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县级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方案

合集下载

2024年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工作方案

2024年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工作方案

2024年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工作方案一、建设目标2024年,我们将全面推进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实现各分馆和总馆之间的无缝链接、资源共享和服务协同,进一步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满足群众多样化的知识需求,助力建设学习型社会和智慧城市。

二、建设内容1. 完善线上服务平台,实现图书馆总分馆间的数据共享和互联互通,提升用户体验和便利性;2. 加强对分馆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3. 统一图书馆的管理制度和标准,建立科学高效的运行机制,实现分馆的规范化管理;4. 完善分馆的藏书建设和阅览环境,提升读者满意度和信赖度;5. 发挥总分馆制度在文化交流、社会教育和文明推广中的积极作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实施措施1. 制定总分馆制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各项任务分工和时间节点;2. 建立严格的考核评估机制,激励各分馆积极开展工作,共同推动总分馆制建设;3.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和沟通,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4. 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统筹协调资源,推动总分馆制建设工作取得实际成效。

四、工作保障1. 拓宽资金渠道,确保总分馆制建设经费需求;2. 完善后勤保障机制,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3. 深入推进文化改革,打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和文化环境。

五、预期效果经过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2024年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工作将取得显著成效:实现总分馆间的无缝链接和协同服务,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和影响力,为社会各界提供更加优质的文化服务和知识资源,助力促进社会繁荣与文明进步。

六、总结展望2024年,我们将继续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在总分馆制建设工作中不断创新和完善,为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我们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工作一定能够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图书馆建设方案十二篇

图书馆建设方案十二篇

图书馆建设方案十二篇图书馆建设方案篇1一、活动意义:为优化幼儿园阅读环境,培养幼儿对阅读活动的兴趣。

我园拟举行“图书漂流”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为幼儿提供广阔的阅读空间和展示平台,经过阅读活动丰富幼儿的生活,促进幼儿良好学习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养成,让幼儿在阅读中开阔视野,提高阅读兴趣、理解能力及语言表示能力,同时,促进师幼共读、同伴共读、亲子共读,让幼儿园书香四溢,让书香伴随孩子成长。

二、活动目的:1、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家庭图书的资源共享,让孩子们分享更多的图书。

2、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体验分享的快乐,增进社会交往的能力。

3、建立家庭、幼儿园合作阅读共同体,搭建起家园沟通交流的平台,在互助、共享中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

三、活动要求:1、珍爱同伴的图书,如发现破损,请及时修补,并告知班级老师。

2、一次只选取一本图书,阅读完后签名并放回原处,以便其它幼儿继续阅读。

(借阅时间不超过两天)3、请家长指导幼儿认真阅读,并及时填写阅读记录卡。

四、活动准备:1、每位幼儿准备2—3本图书,每本书要附一张表格(表格从班级老师处索取),内容包括本书主人的姓名、班级、漂流给谁及该书推荐理由(家长和幼儿一起商量推荐词)。

2、每位幼儿一张阅读卡(记录活动期间所阅读的书目名称)。

3、每班设计并制作图书漂流海报、活动规则及要求等。

4、悬挂活动主题横幅,营造活动氛围。

五、活动过程:(一)班级漂流活动:1、班级漂流活动启动仪式。

2、幼儿每人从家里挑选2—3本自己最喜爱的图书,汇集到班级作为读书漂流活动的资源。

3、在园时间,各班将漂流图书在班级内组织幼儿分享阅读。

4、离园时,家长和幼儿可选择一本图书带回家,进行亲子共读。

(二)全园漂流活动:1、各班将本班参加漂流活动的图书进行统计后,摆放在“图书漂流站”,张贴海报及活动要求,以便家长了解活动规则。

2、家长及幼儿自由选择图书,一次限拿一本书,阅读后签名送回原处,再重新选择图书。

图书馆建设实施方案范本

图书馆建设实施方案范本

图书馆建设实施方案范本一、前言图书馆是学校、社区和城市的重要文化设施,对于知识传播、学术研究和社会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知识和文化的需求,我们制定了图书馆建设实施方案范本,旨在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丰富图书馆的文化内涵,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好的阅读环境和服务。

