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杜诗风的转变与唐代文化的转型

李杜诗风的转变与唐代文化的转型
李杜诗风的转变与唐代文化的转型

李杜诗风的转变与唐代文化的转型

葛景春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02)

要:个人诗风的差异和转变,是与诗歌思潮与文化思潮的嬗变息息相关的。李杜诗风之变,实际上是

唐代诗歌主潮由盛唐的理想主义浪漫诗潮向着盛中唐之际的现实主义写实诗潮嬗变和唐代文化由盛唐的多元开放的理想主义文化思潮向着盛中唐经世务实、主尊儒学的现实主义文化思潮转型的表现。李白和杜甫正是唐代这两种诗歌主潮和文化思潮的代表人物。将李杜诗风的转变与唐代的诗歌思潮及文化思潮联系起来进行综合性探讨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他们诗歌的文化内涵,更加准确地阐述和评价李白与杜甫在文化史与诗歌史上的地位和历史贡献。

关键词:李杜诗风;诗歌思潮;文化思潮;转型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351(2009)06-0005-09

收稿日期:2009-10-10

作者简介:葛景春(1944-),男,河南开封人,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河北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杜甫研究会副会长。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李杜之变与唐代文化转型”(04BZW021)阶段性研究成果

①幻想型思维,杨义先生又称其为“醉态诗学思维”,他认为李白的醉态思维是“渗透到诗学的‘非逻辑之逻辑’中,从而创造了一种以醉

态狂幻为基本特征的诗学思维方式”(《李杜诗学》,第86页,北京出版社2001年版)。良是。与幻想型思维的说法是相一致的。但我认为

还是称之为幻想型思维较为准确。

李白与杜甫是唐代诗坛上的两座高峰。对二人的研究,代不乏人。由于二人是唐诗的代表人物,他们的诗歌风格绝然相反,却又相辅相成,故关于李杜的对比研究,关于李杜优劣的争论,也成了历史上的热门话题。关于二人的比较研究,上个世纪许多文学史、诗歌史及不少论文都曾论及,还有专书问世,如汪静之的《李杜研究》、郭沫若的《李白与杜甫》、罗宗强的《李杜论略》、杨义的《李杜诗学》等。这些研究,是将李杜作为盛唐时代的两个风格绝然不同的诗人或作为不同风格流派的诗人来研究的,并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把他们仅作为不同风格的诗人或诗歌流派的人物来研究,还是不够的。需要更深入一步地从唐代诗歌主潮流变的角度做比较研究。罗宗强先生后来的《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已开始将李、杜诗风作为唐代两个不同时期的诗风来进行研究。2000年,我在此基础上,写了《李杜之变———是唐诗主潮之大变》的文章将李杜诗风之变作为唐诗主潮的转型来进行研究。但我仍觉未深入到文化的深层结构。其实,李杜之变最深层的原因,是唐代文化思潮的主潮从理想主义文化思潮向现实主义文化思潮嬗变与转型造成的。文化思潮包括:文化思想、文化价值观、文化人格、文化心态、审美观念、文学思潮(其中包括诗歌思潮、理论主张、诗体变革等)等内容。从唐代

的文化主潮的转型等方面来综合考察、寻找李杜诗风之变的多层次的原因,这样才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他们诗歌的文化内涵,并更加准确地阐述和评价他们在文化史与诗歌史上的地位和历史贡献。因此,以文化转型作为一个切入点来进一步研究,是很必要的。由此可以扩展视野,从更宏阔的文化大范围和更深层的文化内涵与文学的内因关系方面,对李杜诗风之变做全面透彻的探讨。

一、李白到杜甫———个体诗风的转型

唐代诗人的并称,大都是以相同的诗风与同一个诗歌流派而被后人加以并列的。如沈宋、王孟、高岑、韩孟、元白、韦柳、温李等,惟有李杜二人的并称,却完全是因为他们的诗风绝然相反而加以并列的。这其中的原因很耐人寻味。显然,他们的并称,不是因其同,而是因其异。可以说他们的思维方式、思想类型、艺术风格等方面都是大不相同的。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思维类型来说,李白是发散式的幻想型的思维①,杜甫是凝聚式的写实型的思维

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他们诗风的极大差异所谓幻想型的思维,就是说,这种思维方式并不是严格遵守或者主要不是遵循现实的逻辑来进行

2009年11月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Nov.,2009第29卷第6期Journal of Tianshui Normal University Vol.29No.6

5

思维的,是一种具有超现实的想像型的思维方式。我们今天一般称作是浪漫主义的思维方式。其代表人物就是屈原与李白。屈原的《离骚》与《九歌》,李白的《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远别离》等一系列的诗歌等就是用这种幻想型的思维方式写成的。基于这种思维方式,诗人一会儿上天入地,一会儿穿越于古今,一会儿神游于仙界,一会儿来往于人间,一会儿出入于梦境,一会儿飞腾于想像。他们的思绪就像天马行空一样的自由自在,不受现实逻辑的约束。因此,它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其思维是发散式的,正如元人范德机评李白诗所说的“断如复断,乱如复乱,而词意反复曲折行乎其间者,实未尝断而乱也。”(《李翰林诗》卷一《远别离》评语)所谓“断”与“乱”者,就是说李白的歌行并不遵守现实的逻辑,而是凭幻想与想像的逻辑,纵横迭宕,随意发挥,因此才会有“错综无定”(明许学夷《诗源辨体》卷一八)或“变化无方”的效果。[1]而写实型思维恰恰相反与幻想型思维相反,它基本上是遵循的现实的逻辑,基本上遵循事物的客观面貌来刻画描写事物。诗歌虽与散文和小说不同,有较强的情感因素,但写实型的诗歌与幻想型的诗歌,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如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丽人行》、《兵车行》、“三吏”、“三别”及许多纪行诗,都对客观的事物和事件有着接近真实生活的详细的描述。他自陇赴蜀的蜀道上所写的纪行诗,就与李白的《蜀道难》等诗,有着极大的不同。他对景物的描写,是力求刻画逼真的真实写照,把目光凝聚于细部,有如精描细绘的工笔画。他描写现实社会的诗歌,也力扣现实的真实,如同诗史,正如同孟棨在《本事诗·高逸第三》中所说:“杜逢禄山之难,流离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时号为‘诗史’。”

(二)从思想类型来说,李白属道家思想系统,杜甫属儒家思想系统

道家多用批判型的眼光审视世界,批评时政和礼教虚伪,崇真疾伪。老、庄崇真疾伪,认为:“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真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父》)、“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老子·十八章》)。因此道家提倡真,对于打着“仁义道德”旗帜的伪善之举,有着激烈的批判。李白自幼对道家思想濡染甚深,他崇尚道家的自然与天真,他对“时讹皆失真”(《酬王补阙惠翼庄庙宋丞泚赠别》)的社会,极为不满,而大胆批判礼教的虚伪与统治者的逆道违天的暴虐行为。这在他《古风》其三十、《古风》其三十四、《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战城南》等诗中,得到充分表现。此外,李白身上对封建礼教有明显的反叛意识,有很强的独立个性,他“戏万乘若僚友,视俦列如草芥”(苏轼《李太白碑阴记》),“手持一支菊,调笑两千石”(《宣城九日闻崔四侍御与宇文太守游敬亭余时登响山不同此赏醉后寄崔侍御二首》其一),嘲尧舜,笑孔丘,讽刺当朝的天子昏庸如楚怀王,其批判之矛头,直指儒家的圣贤与最高统治者,可谓是一个“说大人则藐之”(《孟子·尽心下》)的狂狷之士。他的审美观是崇尚“天然去雕饰”(《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反对“雕虫丧天真”(《古风五十九首》其三十五),其审美观属于道家的“真美”的美学思想系统。

杜甫属儒家思想系统,重社稷民生,着重表现人生和人性的善与美,属儒家“善美”的审美观。他自幼出生于一个“奉儒守官”(《进雕赋表》)的官僚家庭,一生主要信守儒家思想,认为“法自儒家有”(《偶题》),受儒家的国家社稷观念与华夷之辨的民族意识影响很深。在安史之乱前后的国家倾危、民族存亡的时刻,杜甫在其《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从诸公登慈恩寺塔》、《春望》等诗中,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有着深切的忧虑,他还有着儒家的推己及人、仁民爱物的思想与胸怀,特别是对下层人民有着深厚的同情心,在其《又呈吴郎》、《负薪行》、《岁晏行》等诗中,对在战乱中的人民大众的痛苦与不幸表达了殷切的关怀。这种仁者的博大胸怀,表现出了儒家的以善为美的“善美”审美观。

(三)从个性上来说,李白是一个外向型的开放个性,而杜甫属于内向型的内敛个性

李白生性豪放,任侠仗义,爱交朋友。在广陵他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上安州裴长史书》),上至卿相,下至三教九流,他都有交往。他每次出游,所在之地往往有“二千石”的官员及各类朋友出迎。他对朋友也一片真心相对,一往情深。一个朋友在洞庭湖畔去世,他夜半守着朋友的遗体,“猛虎前临,坚守不动”(同上)。他性情直率,口无遮拦,心无城府,人格像水晶一样透明。经常在诗中批评时政,议论当政,揭露讽刺那些达官贵人的丑恶行径。有时连皇帝老儿也不放过。他在《清平调词》中讥刺杨贵妃,在《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中痛斥朝中的权贵如“鸡狗”与“蹇驴”,他性情傲岸,锋芒毕露,在皇帝面前,敢于“天子呼来不上船”(杜甫《饮中八仙歌》),在权贵面前,“未尝一日低颜色”(任华《寄李白》)。他不惯于律诗的拘束,长短不拘

6

的歌行中特别适于展现他恣肆豪放的个性。

相对于李白,杜甫的个性却是内敛型的。他不善于像李白那样广泛交际,对人也不像李白那样性格外露,个性张扬。但对朋友却感情真挚,慎始慎终。由于受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杜甫为人温文敦厚,性情谦和,内刚而外柔。李白虽然善于交际,但知心的朋友却没有几个,而杜甫却与李白、高适、岑参、郑虔、房琯、严武等人保持着终身的深厚友谊。内向的人格使他潜心思考与创作,努力地探索自己的诗歌创作道路。他的内向性格也适于他作律诗。在严格的形式与格律中,他炽热感情在诗律的循环往复的节奏中,不断地激荡回旋。如在《秋兴八首》中,他忧心国事、思念长安的感情,像潮水一样,去而复来,反复不已,形成他含蓄蕴藉,思虑宏深的“沉郁顿挫”(《进雕赋表》)的诗风。

(四)从秉赋上来说,李白是个天才型的诗人,杜甫是个功力型的诗人

天才诗人主才,主“气”,主灵感,一气呵成,不假修饰。李白是靠灵感作诗的出口成章的诗人。杜甫说他:“敏捷诗千首”(《不见》)、“一斗诗百篇”(《饮中八仙歌》),李白的族兄弟李令问也说李白“心肝五脏皆锦绣”,有“开口成文,挥翰雾散”(《冬日于龙门送从弟京兆参军令问之淮南觐省序》)的作诗本领。因此,说他才思敏捷,是个天才型的诗人,大概不会错。传说他在宫中醉写《宫中行乐词》十首(今传八首),文不加点,顷刻而成。[2]他写诗大多是一气呵成,很少修改。因此严羽评其《将进酒》诗是“但用胸口一喷即是”[3],因此说他主气。明人王世贞说:“太白以气为主,以自然为宗,以俊逸高畅为贵”(《艺苑卮言》卷四),就是说他主才、主气的意思。但天才诗人也并非是不学习,仅靠个人小聪明,其实他从小就是一个用功读书的人,“五岁诵六甲,十岁通百家”(《上安州裴长史书》)。并曾“三拟词(文)选”(段成式《酉阳杂俎》卷一二),他平时“横经籍书”,自“轩辕以来颇得闻矣”(《上安州裴长史书》)。可见他也是十分勤奋和努力的。

