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罐头的具体做法

香蕉罐头的具体做法
香蕉罐头的具体做法

香蕉罐头的具体做法

香蕉罐头的做法,相信大家平时吃的最多的水果罐头,一般都是荔枝罐头,龙眼罐头,很少人有吃过香蕉罐头吧,其实香蕉罐头也是非常好的,我们今天不仅告诉大家有香蕉罐头这种东西,我们还会教大家如何做这种香蕉罐头,各位亲们还在等什么呢,快点跟着我们下面的做法学起来吧!

制作方法

1.原料选择:香蕉的成熟度与罐头质量有很大关系。香蕉欠热,有酸涩味;过熟,易软烂,以致片形不整齐,液浊不清。将九成熟的香蕉,在室温18℃左右,用化学法(电石法或乙烯)或烟熏法催熟到第三天或第四天做制罐头的原料最佳。

2.剥皮除丝络:将香蕉追熟适度时,取出用消毒过的清水冲洗干净。然后剥皮去外皮,再用不锈钢小刀的尖端或竹夹子,将果肉四周的的丝络挑除或夹去

3.切片及浸渍:丝络除净的果肉,用不锈钢刀或切片机,横切成厚度为1厘米的香蕉片。切片后须立即投浸在50%的糖液中,在室温不浸渍20分钟,以防止果肉氧化变黑。

4.热处理:浸渍后的香蕉片用有空洞的铝勺捞出,置于30%浓度的沸糖液中,在85~95℃温度下,保持10分钟

5.装罐称量:用500克胜利瓶,每瓶准确称量香蕉片果肉300克,糖水205克,总净重505克。包括维生素C35毫克(加入少许维生素还可使产品色泽好)

通过上文我们对于香蕉罐头的做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香蕉罐头的制作过程也不是很难,相信只要有心想要做好的朋友们,一定会做出美味可口的香蕉罐头的,所以请大家跟我们上面的步骤,一步一步做,相信你们的家人也会喜欢上你们的做的香蕉罐头的。

植物生长调节剂乙烯利在各种作物上的用法与用量详解

植物生长调节剂乙烯利在各种作物上的用法与 用量详解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植物生长调节剂:乙烯利在各种作物上的用法与用量详解 1.中文通用名称:乙烯利 2.英文通用名称:2-Chloroethyl-phosphonic;Ethephon;CEPA;Bromefor;Cephal;Ethrel;Florel 3.化学名称:2-氯乙基膦酸 4.商品名称:乙烯磷;乙烯灵;一试灵 5.化学结构式 6.理化性质 纯品为白色针状结晶,熔点74~75℃,工业品为淡黄色黏稠状液体,易溶于水,也易溶于乙醇,难溶于苯和二氯乙烷。在酸性介质中稳定,在碱性介质中分解,放出乙烯。 7.毒性:低毒 8.类别:植物生长促进剂 9.主要剂型:85%原药,40%水剂,40%醇剂 10.功能特点 乙烯利易被植物吸收,在植株体内逐渐释放出乙烯,增强植株的过氧化酶活性,从而减少顶端优势,增加有效分蘖,使植株转化健壮,防止倒伏;也可使植物雄性不育,提早结果,促进果实早熟、齐熟;还具有使棉花落叶、茶树脱蕾作用;也可以作为果实催熟剂使用。本品可用于水稻、小麦、高粱、棉花、烟草、番茄、黄瓜、苹果、柑橘,梨、山楂等作物催熟;也可用于水稻控制秧苗徒长,增加分蘖。 11.使用技术 (l)调节生长、提高品质、增加产量 水稻用250~500mg/L的乙烯利药液在4、6叶期各喷1次,可降低秧苗高度10%左右,能有效地防止栽后败苗,促使发根早,返青快,分蘖早而多,防止植株后期倒伏,增产效果显着,即调节生长、增产。 玉米用6~7.5g/667m2的乙烯利药液喷洒植株,可促进根系发育,起到矮秆壮秆,增强田间通风透光,促早熟,提高产量,即调节生长、增产。 橡胶树用2000~3000mg/L的乙烯利药液喷洒植株,可使其提前落叶,避开白粉病;用4%~8%乙烯利药液涂布,可降低乳胶黏性,防止乳管堵塞,加快出胶速度,实现增产。 高梁用250mg/L的乙烯利药液喷洒叶面,可使节间缩短,株高降低20cm左右,增强抗倒性,即抗倒、增产。 大豆用300~500mg/L的乙烯利药液在9~12片叶时喷雾,可使植株矮壮,促进果实成熟,提高产量,即控旺、抗倒、增产。 漆树用1%~6%的乙烯利药液涂布,可促进产漆能力。 安息香用10%的乙烯利药液涂布,可增产。 (2)催熟、齐熟 番茄用400~500mg/L的乙烯利药液涂果、浸果或喷雾,可使果实提早成熟,且不影响品质。