二、目标1. 提高图书馆的藏书数量和品质,丰富馆藏内容,满足读者的多样化需求;2. 完善图书馆的设施和服务功能,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3. 加强图书馆的文化活动和教育推广,促进社区文化建设和知识传播;4. 提升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打造高效、便捷的图书馆服务体系。

三、实施方案1. 拓展馆藏(1)增加图书采购经费,定期更新图书馆的馆藏,保证藏书的新鲜度和时效性;(2)开展读者需求调查,根据读者的兴趣和需求,有针对性地扩充图书馆的馆藏内容;(3)加强与出版社、书商的合作,引进优质图书资源,提升图书馆的藏书品质。

2. 完善设施(1)提升图书馆的硬件设施,增加阅览座位和阅览区域,改善读者的阅读环境;(2)建设数字化阅览室和多媒体阅览区,满足读者对多种阅读形式的需求;(3)安装智能化图书检索系统和自助借阅设备,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效率和便捷性。

3. 丰富文化活动(1)定期举办主题阅读推广活动,引导读者多元化阅读,提升阅读兴趣;(2)开展文化讲座、展览和艺术表演活动,丰富图书馆的文化内涵,提升社区文化氛围;(3)开设阅读分享会和读书会,促进读者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4. 提升管理水平(1)建立健全的图书馆管理制度和服务标准,规范图书馆的日常运营;(2)加强图书馆人员的培训和素质提升,提高服务意识和专业水平;(3)推行智能化图书馆管理系统,提升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四、保障措施1. 加大资金投入,保障图书馆建设和运营的经费需求;2. 健全图书馆建设和管理的考核评估机制,确保实施方案的有效落实;3. 加强与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的合作,共同推动图书馆建设和服务提升。

文化馆总分馆建设方案

文化馆总分馆建设方案

文化馆总分馆建设方案一、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文化馆的建设成为了一个城市综合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满足公众对文化的需求,我们制定了文化馆总分馆建设方案。

二、总体规划1.总馆总馆是整个文化馆系统的核心,位于城市中心地带,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建筑高度约为5层。

总馆主要包括图书馆、展览馆、演艺馆和多功能厅,方便公众进行阅读、展览、演出和各类活动。

(1)图书馆:总馆的图书馆将采用现代化的图书馆管理系统,采购大量优质图书,满足读者的各类阅读需求。

图书馆还设有阅览区、自习室和多媒体区等,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

(2)展览馆:总馆的展览馆将举办各类艺术展览和文化展示,包括绘画、雕塑、摄影等。

展览馆还设有互动区,通过多媒体技术提供更多的互动体验,参观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艺术作品。

(3)演艺馆:总馆的演艺馆将举办音乐、舞蹈、戏剧等各类演出活动。

演艺馆配备了现代化的音响、灯光和舞台设备,提供良好的演出效果。

(4)多功能厅:总馆还设有多功能厅,可以举办各类会议、讲座和培训活动。

多功能厅配备了先进的音视频设备和舒适的座椅,提供良好的活动场所。

2.分馆分馆是总馆的扩展,将遍布城市各个区域,方便公众就近参观。

分馆的规模和功能会根据各个区域的需要进行调整。

分馆主要包括图书馆、展览馆和活动馆,分馆也会采用现代化的设备和管理系统,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

三、建设步骤2.土地选址和用途规划:选择总馆和分馆的地理位置,确保便利的交通和良好的环境。

3.设计方案和施工准备:委托专业设计机构进行总馆和分馆的建筑设计和室内装修设计,并进行施工准备工作。

4.建设总馆和分馆:根据设计方案,进行总馆和分馆的建设工作,确保建筑质量和进度。

5.设备采购和系统安装:根据馆藏和功能需求,采购适当的设备,并进行系统安装和调试。

6.内容整合和测试运营:整合图书馆、展览馆、演艺馆和多功能厅的内容,进行测试运营,确保文化馆正常运行。

公共图书馆实行总分馆制管理模式分析

公共图书馆实行总分馆制管理模式分析

公共图书馆实行总分馆制管理模式分析发表时间:2019-01-22T14:09:01.950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3月下作者:陈建邦[导读] 201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以下简称《公共图书馆法》)正式施行,它从国家立法层面,为公共图书馆的设立、运行、服务、法律责任等方面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儋州市图书馆,571799)摘要:201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以下简称《公共图书馆法》)正式施行,它从国家立法层面,为公共图书馆的设立、运行、服务、法律责任等方面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在《公共图书馆法》中,有多处对总分馆制进行了新的规划。

