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矿物铁的冶炼教学设计

金属矿物铁的冶炼教学设计
金属矿物铁的冶炼教学设计

课题:金属矿物及其冶炼

【教学目标】

1、了解常见的金属矿物及其主要成分,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2、知道工业炼铁的原理、设备及原料。

3、掌握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的装置及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

工业炼铁的原理、设备及原料

【教学难点】

工业炼铁的原理

【教学过程】

阅读教材58-594页,回答下面问题:

1、铁的常见矿物主要有、、、和,铜的矿

物主要有、和等,铝的矿物主要有和等。

2、什么叫金属的冶炼?

【探究问题1】铁矿石是怎样炼成铁的?让我们探究冶炼的原理学生分组讨论

总结:3CO+Fe2O3 ==== 3CO2 + 2Fe

【探究问题2】探究实验的装置(提示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

等考虑)展示两套不同的装置:固液常温型、固固加热型

【探究问题3】

探究实验的步骤

播放视频: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实验过程

动画展示:不当的操作带来的后果

小结:实验的步骤

归纳:实验中,一氧化碳: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

【探究问题4】探究尾气的处理

展示:几种处理尾气的方法

总结:

【探究问题5】上述的原理用于工业炼铁,看下图回答问题

[讨论]

1、工业炼铁的设备叫什么?

2、工业炼铁需要哪些原料?

3、高炉练铁时焦炭的作用是

①②。

4、高炉中反应过程如下:

过量空气、高温焦炭、高温赤铁矿、高温

焦炭---------------------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生铁

①②③

写出①②③各步的化学方程式

②。③

【探究问题6】金属冶炼还有哪些方法?

学生阅读第125页“拓展视野”

[小结2] 【课堂总结】

【教学反思】

第五章 金属的冶炼与利用

第五章金属的冶炼与利用 1.常见的金属有哪些性质; 2.合金有哪些特点和用途; 3.金属冶炼的化学原理是什么; 4.金属防护和废旧金属回收有何意义。 本章,你还要完成一项基础实验:常见金属的性质 第一节金属的性质和利用 一、金属的性质 1.金属的物理性质 -----交流与讨论 ①为什么铁制锅铲要加上木柄或塑料柄? ②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一般情况下为什么不用银制造电线、电缆? ③选择铸造硬币的金属材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2. 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 -------观察与思考 ①回忆描述镁在空气中燃烧,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②分别把镁条、铁片(或铁丝)、铝片(或铝丝)和铜片(或铜丝)的 表面用砂纸擦亮,然后按下表所列的项目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现象, 在加热的条件下,镁、铁、铜等很多金属都能化合生成金属氧化物。

4Al +3O 2== 2Al 2O 3 3Fe + 2 O 2 === Fe 3O 4 2Cu + O 2 ===== 2CuO -----活动与探究 1. 分别把镁条、铁片和铜片(或铜丝)的表面用砂纸擦亮,放入稀盐酸(或稀硫酸)中。观察实验现象。若能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把2—3枚无锈的新钉浸入硫酸铜溶液 铜跟稀硫酸(或稀盐酸)不发生反应。 Mg + 2HCl === MgCl + H 2 ↑ Fe + 2HCl === FeCl 2 + H 2 ↑ 由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作用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这样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 镁、铁与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说明两种金属的活动性有差异。 ----我国西汉时期,在《淮南万毕术》一书中就写到“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意思是可溶性的铜的化合物与铁发生置换反应得到单质铜。 CuSO 4 + Fe ==== Cu + FeSO 4 -----联想与启示 在常温下,锌能与稀硫酸(或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氢气的密度 这一节主要涉及的金属有:镁、铁、铜、锌。它们都有哪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它们能与两酸反应现象是怎样的,生成物是什么。属什么反应。 点燃 △

金属矿物与冶炼教学设计

金属矿物与冶炼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节课位于粤教版初中化学下册第六章的第三节。学生是在学过金属的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来了解金属的存在形式和常见金属的冶炼。同时也为下节学习珍惜和保护金属资源做了铺垫。 二、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壳中含量较高的几种金属元素及其存在。 2、知道可用铁矿石炼铁。 3、学会用实验方法将氧化铁中的铁还原出来的原 理。 4、知道生铁和钢是铁的两种合金。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工业上铁的冶炼原理的探讨与研究,培养学生 运用知识于实际生活的能力; 2、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思维能 力。 3、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钢铁、青铜等合金知识的介绍,培养学生的爱 国主义情感; 2、通过对冶铁原理的分析,培养学生安全操作意识和良好的环保

意识。 三、重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实验方法将氧化铁中的铁还原出来的原理、装置及注意事项。 处理方法:利用实验视频让学生观察并记录现象。然后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和练习来达到学习效果。 四、学生分析学生已学过金属的性质而且生活中学生接触过大量的金属产品特别是铁制品。但是学生从来没有见过矿石和 金属的冶炼。为此本节利用大量的图片和工业炼铁、炼钢的视频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五、教学过程由世界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引入本节内容。然后在黑板上板书本节的学习目标。活动1:根据目标提出 第一个问题:自然界中的金属多以什么形式存在呢?主要存在哪里呢?展示几组图片由学生讨论总结金属存在的形式(板书:金属存在的两种形式)。活动2:请同学 们观察课本176 页金属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了解前两 位)。活动3:提出第二个问题:怎样从矿物中把铁冶炼 出来呢?观看课本177 页实验视频,由学生观察总结实验现象、结论及注意事项。接着提出第三个问题工业上是怎样做的呢?活动4:读课本178 页了解高炉内的反应,了解生铁和钢。活动5:观看工业炼铁视频。了解 工业炼铁的设备及其原料。同时提出问题:焦炭也具有还原性为什么还要把焦炭变成一氧化碳呢?焦炭在炼铁中的作用是什么呢?由学生讨论总结出结论。活动6:观 看钢的视频了解炼钢的原理是氧化。最后课堂思考与检测。 六、板书设计 1、金属在自然界存在形式。 2、实验室炼铁 原理:高温

