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1Ilikedogs第三课时教案

Unit1Ilikedogs第三课时教案
Unit1Ilikedogs第三课时教案

Unit1Ilikedogs第三课时教案Lesson plan for lesson 3 of Unit1 likedogs

Unit1Ilikedogs第三课时教案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英语作为在许多国际组织或者会议上都是必需语言,几乎所有学校

选择英语作为其主要或唯一的外语必修课。英语教学涉及多种专业理论知识,包括语言学、第二语言习得、词汇学、句法学、文体学、语料库理论、认知心理学等内容。本教案根据

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

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

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四)年级(英语)备课组

教学内容 unit1 i like dogs

课型

新授课

执教者

第( 3 )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熟练听懂、会读、会拼写本单元单词。

2.能熟练听懂、会说、会读、会运用本单元句型。

3.能初步会说本单元小诗:little monkey

4.能理解并且会读/g/,能总结归纳过去所学单词

教学重点

1.能熟练听懂、会读、会拼写本单元单词。

2.能熟练听懂、会说、会读、会运用本单元句型。

3.能初步会说本单元小诗:little monkey

4.能理解并且会读/g/,能总结归纳过去所学单词

教学难点

1.能初步会说本单元小诗:little monkey

2.能理解并且会读/g/,能总结归纳过去所学单词

教学疑点学生能否理解/g/的发音,能否理解orange的发音?

教学准备挂图,卡片,多媒体(ppt)

教学过程

三备 step 1 greeting and warm up

1.greeting

2.单词和句子默写

3.free talk step 2 revision

1.story time

(1)跟读(教师注意语音和语调的指导与纠正)

(2)自读(任选一种方式读)

a.自己单独读

b.跟伙伴扮演角色读

c.跟伙伴齐读

(3)比一比,赛一赛,谁读得好,模仿得像。利用光盘中

的这个角色扮演的功能。

2.cartoon time

(1)read after the tape 逐图跟读,注意语音语调。让

学生可以加上自己的表情和动作。

(2)read by yourself

a.自己单独读

b.跟伙伴扮演角色读

c.跟伙伴齐读

(3)比一比,赛一赛,谁读得好,模仿得像。利用光盘中

的这个角色扮演的功能。

step 3 rhyme time

1.复习过去所学的小诗出示five little monkeys小诗,

学生表演

2.little monkey

(1)小诗句子理解 t:let’s count.how many monkeys? s: five. t:where are they? s: they are on the bed. 出示

一只小猴 t:now,how many monkey s? s: one. t: yes. it’s a little monkey. 出示rhyme time图片 t:where is the little monkey now?s: it’s in the tree now. 出示句子:little monkey , in the tree. t: what animals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s: i can see a little monkey/dog/panda. 出示句子:

little dog, run with me . … 逐句教学run with 和……跑 mat 毯子(at cat mat)

(2)read after the tape

(3)read by yourself

(4)reading competition step 4 sound time t: do you like the little dog? s: yes, i do. /no, i don’t. 教授

g/g/发音说说还有那些单词有g,并且发音是/g/ 有学生会说orange,让学生读读看,感受发音。出示sound time 图片,教授句子: go and get my big bag on the log.去拿来在木头上的我的大书包。 step 5情感教育 t:the animals are cute and clever. they can do many things. 出示一些动物图片。animals are our friends,we should protect them. step 6 homework

1.完成部分同步探究练习

2.背诵----sound time和rhyme time

作业: 1.完成部分同步探究练习

2.背诵----sound time和rhyme time

教学板书内

容uni t1 i like dogs run

with

mat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3课时练习课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3课时练习课 人教版 第3课时练习课复习内容:教材第三单元知识及相关 题目。 复习目标:通过操作掌握分类的方法,使学生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并学会简单的数据整理的方法。 教学重点:能够自主完成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 教学难点:加深对分类结果的理解。 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一、系统梳理 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第三单元内容。 2.分类就是把物体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组。分类的标准相同时,分类的方法或许不同,但结果是相同的,这是分类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单一性;分类的标准不同时,分类的结果是不同的,这是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二、针对练习 1.完成教材练习七第5题。 (同桌合作完成并展示汇报) 注意学生自己制定的分类标准是否合适,提出的数学问题是否恰当。

2.完成教材练习七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经历统计数据整理的过程,并且对统计图表进行简单分析,训练学生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练习七第8题。 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说一说是怎么整理的。 四、拓展延伸 游戏:分扑克。 1.仔细观察,你想怎么分?按花色分 2.用简单的统计表把你的分类结果呈现出来。 黑桃方片梅花红桃数量 2 2 2 2 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复习,你又有哪些新的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 六、作业布置教材练习七第7题。 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进行描述。 分类与整理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学生掌握起来很快,能够用简单的统计表呈现分类的结果。

教学反思成功之处:本节教学以生活中常见的实物参与统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参与设计统计表,对事物进行统计。 不足之处:在教学中,有些学生的设计并没有达到教学的要求,教师要注意引导。 教学建议:在复习的过程中,注意学生利用统计表进行分类时表格的使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多地关注学生。

