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模拟教学法(投影)--14--7--23

模拟教学法

模拟教学法 模拟教学法:按照时间的顺序,通过运用模型,对事件和流程(或过程)进行复制和效仿的教学方法。借助模拟法,可以将学生置于一个接近现实的,动态的问题情境之中,在此情境中他能够积极地,自行组织地学习技能并加以训练,对知识,决策和解决方案进行测试。可以体验在时间压力下如何进行工作,同时积累经验,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试验。 一、模拟教学法和角色扮演法的相似之处 都是以行动和决策为导向的活动,都是通过体验,经历,试验来进行学习(模仿学习)。 二、模拟教学法和角色扮演法的区别 角色扮演法是通过游戏者之间进行互动,在游戏过程中,通过游戏伙伴的反应,学习和获得知识。 模拟教学法人与模型(模拟器)之间进行互动,在模型进行试验中,通过模型的反应学习和获得知识。如下图

三、模拟教学法的应用范围 (1)演示。 对过程的演示。其模拟器要具有开始,停止,重复等功能。

(2)训练。 对行动和决策的训练。其交互活动是对于对策和过程的重复性练习(步骤,序列等也在变化的条件下进行练习)。 目的:对合理性,成功率或所需时间的监控。 (3)功能测试。 对于(自行开发的)控制装置,系统设置或生产设备的尺寸变化以及生产设施进行功能测试。 互动:开始,结束,重复。 目的:对于过程序列,运动轨迹,目标达成,运转间隙,时间要求,生产能力(频率/时间,数量/时间,时间的利用) 等进行检查。 (4)试验。 对系统和控制的功能性试验。 互动:对参数,模型系统的结构,控制逻辑,模拟持续时间,过程开始和结束端进行有目的的修改。 目的:对修改方案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控制。控制对目标值的改善:如效率,对资源及生产设施的利用,瓶颈问题的解决等 四、模拟教学法的完整过程步骤和角色扮演法一样 五、运用模拟教学法时教师的具体工作 (一)准备阶段教师的工作 1.确立学习目标 2.设计学习项目 3.示范训练,功能测试和模拟试验。

情景模拟法的作用综述

情景模拟法的作用综述 作者:袁冬单位:贵州财经学院艺术学院 不论在歌唱基础技能训练还是在歌唱表演中,身心与情境的相互配合对于歌唱艺术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姚莉莉,2008)。因此,改革传统声乐教学方法,对增强学生声乐学习兴趣,提高专业教学效果大有裨益。 情景模拟式教学方法的涵义 20世纪80年代逐渐兴起的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知识是基于社会情境的一种活动,人类所有的知识都是人和情境互动的产物,人的学习也依存于背景、情境之中。因此,情境认知理论对学校的传统教学方法提出批评,认为传统的“填鸭式”、授课式教学不能创设知识形成的情景,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刘雪明,2011)。教学的设计应以学习者为主体,内容与活动的安排要与社会的具体实践相联通,让学生在真实或仿真的活动中,通过参与和观察,在亲身体验中获得真正有用的知识和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情景模拟,可以让学生在情景角色的扮演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领会、吸纳与应用。情景模拟式教学方法在国外最早用于外语教学的口语训练,以后逐步扩展到其他学科,在我国最早试行这一教学方法的是南通师范附小的李吉林老师,他倡导在语文教学模式中,要“以人为本”,以情为中介,通过创设的美、趣、智的学习情境,“亲、助、乐”的师生人际情境,引起学生积极地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情景模拟式教学方法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有着

很大的不同。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学的重点在于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讲授和灌输,教师常常停留在概念的解析、理论的演绎和方法的介绍上,学生往往是无奈地听讲,被动地接受。而情景模拟教学法的核心是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仿真的实践平台,让学生在亲身参与、感受中自觉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通过创设情景、角色扮演来获取知识,具有传统课堂教学无法达到的实践性和优越性。 情境模拟法在声乐表演专业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作者在高校声乐表演专业教学课堂中多次试行情境模拟教学法,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可以总结为以下三个步骤:1、创设情景环境,穿插情景分析;2、安排情景演练,进行总结内化;3、课后指导练习,延伸巩固提高。具体的做法是: 第一步:创设情景环境,穿插情景分析。这一步骤需要在课前完成。在与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了解学生需求和存在的问题,再结合教学大纲要求,共同确定主题。教师给学生分发相关情景材料,指导学生按材料中的故事情景尝试表演。例如,在较高年级的声乐专业课程教学中,曾选择莫扎特歌剧《魔笛》的第一幕进行情景教学,该歌剧选段包括王子、公主以及三个侍女一共五个角色,有男高音、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四个声部,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自身条件、演唱水平分配角色,并向学生提供总谱、歌剧剧本、编写的角色分析和可供参考的音视频材料,指导学生揣摩人物性格,分析歌剧的创作背景,每一唱段对剧中角色塑造的作用,以及不同角色扮演的关键所在。

