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毛古斯”舞蹈的艺术特征

土家族“毛古斯”舞蹈的艺术特征

作者:王雪

来源:《北方音乐》2019年第03期

【摘要】土家族舞蹈有“摆手舞”“跳丧舞”“八宝铜铃舞”“毛古斯”等,其中“毛古斯”更为独树一帜,被誉为中国舞蹈的“活化石”。“毛古斯”舞蹈的发展历史悠久,内容丰富,采用的形式也多种多樣,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娱乐性。但是,随着这些年来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中国入世后,大量来自于西方的、现代化的文化传入,加上土家族居住地受到地域的限制,当地的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经济发展也比较滞后,严重使得当地的传统民族文化观念淡化,甚至消失,这种种因素影响着传统舞蹈艺术的发展和传承。

【关键词】土家族;“毛古斯”;舞蹈

【中图分类号】J712;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一、土家族“毛古斯”舞蹈概述

“毛古斯”舞蹈一开始是为了纪念先祖而产生的舞蹈,舞蹈内容主要表现远古时期的生产生活,动作也来自于生产生活形态。最先以打猎捕鱼为主要生活来源,当时没有具体语言交流,证明当时的土家族处于原始时期,这也是“毛古斯”的发源时期。“毛古斯”舞蹈动作来自于生产生活,所以其动作粗旷、简单、豪迈。“毛古斯”表演大多为每年年初或播种季节穿插表演在土家摆手舞中,舞蹈具有一定戏剧性,也含有情节和对白,“毛古斯”舞蹈也会单独在一些大型活动,或重要场合中表演。2006年5月,“毛古斯”舞蹈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名录中。

在土家族地区进行考察的时候,当地人讲述,他们的祖先是毛人,最初在卡柯山,是以茅草树叶为衣服,以当地的野物生肉作为食物。他们说:“在以前,‘毛古斯’主要是女人来表演,到了后来,因为女性怕丑,逐渐演变成为男性表演。”

二、土家族“毛古斯”舞蹈的艺术特征

在古代的土家语里认为,“毛古斯”又称为“古斯拨铺”,汉语被解释为“祖先的故事”。“毛古斯”舞蹈最早之前是土家族人民为了纪念祖先在居住地进行辛勤地开荒拓野,传授土家人民农业技能、繁衍生息而进行编排的舞蹈。

(一)土家族“毛古斯”舞蹈的主要内容

土家族的祖先们在进行农耕、渔猎等生产生活的情景,以及展现对男性生殖器的崇拜等是“毛古斯”舞蹈所要表现的主要内容。在表演的过程中穿插有一些人物对白、故事情节、呐喊。表演内容先是“扫堂”即祭祀,接着是“打猎”再是“捕鱼”“打粑粑”“接亲”,进行表演的所有过程

全部采用古代土家语进行演唱,以至部分土语今人难以翻译,在部分地区“毛古斯”舞蹈更加注重的是表演的整个过程,重点突出故事情节的完整性。

(二)土家族“毛古斯”舞蹈的动律特点

主要动律是以抖动身体各个部位为主,前后碎步移动,重心放于全脚掌,抖动时屈膝,膝盖动力向下,弯曲身体,手臂、肩动力向上,浑身颤动的动作让身上的茅草发出刷刷声音。舞者基本动作反映在模仿猿的行动方式,臀部下沉,膝盖微弯,略微臃肿身体,加上毛毛的声音,仿佛有一种远古的味道。“毛古斯”舞蹈在土家人的表演似乎是“玩耍的步骤”,穿上稻草做的衣服,赤脚,同村几个人,甚至是子孙三代一起表演,不限跳舞场地,情节,技能等方面的限制,形式的自由和灵活性,可以看出“毛古斯”舞蹈不是一个固定的性能程序,是一个开放的舞蹈。“毛古斯”舞蹈唱歌,歌词,舞蹈作为一个整体,有一定的仪式,但是没有像其他民族舞蹈一样严格,恰恰相反,“毛古斯”舞蹈仿古者和动物行为更粗糙和随机,情节和对话相对简单,性能组织安排宽松,观众可以随时参与进来,自由发挥。

(三)土家族“毛古斯”舞蹈的音乐特点

原本的土家族的“毛古斯”舞蹈并没有音乐进行伴奏,主要是用石片敲击竹筒的方式来打节拍,搭配呐喊和土家语来制造热闹的气氛,到了后来,“毛古斯”的舞蹈又演变成为了通过敲油鼓筒的方式(以猪板油皮蒙竹筒制作而成,长度约为1米,直径大致是15厘米),到目前为止,这一舞蹈发展为以锣鼓伴奏的形式,其伴奏还是较为简单的,起伏变化不多,主要是通过锣鼓竹梆声或由“拔步长”呐喊声开场,伴奏音乐是由三种原生态鼓、锣和音乐溜子作为旋律主调,夹杂着人物的对白和呐喊,在舞蹈的过程中贯穿“咚咚哐”作为音乐节奏,轻快有力,同时人物的对白与锣鼓的节奏相交错,堪称是经常的原始音乐剧。

(四)土家族“毛古斯”舞蹈的表演形式

土家族“毛古斯”舞蹈在表演形式方面风格迥异,别致古朴,表演中既包含有舞蹈的雏形,也还带有类似于戏剧的表演性,舞蹈与戏剧的杂糅交织,融为一体。这种独特的表演形式不同于其他民族在进行的舞蹈。“毛古斯”的表演形式更偏重于剧情的演绎,舞蹈动作相对较简单,队形单一,以圈为主,在“拔步长”的带领下围圈,或向圈心,表演着以前的捕鱼打猎的生活,但大多为虚拟的事物,没有固定的程序和步骤。