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三课时教案

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Unit3 A Let’s read 第三课时课型阅读课 教学目标 1、能听、说、认读Let’s read部分的内容,并完成相应活动。并能模仿短文描述自己或他人的周末生活。 2、读懂story time中的故事。 教学重难点 1、理解短文内容,能模仿短文描述自己或他人的周末生活。 2、本课难点是is的过去式形式was的用法。 教具准备 1、教师准备一台录音机和相关录音带。 2、写有问题的小黑板 对本主备稿的评价 教学过程 (一)preparation: Ask and answer: 1、T:Wang Qiang: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 S:I watched TV and did homework. T ask the other Ss:What did Wang Qiang do yesterday? S:He watched TV and did homework..(在这里告诉学生回答他人的活动,只需要改变人称就可以了。其他地方跟回答第二人称时没有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转述他人的活动,让学生学会如何表达第三人称活动形式。2、T: Li Tao: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S: I washed the clothes、cleaned the room、read books and did homework. T:What did Li Tao do last weekend? S:He washed the clothes、cleaned the room、read books and did homework. T: Li Tao was busy last weekend.(板书) 明确地向学生解释is的过去式形式was的用法。 (二):Pre-reading

我的老师公开课教案

《我的老师》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的写法和掌握写人记事文章的情感。 2、理解关键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3、感受文中真挚的师生情感,培养学生尊重老师、热爱老师的美好品德。 教学重点: 通过人物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描写,深入人物内心世界,揣摩人物的人格魅力。 教学难点: 品味写人记事文章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有人说:“老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人说:“老师像蜡烛,照亮了学生前进的道路。”有人说:“老师像梯子,载着学生攀登科学的高峰。” 从幼儿园到初中,我们同学接触了不少老师。其中必然有一位是我们同学印象最深刻、最难忘的。那么魏巍笔下的老师是什么样的?让我们随着作者所写的回忆,一起去看看他的小学老师蔡芸芝先生吧。 二、整体感悟理清思路 默读全文,你记得作者和蔡老师之间哪一件令人难忘的事?这些事在对象与详略上有区别吗? (引导学生概括事件: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蔡老师假装发怒;老师教我们跳舞;老师带我们观察蜜蜂;老师教我们读诗;我们看老师写字——前五件事略写,写的是蔡老师与我们发生的事情。老师排除我和同学小纠纷;我梦里寻师——后两件事详写,写的是蔡老师与我之间发生的事,详写是为了表现我与他的感情。 三、分析人物 假如让你们小组给蔡老师颁发荣誉证书,你们会在荣誉证书上写什么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以“最的老师”的光荣称号授予蔡老师,并说明授予这个称号的理由。 预设:1、最温柔美丽的老师,从“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看出来。 师:哪些词语看得出来不是真打? 轻轻、笑、好像、石板边上。 师:这里的“迎”换成“挡”好不好,请对比读读,看看有什么区别?(如果是我送你糖,是礼物,你会用迎,但这里落下来的是教鞭,学生为什么还要“迎”呢?表现了师生之间融洽和睦的感情。) 2、最具教学特色的老师,从用唱歌的音调教我们读诗、学生效仿老师写字两件事看得出来。 3、最爱学生的老师。如教鞭落下的细节。 4、最慈爱、公平的老师。从她排除我和同学纠纷这件事看得出来。 师:她是怎么排除纠纷的呢? 批评了我的“反对派”,还写信劝慰我。 师:她为什么要批评“反对派”? 因为那些小“反对派”们在我耳边喊“哎呦呦……” 师:请同学们齐读“哎呦呦……”这句话,听听看哪些词语会特别刺耳? “哎哟哟”、“回不来”、“炮子儿”等

(完整版)部编版三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9.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感受春天的美好,了解过年的风俗习惯。 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正确、有节奏地朗读古诗。 2.理解古诗的诗意,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的氛围。 教学难点: 理解诗意,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了解过年的风俗习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你们知道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每个节日有哪些风俗习惯呢? 2.板书诗题:《元日》。学生讨论交流中国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重点说说春节的风俗习惯。 3.写出下面传统节日的时间。 中秋节( ) 清明节( ) 元宵节( ) 春节( ) 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1.教师范读,引导学生自读三首古诗,读准字音。 2.引导学生学习本课生字。

3.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4.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朗读古诗。 (1)先跟随老师读古诗,圈出诗中的生字,读准字音。 (2)学习生字,正确读写生字。 (3)读写字词,同桌互相订正。 (4)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可以采取同桌互读、齐读等方式来读。 5.给下列字注音。 屠()苏() 欲()魂() 牧()异() 三、精读古诗,感悟诗情。 1.教师简单介绍作者。 2.课件出示前两句诗,思考: (1)“除”是什么意思? (2)这两句诗描绘了什么景象? 3.齐读后两句诗,思考:这首诗描写了春节的哪些习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4.课件出示春节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诗意。 (1)了解作者王安石。 (2)自读前两句诗,想象诗中描绘的热闹景象。小组交流讨论问题。 (3)齐读后两句诗,思考并回答问题。 (4)结合图片理解诗意,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意,进行全班交流。3.先解释带点的字词,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曈曈:__________________ 符:____________________ 诗意: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诵读感悟。 1.组织学生交流:现在春节的习俗与古代春节的习俗有什么异同?

