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相关理论

生态旅游相关理论
生态旅游相关理论

生态旅游相关理论

————————————————————————————————作者:————————————————————————————————日期:

?

第二章生态旅游相关理论

内容提要

生态旅游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后,一直受到旅游学界的关注。随着生态旅游开发实践的展开,近年来我国的生态旅游理论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生态旅游之所以能够在短短十几年间在全球迅速发展,离不开各种理论的支撑和指导。在众多指导生态旅游迅速发展的理论中,生态文化、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美学等至关重要。了解各种理论对生态旅游发展所做出的影响,我们才能将其到指导生态旅游的实践中,并且为生态旅游有关理论的补充提供新鲜的血液。

第一节生态文化

一生态文化概述

生态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区别。广义的生态文化是一种生态价值观,或者说是一种生态文明观,它反映了人类新的生存方式,即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存方式。这种定义下的生态文化,大致包括三个层次,即物质层次、精神层次和制度(政治)层次。狭义的生态文化是一种文化现象,即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式。

生态文化是人们在漫长的历史发展演化中,在适应、改造自然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生态观念、生态知识、生态经验。最初这些生态性内容仅以“单体”形式出现,没有上升到系统的文化层面,随后这些知识经验在漫长的历史演替中日积月累逐渐融入人们的思想精神并形成生态观念,它又进入社会生产生活之中并积累成制度、措施、经验,它又外在地表现于人们的实践、服务于人民的生存并物化为各种成果、风俗习惯等,由此集结并以“生态文化”统一的概念出现,生态文化由此成为一种关注人与自然的文化,它以“文化”、“智慧”的形式聚集人类改造自然的力量,反过来又成为人类可以利用的武器改造自然;在社会历史领域中,生态的许多理念依然显示出合理性并为人所用,生态文化又成为解决社会、经济、环境等综合问题的一把钥匙。

二生态文化对生态旅游的价值

生态文化渗透在生态旅游之中,生态旅游是对生态文化的阐释。当人类意识到自己面临的生存危机是源于对自然的掠夺性利用和不健康的人与自然关系的观点时,人类对自己是自然的主人的地位开始怀疑,并重新审视自然的价值,从

而揭露生态旅游的重要性。

(一)生态文化能唤起人们对自然价值的思考

自然不是为人类而存在的,自然的存在有其自身的价值,具体表现为创造性价值,维持性价值,整体性价值和局部性价值,自身价值,工具价值五个方面。不仅仅如此,自然还对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人类是大自然创造的,我们必须依赖于自然提供的各种条件才能生存。人类呼吸所需的氧气源于大气圈,饮用的水来源于水圈,食物源于生物圈,而人类所需的燃料,如煤,石油等来源于岩石圈。这些都与自然密不可分,息息相关。另外,自然还对人类体现出精神价值。人类的一切知识都来源于自然,是人类对自然认识的结晶。生命与环境长期协同进化过程中还创造了充满生机与和谐的美。同时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包含着道德的问题,需要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生态文化起于生态意识的觉醒。生态文化的创建与人的本质力量的提高有直接关系。所以随着时代的变迁与科技的进步,人类看待自身与自然的关系是不同了,希望能够走一个持续的发展之路。

(二)生态文化和生态旅游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生态旅游和生态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生态文化是生态旅游的灵魂,而生态旅游则是生态文化的重要载体。生态文化既表现在生态区域管理者的思想和行为中,又表现在旅游者的思想和行为中。因此,生态文化在生态旅游的全过程中得以充分体现。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自从生态旅游的概念提出以来,生态旅游占旅游的比率也大幅上升。21世纪的旅游将会逐渐趋向“生态旅游”,因为符合时代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是人们目前所经历的“生态文化”时期。所以说,生态文化是对生态旅游有着指导作用。

生态旅游以可持续发展作为发展原则,其目标体系较为宽泛。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实现社会、经济、环境三大效益协调发展,简而言之,这三大效益也是生态旅游的发展目标。就以往的经验来看,以经济为中心的单一发展目标没有重视环境和社会的发展,因而可以说是一种“局部”观念的文化,人们在一味地促进经济发展之后又不得不回过头来为保护环境、稳定社会秩序而付出高昂的费用,因环境、社会始终托着经济提高的后腿,所以最终不但影响到经济本身的继续提高,而且又因为没有正确的发展观和相应的投入而制约着环境与社会的发展,我们始终算计着经济的发展最终却发现自己长时间做着一笔亏本的买卖,追根溯源还是文化的导向问题。生态文化蕴含“生态系统”整体观念,重视局部的发展,但是更加意识到系统整体进化才能促进长久发展和质量提升,因而更加追求系统全面发展进步。生态旅游追求经济、环境、社会的协调发展,将生态旅游放到经济、环境、社会整体发展中,并以生态文化作为生态旅游发展的衡量标准和指导思想,提升了生态旅游发展的层次。纵观生态旅游的发展历程,任何新鲜元素从纳入生

态旅游系统到最终的具体实施都具有积极的生态文化价值,生态文化蕴含的价值观是这些新鲜因子孕育的源泉,生态旅游是对生态文化的积极实践。

案例分析

案例一

重庆大力弘扬生态文化“植绿兴绿护绿爱绿”绿满城乡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新形态,这种文明形态以尊重和保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为内涵,致力引导人们走持续、和谐发展的道路。

今年春季,北碚朝阳小学在组织全校春游时就一改以往只走科普基地、动物园、游乐园等地的惯例,将全校的春游地点定在了缙云山自然保护区,让全校数百名学生近距离地接触大自然。“从目前的情况看,我们建设的这些生态文化示范、传播、教育基地非常受群众欢迎。”市林业局负责人表示。据统计,近年来,每年前往森林公园、保护区、示范基地的市民人数都大幅增长,仅2011年就达4500万人次。这些公园、保护区真正成为了传播生态文化理念的有效平台。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从自身做起,带动家庭,推动社会,创造一种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能源、维持生态平衡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为此,我市积极推进全民义务植树,开展了一系列群众参与度高、感召力强的生态文化传播活动,让群众亲身参与其中,共建共享具有独特魅力的“山、水、林、城”生态文化。

“其中效果最好的就是‘绿化长江·重庆行动’。”市绿长办负责人介绍,在我市启动的“绿化长江·重庆行动”,事关三峡库区生态安全,备受中央重视、社会关注,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南川数十名外出务工的农民工专门将自己打工的钱邮寄回家,捐款造林。南岸12岁的盲童李梦铁还将自己捡垃圾的钱全部捐出造林。在这种浓厚的生态文明建设氛围下,机关、企事业单位、个人不仅捐资造林,不少人还亲自参与到绿化长江造林过程中。今年春季,我市的各个义务植树造林基地出现“爆棚”现象,超过百万人自愿涌入植树基地,参与全民义务植树,共植绿600万余株。我市还开展了“百万市民进森林”活动,市级以上森林公园免费向市民开放,让广大市民亲近森林、享受生态,进而自觉保护森林、建设生态。活动当日,全市数十个森林公园人潮如织,越来越多的群众爱上了这种生态、健康的休闲方式。此外,我市还积极开展“身边增林”活动,发出倡议书,鼓励市民、农户在城市小区内、阳台上、房屋周边栽种花草,在整个重庆掀起了一阵植绿、爱绿的热潮。2011年重庆市获得“生态中国城市奖”。

据统计,我市每年参加义务植树的群众超过2500万人次,植树超过1亿株,义务植树尽责率达90%以上。建有“大学林”、“海峡两岸合作林”、“亚太友谊林”、“院士林”、“将军林”、“党员林”等各类纪念林。广大市民亲身参与其中,真正体会到了“山、水、林、城”生态文化的独特魅力,建设、改善生态环境成为市民的一种共识。

思考与讨论:

1、该案例体现了生态旅游中的哪些理论?是如何体现的?

2、重庆市的生态旅游建设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第二节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推动了人类文化的纵深发展,催生了生态文化,同时,文化所具有的“化人”的功能也必然会作用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持续的发展动力。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概述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

表2.1可持续发展理论发展简表

1980世界自然保护联

盟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1981 《建设一个可持

续发展的社会》以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资源基础和开发再生能源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1992 里约热内卢“环

境与发展大会”通过《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

程》等文件

1997中共十五大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确定为我国“现代化建

设中必须实施”的战略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概念的明确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1980年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野生动物基金会(WWF)共同发表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1987年以布伦兰特夫人为首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发表了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这份报告正式使用了可持续发展概念,并对之做出了比较系统的阐述,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有关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有100多种,但被广泛接受影响最大的仍是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的定义。该报告中,可持续发展被定义为:“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包括两

个重要概念:需要的概念,尤其是世界各国人们的基本需要,应将此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限制的概念,技术状况和社会组织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的能力施加的限制。”涵盖范围包括国际、区域、地方及特定界别的层面,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1980年国际自然保护同盟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以确保全球的可持续发展。”1981年,美国布朗(LesterR.Brown)出版《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提出以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资源基础和开发再生能源来实现可持续发展。1992年6月,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文件。随后,中国政府编制了《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首次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1997年的中共十五大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确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的战略。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大背景

中国在未来不到10年的时间内,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达到经济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发达、文化更加繁荣、生态更加良好、社会更加进步、精神更加富足,全民的生活质量得到很大提高,这就必然要求我们实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促进人的自身完善,努力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整体构想,既从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安全的功利性目标出发,也从哲学观念更新和人类文明进步的理性化目标出发,几乎是全方位地涵盖了“自然、济、社会”复杂巨系统的运行规则和“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四位一体的辩证关系,并将此类规则与关系在不同时段或不同区域的差异表达,包含在整个时代演化的共性趋势之中。在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实践指导下的国家战略,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哲学内涵。面对实现其战略目标所规定的内容,根据国情和具体条件,规定了实施的方案和规划,从而组成一个完善的战略体系,在理论上和实证上寻求战略实施过程中的“满意解”。

(三)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七大主题:

1始终保持经济的理性增长

在这里特别强调一种“健康状态”下的经济增长,它既不同意限制财富积累的“零增长”,也反对不顾一切条件提倡过分增长。所谓健康的增长一般指在相应的发展阶段内,以“财富”扩大的方式和经济规模增长的度量,去满足人们在自控、自律等理性约束下的需求。著名经济学家索罗认为:“可持续发展就是在人口、资源、环境各个参数的约束下,人均财富可以实现非负增长的总目标”。

2全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

它意味着新增财富的内在质量应当不断地、连续地加以改善和提高。除了在结构上要不断合理与化外,新增财富在资源消耗和能源消耗上要越来越低; 在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强度上要越来越小; 在知识的含量上和非物质化方面要越来越高; 在总体效益的获取上要越来越好。罗默理论认为:“经济收益递增型模式,是以知识创新和专业化人力资本为核心的经济增长,它不仅可能形成资本收益的内部递增,而且能使传统的生产力要素也随之产生递增效益,从而牵动整个经济的规模效益递增,突破传统意义上的增长极限”。

3 满足“以人为本”的基本生存需求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以围绕人的全面发展而制定,其中人的基本生存需求和生存空间的不断被满足,是一切发展的基石。因此一定要把全球、国家、区域的生存支持系统维持在规定水平的范围之内。通过基本资源的开发提供充分的生存保障程度; 通过就业的比例和调配,达到收入、分配、储蓄等在结构上的合理性,进而共同维护全社会成员的身心健康。

4调控人口的数量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人口数量的年平均增长率首先应稳定地低于GDP 的年平均增长率,而后逐渐实现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零增长”。此前与此后,都要把人口素质的提高纳入到首要考虑的政策之中。其实质是把人口自身再生产同物质的再生产“同等地”保持在可持续发展的水平上。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在其年度报告《人类发展报告》中的研究,人口资源向人力资源的转变,首先要把人的“体能、技能、智能”三者的合理调配,置于可接受的状态之下,达到人口与发展之间的理想均衡

5维持、扩大和保护自然的资源基础

地球的资源基础在可以预期的将来,仍然是供养世界人口生存与发展的唯一来源。可持续发展既然规定了必须保持财富的增长并满足人类的理性需求,它的实物基础主要地依赖于地球资源的维持、地球资源的深度发现、地球资源的合理利用乃至于废弃物的资源化。

6 集中关注科技进步对于发展瓶颈的突破

可持续发展始终强调“人口、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强力协调,科技进步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中,能够迅速把研究成果积极地转化为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并克服发展过程中的瓶颈,以此去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社会的发展,管理体制的发展,这三个主要方面将作为一个互为联系的大系统,通过宏观的调适和寻优,达到突破发展瓶颈的目标要求。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在诺贝尔经济奖获奖演说时曾表达了他的严肃思考: “先进技术是经济增

长的一个巨大来源,但是它还只是一个潜在的、必要的条件,本身并不是充分条件。如果技术要得到高效而广泛的应用,必须作出制度的和意识形态的调整,以实现正确利用人类知识中先进部分所产生的创造力”。

7始终调控环境与发展的平衡

可持续发展不赞成单纯为了经济增长而牺牲环境的容量和能力,也不赞成单纯为了保持环境而不敢能动地开发自然资源。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不同类型的调节和控制,达到在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时,也能相应地将环境能力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为此,一些地区在构造“循环经济”、“生态补偿制度”、“工业生态园”、“全过程无害化控制”、“绿色化学体系”等,其根本目的都在维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本身就是对整个世界的巨大贡献。我们深信,勤劳的中华民族曾在世界历史上写下过辉煌的篇章,也一定能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文明进程当中,做出更加辉煌的贡献。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对生态旅游的价值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生态旅游的关系

1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生态旅游的理论基石

生态旅游以不到20 年的时间在全球内迅速发展,是因为有正确理论的指导。在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生态美学理论及可持续发展理论等众多指导生态旅游发展的理论中,我们认为可持续发展理论是最根本的,它是生态旅游发展的基石。生态旅游的最终目的,不仅要使旅游业本身得到发展,而且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这种特殊形式的旅游使人类从大自然中获取知识和利益,同时永久持续地保持全球生态环境原生系统的完整性。生态旅游的这一理念是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的,是可持续发展观在旅游业中的具体表现。

2生态旅游发展的目标是可持续发展

在论及生态旅游与传统大众旅游差异时,杨阿莉认为可以从不同侧面列出很多点,其中最为核心的差异首推发展战略。传统大众旅游没有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虽然也讲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的协调发展,但只注意了几大效益间的横向关系,在近期和远期效益间的纵向关系上谈的较少,即使谈了,也缺乏落到实处的通道。生态旅游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对三大效益的横向和纵向的关系都十分重视,且把长远的可持续旅游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生态旅游的发展能促进可持续旅游的发展,进而促进整个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换言之,生态旅游以环境保护为宗旨,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正如世界旅游组织为“2002年国际生态旅游年”提出的口号那样:“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3生态旅游活动的参与者应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准则

生态旅游活动的参与者,主要有旅游者、经营者、管理者三方,分别构成活动主体、服务体系和调控体系。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旅游业努力寻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那么到底如何操作呢?杨阿莉认为其关键还在于,生态旅游活动的所有参与者,都必须树立科学的生态旅游观念,以可持续发展观为基本的行为和工作准则。

生态旅游者应持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主要表现在于:在其利用资源时,应限制在资源环境的承受能力范围内,以保证代内不同地区的人和代际不同辈的人能够享受到共同的资源,摒弃那种只顾自己的自私行为,不能因为满足自己的旅游需求而影响或危及到别人的旅游需求。这就需要生态旅游者在可持续观点的指导下,增强保护意识,自觉主动地保护旅游对象,在旅游活动中,尽一切可能将对生态旅游环境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使自己从“污染源”变成“环保卫士”;作为生态旅游活动的经营者和管理者,不仅要关注生态旅游产品本身,更应考虑到生态旅游活动的全过程;生态旅游开发者在开发生态旅游目的地时,在挖掘当地特色旅游资源时,应特别注意特色的保护和环境的保护,杜绝开发造成的破坏,为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其物质基础;开发决策者应该有一个长远发展的认识态度,不仅要重视当前的效益,更应把长远的可持续发展放在首位;旅游管理者和服务者应采用节约型和保护型管理模式,以保护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二)要处理好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旅游的关系问题

开发过程中要处理好生态旅游区和当地居民的关系,处理好生态旅游区与周边区域的关系,处理好部分生态旅游区多头管理的关系,并切实落实好生态旅游收益的再分配问题。陈玉娟、李伟国对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模式进行了研究。以生态旅游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跨越式发展模式被许多欠发达地区看好,但是如何真正做到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是欠发达地区在实际发展中面临的共同问题。李红等人分析了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实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包括加强旅游开发经营者的环境保护意识,对游客行为应加强规范化管理,旅行社及导游应提高生态旅游意识,提供生态旅游住宿环境等。从以上对生态旅游与旅游可持续发展关系的研究状况来看,虽然近年来研究有一定的进展,但多局限于就生态旅游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来谈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对于如何以生态旅游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思路还有待提高和创新。

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它要求人类有意识地改革自己的文化,推动生态文化的发展。积极利用健全的法制规范人,用良好的政策引导人,用舆论“无形的手”来塑造人、激励人,增加人的知识,拓展人的眼界,熏陶人的心灵,

提升人的品格,从而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发展。随着全民生态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社会运动的不断绿化,生态文化成为社会文化的主流,人类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愿望。

案例分析

案例二

“不丹模式”与可持续发展

在“由政府善治、经济增长、文化发展和环境保护四极组成的‘国民幸福总值’指标比GDP更重要”的治国理念指导下,不丹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十分重视保护环境和生态、文化资源,经济的高速增长并没有以牺牲环境和放弃自己的文化认同为代价。

从1974年开放旅游业起,为了防止外国旅游者对不丹自然环境、传统文化和当地人民生活方式带来负面影响,不丹政府严格控制入境旅游人数,实施低客流高效益的旅游政策,并通过制定最低消费水平的办法来控制旅游者的人数,实行境外旅游者在不丹停留时间最少6天及每人每天200美元的最低消费制。境外旅游者必须由被政府授权的旅行社办签证、机票和安排食宿及旅游日程并接受旅行社提供的导游。同时出于环保考虑,一般只接受团体旅游,除非得到政府的正式邀请,散客不能进入不丹旅行,其行程还必须经过政府仔细审核。

不丹没有专门为旅游者人工“打造”的景区,也没有刻意安排的表演,进入不丹你所能看到的就是不丹人的真实生活。从城镇到乡村清一色的不丹建筑风格,独具风韵(政府对造型和风格有统一要求)。如果运气好,有时候可以在寺院遇上祭祀等仪式,或者赶上一个传统节日或庆典,就能看到极具特色的不丹传统舞蹈。主人利用的是现有的自然和文化资源——自然地貌、山岭风光、农田村舍、古朴民风、特色建筑以及人民的日常生活,呈现给客人的是真实、和谐的自然与文化生活之旅。

在政府的领导下,不丹的环境保护机构同国际组织合作,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教育和保护计划。当地的社区成员积极参与到生态旅游的开发当中,承担导游、维护山路、在食宿点提供服务等工作。目前,旅游业已成为全国第三大创汇行业。

由此,不丹成为非常受欢迎的生态旅游目的地,“低数量、高回报”的旅游政策反而使不丹格外令人向往,形成了世界了与发展中引人注目的“不丹模式”,被誉为最后的“香格里拉”、英国莱斯特大学2006年在其“幸福指数世界地图”中将不丹人列为“亚洲第一、世界第八最幸福的国民”。“1去不丹畅游山区王国的古代村落”被选为《国家地理》推荐的25种探险旅游方式之一。为表彰不丹国王和人民在环保领域的突出贡献,联合国将首届“地球卫士奖”授予第四世国

王旺楚克和不丹人民。

结论

“不丹模式”不仅仅指旅游业,也阐释着国家的发展理念与发展战略。从1972年到现在,37年中不丹走的正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不丹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十分重视保护环境和生态、文化资源,经济的高速增长并没有以牺牲环境和放弃自己的文化认同为代价。