杜甫是个功力型的诗人,主“意”,主锤炼,主“意匠经营”。他自称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他“熟精《文选》理”(《宗武生日》),对《文选》是颇下了一番工夫的。他从小习书作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壮游》)在四十岁以前,他就作了一千余首诗,不过大都没有留传下来。可见他在读书和创作方面,是十分勤奋的。他对史籍是十分熟悉的,黄庭坚说:“子美作诗……无一字无来处。”(蔡梦弼《杜工部草堂诗话》卷一)就是说他读书之多。他的诗思也许不像李白那样快捷,但写起诗来却非常认真。他对自己的作品要求十分严格,总是反复吟咏,不断地修改锤炼,“新诗改罢自长吟”(《解闷十二首》其七),力求达到“语不惊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的地步。因此,他的诗是以功力著称,以“意匠惨澹经营中”(《丹青引赠曹将军霸》)的精心打造著称,在诗的语言锤炼与意境的创造中,有独特鲜明的个人特色。明人王世贞说:“子美以意为主,以独造为宗,以奇拔沈雄为贵。”(《艺苑卮言》卷四)(五)从表达方式和表现对象来说,李白是以自我为轴心,以表现自己,揭露和批判上层社会为主;杜甫是以社会为轴心,以描写社会现实,关注民众疾苦与抒发其忧心社稷苍生的深切感受为主李白是一个典型的主观型的诗人。他的诗正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说的是“有我之境”,诗中处处有一个抒情的主人翁——

—李白自己的形象在。李白在诗中,处处强调自己的存在。如他的诗中说到“我”字时竟多达330多处,并且多次在诗中提到自己的姓名。如:“舒州杓,力士铛,李白与尔同死生”(《襄阳歌》)、“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送汪伦》)、“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虽为李白妇,何异太常妻”(《赠内》)、“纪叟黄泉下,还应酿老春。夜台无李白,酤酒与何人”(《哭宣城纪叟》)等。他的诗主要抒写的是他自己的感受,有着强烈的主观性。从表现手法来看,李白以夸张、想象为主,不为现实所束缚,对现实有极强的超越性,即以虚为主。如“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梦游天姥吟留别》)、“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送汪伦》)、“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二首》其二)等。在这些诗中,“四万八千丈”并不是天台山的真正高度,而是李白的主观揣测与感受。同样,桃花潭水也未必有“千尺”之深,庐山瀑布也并非有“九天银河”那么高,都是诗人的主观感觉。他常采用极度夸张的手法,如“燕山雪花大如席”(《北风行》)、“白发三千丈”(《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连峰去天不盈尺”(《蜀道难》)等夸张的诗句,来显示他情感的力度与诗中形象的表现力。他这些夸张和想象,是属于主观上的感受与感觉,而不是以现实的真实性为尺度的,是以达“情”为主,意到即止,有些像绘画中的漫画与大写意,因显得较“虚”而不实。因他处处强调自我,故对他人特别是统治者对他的压抑感受特别深刻与敏感。在长安的三年中,他就深深感受到处处

7

受到小人的排挤与皇帝的猜疑。“白日不照吾精诚”(《梁甫吟》)、“君王虽爱蛾眉好,无奈宫中妒杀人”(《玉壶吟》)就是他当时深刻的感受,并感到处处“行路难”。李白以他在上层社会中的深切感受,揭露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专制,并予以猛烈的抨击和批判。

杜甫是以社会为轴心,以描写社会现实,关注民众疾苦与抒发其忧心社稷苍生的深切感受为主。杜甫的主要经历是长期的生活在下层社会之中。在天宝时期的长安十年,他过着“卖药都市,寄食友朋”(《进三大礼赋表》)即依靠卖草药与朋友接济的拮据日子。安史之乱后,又抛官西走,流落陇蜀,虽在严武的幕中挂了个闲职,其实过的是贫士与流民一样的贫困生活。因此,他眼见目睹与心感身受的是下层百姓的苦难。他用他手中的笔,忠实地纪录与反映了他所目睹的一切。他是一个以社会为轴心,以百姓苦难生活为主要描写对象的客观型的诗人。从表现手法上来说,杜甫以刻画写真为主,着重客观性、真实性。如他在《丽人行》中所描写的贵夫人的装饰:“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头上何所有?翠微匌叶垂鬓唇;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这些描写准确而真实,不是随意的臆想。他在《北征》中描写他的小儿女穷得没有衣裳穿,穿的是由旧衣料所拼凑补缀而成的衣服:“床前小儿女,补绽才过膝。海图坼波涛,旧绣移曲折。天吴与紫凤,颠倒在短褐。”这样真实的描写,没有现实生活为依据,是根本写不出来的。他有不少诗,都有叙事成分,是以第三者的旁观者的角度来反映现实社会的诗,如《石壕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负薪行》、《最能行》、《岁晏行》等诗,都深刻地描写了下层人民在战乱中苦难生活的真实面貌。他正是王国维所说的那种“客观之诗人”(见王国维《人间词话》)。正因为其客观,所以其反映的社会问题才真实逼真,有打动人心的力量。与李白的以“虚”为主的特征相反,他是以“实”为主要特征的。

(六)从所擅诗体来看,李白长于古诗,尤擅七言歌诗和五七言绝句;杜甫长于近体,尤擅七律和排律

现传李白集中其诗有1001首,除去他人之诗与伪作,约有近千首。从明人刘世教本《分体李白全集》来看,其中五律有88首,七律8首。五言排律17首,五绝83首,七绝有85首,而五、七言古诗却有720多首。约占其诗总量的72%.从质量上来说,李白为人传诵的名诗,多是五、七言古诗(其中包括杂言歌行)与绝句。如《古风五十九首》、《襄阳歌》、《行路难》、《梁甫吟》、《将进酒》、《蜀道难》、《玉壶吟》、《猛虎行》、《远别离》、《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云台歌送丹丘子》、《梦游天姥吟留别》、《望天门山》、《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他的绝句也有不少不合律的古绝和拗绝,如《静夜思》、《自遣》、《山中与幽人对酌》、《登庐山五老峰》、《山中答俗人》等,皆多不合律诗粘对的格律,应是古绝句或拗体绝句。即使是律诗,有的无对仗,如五律《牛渚夜泊》;有的不尽合律,如七律《登金陵凤凰台》、《鹦鹉洲》等。闻一多说,李白的律诗也有着“古诗的灵魂”[4],说的是很到家的。胡小石先生说:李白的主要成就是他完善并完成了汉魏以来的古体诗,对旧体是个总结。[5]可作为对李白的定论。

杜甫诗现存有1453首,其中五言古诗261首、七言古诗141首,五言律631首,七言律诗151首,五言排律123首,七排8首,五言绝句31首,七言绝句107首。他的近体诗五、七言律诗、排律与五、七言绝句共计1037首[6],占其诗总量的71%.这个比例正好与李白古体诗所占比例相仿。应指出的是,杜甫的五、七言律诗不仅在内容上比前人有了许多开拓,而且还创造运用了律诗连章的方法,扩展了律诗的表现能力。如五律连章《秦州杂诗二十首》、七律连章《诸将五首》、《秋兴八首》等。他的151首七律,在数量上已与初盛唐七律数量的总数差不多。初、盛唐的诗人无论是在律诗的创作的数量上或质量上,都没有一个人能敌得上杜甫。他的脍炙人口的名诗也多是律诗,如《春望》、《旅夜书怀》、《登岳阳楼》、《春夜喜雨》、《蜀相》、《阁夜》、《登楼》、《登高》、《咏怀古迹五首》、《秋兴八首》等。杜甫的主要成就是他完善并完成了齐梁初唐以来的近体诗的创作范式,特别是对七律的完善与定型,起了关键的作用,对新体是个开创。

(七)从艺术风格上来说,李白是着重表达理想的浪漫风格,杜甫是着重描绘现实的写实风格,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与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风格

由于二人从思维方式、思想类型、才能秉赋、表现手法及所擅长诗体的不同,表现在诗的风格方面,便迥然不同。李白的理想是道家的自由精神与儒家的理想主义结合。在人生理想方面,道家哲学强调的是超越现实束缚的精神自由的一面,李白特别强调实现他的个性自由与独立人格的实现,正是道家自由精神的体现。在社会理想方面,儒家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8

梁惠王上》)的天下大同理想的社会,而李白所追求的正是“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国泰民安的清平社会。按照这两个理想的标准,盛唐的前期社会基本上已具有了部分理想的因素,但后期却与此大相违背。故李白心目中的理想人生和理想社会,与现实社会不够理想的实际状况,大相冲突。他于是就以自己的理想来衡量对照不理想的社会现实,对现实的黑暗势力进行猛烈地批判。他用神话或理想中的自由,用超现实的手法来表达心中的理想,于是就形成了他诗歌的浪漫诗风。

杜甫的早期,其思想基本上也是理想主义的。他的诗风也与盛唐人没有太大差异,还没有确立独树一帜的个人风格。其存诗也不多。天宝末期及安史之乱后,杜甫才走向诗歌的创作高峰时期,这时的理想人生及理想社会已不复存在。他所面对的安史之乱前后的残酷社会现实,已与盛唐社会大相径庭。因此,他已从他早期的理想主义向直面社会人生的现实主义转型。国家的安危与人民的苦难,使他不再顾及个人价值的得失与个人理想的实现,而是由个人的“小我”理想的实现转向关注国家社稷与苍生黎民“大我”的追求,他的这个转变,使他与盛唐之士的理想主义拉开了差距,从而开辟了唐代后期的现实主义的诗歌道路。

二、从浪漫转向写实——

—诗歌主潮的转型

盛唐以前的诗歌从唐太宗起,就有理想主义的倾向,经过“四杰”、“四友”、陈子昂等人的发展,到了盛唐,理想主义的浪漫诗风已成了唐诗的主潮。边塞诗派的雄浑壮伟、田园山水诗派的清新幽美,都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盛唐诗歌的理想主义的浪漫情调。而李白兼二者而有之,成了盛唐以来的理想主义浪漫诗风的集大成式的人物,从而将理想主义浪漫诗潮推向了顶峰。安史之乱后,由于盛世已去,浪漫不再,由于社会的变化,时代的转折,旧的诗风不再适应时代的要求,呼唤适应关切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关注民生疾苦的社会现实的新诗风。杜甫恰恰符合时代精神的要求,于是唐诗开始从理想主义浪漫诗潮转向现实主义写实诗潮,杜甫成了新诗潮的代表人物。李白与杜甫虽然仅相差11岁,然而由于二人诗歌创作的高潮处于两个绝然不同的时代。李白的诗歌创作高潮期在开元、天宝前期的盛唐时代,而杜甫的创作高潮期却在天宝末年及安史之乱以后的时期。李白是在唐朝上升时期走上峰顶时代的诗歌代表人物,而杜甫则是唐朝从峰顶开始走下坡路时期的诗歌代表人物。[7]从李白到杜甫,不仅仅是他们个人之间诗风的差异与不同,而是体现了唐诗从理想主义浪漫诗潮到现实主义写实诗潮的唐代诗歌主潮的转型与嬗变。这个转变,具体到审美思潮的转型、主要诗体的转型和创作主张的转型三个方面。