土家族的“毛古斯”舞蹈又被誉为是土家族人民原始生活的“活化石”。在表演“毛古斯”的时候,需要装扮有十六七个“毛古斯”。为首的表示当年的祖先,土家语称为是“拔步长”,或其中一人饰演“老头”,一人饰演“老太婆”,两者为长辈,剩余的则饰演他们的子孙,被统称为“毛古斯”,他们事先就在摆手堂外侯场,然后听见一声响便一起上去,堂上的摆手舞停止下来,并纷纷让路。土家族的“毛古斯”舞故事情节完整,但场次和对白是随机的,不固定。在表演的时候边讲边唱,在整个过程中都以土话进行对话,演唱土歌,舞动的时候人们浑身颤动以使身上的茅草发出刷刷的声音,“毛古斯”舞蹈的表演形态充满趣味性,都是以模仿古人动作为主,

舞蹈能够淋漓尽致的向观众展现土家族鲜活的生产生活情景。进行“毛古斯”表演的时候,规模不限,可大可小,多的时候上达几百人,少的时候只有14人,主要是由10个男4个女组成。舞蹈表演的服饰为其中一女子披长发,同时以大桐叶或芭蕉叶遮挡自己的胸及阴部,其余不着衣群,脚上带着草绳编织的脚圈,耳朵带着玉米串耳环。另外的表演者则是两胳膊身体以稻草包裹,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为了方便,胳膊也就没绑稻草了,头戴用稻草编织而成的帽子,表演的道具主要是手拿三尺长,缠着茅草的小木棍,红纸或红布包一端,在表演的过程中充当猎具、农具,或者表示人类进行繁衍的男性性器官,又称之为粗鲁棍。

(五)土家族“毛古斯”舞蹈的文化内涵

长期以来,土家族的人们都是生活在较为偏远的山区,以农业为主,兼进行捕鱼或狩猎等生产活动。对造福人类的自然有了依赖和崇拜,但又对自然灾害产生了恐惧心理,进而影响着土家族人民的文化思想。

1.“万物有灵”思想

在远古时代,土家族人民大多生活在深山,生产力较为落后,对外界也一无所知,对于自然的力量理解很有限,认为神秘莫测,后来慢慢形成了关于神灵的思想观念,以及对神产生了一定的寄托,也就演化成为了“泛灵信仰”。长期下来,土家族的人们在进行日常的生产生活时候,就开始通过自己创造的舞蹈,以特殊的形态和意象来展示自己对于自然界里如山神、树神、日、月等的物和自然力的信仰,因而舞蹈就展现出了“万物有灵”的泛神论思想。

2.宗教文化信仰

土家族人由于生活在偏远的山区,自然条件相对比较恶劣,居住环境也比较闭塞,于是就有了自己对生命、对死亡等问题的理解。长期下来,也就产生了对人与自然、社会有自己的认识,最终演变为具有本土地域特色的宗教观念,宗教信仰。在此基础上,舞蹈也就被土家族人们用来表达自己情感,传承宗教信仰,成为不可忽视的载体。以跳丧舞为例,土家族的人们在舞蹈中表演出了协助亡灵交流顺畅沟通于阴阳两界,在整个过程中,土家族人们采用舞蹈动作,并且结合进了跪拜、哭丧、表情、咒语、巫术还有坛祭以此作为当地人们表达自我生命、灵魂世界认知的重要载体。再比如说,在土家族的传统文化中有一种具有特色的祭祀舞蹈摆手舞,表演时采用的“砍火畲”的动作,不仅包含着人们对土家族宗教信仰的内容,同时也展示了土家族人怀念“火畲神婆”的情感。

民族舞串词

---------------------------------------------------------------范文最新推荐------------------------------------------------------ 民族舞串词 民族舞串词(一) 甲:混合着时代的气息,绚烂的舞姿,让我们随着她们的脚步,领略现代舞的魅力,现在请欣赏高一幼四带来的《现代舞》表演者:,请高二幼二《爵士舞》做准备 乙:生命的魅力在这里挥洒青春的风采在这里绽放在这激情飞扬的时刻,让我们起舞现在请欣赏高二幼二带来的《爵士舞》表演者:冯姣,请高一幼一《彝族舞》做准备 甲:一堆篝火,一个舞队,少女们牵手搭肩,拉成圆圈,踏脚跺地,翩翩起舞。让我们掌声欢迎高一幼一带来的《彝族舞》,表演者:请高二艺大做准备 乙: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样能传递出青春的活力,现在请欣赏高二艺大带来的《街舞》表演者:金奇,请高二幼一《天亮了》做准备 民族舞串词(二) 第一章欢聚长阳 浩浩清江,巴土名疆;悠悠人文,是我长阳! 金色九月,溢彩流光;巴楚风流,欢聚长阳! 欢乐的歌儿唱起来,热情的手儿拉起来。远方的客人啊,让我们一起放歌,唱响长阳,唱响清江,唱响荆楚大地! 1 / 6

歌舞《欢聚长阳》 第二章生命之舞 土家族,是古代巴人的后裔,现有人口800多万,广泛分布在湘、鄂、川、黔、渝等地。清江长阳,是土家族的发祥地,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孕育了灿烂辉煌的土家文化。 这是一个古老的民族用生命的激情演绎的歌舞――摆手舞,展现土家少女的婀娜多姿;长阳山歌,高亢的歌声唱出土家人的粗犷豪放;毛古斯舞,再现远古巴人的原始风情…… 舞蹈《摆手女儿家》 长阳山歌《花咚咚姐》 舞蹈《生命之舞》 民族舞串词(三) 合:我们相逢在这收获的季节 李:六年来,红鸟舞蹈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从一只雏鸟逐步成长为可以振翅飞翔的俊鸟,今天,我们怀着万分激动和感恩的心,敞开心扉向在座的各位做一次汇报 杨:伴随着欢声笑语,浓缩着飞扬的激-情,愿我们的努力付出化作一首激-情的欢歌,谱写出校外艺术教育更加靓丽的篇章! 李:“梦想飞扬”红鸟舞蹈主场汇报演出 合:现在开始 开场舞:《喜气洋洋》 杨:每一个孩子天生下来就是一件巧夺天工的艺术品,他们的天真

