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中国苏州文化创意设计产业交易博览会实施方案

第五届中国苏州文化创意设计产业交易博览会实施方案
第五届中国苏州文化创意设计产业交易博览会实施方案

第五届中国苏州文化创意设计产业交易博览会实施方案在成功举办四届的基础上,第五届中国苏州文化创意设计产业交易博览会(以下简称创博会)将深入贯彻国务院、文化部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工作要求,以“壮大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促进创意设计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为目标,促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新农村建设、智能制造产业、工艺美术产业、园林文化产业、丝绸产业、家具制造产业、艺术衍生品产业、动漫游戏产业、文化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跨界对接、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创意设计的产业引擎作用,促进相关产业转型升级。

一、办展理念

主题:跨界·再生

特点:专业+产业(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二、展会定位

注重产业对接落地,助推经济转型升级

三、时间地点

时间:2016年4月22日~24日

地点:苏州国际博览中心B1(2A)、C1(3A)、D1(4A)、E1(5A)馆

四、展览内容

本届创博会总规模约40000平方米,分为四大展区:

(一)创意设计展E1(5A)馆。

国际新手工艺创新作品特邀展、深圳智能硬件产品特邀展、“旅行者”知名设计师旅游产品特邀展、故宫博物院创新产品展、苏州各市、区知名文创企业产品展、江苏省知名文创企业产品展等。

(二)文化贸易展D1(4A)馆。

“一带一路”国际文化贸易展、全国创业创意人才扶持计划作品展、京东金融众筹产品特邀展、“艺术产业+互联网”产业链创新展、休闲农业产业链创新展、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成果展、工业设计生态链展。

(三)创意创业展C1(3A)馆。

设计中国主题展、日用陶瓷设计展、缝纫编织艺术展、东莞制造业创新产品展、现代手工设计展、红木联盟展、城市文化礼品展、非遗与时尚生活展等。

(四)创意丝绸展B1(2A)馆。

首届国服设计大赛获奖作品展、日本意大利泰国丝绸产品展、四川省丝绸展、湖州无锡海安丝绸展、苏州大学丝绸科技展、全国知名丝绸企业展等。

五、主要活动

(一)全国文化创意产品现场交流会;

(二)“一带一路”文化贸易采购商大会;

(三)国际新手工艺论坛;

(四)影视产业与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论坛;

(五)“丝绸苏州2016”都市丝绸国际论坛;

(六)家具产业(国际)创新发展论坛;

(七)2016苏州影视动漫国际合作峰会;

(八)第三届中国青年设计师峰会;

(九)第五届中国大学生设计大赛;

(十)大学生创意创业训练营活动。

六、宣传推广

(一)传统媒体。自2015年6月起,拟召开各类新闻通气会、媒体见面会

等20余次,动态宣传创博会各项筹备工作和各项主题活动信息。与有关重点媒体合作,围绕相关话题和知名设计师,以及有关重点参展企业开展深度报道。

(二)新媒体。完善创博会官方网站、官方微信的功能。新建网上公共服务

平台,作为参展企业、参展作品、参展产品的信息交流平台和展示推广平台。同时,与相关门户网站合作,开展相关活动,提高创博会的社会影响力。

(三)户外媒体。从2015年9月份起,就充分利用高炮、路旗、三面翻、

楼宇电子屏等户外公益广告资源,进一步提高创博会的知名度,扩大广大市民参与度。

七、组织机构

创博会执行委员会设立执行办公室,下设综合组、招展招商组、活动组、宣传组和现场保障组,具体组成和职责如下:

综合组:由市文广新局、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市政府办公室、市财政局、市审计局、市委台办、市接待办、市外办、市旅游局、团市委组成,主要负责总体方案的拟定,整体工作的协调,经费预决算,各类文稿、证件制作和发放、上级领导与相关嘉宾的邀请和接待等工作。

活动组:由市文广新局、各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国土局、市规划局、市商务局、市知识产权局(版权局)、市金融办、市工商局、市工商联、苏州文旅集团、苏州文化博览中心组成,主要负责各项活动的策划、筹备与组织协调工作,以及各类对接成果的协调与落实等工作。

宣传组: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市市容市政局、苏州日报报业集团、市广电总台、各市(区)委宣传部组成,主要负责新闻媒体的组织,各类宣传活动的策划、舆情管理和户外广告组织以及召开新闻发布会和新闻单位的邀请与接待等工作。

招展招商组:由市文广新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市金融办、市工商局、市工商联、市委台办、各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组成,主要负责制定招展招商方案并组织实施,负责制定专业客商的邀请方案并组

织实施,负责展位确认和展位安排,编印招商招展资料,汇总、统计成交情况,组织对展会效果的综合评估等工作。

现场保障组:由市公安局、市国家安全局、市文广新局、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市市容市政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卫生计生委、市知识产权局(版权局)、市物价局、苏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苏州海关、市消防支队、苏州供电公司、中国电信苏州分公司、苏州文化博览中心组成,主要负责活动场地及周边环境的整治、供电保障、安全保障、交通秩序保障、网络安全保障,接待酒店场所的食品卫生和安全保障,境外受邀嘉宾的政治背景审查等工作,做好各类应急预案。

