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卫星通信系统应用案例分析
美国航天飞机的通信与导航系统研究与应用

美国航天飞机的通信与导航系统研究与应用美国航天飞机的通信和导航系统是航天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担着传输数据和指导空间航行的关键任务。
本文将着重研究美国航天飞机通信与导航系统的发展历程和应用情况。
一、通信系统的研究与应用1. 发展历程美国航天飞机的通信系统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通信系统也不断更新升级。
最初的通信系统仅能实现基本的语音通信和数据传输,随后逐渐引入了视频传输和实时数据收发功能。
现如今,美国航天飞机通信系统已经实现了高速数据传输和脉冲编码调制等先进技术的应用。
2. 技术特点与应用美国航天飞机通信系统采用的是卫星通信技术,通过与地面站和其他航天器的通信协作,实现数据的传输和指令的下达。
通信系统的运作需要保证可靠性和实时性,因此采用了冗余设计和自动切换等技术,以应对各种异常情况。
通信系统广泛应用于地面指挥控制、天气监测、空间站对接等任务中。
二、导航系统的研究与应用1. 发展历程美国航天飞机的导航系统在20世纪70年代得到了快速发展。
最初的导航系统采用了惯性导航和星敏感器等技术,但由于受到地球引力和气象等因素的影响,精度和稳定性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后来,美国引入了全球定位系统(GPS),大大提升了导航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技术特点与应用美国航天飞机导航系统的核心是GPS技术,通过接收卫星信号定位和测量轨道参数,实现航天器的精确定位和轨道控制。
导航系统除了实现自身导航外,还应用于飞行计划的制定、姿态调整和对接任务等。
导航系统的持续发展和升级,使得美国航天飞机能够在任务中获得更高的导航精度和稳定性。
三、通信与导航系统的应用案例1. 地球观测任务美国航天飞机的通信与导航系统广泛应用于地球观测任务,如气象监测、环境监测等。
通过高速数据传输和实时通信,科学家可以迅速获取大量地球观测数据,从而更好地了解和研究地球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2. 载人航天任务美国航天飞机曾用于载人航天任务,通信与导航系统在这些任务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军事智能抗干扰无线通信发展要求及分析

军事智能抗干扰无线通信发展要求及分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军事智能抗干扰无线通信技术也在逐步进步。
在新的军事环境下,智能抗干扰无线通信技术将是未来军事装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对于军事智能抗干扰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分析军事智能抗干扰无线通信的发展要求和分析。
一、发展要求1、提高抗干扰的性能当前,军事智能抗干扰无线通信技术的主要瓶颈在于其抗干扰的性能。
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要进一步提高军事智能抗干扰无线通信技术的抗干扰性能,可以通过增加无线传输的功率及改进传输信号的频率与带宽等手段,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
2、提高安全性军事智能抗干扰无线通信技术在满足信息传输的同时,还要具备高度的信息保密性。
为了保障信息的安全,需要加强网络安全系统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密钥管理机制,增强对于信息拦截和破解的抵御能力,确保机密信息不会被泄露。
3、实现高速率传输在军事行动中,对于信息的实时传输是非常关键的。
为了满足现代军事战争的需求,军事智能抗干扰无线通信技术需要具备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以满足实时传输的需求。
4、增强系统的适应性和智能化在新的战争环境下,不同的军事作战场景对于通信系统的要求是不同的。
因此,军事智能抗干扰无线通信技术需要具备更高的适应性和智能化能力,根据作战环境调整参数,提高通信质量和效率,为军事作战提供更好的支持。