实验五 香蕉催熟处理及冷害观察

实验五香蕉催熟处理及冷害观察 一、实验目的和原理 香蕉是典型的高峰型果实。香蕉的人工催熟就是根据果实成熟过程的理化特性,使用乙烯利等催熟剂,并通过调控催熟温度和湿度,刺激香蕉的生理活性,缩短果实后熟过程,促进呼吸高峰的出现,加快果实的变黄变甜变香,使果实熟度一致,达到色香味俱佳的食用品质。 如果香蕉饱满度为8-9成,乙烯利使用浓度为500-1000ml/kg, 在18-20℃,湿度为80-90%的催熟条件下,果实经4-6天黄熟。 如果香蕉饱满度为8-9成,乙烯利使用浓度为500ml/kg左右,在20-25℃,湿度为80-90%的催熟条件下,果实经5天左右黄熟。 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催熟前期采用高湿(90-95%),催熟后期采用中湿(75-80%),催熟效果更佳。 香蕉是热带亚热带水果,贮藏时不能耐受低温,在13℃以下便会出现冷害,表现的症状为果皮变黑,后熟不良。因此,香蕉贮运应采用适温避免冷害的发生。 二、材料、用具、试剂 1、材料 8成左右饱满度的未黄熟香蕉 每组3梳蕉,每梳为5条。一梳用于处理,一梳作为对照,熟度要求一致,以便对比。另一梳(3-5条)用于冷害观察 2、用具聚乙烯薄膜袋(0.08mm)、温度计、冰箱(调温至8℃) 3、试剂乙烯利水溶液 三、实验步骤 1、乙烯利催熟 催熟流程:采收运输整理挑选催熟药物处理入催熟室黄熟运销 操作方法:将乙烯利配成浓度为500mg/kg的水溶液,共10kg。经挑选,各组用于催熟的香蕉(8梳)在该催熟液中浸片刻,随即取出,自行晾干,装入薄膜袋中,并写上记录标签,后置于室温环境(温度20-25℃,湿度85-95%)中,观察香蕉的后熟,直至处理的香蕉基本黄熟为实验结束。实验期间,每天记录香蕉贮藏温度及香蕉外观色泽的变化。催熟前和催熟结束时各称重一次。

不同水果对香蕉的催熟情况探究

不同水果对香蕉催熟情况探究 董任科 1 胡博* 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广州 510631 摘要:在实际生活中,运输香蕉过程中为防止香蕉过早成熟,将产乙烯量大的水果与之隔离,而在售卖过程中,为了达到让香蕉早点成熟的目的,会将不同水果放在香蕉处一起储存。乙烯具有催熟香蕉的功能,而苹果、木瓜属于呼吸跃变型果实,稀放较多乙烯,芒果,橙子属于非呼吸跃变型果实,乙烯释放较少。故苹果,木瓜的催熟效果较橙子和芒果可以更快的催熟香蕉。 关键词:植物生理香蕉乙烯色泽指数水果 前言:研究表明,乙烯广泛存在于植物的各种组织、器官中,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乙烯的产生具有“自促作用”,即乙烯的积累可以刺激更多的乙烯产生[1],故成熟的水果中乙烯含量多,可用于催熟其他未熟水果; 不同水果由于相应的乙烯生物合成和信号转导途径相关基因数目不同,导致在成熟阶段产生的乙烯量不同。[2]本实验采用芒果,木瓜,苹果,石榴四种水果产生的乙烯对香蕉进行催熟。而在香蕉催熟后果肉中可溶性糖含量上升,可以此作为本实验测定指标[3],另外香蕉成熟过程中果皮表面会发生变化呈现不同颜色,以其色泽指数也可以作为成熟参考标志。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1.1.1实验材料 30条香蕉,同质量的苹果、橙子、芒果和木瓜。 1.1.2药品试剂蒽酮浓硫酸试剂:1.0 g蒽酮溶于100 mL浓 H2SO4中,贮藏于棕色瓶中(当日配置),浓硫酸, 1.1.3 实验仪器离心机、水浴锅、分光光度计 1.2 方法步骤 1.2.1标准曲线的制作 取标准葡萄糖溶液将其稀释成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溶液,浓度分别为每mL含糖0、5、10、20、40、60、80μg。按上述方法分别测得其吸光度,然后绘制A625-糖浓度曲线,或进行直线回归求得直线方程。

