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座大型铝土矿地下开采工程在贵州清镇开建

国内首座大型铝土矿地下开采工程在贵州清镇开建
国内首座大型铝土矿地下开采工程在贵州清镇开建

工业炼铝方法

主要原理是霍尔-埃鲁铝电解法:以纯净的氧化铝为原料采用电解制铝 ,因纯净的氧化铝熔点高(约2045℃),很难熔化,所以工业上都用熔化的冰晶石(Na3AlF6)作熔剂,使氧化铝在1000℃左右溶解在液态的冰晶石中,成为冰晶石和氧化铝的熔融体,然后在电解槽中,用碳块作阴阳两极,进行电解。 全面介绍如下: 《铝的生产加工》 铝在生产过程中有四个环节构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铝矿石开采-氧化铝制取-电解铝冶炼-铝加工生产。 一般而言,两吨铝矿石生产一吨氧化铝;两吨氧化铝生产一吨电解铝。 (一)氧化铝的生产方法 迄今为止,已经提出了很多从铝矿石或其它含铝原料中提取氧化铝的方法。由于技术和经济方面的原因,有些方法已被淘汰,有些还处于试验研究阶段。已提出的氧化铝生产方法可归纳为四类,即碱法、酸法、酸碱联合法与热法。目前用于大规模工业生产的只有碱法。 铝土矿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铝矿资源,其次是明矾石、霞石、粘土等。目前世界氧化铝工业,除俄罗斯利用霞石生产部分氧化铝外,几乎世界上所有的氧化铝都是用铝土矿为原料生产的。 铝土矿是一种主要由三水铝石、一水软铝石或一水硬铝石组成的矿石。到目前为止,我国可用于氧化铝生产的铝土矿资源全部为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 铝土矿中氧化铝的含量变化很大,低的仅约30%,高的可达70%以上。铝土矿中所含的化学成分除氧化铝外,主要杂质是氧化硅、氧化铁和氧化钛。此外,还 含有少量或微量的钙和镁的碳酸盐、钾、钠、钒、铬、锌、磷、镓、钪、硫等元素的化合物及有机物等。其中镓在铝土矿中含量虽少,但在氧化铝生产过程中会逐渐在循环母液中积累,从而可以有效地回收,成为生产镓的主要来源。 衡量铝土矿优劣的主要指标之一是铝土矿中氧化铝含量和氧化硅含量的比值,俗称铝硅比。用碱法生产氧化铝时,是用碱(NaOH或Na2CO3)处理铝矿石,使矿石中的氧化铝转变成铝酸钠溶液。矿石中的铁、钛等杂质和绝大部分的硅则成为不溶 解的化合物。将不溶解的残渣(赤泥)与溶液分离,经洗涤后弃去或进行综合处理,以回收其中的有用组分。纯净的铝酸钠溶液即可分解析出氢氧化铝,经分离、洗涤后进行煅烧,便获得氧化铝产品。分解母液则循环使用来处理另一批矿石。碱法生产氧化铝有拜耳法、烧结法以及拜耳--烧结联合法等多种流程。 拜耳法是由奥地利化学家拜耳(K·J·Bayer)于1889~1892年发明的一种从铝土矿中提取氧化铝的方法。一百多年来在工艺技术方面已经有了 许多改进,但基本原理并未发生变化。为纪念拜耳这一伟大贡献,该方法一直沿用拜耳法这一名称。 拜耳法包括两个主要过程。首先是在一定条件下氧化铝自铝土矿中的溶出(氧化铝工业习惯使用的术语,即浸出。以下同)过程,然后是氢氧化铝自过饱和的铝酸钠溶中水解析出的过程,这就是拜耳提出的两项专利。拜耳法的实质就是以湿法冶金的方法,从铝土矿中提取氧化铝。在拜耳法氧化铝生产过程中,含硅矿物会引起Al2O3和Na2O的损失。 在拜耳法流程中,铝土矿经破碎后,和石灰、循环母液一起进入湿磨,制成合格矿浆。矿浆经预脱硅之后预热至溶出温度进行溶出。 溶出后的矿浆再经过自蒸发降温后进入稀释及赤泥(溶出后的固相残渣)的沉降分离工序。自蒸发过程产生的二次汽用于矿浆的前期预热。沉降分离后,赤泥经洗涤进入赤泥堆场,而分离出的粗液(含有固体浮游物的铝酸钠溶液,以下同)送往叶滤。粗液通过叶滤除去绝大部分浮游物后称为精液。精液进入分解工序经晶种分解得到氢氧化铝。分解出的氢氧化铝经

铝土矿开采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铝土矿开采新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1.前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建设项目提出的背景、必要性和经济意义 (1) 1.2建设项目的必要性和意义 (1) 1.3矿山现状 (2) 1.4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 (2) 2.矿山概况、地质条件及开采技术条件 (4) 2.1矿山概况 (4) 2.2地质条件 (5) 2.3矿区水文、工程、环境地质条件 (16) 3.建设项目主要内容 (30) 3.1矿山地面工业场地建筑、设施、道路 (30) 3.2矿山开拓系统 (30) 3.3矿山运输系统 (30) 3.4矿山供电系统 (31) 3.5矿山通讯系统 (31) 3.6矿山供、排水系统 (31) 4.项目建设条件论证及方案选择 (33) 4.1内部及外部条件论证 (33) 4.2建设项目开采方案选择论证 (33) 4.3开采工艺流程及可行性 (36) 4.4主要设备选型及可行性 (41) 4.5矿山总体布置选择及可行性 (45) 4.6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47) 5.企业组织机构、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设想 (51) 5.1组织机构 (51) 5.2劳动定员 (52) 5.3从业人员培训 (53)

6.建设工期和实施进度设想意见 (55) 6.1争取在较短时间完成建设项目的条件分析 (55) 6.2施工进度预测 (55) 7.环境保护 (57) 7.1矿区环境保护现状 (57) 7.2项目建成后对环境的影响 (57) 7.3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初步方案 (57) 8.经济效果和社会效益分析 (60) 8.1经济效益初步评价 (60) 8.2项目建成后可产生的社会效益 (67) 9.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意见 (68) 9.1可能出现的问题 (68) 9.2解决问题的建议意见 (68) 附件:1、采矿许可证(副本); 2、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书。

