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剑梅:我在美国的教学生涯

刘剑梅:我在美国的教学生涯
刘剑梅:我在美国的教学生涯

刘剑梅:我在美国的教学生涯

刘剑梅:我在美国的教学生涯进入专题:教育

● 刘剑梅

(一)

一九九八年我在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获得博士学位之后,便到马里兰大学的东欧及亚洲语言文学系担任助理教授。在哥大毕业之前,我还到旧金山州立大学外语系担任讲师一年,这样算起来,我已有七年的教学经验了。

走出哥大进入马大的这一年,差不多是我的”三十而立”

之年。站立在学生面前,我固然感到自豪,但也感到沉重。马大是研究性大学,要求教师在六年之内至少要有一本学术著作出版,才能得到终身教职,但教学又是自己的真正职业,这就意味着一站立起来就得”双肩挑”。七年来,就这样,研

究性写作,教学,加上后来生了孩子,这三重工作把我压得喘不过气。我常对父母诉苦说:我身上压着三座大山啊,快得忧郁症了。我明明知道,美国的职称评定带有机械性,如果英文学术著作不能及时出版,就拿不到”铁饭碗”,过不了”终身教职”这一关,因此应当把精力放在对付”研究”这座大山,

可是,脑子虽然明白,心灵却加以拒绝。“首先得把书教好,当个好老师”,这是心灵的绝对命令,这就是”职业良心”吧。大约是这个绝对命令,所以多年来我总是把教学放在第一位,把心思首先放在教学上,今天所以愿意和同行朋友们谈论教学,也是因为多年的心思似乎也化作一点心得。

(二)

我在哥大读的是东亚系,博士导师是王德威教授,学习的重心是中国文化与中国文学。到马大后教的主要课目也是中国文学艺术,包括中国诗歌,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中国电影。走到大洋彼岸,用英文授课,还是离不开故乡故园的方块字。只是在中国的讲台上,要讲”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句,可以脱口而出,而在美国课堂,则必须用诗意的英语表述,这种语言转换非常困难。目前来自大陆又进入美国东亚系讲坛的同行们,大多数在国内是大学外语系出身,而我是北大中文系出身,英语的感觉和转换能力,自然不如他们。在乌龟与兔子的竞赛中,我总是充当乌龟的角色,在教学上其实也是如此,显得特别笨重,特别费力。

而我觉得真正困难的还不是这个问题,而是美国学生对”人文”特别是对中国人文的兴趣问题。到美国之后,尤其是深

入美国社会之后,才知道美国人与中国人的文化理念﹑文化规范﹑文化心理确有很大的差别。就说文化心理吧,进入学校的中国青年学生,听老师的道德”说教”与人文”说教”恐怕是理所当然的吧。中国的教学结构,自古到今就有三维,即德育﹑智育﹑体育,而美国(不论是中学或大学)则只有二维,即只有智育和体育,(教会学校例外)。这种结构再加上杜威实用主义理念在美国的影响,学生的接受心理就更难以承受”说教”了。其实,不仅是学生,哪怕是学校的领导人和一些教授,也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或谋生手段作为教育的第一目的,而不是把提高学生的整体生命素质(包括理想追求﹑人文精神﹑历史眼光﹑道德素养﹑良知体系﹑审美能力﹑生活态度﹑人格水平等)作为第一目的。读书就是为了谋取一个饭碗,这已是天经地义。至于孔夫子所说的教育是让学生”学为人”﹑培养优秀人性等等,似乎离美国很远。据一些老教授讲,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有一段时间也挺重视道德教育﹑人文教育,我没有研究这段教育史,不能确证此事。但我看到的现状却是,美国教育中的实用主义理念越来越普遍。我的教学,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学生对文学艺术乃至对人文精神缺少基本的认识的兴趣。

马里兰大学设立”东欧及亚洲语言文学系”,当然也希望从这里能走出东欧研究和亚洲研究的专家,但更多的是着眼

于给现在各系的学生作必修课和选修课之用,以增加他们的异质文化知识。可是,我见到的学生,他们开始时几乎都只是想到这个偏远的文化课拿点学分,即使学了东欧和亚洲的某种语言和某种人文知识,也只是为了以后多一个谋取职业的门道而已。本来有几个学生(包括来自大陆﹑台湾﹑香港的

学生)还想选择”文学道路”,但后来看到美国的文科毕业生

不仅难以找到工作,而且即使找到了工作薪水也很低,便赶紧从文学路上”逃亡”了。面对这种境况和心态,我意识到,

对于我的学生最重要的首先是不仅”身”要进入课堂,而且”心”也要进入课堂。倘若心不在焉,我讲得再认真也没有用。因此,每次开学,我都要进行一番让学生不知道是说教的说教。这就是要说一些重视人文的真道理。

我警告他们,如果一个年青人,在大学里深造了四年,走出学校大门时,却全然不知人生的根本,或不知一个”完整的人”是什么意思,那么,他的四年学习,基本上是失败的,至少失败了一大半。我常常引用我父亲刘再复在香港的一次题为”教育﹑美育与人的生命质量”的演讲稿来说服他们。我父亲认为,我们教育的第一目的不是培养”生存技能”(surviving skill),而是要提高”生命质量” ” (life

quality)。也就是说要培养学生了解生存的意义与人生的根本,从而确定人的灵魂维度。他引用史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

所阐述的观念,说明人的建设的关键是灵魂的建设,即人文维度与灵魂维度的确立。”如果只有知识和技能,那么人还是平面的,只有长度和宽度;人类知识愈来愈多,宽度和长度增长了,但是缺少一个东西,即缺少第三维度,这第三维度就是人文维度;只有具备了第三维度,人才有深度,生命才是立体的。生命质量就是要求人要具有内在深度,具有完整的立体的生命。”[1]

我于是告诉学生,人与人的差别最根本的就是生命质量的差别。一个完整的人,或者说一个立体的人,光有长度和宽度是不够的,即光有知识﹑有技术是不够的,只有当他同时也拥有深度的时候,才是一个真正的人。一个学理工﹑学自然科学的人,只有当他同时也拥有人本关怀﹑人文素质的时候,他才是一个健康的﹑丰富的﹑完整的生命存在。

我还告诉他们,作为一个有抱负的学生,光到学校进行头脑的训练是不够的,还要有心灵的培育。优秀的心灵使头脑获得方向,使头脑的产品获得真价值。任何技术,都有双面性,原子能可造福人类,也可以毁灭人类。我甚至还得和他们讲讲”幸福观”,因为他们大多抱着”享乐主义”的人生观。我跟他们说,一个没有音乐耳朵﹑没有审美眼睛﹑没有文学感觉的人不会有真正的幸福,很可能一辈子只是一个机器的附件或一台计算机的附件。当然我在进行这种说教时,要讲些故事,