香蕉催熟技术详解

香蕉催熟技术详解 一催熟原理 香蕉的催熟原理,是利用外加乙烯激素使香蕉后熟。后熟后的果实,淀粉含量由20%左右锐减为1%~3%,而可溶性糖则突增至18%~20%。果皮由绿转黄,肉质由硬转软,出现香味物质和一定的有机酸,果皮易与果肉分离,果实可食。香蕉催熟的代谢过程主要是呼吸作用,催熟时香蕉果实出现呼吸高峰,呼吸强度很大,达100~150毫克二氧化碳/千克·小时,故影响果实呼吸作用的因素也影响香蕉的催熟。 二催熟条件 (一)温度14~38℃均可使香蕉催熟,但温度太低时后熟缓慢,太高时后熟快,以致使果皮不转黄色。最适宜的温度是18~20℃,后熟后果皮金黄色,果肉结实。催熟温度以果肉温度为准,惆蕉房的温度往往与果实温度有一定的差异,尤其是长期低温贮藏或外界温度太低时,须让果肉温度上升到一定的温度(16~18℃)再行催熟。适当低温催熟,可提高果实的货架期,但温度低,催熟时间长,火局蕉房的利用率不高。我国目前常用的温度为18~20℃,6天催熟。 (二)湿度湿度太低香蕉难催熟。催熟的前中期(前4天刚转色),需要较高的湿度,以90%~95%的相对湿度为宜,高湿环境下果皮色泽鲜艳诱人。但后期(后2天转色后)湿度宜较低,以80%~85%为宜,这样有利于延长货架期。(三)乙烯利的浓度乙烯利5~4000ppm溶液均可把香蕉催熟,通常用800~1000ppm乙烯利浓度。据华南农业大学试验,浓度降低500ppm,成熟时间相应推迟1天。浓度低,催熟时间长;浓度高,后熟快,但果肉易软化,果皮易断,货架期较短。乙烯利浓度对催熟时间的效应不如温度大。 (四)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香蕉催熟过程中呼吸强度很大,尤其是呼吸高峰期,需要大量的氧气,并放出大量二氧化碳。氧气不足或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会

香蕉种植解决方案及用肥推荐

香蕉种植解决方案及用肥推荐 一、香蕉(主要种植地区、面积、历史等) 1.1香蕉主要种植地区 香蕉为芭蕉科植物甘蕉的果实。中国香蕉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台湾、云南和海南,贵州、四川、重庆也有少量栽培。广东以湛江、茂名、中山、东莞、广州、惠州、潮州为主。产区;广西以灵山、浦北、玉林、南宁、钦州为主产区,福建主要集中在漳浦、平和、南靖、长泰等地。海南的香蕉主要聚集在儋州、澄迈、三亚、东方等地,其中产量最多东方。 1.2香蕉种植面积 2010年开始中国香蕉种植面积增长5%至10%,现达到530万亩左右,总产量850万吨以上。 1.3香蕉种植历史 我国南部是香蕉原产地之一,有二千年以的栽培历史。据古籍记载,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面111年)破南越建扶荔宫,以植所得奇花异木,有甘蕉二本(一作十二本)。 可知在公元前一百多年,广东已有香蕉栽培。 2、两广地区主要品种: 我国香蕉优良品种繁多,依其假茎高矮可分为高型、中型和矮型三大品种群。适于广东、广西栽培的良种有如下几种: 矮脚顿地雷:原产于广东高州县,属于中型种。植株生长粗壮,茎高230-250厘米,干周70-85厘米,上下大小近乎一致,鞘色青绿而带褐斑。叶柄粗短,叶罗直立,叶尖平齐,色浓绿,鞘距较密。果轴较细,较短,果梳距中等。单果较粗大,丰产性能好,品质较好。抗寒性较强,霜冻后恢复快,抗风力较强。 矮香蕉:包括广东矮香蕉、福建天宝矮脚蕉及广西矮香蕉。假茎高150-170厘米,叶柄较短,仅15-32厘米,叶距较密。果穗较短,单果多,果细短,果梳距密。抗风力强,耐瘠瘦,利于密植,易管理,产量也较高。 二、主要栽培技术 2.1丰产指标: 香蕉是我国最大宗的热带果树之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来,我国水果产业化不断发展,通过近几年来香蕉组培苗的推广应用,香蕉适应性强、产量高、生产周期短、栽培后一年左右即可收果,管理得好,可连续多年收获。一般亩产3000公斤左右。 2.2种植地与小苗的挑选和处理: 一般是肥田宜疏,瘦田宜密。因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的蕉园,植株生长很快,干粗叶大,栽植密度高了,容易封行,应采用多造蕉留芽或单株留双芽的形式来啬单位面积的收获株数。土质瘦瘠的蕉园,香蕉生长慢,株型瘦弱,结果较迟,提高单株产是潜力受限制,应从啬株数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所以宜采用密植或丛植的形式栽种。在阳光充足的土地或一般土质的蕉园种植,由于地面水分蒸发量大,容易形成局部气候的剧烈变化,对香蕉的生长不利,因引也应采取丛植形式栽种,才能获得增产。 2.3整地与种植密度: 选好园地后,应进行全园深翻一次,晒白一个月以上。以使土壤疏松有利于养分释放。还要清除前作残留物,除虫及土壤消毒,保证园地免疫。有条件可进行客土改良土壤,沙质土掺黏土,黏质土掺沙,瘦瘠土地施足基肥、掺塘泥,或挖0.6米见方的植穴,施足基肥。