铬铝土矿钨钼-国土资源部

附件 锰、铬、铝土矿、钨、钼、硫铁矿、石墨和石棉等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 最低指标要求(试行)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指标是指矿山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等三项指标,是评价矿山企业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效果的主要指标。经研究,确定锰、铬、铝土矿、钨、钼、硫铁矿、石墨和石棉等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最低指标要求如下: 一、各矿种矿产“三率”最低指标要求 (一)锰矿。 1.开采回采率 (1)露天开采。大、中型露天矿山开采回采率不低于92%;小型露天矿山开采回采率不低于90%。

露天矿山生产规模依据《国土资源部关于调整部分矿种矿山生产建设规模标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208号)的规定确定。 (2)地下开采。根据锰矿矿床的赋存条件,锰矿地下矿山开采回采率应达到以下指标要求(详见表1-1)。 注:(1)岩稳固性划分为稳固(Ⅰ、Ⅱ级)、中等稳固(Ⅲ级)、不稳固(Ⅳ、Ⅴ级)三类。(2)矿体厚度依据矿体真厚度(H)划分为薄矿体(H≤0.8m)、中厚矿体(0.8m4m)三类。 2.选矿回收率 各主要类型的锰矿按照入选品位不同,其选矿回收率应达到以下指标要求(详见表1-2)。

注:其他锰矿包括硅酸锰矿、硼酸锰矿、铁锰多金属矿以及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矿物构成的复合矿。 3.综合利用率 综合利用率包括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率、尾矿和废石综合利用率。 (1)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率 在锰矿中常有铁、钴、镍及有色、贵金属等共伴生。当共伴生有用组分矿物的品位达到表1-3所列含量时,开采设计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应对该有用组分的综合利用方式提出指标要求。当共伴生有用组分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暂时不能回收或技术经济评价结论不宜综合利用的,应提出处置措施。矿山具体利用程度应依据地质勘查报告、选矿试验、矿山设计及矿山采选生产实际等确定。 表1-3 锰矿共伴生组分综合评价指标表

采矿学习题选集地下开采

《采矿学》习题集选 第二篇地下开采 第六章矿床地下开采基本概念 一、思考题: 1.什么是矿石、废石?划分矿石与废石的原则有哪些? 2.试述确定井田划分的原则? 3.阶段高度确定的原则有哪些? 4.矿床地下开采中采准工作包括哪些内容?如何衡量采准工作量的大小? 5.何谓矿石损失?在矿床地下开采中产生矿石损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6.在地下开采中什么是矿床开拓及开拓巷道? 7.矿床地下开采包括哪几个步骤? 8.何谓三级储量?三级储量计算的原则是什么? 第七章矿床开拓 一、思考题 1.简述平硐开拓法的适用条件? 2.平硐开拓法有哪几种?并分别阐述其适用条件? 3.竖井开拓主要应用于什么条件?竖井开拓有几种方案?各适用于什么条件? 4.下盘竖井相对上盘竖井有哪些优点? 5.斜井开拓主要适用开拓何种矿体?它于竖井开拓相比有哪些缺

点? 6.斜坡道主要适用什么条件?它比竖井开拓、斜井开拓有哪些优越性? 7.简述主要开拓巷道位置确定的原则? 8.简述中段运输平巷布置的主要影响因素? 9.中段运输平巷布置的形式有哪几种? 10.竖井井底车场有哪几种形式?分别画出各种形式的示意图? 第八章矿床开拓方案选择 一、思考题 1.选择地下开采矿床开拓方案的基本原则? 2.简述地下开采矿床开拓方案选择的因素? 3.试述地下开采矿床开拓方案选择的方法和步骤? 4.简述矿床开拓选择专家系统的结构? 二、开拓方法选择例题: 例 1.某铁矿设计年产量为150万吨,矿体走向长度为1700~3500米,矿体埋藏深度为300米,矿体平均厚度53米,矿体平均倾角46度,磁铁矿的坚固性系数f=10~12;上盘为闪长岩、大理岩,f=13;下盘为花岗岩、矽卡岩,f=14;试根据上述条件选择开拓方案? 该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阶段高度为70米,矿石平均品位为50~55%。开拓示意图如下:

铝土矿分层匀矿配矿方法的设计和实施

铝土矿分层匀矿配矿方法的设计和实施 摘要:叙述了河南中美铝业有限公司铝土矿资源的需求量、矿石品位的情况,以及针对矿石品位混杂,为保证生产的正常运行,采取分层匀矿配矿法对现有资源进行配矿,达到综合利用矿产资源,稳定供矿质量的效果。 关键词:铝土矿;分层匀矿;配矿;矿石品位;研究;应用 0 引言 河南中美铝业有限公司现有的氧化铝生产能力达到40t/a,铝土矿需求将达110t/a。该公司现建有乐华铝矿,垌头铝矿”2个铝土矿山,生产规模达30t/a。目前,大多接近生产末期。其中,乐华铝矿实际产能20t/a,垌头铝矿实际实际产能10t/a。目前,实产不到10t/a,尚需从民营矿山大量收购矿石来补充。另外。由于各铝土矿山开采深度增大,资源减少,导致采矿成本、民营矿石单价越来越高,且质量相应降低。 搭配好高低品位矿石,保证氧化铝生产需求,是供矿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为保证氧化铝产品质量的要求,必须更加严格地保证铝土矿的质量和供矿的稳定性。 为满足氧化铝生产及对矿石质量指标的要求,充分利用现有的铝土矿资源,延长矿山的服务年限,试图对配矿进行研究,以达到保质保量、均衡稳定地供矿,顺利完成生产指标,必须进行匀矿。 1 矿山地质条件和矿石来源 1.1 垌头铝矿地质条件 垌头铝土矿呈似层状和透镜状夹于铝土页岩、铝土岩中。矿石主要为一水硬铝石,经统计含有用矿物占80%~95%,矿石含Al2O3以土状较高,平均71.16%,碎屑状、致密状稍低,平均63.79%~63.89%。A/S为2.70~44.10,平均7.60。 1.2 乐华铝矿矿石来源及质量状况 矿石来源一是来自多各矿点采矿,实际产能20t/a左右;二是收购民营矿的矿石,收购量约80t/a左右,各矿点品种复杂、质量品级参差不齐,高品位铝矿和中低品位矿石资源越来越少。为保证生产的正常运行,实现均衡稳定地供矿,必须科学合理地对现有资源进行配矿,综合利用资源稳定供矿质量。 2 分层匀矿配矿的方法 2.1 配矿场地和设备 原料车间建了200m×100m的配矿场地,配备了4台装载机、5台载重汽车和3台推土机用于配矿,以保证配矿作业。 2.2 配矿质量目标和技术措施 2.2.1 配矿质量目标 结合进场铝土矿石与供矿质量要求,选定矿石质量标准为Al2O3=66±1,A/S=6±1,配矿量30×104t/a。 2.2.2 技术措施 采用落地式多点供矿配矿方案。根据不同品级矿石分开堆放,平铺配矿时采用多堆场同时供矿,确保供矿质量指标合格,实现铝土矿资源的综合利用。 加强生产勘探工作,准确掌握各采场矿体地质品位。加强矿石取样,掌握矿石品位,将不同地点、不同品级的矿石进行分开堆放。配矿时,将矿石按1m/层的厚度进行平铺,并按1m×1m的网格水平取样,然后形成图纸,建立数据模型[2]。每个矿堆的形成周期为7天,每个矿堆按4层进行堆配,分3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进行一、二层粗略平铺配矿,第二阶段进行第三层精细平铺配矿,以一、二层配矿后质量情况为基础,结合供矿指标进行

