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术黄芩汤的功效与作用
小建中汤的功能主治

小建中汤的功能主治简介小建中汤是一种中药方剂,由黄芩、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等中药组成。
它具备广泛的功能主治,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和症状。
本文将介绍小建中汤的功能主治以及适用的人群。
功能主治小建中汤具备以下功能主治:1.清热解毒:小建中汤具有较强的清热解毒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因火热引起的疾病。
例如,可以用于治疗口腔溃疡、咽喉炎和急性扁桃体炎等。
2.利湿健脾:小建中汤中的白术和茯苓等中药有利湿健脾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湿热引起的脾胃不适、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
3.宽中止痛:小建中汤中的黄芩具有宽中止痛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脘腹疼痛、痢疾腹泻等症状。
4.调理气血:小建中汤中的人参和甘草等中药有调理气血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体虚气短、面色苍白、心悸失眠等症状。
适用人群小建中汤适用于以下人群:1.口腔溃疡患者:小建中汤的清热解毒作用可以帮助治疗口腔溃疡,缓解溃疡疼痛,促进溃疡愈合。
2.咽喉炎患者:小建中汤对咽喉炎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可以缓解咽喉疼痛、红肿等症状。
3.急性扁桃体炎患者:小建中汤的清热解毒作用有助于缓解急性扁桃体炎引起的咽喉不适、发热等症状。
4.脾胃不适者:小建中汤的利湿健脾作用适用于脾胃湿热型疾病,如脾胃不适、食欲不振、大便稀薄等症状。
5.脘腹疼痛患者:小建中汤的宽中止痛作用可缓解脘腹疼痛,适用于因湿热引起的痛证。
6.体虚气短者:小建中汤中的人参和甘草有调理气血的作用,适用于体虚气短、面色苍白、心悸失眠等症状的人群。
使用方法小建中汤的使用方法如下:1.口服:每次服用10克小建中汤,每日3次。
2.煎服:将10克小建中汤放入适量清水中,煎煮15分钟,取药液去渣,分次温服。
注:使用小建中汤时,应根据具体症状和个体情况进行调整剂量和服用次数。
注意事项在使用小建中汤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对本方剂中的任何成分过敏者禁用。
3.使用过程中如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黄芩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黄芩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黄芩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黄芩用于湿温发热、胸闷、口渴不欲饮,以及湿热泻痢、黄疸等症。
对湿温发热,与滑石、白蔻仁、茯苓等配合应用;对湿热泻痢、腹痛,与白芍、葛根、甘草等同用;对于湿热蕴结所致的黄疸,可与茵陈、栀子、淡竹叶等同用。
下面是yjbys店铺为大家带来的黄芩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的知识,欢迎阅读。
黄芩的功效:黄芩又叫腐肠、黄文、妒妇、虹胜、经芩、印头、内虚、空肠、子芩、宿芩、条芩、元芩、土金茶根、山茶根、黄金条根。
炮制分黄芩、黄芩片、酒黄芩、炒黄芩、黄芩炭。
有清热燥湿,凉血安胎,解毒功效。
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
黄芩苦寒伤胃,脾胃虚寒者不宜使用。
功效分类:清热药。
别名:腐肠、黄文、妒妇、虹胜、经芩、印头、内虚、空肠、子芩、宿芩、条芩、元芩、土金茶根、山茶根、黄金条根。
炮制:黄芩、黄芩片、酒黄芩、炒黄芩、黄芩炭。
性味:苦,寒。
归经:归肺经;心经;肝经;胆经;大肠经.功能:泻火解毒,止血,清热燥湿,安胎。
主治:用于湿温、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黄芩-主治肺热咳嗽;热病高热神昏;肝火头痛;目赤肿痛;湿热黄疸;泻痢;热淋;吐衄血;崩漏;胎热不安;痈肿疔疮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黄芩、滇黄芩、粘毛黄芩和丽江黄芩的根。
黄芩的.作用:黄芩用于湿温发热、胸闷、口渴不欲饮,以及湿热泻痢、黄疸等症。
对湿温发热,与滑石、白蔻仁、茯苓等配合应用;对湿热泻痢、腹痛,与白芍、葛根、甘草等同用;对于湿热蕴结所致的黄疸,可与茵陈、栀子、淡竹叶等同用。
黄芩有清热安胎作用,黄芩可用于胎动不安,常与白术、竹茹等配合应用。
黄芩用于热病高热烦渴,或肺热咳嗽,或热盛迫血外溢以及热毒疮疡等。
治热病高热,常与黄连、栀子等配伍;治肺热咳嗽,可与知母、桑白皮等同用;治血热妄行,可与生地、牡丹皮、侧柏叶等同用;对热毒疮疡,可与金银花、连翘等药同用。
黄芩的作用与功效有哪些呢