催熟剂

催熟剂 催熟剂的主要成分是:乙烯。充分发育的果实,能合成乙烯,促进本身的成熟与着色,如香蕉、苹果、柑桔、梨等,均有此现象。不过其它的器官也会放出乙烯,乙烯是健康细胞的代谢产物,任何生活部分都能产生乙烯。 早在20世纪初就发现用煤气灯照明时有一种气体能促进绿色柠檬变黄而成熟,这种气体就是乙烯。但直至60年代初期用气相层析仪从未成熟的果实中检测出极微量的乙烯后,乙烯才被列为植物激素。乙烯广泛存在于植物的各种组织、器官中,是由蛋氨酸在供氧充足的条件下转化而成的。它的产生具有“自促作用”,即乙烯的积累可以刺激更多的乙烯产生。乙烯可以促进RNA和蛋白质的合成,在高等植物体内,并使细胞膜的透性增加,加速呼吸作用。 因而果实中乙烯含量增加时,已合成的生长素又可被植物体内的酶或外界的光所分解,可促进其中有机物质的转化,加速成熟。乙烯也有促进器官脱落和衰老的作用。用乙烯处理黄化幼苗茎可使茎加粗和叶柄偏上生长。乙烯还可使瓜类植物雌花增多,在植物中,促进橡胶树、漆树等排出乳汁。乙烯是气体,在田间应用不方便。一种能释放乙烯的液体化合物2-氯乙基膦酸(商品名乙烯利)已广泛应用于果实催熟、棉花采收前脱叶和促进棉铃开裂吐絮、刺激橡胶乳汁分泌、水稻矮化、增加瓜类雌花及促进菠萝开花等。合成部位:植物体各个部位。主要作用: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器官脱落和衰老。而过多的食用这些经过催熟的水果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伤害。 水果在自然成熟过程中,自然会释放出少量乙稀使香蕉、柿子、苹果等成熟。为便于水果储藏、运输,将接近成熟期的果品提前采摘,上市销售前用乙烯催熟是常用的方法。此方法催熟所使用的乙烯是微量的,一般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如果为了使水果提前上市卖好价钱,将成熟期较远的青果催熟,则需要大量乙烯,这样的水果吃了后对人体有害。比如市面上部分外观黄亮,吃起来有生味的香蕉就是采用大量的乙烯或其他化学物质催熟的。所以尽量少购买那些形状、颜色异常鲜艳的水果,或者尽量食用一些应季的蔬菜水果。 目前,一些商贩销售的西红柿上长出一个个长长的尖,有的呈现出花瓣状;个头较大的草莓、西瓜等水果切开后中间有空腔;原想颜色呈黑红色的樱桃、李子味道一定酸甜可口,然而尝了后才发现上当。这类果蔬大部分非正常生长成熟,而是采用了膨大剂、增红剂和催熟剂等化学激素。 膨大剂的化学名称叫细胞集动素,属于激素类化学物质。有些菜农在黄瓜、西葫芦等蔬菜上使用,以此方法使果蔬细胞非正常膨大,个头比正常长大的果蔬大1-2倍,形状变得比较奇特,如西红柿长尖、草莓呈梨状,黄瓜尖部肥大与蒂部形成鲜明对比等。使用膨大剂后的果蔬味道变淡,吃起来口感不好,消费者买过一次后,一般不会再次购买;其次,这类果蔬不便于长时间储藏,也更不利于人体健康。 正规的催熟水果有三大危害:一些添加剂特别是化学添加剂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副作用。首先,用硫磺熏蒸水果或进行染色,掩盖了水果本身的状态,把生的水果催熟,看似光鲜实际上是一种欺诈行为;其次,用硫磺熏蒸水果还会使水果中的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在熏蒸过程中遭到破坏,降低了水果的营养价值;同时,食用熏蒸水果和非食用色素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二氧化硫用于食品防腐保鲜处理一般是可以的,但过量使用时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亚硫酸盐,此物残留在水果中会诱发哮喘等病症。

