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白先勇笔下的女性形象
白先勇小说中女性视角1

浅谈白先勇小说中女性视角摘要:白先勇先生小说中的女性角色不可谓不经典塑,他的小说带有一种独到的女性视角,这种视角表现出一种对于女性的关爱与怜悯。
从书面语言的表现形式来看,白先勇先生的女性视角表更加偏重对于心理与细节的描写,女性同胞坎坷的命运在这种女性视觉下表现的淋漓尽致。
先生认为女性是独立存在的,是与男性平等共存的,而不是作为男性的附属产物存在,是把女性当作“人”来刻画的。
有许多原因促成了这种独到的白先勇式女性视角。
白先勇式女性视角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他早年与众不同的成长经历和他与同性相爱的感情经历,再融合了传统中国文化中细腻情感的熏陶和其他很多方面原因最终交融勾连出独特的小说叙述形式。
白先勇先生通过女性视角通过描绘一个个活灵活现散发出独特艺术魅力的的角色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形象生动的女性世界。
关键词:白先勇女性视角女性世界Abstract: Plastic Mr. Bai Xianyong novels female characters may not classic, his novels with a unique female perspective, this perspective showed a for feminine care and compassion.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form of expression of the written language, Mr. Bai Xianyong "female perspective table even more emphasis to the psychology and the details of the description, female compatriots twists of fate in the female visual performance incisively and vividly. That is independent of the presence of women is equality with men the coexistence of, and not as male accessory products is the women as" human "to describe the. There are many reasons contribute to this unique Bai Xianyong's female perspective. First white The root cause of the formation of Yong female perspective is his early unique growth experience and his feelings with same-sex love experience, re integr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the delicate emotional edification and many other reasons eventually blend hook is connected with a unique narrative forms. Bai Xianyong Mr. through female perspective by depicting one vivid exudes a unique artistic charm of the character as we presented a vivid image of women in the world.Key words: Bai Xianyong's female perspective female world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Abstract (2)Key words (2)一、白先勇式女性视角的表现 (4)(一)留学生(李彤、黄凤仙)——飘零在西方的中国浮萍 (5)(二)交际花(尹雪艳、金大班)——灵魂出走的行尸走肉 (6)(三)姨太太(钱夫人,朱青)——徘徊在今昔之间的游魂 (6)(四)底层女性(娟娟、玉卿嫂)——挣扎在爱痛边缘 (6)二、白先勇女性视角中的奇特世界 (7)(一)悲惨的女性命运 (7)(二)压抑的女性欲望 (7)(三)颠倒的男女格局 (8)三、女性视角形成的原因 (8)(一)“我本是女娇娃,不是男儿郎” (8)(二)乱世离歌的哀恸 (9)(三)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9)四、结语 (9)参考文献 (10)自从1958年踏入文坛起,现代文学史中的重要地位一直被白先勇小说占据着。
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尹雪艳人物形象

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尹雪艳人物形象发布时间:2021-04-26T11:17:29.773Z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5月下作者:钟丛敏[导读] 尹雪艳是白先勇创造的经典女性人物,从一个舞女到官太太最后成为台北的高级交际花。
尹雪艳步步为营,努力经营自己的人生。
她是男权社会中男性欲望的猎物,也是父权制的挑衅者,更是一个具有女性自我救赎精神的落难者。
四川成都西华大学钟丛敏 610039摘要:尹雪艳是白先勇创造的经典女性人物,从一个舞女到官太太最后成为台北的高级交际花。
尹雪艳步步为营,努力经营自己的人生。
她是男权社会中男性欲望的猎物,也是父权制的挑衅者,更是一个具有女性自我救赎精神的落难者。
关键词:女性主义;尹雪艳女权主义批评是在女权主义思潮影响下,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在西方文学艺术创作与批评领域的一种批评方法,旨在建构支撑“女性写作”和“女性论述”的“女性话语”。
女性读者应当以“女性”的角色来解读作品。
白先勇关注女性命运和生存处境“他写女人,远比写男人,更细腻、更生动。
”。
他笔下的女性人物涵盖社会的各个阶层和职业。
尹雪艳是当中最具争议、最特殊以及最为迷人的女性人物。
人们往往注意她“妖孽”的一面,而忽视了尹雪艳这个人物体现的女性主义。
一、被捕猎的对象在男性的绝对的主导地位下,女性被迫服从男性将自己视为客体看待,不断形塑自身以被动的姿态等待男性的青睐。
“社会本身要求女人把自己看成一个肉欲对象……以便当做猎物献给男性的欲望。
”在一个女人被视为猎物的社会中,作为高级交际花的欢场女子,尹雪艳不过是一个更具魅力的猎物。
上海十里洋场的男士们对尹雪艳的追逐,更多是一种对物件的追求。
传出尹雪艳命犯白虎的谣言后非但没有让那些男性对她敬而远之,反而激起了男性的好奇心,都想“闯闯这颗红遍了黄浦滩的煞星儿”。
明知尹雪艳享着重煞的令誉,却依然以身犯险,不只是因为尹雪艳足够美丽。
更是因为男性的“冒险精神”,想要证明自己比其他的男性更有勇气,不惧怕所谓的煞气。
水晶球里的女人

水晶球里的女人内容提要本文浅析白先勇先生笔下的女性,虽然他是个同性恋,但是,特殊的生活背景和经历,使他有着不同的女性观。
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来理解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关键词女人形象悲剧女人如水,但,在有烈日,有狂风暴雨的天幕下,要看清女人。
那就到水晶球里超越时间和空间,去凝视她们。
白先勇先生曾说:“妇女是我挖不尽的宝藏。
” [1] 在作品里,他塑造了许多各种命运和年龄的女性形象。
如:钱夫人(《游园惊梦》)、华夫人(《秋思》)这些贵妇人;朱青(《一把青》)、金大班(《金大班的最后一夜》)尹雪艳(《永远的尹雪艳》)这些风尘女子;罗伯娘、顺恩嫂(《思旧赋》)玉卿嫂(《玉卿嫂》)这些杂役仆佣等等。
形形色色,栩栩如生,直到看得我心碎,看得我心痛!(一)红白格子里的女人白先勇把自己对大陆思念,对台湾的思考,对旅居海外的感受串成一条“悠悠的念珠” 。