要举些生动的例子。经过多年来的教书生涯,我确信这番说教,乃是教学的前提,的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人文兴趣,并非白费口舌。美国人讲究实用主义,我一上课偏偏要挑战一下杜威先生的这个覆盖美国的主义,偏偏要讲文学艺术的“无用之用”的大道理。这一挑战,如果用禅宗的语言来表述,就是给入门的学生先来一”棒喝”,叫你别太实用,叫你好好听我讲点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化。

(三)

正因为东西方文化观念﹑文化规范﹑文化心理存在着巨大差距,所以西方的学生学习中国文学也就不那么容易。有的课文,对于中国学生极容易理解,对美国学生却不那么容易理解。选修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的大学本科生大多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一无所知,有的学生甚至连大陆﹑台湾和香港的区别都茫茫然,有的美籍华裔学生对中国文化虽然稍有一点认识,但讲来讲去,似乎也只知道打入好莱坞的成龙﹑李连杰和拍《藏龙卧虎》的李安。面对这样一群学生,我有时真是感到头痛,不知从何教起,不知如何引导他们在短短的一个学期之内了解二十世纪中国丰富的文学和文化。面对他们,我常常想起昆德拉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说实在的,他们实

在是太”轻”了,整天沉浸在大众娱乐文化中,吃麦当劳,看球赛,留恋好莱坞电影,被商品社会层层包围,相比之下,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化”重”得让他们无法承受,无法理解。我在《亚洲周刊》的专栏中,曾写了一篇论”轻”与”重”的文章,当时就是从教学中引发出的感慨:

”在美国校园里用英文讲授中国文学时,我发现美国学生并不缺少轻的兴趣,他们其实犯的都是‵失重′的毛病。经过了后现代社会文化工业的洗礼,我的学生大多只懂得欣赏‵轻′的﹑幽默的﹑好玩的东西,十分惧怕沉重感。偏偏我所教的中国现代文学又承担了大量的历史和民族的苦难,让学生们大大叫苦,而我也常常苦于找不到与他们对话的途径。偶尔在课上放一两部中国影片,他们也嫌太沉重了。学生们的这种失重感揭示了后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文化转向,正如詹姆逊在他的《文化转向》一书所论述的,如果说现代性还拥有崇高的美学的话,那么后现代性则完全抛弃了崇高,抛弃了美的自律状态,转而推崇美所带来的快感和满足。”[2]

于是,我毫不客气地批评学生们沉浸于”轻”的可怕,激发他们走出消费文化,走出快餐文化,走出享乐文化,感受一下”重”的真实感,感受一下中国文化的复杂性,从而对他们自己的文化也获得一种反思与观照的能力。

面对美国学生的文化心理和实际水平,我认为教学的关键在于如何让他们了解中国文学作品产生的历史场合,即产生文学作品的语境。我以前在大学里选修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时,老师一上来就进行本文批评,似乎从没有一个”文学史”的概念。西方文学批评很重视文本的分析,这是好的,但如果太执着﹑太过分,就会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形式结构,不知精神内涵。特别是对于美国学生,他们对中国本来就很陌生,讲起中国文学作品,如果不知道语境,就会陷入结构分析的陷阱之中,如坠烟雾。意识到这一点,我这些年便有意识地挑战新批评﹑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等时髦的教学法,有意把语境看得比语言还更重要。无论是讲中国文学还是讲中国电影,都充分地讲清时代,讲清中国的具体历史场合。例如我常从晚清的梁启超讲起,从小说革命讲起,让学生明白为什么中国文学被提高到国家话语的高度,成了拯救国家﹑改造国民的工具?为什么中国知识分子一直都走不出”感时

忧国”的情怀?

为什么现实主义成了中国现代文学的主流表现形式?又比

如讲鲁迅的《狂人日记》和《阿Q正传》,就首先要讲中国历史的漫长,传统包袱的沉重(和美国完全不同),保守力量的根深蒂固。由于中国黑暗的特别浓厚和民族劣根性的特别顽固,启蒙者就不得不采取”矫枉过正”的策略。如鲁迅所言,本意只想让主人开窗户,可是主人太保守又太刁顽,只好威胁说,如果你不开窗就掀掉你的房子,这主人才肯折中地开了窗子。历史场合讲清了,才能说明鲁迅当时为什么那么激烈,才能说明鲁迅说中国文化传统的”吃人”是什么意思,也让美国学生不会因为读了《狂人日记》之后误以为中国文化乃是血淋淋的血腥文化。我记得在课上曾有过几个美国学生问我,是否中国历史上常常出现野蛮的”吃人”事件。经过我的解释后,他们才明白,鲁迅所说的”吃人”是一种文化隐喻,是五四新文化对封建文化的隐喻式的抗议。

(四)

重视语境的讲述,是我的教学特点。为了把这一特点发挥得更好,我又把语境分为几个层次,也可称作语境结构的设定。语境应包括历史语境﹑政治语境﹑文化语境和审美语境

即文学艺术自身语境。

一个作家﹑导演的作品的产生除了和他们所处时代的政治﹑文化大环境有关之外,还与他们在文学艺术发展链条上的具体位置有关。例如中国现代文学,是属于处于京派位置与处于海派位置的作家,就必须讲清楚。二﹑三十年代处于京派位置的周作人﹑沈从文和处于海派位置的施蛰存﹑刘吶欧等对现代化浪潮的感觉就全然不同。如果说海派欢迎”声光化电”并抒写声光化电下人的心理感觉,那么,京派则与此拉开距离,这才有”谈龙说虎”的闲适散文,而鲁迅的《野草》则异于南北两端,在现代化潮流面前徘徊不安,既没有躲进”自己的园地”的隐逸之情,也没有欢呼声光化电的兴奋之情,更多仍然是彷徨与焦虑的现代感,是对存在意义的叩问。讲清鲁迅﹑周作人、沈从文﹑施蛰存的流派语境,再进入他们的作品分析自然就容易明白得多。

一个作家与时代和艺术思潮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他(她)塑造着时代,也同时被时代所塑造。比如当我们读女

作家丁玲的文学作品时,就不能把它们看成一成不变的整体,而是应该看到它们在各个历史时期所显示的不同风貌与不

同的艺术价值。比如二十年代末,丁玲受到五四新文艺的影响,她在《莎菲女士日记》表现出了女性对自己身体欲望的认识,表现出了女性主体的觉醒。到了1930年,她转而接受早期普罗文学的”革命加恋爱”的文风,把新女性的主体

意识写成了小资产阶级的闲情与趣味,成了不值得追求与肯定的东西。四十年代的延安时期,她虽然已经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洗礼,可是并没有完全放弃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共2 页:1

