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监测操作专家共识(2014)

围手术期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监测操作专家共识(2014)
围手术期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监测操作专家共识(2014)

围手术期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监测操作的专家共识(2014 )

中华医学会麻术学会会

马小静王伟鹏王晟朱斌进(负责人)保怡华何绮月

海涛(执笔人)晓琴唐红葛亚力魏蔚

目录

一、引言

二、TEE检查前评估

三、TEE检查的适应证

四、TEE检查的禁忌证

五、患者的准备

六、TEE探头的安全使用

七、TEE检查的操控及术语

八、TEE图像的方位和视角

九、TEE检查切面的标准化

十、TEE-Focus观察与测量的基本容

1^一、TEE标准化切面的参数测量

十二、TEE-Focus循环病理类型的超声形态特征

十三、常见心脏病的超声影像特征

十四、小结

附件:术中TEE监测记录单

一、引言

围手术期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从形态和功能两个方面评估循环系统,具有定位、定性、定时、定量的基本功能,为围手术期诊疗决策提供依据,提高麻醉和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围手术期合理应用标准化超声心动图,可有效地监测循环事件,如: 骨科和泌尿外科手术的肺动脉栓塞,开颅手术的气体栓塞,胸部创伤的

心包压塞等。在超声循环监测方面常用于:血容量监测,整体和局部左心功能、右心功能评价,监测基本的瓣膜形态及功能变化,成人常见的先心病的形态和功能监测等。

超声心动图监测循环功能的思路是:通过对标准化切面的观察和测量,提取患者的心血管形态和功能特征,用病理生理学模型和循证医学证据解释,结合临床经验和诊疗规用于诊疗决策。

本文针对围手术期TEE监测的一些关健问题,阐述如何采集并使用TEE图像来解决临床问题,重点介绍以诊疗决策为目的的超声循环监测方法,涵盖了国外的最新进展。

二、TEE检查前评估

1、询问症史心血管、肺专科病史,上消化道病史,糖尿病、高脂血症及高血压病史。

2、查体心、肺专科体征,纽约心功能分级,口、咽部专科体征。

3、实验室检查心肌酶、凝血功能、输血免疫全套。

4、评估病情麻醉、外科操作引起术中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风险。

5、是否需要行术中TEE检查,是否具备TEE检查的条件。

6、机械通气的重症患者行TEE检查需要随时关注通气情况。

三、TEE检查的适应证

1、术中出现难以解释的低血压、低血氧、低CO2分压,且难以纠正者。

2、血流动力学监测,观察前负荷、心肌收缩功能、心肌舒功能、

后负荷。

3、循环功能碍,如休克类型的鉴别诊断。

4、心源性梗死诊疗决策所需的直接和间接征象。

5、急诊手术胸痛的鉴别诊断,如夹层动脉瘤、肺栓塞、心肌梗死

的鉴别。

6、急诊手术麻醉,需要排除心脏和大血管的并发症,如心脏破裂、主动脉横断等。

7、心脏瓣膜功能检查。

8、经胸超声检查显像困难,难以明确各种心脏大血管形态和功能异常。

四、TEE检查的禁忌证

1、绝对禁忌证:患者拒绝、活动性上消化道出血、食管梗阻或狭窄、食管占位性病变、食管撕裂和穿孔、食管憩室、食管裂孔疝、先天性食管畸形、食管手术后不久。

2、相对禁忌证:食管静脉曲、凝血障碍、纵隔放疗史、颈椎疾病、咽部脓肿、咽部占位性病变。相对禁忌证需要比较TEE检查的收益和相对禁忌证的风险决定是否行TEE监测。

五、患者的准备

1、鉴署(知情)同意书。

2、全麻状态下可选择仰卧位和侧卧位。

3、检查并清除患者口腔和食管活动性异物。

4、气管导管固定于患者嘴角一侧,便于探头置入。

5、放置探头前胃管负压吸引,以获得清晰的TEE图象。

6、TEE探头放置后5分钟,检查无活动性出血,再放置鼻咽部温度探头。

7、围手术期TEE检查时,注意不要影响患者的通气。

8、清醒的患者可行口咽部局部局部麻醉,在侧卧位下置入探头。

9、除超声心动监测外,还要密切观竂心电图波形、有创动脉波形、无创血压、血氧饱和度、呼末CO2等监测指标,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状况。

六、TEE探头的安全使用

1、检查探头结构是否正常,将探头与超声主机妥善联接,在控制面板上找到探头驱动软件,选择所需检查模式。

2、消毒的探头的前端换能面除上超声耦合剂。

3、右手持探头管体前1/3处,左手中指、食指和大拇指轻提下颌,打开咽腔、轻地将探头送至咽后壁,如遇到阻力,稍前屈探头,通过咽后壁阻力点后,将探头稍向右旋转,用探头细心体会食管开口的位置

观察颈部两侧与梨状窝对应部位,使用恰当的手法,尽量轻柔地将TEE 探头推送过食管开口。

4、TEE探头置入困难时禁用暴力,必要时使用喉镜、可视喉镜辅

助,或者寻求他人帮助。尝试3次以上未能成功置入探头,或者在放置过程中发现活动性出血,应考虑放弃使用TEE检查。

5、成人TEE探头建议最低安全体重为30kg,儿TEE探头要求最低安全体

重为5kg,新生儿TEE探头用于体重低于5Kg的患儿。

6、在TEE检查过程中要注意检查口咽部有无出血,及时发现和处理相关并发症。

7、退出探头时遇到阻力,需要确认探头是否处于前端弯曲状态并被卡锁固定,先解除卡锁,将探头轻柔送入胃,调直探头后方可重新退出,全麻患者各种保护反射受到抑制,应尽量保护患者。