浅谈小学语文“情景模式”教学的注意要点

浅谈小学语文“情景模式”教学的注意要点摘要:“情景模式”教学方法是随着课改和素质教育的推行,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因为其形式新颖且趣味性强,在教学实践中广泛受到好评。但是有些老师因为对“情景模式”教学理解不透彻,导致教学过程中存在了一些缺失,本文就针对这种情况进行简析。 关键词:情景模式、小学语文、素质教育 1.“情景模式”教学方法 随着课改工作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教学的不断提升,任课老师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和归纳出来一批新的学习以及教学方式,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提升学生对知识信息的接受程度。“情景模式”教学方法就是小学语文老师根据课文的内容,以情景剧的形式将相关信息编排到课堂上,让学生在演出的过程中深切的理解文章内容。这样还可以让学生在对课文相关知识进行学习的时候,加深环境因素等方面的认知,对学生的语言表达、写作能力提升都有较为明显的帮助。 2.“情景模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情景模式”教学方法设计较为新颖,且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但是由于个别老师对这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在理解上存在偏差,因此导致了教学效果往往达不到预期的目

标,归纳起来,大致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其一,样本选择存在漏洞。因为“情景模式”教学需要涉及到课堂规划和角色遴选,其周期基本上需要5—7天才能完成,这样对于一个仅有20周左右教学计划的小学语文课程而言,老师在选择相应的样本的时候要注意代表性,切忌只注重课文的故事性,以避免学生过度重视课文故事情节而忽视了对文章结构或者修辞方式方面的学习计划。 其二,教学形式过于频繁。“情景教学”方式属于特色教学形式的一种,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但是如果所有的课程都采用这种教学形式来进行学习的话,学生很快就会对这种学习方式失去新鲜感,甚至会出现将老师布置的人物选择、角色编配方面的任务当成“包袱”来处理,这样就完全违背了老师最初的教学初衷。 其三,学生对语文知识理解存在偏失。利用实景剧的方式来进行情景模式的还原,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有很明显的提升,但是由于一些学生受到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影响,对文言文的文章从理解上存在基础性问题,因此在实际学习中往往肆意的进行个人发挥,老师对现场掌控能力再存在不足的话,那么学生对课文信息,尤其是文言文语言结构等知识面的理解存在的误区就更深了。 3.“情景模式”教学的纠偏措施 “情景模式”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瑕疵其实是正常现象,

高仿真模拟人在急救护理教学中应用效果的系统评价

高仿真模拟人在急救护理教学中应用效果的系统评价 发表时间:2017-03-17T17:16:56.487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1月第1期作者:刘璐 [导读] 高仿真模拟人对教师教学及护生能力的提升方面作用显著。 (四川省内江医科学校,四川内江,641000) 作者简介格式:姓名:刘璐(出生 1989年 2月 2日)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四川内江(详细到区)2014年7月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护理学*专业 现供职单位全称及职称:四川省内江医科学校职称:助理讲师 研究方向:外科护理学,急救护理学教学 【摘要】目的:探讨高仿真模拟人在急救护理学习中的教学效果。方法:对120名学生进行急救护理教学,随机分成实验组(高仿真模拟人)60名与对照组(传统模拟人) 60名,1个月培训结束后进行理论和操作考核,做教学效果的差异性对比。结果:实验组在理论、操作成绩和自信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仿真模拟人对教师教学及护生能力的提升方面作用显著。 【关键词】高仿真模拟人;急救护理;教学 急救护理是一门综合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应用学科,要求学生具备熟练的急救技能和快速的应变能力,能够在危急情况中对患者实施及时准确的救治与护理以此来提高救治成功率[1]。高仿真模拟教学是指在真实的场景中,利用真人大小并有实际生理、病理反应,且能与他人进行简单交流的模拟人来实施临床实践教学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2]。高仿真模拟人是高仿真模拟教学的产物,其已被应用到护理学很多学科领域及培训研究之中。鉴于此,将高仿真模拟人应用到急救护理教学中,效果显著,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校中专女护生120名,年龄16-18岁。随机抽取,纳入60名到实验组,采用高仿真模拟人教学;其余60名纳入对照组,采用传统模拟人教学。两组学生在年龄、基础课成绩等基线资料比较上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 1.2 教学资源 两组护生均由同一老师进行授课,同样的教学内容及进度,严格按教学大纲做统一要求。 1.3 教学方法 实验组采用高仿真模拟教学法。模拟前,教师结合教学目标、学生技能基础等设计教案,包括病史、背景情况、预习问题等,并就患者病情变化设计情景,将教案提前1周发放给每位护生。模拟时,示范讲解本案例相关知识、要领、注意事项等,再将护生分为若组,每组6人。在教师的引导下,对高仿真模拟人进行问诊、体格检查、做出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等。模拟后,组织护生集中讨论,由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总结。课后,自行设计问卷调查护生,了解其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情况。 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模拟人进行教学,过程中以讲授为重点,结合挂图、操作传统模拟人练习等展开。 1.4 评价方法 在最后1周对所有参与护生进行考核。包括理论和操作,评价指标为80分及以上为达标。1月后再对参与护生进行同样考核。 1.5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0.0 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频数及构成比表示计数资料,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取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任务驱动式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实践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c714261893.html, 任务驱动式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实践研究 作者:胡淼淼 来源:《新课程研究·中旬》2018年第11期 摘要:任务驱动式的情景模拟教学法是在情景模拟教学法中融入任务教学的一种互动 性、实践性和协作性更强的教学方法,将其应用到“银行产品”课程中能进一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为增强任务驱动式的情景模拟教学法在课堂中的运用效果,应对课前准备、课堂实施和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 关键词:情景模拟;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教学设计;银行产品 作者简介:胡淼淼,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财会金融系教师,研究方向为会计及金融。(浙江绍兴 312088)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度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院级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任务驱动式的情景模拟教学法在‘银行产品’课程中的应用”(编号:JGKT201701)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32-0071-02 情景模拟教学法在20世纪80年代初兴起,是在前人众多的理论基础上产生的,其理论基石是构建主义与情境认知理论。构建主义最早是由瑞士的让·皮亚森提出,该理论认为知识不是仅由教师传授获得,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环境中,利用像书本这样的学习资料,在他人的帮助下,在脑海中通过意义构建的方式获得。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知识是在个体与环境的交互过程中构建的,要求学习者在特定的情景中进行实践,不断学习和发展。目前对于情景模拟教学法的界定莫衷一是,但其核心都是围绕特定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教师设定的情景中模拟演练,使学生在模拟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强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与传统的灌输式教育相比,情景模拟教学法具有其无法达到的实践性和优越性,主要表现在教学过程形象、直观方面。其主要原理是通过构建仿真情景,使学生不再被动地听讲,而是亲身参与其中,在情节模拟、角色扮演的过程中以简单、形象和直观的方式将晦涩难懂的知识点表达出来,深化学生感受、强化学生兴趣,便于学生对知识要点和精髓的掌握和运用。 一、任务教学融入情景模拟教学的优势 1.强化各自优势,实现价值提升。首先,任务教学法是以任务为导向和载体,使学生在完成一系列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而情景模拟教学法也是让学生在创设的仿真环境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二者都强调了“做中学”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对知识的自我构建,而教师只作为引导者从旁指导。其次,任务教学法与情景模拟教学法都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前者是让学生执行任务,后者是为学生创设直观、真

