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的用法和练习教学提纲

as的用法和练习教学提纲
as的用法和练习教学提纲

as"随着

As on li ne tech no logy develops and ideas about academia cha nge, 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opinions about whether it should still be mandatory for stude nts to atte nd classes.

As travel becomes increasingly accessible, more and more people take long vacati ons every year.

But as I indicated in the above paragraph I still have meaningful conversations

with frie nds on a regular basis.

As I said above, stude nts are likely to com muni cate with their classmates in side

of the lecture hall.

as

Eve n if I wan ted to follow his example, doing so would be impossible where I live, as the streets are too crowded for casual walk ing.

The type of role-models we might emulate, though, depe nds on what programs

we choose to consume, as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messages are being broadcast all the time.

This is not a problem, though, as both of our children go directly to a local com mun ity cen ter whe n their classes are over.

Their participati on in these programs sets my mind at ease, as without access to the community center they would spend this time home alone or perhaps

walking the streets.

This situation compares favorably to a friend of mine who lives in a small town and is forced to hire an expe nsive babysitter to watch her childre n whe n they get home from school, as there are no meanin gful activities for them to en gage in whe n their classes fini sh.

It was a traumatic experience as it happened in the middle of the night and we lost most of our bel ongin gs.

as引导的倒装

名词+as / though+ 主语+动词

King as he was, he was un happy. 他虽是国王,但他并不幸福。

Child as he is, he kn ows to help other. 他虽是个孩子,但却知道帮助别人。

Teacher though he is, he can ' t know everything. 他虽然是老师,但也不可能什么

都懂。

他虽然有耐心,但也不愿等那么久。

Bovine as he is, but he is not willing to wait for so long time.

尽管林春晨带着眼镜,但是他很帅。Glasses as he wears, Lin is so han dsome.

尽管盛豪是个天才,他依然还是要努力学习。Gen ious as She ng is, but he also needs

to work hard.

形容词+as / though+ 主语+动词

Successful as he is, he is not proud. 他虽然成功,但不骄傲。

Improbable as it seems, it ' s true.虽然看起来不太可能,但却是真的。

Stupid as it sounds ,I was so in love with her that I believed her. 尽管听起来很愚蠢,我是如此爱她竟然相信了她的话。

尽管盛豪很帅,但是他不戴眼镜。Han dsome as Sheng is, he does n't wear glasses. Patient as he was ,he didn ' t like waiting that Iong. 他虽说有耐心,也不愿等这

么长。

Beautiful though the necklace was ,we thought it was over-priced. 那条项链虽然很漂亮,我们认为价钱太咼。

形体训练课程教学大纲

天津艺术职业学院 形体训练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形体训练 课程的分类:专业基础课 总学时:72学时(每周2学时,每个学期18周,共2个学期) 考试与考查方式:课程结束后进行随堂考试。平时20%,期末80%。基本教材: (形体训练) 参考书目:(形体训练) 二、课程目的和任务 学生通过身体动作训练和学习,让他们在感受姿态美、形体美的同时,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风貌,培养学生高雅的气质和风度。针对讲解员所必须具备的身姿仪态进行系统的训练,令学员达到行走站立统一规范、亲切自然的姿态标准,提高学员的专业素质,使学员真正的具备专业讲解员所必须的能力。 三、教学的内容、重点及基本要求 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对形体训练的兴趣,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真真正正的了解、热爱形体训练,认识到形体训练的重要性,达到应有的标准。强调正确的体态位置,矫正错误的体态。提高学生的形体美感和审美品位,培养学生高雅气质,陶冶美的情操。

课程以组合的形式进行全体训练、分组练习,个别动作重点练习的环节。新入学的学生应先了解些有关芭蕾形体和礼仪方面的知识。在教学中运用讲解、示范、模仿、练习、磨合、完成六个方面。动作内容先分解,单一练习,再组合。音乐节奏要慢、稳,以便学生能够很好的掌握动作要领,建立手臂、后背、髋部的稳定。通过对音乐的节奏感、韵律感,提高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把握能力。 课程内容进度安排如下: 第一节把上压腿(前腿、旁腿) 教学内容: 一、压前腿。 二、压旁腿。 教学重点:拉长腿部肌肉线条。 第二节把上双手站姿组合 教学内容: 一、双手扶把基本站姿。 二、一位站姿。 三、 Releve 半脚尖直立。 四、 Releve 胸腰、旁腰。 教学重点:强调直立的体态站姿,加强学生上半身肢体伸展的训练。

师范生基本功训练与检测实践方案(草案)

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师范生基本功训练与检测实践方案(草案) 目录 编者寄语 (2) 概述 (3) 第一部分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技能训练和检测标准 (5) 一、安排总表 (5) 二、检测标准 (6) 附件一:等级考试细则 (9) 附件二:等级考试时间规划表 (11) 第二部分各学科基本技能和能力训练及考核序列 (12) 一、各学科基本技能和能力训练及考核序列(一年级) (12) 二、各学科基本技能和能力训练及考核序列(二年级) (13) 三、各学科基本技能和能力训练及考核序列(三年级) (14) 附件三:语文教育专业技能 (15) 附件四:小学生新课标必背古诗文70 首目录 (18) 附件五:初中学生新课标必背古诗文70 首目录 (19) 附件六:数学教育专业技能 (21) 附件七:英语教育专业技能 (23) 第三部分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教学实践 (33) 一、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课堂教学能力检测 (33) 二、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课外教育实践活动安排表(参考) (35) 三、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见习实习方案 (36) 附件八: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准毕业生教学试讲检测工作方案 (38) 附件九:教学试讲成绩卡 (40)

