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美学第四章影视艺术的美学特性

合集下载

影视美学教学大纲

影视美学教学大纲

《影视美学》教学大纲Film and TV of Aesthetics责任教师:张克敏审核人:杨世伟课程编号:1114419总学时数:32学时(理论教学32学时)学分:2学分一、本大纲适用专业教育技术学专业。

二、课程的性质与目的1、课程性质理论课。

2、课程目标《影视美学》是教育技术学专业大学本科的专业选修课程,主要内容是对影视艺术进行审美欣赏和评论的基础知识,包括影视艺术的历史发展轨迹、主要流派,影视艺术的文化特性、艺术特性、审美心理特性等,以及影视艺术欣赏与评论的基本规律。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了解影视艺术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了解影视艺术的构成因素,掌握进行影视艺术审美欣赏和评论的基本规律,培养和提高影视艺术的审美能力。

3、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影视美学》是以《电视编导》、《数字电视创作》等课程为前导课。

4、开设学期第六学期。

三、教学方式及学时分配四、教学内容、重点第一章经典电影美学理论第一节早期电影美学理论第二节苏联蒙太奇电影流派与蒙太奇电影美学理论第三节好莱坞戏剧化电影与类型电影理论第四节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与纪实美学第五节法国“新浪潮”与现代主义电影第二章现代电影美学理论第一节电影符号学第二节电影叙事学第三节精神分析学电影理论第四节意识形态批判与其他理论第五节后现代主义与影视艺术第三章影视艺术的文化特征第一节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第二节社会语境中的影视文化第三节影视艺术的民族性与国际传播第四章影视艺术的美学特性第一节综合性与技术性第二节逼真性与假定性第三节造型性与运动性第四节电视艺术美学特性初探第五章影视艺术的审美心理第一节镜像世界与视觉心理第二节梦幻世界与深层心理第三节期待世界与接受心理五、成绩考核考试以开卷或论文的形式进行,占80%,平时作业和课堂考勤占20%。

六、教材和主要参考书目教材:彭吉象,《影视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主要参考书:1、《现代电影美学基础》,王志敏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

自考《影视美学》重点简答题

自考《影视美学》重点简答题

自考《影视美学》重点简答题2017年自考《影视美学》重点简答题2017年自学考试备考复习已全面展开,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备考,下面是yjbys网店铺提供给大家关于自考《影视美学》重点简答题,希望各位考生好好复习。

1、就影视艺术而言,人本主义心理学带来的启示是什么?启示:(1)在当今消费社会和大众文化时代,在物欲纵横、精神贬值、商品拜物教成为主导语境的情况下,在物质需要和消费需求铺天盖地的席卷人们的情况下,强调人的价值,强调人的精神魅力,强调人的需要和动机的多重性尤为重要。

(2)电影、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必须真正的树立为大众服务的思想,研究影视观众的审美需要和接受心理,真正的做到尊重观众,以人为本。

(3)影视艺术应当以人文理想和人文关怀为最高价值,而绝不能以商业利益作为终极目标。

2、影视艺术的巨大社会影响力表现在那些方面?作为现当代人类社会的大众文化或大众艺术,电影与电视具有最广泛的群众性和巨大的影响力,遍及世界各个国家、地区和民族。

遍及每个国家的城市与乡村。

从艺术上看,它的巨大影响力体现在一下几个作用上:正面作用:(1)影视艺术具有审美娱乐和宣泄作用。

(2)影视艺术具有审美教育与审美认知作用。

负面作用:(1)商业利益驱使下,突出暴力与色情内容有害少儿健康。

(2)虚幻的世界剥离了人与人,人与现实之间的亲密关系,淹没了人的情感。

(3)人们习惯与这种精神快餐,习惯于直接的接受外来信息,丧失了抽象思维能力。

3、电视艺术的兼容性表现在那些方面?表现在三个方面:(1)电视可以采取现场直播或录播的方式,讲一场场话剧、歌剧、舞剧或一台台综艺晚会,传送到世界个地的'千家万户。