[2] 而这念珠蕴含了独特的意味,跳进红白格子里,每一颗都代表一个女人!在《谪仙记》里,李彤的美丽被框在火红的格子里,骄傲又卑微。
“李彤穿了一条紫红色的短裤子”,去马场赌马;“她穿了一身红云纱的晚礼服”,和周大庆旋飞于舞场;她的疲惫也是红色的,“李彤半仰着面,头发差不多歪跌到肩上来了。
她两手挂在扶手上,几根修长的手指好像脱了骨一般十分疲软的悬着,她那一袭绛红的长裙差不多拖跌到地上,在灯光下颜色陈旧,好像裹了一条旧绒线毯似的……”而就是她的名字“李彤”也像一团火一样燃烧着。
红色渲染了她的艳丽和火辣,但是,同样的,红的鲜血是腥的,很痛苦很孤独。
曾几何时的显赫随事逝变,让这个精灵变得扭曲。
她用狂放来麻醉自己,她用“火”来埋葬自己。
在《永远的尹雪艳》中,尹雪艳如其名“雪”——白。
她曾是上海百乐门舞厅的高级舞女,到台湾后仍在她富丽堂皇的尹公馆中与国民党遗老俊少达官显贵们纠缠周旋。
白先勇虽不是画家,但是在这里,他用白色调料来抹染了尹雪艳的冷艳、高雅、阴柔。
“她有一身雪白的肌肤”,“在台北仍旧穿一身蝉翼纱的素白旗袍。
白先勇描写欢场女子背后的意义

白先勇描写欢场女子背后的意义欢场女子作为白先勇小说中一个重要的描写对象,背后寓意丰富、意味深远。
她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既有社会角色的抹煞,又可被视为凤凰涅槃的象征。
首先,欢场女子在小说中代表了失落的灵魂。
她们多数来自下层社会,为了生活而走入红尘。
她们曾经有过美好的梦想和追求,可是因为各种原因而陷落欢场,失去了自由和尊严。
她们背负着沉重的过去,试图以欢场作为寄托和安慰,但事实上,这个环境的残酷和世俗的目光无时不刻地折磨着她们的内心。
白先勇将她们描写得生动鲜活,以此反映出她们内心失落和孤独的状态。
其次,欢场女子也是一种对逆境的抗争和坚强的象征。
她们面对社会的歧视和嘲笑,仍然坚持着追求自己的生活和爱情。
虽然她们身处风尘,但她们仍然保持着对美好事物的敏感和眷恋。
她们每天面对无情的生活,但仍然用微笑和优雅的姿态迎接每一位客人。
她们在这个维持生活的体制中力保尊严,试图通过自己的方式生存下去。
从这个角度来看,欢场女子是一种抗争的象征,她们用自己的存在证明了生命的坚韧和自由的追求。
再次,欢场女子也承载了社会的期望与负担。
她们虽然身份地位不高,但常常被用来满足男性的欲望和寻求情感上的满足。
她们在这个封建社会中扮演了一个特殊的角色,既要面对男性的压迫,又要充当男性心灵寄托的象征。
在白先勇的描写中,欢场女子时而柔媚动人,时而心机悲凉,她们的存在凸显了男性身份的荣耀和权力,同时也被社会所限制,不能坦然展现自己的真实身份和情感。
因此,欢场女子的形象暗喻了封建社会中男女关系的扭曲和异化。
最后,欢场女子也是一种永恒的灵魂形态。
尽管她们的人生历程被逐渐冲刷和淘汰,但她们的存在并未被完全湮灭。
无论是以纪念、悼念的形式,还是以传说和故事的形式,欢场女子的精神永远存在于人们的心中。
她们以她们曾经的美丽和智慧赋予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白先勇小说中对欢场女子的描写就如同一个繁华而残破的舞台,将她们的故事永恒地定格在人们的记忆中。
总而言之,白先勇通过对欢场女子的描写,展现了她们身后的丰富意义。
浅谈白先勇小说中的女性视角3

浅谈白先勇小说中的女性视角摘要白先勇是最先被大陆百姓所认识的台湾作家,其作品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最具有典型的代表。
白先勇书中打造了很多经典女性人物,其书中所表达出对女性关注与同情,展现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女性角度。
这篇文章主要以白先勇小说性别阐述当做主要起点,目的就是在对其书中做一个描述与剖析,想要探究性别层面对小说阐述与女性人物打造的意义,进而揭露作者在创作时形态以及小说内部含义。
就技巧来说,白先勇女性视角展现了其在使用很多阐述技巧。
这篇论文就描述者、谈话以及内心描写这三个层面对白先勇女性叙述战略做了一个剖析。