8、对血液传播性疾病的患者必须用透声性能良好的探头套隔离

TEE探头。

七、TEE检查的操控及术语

TEE图像总的原则是:探头接触患者的位置是图像的顶点,改变探头的位置就是改变TEE图像在人体空间的位置。TEE探头呈长管状,探头运动受消化道的限制,整体运动只有8种,分别是:推进、后退;左转、右转;前屈、后屈;左屈、右屈(图 1 )。

图1 TEES头的咅种运动及操控示意图

1、手握TEE探头向食管运端或胃推进称“推进”,反之为“后腿” 手握探头朝向患者右侧转动称之为“右转”,逆时针转动称之为“左转”

2、使用操作柄的大轮将探头前端向前弯曲称之为“前屈”,向后

弯曲称为“后屈”。使用操作柄的小轮将探头顶端向左方弯曲称之为“左屈”,反之称为“右屈”。

3、TEE探头处于某一个姿态不动时,在探头保持静止的状态下同,

可通过手柄上的2个圆按按键,调节声平面角度从0o?1800 ,称为“前

旋”,反向调节声平角度从1800?00,称之为“后旋”。

八、TEE图像的方位和视角

超声主机屏幕和出版物的TEE图像通常被默认属于室空间,室空间的方位和坐标和人体空间不同,造成切面、心脏模型和人体空间之间

的联系难以理解和交流,因此,TEE图像应该遵循二维或三维切面解剖学的原则。将TEE图像还原到患者的解剖空间,统一人体模型,心脏模型和超声切面。

2D或是3D图像(图2 )都需要定义视角,采取面对心脏模型的视角,有2个理由:①面对心脏模型与系统解剖学方位一致,便于沟通; ②面对心脏模型有利于实现从TEE到TTE的快速切换。以食管中段 4 腔心切面为例,措述探头与图的位置关系理解图像和心脏模型的位置关

系(图3),直观地显示了探头、切面与心脏模型的空间关系。

图2 2D和力图像及成慷原理图3食管中段4腔讪面及模型图

九、TEE检查切面的标准化

围手术期的工作特点决定了TEE检查切面必须标准化,自TEE进

入临床,切面标准化工作就没有中断过。1996年美国订醉医师协会

(ASA)和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ASE)一起确立了术中TEE监测的

20个标准切面,对全世界术中 TEE 推广培训具有里程碑意义。随后, ASA 和ASE 每隔3?4年不断更新和增减容,2013年美国心血管麻醉 医师协会和美国心脏超声协会共同发表联合声明,将

20个TEE 标准切

面简化到11个(图4)。在这份专家共识中我们重点介绍切面的采集 和临床应用。

? 4 11个标准切五示意图

1、20个TEE 检查标准切面(表 1)

i Kt TEX

TIL

ni km* Am*

20 standard TEEImaging planes for pid mtmory wall

主动球弓长轴切

20个标准要面中

最高的切BL

TEE 採头常在翻 前就

越过谚切面。

芦平咁诵最为『 升、降主动脉长轧 的芦平面肃度为£

主动隸弓呈短轴」 形,位于近场,禅 左锁骨下动脉开匚 动脉呈长轴,肺动 于远场.

用来观瘵主动脉歹 动脉异管未闭肺 内赘生物圧异常m 肺动脉前向血济 测量苗寰最性

taup

會上

—er

Esoph

age^l ,UE20 25cm

主动脉弓 长轴(VE

acLlicarch

LAX) CT

主动脉弓 短轴

i*? ar i ch SAX)

90*

贷管上段、中段大血管切面《6个>

後管中段(Mid die Esoph asesl , ME20

25cm

升主动胁

长轴?ME

ASC arch

LAX)

TEE-

F(x?us

垦耳切曲

100* ~

150u

升主誌蘇呈并袖中

场‘右用动脉呈位

于近场=

体外循环插管前测

升玉动拯前蚤捕管

部位粥样硬块和急

性夹层。

升主动麻

短轴(HE

3sc arich

SAX)

0° -30°

降主动脉呈短轴总

时的近场.

常用釆观璽降主夹

层,管腔内异流,监

测球ao 丝、导管.

气囊。

观寨左侧的为腔和

肺不彳匕

降主动脉短岫(ME dcsc aortic

SAX) TEE-Fc*cu 鲁基本切K o* 降三动孙呈短轴切面近场?

常用来观察降主夹展,管腔內异流’监测球奏反晴丝’导管气囊.

观察左测的胸腔用

和肺不张

降主动脉长轴(粧

desc aortic

LAX) g(r ~ 110&

降主动肘呈铁轴切

面的近场.

该切血的用it同

动脉短轴所述?

食管中段标准切1:

1

食管申段(Mid die

F刖「Y

igesl

20?2 5c tn )

四腔心

chambers)

TEE-Foe us

基本切IB

0°?灯

左右心宣位于中

常下能显示心尖,

昱示二尖*9前外

二尖邨交

界(KH

nitral

comissui'a

I)

&0a~

7(r

基础上,血对丿

计旋转声平同

显示近场的左心

远场的左心室.

內侧交畀』显示2

尖瓣乳头

肌。

左心两腔

chimb^rs

SO6?

1呵

贷管

中段

(Mid

die

Esoph

■igesl ,

ME30

40rni 二尖瓣交界切面P 础上.面对心脏建

旅转丙平面的3W 右甘

解剖方産由4E'L 的后前、左右唆前、上下关系。

显示二尖肌。

监測左心耳,

左室长轴CME LAX;TEE-F"山基寤切面120'

160a 衽左心2腔切面於匕面对心脏逆时转切面30” .