2

美国大学值得借鉴的教学方式

美国大学值得借鉴的教学方式 1 讨论式教学把学习从被动变为主动 在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和商学院,一般课堂都采取讨论式教学的方式,规定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数量和质量占该门学科考核总分的一定比例。 这样,学生就会在课前做足功课、准备材料,上课认真听讲、及时消化,在听取老师与其他同学的发言中受启发、被激发,争取作出高质量的发言。 这样,学生在教室中获取的知识会比一般灌输性教学多得多,而且经过自己的思考整理及讲述,也记得牢。有些课的教授还会随机点名回答问题,使学生加倍认真准备和聆听。 在课堂上,没有标准答案一说,老师鼓励学生们大胆发言,敢于提出不一样的见解和挑战老师的看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拿美国的课堂教学与中国相比,明显一个特点就是从灌输性变为引导性,从传授知识变为能力培养,从唯一答案式变为培养发散式思维。 这就有助于调动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把书本的知识变为自己的知识,并且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演讲能力、逻辑能力和自信心。 2

团队项目培养合作精神 美国课堂教学的另一大特色,就是设计很多团队项目,要求学生几个人组成一个小组,一起完成一个研究课题或合作项目,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有时老师还要求项目小组成员互相评分,以了解合作项目进行的真实情况和各团员的贡献、合作精神等。 这些年我在香港工作,经常会听到投行或专业行业的朋友谈到,内地来的同事都很聪明,也能吃苦,但就是缺乏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和在团队工作中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与礼节。 这也难怪啊!中国学生从小到大都是“孤身奋斗”,竞争心理很强,但却缺乏团队合作方面的锻炼。 国外还很重视学生体育活动的开展,这其实也是培养团队精神的重要途径。 在报考高校时,如果申报者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特别是在某项体育运动中担当队长,或是参过军,都是加分的“亮点”,因为这通常反映出这个人守纪、刻苦、有毅力、有团队精神、懂得赢也懂得输等。 3 升学指标体现素质教育 最根本的,美国教育体系非常注重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这主要落实在升学指标上。中考、高考、研究生升学指标主要包括几项内容:

国外高校课堂教学模式与借鉴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c610281428.html, 国外高校课堂教学模式与借鉴 作者:白景永 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年第34期 摘要与国内高校课堂教学模式相比,国外课堂教学模式更加突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教与学的过程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过程。国外高校课堂教学以学习为中心,以指导学生如何获取知识为目的,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等方面值得我们借鉴。 关键词教学模式借鉴 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识码:A 国外(如美国、英国、法国、德国)高校课堂教学模式较为灵活,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突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提出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以学生兴趣为基础,进一步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个体需求;课堂教学的重点不再是老师的教而是学生的学,围绕学生怎样学来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充分发挥教师的导向功能和导学能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老师的自主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协调发展等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1国外高校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解和认同 1.1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国外高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集中体现在课程教学大纲的设计和学生学习结果的测评上。美国的大学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就教学模式而言,不同类型的大学,由于人才培养目标不同,课堂教学模式也不同,比如密执根社区学院,网络教学是该学院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而四年制的研究型大学和教学研究型大学多采用面对面(face to face)的教学模式。但无论是以教师讲解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讲授制),还是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或是案例教学模式、模拟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模式和网络教学模式,都是以学生为中心,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1.2以教师为主导,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国外高校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导学的组织和实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教师导学的组织主要以自编教学内容、自拟讨论话题、推荐学习书目为主,教师导学的实施主要以领域研究(field research)、两两对话(pair work)和小组讨论(seminar)为主。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必须到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阅读相关书籍,才能接受老师的检查、参与小组讨论。因此,在国外高校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角色和任务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且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和组织者;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不是老师“教会”的,而是自己“学会”的,真正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学科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一、为什么要构建自主导学高效的课堂 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谁也代替不了;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没有自主学习就没有学习的高效率,没有自主学习就没有学习的快乐。传统的教学方法严重束缚学生主体能力的发挥,学生从上课到下课,始终处在压抑、被动的状态,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与积极性调动不起来;课堂上学生不动脑不动手,似乎轻轻松松,大量作业压到课外,导致课外作业负担过重,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为了改变现状,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摈弃“满堂灌”,提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我校语文组在教学中尝试自主导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何为“自主”?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能够静下心来,有足够的时间去充分读书、充分理解、充分体会、充分讨论、充分思考……何为“导学”?是指老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引导学生探索课文精髓的朋友和伙伴。这种阅读教学模式确立了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 二、“自主导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具体操作流程 课前预习、自主探究——导入新课、明确目标——检查预习、初步感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精讲点拨——巧设练习、完成目标。 1、课前预习、自主探究 鉴于我校学生实际情况,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的,提倡学生课前预习。但预习任务要简明,仅局限于对课文有所了解,对困难尝试克服,能够正确地读下来。不应有过多过细的要求,更不能把课内的任务强加给学生。在课前预习中,学生要将文中出现的不能读准的字,不理解的词、句划出,通过查字典解决基本的字词问题,并通过上网、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作者、写作背景、文章的社会时代背景,整理成小卡片。 2、导入新课、明确目标(5分钟) 新课的导入应具备三个要求:激活性,激活已有经验,引发学习动机;联系性,找准新课与学生已有经验的连接点,引导学生由已知走向未知;定向性,明确学习目标,定好探究路线,选择学习方式。

美国斯坦福大学公布2025计划

美国斯坦福大学公布2025计划 最近美国斯坦福大学发布自己的计划,这是一个怎样的计划呢?对于留学生来说有什么收获呢?跟着出国来看看吧!欢迎阅读。 《斯坦福大学2025计划》在以设计思考理论著称的斯坦福大学设计学院牵头下正式启动,这次教育改革改变了以往自上而下的方式,代之以师生为主导。与其说《斯坦福大学2025计划》是一个方案, 不如说它是一个对未来大学模式进行畅想的大胆的“设计”。 开环大学是《斯坦福大学2025计划》中最关键的计划之一。该计划创新性地解除了入学年龄的限制,17岁前的天才少年、进入职 场的中年以及退休后的老人都可以入学。这是区别于传统闭环大学(18~22岁学生入学,并在四年内完成本科学业)的最主要一点。另 外一个鲜明的特色是延长了学习时间,由以往连续的四年延长到一生中任意加起来的六年,时间可以自由安排。 开环大学中的学生很有可能是处于各个年龄段以及从事不同工 作的一群人,他们可能是天真的孩子,也可能是富有经验的长者。因此,开环大学形成了独特的混合学生校园,打破了年龄结构。学生之间更容易建立起合作、强劲与持久的社会网络。同时,这种开环也意味着斯坦福大学的入学申请将更具有竞争压力。有限的名额将在背景各异、年龄不同的申请者中产生。 实际上,开环大学并不是空想出来的,在年就有迹象表明开环 大学出现的潜在可能。据相关报道,仅有1/4的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与大学专业直接相关,有1/4的毕业生没有选择好职业,有1/4的