第三节生态美学

20世纪中期以来,工业文明所造成的生态危机日益严重,对人类的生存构成极大威胁,在世界范围内由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转型和各种生态理论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中国学者提出的一种崭新的美学观念—生态美学。

一生态美学的概述

(一)生态美学概念

生态美学这一概念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生态问题日益成为国内外讨论热点的形势下,由我国美学家首次提出的,其基本内涵目前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生态美学仅研究人与自然处于生态平衡的审美状态,而广义的生态美学则研究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和人自身处于生态平衡的审美状态”,其根本内涵“是一种人与自然、社会达到动态平衡、和谐一致的处于生态审美状态的存在观”。(二)生态美是什么

生态美是建立在生态人文观基础上的一种崭新的具生态哲学意义的美学概念,是生态文明社会中人类的一种共同美学追求,具有与自然美本质上差异的美学特征。生态旅游以自然为基础,在旅游景观、旅游行为、旅游管理等方面都追求生态美。

(三)生态美的基本内容

生态美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它应是形式美、关系美、过程美和功能美的有机整合与四位一体,同时有相对具体的内容和要求。一般而言,形式美是外观美或外在美,可以通过肉眼或其他器官感知;关系美和过程美是内在美,通常需要通过经验和科学知识去探知和感悟;功能美是整体美和综合美,通常是由形式美关系美和过程美所决定的。

1形式美

形式美是美的表观形态或形式,也是生态美的一个基本要素。在长期的社会经济实践中,人们已形成了一定的审美情趣经验与思维定势,如对事物的颜色大小结构形态品质,以及渗透的思想文化与伴随的行为等的认同由于审美过程是在人

的参与下进行的,因此,生态美在符合生态关系和谐与功能健康的基础上,也得兼顾人们的基本审美需求也就是说,有些纯天然纯自然纯生态的事物也不一定是美的,例如:一片荆棘丛生的荒弃地,看上去似乎很自然很生态,但并不美,往往不能给人以愉悦的享受和美感; 但如果对其适当地加以改造和修整,在形式上可能就赋予了一定的美学情趣或元素。因此,生态美也需要强调形式美,有些自然美也需要经过科学地适当地人工改造,甚至赋予某些精神文化的内涵,才可能成为既生态又有美学享受的生态美。

2关系美

生态美还要求事物之间的关系健康与和谐。没有健康的生态关系和人际关系,即使表面形式上是美的,也不属于生态美例如,许多地区在一些河流上盲目地建设拦河坝,以蓄水发电,获取经济效益,结果破坏了河流生态系统的能量和物质的正常运移,以及物种的洄游迁徙,影响了生物多样性,损坏区域生态系统的生态关系,显然不能称之为生态美。又如,覆盖在水面上的绿茵如毯的水葫芦(一种外来入侵生物),看上去很美,但很不生态,因为它的入侵不仅侵占了其他的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的生态位,从而与它们竞争阳光和养分,引起鱼类等生物的死亡生物多样性的下降乃至生态系统的瓦解,而且最终会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水质下降变臭,导致水产经济损失和相应的环境防护成本,显然外来生物的入侵扰乱了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原有的作用关系,显然是不美的。

3过程美

生态美不是静止的,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物质流能量流物种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动态转化过程)。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发展的,昙花一现的美,不能称之为生态美。例如,对于人为引入的一些外来物种,诸如一些速生物种( 如桉树大米草等),通常由于事先缺乏科学的评估,在引种初期,这些植物确实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收益和景观生态效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外来物种由于具有较强的竞争力,通常改变了本地原有的生态过程,结果可使原有土著植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简单化,脆弱性增强,显然这种美是不可持续的。相反,某些植物群落在初建时,形式上不一定很美,但随着时间的增加,其过程美会逐步显露出来。在社会经济建设中,一些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通常在建设之初,确实很漂亮,但由于往往追求短平快,只讲形式,不讲求其质量和内在的运行过程,结果通常经不起时间的检验,各种弊端会逐步显露出来,这显然丧失了过程美。因此,生态美不是暂时的美,而是可持续的动态美。

4 功能美

功能美是生态美的最终体现。功能的完善优化健康安全低碳与环境友好是生态美的一些基本评判标准一些具有形式美的事物,不一定具有功能美。例如,在

一些大城市中,大搞草坪绿化,形式看上去很漂亮,但这种平面绿化意味着生态系统结构关系与过程的简单化,结果对城市小气候的调节功能对污染的修复消解功能水土保持功能生物多样性的维护功能的效果都较低,而且由于地面蒸发和植物的蒸腾作用,又需要大量的灌溉用水加以补充,进而增加养护成本,显然草坪绿化的功能没达到生态美的要求。因此,可以说,(形式)美的东西不一定是生态的,特别是一些经过人工过度雕饰出来的(形式)美。

二生态美学对生态旅游的价值

为了使我国生态旅游健康的发展,我们必须深刻反思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使人类在从大自然中获取必须的知识和利益的同时,永久地保持全球生态系统的完整和平衡。

(1)生态美学从整体性视野帮助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生态美学的观点来看,生态危机根源于在人类中心主义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人类对自然无休止的破坏和掠夺。如果不丢弃原有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念,人与自然之间就很难和解。生态美学的产生和发展为解决人类面临的种种危机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营养。它倡导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看到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孤立存在,任何一方的过度发展都可能给对方造成严重伤害。这种整体性的视角,以一种崭新的理论纬度,重新审视人类在整个大自然中的权利与义务,与生态旅游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可以纠正生态旅游建设和发展中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偏差。

(2)生态美学对生态旅游规划和开发具有指导作用

生态旅游的规划和开发是以地区的生态资源容量及生态适宜性为基本依据,科学合理的规划才能推动我国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但是有些地方政府急于发挥生态旅游的经济效益,不顾自然生态环境的脆弱性,盲目地将生态旅游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这种错误的定位干扰了旅游规划的科学性和导向性,如果不加以纠正,最终将会把生态旅游引向非正常发展的边缘,更会给以后的规划和开发造成巨大的影响。因此,在进行生态旅游规划和开发时,必须坚持生态美学的基本原则,尊重和关怀所有的生物,敬畏与呵护整个生态系统,既要使生态旅游项目满足人类的审美情趣和需要,也要强调开发和规划的合理性、科学性,学会在尊敬自然的前提下达到我们的目的。

(3)生态美学倡导人文精神的复归

旅游是一项大众参与的活动,也是人们释放心灵、自我治疗的一种重要方式。因此,公众自觉的环保意识和人文精神在生态旅游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当

今社会,颓废、压抑、畸形的精神生态导致人们不能够正视周围的事物,使得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丧失了起码的人文关怀。

生态美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把真、善、美重新灌注到人们的思想意识中,恢复人们完整、健全的精神生态,修复被扭曲、断裂的自然,还原生态系统的有机整体样态,从根本上扭转生态危机,重建人与人、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这种人性的复归和人文精神的张扬会使以认识自然、保护自然、不破坏自然生态平衡为宗旨的生态旅游得到更好的发展,也会使人类在与自然的共生共存中体会心灵的自由超脱,实现人类社会的完整统一。

案例分析

案例三

道家生态美学——江苏老子山旅游区

如果以当代生态美学观的视角来审视陶渊明的人生和创作轨迹,我们便可欣喜地发现他不自觉地践行了这种生态存在论哲学、美学思想,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大地田园而且将其田园生活体验、生命感悟诉诸诗歌,在自然田园和诗歌中找到了自我的生存家园和精神家园。

首先,归隐并寄情于田园山野。陶渊明作为一个农耕者绝非完全意义上的农民,他对大地的态度也已超越了功利性的生产,而是将之视为生存的家园和生命的栖居之所。于是他完全把自己融入自然之中,试图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无隔阂式存在。所以,田间劳作的辛苦与劳绩对他来说并不痛苦,而是生活之中应有之义,更重要的是诗人从对自然的审美欣赏中获得了巨大的心灵满足和诗意,实现了对失意仕途和困顿生活的超越。而这种诗意的表达和心灵的感悟则造就了陶渊明特有的田园诗歌。

其次,诉诸诗歌。陶渊明将自己的田园生活和人生感悟借平淡自然的语言文字成诗,为我们营造了众多自然高妙而又美丽清远的田园意境,不仅开创了日常生活诗化的诗风,而且成为田园诗派的开山鼻祖。他作诗完全是其“旷而且真”的本性的自然流露,生活中有了感触就诉诸笔墨,既无矫情也不矫饰。其诗歌中不仅有他对大地的审美体验,也包含着其融入自然中的和谐的生存体验。自然不仅是自由自在生活的家园,而且是其诗歌创造的灵感源泉。陶渊明在惬意自如的田园生活中,在自娱自乐的诗歌创作中,达到了天人合—的理想生存境界,成为了——诗意的栖居者。无疑陶渊明之自然生态观和理想的存在模式,是我们建构生态美学观理论体系的又一丰富的思想资源。

更重要的是,由其生存境界反观深处现代文明危机之中的我们自身,似乎我们迫切需要从他那里汲取更多的生存智慧,他的生命和谐观势必会在当代生态文

明和谐社会的建构中绽放理论的光芒!“陶渊明的诗文为在文明与异化的二律悖反中挣扎的人提供了一种自然的精神家园,足以使之消减社会历史发展带给人的异化现象和心灵矛盾,获得现实生活中寻找不到的心灵和谐。

结论

当代生态美学观的提出不单单是为了拓展美学的研究领域,更重要的是为当今日益严重的生态失衡问题提供一种缓解或者制止的理论路径。其现实目的便是引导人们对我们生存的外世界采取审美性地观照,唤醒人们内心对自然的尊重与敬畏,使人们意识到物我共生的依附性关系,争取实现一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和谐相处的理想化存在,进而达到人诗意地栖居。“诗意地栖居”恰恰是当代生态美学观的理想指归之所在。