情景模拟实训教学的实践

情景模拟实训教学的实践

情景模拟实训教学的实践 《学习时报》[作者:赵汝周] 发布时间:2013-03-11 近年来,成都市委党校对情景模拟实训教学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 建立8个情景模拟实训室,以适应新形势下培训教学需要 成都市委党校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总体要求,为适应深化教学改革需要,从2008年开始,相继建成了“危机管理”、“媒体沟通”、“心理调适”、“团队管理”、“影像案例”、“基于物联网技术与产业的新兴产业展示体验”等8个情景模拟实训室,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这些情景模拟实训室结合干部培训教学,主要开展了“提高领导干部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突发事件处置能力训练”、“媒体沟通与网情管控”、“危机应对处理”、“会见访谈”、“网络舆情的面对与引导”、“心理调适”等20多个教学专题,形成了较完整的情景模拟实训教学体系和培训格局。近年来,已接待全国各地前来学习参观、考察调研共100多批次。 利用情景模拟实训教学,不断提升培训学员的能力

在模拟实训教学过程中,精心设置教学过程,通过提问、扮演角色、模拟当事现场等方式,增强了教学过程的生动性、形象性和互动性,体现了干部教学的“理论与实际高度结合”、“教师与学员高度投入”、“学员自身管理经验与模拟情景高度融合”三大特点。实践证明,情景模拟实训教学既有理论性,又极具操作性,不但提高了学员们的认知水平,更为学员今后处置相关问题提供了极有参考价值的经验与教训。实训课程使学员身临其境,形式新颖,针对性和互动性较强。在教学过程中,突出操作性、讲究趣味性、注重实效性、兼顾学理性。具体有三个方面的成效:一是学员在模拟角色中,增加了实际感受,积累了实践经验,锻炼了独立思考能力、应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是学员通过现场观看其他同学的演练也受到了启发,开拓了思路,实现了学学相长;三是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强,学员在模拟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实现了理论知识向素质、能力的转化,提高了应变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处理问题能力及心理适应等能力。 加强科学管理,确保情景模拟实训教学更加规范有序 成都市党校为使情景模拟实训教学工作规范有序开展,2012年5月专门成立了“实训室管理与案例开发中心”,具体负责实训室管理和案例开发工作。在开展情景模拟实训的教学过程中,实训室管理与案例开发中心不断挖掘和拓展各实训室功能,加大案例对实训教学的支持力度,在尽可能多的班次和专题中推行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情

