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内绿地养护管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校园内绿地养护管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校园内绿地养护管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校园内绿地养护管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以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为例,近年来,学校绿地正在逐渐减少,因此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在现有基础上保护好现有的绿化成果,更好地体现校园绿色文化内涵,持续、健康、充分地发挥校园绿地的生态、文化、美化、科普教育等重要功能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及时总结校园绿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切实可行的对策,对学校校园绿化管理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1.校园绿化中存在的问题

1.1 绿化规划设计缺乏针对性,日常维护难度大

1.1.1"先天"条件不足为绿化的日常维护增加了难度。一方面,校园本来就是爱好运动的学生高度密集的公共场所。但是学校未能针对这一特殊性开展绿化的规划设计及栽培、管理工作。例如,在规划上,校园绿地分布零散、复杂,面积大小不一,显露出绿化"先天"

条件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在学习土壤学的过程中,我们对学校内校园绿化土壤进行了调查取样分析,发现相当部分绿地的土壤质量不符合要求:如种植土层薄、建筑废弃物多;pH值较本地自然土壤高,大部分呈中性和弱碱性;EC值低,肥力不足,供肥能力差;有机质含量低;速效钾缺乏,全氮、水解性氮和全磷严重缺乏。

1.1.2在绿地地下,各种管网纵横交错地分布着,这为绿化的日常维护增加了难度。

1.2学校对绿化日常维护工作未够重视,养护管理措施缺乏针对性

俗话说:"三分种,七分管。"因为体现校园绿化的主体材料是有生命的植物,而有生命的植物是需要连续的而不是间断的浇水、施肥、松土等方面的养护和管理工作。

1.2.1校区内缺少必要的灌溉措施,植物水分的主要来源为雨水,并且大部分土地表面覆盖硬质铺装,雨水渗漏性差,因此植物的水分来源只有直接降落在泥土上的雨水。这些远远不足以满足植物的生长,因此校区内植物有干枯、倒伏、甚至死亡等情况。

1.2.2校区内植物有很多没有健康、良好的生长姿态,而是歪曲、倒伏等,这些是缺少整形修剪造成的。缺少整形修剪不仅使植物失去均衡的树势、美观整齐的形态,而且会使植物失去水分平衡,降低新移植树木的成活率。并且修剪整形还是消除树体隐患、恢复树木生机的重要手段。

1.2.3校区内的绿地未完全使用,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在校园内一些边角和植物已死亡的地方的土地未完全利用起来,而是空置,不仅影响了环境美观,而且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尤其在成校区土地面积紧张的情况下。

1.2.4校区内有些植物在树干和骨枝干上有伤口却为受到及时的处理。而这些未经及时处理、治疗和修补的伤口,经过长期雨水侵蚀和进一步诱发性病原菌、细菌和蛀干性害虫的侵蚀,容易造成内部腐烂或形成树洞。

1.2.5校区内有些植物有病,如叶边枯黄等,但是却未受到及时的治疗。这样会导致植物的失去其美化环境的功能,甚至最终死亡,导致学校建设成本增加。

2.学校校园绿化养护管理的对策

1、使校园绿化布局自然合理,富有特色。

2、要以校园建设总体规划为依据,结合学校各个区域绿地景观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确保校园绿地率的前提下,以"建设生态型校园,显现校园文化品位"为宗旨搞好校园绿化规划设计。在校园绿化规划设计中,要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体现出校园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体现出学校的文化内涵、艺术品位以及绿地景观的特色。

3、因为我们是农林类院校。所以在校园绿化规划设计中,尽可能地满足学校有关教学、研究和实践活动的要求。

4、在校园绿化规划设计中,要分析地形、地貌、建筑物的现状,对绿地进行合理布局,做到整体协调统一。

5、改良土壤,整理绿地。

6、合理配置校园绿化植物、要坚持生态优先原则。

7、对植物的精心养护与管理应贯穿校园绿化施工的全过程,平时需注意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降低损失和成本。

贵阳市花溪区城市绿地现状调查成果报告

贵阳市花溪区城市绿地 现状调查 成 果 报 告

花溪区林业绿化局 二00六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贵阳市花溪区城市绿地现状调查成果报告 前言 花溪区是贵州省的高原明珠,其发展定位是生态大区、旅游大区、文化大区,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机遇,为促进花溪区城市绿地一体化,全面掌握我区城市绿地面积、绿化植物结构及各类绿地在城市绿化中布局和比例关系,根贵阳市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文件[筑二调字(2004)]第2号精神,按照《城市绿地系统分类标准》[CJJ/T85—202]规范我区城市绿地的分类,统一工作,为区委区政府对今后的城市绿化建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按调查技术方案对我区城市绿地现状进行实地调查,现将所开展的工作和调查成果报告下: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为了做好该项工作,我局上下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成立了专门的城市绿地现状调查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工作的副局长负责,成员主要是绿化办的所有工作人员,办公室设在花溪区林业绿化局绿化办公室。 二、绿地现状调查目的。 (一) 摸清花溪区城市绿地面积,掌握城市绿地现状,为科学编制、审批、实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规范绿地的建设、保护和管理提供基础依据; (二) 根据城市绿地调查成果,分析各类绿地的比例,为区委区政府制定有关政策、编制中长期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三) 为绿地系统规划的“绿线’’规定保护提供基础依据; (四) 为贵阳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实现“森林之城”。“休闲胜地”提供基础数据; (五) 为建立城市绿地现状信息管理系统提供保障。 三、调查范围及内容。 (一) 调查范围:次此城市绿地现状调查的范围是花溪区城市建设控制性规划用地范围5800公顷内进行实地的绿地调查; (二) 调查内容: 1.各类绿地的规划占地面积、绿地现状面积; 2.主要绿化植物的品种、规格;