化学公开课教案《金属矿物 铁的冶炼》

化学公开课教案《金属矿物铁的冶炼》 【教学目标】 1、了解一些常见金属矿物(铁矿、铝矿等)的主要成分。 2、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2、知道工业炼铁的原理、设备及原料。 3、掌握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的装置及注意事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工业上铁的冶炼原理的探讨与研究,培养学生运用知识于实际生活的能力; 2、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 3、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钢铁等合金知识的介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通过对冶铁原理的分析,培养学生安全操作意识和良好的环保意识。 重点难点: 1.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实验要点。 2.含杂质物质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3.铁的冶炼原理; 4工业炼铁的化学原理、设备及原料 【教学过程】 热身: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如何? 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金属的性质,了解铁、铝、铜等一些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那么大家知道这些金属是怎么来的吗?在自然界能找到这些金属吗?他们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带着这些凝问请大家一起来阅读教材 123--124页,回答下面问题: 一、常见的金属矿物 1.简单介绍常见的金属矿物 二.金属冶炼方法 学生阅读第125页“拓展视野” (1)电解法:电解法:适用于活泼金属(如K、Ca、Na、Mg、Al等)很难从其矿石中提取出来,需要用电解法。 如:电解熔融氧化铝制铝: 2Al 2O通电4Al + 3O 2 ↑ 2NaCl通电2Na + Cl 2 ↑ (2

如Fe 、Cu 等活动性不是很强的金属一般采用还原法,向这类矿石中加入焦炭、氢气或一氧化碳等物质一起加热,使其金属氧化物被还原为金属单质。如: CuO + CO ===Cu + CO 2 利用还原剂在高温下将金属从化合物中还原出来。 3、湿法冶金(金属) 用活泼金属将一些不太活泼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适于处理金属含量较低和组分比较复杂的原料,如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 Fe+CuSO 4=FeSO 4+Cu 三、铁的冶炼 目前使用最多的金属是什么? 选择铁矿石时,通常考虑矿石的价格、铁的含量、安全无污染等。 1、反应原理 : Fe 2O 3 + 3CO === 2Fe + 3CO 2 2.实验装置 3、实验步骤 (1)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Fe 2O 3 (3)实验前先通入CO,后给Fe 2O 3加热 (5)结束时先停止加热,然后等冷却才停止通CO 播放视频: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实验过程 4、实验现象与讨论 高温

金属的冶炼与利用提高卷解析

一、选择题 a每道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应用在高铁列车上的材料,不属于 ...金属材料的是 A.不锈钢 B.玻璃 C.铝合金 D.铜线 2.下列有关说法不合理的是 A.“缺铁性贫血”里所说的铁不是单质铁 B.家用铝锅可以用来盛放酸性食物 C.防毒面具里的滤毒罐是利用活性炭来吸附毒气 D.可用盐酸除去铁锈 3.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错误的是 A.常温下金属均为固态B.合金的很多性能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 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比在干燥的空气中更易生锈 D.铝在空气中表面会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使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铝是人类最早利用的金属材料 B.铜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C.大多数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式存在 D.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是合金5.炼铁高炉中发生了下列反应: ①高温下一氧化碳将铁矿石还原为铁②高温煅烧石灰石 ③灼热的焦炭和二氧化碳反应④焦炭充分燃烧 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①和④B.②和③C.③和④D.只有④ 6.金属R与CuCl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R+CuCl2=RCl2+Cu,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B.金属R可能是铝 C.金属R活动性比Cu强D.该反应前后R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7.小明发现月饼盒里的脱氧剂部分呈红褐色,查阅资料得知脱 氧剂中含有铁粉和活性炭。他猜想这包脱氧剂中可能含有:①Cu和C;②Fe2O3和C; ③Fe3O4和C;④Fe3O4、C和Fe;⑤Fe2O3、C和Fe。其中猜想合理的是 A.①③⑤B.②④⑤C.②⑤D.④⑤ 8.下图是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时做的五个实验(铁钉在不同环境中),实验一段时间后, 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化学公开课教案《金属矿物铁的冶炼》

化学公开课教案《金属矿物 铁的冶炼》 【教学目标】 1、了解一些常见金属矿物(铁矿、铝矿等)的主要成分。 2、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2、知道工业炼铁的原理、设备及原料。 3、掌握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的装置及注意事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工业上铁的冶炼原理的探讨与研究,培养学生运用知识于实际生活的能力; 2、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 3、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钢铁等合金知识的介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通过对冶铁原理的分析,培养学生安全操作意识和良好的环保意识。 重点难点: 1.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实验要点。 2.含杂质物质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3.铁的冶炼原理; 4工业炼铁的化学原理、设备及原料 【教学过程】 热身: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如何 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金属的性质,了解铁、铝、铜等一些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那么大家知道这些金属是怎么来的吗在自然界能找到这些金属吗他们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带着这些凝问请大家一起来阅读教材123--124页,回答下面问题: 一、 常见的金属矿物 1.简单介绍常见的金属矿物 二.金属冶炼方法 学生阅读第125页“拓展视野” (1)电解法:电解法:适用于活泼金属(如K 、Ca 、Na 、Mg 、Al 等)很难从其矿石中提取出来,需要用电解法。 如:电解熔融氧化铝制铝: 2Al 2O 通电4Al + 3O 2↑ 2NaCl 通电2Na + Cl 2↑ (2