情境教学模式

情景教学模式 七坝小学南玉红 情景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应用得比较普遍,指教师有目的地利用直观的形象或创设接近实际的情景,激发学生联想,唤醒知识、经验或表象,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使学生身临其境,理解教学内容。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特点注重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鲜活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创新能力。运用有声资料可以营造美的境界,更可以刺激学生感官,充分活跃学生大脑。 在教师语言的指导下,使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不仅能影响学生的认知心理,而且能促使学生的情感活动参与学习,调动学生本身的自主学习。这样不难看出情境教学法的一个本质特征是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推动学生认知活动的进行。 情境教学模式的形成有感于影视中的情景片断来感染观众的作用,在教学中创设情境,导入教学,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思考,或者由学生模拟情境,使他们处于生动、具体而有趣的氛围中,感情投入、思想活跃地去感知所学内容,获得知识,受到启发和教育,这就是本人对情境教学法的理解。 一、采用“情境教学”,一般说来,可以通过“感知——理解——深

化”三个教学阶段来进行。 1、感知——创设画面,引入情境,形成表象。 小学语文第五册《古诗二首》的“绝句”描写了诗人杜甫的住处——成都外浣花溪草堂的明媚秀丽景色。教学时,根据这首诗的每一行写一个景色的特点,创设出形象鲜明,色彩鲜艳,富于美感的投影片。这幅图的景象是:两个黄鹤在翠绿的柳林枝头上鸣叫;一行白鹭正在蔚蓝的天空中飞翔;依窗可以看见西岭常年不化的积雪;门外停泊着要到万里之外东吴去的船只。随着画面的出示,教师作启迪性的发问:作者以住处为中心,写他屋子周围的景色,大家仔细看看写了哪些景色?让学生观察,思考。为了渲染气氛,激发情感,借助音乐的艺术功能,同时播放“绝句”的配乐诗朗诵录音。随着悠扬的乐曲声,又操作黄鹤在柳林枝头欢歌跳跃和一行自驾飞上蓝天的复合片。这样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学生仿佛置身于美丽的草堂,感受到课文所描写的情景。 2、理解——深入情景,理解课文,领会感情 讲读时,可以抓住图文相通之处,从图导文,把课文与图意融为一体,加深对草堂四周景色的印象。让学生产生真情实感。讲演“两个黄鹂鸣翠柳”时,一边借助生动的文学语言描述:两只羽毛鲜艳,小巧玲珑的黄鹂,它们在柳树枝头,时而轻快地跳跃,像在欢乐舞蹈,逗人有趣;时而纵情地歌唱,以弹琴奏乐,悦耳动听。这时间学生:“诗中哪一行描写了这种情景呢?”对话音刚落,学生齐声回答:“两个黄鹂鸣翠柳。”为了加深对诗句的领会,教师向学生提出要求:谁能

仿真人模拟教学法在院前急救实训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

仿真人模拟教学法在院前急救实训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仿真人模拟教学法在院前急救实训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7年3月~9月118名全科助理医师的学生进行随机分组,即对照组59名学生,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急救教学,实验组59名学生采取仿真情景模拟教学法教学,观察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的学生在教学伤情急救与抢救时更具有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学生进行仿真情景模拟教学科研提高学生的综合急救能力,显著提高教学效果。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the imitation reality simulation teaching method in the pre-hospital first aid training course. Methods From March to September in 2017,118 students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at is,59 students making up the control group who were taught first aid by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and 59 stud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aught by simulated situational simulation teaching method.Results The stud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more advantages in the first aid and rescuing of teaching injuries.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Simulation scene simulation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improve th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first aid,as well as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Scene simulation;First aid medicine;Practical teaching;General practice assistant physician 急救醫学是急诊急救工作中重要组成部分,进行院前急救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及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伤残率[1]。将仿真人模拟教学在院前急救实训课程进行应用,能够真实将各种临床急救情景进行再现[2]。通过考核与总结,比较仿真人模拟教学与传统演示教学对学生院前急救过程、抢救急救的反应能力、学习效率的影响,为高校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借鉴[3]。现将资料与结果进行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采取随机抽样,选择我院2017年3月~9月118名全科助理医师作为考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59名,男性23名,女性36名,年龄20~23岁,平均年龄(2 2.1±0.45)岁;实验组59名,男性23名,女性36名,年龄20~23岁,平均年龄(22.4±0.43)岁。急救医学课程培训设立在实习4年级。所有的学生进行统一教材,同一老师进行教学,实训学时都是8学时。两组学生在已修课程的成绩、年龄、性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传统教学是以演示的方法为主,在课前需要老师备好实训的用物,在进行演示前,需要明确所要实训的目的,在演示中要明确告诉操作中的重要步骤以及注意事项,在演示课程结束后,对学生进行课后练习,老师要在旁指

