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溴喹啉合成工艺研究
喹啉酸处理工艺的研究

喹啉酸处理工艺的研究发布时间:2023-03-08T03:41:03.024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19期第10月作者:杨金萍孙明同[导读] 喹啉酸是农药、医药、颜料及染料合成必不可少的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合成咪唑酮、莫西沙星、氟苯乙醚等杨金萍孙明同山东福尔有限公司山东烟台 264000摘要:喹啉酸是农药、医药、颜料及染料合成必不可少的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合成咪唑酮、莫西沙星、氟苯乙醚等。
以喹啉酸为主要原料制备的咪唑酮类除草剂具有高效、毒性小、迅速替代常规杀虫剂等优点,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本文介绍以喹啉酸为主要原料,通过电解氧化方法制备了喹啉酸。
关键词:喹啉酸合成研究1喹啉酸的结构性质喹啉酸(亦名2.3-吡啶二羧酸,吡啶2.3-二甲酸)。
cAS No.89-00-9和167.12的分子量,外形呈乳白色、透明、无味、溶解于180份水,在碱性中溶解,在酒精中微溶性,在乙醚、苯等中极难溶解。
熔点188°C,能在190-195°C的高温下进行降解。
2喹啉酸的用途喹啉酸是农药、医药、颜料、染料等化学合成的主要化学物质。
用于制备精细化工产品如氟苯乙烯。
(1)在医药方面的应用在药品方面,以喹啉酸为原料,生产局麻剂、杀菌剂、维生素B复合制剂;抗分支菌喹诺酮、抗代谢失调药物等抗生素被广泛应用于喹啉酸系列药物(例如莫西沙星)的制造。
(2)在农药方面的应用关于杀虫剂,喹啉酸酯是一种以咪唑啉或喹啉酸环为原料的咪唑啉酮类除草剂,例如:灭草烟、咪唑草胺、咪唑啶醇等。
以烟叶为实例,采用Y法进行工艺合成;在甲苯中,以吡啶作除酸剂,以喹啉酸与醋酸为原料,由喹啉酸与醋酸二甲酯发生化学反应,制得二氧基二酸酐,再与2-氨基-23-二甲基工腈发生化学反应,在NaOH中,先将氨甲酰火酸与HO进行水解,再加热到70°C进行闭环合成。
用盐酸将pH值调节到40,然后进行溶剂提取,再进行精制。
工业产率为65%-70%,产品质量分数为95%。
莫西沙星合成工艺

莫西沙星合成工艺莫西沙星是一种广谱的抗生素,可以用于治疗多种感染疾病。
它是一种喹诺酮类药物,具有强大的杀菌作用。
莫西沙星的合成工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多个步骤来完成。
首先,需要合成1-环己基-6-氟-1,4-二氢喹啉-7(4H)-酮。
这个化合物是莫西沙星的前体,也是整个合成过程中最重要的中间体之一。
这个化合物可以通过将2,4-二氯苯甲酸与环己胺反应来制备。
接下来,需要将1-环己基-6-氟-1,4-二氢喹啉-7(4H)-酮与3-(2,3-二氯苯基)丙酸反应,生成莫西沙星的另一个前体——1-(2,3,5-三氟苯基)-6-fluoro-7-(4-methylpiperazinyl)-4-oxyquinoline (MFPQ)。
这个化合物可以通过加入亚硝酸钠和硝酸银来进行硝化反应,并加入三氟甲磺酸来进行磺化反应得到。
最后,需要将MFPQ与2-氨基-5-甲基噻唑反应,生成莫西沙星。
这个步骤需要进行缩合反应和环化反应,生成的产物经过提纯和结晶即可得到高纯度的莫西沙星。
整个莫西沙星的合成工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多个步骤来完成。
每个步骤都需要精确控制反应条件和加入化学试剂的量,以确保最终产物的纯度和产率。
此外,在整个合成过程中还需要进行多次提纯和结晶操作,以去除杂质并提高产品的纯度。
虽然这个工艺比较复杂,但是由于莫西沙星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因此其生产工艺已经得到了广泛研究和优化,并且在实际生产中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总之,莫西沙星是一种重要的抗生素药物,在治疗感染性疾病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其合成工艺虽然比较复杂,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生产工艺的不断优化,相信莫西沙星的生产工艺会变得更加高效和可靠。
