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霉病
IDSA新版曲霉菌病诊治指南

IDSA:2021年新版曲霉菌病诊治指南曲霉菌病是感染曲霉菌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可累及皮肤、黏膜、眼、鼻、支气管、肺、胃肠道、神经系统、骨骼等多器官系统,严峻者导致败血症,病例呈世界性分布。
病原体曲霉菌属丝状真菌,是一种常见的条件致病性真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其感染者并不少见。
时隔 8 年,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就曲霉菌病临床关注的热点问题,总结现有不同类型曲霉菌病相关证据,于近期公布了新版曲霉菌病诊治指南,替代2021 旧版指南,旨在为临床医生诊治治理此病提供参考。
该 2021 新版指南于近期发表在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杂志上。
现将主要内容简述如下。
流行病学与感染风险因素1. 易感者如何预防曲霉菌病?何为易感人群?〔1〕应将住院的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接受者安置在受爱护的环境中,以减少霉菌暴露时机〔强烈推举;证据级别低〕。
〔2〕也应给予其他严峻免疫功能低下的、易发生侵袭性曲霉菌病〔IA〕的高危患者相应防护措施,如急性白血病正在接受诱导/再诱导化疗方案医治者〔强烈推举;证据级别低〕。
〔3〕假设住院无法提供防护病房的条件,推举此类患者入住单独病房,且病房远离施工场地,也不同意将绿植或鲜花带入病房〔强烈推举;证据级别低〕。
〔4〕建议对 IA 高危门诊患者采取合理防护措施,以减少霉菌暴露时机,包含预防园艺、施肥劳作或紧密接触装修或施工场地〔强烈推举;证据级别低〕。
〔5〕白血病诊疗中心与移植中心应当定期监测侵袭性霉菌感染。
假设发觉霉菌感染率超过基线水平,或者非高危人群发生侵袭性霉菌感染,应当马上对医源性感染情况进行评估〔强烈推举;证据级别低〕。
曲霉菌病的诊治2. 如何确立侵袭性曲霉菌病的诊断?〔6〕在临床实验室推广使用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以前,推举采集足量组织和体液样本同时送检组织病理学/细胞学检查与真菌培养。
如果别离培养得到非典型菌株或考虑存在耐药,可采纳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进行菌种鉴定〔强烈推举;证据级别低〕。
曲霉病的科普知识PPT课件

曲霉病的预防 与治疗
曲霉病的预防与治疗
预防曲霉病的方法: 打开窗户 通风、保持干燥清洁的环境、 减少暴露于可能含有曲霉的环 境中。
曲霉病的诊断方法: 医生通常 通过症状询问、体格检查以及 实验室检验来诊断曲霉病。
曲霉病的预防与治疗
曲霉病的治疗方法: 曲霉病的 治疗主要包括使用抗真菌药物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以及增 强身体免疫力。
曲霉病的科普 知识PPT课件
目录 曲霉病概述 曲霉病的预防与治疗 曲霉病的预防注意事项
曲霉病概述
曲霉病概述
什么是曲霉病: 曲霉病是一种由曲 霉属真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曲霉病的传播途径: 曲霉病主要通 过呼吸道感染、食物感染以及皮肤 感染等途径传播。
曲霉病概述
常见曲霉病症状: 曲霉病的症 状包括呼吸道症状、消化系统 症状、皮肤症状等。
曲霉病的预防 注意事项
曲霉病的预防注意事项
室内环境的保持: 保持室内干燥清 洁,防止湿气滋生。 食品安全措施: 避免食用含有曲霉 的发霉食物,注意保质期及储存条 件。
曲霉病的预防注意事项
职业防护措施: 相关行业人员 应采取合适的职业防护措施, 减少曲霉感染风险。
谢谢您的 观赏聆听Fra bibliotek
曲霉病的症状有哪些?