情景模拟教学法应用初探

情景模拟教学法应用初探 本文以《媒体沟通与舆论引导》专题课为例,论述了情景模拟教学在当前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党政干部媒体素养提升力培训中的应用,特别是流程设计问题,以期提高党政干部教育培训效率。 标签:情景模拟教学法;媒体沟通;舆论引导;干部培训;应用 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高度媒体化的新传媒时代。因此,着力提升党政干部媒体沟通和舆论引导的实战能力,成为摆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笔者将情景模拟教学法应用于《媒体沟通与舆论引导》专题课程中,也是本校前所未有的一次尝试。 一、情景模拟教学法的理论内涵及实际意义 情景模拟教学法是以案例分析派生出角色扮演的一种极具实际操作性的仿真培训教学法。其教学特征呈现多样性;其教学理念新颖,现已被广泛应用到党政干部教育培训中且受到一致好评。笔者将这种教学法应用在《媒体沟通与舆论引导》专题课程中已经在教学中取得良好效果。整个过程体现出学员“理论—实践—经验”运作模式。首先,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等要素,有针对性地设计情境案例。其次,结合学员实际工作的职务职责安排模拟角色。 二、情景模拟教学课程的流程设计 中共阿拉善盟委党校于2013年建成情景模拟教学基地,通过实战演练来提升学员的媒体素养。近年来,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我校多名青年教师积极地实践探索。该课程的教学活动设计从最初的青涩日趋走向成熟。 依据教学对象和班次主题,课程总体按“常态发布”和“非常态发布”分类设计。“常态发布”针对广大需要提升媒体沟通素养和能力的学员,安排新闻发布会、电视专栏访谈等教学模块,着重提升领导干部在媒体镜头前的仪态举止、形象设计与表达技巧。“非常态发布”针对的学员是专职新闻发言人角色的设定,设置符合学员本职实际工作的突发事件,提升其新闻处置及非常规和敏感问题的危机公关能力。其教学流程设计为知识讲解,案例回顾、实战演练、评价总结四步。下面以中共阿拉善盟委党校的专题课《媒体沟通与舆论引导》为例,介绍说明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具体实施情况。 1、媒体沟通策略的知识讲授 我国自2000年后分别颁发《新闻发言人制度》、《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法规已有十余年。期间营造了开放透明的舆论环境使得领导干部与媒体接触不再陌生。但教学实践表明,干部的媒介素養仍然参差不齐。因此,很有必要铺垫理论知识来调整和统一学员的认知。笔者主要根据危机沟通七要素(7W)来深入探

情景模拟教学法在一年内护士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情景模拟教学法在一年内护士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教学法在一年内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1 年我三甲医院新进护理人员培训的部分教学内容,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方法。于培 训前后进行理论考核及问卷调查。结果本组培训人员,培训前后理论考核成绩分 别为( 68.44 ± 4.49) 分和( 89.12 ±6.17) 分( t = 30.523,P < 0.01) ,两者比较有显著 性差异。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3%的培训者认为情景模拟教学法能激发学习兴趣;96%的培训者认为情景模拟教学对临床护理工作有直接指导意义。结论情景模拟 教学法在一年内护士培训中不仅激发了年轻护士继续学习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培 养学习者沟通、协作、应急、抗压能力,提高职业素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 方法。 【关键词】情景模拟教学法护士培训 情景模拟教学法是指在培训老师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 运用一定的模拟情景,供参与者在接近现实的情况下,扮演各种角色,组织学生 进行学习、研究、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1]。 我们针对一年内护士的三基培训、应急能力培训、抗压能力等培训中的部分 内容引入情景模拟教学法,通过临床工作场景真实再现,参与学习者,采取角色 扮演、角色互换、讨论,相互点评,培训老师归纳等形式解决模拟情景中遇到的 问题,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我院2011年一年内护士96人,年龄( 21 ± 1.83) 岁。 1.2方法采取自身对照的方法,对本组96名年轻护士为期一年的三基知识、 应急能力、抗压能力等培训中的部分内容引入情景模拟教学法。 1.2.1 情景模拟教学内容根据一年内护士培训的要求,制定一年内护士的培训 计划和教学目标。针对年轻护士的薄弱环节进行补课,如医嘱处理流程、交接班 流程、沟通技术、应急能力、抗压能力、职业防护等。确定教学形式:理论讲授、 情景模拟、小组讨论、培训老师点评等相结合。 1.2.2 情景模拟教学实施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教师组成员集体备课,选择典 型案例,设计情景模拟步骤和过程,通过演示、讨论,最终选择合适的模拟场景 和教学方法。课堂上,老师讲解后,学习者分若干组,每组5~ 6人,进行角色 扮演,如患者、陪人、护士,学习者进行角色互换,如服务态度正、反对比等, 同学们相互学习点评。最后培训老师点评、分析、总结,指出整个模拟进程中的 不足与可取之处。 1.2.3评价指标①理论考核: 参与培训者培训前、后进行理论考核。②问卷 调查。 2 结果 2.1 培训前后理论考核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培训前后理论考核成绩比较理论考核成绩(n=96) P <0.01 2.2问卷调查结果从学习兴趣、课堂气氛、对临床护理工作有无直接指导意义、胜任临床工作的自信心、培训效果、培训者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应急能力、抗压能力的提高等方面以及教学模式的比较对模拟培训效果进行了问卷调查。结 果见表2。