露天铝土矿山粉尘治理措施_王洪毅

收稿日期:2004-10-21 ·轻金属原料矿山· 露天铝土矿山粉尘治理措施 王洪毅 (中国铝业河南分公司,河南郑州450041) 摘要:介绍了露天矿山铝土生产流程、产尘源及产尘设备。针对各产尘源的治理进行了分步分析,提出了治理措施, 从而有效降低了铝土露天矿山生产过程中外排及岗位粉尘浓度。关键词:铝土露天矿山;粉尘;湿式作业;除尘器中图分类号:TD80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1752(2005)04000503 Treatment Measures of Open Bauxite Mine Dust WANG hong -yi (Henan Branch China Alum inium ,Zhengzhou ,Henan 450041)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producing flow ,dust origin and dust equipments of open bauxite mine .Anal yzing the treatmen t of different dust sources and b ringing forw ard treatment meas u re ,accordingly the concentration of exhausted and pos ition dust is decreased effectively during the open bauxite mine producing .Keywords :open bauxite mine ;dust ;w et task ;dust catcher 我国铝工业起步较早,铝土矿开采业也得到了大大发展。在露天铝土矿山的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生产性粉尘,且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普遍较高,长期吸入、接触这类矿尘,能引起矽肺病、皮肤病,甚至诱发癌症。目前,由于露天铝土矿山岗位粉尘合格率在70%~80%范围,外排粉尘浓度在100~180mg /m 3范围内,而我国矿山作业普遍存在生产强度大、任务重、劳动时间长等特点,因而总的粉尘排放量较高。1996年,我国政府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工业粉尘是12种主要污染物之一)。因而,矿山粉尘的治理不能只把目光停留在外排粉尘的浓度控制上,而需从矿物的开采到破碎全过程来治理,从而达到总量控制目标与降低岗位粉尘浓度的目的。 1 产尘源分析 1.1 生产流程及主要设备 见右流程图。1.2 产尘源分析 ⑴穿孔作业。在穿孔作业中,大中型的潜孔钻、牙轮钻在钻头冲击、回转或研磨孔底矿岩时,产出大量的粉尘。 ⑵爆破作业。在爆破作业中,规模较大的爆破 一次消耗几十公斤到几吨的炸药,爆炸瞬间产生的 高温高压抛起大量的石块和粉尘,同时释放出CO 、CO 2、NOx 、SOx 、H 2S 和一些金属氧化物等 。 ⑶装载作业。电铲在铲、装矿岩时,扬起一些 微细粉尘。 ⑷运输作业。汽车在露天矿台阶或临时矿石 · 5·2005年第4期 轻 金 属

贵州林歹铝土矿深部地下开采防治水研究

贵州林歹铝土矿深部地下开采防治水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金属铝的需求日益增加。铝土矿作为提炼金属铝的原材料,其合理开采和安全生产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铝土矿多属于沉积型矿床,往往与岩溶强烈发育的灰岩共存。灰岩导水性强且富水性不均,加上断裂等地质构造存在,矿区水文地质条件更加复杂难测。 铝土矿开采一旦与灰岩连通,极易发生严重的突水问题,造成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事故。此外,为满足金属铝的社会和市场需求,铝土矿开采日益朝向更深且水文地质条件更复杂区域,这导致我国铝土矿开采过程中面临的突水问题更加严峻,迫切需要开展铝土矿深部开采及其防治水研究。贵州林歹铝土矿是我国西南地区开采几十年的典型岩溶矿山,设计采用中央竖井开拓系统,规模为15×104 t/a。竖井在掘进至1190m中段马头门时,发生突水淹井事故。 由于突水水源和1190m标高以下的水文地质条件不清,经堵水未成功,被迫在1190m1240m区段浇筑砼止水垫止水,1190m标高以下已探明的约167.76×104t铝矿资源无法继续开采。本文以贵州林歹铝土矿区为研究对象,以岩溶地下水系统为理论指导,以“查明突水水源”和“识别突水通道”为技术支持,广泛收集并研究其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结合地下水动力学,分析矿坑突水机理。在此基础上,识别矿山延伸开采至1040m中段时的潜在突水威胁,利用底板突水理论、BP网络模型、AHP和GIS联用技术分别评价隔水层安全性、矿区周边水库渗漏,以及岩溶易塌陷区地表水涌入对矿区延伸开采的影响。最终,提出一套合理的防治水和开拓系统方案,科学回答了“林歹铝土矿1190m中段马头门遭遇突水淹井的突水机理”以及“1190m中段以下矿产资源能否开采和如何开采”的难题。 首先,广泛收集研究区地质、水文地质、矿山开发生产资料,依据地下水系统理论,从不同尺度范围“区域-矿区-竖井”研究地层岩性、地下水系统边界、地形地貌和断裂构造特征等,从不同深度范围“地面-矿层-巷道”研究岩溶发育程度和断裂构造特征等,识别林歹铝土矿深部开采过程中的潜在突水水源,为矿山开拓系统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得出如下结论:(1)研究区域可划分为三个水文地质单元系统,分别为站街向斜区水文地质单元系统(Ⅰ)、林歹倒转单斜区水