用6-溴吲唑合成阿西替尼的研究

V o 1 . 2 9 N o . 5
O c t . 2 0 1 3
用 6一溴 吲 唑 合 成 阿 西 替 尼 的 研 究
彭 国丽 , 夏 远 亮
( 1 . 南京金 陵科 技学 院 , 南京 2 1 0 0 3 8 ; 2 . 黑龙 江八一农 垦大 学 , 黑龙江 大庆 1 6 3 3 1 9 ) 摘 要: 为使 阿西替尼 制备 工艺适合 工业化生 产, 且 生产过程 稳定 , 制备过程 安全 、 绿 色环保. 以 6一
PENG Guo . 1 . i, . XI A Yu a n. 1 i a n g
( 1 . J i n l i n g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N a n j i n g 2 1 0 0 3 8, C h i n a ; 2 . H e i l o n g j i a n g A u g u s t F i r s t L a n d R e c l a m a t i o n U n i v e r s i t y , D a q i n g 1 6 3 3 1 9 , C h i n a )
溴吲 唑 和 2一巯 基 一N一 甲基 苯 甲 酰胺 为 起 始 原 料 , 经过 缩 合 硫 醚化 、 溴化 剂 N B S溴化 吲 唑 环 、 烯 烃
H e c k偶联制备 阿西替尼. 通过 实验 和放 大验证 , 该路 线具 有起始 原料 市场易得 , 反应条件 温和 , 制备
过程 对环境 污染少 , 操作过程 简易、 安全 可靠, 反应后处理 简单 , 反应 总收率高, 产品成本相对低廉 , 相 对其他合成路 线有 更适合 工业化 生产 的明显竞 争优 势.
用6-溴吲唑合成阿西替尼的研究

用6-溴吲唑合成阿西替尼的研究彭国丽;夏远亮【摘要】为使阿西替尼制备工艺适合工业化生产,且生产过程稳定,制备过程安全、绿色环保.以6-溴吲唑和2-巯基-N-甲基苯甲酰胺为起始原料,经过缩合硫醚化、溴化剂NBS溴化吲唑环、烯烃Heck偶联制备阿西替尼.通过实验和放大验证,该路线具有起始原料市场易得,反应条件温和,制备过程对环境污染少,操作过程简易、安全可靠,反应后处理简单,反应总收率高,产品成本相对低廉,相对其他合成路线有更适合工业化生产的明显竞争优势.【期刊名称】《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3(029)005【总页数】3页(P558-560)【关键词】阿西替尼;合成;醚化;溴化;Heck偶联【作者】彭国丽;夏远亮【作者单位】南京金陵科技学院,南京210038;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黑龙江大庆16331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18阿西替尼(Axitinib),商品名为Inlyta,化学名为N-甲基-2-((3-((1E)-2-(吡啶-2-基)乙烯)-1H-吲唑-6-基)硫)苯甲酰胺(化合物1).由美国Pfizer公司开发的治疗对其他药物没有应答的晚期肾癌(肾细胞癌),2012年1月27日获美国FDA批准上市.阿西替尼是一种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阻止对肿瘤生长和转移起作用的某些被称为激酶的蛋白发挥作用,对多个靶点有效,包括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VEGFR)VEGFR1,VEGFR2,VEGFR3,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PDGFR)和c-KIT.1 合成方法目前,阿西替尼合成方法主要有两种[1-4]方法,普遍使用的合成方法为:吲哚三位碘取代化合物和2-巯基-N-甲基苯甲酰胺成硫醚,然后吲哚六位转变成碘和2-乙烯基吡啶反应制备产物,流程如图1所示.图1 阿西替尼合成路线本研究参考相关文献[5-9]为基础,以6-溴吲唑和2-巯基-N-甲基苯甲酰胺[10~11]通过硫醚化、吲唑环溴化、Heck偶联制备阿西替尼(化合物1),此合成方法操作简单,后处理方便,反应温度温和,环境友好,收率较高,具体路线见图2.