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特征和包含行业

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特征和包含行业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 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包含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与智能产权三项内容。 二、文化创意产业的特征 1、高知识性。文化创意产品一般是以文化、创意理念为核心,是人的知识、智慧和灵感在特定行业的物化表现。文化创意产业与信息技术、传播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等的广泛应用密切相关,呈现出高知识性、智能化的特征。如电影、电视等产品的创作是通过与光电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传媒等相结合而完成的。 2、高附加值。文化创意产业处于技术创新和研发等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是一种高附加值的产业。文化创意产品价值中,科技和文化的附加值比例明显高于普通的产品和服务。 3、强融合性。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它是经济、文化、技术等相互融合的产物,具有高度的融合性、较强的渗透性和辐射力,为发展新兴产业及其关联产业提供了良好条件。文化创意产业在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可以辐射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 三、文化创意产业包含的行业 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包含: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广告会展,艺术品交易,设计服务,旅游、休闲娱乐,其他辅助服务(文化用品、设备、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等九大行业。 —1—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主要建造模式 (一)“推土机”式。即完全褪去历史痕迹,建立新的城市功能。这种推土机式的改造,是过去几十年里最常见的改建方式,它彻底摆脱了旧有格局的束缚,激活新生的创意能量。但是这种方式适合在大型商务聚集区、金融区推行,比如上海陆家嘴、北京金融街,不能一概简单照搬。 (二)“整旧如旧”式。即保留原有的区域特色,保护性地修缮翻新。比如上海的文庙老街,完全保留了旧日的建筑风貌,老城的喧闹格局让人仿佛感受到昔日的海派风情;上海新天地对该地区进行保护性开发,保留了代表上海市民阶层文化的石库门建筑,改造成为国际化水平的餐饮、商业、娱乐、文化休闲步行街。 (三)“旧瓶装新酒”式。即在旧壳里放入全新的内容,往往出现在较为发达的城市。由于开发过程中土地供给有限,房子无法拆迁,在传统历史文化基础上,加入新的创意元素进行改造,使旧区重生。如上海泰康路的田子坊,完全在旧日石库门建筑格局中,开发出各式创意小店、设计工作室、艺术画廊。 (四)“就旧建新”式。即充分考虑当地的文化特质,建造与其人文内蕴相匹配的新建筑。比如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充分考虑了苏州古城的历史风貌,借鉴了苏州古典园林风格,整个建筑与古城风貌、城市肌理相融合。行走在博物馆内,令人有在苏州园林般的移步怡情之美。 部分发达城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经验做法 北京昌平区: — 2 —

苏州工业园区物流中心详细规划

苏州工业园区物流中心详细规划.

强企业。这些跨国公司的生产基地,需要现代化的物流服务体系与其遍布全球的市场

销售网络构成一体化的运做体系,以缩短生产所需的零配件进口及产品外销的转运时间。据预测,苏州工业园区将成为世界上最热的半导体生产基地之一。这需要融仓储、通关、多式联运等一系列环节为一体的物流中心的配合。 2001年11月,吴仪国务委员在沪苏考察期间提出在苏州进行快速通关现代物流试点。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指示精神,结合苏州地区物流的实际情况,为了保证现代跨国公司物流供应链的顺畅,整合苏州市的物流资源, 形成集中的进出口货物快速集散地,设立苏 州市的现代物流基地势在必行。 最近的一两年时间内,围绕开发区、港口、大型批发市场和电子商务领域等物流密集区,一批新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应运而生。工业园区苏州物流中心、新区高新物流中心、昆山开发区华东物流公司、张家港港区物流中心等都已初具规模。业界著名的宝供物流集团已决定在我市投最近,

资4.3亿元,建立综合物流基地;相城区依托其紧靠铁路、公路交通干线的区位优势,正为建设物流配送园区开展可行性研究;中外运江苏公司也在苏州浒墅关地区筹建自 己的物流中心。 工业园区苏州物流中心作为经海关总署批 准的三大直通试点之一,根据园区外资企业众多,国际物流交换量大的特点,着重提供包括报关、报检、理货等手续在内的进出口货物一站式服务,VMI供应商管理库存业务,进口保税仓库和出口监管仓库业务、进口拼箱分拨业务等。2002年4月,苏州物流中心 有限公司成立,公司领充分认识到中国加入 世贸组织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为了让即将开发的园区有一个更高的起点,决定进行规划方案的征集 二、选址 工业园区苏州物流中心位于苏州工业园区 东侧的唯亭分区内。南沿连接沪宁高速公路的现代大道连接线,西靠青秋浦东岸的唯胜

赴苏州工业园区考察报告

赴苏州工业园区考察报告 苏州工业园区中新合作开发区规划面积70平方公里,目标是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工业园区和现代化、园林化、国际化的XX区。目前,园区以占XX市4%左右的土地、人口和7%的工业用电量,创造了全市15%左右的gdp、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26%左右的注册外资、到帐外资和30%左右的进出口总额。我的观察,两区在经济总量上超过苏州工业园区,但在城市建设、整体形象、区域管理服务等方面,与苏州工业园差距很大。一、城市建设大规划、大投入、大手笔苏州工业园区城区建设超前谋划,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突出特点是大规划、大投入、大手笔、大效果,给人感觉是不计成本.苏州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提出了苏州东部地区是长三角“区域中轴”重要区段的判断,确立了未来苏州中心城市将由“苏州主城"和“苏州新城"组成“双城”结构、东部新城是首要发展方向的定位,提出了“苏州中心城区发展方向在东部、市域cbd在园区、未来新城在湖东"的城市发展战略。苏州工业园区根据这一发展定位,提出推进新一轮开发建设,追求完美全力打造苏州东部XX 区的目标,突出了“以人为本”理念,较好地体现了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形成了较强的综合环境优势。一是坚持规划先行.从开发伊始,园区就编制了具有前瞻性的总体规划,先后制定和完善了300多项专业规划,并确立了“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的科学开发程序和“执法从严”的规划管理制度。近年园区重点围绕新十年发展目标和“洋苏州新天堂”的发展定位,通过国际招标等方式先后开展了30多项规划编制和城市设计,为推进新一轮开发建设赢得了主动。二是区域环境展现新的面貌。超前投入300余亿元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按照“九通一平”标准,基本完成了中新合作区主要基础设施开发。特点是:第一,绿化高标准,积极打造生态园林城区,大力实施绿化、亮化、美化工程,绿地覆盖率超过45%,为区内企业和居民提供了最佳的居住和创业环境。沿湖沿河沿路绿化力度进一步加大,方洲公园、沙湖生态公园、独墅湖湖滨公园以及金鸡湖风之园、玲珑湾、