(一)从自然天成转向人工雕饰——

—审美思潮的转型

盛唐诗人作诗主要是在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自由抒发、气势的充沛与自然天成等方面下工夫,因此他们的审美理想主要是自然美与自由美。在书法、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领域方面的审美趣味,也大抵如是。如张旭横肆狂放的草书、轻重缓急倏忽变化的盛唐音乐、跳腾旋转的各种胡汉舞蹈以及画圣吴道子的任意挥洒的写意山水、想象丰富的佛道画像等等,都是自由美的表现。盛唐时的诗歌也是这样。王孟的田园山水诗,主要展现的是大自然的自然美;高岑的边塞诗,则任情描绘了边塞的雄伟风光与恣意抒发了大唐将士努力破敌的磅礴豪情。这种或清丽或雄浑的不同风格的诗篇,都是诗人心声的自然流露,都表现了不以雕琢为工的自然美与随心所感、任情而发的自由美的总体美学特征。李白的诗歌就是这种审美思想的代表。他的诗内容大于形式,气势磅礴,任意抒发,无所拘束,同时,他又主张诗歌“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诗风清新自然,因此他的诗歌充分地体现了自由美与自然美。

而杜甫的审美理想却与李白迥然不同。他的诗“法自儒家有”(《偶题》),在思想上谨守儒家“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毛诗序》)和“温柔敦厚”(《礼记·经解》)的诗教,诗法上重章法与规矩;他还非常重视诗句的锤炼与精雕细刻:“晚节渐于诗律细”(《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语不惊人死不休”。他的审美理想有向形式美与人工雕饰美转化的倾向。从杜甫开始,唐诗的审美趋向已由盛唐的崇尚自然与自由的美学风范,发生了转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重自由到重规矩。盛唐诗人着重诗人感情的自由表达,多用古体短章,像王、孟、高、岑及李白的五言古体诗,很少有长篇的。即使是长篇,也多是随情感发,少有安排。到了杜甫,他的五古像《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等篇长达数百字,且安排有序,章法俨然。李白的七言歌行虽然较长,但多是随情喷涌,少有章法安排,而杜甫的七言歌行诗如《洗兵马》、《丹青引赠曹将军霸》等,却出于精心结撰,结构层次井然,极有章法与

9

规矩。况且他更多的是五、七言律诗与排律,其中起承转合,都有极严的格律要求与章法及规定。从古体自由诗到近体格律诗,是诗歌在结构、章法、格律等方面从无法到有法的演进过程,到了杜甫,近体诗尤其是七言律诗与排律诗才完全成熟,并成为近体诗的典范与样板。也就是确立了新的诗歌的规范。这个规范在杜甫之后,一直是律诗的标准与典范,成了写律诗的最基本之法。

从重自然天成到重人工雕饰。自然天成显然是盛唐诗歌所崇尚的美学风范。因此,盛唐诗多是浑然天成,追求的是全篇的立意与意境的整体效果,而不是着重个别的字句的锤炼,李白的诗歌尤其是如此。而杜甫却不同了。在炼字、炼句与炼意方面,杜甫都很讲究。宋人讲“诗眼”与炼字方面的例子,多是杜甫的诗句。如他的“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秋兴八首》其八)为了强调诗句的奇警,他不惜颠倒了主谓关系。元人范德机指此二句为“错综句法,不错综则不成文章”(《诗学禁脔》)。这说明杜甫是有意在此做“文章”的。又如杜诗“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水槛遣心二首》其一)二句,其中的“出”字、“斜”字都是“诗眼”,历受后人好评。①像这样的例子,在杜诗中举不胜举。杜甫在锤字炼句方面,下的功夫远比盛唐诸公为多,他是很重视人工雕饰的。这对中唐的苦吟派有很大的影响。

从崇尚天才到崇尚功力。崇尚天才,显然是盛唐时代的一个风气。书法家张旭,以发代笔,在醉中濡墨大叫,写成的书法,人们以为是神助,誉为是“草圣”②;大画家吴道子,在大同殿一日画尽嘉陵山水,被称之为“画圣”。③李白斗酒诗百篇,被人称作是“诗仙”。王维以善写有禅味的山水诗,被后人称作是“诗佛”。贺知章、李白、汝阳王、崔宗之、李适之、苏晋、张旭、焦遂以狂放善饮著名,被称之为“饮中八仙”。李白被称之为“谪仙人”,朝中还有人赋诗“谪仙之歌”数百篇为之歌颂(参见李阳冰《草堂集序》)。盛唐时代是一个出天才也是一个崇尚天才的时代。杜甫虽然也被称作是“诗圣”,但并不是在当时,而是在宋代以后。④其实,与李白等人相比,杜甫更崇尚的是功力,而不是天才。他的诗是靠自己“读书破万卷”(《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学习前人学出来的,当然更是靠自己刻苦创作写出来的,反复修改、锤炼出来的。因为写律诗不能像写古诗与绝句一样,肆口即成,需要反复地打磨、修改,才能符合格律的要求。所以,后人就一直把杜甫当作是功力派诗人的典范加以崇敬与模仿。天才不易模仿而功力却人人可以由积学而得;古诗与歌行易学而难工,律诗难学而易工,故以功力著称、以律诗见长的杜甫对后代诗人的影响远比以天才著称、以歌行见长的李白大得多。

从重气势到重形式。盛唐诗歌以雄壮的气势著称。边塞诗的雄浑气象自不用说,就是王、孟的山水诗也有不少气象雄伟之作。如王维的《使至塞上》、《终南山》、《江汉临泛》与孟浩然《临洞庭》、《远望庐山》等。李白的诗歌更是以雄伟的气势著称,如其诗《蜀道难》、《将进酒》、《宣城谢朓楼饯校书叔云》等都是这样充满豪情与壮美的作品。杜甫的作品中,也不乏这样的作品。但他的诗歌已由豪壮变成了悲壮,从雄浑渐变为苍凉。气势也渐变为衰飒。正是从杜甫开始,唐诗已由重气势到重形式的转型。杜诗讲求诗的结构的布置、句式的安排与形式的匀称,这大概与他诗歌的律化倾向有关,也与他的对称思维模式有关。由于他写惯了律诗,所以对诗的结构形式与字句安排的技巧特别着重。这对中唐以后的诗人有很大影响。从诗的结构安排的周密与诗句技巧的精工方面,中晚唐诗人超过了盛唐诗人,但从诗的意象浑成与气势的雄伟方面,他们却逊于盛唐诗人。

此外,还有从雅到俗,从虚到实的转变。初盛唐时期,唐代诗歌基本上是尚雅的,这种雅文学的传统,一是来源于“复古派”的寄兴言志传统,二是来源于初唐的宫廷文学,三是来源于盛唐文人雅士的田园山水诗。文学的由雅变俗,在杜甫的诗中,已可看到端倪。杜甫诗中不避俗字与俗语。如“两个黄鹂鸣翠柳”(《绝句》)中的“两个”、“爷娘妻子走相送”(《兵车行》)中的“爷娘”、“但得残年饱吃饭”(《病后遇王倚饮赠诗》)中的“吃饭”等语,都是唐时的俗语,被杜甫顺手拈来,写入诗中。元、白一路的通俗体诗歌,就是发扬继承了杜甫由雅入俗的这一路,而自成为通俗一派的。从主抒情到重叙事,从杜甫开始,也有了转变的苗头。

①如金圣叹《杜诗解》卷一《水槛遣心二首》其一评:“‘细雨出’,‘出’字妙。所乐亦既无尽矣。‘微风斜’,‘斜’字妙,所苦亦复无多矣。”

②杜甫《饮中八仙歌》:“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③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二:“国朝吴道玄,古今独步,前不见顾、陆,后不见来者。……吴宜为‘画圣’。”

④北宋的秦观在《韩愈论》中说:“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呜呼,杜氏、韩氏亦集诗、文之大成者与!”即将杜甫比作诗界之孔子,而韩愈比作为文界之孔子。杜甫之“诗圣”之称,韩愈之“文圣”之称,盖最早来源于此。此后又有南宋杨诚斋称“子美圣于诗”(见元人王义山《赵东村希夔州诗集序》,《稼村类稿》卷五)而明人孙承恩《杜部子美》诗:“诗圣惟甫”、叶春及《顺德叶侯入觐序》:“子美诗圣”、王嗣奭《攀杜少陵作》诗:“青莲号谪仙,我翁号诗圣”等,始称杜甫为“诗圣”。

10

盛唐诗人主抒情,而中唐以后诗歌也渐加进了叙事。情为“虚”,而叙事就有些“实”了。而杜甫也是叙事诗的开先锋者。他的“三吏”、“三别”及在不少五、七言古体诗如《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丽人行》、《兵车行》中,都有叙事的成分。元稹的《连昌宫词》、《遇真诗》及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及他们的新乐府诗,就是受到了杜甫叙事诗的影响。

(二)从古体诗转向近体诗——

—主要诗体的转型盛唐及盛唐以前的诗歌,诗体多是以古体诗为主,近体诗处于创建与发展时期,且不占诗歌的主导地位。诗歌成就最高的是以五、七言古体诗与绝句(这些绝句并不完全合律)。如高适、岑参、李颀、崔颢、王昌龄、常建、储光羲、卢象、孟云卿等人都以写古体诗与绝句为主,他们主要的诗歌成就,都在五七言古诗与绝句方面。盛唐的五绝是从南朝古乐府中来的,所以多不入律。如孟浩然的《春晓》、王维的《鹿柴》、李白的《静夜思》等,皆是古绝。“七绝当从七古发源”(闻一多语)[8],盛唐以前的七绝,多有七古和歌行的味道,不入律的现象甚多。因此,盛唐人的绝句,还不算标准的近体诗。王维与孟浩然,他们的律诗的数量的比例要超过盛唐其他诗人。但王维数量不多的七律多是应制诗,且其中失粘、失对的地方也不在少数。①他的五、七言古诗成就也是相当高的。他的五绝将近一半是不入律的古绝,他的七绝,也有不少是失粘或失对的拗体绝句。②孟浩然的诗虽然大多数是五律与排律,但“他的近体诗多是‘以古变律’”(闻一多语)。[8]李白的古体诗约占其诗的72%,他的五律与孟浩然的五律一样,有“以古变律”的倾向。他的七律只有八首,其中有一首疑是他人的作品而误收李集中的。其中《登金陵凤凰台》、《鹦鹉洲》二首,前者有失粘之病,后者的上半截是古风,不是律诗的正格。而从杜甫起,古体诗渐让位于近体诗。杜甫的五律有六百多首,七律一百五十多首(其中有三十多首是变律,是杜甫对七律的探索性的作品),其七律的数量相当于初盛唐七律的总和。排律一百多首,其近体诗(包括绝句)数量占其诗歌的71%以上。杜甫的主要诗歌成就,也主要在近体诗方面。杜甫以后的中晚唐的诗歌创作,即从以往的古体诗为主转向以近体诗为主。中晚唐律诗的已占其诗歌总量的一半以上。③中唐诗人许浑的《丁卯集》中530余首诗,甚至全是律诗与绝句。中晚唐的绝句,不合律的很少。也就是说,从杜甫起,唐诗已开始了从古体诗向近体诗的转型。