毕业生的专业不能与新兴的行业类型对应起来。在开环大学的环境当中,高等教育对于每个人一生的意义正在发生重大变革,大学更注重对于职业生涯的培养。 自定节奏的学习旨在促进学术探索,然后提升学科的内在严谨性。学生根据他们的个人意愿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完成各阶段的学习。在传统大学中,本科生按照一到四年级划分,而《斯坦福大学2025计划》决定打破陈旧的四年级划分,代之以“CEA”——调整(Calibrate)、提升(Elevate)和启动(Activate)三阶段。这一过程中,先进的学习技术会为学生和老师提供一种新型认知的反馈(见表2)。 学生应该知道怎样才能最好地学习。调整期提供短期(1~7天)的由教员精心设计的微课程。通过微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不同领域以及教师的不同特长,了解不同的学习模型以及职业规划轨迹。学生进而根据自身喜好、自制力以及学习习惯等来选择学习的时长(6~18个月),从而找到学习的差距,建立有意识的学习自信。 教师起初会提供短期的课程,快速地培养学生对教学与实践的兴趣。这些课程还允许教授更广泛地接触学生,这些教授能够识别并培养出最适合在某领域成为专业人才的学生。 该阶段将带领学生进入一个专门领域。对待专业知识的严谨态度是此阶段的关键所在。学生开始组建个人顾问委员会,包括学术导师、个人导师以及高年级同学和信任的伙伴。预计到年,个人顾问委员将会取代其他形式的学术咨询。

5条说明美国与中国课堂的不同

5条说明美国与中国课堂的不同 美国课堂,美国的高中课堂,美国课堂教育模式 相信很多同学从美国电视剧中对美国课堂多多少少有一些了解,但是真实的美国课堂又是一个什么样子呢?美国课堂教育模式和中国课堂教育模式又有什么不同呢?关于这些疑惑,小编将在下文中将详细的分析。 面多国内强大的竞争力和美国更加开放的教育模式,更为了以后孩子进入美国大学名校做准备,所以更多的家长把孩子送到美国高中就读。 教学方式的不同 中国上课的教学方式主要是灌输式,老师讲、学生记,学生在教学中往往是处在一种被动的情况下接受知识。老师讲课时,学生要坐直保持安静,老师点名回答问题。老师在授课的时候,学生不可以打断老师的讲话。 美式教学更看重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经常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大家的合作精神和个体的领导力。没有讨论结果的正确与否,他们更强调讨论的过程。学校鼓励学生和老师互动,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甚至和老师不同的观点。 这种现象,在中国学生身上并不多见。而如果学生的想法偏离正常轨道的话,老师会立刻否定你的想法,并告诉你正确应该有的想法。而在美国,那些大胆提问和质疑的学生,他们的成绩还可能多加几分,老师以此鼓励学生多提问多思考。 授课内容的不同 中国老师每节课都会讲很多知识点,一节课下来书本上是早就密密麻麻记满了各种重点、考试范围。 美国老师经常一节课只讲一个新内容,在中国课堂上只需要做一个例题就讲完的公式,在美国往往要花上整整一节课来讨论思考。老师要求的不是对公式死记硬背,而是学生真正的理解内容并融入自己的思考。 选课的不同 在中国同一个班的学生都是共用一个课表上同样的课。这样对于一些接受知识慢的学生,越来越跟不上,往往变得越发厌学。 和中国的系统大大不同的是美国高中的课程几乎全都是“选修课”。且不说国内的必修课,即便是选修课也多是“强制”性的,且多是与学业相关的提高补差类课程;而在美国的选课却是在教务处老师的指导下自主选课。学生可以根据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学科“班班通环境下的自主导学”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简介 一、为什么要构建自主导学高效的课堂 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谁也代替不了;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没有自主学习就没有学习的高效率,没有自主学习就没有学习的快乐。传统的教学方法严重束缚学生主体能力的发挥,学生从上课到下课,始终处在压抑、被动的状态,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与积极性调动不起来;课堂上学生不动脑不动手,似乎轻轻松松,大量作业压到课外,导致课外作业负担过重,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为了改变现状,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摈弃“满堂灌”,提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我校语文组在教学中尝试自主导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何为“自主”?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能够静下心来,有足够的时间去充分读书、充分理解、充分体会、充分讨论、充分思考……何为“导学”?是指老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引导学生探索课文精髓的朋友和伙伴。这种阅读教学模式确立了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 二、“自主导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具体操作流程 课前预习、自主探究——导入新课、明确目标——检查预习、初步感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精讲点拨——巧设练习、完成目标。 1、课前预习、自主探究 鉴于我校学生实际情况,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的,提倡学生课前预习。但预习任务要简明,仅局限于对课文有所了解,对困难尝试克服,能够正确地读下来。不应有过多过细的要求,更不能把课内的任务强加给学生。在课前预习中,学生要将文中出现的不能读准的字,不理解的词、句划出,通过查字典解决基本的字词问题,并通过上网、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作者、写作背景、文章的社会时代背景,整理成小卡片。 2、导入新课、明确目标(5分钟) 新课的导入应具备三个要求:激活性,激活已有经验,引发学习动机;联系性,找准新课与学生已有经验的连接点,引导学生由已知走向未知;定向性,明确学习目标,定好探究路线,选择学习方式。

斯坦福大学创业成长课

斯坦福大学创业成长课 书籍简介 想知道最有用的创业课——斯坦福大学和著名的硅谷孵化器YC公司研发的创业课程是怎么样的吗?想知道李笑来老师丰富的创业经历中总结的最热血沸腾也最精华的部分吗?这本书将为你揭晓所有的答案,把神秘而不可知的创业成功要素系统化、具象化,为你解决创业过程中的各种迷惑。 关于作者 李笑来,前新东方名师,著名天使投资人,中国比特币首富,新东方时期著有《TOEFL核心词汇21天突破》,为广大考生必备书籍,后著有《把时间当作朋友》、《新生——七年就是一辈子》等个人成长相关书籍,他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专栏订阅量约21万,总营业额超4000万元。 核心内容 一是创业者具备的特点; 二是创业三要素。