076-苏州工业园区城市物流发展策略及政策研究

苏州工业园区城市物流发展策略及政策研究 吴才锐 李铭 【摘要】现代城市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被广泛认为是体现城市发展竞争力的要素之一。城市物流的发展有利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完善投资营商环境、提升城市基础设施运行水平、改善电子商务兴起背景下的社会民生。本文首先从工业企业物流、城市商贸物流和专业特种物流三个方面分析了园区城市物流发展的特征。其次,从城市物流的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等各个层面有针对性地给出发展策略。最后,提出了城市物流政策平台构建的关注点。苏州工业园区的研究,对全国其他地区城市物流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苏州工业园区;城市物流;发展策略;物流政策 1引言 广义的城市物流是为城市服务的物流,它服务于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以提高城市竞争力为核心,通过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物流和运输活动的最优化,同时努力降低物流活动对城市交通堵塞、交通环境和能源消耗等负面影响的活动。[1]狭义的城市物流主要指服务城市内部商贸配送和废弃物回收物流。根据对相关管理部门和物流企业的走访调研,本次苏州工业园区城市物流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工业企业物流、城市商贸物流以及专业特种物流三个方面。 苏州工业园区园区产业的发展对与外部区域联系的物流要求较高,以苏州现代物流园区(综合保税区)为依托的工业企业物流创新探索了虚拟空港和区港联动的发展模式,在江苏乃至全国具有较高的发展水平和示范意义。城市商贸物流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呈现多元化、便捷化的发展趋势,但目前的发展模式和整体水平已较难满足未来需求,亟需采取灵活多样的措施,促进整合提升,支撑城市服务功能。专业特种物流方面,园区目前已经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监督管理机制,运行水平也较高,未来应结合城市发展需求,优化管理、加强协作,保障城市安全,提高物流发展综合水平。园区城市物流发展在国内城市中处于领先地位,但与国际城市物流发展先进地区比较还存在一定差距。苏南地区城市物流的研究,对全国其他地区具有借鉴意义。[2]

苏州工业园区物流中心详细规划

苏州工业园区物流中心详细规划 设计说明 一、背景 物流基地作为物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产生的新兴物流集疏方式,在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已经得到了快速发展。在我国,随着传统储运业向市场化及现代物流业方向的发展转变,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开始制定了促进物流基地发展的宏观政策,一些发达地区和省份也纷纷开始筹建物流基地。 去年,我国制定了未来5年物流配送发展初步规划,以推动物流业的快速发展。该规划包括扶植和规范发展一批第三方物流企业,争取“十五”期末社会化配送企业比重达五成以上;培育若干条贯通全国并且使之开展国际配送业务的联运干线,构建全国性的商品物流配送绿色通道;在全国各大中城市,主要商品生产、集散地和交通枢纽,建设若干有合理规模,运作规范的现代化商品物流中心和专业化配送中心,构建全国性物流配送网络;培育若干国家物流骨干基地,有条件的可争取发展成为亚洲的重要物流中心;确定一批物流配送示范项目,在全国各大区的中心城市,选择符合现代商品物流配送基础条件的企业,建立符合现代商品物流配送,具有全国性经营网络的专业化骨干物流配送企业。 江苏省交通主管部门为此制定了物流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建设南京、徐州、苏锡常三大物流区域中心,依靠现代物流技术和物流组织方式,通过整合现有物流资源,构建社会化、专业化、现代化的物流服务体系,以服务于江苏经济建设为动力,在运输企业中导入现代 物流理念,倡导运输企业发展综合物流服务业;以优化和整合现有物流设施为手段,延伸拓展物流服务功能;以提高物流系统效率和服务质量为核心,创立江苏物流品牌企业。 苏锡常城市圈是长江三角洲五个城市圈之一,经济总量仅次于上海经济圈,经济实力在长江三角洲居第二位,外向型经济十分发达。其中的苏州工业园区已成为我国基础设施最好、发展速度最快、最具竞争力的国家级开发区之一。目前已进驻174家外商投资企业,其中36家为世界500强企业。这些跨国公司的生产基地,需要现代化的物流服务体系与其遍布全球的市场销售网络构成一体化的运做体系,以缩短生产所需的零配件进口及产品外销的转运时间。据预测,苏州工业园区将成为世界上最热的半导体生产基地之一。这需要融仓储、通关、多式联运等一系列环节为一体的物流中心的配合。 2001年11月,吴仪国务委员在沪苏考察期间提出在苏州进行快速通关现代物流试点。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指示精神,结合苏州地区物流的实际情况,为了保证现代跨国公司物流供应链的顺畅,整合苏州市的物流资源,形成集中的进出口货物快速集散地,设立苏州市的现代物流基地势在必行。 最近的一两年时间内,围绕开发区、港口、大型批发市场和电子商务领域等物流密集区,一批新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应运而生。工业园区苏州物流中心、新区高新物流中心、昆山开发区华东物流公司、张家港港区物流中心等都已初具规模。最近,业界著名的宝供物流集团已决定在我市投资4.3亿元,建立综合物流基地;相城区依托其紧靠铁路、公路交通干线的区位优势,正为建设物流配送园区开展可行性研究;中外运江苏公司也在苏州浒墅关地区筹建自己的物流中心。