二、分析综合来看,军事智能抗干扰无线通信技术是军事装备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军事智能抗干扰无线通信技术将会不断完善,以满足新的信息化战争环境下的需求。
未来军事智能抗干扰无线通信技术需具有更高的抗干扰性能、更好的信息保密性、更快的数据传输速率,以及更高的适应性和智能化能力。
除此之外,还需要不断提高电磁兼容性,适应不同的战争环境。
综合而言,未来军事智能抗干扰无线通信技术需要依靠高科技和智能化手段,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适应各种复杂的作战环境,为国家的安全保卫做出更大的贡献。
军事卫星通信系统的发展与应用

军事卫星通信系统的发展与应用信息时代的到来和新军事革命的发展, 战争对抗从传统的人员和机械化武器的规模对抗转变为人员质量、信息化武器和信息化的指挥控制体系的对抗,这正在对世界军事领域产生全方位、革命性的影响。
而军事卫星通信系统的变革与发展在此次信息化变革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军事卫星通信在现代军事行动中之所以作用越来越大,地位越来越重要,关键原因在于军事卫星通信可完成众多的军事任务,诸如转发话音和数据,搜集图片和信号情报,提供定位信息,预警敌人的导弹发射以及提供气象数据等,特别是在远程军事通信中更见其独特威力,它为军事指挥官提供的灵活性、实时性、全球通信覆盖能力以及战术机动性均是其他通信媒介难以实现的,英、阿马岛之战、海湾战争、科索沃冲突都充分体现了军事卫星通信的优越性。
一、军事卫星通信在在海湾战争中的应用自上世纪60年代卫星通信进入实用阶段以来,军事通信装备的身影开始在太空出现。
1991年爆发的海湾战争是军用卫星通信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那次战争被认为是第一次信息化战争,以美军为首的多国联军在战争中传输的信息量大得惊人,其中70%~80%是经由卫星传输的,因此,通信卫星一跃而成为美军战时通信的主力。
此后,美军对通信卫星的倚重与日俱增。
在海湾战争中,美军及其盟军共运用了九个系列共23颗通信卫星。
其中,主要有国防卫星通信系统、舰队卫星通信系统、英军的天网卫星和北约卫星通信系统、国际卫星通信系统和国际海事卫星通信系统等,并将研制中的军事战略和战术卫星中继卫星转发器搭载于舰队卫星上,作为连接美国本土与海湾前线的指挥手段。
其中,国防卫星通信系统构成对海湾战区部队实施指挥控制与美国本土、欧洲及太平洋地区进行远程通信的支柱。
在地面战争开始时,开通了105条连接美国与欧洲几个战区间的远程通信线路。
到海湾战争结束时,它提供的多路通信业务占美军通信总量的75%以上。
二、军事卫星通信的优缺点军事卫星通信同现在常用的电缆通信、微波通信等相比,优点缺点如下:一是远。
美军的现代化通信技术:堪称战场WiFi,开创性提升通信效率

美军的现代化通信技术:堪称战场WiFi,开创性提升通信效率21世纪初,美国连续主导了两场战争。
虽然美国为首的联军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正面战场都取得了胜利,但战场上频频出现参战国之间误伤的报道。
有人认为这是两国之间沟通不顺畅造成的。
其实想想根本不可能,作为一个军事联盟,沟通和配合问题是一直都在研究解决的。
而不是上了战场才发现的。
如果说美国和英国之间的误伤是配合问题,那么美军内部之间的怎么解释?其实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已经说明,当时的军事通信技术已经到了需要再进一步的程度了。
于是,美军历经十几年,开发出了一套被称为'战场WiFi'的通信系统。
1、沟通的重要性美国的空中力量非常复杂,除了本家空军之外,陆军、海军和海军陆战队都有飞机。
4个军种的飞机型号虽然不一样,但是用途是重叠的,由此可以看出四家的关系。
再加上每年'军费争夺战'是保留的上演节目,因此4个军种之间的恶劣关系让看似顺理成章的多军种配合,变得暗流涌动。
这里的'暗流涌动'并不是互相拆台,而是无法建立一套凌驾于所有军种之上的指挥通讯系统,大家各自为政,如果需要配合还要增加'转接'的步骤。
刚进入21世纪,F22已经到了马上服役的关键节点。
受当时的技术限制,F22之间可以进行通讯,但与其他机种则无法进行正常联系。
为了让F22和空军,甚至陆军、海军、海军陆战队的不同类型作战飞机正常说话,美国开始立项,要求打造一款通过数据链之类的技术手段,可以进行即时的战术数据交换。