图2 阿西替尼合成路线2 实验部分2.1 仪器1 H NMR数据由JEOL-500MHz核磁共振仪(TMS为内标)测定;LCMS数据由HP5988A质谱仪测定;熔点由X-4型显微熔点测定仪(温度计未校正)测定.2.2 合成2.2.1 2-(1H-吲唑-6-基硫烷基)-N-甲基苯甲酰胺(6)的合成用氮气置换在2 000 mL四口烧瓶,在氮气保护下加入碘化亚铜(19.1 g,0.1 mol)、碳酸铯(293.2 g,1.0 mol)、2-巯基-N-甲基苯甲酰胺[5](83.6 g,0.5 mol)、6-溴吲唑(137.9 g,0.7 mol)、DMF(1 000 mL),避光在100℃搅拌、保温48 h,降温至室温,缓慢加入水(3 000 mL)中,用乙酸乙酯(3×800 mL)提取,用元明粉干燥,浓缩出约2/3溶剂,缓慢降温至0℃析晶,过滤,滤饼用冷乙酸乙酯洗涤.滤饼加入乙醇(360 mL)避光升温至回流,缓慢降温至0℃析晶,过滤,滤饼用冷乙醇-乙酸乙酯混合液洗涤.滤饼于60℃真空避光干燥8 h,得浅黄色固体6(96.3g,68%),LCMS:282.4[M-1],1 H NMR(500MHz,CDCl3),10-6:13.35(1H,s),8.53(1H,s),7.56(1H,s),7.50~7.39(2H,m),7.36~7.24(3H,m),7.13(1H,dd),7.06~7.00(1H,m),2.77(3H,d).2.2.2 2-(3-溴-1 H-吲唑-6-基硫烷基)-N-甲基苯甲酰胺(7)的合成用氮气置换在1 000 mL四口烧瓶,在氮气保护下加入化合物2(70.8 g,0.25 mol)、二氯甲烷(600 mL),开启机械搅拌溶解底物,缓慢加入N-溴代丁二酰亚胺(48.1 g,0.27 mol),室温保温反应40 min,TLC(展开剂:V氯仿∶V甲醇=10∶1)检测反应完全.降温至0℃,缓慢滴加水(50 mL),加入二氯甲烷(200 mL),分层,用碳酸氢钠饱和溶液(100 mL)洗涤,用元明粉干燥,浓缩至干.残余物加入乙酸乙酯(500mL)避光升温至回流,缓慢降温至0℃析晶,过滤,滤饼用冷乙酸乙酯洗涤.滤饼加入乙醇(400 mL)避光升温至回流,缓慢降温至0℃析晶,过滤,滤饼用冷乙醇洗涤.滤饼于60℃真空避光干燥8 h,得淡黄色固体7(53.4g,59%),LCMS:363.5[M+1],1 H NMR(500MHz,DMSO),10-6:13.35(1H,s),7.56(1H,s),7.50~7.39(2H,m),7.36~7.24(3H,m),7.13(1H,dd),7.06~7.00(1H,m),2.77(3H,d).2.2.3阿西替尼(1)的合成用氮气置换在1 000 mL四口烧瓶,在氮气保护下加入化合物7(45.3 g,0.125 mol)、DMF(230 mL),开启机械搅拌溶解底物,加入2-乙烯基吡啶(20.0 g,0.19 mol)、N,N-二异丙基乙胺(46 mL,36.0 g,0.28 mol)、三邻甲苯基膦(3.6 g,0.01 mol)、乙酸钯(1.0 g).升温至110℃避光反应40 h,TLC(展开剂:V氯仿︰V乙酸乙酯=3︰5)检测反应完全.降温至45℃,缓慢滴加异丙醇(380 mL),缓慢滴加水(1 500 mL),室温搅拌30 min,过滤,滤饼用水、异丙醇洗涤,滤饼于60℃真空避光干燥8 h.粗品用DMF(180 mL)溶解和活性炭(1.0 g)室温搅拌30min,过滤,再用有机滤膜(0.45μm)过滤1次.滤液在氮气保护下避光搅拌,缓慢升温至40℃,缓慢滴加异丙醇(140 mL),缓慢滴加水(1 000 mL),室温搅拌30 min,过滤,滤饼用水、异丙醇洗涤,滤饼于60℃真空避光干燥8 h,得类白色固体1(25.2g,52%),LCMS:387.8[M+1],1 H NMR(500MHz,DMSO),10-6:13.35(1H,s),8.60(1H,d),8.38(1H,q),8.22(1H,d),7.96(1H,d),7.83(1H,m),7.66(1H,d),7.61(1H,s),7.58(1H,d),7.50(1H,dd),7.35~7.26(3H,m),7.20(1H,dd),7.05(1H,dd),2.77(3H,d).3 结果与讨论3.1 原料来源比较本研究路线6-溴吲唑可以从市场上大规模的采购原料,价格低廉.文献[4]中以6-硝基吲唑通过碘化制备6-碘吲唑,而含碘化合物价格昂贵,一般适合实验室研发阶段的使用而难以工业化;化合物4再次碘化更使得合成原料成本增加很多,在成本上没有优势可言.3.2 收率比较本研究路线以6-溴吲唑为起始原料,通过三步反应合成,一次重结晶得到符合原料药要求的产物,总收率为20.86%;文献[4]中以6-硝基吲唑为起始原料,通过八步反应制备出粗品产物,合成总收率为9.21%.