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设计评审表

模具设计评审表
模具设计评审表

模具设计评审表

模具设计评审表-(样表)

模具验收协议 项目名称: 甲方:乙方:(甲方)(乙方)签字:签字: 日期:日期: (一)模具委托加工信息

委托加工模具清单 模具交付地: (二)模具要求 A 产品要求 1.乙方根据甲方提供的数据为依据进行模具开发制作,同时乙方配合甲方进行 产品的装配调整,最终通过甲方认可。 2.对表面有皮纹或喷砂的产品,必须符合最终客户提供的标准要求。 3.在乙方进行模具初步审核时,分型线必须得到甲方认可,同时分型线处的模 具滑块必须配合良好,出现的分型线必须小于-------0.05mm均可。 4.乙方应参与甲方产品的设计优化,模具可行性分析并及时反馈修改意见。 5.乙方提交的设计方案(产品,模具)必须得到甲方的认可批准。 6.对于产品不许出现顶白,拉伤或由于模具冷却不好出现的缩痕,变形后收缩 或因浇口设置问题出现的冷料,熔体流动分布不均,熔接痕等问题。 B模具与设备接口要求 1.模具模板尺寸要求:见甲方提供的设备数据。 2.模具浇口定位环要求:见甲方提供的数据。

3.模具接头要求:见甲方提供的设备数据。 (1)水管和油管接头 (2)热流道电源接头 (3)热电偶接头型号 (4)上下模滑块接头 C 模具材料 制造的模具必须满足大批量生产的能力(如模具在正常维修和保养的状态下,应不小于采购信息中模具使用寿命要求)钢材满足模具使用寿命要求。 D 模具的抽芯及顶出 1.大型模具顶出系统必须采用液压油缸系统。 2.顶针(顶块)顶出复位顺畅,且有防转措施,顶出复位弹簧。 3.油缸轴和相应的连接件必须做好防转措施,以便防止在使用过程中螺纹退 出。 4.模具有机械式滑块必须有复位措施。 5.大型模具的顶出及抽芯必须采用位置控制,但不得采用油缸上的磁性信号 来控制顶出或抽芯位置,顶出控制至少需在顶出的对角位置安装信号开关。 6.模具应保证在不使用脱模剂的情况下顺利脱模,且机械取件方便,注塑出 的产品外观不能因模具问题而产生飞边,缩痕,熔接痕,表面波纹,翘曲 变形,顶白等缺陷,产品表面无因强制脱模产生的拉白现象。 7.所有的运动部件保证位置准确,动作可靠。 E 模具冷却要求 1.水道距离模具表面不小于20mm,每条水道循环长度不大于2m(包括顶 块),水道间距小于20mm,乙方保证模具冷却效果达到产品要求,特殊 情况需要得到甲方书面认可。 2.上下模表面所有水道接头必须采用快换接头。 3.模具的冷却效果满足工艺要求,其设置布局满足熔体流动及产品结构设 计特点,避免出现由于冷却不均出现的产品表面缺陷,如缩坑,变形, 后收缩等。在第一次试模前必须完成水道制作,并在第一次试模时正常 使用,水道完成后在水道进出口做好标识,特殊情况需得到甲方认可。 4.所有滑块,顶块的外接水道必须采用快换接头。

冲压模具设计评审流程

钣金模具结构与钣金生产工艺评审制度 (09试用版) 一、钣金模具结构与钣金生产工艺评审流程图: 二、钣金模具结构与钣金生产工艺评审程序: 1、制图表:A <模具结构与生产工艺预案>、B<钣金模具制造立项清单>、C模具2d3d图 2、审定程序:①、一般程序(简单或常规产品):由模具设计组长审查产品2D 3D图,评估产品结构对钣金工艺及模具结构实现的影响,将意见反馈到技术部协商更改。选择性地对个别结构复杂模具举行组内结构评审会议(召集人:模具设计组长;与会人员:模具设计负责人和技术骨干,特邀相关人员)。②、特别程序(复杂或全新产品):举行产品与模具联席评审会议(召集人:设计组负责人;与会人员:技术部产品结构/工艺相关工程师、模具生产负责人及模具结构设计员),解决产品结构对钣金工艺及模具结构的影响,技术难点的解决以及改进方案和钣金工艺及模具结构的最终定案。③、模具图会审,模具设计完成后对钣金工艺及模具结构的复核和对模具图的技术性及标准化审核,(设计组长.模具设计责任人.技术骨干及特邀相关人员) ④、岗位责任确立:联席会议的参与者负钣金工艺及模具结构负失当责任。设计员岗位对模具结构、工艺的正确性负具体工作人为出错的主要责任,负技术出错的部分责任。 3、产品与模具联席评审会议具体操作程序: 在开模具评审会前,由设计组负责人以书面形式通知各相关项目模具设计工程师、跟模工程师、项目产品工师程师、生产公司工艺科工程师、模具车间负责人。会议通知单上内容:模具评审会时间、地点、参会人员、评审内容、产品图路径。目的:钣金生产工艺流程及模具结构的定案。

钣金模具结构与钣金生产工艺评审表(模具结构与生产工艺预案)

模具设计评审表-(样表)

