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商管理的七大要素

供应商管理的七大要素
供应商管理的七大要素

供应商管理的七大指标体系

Bob Liu (2007年12月27日 07:23) |

本文发表在《物流管理》2007年7月号上,下面是最终稿。

六西格玛管理中有句名言:你设立什么样的指标,就得到什么。换言之,你想得到什么,那就设立相应的指标。建立合理的指标体系,来引导个人和组织的行为,达到预期的目标,是目标管理的基本出发点,贯穿现代管理的每个环节,也适用于供应商管理。

供应商是公司的延伸。公司的成功离不开本身的努力,也取决于供应商的表现。合理的供应商管理指标,不但利于激励供应商达到一定的目标,也可统一供应商与公司的目标。那么,供应商绩效指标如何设置?这里结合笔者熟悉的美国高科技生产企业进行阐述。

总体上,供应商管理指标体系包括七个方面:质量(Quality)、成本(Cost)、交货(Delivery)、服务(Service)、技术(Technology)、资产(Asset)、员工与流程(People and Process),合称QCDSTAP,即各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前三个指标各行各业通用,相对易于统计,属硬性指标,是供应商管理绩效的直接表现;后三个指标相对难于量化,是软性指标,但却是保证前三个指标的根本。服务指标介于中间,是供应商增加价值的重要表现。前三个指标广为接受并应用;对其余指标的认识、理解则参差不齐,对其执行则能体现管理供应商的水平。

质量指标(Quality)

常用的是百万次品率。优点是简单易行,缺点是一个螺丝钉与一个价值10000元的发动机的比例一样,质量问题出在哪里都算一个次品。供应商可以通过操纵简单、低值产品的合格率来提高总体合格率。在不同行业,标准大不相同。例如在采购品种很多、采购量很小

的“多种少量”行业,百万次品率能达到3000就是世界水平;但在大批量加工行业的零缺陷标准下,这样质量水平的供应商八成属于淘汰对象。

质量成本(Cost of Poor Quality; COPQ)弥补百万次品率的不足。其概念是造价不同的产品,质量问题带来的损失不同;同一次品,出现在供应链的不同位置,造成的损失也不一样(例如更换、维修、保修、停产、丧失信誉、失去以后生意等)。例如坏在客户处,影响最大,假设权重为100;坏在公司生产线,影响相当大,假设权重为10;坏在供应商的生产车间,影响最小,假设权重为1。该产品价格为1000元,在上述三个环节各出现次品一个,总的质量成本就是111000元(100x1000 + 10x1000 + 1x1000)。这个指标有助于促使在供应链初端解决质量问题,在一些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供应链复杂的行业比较流行,例如在美国,飞机制造业、设备制造行业等设备原厂(OEM)采用得比较多。

质量领域还有很多指标,例如样品首次通过率、质量问题重发率(对那些积习难改的供应商)等。不管什么质量指标,统计口径一致,有可对比性,才能增加公司内部及供应商的认可度。而且质量统计不是目的。统计的终极目标是通过表象(质量问题)发现供应商的系统、流程、员工培训、技术等方面的不足,督促整改,达到优质标准。

成本指标(Cost)

常用的有年度降价。要注意的是采购单价差与降价总量结合使用。例如年度降价5%,总成本节省200万。在实际操作中采购价差的统计远比看上去复杂,相信经历过的人有同感。例如新价格什么时候生效:采购方按交货期定,而供应商按下订单的日期定 -- 这些一定要与供应商事前商定。

多采购回馈是指当采购额超过一定额度,供应商给采购方一定比例的回扣。这个条款给购卖双方动力来增加采购额。付款条件是指在公司资金宽裕的情况下,鼓励供应商提前领取

货款,但给公司折扣。例如货到10天发款,给采购方2%的折扣等。这两个方面设立具体的指标也未必现实,很多公司把它算作年度采购价差的一部分。

有些公司也统计80%的开支花在多少个供应商身上。其目的是减少供应商数量,增加规模效益。具体指标很难定,因为不同公司、行业,即使同一公司在不同市场环境下,最佳供应商数量也不同。例如在买方市场下,供应商数量越小越好,这样规模效益好;但在卖方有产能限制、原材料不足等情况下,供应商多,采购方的风险就相对低。美国高级采购研究中心的统计表明,2004年9.4%的供应商占80%的采购额,这一比例逐年降低,2005和2006分别为7.7%和7.6%。这一统计的对象是美国大公司,采购额动辄几十上百亿美金。针对中小公司的统计还没看到。

按时交货率(On Time Delivery)

按时交货率与质量、成本并重。概念很简单,但计算方法很多。例如按件、按订单、按订单行,按时交货率都可能不同。一般用百分比。缺点与质量百万次品率一样:一个螺丝钉与一个发动机的比例相同。生产线上的人会说,缺了哪一个都没法组装产品。有道理。但从供应管理的角度来说,一个生产周期只有几天的螺丝钉与采购前置期几个月的发动机,还是不一样。

对于供应商管理的库存(Vendor Managed Inventory; VMI),因为有最低与最高库存点,按时交货可通过相对库存水平来衡量。例如库存为零,风险很高;库存低于最低点,风险相当高;库存高于最高点,断货风险很小但过期库存风险升高。这样,统计上述各种情况可以衡量供应商的交货表现。根据未来物料需求和供应商的供货计划,还可以预测库存点在未来的走势。

值得注意的是,成本、质量和按时交货应综合考虑。这些指标如果分归不同部门,部门间的扯皮就可能很厉害。例如在美国一些大公司里,成本归供应管理部门,质量由质量管理

部门负责。为降低成本,供应管理部门力图到低成本国家采购;为确保质量,质量管理部门则坚决反对。两者的扯皮旷日持久,往往导致全球采购战略失败。解决方法之一是让一个部门同时负责三个指标,促使其通盘考虑。

上述三大指标可客观统计。尽管没有一种完美的统计指标,但只要统计口径一致,不同供应商之间、同一供应商的不同时期就有可比性,就能很好反映供应商的总体表现。下面要讲的服务、技术、资产、员工与流程指标则相对主观,统计上不是很直观但却是衡量供应管理部门绩效的重要一环。

服务指标(Service)

服务没法直观统计。但是,服务是供应商的价值的重要一环。已故IBM首席采购官Gene Richter,三届美国《采购》杂志“采购金牌”得主,总结一生之经验,有一点就是要肯定供应商的服务价值。服务在价格上看不出,价值上却很明显。例如同样的供应商,一个有设计能力,能对采购方的设计提出合理化建议,另一个则只能按图加工,哪一个价值大,不言而喻。

服务是无形的,在不同的公司、行业侧重点也会有不同。但共性是,服务都涉及到人,可调查用户满意度来统计。例如公司期望供应商给设计人员提合理化建议、尽量缩短新产品的交货时间、主动配合质量人员的质量调查、积极配合采购人员的调度、催货,那么公司可发简短的问卷给相关人员,调查他们对上述各项的满意程度,以及哪些地方需要改进。统计得人多了,统计结果便具有代表性。更重要的是,供应商得到的信号是,公司在统计他们的服务质量,任何一个人的意见都很重要。这样就可尽量避免只有主管机构才能驱动供应商的现象。

技术指标(Technology)