情景教学法的相关研究

情景教学法的相关研究 字数:2870 来源:读写算·教研版2016年12期字体:大中小打印当页正文摘要:情景教学法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语言教学中,本文主要阐述情景教学法的定义,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以及情景教学法的理论背景,从而在理论方面证实情景教学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建构主义;情感过滤假说;英语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2-191-02 为了有效地进行英语阅读教学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笔者对情景教学法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整理,并将情景教学法应用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 情景教学法也叫视听教学法,它是一种结合视觉和听觉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以情景为中心,充分利用手势、图片、幻灯片、多媒体、课件等教具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简单来讲,情景教学法就是在英语课堂上,教师有意采取一些措施为学生创造某些情感和特殊的环境。它起源于帕尔默(Palmer)的口语教学法,由英国著名的学者霍恩比(Hornby)倡导。从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情景教学法在英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推广,其中的两位代表人物是古根汉(G. Gouhrnein)和古布里纳(P. Guberina)。在1970年后,情景教学法被介绍到中国,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应用。 一、情景教学法的定义 英国的学者Hornby主张,在运用情景教学法时,要先向学生介绍新的单词和句型结构,为阅读文章做好铺垫,然后再进行文章的处理。他认为,在向学生介绍新知识时,一定要与教学情景内容结合起来。他的情景教学法的提出,为后来专家和学者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Hornby (1981)认为情景教学法是指: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有目的地创设一些形象生动的教学场景,从而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发展技能。自从情景教学法传入中国,我国的专家和学者也开始了对情景教学法的研究。清华大学的著名教授刘世生认为,情景教学法就是创设场景,给学生提供一种真实的或半真实的语言环境,并使学生参与其中。于瑶(2003)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她的对情景教学法的定义主要源于弗斯的语言学理论“语言是根据言语背景和上下文来寻求意义”。她认为情景教学法就是教师以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为基础,在教授语言知识的同时,努力创造出各种真实自然的教学情景,学生沉浸其中,并感

模拟教学法典型教学案例

模拟教学法典型教学案例 培养具有一定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的中、高级应用型人才是职业学校的主要教学目标。如何根据中职学校的教育特征和规律,建立与中职学校教学特点和教学要求相适应的教学模块,采用先进、科学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已成为中职学校教学改革面临的重大课题。 所谓以任务驱动的模拟教学,就是以技能训练教学为中心,以任务驱动为主要教学形式, 由同一位专业教师担任该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实训的教学,使理论教学与技能实训融于一体,形成连贯、系统、全面和完整的教学体系,保证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训的衔接,理论教学内容和技能实训要求相适应,增强理论教学的时效性和实习教学的针对性,达到学以致用、立竿见影的教学效果。 《数控车床编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其具有实践性、应用性强的特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数控车床加工程序的编制方法和操作方法,初步具有制订数控加工工艺的能力,具有编制中等复杂零件数控加工程序的能力;掌握数控车床维护的步骤与方法;使学生具备必需的数控车床应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一、 教学实施过程 《数控车床编程》是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一周安排4课时,分为3次课完成。分别为1节理论课(在教室完成)、1节模拟仿真课(在仿真室完成)、2节实操(在实训车间完成)。上课安排如下图1所示。 图1 上课安排

(一)一节理论课上课过程 课前将全班分为八个学习小组,每组四到五人。分组时按照学生成绩互补原则,学生之间既有知识基础、思维能力方面的差异,又有性格、习惯、情感、心理方面的差异,做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保证小组之间竞争的公平性。综合能力最强的为组长,小组成员之间互帮互助学习。教学过程如表1所示。

模拟仿真教学方法初探

模拟仿真教学方法初探 《山西导游讲解》这门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旅游服务与管 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学生从事导游服务岗位工作所需掌握的必修课程。同时也是山西省旅游局导游资格证考试中口试必考科目,本课程还承担着山西省的技能大赛考核。本文重点探讨了模拟仿真教学法在这门课程中的应用,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标签:模拟仿真教学法山西导游讲解应用 1 模拟仿真教学法 模拟仿真教学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模拟扮演某一角色进行技能训练的一种教学方法。模拟教学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客观条件的不足,为学生提供近似真实的训练环境,提高学生职业技能。 2 《山西导游讲解》课程分析 2.1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学生从事导游服务岗位工作所需掌握的必修课程。其功能在于让学生在熟悉山西概况以及主要景区景点的基础上,掌握导游讲解的基本规范和技巧,具备从事导游服务工作相关的职业能力。 2.2 课程定位(教材三部曲)01年教材叫《山西导游》--学院派教材,本书介绍了山西的107个景点,虽较为全面、系统、翔实地反映了我省旅游景观的基本情况,但书中学术性过强。02年叫《走遍山西》——精英导游词。选取山西的22个景点,即山西著名景区景点导游词选萃,不足之处就是缺少沿途导游词、专题导游词,不能满足实际导游的需要。05年至今叫《情系山西·旅行社导游词选编》,按工作过程编写,将原来的景区景点导游词,改编扩展为基本旅游线路导游词。全书分四部分编撰:专题文化、沿途讲解、基本旅游线路上的主要旅游区(点)讲解、旅游者较为关注山西的其他讲解资料。选取两条线路讲授(古建宗教游、晋商文化游)。 3 模拟教学应用于山西导游教学中的优点 3.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让学生动起来,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不仅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知识,更主要的是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因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培养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就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情境的创设既要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让学生有兴趣参与其中,又要落实课堂目标,并使二者有机统一起来,使学生通过情境探究活动,既激“兴趣”,更

