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羧酸
有机化学全套PPT课件第十三章 羧酸衍生物

O
慢
RO C R '+O - H
O -
快
R -C -O R '
OH
O RO C H+O - R'
四面体中间体
是负离子
R O H +R O C O - N a +
O R C O N a
开复课件网 verykj
碱性水解的讨论
1. 碱性水解速率与 [-OH]成正比。
2. 羰基活性越大,-C空阻越小,酯基空阻越小, 反应速率越快。
O 700-800oC
CH3CCH3
O 700-740oC
CH3COH AlPO4
CH2=C=O CH3COO-H
乙烯酮
HO O
互变异构
CH2=COCCH3
OO CH3COCCH3
开复课件网 verykj
五 羧酸的制备
1. 氧化法(参见羧酸一章) 2. 金属有机化合物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参见羧酸一章) 3. 羧酸衍生物的水解反应
应
机
OH CH3C+ O18
C(CH3)3
SN1
理
CH3CO18OH + (CH3)3C+ H2O
(CH3)3COH + H+
+
(CH3)C3COH2
关键 中间 体
普通命名法:
-甲基戊腈 IUPAC 命名法:
3-甲基戊腈
-氰基丁酸 2-氰基丁酸
开复课件网 verykj
己二腈 己二腈
二 羧酸衍生物的物性
低级的酰氯和酸酐是有刺鼻气味的液体,高级的为固体; 低级的酯具有芳香的气味,可作为香料;十四碳酸以下 的甲酯和乙酯均为液体; 酰胺除甲酰胺外,由于分子内形成氢键,均是固体; 而当酰胺的氮上有取代基时为液体; 羧酸衍生物可溶于有机溶剂; 酰氯和酸酐不溶于水,低级的遇水分解; 酯在水中溶解度很小; 低级酰胺可溶于水。
有机化学第十三章羧酸衍生物总结

反应活性较差
叔醇
吡啶
O C OC(CH3)3
不仅起催化作用 还可吸收产生的HCl
2) 酯交换:由低级醇酯制高级醇酯
= H+
CH2 CHCOOCH3 + CH3(CH2)2CH2OH
b.p: 80.5℃ 低沸点酯
= CH2 CHCOO(CH2)3CH3 + CH3OH
b.p: 145℃
b.p: 64.7℃
R C =O > X
=
R C =O
O RC
O
> R C =O > R C =O
OR′
NH2
第二步——取决于离去基团的离去能力。
基团的离去能力:
! 试解释之
X > RCOO > RO > NH2
碱性越小离去能力越强。
碱性强弱:
X < RCOO < RO < NH2
结论:
羧酸衍生物的反应活性顺序为
R C =O > X
== =
== =
O C O C4H9_ n
C OH
O
邻苯二甲酸单正丁酯
O CH3 C O CH2 CH3 C O CH2
O
乙二醇二乙酸酯
CH2OCOR CHOCOR'
甘油三酯:脂肪和油
CH2OCOR''
O
H3C
CH3
H3C
HO H3CH2CH
OH O
O
CH3
CH3 OH HO O
O O
N(CH3)2
青霉素 ( penicillin )
酸酐:两个羧酸名加“酐”字。
O
OO
OO
COC
有机化学复习考试题及答案第十三章羧酸及其衍生物

13.5.3 丙烯酸 • 丙烯酸的制备
丙烯气相氧化
CH2=CH—CH3
O2,MoO3
280~360℃, 0.2~0.3MPa
CH2=CH—COOH
• 丙烯酸具有羧酸和烯烃双重性质。双键易发生氧化和 聚合反应。控制聚合反应程度,可得不同用途的聚合 物。工业上用作分散剂、涂料、粘合剂。
13.6 二元羧酸(自学 )
(2) 羧酸的命名 •俗名——根据天然来源
•系统命名法
(1)选择含有羧基的最长碳链为主链(母体);
(2)碳链编号时,从羧基的碳原子开始;
(3)酸前要冠以官能团位置的数字(编号最小);
(4)其它同烷烃的命名规则
俗名
系统名
O CCC C C C
OH
6 5432 1
例如:
CH2=CH-COOH C H3C -H = C HC -O O H
苯甲酸(安息香酸)
C H3
对甲苯甲酸
• 多元芳香族羧酸的命名 • 用“羧酸”或“甲酸”作字尾,其它作为取代基
COOH
COOH
COOH
COOH
对苯二羧酸
环己烷羧酸
(对苯二甲酸,1,4-苯二甲酸)(环己烷甲酸)
-萘羧酸 -萘甲酸;1- 萘甲酸
13.2 羧酸的制法 13.2.1 从伯醇或醛制备羧酸
• 不饱和醇或醛须用弱氧化剂制备
6MPa, 150~250℃
3. 烯烃制备羧酸——双键断裂
RCH=CHR’ + 4[O] K2Cr2O7+H2SO4 R’COOH
4. 环状烯烃制备——二元羧酸
RCOOH +
+ 4[O]
5. 丙烯酸的制备
CH2CH2COOH CH2CH2COOH
有机化学:第十三章羧酸及其衍生物