对于技术要求高的行业,供应商增加价值的关键是因为他们有独到的技术。供应管理部门的任务之一是协助开发部门制定技术发展蓝图,寻找合适的供应商。这项任务对公司几年后的成功至关重要,应该成为供应管理部门的一项指标,定期评价。不幸的是,供应管理部门往往忙于日常的催货、质量、价格谈判,对公司的技术开发没精力或兴趣,在选择供应商随随便便,为几年后的种种问题埋下祸根。

对供应管理部门,技术指标还包括应用信息技术采购。这个指标有利于促进采购方、供应商利用先进技术,节省成本,提高效率。美国高级采购研究中心的统计表明,2004年7.7%的供应商与采购方通过电子采购合作,到2006年则达到13.5%;2004年电子采购占采购额的17.3%,到2006年则占到20.5%。信息技术的应用深度、广度逐年增加,供应管理部门是主要推动力。

资产管理(Asset Management)

供应管理直接影响公司的资产管理,例如库存周转率、现金流。供应管理部门可通过供应商管理库存(VMI)转移库存给供应商,但更重要的是通过改善预测机制和采购流程,降低整条供应链的库存。例如在美国半导体设备制造行业,由于行业的周期性太强,过度预测、过度生产非常普遍,大公司动辄注销几千万美金的库存。到头来,整个行业看上去赚了很多钱,但扣除过期库存,所剩无几。但有些公司通过提高预测和采购机制,成功地降低了库存,因而成为行业的佼佼者。所以,供应管理部门的绩效指标应该包括库存周转率。这样也可避免为了价格优惠而超量采购。

在供应商方面,资产管理体现供应商的总体管理水平。它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长期负债、短期负债等。这些都有相应的比率(不同行业的标准比率可能不同:例如在合同加工行业,库存周转率动辄几十、上百,而在一些大型设备制造行业,一年能周转六次就是世界级水平)。作为供应管理部门,定期(例如每季度)审阅供应商的资产负债表,是及

早发现供应商经营问题的一个有效手段。现金流、库存水平、库存周转率、短期负债等都可能影响供应商的今后表现,也是采购方能否得到年度降价的保证。

人们往往忽视供应商的资产管理。普遍想法是,只要供应商能按时交货,我才不管他建多少库存、欠多少钱。但问题是,供应商管理资产不善,成本必定上升。羊毛出在羊身上:上升的成本要么转嫁给客户,要么就自己亏本而没法保证绩效。两种结果都影响到采购方。在有些行业,换个供应商就行了,因为市场很透明,采购就像到超市买东西。但对更多的行业,换供应商会带来很多问题和不确定因素,成本很高。所以敦促现有供应商整改达标往往是双赢的做法。

员工与流程(People and Process)

对供应管理部门来说,员工素质直接影响整个部门的绩效,也是获得别的部门的尊重的关键。学校教育、专业培训、工作经历、岗位轮换等都是提高员工素质的方法。相应地可建立指标,例如100%的员工每年接受一周的专业培训、50%的员工通过专业采购经理认证、跳槽率低于2%等。

流程管理是优化与供应商有关的业务流程,比如预测、补货、计划、签约、库存控制、信息沟通等。供应商的绩效很大程度上受采购方的流程制约。例如预测流程中,如何确定最低库存、最高库存,按照什么频率更新、传递给供应商,直接影响供应商的产能规划和按时交货能力。再如补货,不同种类的产品,按照什么频率补货,补货点是多少,采购前置期是多少,不但影响到公司的库存管理,也影响到供应商的生产规划。

流程决定绩效。管理层可以通过动员、强调达到一时效果,但不改变流程及其背后的规则,这种效果是暂时的。流程管理和改进的关键是确定目标和战略,书面化流程、实施流程,确定责任人并定期评估。在此基础上,开发一系列的指标,确保流程按既定方式运作,并与前面讲的按时交货率、质量合格率等挂钩。这样,从流程到绩效,再由绩效反馈到流程,

形成一个封闭的管理圈。值得注意的是,流程改进更多的是渐进而非革命,因为每个公司总有现行的流程,不大可能推倒重来,要通过不断微调来优化。

结语

指标的价值在于其规范和引导行为。供应商管理的指标体系不但引导供应商的行为,也是评价供应管理部门绩效的重要依据。上面的七大指标体系,不同公司可在不同发展阶段制定相应的侧重点。具体指标上,要力求简单、实用、平衡。

简单指计算方法要简明扼要,这样利于公司内外的沟通、理解。如果指标复杂到没多少人懂,自然就达不到设立它的意义。公司大了,官僚体制复杂,往往制定出各种各样的指标,统计的目的也就是为统计而统计。失去了实用性,指标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再就是平衡。公司往往在特定时期有特定重点,因而强调特定指标。但如果忽视不同指标之间的平衡,总是要付出代价的。上述七大指标表里兼顾,内外平衡,在美国很多大公司已获得验证,但愿对国内企业构建供应商管理体系有借鉴意义。

【笔者按】看到好几个留言,大致都是“好是好,但对我们公司实行不了”。其实从来就没有实践起来一蹴而就的事。供应商评估系统同理。这需要时间,需要每一天都认认真真地整理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它其实反映了一个公司的整体管理水平和管理意识。供应商对公正性可能怀疑,这是好事,因为这样双方可修正不准确的数据。

管理本身就是在与数字打交道。有些公司动辄花费几千万美元实施ERP系统,就是为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沟通信息。中底层的人员本来就应该花大多时间来整理、分析数据。

大家提到的一些问题美国公司都有。现在完善的美国公司也不是生来如此,都是经过多年的努力。不能因为实践有困难就不做。如果是正确的事,就应该做。

供应商管理七大指标-精品

供应商管理七大指标-精品 2020-12-12 【关键字】方案、建议、意见、情况、方法、环节、条件、动力、领域、效益、质量、模式、计划、地方、认识、问题、战略、系统、机制、有效、主动、平衡、合理、良好、透明、公平、快速、合作、配合、沟通、执行、保持、提升、发展、建立、制定、提出、发现、研究、措施、位置、关键、稳定、网络、思想、成果、根本、基础、需要、利益、素质、环境、竞争力、工程、项目、资源、重点、体系、能力、需求、方式、作用、标准、规模、水平、任务、反映、关系、增强、动员、分析、形成、制约、尊重、满足、规划、管理、监督、引导、鼓励、保证、贯彻、优先、维护、确保、服务、教育、解决、优化、改善、巩固、促进、加强、创新、提高、推动、实施、互惠互利、改进、规范、落实、不改变、中心、关心、积极性 供应商管理指标体系包括七个方面:质量(Quality)、成本(Cost)、交货(D elivery)、服务(Service)、技术(Technology)、资产(Asset)、员工与流程(People and Process),合称QCDSTAP,即各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前三个指标各行各业通用,相对易于统计,属硬性指标,是供应商管理绩效的直接表现;后三个指标相对难于量化,是软性指标,但却是保证前三个指标的根本。服务指标介于中间,是供应商增加价值的重要表现。前三个指标广为接受并应用;对其余指标 的认识、理解则参差不齐,对其执行则能体现管理供应商的水平。 质量指标(Quality) 常用的是百万次品率。优点是简单易行,缺点是一个螺丝钉与一个价值10000 元的发动机的比例一样,质量问题出在哪里都算一个次品。供应商可以通过操纵简单、低值产品的合格率来提高总体合格率。在不同行业,标准大不相同。例如在采购品种很多、采购量很小的“多种少量”行业,百万次品率能达到3000就是世界水平;但在大批量加工行业的零缺陷标准下,这样质量水平的供应商八成属于淘汰对象。 质量成本(Cost of Poor Quality; COPQ)弥补百万次品率的不足。其概念是造价不同的产品,质量问题带来的损失不同;同一次品,出现在供应链的不同位置,造成的损失也不一样(例如更换、维修、保修、停产、丧失信誉、失去以后生意等)。例如坏在客户处,影响最大,假设权重为100;坏在公司生产线,影响相当大,假设权重为10;坏在供应商的生产车间,影响最小,假设权重为1。该产品价格为100 0元,在上述三个环节各出现次品一个,总的质量成本就是111000元(10_0x1000 + 1_0x1000 + 1x1000)。这个指标有助于促使在供应链初端解决质量问题,在一些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供应链复杂的行业比较流行,例如在美国,飞机制造业、设备制造行业等设备原厂(OEM)采用得比较多。 质量领域还有很多指标,例如样品首次通过率、质量问题重发率(对那些积习难改的供应商)等。不管什么质量指标,统计口径一致,有可对比性,才能增加公司内部及供应商的认可度。而且质量统计不是目的。统计的终极目标是通过表象(质量问题)发现供应商的系统、流程、员工培训、技术等方面的不足,督促整改,达到优质标准。