该合成方法相对参考文献有收率高、成本低、工业化占用设备少等优点.3.3 后处理比较本研究路线中合成方法仅通过常规的重结晶、真空干燥处理达到纯化中间体和成品的操作,该工艺能够适合工业化生产需要.而文献[1-2]中部分操作使用柱层析分离提纯产品,无法适合工业化生产.总之,本研究工艺合成方法操作简单,反应温度温和,环境友好,收率较高.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所需.参考文献:[1]EWANICKI B L,FLAHIVE E J,KASPARIAN A J,et al.Methods of preparing indazole compounds[P].US2006094881.[2]BABU S,DAGNINOR J,OUELLETTEM A,etal.Methods of preparing indazole compounds[P].WO2006048745.[3]ERIK F,BRIGITTE E,SHU Y,et al.A high-throughput methodology for screening solution-based chelating agents for efficient palladium removal[J].QSAR&Combinatorial Science,2007,26(5):679-685.[4]ERIK JF,BRIGITTE L E,NEALW S,et al.Development of an Effective Palladium Removal Process for VEGFOncology Candidate AG13736 and a Simple,Efficient Screening Technique for Scavenger Reagent Identification[J].Organic Process Research&Development,2008(12):637-645.[5]方正.吲唑脲类化合物及其制法和药物用途[P].中国专利:2011100202989,2011-07-27.[6]LIY M,LIX Y,WANG H F,et al.Efficient copper-catalyzed S-arylation of thiolswith aryl bromides and chloride[J].Synthesis,2010,(21):3602-3608.[7]TAKAHIRO I,TOSHIAKIM.A general palladium-catalyzed coupling of aryl bromides/triflates and thiols[J].Organic Letters,2004,6(24):4587-4590.[8]RAJSNER M,SVATEK E.Neurotropic and psychotropic agents.Part CXIII.Fluorinated tricyclic neuroleptics with prolonged effects;some new 8-chloro-3-fluoro-10-piperazino-10,11-dihydro dibenzo[b,f]thiepins[J].Collection of Czechoslovak Chemical Communications,1977,42(10):3079-3093.[9]KOSRAT A,KENNETH G.Heterocyclic sulfonamide derivatives as inhibitors of Factor Xa[P].WO2007008145.[10]ISHIZUMIK,ANTOKU F.Imide derivatives,their production anduse[P].EP0196096.[11]QIAN CG,CAIX.Vegfr Inhibitors Containing a Zinc BindingMoiety[P].WO2009036066.。