曲霉病的症状有哪些?常见症状:咯血、咳痰、咳嗽、发烧、耳痛、黏膜损害、出血利坏死、咳出棕色痰栓1.肺曲霉病最常见,有如下几种类型。
(1)寄生型:包括肺曲霉球和寄生性支气管曲霉病两型。
①肺曲霉球:此型多出现在有肺部空洞性病变时,如结核性空洞、支气管囊肿、慢性肺脓肿或囊状支气管扩张等。
曲霉可在空腔内寄生,形成曲霉球。
男多于女,多发生于30岁以上。
约75%发生于肺上叶,肺下叶发生率较低。
曲霉球一般单个出现,可发生在右肺或左肺,偶有双肺同时波及。
主要症状为咯血、咳嗽、低热、多痰,其次为胸痛、盗汗、气急、消瘦、疲倦、食欲差等。
咯血是本病的重要症状,发生率为50%~85%。
胸部X线片有特征表现。
②寄生性支气管曲霉病:多发生于肺结核行肺叶切除术后。
症状较轻,主要为间歇性咳嗽、咳痰,伴胸闷、胸痛,无明显发热等全身不适。
咳嗽常发生在晚睡前及晨起时,可为阵发性呛咳,有肺内异物感甚至窒息感,呛咳时常致面部充血,直至块状物咳出方觉舒适。
在少量黏液性痰中,可混有绿豆大小的灰白色块状物或暗红色血痂样块状物,并有霉味。
(2)气管肺炎型:表现为弛张性发热、胸痛、咳嗽、咳痰、食欲缺乏、乏力、消瘦、全身不适等。
若曲霉侵犯引起组织坏死、空洞形成,则有中等至严重咯血。
痰为黏稠或黏脓性,且常带血丝,痰中可有针头大的灰绿色颗粒,镜检可查到菌丝及孢子。
胸部X线片常见肺的中下部有散在的片状、结节状或团块状阴影。
亦可形成空洞,有时呈不规则分布的细小颗粒状结节阴影。
病变可为单侧或双侧。
部分病例可有少量胸腔积液。
(3)变态反应型:多见于酿造工人和农民。
可发生变态反应症状,如咳嗽、咳痰、咽干、胸闷、气短、哮喘样发作、食欲缺乏、眼睛刺痒、流泪、发热、盗汗、关节痛、头晕,甚至虚脱等。
本病症状一般在停止接触过敏源后1~4天自行消退,如反复接触变应原(过敏原),病程亦可迁延1个月以上。
2.曲霉肉芽肿(1)脑曲霉肉芽肿:症状与脑瘤相似。
病程缓慢,可先有间歇性畏寒、低热、头昏、头痛、恶心、鼻塞、咳嗽、咳痰、食欲缺乏、乏力等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继而头痛、呕吐逐渐加剧,数月或1年后出现偏瘫、颈项强直。
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半侵入性或慢性坏死性曲霉菌病、侵袭性曲霉菌病等肺曲霉菌病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

临床曲霉菌、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半侵入性或慢性坏死性曲霉菌病、侵袭性曲霉菌病等肺曲霉菌病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早肺曲霉病感染并不罕见,特别是在慢性阻塞性肺病和免疫力下降的情况下。
CT在检测隐匿性或小病变方面比普通胶片更敏感,在描述疾病程度和曲霉菌数量方面更准确。
自信的诊断很困难,它基于细胞学和组织学。
肺曲霉病是一种真菌感染,大部分时间由烟曲霉(Spergillus Fumigatus)引起,烟曲霉是自然环境中广泛存在的条件致病真菌,其产生的气传袍子,可被吸人呼吸道末端,引起曲霉致敏相关的疾病,例如过敏性哮喘、过敏性肺炎、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llergic bronchop-ulmonary aspergillosis, ABPA)等疾病。
区分4种类型的肺曲霉病。
1、曲霉菌(腐生性曲霉病)。
2、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ABPA)。
3、半侵入性或慢性坏死性曲霉菌病。
4、侵袭性曲霉菌病(可分为气道侵袭性和血管侵袭性)。
曲霉菌免疫活性宿主中的曲霉菌感染。
最常见的根本原因:结核病,结节病,肺气肿,支气管扩张,肺尘埃沉着病,纤维化肺病,肿瘤,肺梗塞,支气管囊肿,肺隔离症和继发于肺孢子虫肺炎的肺气肿。