二、空中WiFi技术格鲁曼公司成为了中标的研发公司,他们认为空中单位的沟通只能通过空中解决,于是打造了一架类似于预警机作用的通信飞机——E11A。
E11A外型就像一架普通的支线客机,没有预警机那样标志性的'大盘子'。
如果不是发动机上淡颜色的美军标识,则完全看不出这是军方作战单位。
E11A的作用形象一点就是一座商城,各军种、各类型作战单位如同商城里边的店铺。
美国卫星案例

美国卫星案例美国卫星案例是一个备受关注的事件,它涉及到美国政府和军方的机密信息泄露,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这起案件的发生,不仅对美国国家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也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这起案件的起因。
据报道,美国一枚军用卫星在发射后不久便失联了,这枚卫星携带着大量军事情报和机密信息。
一旦这些信息落入他国之手,将对美国的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因此,美国政府和军方高度重视这起事件,迅速展开调查并采取措施防范可能的后果。
随后,一些线索逐渐浮出水面。
据报道,一名美国军方高级官员被怀疑与这起事件有关。
他被指控涉嫌向外国势力泄露了卫星的轨迹和通讯密码,导致卫星失联。
这一消息一经曝光,立即引起了轩然大波,舆论哗然。
这名官员的行为不仅严重违反了军事保密法,也损害了美国的国家利益,对美国军方的信誉造成了严重打击。
随着调查的深入,更多的细节逐渐浮出水面。
据相关报道,这名涉案官员是受到外国间谍组织的勾引和利诱,出卖了国家的机密信息。
他的行为不仅出卖了自己的良心和国家的利益,也对美国的国家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这起事件的发生,引起了美国政府和军方的高度重视,他们加大了对内部人员的审查和监控力度,加强了对机密信息的保护和防范措施。
在这起案件中,美国政府和军方展现出了强大的应对能力和决心。
他们迅速展开调查,查明真相,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保护国家的利益和安全。
这起案件也提醒了我们,保护国家的机密信息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我们要高度重视并加强对国家安全的保护意识。
综上所述,美国卫星案例是一起备受关注的事件,它不仅对美国国家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也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起案件的发生,提醒我们要高度重视国家的机密信息保护,加强国家安全意识,共同维护国家的利益和安全。
美军战术级卫星通信系统在近距空中支援作战中应用研究

美军战术级卫星通信系统在近距空中支援作战中应用研究王红举1,闫舟2(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研究所,西安 710068;2 空装驻西安地区第七军事代表室,西安 710068)摘 要:近距空中支援作战需要多个作战单元密切协同,为各作战单元之间建立可靠、互操作的通信网络成为近距空中支援作战任务制胜的关键。
本文首先简述美军战术级卫星通信系统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结合CAS任务作战流程研究CAS任务中卫星通信系统应用,最后阐述了CAS 任务涉及作战单元卫星通信系统装备情况。
关键词:近距空中支援;卫星通信;空地协同中图分类号:E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976-(2020)-01-046-06Research on Application of Military Tactical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ystem in Air Support OperationsWANG Hongju, YAN ZhouAbstract:Close air support requires multiple combat units to work closely together, thus establishing a reliable and