湘西土家族原生舞蹈的区域文化特征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ca19096981.html, 湘西土家族原生舞蹈的区域文化特征 作者:徐燕琴 来源:《北方音乐》2015年第16期 【摘要】湘西土家族舞蹈是土家族人民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具有土家族人热情奔放、不拘小节的性格特征,是土家历史和自然生活环境相结合的产物。本文将通过土家族原生舞蹈的性质、与自然的关系等的三个方面进行初步研究湘西土家族原生舞蹈的区域特征,并分析它的独特性和地方性。 【关键词】湘西;土家族;原生舞蹈 地处云贵高原东侧的湖南湘西有着连绵的群山、秀丽的河谷,大自然赋予这里的人们丰富的物产资源。独具特色、略点神秘意味的土家族舞蹈文化就在这秀美而神秘的山水环境中孕育而生,较为常见的原生舞蹈有“摆手舞”、“茅古斯舞”、“八宝铜铃舞”、“八幅罗裙舞”、“梅嫦舞”等等。它们展现出于土家人寻求生命自由和情感快乐的生活欲求,倾诉着真诚的情怀,显露着纯朴的趣味。而这一民族特征,表现在土家族传统原生舞蹈的题材内容和体裁形式上,还表现在服装道具和肢体语言上。人们的创作观念、创作手法都与生产生活、自然环境联系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舞蹈艺术特征,使这片土地的舞蹈艺术呈现出独特的审美价值。 一、原生舞蹈的“团体意识” 湘西很早就有人类活动,当地的土家族人相传是古代“巴人”的后裔,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每逢节日时就成了他们展示自己的最佳时机。土家族节日也很多,除了汉族的节日外,还有赶年、四月八、六月六、大端午、七月十五等属于自己的节日。在这些时候,土家村寨里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全部都走出家门,来到一块空地里,随着锣鼓声跳起了摆手舞,从正月初九到正月十一大摆三日,也有二、三月或五月、六月举行五天或七天的,有诗为证:“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祠畔水生波,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可见摆手舞在土家族人心中的地位有多么重要。而这种万人群舞的形式也是因为族人集体外出劳动,共同生活对侧面反映,展现了民族内部团结一致的性格特征。 二、原生舞蹈中的“原始意味” 土家族舞蹈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在美丽的湘西生活着一群“毕兹卡”先民,他们勤劳勇敢,以树叶茅草护体、以猎为生。流传至今的舞蹈“毛古斯” 便是反映祖先狩猎、繁衍后代生活的真实写照。“毛古斯” 舞源自土家先民与自然抗争、与野兽搏斗和日常生活的动作,舞蹈中断断续续的喊叫声便是模仿原始人在狩猎中追赶野兽的口号声,它是土家族最古老的舞蹈。摆手舞由“毛古斯” 发展而来,也有模拟野兽与狩猎的动作,围成圆圈左右跳摆、摇摆,敲击竹筒、击石为节,充满人类浑朴天真,反映原始人的采集、狩猎的生活。两者的表演内容都以反映古代土家族先民的生产、生活为主,表演者讲土家语,唱土家歌,融

六一儿童节串词

串词 节目一:《飞旋的梦》 1:梦想乘着歌声的翅膀, 2:自信写在复兴的路上。 1:都说那神州锦绣,山河万里长,一派春光; 2:都说那华夏文明,上下五千年,满目辉煌! 1:带着自信阔步向前,我们青春飞扬; 2:传承国粹修炼青春,我们无限荣光! 1:请欣赏实验幼儿园为大家带来的舞蹈《飞旋的梦》 节目二:土家毛古斯跳起来 邓:王老师,你听说过毛古斯这种舞蹈吗? 王:知道啊,茅古斯,土家语称为“古司拨铺”,意即“祖先的故事”。属土家族流传至今的古老的表演艺术之一,作为土家文化活化石保存至今。 邓:关于毛古斯,据说还有一个非常美丽的传说 王:是吗?说来听听 邓:相传上古时候,武陵山区森林莽莽,荆棘遍野,人烟稀少,土家族先民为了觅食,或上山打猎,或下河捕鱼。后来又从渔猎生活步入农耕时代,有一位土家族青年独自下山去学习农耕技能,之后急于赶回山寨传授技能,一路上风餐露宿,一身衣服被山林中的荆棘撕扯成碎片,等他回到山寨时已是夜晚,正逢土家“调年”(过年),举行跳摆手舞等活动。他衣不遮体,不好露面,便躲在调年场旁的杂草丛

中观看调年活动。不料几个参加调年活动的小伙子在草丛中发现了他,他只好走出来,急中生智地扯了一些茅草被在身上,参加到调年活动的人群中去。他用舞蹈的形式向乡亲们传授所学到的农耕技能。从此,土家人为了纪念这位传授农耕技能的先祖,每逢还愿、祭祖等活动时,都要表演茅古斯,有时也单独表演。 王:哦,真是一个美丽的传说。接下来请欣赏逸夫小学的孩子们为我们带来的声乐表演《土家毛古斯跳起来》节目三:蒙养唐韵 节目四:《实幼娃》 接下来请欣赏实验幼儿园宝贝们给我们带来的体操表演,《实幼娃》 节目五红梅赞 红岩上红梅开 千里冰霜脚下踩 三九严寒何所惧 一片丹心向阳开向阳开 请欣赏新达小学为我们带来的舞蹈《红梅赞》 节目六:鸽子花开 接下来请欣赏达州中学为我们带来的舞蹈鸽子花开 节目七:经典的传承