铝土矿地下开采工艺论文

铝土矿地下开采工艺初探 [摘要]:结合孙家塔铝土矿床资源现状,探讨铝土矿地下开采工艺,选择适当的采矿方法,对目前的铝土矿资源开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铝土矿地下开采房柱法削壁法损失率贫化率中图分类号:td856.1 文献标识码:td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01- 0009-02 1、前言 目前,我国铝土矿山和国外一样,主要以露天开采为主。我国铝土矿地下开采矿山不多,尚处于试验阶段,像山东一般采用长壁陷落法或短壁陷落法,而贵州则采用分层崩落法或留矿法。采掘比一般为200~300m/万t。由于我国许多探明的铝土矿资源需用地下开采,并且又多属难采矿床,因此加强地下采矿方法的研究势在必行。 2、孙家塔铝土矿资源赋存现状 孙家塔铝土矿体产状平缓,倾角一般5°~10°左右,个别地段可达15°。矿层平均厚度3.38m,平均埋深67.05m,覆盖岩层厚度较大,平均剥采比超过20。矿石矿物以一水硬铝石为主,呈隐晶、微晶鳞片状、粒状,自形程度高时为板条状;其次为粘土质矿物。含氧化铁质10%左右,还含有少量方解石、水云母、高岭石、电气石、榍石等矿物。全区铝土矿平均品位al2o3 56.81%,sio2

10.84%,a/s平均为5.24。 矿区属典型的黄土高原中低山丘陵地貌,地表梁峁交错,沟壑纵横,如果露天开采,则所投入的设备和上山公路等大部分不能被转入地下开采时所利用,并且受地形条件制约,地表修路比井下开采巷道更为困难,因此矿山开采选择地下开采。 根据矿床的开采技术条件,并考虑到矿石al2o3品位和a/s比较低,对厚度≥2m的矿体推荐采用房柱采矿法开采;对厚度<2m的矿体推荐采用削壁采矿法。这种采矿方法在有色矿山广泛应用,虽然机械化程度低,工人劳动强度高,采场维护量大,劳动生产率低。但是工艺容易掌握,所需设备比较简单。 3、采矿方法简述 3.1采矿方法参数 中段高20m,沿矿体走向每隔50m布置一个采场。采场之间留连续间柱,宽3m,采场内矿房宽度为10m。沿矿体倾向布置凿岩上山,间隔矿柱3m×3m。采场沿倾向长77m~180m,根据长度确定是否布置上、下两个采场,采场中间留3m宽连续矿柱,中段之间留连续分段矿柱,宽各3m。矿厚大于3m的地段矿体顶板下留0.3m~0.4m 厚的护顶矿层。生产中尽量少切顶板,以便降低贫化。 3.2采切工程 3.2.1房柱法采切工程系统 房柱法采准工程主要包括:沿脉运输平巷、通风上山、人行联巷、人行材料井、联络巷、聚矿巷、放矿漏斗、溜井;切割工程主

铝土矿开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铝土矿开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本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修改编辑!)

目录 1.前言 (1) 1.1建设项目提出的背景、必要性和经济意义 (1) 1.2建设项目的必要性和意义 (1) 1.3矿山现状 (2) 1.4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 (2) 2.矿山概况、地质条件及开采技术条件 (4) 2.1矿山概况 (4) 2.2地质条件 (6) 2.3矿区水文、工程、环境地质条件 (16) 3.建设项目主要内容 (30) 3.1矿山地面工业场地建筑、设施、道路 (30) 3.2矿山开拓系统 (30) 3.3矿山运输系统 (30) 3.4矿山供电系统 (30) 3.5矿山通讯系统 (31) 3.6矿山供、排水系统 (31) 4.项目建设条件论证及方案选择 (33) 4.1内部及外部条件论证 (33) 4.2建设项目开采方案选择论证 (33) 4.3开采工艺流程及可行性 (36) 4.4主要设备选型及可行性 (41) 4.5矿山总体布置选择及可行性 (45) 4.6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47) 5.企业组织机构、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设想 (51) 5.1组织机构 (51) 5.2劳动定员 (52) 5.3从业人员培训 (52) 6.建设工期和实施进度设想意见 (54)

6.1争取在较短时间完成建设项目的条件分析 (54) 6.2施工进度预测 (54) 7.环境保护 (56) 7.1矿区环境保护现状 (56) 7.2项目建成后对环境的影响 (56) 7.3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初步方案 (56) 8.经济效果和社会效益分析 (59) 8.1经济效益初步评价 (59) 8.2项目建成后可产生的社会效益 (66) 9.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意见 (67) 9.1可能出现的问题 (67) 9.2解决问题的建议意见 (67)

论中国铝业公司铝土矿地下开采面临的技术难题

论中国铝业公司铝土矿地下开采面临的技术难题 中国铝业公司是全球第二大氧化铝供应商,是中国最大的氧化铝、原铝和铝加工生产商,公司的中长期发展战略是做强铝业,做优铜业,做精稀有稀土,建设最具成长性的世界一流矿业公司,要想做强矿业,必须建设属于自己的矿山。本文就以中国铝业公司所属的贵州分公司麦坝矿和猫场矿、中州分公司贾西矿和雷沟矿、山西华兴铝业黄辉头矿和奥家湾矿基建和开采中面临的一些技术难题进行论述和提出若干解决方法。 标签:中国铝业公司开采技术难题 1背景 中国铝土矿资源储量中等,2012年底总保有储量矿石38.2亿吨,居世界第7位。山西铝资源最多,占全国储量41% ;贵州、广西、河南次之,占17%。适合露天开采的铝土矿不到34%,且有逐年下降的趋势,地下开采成为必然。 中国铝业公司控制了国内11.2亿t铝土矿资源,占全国探明储量的28% 以上,分子公司遍布全国,中国铝业公司长期发展拥有坚实的资源基础,资源优势显著。 中国铝业公司的矿山已经逐渐由露天转向井下,但在井下采矿作业活动中,遇到了一系列的技术难题。 2面临的技术难题 2.1开采技术条件 变:矿体产状复杂多变,厚度薄(40m),倾角从47°,工程布置难度大; 缓:设计开采矿量低,放矿困难,出矿效率低,采切工程量大,采场支护难度大; 水:地下水水量大,承压水、老窿水、裂隙水含量丰富,且多与地表水系相通,井下突水涌泥风险大; 空:井下采空区增长速度快,连通性强,稳定性差,地压问题突出; 碎:矿岩破碎,自稳能力差,矿体为铝土矿,顶底板为粘土岩、炭质页岩、铁质页岩,较破碎,易风化崩解; 煤:矿山多涉煤,采矿安全风险大,按煤矿标准建设要求高,成本居高不下。