单个或多个,它主要发生在上叶。
曲霉菌的临床表现是咯血。
胸部X光片和CT扫描显示(图:1,2,3,4,5,6,7):1、肺部空腔,包含坚实的圆形物质,通过空气边缘与墙壁分开。
此功能称为“空气新月”标志。
2、另一个常见特征是腔壁和邻近胸膜增厚。
3、这种真菌球可能是移动的。
图1:腐生性曲霉菌。
肺窗仰卧MDCT扫描显示重力依赖性腔内肿块。
图2:腐生性曲霉菌。
图1患者的俯卧MDCT扫描,肺窗显示重力依赖性腔内肿块。
图3:轴向CT显示55岁女性的曲霉病患者发现空气新月形上叶与固结区域相关,周围有磨玻璃样改变。
图4:轴位CT显示右下叶的团块,中央区域为空洞,考虑诊断为曲霉菌,术后诊断为肺癌。
图5:矢状图显示了与支气管扩张相关的右上叶曲霉瘤。
“曲霉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

“曲霉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概述曲霉病是感染曲霉所引起的一种慢性霉菌病,可侵犯皮肤、黏膜、眼、外耳道、鼻、鼻窦、支气管、肺、胃肠道、神经系统或骨骼,严重者导致败血症。
由各种曲霉,主要是烟曲霉引起的疾病。
呈世界性分布。
曲霉腐生于植物、土壤等处,可产生大量孢子,由呼吸道进入引起呼吸道疾患,也可引起鼻窦、眼眶部感染,皮肤烧伤后可引起感染。
机体免疫力差者可以发生感染,少数可血行播散至全身,预后不良。
呼吸系统曲霉病可分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曲霉球(真菌球)及侵袭性肺曲霉病。
系统性曲霉病常为血行播散。
病因曲霉属分为18个群,132个种和18个变种,绝大部分为非致病菌。
可引起人类疾病者有:烟曲霉、黄曲霉、黑曲霉、土曲霉、构巢曲霉和构巢裸壳孢菌、棒曲霉、杂色曲霉、米曲霉、灰绿曲霉、聚多曲霉、亮白曲霉、日本曲霉、阿姆斯特丹曲霉、焦曲霉、局限曲霉、黄柄曲霉、多育曲霉等,以烟曲霉最常见。
许多曲霉对植物有致病性,有些能使鸟类、昆虫及家畜感染。
皮毛工作者、饲鸟者及耕种的农民,由于吸入含曲霉孢子的灰尘、皮肤黏膜破损处以及眼部沾染了曲霉孢子而常引起感染。
临床表现曲霉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性别和种族,尤以农民、园艺工人及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多见。
临床分为:1.肺曲霉病由非侵袭性曲霉病和侵袭性肺曲霉病两大类组成。
2.曲霉性鼻-鼻窦炎在真菌性鼻-鼻窦炎中,以曲霉感染最为常见,最常侵犯上颌窦、筛窦,偶可累及额窦和蝶窦等。
临床分型与肺曲霉病相似,包括非侵袭性和侵袭性曲霉病两大类。
(1)非侵袭性曲霉病①变应性曲霉性鼻-鼻窦炎最常见,好发于具有特异性变应性体质的青壮年,常有反复发作的鼻窦炎、鼻息肉或哮喘史。
②鼻窦曲霉球女性多见,病程较长,多为单发,常有头痛、鼻塞、流脓涕、鼻分泌物恶臭味等。
鼻内镜检查可见黏膜肿胀,黏稠或块状分泌物,CT扫描可见鼻窦内全部或大部分为密度不均的结节状或团块状高密度影,部分患者可见钙化灶。
③寄生性鼻-鼻窦曲霉病多无临床症状,常在鼻内镜检查时发现鼻腔和鼻窦内黏膜样痂皮堆积。
病原性真菌-曲霉 PPT课件

构巢曲霉菌落
构巢曲霉形态(400×)
致病性
类 型 : 直接感染 超敏反应 毒素中毒
所致疾病 : 肺曲霉菌病
真菌球型肺曲霉病 肺炎型曲霉菌病
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
全身性曲霉菌病
中毒与致癌
微生物学检查
1、直接镜检:痰、支气管、肺泡盥洗或窦道穿刺标本直接 涂片镜检。
2、分离培养:SDA培养基、25℃、3-5d;观察生长速度、 菌落颜色、表面质地等,小琼脂快培养、乳酸酚棉蓝染色 镜检,结合菌落特征进行鉴定
菌落:白色、柔软有光泽 → 绒毛状,粉末状或絮状、丝 状