音乐公开课教案我当老师

音乐公开课教案《钟》 杨屯中心小学:张彩燕

一、教学内容: 1.欣赏《在钟表店里里》 2.唱《钟》 二、教学目标: 1.在听赏、演唱等音乐活动中感受活泼、欢快的情绪,体验时间的宝贵,懂得应该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2.能用自然、欢快的声音演唱《钟》,能听辨出“×-”、“××××”等简单节奏。 3.听赏乐曲《在钟表店里》,能听出作品中对比较明显的不同段落的差别。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会演唱歌曲《钟》。 2. 难点:用“当—”、“嘀嗒嘀嗒”表现歌曲。 四、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欣赏《在钟表店里》 1.情景导入 师:美妙的上课钟声响起,我们开始上课了。小朋友坐得真端正,我相信大家今天一定表现得很棒!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出示谜语)生;回答钟。现在教室里静悄悄的,我们一起来听一段关于钟的音乐。听完,说说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在音乐声中你仿佛来到了哪里?(播放《在钟表店里》)

生:钟声。我仿佛来到了钟表店里。 2.简介乐曲管弦乐曲《钟》 3.说说你们还见过什么特别的钟表?老师这里也有不少钟表(出示各类钟表。你能模仿钟表走动吗?(集体模仿)4.分段欣赏。 (1).听第一部分。 师:这段音乐带给我们什么感受?(开心快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因为节奏很欢快)你会用什么颜色来表达欢快高兴的心情呢?(红色) 那你会用怎么样的动作来表现这段音乐?(拍手) (2)听第二段。 说说这段音乐有什么感受?为什么?(速度变慢,曲调优美)你用什么颜色来表示呢?师总结:这段音乐就象工人们停下来安静地听听钟声。让我们把体会到的感受融入简单的律动中。 (3).听第三段。 这部分音乐我们熟悉吗?对,就是和我们听过的第一部分很相似,所以用什么颜色? 5.完整欣赏乐曲,用动作表现。 (二)歌曲《钟》 1.初听歌曲《钟》,说说歌曲唱了什么? 2.教唱。师一句一句教。

2019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古诗三首教案

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传统文化”这个主题安排了《古诗三首》《纸的发明》《赵州桥》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四篇文章。分别介绍了中国的三个传统节日、纸的发明、历史文化遗产赵州桥,以及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感受深厚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课文学习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搜集更多传统节日的资料,熟练运用字词进行句段的写作。 《古诗三首》要求学生掌握三首古诗,理解古诗的内容,感受诗中景象,并深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探索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纸的发明》通过对纸的发明过程的描写,展现了中华民族先祖的聪明才智。 《赵州桥》通过对赵州桥独特的建筑风格的具体描写,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介绍与画面内容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这幅名画的赞美和喜爱,也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是“中华传统节日”,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 “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四个部分。要求在指导学生认识新字词的基础上,扩充学生的词汇量,加强分析句子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使用工具书查找字词。理解生字新词,掌握词语意思,并试着在习作中具体运用。 2.了解传统节日,感受中华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 3.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过程与方法 1.学生课前预习,教师泛读课文。 2.掌握课文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中华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传统节日,感受中华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 教学难点 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五年级英语下册第三单元第三课时公开课教案

Unit 3 My school calendar PA Let’s spell 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字母组合ch和sh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则,即ch和sh在单词中发/ t∫/和/∫/的情况。通过朗读单词China, chicken, lunch, teacher, sheep, fish, shirt, short, 给单词分类,强化记忆ch和sh的发音规则,学习和掌握ch和sh的音与形的对应关系。 (2)通过选择单词、书写句子并说出句子的活动,发现发音规则,并完成句子抄写的任务,进一步巩固英文句子的书写规范。 ( 3 ) 能够通过发音规则,拼写出符合ch和sh发音规则的单词,做到书写规范正确。 2、技能目标: (1)在学习字母组合ch和sh的发音规则的过程中,学习语音知识和方法,通过观察、感知、体验归纳出ch和sh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律。 (2)能够感受Let’s chant的韵律,并流畅说唱。 3、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探索英语语音知识的规律,感知英语中字母组合的发音及拼读规律。 (2)感受语音说唱的节奏感。 【教学重点】 1、句型:The teacher is nice. The chicken is cheap. The fish is fresh. The short is cheap. 2、词汇:China, chicken, lunch, teacher, sheep, fish, shirt, short. 【教学难点】 1、理解字母组合ch和sh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则,即ch和sh在单词中发/ t∫/和/∫/的情况。通过朗读单词China, chicken, lunch, teacher, sheep, fish, shirt, short,给单词分类。 2、通过选择单词、书写句子并说出句子的活动,发现发音规则,并完成句子抄写的任务,进一步巩固英文句子的书写规范。 【教学准备】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习作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习作《介绍我自己》教学设计 设计者、执教者:从化市温泉镇第三中心小学欧阳翠宜 教材分析: 习作主题为“说说我自己”,向别人介绍自己,可以说说自己的性格、爱好,也可以说说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总之,要抓住自己的特点来说,要说真话。教学中将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训练紧密结合。教材对如何介绍自己提出了要求,“要抓住自己的特点来写,要向别人展示一个真实的自己。” 教学目标: 1、激发兴趣,愿意把自己介绍给别人,使学生能主动动笔写作文。 2、能比较清楚地把自己的特点写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激发学生的兴趣,打开学生的思路,使学生主动写作文 3、乐于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他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的兴趣,打开学生的思路,使学生主动写作文。 教学准备:课件,稿纸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点拨写法。 1、互动游戏:猜一猜。(课件出示)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2、展示自我,点拨写法。 (1)展示几位学生描写自己外貌的作品,猜作者。 (2)你是根据什么猜出来的?(点拨描写外貌的方法) 二、佳作引路,章法导写。 1、围绕选材,拓展思维 (1)课件出示:有关爱好方面的动态图片。 (2)师生交流:你们平常最爱做什么?为什么?你平常都是怎样去做的? 2、欣赏片段,领悟写法。 (1)出示描写爱好的片段:这段话写了什么?小作者到底怎样爱唱歌?