苏州首届文化创意产业高峰论坛活动方案

附件1: 苏州首届文化创意产业高峰论坛活动方案 一、论坛背景 进入21世纪,“创意资本”正逐步成为继物质资本、土地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之后的第五种资本要素,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创意资本”活动所产生的新型经济业态即为创意经济,正在逐步得到人们的认同并在发达国家广泛兴起。创意产业在中国正方兴未艾。 苏州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而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正是优化产业结构、加强自主创新、实现从“苏州制造”向“苏州创造”转变的重要抓手,是苏州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助推器和新增长点。 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苏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环境已经显示出自身的独特优势。省、市两级政府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促进政策措施产生叠加效应。2010年,走出金融风暴阴影的文化创意产业必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以文化为灵魂,创意为动力,创新为核心,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注入更多的文化要素、创意要素和知识要素,不断提升软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是我们提升自身竞争力、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战略选择。 二、论坛目的 苏州文化创意产业经过几年的发展,已形成了几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但无论是硬环境还是软环境还都远远不能满足创意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需要探讨、研究如何把苏州文化创意产业方面的资源、技术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本次活动将围绕苏州文化创意产业的资源基础、发展现状、发展趋势、投资需求、政策支持需求等各方面内容开展深入研讨,为苏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献计献策。 本论坛拟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文化创意产业企业家和政府官员,围绕“2010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的新发展”这一主题,以国际化的视角,全方位、多层面对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研讨,形成推动苏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新理念、新观点、新思路,助推苏州经济再次腾飞。 三、论坛主题 (一)论坛主题:2010苏州文化创意产业的新发展 (二)论坛议题 ● 全球创意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新启示 ● 苏州文化创意产业如何应对金融危机 ● 创意、创新、创造:苏州制造的出路与选择 ● 创意与企业创新发展 ●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政府角色

苏州市物流园区分析

苏州市职业大学 实习(实训)报告 名称配送中心设计实训 2013年06 月17日至2013 年07月05 日共3周 学院管理学院 系部工商管理系 班级11物流管理3 姓名 指导教师

苏州市物流园区分析 一、苏州十大物流园区的布局 根据《苏州市现代物流规划》的要求,市域范围内要形成三大物流走廊,即沿沪宁高速公路、京沪铁路形成的东西向的物流产业发展带,沿长江形成的东西向的长江水运发展轴和沿苏嘉杭高速公路等形成的南北向的物流走廊。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在三大走廊有步骤地规划建设苏州高新、唯亭。昆山、张家港、太仓、陆慕、东南、常熟、白洋湾和盛泽等10个物流园区。

二、 十大园区的选址分析 (一)高新物流园区 1、地理位置分析 苏州高新区、虎丘区位于苏州古城西侧,东临京杭大运河,南邻吴中区,北接相城区,西至太湖。 由地图可知,苏州高新区的物流公司都在公路附近,公路比较密集,例如文昌路嵩山路,长江路等,西北方向为铁路线,能够运送大宗批量货物。 苏州高新区、虎丘区地势西高东低,土质粘性,地耐力强,地质稳定。属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全年气候温和湿润。 苏州高新区、虎丘区交通十分便利,距上海虹桥国际机场90公里、浦东国际机场130公里,距上海港100公里、张家港港口90公里、太仓港70公里、常熟港60公里。沪宁高速公路、312 国道、京沪铁路、京杭大运河和绕城高速公路从境内穿过,建设中的世纪大道横贯东西。 苏州高新区物流业也呈现了功能多样化、服务对象差异化和分工协作细致化的发展局面,形成了如苏州高新区保税物流中心、中外运高新物流(苏州)有限公司等物流企业集中的区域。 2、周边环境分析 以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为坚实基础。苏州高新区作为中国首家ISO14000示范区,不仅开了中国区域环境管理体系的先河,而且对国际上区域建立环境管理体系也是一个有力的推动。高新区实施ISO14000系列标准有利于实现高新区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提高高新区的环境管理水平,有利于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有利于提高高新区的知名度和信誉,有助于招商引资,有利于亚太科

苏州推动文化创意产业跨界融合发展的对策研究(精编文档).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苏州推动文化创意产业跨界融合发展的对策研究文化创意产业是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朝阳产业,主要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 产业融合是当今国际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推动文化创意产业跨界融合发展,增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可以催生新的产业形态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文化创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苏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现状 苏州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其独厚的条件具有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较好基础。苏州文化创意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文化创意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越来越高。苏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 体制机制、政策法规逐渐走向健全与完善 苏州文化创意产业的体制机制、政策法规也逐渐走向健全与完善。2010年9月成立了“苏州市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提供了组织保障。2011年11月,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联合会揭牌成立,成为政府和文化创意产业界密切联系的桥梁和纽带。苏州还先后出台《苏州市2001年——2010年文化强市建设规划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快文化强市建设若干经济政策》、、《关于加快苏州市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意见》、《苏州市文化产业发展资金管理办法》、《关于推进苏州市文化产业融合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政策。 2015年,苏州市政府于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更是为苏州市未来5年(至2020年12月31日)文化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把苏州市打造成区域性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形成与相关产业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融合发展格局的目标。 2.文化资源丰富,产业规模日益壮大 苏州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在保护、传承、创新民间艺术与民间手工艺方面具有悠久的传统。在全国工艺美术11大类中,苏州拥有10大类共3000余个品种;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

苏州工业园区的产业发展之路

苏州工业园区的产业发展之路 苏州工业园区软件借鉴与“宪章城市”构想 一个开发区或城市的品质最终取决于治理水准、可持续性、综合发展竞争力等,这是制度、文化、理念诸要素的综合体现。 保罗。罗默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新增长理论的代表人物,,以其命名的罗默内生增长模型,强调以创意或知识为基础来理解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机制。 采用相对先进的制度、法律、体系、思想、理念来构建一种重视制度和公平规则的城市,命名为“宪章城市。 苏州工业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能否真正成功,关键:.借鉴成果制度化.新加坡经验本地化 新加坡经验的核心: 基本原则和保证实施的制度。新加坡经验本地化或中国化是一种消化吸收创新乃至提供示范、辐射的过程,而创新是十分重要的。结合国情及园区实际方面进行创新 开发区主要任务是开发建设、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管理社会 年天津开发区:一站式服务中心,年“零行政事业收费区” 年苏州:从源头上遏制腐败,年首推社会承诺服务制,目前普遍实行“小政府大社会”。 中新合作持续深化() 先后编制实施余项新的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确立全新的“亲商亲民亲环境”理念,优化“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服务体系,构建“公

