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肠道喂养及常见并发症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肠道喂养及常见并发症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肠道喂养及常见并发症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肠道喂养及常见并

发症

(作者:__________ 单位: 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_ )

【关键词】早产儿;肠道喂养;并发症

早产是指胎龄小于37周出生的新生儿。低于出生体重儿是指出生体重小于2 500 g的婴儿。

1早产低于出生体重儿的肠道喂养

1.1适应证(1)胎龄大于等于33周,病情稳定,呼吸频率小于60次/min,适用奶头吸吮。(2)胎龄小于32周,吸吮无力或吸吮吞咽反射不协调,适用于饲管喂养。(3)胎龄33?34周可以由饲管喂养过渡至奶头吸吮,每次先吸吮15?20 min剩余奶由饲管喂养。(4)有下列临床表现不宜肠道喂养,体重不升,严重败血症,呕吐腹胀。

(5)早产低体重儿生后1个月内争取喂母亲的乳汁,1个月后需用强化婴儿的母乳或母乳加早产儿婴配方奶。

1.2喂养注意事项(1)生后24 h内尽早开奶,母亲妊高征的早产儿有明显缺氧使可以延迟喂养3?7天。(2)开始喂养先用的开水试喂,无异常后用1/2稀释奶,3天左右达到不稀释的全奶。有学者认为早产

儿开始喂养即可以耐受,适用于早产儿全奶。(3)每日增加奶量小于等于20 ml/kg并观察其耐受性。

1.3喂养方式选择在早产儿学会自己吃奶的过程中,吸吮,吞咽,呼吸之间协调的发育成熟至关重要。(1)直接哺乳。(2)管饲法:小于32周的早产儿或由于疾病本身和治疗上的因素不能直接喂养者。

胃管为首选的方法,应选择自口腔插入胃管;经胃十二指(空)肠置管:应用于严重的胃食管反流者;空肠穿刺胃管:应用于外科消化道手术后,预计10天内不能恢复经口喂养者;管饲喂养时可采用间歇推注或持续输注法,大多数情况下多采用前者,后者用于严重的胃食管反流[1]。(3)微量喂养又称营养性喂养:一般是指在出生后早期以小于10?20 ml/ (kg ? d)的奶量进行喂养的方法,旨在促进早产儿喂养功能的成熟,尽早达到满足营养需求的足量喂养,经过多年的实践和争论发现早期微量喂养对早产儿有很多的优越性。微量喂养自生后24 h内开始,母乳或早产儿配方奶喂养,奶液不必稀释,在正式喂养开始之前可持续数日至2周。(4)非营养性吸吮:早产儿在管饲法喂养期间应同时进行非营养性吸吮,其对早产儿益处包括:①促进胃肠动力及胃肠功能的成熟;②促进新生儿胃肠激素的分泌;③改善早产儿的生理行为。管饲喂养的奶量与添加速度,见表1。表1管

饲喂养的奶量与添加速度

营养性吸吮为患儿提供营养,而非营养性吸吮可使患儿感到温暖和安全,这说明非营养性吸吮虽不能改变管饲所造成的生理变化,但可通过减少激惹,减少能量的消耗,从而加快临床状态改善的进程[2]。

1.4肠内营养时的监测(1)一般情况:保持头高脚底位,注意口鼻腔护理,保持胃管的深度和位置正确。(2)胃肠道:观察胃残留量,有无呕吐、腹胀、腹围、大便(次数、性状、潜血等)。(3)代谢方面:液体入量(ml/kg )、热量摄入(kcal/kg )、蛋白摄入(g/kg )、尿量]ml/ (kg ?h)]、尿比重、血糖监测、电解质、血气、肝肾功能、血常规等。(4)伸张参数:每日测体重、每周侧身长、头围。

1.5喂养耐受监测(1)胃残留奶液不能超过正常范围值。(2)腹围增加1.5 cm应减量停喂。(3)出现呕吐或大便不规则、血便等应停止肠道喂养。

1.6喂养效果评价以摄入奶量计算的热量逐渐达到每日120 kcal/kg,同时体重增长每日平均增加15?20 g/kg为最佳喂养效果。

2 肠道喂养常见并发症的防治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是一种急性小肠坏死综合征,临床以腹胀、呕吐、便血甚至休克为特征,主要见于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强调早期诊断:(1)肠道喂养的早产儿严密监测喂养耐受性。(2)有感染可疑者应用抗生素同时严格控制奶的摄入量。(3)发现胃液残留奶液超量应停喂或减量。(4)当胃残余奶超量每日2次以上,同时出现腹胀或大便性状变化之一者立即禁食。(5)可疑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禁食7?10 天,胃肠减压并对症处理。(6)有肠穿孔等外科指征请外科会诊手术。

胃食管反流是指胃液反流至食管的现象称GER早产儿GER发生率80%以上,其中50%无症状性,有症状者表现为吸入或食管炎。诊断要

点:临床表现有吸入和食管炎两方面。(1)吸入:发作性呼吸道症状加重,有呼吸暂停、呼吸道梗阻和心率减慢等表现。(2)食管炎:拒乳、烦闹、睡眠少、时常弓背、体重不增。(3)24 h pH值计测食管下端pH值4有助于诊断。

防治措施:目的是减轻食管炎,促进胃排空:(1)喂奶后俯卧位,头抬高30°。(2)少量多次喂养。(3)奶中加入米粉使奶液变稠。(4)适当应用制酸剂缓解食管炎。

【参考文献】

1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66-75.

2 张巍,童笑梅,王丹华.早产儿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134-138.