随着图书馆专项法律的逐步实施,新的总分馆体系也必将随之形成。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管理模式1引言长期以来,我国公共图书馆基本上是“一级政府建一级公共图书馆”。

这种建设方式虽然基本上实现全覆盖,但仅仅是低水平覆盖,各馆并没有实现体系化运作。

由于基层政府特别是镇街政府公共服务保障力度弱,造成镇街等基层图书馆(室)运行效率低。

对县(区)级以上公共图书馆来说,受到辐射覆盖面积的固有限制,很多大型图书馆存在资源利用率低下的问题。

如何打破这种窘境,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是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2国内总分馆制度建设概述目前,覆盖全国范围的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未建成,缺乏体系化运作的我国公共图书馆建设,因为受到不同地区经济、政治发展不均衡的影响,出现了大部分基层图书馆因人力、财力、物力等保障制度不健全而发展较弱的情况,最终也就导致了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不均衡的局面,这对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来说无疑是个短板。

而国外的总分馆建设经验,让我们看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

国内的总分馆建设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0—2006),力图解决政府主导、通借通还、技术支撑、统一管理等问题;第二阶段(2007—2010),部分总分馆通过专业化改造,规模扩大,效益显著,理论研究上揭示了总分馆建设的客观规律;第三阶段(2011年至今),实践上参与“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活动,学术研究围绕总分馆可持续发展的各项因素展开,并直接推动了《关于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的出台。

县级图书馆实行总分馆制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县级图书馆实行总分馆制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Absr c Ths p p ri to uc d t e o t i r r e p o ain o ar i g o h o sr c in fo ttlt ta t i a e nr d e h c uny lb ay x l rto fc ry n n t e c n tu to r m oa o brc i a y i ttto a h lbrr nsi in. Ta ngNa a ir r o n e a u ki n n lb a f ra x mpl o d s u st c s a s c s h r be sa d t e y e t ic s hene e s r a pe t ,t e p o lm n h y sr tg 8 Res tae y. f. K e o d Co t i r r ;Toa o b a h lb a nsiu in yW rs uny lb a y tlt r c ir r i t to y t CIC Num be G2 8. 2 r 5 2
式 ” 引领 了 县 级 公 共 图 书 馆 总 分 馆 建 设 发 展 的 方 ,
向。
吉林省敦化县 图书馆 因地制宜建立 了多种形式
的图书分馆 , 满足不同类 型的读者群。如 , 设立 汽车 流动图书分馆 ; 建立 固定 图书分 馆 ; 立军 营分馆 ; 建 结合“ 农家书屋”建立农村分馆等 J该 县总分馆 制 ,
建 设 初 见成 效 , 产生 了积 极 的社 会 效果 。 12 重 庆 市 南岸 区 图书 馆 实 行 总分 馆 建 设 的 探 索 . 南 岸 区 图书 馆 从 2 0 03年 l O月 新 馆 开 馆 后 , 在
近年来 , 我国许 多 大中城市 的公共 图书 馆都 已

总分馆制工作实施方案

总分馆制工作实施方案

总分馆制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总分馆制是指将图书馆分为总馆和分馆,实现资源共享、服务均衡的管理模式。