《边城》

以舞剧《边城》为例浅谈湖南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与创新 目录 摘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华南民族民间舞蹈的综述 0 1.1湖南民族民间舞蹈的概况 0 1.1.1湖南民族民间舞蹈的起源 0 1.1.2湖南民族民间舞蹈的分类 0 1.1.3湖南民族民间舞蹈的特点 0 1.2舞剧《边城》 0 1.2.1产生背景分析 0 1.2.2故事情节分析 0 2.湖南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 0 2.1舞剧《边城》的发展历程 0 2.1.1舞蹈元素分析 0 2.1.2 形体表现 0 3.2 讨论基于舞剧《边城》的湖南民族民间舞蹈的创新 0 3.舞剧《边城》的湖南民族民间舞蹈的创新 0 3.1形式创新 0 3.1.1原始民族舞蹈的特点 0 3.1.2舞台所呈现的特点 0 3.2动作元素 0 3.3思想情感 0 3.4任务性格的塑造 0 3.4.1翠翠 0 3.4.2爷爷 0 3.4.3傩送 0 4 舞剧《边城》的创新分析 0 5 结束语 0 参考文献 0 致谢 0

摘要 湖南民族民间舞蹈同样凭借着多年来历史与大众的创造而发源,湖南全省的舞种繁多,丰富多样,精彩纷呈。湖南民间舞蹈不仅仅能够真实的反映出当地人民生活的状态与根本,还能够通过原始化的舞蹈将湖南人民的心境完美的融合。 《边城》之中的故事发生与湘西的边陲小镇,所有该舞剧无处不散发这湘西当地的人文特色。而在创作之中,杨天解老师为了能够完美的创造出《边城》的曲调,多次前往了湘西采风。这部由小说改编而成的舞剧承袭无误地将小说那质朴的风格与散文诗般的意境融为一体,自始至终让人感受种种由舞剧所带来的清新、流畅、凄美。 《边城》中的独特性舞蹈,不仅仅汇聚了以往小说中的湘西民族舞蹈,还新增了芭蕾与现代舞的元素,让整部舞剧吸纳了较多的“洋文化”,但是这些“洋文化”却并不是生硬拼凑出来的,而是通过吸纳与借鉴从而创新的。剧中的独舞、双人舞、多人舞等等与情节风格完美的融合,做到了虽然形式多样,但是却高度统一。 目前,我们国家已经进入非物质文化保护的关键时期,在民族民间舞的传承与创新上,我们既要坚定立场,又要开放精神,从传承到创新,都必须从民族性这个“本质”出发,把握尺度,创造一种贴近时代精神,体现生命意蕴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 关键词:边城;舞剧;湖南

试论土家族茅古斯舞蹈的表演形式与文化价值

试论土家族茅古斯舞蹈的表演形式与文化价值 作者:王瑛吴婵 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17年第05期 【摘要】茅古斯舞是湘西州土家族特有的一种传统原始舞蹈,其承载着土家人的精神和文化。为了更好传播和传承民族文化,本文对土家族茅古斯舞蹈从历史积淀、表演艺术特点、艺术传承性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期有助于民族文化的发扬和传承。 【关键词】土家族;茅古斯舞;表演形式;艺术价值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土家族“毛古斯”舞蹈是一种与戏曲的表演性相关联和具有舞蹈动作特征为基点的原始性戏剧舞蹈,两者相辅相成、交织一体,不仅有着与戏曲息息相关的写意、虚拟、模仿假定等艺术手法,还能以土家族先民捕鱼、打猎和农耕等生产生活为表演内容,保留自然崇拜、祖神崇拜等艺术元素的艺术表演形态,反映了土家族先民最初的原始模样,成为中国舞蹈最远源头的活化石。所以选择这个正在走向国际化的艺术文化遗产进行研究,发展其艺术魅力和加强保护,有利于开发新的艺术形式。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其中以土家族和苗族为主,占到总人口的80%左右。湘西州拥有浓烈的原始气息,自古以来,土家族先民生活在荒山峡谷之间,由于人烟稀少,四周树木浓密围绕着,过着原始生活的他们为了觅食,打猎捕鱼是必不可少的,传说一个男孩打猎途中被老虎追赶,惊慌失措的他不得已爬到树上藏起身来,老虎在树下徘徊死死守住这口肥肉,男孩吓的直哆嗦,突然发现树上缠着许多稻草,于是他把稻草成梱披在身上,像是隐身了一般,过了许久,老虎以为男孩不见了,便离开,男孩得救,后来土家族人民都利用这个藏身的好办法进行觅食,经过时间的洗礼,为了纪念这种藏身术,已经演变成现在的“茅古斯”,身批稻草表演的“毛人”。 土家族先民劳动方式的体现通过“茅古斯”舞蹈形象地模仿出来,用这种方式传授所学到的农耕技能,本人利用当地资源,深入了解和收集到更多更淳朴原始素材,结合茅古斯舞蹈本身的内容元素,从模仿性的基点入手,找到属于本民族优势化的舞姿动作部分加以编排,借入新的透视运动轨迹,在不改变原有原生态舞蹈本身的情况下使其更加丰富多彩,融入土家族摆手舞的韵律穿插其中,同时从“茅古斯”舞蹈中获取非常见舞姿或原生态动率进行改编、处理,形成一套独具特色的舞蹈迹象,为舞蹈史增添了一道美丽的动态模式。 一、厚实的历史积淀