企业团队建设五大要点

企业团队建设五大要点 --明阳天下拓展培训任何组织的团队,都包括五个要素,简称“5P”,即目标(PURPOSE),定位(PLACE),权限(POWER),计划(PLAN),和人员(PEOPLE)。这五个要素是组成团队必不可少之物。 一、目标(PURPOSE)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自从打算开始在组织内部建设团队一开始,就必须树立明确的目标,直至该团队建设完成使命消亡为止。建立团队建设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希望我们的团队建设能够为我们的企业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完成什么样的任务?这些都是在建立团队之初就应该明确的。 团队的目标还有更广泛和深远的意义。共同,远大的目标可以令成员振奋精神,与企业的政策与行动协调和配合,充分发挥生命的潜能,创造超乎寻常的成果,从而在真正的学习中体会工作的真意,追求心理的成长与自我实现,并与周围的世界产生一体感。 归根到底,人是社会的动物,有着一种自然的归属感,不仅团队,人类的任何一种组织的诞生都是基于人类彼此存在共同的需求。在人类群体活动中,很少有像共同的愿景这样能激发出强大力量的东西。在这样的一个群体中,只有共同的愿景才能够使得团队的成员知道自己明确的角色和任务,从而真正组成一个高效的群体,把工作上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人们团结起来,使之能够产生1 1>2的合力,更有效的达成个人,部门和组织的目标。如果团队各个成员的目标各不相

同,那么这个团队的前景就会岌岌可危了。 当然,团队的目标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例如:在新产品开发出来以后,团队工作的重点毫无疑问的应该转移到增强它的竞争力上去;如果目标是提高客户对产品的满意度,那么团队的第一步就是如何提高服务质量等等。 二、定位(PLACE) 定位在迈克。波特的《竞争战略》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在企业的团队建设中,亦是如此。但是它考察的重点不是外部的竞争环境,而在于企业内部对团队的身份既定。团队如何结合到现有的组织结构中,如何产生出新的组织形式,是管理者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在讨论团队的定位问题时,有必要首先回答一些重要的问题,例如: 团队是什么类型的,建议/参与团队?生产/服务团队?计划/发展团队?行动/磋商团队? 团队面临的首要任务是什么? 团队对谁负责? 依据什么原则决定团队建设的成员和团队的各种规范? 明确团队的定位是非常的重要的,因为不同类型的团队有着极大的差异,它们在工作周期,一体化程度,工作方式,授权大小,决策方式上都有很大的不同。如一个服务团队可能需要持久的工作,它的一体化程度是非常高的,它的成员中的差别化不是很严重;可是一个研发团队的工作周期可能很短,但是它的成员的差别化要求会很高。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经典解读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解读 文/蒋小华 德鲁克:所有的书都在讲如何管理别人,本书讲的是如何管理自己,让自己的管理行为真正有效。 解读:管理自己,从而实现管理别人,首先自己做到,然后再帮助别人做到,我觉得这就是领导力!管理自己、领导别人,没有人愿意被别人管,领导还差不多。 领导,不要只是管理。因为不是你有权力,而是你有魅力!你是领导吗?回头看看有没人跟随?!大凡自己以为是领导却无人跟随的人,只是散步而已! 德鲁克:一个人假如只勤奋苦干,只强调拥有的权力,那么不管他的位置有多高,他也只是个员工。相反,一个重视贡献的人,他对工作的结果负责,那么不管他的地位多么低下,他所做其实就是”最高管理层”的实际含义、他其实就是“高层管理人员”,因为他能对整个机构的经营业绩负责。 解读:领导者是由组织的价值定义的,真正的领导人并不是职位,而是他对价值的做事方式。 有效性:不但要让员工们抱有梦想,而且还要拥抱它、实践它;深入到员工们中间,向他们传递积极的活力和乐观精神;以坦诚精神、透明度和声望,建立别人对自己的信赖感;坚持不懈地提升自己的团队,把同员工的每一次邂逅都作为评估、指导和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的机会;有勇气,敢于做出不受欢迎的决定,说出得罪人的话;以好奇心、甚至怀疑精神来监督和推进业务,要保证自己提出的问题能带来员工们的实际行动;勇于承担风险、勤奋学习,亲自成为表率;懂得欢庆。 德鲁克:重视贡献能使管理者的注意力从自己狭隘的部门、专业及技能,转移到组织的业绩上来,从而使他更重视外部世界。只有外部世界才是产生效益的地方。只有这样,他才会事事都想到客户。 解读:德鲁克第一次把管理价值定义在客户价值上,使管理获得了客观性;建立了客观的标准—有效产出。员工与企业本质上是一种商业交换的关系,靠价值交换报酬。 德鲁克:优秀的领导人最常自问:“若要大幅度地提高组织效率,我到底能作些什么贡献呢?”多数管理者都将自己管辖的那点事看得过重,他们很担心本单位或上级会让他们“吃亏”,特别在乎自己“应该享受”的一些权力,导致行为无效。

供应商分级管控要点

供应商分级管控管理要点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现代化企业管理的需要,提高工程及备品备件质量,保障生产正常进行,使供应商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流程化,特制定本要点。 第二条本制度适应XX公司发生的供应采购及工程采购行为。 第二章供应商分级 第三条供应商的评定指标:质量指标、供应指标、经济指标、服务指标。 (见附表1 供应商评价表) 1、质量指标:主要用来料批次合格率进行评价: 来料批次合格率=(评定期限内供应商来料总项数-评定期限内供应商来料不合格总项数)/评定期限内供应商来料总项数, 评定期限 内供应商来料不合格总项数由设备处检验部门提供,评定期限内供应 商来料总项数由供应部门从系统中导出。 2、供应指标:主要用合同兑现率进行评价 合同兑现率=(评定期限内合同约定到货总项数-评定期限内合同约定 未到货总项数)/评定期限内合同约定到货总项数。评定期限内合同约 定到货总项数、评定期限内合同约定未到货总项数由业务人员从系统中 导出。 3、经济指标:经济指标以对标价格对标系数进行评价 1)、同类对标企业由供应处长指定。 2)、对标内容由二级主管结合具体业务进行遴选,并由二级主管转承对标目标单位。 3)、对标结果及对标分析改进方向由二级主管结合具体业务做出。 4)、被评价供应商经济指标=经济目标分值/目标企业对标价格系数