关键词:关键词;白先勇;女性视角;叙事策略;女性世界AbstractBai Xianyong was the first to be known by the mainland people of Taiwan writers, whose works are the last century, the most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the sixty or seventy's.. Bai Xianyong book to create a lot of classic female characters, the book expressed their concern and sympathy for women, showing a unique female perspective. This article mainly in Bai Xianyong's gender, described as the main starting point, the purpose is to make a descrip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book, want to explore gender layer face fiction to expound the significance and the female characters to create and exposing the creation form and the novel internal meaning.In terms of skill, Bai Xianyong's female perspective shows many of the techniques used to explain it. This thesis makes an analysis of the three aspects of Bai Xianyong's female narrative strategy in the aspects of description, conversation and inner description.Key words: key words; Bai Xianyong; female perspective; narrative strategy; female world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引言 (1)一、白先勇小说女性视角分析 (1)(一)女性命运多舛 (1)(二)不能发泄欲望 (1)(三)男人与女人的角色转换 (3)二、独特的视角的成因分析 (3)(一)内心情感和人生阅历的不同 (3)(二)传统文化根深蒂固 (3)(三)思想西方化 (4)三、叙事策略分析 (5)(一)叙述 (5)(二)对话 (5)(三)心理 (7)四、结语 (9)参考文献 (9)引言:此处所要探究女性视角,是拿性别当作区分准则,分成女性与男性这两个视角。
从白先勇小说中的风月女子形象探究其性别叙事

从白先勇小说中的风月女子形象探究其性别叙事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白先勇通过小说构建了一个个别样的都市传奇,也塑造出了诸多的风尘奇女形象。
风月女子作为连接社会上层与底层的重要纽带,折射出丰富的文学和文化意义。
“按照海德格尔的说法,每个时代的人都会热衷于探讨一个问题,而且仅仅是一个,对性别差异的研究也许就是我们这个时代从理智上获得拯救的关键课题。
性别问题因为个中蕴含的差异性而得到较高的关注度,而白先勇小说本身所提供的特殊语境更使这个问题的内涵得到充实和丰富。
一、风月女子形象书写“风月”一词在古代的众多文学作品中就时常出现,在不同的语境下也时常代表了不同意义。
本文提到的“风月”是指妓女,此含义在《桃花扇》中有所体现:“有鸨妓李贞丽者,烟花妙部,风月名班,丰韵犹存,铅华未谢。
其中妓女分为艺妓和色妓,前者主要从事艺术表演活动,后者则主要出卖色相。
白先勇的作品中出现了大量品貌各具特色的风月女子,其大致情况如下表:从上面的图表可以看出,作品中的风月女子主要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在作品中一直挣扎沉浮于欢场中,如《孤恋花》中的云芳老六、五宝,《金大班的最后一夜》中的萧红美;第二种是从前身家清白,但实际堕人风尘的女子,如《一把青》中的朱青,《谪仙怨》中的黄凤仪;第三种则是歌伶等欢场女子,但通过婚嫁或其他方式从良,进人上层社会的女子,如《永远的尹雪艳》中的尹雪艳、《游园惊梦》里的钱夫人、蒋碧月等人。