显示左心房、二审左心室流入道:古流出道.主动脉整主动脉$

标准切面不显示二瓣下乳头肌。

管fft Mi &

>中 <

E'sop h agesl

,ieso

40cm

右室流入-

流出道 (ME

RV inflow-outfl ow) TEHT 13OUS

60*? g (r

在主动脉瓣翹轴I 的慕础上,推进苗 示右心房,三尖霭 心宣流入道,右兀 出道.肺动脉冰

谚切面不显示主盲

面现实左室窖

可用来测量三尖駅

的最大径“

窝腔静馭

以倉管申段左心毎

切面为基础”右專 採头「显示左、右」 上腔静脉.右心耳 间隔、K 腔静脉、 静脉鬓开口、歐日 等。 观察卵圆孔(FF 「i 测房说封培手] 欧氏瓣位于右右片 壁,房缺修补或 手术时易被误认刁 嫌残端宀

主前敬膽

短轴〈ME

AV SAX)

30s~

6V

食管

中段

(Mid

die

Kgoph

agesl

30?

400111 )以主动脉黑氏轴t:为基配.盍平面山1201后旋至30°60°T显不主动剧主动脉窦”励间隔右冠状动脉开口、室流出渲、肺动爾

主动脉彌长轴GME胡UX) 130° -

160"

以主动麻繪短轴方

対基融声平面从前

龊至120°5显动肢瓣.

左童流出升主动脉

近端、右出道.

经胃底标准切面(6

亍)

食管左心蛊中

中段段短铀(Mid CTG ? mud die SAX> Esoph TEE-Tovus ciges 1基斗切面,MESO L?対

4Qcm

)声平面0。-20°禽管中段推进探禺左心室中投水平,左心室短轴及前刿内乳头肌,右心盲轴.

经真(Tra nsgas trLcj TC

?iScin

左心室墓

底段短相

(TG,

bisal

SAX、

0*?岔

以経;?底中段短申

面为基础'后探头尖

瓣口平面,W 右心室,

二、三気

常用来观廉二尖鋼

个分区的形态,拥

定位二尖瓣返流即

始位配

左心室两

腔心<TG2

80*?

100°

以经冑底中段矩鋼

面为基础,前旋声

80° f LCKT,显心

房■左心耳、—z 左

心室流入道、二14

塞*百内■乳头刖狀

静脉幵口。

&S

(Tra左心室长nsgas轴C TG,tr?

■W"1JT

45cm

>以经冑左心2腔卫九基础.前竝在

30tf ,观與左心房尖瓣、左心室流出主动脉泄亠

2、11个标准平面介绍 2013年美国心血管麻醉与心血管超声联 合声明推荐的11个标准切面,相比TEE20个标准切面,最显著的特点

是:6个经胃切面,只保留了中段左心室短轴切面,说明该切面在围的 术其具有重要的监测价植;6个大血管切面去掉了 2个切面:食管上段 主动脉弓长轴和短轴切面;8个食管中段切面去掉了 2个切面:主动脉 扔长轴切面和二尖瓣交界切面(图 3)。

右宣流入

it

inflosA )

100* ~

120fl

经胃

(Tra

nsgas

tricj

45ciu

(Dt 聲尺r Jransgast rip, DTG, 40~5Qcw)

逢胃心室 长轴

(deep TG

LAX)

『?刘

(前

JE )

以经;;左心室长圍

直为基础.右转T 头』观瘵右心房, 瓣.右心室流入矗 尖瓣腱素、乳头別

探头置于療胃平顶 屈探头坯心尖部 四鯉戒五腔心刃 观疲左、右心房, 右心室*左室流社 主动卄主因 主动脉弓。

测量左宣流出道 动脉瓣上朮流煉馬 度最佳。

0 3^管中股口虽心切曲及嘎型图

3、TEE-Focus6 个基本平面2013年中国麻醉医师术中TEE推广培训协作组提出了适用于麻醉急诊和术中循环监测的TEE-Focus的概念,其基本切面有5个,临床实践证明适用于术中循环的监测。本专家共识建议增加升主动脉长轴切面,因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患者数量在增加,此时有无粥样斑块及斑块的分级对体外循环手术主动脉插管的安全性监测很重要。

截至目前,TEE-Focus包含6个基本切面(图5,图6,表1),

基中有4个关于心脏的基本切面,和2个关于大血管的基本切面:①左心室长轴切面;②右心室流入流出道切面;③经胃底心室短轴切面;④ 食管中段4腔心切面;⑤降主动脉短轴切面;⑥升主动脉长轴切面(新增)。

十、TEE-Focus 观察与测量的基本容

围手术期TEE 检查时间有限,需要迅速决断,往往来不及做精确 的测量,所以我们首先应该明确要观察什么,其次是怎么测量的问题, 要获得可靠的决策依据必须对标准化切面进行有效的观察与测量。 TEE-Focus 将TEE 检查的核心观察容概括为:壁、腔、瓣、流四 个方面(表2),壁就是房壁、室壁、血管壁,腔就是心房、心室腔和