如Fe、Cu等活动性不是很强的金属一般采用还原法,向这类矿石中加入焦炭、氢气或一氧化碳等物质一起加热,使其金属氧化物被还原为金属单质。如:CuO + CO ===Cu + CO 2 利用还原剂在高温下将金属从化合物中还原出来。 3、湿法冶金(金属) 用活泼金属将一些不太活泼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适于处理金属含量较低和组分比较复杂的原料,如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 Fe+CuSO 4=FeSO 4 +Cu 三、铁的冶炼 目前使用最多的金属是什么选择铁矿石时,通常考虑矿石的价格、铁的含量、安全无污染等。 炼铁选用的铁矿石通常不仅要求含铁量高,而且要“有害元素”少,下列铁矿石你认为不适宜炼铁的是:() A.磁铁矿(Fe 3 O 4 )% B.赤铁矿(Fe 2 O 3 )70% C.菱铁矿(FeCO 3 )% D.黄铁矿(FeS 2 )% 1、反应原理: Fe 2 O 3 + 3CO === 2Fe + 3CO 2 2.实验装置 3、实验步骤 (1)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Fe 2 O 3 (3)实验前先通入CO,后给Fe 2 O 3 加热 (5)结束时先停止加热,然后等冷却才停止通CO 播放视频: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实验过程 4、实验现象与讨论 高

金属矿物与冶炼教学设计

《6.2 金属矿物与冶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目标 1、了解元素有两种存在形态。 2、认识几种金属矿物。 3、了解实验室炼铁原理。 二、过程与方法 认识还原反应及物质的还原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工业炼铁的过程和方法。 教学重点: 实验室模拟炼铁实验。 教学难点: 认识还原反应及物质的还原性 教学方法: 实验引导,观察分析,结合多媒体直观形象化,以学生为主体。 内容分析: 本节教学重点是钢铁冶炼,难点是还原反应。实验室模拟一氧化碳还原炼铁实验是新知,而还原性的概念学生已有相关知识,但还原反应概念学生相对比较陌生。 学情分析: 进入第六章金属的学习已有两个课时,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金属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金属活动性顺序应用等知识,通过第五章内容的学习对于还原反应、还原性等概念都有了一定程度的认知,对于本节内容的学习起了铺垫作用。 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钢铁冶炼分为两个环节,第一环节为实验室模拟一氧化碳还原炼铁实验,利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反应方程式、装置、操作要点反应现象的描述几方面进行学习,第二环节为钢铁厂炼铁过程,先让学生自主阅读、归纳,再从原理、设备、原料几方面进行总结,加入视频观看使学生对钢铁的冶炼有更加直观感性的认识,巩固对重点知识的掌握,最后由冶炼方法直接引入金属冶炼方法的学习。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环节及要点: 板书设计: 6.2 金属矿物与冶炼 一、金属矿物 二、钢铁的冶炼 ⑴设备:高炉

⑵反应 ①焦炭转变成二氧化碳 ②二氧化碳变成一氧化碳 ③一氧化碳还原铁矿石⑶产物:生铁

6.2 金属矿物与冶炼 教学设计 第一初中王春枝

《第2节 金属矿物 铁的冶炼》教案2

《第2节金属矿物铁的冶炼》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一些常见金属矿物(铁矿、铝矿等)的主要成分。 2、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2、知道工业炼铁的原理、设备及原料。 3、掌握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的装置及注意事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工业上铁的冶炼原理的探讨与研究,培养学生运用知识于实际生活的能力; 2、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 3、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钢铁、青铜等合金知识的介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通过对冶铁原理的分析,培养学生安全操作意识和良好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1.“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演示实验。 2.含杂质物质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教学难点 1.铁的冶炼原理; 2.工业炼铁的化学原理、设备及原料 教学过程 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金属的性质,了解铁、铝、铜等一些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那么大家知道这些金属是怎么来的吗?在自然界能找到这些金属吗?他们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阅读课本,回答下面问题: 一、常见的金属矿物 1、地壳中铁的含量在金属中居于第几位?自然界中铁元素以何种形式存在? 2、你知道的铁矿石有哪些?我国的铁矿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3、就你所知的历史知识,你知道我国劳动人民早在什么时期就发明了炼铁和使用铁器了?

4、人类冶炼最多、在生产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什么? 引导学生从地壳中铁的含量,自然界中铁元素的存在形式,我国铁矿的类型及基地分布情况等方面进行讨论。 既然铁在日常生活和国民生产中的地位如此重要,那么,我们有必要了解和掌握以铁矿石为原料冶炼出铁的反应原理及过程。 二、铁的冶炼 今天我们以主要成分为Fe2O3的赤铁矿为例,来学习研究如何实现铁的冶炼。 【探究问题1】铁矿石是怎样炼成铁的? 【探究问题2】探究实验的装置(提示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等考虑)中CO与Fe2O3的反应——实验室炼铁的反应原理。并思考下列问题: 实验中为什么要先通一段时间CO,再加热Fe2O3? 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什么?实验中会出现什么现象? 点燃从尖嘴管口排出气体的目的是什么? 实验结束前应如何操作,才能保证得到较纯净的铁粉? 如何验证实验中产生了铁? 1.实验步骤: ①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②装入药品并固定; ③向玻璃管内通入一氧化碳气体; ④给氧化铁加热; ⑤停止加热; ⑥停止通一氧化碳。 ⑦将黑色粉末倒在白纸上,看其能否被磁铁吸起。(CO: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 2.实验现象:红棕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尾气燃烧并产生蓝色 高温 火焰。黑色粉末可以被磁铁吸引。或用3CO+Fe2O3======2Fe+3CO2