综合性护理在极低体重早产儿的应用

综合性护理在极低体重早产儿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3-01-31T13:36:54.89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27期供稿作者:黄勇帆 [导读] 随着新生儿医学进步,医疗条件日臻完善,极大提高早产儿存活率。 黄勇帆(广东省江门市人民医院广东江门 529000 )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护理在极低体重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7月出生的40例极低体重的早产儿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组早产儿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出生体重恢复时间、并发症、喂养不耐受的例数、住暖箱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有利于促进极低体重早产儿体重的增加,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综合性护理极低体重早产儿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7-0249-02 随着围生医学的迅速发展及新生儿监护病房的设立,早产儿的成活率逐渐上升。但早产儿较正常的新生儿存在身体发育上的缺陷,并发症如身体、智力发育异常的发生率较高。为维持早产儿的正常生长发育,改善预后,采取必要的早期护理干预手段,改善其生长发育状况,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的热点。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7月对20例极低体重的早产儿实施综合性护理,显著促进了早产儿的生长发育,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0例早产儿,其中男24例,女16例,均为呼吸暂停、轻度窒息、颅内出血、宫内感染、贫血的患儿。孕周29~33,平均31.31±0.89周,出生体重1.0~1.5kg,平均1.32±0.25kg,剖宫产12例,阴道分娩28例。早产的原因:胎位异常10例,胎膜早破8例,宫内窘迫6例,妊高征6例,安胎失败4例,先兆子痫4例,瘢痕子宫2例。1 min Apger评分3~7分22例,>7分18例。将该组早产儿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早产儿在一般资料方面无统计下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早产儿常规护理,包括:保暖护理、喂养护理、病情监护、皮肤护理及预防感染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性护理手段,具体措施如下: 1.2.1 改良管饲护理 在传统鼻饲法的基础上,选择把注射器活塞拔出来,牛奶倒入针筒内,让牛奶由于重力作用自动缓慢下流,每3 h一次,奶量以20 ml /(kg?d)开始,达到匀速缓慢的效果,在开始鼻饲喂养同时均进行部分外周静脉营养,逐渐过渡到完全肠道内营养。经常观察患儿管饲期间胃肠耐受情况,注意有无呕吐、腹胀、腹泻、明显胃潴留现象。 1.2.2 抚触护理 抚触者用强生润肤油润滑双手,采用改良式抚触法即按先俯卧位抚触早产儿背部、臀部再侧卧位抚触四肢,最后仰卧位抚触头部、胸部、腹部[1],动作轻柔,力度适宜,室温保持在30~34℃,湿度55%~60%为宜;2次/d,15~20 min/次。 1.2.3 鸟巢式护理 将温箱置于相对安静的病室,将灯光调暗,温箱外壁罩上深色床单,只留前壁便于观察病情患儿睡于温箱内毛垫或水床垫上,颈下垫上一小块毛巾,抬高头颈部2~3 cm,仰卧或侧卧位,选材优质的棉布,剪裁呈长条状,每条长约150cm、宽为25cm,用大毛巾卷放在躯体四周,紧贴住患儿的背部、臀部,并绕过患儿的腹部、上肢外侧、会阴,围成巢状,适当控制肢体活动[2],每4~6h给予抚摸、交换姿势,定时播放悦耳轻音乐。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的出生体重的恢复时间、住院期间的并发症(吸入性肺炎、误吸、腹泻、腹胀、呕吐等)、喂养耐受的例数、住暖箱的时间。若患儿出现以上情况认为喂养不耐受:⑴胃内有胆汁或咖啡样物质;⑵呕吐、腹胀,24h腹围增加>1.5cm伴有肠型;⑶24h胃残余量超过喂养总量的1/4或胃残余量超过上次喂养量的1/3或持续喂养时超过1h的量;⑷频繁呼吸暂停或心动过缓(心率<80次);⑸粪便隐血阳性。 1.4 统计学处理 以频数表示计数资料,用(x-±s)表示计量资料,计量资料比较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的出生体重恢复时间、并发症、喂养不耐受的例数、住暖箱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早产儿护理效果比较 组别例数出生体重恢复时间(d) 并发症(%) 喂养不耐受 (%) 住暖箱时间(d) 观察组 20 8.4±1.8﹡ 1(5.0) ﹡ 8(40.0) ﹡ 14.5±2.2﹡ 对照组 20 10.2±2.5 4(20.0) 15(75.0) 21.8±3.6 注:组间比较,﹡P<0.05 3 讨论 随着新生儿医学进步,医疗条件日臻完善,极大提高早产儿存活率。但早产极低体重儿属于高危患儿,该类患儿各系统脏器功能发育较差,会出现各种并发症,迁延不愈甚至可导致死亡[3]。极低体重早产儿的护理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临床上关注的焦点。本研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另采取改良管饲护理、抚触护理、鸟巢式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其中改良管饲法可帮助患儿顺利的度过喂养关,促进了奶量摄入,且由于重力作用自动缓慢下流,从而可以达到匀速缓慢的效果,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抚触护理可增加迷走神经的兴奋性,促进食物吸收的激素如促胃液素、胰岛素等分泌增加,增加摄奶量,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另一方面,抚触时皮肤感觉器将刺激传导至中枢神经系

低体重出生儿十大问题

低体重出生儿十大问题 凡婴儿出生体重不足2 500 g者均称之为低出生体重儿(low birth weight infant,LBW),包括早产儿、胎龄在37~42周的足月小样儿和胎龄在42周以上胎盘功能不全的过期产儿。早产儿是指胎龄<37周的婴儿,小于胎龄儿(SGA)是指出生体重低于同龄正常体重值的二个标准差或< 10个百分位。出生体重<1 500 g者称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VLBW),<1 000 g则称超低出生体重儿。我国低体重儿出生率为4.75%~8.5%。 早产儿死亡率占围产死亡的51.8%,SGA为8.3%。低体重儿死亡率在我国婴儿死亡率中占重要地位,故降低其死亡率对婴儿死亡率的下降起重要作用。早产儿主要是孕期不足,各器官形态及生理功能未成熟,生活力弱,多在子宫内发育正常。SGA多因宫内慢性缺氧引起胎儿营养不良或生长障碍。 低体重儿在临床上会出现多种问题,综合归纳为十大问题。若能预防其发生或及早发现和正确处理则可提高低体重儿的存活率及减少后遗症。现分别简述如下: 一、保暖 早产儿体温调节中枢不成熟,SGA的调节功能虽较早产儿好,但因体表面积大,皮下脂肪少,散热快,糖原贮存少易耗尽,均需注意保暖。胎儿是通过母体调节体温,出生后环境温度对其体温影响大,当环境温度下降时,人体通过增加代谢、氧消耗维持正常体温。当体内能量耗尽时,体温随环境温度下降而下降,可导致寒冷损伤发生硬肿,严重则肺出血而死亡。新生儿寒冷所致硬肿症与产房温度及暴露时间过长有关,暴露10分钟则发病率明显增加。低体重儿应置于其代谢及氧消耗最低的环境温度中(即称之为"中性温度"的环境温度)可有效地降低其死亡率。 产房温度应保持24~26℃,湿度55%~56%,小儿娩出前应将辅射热暖箱预热或毛巾、棉毯预热,出生后迅速将全身擦干,尤其保持头部干燥,尽量不让小儿裸露,转运时要保暖。体重在2 000 g以下的婴儿应置于暖箱内。为保持暖箱温度恒定,各种操作尽量在暖箱内进行;若须离开暖箱,则应在有其他热源下操作。当小儿体重达2 000 g时,先将暖箱电源切断,在暖箱内观察小儿体温稳定后方可出暖箱,体温多保持肛门37℃为准,皮肤温度为36.5~37.5℃。 低出生体重儿的中性温度一般在32--36℃,暖箱湿度为55%--65%,温度为: 体重在1501--2000g者箱温30--32℃;体重1001—1500g暖箱温度在32--34℃;<1000g者暖箱温度在34--36℃。 二、呼吸管理 早产儿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缺乏,容易出现呼吸暂停和肺透明膜病(HM D)。SGA多有胎盘功能不良所致慢性缺氧,易发生宫内窘迫、生后窒息、羊水或胎粪吸入、气胸等。胎儿娩出应吸净口鼻腔内的粘液,监测呼吸、心率、血气及胸片。血气保持动脉氧分压在50~80 mmHg(1 mmHg=0.133kPa)之间,无需常规吸氧,仅在发绀及呼吸困难时给氧,氧浓度<40%为宜。如氧浓度过高,吸氧时间过长,早产儿易发生氧中毒,可引起眼的晶体后纤维增生症而失明,肺部可导致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亦有报告引起脑损伤者;此外,供氧过多还可使红细胞易破坏,而促使生理性黄疸及生理性贫血加重。孕妇在分娩前24~48小时静脉用糖皮质激素可明显降低HMD的发生。早产儿生后给PS可防止或减轻HMD。若出现缺氧,可用鼻导管、面罩或头罩给氧,需要时用鼻塞持续正压给氧(CPAP)或机械通气。呼吸暂停用氨茶碱,首次