前言 你好,这期音频为你解读的是《斯坦福大学创业成长课》,这本书约18万字,我会用大约10分钟的时间,为你讲述书中精髓:创业者如何从零到一,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在全民创业的时代,死守着一份工资,望着显而易见的职业晋升天花板,看着朋友们毅然决然地离开单位,一拳一脚地创业成功,开豪车、住豪宅,心里是无比的羡慕。为什么有些人就能创业成功?而大多数人只能看着别人吃肉,自己却只能在“是否要创业”、“怎么创业”的矛盾和纠结中浑浑噩噩地过日子? 我们今天要讲的《斯坦福大学创业成长课》将完美解答这些问题。本书基于美国硅谷顶尖孵化器YC和斯坦福大学联手打造的“如何创业”的课程,总结互联网趋势下产品、市场、团队等方面的创业干货,对有创业意愿的人有极大参考价值。 本书的作者李笑来创业经验丰富,通过财富积累,李笑来成为中国比特币首富,并创立比特基金,专注于互联网、比特币相关领域。 好,接下来我们来说这本书的核心内容吧。我将从两部分为大家讲解,第一部分是创业者具备的特点;第二部分是创业的三要素。 第一部分:创业者具备的特点 创业者和一般人究竟有什么不一样?《斯坦福大学创业成长课》总结了创业者的三个特点,这些特点让他们出类拔萃、与众不同。 第一个特点就是关注进步。 人的关注点分为两种,分别是“关注进步”和“关注表现”,乍看上去差不多,其实对人生造成的影响可谓是天壤之别。 “关注进步”的人焦点在于自己今天是否比昨天强,是不是又学会了新的东西;而“关注表现”的人焦点在于自己在人群里是不是表现的最好,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如何。因为太在意自己一定要表现得“好”,所以有可能失败的事情,他们就不会去尝试,从而错失很多成长的机会。 创业者只有做到不在意别人的眼光,培养“关注进步”的习惯,才能获得持续的成长。 第二个特点是好奇心旺盛,善于学习。 在任何创业的领域,都需要深度了解行业技术,特别是在各行各业发展日新月异的现代,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非常重要。

美国教育三个阶层三种模式

美国教育三个阶层三种模式 教育的内容,教育的目标,教育的使命,对各个社会阶层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还是拿美国来说。 底层应试教育 美国社会底层接受的教育,目的是什么?就是让娃够着一个饭碗,说白了,把娃变成一个有用的社会工具就可以了。它不是在培养一个人才,只是在打造一个工具。 在美国教育界那个可歌可泣的例子,是一个完全正面的典型,叫KIPP。 它是一种针对贫民区孩子的公立学校,KIPP什么意思呢,就是“知识就是力量”。这个学校办得特别好。 刚进来的那些底层的孩子,进来的时候水准,比其他中产家孩子的学校要低两个年级,可是经KIPP一培训之后,马上就追上了其他中产的孩子。 诀窍很简单:就是跟中国一样,做应试教育。你可别觉得美国的学校都是什么素质教育,不是,对底层来说,应试教育是最好的教育,因为至少可以让他够上一个饭碗。 可这种KIPP的学校的核心就是考上大学。应试教育,两个基本点是,叫WORK HARD,BE NICE——就是努力学习,好好做人。 它的基本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让这些底层的孩子,尤其是那些黑人,或者拉丁族裔的孩子跟他们原来的社区切割干净。 原来跟街区的小混混一起玩,一起吸毒。现在就天天在学校呆着;别人早上八九点钟上学,下午三点放学,KIPP的娃早上七点半上学,下午五点钟放学,然后大量的家庭作业,做完作业累趴了直接睡觉,根本没时间跟街区那些小混混玩了。这个学校里面有一个非常复杂的奖励系统。刚进这个学校,对不起,你没有桌椅,全部坐在底下上课;要是有好的表现,例如测验成绩好,赏一课桌椅。而且非常讲究纪律,一个小朋友做了小动作、走了神,老师马上停下来, 说:“来,我们全体帮助他一下,看怎么改掉你的坏毛病!”。奖励也很直接,表现特别好,低年级学生给几只铅笔,或者直接发现金;更高级的还有例如允许你中午吃饭的时候带上耳机听音乐…… 一直管到吃饭,包括上厕所,怎么用哪个卫生纸,用多少,这都是有规定的,接近军事化管理。 所以你看,我们中国的那个什么毛坦厂中学,大家都说他是高考集中营,你到美国去上KIPP你才知道什么叫集中营。因为只有这种方法,才能让底层的孩子能够克服自己的那些习性,然后进入一个大学的门槛,他们的一生的命运才能被改变。 所以虽然这是一个正面的例子,但是我想告诉大家的正好是一个反面的信息,那就是底层的教育,最好的只是这样了,跟我们中国的应试教育的那些学校是一模一样的,没有素质教育! 那素质教育是在哪儿展开的呢,是在中产阶级的学校。 中产素质教育

外国的课堂教学方式

外国的课堂教学方式,尤其是欧美国家的小学课堂教学模式和中国的课堂有很大的不同,国外的学生不会像中国学生那样规规矩矩在教室坐上一节课,他们相对随意和活泼,课堂秩序的管理,这对于很多新手汉语教师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第一,可以接触不同文化,通过文化碰撞产生灵感;第二,做文化传播的使者,发扬民族事业;第三,行万里路,游览世界;第四,加深对汉语的了解;第五,加深对自身文化的领悟;第六,培养世界眼光和豁达的胸襟;第七,可以真正做到“桃李满天下”。总的来说,汉语教学的“乐”是大于“苦”的,当然个中苦乐,还是要我们以后亲身去体会。 上世纪80年代,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发生了几件大事。大事之一,是对外汉语教学成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大事之二,是在高等学校设立了对外汉语教学本科专业,专门培养对外汉语教师。这两件事,对以后的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科学研究要从实际出发,科学研究不能跟风。外语教学常常跟风,这方面的教训,实在是太多了。科学研究也不能跟风,不要不顾实际情况,看别人研究什么问题自己也去研究什么问题。这样做,很可能劳而无功。 哲学层次的问题非常重要,因为它决定我们的语言教学的指导思想。刘润清先生说:“你如何看待语言,你就会如何教授语言。如果你认为语言是一组规则系统,很可能你就强调形式教学;如果你认为语言是交际工具,你可能更强调语言的功能教学;如果你说语言是习惯的形式,你会推崇听说法(句型操练);如果你认为语言是人脑中特有的机制,你会提倡认知法。” 关于语言学习的本质,关系到学习论,当然也很重要。你认为第二语言是怎么学会的,你就会采取相应的方法。 总而言之,作为对外汉语教师,应该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对外汉语教学活动的研究上,在教学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理论到理论,不切实际的空谈,无论说得多么漂亮,也不过是说说罢了。 1.语言和言语的关系; 2.口语和文字的关系; 3.外语和母语的关系; 4.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5.掌握运用外语和发展智力的关系。 (参阅:章兼中,1983,《国外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242~243页)

美国斯坦福大学公布2025计划.doc

美国斯坦福大学公布2025计划 名称: 美国斯坦福大学 Stanford University 所在位置:美国,299 Campus Dr # D345 Stanford, CA 94305