黄芩的作用与功效有哪些呢
关于《黄芩的作用与功效有哪些呢》,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黄芩是一种著名的中草药,在我国的中医当中对于黄芩有专门的记载,这种药物的功能非常多,基本上对于一些疑难杂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而且这种药物也比较容易获取,一般在山里面比较多,而黄芩的作用与功效有哪些呢?下面来看看简单的讲解吧。
黄芩别名山茶根、土金茶根。
为唇形科植物黄芩,以根入药。
有清热燥湿,凉血安胎,解毒功效。
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
黄芩的临床应用抗菌比黄连还好,而且不
产生抗药性。
主要功能有以下几点:
1、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降血压。
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2、用于湿温发热、胸闷、口渴不欲饮,以及湿热泻痢、黄疸
等症。
对湿温发热,与滑石、白蔻仁、茯苓等配合应用;对湿热泻痢、腹痛,与白芍、葛根、甘草等同用;对于湿热蕴结所致的黄疸,可与茵陈、栀子、淡竹叶等同用。
3、用于热病高热烦渴,或肺热咳嗽,或热盛迫血外溢以及热毒疮疡等。
治热病高热,常与黄连、栀子等配伍;治肺热咳嗽,可与知母、桑白皮等同用;治血热妄行,可与生地、牡丹皮、侧柏叶等同用;对热毒疮疡,可与金银花、连翘等药同用。
此外,该品又有清热安胎作用,可用于胎动不安,常与白术、竹茹等配合应用。
【黄芩汤】(古方学习)

【黄芩汤】(古方学习)
【温热类】――清热止痢
所见之方:黄芩汤
【黄芩汤】
古代的热利专方,传统的清热止血止痛方,具有解痉止痛、抑菌、抗炎及免疫调节等作用,适用于以腹痛、下利、出血而脉数为特征的疾病。
组成:黄芩、白芍、炙甘草、红枣。
【适用人群】
肌肉较为坚紧,唇红、舌红、目红,脉滑数;烦躁身热,失眠多梦,或溃疡周边红肿、淋巴结肿大者;或腹痛、腹泻、小便灼热、月经淋漓者;出血时的血色多鲜艳而质地黏稠。
【临床运用】
以下病症符合上述人群特征者,可以考虑使用本方:
1、以腹泻为表现的疾病,如痢疾、急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直肠炎等。
2、以子宫出血为表现的妇科病,如子宫内膜炎、盆腔炎、附件炎、月经过多、胎动不安、先兆流产等
以腹痛为表现的疾病,如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肠易激综合征、肠痉挛、腹型过敏性紫癜、细菌性痢疾、肛裂、痔疮等。
黄芩的功效与作用用量15

黄芩的功效与作用
黄芩,又名黄柏、金柏等,是一种中药材,被广泛用于中医药理论中。
黄芩具
有多种功效与作用,下面将详细介绍。
1. 清热泻火
黄芩性寒,味苦,具有清热泻火的作用。
在中医中,黄芩常用于治疗热病热毒、热证、痈肿疮疡等症状。
黄芩可以通过清热解毒、降火平肝的作用,帮助治疗这些症状,起到清热泻火的效果。
2. 疏肝理气
黄芩具有疏肝理气的功效,可以帮助缓解肝气郁结、胸闷不舒、情绪不宁等症状。
黄芩可以调节肝气,促进气机畅通,有助于平稳情绪,改善情绪波动。
3. 利尿消肿
黄芩还具有利尿消肿的作用,可以帮助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减轻水肿症状。
因此,黄芩常用于调理水肿、湿热病证等症状。
4. 抗菌消炎
黄芩中含有黄芩素等成分,具有显著的抗菌消炎作用。
黄芩可以抑制细菌、病
毒的生长繁殖,有利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如感冒、咽喉炎等。
5. 抗氧化
黄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帮助清除自由基,延缓衰老,提
高人体免疫力。
综上所述,黄芩具有清热泻火、疏肝理气、利尿消肿、抗菌消炎、抗氧化等多
种功效与作用。
在使用黄芩时,应根据中医医生的建议,合理控制用量,遵循药物使用原则,以达到最佳疗效。
白术黄芪汤及其有效部位组方对溃疡性结肠炎的应用效果