(2)小结写法并板书:中心句+具体事例 3、我是小作家:用一段话写写自己的爱好。(出示好词句) 4、集体评析(投影仪出示几个学生写好的习作) 三、回顾题目,明确要求 四、指导成篇,总结写法。 1、温馨小提示 题目 第一部分:重点写外貌特点 第二部分:用具体事例写爱好(性格、优缺点) 第三部分:结尾(总结赞美一下自己,或表达自己愿意交朋友的心情。) 2、儿歌作尾,总结写法。 自我介绍并不难, 姓名年龄女或男, 长相性格不要繁, 画龙点睛谈一谈, 兴趣爱好盘一盘, 择其一二可深谈, 一篇美文就写完。 五、布置作业 课后,请同学们继续完成这篇习作,写完后可以读给身边熟悉你的人听一听,再根据他们的建议好好修改自己的作文。 板书设计: 介绍我自己 外貌特点爱好特点(性格、优缺点) 中心句+ 具体事例

《我的老师》公开课评价意见2篇

x老师执教的《我的老师》一课,体现了丰厚的语文功底,语言富有感染力,教学中既有创新,又求真务实。 一、教学目标准确、适宜。目标的制定,符合新课标的要求,较为全面、具体适宜。充分体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体现了语文科和教材的特点,符合学生认知规律,难易适度。 二、教学思路的设计清晰、合理。教学思路的设计符合教学内容的实际,符合学生的实际,有一定的独创性,教学环节紧凑、科学,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主动性和创作性。有一定的教学艺术,合理的安排课堂结构,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时间分配科学、恰当。 三、教学方法、策略恰当得体。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适当,针对性强,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与学双边活动协调,注重引导学生。采用激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在朗读课文时面对全体学生,注重朗读指导,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大胆质疑,通过对课文的研读分析,老师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这些问题紧扣教学目标,通过师生共同探究学习,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加透彻了,另外教师还选择了典型的句子进行点拨,赏析,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感悟课文主旨,从而让学生会深入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突破本节课的情感目标,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鉴赏能力。 四、教学效果良好,本节课较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x老师的这一节课内容充实、具体,有深度、广度,教法灵活、得当,教师热情鼓励、及时点拨,学生参与度广,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评课稿 x老师的这堂课能紧紧围绕新课标的三个维度进行教学。x老师年轻、有活力,教态自然亲切。这节课以激情导入,并用课件的形式呈现,学生虽然积极性很高,起立抢答,老师从海燕的图片介绍带学生走进课文,用范读录音去感染学生。微笑和体态语言给学生一定程度上的肯定和鼓励,也同样让课堂气氛融洽活跃。教学环节紧凑,看得出来老师准备得相当充分,时间的掌控也很好。老师还能注意培养学生的听课习惯,提醒记好课堂笔记。在学生合作交流时,学生对暴风雨的理解指导很深入。整堂课老师设计的环节非常清晰,环环相扣,有梯度,内容充实饱满。板书简洁漂亮又很实用,将全文的主要信息浓缩在了简洁的板书里,既体现了文本的主要对象及其特点和它的象征意义,也表现出了文章运用的对比、象征手法,便于学生从全局把握课文并形成总的印象。 本节课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学效果好;较好地达成了预期的目标,完成了教学任务,课堂实效性较强,是一节成功的示范课。

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8、去年的树 教学目标: 1.能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懂本文。 3.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4.对“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这句话有所感悟;体会人、动物、植物(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 教学重难点: 能读懂鸟儿心情的变化,通过相关句子,读懂它的内心世界。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引入。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二、自主读文,初步感知。 1.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通、读懂。 2.个体质疑→组内探讨→集体释疑。 3.抽读、评议、正音。 4.感知内容:学生畅谈 鸟儿到南方去之前答应好朋友____________。 第二年春天,鸟儿从南方回来却发现__________,于是就在火柴点燃的灯火前