(2)电视还可以运用它特有的技术手段和艺术手段,创造初各种各样具有鲜明特色的电视艺术样式。

(3)电视艺术还可以设立直播和转播的文艺栏目。

4、电视的参与性表现在那些方面?参与性表现在;(1)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往往强调现场性和及时性,通过现场直接交流的方式,努力营造初观众介入的氛围。

影视艺术审美特性

影视艺术审美特性

影视艺术审美特性
(1)画面运动性。

电影和电视作品主要是由运动的画面组成的。

运动是影视画面最独特和最重要的特征,运动的画面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活动的艺术形象和令欣赏者惊叹的审美效果。

(2)时空自由性。

电影和电视艺术都需要同时占有一定的时间与空间完成形象的展示,而且也要求表现空间与时间的自由性。

电影与电视中运动的画面随时可以打破空间与时间的界限,只要内容需要,天南地北、昼夜古今可以瞬息之间相继出现在画面上。

(3)心理真实性。

影视艺术的特性还表现为使观众心理产生真实感,这种心理真实是逼真性与假定性的有机统一。

电影的逼真性,来源于电影画面的照相本性。

在所有的艺术形象中,电影形象最具有直观的真实,它不但能够再现事物的形状、颜色和声音,而且能够再现人物与事物的活动,甚至能够在人们眼前精确地再现出事物一些最细微的特征。

假定性,同样也是电影基本的美学特性。

电影作为艺术,绝不是对现实生活的机械照相式反映,必然凝聚着电影艺术家的审美理想和思想感情,体现出艺术家鲜明的艺术风格和创作个性。

影视美学背诵笔记摘抄(3篇)

影视美学背诵笔记摘抄(3篇)

第1篇一、影视美学概述1. 定义影视美学是研究影视艺术的美学原理、审美特征、审美价值以及审美规律的科学。

它既关注影视作品的形式美,也关注影视作品所传达的思想内容。

2. 研究对象影视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影视作品、影视创作、影视传播、影视接受等方面。

3. 研究方法影视美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历史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实证分析法、思辨分析法等。

二、影视美学的基本原理1. 真实性原则真实性原则是影视美学的基本原则之一,要求影视作品在内容与形式上都要真实反映生活,体现生活的本质。

2. 艺术性原则艺术性原则强调影视作品在表现生活的基础上,运用各种艺术手法,创造出独特的审美价值。

3. 观众接受原则观众接受原则是指影视作品在创作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观众的审美需求,提高影视作品的可接受性。

三、影视美学的审美特征1. 视听综合美影视美学强调视听综合美,即影视作品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多感官方面的综合审美体验。

2. 时间与空间的美影视美学中的时间与空间美是指影视作品在表现时间流逝和空间转换时,所展现出的独特审美效果。

3. 动态美影视美学中的动态美是指影视作品在运动过程中所展现出的节奏、力度、韵律等审美特征。

四、影视美学的审美价值1. 艺术价值影视美学强调影视作品的艺术价值,即影视作品在形式、内容、风格等方面的审美表现。

2. 思想价值影视美学认为影视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价值,能够引导观众思考社会、人生、道德等问题。

3. 教育价值影视美学强调影视作品的教育价值,通过影视作品传递正能量,引导观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五、影视美学的审美规律1. 视听对应规律影视美学中的视听对应规律是指影视作品在视听元素上的相互呼应、相互补充,形成独特的审美效果。

2. 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规律影视美学强调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即影视作品在表现内容的同时,注重形式的创新与美感。

3. 创新与传承的规律影视美学认为,影视作品在创作过程中,既要继承传统,又要勇于创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