(完整word版)初三化学_第五章_金属的冶炼和利用知识点,推荐文档

△ △ 第五章金属的冶炼和利用第一节金属的性质与利用 一、金属的物理性质 大多数金属为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铁粉为黑色)、有金属光泽、常温下为固体(汞为液体)、硬度大、熔沸点高、能导电导热、有延展性 问题:黄铜和黄金外观很相似,你们可用哪些方法将它们鉴别出来? 方法:测密度、硬度等(物理方法) 火烧,变黑的为黄铜,不变色的为黄金。(化学方法)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常温下,铝和氧气也能反应,在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膜。在加热条件下,铁、铜等很多金属都能跟氧气化合生成金属氧化物。 活动与探究: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铜丝,观察现象 现象:铜丝表面变黑 2Cu+O2=2CuO 总结:实验表明:绝大多数金属能与氧气反应,但反应的难易程度不同和剧烈程度不同。表达式: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化合反应) ①铝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那么我们用的铝制餐具不易生锈而铁制品却容易生锈呢? ②为何不宜用钢刷来擦洗铝制餐具呢? (2)金属与酸(稀盐酸或稀硫酸)的反应 观察与思考:在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镁带、锌、铜片、铁,再分别加少量稀盐酸或稀硫酸,观察各组物质是否反应,有没有气泡,有没有放热现象,反应速度如何,完成反应方程式。Mg+2HCl=MgCl2+H2金属表面有气泡。 Fe+2HCl=FeCl2+H2 金属表面有气泡,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Zn+2HCl=ZnCl2+H2 铁、镁、锌能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时剧烈程度不同。____反应最剧烈,其次是_____,然后是_____ (3)由此推出,金属活动性顺序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绝大数金属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但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 哪个反应最适合实验室制取氢气?为什么? 金属+酸→盐+氢气(置换反应) (3)铁与硫酸铜的反应(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活动与探究:铁与硫酸铜的反应

培优专题讲解《金属的冶炼与利用》讲解

培优专题讲解《金属的冶炼与利用》 金属的化学性质 【考点图解】 *盐:是指组成中含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学法透析】 1.几种活泼金属的特殊反应 (1)K、Ca、Na、Mg等金属不但能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还能在CO2和N2中燃烧。如:4Na+3CO2点燃2Na2CO3+C2Mg+CO2点燃2MgO+C 3Mg+ N2点燃Mg3N2。 故贮存活泼金属的仓库发生火灾,不可以用CO2灭火器来灭火。 (2)K、Ca、Na三种金属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它们在常温下能与水发生剧烈的反应,

生成氢氧化物和氢气。如:2Na+2H2O=2NaOH+H2↑ Ca+2H2O=Ca(OH)2+H2↑故保存这三种活泼金属时需隔氧隔水,一般保存于煤油中。 (3)Al等熔点较低的活泼金属能在高温时还原某些金属氧化物,可用于冶炼高熔点金属。如:8Al+3Fe3O4高温9Fe+4Al2O3(此反应常用于铁路上焊接钢轨) 2.金属与酸的反应 (1)Mg与稀盐酸或稀硫酸的反应很剧烈,容器壁发烫,是一个典型的放热反应。 (2)盐酸易挥发出HCl气体,故盐酸一般不用于实验室制H2,以免制得的H2中混有HCl而不纯。 (3)浓硫酸和硝酸有强氧化性,它们和活泼金属反应不能生成H2。另外,Fe、Al等金属在冷的浓硫酸中会被迅速氧化而使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从而阻止内层的金属进一步反应,这种现象叫“钝化”现象。工业上常用铁槽车运输大量的浓硫酸就运用了这一原理。 3.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方法 (1)根据金属能否与氧气反应以及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可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例如常温下铝就能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而金即使在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反应,故金属活动性Al>Au。 (2)根据一种金属能否从另一种金属的盐溶液中将其置换出来可判断这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例如铁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铜能从硝酸银溶液中置换出银,而银不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铜不能从硫酸亚铁溶液中置换出铁,则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为Fe>Cu>Ag. (3)根据几种形状和颗粒大小相近的金属与 相同浓度的同种酸能否反应及反应产生H2的速 率可判断这几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例如将外形 大致相同的镁片、锌片、铁片和铜片投入到相同 浓度的稀盐酸中,镁表面迅速冒出大量的气泡且 很快反应完,锌表面有较多的气泡持续而均匀地冒出,铁表面有细小的气泡冒出,而铜表面无气泡冒出,如右图所示,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为Mg>Zn>Fe>Cu。 (4)根据金属在自然界的主要存在形式可判断其活动性强弱。如铁在自然界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即化合态),而金和银在自然界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即游离态),则金属活动性强弱为Fe>Au(或Ag)。 (5)根据金属氧化物是否溶于水或是否能与水反应可判断其活动性强弱。如氧化钙易与水反应:CaO+H2O=Ca(OH)2,而氧化铁不溶于水,不与水反应,则钙与铁金属活动性强弱为Ca>Fe。 4.几种有色溶液 (1)含MnO4-的溶液呈紫红色,含MnO42-的溶液呈绿色。 (2)含Cu2+的溶液一般呈蓝色,含Fe2+的溶液一般呈浅绿色,含Fe3+的溶液一般呈黄色,其它金属离子的溶液一般呈无色。 (3)铁与稀酸或某些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时,一律生成含Fe2+的浅绿色溶液。如Fe+

