优势的优劣
。
那么,本文就采用感知测量的方法(张钢),从总
销售额、利润水平及市场占有率三个方面来对企业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