关于“情景模拟,小品演示”教学方法的探讨

摘要:情景模拟,小品演示教学方法主要是以小品的形式进行角色的扮演来进行实践模拟的一种教学方法。因此本文主要通过理解“情景模拟,小品演示”的内涵,进行“情景”的模拟,组织实施小品演示来提高教学的实践性。 关键词:商务谈判;情景的选取;小品演示组织实施过程;效果 “情景模拟,小品演示”教学是将学科的理论知识情景化,生活化,社会化,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积极探究,能更好地理论联系实践,而不是纸上谈兵。中职商务谈判教学的主要内容是为满足各自的利益,通过分析谈判者的需要,应用语言技巧,优劣势谈判技巧等进行协商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应用“情景模拟,小品演示”,加深学生对谈判对手的了解,提高学生应用谈判技巧的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从而形成一定的职业能力。 一、情景模拟,小品演示的内涵 情景模拟,小品演示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扮演角色,身临其境,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由配角变为主角。这样,课堂贴近学生,变得活泼、生动、形象,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的挖掘学生的创造性,这样无形地提高了学生各方面的素质。 二、“情景模拟,小品演示”在商务谈判课堂中的重要性 1.实现角色转换,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情景模拟,小品演示”是通过案例的选取,情景的再现,由学生导演整个教学过程。在这过程中通过角色的扮演,学生由被动变成了主动,真正成了这个课堂的主人。在扮演角色中,老师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整个小品需要表达的内容,但其中表演的形式以及需要表演时需要加入的表情,动作等各方面的肢体语言则由学生自由发挥,为学生的提供了自由发挥的空间,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有效地提高商务谈判课堂的实践性 在商务谈判中应用谈判技巧,心理暗示以及通过对方的言行举止去猜测对方的心理,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通过扮演角色,小品演示,亲身体验,更能理论联系实践。例如在课堂上,通过模拟向消费者推销产品的情景,掌握如何在适当的地方、适当的时间、适当的促销和沟通手段、以适当的价格、向适当的消费者提供产品和服务,适合的才是最好。这5个适合需要学生去掌握,需要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去了解,去认知,去体验。所以需要去模拟不同市场环境和不同的消费者,通过情景模拟,小品演示法,去把握这5个适合,顺利地实现产品与消费者的对接。 三、情景的选取 1.注意情景的生活化 生活即教育,在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都在谈判,生活离不开谈判,可以说生活就是一场谈判。比如,让学生以小品的形式展现跟家长要零花钱的情景。这些学生经常碰到的情景,表演起来就更加生动形象,而且赋予了学生很多自由发挥的空间,更懂得学生换位思考,懂得家长为什么不给自己更多的零花钱,懂得自己怎样应用谈判技巧才能让父母心甘情愿地给自己零花钱。这就是知识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 2.情景选取的职业化 中职生是一群特殊的学生群体,毕业就要面临就业。所以在商务谈判课堂中需要培养学生基本的职业素养。比如在教学中,选取中方和日方中关于红豆交易的谈判案例。作为这场跨国之间的谈判,需要学生讲究一定的商务礼仪。比如着装,见面握手的姿势,走姿,站姿,坐姿等这些肢体语言需要特别的进行训练,为以后出去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情景选取的幽默性 情景选取的幽默性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也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比如我在教学中选取了这样一个情景:一个乘客带着一只宠物狗想乘车,但根据公司规定,宠物狗是不能乘车

导游业务情景模拟教学解读

《导游业务》情景模拟教学解读 《导游业务》课程是旅游专业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在教学中使用情景模拟教学法是导游业务课程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的最好方法,针对中职学生开展情景模拟教学,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学生对现实导游活动模拟具有层次感、动态感、亲切感,提高学生与游客沟通的能力、带团过程中的决策和组织等管理能力,对学生走上岗位后,更快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的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情景模拟在教学中的优势 《导游业务》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导游业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对导游规范和导游应变能力的学习实践,熟练掌握导游技能,以适应旅游行业对一线导游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地学习,对于中职学生来说,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难被调动起来。教师仅在课堂上机械地将导游业务的相关知识灌输给学生,是很难培养出实践能力强和综合素质高的合格导游员的。所以,《导游业务》最好的授课方法就是营造适当的导游服务情景,引导学生通过搜集信息、模拟操作、总结经验等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在活动中独

立自主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的学习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发现、不断创造的过程。 情景模拟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模拟某一角色或某一岗位,在教师创设的一种情景中,进行技能训练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典型的互动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具有直观性、参与性、互动性的特点,情景模拟教学通过直观的情景创设,引发和激励所有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使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主体活动。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独立探索,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景后,引导学生自主、独立地分析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并在探索过程中积极感受、体验和进行知识建构,教学目标形象逼真,教学情感情真意切,教学内容意境深远。因此,情景模拟教学在《导游业务》教学中优势明显。 情景模拟在课堂中的实践 导游情景模拟教学是一个“模拟应用――感知理解――应用检测――自我修正”的活动过程,它通过实景或创设模拟工作环境,营造宽松逼真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理论知识和技能。情景模拟教学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包括“行为参与、情感参与、认知参与”三个主要方面,而导游情景模拟教学的直观性、参与性、互动性优势就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取得理想的教学