金属矿物与冶炼教案

金属矿物与冶炼 教学目的 1.了解地壳中金属的含量,掌握常见的金属矿物; 2.掌握实验室模拟炼铁的原理、装置、操作、现象、注意事项和产物验证; 3.掌握工业炼铁的原理、原料、设备、产物,熟练书写相关化学方程式; 4.知道生铁和钢的区别,掌握含杂质物质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冠军的味道! 2、妈妈的法宝! 3、爱情的见证 同同大家知道这些金属是怎么炼制的?自然界有没有现成 的金属单质存在?? (一)金属在自然界的存在 (1 )绝大多数金属在自然界中是以化合物形态(化合态)存在,少数不活泼的金属,如 黄铁矿 (FeS2 ) 磁铁矿(Fe3O4) 菱铁矿(FeCO3 ) 赤铁矿 (Fe2O3)

金(Au)银(Ag)铂(Pt)等以单质形态(游离态)存在。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是铝(Al),占地壳总质量的7.73%,其次是铁(Fe)钙(Ca)钠(Na)等 (3)自然界以化合态存在的金属主要是以矿石的形式存在,如:赤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黄铁矿(FeS2)孔雀石(Cu2(OH)2CO3)铝土矿(Al2O3) (二)模拟炼铁(*重点*) (1)实验装置图: (2)实验操作:先通CO(排净装置内空气,放置加热时发生爆炸)再加热,当反应结束后,先停止加热继续通一氧化碳至试管冷却(防止石灰水倒吸入玻璃管,使玻璃管炸裂,防止新进入的空气将热的铁氧化)。 (3)实验现象:玻璃管内红棕色的粉末变成黑色,导管末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发生的反应:Fe2O3+3CO==2Fe+3CO2;Ca(OH)2+CO2=CaCO3↓+H2O (5) 产物:铁和二氧化碳,为了验证反应的生成物,可用磁铁吸引黑色粉末能被吸起, 证明有铁生成(或取反应后的物质,向其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生成,证明有铁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2HCl=FeCl2+H2↑)为了验证一氧化碳的氧化产物,将反应后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 注意:一氧化碳有毒,反应后的尾气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正确的做法是:收集起来或者点燃烧掉,负责污染空气。模拟炼铁得到的是纯净的铁,而高炉炼铁得到的是生铁。 (三)工业炼铁(*重点*)

金属矿物及其冶炼

金属矿物及其冶炼 一、学习目标: 1、认识一些常见的金属矿物。 2、通过实验演示学习,掌握铁的冶炼过程,了解常用的金属冶炼方法。 3、掌握有关物质杂质含量方面的简单计算。 4、通过学习,懂得生活中常用金属的来之不易,培养学生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责任意识。 二、知识重难点: 1、掌握铁的冶炼原理,并能准确描述实验现象。 2、掌握有关物质杂质含量方面的简单计算。 三、教学过程及内容: 1、课堂导入:(复习) 金属的性质: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常见金属的颜色:金:黄色;银:银白色;铜:紫红色铁:银白色等 在自然界中,我们能直接找到黄金等贵重金属,但却找不到铁、铝等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的金属,这是为什么呢?我们现在使用的铁又是怎么得来的?而常见的铁却不是银白色的这又是什么原因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金属矿物及其冶炼,来解决这些问题。 2、展示矿物质图片,使学生直观认识自然界中的矿物原料。介绍常见金属的矿物。 (1)金属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单质:如黄金、银、铂等 化合物:铁(赤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菱铁矿:FeCO3黄铁矿:FeS2 )铝(铝土矿:Al2O3钾长石:KAlSi3O8明矾石:KAl3(SO4)2(OH)6) (2)铁矿石是怎样炼成铁的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铁冶炼的化学原理。 实验仪器:硬质玻璃管、铁架台、酒精灯、试管、导管 药品:赤铁矿、一氧化碳、澄清石灰水 高温 实验原理:3CO+Fe2O3 ==== 2Fe+3CO2 实验步骤: ①.反应前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装入药品,连接好装置 ③.先制CO气体,然后验纯,若已纯,通CO气体一会儿,再用酒精灯对着氧化铁加热。 观察氧化铁的颜色变化和石灰水的变化。 ④.反应结束,先撤氧化铁处酒精灯,稍稍冷却后停止通CO气体。 待冷却后取出产物,用磁铁吸引,看能否被吸起,判断反应中生成了什么物质。 实验现象:红色氧化铁粉末变黑色,试管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尾气燃烧产生蓝色火焰。思考: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六章金属6.3金属矿物与冶炼教学设计新版粤教版

6.3 金属矿物与冶炼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一些常见的金属(铁)等矿物 2.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3.会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含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收集材料、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具体探究活动获得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炼铁的教学,使学生体会到化学在生产中的作用,树立合理利用化学物质的观念,树立环保意识。认识到化学原理对实际生产的指导作用。 二、教学重点 1.工业炼铁原理。 2.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含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计算。 三、教学难点 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含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计算。 四、教学准备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视频 五、教学过程