interoperab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between combat units is the key to winning close air support mission. Firstly, this paper briefly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tactical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system, on this basis the application of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system in CAS mission is studied in the context of CAS mission combat flow. Finally, the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system equipment of CAS combat Unit is discussed.Key words:CAS;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System; Air-ground Coordination0 引言根据美军联合出版物JP3-09.3“Close Air Support”的定义,近距空中支援(Close Air Support,CAS)是由固定翼飞机或旋转翼飞机打击靠近己方部队的敌方目标来支援地面作战的空中行动,是联合火力支援的关键部分,核心目标是为地面部队提供及时、准确的火力支援[1-3]。
美军军事通信卫星发展趋势分析及启示

美军军事通信卫星技术分析卫星通信在现代军事行动中地位越来越重要 ,它为军事指挥官提供的灵活性、实时性、全球通信覆盖能力以及战术机动性均是其它通信媒介难以实现的。
迄今为止 ,世界各军事大国均已拥有自己的军用卫星通信系统 ,美、俄、英等都发射了几代军事通信卫星 ,形成了综合的、全球的军用卫星通信网。
其中以美国的军用通信卫星最为先进 ,并已在1991 年的海湾战争中、1998 年的“沙漠之狐”行动中和 1999 年科索沃战争的行动中经实战考验 ,效果十分明显。
因此了解美军卫星通信系统对我军卫星通信系统的规划和设计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美军现役军事通信卫星系统美国现有多种军用通信卫星系统 ,它们功能各异,用途多变,更新速度快。
主要包括第三代国防卫星通信系统(DSCS3)、舰队卫星通信系统(FL TSA TCOM)、空军卫星通信系统(A FSA TCOM)、地面机动部队卫星通信系统(GMFSCS)和军事星(Milstar),其中“军事星”特别引人注目。
1.国防卫星通信系统(DSCS)是一个提供超高频SHF宽带和抗干扰通信的通信系统。
供各种宽带军事用户使用 ,为美国的陆、海、空三军提供了安全可靠的全球通信服务,其典型的应用包括全球军事指挥和控制、危机管理、情报和早期预警数据的中继、条约监控及监视信息、外交通信等。
国防卫星通信系统可以承载国防部所有卫星通信80%的业务以及45%的战地宽带通信业务。
现已发展到第三代,即DSCS-3。
DSCS-3 具有核加固能力,其上有6个SHF转发器和一个UHF转发器,不仅能与FDMA,而且能与TDMA等多址方式通信网兼容。
DSCS3C 系统是美军建设的最新一代国防卫星通信系统,这种改进的卫星将SHF扩展到EHF频段并在设计时特别注重核加固和抗干扰能力。
2.海军卫星通信系统(FL TSA TCOM):工作于UHF频段,主要供美国海军使用,用于全球战略、战术通信,为舰舰、舰岸和舰空之间提供话音、数据链路。
拯救大兵泽尔科_美国导航系统在战场上的应用

拯救大兵泽尔科
——
—美国导航系统在战场上的应用
2011年第4期封面故事
SCIENCE IN
科学H O U R S
53
SCIENCE IN 24HOURS
SCIENCE IN
科学
H O U R S
封面故事
1999年3月27欧洲空军飞行员泽尔科中校已在贝尔格莱德投掷了精确制导炸弹,驾驶“诺空军基地的途中。
会超过隐形,是“F-它有一个50°后掠角机翼,54
科学24小时
2011年第4期
SCIENCE IN
科学
H O U R S
封
面故事
兰肖中校立即命令:整个机群赶赴塞尔维亚西部边界鲁马镇泽尔科坠机地点、3架直战机掩护和随时打击南联盟军战机和克雷上尉一面在泽尔科上空一面焦急地等待兰肖中校率领的救援直升机和兰肖中校正拿着GPS 导航仪跺脚导航员看着导航设备一丝不苟指挥直升机编队新的麻烦又出现了。