(三)从“复古”转向革新——

—创作主张的转型在文学创作主张方面,李白与杜甫各有不同的倾向。李白是以陈子昂的“复古”为理论旗帜,全面继承盛唐以前的古体诗创作的优秀传统,对前人创作经验的成败得失做了全面总结,将古体诗的创作发展到了一个极致。他以“复古”为革新,高扬《诗》、《骚》兴寄与汉魏风骨的旗帜,扫荡了齐梁的浮靡之风。其实是要恢复继承诗骚及汉魏诗歌的优良传统,使唐诗驶入良性的创作规道。杜甫则不同,他从不打“复古”的旗号,而是在全面继承的基础上,于创作的实践中,对唐诗进行大胆的革新。他的创作主张是“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戏为六绝句》其五),即无论古今,好的传统都一律继承学习,发扬光大。实际上就是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全面革新和创造。他的乐府诗不再袭用旧题,而是“即事名篇,无复依傍”(元稹《乐府古题序》),对元、白等人的新乐府诗极有影响;而对近体律诗,从内容到形式等方面,做了全面的扩展、充实与革新。创造了五、七律的连章组诗,扩充了律诗的表现能力。尤其是对七律的完成与定型,杜甫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的五言排律诗对元和体中的“千字”排律也影响极大。杜甫的创作方向,更着重于唐诗未来的发展与近体诗的创新。可以说,李白善于继往,杜甫善于开来。

(四)南风北进与北风南扩

从地域文化的角度来看李杜诗风的变化。李白的诗风基调基本上是属于南方长江流域文化的清新浪漫之风。李白于蜀中长大,年轻时又长期在楚湘与江左地带游历与活动,对于巴蜀、楚地的带有巫祝之风的道家文化和楚文化的“大言”及浪漫之风、六朝的“轻绮”文风及江左民歌的清新之风,都深有濡染。南方的道家基本上是属于山林的世俗文化,与自然比较接近。因此,养成了李白自由放诞的性格和不愿受拘束的习气及其诗歌的旷放不羁与清新自然的浪漫诗风。这些都是受到南方地域文化影响的结果。而杜甫恰与李白相反,他是出生和成长在

①王维集中有七律26首,其中有11首有失粘或失对现象。

②据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正编统计,有五绝73首,其中有30首有失粘、失对现象或是仄韵;六绝7首;七绝26首,其中有7首有失粘、失对现象。

③中晚唐(存诗一卷以上的)共有诗26524首,律诗就有14107首,占其总数的53%;中晚唐的律诗总数是初盛唐律诗的4倍,中晚唐七律是初盛唐七律的15倍。参见施子愉《唐代科举制度与五言诗的关系》,《东方杂志》第40卷第8号,转引自陈伯海《唐诗学引论》第175页注③,知识出版社1983年版。

11

北方的中原地区即黄河流域文化的氛围之中。中原的两京地区,是传统的儒家文化的强势地区,杜甫又是“奉儒守官”的世家子弟,尽管到他这一代已经衰落了,但他自幼生长在东都洛阳附近的河洛地区,又长期在洛阳和长安生活,因此在他的身上,已经烙下了北方主流文化儒家思想的深刻印记。而儒家文化是强调务本致用伦理型的文化,有很强的务实色彩。故他的诗歌既受到北方现实主义文学和“实录直书”的史学传统的深刻影响,同时也具有正统的京城典雅文化的浓厚诗风。南方文化和北方文化可以说是李白和杜甫的底色和地域特点。

李白和杜甫还分别是南方文化北进和北方文化南扩的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这也标明了时代风气的变化。唐代的前期,基本上是南方以道家和江左文化向北方进展的过程。从唐太宗起,就重用南方的文人虞世南等人,武则天时代的“吴中四士”、蜀人陈子昂等人,都是代表南方文化北进的诗人。而李白则更是明显地将南方的道家文化与文学,向北方的正统儒家文化和京城文化碰撞的代表人物。盛唐时代的唐玄宗的崇道之举,正是道家文化已进入主流文化的具体表现。而杜甫则正与此相反,他在安史之乱后流落巴蜀和江湘,将北方的儒家文化与现实主义创作传统及京城的以律诗为代表的典雅文化,传播到了南方长江流域。李杜二人从不同的时代最终完成了南北文化的相互交流和相互融会的过程。在这个南北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合的过程中,李杜也分别受到不同地域文化的影响,从而丰富发展了自己的思想和诗歌,因而成了唐代思想文化和诗歌在不同时期的大融合和全面发展的代表人物。

三、从理想转向现实——

—文化思潮的转型

从李白到杜甫的变化,不仅是个人风格的区别,也不仅是诗歌主潮之变,而是一场唐代文化思潮的巨大转变。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文化思想的转型——

—从文化多元、自由选择到排斥异端、主尊儒学

唐代社会以安史之乱为转折点,分为前期与后期。前期是唐代的上升与发展期,由初盛到极盛,成了中国封建社会最强盛的时代,大唐在当时世界上也是数一数二的强国。安史之乱后,大唐逐渐衰微以至灭亡。唐朝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开始由朝廷内部的矛盾转变为朝廷与藩镇及中央政府与吐蕃等地方民族政权的矛盾。因此,唐代的文化思想也发生了深刻的转变。唐代前期的皇帝出于自信与利用宗教思想统治的目的,不但是三教并用而还崇尚任侠之类的思想意识和侠义行为,对国外传来的景教、祆教、摩尼教、伊斯兰教等也容许在国内流传,对外来文化采取“拿来主义”,为我所用。宗教信仰是相当自由的,思想和文化都是相当开放的。各种思想文化和谐并存,共生共荣。儒教在三教中并不占独尊地位。唐玄宗时期,更是一个思想空前宽松活跃、文化空前繁荣的时期。不仅是传统的文化十分昌盛,对外的文化交流也很频繁。由于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发达,交通便利,便使得盛唐人非常自信,富有理想和朝气。因此,理想主义思潮便占据思想与文化的主潮。李白在思想上表现得最为开放自由,是理想主义思潮的典型人物。而一场安史之乱,使大唐国势急转直下,从此唐朝由封建社会的顶峰跌落下来,开始走下坡路。由于盛世不再,乐观向上的理想主义,便让位于对现实社会严峻的思考和审视。为了挽救国家和民族的危亡,儒家的大一统与君国至上的意识,“华夷之辨”、“尊王攘夷”的民族思想,君臣民一体的群体意识,开始抬头,他们直面人生,关心社稷民生,忧国忧民,从理想回到了现实。从多元文化和谐并存走向主尊儒教、排斥异端。而尊奉儒家思想的杜甫、元结等人首开其端,他们是唐代复兴儒学思想的先导人物,开了韩愈的儒学复兴及元白的“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新乐府序》)的新乐府运动及现实主义文学振兴的先路。唐代的文化思想由杜甫等人开始转型。

(二)文化价值观的转型——

—从理想型到致用型盛唐以前的文化价值观是理想型的,有文化价值的多元取向性。他们将传统的儒道释及外来文化最有价值的东西,如儒家的入世、道家的超世与释家的脱俗精神、外来文化中的有用的东西结合在一起,富有理想的色彩。盛唐士人对人生的设计,大都比较理想主义。如李白对各种文化都十分感兴趣,在他的身上,既有儒家的建功立业思想,又有道家和释家的飘然出世、超然脱俗的精神,还有外来文化的深刻印痕,表现出盛唐文化理想主义的丰富多样性。到了安史之乱的转折时期,人们的理想已经破灭,对人生比较现实,对文化的价值观也普遍趋向务实致用型。杜甫就比较讲究实际,没有李白那么多浪漫的空想,他将儒家的君国观念与人伦日用的价值观付诸于实践,作为自己的主要价值取向。他只积极入世而不出世,将己溺己渴,推及于人,以切合现实人生的实际需要。

(三)文化人格的转型——

—从个体人格转向群体人格

从人格追求的方面来看,李白着重表现个人的

12

命运和个体独立的人格追求;而杜甫则着重表现民族复兴的共同愿望和对群体人格的重建。

盛唐之前,唐代诗人从“四杰”开始,便追求主体人格的张扬。

“四杰”之一的王勃、

“四友”

之一的杜审言、盛唐诗人的先驱陈子昂等,都是张扬个性、追求理想和个人价值实现的人物。到了盛唐,高适、岑参等人投笔从戎,跃马边塞以扬名;王维与孟浩然早期都有强烈的政治的抱负,孟浩然晚年拒绝韩朝宗的举荐①,不向权贵折腰,是个极有个性的人物。李白更为典型,他笑傲公卿,藐视权贵,辞朝还山,保持独立不屈的人格。他们一个个胸怀远大的理想,高扬个体人格,所追求的是个人价值的实现。杜甫的早年也是如此。但到了安史之乱后,杜甫的思想有了极大的转变,不再以个人理想与价值的实现为念,而是从高扬个体人格、追求自我实现转向强调群体人格,关注国家命运与社会人生。安史之乱以后,诗人们的眼光从理想回到了现实,个性开始收敛,从着重个体的张扬,走向群体人格的重建。诗人的文化人格由杜甫始,有了大的转型。

(四)文人心态的转型———从乐观开放转向忧患意识

从文人的心态方面来说,安史之乱前后也有较大的不同。盛唐以前的诗人,由于处于国势上升的时期,士人们乐观向上,自信开朗,心态是进取开放型的,气度比较恢弘,尤其是对外来文化,来者不拒,为我所用。没有排外的心理。在李白的身上,多显现出盛唐士人海纳百川的胸襟、

“天生我

才必有用”自信进取的恢弘气度。而安史之乱,使民族矛盾上升为主导地位,安史之乱后及中晚唐之世,唐朝的国势日渐衰弱,因此对异族有一种防范心理,再加上丝绸之路已被吐蕃阻隔,对外交流处于停顿状态,因此,人们的心态已从开放心态,逐渐内敛,有向内转的趋势,从外向型人格,转向内向型人格,由张扬型转向内省型,由乐观开放转向

忧患意识。杜甫的后半生处于战乱之中,又长期处于西南一隅,沉沦下僚,晚年多是对往事的回忆,对内心的自省,心态较为内敛。且饱经世事沧桑,已从从盛世的少年进取的心态转向成年忧患自省的心态;从李白的飞扬跋扈转向杜甫的波澜老成。从时代精神方面来看,李白主要表现的是安史之乱以前盛唐社会的社会心理,上升时期的士子实现个人抱负的盛世心态;杜甫所表达与表现的主要是安史之乱后的下层人民的心理愿望,苍生乱离的生活及士人关注国家命运的乱世的忧患心态。

李杜诗风的转变,仅从诗歌的风格之变、诗潮之变来解读,已不足于完全阐释其深层变迁之原因。只有从唐代文化思潮主要潮流的嬗变与转型的大的视野来全面审视其转变,才能更加透彻与深刻地理解李杜之变的深刻含义与深层原因。因为文学思潮与诗歌思潮只是文化思潮的一部分,整体高于局部,纲举才能目张。这个课题项目,试图为唐代诗歌的发展演变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将唐诗的深化研究,更推进一步。参考文献:

[1]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C]∥陈伯海.唐诗汇评.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553.

[2]孟棨.本事诗·高逸第三[C]∥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14.

[3]詹瑛.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6:366.

[4]闻一多.英译李太白诗[M].闻一多全集:第三册.北京:三联书店,1982:159.

[5]胡小石.李杜诗之比较[C]∥杜甫研究论文集(一辑).北京:中华书局,1962.

[6]萧涤非.杜甫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1980:138.[7]林庚.诗人李白[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3.[8]

郑临川,纪录,徐希平,整理.笳吹弦诵传薪录———闻一多、罗庸论中国古典文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20,112.