影视艺术的特性

影视艺术的特性
再现性空间=观念的空间=空间的观念化
? 影视作品可以通过“正反打”或者3D 技术 和播映技术
影视空间与时间的相依共存性
? 影视空间:外观的表象,感受存在 ? 影视时间:表现过程。 ? 影视艺术日趋多样化:时空交织的多线型、
多方位的思维模式和手段。——既重时间、 又重空间的立体思维。 ? 题材选择广泛性、造型处理可变性、表现手 段多样性
? 假定性是由其表达方式和观众接受方式所决定的。
假定性
? 假定性的表现形式: 1. 人物 2. 情节 3. 场景 4. 时间 5. 空间 6. 声音 7. 色彩 8. 艺术结构 ……….
逼真性与假定性的辩证关系
? 影视艺术的逼真性强调反映与再现,注重外 在的真实
? 假定性强调创造和表现,追求本质的真实 ? 逼真性与假定性互为依存。 ? 处理影视艺术的假定性与逼真性方面,好莱
视觉造型性
? 核心因素:画面构成的造型——画面是构成 影视的基本单位,是影视的词汇,没有画面, 就没有影视艺术的存在。
? 影视画面是由人、影、物、声、光、色等各 种元素组合起来的综合造型形象。
? 无声电影、有声电影
视觉运动性
? 影视是运动的视觉艺术 ? 运动性是影视的又一主要特性 ? 影视通过运动着的画面用以表现运动着的人
感的特殊手段与需要。
假定性
? 影视艺术的假定性首先是由其本体属性决定的 ? 把实际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创造成艺术形象,必然
要集中、加工、改造、甚至“变形”。 ? 创作者的主体意识(价值判断、道德判断、审美
判断等)必然渗透在影视作品中,并通过作品表 现出来。
假定性——创造性、人为性、主观性、非自然、 非现实性形态。
? 再现性空间:利用摄影机的记录功能,逼真 地再现出某一个真实的场景,完全没有使用 剪辑手段对空间进行艺术处理。

浅谈影视艺术的美学特性

浅谈影视艺术的美学特性

但其发展之快 ,影响之大 ,覆盖面之广 ,观 众数量之众多 , 是其 他任何 艺术 门类都无 法 与之相 比的 。 从人类 的审美 活动看艺术 的本 质, 应承认艺术既不是客观现实生 活的机 械 反映或简单再现 , 也不是艺术家纯粹 主观 心
位 。影视艺术的造型包 括影视美术 、摄影 、 及演员的外部造型等很多 内容 , 这些 内容 只
逼真性和假定性结合得非 常好 的例子 。 影视 艺术 的空 间与时 间特质 分别 奠定 了造型性 与运 动性在此 门艺术 中 的重要 地
出的二十分钟直播 电视小戏 《 一 口菜饼子 》 。
影视艺术是人类艺术殿堂里最年轻 的艺术 ,
年 出现在美 国的第一部 彩色 电影 《 浮华世 界》 , 2 O 世纪 9 0 年代 以来 , 电子计算机和数 字化技术在影视制作 中的运用 , 是现代科学 技术在 电影史上的三次革命 , 科学技术 的发
能通过画面反映出来 。 影视 画面造 型可 以通 过色彩 、光线、画面构图来表现。英 国影 片
展不 仅为影 视提 供 了越 来越 丰富 的技术手
段和艺术语言 , 而且直接影响到影视美学各 个流派的产生和发展。 影视 艺术 另外 一组重 要的美 学特 性是
灵的表现 。 而是客体 的再现与主体表现 的对 立统一 。电影、电视 、戏剧就其主要艺术特
综合 性是 影视 艺术 重要 的美 学特 性之


首先 ,影视艺术综合 了戏剧 、文学 、绘
画、雕 塑、建筑 、音乐 、舞蹈 、摄影等各 门
艺术 中的多种元 素 , 并对其进行 了具有质变 意义 的化合 改造 , 使得 电影 、电视最终成为
现实空间和时间的真实 , 极力批评蒙太奇美