——铁是怎样炼成的? 新课教学25分钟展示图片:各种磁铁矿、赤铁矿、 菱铁矿、黄铁矿图片 如果你是炼铁厂的厂长,你会选择 哪种铁矿石? 我们学过的还原剂有碳、一氧化 碳,选择哪种还原剂呢? 炼铁的设备是什么?在炼铁时主 要发生了哪些化学反应? 学生思考、讨论选择合适的铁矿石。 思考、讨论选择碳、氢气、一氧化碳中 的哪种物质做还原剂。 思考、讨论高炉内发生的化学反应,并 写出化学方程式。 培养学生解决问 题的能力。 展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图片, 播放视频《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提出问题: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哪 些安全事项? 学生观看图片和视频。 讨论在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1.先通CO,再加热,目的是将玻璃管 中的空气排尽。 2.实验完毕后,先停止加热继续通CO 至冷却,目的防止石灰水倒吸。3.用 酒精灯点燃尾气的作用是:防止一氧化 碳污染空气。 培养学生的环保 意识、安全意识。 在实验过程中发生了几个化学反 应,写出化学方程式 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 Fe2O3+3CO 2Fe+3CO2 CO2+Ca(OH)2=CaCO3↓+H2O 2CO+O22CO2 体会科学的方法 在实验中的作 用。 练习书写化学方 程式。 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工业炼铁和实 验室炼铁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后回答: 1.产物不同。工业炼铁得到的是生 铁,实验室得到的是纯铁。 2.设备不同。工业炼铁设备是高 炉,实验室用玻璃管。 3.温度不同。高炉内温度高,玻 璃管内温度较低。 4.对环境影响不同。高炉炼铁对 环境影响大,实验室对环境影响小 5.操作难易程度不同。高炉炼铁 工艺复杂,实验室操作简单。 等等。 培养学生分析问 题的能力。体会 到化工生产与实 验室生产的不 同。

初中化学专项复习之金属的冶炼与利用 检测题(解析版).doc

初中化学专项复习之金属的冶炼与利用检测题(解析版)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 一、选择题(共22题) 1.下列性质都属于金属的物理性质的是() ①导电性②熔点低③延展性④有金属光泽⑤不易导电⑥导热性 A. ②⑤ B. ①③④⑥ C. ②④⑤⑥ D. ①②③④⑤⑥ 【答案】B 难度:基础知识点:金属材料 2.相同质量的Mg、Fe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作用,产生H2的质量m(H2)与加入稀盐酸的体积V(稀盐酸)的关系如下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答案】D解析:Mg比Fe活泼,Mg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速率比Fe快。根据两者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24 g Mg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能产生2 g氢气,56 g Fe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能产生2 g氢气,所以相同质量的Mg和Fe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Mg产生的气体质量比Fe多。 难度:中等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3.铝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金属之一。关于铝的“自我保护”能力极强的原因,这一问题引起了同学们的极大兴趣,大家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①铝的化学性质本来不活泼,难被腐蚀;②市场上的铝材料通常是铝合金,合金是不发生化学反应的;③铝性质活泼,表面能产生一层结构致密的氧化膜。你所认同的是() A.① B.② C. ③ D.①②③ 【答案】C解析:①错误,因为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②错误,合金同样能发生化学反应;③正确,由于铝与氧气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所以,虽然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但不易被腐蚀。 难度:中等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4.实验室里,用如右图所示装置还原氧化铁的过程中,可能生成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或铁等固体物质。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时,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 B.实验结束时,玻璃管中红色的氧化铁粉末变成黑色,该产物不一定是铁 C.反应后,玻璃管中的固体物质的质量比反应前减少了,证明一定有铁生成 评卷人得分

最新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6.3金属矿物与冶炼优质教案(1)

6.2 金属矿物与冶炼 教学目标 1.知道元素有两种存在形态。 2.认识几种金属矿物。 3.了解钢铁是怎样炼成地。 4.认识还原反应及物质地还原性。 5.体验探究孔雀石受热分解产物地过程 和方法。 6.了解冶炼金属地常用方法。 7.初步学会关于不纯物地化学计算。教学重点 1.钢铁冶炼。 2.有关不纯物地计算。

教学难点 1.还原反应。 2.有关不纯物地计算。 教学用具 制氢装置、试管、铁架台、酒精灯、带导管地橡皮塞、长直导管。 碱式碳酸铜、锌、稀硫酸。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冶炼金属地常用方法。

2.初步学会关于不纯物地化学计算。 教学重点 有关不纯物地计算。 教学难点 有关不纯物地计算。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分别写出一氧化碳、氢气还原氧化铁、氧化铜地化学方程式。 [引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矿物地冶炼知识。这节我们再来了解几种金属地冶炼方法。[阅读]P.167 冶炼金属地常用方法 [板书]三. 冶炼金属地常用方法 1.一般金属(如铜、锌、铅、锡、钨)

——热还原法 2.活泼金属(如钠、钾、镁、铝等)— —电解法 3.较不活泼金属(如汞、银)——加热 法 4.极不活泼金属(如金、铂)——游离 态存在 [阅读]P.167 长话短说 [引言]大家知道,在实际生产中,所用地原料或产品都可能含有杂质。再根据化学方程式

计算时,就要考虑纯度问题。 [回忆公式] 纯净物的质量混合物的质量杂质的质量 100% 纯净物的质量 纯度=混合物的质量纯净物的质量混合物的质量纯度 [讲解例题]1000吨含氧化铁80%地赤铁矿石,理论 上可以炼出含铁96%地生铁多少吨? 解:1000吨赤铁矿石中含氧化铁地质量 为 1000吨×80%=800吨 设800吨氧化铁可炼出纯铁地质量 为x 160 112