编者寄语 为了使我院师范生能够有计划有目标地安排四年的大学生活,逐步培养师范生的专业素养和提高专业技能,进一步落实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工作,使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编者们经过反复讨论和修改,制定出了这本指导方案。本方案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技能训练和检测标 准;第二部分各学科基本技能和能力训练及考核序列;第三部分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教学实践。此方案,分别从不同的板块阐 提供了一个合理安排教师技能训练的计划表,希望能对学生有所帮助。本学习手册可供学生学习使用,同时也可供相关教师完成训练和检测工作使用。 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实训中心2013 年9 月1 日 概述 训练意义 具有初步的教学技能是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应当具备的能力之一。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系统性的教学技能训练,是教师职前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形体课教学计划

形体课教学计划 导读:一课程简介 形体训练是融体操、舞蹈、音乐为一体,通过徒手和垫上运动的以“美”为其特征的身体练习。通过合理的、科学的身体练习,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用肢体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 形体训练课程的设置,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学生能系统的学习和掌握形体训练的基础理论和训练方法,让身体充分享受自由、舒缓、伸曲的动作,塑造高贵纤美的形态,提高体育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目标及要求 掌握形体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及塑造形体美的一般规律,掌握形体训练的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和各类动作的基本核心动作,提高身体灵活性和可塑性,提高鉴别和评价形体美,动作美,气质风度美及表现美的基本能力。 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形体训练的基本理论知识,提高对不良姿态的`矫正能力和对音乐的感知与理解能力;将体验和领悟到的形体知识在实践操作的练习中再现,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循序人体运动规律和形体运动特点合理创编一些简单的形体组合,使其终身受益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 形体运动概述

2 形体练习手段与方法 3 形体舞蹈组合的创编 4 形体矫正的手段与方法 难点: 1 是否能准确把握每一个动作的正确姿态 2 形体练习与舞蹈艺术结合的训练 3 如何理解音乐 4 如何合理运用形体练习的方法与手段 四教学内容 第一章形体认知篇 第二章形体基础篇 第三章形体塑造篇 第四章科学健身篇 第五章体能训练篇 五考核内容 理论部分:教学大纲理论课内容 实践部分:技术教学,基本姿态组合,把上组合 身体素质:劈叉,行进间前后侧踢腿,小跳,中跳 学习态度:学习态度是否积极,认真,端正,技术技能进步表现程度 出勤情况:上课出勤次数

形体训练课程教学大纲

形体训练课程教学大纲 教学对象:本课程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三年制 适用专业: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 学时数:28 1.课程性质、培养目标和任务 本课程通过形体操、健美操、舞蹈等不同阶段训练,使学生形成正常优美的体态,身体柔软、协调、匀称,培养学生正确优美的形体动作和形体语言,使学生的气质形象得以提高,塑造学生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健康体魄和良好形象。 2.课程内容和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并了解舞蹈语言的内容和形体操、健美操、舞蹈的步法和手势,有理论基础和充分的实践训练,在课堂和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形象和体态。课程内容如下: 课题一舞蹈语言内容 本章重点:介绍并练习舞蹈中常用的几种身体的基本方位动作。 课题二手位的训练 本章重点:介绍并练习手及上肢与身体的几种姿态,是舞蹈训练的基础。 课题三柔韧性练习 本章重点:介绍并练习腿、腰、上肢的柔韧性动作,以腿部柔韧为主。 课题四协调性练习 本章重点:介绍并练习手、腿、身体的几种组合,使身体更加协调。 课题五灵巧性练习 本章重点:主要训练学生身体各部位的灵活配合性。 课题六整体组合 本章重点:以前面内容为基础,组合动作训练使学生更协调灵活。

课题七特殊体型训练方法 本章重点:“O”型腿、驼背、含胸等几种常见的特殊体态。 课题八韵律操 本章重点:学习优美的缓慢节奏的韵律操,使学生身体舒展,体态优美。 课题九健美操 本章重点:通过节奏欢快的健美操学习,让学生更有节奏感,身体更加灵活。 课题十舞蹈 本章重点:通过几种常见民族舞蹈的训练,使学生感受民族舞蹈之美,增强民族亲切感和自豪感,从而更加体态优美,气质高雅。 3.学时分配 序号主要内容 学时分配 作业题量备注理论教学课内实训 1 舞蹈语言内容 2 2 手位的训练 2 课后练习 3 柔韧性练习 2 课后练习 4 协调性练习 2 课后练习 5 灵巧性练习 2 6 整体组合 2 7 特殊体型训练方法 2 8 韵律操 4 课后练习 9 健美操 4 课后练习 10 舞蹈 4 课后练习 11 测验 2 12 合计28 4.课程与其他课的联系。《形体训练》是专业基础课,和后续的《使用美学》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它旨在培养学生正确优美的形体动作和形体语言,使学生的气质形象得以提高,塑造学生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健康体魄和良好形象。从而和其他专业基础课一起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 5.考核方式:考查(以测验或报告的方式进行)

中国古典舞教学大纲

一、蹲的练习 “蹲”是腿的屈伸和弯直的训练。通过蹲的练习使腿的关节韧带与肌肉富有柔韧的弹性,这是男、女舞蹈演员掌握技巧所必不可少的条件。不仅跳跃要有弹性,几乎所有的技巧都离不开蹲的动作。同时“蹲”还具有增强后背力量的作用。 教材内容: 双腿蹲: 1、小八字步半蹲、全蹲 2、大八字步半蹲、全蹲 3、踏步半蹲、全蹲 4、弓箭步蹲(正、旁) 5、移动穿掌扑步(男)单腿蹲: 1、端腿蹲 2、掖腿蹲 3、跨腿蹲 4、环动掖腿蹲(旁腿环动到后面成后抬腿后再掖蹲的动作) 教材的组织范围: 1、“蹲”是离把练习的第一个动作,要求练习时的动作徐缓、连贯。因此,宜采用慢速或中速音乐伴奏。 2、分别将双腿蹲或单腿蹲中的(2)至(4)项动作组合起来练习。 3、双腿蹲可与下列动作组合起来:大八字步的前、后、旁下腰及涮腰。在小八字步蹲和大八字步蹲之后立半脚尖。蹲后接90度以上前、旁、后腿的舞姿。 4、单腿蹲可与下列组合练习:单腿前、后下腰。踏步旁下腰;大踏步旁下腰。蹲后接90度以上的前、旁、后腿,斜探海,后腿侧身等的碾转。蹲后接各种单腿变身和90度以上的抬腿环动动作。 二、腰的练习 腰是身体运动和舞蹈动作的轴心,而腰的动作又是掌握繁难舞姿和技巧的动作基础,如:风火轮、卧鱼、斜探海、探海、紫金冠跳、双飞燕跳以及翻身......等都是以腰为主的动作。腰的训练目的是增强舞蹈演员腰部柔韧性和灵活性。此外,腰的动作也常是舞台表演上直接采用的舞蹈动作。 教材内容: 1、大八字步前、旁、后下腰 2、丁字步拧腰 3、大八字步涮腰(女,1-3次) 4、弓箭步涮腰(男,1-3次)

