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柳永词之雅俗

合集下载

浅谈柳永词之俗.

浅谈柳永词之俗.

柳腰轻
• 英英妙舞腰肢软,章台柳,昭 阳燕。锦衣冠盖,绮堂筵会, 是处千金争选。顾香砌,丝管 初调,倚轻风,佩环微颤。 • 乍入霓裳促遍。逞盈盈,渐催 檀板。慢垂霞袖,急趋莲步, 进退奇容千变,算何止,倾国 倾城,暂回眸,万人断肠。
师师生得艳冶,香香与我情多。 安安那更久比和,四个打成一 个。 幸自苍皇未款,新词写 处多磨。几回扯了又重捋。奸 字心中着我;
通俗词之所在
“一饷”
望仙乡,一饷消凝,泪沾襟袖 (《笛家弄》) 但赢得,独立高原,断魂一饷凝睇。 (《内家娇》) 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鹤冲天》)
“人人”
有个人人真羡慕。 (《木兰花令》) 有个人人,飞燕精神 (《浪淘沙今》) 淡黄衫子郁金裙.长忆个人人。”(《少年游》其五)
“怎生/好生”
西江月
描写青楼女子的词
• • • • • • • • • • • • 女子秋波: “层波细剪明眸” 《昼夜乐》 “万娇千媚在层波” 《西施》其三 女子笑靥: “绎唇轻笑” 《玉蝴蝶》其三 “最奇绝是笑时媚后深深” 《小镇西》 女子肌肤: “腻玉圆搓素颈” 《昼夜乐》 “如削肌肤红玉莹” 《红窗听》 女子腰肢: 楚腰纤细正笄年” 《促拍满路花》: 世间尤物意中人.轻细好腰身”《少年游》其四

柳永吸取民间养料,使用俚俗语言 人词,从而摆脱了五代词中那种传统腔调 的影响,使词的创作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 段。同时,他还创造性地运用铺叙手法, 把抒情、写景、叙事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构思完密,首尾连贯,脉胳井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问怎生禁得,如许无聊。 (《临江仙》) “待恁时,等着回来贺喜,好生地剩与我儿利市” (《长寿乐》)
柳永俗词的社会背景
柳永俗词对社会的作用

论柳永词的“俗”

论柳永词的“俗”

论柳永词的“俗”【摘要】柳永艳情词集中体现了化雅为俗的特点。

他描写与歌妓的情场生活,并对歌妓作充满色相的世俗描写。

在艺术上则表现为审美趣味的俗,即一反前人的含蓄蕴藉,风格直露而坦率,并以世俗的心理和趣味描写爱情生活,充满了平凡而甜蜜、琐细而愉快的市民情调。

表现在语言上则是语言材料的偏重俚俗。

柳永词的俗正是对词的本色的保留和发扬,是值得肯定的。

【关键词】柳永;艳情词;俗五代敦煌民间词,原本是歌唱普通民众的心声,表现他们的喜怒哀乐的。

到了文人手中,词的内容日益离开世俗大众的生活,而集中表现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

柳永由于仕途失意,一度流落为都市中的浪子,经常混迹于歌楼妓馆,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歌妓和市民大众的生活、心态相当了解,他又经常应歌妓的约请作词,供歌妓在茶坊酒馆、勾栏瓦肆里为市民大众演唱。

因此,他一改文人词的创作路数,而迎合、满足市民大众的审美需求,用他们容易理解的语言、易于接受的表现方式,着力表现他们所熟悉的人物、所关注的情事,即变“雅”为“俗”,着意运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

提到柳永词的“俗”,是离不开他的艳情词的。

也就是说,柳永描写自己与歌妓艳情生活的词总的来说是比较俗的。

他直接而怡然自得地描写自己的情场生活。

柳永虽是一位官场失利的不幸者,将近五十岁才考中进士步入仕途,但这也恰恰成全他成为一位情场的幸运儿,使他能在青壮年时期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流连于“平康巷里”,“连日疏狂”(《凤归云》),甚至“往往经岁迁延”(《戚氏》)。