早产儿考试题

新生儿科考核试题 一、填空题 1、胎龄在(37足周以前)出生的活产婴儿称为(早产儿或未成熟儿)。其出生体重大部分在(2500g以下),头围在33cm以下。其器官功能和适应能力较足月儿为差者,仍应给予早产儿特殊护理。凡因胎盘功能不足等因素而出生体重减轻到该胎龄正常体重第10百分位以下或较平均数低两个标准差以下者称为(小于胎龄儿)(小样儿,成熟不良儿)。亦把出生体重(2500g以下)的统称为低体重儿,把出生体重低于1500g者称为(极低体重儿0,其中都包括早产儿和小于胎龄者。 2、早产儿病因1)1.妊娠高血压综合征。2)早期破水、胎盘早期剥离或前置胎盘。 3)3.多胎妊娠或羊水过多4)急性传染病伴有高热。5.贫血及严重的溶血病。激烈情感波动或过劳。.子宫肿瘤子宫内膜炎及子宫颈口松弛 3、临床表现.体温调节困难且不稳定利用其产热的作用受到限制,肌肉少,张力低,常发生(体温过低)亦容易发生(体温过高)抵抗力弱对各种感染的(抵抗力极弱),即使轻微的感染可酿成(败血症)等严重后果。早产儿的呼吸快而浅,并且常有(不规则间歇呼吸或呼吸暂停)。哭声很小,常见青紫。早产儿(吮奶及吞咽能力)均弱,贲门括约肌松弛,易致呛咳,吐、泻及腹胀。当外伤、缺氧、感染、凝血机转受碍,往往易出血而且较重。脑部血管尤易受伤而出血。有时亦可出现原因不明的(肺出血)。早产儿对胆红素的结合和排泄不好,其(生理性黄疸)维持的时间较足月儿为长,而且较重。.由于早产儿的肝脏不成熟,肝功能不全,凝血酶原第Ⅴ因子、第Ⅶ因子、第Ⅹ因子等均较足月儿为低,故凝血机制不健全,容易(出血)。使肝糖原变成血糖的功能减低,因而在饥饿时血糖易于过低而发生(休克)。合成蛋白质的功能不好,可因(血浆蛋白低下)而形成(水肿)。由于肾小球、肾小管不成熟,肾小球滤过率低,尿素、氯、钾、磷的清除率也低,蛋白尿较为多见。早产儿出生后体重下降较剧,并且易因感染、呕吐、腹泻和环境温度的改变而导致(酸碱平衡失调)。 4、并发症约7%的早产儿发生(脑室内出血)(IVH)或(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而达50%。往往有(贫血现象)。由于早产儿铁的储存不足,出生后1个月以后血清铁量急剧下降。发育太快,需要血量增加,但造血功能较差,未能赶上体重增加的速度。.它与低蛋白血症、缺氧、低血糖、感染等有关,特别由于肝缺少葡萄糖醛酸转化酶,形成能排泄的结合胆红素的功能低下所致。早产儿体温调节功能差,体表面积相对地大,皮肤较薄,血管丰富,易于散热,而棕色脂肪的量又少等因素易患(硬肿症)。吸入高浓度的氧,可使动脉血氧张力上升到13.3kPa(10mmHg)以上,视网膜血管因此发生痉挛,导致视网膜缺血损伤,引起(纤维组织增生而失明)。对早产儿必须用氧时,要注意适当的(氧浓度和用氧时间。)