QS排名:3 USNEWS排名:5 学费:42690 美金 录取率:0.06 University) 开环大学是《斯坦福大学2025计划》中最关键的计划之一。该计划创新性地解除了入学年龄的限制,17岁前的天才

少年、进入职场的中年以及退休后的老人都可以入学。这是区别于传统闭环大学(18~22岁学生入学,并在四年内完成本科学业)的最主要一点。另外一个鲜明的特色是延长了学习时间,由以往连续的四年延长到一生中任意加起来的六年,时间可以自由安排。 开环大学中的学生很有可能是处于各个年龄段以及从事不同工作的一群人,他们可能是天真的孩子,也可能是富有经验的长者。因此,开环大学形成了独特的混合学生校园,打破了年龄结构。学生之间更容易建立起合作、强劲与持久的社会网络。同时,这种开环也意味着斯坦福大学的入学申请将更具有竞争压力。有限的名额将在背景各异、年龄不同的申请者中产生。 实际上,开环大学并不是空想出来的,在2015年就有迹象表明开环大学出现的潜在可能。据相关报道,仅有1/4的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与大学专业直接相关,有1/4的毕业生没有选择好职业,有1/4的毕业生的专业不能与新兴的行业类型对应起来。在开环大学的环境当中,高等教育对于每个人一生的意义正在发生重大变革,大学更注重对于职业生涯的培养。 自定节奏的教育(Paced Education)

自定节奏的学习旨在促进学术探索,然后提升学科的内在严谨性。学生根据他们的个人意愿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完成各阶段的学习。在传统大学中,本科生按照一到四年级划分,而《斯坦福大学2025计划》决定打破陈旧的四年级划分,代之以“CEA”——调整(Calibrate)、提升(Elevate)和启动(Activate)三阶段。这一过程中,先进的学习技术会为学生和老师提供一种新型认知的反馈(见表2)。 第一个阶段:调整(6~18个月) 学生应该知道怎样才能最好地学习。调整期提供短期(1~7天)的由教员精心设计的微课程。通过微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不同领域以及教师的不同特长,了解不同的学习模型以及职业规划轨迹。学生进而根据自身喜好、自制力以及学习习惯等来选择学习的时长(6~18个月),从而找到学习的差距,建立有意识的学习自信。 教师起初会提供短期的课程,快速地培养学生对教学与实践的兴趣。这些课程还允许教授更广泛地接触学生,这些教授能够识别并培养出最适合在某领域成为专业人才的学生。

美国大学学分制模式的主要特征及启示

美国大学学分制模式的主要特征及启示 摘要:美国是最早实行大学学分制的国家,也是世界各国大学学分制改革最具代表性的国家之一。美国大学学分制模式的主要特征为:选课形式的多样性,学制的弹性化,学业评价的绩点制,学习过程的指导性,学分转换的认可性,文、理、工渗透的通才教育。其可资中国借鉴之处在于:确立学习者本位的教育理念;增加选修课程资源;建立科学的学习成绩评价体系;不断改善导师制;逐步完善与学分制改革配套的教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学分认定制度。 关键词:大学;学分制;教学管理 Abstract:The credit system of American universities/colleges is relatively perfect andtypical in the world Its characteristics are mainly the diversity of elective courses, flexibility of curriculum, GPA evaluation, instructive guidance given to students, acceptability of credit conversion and especially the professional training based on liberal arts/science What lessons the Chinese universities/colleges can absorb from those include how to help students make sure of the essence and purpose of higher education, providing more elective causes to students as possible, setting up a scientific evaluation system for the academic performance of every student, stepping up the effort to improve the tutoring system for graduate students, perfecting gradually the teaching administration to support the reform of credit system and reforming the credit authentication system Key words:university/college; credit system; teaching administration 学分制产生于19世纪末的美国,它伴随着选课制的出现和美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而逐步确立,因其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尊重个体差异,注重个性发展”的教育理念在世界各国大学得以广泛运用,至今已经延续了一个多世纪。美国是学分制发展最为成熟完善的国家,贯穿于美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整个阶段的学分制,有效地适应了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体系灵活而多样的特点,并在其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由于社会历史原因,学分制在我国高校的进程相当缓慢。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以及人们受教育水平的提高,社会对教育改革的呼声也愈来愈高,尤其是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在世纪之交开始加速,以学分制为主要特征的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几乎在全国展开,复旦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一批高校先后不同程度地实施了学分制改革,从而在我国高等教育实践领域出现了新一轮学分制改革浪潮。应该看到,学分制作为教学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以因材施教的理念为思想基础,以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为动力,以富有弹性的教学计划、灵活机动的教学管理方法、较为宽松的教学环境为运行机制,充分挖掘教师和学生的教和学的潜能以及内在的积极性,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然而在其逐步体现优势的同时,由于我国关于学分制的经验不足、条件不很完善、社会环境不配套等问题,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及实行学分制所带来的弊端也相应地浮出水面。如学制缺乏应有弹性,师资难以满足需要,选课缺乏科学指导,评价体系不健全等。面对新一轮学分制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我们究竟该如何保证其顺利进行,发挥学分制的优势?这是学分制改革中一个无法回避的重要课题。众所周知,美国是实施学分制最早的国家,也是世界各国学分制改革最为成熟完善的具有代表性的国家之一。因此,对美国大学学分制模式进行研究,分析其主要特征,探索学分制发展的内在规律,对于指导我国普通高校的新一轮学分制改革,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美国大学学分制模式的主要特点

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评述

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评述 “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是李烈校长创造的课堂教学模式,其主要由课前参与,课中研讨和课后延伸三段构成。 1、课前参与。指学生在课前或自主学习教材,初步了解所学知识,提出质疑;或自己通过自学收集有关资料;或按老师布置的思考题,做好准备。课前参与不仅为课中讨论奠定基础,使学生带着探索的头脑进课堂,促进了课上的学习,更为学生学会收集、组织、分析、加工、运用信息提供了机会,培养了终身受益的学习能力和习惯。 2、课中研讨。指教师通过全班与小组研讨,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比较、归纳、表达;学会交流、合作、吸纳;学会倾听、思考、质疑、辩论,从而淡化分析讲解。这样有利于学生自己去感悟,发现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小组研讨时要指导,小组组合要合理。这种研讨有利于合作、交流、探索。 课中研讨突出“研”,强调把课堂主体部分充分留给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根据课前参与状况,进行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和交流研讨,还要体现: (1)信息传递。知识由点到面,真正做到活学活用。 (2)情感交流。营造安全、宽松、愉悦的氛围。 (3)思维碰撞。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创新。 (4)情绪体验。让学生感受生命价值。 在研讨中坚持开放性,体现: (1)氛围开放。学生参与是无拘无束的,教师对学生是宽容的,