柳永对此在词中也有过描写:迁延,珊瑚筵上,亲持犀管,旋叠香笺,要索新词,人含笑立尊前。

(《玉蝴蝶》)因而歌妓和柳永的关系是相当亲密融洽的。

他们组成了一个以浪子柳永为中心,一大堆风尘歌妓为羽翼的才子佳人集团,柳永曾自豪地说“自古及今,佳人才子,少得当年双美。

”而柳永所作的《传花枝》也颇为自负风流:平生自负,风流才调。

口儿里,道知张陈赵。

唱新词,改难令,总知颠倒。

雅俗共赏总相宜_柳永词作欣赏

雅俗共赏总相宜_柳永词作欣赏

在说明其词俗而能雅,俗得率真,雅俗共赏。 〔关键词〕
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 其词多 写当时市民的生活情景,涉及时事政治者很少。其 中数量最多、艺术成就最高的,是反映妇女生活愿 望和男女恋情的词。 词中运用了大量的市民化语 , 所以在宋代民间百姓中流 言,也正因为其 “俗” 。 行很广,造就了 “凡有井水饮处, 皆能歌柳词 ” 可是,当时的皇帝仁宗却是喜欢儒雅之士 ,深深厌 恶浮艳虚华的文章,很不喜欢他。据载当年,柳永 赴进士试,不第, 曾写过一首 《鹤冲天 》 以发泄 : “忍把浮名, 换了浅斟 怀才不遇的愤懑,末句云 ” 触怒了仁宗皇帝,朱批 : “且去填词! ” 这 低唱。 足够柳永 落 魄 一 生 了。 据 宋 人 张 舜 民 《图 墁 录 》 记载: 柳永因作 《醉蓬莱 》 忤仁宗之后, 曾求谒 : “贤俊作 当时政府长官晏殊改放他官,晏殊问柳 : 曲子 ( 词 ) 么? ” 柳永答曰 ” 晏殊即道 : 子。 “只 为 相 公 亦 作 曲 “晏殊作曲子, 却不曾道 ‘彩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我院又一项课题获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
2011 年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经过资格审查 、 专家通讯初评和会议集中评审, 并报湖南省哲 学社会科学领导小组和省委宣传部审定 ,共确定本年度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799 项。我院教师严 ,通过专家评审获得立项。 这是我院第三个哲学社会科学基金 勇主持的 《高职院校生源危机及对策研究》 项目。
” 。 柳永只得告退。 从中我们可以感 闲拈伴伊坐 ’ 觉到柳永的俚俗率真的审美趣味没有被当朝皇帝及 当时正流的士大夫文人所接受, 认为其词俗不可 耐,难 登 大 雅 之 堂。 著 名 词 人、 被 奉 为 婉 约 派 “一代词宗” 的李清照在 《词论》 中也这样评价柳 : “逮至本朝, 礼乐文武大备。 又涵养百余年, 永 , 始有柳屯田永者, 变旧声作新声, 出 《乐章集 》 ” 李清照 大得声称于世。 虽协音律, 而词语尘下。

浅析柳永作品中的俗

浅析柳永作品中的俗

浅析柳永作品中的俗摘要:据有学者考证,柳永现存词约212首,其中70%是情词。

除可确定写给妻室的有3首:《定风波》(伫立长堤)、《安公子》(远岸收残雨)、《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之外,有146首是与歌妓来往、爱恋的记录,或是对歌妓及其生活的审视观照。

按照广大传统文人士大夫的审美观念和道德取向,这无疑是“俗”伤了“雅”的确凿证据。

本文将对柳永诗词“俗”的特点进行说明。

正文:北宋的词人柳永可以说是一位标新立异的大词人,他主张词的革新,推崇所谓的“慢词”,而他自己也积极投入到了慢词的写作之中,使慢词成为词坛上可以与传统词作品平分秋色的体式。