5、踏步旁腰 6、大踏步旁腰 7、单腿重心前、后下腰 8、单腿跪前、后下腰 9、卧鱼 10、八字步风火轮(女,1-3次) 11、弓箭步风火轮(男,1-3次) 教材的组织范围:1、腰的训练先可采用慢速或中速音乐伴奏,然后再用快速音乐,这样可以训练腰部具有灵巧的运动能力。 2、可将两项以上不同舞姿的腰的动作,组合起来练习。 3、常用的组合如:涮腰卧鱼,穿掌扑步风火轮 4、可以作为各种舞姿、大踢腿、旋转和跳跃等组合的衔接动作或结束动作。 三、大踢腿 中国古典舞蹈中的一切舞姿和技巧都需要有腿部的深厚功底。“大踢腿”是训练“腿功”的重要教材。通过大踢腿练习,可使舞蹈演员腿部肌肉柔韧、有力而富有弹性,并可增强腿、腰、背等的控制能力。这部分练习动作也是舞台表演可以直接使用的舞蹈动作。 教材内容: 1、踢前腿(勾脚、绷脚) 2、踢旁腿(勾脚、绷脚和向左、右转身四分之一的踢旁腿) 3、踢后腿 4、踢十字腿(勾脚、绷脚) 5、踢蹁腿(勾脚、绷脚和带转身的蹁腿) 6、踢盖腿(不转身与带转身的盖腿) 7、踢紫金冠 8、踢冲天炮(男) 教材的组织范围: 1、大踢腿是腿部超过90度较大幅度的动作。由于运动量较大,每条腿在每一姿态上不宜连续超过8次。用不同舞姿连接起来的大踢腿动作或左、右两腿交替做时,不宜超过24次,先采用中速音乐,之后可以采用快速音乐伴奏。 2、首先,结合每一种手的姿态单一的反复踢腿(可以原地做也可以行

形体训练教学计划

《形体训练》教学计划 一、课程简介 形体训练是融体操、舞蹈、音乐为一体,通过徒手和垫上运动的以“美”为其特征的身体练习。通过合理的、科学的身体练习,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用肢体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形体训练课程的设置,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学生能系统的学习和掌握形体训练的基础理论和训练方法,让身体充分享受自由、舒缓、伸曲的动作,塑造高贵纤美的形态,提高体育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目标及要求 掌握形体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及塑造形体美的一般规律,掌握形体训练的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和各类动作的基本核心动作,提高身体灵活性和可塑性,提高鉴别和评价形体美,动作美,气质风度美及表现美的基本能力。 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形体训练的基本理论知识,提高对不良姿态的矫正能力和对音乐的感知与理解能力;将体验和领悟到的形体知识在实践操作的练习中再现,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循序人体运动规律和形体运动特点合理创编一些简单的形体组合,使其终身受益。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 形体运动概述 2 形体练习手段与方法 3 形体舞蹈组合的创编 4 形体矫正的手段与方法 难点: 1 是否能准确把握每一个动作的正确姿态

2 形体练习与舞蹈艺术结合的训练 3 如何理解音乐 4 如何合理运用形体练习的方法与手段 四教学设想及措施 课的内容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课次的安排,动作数量运动量的大小等,应符合大多数练习者的水平,选择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内容和方法,使她们能接受,经过一定的努力能够达到每次课的基本要求,学用一致,因人而异。一般要着重从改变和纠正生活中不符合规范要求的身体姿势和习惯动作以及减肥入手,针对自己的身体不足部分,有选择的进行身体各部位的肌肉练习,使体形趋于健、力、美。 动作从易开始,灵活掌握练到实处,以单一练习为主,对身体各个局部予以循序渐进的强化训练,使动作准确,以此作为整体练习的坚实基础,与其同时结合柔韧、灵敏、力量等素质练习,以提高身体机能和基本运动能力,不断扩大练习的深度和广度,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逐步深入,从实际出发,深入浅出,抓住教材关键,脚踏实地,百练不厌,每个动作都有严格的规范,不可操之过急,防止拔苗助长,反对粗制滥造,使训练具有系统性、渐进性,达到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效果。 1、为能使学生上好形体课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注意安全。 2、从实际出发,抓好教材关键,帮助学生减缓压力,使训练具有系统性、渐进性,达到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效果。 3、培养学生对形体训练的爱好,形成持久的训练习惯。 4、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学会舞蹈形体的基础动作以及简单套路和科学训练的方法。 5、增强学生科学锻炼身体的知识意识,提高身体机能、改善不良姿态,重视增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的健康水平。 6、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和审美意识,真正学会与人和睦相处。 7、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反思,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探索与积累。

形体训练教学大纲

形体训练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形体训练 二、教材:旅游服务礼仪与形体训练(旅游教育出版社,主编:张 舒哲何霞) 三、课程简介: 形体训练是融体操、舞蹈、音乐于一体,通过徒手和垫上运动的以“美”为其特征的身体练习。通过合理的、科学的身体练习,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用肢体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形体训练课程的设置,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学生能系统的学习和掌握形体训练的基础理论和训练方法,让身体充分享受自由、舒缓、伸屈的动作,修塑高贵、纤美的身体形态,提高体育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形体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芭蕾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巧; 2、通过形体对各部分肌肉的静力练习 , 使学生掌握身体不同部位的正确姿势; 3、通过接触不同形式的音乐,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4、在正确完成动作的基础上,初步培养学生的表现力。 (二)能力目标: 1、使学生改变自身的形态习惯,通过规范、科学、严格的训练,训练出良好的体态;