白术黄芪汤及其有效部位组方对溃疡性结肠炎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研究白术黄芪汤及其有效成分组方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
方法提取白术黄芪汤及其有效成分组方使用灌肠法对小鼠进行实验研究,观察其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
结果白术黄芪汤和其有效成分组方对小鼠的情况都有一定的作用,但有效成分组放的效果更为显著一些。
结论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过程中,白术黄芪汤及其有效成分组方具有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白术黄芪汤;有效成分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SPE级NIH雄性小鼠,小鼠在4~5周左右的生长时间,属于人工饲养的实验小鼠。
1.2器材和材料药物材料:研究中使用的白术、黄芩选自中药药店,白术黄芩汤按照1∶8的比例对比蒸馏水进行配置,组方与白术黄芩配伍甘草,白术黄芩配比甘草为10∶7∶3的比例进行,通过水煎法进行蒸煮,之后冷却沉淀4 h 左右,使用纱布进行3次过滤,最后按1∶6及1∶4的比例完成实验用药的浓度比例调配。
实验过程中的三硝基苯磺酸(TNBS),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和邻联二茴香胺选自Sigma公司生产的产品,本次研究中所用的药物经过实验检测,证实其药用效果符合临床需要,为合格产品。
器材:研究过程中使用到的仪器器材主要有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D型水浴锅、电子分析天平、电热恒温真空干燥箱。
1.3方法实验进行的过程中需要首先制作小鼠模型,其次就是药物的配伍,使用的药物主要为蒸馏水、柏树黄芩汤、有效组方等,其中有效组房为3次提取之后的结晶物。
在实验的过程中主要有3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步为实验所需的小鼠建模,抽取40只小鼠,将40只小鼠分为4组,每组10只:正常组、模型组、白术黄芩汤组、有效成分组。
在配伍的过程中,正常组的小鼠为正常健康小鼠,其数据指标可以作为正常参考,而其他3小的小鼠通过动物造模的方法使其形成溃疡性结肠炎。
小鼠禁食24 h之后使用1%戊巴比妥钠(45 mg/kg)进行腹腔注射麻醉,正常组和模型组的小鼠在实验的过程中为其注入蒸馏水;白术黄芪组的小鼠灌入实验中制作的水煎剂药液,通过灌肠的方法将药液灌入小鼠的胃部;有效成分组的小鼠在实验的过程中灌入其提取物0.4/kg,通过肝门插入,灌入小鼠的肠胃道,灌入次数为1次/d,7 d为1个观察疗程。
中药黄芩功效与作用

中药黄芩功效与作用是什么?1、对湿温发热,可与滑石、白蔻仁、茯苓等配合应用;2、对湿热泻痢、腹痛,又常与白芍、葛根、甘草同用;3、对于湿热蕴结所致的黄疸,可与绵茵陈、栀子、淡竹叶等同用。
4、治热病高热,常与黄连、山栀等配伍;治肺热咳嗽,可与知母、桑白皮等同用;5、治血热妄行,可与生地、丹皮、侧柏叶等同用;6、对热毒疮疡,可与银花、连翘等药同用。
用于胎动不安,常与白术、竹茹等配合应用。
黄芩的食用方法:一、阿胶黄芩汤功效:秋燥。
肺燥肠热,上则喉痒干咳,咳甚则痰粘带血,血色鲜红,胸胁串痰;下则腹热如焚,大便水泄如注,肛门热痛,甚或腹痛泄泻,泻必艰涩难行,似痢非痢,肠中切痛,有似鞭梗,按之痛甚,舌苔干燥起刺,兼有裂纹。
来源:《重订通俗伤寒论》。
材料:青子芩15克、甜杏仁10克、陈阿胶15克、生桑皮10克、生白芍5克、甘蔗梢25克、生甘草4克、鲜车前草25克。
做法:先用生糯米30克,开水泡取汁出,代水煎药。
二、黄芩泡酒功效:清热燥湿,凉血解毒止痛,治疗复发性口疮。
材料:黄芩20g冰片2g用法:使用时用棉签蘸药酒涂于口疮处,每日三四次。
三、黄芩花茶功效:清热燥湿,解毒;抗炎抗变态反应,降压、利尿,利胆解痉,镇静。
治热病烦躁;湿热泻痢、黄疸;热淋;目赤肿痛;痈肿疔疮;肺炎;肝炎;肾炎。
材料:黄芩6g、绿茶3g。
做法:将黄芩用200ml水煎沸后,冲泡绿茶5~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也可直接冲泡饮用。
四、黄芩炖猪腰材料:黄芩9克,猪腰2个。
做法:将猪腰洗净去腰臊切片,放在清水中浸泡30分钟,然后每片再切成三片,与黄芩一起放进陶瓷罐隔水旺火清炖至猪腰煮熟,吃猪腰喝汤。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麻黄白术汤的功效与作用