但是慢词并不是柳永独创的体式,宋王灼《碧鸡漫志》称“唐中叶渐有今体慢曲子”[ 1] 。

证以敦煌曲子词《云谣集》可知慢词在唐末即已流行于民间, 只是文人词家一向少有仿作。

而柳永不仅选择了一般词人甚少选择的体式,甚至还雅俗并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起初,柳永的“俗词”并不被认为含有“雅”的因素,人们将他的作品视为是一种文学现象。

尽管柳永在文学创作上日夜兼程,但是其“俗”的特质还是迫使他与崇尚高雅文学的士大夫们划清了界线,甚至还招致了恶名,导致他一生仕途破折不断。

但是这样困苦的创作环境反而更加激发了柳永的创作才能。

柳永的“俗”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一、写作对象的“俗”从对象上来说,柳永非常喜欢描写歌妓。

其以歌妓为描写对象的俗词,主要是从歌妓的容颜、歌声、舞姿和文才等方面展现歌妓的美丽容貌和高贵品质,表达自己对她们的欣赏和爱慕。

同时还细致入微地展现了歌妓内心的痛苦和渴望。

歌妓在古代是非常不入流的职业,很多男人抱着赏玩女人的目的来和她们饮酒作乐,但是柳永却将歌妓作为真正的“女人”和“情人”来看待,将她们的美貌和苦恼记录在自己的词里,并在内心深处与她们产生共鸣。

柳永在词中详尽地描写了歌妓的美丽容貌,包括脸、眼、眉、身材、肌肤和姿态等。

咏其脸例如:“嫩脸修蛾,淡匀轻扫”(《两同心》);“香靥深深,姿姿媚媚,雅格奇容天与。

柳永词与宋词之间的雅俗之

柳永词与宋词之间的雅俗之

柳永词与宋词之间的雅俗之刘阳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 1183122摘要:严酷的封建专制思想对人性和自由的压抑是令现代人无法想象的,被它所奴化的人们对于“白衣卿相”柳永的打压是不遗余力的,与周围格格不入的处世观铸就了他辛酸的一生。

且柳永处在词风变化的时期,故而人们多诟病其词之俗!实则雅俗乃是因社会思潮的影响和中华民族审美的发展变化所产生的不同看法罢了!关键词:封建思潮,程朱理学,转变期,俗,雅柳永,北宋词人,婉约派创始人。

原名三变,字景庄。

后改名永,字耆卿。

排行第七,又称柳七。

宋仁宗景佑元年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

由于为人放荡不羁、仕途坎坷,终身潦倒,连死时都是靠妓女捐钱安葬。

他是第一个大量创作慢词的人,词风纯真、大胆,善于铺叙白描,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多直语、市侩化,大量运用“俚词”,使得“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从而成为词史上的又一位伟人!世人皆言柳永的词俗,与其他的大词人如苏轼、辛弃疾等的雅逸豪放相比,实是俗不可耐!批判柳词中的风月艳词,多直语、市侩化,失去了作为文人的那种清高之气——或于自然之中怡情养性,或于朝廷之中忧国尽忠,或于社会之中助民生息……但我认为这些并非柳永之俗,造成柳永词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思潮方面,也有词的发展上的原因,这是那些自命清高、所谓文雅之士的俗!而柳永如此真性情、真爱恨的真男人却在那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儒家文化思想、程朱理学的“去人欲,存天理”的禁锢下变成了为人所不齿一、封建思想文化的禁锢中国几千年来一直处于封建社会,作为封建王朝的统治者必然要求保证自己的统治,而最好的办法就是消灭那些自由思想,代之以统治者自己制定的能够统一所有人的思维、为自己服务的充满压抑了人性及自然气息的思想文化,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到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至宋朝时的“程朱理学”的出现及明朝时推广的“八股文”和清时令人发指的“文字狱”,这全都是作为统治者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压制社会思想进步、人性自由的手段!而这些却恰恰成了许多文人豪士悲凄之处,在那种已经完全被污染的社会中,那一丁点的文化思想上进步的闪耀光华只会招来更多人的嗤笑及打压,而柳永就是这些人中有名的代表!(一)封建儒家思想文化的压抑随着汉武帝刘彻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得儒家文化成为社会思想上的正统,让人们遵从儒家文化上的“忠君”、“爱国”、“恪己守礼”来奴化人民,清洗个人的自由思想,维持自己封建王朝的统治。

