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白血病诊治进展-

合集下载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临床治疗进展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临床治疗进展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临床治疗进展【摘要】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是造血干细胞异常增生引起的一种恶性肿瘤疾病,是成年人白血病最常见的类别。

近年来,不管是对成年人还是老年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研究与治疗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治疗进展。

【关键词】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治疗进展目前,随着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研究的开展,AML的完全缓解率(CR)已经超过70%,5年总生存率(OS)已超过50%[1],已经明确了一些白血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随着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和临床新药物的应用,已经有许多白血病患者能够完全康复[2]。

以下为近几年来AML的治疗进展。

一、成年人AML治疗进展在过去30年中,治疗成年人AML采用蒽环类药物(DNR 、Ida 为主)联合阿糖胞苷(AraC)仍然是主要方案,治疗一般包括诱导缓解治疗和维持治疗两个阶段[3,4]。

现在采用的CR标准是NCI提出的,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骨髓增生活跃,血液中有少量原始细胞(小于5%);第二,外周血液原始细胞少;第三,无白血病的髓外临床症状;第四,血小板≥1.0×1011/L,中性粒细胞≥1.5×109/L[5]。

2001年,一个国际工作组重新补充和修订了1990年提出的AML的诊断和疗效标准,提出“形态上无白血病状态[6,7]”,即计数骨髓有核细胞200个,原始细胞数小于5%,且没有Auer小体,无白血病的髓外临床症状[8]。

2009年,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的AML指南把AML根据细胞遗传学和分子异常进行了危险分级:预后良好、中等和不良三组,这对AML的个性化治疗和预后诊断有积极意义,有的还成为新的治疗靶点[9]。

二、老年人AML治疗进展老年人AML一般以60或者65岁为分界,老年人AML多存在一般状况差、多并发症、有前驱血液病史、多预后不良以及原发性耐药的发生率高等问题[10]。

小儿急性白血病诊治进展PPT课件

小儿急性白血病诊治进展PPT课件

药物
分类
作用
剂量用法
毒副作用
细胞周期特 异:
长春新碱 (VCR)
氨甲蝶呤 (MTX)
巯嘌呤 (6MP)
阿糖胞苷 (Ara-C)
依托泊苷 (VP-16)
植物药
抗代谢 药
抗代谢
抗代谢
植物药
抑制DNA合成 IV:1.5-2mg/m2/qw 阻滞细胞分裂
神经毒性 脱发
抑制DNA合成 作用于S期细


RNA/DNA
ALL形态/组化分型— M
L1型
L2型
L3型
小细胞为主 较粗结构较一致
大细胞为主,大小不 一
较疏松,结构不一
大细胞为主较一致 细点状均匀色较浓
规则偶凹陷折叠 不规则凹陷折叠常见
较规则
多而不清
清楚,一个或多个 明显,一个或多个

不定,常较多
较多
轻或中度
不定,有些细胞深染
深蓝
不定
不定
常明显,呈蜂窝壮
(-)
PO: 15-30mg/m2,1-
2/w HD: 2-3g/m2,q10d PO:50-90mg/m2/d
消化道/骨髓抑 制/肝损害
骨髓抑制 肝损害
抑制DNA合成 IV : 100- 骨髓抑制
S期细胞
200mg/m2/d
消化道
DNA链断裂
IV: 100-150mg
抑制DNA合成 /m2/d
骨髓抑制 消化道
骨髓单核细胞和幼粒细胞同时增生,异常嗜酸粒细胞增多。原幼粒 >20%; 原幼单及单20%; 原幼单及成熟单>30%,原早粒>30%
M5a:原单80%; M5b: 原幼单>30%, 原单<80%

医学专题小儿白血病进展

医学专题小儿白血病进展

支持治疗及积极防治感染要点
尽可能清除急、慢性感染灶,对疑似结 核病者需用抗痨等保护性治疗。 加强营养,不能进食或进食极少者可用 静脉营养,加强口腔、皮肤和肛周的清 洁护理,加强保护隔离,预防和避免院 内交叉感染。
强烈化疗期间可酌情用成分输血,用少 浆红细胞悬液或单采血小板悬液,有条 件者还可预防性地用静脉丙种球蛋白输 注,还可酌情应用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CSF或GM-CSF)等。
在化疗过程中,一旦出现严重感染,应 减缓或暂时中断化疗,待积极控制感染 后继续尽快完成化疗。
遇严重出血时,及时大力止血,注意防 治DIC,血小板极低(小于20×109/L) 时,及时输注足量单采血小板悬液,以 免发生致死性颅内出血;
每一疗程前后必须检查肝肾功能,尤其 是HD-MTX和HD-Ara-c治疗,肝肾功能 异常时,须及时积极治疗,以期尽早恢 复;
预防性应用SMZco25mg/(kg./d),每周 连用3天,并积极治疗细菌、病毒、深部 真菌及卡氏肺囊虫肺炎等感染。
预防高尿酸血症:
在诱导化疗期充分水化及碱化尿液, WBC>25×109/L要同时服用别嘌呤醇 200-300mg/(m2.d)共5-7天。
化疗注意事项
每一个疗程化疗完成后,一旦血象恢复 (WBC≥3×109/L,ANC>1.5 ×109/L),肝肾功能无异常,须及时作 下一阶段化疗,尽量缩短2个疗程之间间 隙时间(一般是2-3周);
初诊时CNSL的治疗: 在进行诱导化疗的同时,三联鞘注第
1周3次,第2,3周各2次,第4周1次, 共8次。然后在完成早期强化治疗后做 颅脑放疗18Gy,作完放疗后不能再作 HD-MTX+CF治疗 ,但后三联鞘注每8 周1次,直至终止治疗。
初诊时睾丸白血病(TL)的治疗:

急性白血病血液病诊疗指南

急性白血病血液病诊疗指南

急性白血病血液病诊疗指南急性白血病是一种造血干细胞发生急性克隆性恶变,恶性细胞失去分化、成熟的能力,阻滞较早阶段,迅速积聚,抑制正常骨髓造血,最终导致临床出现贫血、感染、出血和肿瘤细胞浸润的疾病。

【临床表现】起病急缓不一,急者出现突然高热和/或出血。

缓慢者仅有贫血或者出血趋势。

1. 贫血往往是首发症状,呈进行性发展,半数人就诊时已是重度贫血。

2. 发热半数人以发热为首发症状。

可低热,也可高热,若有高热多提示有感染。

3.出血【诊断要点】1. 起病急骤,有贫血、发热、出血或其他部位浸润的症状。

2. 体征中可见贫血、出血点、淤斑、肝、脾、淋巴结肿大、胸骨压痛等。

3. 骨髓形态学为诊断中最主要的依据:原始细胞>30%(参照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原始细胞>20%)。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形态学分类(FAB)M0 过氧化物酶阴性M1 原始细胞>90%;过氧化物酶>3%M2 原始细胞20—90%;单核细胞<20%M3 早幼粒细胞为主M4 原始细胞20~90%;单核细胞20--80%M5 M5a 原始单核细胞>80%,M5b 主要是幼单及成熟单核细胞M6 红细胞系≥50%,原粒或原单细胞≥30%M7 原始巨核细胞>20%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FAB)分类:L1 原幼淋细胞>30%,原始细胞小而一致,核仁不清L2 核仁较大而不规则L3 细胞大而胞质高度嗜碱双表型:同时具备淋巴和粒系表型世界卫生组织(WHO)2000年分型补充及诊断标准补充(MIC分型)1.分型(1)AML伴染色体异常:(2)AML伴多细胞系造血紊乱(有或没有MDS史的)(3)AML不在FAB中M0—M7范畴中的(4)AML/MDS;有明确的与治疗或职业有关引起原因的相关病史2.诊断:原始细胞占30%改为20%可诊断白血病全国白血病分型会议(1980年天津)标准M1 原始粒细胞≥90%,早幼粒细胞很少M2 M2a:原粒细胞30%一90%,单核细胞<20%,早粒细胞以下阶段<10%。

急性白血病的治疗和进展

急性白血病的治疗和进展
MOLECULAR ABNORMALITIES
Better-risk
t (8;21); inv (16); t(16;16); t(15;17)
Normal cytogenetics with isolated NPM1 mutation
Intermediate-risk
Normal; +8 only; t(9;11) only; Other abnormalities not listed with better-risk and poor risk cytogenetics and molecular mutatioons
成人AML诱导治疗 CR率与细胞遗传学改变的关系
低危 中危 高危 研究组 n CR% n CR% n CR%
MRC 289 90 853 84 130 57 SWOG 121 84 278 76 184 55 GOELAM 48 87 226 76 36 58 CALOB 177 88 800 67 147 32
Ida的优势
大剂量AraC诱导治疗
研究者
例数
CR率 SD组 HD组
远期疗效 SD组 HD组
ALSG
301
74%
71%
MRD
12月
45月
SWOG
723
58%
55%
4年EFS
24%
34%
注:ALSG: SD 100mg/m2/d d1-7 HD 3g/m2/12h d1、3、5、7 SWOG:SD 200mg/m2/d d1-7 HD 2g/m2/12h d1-6
第二节 发病机制
病因包括放射、化学、病毒、遗传学因素等 白血病干细胞:被认为是白血病发生、发展及治疗后复发的根源,具有其特异的性状特征,以及自我更新、增殖和分化等能力,目前已报道的表型标志包括:CD96、CD117、CD123、C型外源凝集素样分子1(CLL-1)等