为了更好地推进总分馆制工作,提高图书馆服务水平和效率,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

二、总分馆制工作目标。

1.建立总分馆协同发展的工作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协同服务。

2.提高分馆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满足读者多样化需求。

3.加强总分馆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合作,提升整体服务水平。

三、实施步骤。

1.确定总分馆制工作组织架构。

-成立总分馆制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职责和工作任务。

-设立总分馆制工作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的协调和推进。

2.制定总分馆制工作规章制度。

-明确总分馆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借阅规定。

-建立统一的读者管理制度,实现总分馆之间的读者互认。

3.推进总分馆信息化建设。

-建立统一的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总分馆资源的统一管理和查询。

-加强数字资源建设,提供更多的电子资源和在线服务。

4.加强总分馆之间的协同合作。

-开展联合采购,降低图书采购成本,丰富图书馆资源。

-举办联合展览和活动,提升总分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5.加强分馆人员培训。

-组织总分馆之间的专业技术交流和培训,提升员工的服务水平和能力。

-建立总分馆之间的人员交流机制,促进员工之间的学习和成长。

四、实施效果评估。

1.建立总分馆制工作效果评估机制,定期对总分馆制工作进行评估和检查。

2.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完善总分馆制工作方案,确保工作目标的顺利实现。

五、总结。

总分馆制工作的实施,对于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将按照以上方案,不断完善总分馆制工作,促进总分馆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发展,为读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更丰富的资源,实现图书馆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论县(区)级少儿图书馆总分馆制的四个体系建设

论县(区)级少儿图书馆总分馆制的四个体系建设

论县(区)级少儿图书馆总分馆制的四个体系建设县(区)级少儿图书馆是一个重要的文化机构,它对少儿阅读习惯的养成和文化素养的提高起着关键的作用。

建立一套完善的县(区)级少儿图书馆总分馆制,对于推动少儿阅读事业的发展,提高少儿文化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建立一个完善的县(区)级少儿图书馆总分馆制,需要从四个体系进行建设。

一、资源整合体系县(区)级少儿图书馆总分馆制需要建立一个资源整合体系,这样才能提供给少儿更加多样化和高质量的阅读资源。

资源整合体系应该包括图书馆馆藏、数字资源、文化创意产品等多种资源。

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借阅系统,将各个分馆的馆藏资源整合起来,让少儿可以在不同的分馆借阅图书。

要建立数字资源库,收集整理各种数字资源,如电子书、数字音频、视频等,让少儿可以在网上浏览借阅。

还要鼓励文化创意企业和机构与图书馆合作,为少儿提供更多样化的阅读资源,比如互动故事、儿童游戏等。

资源整合体系的建设,需要各分馆之间的密切合作和信息共享。

县(区)级少儿图书馆总分馆制要建立一个联动的网络系统,确保各个分馆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互动。

只有资源整合得到有效的推动,才能更好地满足少儿的阅读需求。

二、服务体系建立服务体系是县(区)级少儿图书馆总分馆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服务体系包括了对少儿读者的各种服务,从阅读咨询到文化活动等。

要建立统一的服务标准和服务流程,保证各个分馆在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上有统一的标准。

要建立一个全方位的服务体系,包括阅读指导、文化活动、学术研究等多方面的服务。

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少儿的阅读需求,提高阅读的质量和效果。

服务体系的建设,需要图书馆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参与。

县(区)级少儿图书馆总分馆制要与学校、家庭、社区等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共同为少儿提供更好的阅读服务。

只有各方合力,才能建立一个完善的服务体系,促进少儿阅读事业的发展。

三、管理体系管理体系是县(区)级少儿图书馆总分馆制的基础和保障。

一个健全的管理体系,可以保证各个分馆的正常运行和协调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县级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赣办发〔2015〕32号),提升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2017年起决定在全省范围分批开展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试点工作。

现制定总分馆制建设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建立以市级图书馆为中心馆,县(市、区)级图书馆为总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为分馆,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室)为服务点的总分馆体系,实现图书统一采编、资源统一调配、人员统一培训、服务统一规范、绩效统一考评。

二、建设任务
(一)以试点县(市、区)图书馆为主体,打通行政层级区域划分,确保资源流动利用渠道畅通,实现县域的资源共建共享,包括场地、人员、图书、服务等资源的统筹利用。

(二)由总馆选派工作骨干对分馆的业务进行指导,分馆定期选派业务人员到总馆跟班学习。

村(社区)服务点纳入所属乡镇(街道)分馆统一管理。

(三)把试点县图书馆人员培训纳入省图书馆基层培训计划,由省馆相关部门实施日常业务指导和定期培训,直至取得县
1
级总分馆制预期效果。

(四)各设区市建立中心馆对总馆、总馆对分馆、分馆对服务点的逐级考评机制,以及分馆、服务点对总馆,总馆对中心馆的反馈机制。

通过双向考评反馈,不断完善总分馆服务,提升总分馆服务效能。

三、职责分工
(一)政府的主要职责
县(市、区)人民政府作为总分馆建设的责任主体,负责对县(市、区)总分馆建设所需的人财物进行保障,并对其进行监督和管理。

乡镇(街道)人民政府负责落实分馆服务设施、运营经费、基本工作人员等。

(二)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
县(市、区)文广新局负责对总分馆建设进行规划指导、监督和管理,组织专家组对县(市、区)总分馆体系开展评估考核工作,通过评估找出各分馆的薄弱环节,推动改善工作条件。