极低出生体重儿不同胎龄临床并发症分析

极低出生体重儿不同胎龄临床并发症分析 发表时间:2019-12-06T09:09:02.117Z 来源:《医师在线》2019年20期作者:陈咏琦[导读] 探讨极地出生体重儿不同胎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极地出生体重儿不同胎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并对两年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级2018年收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临床资料,按不同胎龄进行分组并进行比较。结果:2016年VLBW胎龄越小,其RDS、ROP、感染性肺炎、CLD、肺出血的发生率更高,需要输血治疗的贫血的比率更高;2018年VLBW胎龄越小,其RDS、ROP、CLD、需要输血治疗的贫血 的发生率更高;2018年感染性肺炎发生率较2016年减少(P<0.05)。结论:胎龄越小,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越高,因此需加强围产期保健工作,减少小胎龄的发生;对于已经出生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加强早产儿管理及感染控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关键词】胎龄;极低出生体重儿;并发症早产儿是围产医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随着新生儿技术及围产医学的快速发展,收治的早产儿数量逐步增加,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VLBW)的存活率也逐步增加。全球每年有1500万例早产儿,每年有超过100万例死于早产儿并发症,我国早产儿发生率为7.1%,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庞大,早产儿发病数量居世界第二,美国和欧洲的早产儿发生率分别为12%-13%、5%-9%[1,2]。但由于极低出生体重儿各器官发育不成熟,常伴随各种并发症,影响其预后及生存质量。为早产儿治疗及护理提供依据,我们比较了两年的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常见并发症,并进行总结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了我院2016年及2018年收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排除了生后不久因无床转院的婴儿。其中2016年VLBW共171例,男83例(48.53%),女88例(51.46),平均胎龄(29.89±1.83)周,平均出生体重(1221.02±209.69)g,1分钟Apgar评分(8.05±2.21)分,5分钟Apgar评分(9.27±1.36)分。≤27周13例(7.60%),28周30例(17.54%),29周28例(16.37%),30周41例(23.98%),31周30例(17.54%),32周15例(8.77%),≥33周14例(8.18%)。2018年共VLBW共191例,男95例(49.73%),女96例(50.26%),平均胎龄(29.56±2.18)周,平均出生体重(1222.14±217.46)g,1分钟Apgar评分(8.14±2.10)分,5分钟Apgar评分(9.28±1.10)分。≤27周36例(18.85%),28周24例(12.57%),29周38例(19.90%),30周36例(18.85%),31周18例(9.42%),32周20例(10.47%),≥33周19例(9.95%)。 1.2 并发症的判断标准 (1)慢性肺疾病(CLD):生后28天需要吸氧。(2)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由眼科医院专科医生每周至我院进行ROP筛查诊断,早产儿生后4周或校正胎龄满32周开始筛查,若为阴性每2周复查一次,阳性每周复查一次。(3)脑室内出血(IVH):头颅超声检查发现脑室内出血伴或不伴有脑室扩大。(4)新生儿坏死小肠结肠炎(NEC):全身感染症状伴有消化道症状,经腹部X线平片诊断。(5)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生后进行性呼吸困难,经胸部X线平片诊断。(6)感染性肺炎:呼吸系统症状,根据胸部X片及病原学检查诊断。(7)输血:参考Strauss提出的早产儿输血指征。 1.3 统计学分析 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2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 2016年与2018年VLBW的胎龄、出生体重、1-5分钟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2016年VLBW胎龄越小,其RDS、ROP、感染性肺炎、CLD、肺出血的发生率更高,需要输血治疗的贫血的比率更高(P<0.05),见表1。2018年VLBW胎龄越小,其RDS、ROP、CLD、需要输血治疗的贫血的发生率更高(P<0.05),见表2。2018年感染性肺炎发生率较2016年减少(P<0.05),NEC较2016年增加(P<0.05),ROP、肺出血、CLD、RDS、需输血治疗的贫血、脑室内出血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 表1 2016年VLBW不同胎龄并发症 [n(%)]

极低体重儿常见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极低体重儿常见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极低体重儿并发症护理 极低体重儿是指胎儿出生1h体重在1500g以下,胎龄<32周的活产新生儿。由于早产儿各器官发育不完善及生理功能未成熟,出生后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及抗病能力均比足月儿差、且胎龄越小,体重越低,出现并发症及死亡的机率越高,所以临床上应认真仔细地观察有无并发症,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1 临床观察 1.1 呼吸窘迫综合征又名肺透明膜病,主要发生在早产儿,刚出生时哭声可正常,6~12h内出现呼吸困难,逐渐加重,伴呻吟,呼吸不规则,间有呼吸暂停。面色因缺氧变得灰白或青灰。 1.2 呼吸暂停是指呼吸停止超过20s,或虽然不到20s,但伴有心率减慢(<100次/min),并出现发绀、苍白、肌张力下降等。呼吸暂停是早产儿常见症状之一,发生率约为20%~30%,极低体重儿可达50%[1]。如不及时处理,长时间缺氧可引起脑损伤。呼吸暂停反复发作可导致脑缺氧损害,引起脑室周围白质软化致痉挛性瘫痪,脑干神经元受损致耳聋[2],故对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应密切

监护,一旦发生呼吸暂停应立即处理。 1.3 早产儿硬肿症多发生在冬春冷季节,胎龄越小,发病率越高。临床表现为拒乳、反应差、哭声弱、心率减慢、尿少、体温不升、肢体发凉、皮肤硬肿、颜色暗红、按之如橡皮样。 1.4 高胆红素血症因为早产儿血脑屏障通透性高,血清白蛋白含量低,以及缺氧、酸中毒等因素,极易并发高胆红素血症。表现为巩膜、黏膜及全身皮肤黄染,重者出现胆红素脑病,表现为嗜睡、反应差、原始反射减弱,继之出现高热、四肢强直、脑性尖叫、原始反射消失等,查黄疸指数256μmol/L。 1.5 颅内出血由于早产儿胚胎生发层基质有丰富的血管,在解剖上尚未发育成熟,并缺乏支架,当缺氧、静脉压升高时,易引起出血,加之肝内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合成少等原因。多在生后72h内发生。临床分3型:(1)急剧恶化型:表现为急剧加重,出现紫绀、呼吸暂停、皮肤花纹、苍白,伴有嗜睡、惊厥、肌张力增高或低下、前囟门饱满、脑性尖叫等。(2)间断恶化型:表现为起病缓慢,反复间断出现呼吸暂停、呼吸困难、不自主动作增多、痉挛、轻度抽搐、凝视、咂嘴动作等。(3)无症状型:临床无明显症状或症状轻微隐匿,凡是早产儿出现异常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或突然出现不能解释的早产儿一般状况的恶化,应立即进行头颅影响学检查以助判断。 1.6 感染由于早产儿免疫系统功能不完善,从母体中获得的抗体少,所以机体抵抗力差,易发生感染。临床缺乏典型表现,有时仅表现为面色苍白、发紫或苍灰色、呼吸急促或暂停、发热或体温不升、