血管腔,瓣就

图5 Focus-TEE 6个基本切面的2D 圈僧

图dTec-Focus 甲的d 个基本切苗的模型切面

第3章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

第3章经食道超声心动图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ranse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最初由Franzin医生在1976年提出,至80年代得以在临床广泛应用。经胸壁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检查时常因肺气肿、肥胖、胸壁畸形等阻碍,不能获得满意的图像(约占20%),致使诊断受到限制。食道超声心动图(TEE)的提出为心脏超声检查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由于探头位置的改变,由后向前近距离扫查心脏深部结构,可纵横两个方向扫查,丰富了信息量。目前TEE探头在技术上已经和常规TTE探头完全同步,具备了M型、二维、脉冲和连续多普勒和彩色多普勒等基本功能;且其它新的技术也都能在TEE探头上显示,包括变频技术、二次谐波技术等。同时,TEE探头也由单平面、双平面发展到今天的多平面探头,使其在技术上日趋成熟,临床应用更加方便。 一、经食道超声仪 一台完整的配备了TEE的超声仪包括TEE探头(换能器)、主机和与之匹配的图像记录系统。换能器是超声检查的关键部件,它通过特定的压电晶片将电信号换成超声信号发射至人体心脏,然后将经过心脏反射回来的超声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主机主要是控制发射超声频率和接收反射回来的超声信号,以灰阶图像或多普勒频谱等显示出来。主机配备有强大计算机功能的图像处理系统。 目前TEE探头主要有下列三种: ①单平面TEE探头:早期的成人TEE探头是单平面,该换能器由64晶体片组成,频率多为5MHz或7.5MHz,长约27mm,,宽约13mm,厚约11mm,安装在直径约10mm的胃窥镜的前端。单平面TEE探头只能作水平扫描,不利于完整显示心脏解剖结构。该探头有二个操作控制钮来控制换能器的前后倾斜和左右位移。 ②双平面TEE探头:该探头由水平扫描和纵向扫描两组换能器上下排列组成,换能器均由32或48晶体片组成,其中心点相距约1cm,由计算机控制两组晶体片交替互相垂直方向发射扫描,能方便显示主动脉弓横断面、心脏长轴切面。由于受探头直径的限制,现在小儿TEE探头仍多为双平面探头。 ③多平面TEE探头:采用了相控阵晶片旋转装置,可使发生声束从0°~360°范围连续扫查心脏和大血管结构,最大限度的提高了TEE显示心脏解剖结构,尤其是相互关系的能力,使操作者从切面解剖信息构思其立体三维结构变得相对容易。同时,多平面TEE也促进了动态三维超声心动图的迅速发展。目前,对体重大于20kg的病人多平面TEE探头几乎完全取代了单平面和双平面探头。 TEE探头频率(HMz)在3.7~7.52.5~3.75之间,其基本功能为二维和M型和多普勒。多普勒优点图像清晰使用方便显示TTE不能理想显示的部分结构,如左心耳、成人房间隔及降主动脉等探头可移动范围大成人TEE探头由装在改进的

围手术期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监测操作的专家共识[2015年]

围手术期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监测操作的专家共识(2014) 中华医学会麻术学会会 马小静王伟鹏王晟朱斌刘进(负责人)保怡华何绮月宋海涛(执笔人)赵晓琴唐红葛亚力魏蔚 目录 一、引言 二、TEE检查前评估 三、TEE检查的适应证 四、TEE检查的禁忌证 五、患者的准备 六、TEE探头的安全使用 七、TEE检查的操控及术语 八、TEE图像的方位和视角 九、TEE检查切面的标准化 十、TEE-Focus观察与测量的基本内容 十一、TEE标准化切面的参数测量

十二、TEE-Focus循环病理类型的超声形态特征 十三、常见心脏病的超声影像特征 十四、小结 附件:术中TEE监测记录单 一、引言 围手术期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从形态和功能两个方面评估循环系统,具有定位、定性、定时、定量的基本功能,为围手术期诊疗决策提供依据,提高麻醉和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围手术期合理应用标准化超声心动图,可有效地监测循环事件,如:骨科和泌尿外科手术的肺动脉栓塞,开颅手术的气体栓塞,胸部创伤的心包压塞等。在超声循环监测方面常用于:血容量监测,整体和局部左心功能、右心功能评价,监测基本的瓣膜形态及功能变化,成人常见的先心病的形态和功能监测等。 超声心动图监测循环功能的思路是:通过对标准化切面的观察和测量,提取患者的心血管形态和功能特征,用病理生理学模型和循证医学证据解释,结合临床经验和诊疗规范用于诊疗决策。