救援直升山谷上空却有一块低空云克雷上尉无法飞到云下进行观察。
他只能呼叫泽你现在安全么?”泽尔科只知道南但不知道到底有多近,多少人或克雷上尉担心下面的人到底是不是南联5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军卫星通信系统应用案例分析
军事卫星通信系统可实现飞机、舰船、车辆、人员和武器系统有效的连接起来,被誉为现代战争的神经中枢系统。
那么,军事卫星通信系统如何支持战争的呢,让我们看看美军卫星通信系统的应用案例。
海湾战争中的卫星通信系统1 1991年的海湾战争是美军首次全面应用卫星通信系统的一场大规模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战场情况,通过卫星转发到美国本土的指挥系统,信息经过处理后,再通过卫星传送到位于沙特阿拉伯的多国部队指挥部,整个过程只需要9秒钟。
由于多国部队拥有性能优越的通信设备,能根据战场风云变化,迅速发出相应命令,从而取得了战场上的主动权,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
期间,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昼夜不停地进行全天的战事现场报道。
观众可在远离战场的电视屏幕上看到导弹飞啸而过的场面。
海湾战争成为人类有史以来拥有最多“目击者”的一场大规模战争。
在海湾战争中,美军主要使用国防卫星通信系统(DSCS)、舰队卫星通信系统(FLTSATCOM),并租用了大量商业通信卫星。
01DSCS 弥补了大地域宽带通信的不足DSCS主要用于中央司令部与美国本土之间,以及战区内部的宽带通信。
战争之前,由于阿拉伯国家一直对美军持排斥态度以及地理位置等原因,美军在海湾地区的通信属薄弱环节,当时从土耳其到菲律宾
之间包括波斯湾地区不是美军国防通信网的覆盖范围。
在战争两年前,美军在这一地区还没有任何指挥控制通信的基础设施,被认为是美军C3I系统的“真空地带”。
由于海湾地区形势的激烈变化,美国防部预先考虑到该地区的战略通信,并将通信卫星作为最有效的手段,从1987年开始在海湾地区建立卫星地面中继站。
当海湾危机处于一触即发状态时,美军在沙特首都利雅得的前方指挥部,利用卫星通信终端,迅速开通了与美国本土的通信联络,随着局势恶化,在沙特的卫星通信终端猛增到40个以上,且一颗备用的DSCS卫星从太平洋轨道上重新定位,以增强美军通信能力。
战争期间,美军处理的指挥通信业务约有90%以上经DSCS通信卫星完成。
DSCS卫星在提供战区内部宽带通信时出现了一个问题——如何与在广阔范围内快速机动的部队保持通信
联系。
为此,美军采用了2.4米抛物面天线的机动站。
进攻一开始,国防卫星通信系统就提供所有战区间通信联络的75%,并且用以支援广大战区内的需要,弥补地面通信系统的不足。
由于国防卫星通信系统的容量(功率和带宽)受限,国美军采用多种措施改善卫星性能,包括重新分配用户的优先权、调整DSCS卫星的波束天线指向重点地区等措施。
当进攻开始时,为了应对越来越多的通信需求,美军还通过租用商业卫星和使用英国'天网'军事通信卫星,实现对DSCS 卫星通信的补充支援。
02FLTSATCOM系统容量严重不足
FLTSATCOM卫星主要为美国海军提供抗干扰的舰队广播和舰艇、潜艇、飞机和海岸站的保密通信。
美海军约95%的信息通过特高频卫星通信系统传输。
这些卫星系统都有按需分配时分多址复用设备,即允许一个卫星信道可同时由多个用户共享。
但这些卫星系统仍面临用户过多和系统脆弱等问题。
特高频卫星通信的使用量太大了,海军航天司令部称,在11月28日已经没有任何FLTSATCOM卫星可利用了。
这是因为用于支援中央司令部和责任区域内其他用户的舰
队卫星的使用已完全处于饱和状态。
额外的用户只能在其他用户断开后才能获得支援。
这一问题直到12月中旬使用不同特高频频谱的'林肯'实验卫星支援美军后才得到缓解。
在整个作战期间,信息需求量的快速增长要求中央司令部尽力发现卫星的空闲容量,以满足大量的入网要求。
03商业卫星通信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数据显示,商业卫星通信占在海湾战争卫星通信的20%。
通过租用商业的卫星通信线路,美军实现了与战区内的联合战术交换网络间的互联。
国防部提供了350多条线路,以支援'沙漠盾牌和'沙漠风暴'行动。
这些线路用于紧急情况下的通信联络,与自动数字网、国防交换网和国防数据网一起传送话音和数据。
用户包括国防部、国务院、白宫通信局、中央司令部、各军种、国防通信局和空军司令部。