2、使学生掌握肌肉的松紧和松弛能力,在训练的整个过程中教会学生听音乐,养成跟着音乐来做动作的良好习惯; 3、使学生在做动作的时注意美感、舒展、感觉,韵律,乐感等方面的协调。 (三)德育目标: 提高学生参与意识,培养锻炼学生刻苦、勤奋、团结互助的品质。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形体运动概述 2、形体练习手段与方法 3、形体舞蹈组合的创编 4、形体矫正的手段与方法 难点: 1、是否能准确把握每一个动作的正确姿态 2、形体练习与舞蹈艺术结合的训练 3、如何理解音乐 4、如何合理运用形体练习的方法与手段 六、教学内容 (一)理论知识 1.什么是形体训练。 2.形体训练在美育中的意义。 3.形体训练的特点与作用

到14岁青少年篮球训练教学大纲

13——14岁篮球基本功训练教学大纲 基本功训练内容及要求 基本功应变练习训练内容 1)、球性——球感基本功应变练习 无球跑动接球后,假动作,持球突破,后转身投篮:单身抛球——原地起跳——单手抢球——双脚急停——双手持球做投篮假动作——同侧步突破——推放球起动——右手运球后转身练习;(右手) 单身抛球——原地起跳——单手抢球——双脚急停——双手持球做传球假动作——交叉步突破——推放球起动——右手运球后转身练习;(左手) 双手抛球左侧 2)、球感、球速基本功应变练习 原地:体侧高、低运球(节奏、幅度)变化——体前变向——体前变向虚晃;体前变向|胯下变向——背后变向; 进行间:运球急停急起——体前变向——胯下变向运球;运球急停急起——体前变向——胯下变向——后转身变向运球(节奏、幅度、动作频率变化)。 3)、支配球、控制球时身体重心与应变练习 原地高抛球——单手抢球——原地随意运球——原地躺下坐地运球——随时运球起立练习:原地随意运球|看手势坐地运球|躺下单手支撑单手运球——看手势随时起立练习; 坐地双腿伸直单手体侧运球——向前绕腿运球换手——向后绕身体背后换手运球——看手势随时起立: 4)、双手控两球的组合 原地双手交替高低运球——提前变向——前后推拉: 行进间双手交替高低运球——看手势变行进间双手体前交替变向运球; 行进间双手体前交替变向运球——看手指变右手胯下变向,左手体前变向运球; 行进间双手交替高低运球——看手势体侧双手交替前推后拉运球——看手势变右手做背后变向,左手做体前变向运球 2基本功训练要求 1)、手、脚、腰跨、视野要有机组合,控制球支配球能力,做到球性、球感、球速控制自如,随心所欲。 2)、提高应变能力,设计好模拟场景,有针对性性的提高学生的观察、判断、反应、控制球和控制身体重心的基本技能。 3)、变化和应变能力的提高,不断提高练习质量。 4)、兴趣和游戏安排 二技术训练内容及要求 1技术训练内容 1、进攻技术应用训练的内容 1)、起动摆脱接球技术 阵地防守反击起动——朝中路侧身跑接应接球(或边线中场附近接应接球); 阵地进攻中外线45°朝里移动——急停变向——朝外起动摆脱接球(或朝外移动——急停变向——朝里起动摆脱接球);阵地进攻中外线45°朝下移动——急停变向——朝上起动摆脱接球(或朝上移动——急停变向——朝下起动摆脱接球); 外线队员起动摆脱溜底线绕出接球;

形体训练教学计划

《形体训练》教学大纲 开课系:服装艺术设计系 适用专业:服装设计(服装设计与工艺) 学时:40学时 学分:2学分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形体训练》是服装设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理解形体与美学的关系,掌握形体训练的技巧与方法,提高身体的协调性。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形体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芭蕾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巧; 2、通过形体对各部分肌肉的静力练习, 使学生掌握身体不同部位的正确姿势; 3、通过接触不同形式的音乐,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4、在正确完成动作的基础上,初步培养学生的表现力。 (二)能力目标: 1、使学生改变自身的形态习惯,通过规范、科学、严格的训练,训练出良好的体态; 2、使学生掌握肌肉的松紧和松弛能力,在训练的整个过程中教会学生听音乐,养成跟 着音乐来做动作的良好习惯; 3、使学生在做动作的时注意美感、舒展、感觉,韵律,乐感等方面的协调。 (三)素质目标: 1、提高学生参与意识,培养锻炼学生刻苦、勤奋、团结互助的品质。 三、教学内容、教学要求 第一单元:基训部分 (一)理论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 (1)舞台方位 (2)头肩的方向 (3)手位 (4)脚位 2、教学要求 (1)了解芭蕾基本训练的特点; (2)培养学生基本训练的规范性和对开、绷、直、立的意识。 第二单元:把杆练习 (一)理论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 (1)擦地 (2)提踵 (3)原地滚动步 (4)弧线移重心 2、教学要求 (1)了解杆上动作的基本韵律; (2)了解杆上动作的方法和技巧。 (二)实训教学内容 1、目的和任务 通过实训,掌握杆上的基本动作,并能配合音乐流畅的完成动作组合。 2、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 培养学生身体协调能力,提高自身的气质。 3、技能训练内容及步骤 (1)通过四个方向的擦地练习,掌握擦地的韵律练习; (2)通过提踵的练习,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和控制能力; (3)通过原地滚动步练习,增加脚步的力量; (4)通过弧线移重心练习,提高身体的控制力。 (三)实训指导书和主要参考资料 1、指导书 (1)[吴卫刚.时装模特儿培训教程[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 2、主要参考资料 (1)[熊家泰.中国古典舞基本训练教材与教法[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 (2)[沈元敏.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学法[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 第三单元:地面练习 (一)理论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 (1)头颈部练习 (2)肩部练习 (3)胸部练习 (4)腰部练习 (5)腹背部练习 (6)胯部练习 (7)腿部练习 (8)脚踝练习 (9)手臂波浪操 2、教学要求