对学困生要给予关注和鼓励。 (2)思维开放。学生多角度思考。 (3)结论开放。有多种答案。 (4)评价开放。实行多元评价。 3、课后延伸。通过科学合理地留作业,使知识得以进一步拓展,能力得到进一步发挥,体验得以进一步延续,习惯得以进一步培养。作业应有层次性、开放性、实践性和创新性。 点评:该课堂教学模式追求的课堂亮点是激活。它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学生可以提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要求教师“课堂延伸”学生课外思考的知识,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民主。老师从学生兴趣入手,用感观、感兴趣的生活知识迁移到课堂教学的目标,使学生浸泡在宽松的课堂氛围中,获得知识,体验情感,享受快乐。 这一课堂教学的再创造,将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德育融为一体。学生在快乐中受到教育,成为课堂的主人。同时,开发了学科人文内涵,激发了学生的人文情感。它强调潜心研究学生,课上给学生留出思维时间,给他们展示思维的机会,融洽了师生关系,激发了学

当代国外主要教学模式

当代国外主要教学模式 (1)程序教学模式 程序教学模式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该教学模式把学习内容分成一个个小的问题,系统排列起来,通过编好程序的教材或特制的教学机器,逐步地提出问题(刺激),学生选择答案,回答问题(反应),回答问题后立即就知道学习结果,确认自己回答的正确或错误。如果解答正确,得到鼓舞(强化)就进入下一程序学习。如果不正确,就采取补充程序,再学习同一内容,直到掌握为止。其基本程序是: 程序教学的基本原则是:1)小步子原则,即把学习内容按内在联系分成许多具体问题,目的是使学生学习不费力,少犯错误,能连续正确地回答问题。2)积极反映原则,即学生对所提问题作出积极的外显反映,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3)及时确认原则,即学生对每个问题作出反应后,立即提供关于结果的知识,使他们确认自己反应的正误,提高学习信心,增强学习效果;4)自定步调原则,即学生用自己适合的速度进行学习。 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独立地学习,能适应个别差异,由于采用小步子的方法,复杂的课题可以化难为易。它的缺陷在于,只管学生学习的结果,不能判断学生理解的深浅和是否进行创造性思维,不适合用于技能训练和艺术学科,缺少师生间,同学间的人际交往。 (2)发现教学模式 发现教学的倡导者是美国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这种教学模式的目

标,是要使学生把握探究性思维的方法。发现教学并不否定教材的作用,但是,它要求学生通过发现(严格地说是再发现)的步骤去进行学习。发现教学的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1)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具体事实。在这里,重要的是问题意识,要有强烈的探究欲望。然后,带着问题去观察,在复杂的具体情景中认清事实的大致轮廓。 2)树立假设。引导学生对所获得的新知识加以分析、综合,形成一个认知结构。这个认知结构或假设,成为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方向与方法。 3)上升为概念。假设往往带有主观的、不确切的成分,有的还是未分化的。为了上升为概念,要经过思维的加工,如要求在逻辑上前后一贯,假设要与事实相符。如果发现有不一贯、不相符的地方,就要重新考虑假设的正确性。只有经过检验的假设才能得以成立。 4)转化成为新的能力。这就是经常说的应用,是在新的情景中应用所学到的概念解决问题。在这过程中,概念又可以得到充实和发展。 (3)掌握学习教学模式 掌握学习模式是20 世纪60 年代卡罗尔和布卢姆创立的。 掌握学习教学模式是围绕单元展开的,其基本的程序是:定向一单元掌握一形成性测验一终结性测验。根据这一程序,掌握学习教学的实施步骤可分为三大步。 1)准备阶段。它包括掌握的界定、教学目标的界定、课程编制、

创新创业教育与创业型大学的创业网络构建_以斯坦福大学为例_施冠群

创新创业教育与创业型大学的创业网络构建 ———以斯坦福大学为例施冠群,刘林青,陈晓霞 (武汉大学企业战略管理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72) [摘 要]创新创业教育和创业型大学是近年来教育界和管理学界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两 者拥有各自不同的含义和发展历程,然而在发展历史上,却有着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关系。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实例印证了这种关系,该校提出的斯坦福创业网络证明两者的融合能够促进创新创业的发展,并为整个区域甚至国家的经济提供了推力。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创业型大学;创业网络[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69(2009)06-0079-052009年第6期 外国教育研究No .6,2009第36卷总第228期 Studies in Foreign Education Vol .36General No .228 [收稿日期]2008-10-15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大学的创业生态系统研究》(项目编号: 2008A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促进我国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管理研究》(项目编号: 70633003)。 [作者简介]施冠群(1985-),女,湖北丹江口人,武汉大学企业战略管理研究所硕士生;刘林青(1974-),男,重庆市人,武汉大学企业战略管理研究所副教授;陈晓霞(1986-),女,湖南株洲人,武汉大 学企业战略管理研究所硕士生。 一、创新创业教育及其发展历程 国际上关于创新教育(Innovation Education )有两种定义。定义一认为,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造能力或创新性人格等创新素质以及创新人才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即是创新教育。定义二认为,创新教育就是为了使人们能够创新而开展的教育活动,即凡以培养人的创新素质、提高人的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活动,都可以称之为创新教育。创业教育(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也有两种定义。狭义地讲,创业教育是 一种培养学生从事商业活动的综合能力的教育,使学生从单纯的谋职者变成职业岗位的创造者。广义地讲,创业教育就是要培养具有开创性个性的人。 [1] 创新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按照创新理论的创始人、经济学家熊彼特的观点,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其形式之一是建立企业的新组织形式。而在其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者、管理学大师 德鲁克看来,创业是开创新的事业,它不能是重复以前老套的生产经营模式,必须是能够创造一种 新的满足或改变旧的组织模式等,其本质是在组织(新建或已存在)中建立新的生产函数。从这一层面上来看,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本质上是一致的。创业教育是创新教育在企业价值创造领域的具体化,我们说创新创业教育,实质上就是要培养有创新精神,并且能够将创新运用于企业价值创造实践中的人才。 创新创业教育在欧美发达国家已经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普遍认为的创业教育的开端是1947年2月哈佛商学院MBA 课程“新企业的管理”的开设。而实际上,根据创业教育的定义,它并不仅仅是局限在商学院的课程上。凯茨(J.A.Katz )以课程的开设、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相关出版物作为衡量创业教育作为一门学科的发展表现,他将 1876年沃克尔《工资问题》一书的出版作为创新创 业教育的开端,因为该书是美国大学的学者思考创业者问题的第一部主要著作。 [2] 而其后直到20