本文针对围手术期TEE监测的一些关健问题,阐述如何采集并使用TEE图像来解决临床问题,重点介绍以诊疗决策为目的的超声循环监测方法,涵盖了国内外的最新进展。 二、TEE检查前评估 1、询问症史心血管、肺专科病史,上消化道病史,糖尿病、高脂血症及高血压病史。 2、查体心、肺专科体征,纽约心功能分级,口、咽部专科体征。 3、实验室检查心肌酶、凝血功能、输血免疫全套。 4、评估病情麻醉、外科操作引起术中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风险。 5、是否需要行术中TEE检查,是否具备TEE检查的条件。 6、机械通气的重症患者行TEE检查需要随时关注通气情况。 三、TEE检查的适应证 1、术中出现难以解释的低血压、低血氧、低CO2分压,且难以纠正者。 2、血流动力学监测,观察前负荷、心肌收缩功能、心肌舒张功能、后负荷。 3、循环功能碍,如休克类型的鉴别诊断。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临床麻醉与监测治疗中的应用讲解教程文件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临床麻醉与监测治疗中的应用 南京市第一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麻醉科 南京市心血管病医院 史宏伟 一TEE的发展史 国际发展 1954年瑞典医师ELDER首次应用超声波记录心脏结构运动,近50年 1971,GUY医学院SIDE和GOSLING探测胸主动脉DOPPLER效应 美国FRAZIN提出M型 1979,日本HISANAGA观察血流DOPPLER 1980, 日本HISANAGA改进,第一代切面超声心动图(TEE) 1982,德国SCHLUTER相控阵食管探头 1988,ALOKA公司,儿童食管探头(4.5-6.8㎜),双平面彩色DOPPLER食管探头 1990,ACUSON,ATL,HP,TOSHIBA公司,彩色多谱勒超声心动图 1992,HP公司多平面探头------目前广泛应用.我们HP5500型 TOM TEC公司---------三维重建 中国发展 1989,上海中山医院率先开展TEE 1992,武汉同济医科大学协和医院, 三维重建 1993,山东医科大学首先报道多双平面彩色DOPPLER食管探头 1996术中TEE检查,上海中山,阜外,福建心血管病研究所, 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同济医科大学协和医院 麻醉科医生开展TEE,1997北京空军总医院和浙江邵逸夫医院报道,我院2001开展 二TEE的基本设备和原理概述 1构成TEE探头(换能器),主机器和图象记录系统 2探头:单平面、双平面、多平面和三维重建TEE探头 3类型:M、二维(2-D)、脉冲或连续多普勒、彩色血流多普勒 TEE和胃镜外型、结构相仿,其前端是一多普勒传感器,操作部分有两个控制转钮,外层转钮控制探头前后运动,内层转钮控制探头左右屈曲以获得心脏不同平面影像资料。多普勒超声探头分三种:单平面探头只能提供心脏水平切面的图像资料(与食管轴线垂直),可以评价心脏结构间的垂直关系;双平面探头由两个互相垂直的多普勒传感器组成,可以同时得到两个心脏平面的影像资料(平行或垂直于食管轴线),获得较单平面探头更多的信息。多平面探头末端是一可旋转传感器,可以从0~180度的角度任意“切割”心脏获得一系列水平、垂直切面图像,只要较少的弯曲、伸展,便可以更容易、更详细地得到有关心脏影像资料。 超声心动图像M型图像;从空间角度看,M型超声图像是一维的,但由于其超声信号依时间而展开,故事实上是二维的。M型超声心动图可获得心脏及大血管径线、波动幅度及瓣膜活动测值,并可根据不同公式计算出有关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数据。 行TEE检查时不同心脏切面是按照特定图像采集时所需旋转角度来描述的。每个位置探头都从0度开始旋转,角度增加幅度为5~15度直至180度。标准水平面定义为0度,心脏短轴平面在45度,纵切面定义为90度,长轴图像定义为135度。由于存在着解剖差异,为得到标准平面探头角度可因人而异。

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的临床应用

·综述·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的临床应用研究 王林林何怡华李治安 经食管三维超声心动图问世于20世纪90年代初,先后经历了经食管静态三维超声心动图、经食管动态三维超声心动图和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3个阶段。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eal-time three dimensional 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RT-3D-TEE)技术采用计算机将经食管探头所获取的二维图像按心动周期上收缩与舒张顺序先后依次调出、连续放映,即显示心脏解剖结构层次、形成与活动状态的实时动态三维超声心动图[1]。 一、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发展历程 1.静态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hree-dimensional 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3D-TEE):20世纪90年早期,临床上开始应用双平面经食管超声探头对心脏进行静态三维重建,经食管超声探头进入食管后,在适当的深度以及一定的方向上,应用角度定位器控制探头方向,作顺钟向旋转,进行全面观察,重建图像以薄壳法显示。该方法存在明显的缺点为图像分辨力低,不能实时显示心脏三维立体结构,采集切面少,图像立体感差、定量诊断准确性低等缺点,此外,静态3D-TEE无法观察心室壁厚度以及更为复杂的心脏内部层次,更不能显示心室壁运动情况。 2.动态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1993年,美国Pandian和荷兰Roelandt[2]两个小组报道了应用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和容量显示法进行心脏动态三维重建的研究,标志着动态三维超声心动图学的诞生。1995年,王新房等[3]首先引进了TomTec公司的动态三维超声心动图软件系统,该项技术克服了静态3D-TEE的缺点,可进行心脏内部结构的动态观察,显著增加定量诊断的准确性。然而,动态三维超声技术的图像采集和处理耗时耗力,图像质量受到心律失常和呼吸幅度的影响较大,且图像分辨力较低,临床应用仍受到较大限制。 3.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杜克大学[4]率先开发了实时容量三维超声心动图系统,可实时显示心脏的三维结构和X、Y、Z轴的任一切面,但由于探头阵元数目较少,图像分辨力甚低,不能满足临床需要,故未获得广泛应用。最近Philips公司首次推出高分辨力的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系统,该系统采用超矩阵(x-matrix)探头、高通量的数据处理系统(x-stream)和三维空间定位系统(navigator)等3种先进技术,探头晶片由3000多个阵元组成,以矩阵排列,探头在沿晶片矩阵X轴同步发射多条声束构成1帧二维图像的同时,可 DOI:10.3877/cma.j.issn.1672-6448.2011.10.02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970840) 作者单位:100029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超声诊断科 通讯作者:何怡华,Email:yihua_he@yahoo.cn