湘西土家族毛古斯舞

湘西土家族毛古斯舞 湘西土家族毛古斯舞是土家族最古老的舞蹈。土家语称“谷斯拔帕舞”,中外专家称“是中国民族舞蹈的最远源头”。流行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以龙山县、永顺县、保靖县、古丈县为主要流传区域。(图1、在跳毛古斯舞前的祭祀仪式) 毛古斯舞的起源,无史籍记载,但有故事传说供参考。据龙山县坡脚乡卡柯村土家族毛古斯老艺人(“梯玛”掌堂师)田其友说:“我们土家族的祖先是‘毛人’。原始社会,‘毛人’身穿茅草树皮,吃的是野兽生肉和野果。后来,燧人氏钻木取得了火,给了土家族的祖先‘毛人’。有了火后,‘毛人’用石头和木棒打得的猎物用火烤熟,食后美味可口。从此,吃生肉现象消失了……”。又说:“毛古斯是女的,当时是女的为男人扎草衣草裙,崇拜男性,并带领男的上山打猎,因为女人最会识别猎物的踪迹,每次出猎必有收获。有了她,土家族祖先‘毛人’才有吃穿,她死后,变成了‘梅山神’(猎神)。因此,后来土家族人上山围猎,必须虔诚祭祀梅山神。又因梅山神是女神,所以祭祀时严禁讲丑话……”还说:“跳毛古斯舞,在我们卡柯田祖,相传有名有据有七代人了……”。 毛古斯舞,土家族语称“谷斯拔帕舞”,表演大多与跳摆手舞穿插进行,也在一定场合单独表演。毛古斯舞产生于土家族祭祀仪式中,流传区域内的各县志厅志均有记载。如清乾隆《永顺府志》、嘉庆《龙山县志》、同治《保靖县志》等志书中,都记载了祭祀仪式跳摆手舞和毛古斯舞的习俗。 毛古斯舞因有一些性崇拜的内容,曾被禁止。新中国成立后,1957年8月,湖南省土家族访问团在龙山、永顺、保靖等地的访问过程中,皆发动群众恢复毛古斯舞。1959年,中央文化部组织省、州、县民族文艺调查组,对毛古斯舞进行了全面普查和收集并写出调查报告。1963年10月,湖南省民委派员访问毛古斯舞艺人,写出了《马蹄寨毛古斯舞访问记》。“文革”中,毛古斯舞被视为“封、资、修”,停止活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土家族毛古斯舞受到重视,恢复活动。1980年8月,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群众艺术馆邀请各县土家族艺人来馆传授毛古斯舞,并现场拍成电影资料片,为研究学习留下形象资料。1983年春节,龙山县、保靖县分别举行了大型调年毛古斯舞活动。1983年,《毛古斯·狩猎舞》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首次登上了北京舞台。1983年2月18、19日(农历正月初七、初八),保靖县在县城举行了盛大的土家调年会,县境11个社(镇)3000多人参加文艺表演,观众达6.5万余人,县长亲自升起龙凤旗。入夜,在堆堆篝火旁,县长领头跳毛古斯舞,万众欢腾。国家文化部社会文化司、湖南省文化厅、湖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州政府、州文化部门以及邻省、县的40个文艺单位,共176人专程莅会参观。1984年开始,毛古斯舞活动在境内中小学校普及,部分民族学校还组建了毛古斯舞蹈队。在龙山、永顺、保靖、古丈等县土家族聚居区村寨,每年春节期间皆跳毛古斯舞蹈,欢度新春。(图2、围猎) 毛古斯舞基本动作: 1、棍的拿法:横握棍、直握棍、竖握棍、斜握棍。棍是毛古斯表演中所使用的道具,一根两尺来长缠稻草的小木棍。表演渔、猎、农耕时,它可以是猎具、渔具、农具;而在“祭梅山”、“接新娘”等场次中,它又代表男根。土家人把这叫做“粗鲁棍”,在表演中有“示雄”、“搭肩”、“转臂”、“甩摆”、“刷露水”、“挺腹抖胯”、“左右抖摆”等动作,其形粗鄙,语多俚词。 2、单人动作: 找果子:准备,“正步”,双臂自然下垂,右手握棍的一头,拳头朝前,棍的另一头斜托在身后。第一至二拍,左脚起向前走两步,稍屈膝。右手持棍,在第一拍时间向前拄地,左手自

民族舞主持人串词

民族舞主持人串词 民族舞主持人串词 串词是在晚会、联欢会等大型联欢活动中,主持人把前后节目,把整台节目恰到好处地联系在一起的关键性词语。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民族舞主持人串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民族舞主持人串词(一) 甲:混合着时代的气息,绚烂的舞姿,让我们随着她们的脚步,领略现代舞的魅力,现在请欣赏高一幼四带来的《现代舞》表演者:,请高二幼二《爵士舞》做准备 乙:生命的魅力在这里挥洒青春的风采在这里绽放在这激情飞扬的时刻,让我们起舞现在请欣赏高二幼二带来的《爵士舞》表演者:冯姣,请高一幼一《彝族舞》做准备 甲:一堆篝火,一个舞队,少女们牵手搭肩,拉成圆圈,踏脚跺地,翩翩起舞。让我们掌声欢迎高一幼一带来的'《彝族舞》,表演者:请高二艺大做准备 乙: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样能传递出青春的活力,现在请欣赏高二艺大带来的《街舞》表演者:金奇,请高二幼一《天亮了》做准备 民族舞主持人串词(二) 第一章欢聚长阳 浩浩清江,巴土名疆;悠悠人文,是我长阳! 金色九月,溢彩流光;巴楚风流,欢聚长阳! 欢乐的歌儿唱起来,热情的手儿拉起来。远方的客人啊,让我们一起放歌,唱响长阳,唱响清江,唱响荆楚大地! 歌舞《欢聚长阳》 第二章生命之舞 土家族,是古代巴人的后裔,现有人口800多万,广泛分布在湘、鄂、川、黔、渝等地。清江长阳,是土家族的发祥地,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孕育了灿烂辉煌的土家文化。