《影视美学》内容大纲

《影视美学》内容大纲

《影视美学》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经典电影美学理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全面认识20世纪60年代之前电影美学理论的代表流派,系统掌握各个理论流派的产生背景、主要思想及其特点,对早期电影艺术的发展状况与电影美学理论的发展流变之间的关系要有一个深刻的理解,从而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

二、课程内容第一章经典电影美学理论(20世纪60年代之前)第一节早期电影美学理论第二节苏联蒙太奇电影流派与蒙太奇电影美学理论第三节好莱坞戏剧化电影与类型电影理论第四节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与纪实美学第五节法国新浪潮”与现代主义电影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早期电影美学理论的主要流派和理论贡献(重点)1、识记:(1) 电影心理学的代表人物(闵斯特堡、阿恩海姆)及其主要观点(2) 电影文化学的代表学者(巴拉兹)及其主要观点2、理解:(1) 西方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对先锋派电影运动的影响(2) 先锋派电影运动的美学主张(二)苏联蒙太奇电影美学的主要概念、核心思想及其发展阶段(重点)1、识记:(1) 蒙太奇的完整内容与概念内涵(2) 苏联蒙太奇电影美学发展的三个阶段(3) 电影眼睛派”与库里肖夫效应”的含义(4) 普多夫金对电影蒙太奇的分类2、理解:(1) 爱森斯坦蒙太奇理论的核心思想与理论贡献(2) 普多夫金与爱森斯坦在蒙太奇理论上的异同3、应用:蒙太奇美学的总体特征及其对电影艺术发展的贡献和价值(三)好莱坞戏剧化电影的美学观与类型电影的概念、特征(重点)1、识记:(1) 戏剧化电影”的含义(2) 类型片”的含义(3)好莱坞类型片的分类2、理解:(1)戏剧化电影的美学特征(2)新好莱坞电影的美学特点(3)从观众审美心理的角度看好莱坞类型电影的产生(四)纪实性电影美学的主要代表及其核心思想(次重点)1、理解:(1)巴赞的电影影像本体论与电影语言进化观(2)克拉考尔的物质现实复原论”的核心思想与基本特点2、应用:纪实性电影美学总体特点与理论局限(五)法国新浪潮”电影的产生背景与美学特征(次重点)1、识记:新浪潮”电影的概念2、理解:(1)法国电影的新浪潮”与左岸派”产生的社会根源与思想根源(2)新浪潮”与左岸派”电影的美学倾向(六)欧洲现代派电影的美学特征(次重点)1、识记:现代派”电影的概念2、理解:(1)西方现代主义哲学-美学思潮对现代派电影的影响(2)现代派电影美学在电影的艺术形式与表现手段上所进行的探索(七)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电影美学观(一般)1、识记: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的美学革命2、理解:柴伐梯尼在电影美学理论上的贡献与局限第二章现代电影美学理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了解20世纪60年代以后电影美学理论的主要流派,系统掌握各个理论流派的主要观点、美学特征及其发展流变,深入理解传统电影美学理论与现代电影美学理论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影视艺术的美学特征

影视艺术的美学特征

影视艺术的美学特征影视艺术是一种融合了影像、音响、表演和故事情节等元素的艺术形式,它以其独特的美学特征成为人们喜爱的娱乐与文化形式。

本文将从影视艺术的叙事结构、美术设计、音乐配乐和演员表演等方面探讨其美学特征。

影视艺术的叙事结构是其美学特征之一。

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往往具有严密的叙事结构,通过合理的情节布局和转折点设计,引导观众进入故事情节,并产生情感共鸣。

影片的开头通常会引起观众的兴趣,吸引他们继续观看下去。

另外,影片的结尾也是关键,它需要给观众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同时又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美术设计是影视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美学特征之一。