开、公正、公平”和透明规范的法制环境,建立“精简、统一、效能”的服务型政府。 苏州工业园区发展的历程:() 1.酝酿启动阶段(—) 2.基础开发阶段(—)按照“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正式建 立了园区行政管理主体——园区工委、管委会及相关管理体制,初步建成了专业招商队伍和招商网络。一开始摒弃全民招商、人海战术,优选高层次、专业化、复合型人才,从事专业招商。“有的放矢”、“上门敲砖”,以诚感商。园区十分注重新加坡经验的本地化和法制化。 3.加速发展阶段(年初至年月) 4.转型升级阶段(年月至今) 园区经验的内涵(): 1.借鉴:高起点自主创新学习 2.创新:高目标自主探索 3.圆融:高品质结合统一 4.共赢:高效益共同发展 圆融是一种状态,借鉴是圆融的来处,创新为圆融的手段,共赢为圆融的目的。借鉴先进、创造新知、融合互通、携手共赢。 园区的成功经验:() 1.坚持科学规划,有序推进,开发建设水平得到不断提升(规划先 行、规划即法)

苏州市物流园区分析

苏州市物流园区分析 一、苏州十大物流园区的布局 二、十大园区的选址分析 高新物流园区 (一)、地理位置及区位分析 苏州高新区、虎丘区位于苏州古城西侧,东临京杭大运河,南邻吴中区,北接相城区,西至太湖。 由地图可知,苏州高新区的物流公司都在公路附近,公路比较密集,例如文昌路嵩山路,长江路等,西北方向为铁路线,能够运送大宗批量货物。 (1)自然因子 苏州高新区、虎丘区地势西高东低,土质粘性,地耐力强,地质稳定。属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全年气候温和湿润。 (2)运输因子 苏州高新区、虎丘区交通十分便利,距上海虹桥国际机场90公里、浦东国际机场130公里,距上海港100公里、张家港港口90公里、太仓港70公里、常熟港

60公里。沪宁高速公路、312国道、京沪铁路、京杭大运河和绕城高速公路从境内穿过,建设中的世纪大道横贯东西。 (3)集聚因子 苏州高新区物流业也呈现了功能多样化、服务对象差异化和分工协作细致化的发展局面,形成了如苏州高新区保税物流中心、中外运高新物流(苏州)有限公司等物流企业集中的区域。 (二)、周边环境分析 1、政策优势 为进一步推动区域开放型经济发展,满足企业国际物流业务运作和便捷、快速通关的需要,苏州高新区管委会在苏州高新区保税物流中心整合设立了苏州高新区进出口货物通关“监管查验中心”,统一对高新区通关货物进行查验放行,实现“多点合一”的一体化监管模式。 2、环境优势 苏州高新区已形成了电子信息、精密机械、医药与精细化工、新材料和环保等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群,成为全国重要的电子基础材料、电脑及周边产品的生产基地。 总结:苏州高新区是交通发达地区、制造业集聚区,这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它又有苏州高新区保税物流中心,同时拥有具有保税仓储、国际物流配送、简单加工和增值服务、进出口贸易和转口贸易、口岸通关及物流信息处理和咨询服务六项功能。但高新区的劣势是物流业规模较小,服务水平低,大部分物流公司只以仓储、运输和货代为主营业务,整体处于“小、低、散、弱”状态,即真正能够为企业提供一体化服务的物流企业还很少。 唯亭物流园区

苏州工业园区物流中心详细规划

苏州工业园区物流中心详细规划

强企业。这些跨国公司的生产基地,需要现代化的物流服务体系与其遍布全球的市场销售网络构成一体化的运做体系,以缩短生产所需的零配件进口及产品外销的转运时间。据预测,苏州工业园区将成为世界上最热的半导体生产基地之一。这需要融仓储、通关、多式联运等一系列环节为一体的物流中心的配合。 2001年11月,吴仪国务委员在沪苏考察期间提出在苏州进行快速通关现代物流试点。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指示精神,结合苏州地区物流的实际情况,为了保证现代跨国公司物流供应链的顺畅,整合苏州市的物流资源,形成集中的进出口货物快速集散地,设立苏州市的现代物流基地势在必行。 最近的一两年时间内,围绕开发区、港口、大型批发市场和电子商务领域等物流密集区,一批新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应运而生。工业园区苏州物流中心、新区高新物流中心、昆山开发区华东物流公司、张家港港区物流中心等都已初具规模。最近,业界著名的宝供物流集团已决定在我市投

资4.3亿元,建立综合物流基地;相城区依托其紧靠铁路、公路交通干线的区位优势,正为建设物流配送园区开展可行性研究;中外运江苏公司也在苏州浒墅关地区筹建自己的物流中心。 工业园区苏州物流中心作为经海关总署批准的三大直通试点之一,根据园区外资企业众多,国际物流交换量大的特点,着重提供包括报关、报检、理货等手续在内的进出口货物一站式服务,VMI供应商管理库存业务,进口保税仓库和出口监管仓库业务、进口拼箱分拨业务等。2002年4月,苏州物流中心有限公司成立,公司领充分认识到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为了让即将开发的园区有一个更高的起点,决定进行规划方案的征集 二、选址 工业园区苏州物流中心位于苏州工业园区东侧的唯亭分区内。南沿连接沪宁高速公路的现代大道连接线,西靠青秋浦东岸的唯胜公路,东至唯亭工业小区。总规划控制面积1.42平方公里,首期启动0.48平方公里。