国外高校教学模式的启示

国外高校课堂特点及对其教学理模式研究的启示 英国康沃尔学院与社区咖啡店合作,开办具有国家职业资格的咖啡调理师课程,教学生如何制作咖啡。英国康沃尔学院开设的咖啡课程总计20 个学时,参加的学生将学习成为咖啡调理师必备的技术。这是一个取得国家职业资格(二级)的课程,学习结束并合格的学生将取得职业资格。康沃尔学院的餐饮管理部门表示,餐饮业者对这门课程都表现出高度兴趣。咖啡调理师的职业资格要求学生能够制作出一系列以意大利浓缩咖啡为基础的咖啡饮品。在研习期间,学生将学习如何研磨咖啡豆,如何制作拿铁、卡布奇诺、浓缩咖啡、茶及热巧克力。 为了满足一些喜爱看惊惊片的学生的喜好,英国德比大学开设了一个新的硕士学位专门研究惊惊电影。课程包括鬼怪、吸血鬼等系列课题。课程为期一年,主要培养未来此类题材的电影制作人和作家。德比大学表示,学习该专业的学生将研究电影和出版物中的惊惊题材作品的历史,以及电影和文学作品中的一些禁忌话题。英国惊惊题材作家、电影导演克莱夫。巴克尔对德比大学的这一专业表示赞许,并表示将亲自参与执教。德比大学电影和媒体专业博士杰森。李认为,惊惊类电影是电影界最受欢迎的影片类型之一。对那些希望将来从事惊惊小说写作、文化理论和电影制作的人来说,这个专业非常适合。 透过国外教学这种个性化的课程设置,对我们国家高校自身有一定的启发,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大学要根据自身独特的历史,需求和实践,建立大学治理模式的基准点。‘良好’的大学治理并不会简单地发生。它通常是艰苦努力达成的适当的治理结构,协议和进程的产物。‘好’的治理也是有关时机的判断:它要求治理会能够识别出什么时候一种治理模式不再发挥功效,为什么以及如何去修补它。 在构建新的治理模式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是对原有治理模式的缺陷有一个全面的理解,以确定某一特定的修改方案。同时,还要确定新的治理模式所要寻求的效果,这就要求对现有的治理模式进行细心的和定期的审查,其中包括确定它们在实践中是如何运作的以及如何做以修改,以变更好地工作,治理模式的修正应包括对修改建议本质的评价,也包括如何以及何时执行他们。 评价一种治理模式的功效需要考虑其结构,运营效率和修正其自身缺陷的方式。为了应对外部危机,如政府资助基金的削减或领导信心危机,就有可能需要修改其治理结构,在应对内部危机,如对于大学工作人员滥用资金的指控或学者

美国“TFU”教学模式助推高效课堂

美国“TFU”教学模式助推高效课堂 为了促进学生理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的知名教授学者和众多一线优秀教师在多年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开发了一个创新职业发展项目――WIDE World(即教育者的大规模合作发展),其核心思想是“为了理解的教学”(Teeaching for understanding,简称TFU)。 一、WIDE World项目简介 WIDE World目前开发了一系列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在线课程,已经成功地向世界上100多个国家的12000多名教师和学校领导提供了网上职业培训。我国最先是在上海、福州引进了该课程,郑州于2010年引进了“为了理解的教学1(TFU1)”教师培训课程项目,目前共有350名教师接受了培训。WIDE World培训课程的所有教学内容和作业都是通过网上提供,教练通过网络指导学员完成教学内容和提交作业,并利用网络进行交流互动。WIDE World通常与某一些地区或学校合作开展团体培训,学员可以是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科的教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员自愿组成学习小组,完成以下任务:阅读教学材料;根据所学到的方法设计教学活动;在实际教学中应用新学到的教学策略;定时上网与教练和小组成员在线讨论,并对其他

小组的作业做出反馈,在讨论交流中完成课程培训。 二、TFU的教学模式 WIDE World课程的核心思想是为了理解的教学。该课程结合最先进的教学理论和优秀教师的课堂实践,帮助教师致力于引导学生获得对所学知识真正的、深入的理解;引导学生形成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所需要的批判性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正是当前我们教学改革提高和追求高效课堂的需要。TFU课程强调如何从课程整体或整个单元的角度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的思考与理解。同时,其课程本身也是基于理解的教学模式,通过课程学习提供给学员一个理解的阶梯,一步一步帮助学员建立了一个学习共同体,让每个学员在更大范围内对这个模式进行学习、思考和理解。 1.什么是理解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理解是一项复杂的工作,理解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学习是不断努力的结果。WIDE World 机构的佩金斯博士认为理解是教育真正的核心目标,所有教师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努力建构学生的理解,TFU把理解放在最显著的位置,其最主要的思想是通过让学生参与到积极的学习中,把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当学生真正理解某个知识时,他们能以正确的方式将其表现出来,且有能力针对一个主题展开一系列引发思考的活动,如解释说明、类比推

斯坦福大学发展历程

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全名小利兰·斯坦福大学(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简称斯坦福(Stanford),位于美国加州旧金山湾区南部的帕拉阿图市(Palo Alto),临近世界著名高科技园区硅谷,是世界著名私立研究型大学。斯坦福占地8180英亩(约33平方公里),是美国面积第六大的大学。 立思辰留学360介绍,学术方面,斯坦福大学与同在旧金山湾区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共同构成了美国西部的学术中心。据相关机构统计,截止至2015年共有60位诺贝尔奖得主在斯坦福大学工作或学习过,位列世界第八;而据泰晤士高等教育官方统计,斯坦福大学在21世纪获得诺贝尔奖人数位居世界第一。截止2016年3月,有20位斯坦福校友或教授获得图灵奖(计算机最高奖),与伯克利(20位)并列世界第一;另有6位斯坦福教授(2位现役)获得菲尔兹奖(数学最高奖)。2015-16年,斯坦福大学在ARWU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位列世界第二,在QS和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均位列世界第三,在usnew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世界第四。 斯坦福大学培养了众多高科技产品的领导者及创业精神的人才,这其中就包括惠普、谷歌、雅虎、耐克、罗技、特斯拉汽车、Firefox、艺电、太阳微系统、NVIDIA、思科、硅谷图形及eBay等公司的创办人,校友涵盖30名富豪企业家及17名太空员,亦为培养最多美国国会成员的院校之一。根据美国《福布斯》杂志2010年盘点的亿万富翁最多的大学,斯坦福大学名列第二,亿万富翁数量达28位,仅次于哈佛大学。 斯坦福大学发展历程 斯坦福大学是由时任加州州长及参议员的铁路富豪利兰·斯坦福及他的妻子简·莱思罗普·斯坦福于1891年共同成立的,大学以他们于十六岁生日前夕(1884年)因伤寒去世的儿子小利兰·斯坦福为名,以表纪念,利兰·斯坦福曾告诉他的妻子:“以后所有加利福尼亚的小孩都是我们的孩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