【CN109824586A】一种3溴喹啉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130513.7(22)申请日 2019.02.21(71)申请人 药雅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地址 201800 上海市嘉定区菊园新区树屏路588弄37号2042室(72)发明人 曾兆森 梁永宏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鼎立东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51代理人 陈佳妹(51)Int.Cl.C07D 215/18(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3-溴喹啉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57)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3-溴喹啉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药化学合成领域。
本发明以1,1,3,3-四甲氧基丙烷2为原料,与溴素反应得到中间体3,中间体3在碱作用下得到中间体4,中间体4与取代苯胺类化合物反应得到3-溴喹啉类化合物1。
其中R 1、R 2选自:氢、烷基、烷氧基、卤素、酯基、硝基、三氟甲基、三氟甲氧基,二甲氨基、乙酰基、甲硫基中的任意一种。
本发明反应步骤少、操作简单,原料便宜易得、收率高,易提纯,容易进行放大生产。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3页CN 109824586 A 2019.05.31C N 109824586A1.3-溴喹啉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以本发明以1,1,3,3-四甲氧基丙烷2为原料,与溴素反应得到中间体3,中间体3在碱作用下得到中间体4,中间体4与取代苯胺类化合物反应得到3-溴喹啉类化合物1,其合成路线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溴喹啉类化合物的结构,其中R 1、R 2选自:氢、烷基、烷氧基、卤素、酯基、硝基、三氟甲基、三氟甲氧基,二甲氨基、乙酰基、甲硫基中的任意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溴喹啉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所述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以1,1,3,3-四甲氧基丙烷2为原料,与溴素反应得到中间体3;(2)中间体3在碱作用下得到中间体4。
(3)中间体4与取代苯胺类化合物反应得到3-溴喹啉类化合物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一溴 喹 啉 是 具 有 重 要 生 理 活 性 物 质 的结 构 片 断 , 广 泛 用 被 丁合成医药中间体 , 如用 于合成抗癌 药物加强 剂 , 受体 酪氨酸 激酶抑制剂 及强 心剂 等 J 。尽 管 当前市 场需求 量很 大 , 但是 国 内外 对 其 合 成 方 法 未 见 详 细 报 道 , 是 在 文 献 中 简 单 提 到 只 利用 Sru ka p反应 , 以对溴苯胺 , 基苯 为原料 进行 制备 , 收率 硝 总 为 4 % , 文 献 中 采 用 l2 3 4一四 氢 喹 啉 为 原 料 两 步 合 成 , 5 而 ,, , 总 收 率 不 到 4 % , 操 作 复 杂 , 适 合 T 业 化 生 产 。本 文 利 用 0 且 不
21 年 3 0 1 9卷第 1 5期
广州 化 工
・1・ l5
6一溴 喹 啉 合 成 工 艺 研 究
孙 青 斌 ,徐 桂 清 ,李 伟。
( 1新 乡市环保局 ,河 南 新 乡 4 3 0 ;2河 南师 范大 学化 学与环境 科 学学 院 ,河南 新 乡 4 3 0 ) 50 3 507
S i c . n nN r a U iesy H nnX n i g4 3 0 ,C ia c n e He a om l nvri , e a ix n 5 0 7 hn ) e t a
Ab t ac :6 一 } } q n ln s y t e ie r m 一b o a i n sr t 1 mo ui oi e wa s n h sz d fo 4 H r mo n l e,gy e o , nto e z ne y S r u e c in. i l c r l i b n e b k a p r a to r
( P 10 , ge t 司 ; H 10 ) A in 公 l 电子天平 ( S 1S型 ) B 10 ,北京赛 多利 斯 天平有 限公 司; 用 紫外仪 ( F一 Z 2型) : ,1海安亭电子仪器厂。
1 2 6一溴 喹啉 的合成 及表 征 .