由于产生分生孢子而形成该菌固有的颜色(分生孢子有黄 、绿、棕、黑等不同的颜色)
五种致病性曲霉的比较
菌名 烟曲霉
黄曲霉
黑曲霉
土曲霉 构巢 曲霉
菌落 绿色或 深绿色
黄色
黑色
淡褐色 或褐色 绿色或 暗绿色
顶囊
烧瓶状
球形或 近球形 球形或 近球形
3、其他检查方法:如ELISA法、PCR
防治原则
1、抗真菌药物 :唑类与棘白菌素类药物联合治疗 2、外科局部病灶切除 3、免疫调节辅助治疗
Thank you
球形,绿色, 成链排列
烟曲霉(A.fumigatus)
烟曲霉菌落
烟曲霉形态(400×)
黄曲霉(A.flavus)
黄曲霉菌落
黄曲霉形态(400×)
黑曲霉(A. niger)
黑曲霉菌落
黑曲霉形态(400×)
土曲霉(A. terreus)
土曲霉菌落
土曲霉形态(400×)
构巢曲霉(A. nidulans)
*接触到培养基的菌丝部 分,可分化出厚壁而膨大的 足细胞,并向上生长出直立 的分生孢子梗;孢子梗顶端 膨大,形成半球形或椭圆形 的顶囊;在顶囊上以辐射的 方式长出一、二层杆状小梗; 小梗顶端再形成一串分生孢 子。
曲霉病和曲霉的分类鉴定8-20

烟曲霉分生孢子头和分生孢子,SEM
烟曲霉分生孢子头,LM 1000×
典型的圆柱形分生孢子头
黄曲霉 (A. flavus)
• 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病的主要病原之一
• 可产生真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
形态学观察
黄曲霉 (A. flavus) 菌落特征
• 生长快 • 孢子黄色 • 表面粉末状
黄曲霉菌落, PDA, 25℃, 7d
曲霉的常见种
• 亮白曲霉(Aspergillus candidus) • 灰绿曲霉(Aspergillus glaucus) • 棘孢曲霉(Aspergillus aculeatus) • 浅兰灰曲霉(Aspergillus caesiellus) • 焦曲霉(Aspergillus ustus) • 肉色曲霉(Aspergillus carneus) • 弯头曲霉(Aspergillus deflectus) • 埃及曲霉(Aspergillus egyptiacus) • 帚状曲霉(Aspergillus penicilloides) • 局限曲霉(Aspergillus restrictus) • 酱油曲霉(Aspergillus sojae) • 聚多曲霉(Aspergillus sydowii) • 溜曲霉(Aspergillus tamari)
分生孢子
子囊果
构巢裸孢壳 (Emericella nidulans)
壳细胞
子囊孢子
子囊
子囊孢子
双层小梗
壳细胞
构巢裸孢壳
曲霉
有性型:构巢裸孢壳 无性型:构巢曲霉
壳细胞
裸孢壳的子囊孢子 (SEM)
1 and 2 E. nidulans, 3 E. quadrilineata, 4 E. rugulosa
最新:侵袭性曲霉菌病的治疗策略

最新:侵袭性曲霉菌病的治疗策瞄侵袭性曲霉菌病是免疫功能受损宿主中最常见的霉菌感染,真最常见危险因素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和使用糖皮质激素,真他危险因素包括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cell transplantation, HCT)、实体器官移植(尤真是肺移植、使用生物制剂、肺部疾病,以及危重病。
最常见的感染菌种是烟曲霉(Asp ergillus fumigatus)复合群,真他常见的致病复合群包括黄曲霉(A.f lavus)、±曲霉(A.terreus)和黑曲霉(A.niger)。
据报道,在高度免疫抑制患者中,不常见的菌种也可引起感染,例如,构巢曲霉(A.nidulans)、热焦曲霉(A.calidoustus)、lentulus曲霉(A.lentulus),以及许多真他菌种。