文化创意产业案例分析

文化创意产业案例分析 Loft的产生和发展 31110104黄皓 “Loft”英文原意为阁楼或高大空间的建筑。20世纪40年代纽约的艺术家与设计师们为了逃避在市区内工作生活的限制和高昂租金,在曼哈顿的西南端,利用废弃的工业厂房,充满创意的改造使那些旧厂房、旧仓库奇迹般地变成了颇具情趣的居室、工作室和办公室、舞蹈室、画廊、还有电影制作室等等,从中分隔出居住、工作需要的各种空间。新生活工作模式的典范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人们争相前往参观考察。 到了20世纪70年代,Loft理念传到欧洲,随之逐渐被这块古老的大陆所理解和接受,并出现在所有的大城市和很多偏远的小镇。后来被称为“苏荷”区,即“Soho”。 Loft 的产生是自由意识的表现形式,更是对过去的大工业时期的一种继承。同时,Loft也是对传统文化产业的运营模式创新。发展到今天,Loft的发展模式是如此的成功,以至于Loft几乎成为了创意产业的代名词。 Loft的出现一方面是对旧城市建设与改造提供了新的渠道。比如,二战后柏林面临着大工业未来前景,并且经过10年之久的政治拉锯战以及两个德国之间的孤立后,重新走向统一。今天,40年的分裂所留下的城市遗迹随处可见;大工业时期占地几十公顷的旧工厂、发电水塔、多功能历史展览厅以及背街房屋和车间,这些值得保存下来的工业和历史建筑如今都必须进行再利用。 Loft为城市的新生提供了渠道,如今这个“崭新的柏林”已发展成为媒体和新经济中心城市。不仅限于艺术家、设计师、媒体工作者、建筑师和流行设计师,以前那些带有暴露的钢架和简陋家具的多功能厂房中,如今居住着那些从不受任何人约束的、讲究的个人主义者们。闲置、背街的房屋和庭院带有“克罗依兹贝格区混合体”的爆发力,为那些赞同“回家工作吧”这句格言的人们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发挥场所。 Loft是一个全球化的趋势,并最终会成为一种主流的文化意识,柏林的Loft文化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政府行为,给了我们很多启示。 从另一方面来看,Loft发展模式是当代艺术、建筑空间、文化产业与历史文脉及城市生活环境的有机结合。Loft的出现为传统文化提供了宝贵的空间。 一部分当代艺术,比如绘画艺术,对空间需求具有一定的特性。空间不仅要足够大,而且要足够便宜,同时由于其产品的独立性、辅助服务的共享性又刺激了产业集聚的形成。艺术家的私生活经常被工作所侵占,业余时间常被任意地占用,无论是工作室还是休息室需要

基于优势及特定服务对象的物流园区规划苏州工业园区现代物流园规(精)

2005年第5期总第159期童瓯审删孥乱 THE PLANNING OF LOGISTlCS PARK BASED ON ADVANTAGES AND SPECIAL C L|ENTS—THE PLANNlNG OF MODERN LOGISTICS PARK OF SUZHoU lNDUSTRIAL PARK WANG Xinzhe,WANG Ying Abstract:Logistics parks are important in劬stnlctures for modem109istics in—dus 仃y.With me backgmund of the up—surge of logistics parks cons仃Llction in China,the article probes into the plan?ning method of logistics parks on the basis of superiori够and service objective analysis,by the case study of the plan—ning of Modem Lo百stics Park of Suzhou Industrial Park.It is eXpected that some suggestions could be made to the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of109is—tics parks in the current rapid deVelop-ment of109istics indust巧in China. Keywords:109istics park,superiori哆, service obiective 中国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363(200505一0061一07 【作者】王新哲,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三所副所长.规划师.硕士 王颖.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 院规划师.硕士 E—mad:m。删@vip.sina com 基于优势及特定服务对象的 物流园区规划

苏州工业园区深度解读上

苏州工业园区深度解读上 苏州工业园区软件借鉴与“宪章城市”构想 一个开发区或城市的品质最终取决于治理水准、可持续性、综合发展竞争力等,这是制度、文化、理念诸要素的综合体现。 保罗。罗默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新增长理论的代表人物,,以其命名的罗默内生增长模型,强调以创意或知识为基础来理解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机制。 采用相对先进的制度、法律、体系、思想、理念来构建一种重视制度和公平规则的城市,命名为“宪章城市。 苏州工业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能否真正成功,关键:1.借鉴成果制度化2.新加坡经验本地化 新加坡经验的核心: 基本原则和保证实施的制度。新加坡经验本地化或中国化是一种消化吸收创新乃至提供示范、辐射的过程,而创新是十分重要的。结合国情及园区实际方面进行创新 开发区主要任务是开发建设、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管理社会 1984年天津开发区:一站式服务中心,1998年“零行政事业收费区”1995年苏州:从源头上遏制腐败,1997年首推社会承诺服务制,目前普遍实行“小政府大社会”。 中新合作持续深化(p5) 先后编制实施100余项新的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确立全新的“亲商亲民亲环境”理念,优化“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服务体系,构

建“公开、公正、公平”和透明规范的法制环境,建立“精简、统一、效能”的服务型政府。 苏州工业园区发展的历程:(p9) 1.酝酿启动阶段(1992—1994) 2.基础开发阶段(1995—2000)按照“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 正式建立了园区行政管理主体——园区工委、管委会及相关管理体制,初步建成了专业招商队伍和招商网络。一开始摒弃全民招商、人海战术,优选高层次、专业化、复合型人才,从事专业招商。“有的放矢”、“上门敲砖”,以诚感商。园区十分注重新加坡经验的本地化和法制化。 3.加速发展阶段(2001年初至2004年6月) 4.转型升级阶段(2004年6月至今) 园区经验的内涵(p16): 1.借鉴:高起点自主创新学习 2.创新:高目标自主探索 3.圆融:高品质结合统一 4.共赢:高效益共同发展 圆融是一种状态,借鉴是圆融的来处,创新为圆融的手段,共赢为圆融的目的。借鉴先进、创造新知、融合互通、携手共赢。 园区的成功经验:(p19) 1.坚持科学规划,有序推进,开发建设水平得到不断提升(规划先 行、规划即法)