早产儿、低体重儿 喂养 注意事项4

每一名早产儿都是早到的天使,愿我们的爱心能成为一双双翅膀,帮助他们再次飞翔 早产儿、低体重儿喂养注意事项 4 摘自网络、QQ群里妈妈们的经验和自己的总结 资料的最后截止日期2011年7月(孩子一岁多了,除个头有点矮外,其他的状况已经基本正常。将当时总结的资料共享到网上,供大家参考—琳琳爸) (每每想起早产、低体重、保温箱这些字眼,心总是隐隐作痛) 早产儿的吃奶问题! 宝宝吃奶有问题,多见于早产,由于早产宝宝口腔小,吸吮功能尚未健全,不易含住妈妈的乳头,又由于在住院期间已习惯吸吮橡皮奶头,不愿再吸吮妈妈乳头,甚至拒乳。 对于30-32孕周出生的宝宝,主要方法是将挤出的母乳进行鼻饲、滴管和小匙喂养,有的专家建议让宝宝吸吮妈妈的手指,诱发吸吮反射。 对于32孕周以上出生的宝宝,只要情况允许,妈妈就要抱起宝宝哺乳。要掌握正确喂养的姿势和含接姿势,即用手托住乳房,并带动含住乳头的宝宝下颏微微上抬,但要避免颈部过度伸展影响吞咽。有时要先挤一点乳汁在乳头上,鼓励宝宝吸吮。由于早产宝宝肌张力较低,易引起哽噎,妈妈也可以侧位以减慢乳汁的流速,让宝宝的咽喉部略高于乳头的位置。另外,早产宝宝的胃容量较小,注意要勤喂。每次哺乳后要竖抱一会,避免呕吐。 黄褐斑的防治 孕期保健小知识 妊娠护理与保健(1) 常见的妊娠疾病(1) 喂养期间定期测量宝宝体重,以确保早产宝宝所需的足够的营养。 每天对进行抚摸,能让健康成长。抚摸包括的内容很多,有全身搂抱、喂养、按摩、背宝宝等。 宝宝渴望母爱抚摸,需要爸妈以抚摸、拥抱和亲昵来满足,这是婴儿健康的需要,人们称之为“皮肤饥饿”。 全身搂抱 最好能让宝宝赤身裸体地靠近妈妈的胸膛,特别是,让他与妈妈的肌肤相接触,听到妈妈的心跳声,对宝宝的成长大有好处。如果妈妈同时还对宝宝说话、逗笑,这就是在对宝宝进行触觉、动觉、平衡觉、听觉、视觉的综合刺激了,也为宝宝需要外界刺激的大脑,提供了发育的营养素。 抱宝宝 美国一位婴儿学家说,当宝宝被妈妈抱在胸前时,之间就建立起一种最具安抚功能的接触——胸对胸接触。这时,宝宝不适的心境得到妈妈的最佳抚慰而趋于平静,心理饥饿得到满足。 加拿大蒙特利尔儿童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经过长期的观察发现,妈妈搂抱宝宝时间的长短对宝宝日后的智力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这就是触摸与爱抚的神奇作用。 喂养 这不仅能满足宝宝的心理需要,而且还能让宝宝饱尝母爱。在妈妈温暖的怀里,一边吮吸着母乳,一边和妈妈作眼神乃至话语的交流,这样的肌肤相亲带给宝心、舒适的感受。 抚摸 妈妈用手温柔地按摩宝宝的头部、腹部、四肢、背部等,不时和宝宝说说话儿。一般每天进行2~3次按摩。对新生宝宝,每次按摩10分钟即可,对大一点儿的宝宝,每次按摩20分钟左右。按摩最好在淋浴后或吃奶前进行。

对114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并发症分析及护理体会

对114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并发症分析及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7-06-22T17:07:26.980Z 来源:《航空军医》2017年第8期作者:吴婷 [导读] 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由于各器官发育不成熟,在生后的不同时期会出现不同系统的并发症,严重者危及生命。 (厦门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 摘要:目的分析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的主要并发症探讨护理体会。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6年9月收入我院NICU的114例VLBWI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出生体重分3组,对其并发症的发生率,转归等进行比较分析。结论对VLBWI必须密切监护加强护理,及时处理并发症,从而提高其存活率和生存质量。 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由于各器官发育不成熟,在生后的不同时期会出现不同系统的并发症,严重者危及生命。2014年1月至2016年9月,我院儿科NICU收住VLBWI ll4例。本文对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114例VLBWI,均为适于胎龄儿,其中男66例,女48例;入院年龄为生后10min~1周;胎龄26~36周,其中26~28周24例,29~32周38例,>32周52例;出生体重800~1500g,其中800~1000g10例,1250g44例,~1500g60例。 1.2 方法:本组114例按出生体重分为3组,即<1000g组、1000~1250g组、>1250g组。观察各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及时干预治疗. 1.3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运用t验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并发症的发生情况:114例VLBWI中,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RDS)39例(34.2%)其中1~Ⅱ期24例、III~Ⅳ期15例;呼吸暂停42例(36.8%)其中原发性呼吸暂停15例、继发性呼吸暂停27例;感染51例(44.7%),其中肺炎38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4例、败血症9例;高血糖30例(26.3%),主要原因为糖耐受差、感染及医源性高血糖;低体温27例(2 3.7%);贫血21例(18.4%),原因主要有感染性、生理性及医源性失血;动脉导管未闭(PDA)21例(18.4)脑室内出血(IVH)18例(15.8%)所有黄疸早产儿住院过 程中均采用蓝光照射、补充白蛋白等早期干预治疗方法,无1例出现胆红素脑病。 2.2转归及预后:114例ⅥBWI中,有9例(7.9%)院内死亡,死亡的主要原因为Ⅳ期RDS、严重感染和先天畸形;12例住院治疗不足5d,家属放弃治疗,自动出院;痊愈93例,治愈率81.6%。≤1000g的10例中,5例存活,5例死亡,死亡原因为RDS及IVH。 3.讨论 VLBWI由于组织、器官结构和功能发育不成熟熟,极易发生各种并发症,RDS、低体温、高血糖、呼吸暂停、感染、PDA、IVH等仍为VLBWI早期的常见问题。近5年来,国外VLBWI存活率达93%~98%,死亡的主要原因为RDS、感染、先天畸形、围生期窒息。国内文献报道,体重1000~1500g的早产儿存活率为89.5%,≤1000g者存活率为60%,RDS仍是死亡的首位原因[1]。本组资料显示,VLBWI 治愈率为81.6%,其中≤1000g者存活率为50%;体重越小,RDS、呼吸暂停、IVH、PDA的发病率越高(均P<0.05);而低体温、高血糖、肺炎、肺出血、败血症、NEC等并发症的发病率不同出生体重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主要并发症的治疗护理体会如下。 3.1 RDS:肺表面活性物质已成为RDS的常规治疗药物,能减少肺损伤,缩短上机时间,减少慢性肺部发疾病的发生率[2]。受经济条件的制约未能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可先予NCPAP,如病情仍加重,则改用机械通气。如无条件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宜早上呼吸机,做好呼吸道的清理,避免气漏肺损伤、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3.2 呼吸暂停:据报道约50%~70%的VLBWI出生1周内发生呼吸暂停,超低出生体重儿或胎龄<30周者呼吸暂停的发生率高达80%以上。对于胎龄<34周或出生体重≤1250g者,采用氨茶碱或枸橼酸咖啡因治疗原发性呼吸暂停[4]护理患儿时当SPO2应检查是否有呼吸暂停、心动过缓、发绀、肌张力及呼吸道梗阻等,及时给予弹足底、拍背等触觉刺激,吸痰等处理 3.3低体温:LBWI如不注意保温,易发生低体温。本组患儿入院时存在低体温27例,发生率达23.7%,大多发生在手术室、产房、院外。低体温已被证实可引起寒冷损伤,导致代谢性酸中毒、低血糖、微循环障碍、凝血机制紊乱、皮下组织硬肿等病理生理改变,严重者发生肺出血[3]。说明保暖VIBWI非常重要。但由于VLBWI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环境温度偏高又可引起其发热,故按照文献[2]的推荐设置合适的箱温,每2~4h测体温1次。及时调节箱温及湿化温度维持皮肤温度在36~36.5℃ 3.4感染:VLBWI无论是细胞免疫还是体液液免疫,都处于未成熟状态,极易发生感染,且感染时常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亦难以控制,后果严重[4]。因此,对本组患儿合理使用抗生素及给予静脉丙种球蛋白,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护理时做好手卫生,加强新生儿基础护理,积极控制院内感染。 3.5高血糖:VLBWI的基础代代谢率相对较高,需要较大量的葡萄糖持续输注以作为能量来源。但VLBWI的糖耐量较低,且受到应激或药物的影响,极易发生高血糖。由于持续或严重的高血糖可可引起呼吸暂停、大脑抑制和颅内出血,故强调微量血糖动态监测。本组患儿在生后1周内有26.3%发生过高血糖,有的血糖甚至高达15~19mmol/L需遵医嘱及时调整葡萄糖输注速度。 3.6 PDA PDA中VLBWI的发生率也较高,而且体重越小发病率越高。可使用吲哚美辛及布洛芬口服治疗,可取得良好疗效。 3.7 IVH早产儿受缺氧、酸中毒的影响,易发生IVH。IVH可出现生发基质破坏、脑室旁白质软化、脑积水等合并症,直接影响以后的脑发育。从本组病例可见,胎龄越小、体重越小,IVH的发病率越高。治疗上需加强护理,保持安静,避免患儿剧烈哭闹,做各项护理操作时集中进行。及时纠正缺氧、酸中毒,维持体内代谢平衡。[5] 总之,早产是新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更以VLBWI的死亡率为最高。因此,积极预防和合理治疗其并发症,有望进一步提高VLBWI的存活率和生存质量.