形体与礼仪1课程教学大纲

《形体与礼仪1》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与任课教师基本信息 二、课程简介 《形体礼仪》是小学教育本科班的必修课程,其主要内容是通过基础练习,对身体各关节、韧带、肌群施加合理的负荷,训练学生力量、柔韧、速度、灵敏、耐久等能力及情感认知和节奏感,挖掘身体潜能,激发学生对审美的自觉体认,塑造优美姿态;调整肢体的接受能力、表达能力和控制能力,能够自如地传情达意,规范礼仪动作,培养优雅的气质和风度;拓展学生思维向度,开发学生情感认知,体验形体张力,构建生动活泼的艺术精神和审美观。 三、课程目标 小学教育师资班是为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培养的高素质小学师资人才,重视与就业接轨的人才培养趋势。本课程立足于这个基本点,结合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及基本特点,制定如下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形体的基本技能技巧,理解规范的动作与要领,了解表达和传授形体礼仪知识与技能,深刻理解和准确表现作品的能力,改善形体,优美仪态,结合其他形式和途径给予延伸和补充,最大限度的普及相关形体礼仪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实践应用能力、出众表现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的人才,具备一定的艺术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准确展示正确的形体姿态和审美构成,充分发挥形体礼仪训练的快乐教学,其本色表现为重过程的主动参与,重情绪的积极体验,重个性的独立解放,重人际关系的宽松和谐,使学生在轻松明快环境下愉悦心境,并通过学习、观摩、表演、小组比赛等不同形式来增进技能,增强动作思维训练,从而不知不觉地获得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的心理和仪态稳定性,提高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在形体礼仪的智能活动过程中,增强为人师表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目标:通过形体训练体验美感,培养学生动作记忆力及深刻敏锐的感悟力,提高体能素质和文化修养;了解身体的奥妙,激发自身的自豪感,塑造健全的人格;通过校园舞蹈的学习,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和行为规范,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和协作友爱的团队精神,坚定开拓创新和努力进取的敬业态度,树立为献身小学教育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的人生理想。

《面点基本功训练》教学大纲

《面点基本功训练》教学大纲 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中西面点方向)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中西面点方向)的一门必修的专业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该课程主要训练学生制作面点的基本技能。使学生学会使用面点制作的最常见工具,掌握面点制作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使学生了解面团的概念及形成原理。为日后学习《中式面点工艺及实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安排在第一学期完成,共112学时,学分:7学分。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面团的概念及形成原理 2、了解面点制作的工艺流程。 3、了解常用设备及工具。 (二)能力(技能)目标 1、掌握水调面团调制工艺技能。 2、掌握面点成形(型)基本技能。 3、掌握面点最常用成形(型)工具的运用。 (三)素质目标

1、教学中培养学生爱祖国爱社会爱人民的高尚品德。 2、将职业道德惯穿于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爱岗敬业,有高度责任感使命感。 3、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来教育学生诚实守信乃为人之本。 4、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意识,并建立良好的沟通能力。 4、培养学生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其懂得坚强是成功的基石。 三、教学内容摘要 第一部分面团调制、揉面、摘剂训练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面团性质、学习面团的调制技法;掌握面团形成的原理。 2、能力(技能)目标:熟练掌握面团的调制、揉制方法和揪剂方法。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 1、理论:面团的概念、面团形成的原理、面团调制的基本操作技艺。 2、实践:面团调制、搓条、下剂技法。 第二部分揪剂、擀皮训练 (一)教学目标

形体训练教学工作总结

形体训练教学工作总结 第1篇:《形体训练》教学计划《形体训练》教学计划 一、课程简介 形体训练是融体操、舞蹈、音乐为一体,通过徒手和垫上运动的以“美”为其特征的身体练习。通过合理的、科学的身体练习,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用肢体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形体训练课程的设置,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学生能系统的学习和掌握形体训练的基础理论和训练方法,让身体充分享受自由、舒缓、伸曲的动作,塑造高贵纤美的形态,提高体育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目标及要求 掌握形体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及塑造形体美的一般规律,掌握形体训练的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和各类动作的基本核心动作,提高身体灵活性和可塑性,提高鉴别和评价形体美,动作美,气质风度美及表现美的基本能力。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形体训练的基本理论知识,提高对不良姿态的矫正能力和对音乐的感知与理解能力;将体验和领悟到的形体知识在实践操作的练习中再现,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循序人体运动规律和形体运动特点合理创编一些简单的形体组合,使其终身受益。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 1 形体运动概述 2 形体练习手段与方法 3 形体舞蹈组合的创编 4 形体矫正的手段与方法难点: 1 是否能准确把握每一个动作的正确姿态 2 形体练习与舞蹈艺术结合的训练 3 如何理解音乐

4 如何合理运用形体练习的方法与手段四教学设想及措施 课的内容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课次的安排,动作数量运动量的大小等,应符合大多数练习者的水平,选择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内容和方法,使她们能接受,经过一定的努力能够达到每次课的基本要求,学用一致,因人而异。一般要着重从改变和纠正生活中不符合规范要求的身体姿势和习惯动作以及减肥入手,针对自己的身体不足部分,有选择的进行身体各部位的肌肉练习,使体形趋于健、力、美。 动作从易开始,灵活掌握练到实处,以单一练习为主,对身体各个局部予以循序渐进的强化训练,使动作准确,以此作为整体练习的坚实基础,与其同时结合柔韧、灵敏、力量等素质练习,以提高身体机能和基本运动能力,不断扩大练习的深度和广度,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逐步深入,从实际出发,深入浅出,抓住教材关键,脚踏实地,百练不厌,每个动作都有严格的规范,不可操之过急,防止拔苗助长,反对粗制滥造,使训练具有系统性、渐进性,达到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效果。 1、为能使学生上好形体课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注意安全。 2、从实际出发,抓好教材关键,帮助学生减缓压力,使训练具有系统性、渐进性,达到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效果。 3、培养学生对形体训练的爱好,形成持久的训练习惯。 4、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学会舞蹈形体的基础动作以及简单套路和科学训练的方法。