这是一个古老的民族用生命的激情演绎的歌舞――摆手舞,展现土家少女的婀娜多姿;长阳山歌,高亢的歌声唱出土家人的粗犷豪放;毛古斯舞,再现远古巴人的原始风情…… 舞蹈《摆手女儿家》 长阳山歌《花咚咚姐》 舞蹈《生命之舞》 民族舞主持人串词(三) 合:我们相逢在这收获的季节 李:六年来,红鸟舞蹈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从一只雏鸟逐步成长为可以振翅飞翔的俊鸟,今天,我们怀着万分激动和感恩的心,敞开心扉向在座的各位做一次汇报 杨:伴随着欢声笑语,浓缩着飞扬的激情,愿我们的努力付出化作一首激情的欢歌,谱写出校外艺术教育更加靓丽的篇章! 李:“梦想飞扬”红鸟舞蹈主场汇报演出 合:现在开始 开场舞:《喜气洋洋》 杨:每一个孩子天生下来就是一件巧夺天工的艺术品,他们的天真和可时刻能让我们感受到人之初的真、善、美,下面请欣赏由我们最小的舞蹈天使们带来的舞蹈,《兔子舞》瞧,宝贝们已经迫不及待了! 李:舞蹈是一门残酷而唯美的艺术,习舞者需要付出艰辛的体力和超人的毅力,去打磨自己,而扎实的基本功训练是每一个习舞者通往成长最基本的要素 接下来请欣赏红鸟少儿带来的基本功的组合展示 杨:傣族是世界上最早的稻作民族之一,他们傍水而居,爱水,祈水,对水有着特殊的感情、,“水一样的民族”是对傣族性格的一种描述,傣族舞蹈的动作虽大多婀娜多姿,节奏较为平缓,但外柔内刚,充满内在的力量。接下来请欣赏孩子们表演的傣族舞蹈《竹林》李:当传统与时尚对接时,总会产生一些碰撞,但通过交流和融合,传统之美与时尚之美也能达成最和谐的艺术之美,成为和谐社会

土家族茅古斯舞的传承与发展

土家族茅古斯舞的传承与发展 作者:杨昌菊王军 来源:《当代体育科技》2017年第04期 摘要:土家族是主要分布在湘鄂渝黔四省交汇之处的一个少数民族,也是处于武陵山脉的腹心地带,区域呈山地构造地形。茅古斯,土家语称为“古司拨铺”,意思是“祖先的故事”。茅古斯舞不仅是土家族最古老且原始的舞蹈,而且还被认定为中国舞蹈的源头之一。是土家族为了纪念一位传授农耕技能的祖先,每当祭祀或者还愿,就会表演茅古斯,当然有时候也有单独表演。茅古斯以近似戏曲写意,假定,虚实等手法,表演土家族祖先“生产”,“钓鱼”,“扫堂”,“祭祀请神”,“读书”,“接官”等生产、生活的过程,描绘出土家族从古至今的发展历史。关于土家族茅古斯舞,目前还没有人进行研究。而研究土家族茅古斯舞以及它的现代生存方式,可以更好的保护土家族茅古斯舞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使人们更多的关注它,并且把它发扬光大。 关键词:土家族茅古斯舞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02(a)-0188-02 1 土家族茅古斯舞的起源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土家族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具有本民族特征的民俗文化。18世纪初,土家族渐渐受汉文化影响,融入汉文化。而土家族的传统文化的影响就慢慢变弱,许多的传统民族习惯就渐渐被遗忘。现在还有保留的主要存在于传统文化艺术之中,舞蹈是一门表现力最强、肢体语言最丰富的文化艺术。而土家族舞蹈中最出名的当属茅古斯舞和摆手舞。相传古时候,土家族地区遍布着森林,人烟稀少,土家族祖先为了寻找食物,或者下河捕鱼,或者上山狩猎。后来进入农耕时代,有一位青年独自一人下山去学习农耕技术,后来为了赶回山寨传授技术,一路上风餐露宿,一身衣服被山林中的荆棘拉扯得不成样子,等他回到山寨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正逢过年,举行摆手舞等活动。他不方便参加,便在场地旁边的杂草丛中观看,不料几个小伙子瞧见了他,他急中生智,扯了一些茅草披在身上,去参加活动,他用舞蹈的形式给乡亲们表演了他学到的农耕技术,后来土家人为了纪念这位祖先,每逢过节,祭祀等活动都会表演茅古斯。这种舞蹈可以说是土家族生产与生活的真实写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进行的保护力度也有所增加,土家族的茅古斯舞又渐渐地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之中。茅古斯舞是土家族舞蹈中的一部分,它是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具有其它舞蹈所不具备的作用。 2 土家族茅古斯舞的特点 舞蹈是一种表演艺术,是用身体完成各种或柔或刚的动作,一般都会有音乐伴奏,它的表现手段为有节奏的动作,有时候也借助道具。茅古斯舞是直接以土家族祖先的原始生活民俗习

土家族毛古斯[土家族人的原始风情―毛古斯舞]