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它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对话朗读,培养语感。 师引:这篇童话中有哪些有趣的角色? (鸟儿、树、树根、门、伐木人、小姑娘、灯火……)他们还会说话呢! 1.找出角色对话。用“”画出小鸟说的话,用“____”画出、树、树根、门、伐木人、小姑娘、灯火……说的话。 2.模仿朗读(学生自主尝试)选读喜欢的角色对话。 出示对话,通过个别读、对读、组内演读、师生互读互议等方法来感悟角色,体验心情。 大树与小鸟 “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再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好的。我明年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小鸟与树根 “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 “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鸟儿向山谷里飞去) 小鸟与门 “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树嘛,在厂子里给切成细条条,做成火柴,运到那边村子里卖掉了。” (鸟儿向村子里飞去) 小鸟与小姑娘 “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火柴已经用光了。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 4.想一想,说一说: 伐木人来砍大树的时候,树对伐木人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延伸拓展,自主发展。 1.师:大树还在吗?鸟儿又怎么认为的? 2.有感情地回读大树与小鸟的对话,再次体验大树与小鸟的情意。 3.出示:“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小学美术《我的老师》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第十六课我的老师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比较等方法掌握人的脸型、体型等不同特征,能抓住 老师的特征运用线条、色彩进行创作。 2、学会描绘老师的方法。 3、通过创作活动,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人的脸型、体型等特征,能抓住人物的特点进行 绘画创作。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和分析,能较好地表现人物特征。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先来看一组图片:1、你看过其中哪一部动画片? 2、动画片里的都有共同的角色是什么? 3、说一说你喜欢哪部动画片里的老师?说说原因 这些动画片里的老师或者可爱,或者神通广大,或者风趣幽默,正所谓艺术形象都是来源于生活的,在我们周围也有这样一群老师,他们传授我们知识,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陪伴我们经历喜怒哀乐,这就是我们亲爱的老师(板书课题:我的老师) 二、讲授新课 1、同学们喜欢你们的老师吗?分享一个你和老师之间的故事吧。 2、听了你们的讲述老师可以感受到你和老师之间深深的爱,我

们对老师的爱还可以通过画笔表达出来,很多著名的画家他们都用自己的画笔画出了自己的恩师,(多媒体出示图片) A 画家刘文西画出了对恩师的深深敬爱之情,画中的吴作人老师神态严肃,手拿书籍,能够感觉到他对艺术的不断追求。B 画家杨之光笔下的恩师徐悲鸿手拿画笔,面带微笑,是画家成才路上的伯乐、领路人。 3、看了这些画家笔下的老师,你是不是也想画一画自己的老师呢?如果让你来画,你能把心中尊敬的老师准确的表现出来么?会遇到哪些问题呢?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一些画人物画要注意的问题,相信了解了这些知识后你在画的时候肯定会得心应手。 4、讲解怎样抓住特征去绘画人物。 A.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人的面部特征: 脸型:人的脸型各不相同,咱们现在看一下我们班的这几 位老师的脸型个有什么特点(多媒体图片讲解)。 五官差异:(出示多媒体图片)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张老师,请同学们说一下张老师那一处五官最漂亮?(生:大大的眼睛)说到眼睛我们再来看一下相老师的眼睛。(生:眼睛较小) 看图片:两位演员孙红雷、姚晨,问:两人的五官有何特点?我们来看他们的漫画肖像作品是否抓住了这些特点来表现。(多媒体出示图片) 服装、发型特点:人的独特的发型衣着会成为他的标志。(鲁迅的发型,卓别林的帽子,阿拉法特的头巾,爱因斯坦的发型) 三、教师示范:老师画一位老师,大家猜一猜我画的是哪位老师。

部编版新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设计

2018---2019第一学期正安一小集体备课教案 科目:语文 年级:三年级 主备:叶昌慧 副备:

2018年9月 第三单元 教材分析: 花儿会跳舞,星星在歌唱,童话的王国真奇妙。本单元以“童话”为主题,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一篇编童话的习作,一个《语文园地》和一个《快乐读书吧》。《去年的树》讲述了一个关于“信守诺言,珍惜友情”的故事。《那一定会很好》写了一粒种子成为一棵大树、一辆手推车、一把椅子、木地板的生命历程。《在牛肚子里旅行》讲述了蟋蟀青头和红头这一对好朋友之间的动人故事。《一块奶酪》则通过蚂蚁队长处理一丁点儿奶酪残渣,让我们看到了一位以身作则、严于律己的蚂蚁队长。围绕本单元的体裁,本单元的习作安排为编童话,通过一些词语的提示,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编写属于自己的故事。《快乐读书吧》编排了世界著名的童话集《安徒生童话》,引导学生阅读更多的童话故事。 学习目标: 1.会认、会写本单元中的重点生字、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不同的语气,体会人物心情,感受童话中的人物形象。 3.能表演童话,根据词语编童话。 4.能和同学交流自己学习童话的收获。

5.学习三种常用的修改符号,能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6.有阅读童话书的兴趣,能完整阅读《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童话书。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不同的语气,体会人物的心情。 2.感受童话中的人物形象,能和同学交流自己学习童话的收获。难点: 根据给出的词语自编童话。 单元课时分配: 《去年的树》-----------------------------------------2--3课时 课时-----------------------------------1--2《那一定会很好》 《在牛肚子里旅行》--------------------------------2--3课时 《一块奶酪》-----------------------------------------1--2课时 《习作:我来编童话》-----------------------------2--3课时 《语文园地》-----------------------------------------2--3课时 《快乐读书吧》--------------------------------------1---2课时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9课时练习课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9课时练习课 人教版: 第9课时 练习课复习内容:练习八第4~8题及思考题。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形成知识网络,加深对运算定律、运算性质的理解,并能进行简便计算。 2.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算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开拓思维,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运用运算定律准确、熟练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灵活选择合理的方法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 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一、系统梳理 1.在前几节课的学习中,你学到了哪些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 2.每种运算定律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3.这几种运算定律和性质用字母表示?二、针对练习 1.完成教材练习八第4题。