超声原创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方法

超声原创▏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方法 一、检查前准备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前患者应禁食。常规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前应该给患者肌内注射10mg山莨菪碱以减少胃肠道消化液的分泌,并需麻醉患者咽部,必要时可注射小剂量地西泮稳定患者的情绪及减轻患者的痛苦。而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由于在手术室中进行,故只需在全身麻醉后进行即可。二、探头的置入常规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时,由于患者意识清楚,插管前应给患者介绍检查的目的及过程,取得患者的合作和支持,插管时一般嘱患者取左侧卧位,将纤维镜头送入患者口中,令其咬住撑口器并做吞咽动作,徐徐将经食管超声探头送入;而行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时,由于心脏手术的患者均需气管插管及全麻,放置经食管超声探头通常无困难,插管困难时还可在麻醉科医师的帮助下插入探头。无论是常规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还是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均需使用撑口器以防患者牙齿损伤探头。三、标准切面的探测根据经食管探头在食管中的不同深度和弯曲度,单平面经食管探头可以得到心底、四腔心和经胃左心室短轴三组切面。双平面经食管探头和多平面经食管探头则在此基础上多了一组纵切面和短轴切面,从而使检查更为完整、全面。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可对主动脉进行较为全面的检查,包括主

动脉根部、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和降主动脉,而且图像十分清晰。但是,在升主动脉上段,因有气管相隔,故此为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的盲区。四、动态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动态三维图像的重建能够每隔0.8°~5°采集一个心脏切面,因此每个心动周期采集1~25帧图像(连续可调)。在通常的情况下,一般设置在每隔2°采集一个心脏切面,每个心动周期采集14~18 帧图像,R-R 间期允许的误差范围为100ms,并在呼气末期采样。所有被采集的图像均以数字化的形式储存在计算机中,经处理后以动态三维图像的形式与心电图同步显示在荧光屏上。 通过调节心脏α、β、γ和平行方向上的位置,可从各个角度动态显示不同病变三维图像的最佳视角,主要的观察方法有五种:从心底向心尖方向观察;从心尖向心底方向观察;从心底向心尖方向斜视;从心尖向心底方向斜视;在任何一个二维超声切面上,从前向后或从左右两侧观察。整个图像的采集过程约5分钟,分析过程约60分钟。重建后认为满意的图像可储存在计算机的硬盘上或储存在磁光盘上,当然也可另接录像机记录。 《超声掌中宝·心血管系统》第二版购买须知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对左心耳形态的分析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对左心耳形态的分析 吴晓霞 张凤羽 孟越之 马东星 作者单位:100039 北京市,中国武警总医院超声科(吴晓霞、张凤羽),心内科(孟越之、马东星) 通信作者:马东星 E-mail:madongxing 2004@126.com摘 要 目的 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左心耳(L AA)大小、分叶及形态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35例患者行TEE检查,男79例,女56例,年龄(53.7±19.1)岁,由2位观察者对LAA开口最大径、深度、分叶、形态进行单盲测量。 结果 2位观察者测量LAA开口最大径分别为(18.8±3.6)mm、(19.8±3.4)mm,深度为(28.2±5.6)mm、(29.2±5.2)mm,均具有统计学差异,经Bland-Altman分析TEE观察者之间一致性较好。128例可观察LAA分叶,1叶47例、2叶63例、三叶13例、多叶5例,分别占36.7%、49.2%、10.2%、3.9%。127例LAA中鸡翅型44例,仙人掌型31例,风向袋型29例,菜花型23例,分别占34.7%、24.4%、22.8%、18.1%。 结论 二维多平面TEE对LAA的大小、分叶及解剖形态的分析具有准确度及可重复性。 关键词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左心耳 心房颤动 Assessment of the Morphology  of the Left Atrial Appendage by 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Wu Xiaoxia,Zhang Fengyu,Meng  Yuezhi,et al.Department of Ultrasound,the General Hospital of 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Force,Beijing  100039,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  in the analysis of thesize dimension,lobes number and morphology classification of left atrial appendage(LAA).Methods All 135pa-tients were performed with TEE examination.TEE Images ware analyzed by two experienced echocardiogram expertsseparately to measure the max diameter of LAA orifice,the depth of LAA,the lobes number and to classify the mor-phology  of LAA into 4types:chicken wing,cactus,windsock and cauliflower.Results The two separate observers′measurement results of the maximum diameter of LAA orifice were(18.8±3.6)mm and(19.8±3.4)mm,and ofthe depth of LAA were(28.2±5.6)mm and(29.2±5.2)mm,respectively,both with a statistical difference.Thetwo observers′measurement results exhibited a high level of agreement at Bland-Altman plot analysis.In 128patients,a 2-lobe LAA was most common(49.2%),followed by 1lobe(36.7%),3lobes(10.2%),and more than 3lobes(3.9%).In 127patients,the distribution of LAA morphologies was as follow:chicken wing type 44cases(34.7%),cactus type 31cases(24.4%),windsock type 29cases(22.8%)and cauliflower type 23cases(18.1%).Conclusions The 2DTEE is an accurate and reliable technique with reproducibility to analyze the size dimension,lobes numberand morphology  classification of LAA.Key  words: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Left atrial appendage,Atrial fibrillation 心房颤动( 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最主要的危害是因血栓形成导致动脉系统栓塞。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90%的血栓来源于左心耳(left  atri-al appendage,LAA)[1]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 eal echocardio-graphy ,TEE)可以清晰显示LAA内部结构,区分血栓与梳状肌,二维多平面TEE的扫查可以有助了 解LAA复杂的形态[2]。Di  Biase等[3]经磁共振及CT成像提出的LAA分型方法,将LAA外形分为鸡翅状、仙人掌状、风袋状和菜花状4种类型。本研究着眼于应用二维多平面TEE对LAA的大小、分叶及 解剖形态进行分析。 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014年12月至2015年11月在我院就诊并接受T EE检查患者135例,男79例,女56例,年龄12~8 4岁,平均(53.7±19.1)岁。其中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 tal defect,ASD)28例,卵圆孔未闭合(p atent oval foramen,PFO)8例,主动脉夹层1例,— 414—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6年5月 第32卷第5期 Chinese J Ultrasound Med Vol.32 No.5 May  2016