〔责任编辑艾小刚〕

①王士源《孟浩然集序》中说,山南采访使韩朝宗欲荐孟浩然入京,与期偕行。“及期,浩然会僚友文酒讲好甚适。或曰:

‘子与韩公预

诺而怠之,无乃不可乎?’浩然叱曰:‘仆已饮矣,身行乐耳,遑恤其他!’遂毕席不赴。”参见李景白《孟浩然诗集校注》,第555页,巴

蜀书社1988年版。

Transformation of Li Bai and Du Fu's Poetic Styles and That of Tang Dynasty Culture

Ge Jingchun

(Literature Research Institute,Henan Social Sciences Academy,Zhengzhou Henan 450002,China )

Abstract:An individual's poetic style's difference and transformation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that of poetic and culture trend.Li Bai and Du Fu's transformation in poetic styles is actually an embodiment of transformation from idealism romantic poems to the realism ,that from multiple and open idealism to practical realism.Li and Du are the represen-tatives.Linking them together,people can gain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ir poems and evaluate their position and contribution more accurately.

Key words:Li Bai and Du Fu's poetic styles;poetic trend;culture trend;transformation

13

论李清照前后词风的变化

陕西师范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论李清照前后词风的变化 姓名 学号 专业 批次/层次 指导教师 学习中心

目录 内容摘要 (1) 关键词 (1) 李清照前期词风——清丽、深婉...........................1-5 李清照后期词风——沉郁、忧愁...........................5-9 参考文献 (9)

论李清照前后词风的变化 【内容摘要】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在宋代文坛中,李清照确是首屈一指的女词人,她的词作在思想内容上和词风上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生活环境的改变影响了她词风的变化,前期生活幸福美满、思想积极向上,主要描写她在少女、少妇时期闺中的生活,表现了她对美好大自然的热爱,以及与丈夫别离时的愁闷心情。作品题材反映面比较窄,主要是游玩、饮酒、赏花闺情之类,具有流丽明快、沉婉自然的风格特色。南渡后,面对国破、家亡、夫离世的苦难,倍感身世凄凉,李清照开始关注社会现实。她把自己的人生遭遇之感抒发在作品里,风格突变,词风变得沉郁悲苦,平易忧愁。不难看出她高超的艺术手法和精美雅洁的艺术风格,再加上丰富深刻的内含,使宋代词坛更加大放异彩。 【关键词】:李清照词风清丽温婉沉郁忧愁 词是宋代最为大放异彩的文学样式。词中的主人公多是红粉佳人,但其作者绝大部分都是男性,述说女性的幽怀多少让人感受不太真切。李清照的横空出世,彻底打破了这一现状。她以自己独特的情感历程,写下了“别是一家”的词作,在宋代词坛上独树一帜。明代杨慎说她:“使在衣冠,当与秦七、黄九争雄,不独雄于闺阁也”①,李清照不但是宋代词坛中首屈一指的女性词人,就算比起当代的男性作家,也毫不逊色。 纵观李清照的一生,生活颇为坎坷。既享受过甜蜜生活的幸福,也饱经苦难的折磨。作为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在词中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抒发自我情感的新形象,一般认为,她的词可以以宋室南迁为界分前后期,前后期不同的人生经历,形成了她不同风格特色。因为她“能够直抒胸臆,写真情实感”。所以只要把握住李清照的情感变化,自然就能比较出她前后期词风的变化。 一、李清照前期词风——清丽、深婉。 (一)、“鸥鹭”,自然流畅的画面 李清照出身于书香门第,生活比较优裕,那时正值北宋后期,虽然社会潜

李清照前后期创作风格异同论

李清照前后期创作风格异同论 [摘要]李清照是诗、词、散文都有成就的作家。但最擅长的还是词。她的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写词人少女、少妇的生活,风格清丽,后期写国破家亡之痛,风格凄楚。其词在表现形式或语言上都独具特色。本文抓住这一特点论述了其前后期的创作风格异同。[关键词]李清照前后期风格异同 在中国文学史上,女作家文人较少,而能够在创造艺术上取得较高成就的更少之又少,李清照则是这一方面的代表人物。因为这位巾帼词人的横空出世,使南渡词坛放出奇异的光彩。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父亲李格非以文章受知于苏轼,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可以说,李清照是出生在一家学术、艺术空气都十分浓厚的家庭里。李清照自少便有诗名,她和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双方共同校勘古书,唱和诗词;或鉴赏书画鼎彝,生活比较美满。靖康二年后,她和赵明诚相继逃兵江南,丧失了向来珍藏的大部分书画。后来赵明诚又病死健康,她就展转流于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在孤苦生活中度过了晚年。 李清照的创作在诗、词、散文方面都颇有成就,但最突出的还是词。她早年写的《词论》批评了从柳永、苏轼到秦观、黄庭坚等一系列作家。她认为“词别是一家”,在艺术上有它的特点,要求协音律、有情致,这是对的。问题在于她看不到欧阳修、苏轼等在词创作上的革新精神,这就未免太保守,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她的创作成就。 李清照在宋代刊行的《漱玉词》已经失传。现在辑录的只有七十多首,其中还有些不可靠。她的词可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二期。前期词描写她在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我们知道李清照出身于门第很高的宦官世家,父亲李格非是兼散文家,母亲也工文章,家庭的学术、艺术空气都十分浓厚,而且李清照婚姻幸福、伉俪相得,夫唱妇和,生活安静舒适。这样的环境,把年轻时候的李清照培养成一个才华焕发、有抱负、有理想、有豪爽和纯真性格的女子。可是她又是生活在封建社会里,在政治、经济各方面都处于无权的地位,因此被剥夺参与广阔社会生活的机会。同时,她那个时代,恰是宋代理学家们变本加厉地提倡封建礼教以控制女性的年代。她在有文化的家庭里所培养起来的卓越才能,比较健全的性格以及豪迈的抱负和理想,不仅得不到充分的发展,还要受到社会力量的压制和束缚,以至于李清照虽不安于“寂寞深闺”的狭小樊笼,要求有更广阔的生活和精神世界,而不可能得到实现。这就给她带来了封建时代的妇女所不能避免的苦闷,也使得她把生活和精神的活动局限于对爱情和对自然的喜爱上。所以,她前期词的主要内容也只有这两个方面,描写面较狭窄,但其创作风格、思想内容还是表现突出。 李清照的爱情之歌是纯洁而生动的,请看她的《浣溪沙绣幕芙蓉一笑开》: “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倚宝鸭衬香胆,眼波才动被人猜,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这首词传神地描写了少女的娇柔神态和恋爱心理。这在封建礼教吃人的社会里,男婚女嫁,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得自由恋爱的社会里,可以说是大胆至极。她的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的话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追求婚姻自主的民主思想。随着赵明诚的出仕,夫妻暂离,生活出现了暂时的缺憾。李清照甜蜜宁静的心弦于是弹奏出一首首略带苦涩和幽怨的望夫词:

李清照前后期词浅析

李清照前后期词浅析 宋词的繁荣是我国古典诗歌史上继唐诗后出现的又一个高峰。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作为分界线,她前期词和后期词从内容到风格都有显著的区别。前期词主要反映她少女、少妇时的生活,有对爱情的追求,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以及抒发自己壮志理想的。在艺术上大胆独创、不落樊篱;后期词主要是抒发她国破家亡的的不幸际遇以及悼亡的情感,间接反映了黎民百姓背井离乡、骨肉分离,当亡国奴的苦痛,风格婉约纤细,深情缠绵,善于借景抒情,工于使用叠声字,具有很高的艺术手法。清照的词为我们今天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艺术营养。 中国向称诗歌的王国,在很大程度上,如果说唐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伟大成就的标志的话,那么,宋词的繁荣就是我国古典诗歌史上出现的又一个高峰。在诗国的天穹上,名家如繁星闪烁。才华横溢的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早在少年时代,便已侧身于这繁星之群,放射出夺目的光彩。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生于北宋中叶(公元1084年),原籍山东济南,是宋代南渡前后的重要作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首屈一指的女词人。她出身于仕宦家庭,家中经济比较富裕,又有浓厚的文化氛围。她的父亲是曾为苏轼所赏识的李格非,这是一位苦心工于文章的文学家,母亲是状元王拱辰的孙女,也同样“工文章”。清照从小就受父母良好的文化教养与熏陶。十八岁嫁给赵明诚,婚后生活美满,家庭幸福,她与明诚才学相当,志同道合,他们常常一起或鉴赏金石、整理古籍著作,或写诗填词,切磋才艺。共同的兴趣和爱好使他们结下深厚的夫妻情谊。但这对伉俪相得的夫妻常有离时,爱得愈深,别时愈痛,即使短时分手,也会给女词人心中罩上一层阴霾,只身一人度日,愁云永日不开。 北宋末年,金统治者占领了北宋王朝,统治了北方广大地区,造成了我国多民族统一的国家的严重分裂。在这种形势下,清照的生活也随即发生了很大变化。国破家亡,离乡南渡,珍藏被焚,中年丧夫,一连串的打击使她直接接触了残酷的社会现实,把个人的命运同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极大地激发了她的爱国热情,从而她的词中对国家、民族危亡的关切以及沦陷后怅然失意的心情便成了这一时期作品的主题。

李清照前后期词风修订稿

李清照前后期词风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浅谈人生经历对李清照词风的影响摘要:文学创作的一个最表层的来源就是现实生活,离开现实生活,作家就不可能写出作品,因为无从下笔。而作品能够反映作家的个人气质、人格追求,以及在创作过程中的精神状态。宋词是我国古典诗歌史上继唐诗后又一个高峰,李清照作为婉约词派的“一代词宗”在其中又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李清照的作品的创作风格,创作内容与她的生活经历忧戚相关。本文将对她不同时期的代表词作分别进行品读赏析,以分析其人生遭遇对她心境、写作题材以及词风的影响。 关键词:李清照词风遭遇转变 李清照,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她生于神宗元丰七年二月初五日,卒于高宗绍兴二十五年四月初十日。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亲藏书甚富,由于家庭的原因,李清照少年时代便工诗词。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共同从事学术研究。志趣相投,生活美满。金兵入据中原后,流落南方,赵明诚病死,李清照境遇孤苦。一生经历了表面繁华、危机四伏的北宋末年和动乱不已、偏安江左的南宋初年。她的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期和后期。无论前期的,还是后期的,都包涵着她真挚的感情。或者是表现真挚的夫妻之爱,或者是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或者是南渡之后,面对国破家亡所产生的一腔爱国主义情怀。

一、李清照前期幸福美满生活中的词 易安前期作品多写其少女时代和初为人妻的悠闲生活,描绘爱情生活、自然景物,韵调优美。李清照置身于文化气氛浓厚的书香门第,耳濡目染父母的人格教育与开明教育,使得她幼年起就活泼自由、率真坚强。她并不像一般大家闺秀那样勤于女红、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而是遨游在书海中,不仅形成了良好的文化基底,而且培养了自身的修养和气度。 比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短短三十三个字,讲述词人回忆起那次去溪亭玩的经历。那天玩得太高兴了,大家都喝醉了,等兴头过去,才发现天色已晚。急忙把船往回划,谁知却认错路了。船被划到了密密层层开满藕花的水面深处。大家着急着把船划得飞快,想赶快回去,结果惊飞了一滩鸥鹭。这是她自由烂漫的闺中生活的描述,展现了她活泼洒脱的形象。 《点绛唇蹴罢秋千》,“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这首词的上片用“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给读者描绘出一个身躯娇小、额间鬓角挂着汗珠、轻衣透出香汗刚下秋千的如花少女天真活泼、憨态可掬的娇美形象。紧接着,词人转过笔锋,使静谧的词境风吹浪起,写少女忽然发现有人来了,她自然而然地、匆匆忙忙地连鞋子也顾不上穿,害羞地朝屋里就跑,头上的金钗也滑落了。这把封建社会