出示 题目后,让学生独立判断,同桌互相说一说。 2.完成教材练习八第5题。 小组合作讨论:怎样计算简便?再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练习八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说说错误原因,再指名汇报。 2.完成教材练习八思考题。 (1)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后提问:应该怎样解答? (2)小组讨论、交流,说说自己的看法,然后试着解答。 (3)集体订正,并指名汇报解题思路。 四、拓展延伸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44×25 591+482+118 99×126 =(40+4)×25 =591+(482+118) =(100-1)×126 =1100 =119 1 =12474 125×15×8 986+1999 473+79-63 =125×8×15 =986+2000-1 =473-63+79 =15000 =2985 =489 五、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公开课教学案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教学案 班级:姓名:小组:评价: 【教学目标】 1、感知人物形象 2、感受美好人性 3、揣摩巧妙构思 一、自学指导 【字词】 1.下列加点词语中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轮廓(ku?)椭圆(tuǒ)玉箸(zhù)有棱有角(línɡ) B.油渍(zì)踊跃(yǒnɡ)故事(shi)蔡孑民(jié) C.两盅(zhōnɡ)按捺(nà)囊肿(nánɡ)张东荪(sūn) D.杠子(ɡànɡ)删削(xuē)朴拙(zhu?)诌出来(zōu) 解析:A项,“棱”应读lénɡ;B项,“事”应读shì;D项,“诌”应读zhōu。 答案:C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聊斋鼻涕孝涕油渍斑斓 B. 玉箸淘汰踊跃微发鼾声 C. 两盅愕然选辑涛涛不绝 D. 渲泄琅琅删削迎刃而解 解析:A项,“涕”应为“悌”;C项,“涛涛”应为“滔滔”;D项,“渲”应为“宣”。 答案:B 3、简介作者 梁实秋(1903.1.-1987.11.3)原籍浙江杭县,生于北京。学名梁治华,字实秋,一度以秋郎、子佳为笔名。梁实秋先生生于北京.早年留学美国,回国以后曾在清华、北大等大学任教。1949年他赴台湾,担任台湾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 他写的《》在港台已经再版了50多次。这本书奠定了他散文大家的地位。作为现代散文家,梁实秋沉稳、通达、幽默的性格,酿成了一种独特的文调,这种文调尤其切合中年人的心境。在艺术处理上,繁简、浓淡、文白、

雅俗他都处理得很得体,颇具大家风度。 二、整体感知 (一)理清文章思路 1(1):总写不能忘记国文老师的原因 2(2—6):写徐先生外貌特征和行为习惯 3(7—11):叙写我从徐先生处得到的益处 4(12):怀念徐先生 三、合作探究 (一)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文章的第一二部分: 1、作者为什么一开头就交代遇见老师的时间? 强调“印象最深”,“受益”“最多”。 2、两个“最”字有什么作用? 强调老师,勾起读者阅读的欲望。 3、开头强调“印象最深”,“受益”“最多”,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二)引导学生理解第二部分 1、浏览2——6段,思考:徐老师为什么给“我”“印象最深”?用简洁的语言分条列出。 绰号--- 相貌--- 笑容--- 习惯--- 2、师生讨论:这一部分的描写看似不敬,看似不雅,但我们看不出厌恶,看不出仇恨,这是为什么? ⑴作者总的印象是“收益最多”,“至今不能忘怀”。 ⑵。⑶。⑷。如吸鼻涕“有板有眼有节奏”。

大班健康公开课教案《快乐我》

大班健康公开课教案《快乐我》Lesson plan of large class health open class "happy me"

大班健康公开课教案《快乐我》 前言: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本教案根据教学设计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不高兴、生气等情绪会带给自己不舒服的感受,体验积极情绪带给自己的快乐。 2、帮助幼儿初步学会调节自己的消极情绪,逐步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镜子里的我 2、水彩笔,画纸。 活动过程: 一、自由游戏 教师提出游戏规则,并重点提醒幼儿注意游戏中自己的 心情是怎样的。

教师以同伴的身份参与游戏,并注意观察、记录幼儿在游戏中的情绪。 二、回忆:我快乐吗? 1、游戏活动结束后,教师重点引导幼儿讨论在活动时的心情: 说一说高兴的事。 说一说不高兴的事。 2、教师注意引导个别性格内向的孩子讲出自己的情绪。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一些发泄不高兴情绪的方法。 三、谈话:怎样使自己快乐起来 1、让幼儿谈谈生气、伤心和高兴时的感受,使幼儿知道笑比哭好,告诉他们要尽量使自己快乐起来。 2、设计不同的情绪情境,引导幼儿初步懂得一些调节不良情绪、使自己快乐起来的方法。 (1)不高兴时: 做自己喜欢的事。如和好朋友一起玩,和家人外出游玩,想想高兴的事等。