白先勇通过对这些人物的刻画,勾勒出了一个个引人人胜的故事,更是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思考。
二、叙事立场:个人化与集体化的分离白先勇作为一位男性作家,面对性别问题,他如何通过女性书写来阐述自己的叙事立场?又如何处理“自我”位置?风月女子是被大部分知识精英所漠视和鄙视的群体,挣扎在伦理与道德的边缘,而白先勇却使她们以一个强悍无比的姿态呈现在众人面前,让一种不同于主流意识形态的道德伦理体系释放强大的生命力。
浅谈白先勇《台北人》中欢场女子形象

66浅谈白先勇《台北人》中欢场女子形象袁绘君 海南师范大学摘要:欢场女子形象一直是中国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母题,《台北人》作为白先勇的代表作品之一,塑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欢场女子形象。
基于此,本文从《台北人》中的欢场女子形象进行解读,探究其人生际遇后的心路历程。
关键词:白先勇;《台北人》;欢场女子形象白先勇被誉为“当代短篇小说家中的奇才”[1],其短篇小说《台北人》填补了中国现代文学的一段重要空白。
他如“老瓷器”般将故国旧事中的文化乡愁诉诸笔端,无论是军中歌女朱青还是夜巴黎舞女领班金大班,都带着几分民国风流。
这些《台北人》中的欢场女子都是些被迫背井离乡,带着残破不堪的灵魂在见方之地上讨生活的外乡人,都有一段属于自己的悲凉与灰暗。
一、未亡人朱青小说《一把青》以师娘为叙述者呈现了主人公朱青的命运波折。
初见朱青是腼腆单瘦的白衫蓝裙,再见是妖娆丰圆的蓬发旗袍。
这种时空变换下的强烈对比,于小人物的生死聚散中折射出时代的动乱与荒唐。
战后的南京街头,小飞行员们牵着摩登小姐走过。
得意门生郭轸几经徘徊选中了金陵女中学生朱青,有别于之前所见的那些小姐,“我打量了她一下,发觉她的身段还未出挑得周全,略略扁平,面皮还泛着些青白。
可是她的眉眼间却蕴着一脉令人见之忘俗的水秀,见了我一径半低着头,腼腼腆腆,很有一股教人疼怜的怯态”。
纯真青涩的女学生,血气方刚的飞行员,本是一段金玉良缘,生生被猛然爆发的战事炸成碎片。
得知郭轸在徐州出事后,朱青只剩失去灵魂的空壳,“有人拦她,她便乱踢乱打,刚跑出村口,便一头撞在一根铁电线杆上,额头上碰了一个大洞,刚才抬回来,连声音都没有了”,一朝骤离,人的命运很脆弱,不是选择而是被选择。
承受不住的苦痛也只能搁置,他死了,她的故事却还长,跌宕起伏后又一个转弯。
再次见到朱青,是在台北新生厅舞台上,彼时她风情万种地唱着《东山一把青》,“穿了一身透明紫纱洒金片的旗袍,一双高跟鞋足有三寸高,一扭,全身的金锁片便闪闪发光起来”,俨然风月场的老手。
浅析白先勇和田纳西笔下的女性人物形象

浅析白先勇和田纳西笔下的女性人物形象
潘不寒;侯立;张燕
【期刊名称】《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0(027)003
【摘要】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白先勇、田纳西·威廉斯这两个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剧作家却能在各自作品中产生思想上的共鸣,而其各自笔下的女性人物形象在某种程度上散发出她们特有的魅力.这些女性人物在时代背景、身世遭遇、性格特点等三个方面有着某种契合,虽然她们来自不同国别、不同阶层,却有着殊途同归的悲惨结局.她们的迷茫失落是一代代人共有的青春创痛,也更是一代代人共有的时代创痛.本文选取三部作品<谪仙记>、<金大班的最后一夜>和<欲望号街车>的女性人物形象,通过对这三方面的评析,加深我们对这些迟暮美人的理解,深化我们对时代变迁的认识.
【总页数】3页(P19-21)
【作者】潘不寒;侯立;张燕