4、服务指标:分为评价部分和鼓励部分 1)、评价部分以评价周期内供应商应邀服务次数与供应商被邀请服务次数的百分比来确定。(吨钢承包的供应商此项为满分) 2)、鼓励部分以供应商定期走访到一线走访不少于两次/年,主动培训或应邀培训不少于1次为评估指标进行加分。 第四条:供应商的评级 1、供应商分级:供应商按评价结果进行分级可分为优秀供应商、良好 供应商、一般供应商、淘汰供应商。 2、分值标准:得分在95分以上的为优秀供应商 得分在85-94分区间的为良好的供应商 得分在75-84分区间的为一般的供应商 得分在74分以下时为淘汰供应商。 3、评级审批程序:供应商评级由业务、设备检验、设备管理提供数据, 备件室主任组织初评,评审结果交供应处长审核、经营副总审批后,向供应商发布。 第五条:参与评价的供应商数量选择:上一年度采购额前30位的供应商及本评价周期采购额在前30位的供应商。 第三章供应商变更、引入 第六条原供应商的定义: 1工程设备处订货配套供应商及集团公司工程设备部长期战略供应商。 2在经营系统运营过程中发生过采购物品的并且分厂无该种物资使用不良投诉记录的供应商, 3国外进口产品铭牌供应商及代理该品牌供应商。 4经过较长时间合作,形成了较好关系的长期协议供应商及集中采购供应

写作方法-写事篇

怎样写事 写事要求清楚、具体。一件事情的发生,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记叙文六要素”。把这六个方面写清楚了,才能让读者明白究竟是一件什么事。同时,还要寓理于事,即通过一件事或几件事来说明一个道理。在六要素当中,起因、经过、结果是事情的主要环节。其中,“经过”部分又是事情的核心,是全文成败的关键所在。在小学生的作文里,“经过”部分写得不具体是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中小学生的继续文不感人,平淡乏味,这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记事的记叙文可分两种:写事和写活动。 (一)怎样写事 一是把“经过”部分分成几个阶段,然后按照先后顺序一层一层地写得清楚。写的时候多文几个“后来怎样”,文章就具体了。 二是注意材料的详略,有所侧重。对一些重要的过程、场面要细致描绘,使读者有如身临其境。 三是对事件中的人物,特别是主要人物,当时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又是“怎么想的”,一定要写具体。 (二)怎样写活动活动都是有目的、有形式、有过程的。搞什么活动?为什么搞活动?则眼搞活动?活动的结果怎样?都要写清楚。写活动也要求写清楚“六要素”,要把活动的时间、地点、人物和活动开始、经过、结果写出来。在整个活动当中,不是写一个人,二是写一群人;不是用一两件事来写人物,而是通过写一个活动场面,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写活动的记叙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必须有活动的基本内容、主要过程和重要场面。把印象最深刻的内容作为重点,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亲身经历的主要部分记叙下来,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既要写好群体活动,又要把个体代表写进去;既要写整个场面,又要突出典型人物。 写活动的文章一般包括两大部分:一是活动的经过,二是自己的感受。如果写“参观”活动,就要用“观一处,感一处”的方法。写整个活动的过程,要用顺叙法,即按活动的先后顺序,把活动时间、地点、人物及活动的经过和结果依次写出来。

团队管理的五大要素

团队管理的五大要素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管理销售团队 (一)、目标管理(objectives management): 目标指导行动,所以一个团队必须要有目标,每个团队成员也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团队管理人员有责任,为团队成员制定适宜的目标,因此目标管理是管理团队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尤其是销售团队,更需要目标的指引! 作为领导必须知道自己对下级的期待是什么,而下级必须知道自己对什么结果负责。团队目标是团队的灵魂,是指引团队前进的灯塔,也是团队存在的组织意义。因此对团队的管理,要以目标为导向。 1、什么是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就是把团队领导人的工作,由控制下属成员,变成与下属一起设定客观的标准和目标,让他们靠自己的积极性去完成工作的一种方法。 2、目标管理的具体做法可以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目标的设置;第二阶段为实现目标过程的管理;第三阶段为测定与评价所取得的成果。 1)目标的设置 ①团队高层领导预定目标。 这是一个暂时的可以改变的目标预案。即可以由上级提出,再同下级讨论;也可以由下级提出,上级批准。无论哪种方式,必须共同商量决定; 其次,团队领导必须根据团队的使命和长远战略,估计客观环境带来的机会和挑战,对本团队的优劣有清醒的认识。对组织应该和能够完成的目标,心中有数。 ②重新审议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

目标管理要求每一个分目标都有确定的责任主体。因此预定目标之后,需要重新审查现有的组织结构,根据新的目标分解要求进行调整,明确目标责任者和协调关系。 ③确立下级的目标。 首先下级明确团队的规划和目标,然后明确自己的分目标。在讨论中上级要尊重下级,平等待人,耐心倾听下级意见,帮助下级发展一致性和支持性目标。 分目标要具体量化,便于考核;分清轻重缓急,以免顾此失彼;既要有挑战性,又要有实现可能。每个团队成员和本团队的分目标要和其他的分目标协调一致,支持本团队和组织目标的实现。 ④上级和下级就实现各项目标所需的条件,以及实现目标后的奖惩事宜达成协议。 分目标制定后,要授予下级相应的资源配置的权力,实现权责利的统一。最后把每个团队成员的目标汇总,以便实时提醒与考核。 2)实现目标过程的管理 目标管理重视结果,强调自主,自治和自觉。并不等于领导可以放手不管,相反由于形成了目标体系,一环失,,就会牵动全局。因此领导在目标实施过程中的管理是不可缺少的。 首先进行定期检查,利用双方经常接触的机会和信息反馈渠道自然地进行; 其次要向下级通报进度,便于互相协调; 再次要帮助下级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问题,当出现意外和不可测事件,严重影响组织目标实现时,也可以通过一定的程序,修改原定的目标。 3)总结和评估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书笔记