麻黄白术汤的功效与作用麻黄白术汤是中医常用的一种草药汤剂,有着重要的功效与作用。
它由麻黄、白术、桂枝、生姜、甘草等草药组成,具有温肺散寒、开窍通窍、益气补益、暖阳行水、祛风利湿等作用。
麻黄白术汤是一种经典的方剂,主要用于治疗经寒邪外袭引起的感冒、发热、头痛等症状,并能起到预防感冒和增强抵抗力的作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麻黄白术汤的功效与作用。
首先,麻黄白术汤具有温肺散寒的作用。
麻黄和白术都具有温中散寒的功效,它们有助于提高体内的阳气并调理脾胃功能。
当寒邪侵袭人体时,会导致气机不畅,出现寒性腹泻、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
麻黄白术汤可以帮助身体排除寒湿,促进气机畅通,缓解脾胃不适症状。
其次,麻黄白术汤还有开窍通窍的作用。
当感冒引起的鼻塞、咳嗽、喉咙痛等症状时,麻黄白术汤能够起到开窍通窍、解决上呼吸道气滞的作用。
麻黄能够发散肺气,解除鼻塞,使呼吸道畅通。
白术能够健脾消湿,增强体液代谢,消除咳嗽等症状,改善咽部不适。
此外,麻黄白术汤对于益气补益也有一定功效。
感冒、发热等病情容易导致体内阳气消耗过多,出现倦怠乏力、气短等症状。
白术具有益气健脾的作用,能够帮助恢复体内阳气的平衡,增强抵抗力,提高免疫力。
同时,麻黄白术汤还有暖阳行水的功效。
寒湿气候会导致体表的阳气不足,身体容易寒冷、湿重,出现关节痛、水肿等症状。
麻黄具有发散阳气,祛风除湿的作用,能够帮助恢复阳气的平衡,缓解关节痛、水肿等症状。
最后,麻黄白术汤还能够祛风利湿。
当感冒引起的脉络不通、关节肿痛等症状时,麻黄白术汤能够发散风寒湿邪,畅通脉络,舒缓疼痛。
桂枝、生姜具有暖胃散寒的作用,能够减轻关节疼痛,促进风湿病的康复。
总之,麻黄白术汤是一种具有重要功效与作用的草药汤剂。
它不仅能够治疗感冒、发热等症状,而且能够预防感冒和增强抵抗力。
麻黄白术汤具有温肺散寒、开窍通窍、益气补益、暖阳行水、祛风利湿等作用,对于改善体内阳气不足、气机不畅、体寒湿重等症状有着显著的疗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1 页
白术黄芩汤的功效与作用
在中国的许多药学著作中,白术黄芩汤总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
早在很久之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把它投入到医学中了,今天我
们就来看一看它的一些相关信息。
【别名】
白术黄芩散
【处方】
白术1两,黄芩7钱,甘草3钱。
【功能主治】
去湿热,和中活血。主服芍药汤痢疾除后,更宜此方调和;疹后
痢疾。
【用法用量】
白术黄芩散(《医方类聚》卷一四一)。
【摘录】
《卫生宝鉴》卷十六
第 2 页
使用白术黄芩汤来恢复注定不会是个太快的治疗过程,但是只要
积极接受并乐观应对,肯定会有所改善的。对于一些疾病我们应
该及早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