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

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6-09-30T16:04:35.900Z 来源:《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9期作者:隋美波 [导读] 我院于2012年共收治18例低出生体重儿,其中男10例女8例,早产儿11例,出生体重1200—2250g。 烟台市福山区妇幼保健院山东烟台 265500 【摘要】低出生体重儿是指孕期不足37周,出生体重低于2500g,身长不足45cm,身体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的新生儿或孕期38—42周,出生体重低于2500g的新生儿。由于低出生体重儿的身体各器官发育较差,生活能力低下,死亡率较高,所以要给予相应的特别护理以提高其存活率。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关键词】低出生体重儿;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9-216-01 1临床资料 我院于2012年共收治18例低出生体重儿,其中男10例女8例,早产儿11例,出生体重1200—2250g,死亡2例,自动出院3例,成活出院13例。 2护理体会 2.1保暖 2.1.1设专室 室温保持在24—26℃,相对湿度保持在55%—65%以防失水过多。 2.1.2暖箱保暖 箱温随体重决定。一般来说,体重越轻,胎龄越小,箱温越高。体重1501—2500g箱温30—32℃;体重1000—1500g箱温32—34℃;体重1000g以下箱温34—36℃。 2.1.3开放式辐射新生儿抢救台保暖 适用于气管插管随时进行抢救的低出生体重儿,体重在35℃以下,重度硬肿症,体温不升的低出生体重儿等。可先调温到32℃,开始打开患儿外包被,辐射台的体重探头必须紧贴新生儿的腹部皮肤,使传感器上不能有布类等任何物品遮盖,否则会出现超温报警,这样患儿可直接大面积接受辐射保暖便于治疗[1]。 2.2呼吸管理 2.2.1针对呼吸暂停,可给予轻弹足底和抚摸脊背的良性刺激,有缺氧症状者,可采用低流量间断给氧,一旦症状改善立即停用,以防发生养病并发症。 2.2.2易患吸入性肺炎或反流引起窒息者,应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患儿取侧卧,头偏向一侧,适当垫高肩部,严密观察,以防呕吐物抢入呼吸道引起窒息。 2.3合理喂养 低体重儿的基础代谢率高,热量需要的多,早期喂养可预防低血糖。喂养方法有以下几种: 2.3.1母乳喂养 有觅食反应,吸吮能力强的婴儿可让其直接吸食母乳。护理人员帮助母亲取坐位或侧卧位,婴儿面向母亲,并且身体呈一条直线,在婴儿张开嘴的瞬间,把乳头塞入婴儿的嘴中,吸入大部分乳晕,进行有效的吸吮,按需哺乳,时间不定。 2.3.2鼻饲管或滴管喂养 一般情况差,没有吸吮能力的低体重儿可上鼻饲管喂养;吸吮能力较差,可用滴管喂养,把母亲的乳汁挤到小杯内,用滴管吸入后一滴一滴缓慢滴入低体重儿口内,儿头稍抬高,偏向一侧,防止将奶吸入气管。出生体重<1000g,婴儿每小时喂1次,出生体重1000—1500g,婴儿每1.5小时喂1次,体重1501—2500g婴儿每2小时喂1次,稳定在每天增长20—30g为宜,对24h摄入热量、水分及大小便做好详细记录,以便分析调整。 2.4预防出血 低体重儿维生素K储备不足,血中凝血酶原不足,已引起出血,所以低体重儿出生后立即注射维生素K15mg,每日1次,连用3天。 2.5预防感染及合并症 因低出生体重儿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抵抗力差,极易发生感染,做好日常消毒工作十分重要。低出生体重儿室内一切用物需与普通新生儿分开,如体重低于1000g所用物如布类,需高压消毒。操作前护士泡手并换隔离服入室。护理人员要定期做鼻咽液培养,感染及带菌者应调离岗位。 2.6病情观察 低出生体重儿病情变化快,患儿的生命体征、进食情况、精神反应、哭声、面色、皮肤颜色、肢体末梢的温度及大小便情况。注意观察黄疸出现的时间和程度,及时报告医生。在输液过程中,使用推注式输液泵,严格控制补液速度,定时观察并记录,防止医源性高血糖、低血糖的发生[2]。 2.7低出生体重儿出箱条件 待体重增至2500g以上,室温维持在24℃时,于不加热的暖箱中,亦能维持体温正常,并吃奶良好,体重维持上升者可出箱。但出箱后仍应密切注意体温、体重、吃奶等情况。 3小结 低出生体重儿的喂养是一项细致、复杂的工作,稍有不慎即可导致喂养失败,甚至导致患儿死亡,因此要求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认真的精神,要有耐心、细心、爱心、关心,通过护理人员从喂养的各个环节加强管理,注重喂养期间病情观察异常情况的处理以及