体验经济下的苏州文化创意旅游产品设计研究.docx

体验经济下的苏州文化创意旅游产品设计研究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让人感受到的是深秋姑苏城外的夜半凉意;“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让人感受到的是舂日苏州城内的阳光明媚。由此,不少游客络绎不绝,纷至踏来,比起可以带走的旅游纪念品,游客更期望体验“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的“苏式生活”,离去的时候收获和带走的是并不能物化的“体验” 1 体验与体验经济 体验正是第四种经济产岀,一直以来它常常被归入服务领域,和普通的订餐服务、滴滴打车等混为一谈,其实我们购買的体验,是一场难忘而独特的回忆,以完全个人的方式让我们参与其中。B·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H·吉尔摩在《体验经济》一书中给其的定义为“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以消费者为中心,创造能够使消费者参与、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1]。这恰恰也是文化创意(简称为“文创”)旅游产品”设计的一种准则,如苏州的创新旅游产品,网师园夜花园、拙政园“私人定制”。在体验经济下文创旅游产品并不局限于初级的产品和工业化产品也远不是服务类产品能概括的。其首先根植于旅游目的地的历史文化,是一种形象符号;其次,兼具艺术性和纪念性;再次,能够构成文化场景。当下,年轻消费群体逐渐成为文创旅游产品消费的主力军,这是一群靠QQ 空间、微信朋友圈紧密联系的消费群体[2]。他们更爱在互联网分享体验,他们更关注其它消费者的看法[3]。要吸引这一消费群体,以IP为基础的营销是一个较佳的选择。想要让款“文创旅游产品”产生较大的影响力,成为销售爆款,就必须以体验为基础,营造有IP 基础的文化场景来迎合消费者(见图)。连接体验、场景和IP的是文化和旅游的融合。 2 苏州的文化历史 苏州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有4000多年,3000年的吴文化根基,2500多年的古城历史[4]。目前仍坐落在舂秋时代的位置上,保持着“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史迹名园”的独特风貌,至宋代“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谚语已不胫而走。千百年来,从“泰伯奔吴”到“唐伯虎点秋香”再至后来,苏州不仅有着各种传奇故事,也产生了以孙武、范仲淹、沈括、唐寅、顾炎武、蒯祥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人物。此外,苏州的节令民俗,亦是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两干多年姑苏城内外众人生活场景的概括和总结,为我们提供了一副色彩斑斓的社会风情画、民俗风情画[5]。 3 苏州文创旅游产品现状 3.1 市场现状 枫桥本是姑苏城外一座平凡的小石桥,但是在张继写过《枫桥夜泊》之后,这里已经

产业园区-苏州工业园区案例研究分析

产业园区-苏州工业园区案例分析

————————————————————————————————作者:————————————————————————————————日期: 2

苏州工业园 1.案例背景信息 位置 苏州工业园区位于市区东部,苏州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288平方公 里,其中中新合作区80平方公里。 定位 苏州东部新城,苏州市现代化新城区和苏州中央商务区。 功能 工业、商贸、居住等各项城市功能。 城市空间发展 与现有城市相结合, 成为高效率的城市实体,提供良好的居住、商业环境,平衡苏州市的线性发展。 苏州工业园功能组成、功能载体: 产业:综合保税区、沙湖动漫城、服务外包产业园、创意产业园 创意泵站 科技:国际科技园、中新生态科技 生物纳米科技园 教育:独墅湖高教区 1 分区商业中心 2 邻里中心 3 大学 4 职业学院 5 区域医院 6 社区医院 7 文化中心 8 主题公园 9 体育中心 10 体育场/游泳11 科研 1 1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3 3 4 4 5 6 7 8 9 10 11 11 11 11 11 11

休闲:阳澄湖旅游度假区 公共服务机构一站式行政服务中心、市政公用事业,公积金管理中心、苏 州物流中心.人力资源开发中心、独墅湖图书馆。 2.产业结构与布局: (1)一个核心区:中央商贸区 两大行业:生产服务业、生活服务业 三大亲水商圈:金鸡湖、独墅湖、阳澄湖 四个生活服务功能点:高教区、国际科技园、现代物流园、国际博览中心 五个特色商业街:李公堤商业水街、中央河步行街、葑谊商业街、斜塘商业街、浅水湾商业街 基础设施、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时序 1995-2000:首期重大基础设施及水、电、气及供热等大型源厂建设。 2001至今:中新合作区基础设施及周边各镇主要路网与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建成科技文化艺术中心、国际博览中心、行政服务中心、教育卫生、商业休闲、社区服务等现代化配套设施。 (2)宏观——空间布局模式 用地类型 比例 面积(ha) 居住用地 1524.2 24.0% 公共设施用地 442.7 7.0% 工业用地 2119.7 33.4% 其中:高科技工业 375.8 5.9% 普通工业 1743.9 27.5% 空间布局——圈层+轴线 圈层

苏州市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的通知

苏州市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 策意见的通知 【法规类别】文化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苏府[2015]108号 【发布部门】苏州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5.07.27 【实施日期】2015.07.27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苏州市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的通知 (苏府[2015]108号) 各市、区人民政府,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太仓港口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 《关于进一步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已经市政府第4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苏州市人民政府 2015年7月27日

关于进一步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 为进一步加快我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和产业竞争力,特制定以下政策意见。 一、优化发展环境 (一)明确发展重点。着力提升我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水平,文化创意产业占GDP比重逐年提升,把我市打造成区域性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形成与相关产业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融合发展格局。重点发展创意设计、文化旅游、工艺美术及非遗传承开发、数字内容与新媒体、影视演艺娱乐、文化会展广告等领域。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骨干文化创意企业,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带动效益的主导产业,建立健全现代文化生产、服务和销售网络,文化产业总体实力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二)加快体制创新。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深入推进简政放权,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落实先照后证工作。继续取消不合理的资质资格许可事项,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构建政府引导、市场主体、多元投资、科技引领和跨界融合创新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体系。 (三)深入推进改革。加快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和国有文化创意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鼓励文化创意成果、著作权入股,组织开展股权奖励、股权出售、股份期权、分红权、成果收益分成等激励试点,并鼓励社会资本有序参与。 (四)加大财政支持。逐年扩大“苏州市文化产业发展资金”规模,“十三五”期间,市级财政每年安排不低于1亿元的专项资金,重点扶持文化创意产业龙头企业,重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基地),具有示范性、导向性的文化创意产品生产和文化服务项目。创新扶持方式,逐步加大拨加投、拨加贷、拨加保等支持力度,力争到“十三五”末间接支持资金比例达70%。各市(区)从自身实际出发,切实加大投入,促进文化创意