情景教学法

2.任务型教学模式体现了怎样的语言观 (一)语言观任务型教学模式的语言观建立在现代语言学理论基础之上,成为我们使用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理论根据:(1)语言是功能意义的载体。即语言是为达到交际目的而使用的表达意义的工具,语言使用过程就是交际过程。(2)语言是建立和维持人们交际关系的工具。(3)语言是可以理解的结构性系统,可以转换和生成,所以语言形式具有可认知性,语法具有可分析性。因此,在运用任务型教学模式时,我们把语言看作用于交际的、具有结构性的、系统的、可认知的信息传播工具,并以此设计课堂中的交际活动,组织交际教学过程,分析理解语言结构,进而帮助学生掌握目标语言。 视听法(Audio Video Method)又称情景教学法(The Situational Approach)。19世纪下半叶,对外语教学界影响至深的是结构主义语言学(Structural Linguistics)和行为主义理论(Behaviorism)。这两种学说,认为语言是一个完整的系统。除了学习语法规则以外,语言的发音及语言单位如单词、句子组成也应受到重视。口语才是活的语言。语言学习是一种习惯的形成。而这种语言习惯是可以通过机械的模仿训练形成的。在此学说影响下听说法(Audio Lingual Method)和视听法(Audio Video Method)成为该时期最盛行的教学方法。这两种教学法都是强调听、说是最基本的语言能力。因此,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由教师提供语言行为范本,指挥和控制学生的语言训练,而学生则在教师的领导和安排下机械重复地接受语言材料,进行语言习惯的形成练习。视听法于五十年代首创于法国,是当时法国对外国成年人进行短期速成教学的一种方法。它是以学习日常会话为主旨的教学方法。由于它强调耳、眼、脑等感官作为整体去感知语言材料,而语言材料的三要素——形、音、义也要连为整体而被感知,故还称整体结构法。又由于它强调结合生活中的情景进行教学,故又称情景法。究其本质,它是听说法的发展。听说法的一些原则和做法都为它所接受。 视听法的教程包括教室教学和实验室作业,没有家庭作业。教学按以下方式进行:连续三次放映对话片并伴放声音注释。第一次介绍主题;第二次讲解;第三次复习;第四次放映对话片而不伴放声音注释,由学生进行讲解。此后即进行简短的对话操练,以应用本课的词汇和语法材料。教学的最后阶段是语音练习。内容是对口头言语的体裁、节奏、句型进行操练。操练中要求从含义单位中领会言语的语音,即不脱离语流操练语音。《走遍美国》是典型的听说法教材。 视听结合的方法比单纯依靠听觉或视觉来理解、记忆和储存的语言材料要多得多。视觉形象为学生提供形象思维的条件,促使学生自然和牢固地掌握外语。听觉形象有助于学生养成正确的语音、语调、节奏及遣词造句的能力。视听法的缺点是过于重视语言形式,忽视交际能力的培养,过分强调整体结构,忽视语言分析、讲解和训练。虽然其以情景为线索来选择和安排语言材料,但由于情景的设计常常是虚构的,因而情境中的话语并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语言交际的实际需要。 个人认为,在儿童英语教学中,视听法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的补充。考虑到孩子的视力健康和容易把精力集中在画面而忽视了视听讲解,所以要让孩子有选择有时间安排的来收看视听教程。 二、情景教学法的积极作用 1.情景教学有助于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培育学生的语感 英语教学中的情景教学指的是教师在创设教学情景的过程中,有目的的设置一些生动形象的环境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知识,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一般,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加深学生对学习对象、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效率。中国学生在进行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最感到缺乏的就是语言环境,再加上我国英语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比较落后,这就让许多学生觉得英语学习十分枯燥,从而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甚至产生畏难情绪,从而导致我国高校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不高。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能使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英语,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语感,有利于学生读、听、说、写等多种能力的提高。 2.情景教学有助于使学生获得感性材料,把所学知识积极的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从语言和认知的发展关系来看,人的语言器官和大脑的发达程度给人类学习语言提供了生理基础,而丰富的文化社会环境则给后天的语言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为这两者之间架起一座行之有效的桥梁,而这个桥梁就是语言环境。正如克拉申所提出的,语言学习的输入必须是大量的,其目的是为了使习得者在丰富的语言环境中得到熏陶。在情景教学过程中,一条教师必须掌握的重要原则就是,快节奏、大容量。这也是符合克拉申上述理论的。教师通过展示实物、图片、放映幻灯、教学电影,尽可能让学生运用各种感官去充分感知学习内容,最大程度获得信息,从而加深对学习内容的印象。教师把课文内容与实际情景、事物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深刻的印象,不断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更加巩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