模具设计评审表 评审日期:_ 项目名称:塑料原料:客户: 零件名:收缩率:模具编号 零件号:产品表面要求:模具设计师: 产品版本:模腔数:4 评审人员: 一般要求( 注:N.A=无;No=不通过;OK=通过) N.A NO OK 1) 是否仔细阅读过长春新众成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技术要求和项目资料. 2) 产品是否放过收缩率, 是否已镜像,产品数据是否最新版本. 产品版本号: 3) 产品注塑缺陷是否分析. 附缺陷区域图: 4) 模具成型可行性是否分析. 5) 缩印风险区是否已有客户确认. 附风险区域图: 6) 融接线风险区是否已有客户确认. 附风险区域图: 7) 翘曲变形风险区是否已有客户确认. 附风险区域图: 8) 分型线是否正确, 客户是否批准. 附客户批准记录: 9) 模具基准角是否正确.( 动模视图右下角) 10) 流道大小和形式是否正确. 主流道尺寸: 分流道尺寸: 11) 浇口尺寸和形状是否准确, 是否在产品非外观侧. 浇口尺寸: 12) 浇口是否经过模流分析. 13) 分流道前端是否有冷料穴. 14) 冷却水路是否均衡. 15) 顶杆排布是否平衡, 合理. 16) 吊装机构是否正确. 17) 是否有楔紧块. 18) 排气槽是否足够( 导套底部, 流道末端, 分型面). 19) 扁顶针是否有在型芯底部做锥形导向. 20) 双节顶针避空高度是否大于顶出距离. 21) 是否有冷料井, 拉料针是否是Z 形或锥形倒钩. 22) 是否有隔水片, 是否合适. 23) 模架尺寸是否符合客户注塑机的安装孔和格林柱尺寸. 注塑机型号:SA2000/700 24) 定位圈尺寸和形状是否正确. 定位圈尺寸: Φ160 25) 浇口套球头半径和进胶口直径是否正确. 26) 隔热板螺丝是否足够. 27) 底板尺寸是否正确. 底板长X 宽X 模具总厚: 28) 定模板强度是否足够. 定模板长X 宽X 厚 : 29) 动模板强度是否足够. 动模板长X 宽X 厚 : 30) 顶针板强度是否足够, 螺丝是否足够. 顶针板长X 宽X 厚 : 31) 模架底板和顶针板之间是否有收紧螺丝孔. 32) 导柱导套型号和长度是否正确. 33) 顶针板导柱导套型号和长度是否正确 34) 支撑柱数量/ 直径是否足够. 35) 垃圾钉数量是否足够, 排布是否平衡, 是否与顶针螺丝干涉. 36) 水管接头沉孔尺寸是否正确,间距是否足够, 接头闷头螺纹是否标准. 37) 冷却水路, 螺丝, 顶杆是否干涉. N.A NG OK

模具订单评审表模板

模具订单评审表模板
客户名称:
模具名称:
模具编号:
物料编号:
T1时间: 年 月 日
MP 时间: 年 月 日
模具类别:□精密 □普通 □经济 模具寿命: 万次 型腔数量:

成形周期: 秒
缩水率: ‰(千分之)
成形材料:
产品主壁厚: mm 共有 处需斜顶出模 □有换款( )款 □无换款 □预留换款
产品外观:□喷涂 □罩光 □电镀 □电铸 □高光 □覆膜 □皮纹 □免喷涂 □
模具结构:□二板
□三板 □气辅 □倒装
□双色
□机械手取件 □模内嵌入 IML
□模内贴膜 IMD □
□压缩
定模芯钢料:
动模芯钢料:
斜顶钢料:
推方钢料:
模架类别:□全精加工
□半精加工
□粗框

浇口形式:□侧进胶 □搭底进胶 □牛角潜筋 □大水口
□潜伏式 □点水口
□牛角潜面 □斜顶出浇口
□其他
流道: □普通,数量 点 □热流道,数量 点,品牌:
标准件: □常规
□其他
油缸:□常规
□其他
客户项目工程师:
电话:
模厂项目工程师:
客户产品工程师:
电话:
模具设计师:
要求节点时间 年 月 日 调整节点 月 日
调整说明
项目启动
模流分析完成
模架完整图
订料单截止
2D 图纸完成
3D 图纸完成
钢料回厂
模架回厂
热流道回厂
所有加工截止 模具组立完成
T1 MP
年 月 日评审 工程: 制造:
商务:
采购: 批准:
项目: 品质:

模具设计评审表-

塑料原料: 收缩率: 产品表面要求: 模腔数: 客户: 模具编号模具设计师: 评审人员: N.A项目名称: 零件名: 零件号: 产品版本: 一般要求 (注: N.A=^; No=不通过;OK=?过)1)是否仔细阅读过名辰技术要求和项目资料技术要求编号: MC-HW080125-SGM3082产品是否放过收缩率,是否已镜像,产品数据是否最新版本产品版本号:08.4.3 3)产品注塑/油漆缺陷是否分析.附缺陷区域图: 4)模具成型可行性是否分析. 5)缩印风险区是否已有客户确认.附风险区域图: 6)融接线风险区是否已有客户确认.附风险区域图: 7)翘曲变形风险区是否已有客户确认.附风险区域图:

8)分型线是否正确,客户是否批准.附客户批准记录: 9)模具基准角是否正确.(动模视图右下角) 10)流道大小和形式是否正确.主流道尺寸: 分流道尺寸: 11)浇口尺寸和形状是否准确,是否在产品非外观侧.浇口尺寸:12)浇口是否经过模流分析. 13)分流道前端是否有冷料穴. 14)冷却水路是否均衡. 15)顶杆排布是否平衡,合理. 16)吊装机构是否正确. 17)是否有楔紧块. 18)排气槽是否足够(导套底部,流道末端,分型面). 19)扁顶针是否有在型芯底部做锥形导向. 20)双节顶针避空高度是否大于顶出距离. 21)是否有冷料井,拉料针是否是Z形或锥形倒钩. 22)是否有隔水片,是否合适. 23)模架尺寸是否符合客户注塑机的安装孔和格林柱尺寸.注塑机型号: 24)定位圈尺寸和形状是否正确.定位圈尺寸: 25)浇口套球头半径和进胶口直径是否正确. 26)隔热板螺丝是否足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