【作者单位】华中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武汉430070;华中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武汉430070;华中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武汉43007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7
【相关文献】
1."金陵十二钗"——浅析白先勇笔下的几个女主人公形象 [J], 付春霞
2.战争的遗孤,命运的弃妇:浅析白先勇笔下的贵妇形象——以《游园惊梦》《秋思》为例 [J], 李松
3.田纳西·威廉斯笔下的病态女性——浅析《欲望号街车》女主角布朗琪 [J], 左金梅
4.论关汉卿笔下女性人物形象中女权主义精神的体现 [J], 李青巍
5.浅析白先勇笔下的女性形象 [J], 周汇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白先勇笔下的女性形象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白先勇是六十至七十年代台湾小说的佼佼者,而他独特
的叙事视角更是典型的代表,他塑造的女性已然成为了人们心中的经典。白先勇
作为一个男性作家,不具备女性的直接经验,却通过自己亲身的接触和了解的女
性,并以他的同性恋气质,描述了一个个逼真的女性,他对女性心理细微的描写、
对人物详尽的刻画,为后人刻画女性人物提供了极好的范本。白先勇的小说以擅
长刻画女性形象而蜚声海外。表现展示女性生活及内心的各个层面,是白先勇小
说的创作倾向。白先勇突破传统文化伦理规则,把女性人物推向前台,成为作品
的主宰,通过颠倒的男女格局展现出一个丰富的女性世界;他描写压抑的女性欲
望,借以传达他对传统伦理的反抗和对女性独有的生命价值的肯定;他笔下的女
性命运悲惨,而正是通过女性的悲剧命运来映照社会和人性本质,白先勇以女性
视角,揭示其对女性的关注与同情。
一、白先勇曾一度以他特殊的同性恋倾向被台湾所熟知,然而不可否认的是,
他的作品才是让他闻名于世界的主要原因。他的作品不同于一般男性作家的作
品,白先勇的大部分小说文风细腻、哀婉、凄迷,以女性为主要的叙述对象,从
而也形成了其独特的女性视角。
白先勇成熟期的作品,以女性形象为主,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论述世事无常
的主题,借由女性这一视角来感叹时光的流逝,形成了白先勇这一时期独特的
“女性小说”。阅读白先勇的作品后都深有体会,其描写的女性角色生动鲜明,
极具魅力,他笔下的女性形象并非千篇一律,而是各具特色。
二、白先勇的女性形象分析
白先勇在其小说中刻画了近八十名女性形象,在其独特的女性视角下的整体
特征是对女性的关照和同情。在归结白先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特点,可以划分为
以下几个:
(一)颠倒的男女格局
在白先勇小说的虚构中,女性经历描绘得详尽而生动,男性人物成为了女性
的陪衬人物,以女性为主,男性次之。在其小说中,女人和男人在精神上处于女
强男弱的局面,作者在小说中也运用了特别的描述手法,作者借用颜色的特别强
调来营造这个视觉的世界,借用颜色来完成对女性形象的夸大和幻想,从而绘制
出自己理想中的强势女性形象。a
在性格塑造方面,女人大多是强势,能干泼辣。例如《玉卿嫂》中的玉卿嫂
自己出来帮佣挣钱,做事也很利索,对爱情专一;福生嫂亦是做事利落,说一不
二;《游园惊梦》中的天辣椒蒋碧月和月月红等。作者颠覆了传统的男强女弱的
格局,在反常态的男女关系与秩序中,突显出女性的强势地位。他把女性人物推
到了前台,男性成为了陪衬人物,在白先勇营造的女性世界中,女性的从属地位
和身份被改变,女性的欲望和心理得到完全的展现,颠覆了传统,建立了颠倒的
男女格局。
(二)压抑的女性欲望
在传统的道德体系下,女性抑制着自己生命的原始动力,把欲望压抑在内心
最深处。像福生嫂,嫁了个性无能的男人;钱夫人嫁给了年长自己四十岁可以当
自己爷爷的老头,在传统的伦理秩序下,她们只能紧闭自己的一切情感和欲望需
求,守活寡。白先勇不同于一般男性作家对这些习以为常,他看到了她们种种的
不幸,他对她们充满了同情,在小说中他细致地揭露了女性受扭曲的心理层面,
特别注重抒写了女性自我意识觉醒中痛苦挣扎的过程。
(三)悲惨的女性命运
读了白先勇小说你会发现,对其笔下的女性形象记忆深刻,他描绘了各种形