李清照前后期词作风格的区别

李清照前后期词作风格的区别 在中国文学史上,女作家文人较少,而能够在创造艺术上取得较高成就的更少之又少,李清照则是这一方面的代表人物。因为这位巾帼词人的横空出世,使南渡词坛放出奇异的光彩。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父亲李格非以文章受知于苏轼,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可以说,李清照是出生在一家学术、艺术空气都十分浓厚的家庭里。李清照自少便有诗名,她和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双方共同校勘古书,唱和诗词;或鉴赏书画鼎彝,生活比较美满。靖康二年后,她和赵明诚相继逃兵江南,丧失了向来珍藏的大部分书画。后来赵明诚又病死健康,她就展转流于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在孤苦生活中度过了晚年。 李清照的创作在诗、词、散文方面都颇有成就,但最突出的还是词。她早年写的《词论》批评了从柳永、苏轼到秦观、黄庭坚等一系列作家。她认为“词别是一家”,在艺术上有它的特点,要求协音律、有情致,这是对的。问题在于她看不到欧阳修、苏轼等在词创作上的革新精神,这就未免太保守,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她的创作成就。 李清照在宋代刊行的《漱玉词》已经失传。现在辑录的只有七十多首,其中还有些不可靠。她的词可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二期。前期词描写她在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我们知道李清照出身于门第很高的宦官世家,父亲李格非是兼散文家,母亲也工文章,家庭的学术、艺术空气都十分浓厚,而且李清照婚姻幸福、伉俪相得,夫唱妇和,生活安静舒适。这样的环境,把年轻时候的李清照培养成一个才华焕发、有抱负、有理想、有豪爽和纯真性格的女子。可是她又是生活在封建社会里,在政治、经济各方面都处于无权的地位,因此被剥夺参与广阔社会生活的机会。同时,她那个时代,恰是宋代理学家们变本加厉地提倡封建礼教以控制女性的年代。她在有文化的家庭里所培养起来的卓越才能,比较健全的性格以及豪迈的抱负和理想,不仅得不到充分的发展,还要受到社会力量的压制和束缚,以至于李清照虽不安于“寂寞深闺”的狭小樊笼,要求有更广阔的生活和精神世界,而不可能得到实现。这就给她带来了封建时代的妇女所不能避免的苦闷,也使得她把生活和精神的活动局限于对爱情和对自然的喜爱上。所以,她前期词的主要内容也只有这两个方面,描写面较狭窄,但其创作风格、思想内容还是表现突出。 李清照的爱情之歌是纯洁而生动的,请看她的《浣溪沙绣幕芙蓉一笑开》: “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倚宝鸭衬香胆,眼波才动被人猜,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这首词传神地描写了少女的娇柔神态和恋爱心理。这在封建礼教吃人的社会里,男婚女嫁,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得自由恋爱的社会里,可以说是大胆至极。她的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的话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追求婚姻自主的民主思想。随着赵明诚的出仕,夫妻暂离,生活出现了暂时的缺憾。李清照甜蜜宁静的心弦于是弹奏出一首首略带苦涩和幽怨的望夫词: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凤凰台上忆吹箫》)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这些轻盈精妙的相思曲铭刻着女词人的情感历程。李清照与赵明诚的爱情既有婚姻来

李清照前后词风的转变

李清照前后词风的转变 李清照是我国两宋之交最伟大的词作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甚至很多杰出男词人的词作与之相比也比不上她。 李清照的生活以靖康之难举家南渡为界形成鲜明对照。南渡以前,李清照过的是上层封建贵族的享乐生活,富足而又美满。而南渡后,李清照举家南渡,而丈夫也在乱世中去死,生活的各种不顺,使她饱尝了人世间的种种辛酸,痛苦而又辛劳。而生活上的巨大变化也必然使她的词的风格也跟着发生巨大的变化。 首先,从词的内容来看,前期李清照的词多描写少女、少妇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词人通过对鸥鹭的描写,将自己当时愉快的心情明显表现出来,并把一幅无忧无虑的生活图景展现在我们的面前,生动活泼,富有生机。而后期李清照多描写自己长期流亡漂泊生活的感受,同时这一时期的词也流露着对社会的强烈不满,即自己的愁。如《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将难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首词通过对晚风、淡酒、雁、黄花等的描写,营造了一个凄凉冷清的景象,咏叹了个人的不幸遭遇和自己内心苦

闷,同时,通过比兴的手法,流露出她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国家战乱的仇恨,含蓄而又悠长。 其次,从词的语言来看,前期李清照的语言清新自然,清丽明快,偶尔有闲愁点缀。如《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劲无穷好。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苹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用“红”、“青”等鲜艳的色彩,描绘出一幅初夏风光美景图,在轻快的节拍中表达了自己愉快的心情也表现了她愿意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同时,作为一个女词人,在这首词中抒发了爱情的无限向往,想要早日找到自己的归宿。而后期李清照的语言则以压抑低沉为主,其中愁苦与前期先比沉重了许多。如《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长水又断,潇潇微雨闻孤馆。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用“千千”、“潇潇”这一系列的叠词来加强语气,表达自己为挽留丈夫心的坚决,而“湿”、“断”、“孤”这一系列的字眼则充分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担忧与伤心,可谓是字字发自内府,十分令人动容。 南渡之后,使李清照的词风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词风的改变也使她更加善于抒发自己的感情,所写的词也更加耐人寻味,诗人回味无穷。词的艺术成就也更上一层楼。 尽管李清照前后时期的词内容与语言上都有很大的转变,但不论前期还是后期,李清照的词风总以婉约深微见长,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在感情抒发上都具有强烈奔放的特点,尤其是她后期的词;她的

论李清照前后期词的风格变化

08 春汉本 学号:081160379 姓名:岳梅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清新明丽哀怨淡雅 (2) 沉郁感伤凄凉哀婉 (5) 参考文献 (11)

论李清照前后期词的风格变化 【内容提要】:在宋代文坛中,李清照是首屈一指的,她的一生以建炎元年为界,可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作品主要是对大自然的描绘,对真挚爱情的抒发,词风清新明丽;后期多伤时感世之作,词风沉郁感伤,凄凉哀婉,这一切都与其个人遭遇有关。 【关键词】:词风明丽沉郁遭遇 在宋代文坛中,李清照算是一个相当突出的文人,除了她的女性身份外,在她的作品中,有着与一般文人不同的特色。古代女性文人不多,能够在文坛上留名又是屈指可数,李清照 以一个女性,能够在男尊女卑的社会中扬名立传,实在是难能可贵的事,这也证明了她不仅有着不亚于当代文人的才华,更有着过人的文学才气,明代杨慎说她:“使在衣冠,当与秦七、黄九争雄,不独雄于闺阁也”①,李清照不但是宋代词坛中首屈一指的女性词人,就算比起当代的男性作家,也毫不逊色。 李清照的一生以南宋高宗建炎元年为界,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她的词作也随着她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着。南渡前,其作品主要是对大自然的描绘,对真挚爱情的抒发,词风清新明丽,意境优美,略带哀婉淡雅的相思;南渡后,伤于自己的身世和失去的幸福,又面临着民族的灾难,故而其伤时感世,悼亡思乡,风格“沉郁感伤”②,然而不论是清丽明快亦或沉重忧虑,这都与其身世遭遇及个人的性格命运有关。

一、清新明丽‘哀怨淡雅’ 李清照出身于书香门第,生活比较优裕,那时正值北宋后期,虽然社会潜伏着危机,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但还有一抹回光返照,是暴风雨到来之前宁静的黄昏。女词人常常流连于山川大自然的美景之中,秀美的大自然陶冶了这位女词人的情操,赋于了她灵气。因此李清照在这期间的词轻快活泼,富于浓烈的生活气息,给人以美的感受。且看下面的一首词: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③” 词人当时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一幅无忧无虑的生活画面展现在我们眼前。李清照是热爱大自然的,这首词是最好不过的证明。当不知归路时,词人竟发起争渡的雅兴。 李清照少女时代生活在历城,大明湖的美丽秋景,不禁使李清照感受到“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情感单纯明快,年轻女词人的心灵敏感于大自然,心有灵犀;词活泼向上,又如“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表现少女的天真活泼,极有情趣。 然而,“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好景不长,这位天真烂漫的少女便拥有了爱情,爱情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一章。它是一个渡口,一个人将从这里出发,从少年走向青年,从父母温暖的翅膀下走向独立的人生,包括再延续新的生命。因此。它充满着期待的焦虑,碰撞的火花,沁人的温馨,也有失败的悲凉。它能奏出最复杂,最震撼人心的交响。许多伟人的生命都是在这一刻放出奇光异彩的。当李清照满载着闺中

李清照前后期诗词词风对比

李清照前后期诗词词风对比 的词以南渡为界,分前期和后期两个截然不同的历史时期,前期作品风格细腻婉转,后期作品风格沉郁忧伤、苍凉凄楚。 李清照是一位生活在两宋之交的女词人。时代的动荡,个人生活经历的改变,使得她的词作以南渡为界,分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公元1126年,北宋为金所灭,史称“靖康之变”。南渡前,李清照的生活幸福浪漫欢乐,因此词作内容多表现自己的个人生活,词风活泼清新、细腻婉转,后期词作因丈夫的离世和颠沛流离的生活,词风则转向沉郁忧伤、苍凉凄楚。 一、李清照前期词的主要风格 1、李清照南渡前的个人生活经历。 李清照,出生于宋神宗年间。她的父母都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她的成长受家庭影响较大,良好的创作基础也由此奠定。少女时代的她生活得无忧无虑,于是她率真自然的性格和心灵由此形成。十八岁时与赵明诚结为夫妻,期间,她与丈夫共研金石书画,一度生活幸福美好。 2、李清照南渡前的词作风格。 南渡前,李清照过着美好欢乐的生活,偶尔的“愁”也只是强说的“闲愁”,所以她前期词风多为:清新自然,细腻婉转,色调明快。前期词基本分为三类:一是赞颂自然青春;二是惜春和伤春;三是对爱情的自我独白。 (1)赞颂自然青春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首词约写作于李清照十六岁时,当时她刚来汴京不久。词里,她回忆昔日游玩溪亭的情景:天色将晚,在溪亭尽情游玩喝酒,直到沉醉不醒,于是也就忘了回家。以至于后来玩得尽兴了,酒也醒了,天色也已晚,匆忙返回。不经意,竟又把小船划进藕花丛中,迷了路。焦急彷徨之际,惊动了滩边的沙鸥和白鹭,它们纷纷起飞,消失在苍茫的暮色中了。透过词作,一位天真浪漫的少女出外游玩的画面跃然于纸上,我们也能体会到作者少女时代的那种无忧无虑、快乐和自由。 (2)伤春情怀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此首词作表达的是少女伤春的情怀。惜花伤春常成为历代作家的一种思想寄托,也总是孕育着作家对社会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整首词描写的是女主人