公园绿化养护实施方案

养护实施方案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1) 第二章.管理技术措施 (2) 第三章.日常管理组织 (8) 第四章.安全生产情况 (17) 第五章.应急抢险方案 (18) 第六章.员工技术培训计划 (19) 第七章.提高绿地养护水平的想法 (21) 第八章.各种苗木管养技术措施 (22) 第九章.各种规章制度和其他技术保障及承诺等 (34) 第十章.保证人员数量配备齐全,安排合理 (38)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 2、工程地点: 3、工作内容:图纸范围内的全部绿化养护服务(含利用现有浇灌设施和自行配备洒水车对所有植物的浇灌;乔木、灌木、绿篱及草坪的修剪;植物的病虫害防治、施肥、防寒;土壤改良;中耕除杂、枯死植物的清除;苗木补栽;绿化养护范围内各类垃圾的清除与运输;绿化设施的管理、维护、维修;提供养护使用所有的修剪工具、小型机械及所需的农药、肥料等) 二、工程特点 养护质量达到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及招标单位要求。我司将发挥绿化养护专业队伍的优势,以优秀的管理和一流的技术,合理地进行部署,加强管理,确保养护质量。 第二章管理技术措施 (一)质量管理网络 本工程在项目负责人的领导下,相关人员现场监督下,技术负责人的直接管理下,坚持按规范和标准施工,实行逐级管理、按级验收,以确保目标的实现,并制定质量管理条例,在养护人员心中确立起创优良的奋斗目标,确保养护合理、科学、规范。

质量管理网络图 在养护前组织施工人员认真学习和培训,科学的安排好养护现场,进行养护组织方案的讨论和技术交底,保证养护合理、科学、规范的进行。为保证施工的质量,在每道工序施工前,由技术员进行现场交底并做好记录,每完成一道工序后必须经班组自检。 (二)同步质量管理与跟踪 1、养护自始至终做到同步质量管理和跟踪。 2、对每个养护部位在养护到位的同时做到检查到位、各类数据到位。决不产生事后集中补做数据现象。 3、定期进行质量工作会议和由公司进行质量检查、及时解决养护中质量问题,使工程养护全过程保持质量受控状态。 (三)养护管理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1、养护管理的指导思想 随着城市园林绿化的不断发展,公众对绿化的要求越来越高,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知识水平的综合提高,人民已逐渐将高质量、具有高艺术含量的环境化做为提高生活的质量,改善生活大环境的重要内容。近几年,开放式公园绿化建设质量已有明显提高,养护管理指导思想 的更新将直接影响养护管理水平,养护质量的提高。根据我项目部专

校园绿地调研报告

校园绿地调研报告 小组成员:蒋逸飞 唐存彬 廖祥

一.调研准备 ? 1.绿地定义:绿地城市规划术语标准中指出,城市绿地是指城市专门用以改善生态,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和美化景观的绿化用地。绿地是城市绿地的简称,主要分为大类、中类、小类三个层次。 ? 2.校园绿地植物配置:按植物生态习性和绿地布局要求,合理配置绿地中各种植物(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和地被植物等),以发挥它们的绿地功能和观赏特性。绿地植物配置是绿地规划设计的重要环节。绿地植物的配置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树丛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季相以及意境;另一方面是植物与其他绿地要素如山石、水体、建筑、小路等相互之间的配置。 ? 3 绿地的作用:(1)净化空气、水体和土壤(2)改善城市小气候(3)降低城市噪声。(4)安全防护 ? 4.绿地的使用功能:(1)日常游息娱乐活动1)文娱活动。 2) 体育活动。3)儿童活动。如,滑梯、转马、爬梯等。4) 安静休息。如,散步。2)文化宣传、科普教育。 5.校园绿地设计指导思想与宗旨:总则 1、为促进城市绿地建设,改善生态和景观,保证城市绿地 符合适用、经济、安全、健康、环保、美观、防护等基本

要求,确保设计质量,制定本规范。2、本规范适用于城市绿地设计。3、城市绿地设计应贯彻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可持续发展、经济合理等基本原则,创造良好生态和景观效果,促进人的身心健康。4、城市绿地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6.调研对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绿园、北京大学医学部校园后绿地、玉渊潭。 二、调研结果及分析 1.绿园调研结果及分析 1)调研原因:绿园作为北航中占地面积最大的一块校园绿地、校内公园,坐落于北航新建的男生公寓和老旧女生公寓之间,充分发挥了其作为校园绿地的作用,本组成员认为其极具借鉴意义,是北京为数众多的校园绿地中的佳作。 ? 2)调研结果:经过本组成员的实地考察,我们发现绿园的空间分布十分独特且别具匠心,用绿植和亭子以及湖泊、小桥等元素自然而然的引领游人的行进路线,并辅以众多土丘带来的高差和空间上的大小区别给人不同视角下截然不同的观感体验。而且公园中既有中正笔直的大道,也有幽静蜿蜒的小径,充分迎合了不同受众的喜好需求,这种空间分布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2、北京大学医学部校园绿地调研结果及分析