根据人力资源课老师的推荐,我有幸拜读了德鲁克的名著《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并受益匪浅。这本书的核心观点是:对组织负有责任,能影响组织经营成果的人,就是管理者。管理者的工作必须是卓有成效,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 通过阅读总结,我认为要成为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应当做到: 一、重视目标和绩效管理。通过确定自己的工作目标,让自己的工作更有计划性。使自己的日常工作始终围绕目标进行,通过责任意识将计划的执行到位,保证工作目标的实现。而现实中团队的目标,要通过组织来实现。这要求我们要加强组织内部沟通和团队合作,通过各种激励手段和培训等手段来实现组织目标。 二、做好时间管理。我认为要更好的实现目标,同一时间只做一件最重要的事情,这样才能做到最好。这就要求我们慎重设定自己工作的优先顺序,将宝贵的时间资源进行最合理的划分。 三、用人所长。如何发挥一个人的长处,使他在团队中做出最大贡献,这是我们学习人力资源管理课的目的。这要求我们根据工作中时刻变化的形势,对人员做出客观的评价,并合理搭配班子、进行性格互补和工作按流程咬合、做好人性的制衡,知人善用,善于挖掘人才、激发潜力,做好授权和及时沟通。 四、进行有效决策。管理者每天要做很多决策,这必然分散他的注意力,降低决策的效益。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关注经营核心,集中有限的精力投入到影响经营结果的核心业务上,从关乎企业命运的战略目标着手,审慎制定战术策略和行动措施,按工作的轻重缓急安排先后顺序,充分发挥组织内各人的专业学历、经历特长,在总结过往经验的基础上做好综合分析和换位思考,把握机遇,有胆有谋,进行有效的决策,完成组织目标。 五、关注运营体系建设。达成目标要讲究方法策略,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上有一套完整的运营管理体,使组织内各人各负其责,按照既定规范,最大效率的完成日常工作,将更多的经历和时间给予“危机管理”,才能确保企业长盛不衰。 结合着《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关于有效管理的方法和案例,我更深刻的认知到管理能够优化经营效果,特别是战略目标的确定、组织结构的设置、激励政策关注的核心对经营效果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并书中的成熟做法,对照自身的不足,对日常工作进行了改进: 加强职业素养培养,强化时间管理和进度控制,时刻强调有效决策,将管理的基本常识用到日常工作中,关注自己的核心业务绩效,重视长久利益,做到顺时应势、与时俱进。 2、一向对畅销书有点抵制心理,也不知道是出于标新立异的想法还是觉得畅销书太过大众,体现不了自己的能力,总之这个想法一直制约着自己,让自己成为井底之蛙。上半年的《一个经济杀手的自白》让我已经感觉到,即使再大众读物,你大概也只知道其中的一小部分。这次看完《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后,更是印证了这个想法。这段话写在开头,算是对自己的一个警醒:不要夜郎自大! 全书分7部分,分问题列表,时间管理,我能贡献什么,发挥别人长处,要事优先,决策要素和有效决策几个模块。除了第一部分仍然有部分意见不能苟同外,其他部分,看了深受启发。第一部分讲到:卓有成效是可以通过学习掌握的。个人以为,还需要天赋及管理者某些共同的性格特点(现在还不能完全描述,但是成功的管理者都有,做事持续跟进的能力),当然不排除为了更畅销,鼓励一下我们这样资质一般读者的购买潜力:)

供应商绩效管理指标如何设置

供应商绩效管理指标如何设置 供应商是公司的延伸。公司的成功离不开本身的努力,也取决于供应商的表现。合理的供应商管理指标,不但利于激励供应商达到一定的□标,也可统一供应商与公司的LI标。那么,供应商绩效指标如何设置? 供应商管理指标体系包括七个方面:质量(Quality)、成本(Cost)、交货(Delivery)、服务(Service) > 技术(Technology)、资产(Asset) > 员工与流程(People and Process), 合称QCDSTAP,即各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前三个指标各行各业通用,相对易于统计,属硬性指标,是供应商管理绩效的直接表现;后三个指标相对难于量化,是软性指标,但却是保证前三个指标的根本。服务指标介于中间,是供应商增加价值的重要表现。前三个指标广为接受并应用;对其余指标的认识、理解则参差不齐,对其执行则能体现管理供应商的水平。 1、质量指标(Quality) 常用的是白万次品率。优点是简单易行,缺点是一个螺丝钉与一个价值10000元的发动机的比例一样,质量问题出在哪里都算一个次品。供应商可以通过操纵简单、低值产品的合格率来提高总体合格率。在不同行业,标准大不相同。例如在釆购品种很多、采购量很小的“多种少量”行业,白万次品率能达到3000就是世界水平;但在大批量加工行业的零缺陷标准下,这样质量水平的供应商八成属于淘汰对象。 质量成本(Cost of Poor Quality; COPQ)弥补百万次品率的不足。其概念是造价不同的产品,质量问题带来的损失不同;同一次品,岀现在供应链的不同位置,造成的损失也不一样(例如更换、维修、保修、停产、丧失信誉、失去以后生意等)。例如坏在客户处,影响最大,假设权重为100;坏在公司生产线,影响相当大,假设权重为10;坏在供应商的生产车间,影响最小,假设权重为1。该产品价格为1000元,在上述三个环节各出现次品一个,总的质量成本就是111000元(100x1000 + 10x1000 + 1x1000) o这个指标有助于促使在供应链初端解决质量问题,在一些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供应链复杂的行业比较流行,例如在美国, 飞机制造业、设备制造行业等设备原厂(OEM)采用得比较多。质量领域还有很多指标,例如样品首次通过率、质量问题重发率(对那些积习难改的供应商)等。不管什么质量指标,统计口径一致,有可对比性,才能增加公司内部及供应商的认可度。而且质量统计不是L1的。统计的终极LI标是通过表象(质量问题)发现供应商的系统、流程.员工培训、技术等方面的不足, 督促整改,达到优质标准。 2、成本指标(Cost) 常用的有年度降价。要注意的是采购单价差与降价总量结合使用。例如年度降价5%, 总成本节省200万。在实际操作中采购价差的统计远比看上去复杂,相信经历过的人有同感。例如新价格什么时候生效:采购方按交货期定,而供应商按下订单的日期定--这些一定要与供应商事前商定。多采购回馈是指肖采购额超过一定额度,供应商给采购方一定比例的回扣。这个条款给购卖双方动力来增加采购额。付款条件是抬在公司资金宽裕的情况下,鼓励供应商提前领取货款,但给公司折扣。例如货到10天发款,给采购方2%的折扣等。这两个方面设立具体的指标也未必现实,很多公司把它算作年度采购价差的一部分。 3、按时交货率(On Time Delivery)

团队的 个要素 个要点

团队管理5要素 (一)、目标管理(objectives management): 有一个古老的故事,故事的内容是:有人问三个在工作时的石匠们在做什么? 第一个石匠说:“我在混口饭吃。” 第二个石匠一边敲打石块一边回答:“我在做全国最好的石匠活。” 第三个石匠眼中闪烁着智慧说:“我在建造一所大教堂。” 目标指导行动,三个不同目标的石匠,最终产生的结果也不一样,如果只是混口饭吃,可能最后连饭都吃不饱。所以一个团队必须要有目标,每个团队成员也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团队管理人员有责任,为团队成员制定适宜的目标,因此目标管理是管理团队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尤其是销售团队,更需要目标的指引! 作为领导必须知道自己对下级的期待是什么,而下级必须知道自己对什么结果负责。团队目标是团队的灵魂,是指引团队前进的灯塔,也是团队存在的组织意义。因此对团队的管理,要以目标为导向。 1、什么是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就是把团队领导人的工作,由控制下属成员,变成与下属一起设定客观的标准和目标,让他们靠自己的积极性去完成工作的一种方法。 2、目标管理的具体做法可以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目标的设置;第二阶段为实现目标过程的管理;第三阶段为测定与评价所取得的成果。 1)目标的设置

①团队高层领导预定目标。 这是一个暂时的可以改变的目标预案。即可以由上级提出,再同下级讨论;也可以由下级提出,上级批准。无论哪种方式,必须共同商量决定; 其次,团队领导必须根据团队的使命和长远战略,估计客观环境带来的机会和挑战,对本团队的优劣有清醒的认识。对组织应该和能够完成的目标,心中有数。 ②重新审议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 目标管理要求每一个分目标都有确定的责任主体。因此预定目标之后,需要重新审查现有的组织结构,根据新的目标分解要求进行调整,明确者和协调关系。 ③确立下级的目标。 首先下级明确团队的规划和目标,然后明确自己的分目标。在讨论中上级要尊重下级,平等待人,耐心倾听下级意见,帮助下级发展一致性和支持性目标。 分目标要具体量化,便于考核;分清轻重缓急,以免顾此失彼;既要有挑战性,又要有实现可能。每个团队成员和本团队的分目标要和其他的分目标协调一致,支持本团队和组织目标的实现。 ④上级和下级就实现各项目标所需的条件,以及实现目标后的奖惩事宜达成协议。 分目标制定后,要授予下级相应的资源配置的权力,实现权责利的统一。最后把每个团队成员的目标汇总,以便实时提醒与考核。 2)实现目标过程的管理