美术设计包括场景设计、服装设计、道具设计等方面。

通过精心的美术设计,影片可以营造出特定的时代背景和情感氛围。

场景设计可以通过布景、色彩和光影的运用,创造出具有独特美感的画面。

服装设计则可以通过服装的款式、颜色和材质,展现人物的个性和角色特点。

道具设计则可以为故事情节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补充。

音乐配乐也是影视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增强影片的情感表达和氛围营造。

音乐的选择和运用要与影片的情节相契合,通过音乐的节奏、旋律和音色,影片能够更好地传递情感和引发观众的共鸣。

好的音乐配乐能够让观众更加沉浸在影片的世界中,加强观影体验。

演员的表演是影视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其美学特征之一。

演员通过表演技巧和情感表达,将角色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优秀的演员能够通过细腻的表演,让观众对角色的内心世界产生共鸣。

他们的表演不仅需要准确地传达角色的情感和意图,还需要与其他演员的互动协调一致,使整个影片的表演更加连贯和真实。

影视艺术拥有独特的美学特征,包括叙事结构的合理设计、美术设计的精心打造、音乐配乐的情感传递以及演员的精湛表演等方面。

这些美学特征共同构成了一部优秀影片的基础,使其能够给观众带来深刻的艺术享受和思考。

影视艺术的美学特征不仅体现了艺术家的创造力和才华,也反映了观众对美的追求和审美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综合性

首先,表现在它们综合了戏剧、文学、绘画、雕塑、 建筑、音乐、舞蹈、摄影等各门艺术中的多种元素, 并对其进行质变意义的化合改造:


1、戏剧元素:时间、空间、夸张、对白
2、文学元素:叙事手法、作品改编、同是时间艺术


3、美术元素:造型艺术、摄影艺术、活动的绘画
4、音乐、舞蹈元素:艺术手段、影视歌曲、综艺晚
一、造型性
影视造型的重要性:电影电视首先是以视觉为主
的视听艺术,影视画面是影视艺术塑造人物、讲 述故事、抒发情感和阐释真理的基本表现手段。 不仅影片的故事内容要通过画面造型表现出来, 即使是人物内在的心理活动、情感世界和影片的
深层意蕴,也必须通过可见的人物造型、环境造
型和摄影造型在银幕上体现出来。
第五讲 影视艺术的美学特性
教学重点:掌握影视艺术的综合性与技术性,逼
真性和假定性,造型性和运动性。掌握数字技术 下影视艺术的新特点。 教学难点:结合自身的观影实践理解影视艺术的 美学特性。 参考书目:推荐阅读
第一节 综合性与技术性
一、综合性 二、技术性
三、综合性与技术性的辩证关系
影视艺术的逼真性,首先表现在它们是一种直观 的真实。这种直观真实就是视听的真实感。 其次,影视艺术的逼真性,还在于他们能够真实 的再现空间与时间。巴赞的纪实美学:长镜头与 景深镜头。 最后是内在本质的真实感,这就是说,影视艺术 应当将本质的真实寓于直观的真实之中,也就是 要通过内在真实和外貌逼真的高度统一,真正达 到影视艺术的本质真实。
这些画面,肯定会给观众留下这样的印象。所以这是我觉
得自豪的地方。——张艺谋
3.科学技术的发展直接影响到电影美学各
个流派的产生和发展
(1)声音的引入促成了以好莱坞为代表的 戏剧化电影美学观的诞生。 (2)轻便摄像机、高速感光胶片、磁带录 音机的出现,促发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流
派。“把摄影机抗到大街上”,“还我普
4.声音也可以被当作影视造型的辅助性手