城市绿地管理现状问题与解决方案

城市绿地管理现状问题与解决方案 李斌 (九江市园林管理局,江西九江332000) 摘要:笔者就导致我国现如今园林管理落后的问题提出些个人看法与解决方案,从而健我国全园林管理体系,提高园林绿化管养水平,建设现代化城市。 关键词:园林绿化管理与建设 1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城市园林绿化规划管理问题 由于缺乏长远和科学的理论指导,导致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与城市现代化进程不协调,远远不能满足城市和居民对城市绿地的生态保护和游憩体闲等方面的要求。对城市绿化格局的规划,需要按照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原则,对于城市的气候、水文、地质及绿地格局进行认真分析,依据景观生态格局分析的方法进行计算,同时结合整体用地性质确定。在绿化建设的其它方面,如物种的选择与搭配,生态过程的分析等方面,也需要大量科研分析和相应技术的运用。 城市园林绿化规划的编制与规划实施发生脱节,各类绿地数量严重不足,大大滞后于城市化建设发展的要求及市民游憩出行和生态环境防护的要求。居住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公共绿地比例失调,在老的建成区,绿地更少。因此必须尽快编制、调整城市园林绿化规划,优化城市园林绿化布局。 1.2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体制问题 园林绿化管理缺乏统一、协调的管理体制。由于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体制不健全,职能部门的综合协调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使得侵占城市园林绿地、随意伐木毁绿等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导致城市整体绿化环境遭到破坏。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监督机制薄弱,很多城市园林绿化管理部门都未建立监督、考核机制,没有把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纳入各级领导的政绩考核中进行监督和考核,甚至未列入政府的重要工作议程之中,造成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后劲不足。 1.3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法制问题 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尤其是许多地方性的园林绿化法律法规、行业标准、技术规程度待健全。许多城市未能根据中央和国务院有关城市绿化工作的方针、政策,相应制定一些地方性配套的绿化法规,因而城市园林绿化管理部门根本无法依法进行行政管理,造成城市的绿化目标不明确,扩绿无计划,绿地不落实。尤其是城市绿化设计质量低下,施工混乱,引起行业间不正当竞争,形成恶性循环。 1.4城市园林绿化意识问题 城市在规划建设中,绿地预留面积比例不足,大面积、大手笔、高质量、高标准的绿化景观很少。城市园林绿化过分强调草坪,缺乏高大乔木。应提倡建造乔、灌相结合的复层群落。树种选择偏重花色树形,忽视其他抗空气污染的树种。城市广场地建造未从广场功能和市民要求出发,在破坏绿色上构建起来人造景观,过分重视城市绿化的景观效益,盲目追求覆盖率,忽视城市绿化的生态效益。 2存在问题的原因 2.1社会原因 近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各地城市具备了一定的财、物力来进行美化建设,并且不同程度上急于展示自己的实力和形象,但是有限的实力和理论认识上的差距使各地城市难以深层次进行优化和改造,造成了城市建设以表面美化为主。 2.2体制原因 城市的管理者和决策者急于通过城市形象的改变来树立城市的新形象。在城市建设方面,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和生态效益,难免耗资巨大目见效缓慢。于是城市建设决策者在短期内迅速改变城市面貌,在实力的目标驱使下,大量建造城市广场和景观大道,虽然美化了城市,但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资源的浪费。 2.3人为因素 城市的决策者和专业人员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没有深入了解西方现代景观生态规划的理论。在实地考察中,看到的主要是各大城市的中心广场、大道、市政及公共建筑,如巴黎的景观大道,美国华盛顿中心纪念性绿带。对比国内城市的环境状况,这些公共设施带给参观者非常强烈地视觉冲击,而事实上,这些城市景观多数是多年以前规划设计思潮的产物。决策者和设计者忽视维护自然生态过程的重要意义和城市中自然绿地的美学价值,认为必须对城市绿地进行相应的“设计”,这也是审美观念的局限性。 日前,我国南方城市建设中,对于绿地系统的格局缺乏系统考虑,实际绿化过程中,“建筑优先,绿地填空”的现象非常严重,大量绿地用作填补建筑间不适合建筑用地的空隙,而对绿地系统本身的结构性和系统性缺乏考虑。在设计中,具有一定规模,能发挥生态作用,保护生物多样性,疏导、净化空气的绿地斑块和廊道很少。同时,对于园林绿化格局地分析,主要用一些描述性的语言来说明城市的绿地分布。如常见的“楔形系统”、“绿环式系统”等,布局规划中缺少对城市园林绿化格局的定量分析和城市生态过程的实际考虑。 3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措施 3.1遵循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基本程序 在调查与预测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园林绿化指标,初步设 · 522 · 2012年第6期(总第123期)江西建材园林工程

城市绿地现状调查报告

城市绿地现状调查报告 前言: 重庆文理学院星湖校校背靠重庆市永川区境内,地处东经105°38"—106°05",北纬28.56---29.34。位于黄瓜山(海拔约540m)东侧,面临卫星胡,处在离永川区中心15km的卫星胡度假区内。整个校园坐落于三山相应的峡谷和湖滨地带,现有用地54.29平方米,海拔304m—403m。该调查场地是校区内安全管理处及学生宿舍前小游园,是休闲娱乐的好场所。绿地现状调查报告,分小组测量结果显示如下: (一)自然条件 1.从气候要素分析,重庆属于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热冬暖,湿润多阴,气温高,雨季长,霜雪少,阴天多,湿度大。春夏之交总是晚上下雨。夏季炎热多伏旱,最高温度达40,一般在35左右,下雨也会比较闷,温度基本保持不变,所以夏季应注意灌溉,冬季温暖,,全年云雾多,日照少,秋季阴雨绵绵。该调查区域气候变化多样,在四面围合的中心,风劲较强,形成独特的小气候环境。 2.地形地貌方面,此基地地形为梯田式,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较为平整的地块,主要表现为园路和草坪,第二部分为排水渠,主要表现为高起的小桥,第三部分是草坪绿化带,主要表现为桥左右地坪较缓的绿化带。 3.土壤是山地黄壤,由于平时对土壤的养护管理不够,加之土壤相对比较贫瘠,植物在相对较差的环境中,加之人为的践踏破坏,生

长状况不是很好。 4.面积大约平方米,适合小游园的规范面积,能基本满足人们的需求。 5.从使用性质来看,它减缓气候压力,丰富环境,为同学们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 (二)基地建设规划的利与弊,及建议 1.优势 该调查区域位于校园内一块比较大的绿地,利于植物造景和多种景观的形成。游园中1.5m的小路布置在起伏的绿篱中,增加空间的层次感和趣味性。适合人们休闲娱乐。 2.劣势 地理位置较为偏僻,周围有化粪池,影响人们的游园心情; 植物杂乱,没有形成较好的景观效果;有裸露的井盖及管理设施,影响景观环境;植被后期为辅较差,草坪质量较差,没有形成较好的植被景观;功能分区不够合理,公共设施较少且规划较为随意,不利于人们的正常休息。 3.建议 第一,加强对裸露井盖等的遮掩。第二,移植多种类的高大乔木,加强植物景观的层次性,通过数量的增加形成相对较封闭的环境,增加游园的神秘感和趣味性。整合一些植物的组织形式,加大组织的利用率。第三,宜修建一些小凉亭,适量增加休闲座椅和强身设施。第四,于加强对植物的后期维护,根据地形地貌及气候,选择适宜的植