C__WINDOWS_Desktop_柳永词的雅和俗

C__WINDOWS_Desktop_柳永词的雅和俗

柳永词的雅和俗【内容提要】柳永是北宋词坛上一位杰出的作家,所作颇丰。

由于为人放荡不羁,故终生潦倒。

所作多以描写城市风光、歌妓舞女和失意文人的生活及心态以及羁旅行役生活为主要题材,使得词这种发源于民间、后被文人墨客占据而成为象牙宝塔的文学艺术形式,又回到了俗文学的发展轨道上来;再加上他吸收和发展了敦煌曲子词俗文学艺术精神,所作词语俚俗,平白如常;形式上也有创造性的建树,打破了传统令词以小令为主要表现形式和以比兴为惯用表现手法,而以赋的表现方法进行铺叙描写,创作了大量的慢词,从而使词这种艺术形式更加广泛反映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境界。

从词的风格着眼,其词分为雅词和俗词,即既有典雅的一面,又有俚俗的一面,还有典雅的和俚俗融合为一的一面。

可以说,柳永对词的开创、发展和兴盛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中国词坛上的一座丰碑。

“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柳永是北宋前、中期深受市民阶层喜爱的人物,但在上层社会,他却是被排斥的对象。

因此,他的词在宋代就有争议,毁誉参半。

誉他的如王灼所称,多为“不知书者”的市井之人和歌妓舞客;毁他的则多是权贵之人,前有宋仁宗、晏殊,已让他仕途受挫,吃尽了苦头。

后则有苏轼,李清照等。

苏轼曾批评弟子秦观:“不意别后却学柳七作词!”又好自炫:“我词比柳词如何?”处处要显示压倒柳永的气势。

李清照更是用一句“词语尘下”,几乎将柳永全盘推倒。

近代的许多评论家都是以“以俗为病”指责柳词下笔太软,多是描写歌妓舞女的生活,内容粗俗,完全没有唐人文雅雄壮之风。

实际上反映什么样的内容,并不能作为评断高下的标准,关键是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这些内容,以及如何表现这些内容。

了解了柳永的生活背景和柳词的创作背景,再来审读他的作品,我认为:柳词作为“流行歌曲”,在词坛上形成了一种不可否认的冲击力,这不止在于他的词能达到一种“无下咏之”的效应,也在于他的词雅俗两种风格都具备,既有典雅的一面,又有俚俗的一面,还有典雅和俚俗融合为一的一面,开拓了词的新境界。

柳永词的语言特点

柳永词的语言特点

柳永词的语言特点摘要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在词体的发展过程中,他是个非常关键的人物,他扩展并发展了慢词,开拓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他的词代表了宋词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词风多接近民间艺术特色,融合多家特点自成一派,含义深远。

语言多用俚语,却又不乏雅言,贴近人民,浅显易懂,受到大众的一致好评。

关键词:柳永词语言雅俗共赏引言柳永(约971-1053),字耆卿,原名三变,号柳屯田,崇安人。

景祐元年进士,一生怀才不遇,终身落魄,穷困潦倒,死后甚至由几个妓女埋葬。

虽然他官场失意,但却写出了一手好词,从词调到作词都代表了宋词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他的很多词调都出于市井新声,经过加工提炼,形成了其独特风格,并以之确立了他在词史上的地位。