TEE超声心动图的 20 种基本切面

TEE超声心动图的20种基本切面 自1987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应用于临床以来,不仅为心脏疾病的超声诊断提供了新的视窗,同时在心脏疾病尤其是结构性心脏病的治疗中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一、TEE操作技术及基本切面 (一)操作技术 患者取左侧卧位,检查者站于患者左侧,插管前先将咬口垫套在管体上,换能器表面涂以消毒耦合剂,检查者向前轻微弯曲探头,经口腔舌根上方进入正中处插入,探头进入咽部后嘱患者做吞咽动作,顺势快速推进,使之到达食管中段。 检查者与助手需密切观察患者一般情况和反应,全程密切监护心电图。一旦发现病情有不良变化,应立即退出探头,及时进行处理。检查全过程约为10-15min,时间不宜过长。检查完毕退出探头后,让患者平卧位休息数分钟再离开检查室,并嘱其2小时内不宜饮食,4小时内宜进流质食物。 (二)经食管超声探头的基本运动形式 1.将探头顶端向食管远端或胃部移动称“推进”,向相反方向拉出称之为“后退”; 2.在食管内将换能器顺时针方向朝向患者右侧转动称之为“右转”,反之称为“左转”; 3.使用操作柄的大轮将探头顶端向前弯曲称之为“前屈”,反之向后弯曲称之为“后屈”; 4.使用操作柄的小轮将探头顶端向左方弯曲称之为“左屈”,反之称为“右屈”(图1)。图1经食管超声探头的基本运动形式 (三)晶片角度的调整

除上述探头基本运动形式外,目前的多平面超声探头均可以通过调整其特有的按钮使得超声切面在0°-180°之间转换(图2),从而实现从不同角度观察心脏的目的。一般而言,经食管多平面扫描时,0°时的扫描切面即经食管探头的水平切面(横轴切面);30°-50°时的扫描切面相当于心脏的短轴切面(食管中段时);90°时的扫描切面相当于经食管探头的矢状切面;110°-130°时的扫描切面相当于心脏的长轴切面(食管中段时);180°时的扫描切面为0°时所得切面的镜像图。 图2经食管超声探头晶片角度的变换 二、TEE基本切面 通过超声探头的运动和探头内部晶片角度变换,可以衍生出一系列超声切面。为便于掌握,多数学者倾向于将超声切面分为食管上段切面、食管中段切面、经胃底切面、经胃深部切面四个大类。 在上述四个不同水平可以派生出20个基本切面(实际为21个切面,因经食管中段四腔心切面和五腔心切面间的转换微调探头深度即可,故常合并在一起讲述),现将此20个切面简要介绍如下(图3)。图3 TEE不同检查平面及其与中切牙间的距离 1.食管上段切面 (1)食管上段主动脉弓长轴切面(UE Aortic Arch LAX)食管上段切面多以食管中段切面为基础演变而来。以食管中段降主动脉短轴图像为基础,探头后退直到主动脉的形状变为卵圆形时轻微向右旋转探头,超声深度4-6cm,即可以获得食管上段主动脉弓长轴切面(图4)。此切面系从纵轴方向显示主动脉弓横截面,主动脉弓近端位于图像左侧,弓远端位于图像右侧。进一步回撤探头还可以获得颈部大血管的图像。 此切面主要用于诊断主动脉病变;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患者,降主动脉内逆向彩色血流速度与患者反流程度密切相关。图4食管上段主动脉弓长轴切面解剖和超声示意图

经食道超声(TEE)

经食道超声(TEE)检查方法 1.消除口腔和食管内活动异物; 2.行局部麻醉; 3.患者一般左或右侧卧位,保持安静,呼吸平稳,将口角放低使分泌物流出; 4.嘱患者咬紧保护具,将消毒好的探头前端表面涂上超声耦合剂,调整好顶端方向,在受检作吞咽动作轻巧、迅速、柔和地将探头插入食管; 5. 常规作超声检查,对主要切面进行仔细扫描和记录即全面完整、图像清晰,又要动作快捷、流畅,争取在最短时间内达到目的,除介入性治疗和术中监测外最长检查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 6.检查过程中必须严密观察受查者,包括监护全程心电图观察,一旦发生不良反应,心律失常等立即撤出探头,进行处理; 7.术后禁食2小时,随后4小时内只能进食流质。

二、禁忌症 1. 绝对禁忌症较少,包括:有咽喉和食道梗阻、活动性的上消化道出血、已知或可疑的内脏穿孔、颈椎不稳定。 2. 相对的禁忌症包括:食道变异或可疑的食道憩室,严重颈关节炎,口咽部的病变,解剖上的变形,重症肌无力都可能增加检查难度。 3. 严重的心肺疾患并非TEE的禁忌症,但是操作者须特别小心,尽量减少对病人的刺激,特别是怀疑主动脉夹层分离时。呼吸不稳定的病人,检查前可以考虑气管插管辅助通气。低血压的病人不宜接受镇静剂,只能进行局部麻醉。上述病人TEE检查困难重重,只有在其他方法无法获得关键信息时才进行TEE检查。 4. 由于操作具有创伤性,对于易出血的患者必须小心谨慎。当国际标准比>5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100秒时,血小板数量少于50,000/mm3时应延迟检查。 5. 食道感染,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并非检查的绝对禁忌。必须采取通用的预防措施(适用于所有病人),或使用一次性的探头保护鞘。 6. 对于非常不合作的病人,由于操作导致并发症的危险很大,须考虑放弃TEE。