(三)中心馆的主要职责
设区市图书馆作为图书馆总分馆体系的中心馆,负责对总分馆建设提供支持,研究、指导县(市、区)图书馆总分馆建设工作。

(四)总馆的主要职责
县(市、区)图书馆负责总分馆运行管理,是总分馆制建设
2
的具体业务执行部门。

1、根据总分馆建设的任务要求,研究制定总分馆长远发展规划、短期工作计划、业务标准和规范,并组织实施。

2、在加强自身建设,提高阵地服务能力的基础上,统筹全县图书馆资源建设和服务提供,组织落实通借通还,本县(市、区)范围内读者借书卡一卡通用,推动资源共享。

3、负责全县图书文献的采购、编目、分类、标引、加工,并定期组织图书配送。

组织建立文献物流传递系统,加速周转总分馆之间的文献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需求。

4、组织人员的岗位培训、业务指导和监督考核,负责辖区内分馆业务的指导与提升、进程的监管和绩效考评。

5、建立统一的网络信息与业务管理平台,提供计算机集成系统和网络系统的技术支持和维护。

6、组织建立统一的书目查询系统,强化总馆和分馆之间的信息存取和利用功能。

(五)分馆的主要职责
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作为分馆,须服从总馆的统筹安排和业务指导,接受总馆的资源调配,承担总馆分配的各项任务,负责服务场地的提供、工作人员的配备与监管、服务的提供、对服务点的指导管理、协调服务点的文化资源配送等。

(六)服务点的主要职责
3
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室)、农家书屋和辖区内设有图书馆、阅览室的单位作为服务点,在分馆的指导下开展延伸服务,负责服务场地的提供、工作人员的配备与监管、服务的提供以及其他配合工作等。

四、建设标准
(一)总馆建设标准
1、馆舍建筑面积不低于2000平方米。

2、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和当地编办等部门核准的编制数配齐工作人员,每馆配备不少于1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人比例不少于70%。

3、总藏书量达到15万册以上,年新增藏量不少于2000种,报刊总数不少于200种,年人均图书馆新增藏量0.03册,文献年外借量不低于10万册。

4、阅览座位不少于200席,其中少儿座位不少于50席。

5、计算机数量达到30台以上,具备互联网上网条件,带宽不少于10M。

6、图书馆业务管理系统适用总分馆制。

7、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56小时。

8、专职人员每年参加专业培训学时不少于72小时。

9、全年举办读者活动(讲座、展览、报告会、读者沙龙、阅读推广活动等)不少于12次,其中每年组织开展全县联动的
4
阅读活动不少于1次。

(二)分馆建设标准
试点单位可自主选择条件成熟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图书室作为分馆进行建设,并按以下标准进行验收考评。

1、图书阅览室面积不低于100平方米。

2、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每站配备有编制人员1至2人,规模较大的乡镇适当增加。

3、实行计算机管理,数量不低于7台,与总馆联网。

4、阅览座位不少于50席,其中少儿座位不少于20席。

5、图书总藏量不少于6000册,种类不少于50种,年人均图书新增藏量0.02册,年外借量3000册以上。

6、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42小时。

7、专职人员每年参加专业培训学时不少于40个学时。

8、全年举办读者活动不少于3次。

(三)服务点建设标准
试点单位可自主选择条件成熟的村文化室、农家书屋作为服务点进行建设,并按以下标准进行验收考评。

1、图书馆室面积不低于50平方米。

2、政府购买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岗位每村(社区)不少于1名文化管理员(文化辅导员)。

3、藏书1800册以上,报刊10种以上。

5
4、采用计算机管理,与总馆联网。

5、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30小时,专职工作人员具有高中以上学历,每年参加专业培训学时不少于20个学时。

6、全年举办读者活动不少于1次。

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