城市公园绿地养护管理现状及对策

城市公园绿地养护管理现状及对策 发表时间:2018-11-14T13:29:13.93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作者:付雪姣王露露蒋举星 [导读] 摘要:城市公园绿地养护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一环,对园林绿化工程的保障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睢县林业局睢县园林局河南睢县 476900 摘要:城市公园绿地养护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一环,对园林绿化工程的保障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园林绿化仍然不健全、不重视、缺乏有效的管控措施和资金的支持、养护人员技术水平不高等诸多问题,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制定详细的规划、加强工作管理建设,在新时期进一步提升我国城市园林养护水平。本文通过分析城市公园绿地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在新时期下公园绿地管理的对策研究,为城市和谐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公园绿地;养护管理;现状;对策 城市公园绿地建设已经成为当前城市的重要主城部分之一[1],绿化水平的高低成为城市吸引力的一个重要参考,因此,提高城市绿化管理水平就是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软实力[2],让公园绿地发挥更大的生态和社会效益。 1城市公园绿地养护存在的问题 1.1创新意识缺乏 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理念,城市园林建设中要充分体现城市品位,而不是目前在城市绿化中的千篇一律,缺乏城市特点,广场只有草坪和喷泉,小区林木高大,城市公园必有阁,这些方式早已缺乏新意,让市民的审美产生疲劳,感觉乏味。 1.2养护管理滞后 城市中绿化表现最突出的就是养护不到位,无法体现设计者的意图,绿化从设计到成型,都需要养护工作的持续保障。当前城市绿化养护中,介于绿化周期长、植物生长的特性,管理组织部门往往只是重视绿地初期建设,而忽视后期的养护,资金投入较少,造成许多新建绿地无法达到满意的绿化效果,甚至,在一些郊区绿化中,出现“一年绿、二年荒、三年无”的现象,国内园林绿地养护的合理成本在总建设成本中占比为20%—25%,而现实中,养护资金只有不到15%,这就导致养护工作得不到应有重视,这给相关理部门敲响了警钟。 1.3养护人员素质不高 在大多数人印象中,养护工作只是体力劳动,只是简单的浇浇水、剪剪枝等日常的一些措施,缺乏相应的设计理念。并且,养护工人素质较低,没有进行相应的培训,缺乏对城市绿化的理念,使得养护效果不理想,无法发挥园林绿化工程的应有的功能。 1.4缺乏爱护绿化的全民意识 绿化,不仅仅涉及园林部门,还需要全社会形成一种爱绿、护绿的意识,许多城市绿化设施遭到破坏,许多市民经常为了拍照等个人行为,对花草进行踩踏、采摘,甚至将植物挖走,这些行为经常出现,屡见不鲜。 2当前城市公园绿地养护对策建议 当前城市园林绿化养护和管理的问题,有违城市设计者的初衷,并且不利于园林绿化的发展,为此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2.1加大绿化养护资金保障,创新管理理念 就要加大养护管理费用的投入,同时对资金进行规范管理,要利用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用。因此,在园林绿化之前,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计划,确保养护经费的及时到位;并且要根据城市行政区、道路、片区进行科学合理的掩护管理制度建设,将养护责任分配到每个人身上,不断完善相关的管理和考核制度;对养护经费进行半年核算一次,建立独立经费体系,提高经费的透明度和管理水平。 2.2科学合理规划城市绿化,注重因地制宜 根据城市的特点,聘请专业园林设计人员,对城市的绿化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要以种植本地苗木为主,根据城市的地形地貌对乔木、灌木、植被以及草坪根据生态学进行合理的层次布局和布置,满足不同植物生长的条件,同时要注意植物颜色搭配和生长条件。 2.3加强养护人员管理培训,提高综合素质 依据择优录用原则,在高校和社会中有选择地招聘园林养护管理人员,同时经常进行培训和对园林绿化先进城市进行考察,增加养护人员直观认识、理论知识储备和专业养护技能,并对园林养护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他们在日常养护中的责任意识、培养为城市服务的意识,提高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效率。 2.4大力宣传绿化保护,全民参与绿化建设 城市是每个人的城市,园林绿化的养护和管理不仅需要养护人员进行科学的管理,还需要全体市民具有较高的保绿、爱绿意识,保护园林绿化工程的健康,避免遭到破坏和损坏。管理部门要利用网络、电视等途径进行大力宣传,努力提高全民的保护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意识,为城市的生态建设和环境美化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为城市绿化奉献每个人的力量。 总之,公园绿地养护的工作是长期而系统的工程,不能一蹴而就,在实际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需要实事求是,视情况而采取对应措施,完善城市绿化理念,不断完善绿化养护的管理制度,提高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保障养护资金的高效科学使用,提高全民爱绿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园林绿化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吴在生.城市园林绿化养护存在问题及对策浅析[J].现代园艺,2014(7):107-108. [2]吴从连.浅析当前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35):258-258.

