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理论研究综述:内涵解析、思想渊源与评价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丽中国理论研究综述:内涵解析、思想渊源与评价理论

作者:吴文盛

来源:《当代经济管理》2019年第12期

[摘要] 自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美丽中国概念以来,学术界掀起了美丽中国的研究热潮。学者们主要从美丽中国的含义及思想渊源、美丽国家、美丽城市与美丽乡村评价5个领域展开研究,但对美丽中国的内涵、外延的认识上不一致,导致美丽中国的评价指标体系不统一。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理清美丽中国的内涵和外延,为美丽中国评价提供一致的思想认识;构建美丽中国的评价理论和美丽中国指数;提出美丽中国的建设路径。

[关键词] 美丽中国;内涵解析;思想渊源;评价理论;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 F124;C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9)12-0001-06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美丽中国的概念,十八届五中全会又将美丽中国纳入“十三五”规划中,而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指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掀起了美丽中国的研究热潮,归纳起来,主要从美丽中国的含义、美丽中国的思想渊源、美丽国家、美丽城市与美丽乡村评价5个领域展开研究。

一、美丽中国释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者们对美丽中国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做了多角度的探讨。

首先是从生态文明的角度来解读。许瑛(2013)认为,“美丽”一词是非常大众化、通俗化的,代表人们的美好愿望。从党的十八大报告可以看出:美丽中国的基本内涵是努力建设生态文明基础上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即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好的中国,也是人与人关系达到和谐完美状态的中国[2]。朱文(2018)提出讲好美丽中国故事的科学内涵有“四个之美”:生态自然之美、绿色发展之美、制度创新之美、责任担当之美。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倡导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3]。

其次是从所包含内容的角度来解读美丽中国。胡宗义等(2014)认为,美丽中国是一个集合和动态的概念,是绿色经济、和谐社会、幸福生活、健康生态的总称,如果把对美丽中国的理解仅限于自然环境,那就太狭隘了。美丽中国要有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制度之美、社会之美[4]。周贤生(2018)认为,“美丽中国,是时代之美、社会之美、生活之美、百姓之美、环境之美的总和”[5]。金瑶梅(2018)提出了美丽中国的内涵包括5重维度:以尊重顺应保持自然本色之美、以审美实践构造自然人化之美、以生态伦理滋养人类德性之美、以绿水青山守护人类健康之美、以互利共生彰显“天人”和谐之美[6]。

第三是从层次性的角度来理解美丽中国。李宏伟(2018)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4个层面,即个人层面:生活方式绿色化;社会层面:生产方式生态化;国家层面:生态文明制度化;全球层面:推进全球生态治理[7]。陆树成等(2018)认为,生态文明美是习近平美丽中国思想中最基础层面的美,是最基本的内涵。美丽强国是美丽中国思想的最终目标和价值旨归[8]。

第四是从发展的角度理解美丽中国。肖平(2018)提出创新发展是实现美丽中国的重要动力;协调发展是实现美丽中国的内在要求;绿色发展是实现美丽中国的根本路径;开放发展是实现美丽中国的重要条件;共享发展是实现美丽中国的必然选择;加强生态保护是实现美丽中国的关键;发展科学技术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核心;完善生态制度是实现美丽中国的保障[9]。

第五是从美丽中国的法律保障角度进行解读。侯佳儒(2013)提出了美丽中国的法治建设,落脚点是公民权利,要保护公民的生存权、发展权,更要保护公民的环境权[10]。

第六是从复杂系统的角度来理解美丽中国。熊元斌等(2017)认为,美丽中国是一个空间概念,可划分为生态空间、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美丽中国也是“人——社会——自然”的复杂系统,将3个空间应用到这个复杂系统,可将其解构为生态环境子系统、经济发展子系统、社会文化子系统[11]。

美丽中国是个集合的概念,包括自然环境美和人造环境美,绿色发展、绿色消费之美,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之美,以及生态文明制度之美和经济治理、社会治理、生态治

理之美,因此,对美丽中国要从系统的角度来认识。从愿景来看,美丽中国有3个境界:自然生态美是第一境界、生态文明美是第二境界、美丽强国是第三境界,3个境界依次是美丽中国建設的基础性目标、中间性目标和最终目标;从发展思想来看,在美丽中国建设中,要贯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之美理念,走绿色发展、绿色消费之路,努力推进经济治理、社会治理、文化治理、政治治理和生态治理,实现自然与社会和谐、人与人关系和谐的本质之美;从内涵来看,美丽中国应该包含经济之美、社会之美、文化之美、政治之美和生态之美“五位一体”的整体美;从美的呈现来看,美丽中国包括国家、省域、城市、乡村、家庭5个层次的地域空间之美,生态空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的“空间三生组合”之美(见图1)。

二、美丽中国的思想渊源

美丽中国的思想渊源是多元的,主要有3个方面:

一是从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中寻找美丽中国的思想渊源。解保军(2002)指出:“按照美的规律塑造自然、美化自然,是马克思为人类生产活动提出的一个更高的要求。”按照这个原则,人类的生产必须把改造自然、建设自然和美化自然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创造出美的产品、美的环境和美的人,使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达到完美的境界。自然界存在美,这种美具有客观性、自然性和原生态性,因此,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曾多次列举自然中存在生态美的例子,比如雄伟的山川、清澈的流水、葱郁的树木、鲜艳的花朵、飞翔的雄鹰、温顺的绵羊等[12]。恩格斯也认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13]因此,在美丽中国整体之美的呈现上,生态和谐至关重要,人际和谐同样不可或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会从根本上影响社会和谐之美的彰显,要努力实现人与人之间友好相处、坦诚相待、互惠互利的和谐之美。

二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美丽中国的思想渊源。胡军良指出,儒家生态思想包括3方面:第一,天人合一。“天”是自然的总称,人生活在自然中,受到自然的控制,但又能够与自然共生共存。第二,尊重自然规律,有节制地开发自然资源。第三,爱护自然的生态伦理观。佛教尊重自然,崇尚自然,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14]。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5],庄子把“道”分为两种:“天道”和“人道”,其中“天道”是指天地所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人道”是指人类行为所必须遵守的准则[16]。道家、儒家、佛家,都在一定程度上将自然视为人的灵魂自由的必要途径以及人的精神归属的最终家园。“天人合一”“天人共生”“道法自然”意味着人性中追求真善美的原力发挥出巨大的正能量,人与万物为友,有助于消融生命个体身上那種亘古不变的孤独感。美丽中国实现了我国传统美学“中和论生生之美”[17]与当代我国发展观最新成果——“绿色发展”的统一[6]。建设美丽中国,不仅要求人类之间和谐共生,也需要人类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尊重和保护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三是研究习近平美丽中国的思想。习近平关于美丽中国思想的提出,是对改革开放40年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客观存在着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提升的片面发展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