这些不常见或”神秘”菌种许多通常都难以鉴定,由于真对抗真菌药的敏感性备不相同。
目前侵袭性曲霉菌病的高效治疗擂施包括优化预防、及时诊断和旱期抗真菌治疗,对部分病例还包括免疫调节和手术治疗。
本文将重唱讨论侵袭性曲霉菌病的抗真菌治疗策略。
治疗方案的选择E见高三类抗真菌药可用于治疗曲霉菌病:多烯类、瞠类及棘自菌素类。
曲霉菌病的怡当疗法取决于宿主的免疫状态、器官功能(肝和肾,以及既往治疗。
初始治疗:以下推荐旨在适用于侵袭性曲霉菌病的各种临床表现,冥中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侵袭性肺曲霉病。
·对于大多数侵袭性曲霉菌病患者的初始治疗,我们推荐伏立康瞠或艾沙康瞠单药治疗。
对于重度侵袭性曲霉菌病患者,我们用伏立康瞠+棘自菌素类联合治疗。
但即使对于这些患者,一些专家仍倾向于伏立康瞠或艾沙康瞠单药治疗。
大多数指南不推荐常规使用联合治疗,因为缺乏明确的随机临床试验数据支持。
而决定是否给予联合治疗,应权衡毒性凤险和静脉给药的可行性。
·萄研究显示,对于因严重反应不能耐受伏立康膛的患者,可用耐受性更好的艾沙康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核分裂 Griseofulvin 核酸合成 5-氟胞嘧啶 甲氧苄啶 Sulfomethoxazole 050128 蛋白质合成 Blasticidin Sinefungin Benomyl
第三节 曲霉病
感染病学
预防
• 接触曲霉污染的环境、工作场所应佩戴防护口罩;空气 定期消毒;禁忌食用霉变的瓜果等食物。 • 对高危患者,应在诊断评价同时及早预防性抗真菌治疗
• 鼻窦肉芽肿和过敏性鼻窦炎不少见
第三节 曲霉病
感染病学
中枢神经系统曲霉病
• 常因曲霉血行播散,或鼻窦感染直 接蔓延至颅内所致
• 症状体征较隐匿,可有头痛、发热、
癫痫发作 • CT或MRI检查可见颅内单发或多发 性占位性病变,病灶中心出现空洞
第三节 曲霉病
感染病学
消化系统曲霉病
• 主要因血行播散所致,累及食管、肝脏、脾脏 • 临场表现:腹痛、黄疸和肝区疼痛,但多数人无症状 • CT检查:肝内多发性小透光区
– “晕轮”征、“空气半月”征对侵袭性肺曲霉病的诊断具有一定价 值。但不能据此诊断侵袭性肺曲霉病
第三节 曲霉病
感染病学
诊断
• 确诊:组织病理学证据和正常无菌部位标本培养阳性 • 拟诊:
– 需要同时满足患者因素、临床表现(症状、体征和放射学特征 )以及微生物学证据3项标准
– 对曲霉培养阴性,但组织病理学检查中频见曲霉菌菌丝,或者
• 部分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出现相应症状和体征
第三节 曲霉病
感染病学
• 胸部X线:楔形阴影、斑片状浸润影、孤立性或多发性结节 影,病灶内可形成空洞
• 胸部CT:具有一定特征性
– 早期(约1W内)可见晕轮征(halo sign),即肺结节影(水肿或出 血)周围环绕低密度影(缺血) – 后期(2-3W左右)可见新月体征(crescent sign)
第三节 曲霉病
感染病学
眼曲霉病
• 以角膜损害为最常见,表现为深浸润溃疡或表浅结节 • 全身性播散性感染时或眼部手术后可发生眼内炎 • 眶周感染常是鼻窦感染侵袭的结果
第三节 曲霉病
感染病学
播散性曲霉病
• 可侵犯脑、脑膜、肺、心、肝、肾、皮肤等脏器,严重 者可侵犯内分泌系统、骨骼等 • 相应部位的症状体征 • 确诊:血培养发现真菌生长
• 近年来发现一些曲霉毒素可引起急性中毒或致癌
第三节 曲霉病
感染病学
病原学
• 病原体:曲霉,属丝状真菌,包括18个群132个种和18个 变种
• 存在于腐烂赘生物、隔离物表面、空调机或加热口内、手
术室、病房及医院器具或空气尘埃中
• 室温及37℃可生长
• 菌落生长较快,呈绒状或棉絮状,颜色多样且较稳定,是 分类的主要特征之一
第三节 曲霉病
感染病学
• 抗体检测