校园植物调查报告

(一)校园植物名录: 1种名:雪松(Cedrus deodara (Roxb.)G.Don) 科属:松科、雪松属 特性:常绿乔木 用途:庭院绿化 2种名:圆柏(Sabina chinensis) 别名:桧、刺柏 科属:柏科、圆柏属 特性:叶兼有鳞叶与刺叶,刺叶三叶轮生,小枝不下 垂。木材坚韧耐用,有香气。 3、种名:侧柏[P. orientalis (Linn.) Franco] 科属:柏科、侧柏属 特征:常绿乔木,生鳞叶的小枝扁平,排成一平面, 直展或斜展。叶鳞形交叉对生。 用途:常栽培作庭园树种,材用、药用。 4、种名:水杉(Mete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Hu et cheng) 科属:杉科、水杉属 特征:落叶乔木 用途:行道树 5、种名:南洋杉(A. cunninghamii Sw.) 别名:鳞叶南洋杉、针叶南洋杉。 科名:南洋杉科 特征:常绿乔木,树冠尖塔形壮观。 用途:庭园观赏。 6、种名:梧桐(Firmiana Platanifolia) 科名:梧桐科 特征:落叶乔木 用途:作行道树及观赏;种子可食或榨油;树皮纤 维克制造纸和编绳的原料;叶、花果和种子 均可药用,有清热解毒,去湿健脾的工效。 7、种名:迎春花(Jasminum nudifloum Lindl.) 科名:木犀科 特征:落叶藤状灌木,高2~3米。 用途:著名庭园花卉,可做花篱、绿篱等,也适合作各式盆景。 8、种名:桂花(Osmanthus fragrans) 别名:木犀、岩桂、九里香 科属:木犀科、木犀属 特征:常绿灌木或乔木,树冠圆形或椭圆形,枝叶繁 茂。 用途:桂花对有害气体二氧化硫、氟化氢有一定的 抗性,也是工矿区绿化的理想花木。此外, 桂花还是食品加工的原料,可以浸酒、窨茶、 制各种糕点和甜食等。其花、果、根均可入 药。 10、种名:小叶女贞(Ligustrum quihoui carr) 科属:木犀科(Oleaceae) 女贞属(ligustrum linn) 特征:常绿灌木; 用途:庭院绿化 11、种名:蒲葵( Livistona chinensis) 别名:扇叶葵 科属:棕榈科、蒲葵属 特征:单干型常绿乔木。树皮棕灰色,有环纹和纵裂 纹 用途:热带地区绿化的重要树种热带地区绿化的重要 树种 12、种名:棕竹(Rhapis humilis Blume.) 科属:棕榈科、棕竹属 特征:常绿丛生灌木 用途:观叶植物上品。 13、种名:棕榈[T. fortinei(Hook. f.) Wendl.] 科属:棕榈科、棕榈属 特征:叶掌状分裂,裂片多数顶端浅2裂。花常单性, 异株,多分枝 的肉穗状或圆锥状花序;佛焰苞显著。果实球形。 用途:除供观赏外,叶鞘纤维可制绳索、地毯、床垫、 蓑衣、刷子等, 嫩叶可制扇、帽等。果实供药用。 14、种名: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L.) Presl) 别名:豫樟,香樟,`乌樟,小叶樟。 科属:樟科,樟属。 特性:叶具离地基感动大脉,脉腋间隆起为腺体。 用途:木材及根可提取樟脑,枝、叶、果可提取樟油, 为工业、医药及选矿原料。 15、种名:白兰花(Michelia alba) 别名:白玉兰,玉兰花,白缅花。 科属:木兰科,含笑属。 用途:供观赏。花及叶可提取芳香油和药用。 16、种名:含笑[M. figo (Lkur.) Spreng.] 科属:木兰科, 含笑属 特征:常绿灌木,嫩枝、芽及叶柄均被棕色毛,叶边 缘无锯齿。花腋生。 用途:庭园观赏植物。 17、种名:海桐花(Pittosporum tobira Ait) 别名:山瑞香,七里香。 种属:海桐科,海桐属。 19、种名:山茶( Camellia japonica L.) 科属:山茶科 特征:常绿灌木,树冠圆头形,树皮灰褐色 用途:著名的观赏植物。用来丛植或散植于庭院、花 径、林缘边,山茶木材细致,可供细工和雕刻。 种子能榨油,可供食用或防锈。叶作饮料,花 可入药。 20、种名:鸡爪槭(Acer palmatum Thunb. ) 科属:槭树科、槭树属 特征:落叶小乔木,小枝细瘦,紫色或灰紫色。 用途:观叶植物 21、种名:卫矛( Euonymus alatus) 科属:卫矛科、卫矛属 别名:鬼箭羽、四棱树。 特征:落叶灌木 用途:对二氧化硫有较强抗性,可用于厂矿绿化。枝干 柔韧容易扎型,可作盆景赏玩。茎翅、叶 均可药用。 22、种名:大叶黄杨(llex latifolia Thunb.) 科属:卫矛科、卫矛属 特征:常绿灌木 用途:叶和果作药用,也可作庭园的绿化树叶。 23、种名:大叶冬青(Llex latifolia) 科属:冬青科、冬青属

城市绿化现状与分析

第三章城市绿化现状与分析 第一节城市绿地建设现状 一、园林管理机构建设现状 (一)机构、职能配置及人员编制 (二)设备情况 二、城市绿地建设现状 至2016年4月,昆明市昙华片区建成区面积达7.6km2,常住人口为7.6万人。 根据实地调查与记录分析,建成区内共有各类绿地208.77hm2。公园绿地共23.76hm2;生产绿地共0hm2,占建成区面积的0%;防护绿地共28.19hm2;附属绿地共102.56hm2;绿地率22.72%,绿化覆盖率27.40%。绿地率、绿化覆盖率没有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一)公园绿地 目前昙华片区建成区共有公园13个,包含综合公园、社区公园、街旁绿地,共有公园绿地面积23.76hm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3.13m2/人,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为55.26%,没有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表3-1 现状公园绿地统计表 注:根据《国家园林城市遥感调查与测试要求》公园绿地率达65%以下的公园,统计公园绿地面积时,按实际绿地面积计。 (二)生产绿地 规划区共有生产绿地0hm2;占建成区面积0%。 (三)防护绿地 建成区内现状防护绿地共计28.19hm2。主要包括二环东路防护绿地、虹桥路防护绿地、东三环防护绿地。 表3-2 现状防护绿地统计表 (四)附属绿地 建成区共有各类附属绿地102.56hm2。其中单位附属绿地30.53hm2,

居住区附属绿地57.73hm2,道路附属绿地14.3hm2。 (五)其他绿地 昙华片区共有其他绿地36.03hm2,主要包括肖家山深林公园等。 表3-3 现状指标表 第三节现状绿地分析与建议 一、现状绿地实地调查分析 公园绿地和其他绿地的面积由大块的昙华寺以及森林公园组成,多数的绿地景观为附属绿地以及防护绿地类型,居住区附属绿地覆盖率较高,道路附属绿地覆盖率高,但部分片区遭踩踏严重,景观效果差。在靠近二环东路的道路附属绿地,绿化密度过低,且灌木已经枯死,并没有达到良好的绿化作用。靠近肖家山附近的荒地绿化景观,没有利用好土地资源,没有做好相应的绿地系统规划,在长地埂村内部绿化率几乎为零,生态环境极差,省一监家属区作为老小区绿化率低,管理不到位,景观效果差。 在西南林业大学周边没有生产绿地和公园绿地,多数的绿地景观为附属绿地,居住区附属绿地覆盖率非常高,道路附属绿地覆盖率较高,但部分片区土地仍然荒漠,景观效果差。尤其以锦大车市北部,大面积的土地没有种植任何植物与树木。并且西南林业大学东南部为挖掘机厂,也表现出大面积植物缺乏的现象,但在西南林业大学和此厂的交界处校内种植了一排高大绿色乔木,以防止风沙天对校内环境的影响。 二、现状绿地问题与建议 主要存在的问题有:1.路边树木管理较差,部分地方种植较为稀疏且杂乱,有枯树,杂草等存在,2.小区外的防护带较窄,没有起到很好的隔离效果,树种选择也比较单一,道路绿地严重不足,没有达到规定的绿地率,绿化景观单一,以单一的树池式绿化为主,绿化树种较少,难以形成丰富的道路绿化景观,缺少乔、灌、草的合理搭配,难以形成群落结构3.部分树种选用不合理,道路反复重建,树木重栽现象严重。新建道路树木年龄较小,难以形成绿树成荫的景观效果。部分道路由于没有选用合理的乔木作为行道树,树木长势效果欠佳,遮阴效果效果相对较差,难以发挥好的生态作用 4.部分小区绿化设计存在盲目性,缺乏地方特色,树木生长不良,景观效果和生态功能差。5.人均面积低,小区内内居住人口较多,但绿地面积较少,草坪面积多,造成居住区的绿化树种缺乏,结构简单,景观单调,病虫害多,群落稳定性差,养护管理不到位。6.绿化分配不均匀,部分地区种植大面积绿化,