浅谈李清照南渡前后词风异同

浅谈李清照南渡前后词风异同 内容提要 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的著名词人,她被誉为“婉约之宗”,现在存词近50首,李清照的词风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风清丽明快,后期凄婉沉郁。 南渡前的李清照,基本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小天地,词的内容不过是伤春别恨,没有什么创新。但她大胆地表现了一个贵族少女、少妇对大自然的热爱和风雅情调,以及对丈夫的思念。南渡后,国破家亡,多年惨淡经营所积存的金石书画也毁于一旦,接二连三的打击,颠沛流离的痛苦,因此词风突变。哀怨、悲愤之情渲染强烈,作品中蕴涵着深刻的故国情思。李清照无论是南渡前还是南渡后,她的词都以朴实自然的语言,抑扬顿挫的音律,至情至性的感情代代流传。她的词擅长白描,在用事、构思、炼字酌句上都有独立性,在两宋词坛上独树一帜。 李清照是北宋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成长的词作家,所以她的词别具特色,生动地展现了她的生命历程和情感历程。 关键词:李清照;前后词风;不同点;相同点 李清照是我国宋代一位杰出的女词人,被誉为婉约词之宗。她学识渊博,才华出众,工于诗词,长于文赋,精通音律,善作书画,在中国古代作家中,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闪耀光芒。这样多才多艺的女作家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少有的,而且在世界文化长廊中也是罕见的。 她的词①,既沿袭了婉约派的传统,又兼取豪放派之长,极富生活气息,语言朴素自然,给人以美的享受。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特质在两宋词坛中独树一帜、大放异彩。

一、前后期词风的不同点 李清照的词风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清丽明快,后期凄婉沉郁。这种风格上的变化与她的特殊的成长环境和坎坷的生活经历密不可分。所以,我们从三个时期加以分析。 1、贵族少女天真快乐的生活 她生长在一个文学气氛很浓的家庭,父亲李格非是一个散文家和学者,母亲王氏也有较高的文学素养,在这种学术空气很浓的家庭里受到极好的熏陶,对于她后来的文学成就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有的词生动地描写了贵族少女无忧无虑的游乐生活和惜花饮酒的闲情雅趣,基调开朗、乐观,充满了对生活的信心和对爱情的渴望。通过描写自然景物的美表达作者赞美高洁,具有唤起人们追求自然美的巨大作用。《如梦令》便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是李清照早期作品,描写了日暮归舟所见的景色,表现了作者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全词仅33个字,却写了场景,写了人物,写得曲折起伏,生动活泼,情深味浓,新奇可喜。开头“常记”二字,说明写的是往事的回忆。一个“常”字暗示这件事留给作者的印象不可磨灭难以忘怀,值得回味。而难以忘怀的情景,没有直接写出,而用“沉醉”到“不知归路”凝练地反映了一天的快乐,并把笔墨集中在描写归路的情景上面。从“日暮”到“晚”时间又推移了,直到兴尽才归。在“沉醉”之中,小船竟走错了路,直到荷塘深处方始发觉,这里荷花亭亭玉立,荷叶摇曳多姿,荷香沁人心脾。几声焦急的“争渡,争渡”惊动了栖息的沙鸥白鹭,在美丽的荷塘里,人声、鸟声和水声交响起来。小船鸥鹭纷乱起来。大自然的诗情画意和勃勃生气,给人以清新的美丽的享受。 这首词将事、景、情三者融为一体,意境开阔,形象生动,显示了词的笔墨集中,善于剪裁的工夫,以及托情于事,寓情于景的创造才能,在词人眼里,整个世界都是那样的生气勃勃,也激起读者对自然美的热爱之情,诗人用自己的感情,自己的思想,给大自然景象添加生气,李清照在这首词中正是以对大自然的赞美,来表现自己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美好事物的心理特征, 在《庆清朝慢》这首词中,她那无拘无束,活泼开朗的性格再次生动地表现出来:春天牡丹盛开时节,她随着香轮竞走的游园行列,前去赏花。她陶醉于明媚的春光和盛开的鲜花之中,快乐得如痴如狂,饮酒赏花直至深夜。李清照词中所表现的她早年的这种生活,虽然多少带有贵族少女的闲情逸致,但是,作品中洋溢着的蓬勃朝气和

李清照后期词的内容情感及风格特征

李清照后期词的内容情感及风格特征 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李清照作为著名的女作家,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卓然自成一家。她多才多艺,在各方面均有建树,不过最能体现她创作成就的,当属她的词。在她的词中,倾诉真挚情,熔炼家常语,善用白描法,讲求韵律美,使她的词自成一家。下面就从这四个方面来谈谈李清照词的艺术风格。 一、倾诉真挚情 李清照的词,无论前期的,还是后期的,都包涵着她真挚的感情。或者是表现真挚的夫妻之爱,或者是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或者是南渡之后,面对国破家亡所产生的一腔爱国主义情怀。 如她后期的作品《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是李清照后期词中的杰出作品。全词概括且集中地反映了南渡以后她的生活和精神面貌,境界逼真,情绪迫切,写尽了她凄惶的天涯沦落之悲。充分体现了她后期的那种忧愤深沉的词格。 北宋灭亡,黎民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李清照身逢乱世,又加丈夫新丧,应该说,《声声慢》中“凄凄惨惨戚戚”的情怀,是国难家灾当头,一个百无聊赖的孀妇的痛苦心声,是心底真情的流露。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李清照的悲戚哀愁的心境是有普遍性的,这是国破家亡的时代悲哀。上片头三句,“寻寻觅觅(情),冷冷清清(景),凄凄惨惨戚戚(情)”,写出其凄凉悲伤忧愁的情怀;次二句,“乍暖还寒时候(景),最难将息(情)”,流露出痛苦哀伤之情;再次三句,“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情)晚来风急(景)”,写其凄寒难挨之情;末三句,“雁过也(景),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情)”,表现益加痛苦悲伤之情。下片头三句,“满地黄花堆积(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情)”,表现其凄怅落寞之情;次三句,“守着窗儿(景),独自怎生得黑(情)”,表现其孤寂之情;再次三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景)”,蕴其愁闷忧愤之情;“这次第(全景),怎一个愁字了得(情),总述愁情之浓深。综观全词,层层面面无不染上愁之色彩,多层次言愁。缘情布景,情随境迁,情也各有微妙之不同,但归结一个“愁”字。情景婉绝,浑然一体。 再如她的《永遇乐》: 落日熔金,暮云和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这是李清照后期代表作品之一。这一时期的作品,感情极其沉痛,内容不仅仅是个人的不幸,而带有社会和时代的因素。这首词描写了作者晚年生活的一个细节。当时南宋政权南渡后建立了小朝廷,依旧过着犬马声色、歌舞生平的生活,抗金复土大计全抛脑后。作者心中却时时充盈着家事、国事的忧伤。词中描写了

李清照南渡前后的词风变化

目录 李清照南渡前后词风的异同 (1) [摘要] (1) 关键词 (1) 一、李清照前期的词 (2) 二、李清照南渡后的词风 (3) 三、李清照南渡前后词的共同特点 (4) 总结语 (5) 参考文献 (5) 李清照南渡前后词风的异同 [摘要]:“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宋代文人发展并完善了词这一文学式样,使他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提到宋代的词,人们就会想到一位杰出地女性,她的出现,给森然的中国历史带来了几多水气,几多温馨,她就是被认为是婉约派词人的正宗,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南宋女词人——李清照。李清照的词,是她感情生活的生动反映,她的资质聪明,博学多能,生活洒脱。前期的作品绰约轻倩,自然妩媚,最能表达出年轻女性的活泼天真,真实的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南渡后,李清照用词诉说迭遭丧乱,受尽磨难以后的凄惨心境,倾吐哀愁凄苦的内心感受,带有深沉的感伤情绪。 关键词;李清照词南渡 文学作品反映着时代的特征。李清照的词作在思想内容上和词风上以南渡为界限,分为前,后两期。李清照的词既有女性词的温婉柔丽,又有一般女性次所少有的贞刚之气。这种不让须眉的洒脱,豪迈之气,使其词别出与一般意义的婉约词而独标一格。李清照的词既主要写自己的生活,心理和情趣,又融入了家国兴亡的深悲巨痛,将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糅合在一起,既不失婉约词的本色,又具有凄壮悲怆的格调,发展了传统的婉约词。

一、李清照前期的词 李清照的一生是不平凡的一生,她演绎了一个古代知识女性的传奇故事。俗话说:任何一个故事都不是开天辟地的,它和周围的一切有着不可切割的关系。李清照成为我国古代历史上少有的著名才女,与她的家庭环境密不可分。在家庭的耳濡目染及父母的言传身教下,李清照三岁就能将歌吟熟因谙在心;四五岁就能读书认字,念念有词;六七岁就博览诸子百家唐诗宋韵。就这样,李清照小小年纪便文采出众,她的名字成为聪颖智慧的代名词。长大后诗、词、文、赋、金石、书、画无所不精,不愧为一代才女,而其气质清新秀丽,活波乐观,又成为大家闺秀的风流典范。读她的作品也可以看出她生于官宦之家,从小家境殷实,有着浓郁的家庭文化氛围。 李清照的文学成就除得力于家学外,夫婿赵明诚也极为重要。众所周知,宋代的婚姻制度是男尊女卑,夫主妻从。然而十八岁的才女遇到了赵明诚,两人彼此欣赏。正所谓“女为悦己者容”,“起来慵自梳头”(《凤凰台上忆吹萧》)也正是爱情真实表现。 南渡以前,李清照过的是上层封建贵族的享乐生活,前期的作品绰约轻倩,自然妩媚最能表达出年轻女性的活泼天真,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 比如《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反映了她对远离的丈夫的思念。写得很精致,特别是那句“才下眉头,又上心头”,实在是很细致入微而又不乏情感。 在李清照前期的词中,还表现了自己的理想追求。如《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我报路长接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词中大鹏高飞的宏伟志向,展翅万里的浩大境界,跨海浪、渡银河、归帝宫、住三山的非凡壮举,都表现了积极进取的精神。作为一个女词人,有如此豪迈气概,在那个时代是非常罕见的。

浅论李清照前后期词风的对比

浅论李清照前后期词风的对比 摘要: 宋词的繁荣是我国古典诗歌史上继唐诗后出现的又另一个文学高峰。李清照的词在当时文学词坛上更是一颗璀璨的明星。她的词是以南渡作为分界线,她前期词和后期词从内容到风格都有显著的区别。前期词主要反映她少女、少妇时的幸福生活,内容上有对爱情的追求,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以及抒发自己壮志理想的。在艺术上大胆独创、不落樊篱;后期词主要是抒发她国破家亡的的不幸际遇以及悼亡的情感,间接反映了黎民百姓背井离乡、骨肉分离,当亡国奴的苦痛。她的风格婉约纤细,深情缠绵,艺术手法上善于借景抒情,工于使用叠声字。其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为我们今天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艺术营养。 关键词:李清照易安词词风格 自古以来,中国的文化底蕴浑厚,向称诗歌的王国。在很大程度上,如果说唐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伟大成就的标志的话,那么,宋词的繁荣就是我国古典诗歌史上出现的又一个高峰。在诗国的天穹上,名家如繁星闪烁。其中有位才华横溢的宋代女词人早在她少年时代,便已众身于这繁星之群,放射出夺目的光彩。这就是我们要论述的主人公——李清照。 一、李清照生平介绍 李清照是两宋之交婉约词的代表词人。她的一生可谓是饱尝人间甘苦的一生。其号易安居士,生于北宋中叶(公元1084年),原籍山东济南,是宋代南渡前后的重要作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首屈一指的女词人。她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由于家庭,特别是父亲李格非的影响,她少年时代便工诗善词。 十八岁时,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婚后,清照与丈夫情投意合,如胶似漆,并一同研究金石书画,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然而好景不长,朝中新旧党争愈演愈烈,一对鸳鸯被活活拆散,赵李隔河相望,饱尝相思之苦。后来赵明诚病死于建康(今南京),更给她增添了难以忍受的悲痛。接着在李清照孤寂之时,张汝州为骗取李清照钱财,对她百般示好。李清照当时无依无靠,便顶世俗之风嫁给张汝州。婚后,二人却发现自己都受到了欺骗,李