将 硫 酸 亚 铁 ( , .5m 1 、 i醇 (9m , . 4m 1 、 8g 00 o) 丙 6 L 0 9 o) 对
摘 要 : 利用 Sr p ka 反应 , u 以对溴苯 胺 , 醇 , 丙 硝基苯等为 原料一锅 法合成 6 溴 喹啉 , N R对其结 构进行 了确证。考 一 用HM
察了不同氧化剂 、 反应时间 , 反应 后 p H值的调节等 因素对反应 的影 响。结果表 明 , 当氧化剂是硝基苯 , 同流 8h 后处理时 p , H调节至
Sru kap反 应 并 加 以改 进 , 用 一 锅 法 合 成 6一溴 喹 啉 ( 1 。通 采 图 ) 过 对氧 化 剂 , 应 时 间 , 应 后 p 反 反 H值 的 调 节 等 因 素 进 行 考 察 , 发
核 磁 共 振 仪 ( v一4 0) Bu e a 0 , rkr公 司 ; 效 液 相 色 谱 仪 高
溴 苯 胺 ( 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 2 o ) 硝 基 苯 ( 4 m , . 4 m 1 和 浓 硫 酸 4 , .3 m 1 、 1 L 0 1 o )
现 了该 T 艺 的优 化 条 件 为 以硝 基 苯 为氧 化 剂 , 回流 8h 反 应 后 用 ,
5 % 氢 氧化 钠 溶 液将 p 调 至 5~6 0 H 。实 验 表 明该 T 艺 操 作 简 便 , 重现性 好 , 品易 分 离 , 度 高 , 收 率 由 4 % 提 高 到 5 . % 。 产 纯 总 5 42
S N Qn U i g—b ‘ X u —q g , IW i i , U G i i L e n n
( n in vrn na rtcin Ag n y 1Xixa gEn i me tlPoe t e c ,He a n in 5 0 3;2 C l g fC e s ̄ a d En i n na o o n n Xixa g4 3 0 ol eo h mit n vr me tl e o
me to h H r s u s d.Th e u t h we h tt e h g e tye d a p o c e 4% wh n t e o i a twa to e - n ft e p we edic s e e r s lss o d t a h ih s il p r a h d 5 e h x d n sni b n r
5~ 6时 为 最佳 反 应 条件 , 收 率 由 4 % 提 高 到 5 % 。 总 5 4
关键词 : 一 6 溴喹啉 ; r p S a 反应; ku 合成
St y o he S nt ss o — Br m o i ln ud n t y he i f6 — o qu no i e
zn e e, rfu i g tme wa n e lx n i s8 h a d pH s5 ~6. wa
Ke y wor s:6 一 b o o uio i e;Sk a p r a t n;s n h ss d r m q n ln ru e ci o y t e i
CI 0t t l
(0m ,.3t 1投 入 到 圆底 烧 瓶 中 , 4 L 0 7 o) o 回流 8h ( L T C跟 踪 ) 冷 。 却后用 5 %氢氧化钠溶液缓慢调至 p 6 抽滤 , 0 H 5~ , 滤饼用 乙酸 乙酯 洗 涤 (0m 3 。合 并 滤 液 和 洗 涤 液 , 水 硫 酸 钠 干 燥 , 5 L× ) 无 过 滤, 滤液 蒸 除 溶 剂 , 余 物 减 压 蒸 馏 , 残 收集 10~12' 1 m g 6 6 E/9 m H 馏分 ( 文献 : . .12~14℃/ 2mm g , bP 6 6 2 H ) 得淡黄色粘稠液体
T es u tr o etl cm o n a hrcei db H MR. h f c o eoia t rat nt n eajs h t cue fh t o p u dw s aat z y N r t ie c re T eef t f h x n , eci meadt dut e t d o i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