联合指挥、控制、通信与情报部门还考察了使用其他商业卫
星的方案,以满足额外的通信需求。
为改进数据通信,以缓和海军一些超负荷的军用线路,海军为在责任区域的某些舰船安装了商业卫星通信设备。
这种通信设备对于协调'蓝岭'
号指挥舰上的海军指挥部和利雅得的海军代表处之间的工作,以及提供与美国本土的直接通信都是至关重要的。
在协调利雅得同'中途岛'号航空母舰上的波斯湾作战编队指挥官
之间的空中任务指令方面,这种通信设备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伊拉克战争中的卫星通信系统2伊拉克战争与海湾战争相隔12年。
期间,美军汲取了海湾战争的经验教训,提出了网络中心战作战理论,并以此为核心,对其各种军事通信系统进行了大幅度的改进和提高。
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通信卫星应用有了新的变化,取得了一些进步,也暴露不少新问题。
01卫星宽带容量严重不足伊拉克战争中,战场上几乎所有的美军坦克、飞机、战车以及精确制导炸弹和导弹都通过卫星数据传输接受作战指挥部的指令。
有数据统计显示,从海湾战争到伊拉克战争,美军的兵力投入从50万人缩减至23.5万人,但对通信卫星的使用量从100Mbps猛增至2400Mbps,扩大了20倍以上。
由于通信数据量远远超过了五角大楼军
事通信卫星的传输能力,五角大楼只好花钱租用商业卫星,即便如此,美军仍感到吃紧。
有数据显示,海湾战争中,商业卫星占通信卫星数据传输量的20%,军用卫星占80%。
而伊拉克战争中,军用卫星占通信卫星数据传输量的20%,商业卫星占80%。
2004年,伊拉克战争一周年纪念时,美
军对联军在伊拉克的作战计划、战略以及技术装备进行评估,曾在伊拉克作战的官兵们一致认为铱星电话工作得很好。
原因很简单,移动中的卫星通信在快速运动战中是必要的。
当与敌人交手时,停下来设立巨大的天线是很危险的。
02军事星系统增强了快速打击能力军事星(MILSTAR)卫星原为美国确保冷战时期核战争条件下的三军保密通信。
海湾战争之后,美军对原MILSTAR卫星计划进行了大调整,使其不仅能用于核战情况下的战略通信,也可广泛用于常规战争期间的战术通信。
MILSTAR卫星使指挥和控制包括'捕食者'和'
全球鹰'在内的无人机成为可能。
美空军表示,视距通信只能在130英里(210千米)范围内进行,超过这个范围,无人机就通过像MILSTAR卫星这样的卫星接收指令。
卫星通信使得美空军所谓的'时间敏感目标打击'(打击移动或转瞬即逝的目标)名声大作。
一位高级航天官员在接受《洛杉矶时报》采访时表示,在伊拉克战争中,打击时间敏感目标花费的时间有时还不到15分钟,以前这样的打击活动还需要数小时
甚至几天时间。
03终端互通性差限制了效能发挥
此次战争中,美军事和情报机构各部门和通信卫星的联系普遍通过各自专用的终端,专家称这些终端为“烟囱”,它们可
以实现地面站点与通信卫星之间的信息传输,但不能在宽带
网络中传播信息。
当时,美军的军事卫星通信终端种类很多,海军有1套系统,空军有1套系统,国防部有3套系统,加上一套实验系统,各军兵种间不通用,影响了信息的互联互通。
当互通涉及盟军和多国联军时,问题更为复杂,伊拉克战争中美英军队发生多次“误伤”与通信系统不兼容有一定的
关系。
美军在战场上使用的各种系统在软件上的不统一,也是造成互操作性困难的重要原因。
例如,参战的陆军第18
空降军、第5军以及第3军使用的是不同版本的陆军作战指挥系统软件,限制了他们的信息共享能力。
击毙本拉登行动中的卫星通信系统3近几次局部战争中,军事通信卫星起到突出作用的案例不太多,最近的就是2011年美国总统奥巴
马在白宫观看击毙本拉登行动过程的案例。
但是,该案例中通信卫星究竟用到哪颗,而且具体是如何使用的目前尚无法清楚判断。
2010年8月,美军综合利用各种情报确认了艾
哈迈德为本拉登与基地组织联系的信使。
并利用“军号”等电
子侦察卫星对艾哈迈德使用的卫星电话进行严密监视,进而找到了本拉登在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地区的藏匿地点。
随后,美军利用军事侦察卫星和商用遥感卫星对电子情报中推断
的拉登藏匿地点进行侦察,验证了该处即为拉登藏身地点,并确定了入口和适于机降的两块空地。
最终,2011年5月1日,美军特种作战队员开始行动,利用头盔摄像装置,将所处位置、进攻目标的音频信息和图像信息通过通信卫星实时
传送给白宫战情室,奥巴马等美国官员利用通信卫星实时指挥作战行动,完整观看了杀死拉登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