– 有助于ABPA、肺曲霉球、慢性坏死性曲霉病的诊断 – 对诊断侵袭性曲霉感染早期诊断基本没有价值 – 有一定的假阳性率
第三节 曲霉病
感染病学
• 分子生物学检查
– PCR检测曲霉菌特异性真菌基因(核糖体DNA基因)对侵袭性
曲霉菌病诊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CT检查
第三节 曲霉病
感染病学
实验室检查及其他辅助检查
• 涂片镜检
– 标本:痰、气道抽吸物、支 气管肺泡灌洗液或纤支镜刷
检标本、脓液、粪便、尿液
等标本 – 镜下可见:分隔菌丝及圆形 孢子
第三节 曲霉病
感染病学
• 培养
– 对确诊及鉴别曲霉菌病与其它丝状真菌感染有重要价值
– 血培养结果多为阴性,效用有限 – 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经皮细针穿刺肺活检或胸腔镜活检是用于 确诊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标准操作 – 痰、气道抽吸物、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等非无菌标本出现阳性结 果不能作为确诊依据,可能为感染,或定植 – 抗真菌药物敏感试验标准方法学有望进入临床 – 抗真菌药物的药敏折点目前尚不确定
• 发病与曲霉暴露的剂量、感染途径、机体免疫状态等有关 • 致病方式:
– 快速生长繁殖,直接破坏机体组织细胞 – 侵入、阻塞血管导致组织缺血性坏死 – 阻塞支气管或空腔脏器,影响器官功能并导致继发感染; – 曲霉抗原诱发机体变态反应 – 产生蛋白分解酶,造成组织破坏 – 产生毒素,可引起组织严重坏死,或诱发肿瘤
第三节 曲霉病
感染病学
预后
• 侵袭性曲霉病如未能及时诊治,病死率可达100% • 免疫低下患者一旦发生脑曲霉病、曲霉性心内膜炎、弥 漫性侵袭性肺曲霉病,预后不良
第三节 曲霉病
感染病学
治疗
• 侵袭性曲霉菌病可选择多烯类药物、三氮唑药物和棘白 菌素类药物抗真菌治疗
– 伏立康唑和两性霉素B是侵袭性曲霉病首选用药 – LFABs、伊曲康唑和卡泊芬净可用于侵袭性曲霉菌病的补救治 疗 – 泊沙康唑可用于侵袭性曲霉病的预防用药。
具有曲霉菌感染临床表现的免疫功能低下者,其GM试验或G 试验阳性,以及CT放射学结果相符,则认作满足拟诊标准
第三节 曲霉病
感染病学
鉴别诊断
• 侵袭性肺曲霉病应与结合菌病、肺出血性转移瘤、肺栓 塞、血行播散性念珠菌病扥鉴别 • 临床表现不典型者还应与肺部细菌感染、非典型病原体 感染、肺结核等疾病鉴别
第三节 曲霉病
感染病学
病理
• 病变部位:肺、气管、胸膜、心肌、心包、脑、皮肤、肾 脏、肝脏、胃肠、胰腺等脏器和组织
• 病理表现:
– 肉眼:明显充血肿胀,表面结节状改变,切面梗死或脓性坏死
– 光镜:急性渗出性炎症、出血、梗死与凝固性坏死、脓肿、肉芽
肿和慢性炎症 – 病变组织与血管中可见曲霉菌丝
第三节 曲霉病
第三节
曲菌病
感染病学(传染病学)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
姓名 杜维波
第三节 曲霉病
感染病学
概述
• 曲霉病(aspergillosis )是由曲霉属(Aspergillus )真菌 引起的人体皮肤、黏膜及内脏急、慢性真菌病,严重者导 致曲霉败血症
• 主要表现:肉芽肿性或坏死性病变,或化脓性感染、变态
反应,临床表现常因发病部位不同而异
第三节 曲霉病
感染病学
• 抗原检查:
• G试验
– G试验检测真菌细胞壁成分β-1,3-D-葡聚糖 – 适用于除隐球菌和接合菌(毛霉菌、根霉菌等)外的深部真菌 感染的早期诊断,尤其是念珠菌和曲霉菌,但不能确定菌种
• GM试验
– GM试验检测的是半乳甘露聚糖,曲霉菌丝生长时半乳甘露聚 糖从菌丝顶端释放,是最早释放的抗原 – GM试验主要适于曲霉菌感染的早期诊断,有助于治疗监测 – 对于非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该方法的敏感性较低