低出生体重儿管理常规

低出生体重儿管理常规 一、管理对象: 低出生体重儿是指出生体重在2500g以下者,其中出生体重低于1500g 者称为极低体重儿。低出生体重儿包括早产儿和小于胎龄儿。 1.早产儿是指胎龄满28周至未满37周、出生体重小于2500g身长小于46cm的活产新生儿。 2.小于胎龄儿(即足月小样儿)是指胎龄已满37周,但体重低于2500g 或出生体重在第十百分位以下的活产新生儿。 二、管理目的 对辖区内低出生体重儿进行生长发育监测。了解和掌握低出生体重儿的喂养、护理和生长发育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分析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科学的育儿宣教及护理指导,以促进低出生体重儿的身心健康,提高其成活率,减少发病率,降低死亡率。 三、管理常规 1.访视:除按新生儿访视常规外,要求进行个案管理,由专人访视。 访视次数:接到出院报告后在3天内作第一次家庭访视,访视次数应根据低出生体重儿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每7-10天访视一次,访视到体重达3000克(3公斤)为止。

2.访视内容:除按新生儿访视常规外,应着重指导保暖、喂养、护理和预防感染等四方面的内容。 (1)注意保暖:室温应维持在20~25℃之间。注意指导家长正确使用热水袋,通常将热水袋用毛巾包好,放于棉被的外面,可置于婴儿的两侧或足的下端,并按时更换热水,保持热水袋的温度恒定,以不烫手为宜。 (2)喂养:提倡母乳喂养。如果吸吮能力强者可按正常新生儿的喂养方法进行,对于经常呛奶的,可用吸奶器吸出母乳放置在消毒过的容器中,用滴管喂养,每小时一次,每昼夜不少于10次。 人工喂养者,出生10天内的新生儿,配方奶量按下列公式计算: 一日总量=体重(g)×(出生天数+10)÷100(ml) 出生10天后的早产儿,配方奶量按下列公式计算: 一日总量=体重(g)×1/5(ml) (3)护理: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尤其应注意眼、口、鼻、脐及臀部、皮肤皱折处的清洁。要指导家长随时注意观察小儿的精神、面色、呼吸、体温、哭声、情绪、吸吮能力、大小便、皮肤的颜色及软硬度。如有异常要及时与社区医生联系或去医院诊治。 (4)预防感染:指导家长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和清洁,婴儿用具要专用并注意及时消毒,婴儿的衣服和尿布要柔软清洁,母亲在哺乳护理前用肥皂洗手、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的营养管理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的营养管理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福建省妇儿医院 儿童保健科葛品 一、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定义及发生率: 早产:出生胎龄<37周;低出生体重:出生体重<2500克。 早产儿发生率:10%。 二、为什么强调出院后喂养? 出现了宫外生长发育迟缓(EUGR) EUGR定义:新生儿出院后体重、身高或头围低于同胎龄的第10百分位。 三、EUGR预后 微量营养素缺乏、感染、慢性疾病、认知功能障碍、生长迟缓。 四、营养学新进展 1、营养程序化 在发育的关键或敏感期的营养状况将对机体或器官功能产生长期乃至终生的影响。——英国营养学专家Lucas(1991年): 2、营养银行 儿童期早期(特别是生后第一年内:包括胎儿、新生儿、婴儿是营养程序化的关键时期) 给予均衡、充足的营养素,使得机体对营养物质的调节和控制模式达到正常的生理水平,并且可以保证年长期、青少年期,甚至于中老年期营养素的丢失在正常的水平和速率,防止提前出现一些年龄组不该出现的疾病,这就相当于在银行里存了钱,等到需要钱的时候,你可以用提出钱来使用,称为“营养银行”。 五、早产儿的营养需求 1、早产儿的营养素的储存有限,孕期最后3个月中,营养物质向胎儿转运, 积累的速度很高,胎儿生长速度很快。早产儿营养需求增加而器官发育不成熟,使得早产儿通过膳食摄入的营养素难以满足其达到宫内生长速度时所需求的摄入量。