第四节生态伦理学

生态伦理学概述

(一)生态伦理学产生的背景

20世纪中叶和21世纪初叶,世界环境保护运动如火如荼,生态伦理学思想在西方已成为普遍民意和社会共识,成果丰硕。生态伦理学理论体系的宗旨是敬畏自然存在,确立自然界的价值和自然界的权利,并在此理论指导下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和自然界。与传统的伦理观念相比,生态伦理学无疑是一种新的全球伦理观,其主要特点是解释人类行为的正当性原则,表达对全人类公共利益以及对人与自然共同利益的关怀。生态伦理学把人与自然协调的价值观作为人类未来的价值取向,把协调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作为终极道德目标,并以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统一的方法作为方法论基础。它必将有利于人类的道德完善和道德进步,有利于整个地球文明的繁荣和进步,有利于建设人与自然完美交融的新世界。(二)生态伦理学的定义

生态伦理学,是指以研究生态道德为对象的一门科学。所谓生态道德,是指由一定社会经济条件所决定的,以善恶标准评价的,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社会舆论和传统习惯来维系的,调整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原则和规范的总和。这里列出伦理学的两个最重要的概念:

1伦理学正当行为的概念必须包括对自然界本身的关心,尊重所有生命和自然界。“当一种行为趋向于保护生物群落的完整、稳定和美丽时,它是正确的,否则它就是错误的”。

2道德权利概念应当扩大到自然界的实体和过程,“确认它们在一种自然状态中持续存在的权利”。

另外生态伦理学也被称为环境伦理学,它是对人与自然之间道德关系的系统性研究。它是认为人的道德观和价值观通过道德规范而制约着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行为,它要求人类从哲学的高度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人类对自然环境以及自然中各动植物的责任。

总之,生态伦理学是以保护环境为主要目的,研究人与自然之间道德关系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包括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及受人与自然关系影响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两方面。此外,生态伦理学吸收了生态科学、环境科学、道德哲学、人类学的研究成果,并把这些成果充实到这门学科中来。主要研究内容有:1人对自然界的作用中所体现的人与人的利益关系,生态与人类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制定处理生态环境的道德规范,以通过社会伦理功能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调节人与环境的关系,达到保护环境、保护人的利益的目的。

2人对自然界的作用所引起的动物和植物生存又利的问题,制定生态伦理规范,以调节人与生物的关系,保护生态平衡,维护生物的生存权利。

3生态领域中道德伦理规范的意义,如研究生态学中的善与恶、道德或不道德等。

(三)生态伦理学的基本原则

1 公平性原则

无论是自然界的生物还是各类环境,都与人类一样拥有生存的意义,都不该单方面地遭到人类方面的过度开发、利用和破坏。人类应该尊重自然生态下的一切事物,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下,给予自然界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机会。

2 禁止性原则

对于任何可能带来毁灭性后果的各类行为,包括生化战争、核战争的等会大幅度影响生态环境,并且使环境遭受到灭绝性的存在,都应该遭到禁止。同时要禁止人为的掠夺性开发自然资源,过度使用自然环境导致严重毁坏。

3 选择性原则

选择符合生态循环规律的生产方式,使人的生产活动生态化,应当尊重、应当不破坏、应当保护与促进自然的完整与稳定、正义、公正、权利平等、节约、持续发展。

4命令性原则

即要把尊重、爱护自然转化为内心的道德律令,同时在立法方面加以完善补充,使人们在破坏生态环境和其他生物时能够起到自我命令或他人命令的作用。(四)生态伦理学主要研究内容

生态伦理学吸收了生态科学、环境科学、道德哲学、人类学的研究成果,并把这些成果充实到这门学科中来。主要研究内容有:

1对自然界的作用中所体现的人与人的利益关系,生态与人类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制定处理生态环境的道德规范,以通过社会伦理功能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调节人与环境的关系,达到保护环境、保护人的利益的目的。

2 人对自然界的作用所引起的动物和植物生存又利的问题,制定生态伦理规范,以调节人与生物的关系,保护生态平衡,维护生物的生存权利。

3 生态领域中道德伦理规范的意义,如研究生态学中的善、恶、道德、不道德等。

二生态伦理学对生态旅游的价值

生态伦理学是推动生态旅游发展的强大理论保障,在生态旅游中倒入生态伦理学,不仅可以使生态旅游从中得到理论的支持,而且可以推动生态旅游广泛而深入的发展。下图生态旅游与环境伦理关系模式,清晰地展示了生态旅游与生态伦理的关系。

(一)生态伦理学是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生态伦理学实质是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道德, 其目的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而开展生态旅游的目的也是为了保护自然及其环境,生态伦理学则可以给予其理论基础,以保护生态环境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为导向。所开展的既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 又能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边缘性生态工程和旅游活动。

(二)生态伦理学为生态旅游提供了制定保护规划的措施和思路

进行生态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规划时, 生态伦理学道德规范能为合理保护生态, 制定可操作性思路和方法。天然植被是大自然生态系统自身长期演替获得生态平衡所形成的,是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结果,具有地带性和典型性。根据生态伦理学观念,生态项目策划不但要考虑市场的要求,还要尊从生态伦理观,充分重视生物保护以保证生态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不能设置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保护理论背道而驰的项目,如狩猎场的设立就要慎重论证,不能违背生态伦理观。

(三)生态伦理学要求生态旅游适度发展

所谓“适度发展模式”,就是尽可能地少投入、多产出、多利用、再利用、少排放, 将自然环境作为一种潜在的生产力加以保护, 改变以破坏资源、过量消耗自然为代价或者"先破坏后治理"的生产模式。根据这一定义, 生态旅游地就必须控制人工建设项目的规模,特别是控制为旅游者提供的食宿建筑设施购物、娱乐建筑设施。这些旅游配套设施不仅数量不能过多, 而且规模也不宜过大, 合乎生态要求, 必须保障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权利不被剥夺。

(四)生态伦理学对生态旅游的支持

这是生态旅游与其他大众旅游之间的最基本的区别,生态伦理学造就了生态旅游者,而生态旅游者无可避免的成为了生态旅游的先锋,自然的保护起了自然,不再是单纯的享受、欣赏自然,从而吸引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参与到自然保护。(五)推动生态旅游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旅游行业为了满足生态旅游者的需求,以及生态旅游者对旅游行业施加的道德压力,也迫使这旅游行业不得不想生态旅游产业发展。

案例分析

案例四

生态伦理学的拓展——可持续发展

黄石国家公园(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是世界上第一座认证国家公园,也是世界上最壮观的国家公园之一。

地跨美国中部怀俄明州,蒙大拿州,爱达荷州三个州,约八千平方公里的环形山盆地。黄石公园内地貌丰富,气候多变,需要备好冬夏两季的衣服,上坡上白雪皑皑,间歇泉附近热气腾腾,在园内的公路上行驶,常看到这边阳光普照,尽头乌云密布。不容错过的景点有气势宏伟的老忠实间歇泉,五彩斑斓的大棱镜,宁静的黄石湖,奔流直下的黄石瀑布,壮丽的黄石大峡谷,美丽的巨象温泉。此外,作为全美最大的野生动物保护区,黄石公园居住着大量的野生动物,在黄石公园见到最多的是成群的美洲野牛,时常还能看到麋鹿和羚羊。您甚至有机会看到驯鹿用那坚实的大角争斗,小黑熊在草原上嬉戏,时不时能看见老鹰从天空中展翅飞过。

园内森林茂密,是世界上最成功的野生动物保护区,有时在公园的深处或道路上会发现灰熊或黑熊的踪迹。园内设有历史古迹博物馆,还有数以千计的温泉,这些温泉碧波荡漾,水雾缭绕,上百个间歇泉喷射着沸腾的水柱。黄石公园大棱镜泉,被誉为“地球上最美丽的表面”。

1872年开始,公园管理处对黄石公园采取“以火管理”的政策,只要不是人为因素造成,且不危及人的生命及财产,园内的巡逻员都不干涉,让它自生自灭。森林火给整个生态系统带来的好处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条,要算营养物的再循环了。如果没有森林火,这里的许多物种有可能会慢慢“饿死”。有些地区经历了两个多世纪的堆积,平均每半公顷土地就拥有45吨干燥物质。它们越积越厚,使原有生物群落很难发展与更新,新的物种更无插足的余地。一场大火过后,把土地裸露在阳光之下,黑灰大量吸收了太阳的热能,成为催发种子的最好温床。火舌在烧毁野草和灌木的同时,也吞噬了妨碍植物生长的病虫害以及有碍植物发芽生长的化学物质。浓烟覆盖在临近的地区,也可以杀死森林中的一些病原体,因此间接保护了没有过火地片的森林。炽热的大火还烤裂了岩石,又为一些喜爱

阳光的拓荒树种开辟了道路。火所烧毁的一切,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并非浪费,只是物质和能量转换的一种形式。

在自然演化过程,生活在黄石国家公园的很多植物和动物,已经适应了间歇周期较长的大火,甚至其中有些物种,还必须以火来保证它们的生存和繁衍。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美国黄石国家公园

分析

黄石公园给予了园内生态环境以及物种极大地尊重与保护,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增加了旅游经济的创收。无论是旅游项目、管理措施、还是资金运作上,都无不把环境保护和研究作为核心。

结论

生态旅游作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协调化的产物,是中国乃至世界格局下旅游发展的新趋势。生态旅游业的兴趣也是各地在旅游资源匮乏的时候,刺激旅游发展,提升旅游经济的新型绿色工程。中国可以借鉴外国成功案例提出适合中国本土的发展模式,使生态环境得到可持续发展。

思考与讨论

1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伦理学之间的关系?