《金属、金属矿物和铁的冶炼》教学案

《金属、金属矿物和铁的冶炼》教学案 班级姓名学号 知识回顾 .金属有许多共同的物理特征,如。 .金属的化学性质:常见的金属有铝、铁、铜 在加热或点燃的条件下,它们与02能反应:、 与稀硫酸的反应:、。 与盐溶液的反应:①铁丝浸入硫酸铜溶液;②铜片浸入硝酸银溶液;③锌粒浸入硫酸亚铁溶液。 以上反应中反应的基本类型是,这种反应类型的基本特征是 铝、铁、铜与冷水。 .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除极少数不活泼的金属有单质存在,其余 大多数金属以存在。 .铁的矿物主要有、、和。 .某钢铁厂高炉炼铁的主要反应过程如下: 焦炭 请在方框内填入相应物质的化学式。

写出步骤①②③的化学方程式:① ②③ 从高炉上排出的废气叫高炉废气,请推测高炉废气的主 要成份为。 .在实验室中用co还原Fe2o3的实验中: 观察到的现象是、。 实验中的注意事项有: 实验开始时,通co,点燃酒精灯; 实验结束后,停止通 .常见的铁合金有和,它们的含碳量分别是。 .人类历史上使用最早的合金是,世界上最常见、应用 很广的合金是。 .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各成分金属的硬度;多数合金的熔 点组成它的成分合金。 常见的合金有、、、0.铁在空气中生锈,主要是铁跟、等物质相互作用, 发生的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铁锈的主要成分是。 稀硫酸、醋酸溶液、食盐水都能铁打的生锈速度。 1.防止金属制品生锈的方法有、、 .废金属的危害① ②。 回收利用废金属的优点有、。

练习巩固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A青铜B、四氧化三铁C、保险丝D、高炉炼出来的生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它的主要特点之一是: 提高原子的利用率,使原料中所有的原子全部转化到产品 中,实现“零排放F列反应符合绿色化学这一特点的是A工业冶铁B、用生石灰制熟石灰C、实验室制取二氧 化碳D、实验室制取氧气 .把铁片分别放入下列溶液中,铁片会溶解,而且溶液 质量会减轻,则此溶液是 A稀硫酸B、硫酸铜溶液C、稀盐酸D、硫酸亚铁溶液 .有关合金的叙述:①合金中至少含两种金属②合金中 的元素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③合金中定含有金属④合金 定是混合物⑤生铁是含杂质较多的铁合金⑥生铁可完全溶解在稀盐酸中。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C、①③④⑤D③④ .向混有少量cuo粉末的铁粉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 加热。反应完毕后,铁粉还有剩余所得溶液中定含有 A、cuSo4、FeSo4B cuSo4、Fe23c、cuSo4D FeSo4 .钛和钛合金是21世纪重要的金属材料,它们具有优 良的性能,如熔点高、密度小、可塑性好、机械性能好、抗 腐蚀性强、钛合金与人体有良好的“相容性”等等。根据它们的主要性能,不合实际的用途是

初三化学-第五章-金属的冶炼和利用知识点

△ △第五章金属的冶炼和利用第一节金属的性质与利用 一、金属的物理性质 大多数金属为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铁粉为黑色)、有金属光泽、常温下为固体(汞为液体)、硬度大、熔沸点高、能导电导热、有延展性 问题:黄铜和黄金外观很相似,你们可用哪些方法将它们鉴别出来? 方法:测密度、硬度等(物理方法) 火烧,变黑的为黄铜,不变色的为黄金。(化学方法)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常温下,铝和氧气也能反应,在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膜。在加热条件下,铁、铜等 很多金属都能跟氧气化合生成金属氧化物。 活动与探究: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铜丝,观察现象 现象:铜丝表面变黑 2Cu+O2=2CuO 总结:实验表明:绝大多数金属能与氧气反应,但反应的难易程度不同和剧烈程度不同。 表达式: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化合反应) ①铝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那么我们用的铝制餐具不易生锈而铁制品却容易生锈呢? ②为何不宜用钢刷来擦洗铝制餐具呢? (2)金属与酸(稀盐酸或稀硫酸)的反应 观察与思考:在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镁带、锌、铜片、铁,再分别加少量稀盐酸或稀硫酸, 观察各组物质是否反应,有没有气泡,有没有放热现象,反应速度如何,完成反应方程式。 Mg+2HCl=MgCl2+H2金属表面有气泡。 Fe+2HCl=FeCl2+H2 金属表面有气泡,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Zn+2HCl=ZnCl2+H2 铁、镁、锌能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时剧烈程度不同。____反应最剧烈,其次是_____,然后是_____ (3)由此推出,金属活动性顺序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绝大数金属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但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 哪个反应最适合实验室制取氢气?为什么? 金属+酸→盐+氢气(置换反应) (3)铁与硫酸铜的反应(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活动与探究:铁与硫酸铜的反应