苏州工业园区生态工业示范园形象宣传片创意文稿

苏州工业园区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电视宣传片创意分镜脚本 (第三稿) 苏州传视广告 2007年3月

项目综述 苏州工业园区地处苏州城东金鸡湖畔,行政区域面积288平方公里,下辖三个镇,人口27万人,其中中新合作区域面积80平方公里,是中国和新加坡合作的重要项目,开创了中外经济技术互利合作的新形式;十二年来,苏州工业园区牢固确立“环境立区、生态立区”的科学发展理念,开发建设得到快速健康的推进:主要经济指标平均增幅40%左右,进出口额、新增注册外资、实际利用外资、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在全市保持总量第一,综合发展指数被评为全国同类开发区之首; 如今,工业园区以占苏州4%左右的土地、人口和7%的工业电量,创造了全市15%左右的GDP,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26%左右的注册外资,到帐外资和30%左右的进出口总额;苏州工业园区已成为苏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走出了一条高产出、低能耗、无污染的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成为国内开发速度最快,协调发展最好,竞争能力最强的开发区之一 对于生态工业园区的形象片来说,我们首先收集了各类生态工业的资料; 第一方面:地理环境; A.金鸡湖、独墅湖、阳澄湖等城市湖泊 B.湖滨公园、中央公园、白塘植物园、沙湖生态园等生态公园; C.大规模城市绿地,自然景观等; 第二方面:创建情况; A.“一环、三湖、四园、六带、十二苑”生态园林新城区的框架;

B.在自然生态方面:建成绿地面积2000多万平方米,绿地覆盖率45%,环境质量综合指数98.3,水质综合污染指数下降28.6%,噪声控制区面积扩大到42平方公里 C.在经济发展方面:05年,人均工业增加值15.2万元/人,工业增加值增长率25.5%; D.在物质减量与循环方面: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0,.518吨标煤、新鲜水耗9.7m3、废水产生量8.4吨、固废产生量0.05吨,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88.43%、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96.29%; E.在污染控制方面:万元工业增加值COD排放量0.49千克,SO2排放量0。74千克,危险废物集中处理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了100% 第三方面:自然生态: A,以金鸡湖为中心的景观:湖滨公园、湖滨大道、望湖角、波心岛以及环湖而建香樟园、中央公园、沙湖生态园、白塘植物园等; B,以独墅湖为中心的自然生态:汇聚国内外高等学府的高教区、白鹭园等; C,以阳澄湖为中心的度假区:大闸蟹和各类水产品以及芦苇荡、果蔬生态园、花卉种植园以及环湖绿地等;第四方面:生态工业; A.基础设施:达到“九通一平”的标准,实现100%污水管网覆盖,建设了污水处理能力达20万吨的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全区采用清洁能源天然气发电,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率; B.绿色经济:对资源能源消耗高、环境风险大的项目实施更高标准的一票否决;建设了半导体、光电一体化、精密机械等生态产品链和产业链;引进了日本瑞环化工、台湾美加金属、佳龙科技等高水平资源回收公司,

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大厦(苏州物流中心)参观记

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大厦(苏州物流中心)参观记 1 项目概况 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大厦,是一座绿色建筑三星级建筑,这也是苏州工业园区首个三星级绿色公共建筑。塔楼被分为一系列上下叠加和左右排列的玻璃盒体,这些玻璃盒体带有“集装箱”的隐喻。 综合保税大厦总建筑面积7.2万平方米,其中地下一层,地上26层。项目紧邻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海关卡口,是园区东部的地标性建筑之一,该项目建成后将为海关、国检、国税、外管等部门提供一站式办证大厅,同时还包括了商务办公、餐厅、IT机房、员工活动室、停车场等。 作为苏州工业园区“1680”工程中的十大绿色建筑亮点工程之一,综保大厦从开发建设之初就按照国家绿色建筑三星级的设计和施工标准进行设计和建造,项目实施全过程聘请了专业的绿色咨询顾问公司、严格按照三星级绿色建筑要求进行控制,从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环境质量等各方面全方位监控设计方案和施工过程管理。 综合保税大厦的设计理念是建造一个舒适、健康、节能的绿色建筑。因此,在绿色节能技术的应用上因地制宜,充分考虑了项目自身的特点。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综合保税区的优势,采用了德国原装具有能源再生功能的高效电梯,节电效率可高达27.6%;为保障海关、国检等部门的7*24小时加班,大厦的空调冷热源系统采用了蓄能空调系统,并考虑小负荷运行模式专门设计了冷热媒辅助循环系统,可节约空调的使用费用32%;同时利用冷热源采用蓄能空调系统的优势,塔楼空调末端采用大温差VAV送风系统,可节约能耗12%,也增加了使用的舒适度;推广使用了综保区区内企业的节能产品——索乐图光导管;利用智能化监测系统实时全面统计各时段的能耗、节能率、空气质量等。除此之外,综保大厦还使用了雨水回用、智能通风采光百页、太阳能热水、LED绿色灯具、高效节能配电设备、空调地板送风、空调全热回收等系统。项目设计克服了占地面积小等因素,全面考虑立体绿化的综合节能效果,裙房屋顶设计种植耐旱草皮、员工爱心菜地,裙房东西立面种植了爬藤垂直绿化;员工活动室还专门设置了更衣室和淋浴房,鼓励员工自行骑车或采用公共交通上下班。所有这些建筑节能措施的应用,都兼顾节能实效和投资的协调,真正为建造一个绿色环保、舒适节能的公共建筑奠定基础。 2 项目照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