TEE超声心动图的 20 种基本切面

TEE超声心动图的20 种基本切面 自1987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应用于临床以来,不仅为心脏疾病的超声诊断提供了新的视窗,同时在心脏疾病尤其是结构性心脏病的治疗中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一、TEE操作技术及基本切面 (一)操作技术 患者取左侧卧位,检查者站于患者左侧,插管前先将咬口垫套在管体上,换能器表面涂以消毒耦合剂,检查者向前轻微弯曲探头,经口腔舌根上方进入正中处插入,探头进入咽部后嘱患者做吞咽动作,顺势快速推进,使之到达食管中段。检查者与助手需密切观察患者一般情况和反应,全程密切监护心电图。一旦发现病情有不良变化,应立即退出探头,及时进行处理。检查全过程约为10-15min,时间不宜过长。检查完毕退出探头后,让患者平卧位休息数分钟再离开检查室,并嘱其2小时内不宜饮食,4小时内宜进流质食物。(二)经食管超声探头的基本运动形式 1. 将探头顶端向食管远端或胃部移动称“推进”, 向相反方向拉出称之为“后退”; 2. 在食管内将换能器顺时针方向朝向患者右侧转动称之为“右转”,反之称为“左转”;

3. 使用操作柄的大轮将探头顶端向前弯曲称之为“前屈”,反之向后弯曲称之为“后屈”; 4. 使用操作柄的小轮将探头顶端向左方弯曲称之为“左屈”,反之称为“右屈”(图1)。图1 经食管超声探头的基本运动形式 (三)晶片角度的调整 除上述探头基本运动形式外,目前的多平面超声探头均可以通过调整其特有的按钮使得超声切面在0°-180°之间转换(图2),从而实现从不同角度观察心脏的目的。一般而言,经食管多平面扫描时,0°时的扫描切面即经食管探头的水平切面(横轴切面);30°-50°时的扫描切面相当于心脏的短轴切面(食管中段时);90°时的扫描切面相当于经食管探头的矢状切面;110°-130°时的扫描切面相当于心脏的长轴切面(食管中段时);180°时的扫描切面为0°时所得切面的镜像图。 图2 经食管超声探头晶片角度的变换 二、TEE基本切面 通过超声探头的运动和探头内部晶片角度变换,可以衍生出一系列超声切面。为便于掌握,多数学者倾向于将超声切面分为食管上段切面、食管中段切面、经胃底切面、经胃深部切面四个大类。 在上述四个不同水平可以派生出20个基本切面(实际为21

围手术期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监测操作专家共识(2014)

围手术期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监测操作的专家共识(2014 ) 中华医学会麻术学会会 马小静王伟鹏王晟朱斌进(负责人)保怡华何绮月 海涛(执笔人)晓琴唐红葛亚力魏蔚 目录 一、引言 二、TEE检查前评估 三、TEE检查的适应证 四、TEE检查的禁忌证 五、患者的准备 六、TEE探头的安全使用 七、TEE检查的操控及术语 八、TEE图像的方位和视角 九、TEE检查切面的标准化 十、TEE-Focus观察与测量的基本容 1^一、TEE标准化切面的参数测量

十二、TEE-Focus循环病理类型的超声形态特征 十三、常见心脏病的超声影像特征 十四、小结 附件:术中TEE监测记录单 一、引言 围手术期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从形态和功能两个方面评估循环系统,具有定位、定性、定时、定量的基本功能,为围手术期诊疗决策提供依据,提高麻醉和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围手术期合理应用标准化超声心动图,可有效地监测循环事件,如: 骨科和泌尿外科手术的肺动脉栓塞,开颅手术的气体栓塞,胸部创伤的 心包压塞等。在超声循环监测方面常用于:血容量监测,整体和局部左心功能、右心功能评价,监测基本的瓣膜形态及功能变化,成人常见的先心病的形态和功能监测等。 超声心动图监测循环功能的思路是:通过对标准化切面的观察和测量,提取患者的心血管形态和功能特征,用病理生理学模型和循证医学证据解释,结合临床经验和诊疗规用于诊疗决策。 本文针对围手术期TEE监测的一些关健问题,阐述如何采集并使用TEE图像来解决临床问题,重点介绍以诊疗决策为目的的超声循环监测方法,涵盖了国外的最新进展。

二、TEE检查前评估 1、询问症史心血管、肺专科病史,上消化道病史,糖尿病、高脂血症及高血压病史。 2、查体心、肺专科体征,纽约心功能分级,口、咽部专科体征。 3、实验室检查心肌酶、凝血功能、输血免疫全套。 4、评估病情麻醉、外科操作引起术中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风险。 5、是否需要行术中TEE检查,是否具备TEE检查的条件。 6、机械通气的重症患者行TEE检查需要随时关注通气情况。 三、TEE检查的适应证 1、术中出现难以解释的低血压、低血氧、低CO2分压,且难以纠正者。 2、血流动力学监测,观察前负荷、心肌收缩功能、心肌舒功能、 后负荷。 3、循环功能碍,如休克类型的鉴别诊断。 4、心源性梗死诊疗决策所需的直接和间接征象。 5、急诊手术胸痛的鉴别诊断,如夹层动脉瘤、肺栓塞、心肌梗死 的鉴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