2 你认为我国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第五节系统科学

一系统科学概述

系统的定义多种多样,中国学者钱学森认为: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且这个有机整体又是它从属的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还有把系统定义为“具有某种关系的集合”,这种定义是相当普遍的。在这里我们将系统定义总结为:“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组成部分结合而成,具有规定的或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通过与外部环境物质、能量的交换,处于一种稳定有序的状态”。

系统科学是一门总结复杂系统的演化规律,研究如何建设、管理和控制复杂系统的科学。以系统为研究对象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开发的学科组成的学科群。它着重考察各类系统的关系和属性,揭示其活动规律,探讨有关系统的各种理论和方法。

从狭义上讲,系统科学是指一门科学,它包括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两个部分。其理论基础是指对系统的特性和规律进行阐明的系统论;其实践应用则是指系统工程,即将系统分析与工程技术结合起来,解决管理中的规划、设计、研究、制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外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人们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亲近大自然的需要,近几年来我国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我国地域 辽阔,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我们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经济的发展。就国内目前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对国内乡村旅游发展趋势做以预判,同时期望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推动国内乡村旅游积极稳步的发展。我国广大农村拥有较好的生态环境和特色农业,大力开发乡村旅游市场,意义重大。 关键词:乡村旅游现状分析发展对策 一、乡村旅游背景及意义 所谓乡村旅游,是以农村地区为特色,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旅游活动为内容,以促进农村发展为目的的社会活动。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的心理逐渐成熟趋向多元化,旅游过程更注重对相互文化的体验,农村和郊区相对于城市来说,天地光阔,自然风光秀美,空气清新,加之和城市相异的文化,对于生活在紧张、拥挤、繁杂、宣嚣、多污染的城市中的居民有巨大的吸引力。当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就产生了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业中的一项新事物,然而它却以极快的速度在各国发展起来。我国地域广阔,自然景观差异很大,农业资源丰富,乡村民风民俗丰富多彩,有着发展乡村旅游的优越条件。乡村旅游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新的休闲产品,而且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资源,维护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是我国旅游事业不断发展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主要有如下几点现实意义: 1、有利于加强城乡文化交流,改变农业生产落后的观念 通过城市居民的参与活动,把先进的科技知识带到乡村,有利于科技推广;

生态旅游概念的研究

生态旅游概念的研究 作者:吴楚材, 吴章文, 郑群明, 胡卫华, WU Chu-cai, WU Zhang-wen, ZHENG Qun-ming , HU Wei-hua 作者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长沙,410004 刊名: 旅游学刊 英文刊名:TOURISM TRIBUNE 年,卷(期):2007,22(1) 被引用次数:71次 参考文献(11条) 1.Fennell D A Ecotorism:An Introduction 1999 2.Ceballos-Lascurain H The Future of Ecotourism 1987(02) 3.诸葛仁借鉴国际生态旅游标准规范中国生态旅游市场 2006(04) 4.Orams M B Types of Ecowurism 2001 5.卢云亭.王建军生态旅游学 2001 6.The Ecotourism Society Newsletter cited in Catrina Brandon,Ecotourism and Conservation:A Review of Key Issue,Envirnment Department Papers 1996 7.郭岱宜生态旅游--21世纪旅游新主张 1999 8.Kutay K Ecotourism and Adventure Travel 1989 9.世界旅游组织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地方旅游规划指南 1993 10.陈忠晓.彭建生态旅游的内涵辨析[期刊论文]-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01) 11.Elizabeth Boo Ecotourism:The Potentiais and PitfailsWWF 1990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万绪才.朱应皋.丁敏国外生态旅游研究进展[期刊论文]-旅游学刊2002,17(2) 2.张跃西.ZHANG Yue-xi生态旅游理论创新与中国生态旅游示范区标准问题探讨[期刊论文]-生态经济2007(11) 3.刘青.王智.钱谊.秦卫华.蒋明康.LIU Qing.WANG Zhi.QIAN Yi.QIN Wei-hua.JIANG Ming-kang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存在问题分析[期刊论文]-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09,25(3) 4.王潇.WANG Xiao生态旅游承载力的思考[期刊论文]-生态经济2009(10) 5.关于生态旅游的认识与思考[期刊论文]-生态经济2005(10) 6.刘忠伟.王仰麟.陈忠晓.LIU Zhong-wei.WANG Yang-Lin.CHEN Zhong-xiao景观生态学与生态旅游规划管理[期刊论文]-地理研究2001,20(2) 7.刘德谦中国生态旅游的面临选择[期刊论文]-旅游学刊2003,18(2) 8.李文杰.乌铁红.张宏磊.LI Wen-jie.WU Tie-hong.ZHANG Hong-lei中国传统自然观与生态旅游发展观的比照[期刊论文]-生态经济2008(9) 9.薛怡珍.Hsueh I-Chen城市生态旅游发展策略研究——以台南市为例[期刊论文]-生态经济2008(10) 10.叶文.薛熙明.YE Wen.XUE Xi-ming生态旅游本土化问题研究[期刊论文]-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6) 引证文献(72条) 1.王燕.孙德亮.张军以.周秋文贵州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期刊论文]-贵州农业科学 2013(6) 2.刘小莉.魏伟.李中强返湾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研究[期刊论文]-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

我国生态旅游发展前景

我国生态旅游发展前景 ——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班级: 学号:20 姓名:黄松

我国生态旅游发展前景 摘要:生态旅游是以生态学原则为指导,以自然区域和一些特定的文化地域为旅游对象,旅游者在欣赏自然景观和了解生态现象的同时受到环境教育,以保护自然和人文旅游环境为宗旨,并能使当地居民受益的一种可持续的旅游。 生态旅游是世界旅游活动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旅游发展的角度看,生态旅游是近年世界旅游业中增长最快的部分,年增长率达到25%~30%,生态旅游俨然已成为世界性旅游的潮流,并将成为21世纪国际旅游的主流。以下针对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十大重点领域进行前景分析。 内容: 一、风景名胜观光旅游 风景名胜资源,系指富集着以独特自然景物和悠久历史文物古迹取胜,以景物环境为载体,人类实践创造的,有普遍社会价值的优秀财富。我国山河壮丽,景观奇特,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具有丰富的风景名胜资源。 依托丰富的风景名胜旅游资源,以下几种主要模式适合风景名胜旅游资源的开发:(1)科学考察为主导的风景名胜旅游。可以开展此类旅游的有黄龙寺九寨沟风景名胜区、五大连池等。(2)历史古迹类风景名胜旅游,如古长城、八达岭十三陵风景名胜区等。(3)文化类风景名胜旅游,如我国的四大佛教圣地的普陀山、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等风景名胜区。属古石窟艺术文化的,如我国的麦积山、龙门、云冈、敦煌等风景名胜区。(4)自然类风景名胜旅游,如桂林漓江山水、庐山、秦皇岛北戴河、承德避暑山庄、海南三亚等。(5)民族风情观赏类风景名胜旅游,如内蒙古草原风光、海南黎族村寨等。(6)现代工程观赏类风景名胜旅游,如长江三峡大坝、南京长江大桥等。 二、红色旅游 “红色旅游”是指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吸引物,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实现学习革命历史知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旅游活动。“红色旅游资源”指的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新中国成立以前,包括红军长征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等重要的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从地域范围上,主要是指革命老区和红军长征线,但以长征沿线为重点,这就形成了井冈山、瑞金、韶山、遵义、延安、西柏坡一条“红色”主线。国家大力培育的重点红色旅游区包括:以上海为中心的“沪浙红色旅游区”;以韶山、井冈山和瑞金为中心的“湘赣闽红色旅游区”;以百色地区为中心的“左右江红色旅游区”等。围绕着“红色旅游”线路开发与挖掘沿线的旅游资源,可以形成上下一线的旅游链条,形成当地旅游资源的整体联动,进而促进本地旅游经济上档次、上水平,促进本地经济快速健康地发展。 三、民俗旅游 民族旅游以观赏、理解以及参与地域性风土人情为目的,特别适合于较短时段、较短路途的乡村旅游。它主要是将旅游区纳入文化之中,进而展示区域文化特征。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及支系,都有自己传统的民族文化,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性,各地区、各民族的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交通、宗教、节庆、婚丧、礼仪、集市等都具有特色,并富有极为强烈的可视性和独有的观光魅力。 根据资源的特点,民俗旅游开发方式应该采取多种模式:(1)集锦荟萃式,如深圳的中国民俗文化村、北京的中华民族园等;(2)复古再现式,杭州和香港的宋城、无锡的唐城、吴文化公园均属于此类;(3)原地浓缩式,如当地政府或投资商在当地觅取合适地段,建以当地民俗文化为主题的主题公园,集中呈现民俗精华,如海南中部的苗寨和黎寨风情园均属此类;(4)原生自然式。它是在一个民俗文化相对丰富的地域中选择一个最典型、交通也

生态旅游相关理论

生态旅游相关理论

第二章生态旅游相关理论 内容提要 生态旅游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后,一直受到旅游学界的关注。随着生态旅游开发实践的展开,近年来我国的生态旅游理论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生态旅游之所以能够在短短十几年间在全球迅速发展,离不开各种理论的支撑和指导。在众多指导生态旅游迅速发展的理论中,生态文化、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美学等至关重要。了解各种理论对生态旅游发展所做出的影响,我们才能将其到指导生态旅游的实践中,并且为生态旅游有关理论的补充提供新鲜的血液。 第一节生态文化 一生态文化概述 生态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区别。广义的生态文化是一种生态价值观,或者说是一种生态文明观,它反映了人类新的生存方式,即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存方式。这种定义下的生态文化,大致包括三个层次,即物质层次、精神层次和制度(政治)层次。狭义的生态文化是一种文化现象,即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式。 生态文化是人们在漫长的历史发展演化中,在适应、改造自然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生态观念、生态知识、生态经验。最初这些生态性内容仅以“单体”形式出现,没有上升到系统的文化层面,随后这些知识经验在漫长的历史演替中日积月累逐渐融入人们的思想精神并形成生态观念,它又进入社会生产生活之中并积累成制度、措施、经验,它又外在地表现于人们的实践、服务于人民的生存并物化为各种成果、风俗习惯等,由此集结并以“生态文化”统一的概念出现,生态文化由此成为一种关注人与自然的文化,它以“文化”、“智慧”的形式聚集人类改造自然的力量,反过来又成为人类可以利用的武器改造自然;在社会历史领域中,生态的许多理念依然显示出合理性并为人所用,生态文化又成为解决社会、经济、环境等综合问题的一把钥匙。 二生态文化对生态旅游的价值 生态文化渗透在生态旅游之中,生态旅游是对生态文化的阐释。当人类意