他完成了从小令到慢词的发展与转变,并且在词的内容方面也有一定程度的扩展,是历史上不可磨灭的领军人物。

一、柳永词的语言特点柳永词的语言特点主要为吸收大量的俚俗语言,却又不失雅致,在词中喜用典故,这样的特点使得柳词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贫民百姓都能理解和欣赏,他通过反映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和心底最真实的想法来表现自己对世俗的不满和对下层人民的怜惜。

1、吸收大量民间俚俗语言柳永在词史上率先吸收大量民间俚俗语言入词,更多的展示市井平民的生活与心态,写俗人,写俗世。

他被认为是俗词的开创者,是俗文学中的一枝奇葩。

柳词俚俗拙朴、真实动人,用平实的语言形式传唱出真实的思想情感,以平民的姿态叙写平民的心理和生活,作为通俗歌词,它具体地体现了“出生于民间,为民众所写作,且为民众而生存的、所喜悦的,投合了最大多数民众之口味的”这一俗文学概念。

例如柳词表现下层妓女的不幸和她们从良的愿望。

柳永长期流连坊曲,与歌妓交往频繁。

他虽然有时也不免狎戏玩弄歌妓,但更多的是用平等的身份和相知的态度对待她们,他认为她们“心性温柔,品流详雅,不称在风尘”(《少年游》);欣赏她们“丰肌清骨,容态尽天真”(《少年游》)的天然风韵;赞美她们“自小能歌舞”、“唱出新声群艳伏”(《木兰花》)的高超技艺;关心同情她们的不幸和痛苦;“一生赢得是凄凉。

集雅俗于一身的柳永词作文1000字

集雅俗于一身的柳永词作文1000字

集雅俗于一身的柳永词作文1000字集雅俗于一身的柳永词作文1000字人们对柳永的词的评价褒贬不一。

不少的文人雅士认为柳永的词是难登大雅之堂的。

而我们在他的词里又看到了不少高雅的部分。

一方面,柳永的词受到名士的评判,认为他的俚语创作是对文学高雅性的一种亵渎;然而另一方面,这种一改文人雅士的风格的创作趣味,赢得了广大民众的强烈的共鸣,甚至有眼“凡有水井处,即能歌柳永词。

”对于柳永的雅俗性,本人认为,柳永的词应该是雅俗性共存的。

语言上,柳永大量使用俚语,通俗易懂;但是他在创作时还善于将前人的诗歌当中的词汇。

例如《鹤冲天》中那句“且偎恁红翠”那个“恁”字即取自口语。

但是在上阙中“风云便”则取自《周易.乾.文言》中的“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

”。

在吸收前人的精华的基础上使用了俚语,完美的结合反倒成就了这首词的豪迈的意境,从而表达自己不得志的咏叹。

同时因为使用这种通俗易懂的语言,巧妙地雅俗结合语言,奠定了柳永的词坛的地位。

题材上,柳永喜欢写市井生活,甚至描写与歌妓这与当时士人的传统做法不同的。

自古以来,文人骚客不屑于歌妓等底层人民在一起,更不用说是把他们的生活写进诗词中了。

柳永则不然,他生活在底层,更加能体会歌妓她们的生活。

例如历来为人称道的《定风波》中写道“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全无。

”柳永写出了歌妓她们的痴情。

谁道烟花之地无情,歌妓她们也是需要爱,也渴望爱情。

柳永长期与她们生活,更加理解这种情感。

有人说写歌妓们糜烂的生活就是属于“俗”。

可是柳永从一种侧面歌颂歌妓们的重情重义,对幸福生活的追求,那不也是属于“雅”的部分吗?柳永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擅长写儿女私情,但是这一种儿女私情的'表达在礼教社会中认为是艳词,不被士人接纳的。