部编三上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部编三上语文第三单元 教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第二单元 4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能工整书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借助注解,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领略秋天美丽的景色。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感受文字美,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2.体会诗中的意境,学习借景抒情的方法。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借助注释和插图读课文的预习任务。 2.教师准备挂图,以及表现秋天情调的乐曲磁带,便于配乐朗诵。 导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说话训练,进入秋景。 同学们,你能以秋天为内容,说一句或几句描写秋天景色的句子吗? 二、导入,揭示课题:介绍杜牧、岳麓山。 1.课件:简介杜牧 2.“山行”是什么意思这座山在哪里呢 湖南长沙的岳麓山。(课件:岳麓山) 三、感受情境,理解诗意。 1.(课件:山行)让我们一起来跟着朗读,自由朗读古诗,个别朗读。 2.学生根据注释,理解诗意。把不理解的地方找出来,准备提问。 3.小组交流诗意。 4.检查自学效果: 5.预设问题: (1)诗人首先远远地看到什么? 寒山、石径。 ①什么叫寒山什么叫石径“斜”是什么意思? ②第一句是什么意思? (2)接着诗人又看到了什么? 白云、人家。 ①“生”是什么意思? ②第二句是什么意思? (3)诗人为什么停下车来呢?“坐”是什么意思?“晚”是什么意思第三句是什么意思 (4)“霜叶”是什么意思?“红于”呢第四句是什么意思

6.同桌互相说说诗句的意思,再自由读古诗,体会哪几个字用得特别好,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四、研究古诗,体会诗韵。 1.你认为古诗中哪些地方写得好,值得我们好好研究呢?或者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都可以提出来。 2.生研究所提出的问题。先独立研究再小组讨论。 3.集体交流: (1)“寒山”点明了季节,这个“寒”字使人仿佛看到了…… (2)“白云生处”说明山高,“有人家”使整个画面充满生机,起到静中有动的效果。使人仿佛看到了……听到了…… (3)前两句描写了哪些景物?你认为第三句中哪个字最能表现诗人此时的心情──“爱”。 (4)夕阳下的枫树林是如此美丽,诗人突然觉得这枫叶比什么还红?(二月花) 哪个字最能表现枫叶的特点?“红”字。透过这个红字,我仿佛看到了…… 五、指导诵读诗句。 多种形式反复读,直到背诵。 第二课时 一、介绍引入。 简介苏轼。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听师读,要求:听准字音。 2.自己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自由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4.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 5.师生交流。 三、再读感悟,想象诗歌画面。 1.自由读,结合图理解诗意。 2.小组内讨论交流,老师相机点拔。 3.师生交流。 4.教师读,学生看图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四、发挥想象,有感情的朗读、背诵。 1.教师描述诗意,激发学生想象。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五、想一想,议一议。 你认为一年最好的时节是哪个季节为什么 六、指导书写。 1.师写生看。 2.生抄写生字,师个别指导。 第三课时 一、以旧引新,激趣导入。 教师引述:我国宋代有个诗人叫叶绍翁。有一年秋天,他离开家乡,独自在外。一个傍晚,他外出散步,触景生情,便提笔写下了一首诗,大家想知道写了什么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下这首诗。(课件显示课题——夜书所见)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4课时 剪一剪教案(优选)

第3单元图形的运动(一) 第4课时剪一剪 【教学内容】 教材32页例4 。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剪出连续的对称图案。 2、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边思考边操作的良好学习品质。 4、让学生剪出漂亮的图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能剪出各样图形。 【教学准备】 彩纸数张,剪刀一把、铅笔等。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都喜欢剪纸,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剪一剪。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入课题让学生明白这节课要做些什么。 二、探索新知 1、猜一猜,老师这里有一张纸,把它对折,然后在不开口的(有折痕)折边画出半个小人。请大家猜一猜,沿着画线把它剪下来,打开会是什么?你给它取个名字吧。 [设计意图]唤起学生对对称图形回忆,有意识地对“画”的注意,为下面的探究新知做好准备。 2、出示投影,看一看,一眼功夫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对于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 那么它成了什么样了?请大家说一说,怎样才能很快剪出两个连续的小人。 (1)小组讨论,组员每人那一张纸,边思考边折,然后把自己的方法说给伙伴听让方法不同的学生进行演示,集体汇报。 方法1:把纸连续对折两次,再画出半个小孩。 方法2:把纸里外翻着折,折三次,再画出半个小人。

方法3:把纸从一端连续往里折3次,再画出半个小人。 方法4:把纸对折一次,画出一个完整的小人。 (2)试一试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动手试一试,在学生活动过程中,教师收集出现不同的作品。评一评,议一议好在哪里,不好又在哪里?及时帮学生订正。 (3)小结:看来要剪出两个完整的连续的小人,还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呢,请大家以后要注意这些问题。 3、巩固体验,请同学重新选择方法,用最快的速度再剪一次。 学生再活动一次,再剪一次。想一想,如果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三次,能剪出几个小孩?说理由 [设计意图]以上做法,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开动脑筋,充分体现新课精神,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有意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4、发挥想象,自主创意出示教师作品,让学生给予评价。同时把你的作品展示给你同桌看。 三、总结评价 这节课你掌握什么本领? 【板书设计】 第4课时剪一剪 剪出连续的对称图案 剪出漂亮的图案