铝土矿石的配矿方法主要有哪几种

铝土矿石的配矿方法主要有哪几种? 长期以来,铝土矿石的配矿方法主要有采场内配矿、矿仓配矿、储矿堆场配矿和联合法配矿等。应用中,视供求矿量和供矿条件,选用适宜的方法进行配矿。 (1)采场内配矿 这种配矿方法适合高与低品位的铝土矿石均产自一个采场内。在回采矿石中,有计划、按比例地开采富矿与贫矿,往氧化铝厂运矿时,按氧化铝生产的实际需要供求高品位与低品位的矿石。该配矿方法具备简便易行、配矿成本低等优点,但需严格采矿工作面的监测,方可保证供矿质量。 (2)矿仓配矿 此种配矿方法适用于铝土矿高、低品位采场相距不远,离配矿仓又近的情况下进行配矿。作为配矿用的矿仓,在设置上与普通矿仓有所不同。这种矿仓的容积主要按配矿量进行设计与分格。也就是按氧化铝生产每天所需的矿量,计算出不同品位矿石的配矿用量,按矿量设计矿仓的容量与格板。我国山东铝厂是最早采用矿仓配矿的单位。该厂曾把供矿矿仓分为14格,每格储矿石14吨,其中两格是A/S4~5的矿石,另外两格储A/S2.6~3的矿石,其余10个格是已达到供矿品位(A/S3.5+/-0.2)的矿石。在正常情况下,铝厂所用矿石从后10格内提取,前4格供配矿用,以补充其不足的部分矿石。 (3)储矿堆场配矿 当矿山以采低品位(A/S2.5~3.4)铝土矿为主时,为满足氧化铝厂供矿品位(A/S3.5~4.5)的要求,又须从远道运来的一定数量的品味较高的矿石(A/S4.5~6)进行配矿,常用储矿堆场进行配矿。该配矿方法和主要特点是在运矿专用线或氧化铝厂附近设置储矿堆场,把按矿品位进行配矿,使配矿后的矿石达到或率高于供矿品位。这种配矿方法,一方面可满足氧化

铝厂所需矿量,另一方面可起到调解矿山产量的作用。配矿实践证明,一座适宜的储矿堆场,其储矿量不宜超过年开采总量的55%~60%;总容量可控制在30万㎡。否则,过多的储矿将影响资金的周转,造成不应有的损失。例如,我国某铝厂,把所需的铝土矿石分为四堆存放,总储矿量不超过9万吨。其中A/S3~4的矿堆为2.8万吨,A/S5与大宇5的为1.4万吨。现用现配,达到供矿品品位后供铝厂使用。 储矿堆场配矿,可以起到矿石转运、储存、分级和配矿多种作用,适合多数铝厂采用。该种配矿的不足之处是增加了二次装运的费用,但可从氧化铝厂的效益获得补偿。 (4)联合法配矿 这种配矿方法是矿仓与储矿堆场配矿的联合,常称作“二级配矿”,多在生产初期采用矿仓配矿可以满足氧化铝生产供矿品位要求。随着矿山开采年限的延续,高品位矿越来越少,必须从远道运来高品位矿,并有一定的储备,所以常在矿仓近处设置高品位矿堆场,供矿仓配矿用。由此成为联合配矿法,以满足氧化铝生产要求的供矿品位。 除设高品位堆场外,也可设不同品位的储矿堆场。这样,矿仓需要何种品位矿石时,可随时供应。可见,联合配矿法更具有灵活性,使供矿质量更高。

铝土矿基本常识

铝土矿实际上是指工业上能利用的,以三水铝石、一水软铝石或一水硬铝石为主要矿物所组成的矿石的统称。它的应用领域有金属和非金属两个方面。 铝土矿是生产金属铝的最佳原料,也是最主要的应用领域,其用量占世界铝土矿总产量的90%以上。 铝土矿的非金属用途主要是作耐火材料、研磨材料、化学制品及高铝水泥的原料。铝土矿在非金属方面的用量所占比重虽小,但用途却十分广泛。例如:化学制品方面以硫酸盐、三水合物及氯化铝等产品可应用于造纸、净化水、陶瓷及石油精炼方面;活性氧化铝在化学、炼油、制药工业上可作催化剂、触媒载体及脱色、脱水、脱气、脱酸、干燥等物理吸附剂;用r-Al2O3生产的氯化铝可供染料、橡胶、医药、石油等有机合成应用;玻璃组成中有3%~5%Al2O3可提高熔点、粘度、强度;研磨材料是高级砂轮、抛光粉的主要原料;耐火材料是工业部门不可缺少的筑炉材料。 金属铝是世界上仅次于钢铁的第二重要金属,1995年世界人均消费量达到3.29kg。由于铝具有比重小、导电导热性好、易于机械加工及其他许多优良性能,因而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目前,全世界用铝量最大的是建筑、交通运输和包装部门,占铝总消费量的60%以上。铝是电器工业、飞机制造工业、机械工业和民用器具不可缺少的原材料。 重点讨论的是生产金属铝的铝土矿及其矿床。至于作耐火粘土用的铝土矿及其矿床见非金属矿“耐火粘土”中讨论。 一、矿物原料特点 铝是地壳中分布最广泛的元素之一,属亲石亲氧元素。铝在自然界中多成氧化物、氢氧化物和含氧的铝硅酸盐存在,极少发现铝的自然金属。 自然界已知的含铝矿物有258种,其中常见的矿物约43种。实际上,由纯矿物组成的铝矿床是没有的,一般都是共生分布,并混有杂质。从经济和技术观点出发,并不是所有的含铝矿物都能成为工业原料。用于提炼金属铝的主要是由一水硬铝石、一水软铝石或三水铝石组成的铝土矿。原苏联因缺乏铝土矿资源,利用霞石和明矾石提炼氧化铝。我国的硫磷铝锶矿可以综合回收氧化铝。 一水硬铝石又名水铝石,结构式和分子式分别为AlO(OH)和Al2O3·H2O。斜方晶系,结晶完好者呈柱状、板状、鳞片状、针状、棱状等。矿石中的水铝石一般均含有TiO2、SiO2、Fe2O3、Ga2O3、Nb2O5、Ta2O5、TR2O3等不同量类质同象混入物。水铝石溶于酸和碱,但在常温常压下溶解甚弱,需在高温高压和强酸或强碱浓度下才能完全分解。一水硬铝石形成于酸性介质,与一水软铝石、赤铁矿、针铁矿、高岭石、绿泥石、黄铁矿等共生。其水化可变成三水铝石,脱水可变成α刚玉,可被高岭石、黄铁矿、菱铁矿、绿泥石等交代。 一水软铝石又名勃姆石、软水铝石,结构式为AlO(OH),分子式为Al2O3·H2O。