供应商管理与考核的4个基本指标

考核供应商的指标不外乎四类:供应商质量考核指标、价格考核指标、经济指标以及支持和服务考评指标。 01 . 质量指标 质量是用来衡量供应商的最基本的指标。每一采购方在这方面都有自己的标准,要求供应商遵从。供应商质量指标主要包括来料批次合格率、来料抽检缺陷率、来料在线报废率、供应商来料免检率等。 来料批次合格率=(合格来料批次/来料总批次)×100% 来料抽检缺陷率=(抽检缺陷总数/抽检样品总数)×100% 来料在线报废率=【来料总报废数(含在线生产时发现的)/来料总数】×100% 来料免检率=(来料免检的各类数/该供应商供应的产品总类数)×100% 其中尤以来料批次合格率最为常用。 此外,也有一些公司将供应商质量体系、供应商是否使用以及如何运用SPC于质量控制等也纳入考核。例如,如果供应商通过了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或供应商的质量体系审核达到某一水平则为其加分,否则不加分。还有一些公司要求供应商在提供产品的同时也要提供相应的质量文件如过程质量检验报告、出货质量检验报告、出货质量检验报告、产品成分性能测试报告等,并按照供应商提出信息完整、及时与否给予考评。 02 . 供应指标 供应商的供应指标又称企业指标,是同供应商的交货表现以及供应商企划管理水平相关的考核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是准时交货率、交货周期、订单变化接受率等。 1 . 准时交货率 准时交货率=(按时按量交货的实际批次/订单确认的交货总批次)×100% 2 . 交货周期 交货周期是指自订单开出之日到货之时的时间长度,一般以天为单位来计算。

3 . 订单变化接受率 订单变化接受率是衡量供应商对订单变化反应灵敏度的一个指标,是指在双方确认的交货周期中供应商可接受的订单增加或减少的比率。 订单变化接受率=(订单增加或减少的交货数量/订单原定的交货数量)×100% 值得注意的是,供应商能够接受的订单增加接受率与订单减少接受率往往并不相同。其原因在于前者取决于供应商生产能力的弹性、生产计划安排与反应快慢、库存大小与状态(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等,而后者则主要取决于供应商的反应、库存(包括原材料与在制品)大小以及因减少订单带来可能损失的承受力。 此外,有些公司还将本公司必须保持的供应商供应的原材料或零部件的最低库存量、供应商的企划的体系水平、供应商所采用的信息系统如MRP、MRP2或ERP以及供应商是否同意实施“即时供应”(JIT供应)等也纳入考核。 03 . 经济指标 供应商考核的经济指标主要是考虑采购价格与成本。同质量与供应商指标不同的是,质量与供应考核按月进行,而经济指标则常常按季度考核。另一个与质量和供应指标不同的是经济指标往往都是定性的,难以量化,而前者则是量化的指标。 1 . 价格水平 企业可以将自己的采购价格同本公司所掌握的市场行情比较,也可以根据供应商的实际成本结构及利润率等进行主观判断。 2 . 报价行为 主要包括报价是否及时,报价单是否客观、具体、透明(分解成原材料费用、加工费用、包装费用、运输费用、税金、利润以及相对应的交货与付款条件)。 3 . 降低成本的态度与行动

如何叙事(一)交待清楚记叙六要素

如何叙事(一)交待清楚记叙六要素 在记叙文写作中,叙述好一件简单的事,这是一项基本功。练好这个基本功,以后进行复杂的叙事,也就有了基础。德国大作家歌德曾经说过:“一个人只要能把一件事说得很清楚,他也就能把许多事都说得清楚了。”那么,怎样记叙好一件简单的事呢? 一、要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地点、时间;要把事情的经过、因果写明白。一件事,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只有把这些方面写清楚了,才能使别人明白你写了一件什么事。 然而,交代这六个方面内容不应该呆板,要根据文章的需要灵活掌握。时间、地点也并不是非要直接点明不可的,有时候可以通过描述自然景物的特征及其变化,将它们间接表示出来。如“鸡喔喔叫了起来”,就是指天将亮了:“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指的是傍晚,等等。 二、要把事情经过写具体,并做到重点突出。在记叙文六个方面的内容中,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构成事情最主要的环节。为了把事情写得清楚、明白,在记叙中一定要写好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特别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给人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三、记叙的条理要清晰。一件事都有发生、发展和结果的过程,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文章的条理就会清楚明白。 [练习]: 1、“咔嚓——呼”,一声尖响,一阵冷风骤雨,沉闷拥挤的车厢里激起一片惊呼。原来,后车厢前排那块有裂纹的窗玻璃,在公共汽车急转弯中被震飞了小半块,幸好没伤人。 一阵忙乱之后,就听见乘客中有人说:“大清早就触霉头!”“现在乘车啊,真是……” 后门那位理着童花式短发的年轻女售票员红着脸,一声不吭的站起来,走到玻璃窗前。座位上一对盲人夫妇手握着手,默默坐着,雨水已打湿了他们的脸和前襟。姑娘的脸更红了,忙撑开手中的花折伞,堵住洞口。 车厢里一下子静了,大家的目光柔和下来。 “对不起,师傅们,这块玻璃应该换了。怪我们……”“姑娘柔气轻声地刚说了一半,一阵狂风把她娇小的身子刮退半步,话也咽了进去。这时,一只大手抓住伞柄,助她往前一顶。只听“咝——”,伞面被尖利的破璃撕开一道口子,伞骨也断了一根,但洞口又封住了。“唷——”在乘客的惋惜声中,姑娘却朝着身边这位四十多岁、面带歉意的大汉感激的笑了,笑得弯了眉毛。 “你去吧,我来!”大汉胸前红字告诉人们,他是一位钢铁工人。他的声音也像金属撞击一样铿锵有力。 姑娘又去忙着招呼售票,只是声音更甜更亮。 “玻璃窗修好了?”盲人夫妇问。 “雨停了。”大汉回答。