第5章金属的冶炼与利用

t t t t 第5章 金属的冶炼与利用 第1节 金属的性质和利用 一、填空题 1.铁可以制成烧菜的铁锅是因为铁具有 性;铁又可以拉成细铁丝或打成铁片,是因为它具有 性。 2.铁能在 中(填“空气”或“纯氧”)燃烧,生成 色的 。 3.在下列空格上,填上一种相应的金属名称: 日常生活中,用于铁栏杆外层涂料的“银粉”是__________的粉末;家用热水瓶内胆上的银白色金属是________;体温计中填充的金属是_______;包装糖果.香烟的银白色金属材料是_________。 4.导电性最好的金属是 。 5.铝片放入稀硫酸中,看到 ,反应后溶液质量 , (填“增大” 或“减小” 或“不变”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化学反应类型) 二、选择题 1.盛放油罐车内的石油产品,震荡时可以产生静电而引起火灾,所以油罐车尾部有一条拖地的铁链,这里利用铁的 ( ) A.延展性 B.导电性 C.硬度小 D.熔点高 2.置换反应指的是 ( ) A.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作用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B.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 C.有金属和非金属生成的反应 D.有单质和化合物参加的反应 3.常见金属铁.铜.铝,在通常的情况下具有相同的是 ( ) A.硬度 B.光泽 C.导电能力 D.状态 4.收藏家收藏清末铝制品,至今保存十分完好,该艺术品不易锈蚀的主要原因是 ( ) A.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B.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C.铝易氧化,其表面的氧化膜具有保护内部作用 D.铝很难与酸发生反应 5.室温下,等质量的镁片和铝片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m)与时间(t)的关 系图正确的是 ( ) A. B. C. D. 6.有a.b 两块等质量的铁,先将a 浸入稀硫酸中,同时将b 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同时取出晾干,两块铁的质量是( ) A.ab C.a=b D.a ≥b 三、计算题 把10g 铁粉与铜粉的混合物放到盛有足量稀硫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比反应前金属混合物与稀硫酸的总质量减少了0.1g ,求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

金属的冶炼与应用

金属的冶炼与应用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第五章金属的冶炼与应用 主备人:陈菊平修改:尹菊花 教学目标: 1、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的合金,认识加入其他元素可以改善金属特性的重要作用;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初步比较常见金属的活泼性的强弱,为今后学习金属活动性顺序打下基础;知道常见的金属与氧气、酸溶液的反应,铁与硫酸铜之间的反应,置换反应的概念。 3、使学生掌握实验室用金属和酸反应制取氢气的化学反应原理;学习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4、了解一些常见金属矿物(铁矿、铝矿等)的主要成分;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5、知道钢铁锈蚀的条件;了解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知道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认识金属回收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含杂质物质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铁的两种合金。 3.铁生锈的条件及防护。 教学难点: 1.铁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方案的设计; 2.通过和已有化学知识的联系、比较、理解并得出结论“铁的化学性质 比较活泼”; 3.含杂质物质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4.“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演示实验。 5.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课时安排:共6.5课时 §5、1金属的性质和利用3 §5、2金属矿物铁的冶炼1.5 §5、3金属的防护和回收1 复习测试1 §8、1金属的性质和利用(课时1) 教学目标:

1、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 2、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的合金,认识加入其他元素可以改善金属特性的重要作用; 3、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金属的物理特征,合金及合金的物理特性。 教具准备: 常见金属、常见合金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1.金属伴随着人类从古代走向文明,为人类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在我们的生活中金属制品随处可见,就连我们身体内也含有多种金属元素,真可谓人类的生存发展与金属元素息息相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金属和金属矿物。 2.实物展示常见的金属。 一、金属的物理性质 【想一想】1.人类最找发现的金属是什么? 2.你知道那些金属?见过哪些金属?完成P114表5-1 【投影】展示各种金属材料的应用 【议一议】]P115联想与启示 【实验探究】铁丝,铜丝,镁条,铝片的物理性质。 【小结】金属的主要物理性质:具有金属光泽,能导电、导热,有较好的延展性等。 【交流讨论】 1.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 2.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用铁制而不用铅制? 3.为什么有的铁制品如水龙头等要镀铬? 4.联合国为什么推荐使用中国的铁锅作炊具? 二、合金 【情景引入】我们身边的金属制品都是纯金属吗? 【讨论】下列场合需要什么样的金属? 灯丝、飞机的外壳、刀具、钢笔尖、铜钟? 【阅读讨论】合金的形成。 【活动探究】合金的硬度与熔点和组成金属的关系。 【师生整理】

初中化学名师教学课件第五章:金属矿物-铁的冶炼-教学设计

初中化学省评优课 金属矿物——铁的冶炼 教育部审定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 5 章金属的冶炼与利用) 一、教学设计思想本节课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出发制订教学目标,全面考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课程目标。对于一些基本概念和较简单的内容,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联系生活中的新闻等已有的经验进行自主学习,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 , 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为更好的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积极思维的过程中形成学科观念,教学中对教材中的部分内容进行创新设计。如:提供金属矿物标本让学生通过看、摸以及用磁铁吸等活动提高了兴趣,让学生在直观教具中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使学生意识到化学与生活紧密相连。通过设计方案、自主探究——硬质玻璃管中的反应产生了什么物质,使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整节课让学生在讨论、交流、思考和实验中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团队精神。本节课中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多媒体的教学功能,采取多样化教学方法,将实验探究、讨论、讲授等方法有机整合,在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高层次的思维以及学科观念的建构。在具体化学知识教学的基础上,揭示知识背后的价值,引导学生形成从化学的视角去认识物质世界和解决问题的思想观念和方法。 二、课程标准、教材以及学生分析 1.课程标准分析 本节内容在课程标准中被安排在第二部分《身边的化学物质》。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知道一些常见的金属(铁、铜等)矿物;知道可用铁矿石炼铁;能从化学的角度认识和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初步形成科学的物质观。 2.教材以及学生分析本课题在教材中安排在《第 5 章金属的冶炼与利用》。通过前面四章的学习,学生对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发展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了氧气、一氧化碳和金属的一些性质和在生产、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了解到合金的知识以及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和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初步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