合肥市道路绿地的调查与分析

合肥市道路绿地的调查与分析 城市道路绿化系统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城市生态廊道,联系了城市的各个斑块,展现了城市环境面貌和文明程度,是调节城市气候质量的重要一环,也是构成城市带状景观的重要部分,能有效提高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是实现生态型可持续发展城市绿地系统的架构。 1道路绿化系统建设的原则 合肥市的道路绿化系统建设的目标是:建设安全适用、整洁优美、生活舒适的花园城市,实现省市提出的将合肥建成在全国具有文明示范作用的森林城目标。 1. 1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提高城市街道绿地在整个城市道路中用地的比率,拟提高城市绿量,最大限度地发挥绿地生态效益,为城市经济建设和城市社会效益服务。 1.2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建设开放式绿色空间,让市民亲近绿地,利于行车、利于人流流通、利于人们休闲。以满足人的合理需求,使其达到景观、生态、游憩功能的和谐统一。 坚持道路绿化建设的“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标准管理”原则 要将道路绿化规划和城市绿地系统总体规划和谐统一,体现道路特色,做到规划科学合理,具有前瞻性,保持规划设计先行。按规划设计施工,充分应用高科技材料,不断改善施工工艺。要运用高科技与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和方法进行管理工作。 2合肥市街道绿化现状及存在问题 2. 1 城市道路绿化系统建设现状 合肥市近30 年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迅速,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开放式园林”和“城在园中,园在城中”的思想,开创了开敞空间建设的序幕。按时间可以分为几个阶段。20 世纪80 年代,遵循开放空间的理论对合肥护城墙进行了成功改造,建成了环城公园这一绿色项链;相继建设了淮河路园林道、花园街等市区园林路,荣获全国首批“园林城市”称号。90 年代,建成了琥珀潭黑池坝公园、和平广场、市政府广场、五里墩立交桥绿地、胜利广场等大型公共绿地,完成了多条道路如二环路、黄山路、美菱大道、一环路等绿带建设和南淝河、十五里河等滨河路段绿带的改造,做到了提高植物配置合理性,和谐处理了各个景观范路”。构筑了高质量的城市绿色景观,为合肥市的经济建设、城市文明建设和城市人居生态环境创造了基础。 2.2城市道路存在问题 2.2.1 城市道路绿化用地所占比例偏小,缺少街旁绿地。例如长江路、寿春路,几乎没有街头绿地。一环路,缺少大型块状街头绿地,不能有效地实现绿地的生态和社会效应。 2.2.2 分车带过窄,绿化空间十分有限,不利于营造绿色景观。例如长江路、寿春路,都是三板两带,机动车道与非机动道绿化带只有1. 5 m ,没有有效的组织交通,没有有效地解决道路污染与绿地的问题。 2.2.3 树种配置不尽合理。常绿树种过多,落叶树种缺少, 缺乏色彩和色、香、型及季项的变换。 2.2.4 沿街门面的路侧绿地人性化设计不够。一些沿街门面设计,缺乏合理适宜的活动空间,缺乏可保护性的设施,造成人为损坏严重,给管理带来困的绿地没有科学规划难。 2.2.5 绿带和分车岛内设置标牌如广告、交警及公交等有待规划设计。绿带上的标牌,要成为道路规划设计重要内容之一,做到统一设计、统一施工,这样就不会导致绿化损失较大,影响了

道路绿化现状调查报告

2014年长沙市城市主要道路绿化现状 调查报告 长沙市园林管理局 2014年8月

2014年长沙市城市主要道路绿化现状 调查报告 市园林管理局,2014年8月 根据市委市政府指示精神,为进一步推进“三年造绿大行动”绿色城市建设,及时掌握我市道路绿化建设情况,更好地开展下一步道路绿化建设工作,2014年7月,我局组织系统内具有高级园林专业技术职称的领导及专家20余人,分成10个调查组,分赴芙蓉区、天心区、雨花区、开福区、长沙县(含经开区)、岳麓区、湘江新区、高新区、望城区等十个区(县、园区),通过对辖区内主要道路绿化现状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实地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调查范围及目标 调查组对长沙城区(含望城区、星沙镇、经开区、高新区、湘江新区)主要道路(共433条主要道路,其中快速道9条,主干道139条,次干道202条,重要支路83条)绿化现状进行了实地调查,从专业的角度作出现状分析、客观评价和对策建议,为下一步长沙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建设和管理提供决策参考和指导性意见。调查内容主要包括道路绿化形式、道路的行道树、分车绿带和路侧绿带的绿化现状、道路绿化植物的种类、配置模式及景观效果等。 — 2 —

本次调查的长沙市道路汇总表 注:以上统计的道路数据为本次总的各区分级道路条(段)数。 二、长沙市城市道路绿化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长沙市城市道路绿化现状 根据调查显示,长沙市道路绿化具有一定的基础,据统计,433条道路中,道路绿化达标的占43.1%,人行道绿化覆盖率达 到80%以上的道路占18.94%,行道树共采用了25个品种。长 沙市老城区有部分道路绿化效果较好,行道树规格大、遮阴效果 好,此类道路原基础设施好,树池覆盖得当,行道树栽植时间比 较久,期间也未随意移栽,同时养护管理得当,形成了良好的林 荫道效果,如黄土岭路(雨花区)、麓山南路(岳麓区)、迎宾 路(开福区)等,少数立交桥垂直绿化也形成了一定的效果(紫 — 3 —