舞蹈课程教学大纲

舞蹈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任务和教学基本要求 1、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 舞蹈是广播电视中专幼儿师范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幼教专业舞蹈技能,掌握训练方法,提高舞蹈素养,毕业后能胜任幼儿园的舞蹈教学工作,成为合格的幼儿园教师。 2、教学任务: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具有适应舞蹈需要的正确身姿、完整、流畅、正确、优美地表演各种风格的舞蹈,掌握舞蹈的基本理论,具有创编幼儿舞蹈、组织幼儿舞蹈教学的能力。 3、教学基本要求 舞蹈技能是一门规范性、理论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中,应按照幼师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突出“三基”内容的教学,使学生对教学内容全面掌握。融会贯通,达到培养目标所规定的要求。 二、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关系 本课程应以舞蹈基本理论、舞蹈技能训练为基础,与幼儿园音乐教学法相配合。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建议: 1、教学方法: 本课程不是纯理论性课程。其核心是解决实践的问题。在教学中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幼儿园工作的要求,加强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舞蹈素养。同时,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突出实践环节,组织安排学生到幼儿园参观,提高感性认识。 2、教学形式: 为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教学形式以教师讲授、示范作为基础,同时,针对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进行小组教学和个别指导与之配合。 3、实践性环节教学要求: 本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教学中要结合课程内容,安排学生到幼儿园参观,熟悉律动、幼儿舞蹈的教学过程,有条件的要参与具体教学活动。部分边远地区如不具备条件,应组织学生认真观看教学录像带中的案例部分。结合案例,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四、特殊说明 1、课程的教学要求层次: 教学要求中,基本概念和内容按“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要求,有关具体的舞蹈技能技巧,按“掌握、会、了解”三个层次要求。 2、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①本课程教学内容理论性、规范性、实践性较强,为保证教学质量,实现培养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启发式教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多举实例,善于借助录像课,引导学生互看互学,启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②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幼儿园舞蹈教学也在改革中不断发展,教师在组织本课程教学时,要经常关心这些变化,注意适时地吸收有关的教育新信息,以丰富教学内容,更好地教好教活本课程的内容。 ③我国幅员广大,各个地方有许多不同的特点和要求,教学中,既要从学生的知识水平实际出发,又要从本地实际出发,突出舞蹈的民族特点和地域特点,增强学生毕业后工作的适应能力。 第二部分大纲本文 第一教学单元 Ⅰ、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 通过本单元学习,要求初步掌握舞蹈的基本知识,具有正确的身体姿态,掌握幼儿舞蹈的基本舞步。动作有一定的力度和节奏感,舞蹈动作协调。 Ⅱ、教学内容: 一、理论课 1、掌握舞蹈的概念、种类,了解中国舞蹈发展简史。 2、理解幼儿舞与幼儿教育的关系。 3、了解舞台平面、空间、方位,懂得常用舞蹈术语,学会做舞蹈记录。 二、舞蹈的基本训练 1、学习中国古典舞基本手位、脚位。古典芭蕾舞的基本手形、脚位、手位、脚形。 2、进行不同节奏的脚位站立、脚腕训练、胯关节训练,腰的训练、胯的训练,压腿和跑腿训练,走跑跳训练,幼儿基本舞步训练,身段组合训练。 三、民族民间舞、幼儿舞训练 1、理解藏族舞的风格和动作特点,学习弦子基本步、平步、靠步、撩步、拖步、退踏步、滴嗒步,以及常用手臂动作:撩袖、摆袖、晃袖、献哈达、敬礼。学会弦子组合1—2个,踢踏组合1—2个。 2、理解幼儿舞的特点,学习基本步法、手位,进行组合训练3—4个。 Ⅲ、教学建议:本单元教学重点是舞的基本功训练。对学生进行把杆训练的同时,应介绍地面练习的方法,帮助学生尽快

舞蹈教学计划

【必备】舞蹈教学计划三篇 一、教材简析: 在整个教材的设置上,充分考虑到校学生的生理特性并结合他们的心理特点,把知识性、训练性、娱乐性及表演的适用性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训练上强调了学生训练舞蹈的科学性、系统性及多样性,使之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了协调发展。本学期主要是针对一年级学生所能掌握的舞蹈基本能力和基本动作。主要练习校园集体舞的训练,力求充分挖掘学生的天性,使学生的舞蹈动作能够达到高一层次的协调流畅。从而启发学生用肢体去表达情绪、抒发感情。增进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学生特点与基本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动作发展也不十分协调。所以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同时让学生能在众人面前大胆的表演,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习正确的站立、压脚背跪坐、盘腿坐、伸腿坐等基本姿势。认识自己身体的各个部分,训练学生动作的协调性,节奏感及乐感。 二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年的舞蹈学习基础,所以这学期的舞蹈学习会增加难度,校园集体舞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一种群体舞蹈,它是通过一些基本的舞蹈动作、跑跳组合以及通过队形的变化,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的一种韵律活动。 三、学期教学目标: 1、认识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学习正确的坐立基本姿势。 2、培养学生喜欢跳舞和做音乐游戏。 3、能按音乐节拍做动作,培养节奏感。 4、学会几种简单的基本舞步,及多个小律动、组合、能在众人面前自由地、愉快地表演。 5、培养学生模仿动作能够独立跳舞。 6、掌握队形的变化,体会学舞蹈的乐趣。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掌握《校园集体舞》的风格特点; 2.通过集体舞的学习,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技术; 3.舞蹈步伐和音乐韵律感的掌握; 4.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集体舞学习实践过程培养身体的协调性及团队精神,还要结合教学教法作业,进行专题研究、讨论。 教学难点:1.校园集体舞的舞蹈动作要注重手、脚、头的协调; 2.要注意舞伴的舞步流动、身体配合。 五、教学措施: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舞蹈这门课程有了很大兴趣,