但是柳永在抒发儿女私情,不被士人接纳的特别能够把离别的场景写得淋漓尽致。

例如柳永的杰出代表作《雨霖铃》,“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运用白描的手法,写出了双方的不忍分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柳永词之雅俗及成因浅析
摘要:关于柳词的雅俗定位问题一直是历代文人争论较多的热点问题。多数文人总是持一种较为极端的观
点——非俗即雅。而本文作者则从比较理性的角度来看待柳词的雅与俗。即既有俗的一面,也有雅
的一面。并对柳词之雅俗的成因也做了简明的解释。
关键字:俗及成因,意俗,庸俗,通俗,情雅及成因,意雅及成因,语雅及成因
翻开中国古代文学史,宋词是无法逾越的一章,而柳永在宋朝的词坛上更是无法忽视的,是当时最为
流行的词人。但是他也是两宋词坛备受争议的词人之一。争论的焦点主要在其词的雅俗归类上。大部分人
均持一种极端的态度,而我认为柳永的词既有俗的一面,也有雅的一面。
一:俗及成因
历来论者对柳词之雅俗往往更倾向于吧柳词归于“浅近卑俗”一类。我认为柳词的俗应该分为三部分
——意俗,庸俗和通俗。
1. 意俗
就柳词而言,涉及到猥亵香艳的,对女性充满色相的,世俗化的“意俗”作品也是有的。如:
《柳腰轻》中的“英英妙舞腰肢软”,《洞仙歌》中的“缱绻。洞房悄悄,绣被重重,夜永欢馀,共
有海约山盟 ”, 等等,类似于这样低俗,浮艳之作还有很多。当然这是柳词被历代文人定位为卑俗
浅近的最主要依据,同时这也是后代文人应该摒弃的诟病。
2. 庸俗
词体进入晚唐五代后,经文士的改造和加工而日趋成熟,是延续晚唐五代以来的浮艳遗风而已。
这类庸俗作品也是古代士大夫对柳永之词不屑一顾的另一重要原因。
3. 通俗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说:“以宋词比唐诗,则东坡似太白,欧、秦似摩诘,耆卿似乐天。”
柳词通俗的一面往往被其词作中少量的“意俗”,“庸俗”之作所掩盖,所以后人总是难以给柳词中
的通俗之作定位。这也使得柳词雅俗争辩难以停止。抛开偏见,柳词确实做到了通俗易懂。如《煮
海哥》,《题中峰寺》等。
4. 俗之成因
我认为柳词之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其一是柳永本身就是一个生性浪漫,不受拘束
的人。其二,落榜后的他,心中难免有一些牢骚,因此写下一首《鹤冲天》,词中的一句“忍把浮名,
换了浅斟低唱。”让柳永的仕途从此走向黑暗。其三,他所处的时代,不乏有写俗词之人,甚至是
士大夫。其四,这点主要是针对柳词通俗一面来讲的。正如上文所说,柳词之通俗与白诗之通俗在
文学史上收到的待遇是不同的。
二.雅及成因
我认为柳词之雅,综其艺术表现,也可以将其细分为三类——情雅,意雅及语雅。
1.情雅及成因
所谓情雅,是与“情俗”相反的一面。大至国家兴衰的感叹,小至个人之“志在当世”之抒写。
2.意雅及成因
“注重意境”,“追求情趣”,是中国文艺普遍追崇的美学旨趣。柳永也为我们留下了不少意境美好的词
作。这类词不仅为我们创造了或凄婉或萧瑟的意境,同时于这些词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词人心中的郁闷
情怀。
3.语雅及成因
黄裳《书乐章集后》评曰:“予观柳氏乐章„„如观杜甫诗,典雅文华,无所不有。”道出了柳词通俗
而不失典雅的语言风格,于此词可见一斑。
造成柳词语言典雅的主要原因主要是此人本身写作技巧的高超。其一,柳永本身精于音律使得其词声
律协婉,挥洒自如,看不出加工的痕迹。其二,柳永之词句式灵活多样,他善用领字调度句式,使得词作
不呆滞。其三,柳永善于用典,这样也使得词文更加典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