2. 酸酐的生成
用P2O5作脱水剂制备酸酐
O CH3 C OH O O P2O5 CH3 C O O C CH3
+
HO
C CH3
+
H2O
用低沸点酸酐作脱水剂制备较高沸点的酸酐
O 2 COOH + (CH3CO)2O
(
C
) 2O + 2 CH COOH
3
能形成五元、六元环酸酐的二元羧酸可直接加热制备酸酐
羧酸与PX3 、PCl5(X=Cl、Br)、SOCl2反应
3CH3COOH + PCl3
3 CH3 COCl + H3PO3
COOH+PCl5
(CH3)2CHCH2COOH + SOCl 2
COCl + POCl3+ HCl
(CH3)2CHCH2COCl
+
SO2
+ HCl
注:HX不能与羧酸反应生成酰卤 。 应用:酰卤的反应活性比较高,广泛应于药物合成中 。
( 2)编号:从羧基碳原子开始用阿拉伯数字编号,按所含碳原
子数目称为某酸,取代基名称及位次写在某酸之前。
( 3)简单的酸酸,常用希腊字母表明取代基的位置,从羧基相 邻碳原子开始编号为 ,依次为 、 、 等,将编号写在取代基 名称前面。
CH3CH2CHCH2COOH CH3
-甲基戊酸(3-甲基戊酸)
第十三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 主要内容
1、掌握羧酸和取代羧酸的结构、命名和化学性质 2、掌握羧酸衍生物的结构、分类及命名和化学性质
3、熟悉羧酸和取代羧酸的物理性质
4、掌握羟基酸、酮酸的命名及主要化学性质。
羧酸:
有机化学:13 取代羧酸

2. 乙酰乙酸乙酯的互变异构
两种或以上异构体互相转变,并以动态平衡而 存在——互变异构现象(tautomerism)
O O CH3 C H 7% O CH C OC2H5
CH3CCH2COOC2H5 93%
O
COOH O OH
γ -丁内酯(1,4-丁内酯)
38
+ H2O
3.脱水反应
γ -,δ -醇酸:分子内脱水 内酯
O COOH OH O + H2O
Δ
δ -戊内酯(1,5-戊内酯)
39
3.脱水反应
γ-内酯是稳定的中性化合物 与热碱溶液作用能水解
O COONa O NaOH / H2O OH
COOH
45
(一)制备
其他酚酸:
OH +CO 2 OH NaHCO 3 OH COOH OH
46
(二)性 质
OH COOH OH 200~220℃ OH
酚酸为结晶固体,具 有酚和芳酸的性质 羧基处于羟基邻对位 时,受热易脱酸:
COOH 200℃ HO OH OH
COOH
+CO 2 HO OH
56
(二)乙酰乙酸乙酯的酸性和互变异 构
α-H的活泼性 思考:
O O CCH3
CH3C CH2
的酸性大小?
O C2H5OC CH2
O COC2H5
57
2. 乙酰乙酸乙酯的互变异构
O O CH3 C CH2 C OC 2H5
+2,4-二硝基苯肼橙色苯腙 ——羰基 +Br2-CCl4 褪色 ——不饱和键 +Na H2 ↑ ——活泼氢 +CH3COCl 酯 ——醇羟基 +FeCl3水溶液 紫红色——烯醇式结构
有机化学第13章 羧酸衍生物

35
另一方面,乙酰胺的水溶液能与氧化汞作用生成稳定的汞盐。
酰胺与金属钠在乙醚溶液中作用,也能生成钠盐,但它遇水即 分解。这些说明酰胺具有弱酸性。
O C NH C O
邻苯二甲酰亚胺
36
2.酰胺脱水
酰胺与强脱水剂共热或高温加热,则分子内脱水生成腈,这
是合成腈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常用的脱水剂有五氧化二磷和亚硫
10
IR:
11
酰卤的C=O伸缩振动在1815~1785cm-1区域有强吸收,其C—X
的面内弯曲振动在645 cm-1附近。
12
酸 酐的 C=O伸 缩 振动 吸 收 与其它 羰 基 化合物 明 显不 同 , 在 1850~1800cm-1和1780~1740 cm-1区域内有两个C=O伸缩振动的强 吸收峰。线型酸酐的高频峰强于低频峰,而环状酸酐则相反。酸酐
26
酰基化试剂中离去基团离去的难易,取决于离去基团(L)的碱 性。碱性愈弱,愈易离去。离去基团L的碱性由弱到强的次序是:
C1—<RCOO—<RO—<NH2—。因此氯原于是最容易离去的基团,
而氨基则是最难离去的基团。即酰氯是最活泼的酰基化试剂,而酰 胺是最弱者。 离去基团碱性的强弱,可从其共轭酸的酸性强弱得知(强酸的 共轭碱是弱碱):
酯的醇解亦称酯交换反应。例如:
21
腈的醇溶液和浓硫酸或盐酸共热,则发生醇解反应得到酯。 例如:
22
3.氨解
酰氯、酸酐和酯与氨或胺作用,都可以生成酰胺。例如:
23
N-未取代的酰胺与胺反应生成N-取代酰胺。例如:
以上这些反应对羧酸衍生物是发生了水解、醇解或氨解;但对 水、醇或氨则是发生了酰基化反应。酰氯、酸酐和酯都是酰基化试 剂,酰胺的酰化能力极弱,一般不用作酰基化试剂。
有机化学第十三章 羧酸衍生物1