急性髓性白血病的分类及其进展

急性髓性白血病的分类及其进展
1974年,英国Hayhoe及法国Bernard、Mathe、Flandrin等又各自提出了不同的分型方法,这就使白血病的分型显得有些混乱。
02
03
04
05
三、FAB分类
FAB分类 --AL诊断标准
除临床症状、体征与血象外,骨髓形态学分类是诊断急性白血病的主要依据,尤其是原始细胞(包括原粒、原单核及原淋巴细胞)的百分比。
1845年,英国的Bennett 和德国的Virchow又分别报道一例血液中有大量脓样球体的类似病例
1856年,Virchow进一步对白血病做了综合描述,对血液中的这些无色或白色的球体的来源,提出了三种可能性:即血液、淋巴,也可能来自血管壁,并认为来自淋巴的可能性最大。
2
3
4
1
一、白血病的发现
二、白血病的分类
1917年,Di Guglielmo分出红白血病这一类型
1938年,单核细胞白血病分为粒-单核细胞白血病和单核细胞白血病
1938年,Forkner在《白血病及其有关疾病》一书中,将白血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急性白血病又分为髓细胞型、淋巴细胞型、单核细胞型
1957年,Hillested首先报道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WHO分类 -先决条件 1.白血病“原始细胞”的确定
“计数原始细胞要求分别分类May-Grunwald Giemsa染色的血和骨髓片200和500个细胞,必要时作骨髓活检核实。
1
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中,原始细胞则指异常早幼粒细胞。
2
除在罕见的“纯”红白血病外,计数原始细胞时不包括红系前体细胞(有核红细胞),发育异常的小巨核细。
大量实践证实,MDS相关AML在临床和细胞生物学特征方面具有重要的独特意义,因此将具有多系病态造血的AML作为一种亚型。

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治进展(低分下载)最新

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治进展(低分下载)最新

最新课件
22
维持治疗
➢ 省略维持治疗会导致较差的长期生存结果,LFS率仅为 18%-28%。
➢ 维持治疗应超过两年,可在完成巩固强化治疗之后单独 连续应用,也可与巩固强化治疗交替序贯进行。
➢ 基本方案是6-MP (75~100mg/m2 po 1/d)和MTX ( 20mg/m2 po或iv 1/w ),维持期间白细胞计数不超过 3×109/L 。
分别是77%和71%。
Bio最l B新l课oo件d Marrow Transplant,2007,13:36393
非清髓或RIC allo-HSCT
97例成人ALL,中位年龄38(17-65)岁 预处理方案:Flud+TBI(4Gy)或Flud+Busulfan(8mg/kg) MRD 65例;MUD 32例 DLI 21例;随访2年
➢ 探索非清髓或RIC的HSCT
最新课件
51
临床试验
最新课件Blood. 2013;122(8):1366-137552
建议
最新课件Blood. 2013;122(8):1366-137553
SCT in older patients with ALL
RIC SCT的生存率18% ~48%, 复发率 36% ~50%, 移植相关死亡率为 21% ~ 41%.
复发或难治ALL的治疗
最新课件
Blood,2007,109:944-9503.8
化疗
大剂量单药 MTX;Ara-C;CTX;DXM
原诱导方案加强 未用过的药物或新药
氟达拉滨,氟法拉滨, 奈拉滨(nelarabine)等 分子靶向药物 地西他宾,TKI,万柯,雷帕霉素等 化学免疫治疗 CD20,CD19,CD52单抗

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进展

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进展

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进展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急性白血病,以早幼粒细胞的增殖和分化障碍为特征。

在治疗过程中,早期幼稚的粒细胞聚集在骨髓,抑制正常造血功能,导致严重的血小板减少和出血倾向。

不幸的是,APL 在早期常常被误诊为其他类型的白血病,延误了治疗的机会。

然而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基因治疗和靶向药物的发展,APL的治疗进展呈现出许多新的突破。

APL的治疗策略已经从传统的化疗发展到了全身分子靶向治疗。

APL患者中约90%的病例表现出PML-RARA基因融合,这一融合基因是APL发展的关键驱动因子。

新型靶向药物包括三氧化二砷(ATO)和分子靶向抑制剂等,通过干扰PML-RARA的功能,促进白血病细胞的成熟和凋亡,从而实现治疗目标。

三氧化二砷作为APL病例的首选治疗药物,已经显著提高了患者的存活率和生存质量。

APL的化疗方案也在不断完善和优化。

传统的化疗方案使用细胞毒性药物,如阿糖胞苷和维甲酸,以抑制白血病细胞的增殖。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化疗药物与靶向药物的联合应用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三氧化二砷和维甲酸的联合应用可以增强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效果,减少复发率。

化疗方案也在研究中逐渐从传统的病理学治疗向个体化治疗转变,根据患者的基因变异和表达型来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

干细胞移植作为APL的最后稳定治疗手段,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

干细胞移植可以有效清除残留的白血病细胞,减少复发的风险,并提供正常造血功能的恢复。

干细胞移植并非所有APL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而是针对高危患者、复发患者或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

近年来,微小残留疾病(MRD)监测的引入,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患者的复发风险,并指导干细胞移植的时机和方案选择。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治疗的进展,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进展取得了许多新的突破。

靶向药物的应用、化疗方案的优化以及干细胞移植的创新都为APL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治疗选择和预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