声音的构成:人声、音响、音乐。 画面与声音的关系 :声画同步、声画分离 、 声画合一、声画对位 、静默。
从总体上讲,影视导演的“造型-空间”意识, 大致区分为技术层、艺术层、哲理层三个层次。 技术层:把造型当作一种技术语言,含义简单直 接,是再现和复制的手段。 艺术层:把造型当作一种艺术语言,具备叙事与 抒情、再现与表现、反映与创造的双重功能。 哲理层:隐喻和象征,有意味的形式。传达深刻 的人生哲理或意蕴内涵。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欣赏《黄土地》片断 讨论:分析张艺谋的造型风格。
40
二、数字技术与电影艺术 数字技术给电影带来的巨大变化: 第一,数字技术改变了电影的制作发行。数字高 清摄像,电脑合成。 第二,数字技术创造出电影的虚拟影像。虚拟现 实。 第三,数字技术带来影视艺术的融合与普及。 DV的普及,从看电影到拍电影。
41
Hale Waihona Puke 通人”。 (3)各种拍摄技术: 闪回、音画同位、时空交叉——法国左岸派 景深镜头、移动摄影、跟拍变焦等与蒙太奇的时空 分切相结合——法国新浪潮:从临摹现实到探索现 实
(4)数字音响剪辑技术:制作出从未见过的影像。
欣赏《回到史前1》片断
4.电视是电子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 1936年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BBC) 首先开始电视传播,标志着电视时代的来 临。 1958年5月1日,我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 视台开始实验播出。 80年代以来各类电视的层出不穷:录像、 有线、卫视、数码电视、交互电视等等。
第五节 数字技术时代的影视美学
一、数字技术与电视媒体 二、数字技术与电影艺术
39
一、数字技术与电视媒体 数字技术时代的电视新特点: 第一,频道数量大大增加。电视专业化频道的兴 起。 第二,收视质量大大提高。更清晰更保真。 第三,彻底改变收视习惯。自由、互动。 第四,服务功能大大增加。四电合一。从看电视 到用电视。 第五,新兴媒体相继出现。网络电视,移动电视 等。
14
第二节 逼真性与假定性
一、逼真性
二、假定性
三、逼真性与假定性的辩证关系
思想源泉
逼真性:卢米埃尔——纪实
假定性:梅里爱——虚构
一、逼真性
概念:影视艺术的逼真性是指影视艺术家在影视 艺术的创作中运用各种艺术手法来使观众获得一 种高度的真实感,其具体表现有直观真实、时空 真实和内在本质的真实。 注意:逼真不等于真实,而是要使观众获得“真 实感”。
达到传播过程与事件发生过程的同一性。

4.电视艺术的日常性接受 ①电视艺术的随意性收看。 电影:集体性——神秘感和仪式感。 电视:随意性——想象与积极参与。 ②电视艺术的习惯性收看。 ③电视艺术的闲暇性收看。 通过电视节目,主体可以在闲暇时间逃避孤独和 焦虑。 ④当下性。 电视节目强调当下的日常生活的世俗性和娱乐性。
11
展开想象的翅膀:虚拟现实技术会给我们 带来什么?
12
三、综合性与技术性的辩证关系
1.综合性要以技术性为基础——技术性赋
予影视艺术以独特的综合性 :集中和转播
跟踪。
苏联美学家鲍列夫把艺术综合的类型概括 为七类:混合、并列从属、粘合、共生、 扬弃、集中、转播跟踪。
2.技术性要以综合性为目的——综合性使 影视艺术的技术运用具有更深刻的意义。 影视艺术的消极后果:滋长审美惰性,钝 化审美感兴力。 避免高科技极端化的做法。影视艺术是人 的艺术。
三、逼真性与假定性的辩证关系
1.理论发展路线 逼真性:卢米埃尔——巴赞、克拉考尔(电影的
本性是“照相艺术的延伸”,是“物质现实的复 原”)
假定性:梅里爱——爱森斯坦、普多夫金(蒙太
奇理论)
综合理论:让· 米特里(影像——符号——艺
术)、布里安· 汉德逊(统一长镜头和蒙太奇)
2.辩证关系
第四节 电视艺术美学特性初探
一、兼容性 二、参与性 三、即时性
四、日常性接受
电视艺术主要是指电视屏幕上播出的各类文艺 节目,其中包括:电视剧、电视综艺节目、电视艺 术片、电视专题文艺节目以及音乐电视(MTV)、 电视文艺谈话类节目、电视娱乐节目等等。 和电影相比,电视又具有自己独具的特征:
1.电视艺术的兼容性 ①电视艺术可以采取现场直播或录播的方式将各 种艺术种类传播到千家万户。 ②电视艺术可以运用电视特有的技术手段和艺术 手段创造出各种各样具有鲜明特色的电视艺术样式。 如MTV、电视剧等 ③电视艺术可以创办具有自身特色的电视文艺栏目。