浅谈李清照诗词风格变化

中国古代文学 浅谈李清照诗词风格变化 班级:2014级秘书学班学号:140154020 姓名:栗玉贞

浅谈李清照诗词风格变化 【内容摘要】李清照,后人眼中的“婉约之宗”,其创作成就仅在辛弃疾之下, 为古今第二词人。综观李清照的作品,题材并非单一,体裁更为丰富。欢愉与悲苦、闺情与伤国,每一种风格都有很多佳作。而李清照的一生,以南渡为风水岭,前后两个时期的生活大相径庭,所创作的诗歌风格也发生巨大变化。在先后经历亡国丧夫之痛后,其诗词中的闺阁之音渐淡,男子般的气概与意境增多。正如王国维所言,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易安词最能代表宋一代之文学,李清照是当之无愧的“一代词人”。 【关键词】婉约派闺阁之音夫妻伉俪分居悲叹南渡爱国情怀 【正文】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剪梅》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乌江》一般我们很难想象这两首风格差异迥大的诗词是出自同一位作者之手,但它们又确实是同出自南宋女词人李清照之手。两首诗词分别创作于新婚初期与靖康之难后,从起初的闺中小儿女心态到之后的忧国情怀,李清照用她的作品诉说着生平所历。 一、待字、初嫁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其父李格非亦是当时著名的学者,其母王氏出身名门,文学修养极高。父母家学渊源,为李清照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她幼年丧母,在父亲擢至汴京时,她跟随其他亲人在明水长大,生活的无拘无束养成了她“倜傥有丈夫气”的爽朗性格,明水的秀美风景也为她的诗歌创作提供了最初的素材。李清照的《如梦令》虽只用了三十三字,却为后人留下了别具一格的、豪迈倜傥的小令。人称“易安倜傥,有丈夫气,乃闺阁中之苏、辛,非秦、柳也。”李清照的词风总的虽属婉约派,但她的作品中却没有过多的脂粉气,有些尚可归为豪放一列。恰如她的小舟驶入“藕花深处”而“惊起一滩鸥鹭”一般,她的出现也在当时的文坛中荡起一层涟漪。云英未嫁时她的诗词中无不洋溢着少女的烂漫与恣意。“知否,知否?因是绿肥红瘦”这种恣意的慵懒也只有李清照能准确的表达了。“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仅仅十二字就将调皮小儿女的心态清晰展现,没了大家闺秀的架子,却多了些真实的欢愉。 如果说待字是的易安是颗青梅,那初嫁后的她便如蜜枣一般了。与赵明诚新婚之处的岁月可谓是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兼具了。《减字木兰花》中“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淡淡的羞涩之意,浓浓的呢喃之音,而“徒要教郎比并看”更是将夫妻间的撒娇昵意表露无遗。 二、党争、分别;重聚、初叹 在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的第二年,“元祐奸党”四字将一切的美满打破,因为李清照父亲李格非被编入“元祐党”,李清照不得不被迫“归宁”。“云中谁寄锦书来”将对丈夫的思念与期盼和盘托出,“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浅论李清照前后期词风之转变

浅论李清照前后期词风之转变 赵蓉 【内容摘要】:李清照是宋代著名的女词人,她处在一个风云不定的时代,南渡前的短暂安定生活,金兵南下的动荡岁月,都在作者的词作中得到体现;前后期作者生活的巨大转折是作者词风前后迥异的客观原因。从她的作品中,我们能看到作者生活的大动乱的年代,而这样的艰难岁月也必然影响作者词风的改变。 【关键词】:李清照、前期、轻盈清婉、后期、沉痛哀伤 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女词人,在两宋词坛上独树一帜,是颇具影响的大词家之一。她的诗、词、文、赋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一个女性的真挚情怀,凭借一支笔,“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 [1]据记载,李清照本有《漱玉词》 6 卷(或作三卷),但已经散失,后经人重新编辑,得词约八十首,但其中也夹杂了他人的作品,目前可以确认是李清照所写的有四十余首。李清照以女子敏感细腻的心,感悟着生命流逝的无奈,体味着人生的离愁别恨,承受着乱世的黍离之苦,并凭着极高的艺术天赋,化愁为美,创造出了流传千古的词作珍品。解读她的词作,品味她的愁绪,我们感受到了一代词女的一片柔肠和一腔热血。 纵观李清照的一生,她前半生为喜,后半生为悲,南渡像一条分水岭将其生活轨迹划得清晰如水。她的词也应以她南渡的这条人生轨迹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南渡前,李清照的生活幸福而安定,词作多描写闺情,流露出她对爱情生活的向往和别离相思的痛苦,展现出女词人多愁善感的个性和真挚细腻的情感。在李清照前期描写男女相思离别之情的词中,表露出的女性情感往往热烈而恬静,微妙而直率,朴素而深刻,而这些离愁别怨的苦涩中又夹杂着一丝思念的甜蜜,体现出一种细腻的儿女柔情。所以,词中透露出的愁是清新凄婉,朦胧淡约的。李清照后期的词多写晚年孤苦无依的凄凉情境,词风由前期的轻盈清婉转向了沉痛哀伤,词中的愁也由前期的闲愁升华到更高的一个层面,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和更深刻的内容,儿女情长的闲愁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由乡关之思、身世之苦、丧失亲人的悲哀和理想的失望破灭等交织而成的愁,这种愁是复杂的,是沉痛凄厉、深刻感人的。本文拟对李清照前后期词风之转变进行深入分析。

论李清照前后期创作风格异同

论李清照前后期创作风格异同 体育科学学院11社会体育班陈绍华2011484103 在中国文学史上,女作家文人较少,而能够在创造艺术上取得较高成就的更少之又少,李清照则是这一方面的代表人物。因为这位巾帼词人的横空出世,使南渡词坛放出奇异的光彩。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创作在诗、词、散文方面都颇有成就,但最突出的还是词。而在宋代刊行的《漱玉词》已经失传。现在辑录的只有七十多首,其中还有些不可靠。她的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二期。前期词描写她在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后期词则描写她在失去爱人后辗转漂泊的生活。 李清照出身于宦官世家,父亲李格非散文家,母亲也工文章。而且李清照婚姻幸福、伉俪相得,夫唱妇和,生活安静舒适。这样的环境,把年轻时候的李清照培养成一个才华焕发、有抱负、有理想、有豪爽和纯真性格的女子。可是她又生活在于政治、经济各方面无地位的封建社会里,因此被剥夺参与广阔社会生活的机会。而她的时代,友是宋代理学家们提倡封建礼教以控制女性的年代。她不仅得不到充分的发展,还要受到社会力量的压制和束缚。李清照虽不安于“寂寞深闺”的狭小樊笼,却而不可能得到实现。这就给她带来了封建时代的妇女所不能避免的苦闷,也使得她把生活和精神的活动局限于对爱情和对自然的喜爱上。由此,她前期词的描写面较狭窄,但其创作风格、思想内容还是表现突出。 而李清照的爱情之歌是纯洁而生动的,如《浣溪沙绣幕芙蓉一笑开》: “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倚宝鸭衬香胆,眼波才动被人猜,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这首词传神地描写了少女的娇柔神态和恋爱心理。在封建社会里,男婚女嫁,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词中的自由恋爱的社会,可以说是大胆至极。她的“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的话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追求婚姻自主的民主思想。 但是随着赵明诚的出仕,夫妻暂离,生活出现了暂时的缺憾。李清照甜蜜宁静的心弦又弹奏出一首首略带苦涩和幽怨的望夫词,如《凤凰台上忆吹箫》: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这轻盈精妙的相思曲铭刻着女词人的情感历程。李清照与赵明诚的爱情既有婚姻来维系,也有深厚的感情基础。虽分离,却互相惦念,一种离愁,由两人分担。“离怀别苦”也减轻了许多,更何况时时尚有传情锦书的慰藉。苦涩的离愁中,含有夫妻心心相印和彼此眷恋的幸福感,是李清照爱情词的一大特点。 作为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并没有把自己完全封闭在闺房之内,而是常常走向大自然,以拓展胸襟,陶冶情操。前期词则有一半表达了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以及对禽鸟花草的眷顾,如《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人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这首词就是一幅线条清晰、情趣盎然的速写图。词中不仅有园中树木花卉茂盛的实景描写,更主要的是词人以生动明快的笔墨勾出了自己少年时代读书之余在花园中无拘无束游玩的情态。这小小的片段,就是李清照少女时代天真活泼、无忧无虑的少女时期的生活缩影。

论李清照前后词风

浅论李清照前后词风 摘要:李清照是宋代诗、词、散文皆有成就的一位女作家,但是她最擅长的还是词,其词被称为“易安体”,她的词不仅是中国女性文学艺术的高峰,在整个文学史上也占有杰出位置。李清照人生历程的转换也深深地影响着她的心理历程,她所经历的不同时期使她产生了别具风格的词风和情感,故她的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关键词:易安体风格人生历程南渡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1084~1155)山东济南人,有一代词宗之称,李清照独有那种不让须眉的洒脱,豪迈之气更使其词别出一般,精妙婉约而别具一格,李清照的词既主要写自己的生活、心里和情趣,又融入了家国兴亡的深悲巨痛,将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糅合在一起,既有女性词的温婉柔丽,又有一般女性所少有的豪迈之气。词艺的“精妙”与“别是一家”的追求,更是她以为数不多的词篇登上中国古代女性文学的巅峰。她的词不仅仅是中国女性文学艺术的高峰,在整个文学史上也占有杰出位置,在以男权为主的封建社会,女人处于社会最底层,突然间,李清照作为一位女性不仅闯入了被男性长期垄断的文坛,并且登上与男性名家平起平坐的位置。无怪历代文人作家对此惊诧赞叹并刮目相待了。杨慎说:“宋人中填词,李易安易称冠绝,使在衣冠,当与秦七、黄九争雄,不独于闺阁也。”①陈廷焯说:“李易安词,独辟门径,居然可观。”“妇人有此,可谓奇矣。” ②谭玉生在《论易安词》绝句中说:“若并诗中论位置,易安居士李青莲。”他认为李清照的创作成就如同辉映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李白一样,璀璨而显赫。李清照的词以金兵攻占汴京为分界线,约分为前后两个不同时期。 一、前期的懵懂少女和多情的少妇生活 (一)春愁难释,感时伤春的少女 南渡前,济南才女李清照生活的十分惬意。其父李格非是当时著名的学者,是苏东坡的学生,进士出身,在朝为官;母亲是状元王拱辰的孙女,博雅能文,温婉贤惠。受这样文学官宦家庭的熏陶,能够使她更细微的体验生活,不仅给了她渊博的学识,同时也培育出作为一个大词人所必需的艺术才能,使她视野开阔,气质高贵。李清照不像其他大家闺秀一样把自己完全封闭在闺房之内,而是常常走向大自然,去感受大自然的和谐之美,以拓展胸襟,陶冶情操。如果把李清照前期作品拿出来品,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感主要有孤独思念之情以及对自然景物的喜爱和对大自然独特的喜爱之情更加体现出李清照对生活的热爱,只因她热爱生活,才能感受到生活中的美,生活中的情趣从而使她对大自然产生了无尽的热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