地下铝土矿采矿方法与研究

地下铝土矿采矿方法与研究 采矿方法的确定需要通过对地下铝土矿的地质水文条件进行全面分析,同时经过对自身企业拥有的采矿设备情况,能够掌握的采矿工艺进行辅助参考信息。采用工程中需要采用的工程最优化对比方法来完成地下铝土矿的开采工作。 标签:铝土矿;采矿方法;研究 1 铝土矿采矿方法的基本概述 铝土矿由于本身成矿条件比较复杂,地层环境和围岩条件一般都不够良好,因此在开采过程中将会产生很高资源损失率,同时贫化率和围岩混入率都比较高,这也传统称为的“三高”现象,因此企业必须加强对于采矿技术的管理,保证铝土矿的开采能够满足企业要求,降低“三高”现象。 2 地下铝土矿的采矿工艺 影响铝土矿的采矿方法的主要因素为矿体厚度、矿体倾角、矿体稳定性、地表条件等方面的因素。由于地下铝土矿一般的埋深范围浮动比较大,矿体的倾角一般较小,采用地下开采进行。 在世界范围内对于铝土矿的开采作业中,对于矿体及其顶板为中等以上稳固条件,倾角幅度不是太大,或者为缓倾斜微倾斜,厚度为中厚层岩体时,一般情况下都是采用“全面法”或者“房柱法”开展。虽然每个矿山的具体情况各不相同,因此必须对每个部分的矿床赋存条件进行全面检测和掌握完全之后,才能进行整理工作,开采技术的确定和装备水平的确定在很多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是总体的采矿方法大致是相同的,没有较大的差异存在。当采用充填法进行施工开采时,虽然对贫损指标具有良好的提升效果,但是总体需要经历的生产环节比较多,回采工艺相比其他开采方法也比较复杂,开采成本的要求也比较高,在地面设施中还需要参与一定的充填料制备场所,设计专门的充填系统来保证坑内的充填料的正常供应,这些环节都需要进行一定程度资金成本投入,同时在基建工程的投资相对而言增加较多。“壁式崩落法”使用较多的条件是对于顶板岩石的稳定性不足时进行使用的,对于岩石的产状要求比较高,当岩体的整体厚度相对较小时采用该方法应用也比较良好,同时回采贫化率也能有效的进行控制和管理,但是这一方法不足在于,当矿体产状存在较大的变化时,放顶工作难度将会增加,并且采场内的安全正常运行也将会受到影响,同时采场内的自然通风条件不良,最适应的情况是对于顶板破碎严重的情况并且不需要进行额外的回采措施。当原本采用“壁式崩落法”开采的情况下,将会逐渐向“全面法”和“房柱法”进行转变,这是改变的主要原因。但是,在进行“全面法”和“房柱法”开采正常的顶板中等稳定、倾斜角度较小、厚度不受限制的岩体时,能够有效的保证其中的适应性,能够有效的对各种岩体进行全面的开采工作,适应其中的各种变化,对于自身的生产效率能够进行有效的提高。保证开采过程投入比较小的成本,复杂程度低的回采工艺,成本更低,通风条件更好,并且对于贫损指标的要求也是十分重要的优

铝土矿

铝土矿 中国铝土矿资源丰度属中等水平,产地310处,分布于19个省(区)。总保有储量矿石22.7亿吨,居世 界第7位。山西铝资源最多,保有储量占全国储量41%;贵州、广西、河南次之,各占17%左右。铝土矿 的矿床类型主要为古风化壳型矿床和红土型铝土矿床,以前者为最重要。古风化壳型铝土矿又可分贵州 修文式、遵义式、广西平果式和河南新安式4个亚类。从成矿时代来看,古风化壳铝土矿主要产于石炭 纪和二叠纪地层之中,为一水型铝土矿。福建漳浦式红土型铝土矿为由第三系到第四系玄武岩受近代风 化作用形成的残积红土型铝矿床,为三水型铝土矿。 1.1.1铝土矿的化学组成与矿物组成 铝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极广,地壳中铝的含量约为7.3%,仅次于氧和硅,居第三位。而在各种金属元素中, 铝的含量居首位。铝的化学性质活泼,在自然界仅以化合物状态存在。地壳中含铝矿物总计有250多种, 其中主要的是铝硅酸盐化合物,如高岭土、霞石、云母、黏土等。另一类重要的含铝矿物是氧化铝的水 合物。目前,铝土矿是氧化铝生产最主要的矿物资源,世界上98%以上的氧化铝出自铝土矿,现在世界上只 有俄罗斯有以霞石等为原料生产氧化铝的工厂。铝土矿是一种主要由氧化铝水合物组成的矿石,氧化铝 水合物包括三水铝石、一水软铝石和一水硬铝石。依据上述矿物的含量可将铝土矿分为三水铝石型、一 水软铝石型、一水硬铝石型和各种混合型,其中混合型包括三水铝石-一水软铝石混合型、一水软铝石- 一水硬铝石混合型铝土矿等。有的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中还含有少量刚玉。鉴别铝土矿类型的主要方法