大学形体课教学计划3篇

大学形体课教学计划3篇 (505字) 本学期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塑造健美形体,增进身心健康,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标;以“和谐”为主线,以形体课课堂教学为主,课下学习生活好习惯的养成、监督为辅;以师生互动为扩展的平台,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达到师生的共同成长和发展。 主要目标: 1、养成教育,对于学生的坐、立、行走的姿势的错误纠正,养成好的习惯。 2、提高身体素质,增强体质,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和身体的协调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感悟能力和身体语言能力,克服特别学生胆小、害羞的毛病,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让其拥有自信、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4、加强学生的团队意识,互帮互助,只有互相配合好,事情才能事半功倍。

主要实施手段和方法:通过课堂的学习,文艺活动的参加锻炼、日常生活的坚持和监督 教学内容:大一至大二年级软度练习:压腿、压肩、压垮 芭蕾基训:芭蕾的体态站姿、一位擦地 舞蹈组合:以模仿日常生活和小动物的小舞蹈为主,以音乐游戏为辅。 大三至大四年级软度练习:压腿、压肩、压垮 芭蕾基训:芭蕾小踢腿、蹲 舞蹈组合:古典身韵圆场步、民族特色小舞蹈,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地大物博,各个民族都有其特色的美。 篇二:形体课程教学计划(380字) 本学期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塑造健美形体,增进身心健康,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标;以“和谐”为

主线,以形体课课堂教学为主,课下学习生活好习惯的养成、监督为辅;以师生互动为扩展的平台,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达到师生的共同成长和发展。 主要目标:1、养成教育,对于学生的坐、立、行走的姿势的错误纠正,养成好的习惯。 2、提高身体素质,增强体质,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和身体的协调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感悟能力和身体语言能力,克服特别学生胆小、害羞的毛病,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让其拥有自信、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4、加强学生的团队意识,互帮互助,只有互相配合好,事情才能事半功倍。 主要实施手段和方法:通过课堂的学习,文艺活动的参加锻炼、日常生活的坚持和监督 教学内容:第一章:形体任知篇

形体训练(二)教学大纲

《形体训练二》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教学目的: 《形体训练》是高等职业学校服务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形体素质也是此类专业学生必备的基本身体素质。高铁乘务员的优质服务和职业形象有利于树立企业形象以及促进公司的经济效益。本课程为学生打造了科学的形体塑造训练方法,培养学生塑造列车乘务员形体美的职业要求,使学生能够意识到优雅的形态姿态是成功面试上动车组乘务员以及高铁运营服务工作者的基本要求以及对未来从事服务行业的重要性;了解和掌握塑造优雅形体姿态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达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学 目的。 教学目标: 1.专业能力目标 (1)充分认识到优雅的形体姿态在工作中的重要性。 (2)掌握塑造优雅形态姿态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 (3)掌握并能完成矫正不正常体态的训练组合。 (4)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达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本目的。 2.方法能力目标 (1)能自主学习基本的舞蹈组合; (2)能通过各种媒体资源查找所需信息; (3)能正确认识自己的缺点,制定相应训练计划并独立完成; (4)能不断积累经验方法,完善自己; 3.社会能力目标 (1)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灵活处理问题; (2)具有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 (3)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不怯场; (4)具有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以及表现能力; (5)负有责任感;

(6)对工作积极上进、勇往直前、不忘初心。 教学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形体训练对未来职业形象塑造重必要性、形体姿态基础训练(头肩、颈背、臂腿、足踝的组合训练)、地面组合练习(压腿、踢腿组合;勾绷脚组合)、芭蕾基础训练、傣族舞、交谊舞。 (二)教学方式和基本要求 教学方式: 理论与实践结合、集体教学、启蒙示范教学等。 教学基本要求: 《形体训练》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人体的匀称度、和谐度为主要目的,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培养正确的动作姿态、素质良好的职业形象、养成优美的体态习惯。形体训练是促进优雅气质形成的一项健身、健美、健心的综合运动。主要通过优美舒展的舞蹈基础练习(以芭蕾基训为主),结合交谊舞、古典舞、身韵、健美操等进行综合训练。使从事高铁服务行业的学生不断塑造自己的气质形象,为将来顺利通过面试打下基础。 《形体训练》以服务类职业标准为依据,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技能标准为核心,在总结多年教学训练实践活动基础上,遵循形体训练课程建设的客观规律,对服务类专业学生形体训练的专业知识、训练内容以及形体动作的标准及要求等方面都提出了具体要求。注重对学生操控肢体动作的能力训练。结合教材以及教学任务,分别从形体姿态基础训练(头肩、颈背、臂腿、足踝的组合训练)、地面组合练习、芭蕾基础训练、地面组合练习(压腿、踢腿组合;勾绷脚组合)、芭蕾基础训练、傣族舞、交谊舞几个模块来培养学生以高素质人才方向发展。(三)教学主要内容 本课程设计了10个单元:形体训练认知、地面素质训练、把杆形体训练、跳跃训练、舞姿与素质训练、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形体健美训练、当代流行舞、交谊舞、形体训练之舞蹈编创技巧。每一个单元里又划分了不同模块。每一模块是一个独立的学习任务,以最高职业形象塑造标准进行训练。 (四)成绩评定 1.评定标准