土家族毛古斯[土家族人的原始风情―毛古斯舞] 毛古斯舞是土家族最原始、最古老、最粗犷的一种歌舞。毛古斯舞,土家族语称“谷斯拔帕舞”、“帕帕格次”,是老公公的意思。它是土家族纪念祖先开拓荒野、捕鱼狩猎等创世业迹的一种古老舞蹈。汉语多称为“毛古斯”或“毛猎舞”。毛古斯舞产生于土家族祭祀仪式中,主要流行在湘西的龙山县、永顺县、保靖县、古丈县。每逢过年或节庆时,都要跳这种古老的毛古斯舞。 毛古斯舞是一种具有人物、对白、简单的故事情节和一定的表演程式的原始戏剧舞蹈,它以近似戏剧的写意、虚拟、假定等艺术手法表演土家先民渔、猎、农耕等生产内容,既有舞蹈的特征,又有戏剧的表演性,两者杂糅交织,浑然一体。表演时大多与摆手舞穿插进行,有时在一定场合单独表演。 毛古斯舞动作特点别具一格,表演者屈膝,浑身抖动,全身茅草唰唰作响,头上五条大辫子左右不停摆动,表演中有碎步进退,左右跳摆,摇头抖肩。“打露水”、“扫进扫出”、“围猎”、“获猎庆胜”等内容,可根据表演动作清楚地分辨出来。该舞蹈最突出的特色在于服饰的风格,表演者身穿草衣树皮,古朴大方,极具原始风情。表演对话时要求变腔变调,使观者辨认不出表演者的真实身份。最重要的是毛古斯舞作为一种古老和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可以为土家族舞蹈来源的研究提供较可靠的线索。 据资料,古时候,湘西土家族地区森林莽莽,荆棘遍野,人烟稀少,土家族先民为了觅食,或上山打猎,或下河捕鱼,后来又从渔猎生活步入农耕时代。传说有一位土家族青年独自下山去学习农耕技能,之后急于赶回山寨传授,一路上风餐露宿,一身衣服被山林中的荆棘撕扯成碎片,等他回到山寨时已是夜晚,正逢土家“调年”(过年),举行跳摆手舞等活动。他衣不遮体,不好露面,便躲在调年场旁的杂草丛中观看调年活动。不料几个参加调年活动的小伙子在草丛中发现了

介绍民族舞的串词

介绍民族舞的串词 【篇一:民族舞蹈串词】 民族舞蹈串词第一章欢聚长阳浩浩清江,巴土名疆; 悠悠人文,是我长阳! 金色九月,溢彩流光;巴楚风流,欢聚长阳! 欢乐的歌儿唱起来,热情的手儿拉起来.远方的客人啊,让我们一起放歌,唱响长阳,唱响清江,唱响荆楚大地!歌舞《欢聚长阳》第二章生命之舞土家族,是古代巴人的后裔,现有人口800 多万,广泛分布在湘、鄂、川、黔、渝等地.清江长阳,是土家族的发祥地,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 孕育了灿烂辉煌的土家文化. 这是一个古老的民族用生命的激情演绎的歌舞――摆手舞,展现土家 少女的婀娜多姿;长阳山歌,高亢的歌声唱出土家人的粗犷豪放; 毛古斯舞,再现远古巴人的原始风情…… 舞蹈《摆手女儿家》长阳山歌《花咚咚姐》舞蹈《生命之舞》第三章清江放歌清江,是鄂西南土家族的母亲河.千百年来,美丽的清江哺育了勤劳朴实的土家人民,每个人的心中都流淌着赞美的歌. 今天,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古老的清江更添靓丽容颜.百里长湖, 碧波荡漾;筱风含翠,丹桂流芳;美丽清江,四季如歌;幸福土家,放声歌唱. 男声独唱《我的故乡有条江》 舞蹈《竹枝之声》舞蹈《土家撒叶儿嗬》歌伴舞《清江画廊土家妹》第四章巴土风情走进清江长阳,浓郁的巴土风情扑面而来. 木鼓声声,带你追寻巴男楚女的脚印;南曲悠悠,邀您品味郁郁山花的风韵――这 独特的巴土风情,从远古走到如今,承载着一方水土的人文风景,熠熠生辉. 舞蹈《木鼓声声》 长阳南曲《土家吊脚楼》女声独唱《巴土风情》第五章锦绣巴山长阳巴山舞,源自土家族的民间舞蹈,曾荣获中国群星奖广场舞蹈金奖成为普及最广、最受欢迎的东方迪斯科. 青山绿水相映出,锦绣巴山入梦来.让我们跳起欢快的巴山舞,预祝湖北省第七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圆满成功,祝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广场舞蹈《长阳巴山舞》刚刚的一曲《天路》让我们领略了雪域高原带来的温馨祝福,接下来我们来体会一下异国的火热风情,有请一群热烈奔放的西班牙女郎为大家带来《热情之舞》! ... 既是这块土地上藏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这块土地上生活的其他各民族人民精神创造的成果。藏族文化既包括... 烤肉串时,点燃炭火,待烟尽火旺时,即将串好的羊肉串架在槽上烘烤。烤羊肉串用的铁杆子也很别致随着经典的外国歌曲的旋律的落幕,一群藏族姑娘小伙不禁跃跃欲试地要跳上台来,以他们灵活的身姿展示出古老舞蹈的美妙。

土家族舞蹈毛古斯艺术特征分析-艺术教育论文-教育论文

土家族舞蹈毛古斯艺术特征分析-艺术教育论文-教育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摘要】舞蹈作为一种精神艺术,它的存在,反映人们精神生活的丰富与否。而中华民族文化中,舞蹈艺术也相当繁荣,尤其是少数民族舞蹈方面。毛古斯对于土家族舞蹈来说,显得十分重要,它是土家族中独一无二的仪式性舞蹈。本文从研究毛古斯舞蹈的艺术特征为出发点,全面研究分析了毛古斯舞蹈的艺术特征,追溯了它的起源。 【关键词】毛古斯;舞蹈;艺术特征 土家族是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的一个,主要生活区域是在湖南、湖北、贵州和重庆的武陵山脉相毗邻的地区。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土家族拥有自己的生活特色,并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具有土家族独特艺术的舞蹈。土家族不仅发展具有民族特色土家族舞蹈,而且由于其能歌