要解决的问题:
① 断键方式;
② 反应历程。
1. 碱性水解
实验事实:
(1)断键方式:酰氧键断裂(同位素结果)
(2)反应历程:双分子历程(相关数据) v=k[RCOOR][OH-]
假设——两种可能的历程:
S N 2:
加成-消除:
O HO + R C OMe O R O C OH + OMe
[ R C OMe ] OH
三、酮酯缩合
O H CH2CCH3 O H CH2C OCH2CH3
α-H的活性:
O
酮>酯
O C2H5ONa
O O
CH3COC2H5 + H CH2CCH3
CH3CCH2CCH3
• 完成下列酯缩合反应。
O (1) (2) (3) O
+ C2H5O C OC2H5
O
C2H5ONa
C2H5ONa O + CH3C OC2H5 C6H5C H C6H5CH2CN + COOC2H5 COOC2H5 C2H5ONa
(2) O CH3C OC2H5 + - CH2
消 除 O H3C C CH2
O C OC2H5
O
CH2COOC2H5
-
C OC2H5 + C2H5O
O (3) H3C C
O CH2 C OC2H5 + C2H5ONa
O Na CH
+
O C OC2H5 + C2H5OH
生成乙酰乙酸乙酯促使平衡移动 H3C C
O C OR′ + HX O O C OR′ + HOCR O
H 或 OH R C OR′ + HOR △ O + H 或 OH R C OR′ + NH3 △
第十三章 羧酸衍生物

第十三章 羧酸衍生物[教学目的要求]:1、掌握羧酸衍生物的分类和命名;2、了解羧酸衍生物的光谱性质;3、掌握羧酸衍生物化学性质的共性与特性;4、了解油脂的结构和性质,肥皂的去污原理及合成洗涤剂的类型;5、掌握酯的水解历程,了解其氨解、醇解历程;6、掌握乙酰乙酸乙酯和丙二酸二乙酯在有机合成上的应用;7、了解一些重要的碳酸衍生物的用途;8、掌握有机合成的方法和合成路线的选择。
羧酸衍生物是羧酸分子中的羟基被取代后的产物,重要的羧酸衍生物有酰卤,酸酐,酯,酰胺。
第一节 羧酸衍生物一、分类和命名 羧酸衍生物在结构上的共同特点是都含有酰基( ),酰基与其所连的基团都能形成P-π共轭体系。
酰卤和酰胺根据酰基称为某酰某。
酸酐的命名是在相应羧酸的名称之后加一“酐”字。
例如: 酯的命名是根据形成它的酸和醇称为某酸某酯。
例如: 二、羧酸衍生物的光谱性质第二节 酰卤和酸酐 一、酰卤1.酰卤的制备酰卤的制取一般是由羧酸与卤化磷或氯化亚砜作用而得。
2.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或低熔点固体。
低级酰卤遇水激烈水解。
乙酰氯暴露在空气中即水解放出氯化氢。
3.化学性质(1)水解、醇解、氨解(常温下立即反应)反应结果是在分子中引入酰基,故酰卤是常用的酰基化剂。
(2)与格氏试剂反应酰氯与格氏试剂作用可以得到酮或叔醇。
反应可停留在酮的一步,但产率不R C O高。
(3)还原反应罗森蒙德(Rosenmund)还原法可将酰卤还原为醛。
二、酸酐1.制备(1)由羧酸脱水而得,可制得单纯酐。
(2)混酐通过酰氯与羧酸盐作用制得。
2.物理性质3.化学性质(1)水解、醇解、氨解(反应需稍加热)。
酸酐也是常用的酰基化剂。
(2)柏琴(Perkin)反应酸酐在羧酸钠催化下与醛作用,再脱水生成烯酸的反应称为柏琴(Perkin)反应。
第三节羧酸酯一、酯的物理性质酯常为液体,低级酯具有芳香气味,存在于花、果中。
例如,香蕉中含乙酸异戊酯,苹果中含戊酸乙酯,菠萝中含丁酸丁酯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