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和发展未来的思考

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和发展思路的思考 关键词生态旅游中国前景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人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生态环境越来越引起全世界广泛的重视。为了兼顾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生态旅游概念顺势而生。我国生态旅游起步迟,但基础雄厚,发展快,我们应加大投入和策划,让生态旅游在我国普及起来。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 “生态旅游”这一概念是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豪·谢贝洛斯拉斯喀瑞(H.Ceballos-Lascurain)在1983年首次提出来的。生态旅游是指在一定自然地域中进行的有责任的旅游行为,为了享受和欣赏历史的和现存的自然文化景观,这种行为应该在不干扰自然地域、保护生态环境、降低旅游的负面影响和为当地人口提供有益的社会和经济活动的情况下进行。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 二中国旅游业现状 随着经济的增长、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工业化却使得我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面临下降的威胁。虽然这些年旅游业价格一再下跌,广大百姓也可以享受的起旅游花费,但是普通的走马观花式的旅游已经无法满足游客需求。现在人旅游的目的更多的在于享受清新、轻松、舒畅的自然与人的和谐气氛,探索和认识自然,增进健康,陶冶情操,接受环境教育,享受自然和文化遗产,所以回归大自然、欣赏大自然美景、享受原野风光和自然地域文化的需求无法满足。 然而同时,许多旅游区已不同程度地遭受到污染和破坏有些旅游区的环境和生态污染十分严重,过度的人工开发,过度的谋取暴利,环境已经不堪重负,旅游业的能否进一步发展成了问号。所以只有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转,保护生态环境免遭破坏,让旅游和保护均有收益时,旅游业才能长期可持续发展。 三中国生态旅游现状 1982年,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建立,将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此后,森林公园建设以及森林生态旅游突飞猛进的发展,至1999年初全国已经建起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森林公园近900处。从1956年开始建立第一批自然保护区以来,至1997年底,共建各类自然保护区932处,其中国家级的有124处,被正式批准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有14个。中国共有512处风景名胜区,总面积达9.6万平方公里。在1999年,四川成都借世界旅游日主会场之机推出了九寨沟、黄龙、峨眉山、乐山大佛等景点,开发生态旅游产品。随后,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举办国际森林保护节,推出武陵园等生态旅游区。以湖南和四川为起点,生态旅游逐渐在全国范

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

《财贸经济》1999年第8期 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 张广瑞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 100836) 内容提要:生态旅游是目前国际上颇为流行的一种特种旅游,生态旅游的产生与发展有着其重要的背景,生态旅游有其特定的含义。目前世界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有一些发展生态旅游的成功范例。但实践证明,生态旅游的发展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需要积极地培育旅游市场,培育生态旅游管理、经营的队伍,必须建立和完善管理机制。中国对生态旅游的发展更应当持谨慎的态度,做好宣传,科学规划,搞好试点,循序渐进,避免因开展生态旅游不当而加速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生态旅游定义 “生态旅游”是个外来语,英文为ECO TOU R IS M 。由于“生态旅游”是个新词语,不同的使用者对它有其不同的说法。美国世界自然基金会(WW F )是研究生态旅游比较早的国际机构,其研究人员伊丽莎白?布(E lizabeth Boo )1990年对生态旅游所做的定义的是:生态旅游必须以“自然为基础”,就是说,它必须涉及“为学习、研究、欣赏、享受风景和那里的野生动植物等特 定目的而到受干扰比较少或没有受到污染的自然区域所进行的旅游活动” ①。两年以后,她对其定义进行了一些修订,提出“以欣赏和研究自然景观、野生生物及相关文化特征为目标,为保护区筹集资金,为当地居民创造就业机会,为社会公众提供环境教育、有助于自然保护和可持 续发展的自然旅游” ②比较这两个定义可以看出,前者只从旅游者的角度强调了旅游活动的性质与目的,而后者另外突出了这项旅游活动应当对旅游目的地所产生的积极作用。也许1992年生态旅游学会(ECO TOU R IS M SOC IET Y )③所做的定义更有代表性,它将生态旅游限定为“为了解当地环境的文化与自然历史知识有目的地到自然区域所做的旅游,这种旅游活动的开展在尽量不改变生态系统完整的同时,创造经济发展机会,让自然资源的保护在财政上使当地居民受益”。 从以上几个典型的定义来看,生态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是一种“有目的旅游活动”,一般来说,生态旅游者的旅游目的地是“自然区域”或“某些特定的文化区域”;而从事这种旅游活动的目的是“了解当地环境的文化与自然历史知识”、“欣赏和研究自然景观、野生生物及相关文化特征”等;从事该项旅游活动的原则是“不改变生态系统的完整”、“保护自然资源使当地居民经济上受益”。总而言之,开展生态旅游必须保证保持、促进生态的协调发展,至少不破坏生态平衡,但与此同时,必须获得经济收益,而且特别要强调必须使当地居民在开展这样的活动中在经济上获得益处。 ①②③生态旅游学会是由旅游批发商、导游、政府代表、保护区管理人员、地方社区代表、环境保护者和开发商等组成的非官方机构,其主要职能是在全球范围内推动生态旅游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其工作的重点是从发达的社会寻求技术与财政方面的支持,制订环境原则与纲领,保证当地人民的参与,提供交流生态旅游方面信息的渠道。 见E lizabeth Boo :T he Eco touris m Boom :P lanning fo r D evelopm ent and M anagem ent ,W ash ington ,WW F ,19921见E lizabeth Boo :Eco touris m ,the Po tentials and P itfalls ,WW F ,W ash ington ,19901

生态旅游教学大纲

《生态旅游》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开课单位:旅游系适用专业:景区管理与森林生态旅游 修课方式:必修考核方式:闭卷笔试 总学时:36 推荐教材:《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张建平著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参考书:《生态旅游》田里、李常林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二、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生态旅游的一些理论知识体系,明确生态旅游的内涵、生态旅游与其他旅游形式最本质的区别,了解国内外生态旅游发展现状。通过学习生态旅游的专业知识,适应景区规划和森林生态旅游管理工作岗位的需求。 三、课程主要内容与学时分配

四、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及重点 第一章绪论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生态旅游的概念、研究对象与活动规律。熟悉我国与国外生态旅游的发展概况,基本了解我国生态旅游景区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重点是掌握生态旅游的研究对象与活动规律。 第二章生态旅游的兴起与发展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生态旅游产生的五个原因,结合生态旅游发展的实例,理解生态旅游是之所以能在短时期内迅速崛起并迅猛发展,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旅游市场内外的诸多因素。熟悉生态旅游的产生模式,主动式和被动式。重点介绍美国等发达国家主动模式发展生态旅游的概况和以哥斯达黎加为代表的从被动模式发展生态旅游的历程和取得的成绩。掌握生态旅游发展的三个阶段,对当前我国生态旅游发展模式进行分析和评价,并与生态旅游发展较好的国家做对比。重点分析黄石国家公 园的管理经验,借鉴其可取之处。 第三章生态旅游的理论基础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生态学原理、环境伦理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在生态旅游中的应用。在生态旅游区的规划和管理中对生态旅游的理论基础加以应用,对生态旅游旅游区的发展有着长远和深刻的指导意义。以辽东半岛的蛇岛和承德旅游区的生态系统为案例进行分析,介绍生态学的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破坏,使旅游区生态环境恶化,从而理解和掌握生态学和环境伦理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和观点。介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缘起和发展的三个里程碑,结合相关文章,掌握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概念和内涵。重点是环境伦理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难点是生态学原理的掌握和理解。 第四章生态旅游的体系结构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生态旅游的概念、内涵、性质和特点,通过举例说明生态旅游和其他类型旅游活动的区别。认识生态旅游与其相近旅游形式之间的关系,掌握之间的差异,能够更好的理解生态旅游的内涵。重点介绍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生 态旅游与大众旅游的区别。重点是明确生态旅游的概念,理解生态旅游的内涵。 第五章生态旅游的效益

生态旅游总复习

生态旅游总复习 1.生态旅游的概念、理念及理论基础 2.生态旅游审美 3.生态旅游者 总结国内外相关生态旅游者的论述,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定义。对生态旅游者众多的概念进行归纳,得出其概念中的四个公共认同点:一种强调合作的旅游方式;生态旅游以自然为基础;教育和学习是生态旅游必不可少的要素;生态旅游应具有可持续性。广义的生态旅游者指的是到生态旅游区的所有游客。这类界定具有统计上的可操作性,但只是对旅游者行为现象的部分概括,并不能真正体现生态旅游的内涵;狭义的生态旅游者,仅指来到生态旅游区的对环保与经济发展负有一定责任的那部分游客。本文就生态旅游者的制定、特征进行分析。 4.生态旅游规划与开发 5.生态旅游资源 生态旅游资源是指凡是能够吸引游客前来观光的自然事物和具有生态文化涵义的人文事物,或能够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并对游客起到教育反思作用的其它客观事物。 “生态旅游资源”一词是随着生态旅游活动的开展而出现的概念,它既是以生态美吸引游客回归自然开展生态旅游活动的客体,又是一个发展生态旅游业的物质基础。生态旅游资源是以自然生态景观和人文生态景观为吸引物,满足生态旅游者生态体验的、具有生态化物质的总称。杨桂华认为,生态旅游资源是指以生态美吸引游客前来进行生态旅游活动,为旅游业利用,在保护的前提下,能够产生可持续的生态旅游综合效益的客体,其内涵包括4个基本点:吸引功能、效益功能、客体属性、保护需要。 6.生态旅游业 生态旅游是以生态学原则为指导,以自然区域和一些特定的文化地域为旅游对象,旅游者在欣赏自然景观和了解生态现象的同时受到环境教育,以保护自然和人文旅游环境为宗旨,并能使当地居民受益的一种可持续的旅游。生态旅游已成为新的时尚, 一、世界自然联盟专家墨西哥的谢·贝洛斯·拉斯喀瑞,1988年,给出了定义,生态旅游作为常规旅游的一种形式,旅客在欣赏和游览古今文化遗产的同时,置身于相对古朴、原始的自然区域,尽情考究和享乐旖旎的风光和野生动植物。 生态旅游的共性:负责任的旅游强调保护社区利益强调保护旅游环境 二、生态旅游的概念发展 一大保护:和传统大众旅游相比:最大特征——保护 (生态性旅游的核心生态性旅游的核心强调保护) 二大要点:1.生态旅游的对象是自然物:a.定位在自然旅游b.中国(自然生态旅游和人文生态旅游) 2.旅游对象不应该受到损害(保护) 三大标准:1.旅游的对象是原生和谐的生态系统 2.生态旅游的对象应该受到保护 (保护的内涵有三个层次:一是保护对象,二是谁来保护,三是保护动力) 3.对社区负责:社区居民参与到旅游服务中从中真正得到经济效益 四大功能:1.旅游功能:一种旅游活动,吸引物,旅游者,限制 2.保护功能 3.脱贫功能 4.环境教育功能 三、生态美的特征