形色色的女性形象,如金大班、钱夫人、玉卿嫂、尹雪艳等等。然而无论是怎样
不同的阶层,不同经历的女性,在他所营造的女性世界里,都有着相同的悲剧命
运。无论是传统女性、摩登女性、官太太还是社会沦落者,在其小说中都被赋予
了悲剧色彩。
传统女性悲剧的代表,如金大奶奶、福生嫂、玉卿嫂、耿素棠以及玫宝等。
金大奶奶在人家看来是一个小有田产、不愁吃穿的寡妇,但骨子里却没有一点现
代女性的自主意识,至死都未能从奴性中摆脱出来,她除了逆来顺受之外,没有
丝毫的反抗性,最后只能喝药自杀来结束了自己悲惨的生活。福生嫂面对一个性
无能的丈夫,她原本有权利把他踢出大门之外,她却没这么做,她极力克制住自
己,在传统道德伦理下扼杀掉了自己的爱;耿秋棠则是在家里受尽丈夫的兽欲、
打骂和孩子的尿布、啼哭之后,她选择了出走,可以说她做出了一名新女性的第
一步,然而在她糊里糊涂的一夜风流之后,却陷入了不可自拔的矛盾、困惑和惶
恐状态,她可贵的朦胧的觉醒,终于还是没能战胜她根深蒂固的陈旧观念,终于
糊里糊涂地投水自沉了…
(四)“灵”与“肉”的挣扎
白先勇的小说中的女性大多生活在现实与希望的矛盾中,在“灵”与“肉”
的苦闷里挣扎着。在传统的道德体系下,女性不能释放出自己生命的原始动力,
她们必须把自己的原始欲望压抑在内心最深处,即使是像福生嫂那样嫁给一个性
无能的男人,像钱夫人那样嫁个年长自己四十岁可以当自己爷爷的老头,在传统
的伦理秩序下,她们也只能幽闭自己一切情感和欲望需求,守活寡。作者看到了
她们的种种不幸,因此,他对于笔下那些被压抑了的女性们寄予了深刻的同情,
揭露了女性受扭曲的心理层面,特别注重书写了女性自我意识觉醒中痛苦挣扎的
过程。他深入到了女性内心,写出了那身体内的压抑了的欲望。在这个男性主导
的世界中,女人们的正常的欲望大都被压抑和扭曲了,女人对于爱情的渴望,女
人对于正常性生活的欲望都无法得到满足,她们的欲望只能幽闭在自己脑海中,
自己的身体里,无法舒展,说不清,道不明,幽怨无限。这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
《闷雷》中的福生嫂。
三、独特女性视角形成的原因
白先勇出生的时候,正是抗日的时候,正面临着国家存亡的关头和家庭动乱
的灾难,他的童年是在上层官僚家庭中度过的,亲自目睹国民党败退台湾的历史
巨变,又在青少年时期观察到台湾社会的演变过程,从小就有孤独的深刻感受和
体验。从那时起,白先勇的性格也开始有了很大的转变。在童年这种特殊的待遇,
无疑培养了白先勇敏感细腻的心,他内向的性格也使他的写作风格偏向于阴柔的
气质。
除了身边人的影响之外,在刻画女性人物时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也很大。他从
小喜欢中国的民间文学和古典文学,阅读了大量中国民间故事和古典作品。随着
年纪的增长,他发现了自己在感情上与众不同:自己是个同性恋者,虽然自己并
不以为耻,但是还是能感受到社会对同性恋的不认同。同性恋的情感经验改变了
他感知整个世界的方式,也影响了他的创作,使得他身具阴柔、细腻之气,作品
中的女性描写也相当到位。同时,在刻画女性形象的过程中,充分表达了对女性
悲惨命运的同情和关注,体现了他对传统道德伦理的反抗。
四、结语
白先勇作为一个男性作家,不具备女性的直接经验,却通过自己亲身的接触
和了解的女性,并以他的同性恋气质,描述了一个个逼真的女性,在他笔下的女
性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站在男女平等的地位上来进行书写,用比较客观的态度
正视生存中的男人和女人,使得作者更加全面地真实地认识女性、表现女性,使
得这些女性形象具有更长久的生命力。
在他的小说中,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形象生动的女性世界,颠覆了传统的男主
女次的性别格局,以其特殊的女性视角勾勒了一个个生动、绚丽多彩的女性,他
对女性心理细微的描写、对人物详尽的刻画,为后人刻画女性人物提供了极好的
范本,让大家铭记住了他小说独特的艺术魅力!白先勇独特的女性视角技巧,对
男性作家刻画女性人物提供了很好的借鉴,鉴别其作为男性作家写女性世界的特
点以及女性作家刻画女性人物的异同,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