团队建设五大要素

团队建设五大要素 1有效的团队目标 有效的团队具有一个大家都渴望追求且具有意义的目标,它能为团队成员指引方向、提供动力,让成员愿意为它贡献力量。团队建设的目标必须是具体的,即明确做什么,达到什么结果。 目标应是以时间为基础、可以衡量的、可达到的,能够用数据或事实来表示。目标如果太抽象就无法衡量,就会因不同的解释而造成误导。 团队的目标制定后,还要根据团队的总体目标进行分解传递,即分解为能够进行绩效评价的阶段性目标、团队各成员的个人目标等。 2卓越的领军人物 在文化形成过程中,领袖人物的作用非常明显。一名优秀的团队领导应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创新意识、组织能力强,具有亲和力,善于调动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善于同团队成员沟通、调解内部冲突,能够营造和谐愉快的工作氛围。 团队应支持和信任带头人,对有突出成绩的团队带头人在物质、精神、职称等方面给予奖励,努力营造有利于带头人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应帮助他们营造民主和谐、相互支持、相互信任的团队合作氛围,激发队员之间充分交流和沟通的意识,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团队成员知识、经验、技能等的不断增长以及队员自身理论水平、实践能力的迅速提升,进而实现“1+1>2”的团队效应。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出自《左氏春秋》纸上谈兵的赵括 世界上最优秀的将军并非是常胜将军,而是“善败将军”。他的优秀之处只在于他能在最不利的情况下让自己的损失最小化。决策失误不等于彻底失败,更不是世界末日。出现了失误此刻最重要的是冷静地观察自己所处的位置,和考虑如何进行补救。而不是长吁短叹、怨天尤人。在一个充满跌宕起伏的市场上,你实在不必崇拜任何人,你只需要找出一个气定神闲、临危不乱的自己。 3和谐的团队文化 每个人虽然都是独立的生物和社会实体,但并不能孤立地存在,而需要在由人群构成的外环境中生存和发展。依靠这个外环境,人们或抵御某种侵扰,或孕育某种思想,或协调完成某些活动。每个人都离不开他人,而每个人又都是他人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团队是指一定数量的、有互补技能、愿意为了共同目标而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以任务为导向,拥有共同的行为目标,能有效地交流与合作,并体现自治、民主、高效的原则,成员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积极协作、以追求集体的成功。 为营造和谐的团队文化,团队必须做到以下三点:一是作为团队的领导者,要帮助团队成员树立较强的自我意识。应培养彼此支持、相互配合、相互信任的价值观。二是团队领导要注意处理好队员和行业企业的关系,为团队和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合作环境,使团队成为企业合作的纽带,实现企业文化、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提纲)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内容纲要 一、时间管理。每个人时间都是有限的,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进行系统的工作。 二、重视对外界的贡献。不应该为工作而工作,而是为成果而工作。重视贡献是有效性的关键。所谓有效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自己的工作,包括工作内容、工作水准及其影响;有效的人际关系,有下列四项基本原则:互相沟通,团队合作,自我发展和培养他人。 2、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包括对上司、对同事和对下属; 3、各项管理手段的运用,例如会议或报告等。 三、善于利用长处,利用所有人的长处,因势导利。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不会误入因人设事的陷阱的四个原则: 1、不会将职位设计成只有上帝才能完成。拒绝完人意识。 2、职位的要求要严格,而涵盖要广。弹性和专业以外的机会。 3、先考虑某人能做什么,而不是职位要求什么。 4、知道在用人之所长的同时,必须容忍人之所短。管理上司:管理上司的关键在于了解上司的长处,协助上司发挥其所长,使其弱点不产生影响。管理者的任务不是去改变人而在于运用每一个人的才干,让每个人的才智、健康以及灵感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使组织的整体效益得到成倍的增长。 四、将精力集中在少数重要的领域。在这少数领域中,如果能有优秀的绩效就可以产生卓越的成果。要事第一原则。确定优先次序的重要原则: 1、重将来而不重过去; 2、重视机会,而不是重视困难; 3、选择自己的方向,而不是盲从; 4、目标要高,要有新意,不能只求安全和方便(舒适区) 五,善于决策。决策是一种选择,是在不同意见讨论和不同方案上做的判断,不是"一致意见"的产物。决策的五个要素: 1、要确定了解问题的性质,如果问题是经常性的,那就只能通过一项建立规则或原则的决策才能解决。按问题的发生情况,可分为四类: ①、真正经常性的问题。发生的个别问题,只是一种表面现象。

供应链管理的八大指标

供应链管理的八大指标 (一)产销率指标 工业产品销售率(产销率)是指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已经销售的产品总量与可供销售的工业产品总量之比,它反映工业产,反之则小。企业供应链产销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供应链各节点已销售岀去的产品和已生产的产品数量的比值。 产销率=一定时期内供应链某节点已销售产品数/一定时期内供应链该节点已生产产品数 该指标可反映供应链各节点在一定时期内的产销经营状况、供应链资源(包括人、财、物、信息等)有效利 用程度、供应链库存水平。该指标值越接近1,说明供应链节点的资源利用程度和成品库存越小。 (二)产需率指标 产需率是与产销率密切相关的一个指标,它从另一个角度衡量了供应链系统的整体运营状况。产需率是指 在一定时间内,企业供应链各节点已生产的产品数(或提供的服务)与其下游节点(或用户)对该产品(或服务)的需求量的比值,即: 产需率指标=一定时期内某节点已生产的产品数(或提供的服务” 一定时期内下游节点对该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数 该指标反映供应链各节点间的供需关系。产需率越接近1,说明上下游节点间的供需关系协调,准时交货 率高,反之则说明上下游节点间的准时交货率低或综合管理水平较低。 根据企业管理中的“木桶原理”,在实际评价中,我们可以选取“木桶”中最短的那块“木板”即产需率 最低的节点的产需率作为企业供应链产需率总体评价的指标值。 (三)产品出产(或服务)循环期指标 供应链产品岀产(或服务)循环期是指供应链各节点产品岀产(或服务)的岀产节拍或岀产间隔时间。该指标 可反映各节点对其下游节点需求的响应程度。循环期越短,说明该节点对其下游节点的快速响应性越好。 在实际评价中,我们可以以各节点的循环期总值或循环期最长的节点指标值作为整个供应链的产品岀产(或服务)循环期。 (四)供应链总运营成本指标 供应链总运营成本包括供应链通讯成本、各物料、在制品、成品库存费用、各节点内外部运输总费用等。反映的是供应链的运营效率。

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册写清六要素,让故事更完整

《写清六要素,让故事更完整》教学设计 龙十一中刘晓莉 教学目的: 1、让学生明确记叙文的六要素。 2、引导学生在写作记叙文的时候有意识地交代六要素,让故事更完整。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有意识地交代六要素,合理安排材料。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构建写作的思维,明确表达的中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其实老师更喜欢听故事,今天我们就换一个方式来讲故事,你们讲,老师听,可以吗? 二、初步感知,明确记叙文的六要素。 1、师展示故事题目:《走一步,再走一步》,明确学生任务:30秒的时间看看故事原文,用自己的话给老师讲这个故事。 2、学生读文章,展示。 3、通过对不同版本的故事进行比较,归纳出记叙文的六要素。(师根据学生的体会板书,明确将一个故事写得完整的方法) 4、小结,进行方法指导。 三、活学活用,完成作文构思单。 (一)师提供一个故事场景,让学生完成构思,进一步体会六要素在写作中的作用,探究如何组织材料,把故事写得更精彩。 我今天假装生病去向班主任老师请假,因为我最喜欢的李敏镐到龙泉来了,我要去看他!结果,我的小伎俩被老师识破了,我只好乖乖地待在了教室。 附: 作文构思单 我今天要写的事件是: 这件事发生的时间:

这件事发生的地点: 有哪些人物: 事情的起因是: 事情的经过: 事情的结果: 我想采用什么顺序来写作: 我写这篇文章是想表达: 我想重点写的内容是: 根据上面的想法列出以下提纲: 1. 2. 3. 4. 5. …… (二)学生思考,完成作文构思 (三)学生展示,师生共评。 四、小结 总结学生的收获,提醒学生因注意的方面五、布置作业 完善构思,写成一篇完整的记叙文。