关于生态旅游系统理论研究综述

第2卷第5期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V ol.2.N o.5 2003年10月Journal of Shaoyang University Oct.2003文章编号:1672-1012(2003)05-0122-05 关于生态旅游系统理论研究综述 廖荣华 (邵阳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湖南邵阳,422000) 摘要:生态旅游研究是一个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践意义的重大课题.在这一研究领域中,许多学者做了大量有益的尝试和探讨.本文试图从生态旅游定义、生态旅游系统,包括生态旅游者、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业和生态旅游环境等方面介绍国内外生态旅游系统理论研究的进展,并试图探讨今后的研究方向和这一领域研究的生长点. 关键词:生态旅游;生态旅游系统;近期进展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生态旅游”(ecotourism)这一术语,自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 N)特别顾问Ceballos-Lascurain,H.[1]于1983年提出并在文献中使用以来,受到国际旅游组织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迄今,各类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据不完全统计,国际上公开发行的生态旅游研究的期刊就有几十种之多,主要有《旅游研究期刊》(Annals of T ourism Research)、《旅游研究杂志》(Journal of T ourism S tudies)、《旅行研究杂志》(Journal of T ravel Research)、《旅游管理》(T ourism Management)及《可持续旅游杂志》(Journal of Sustainable T ourism)等,发表的论文更是数以百计.生态旅游业也得到迅速发展,据世界旅游组织(WT O) 1997年12月估计,生态旅游占整个旅游业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20%.2002年是联合国命名的国际生态旅游年.旅游界人士认为21世纪是生态旅游的世纪.但是,总的来说,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生态旅游还处于探索之中.从理论上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对指导生态旅游实践特别重要.本文在学习、探讨生态旅游理论的基础上,对生态旅游定义及其系统理论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旨在为自已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生态旅游奠定基础,同时,也试图探讨今后的研究方向和这一研究领域的生长点. 1 关于生态旅游定义的研究 生态旅游是一种旅游方式?旅游理念?旅游产品?旅游系统?这些问题的回答直接关系到生态旅游的定义.因此,生态旅游定义的研究,一直是生态旅游研究的首要问题.围绕生态旅游定义研究,发表了许多论文.不同学术背景的学者,各自从不同角度对生态旅游进行定义.国外学者的探索很多,代表性的有:谢贝洛斯.拉斯喀瑞(1987)给生态旅游的定义是:去往相对原始(undisturbed)的地区或未被污染(uncontaminated)的自然区域的旅行活动,其目的是研究、欣赏和品位自然风光、野生动植物及当地文化遗迹(unnifestations)[1];Boo E(1999)认为,生态旅游是指去相对原始(undisturbed)的自然区域,以欣赏自然风光和野生动植物为目标,并能为保护区筹集资金,为当地居民创造就业机会,为旅游者提供环境教育,从而有利于自然保护的旅游活动[2];生态旅游协会(Ecotourism S ociety)(1993)对生态旅游的定义是: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系当地居民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3];Ercan S irakaya,Vin od Sasidharan和Sevil S onmez(1999)对以往生态旅游定义进行回顾和评论,并通过对美国282个生态旅游经营者的调查,对生态旅游进行定义:生态旅游是一种非消耗性(n onconsum ptive)、教育性、探险性(romantic)的新型旅游,其目的地是那些自然风光异常优美、文化和历史意义突出且几乎未受人类干扰破坏的地区,旨在欣赏当地的自然、社会文化历史[4]. 中国学者对生态旅游定义也做了许多探索,从旅游需求方即旅游者角度出发,生态旅游被认为“是一种以自然环境为资源基础的旅游活动”[5];从旅游供给方即旅游规划和管理者角度出发,生态旅游被看成一种旅游产品,是“以自然风光及其地方特色的风土民情(ethnic)为主要吸引物的专项旅游产品”[6];从旅游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出发,生态旅游被认为是“一种以自然环境为资源基础的旅游活动和具有强烈环境保护意识的一种旅游开发方式”[5];从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二者的综合角度进行定义,“生态旅游是一种观念或思想,强调规划管理者和旅游者在合理利用生态旅游资源的同时,积极保护生态环境.这种思想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7]由于生态旅游的定义莫衷一是,有人从现有的“生态旅游”定义中选取代表性的44种进行聚类分析,将定义内容归纳为6大类11组分,进而构建生态旅游概念模型,在检验模型理论上的可靠性和实践上的适应性后,提出一个归纳性的定义:“生态旅游是一种非大众化的特殊旅游, 收稿日期:2003-07-06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的部分成果. 作者简介:廖荣华(1956-),男,湖南隆回人,教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

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之路

众所周知,在高速的城市化过程中,城市面积扩大、农村人口净流出、公共资源倾斜,不可避免的会导致农村空心化,并最终走向衰落。乡村旅游由于其能够直接将乡村资源转化为经济增长动力,起到美化农村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村产业能力的作用,而受到各级政府的支持,将它作为城乡统筹发展的一剂良药。特别是今年7月底,国家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将培育1000个左右特色小镇,乡村旅游将迎来更多机遇。 事实上,中国乡村旅游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安徽的西递宏村、江西的婺源、 成都的五朵金花、陕西的袁家村和马嵬驿、浙江的安吉……我们随口都能说出很 多知名的旅游乡村。也有很多城市人背着行囊走在了去往乡村的路上,他们或是 寻找一个古镇、山村租下一栋民居,按着自己的喜好进行改造,当起了民宿老板;或是承包数顷良田,种菜养鸡,当上了农场主;再有抱负的就是弄出了像裸心谷 这样的乡村休闲极品。但不能否认,中国的乡村旅游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产业 链条过短,产业体系不健全;旅游业态单一,规模化程度较低;旅游产品同质, 分工协作水平低;低价恶性竞争,服务质量不稳定…… 归结起来,最主要的还是乡村旅游产业化水平低,产业是乡村旅游得以持续 发展的动力,要想做大乡村旅游最关键的是打通一产、二产、三产的联系,形成 产业链。 ? ? ? ?一、做好一产:一地一品,发展高效精细农业 农业是乡村旅游发展的产业基础,因为特色农业既是乡村旅游的景观营造, 也是休闲体验的内容,消费的对象。一村一品、一镇一韵,是现代农业走向规模化、精致化、社会化、差异化的重要形式之一。一个地区形成一种产业特色,一 个农户发展一种主导产品,有利于形成明确的专业分工,实现优势互补,相互依存,构建现代农业经济的整体框架,保持以农为本的本色。而建立单一农产品为 主的专业性农场,可以有效的提高农产品产量,形成农业和观光两用园,是乡村 旅游的主力军。 日本的精致农业闻名世界,发展注重“大而专”。一些地区的无土栽培和温室 大棚精细化堪比园艺盆景。而普通农户只种植1-2个品种,一般作为商品出售。专业性的农场则会同时发展观光农业、旅游农业,如葡萄公园农场,可以将葡萄 园景观的观赏、采摘、制品,以及与葡萄有关的品评、写作、绘画、摄影、体验、竞赛与季节、庆典活动融为一体。 ? 二、联动二产:打造IP,深化旅游商品开发

浅析生态旅游内涵和基本特征(经典)

浅析生态旅游内涵和基本特征 一:引文 人类的旅游活动至少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只是到了近代,旅游才真正地成为一个产业,对人类的社会生活带来日益重要和深远的影响。作为旅游业的一个分支,生态旅游则出现得更晚。它是人们在面临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前提下提出来的,是人们生态意识、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的结果。 二生态旅游的内涵: 尽管生态旅游的影响日益扩大,但给生态旅游下一个定义并非易事。自从谢贝洛斯·拉斯喀瑞提出生态旅游的概念以来,很多研究人员和国际组织纷纷从不同角度和各自研究领域对生态旅游进行了界定。卢云亭和王建军曾列举了73条中外学者提出的生态旅游的定义,可见生态旅游作为新兴学科的定义之多。[3]一个概念的内涵往往可以从这个概念的定义体现出来。对生态旅游的多种定义也可看出研究者对生态旅游内涵的理解存在较多分歧。通过多本相关书籍的阅读和纵观各学者对生态旅游的提出背景和生态旅游的发展实际,我个人认为,生态旅游的内涵至少应体现下面几方面: (一)原生态旅游资源是生态旅游的旅游对象。这里的“原生态旅游资源”不仅包括自然旅游资源,也应包括人文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4]。旅游资源大体上可分成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型。自然旅游资源如广阔的草原、神奇的冰川、寂静的山谷、“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等,它们对游人有着无穷的魅力,毫无疑问是生态旅游的旅游对象。但对人文旅游资源是否是生态旅游的游览对象目前在学术界存在较大争议。我个人认为,原生态的人文旅游资源也应包含在生态旅游的范畴之内,比如,有重要历史价值的考古发掘遗址,保存完好的古代建筑,少数民族特有的民俗风情,富有当地特色的地方风俗与民间礼仪和民间节庆等都应是生态旅游的旅游对象。其原因有二:(1)人文旅游资源与自然旅游资源一样,都是今天的

生态旅游相关理论基础

生态旅游相关理论基础

————————————————————————————————作者:————————————————————————————————日期:

生态旅游相关理论基础-旅游管理 生态旅游相关理论基础 毋茜杨哲张子俨 生态旅游是可持续发展旅游产业的重要部分,如何可持续的运用当地自然、文化资源实现当地经济效益已经成为当今十分重要的课题。本文运用相关文献搜集的方法,分析总结出生态旅游一些相关的重要理论基础,以期对生态旅游研究提供一些理论性借鉴。 一、理论基础 (一)可持续发展 1、经济社会背景 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巨大的变化。 “上个世纪,世界经济呈现出有史以来最好的状态,从1950年到1998年,世界经济增长了6倍”。 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人口增长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预计到2050年,人口将达到96亿。这种改变会导致很多资源供应不足。然而,这些问题不能完全被经济和技术的发展解决。现实是,我们已经造成大量资源的浪费,破坏了环境和生态。截止到2002年,人类已经消耗了50亿吨的自然资源,照这样的速度发展下去,到2020年,我们将需要80亿吨的自然资源。在2030年我们对能源的需求将比现在高出50%。如果每个人利用资源的方式不改变,我们将至少需要三个地球,但不可改变的是,我们却只有一个地球。因此,如何能够在不牺牲环境和资源的前提下,实现长期经济发展,既能够适应当前的资源需要而又不损害未来的需求,这个课题已经变得尤为重要。

2、可持续发展 为了实现长期的健康发展,我们应该保持平衡的发展方式,我们称作为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并不仅仅是一个目标,它还是人类发展尤为重要的方法。很多机构已经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实现长期发展的重要原则。 可持续发展这个概念提出至今已经有几个世纪了,但直到1987年,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才定义可持续发展为“以不损害后代的需求而适应当前的需求”(Our Common Future, 1987, p. 43)。这份报告用到了“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可持续性”这样的术语,强调了社会公平,经济生产率和环境质量之间的联系(Hopwood, B., Mellor, M., Oacute;Brien, G, 2005)。进而,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指导性的原则被很快用于许多领域,并且,许多专家学者已经在很多领域定义了可持续发展这个概念的细节(Shiva, 1992; Drummond Marsdem, 1999; Jiang J, 2008; Dale, 2001; Overton, 1999; Boff, 2003)。主流的可持续发展概念分为三个部分: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性(图1),它们被描述成很多种形式:支柱、同心圆、连环圈(The World Conservation Union, Report of the IUCN Renowned Thinkers Meeting, 2006)。我们应当保持这三方面的平衡性(Sirakaya, Jamal, and Choi, 2001)。社会和经济元素的交叉是形成社会公平的基础,必须要考虑经济和环境的共同利益,同时社会的稳定发展也依赖于环境资源和服务。然而这三者的交叉点在于可持续发展(Tom Theis and Jonathan T omkin, 2013)。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可持续发展对于保护环境,以至达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性,应当维持三者的平均水平,并且三者的关系应该是平衡的。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三大背景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三大背景 1.1双康时代下休闲旅游需求提升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科技促进生产力发展, 国民闲暇时间不断增加,目前中国工薪阶层全年享受的节假 日已有114天,这意味着中国公民出游机会的增加。与此同 时,国内的一些学者提出了中国进入“双康”旅游时代的概念, 即“小康”+“健康”,在小康时代,人们更加关注健康旅游问 题,健康已成为现代人旅游活动的主要动机之一[1]。休闲与 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现代人对健康的理解已不再停留在身 体机能正常、体格健壮、精力充沛的层面上,还包括情绪健康、 精神健康、思想健康以及社会健康等多方面的健康指标,人们 能够在休闲的过程中达到“心闲体静”、“心宽体健”的目的。 这种健康意识的提升具体就表现在旅游者期望通过参与旅游 活动得到身心的愉悦,对旅游环境、旅游活动、旅游服务也提 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而乡村旅游作为现代休闲旅游的一种 重要形式能够满足旅游者利用短期假日得到愉悦身心,休闲 娱乐以及康体健身等多种功能需求,也正是广大旅游者的休 闲需求刺激了中国乡村旅游经济的迅速发展。 1.2和谐社会中城乡互动协调发展 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2006年10月,国家领导人又做出了关 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明确提 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城 乡和谐发展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经济、社会、生态、 文化等方面。乡村旅游的发展对于促进城乡和谐发展能够起 到积极的作用,而且越来越多的政府领导者认识到发展乡村 旅游的重大意义,国家旅游局将2007年的旅游主题确定为 “中国和谐城乡游”,提出“魅力乡村、活力城市、和谐中国”的 口号,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提出发展乡村旅游是统筹城乡 发展的重要举措,发展乡村旅游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重要载体,浙江省旅游局局长纪根立在2006中国乡村休闲旅 游高峰论坛上表示乡村旅游的发展对于消除社会不和谐因 素、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乡村旅游活动 的开展成为城乡和谐发展的纽带,能够凸显好山好水好资源, 有利于营造农村旅游大环境,开展文明生态富裕村创建活动, 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 发展。 1.3新农村建设为旅游业提供发展机遇 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党中央着重提出了建设社会 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区 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桎梏,此次党中央部署了八个方面的主要 工作以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由此可见国家领导人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与此同时,国家

生态旅游现状及发展

生态旅游现状及发展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我国生态旅游的现状及健康发展 摘要:在人类与环境冲突日益激烈的现在,旅游业开发问题是当前主要矛盾的一个缩影。目前,我国粗放式的自然保护区开发模式,已经对环境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影响,解决这一问题正迫在眉睫。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这一新型开发模式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就生态旅游的现状及健康发展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生态旅游现状发展环境保护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与内涵 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生态旅游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应与自然和谐,而且必须是当代人享受旅游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机会与后代人向平等,既不能以当代人享受和牺牲旅游资源为代价,剥夺后代人本应合理的享有同等旅游资源的机会,甚至当代人在不破坏前人创造的人文景观和自认景观的前提下,为后代人建设和提供新的人文景观。并且,生态旅游的全过程中,必须是旅游者受到生动具体的生态教育。 二、生态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生态旅游兴起的时代背景是人类处于的后期。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极大丰富的同时,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等一系列全球性生存危机使人类的环境意识开始觉醒,绿色运动及绿色消费席卷全世界。 1972年,第一次人类的环境会议在召开。会议首次将环境问题提到了国际议事日程上,有力地推动了全球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深入研究。1980年,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在《》中首次初步提到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要求把保护与发展结合起来,在发展经济满足人类需要,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同时,合理利用,使之即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满足后代人的需求,改变了过去保护环境与发展相对立的观点。1987年,在(MCED)在首相布伦特兰夫人的主持下向联合国提交了《》的报告,比较全面和完整的描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即“可持续发展是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在自身需要的能力”,报

《生态旅游》教学大纲

《生态旅游》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生态旅游》是一门新兴的现代学科,是生态旅游类专业的必修课和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系统地论述了生态旅游方面的理论知识,反映了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的最新成果,理论与案例相结合,可以满足我国大专院校旅游专业方面学生的需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生态旅游方面系统的理论和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意识。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理论知识方面 1、了解生态旅游产生的背景和理论基础; 2、掌握生态旅游的概念、特点以及生态旅游系统; 3、掌握生态旅游者的概念、分类、形成的主客观条件,了解生态旅游者的保护性行为; 4、掌握生态旅游资源的概念、特征和类型,熟悉生态旅游开发的新思路和开发设计的步骤; 5、了解生态旅游业系统,掌握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交通以及生态旅游产品和康乐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6、了解生态旅游环境的概念、构成和特点,掌握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确定与调控; 7、了解生态旅游对环境的影响,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二)实践技能方面 1、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生态旅游资源;

2、能够对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案例进行分析; 3、能够初步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规划设计;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分工 《生态旅游》课程中的内容涉及到很多其他的学科,比如《旅游学》的基础知识部分,《旅游地理学》的旅游资源部分以及《管理学》方面的知识,所以可以根据其他课程的开设情况及进程适当的增删。另外,该课程还涉及到历史、地理、文化、宗教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建议学生在平时勤学习、多积累,以便更好地学习该课程的内容。 四、教学时数安排及在各章节中的分配 (一)教学时数安排 本课程教学时数总计60,其中理论授课为51学时,实践教学为9学时。(二)教学时数在各章节中的分配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_理论反思与困境突破_黄震方

地理研究GEOGRAPHICAL RESEARCH 第34卷第8期 2015年8月V ol.34,No.8August,2015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 ——理论反思与困境突破 黄震方1,陆林2,苏勤2,章锦河3,孙九霞4,万绪才5,靳诚1 (1.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南京210023; 2.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芜湖241003; 3.南京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系,南京210023; 4.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广州510275; 5.南京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南京210046) 摘要:新型城镇化在为乡村旅游发展带来重大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大力发 展乡村旅游,科学引导乡村地域城镇化,是中国新型城镇化和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需 求和重要科学命题。通过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审视和反思,认为乡村旅游既面临 环境质量下降、乡村文化受损、旅游同质竞争、整体品质不高、产业培育不足、资金人才短缺、运 营模式落后、土地利用错位等现实困境,又面临着新形势下需深入研究的诸多复杂性理论问 题。提出要响应新时期国家重大战略和乡村旅游的发展需求,重点关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 乡村旅游特性、新型城镇化对乡村旅游的影响与互动机制、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乡村旅游文化与乡愁记忆的恢复与重构、乡村生态文明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乡村旅游空间 结构优化及城乡旅游一体化空间格局与机制、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与产业融合创新、乡村旅游社 区参与及“三农”问题解决路径、乡村旅游运营管理与政策制度创新等科学问题。通过深化理 论研究和强化实践应用,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增效升级,引导具备条件的乡村走以旅游为导向的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城乡旅游互补和协调发展。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乡村旅游;理论反思;困境突破 DOI: 10.11821/dlyj201508001 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三农”,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2013),也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有力支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在带动乡村旅游发展的同时,产生了一些值得反思的理论问题和亟待破解的现实困境。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及其理论研究的加强,国内学者已在乡村旅游的概念界定、乡村旅游规划与产品开发、乡村旅游感知与行为、乡村旅游影响、乡村旅游文化保护、乡村旅游土地利用、乡村旅游利益相关者与社区参与、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发展路径与模式、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理论研究成果[1,2]。收稿日期:2015-04-10;修订日期:2015-06-2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1149);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164320H116) 作者简介:黄震方(1963-),男,江苏扬中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旅游地理与旅游规划研究。 E-mail:zhfh@https://www.360docs.net/doc/c513180454.html, 1409-1421页 通过审视和反思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围绕新型城镇化与 乡村旅游协调发展,提出乡村旅游研究的主要科学问题和理论创新及困境突破思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