2、早产儿对营养需求更高,特别是能量、蛋白质、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锌、 铁和硒。、 3、出生时,婴儿的胎龄会影响其营养状况,出生后,乳制品(母乳和/或婴儿配 方奶粉)的数量睡类型、母乳营养补充剂和/或早产儿配方奶粉,以及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的使用,都会进一步影响早产儿的营养进程,影响婴儿的营养状况,一些早产儿还同时患有内科疾病,如慢性肺部疾病,这些疾病进一步增加其营养需要量。 六、追赶性生长 1、去除疾病等影响生长的不利因素,给予充足的营养之后,他们以超过相应 月龄的正常速度加快生长,以回复到原有的生长轨道上来。 ?“时间窗”短; ?发生于出生后2~3年内; ?VLBW和ELBW早产儿可能需要更长时间“追赶生长”; ?如在生后早期末达到“追赶生长”,以后追赶的机会减少; ?“追赶生长”关键期:头围在生后第一年,身高在生后3年内。 2、早期快速生长对健康的影响 ?早期快速生长与后期发生高血压有关。 ?对足月小样儿的随机对照形容 ?营养强化配方较标准配方蛋白质高28% ?营养强化配方喂养儿较标准配方喂养儿舒张压高3.5mmHg,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 3、早期快速生长对健康的影响“关键期” ?健康单胎足月儿研究 ?出生后0~6月体重快速生长与后期FM相关 ?出生后0~3月体重快速生长与后期FM、BMI相关。 ?临床意义:早期营养干预。 七、早产儿营养管理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住院期间的喂养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院以后的喂养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建议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建议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在婴儿和儿童期是生长迟缓、感染性疾病和发育落后的高风险人群,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出院后科学的营养管理不仅关系到早产儿的体格生长,而且影响神经系统发育,与成年期慢性疾病相关。 基本概念 1早产儿校正年龄 早产儿体格生长的评价应根据校正年龄,即以胎龄40周(预产期)为起点计算校正后的生理年龄,计算方法为:校正月龄=实际月龄-早产周数,早产周数=足月胎龄(40W)-出生胎龄。 举例如下:某胎龄32周早产儿,如果实际年龄为生后3月龄;早产周数=足月胎龄-出生胎龄,即:40周-32周=8周(2个月);校正月龄=实际月龄-早产周数,即:3个月(12周)-2个月(8周) =1个月(4周)。该早产儿校正月龄为1个月,评价该3月龄的早产儿时应与1月龄正常婴儿的生长标准来进行比较。 一般情况下,评价早产儿生长时应校正年龄至2岁,小于28周早产儿可校正至3岁。 2早产儿追赶生长

一般认为充分发挥早产儿个体的生长潜力,各项体格发育指标都匀称增长,包括体重、身长和头围,适于胎龄早产儿达到校正月(年)龄的第25百分位(P25)~P50、小于胎龄早产儿>P10应视为追赶生长比较满意。早产儿追赶生长的最佳时期是生后第1年,尤其是前6个月。第1年是早产儿脑发育的关键期,追赶生长直接关系到早产儿神经系统发育。如出院后喂养得当、有充足均衡的营养摄入、无严重疾病因素影响,大多数适于胎龄的早产儿能在1~2年内追赶上同年龄的婴幼儿。 3早产儿出院时营养风险程度的分类(略)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方案(图1) 图1 早产儿出院后喂养指导流程图

如何照顾好早产儿、低体重儿

早产儿、低体重儿 早产儿非常可爱。虽然他那娇弱的小身躯令人同情,可那双亮晶晶的眼睛又会让人觉得这个小生命是如此神奇而美好。 可是,早产儿的妈妈往往会担心照顾不好自己的宝宝。比如说,在早产儿出院的时候,护士会教妈妈如何给宝宝洗澡。可在实际操作时,如果妈妈用力稍微小了,宝宝就会滑到水里,而如果抓得太紧,宝宝又会吓得全身乱动。 医学上将10个月的妊娠期计为40周,称37足周以前出生的婴儿为早产儿。以前,由于医疗水平不够发达,大部分10个足月以前出生的婴儿都处于危险状态。而近20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人们已经不太担心那些在35周以后出生的早产儿了。也就是说,以前让人们担心的“不足月的宝宝”如果在现在出生,大多能够存活并正常发育。当然,如果宝宝的呼吸系统或脑部存在特殊的疾病,就另当别论了。 被诊断为低体重儿的婴儿和早产儿是有区别的。低体重儿是指出生时体重过低、体重与胎龄不相符的婴儿。妊娠40周、出生体重低于千克,妊娠38周、出生体重低于千克,妊娠36周、出生体重低于千克的低体重儿和早产儿一样,都有发育迟缓的危险。 一个妊娠36周、出生体重为千克的宝宝在5个月大的时候被父母带到了我们的检查室。跟出生时比起来,宝宝的体重增加了不少,而且他很聪敏、不认生。虽然目前他还不会自己翻身,但毕竟早出生了1个月,现在也就算4个月大,所以还可以再观察1个月左右。 我把玩具放在宝宝的胸膛上,对此他的反应很强烈。他睁大眼睛、张大嘴巴,手指也伸直了,但他的手臂只会乱动,而无法伸向玩具。接着,我给宝宝翻了个身,结果不出所料,他因为无法支撑起上半身,又不愿意趴着,开始闹脾气了。 对未满12个月、没有健康问题的宝宝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背部肌肉僵硬。那些5个月大时来接受检查的早产儿虽然体重增加了不少,但身体像一段木头一样,只要将他竖着放下,他就能站立住。看到宝宝能站立,妈妈往往就以为宝宝走路会比较早,可实际上宝宝连翻身都还不会呢。就算把玩具放在宝宝的胸膛上,他的手臂也会因为背部肌肉僵硬而无法向前伸,根本抓不住玩具。 足月的宝宝出生的时候身体是蜷缩的,与此相反,早产儿出生时身体便已经伸展开了。在住院期间,宝宝需要躺着接受各种各样的治疗,出院回到家,小心谨慎的妈妈也只会让宝宝平躺着。这样下去,宝宝的背部肌肉只受到使之僵硬的刺激,于是5个月左右的时候,他的身体就会像木块一样僵硬。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确定早产的原因,而妈妈们总是倾向于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觉得是自己在怀孕期间没有为宝宝提供足够的营养或者没有做好胎教。由于有这种自责心理,妈妈会想方设法地补偿宝宝,只要宝宝看上去稍有不舒服或感觉吃力,妈妈就会让宝宝保持舒服的姿势,这样宝宝就会一直平躺着,没有趴着的机会。 有时我会见到脾气特别大的早产儿。如果是面对足月出生的宝宝,父母还能比较理性地制止宝宝发脾气的行为,但面对柔弱的早产儿,父母想要狠下心来就不那么容易了。妈妈一听到早产儿宝宝的哭声,马上就会把他抱起来,而且抱早产儿也相对比较轻松,因此很多早产儿都是被抱着养到5个月大的。和足月宝宝的妈妈相比,早产儿的妈妈对宝宝的态度更加小心谨慎,讲故事或哄逗也比较少,因此宝宝接受的刺激也相对地少了很多。 早产儿和低体重儿很容易出现发育迟缓,因此,从住院期间开始,父母就要通过适当的刺激减少会导致宝宝发育迟缓的因素。如果父母的态度过分谨慎,将不能充分给予宝宝必要的刺激,所以在给予宝宝温和的听觉刺激的同时,父母也要周期性地给予宝宝全新的视觉刺激,并利用宝宝醒着的时间让他趴着,这样才能促进宝宝的运动发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