人教版三年级英语第三单元第三课时精品教案

Unit 3 Look at me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认读并会书写大小写Ee,Ff, Gg, Hh, Ii。能听懂、会说单词:egg,elephant,face,foot,green,gift,hand,hi,ice cream,ice. 2.能根据单词的发音,判断单词的第一个字母 3.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 学习书写英文字母Ee,Ff, Gg, Hh, Ii的大小写;学习单词 egg,elephant,face,foot,green,gift,hand,hi,ice cream,ice. 教学难点 大写C和G, 大写E和F的外形易混。容易错的地方:大写F, H 和小写i的笔顺,小写f, g, I的占格位置。 教具准备 1.写有大小写Ee,Ff, Gg, Hh, Ii的字母卡 2.写有本课单词的单词卡 3.教材相配套的教学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复习所学过的字母Aa-Dd。教师出示字母卡,学生认读字母。教师出示字母卡时可单独呈现大写或小写,让学生认读。 2.游戏:教师念一个字母,学生迅速从他(她)的字母卡中找

出相应的字母,举起来并大声朗读。教师奖励反应最快的学生。 3.让学生说出所学过的含有以上字母的单词。 二、呈现新课(Presentation) 1.教授字母E 1)教师分别出示图片蛋和大象,让学生回答:What's this? 随着学生回答出:It's an egg.和elephant时,教师带读,让学生模仿发音。再次教师教读,显示英文单词,。然后问学生这三个词的第一个字母是什么,让学生说出Ee。 2)先让学生认读和区分大小写字母Ee。并让学生说出大小写Ee的笔顺。对那些回答正确学生的及时给与表扬,并让学生进行书空练习。学生如回答错误,再找其他学生帮助说出正确答案,然后进行书空练习。 3)教师在黑板上画好的四线三格中教写大小写字母Ee。让学生在练习本上抄字头,然后给时间让学生多写几个以达到学会的目的。教师在这一时间内要在学生中进行巡视,以便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 2.同样步骤学习字母F、G、H、I 3.看课本听录音跟读单词和字母。[使用教材相配套的教学录音带, 4.教师出示单词卡,让学生大声朗读。培养学生认读能力。 5.教师出示部分容易写错的字母,让学生认读,然后做Listen and circle的练习。 三、趣味操练(Practice)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三单元 单元教材分析 秋天是美丽的季节,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秋天给人带来美的感受,秋天给人以丰收的快乐。本组以秋天为专题,由4篇课文组成。《古诗两首》《风筝》《秋天的雨》是精读课文,《听听,秋的声音》是略读课文。课文从多角度描写秋天,有的表达了在秋天里人们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有的记叙了孩子们在秋天里活动的欢乐;有的描写了秋天美好的景色。教材里处处洋溢着浓浓的秋意,那秋天的山、秋天的雨,秋天的色彩、秋天的声音,都会使人们心中产生不同于对其他季节的感受。 本组课文作者抓住了秋天的特点,将秋天的特色描写出来,教学中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充分利用生活积累,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是本组教学的一个重点。第二,课文的语言生动优美,适于朗读的训练,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秋天的韵味,读出秋天的美好,在理解、朗读、背诵中,积累语言;第三,本组教材无论是导语、课文,还是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习作、日积月累,都是紧紧围绕有关秋天这个专题编排设计的,教学中要使各部分的教学相互关连,紧密配合,使本组教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如,导语中提出了“用手中的笔,描绘我们心中的秋天”,是为语文园地中的习作提出了学习的准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画一幅秋天的图画。 单元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会认20个字,会写34个字。正确读写精读课文中30组词语,积累好词佳句。 二、过程与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人教版四年级英语下册第三单元第三课时优秀教案.pdf

课题(人教版)英语(一年起点四年下)Unit 3 Lesson 3 教师单位 教科书分析 本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英语》(一年起点) 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三课时的教学内容。本单元围绕 “Travel Plans”这一话题展开学习,包括学习如何介 绍我国著名旅游城市及制定相关旅行计划,要求能在情 境中问答和谈论想要去的地方和能做的事情。本课是本 单元的第三课时,将以一篇有关梦中旅行计划的有趣的 阅读文本为载体展开学习。 在本单元第一、二课时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有关著 名旅游景点和旅行活动的四会单词和句子,在此基础上 第三课时将通过创设情景、阅读文本、开展语言交流活 动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本课时教学重点为通过阅读旅行计划获取计划中的 关键信息,并能制定和书写自己的旅行计划。在阅读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循 序渐进的阅读训练,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引 导学生更好的理解短文,获取信息,为学生的综合语用做好铺垫。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这一年龄段对各种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对英语课有较浓厚的兴趣,因此,上课时能专心听讲,积极发言。同时,他们经过三年半 的英语学习,已有一定的英语知识储备,自主学习能力也在增强。所以在教学 设计时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突出培养学生自主学 习的能力。 本课是一节“阅读课”,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学习策略。在教学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既注重阅读教学的整体性与知识的连续性,又要关注学生已 有知识水平,通过设计符合学生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帮助学生理 解语篇并且扎实语法要点,通过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帮助每个学生高效地学习。考虑到在第一、二课时学生已掌握相关介绍城市和活动的词组,本课重点 是关注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教师将根据学生已有知识水平,提供更为广泛的 语言材料,进行适度的扩展阅读活动,为设计旅行计划做好知识储备,并全面 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教学目标 ◇语言知识与技能目标 1.在语境中读懂有关旅游计划的短文。 2.能通过阅读短文获取关键信息完成学习任务。 3.能自己制定旅行计划。 4.能结合新旧知识理解、运用一般现在时时态。 ◇过程与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