园林绿地养护管理工作月历

园林绿地养护管理工作月历 一月份: 1、冬季修剪:全面展开对落叶树木的整形修剪作业;本着去弱留强的原则对大小乔木上的过密枝、枯死枝、伤残枝、病虫枝及妨碍架空线和建筑物的枝杈进行修剪。 2、雪后在树下堆雪,可防寒、防旱。但是,切忌堆放撒过盐水的雪。 3、防治害虫:冬季是消灭园林害虫的有利季节。在虫害较严重地区,清理、挖掘栖息在枯枝落叶、土壤等处的虫蛹、虫茧,并集中销毁。结合冬季石硫合剂喷打工作,对蚧壳虫危害严重的苗木采取刮除树干上的幼虫的方法进行防治。 4、绿地养护:确保绿地内整洁,无垃圾堆放;绿地、花坛等地要注意挑除杂草;草坪要及时切边;绿地内要注意防冻浇水。 二月份: 1、修剪:继续进行树木冬季修剪,消除越冬虫卵、虫茧。 2、防寒:二月越冬树木易发生生理干旱,要及时检查、修复、加固防寒设施。 3、做好春季植树的准备工作。对灌溉设施进行检修维护,为春季浇水做好准备。 4、为春季浇水做好准备。下旬如遇暖冬气候,冷季型草坪应浇第一次春水;出现倒春寒时,可推迟到三月份。 5、病虫害防治:中、下旬防治草履蚧, 可在树干上设西维因药环或在树干基部围钉塑料薄膜环,防止若虫上树。若发现草履蚧幼虫应及时喷速蚧克,康福多等药剂。 6、日常保洁:确保绿地内整洁,无垃圾堆放。 三月份: 1、植树:本月l2日为我国植树节,组织好春季植树工作,做到随运苗、随修剪、随浇水、随封堰,提高植树的成活率。 2、春灌:根据气温、地温、土壤含水量、不同植物根系活动和萌芽情况等综合因素,科学、及时地安排浇水时间和浇水量,确保树木花草成活和返青。

3、施肥:结合浇水适量追肥并灌水,并根据气候情况适时撤除防寒设施。 4、草坪管理:清理草坪,搂除枯草,打孔通气,下旬开始追肥,可施氮肥(尿素)10-15克/平米或草坪颗粒肥(缓释型)促进草坪返青。 5、防治病虫害:上旬注意防治草履蚧。下旬要防治越冬红蜘蛛、蚜虫、黄杨斑蛾等,可喷蚍虫啉、敌百虫、灭蛾灵等。 6、日常保洁:确保绿地内整洁,无垃圾堆放。 四月份: 1、继续植树:四月上旬应抓紧时间种植萌芽晚的树木,对冬季死亡的灌木应及时拔除补种,对新补种树木要充分浇水。 2、固定:高大乔木栽植后,要及时加支撑,以保护根系和树体,防止倒伏。 3、灌水:继续对养护绿地进行及时的浇水。 4、施肥:对草坪、灌木结合灌水,追施速效氮肥,或者根据需要进行叶面喷施。生长势弱的草坪可按三月份的用量再次施肥。 5、修剪:修剪草坪和绿篱,乔灌木及时去除杂乱萌蘖,以保持优良树形,减少水分、养分浪费。 6、防治病虫害:注意做好蚜虫、黄杨斑蛾、天牛、瓜子黄杨绢野螟、蚧壳虫等虫害的防治。 7、绿地内养护:确保绿地内整洁,无垃圾堆放;注意大型绿地内的杂草及攀援植物的挑除;对草坪也要进行挑草及切边工作。 五月份: 1、浇水:本月是大多数植物枝、叶速长期和开花期,需水量很大,防止干旱,及时灌水。 2、修剪:对连翘、碧桃、丁香、榆叶梅、紫荆等花灌木进行花后修剪及枝条更新,对草坪进行浇水及修剪,行道树进行第一次的剥芽修剪,对绿篱、模纹及球类植物等及时做好修剪工作。 3、病虫害防治:注意做好国槐尺蠖、蚜虫、女贞白蜡蚧、柳毒蛾、杨天社蛾、油松毛虫、木蠹蛾、天牛、锈病、黑斑病等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4、日常保洁:确保绿地内整洁,无垃圾堆放。 5、除草:做好各类绿地内杂草的清理工作。

校园园林景观调查报告

呼和浩特市大学校园园林景观规划调研报告 调研对象校园景观 调研时间 2016.3.9 班级 13级环艺二班 小组成员雅欣20131100093 周晓甜20131100099 董利桐20131100091 呼群20131100205

目录 摘要 一校园景观设计总体分析 各校园背景及区位调查 1.师大学盛乐校区 2.农业大学 3.大学 4.医科大学 5.大学 二校园空间划分与布局 1.功能分区 2.交通流线 三景观要素设计 1. 水景(水景设置以及不足改进) 2. 广场 3. 植物设计 4. 景观小品 四问卷调查与实地考察总结分析五结论