– 鼻窦曲霉病 – 中枢神经系统曲霉病 – 消化系统曲霉病
– 心血管系统曲霉病
– 皮肤曲霉病 – 眼曲霉病 – 播散性曲霉病等
第三节 曲霉病
感染病学
侵袭性肺曲霉病
• 临床最常见的类型 • 肺组织破坏严重,症状、体征无特异性 • 早期可有干咳、发热、胸痛和咯血等,伴有全身不适、 体重减轻等 • 病变广泛时可出现气促、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甚至呼 吸衰竭
第三节 曲霉病
感染病学
• 常见对人类致病的曲霉:烟曲霉、黄曲霉 、黑曲霉、土
曲霉、构巢曲霉、淡黄曲霉、黄丙曲霉、棒曲霉、米曲霉、
灰绿曲霉、杂色曲霉等 • 烟曲霉常导致侵袭性肺曲霉病,黄曲霉通常引起肺外疾病
烟曲霉(电子显微镜下)
黄曲霉(电子显微镜下)
第三节 曲霉病
感染病学
流行病学
• 散发,全球性分布
• 细胞因子如IFN-γ有一定效果 • 外科手术通常作为病变累及心脏、大血管、胸腔和骨曲 霉菌病辅助治疗
第三节 曲霉病
感染病学
抗真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细胞膜功能
多烯类: 两性霉素 B, 制霉菌素 细胞壁合成 多氧霉素 尼可霉素 Papulacandins Echinocandins 代谢抑制剂 a -Difluoromethylornithine Cispentacin 麦角固醇合成 唑类药物 Allylamines/ 核酸的功能 喷他脒 Thiocarbamates Morpholines
第三节 曲霉病
感染病学
• 组织病理学检查
– 对侵袭性曲霉病的诊断与分型有重要意义,是深部真菌感染诊 断的“金标准” – 组织切片中得曲霉丝、孢子经HE染色呈蓝灰略带红色,PAS 染色呈红色,银染呈黑色或棕色
– 病变中可见曲霉分生孢子头,曲霉丝宽3~7μm,一般粗细均
匀,呈典型45° 分枝,排成放射状或珊瑚状
– 泊沙康唑预防侵袭性曲霉菌病的效果优于氟康唑或伊曲康唑
• 对于具有侵袭性曲霉菌病病史、正在处于免疫抑制期的 患者,重新应用抗真菌药物能预防感染复发
PPT制作 聂斌 素材提供 聂斌
设
计 聂斌
责任编辑 聂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肺曲霉球胸部X线平片
肺曲霉球胸部X线平片
肺曲霉球胸部CT
肺曲霉球胸部CT
第三节 曲霉病
感染病学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
• 是由曲霉引起的一种过敏性疾病,几乎仅有烟曲霉引起 • 主要表现:反复发作哮喘,发热,棕黄色脓痰 •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 胸部影像学检查:
– 肺部浸润 – 上叶短暂性实变或不张,可发生于双侧
• 传播途径:吸入曲霉孢子,或孢子从受损皮肤直接侵入
• 患者多见于:男性,皮毛、园艺、酿酒工人和农民
• 高危人群:免疫功能低下者
–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晚期HIV感染、遗传性免疫缺陷症、同种异体 造血干细胞移植和/或肺移植等 – 长疗程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
第三节 曲霉病
感染病学
发病机制
感染病学
临床表现
• 肺曲霉病
– 侵袭性肺曲霉病 (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IPA) – 肺曲霉球 (aspergilloma) –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llergic bronchopulmonary aspergillosis,AB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