善舞,其发明的舞蹈多种多样,有“毛古斯舞、摆手舞、跳马舞、跳丧舞、巴山舞”①等。也就是说,土家族的舞蹈种类非常多,尤以毛古斯舞蹈较为出名。在许许多多的湘西土家族舞蹈中,毛古斯算是土家族舞蹈的精华部分,这种舞蹈的存在以及发展,不但反映了土家族人民的精神面貌和日常生活,而且还反映出了少数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历程。当然,要想全面了解毛古斯舞蹈及其艺术特征,必须先深入了解毛古斯舞蹈的起源。 一、毛古斯舞蹈的起源 毛古斯可以称得上是中国最古老、最有历史的“仪式性舞蹈”。其活动时间主要是“安排在祭祀先祖的大型活动‘舍巴日’中演出”②,主要在湖南省湘西地区一带流行。虽然毛古斯舞已经被公认为“中国舞蹈界的最早源头”,又是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在奥运会之时登上开幕式的舞台,但是由于土家族并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字,加上历代对毛古斯的文献记载相对较少,因此考察起源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考察毛古斯起源之前,何谓“毛古斯”是首先需要知道的事情。根据《土家族简史》所说:“它是流行于永顺、古丈地区的一种

湖南土家族摆手舞透析

湖南土家族摆手舞透析 作者:郭芯源喻秋兰王月明 来源:《卷宗》2015年第02期 摘要:湖南土家族摆手舞是融土家歌、民间体育及娱乐于一体的原生态舞蹈,是土家族优秀文化的代表,它冷藏和积淀着丰富的原始土家文化内涵,并传递着土家民族的原始文化基因,潜滑和孕育着土家民族的心理机制,培养着土家民族的气质和性格。 关键词:土家族;摆手舞;文化内涵 基金项目: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湖南土家族舞蹈的艺术审美及保护开发研究》(项目编号:13YBB016);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高校民族舞蹈教学的实践与改革研究》(项目编号:XJK013CTW004);长沙市科技计划项目《湖南土家族舞蹈的文化内涵及其传承保护研究》(项目编号:k1407046-41)。 土家人称摆手舞叫“舍把日”。“舍把”意为“摆手”,“日”即“做”,土家语动宾倒置,汉语直译“舍把日”为“做摆手”,意译为“摆手舞”。“摆手舞”是一种典型的集体活动项目,源于土家先民的舞蹈形式“毛古斯”,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土家族摆手舞有大摆手和小摆手之分。内容大至为祭祠祖先、模拟刀耕火种、军事演练等等。土家族摆手舞这一舞蹈现象浸透着丰厚的文化底韵,是记载土家族历史的“活化石”。 湘西,地处湘、鄂、川、黔四省交界的边远山区,那里四季分明,气候湿润,山高路险,勤劳勇敢的土家族在几千年以前就定居于此,他们自称“毕兹卡”,是本地人的意思。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永顺、龙山、保靖、古丈吉首、泸溪等地。土家族摆手舞是一种古老的舞蹈,源于土家族先民的原始舞蹈形式“毛古斯”,土家族摆手舞是一种散发着浓郁泥土芬芳的、保留着原始气息的、质朴的原生态舞蹈。“摆手舞”以其悠远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为少数民族民间舞蹈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元素,为其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挖掘、保护和发展土家“摆手舞”,对促进我国少数民族舞蹈艺术发展,丰富人民文化生活将有重要现实意义。 1 尊重土家族“摆手舞”的发展历史 摆手舞的形成与土家人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渔猎经济时代,土家先民以捕渔猎兽为主,他们模仿捕渔和打猎,创造了“猎守舞”;进入农业社会,人们又以最简练的方式将耕田、插秧、扯草、打谷等农事动作加以表达,形成了“生产舞”。这些取材于生产生活中的身体动作,经过人们的串联和加工便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情节,表现了人们在劳动过程中获得生活资料后的欢娱和对劳动成果的庆贺。土家族舞蹈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土家族“摆手舞”是新石器时代的土家先民在生产、生活的真实情况在艺术上的反映,它是带着土家族本民族的审美原则和感情色彩。

论土家族摆手舞的审美特征讲解

编号研究类型分类号 学士学位论文 Bachelor’s Thesis 论文题目 作者姓名 学号 所在院系 学科专业名称 导师及职称 论文答辩时间

学士学位论文诚信承诺书

目录 1.前言 (1) 2.土家族摆手舞的历史渊源 (1) 3.土家族摆手舞的审美特征 (2) 3.1质朴、厚重之美 (3) 3.2舞乐结合的自然和谐之美 (3) 3.3摆手舞丰富象征意义 (4) 4.对土家族摆手舞传承的看法 (5) 5.结论 (6) 6.参考文选 (6) 7.致谢 (7)

论土家族摆手舞的审美特征 () () 摘要:作为我国内陆唯一的文化沉积带的土家族,摆手舞是土家族最主要的标志性文化形态。土家族舞蹈表演形式和内容的质朴、厚重之美,舞乐结合的自然和谐之美,以及依托于圆形的舞蹈表现形式所展现出来的民族凝聚力彰显了土家族独特的审美取向。 关键词:土家族摆手舞审美特征 中图分类号:TQ351.2 Review on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Tujia waving dance Abstract : As the unique culture of our country inland sedimentary belt of Tujia Waving Dance is the most important symbol of Tujia culture forms. Tujia Dance Show of the form and content of plain, profound beauty, dancing with a natural and harmonious beauty, and relying on the round dance forms exhibited by the cohes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highlighting the Tujia unique aesthetic orientation. Keywords :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Tujia waving dance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