摘要:校园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随着高校教育的发展,社会对大学校园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现在大多数人都在强调“景观校园”这一理念。学校外环境的规划设计应更加体现现代感、文化气息、学校特色、功能需求。本文通过以师大学盛乐校区为主,农业大学、医科大学、大学为辅,以及景观规划成功案例的大学-------大学,对以上大学的校园景观设计进行的调研,来探讨在满足校园新要求的同时,如何延续校园文化,突出校园特色,建立一个校园环境突出,生态效益好,景色优美的大学校园。 一、校园景观设计总体分析 校园的景观规划是校园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起着重要作用。学校是学生的第二家园,安静、卫生、优美的校园环境可以为师生提供课外休息活动的场所,能够使师生观赏到优美的植物景观,呼吸新鲜空气,调剂大脑,消除疲劳。同时,又没的校园环境能使学生得到美的熏,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对学生的健康品质的塑造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把握校园文化的特质,深入研究校园环境特色,建立一个生态效益良好,景色优美的大学校园具有重要作用。 各校园背景及区位调查 1.师大学盛乐校区 位于呼和浩特和林格尔县盛乐经济园区,西邻209国道,南邻蒙牛乳业集团总部,学校占地面积约3000亩,教学大楼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图书馆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综合体育馆建筑面积7600平方米;学生公寓建筑面积7.05万平方米、而校园绿化面积达15.75万平方米,占校园总面积的65%以上,湖水面8000平方米,规划围绿化比例较大,教学区景观形式和特征持久耐用,学校周边地域空旷,应学校建设发展周边经济,附近设有娱乐、餐饮等设施,可以就近解决学生的生活需要,周边没有高楼大厦,不喧不闹,远离了城市的喧哗。周边还有盛乐博物馆、蒙牛总部、昭君墓、盛乐园、盛乐水上乐园等。 2.农业大学 位于自治区历史文化名城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分为东西两个区,东区在呼和浩特新建东街与兴安路十字路口东北角,西区在新建东街与兴安路十字路口西南角。西邻师大本部,交通便利,被誉为塞外“花园式高等学府”。学校总占地面积1.5万亩,其中教学科研用地1万亩,图书馆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它是国家林业局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合作共建高校,是一所以农为主的多科性大学。北校区附近有很多家银行,离医院也很近。北面就是满都海公园。东门的天桥边有box,有网吧;南边是赫赫有名的师大附中。北校区附近有很多吃饭的地方,比如番茄公主,车仔港式茶餐厅,还有很多中式小饭店;东南角是文化商城,里面买很多的教辅书籍,买书很方便。东校区不大有个篮球场和4栋宿舍楼。其东面是比较出名的“黄街”,有各种餐厅,中餐蒙古餐厅,新疆餐厅等等很多。还有好几家KTV,都比较便宜,还有学生优惠。再说南校区,那里环境优雅,建筑都是新的,南校区是新校区。离南校区不远就是南湖公园和大学创业学院,属于郊区,但南校区学习的资源很多,图书馆很好,自习室也很多,餐厅也不错,文科类的专业都在南校区。 3.大学 主体位于呼和浩特市,北临满都海公园,位于大学西街和昭乌达路上,总共拥有二个校区及艺术学院的一部分,分为北校区(含东校区-住宿校区)和南校区,总占地面积约2070亩。其中北校区位于赛罕区,是大学最早的校区,最初所有学院均于此,现蒙古学学院与除交通学院以外的理科学院在北校区,以及行政楼、幼儿园、家属区、食堂、奥都饭店、

道路绿化现状调查报告

道路绿化现状调查 报告

长沙市城市主要道路绿化现状 调查报告 长沙市园林管理局 8月 长沙市城市主要道路绿化现状

调查报告 市园林管理局, 8月 根据市委市政府指示精神,为进一步推进“三年造绿大行动”绿色城市建设,及时掌握我市道路绿化建设情况,更好地开展下一步道路绿化建设工作, 7月,我局组织系统内具有高级园林专业技术职称的领导及专家20余人,分成10个调查组,分赴芙蓉区、天心区、雨花区、开福区、长沙县(含经开区)、岳麓区、湘江新区、高新区、望城区等十个区(县、园区),经过对辖区内主要道路绿化现状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实地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调查范围及目标 调查组对长沙城区(含望城区、星沙镇、经开区、高新区、湘江新区)主要道路(共433条主要道路,其中快速道9条,主干道139条,次干道202条,重要支路83条)绿化现状进行了实地调查,从专业的角度作出现状分析、客观评价和对策建议,为下一步长沙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建设和管理提供决策参考和指导性意见。调查内容主要包括道路绿化形式、道路的行道树、分车绿带和路侧绿带的绿化现状、道路绿化植物的种类、配置模式及景观效果等。 本次调查的长沙市道路汇总表

注:以上统计的道路数据为本次总的各区分级道路条(段)数。 二、长沙市城市道路绿化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长沙市城市道路绿化现状 根据调查显示,长沙市道路绿化具有一定的基础,据统计,433条道路中,道路绿化达标的占43.1%,人行道绿化覆盖率达到80%以上的道路占18.94%,行道树共采用了25个品种。长沙市老城区有部分道路绿化效果较好,行道树规格大、遮阴效果好,此 类道路原基础设施好,树池覆盖得当,行道树栽植时间比较久, 期间也未随意移栽,同时养护管理得当,形成了良好的林荫道效 果,如黄土岭路(雨花区)、麓山南路(岳麓区)、迎宾路(开 福区)等,少数立交桥垂直绿化也形成了一定的效果(紫凤公园 内北大桥桥柱桥体立体绿化)。上半年“绿色城市”建设中,我 市对城区重点主次干道的绿化景观提质改造工作。从本次调查反

最新南京师范大学绿地景观环境设计调查报告

南京师范大学绿地景观环境设计调查报告 调查课题:绿地景观环境设计调查报告 调研案例: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 调研目的:通过对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的调查研究,了解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 区绿地的基本内容和功能,以及景观空间的基本尺度和景观设计的各物质要素。 同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直观感受,加强对景观规划设计的本质和 内容的理解,从而有利于掌握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调研方法:资料收集、实地考察、拍摄照片、总结归纳。 调研内容:南师大绿地区位、占地规模、周边环境、空间布局、交通组织、各景观要素(如建筑小品、水体、植物、地形等)。 一、现状分析 1.区位分析 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坐落在南 京市亚东新城区文苑路1号,距随园 校区约16公里,距紫金校区10公里, 占地2500亩,与312国道、沪宁高速 公路、宁杭高速公路、长江二桥连接 的绕城公路以及规划中的二环路形成 “井”字形路网,与城区及周边地区 交通联系便捷。 校区内自然环境优美,钟山风景 区、栖霞山风景区、宝华山风景区、 汤山风景区周边环绕。大气、水质、 噪声等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一类功能 区标准。仙林校区在延续随园校区古 典精华的基础上,充分体现面向21世 纪的时代气息,融传统与现代于一体 的独特风格。 2.周边环境关系 南师大仙林校区东侧:紧邻文澜路,旁边有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周围绿化良好,交通便利。 南师大仙林校区南侧:紧邻文苑路,文苑路交通便利,学生出入方便。 附近各类生活设施齐全,还有文澜路广场,适合休闲活动。 南师大仙林校区西侧:紧邻沁兰雅筑,是亚东公司推出的别墅精品---- 沁兰雅筑自2012年12月正式动工以来,凭借其区位优势和品牌效应,成为南京别墅市场一道靓丽的风景。 南师大仙林校区北侧:为仙鹤山。仙鹤山位于南师大仙林校区背后,因山形似仙鹤得名,为仙林的制高点之一,有东、西二峰,西侧主峰海拔1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