是通过矿石的X射线衍射分析、差热分析、结晶光学分析以及矿物学形态分析等,以确定铝土矿中氧化铝 水合物的类型。 铝土矿中氧化铝含量变化很大,低的在40%以下,高者可达70%。除氧化铝外,铝土矿中所含杂质,主要是氧 化硅、氧化铁和氧化钛,此外,还含有少量或微量的钙、镁、钾、钠、钒、铬、锌、磷、镓、钪、硫等元 素的化合物及有机物等。镓在铝土矿中含量虽少,但在氧化铝生产过程中会逐渐在分解母液中累积,从而 可以有效地自母液中回收镓。 除了氧化铝的水合物(三水铝石、一水软铝石、一水硬铝石)之外,铝土矿中还含有含硅矿物、含铁矿物 、含钛矿物、含硫矿物及碳酸盐矿物等杂质矿物。这些杂质矿物都会对氧化铝的生产过程产生不同程度 的影响。含硅矿物是铝土矿中的主要杂质矿物,一般以高岭石、伊利石、叶蜡石、鲕绿泥石及长石等铝 硅酸盐矿物形态存在,有的铝土矿中还含有石英。铝土矿中通常会有2%~4%的TiO2,以锐钛矿、金红石和 板钛矿等矿物形态存在。铁矿物也是铝土矿中存在的主要杂质,主要的含铁矿物为赤铁矿α-Fe2O3和针 铁矿α-FeO(OH)。 铝土矿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其中氧化铝存在的矿物形态和有害杂质的含量,不同类型的铝土矿其拜耳法溶 出性能差别很大。衡量铝土矿的质量,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 (1)铝土矿的铝硅比:铝硅比是指矿石中Al2O3含量与SiO2含量的质量比,一般用A/S表示。氧化硅是碱法( 特别是拜耳法)生产氧化铝过程中最有害的杂质,所以在矿石供应许可的情况下铝硅比越高越好。

中国铝土矿资源概况及分布

中国铝土矿资源概况及分布 一、什么是铝土矿 铝土矿实际上是指工业上能利用的,以三水铝石、一水软铝石或一水硬铝石为主要矿物所组成的矿石的统称。它的应用领域有金属和非金属两个方面。 铝土矿是生产金属铝的最佳原料,也是最主要的应用领域,其用量占世界铝土矿总产量的90%以上。 铝土矿的非金属用途主要是作耐火材料、研磨材料、化学制品及高铝水泥的原料。铝土矿在非金属方面的用量所占比重虽小,但用途却十分广泛。例如:化学制品方面以硫酸盐、三水合物及氯化铝等产品可应用于造纸、净化水、陶瓷及石油精炼方面;活性氧化铝在化学、炼油、制药工业上可作催化剂、触媒载体及脱色、脱水、脱气、脱酸、干燥等物理吸附剂;用r-Al2O3生产的氯化铝可供染料、橡胶、医药、石油等有机合成应用;玻璃组成中有3%~5%Al2O3可提高熔点、粘度、强度;研磨材料是高级砂轮、抛光粉的主要原料;耐火材料是工业部门不可缺少的筑炉材料。 金属铝是世界上仅次于钢铁的第二重要金属,1995年世界人均消费量达到3.29kg。由于铝具有比重小、导电导热性好、易于机械加工及其他许多优良性能,因而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目前,全世界用铝量最大的是建筑、交通运输和包装部门,占铝总消费量的6 0%以上。铝是电器工业、飞机制造工业、机械工业和民用器具不可缺少的原材料。 二、中国铝土矿矿业简史 铝元素是在1825年由丹麦物理学家H.C.奥尔斯德(H.C.Oersted)使用钾汞齐与氯化铝交互作用获得铝汞齐,然后用蒸馏法除去汞,第一次制得金属铝而发现的。 金属铝的生产,初期是化学法。即1854年法国科学家H.仙克列尔戴维里(H.Sainte Cl aire Diwill)创立的钠法化学法和1865年俄国物理化学家H.H.别凯托夫(Н.Н.Бекетов)创立的镁法化学法。法国于1855年采用化学法开始工业生产,是世界最早生产铝的国家。 铝土矿的发现(1821年)早于铝元素,当时误认为是一种新矿物。从铝土矿生产铝,首先需制取氧化铝,然后再电解制取铝。铝土矿的开采始于1873年的法国,从铝土矿生产氧化铝始于1894年,采用的是拜耳法,生产规模仅每日1t多。 到了1900年,法国、意大利和美国等国家有少量铝土矿开采,年产量才不过9万t。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铝作为金属和合金应用到航空和军事工业,随后又扩大到民用工业,从此铝工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到1950年,全世界金属铝产量已经达到了151万t,1996年增至2092万t,成为仅次于钢铁的第二重要金属。 我国铝土矿的普查找矿工作最早始于1924年,当时由日本人板本峻雄等对辽宁省辽阳、山东省烟台地区的矾土页岩进行了地质调查。此后,日本人小贯义男等人,以及我国学者王竹泉、谢家荣、陈鸿程等先后对山东淄博地区、河北唐山和开滦地区,山西太原、西山和阳泉地区,辽宁本溪和复州湾地区的铝土矿和矾土页岩进行了专门的地质调查。我国南方铝土矿的调查始于1940年,首先是边兆祥对云南昆明板桥镇附近的铝土矿进行了调查。随后,1942~1945年,彭琪瑞、谢家荣、乐森王寻等人,先后对云、贵、川等地铝土矿、高铝粘土矿进行了地质调查和系统采样工作。总起来说,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工作多属一般性的踏勘和调查研究性质。 铝土矿真正的地质勘探工作是从新中国成立后开始的。1953~1955年间,冶金部和地