武术选项课教学大纲

武术选项课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目标 (一)课程性质 武术选项课是根据贵州师范学院体育课教学计划,为二年级喜欢武术运动的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武术运动已由单纯的技击项目,发展成为一项体育健身运动,形成了有固定动作规格、独特程式技巧和完美动作体系的一门“攻防艺术”项目。 (二)教学目标 1.认真抓好基本技术教学,明确练习基本功的重要性。 2.在学习基本技法的前提下,加强身体素质练习,培养武术兴趣及运动能力,全面发展人体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等身体素质。增强体质、促进健康,改善生理健康状况。 3.充分发挥武术的多价值功能,教学要突出武术运动特点,既要考虑武术的健身性,又能体现武术攻防实用性。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技术综合运用的能力。 4.重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和体育竞赛的观赏水平。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武术选项课系统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并掌握武术项目的健身方法,学会一定的鉴赏及评判能力,从而起到增进健康,娱乐身心的目的难点:改变以往注重套路、淡化方法,使学生全面认识武术文化多功能教育价值。 四.教学内容 (一)理论部分 1.技术动作的要领* 2.场地、器材、服装的简单知识*

3.武术礼仪及武德修养 4.武术发展简史、武术的特点和作用* 5.武术的内容和分类,各项目的演练风格及特点* 6.武术养生的原理、方法和要求 7.武术竞赛规则裁判法* 8.散打项目介绍 注:标*的内容为必讲内容。 (二)实践部分 1.基本功 (1)肩部练习:压肩、单臂绕环、双臂绕环、仆步抡拍 (2)腿部练习:正压、侧压、反压、劈纵叉、劈横叉 (3)腰部练习:翻腰、甩腰 (4)踢腿:正踢、斜踢、外摆、里合、侧踢、弹踢 2.基本动作 (1)手型:拳、掌、勾 (2)步型:弓步、马步、虚步、仆步、歇步、坐盘 (3)手法:冲拳、推掌、搂手、架掌 (4)平衡动作:提膝平衡、燕式平衡、扣腿平衡 (5)跳越动作:腾空飞脚、大跃步前穿、旋风脚 (6)小组合练习:手型、手法组合;步型、步法组合;五步拳 (7)各种器械练习方法 (8)散打技术练习方法 3.套路练习 (1)初级长拳第三路 (2)二十四式太级拳 (3)初级棍术 (4)选教套路 (三)身体素质训练部分 1.专项素质训练:柔韧、协调、耐力、灵敏、速度、力量等 2.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项目训练 五.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 (一)说明 1.每学期考试总成绩由三部分构成:专项考试(70%),理论考试(20%),出勤表现(10%)。 2.专项考试:专项技术考试(70%),专项素质考试(30%)。 (二)考试内容 1.理论考试:由体育学院统一安排学生进行理论答卷或理论作业。 2.专项考试 (1)专项技术:初级长拳;二十四式太极拳;棍术;选教套路。 (2)专项素质:仆步抡拍;1000米(男)、800米(女);正压腿;纵劈叉。

民航形体训练(二)教学大纲

《民航形体训练二》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教学目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审美标准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追求形体美成为广大健身爱好者的直接诉求。安全、快捷、舒适是民航运输的最大特点,空中乘务工作是实现这一特点的一个重要部分,同时也是民航运输中直接面对乘客的窗口,它直接代表着中国民航和航空公司的形象。空乘人员的优质服务和职业形象有利于树立企业形象以及促进公司的经济效益。本课程为学生打造了科学的形体塑造训练方法,培养学生塑造空乘人员形体美的职业要求,使学生能够意识到优雅的形态姿态是成功面试上航空公司的基本要求以及对未来从事高端服务行业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1.专业能力目标 (1)充分认识到优雅的形体姿态在工作中的重要性。 (2)掌握塑造优雅形态姿态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 (3)掌握并能完成矫正不正常体态的训练组合。 (4)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达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本目的。 2.方法能力目标 (1)能自主学习基本的舞蹈组合; (2)能通过各种媒体资源查找所需信息; (3)能正确认识自己的缺点,制定相应训练计划并独立完成; (4)能不断积累经验方法,完善自己; 3.社会能力目标 (1)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灵活处理问题; (2)具有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 (3)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不怯场; (4)具有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以及表现能力; (5)负有责任感; (6)对工作积极上进、勇往直前、不忘初心。

教学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空乘形体训练的必要性、形体姿态基础训练(头肩、颈背、臂腿、足踝的组合训练)、地面组合练习、芭蕾基础训练、形体塑造(瑜伽)、常见的形体缺陷与矫正训练、正确认识健康与肥胖(正确审视自己)。 (二)教学方式和基本要求 教学方式: 理论与实践结合、集体教学、启蒙示范教学等。 教学基本要求: 《民航形体训练》是以人体运动生理学和人体运动解剖学以及人体运动美学为理论基础,以人体的基本形态练习、基本动作练习和身韵气质练习,以及空乘专业学生求职面试对形体训练动作规范和气质的基本要求为主要内容,要求学生站、坐、行、蹲、跑、跳、转身以及举手投足,客舱安全演示动作、客舱服务过程中的各种形体动作的规范、美观。 《民航形体训练》以民航乘务员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技能标准为核心,在总结多年教学训练实践活动基础上,遵循形体训练课程建设的客观规律,对空乘专业学生形体训练的专业知识、训练内容以及形体动作的标准及要求等方面都提出了具体要求。注重对学生操控肢体动作的能力训练。结合教材以及教学任务,分别从形体姿态基础训练(头肩、颈背、臂腿、足踝的组合训练)、地面组合练习、芭蕾基础训练、形体塑造(瑜伽)、常见的形体缺陷与矫正训练、正确认识健康与肥胖(正确审视自己)几个模块来培养学生以高素质人才发展。 (三)教学主要内容 本课程设计了8个章节:形体训练概述、空乘人员形体美的职业要求、形体美的评价标准、形体基础训练、形体舞蹈训练训练、形体塑造训练、常见的形体缺陷与矫正方法、健康与肥胖。共划分了35小节。每一小节是一个独立的学习任务,结合空乘人员的职业形象塑造标准进行训练。 (四)成绩评定(是否考级、考证) 1.评定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