管理团队七大要素Word版

管理团队七大要素 一、首先,如何管理好一个团队,必须要管理好自己。 要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必须自己要先做好,成为团队的一个榜样,把自己的优良作风带到团队的工作中,影响整个团队的成员,用真诚去打动每一位成员,促进团队之间合作的默契。 二、要在团队中建立培训与交流工作。 把优秀的团队文化和工作技能在合作中传递给每一个队友,丰富团队文化和工作技能,也是让团队成员在工作中把个人能力发挥到极致的最好方法,这样才能提高战斗力,这才是一个团队的合作的最终目的。 三、工作中要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要让大家的行为端正。 团队合作是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互相影响的共同成长,成立一个团队的目的就是要尽个人个人所长让团队发扬光大。 四、管理好团队要人性化管理。 团队是合作的,工作室严谨的,但是管理者和成员之间必须要有人性化对待,管理着应换角度思考,站在成员的立场思考问题。如何更好地协调与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建立好上下层之间的关系,探讨时必须要客观对待观点意见,不能管理者说的一定是对的,管理者说的一定是最好的。 五、要让每个成员明确目标,并且针对自己的工作技巧,懂得如何提高效率,完成工作目标。

六、要坐镇指挥,做好团队的幕后总指挥。 团队成员总会遇到自己无法独立解决的问题,这个时候,作为管理者最重要责任就是帮助团队成员排难解忧,做好指挥工作,要形成一个良好的沟通机制,要培养成员在工作中形成遇到了什么问题,及时汇报的工作习惯,管理者可以与成员进行一个短时间的探讨,给出问题最好的解决办法。 七、管理好团队还必须协调好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 把每个成员都当作朋友看待,让团队达到良好的协调,最终才能完成团队的目标。 管理团队时应该注意什么? 怎样管理一个团队除了以上几点外,还需要继续探讨更多的办法,这样才能进步。 加:(1)善于激励,鼓励成员,提高信心。 (2)有好对待善于沟通,创造沟通氛围,让沟通成为习惯。 (3)鼓励学习,创造更好的团队。 (4)勇于承担责任,谁负责,谁解决。 (5)要接纳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6)团队中只是分工不同,不是职位不同,要心态放平,平等对待。(7)大力发挥领导者的大能力,权力,能力,魅力。 (8)团队有共同的工作目标,细化,量化。 (9)团队共享,有好的资源必须共享出来,大家一起共创佳绩。

供应商管理 绩效考核

供应商管理 ——供应商绩效考评教案 1供应商绩效考评与供应商审核之间存在差异 供应商审核是事前对供应商进行的评价,往往发生在供应前,而绩效考核发生在供应商供应中和供应后,两者在时间上存在差异。 2书本上的供应商绩效管理评价体系

3对指标体系的说明 指标体系中存在着无法直接计算或量化的指标,例如价格水平,反应表现,也存在着能直接计算出数值的指标,如批退率,总合格率。但这些指标数值所代表的含义往往无法统一,并且在大小方面有的数值越大越好例如总合格率,有的数值越小越好,如抽验缺陷率,未按时交货量率。如何赋予这些不同含义的指标一个公共的,可行的得分方法,则成为了供应商绩效评价体系使用上的一个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组想出了采用等级评估的方法,可以将供应商在这些指标上的表现分为A,B,C,D,E 5类其中A类表现最好其得分为5分,B类其次,得分4,C类第三,得分3,D类第四,得分2,E类最差,得分1。这样一来各个指标就有了一个能够衡量其能力的分数,并且这个分数是有意义的,各项指标的得分能叠加,得出企业的总得分。至于在具体指标内等级的划分,则需根据相应指标的特点单独考虑,像概率类的就可以对其概率进行分段,依据其所在的区间对其进行评级。像那种不存在概率的,需要主观判断的,则需要根据供应商之间的相互比较来评级。

4不同类别项目的供应商在指标权重上的分配(比例是结合课件内容自己推导出来的,可能存在偏差) 有了权重分配后再结合前面供应商在每个指标上的得分就能综合计算各个供应商的得分,然后根据得分高低为相应的供应商进行绩效评级。权重的存在使得不同项目之间的供应商也能够相互之间进行比较,能帮助企业对其供应商进行一个总体的管理。 5以一汽大众为例,进行具体的操作。(在指标的数据上存在一定的捏造性,只是为了说明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使用) A企业是一汽大众的发动机提供商,为奥迪系列提供发动机,显然其为关键项目的供应商。 B企业也是一汽大众的发动机提供商,为大众系列提供发动机,其也为关键项目的供应商。 C企业是一汽大众的安全系统供应商,为全车系提供汽车安全配件,其为瓶颈项目的供应商。 D企业是一汽大众的螺丝钉供应商,为大众提供标准化的螺丝钉,其为杠杆项目的供应商。 下面是各企业在一年内供应情况的得分。

如何做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如何做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给你一个团的番号,让你拉一个团的队伍。拉成了你就是团长,拉不成你就给团长拉马。 思考题1:如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思考题2:如何解决三个和尚没水吃的问题? 一、什么是管理?管理是什么? 1. 管理就是组织大家朝一个既定的目标前进,要有目的; 2. 管理就是制定工作计划和方案,要有规划; 3. 管理就是决策,就是决定做不做一件事,如何做,采取的方法和策略是什么,要有抉择; 4. 管理就是将一项或数项工作顺利完成的过程,要有成果; 5. 管理就是不断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和开支,解决人浮于事等问题,要有效率; 6. 管理就是进行协调和沟通,减少不必要的摩擦,将公司的决策和意图化为员工的自觉行动,要有润滑剂; 7. 管理就是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工作团队,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有以人为本的精神。 二、管理能力从何而来?管理者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1. 管理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不是职务本身附带的,也不是专业决定的,而是在学习中、实践中、探索中逐步形成的; 2. 不断的学习、培训、体验、总结、研究、领悟等,加上积极进取的心态、全面良好的素质和敢于开拓的精神,可以使你具备基本的管理能力; 3.管理者要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在实践中造就自己,树立起管理者的形象,建立起管理者的威信。 4. 未来唯一持久的优势,就是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学习的习惯、效率和收获,以及由此转化而成的能力,决定着你的未来。 5.管理者应该具备哪些特定的素质? 管理者除了具备较高的思想觉悟、全面的专业素质、良好的个人修养、较强的交际能力、积极的心理状态、一定的创新意识之外,还需要有一些特定的素质或条件: 1)远大的抱负。虽然时下在做着普通的编辑工作,但是已经萌生了将来做主编或主任的想法;虽然时下暂时栖息在一个相对狭小的天地,但是已经看到了一个可以大展鸿图的空间; 2)当下的准备。虽然暂时只是一个小组长,但是已经在做着知识、素养、心理、能力、魄力等方面的准备,时刻在准备着担当重任,只等那重要的机会向你走来; 3)较强的掌控能力。无论是部门主管还是一个工作单元的小组长,时刻都要对自己所辖的人员、工作、动向等情况了如指掌,要能够把握团队前进的方向,要对可能出现的情况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超前性; 4)良好的口才和文采。不光要能够准确、完整地把自己的思想、思路、意图、部署讲出来,还能成为一个演说家,一个培训师,一个话语中心,一个信息集散地和处理终端。 6. 管理者要明白人是管理的中心,管理的核心问题就是解决员工的思想问题。一个合格的管理者心灵总是会向员工敞开着,自觉地把自己与员工紧密联系在一起,如果拒员工于千里之外,高高在上,和员工没有充分的思想交流和沟通,员工也就会自然地背弃你。 7. 树立与团队同在的意识,自己既是团队的管理者,同时又是团队的一员,管理者是因为团队而存在的。 三、管理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