铝土矿地下采矿工艺及注意事项

铝土矿地下采矿工艺及注意事项 发表时间:2019-09-12T10:18:33.31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1期作者:邢志伟 [导读] 全面采矿法的回采工艺得到改进和完善,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由它的基本方案又衍化出多种变形方案,适用条件得到延伸,应用范围更广泛。 中铝中州矿业有限公司三门峡分公司河南省三门峡市 472400 摘要:铝土矿是金属铝的原材料,它是重要的矿产资源。全面法、房柱法是铝土矿地下采矿的主要方法,本文对主要对全面法进行研究,希望更好地促进铝土矿开采。 关键词:铝土矿;全面法;注意事项 全面采矿法由于它工艺简单,适应性强,成本低得到广泛应用,在铝土矿地下开采中占有很大比例。在生产实践中,全面采矿法的回采工艺得到改进和完善,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由它的基本方案又衍化出多种变形方案,适用条件得到延伸,应用范围更广泛。 一、前言 全面法、房柱法在铝土矿地下采矿的主要方法。缓倾斜中厚矿体均采用这两种方法进行开采,其主要原因是:工艺过程简单,工人易掌握,操作熟练,劳动强度适中,管理方便,木材消耗少,采矿成本低,采场建设周期短,生产能力高,矿石贫化率小,回采所需设备简单。 长期以来,铝土矿主要用全面采矿法进行开采,它在铝土矿地下采矿中占有很大比例。由于它工艺简单,适应性强,成本低得到广泛应用。在生产实践中,由全面采矿法的基本方案又衍化出多种变形方案,适用条件得到延伸,应用范围更广泛。 二、全面法采矿法基本方案 全面法采矿主要适用于矿体厚度不大于5米,矿岩稳固或中等稳固,倾角在0~30°之间的缓倾斜薄矿脉。铝土矿全面法采矿是典型的逆倾斜推进方案,中段高30米,同一中段内划分为两个矿块;矿块间留间柱或不留间柱;一个矿块又划分为若干分条或小矿块回采;回采方向由下而上沿逆倾斜方向推进。 采准切割工程布置:矿房的长度一般40~60米为宜,矿房宽度40~60米,两矿房之间留10~12米间柱。矿房内划分若干分条,分条宽10~15米。 中段运输平巷布置在脉内或下盘脉外,采用电耙直接耙矿或采场小溜井转运装车;切割上山沿矿脉走向每隔10~15米开凿一条,沿矿脉倾斜布置。各沿脉切割上山端部连通,形成人行、回风联络道。 矿房回采:回采顺序由一翼向另一翼退采,如果是首采矿块,则可以采取中间向两翼回采方案。回采工作是由切割上山的一侧或两侧沿矿体倾斜全面推进,落矿采用YT-28型气腿式凿岩机进行打眼,装药爆破落矿。凿岩时,要求炮眼方向与矿体的倾斜方向一致,避免炮孔穿入顶板围岩,爆破后增大贫化,同时避免破坏顶板和附近留的矿(岩)支柱。采下的矿石运搬主要靠电耙耙运,采用电耙直接耙矿装车或经采场小溜井转运,在中段平面装车。若遇矿体局部变厚时,一次爆破不能采下全矿石时,耙矿时不能全部耙完,应留作矿石堆支撑打眼,进行第二次或第三次落矿,尽量回收矿源。 采场支护和顶板管理:采场顶板主要由顶底柱和采场中留的低品位不规则矿柱支护。局部顶板不稳时,可用木棚子,垛木或锚杆支护。 矿柱回采:为了回采矿柱时的安全,一般在回采矿房时就将炮孔打好。到矿房回采结束后,按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地顺序回采矿柱。部份矿柱不能回采时,就应留作久矿柱。若遇矿石品位高,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尽可能回采,采用可靠的人工造矿柱代替。 三、方案改进 为了减少采切工程量,尤其是对一些规模较小的铝土矿,减少不必要的采场建设工程,简化工艺,在实践中,对方案进行了改进: 1.沿走向推进方案 在矿块一侧开切割上山,回采工作面由矿块一侧的切割上山向另一侧推进。当矿体走向长度不大且矿石和顶板围岩都稳固,矿块之间不需留间柱时,后一矿块可沿前一矿块推进的工作面继续回采,不需另开切割上山,简化了采场结构,节约了采切进尺。对矿体走向长度不大时尤其适合。该法要求矿体顶底板较规则,倾角变化不要太大。 2.扇形工作面推进 在回采矿体边部或规模较小的矿体时,可以采取更为灵活的布置方式,即扇形工作面推进方式。在矿房中央开掘切割上山,在切割上山底部开一个放矿小溜井;回采工作面以放矿小溜井为中心,由中央切割上山向两侧扇形推进。能较好解决矿体边部不规则问题,工程量省,电耙利用率高,灵活多变,适应性强。 3.出矿设备的改进 采用三卷筒电耙作为出矿设备,能增加耙运面积,减少挂滑轮次数,提高耙运效率。可增大回采分条宽度,减少采切工程量。 四、全面采矿法应用的延伸 铝土矿多数矿体赋存复杂,顶底板起伏大,有的下段为缓倾斜薄矿脉,上段则变为倾斜薄矿脉,倾角大于30°;矿岩稳固的缓倾斜中厚矿体,用其它方法工程量大,成本较高。这时需改变布置方式进行回采。 矿块布置成菱形或矩形均可,在矿块下端每隔10~15米设置一出矿口,沿脉上山在矿块两端沿倾斜掘进,每间隔6~7米开人行进路,上山连通人行回风道。为缓倾斜中厚矿体时,在底柱上部开拉底平巷,以拉底平巷为自由面,用留矿法的形式自下而上逆倾斜推进回采,电耙出矿。落矿全部结束后,集中进行采场大量出矿。矿体为倾角大于30°小于45°的薄矿脉时,在底柱上部开拉底平巷,以拉底平巷为自由面,用留矿法的形式自下而上逆伪倾斜推进回采。矿房中可留不规则矿柱支撑顶板。落矿全部结束后,集中进行采场大量出矿。形成留矿全面法的两种方案。 作了以上改进后,留矿全面法具有普通全面法的优点,采切工程量小,工艺简单。但比普通全面法适应性更强,既可用于倾斜薄至中厚矿体,也可用于缓倾斜厚矿体。回采过程中,局部倾角变化也不影响本法的使用。缺点是,大量出矿时,人员需进入采场做一些辅助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