其次,更深层次的综合是美学层次上的综合性。体 现在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综合,视觉艺术和听觉 艺术的综合,体现为再现性和表现性的统一、纪实 性和哲理性的统一、叙事因素和隐喻因素的统一。 最后,体现在现代科技与艺术的综合。

二、技术性
1.影视艺术是人类艺术史上唯一产生于现代科学
技术基础上的艺术种类。 照相式——镜头连接——默片时代——有声电 影——彩色电影——电脑数码合成与制作 欣赏默片杰作《淘金记》片断
要是空间结构的美;运动性注重影视的时间意识, 运动美主要是时间进程之美。 2.联系:运动性不能脱离造型性,因为运动只有 在无数画面的相继联结中才能完成;造型性也离 不开运动性,因为画面造型的叙事、抒情等功能 必须在运动中才能实现。
(三)造型与运动的组合——节奏
1.节奏的根源在于运动和变化,即“动”和“静”
26
二、运动性
(一)为什么说影视艺术具有运动性?
1.影视艺术是时间艺术,必须在延续的时间中完
成其叙事功能。
2.作为“活动的绘画”,影视艺术对空间的再现
与雕塑、绘画和照相不同,影视艺术的画面必须
在内部运动和外部运动中达到丰富多变的视觉效 果。
(二)什么是影视艺术的运动性
影视艺术的运动性包括被拍摄物体的运动、
二 假定性
所谓假定性,一般是指通过艺术媒介对客观
环境的非原样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影视艺术绝不是对现实生活的机械照相 式反映,而是需要遵循各门艺术所共有的规 律。 (2)影视艺术创作的方方面面,可以说都离 不开假定性,首先是影视时空的假定性,其 次是故事结构的假定,再次是影视作品中角 色的假定:演员三位一体。 (3)影视的假定性,更表现在影视语言和影 视手段的运用上。
之间的关系。
2.节奏的形式:
①内部节奏:整部影片的内在节奏。 ②外部节奏:镜头长度与组接转换产生的节奏, 包括快节奏和慢节奏。
3.节奏的性质:
①情节节奏:指一部影片的节奏应当始终保持与
剧情的发展变化相吻合,使得节奏伴随画面叙事
内容的不断发展和延伸,来揭示主体、渲染气氛,
启发观众去思考和探索影片的内在意蕴。 ②情绪节奏:指通过影视艺术的特殊表现手段, 来传达影视作品的内在力量和情绪情感,从而引 发观众的情绪感受上的共鸣。
影视艺术的逼真性离不开假定性,因为影视
的艺术真实不仅仅是画面的直观真实,更在 于通过艺术创造带来的本质真实。逼真性是 影视艺术的本性,但不是目的。
影视艺术的假定性也离不开真实性,因为影
视的假定性只能建立在逼真性的基础上。
第三节 造型性与运动性
一、造型性 二、运动性 三、造型性与运动性的辩证关系

影视作品中具有视觉造型功能的元素有:
1.影视画面造型可以通过色彩来表现。色彩造型主 要体现在影视作品的色彩基调和色彩构成上。 2.影视画面造型也可以通过光线来表示。影响光线 造型的主要因素有光型、光位、光度、光比、光 色等。 3.影视造型更需要通过画面构图来表现。摄像机的 创造作用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另一个重 要的组成部分便是画面的构图。影视的画面构图 具有“运动性”的特点,电影画面的运动来自摄 像机的运动和被摄对象的运动,使得运动构图成 为电影画面构图的主要表现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