植物生长调节剂:乙烯利在各种作物上的用法与用量详解

植物生长调节剂:乙烯利在各种作物上的用法与用量详解 1.中文通用名称:乙烯利 2.英文通用名称:2-Chloroethyl-phosphonic;Ethephon;CEPA;Bromefor;Cephal;Ethrel;Florel 3.化学名称:2-氯乙基膦酸 4.商品名称:乙烯磷;乙烯灵;一试灵 5.化学结构式 6.理化性质 纯品为白色针状结晶,熔点74~75℃,工业品为淡黄色黏稠状液体,易溶于水,也易溶于乙醇,难溶于苯和二氯乙烷。在酸性介质中稳定,在碱性介质中分解,放出乙烯。 7.毒性:低毒 8.类别:植物生长促进剂 9.主要剂型:85%原药,40%水剂,40%醇剂 10.功能特点 乙烯利易被植物吸收,在植株体内逐渐释放出乙烯,增强植株的过氧化酶活性,从而减少顶端优势,增加有效分蘖,使植株转化健壮,防止倒伏;也可使植物雄性不育,提早结果,促进果实早熟、齐熟;还具有使棉花落叶、茶树脱蕾作用;也可以作为果实催熟剂使用。本品可用于水稻、小麦、高粱、棉花、烟草、番茄、黄瓜、苹果、柑橘,梨、山楂等作物催熟;也可用于水稻控制秧苗徒长,增加分蘖。 11.使用技术 (l)调节生长、提高品质、增加产量 水稻用250~500mg/L的乙烯利药液在4、6叶期各喷1次,可降低秧苗高度10%左右,能有效地防止栽后败苗,促使发根早,返青快,分蘖早而多,防止植株后期倒伏,增产效果显著,即调节生长、增产。 玉米用6~7.5g/667m2的乙烯利药液喷洒植株,可促进根系发育,起到矮秆壮秆,增强田间通风透光,促早熟,提高产量,即调节生长、增产。 橡胶树用2000~3000mg/L的乙烯利药液喷洒植株,可使其提前落叶,避开白粉病;用4%~8%乙烯利药液涂布,可降低乳胶黏性,防止乳管堵塞,加快出胶速度,实现增产。 高梁用250mg/L的乙烯利药液喷洒叶面,可使节间缩短,株高降低20cm左右,增强抗倒性,即抗倒、增产。 大豆用300~500 mg/L的乙烯利药液在9~12片叶时喷雾,可使植株矮壮,促进果实成熟,提高产量,即控旺、抗倒、增产。 漆树用1%~6%的乙烯利药液涂布,可促进产漆能力。 安息香用10%的乙烯利药液涂布,可增产。 (2)催熟、齐熟 番茄用400~500mg/L的乙烯利药液涂果、浸果或喷雾,可使果实提早成熟,且不影响品质。 棉花用800~1200mg/L的乙烯利药液喷洒植株,可催熟且不影响品质,用1600~4000mg/L的乙烯利药液喷洒全株,可使棉花脱叶,提早收获。 香蕉用800~1000mg/L的乙烯利药液浸果,可使果实提早成熟,且不影响品质。 柿子用300~800mg/L的乙烯利药液喷雾或浸果,可脱涩催熟,且不影响品质。

香蕉常识

香蕉常识 一:成熟度 香蕉果实的饱满度越大,产量越高,风味品质越好,但越来越不耐储存。当蕉果饱满度达到六成半时,催熟后勉强可食;当饱满度超过9成时,催熟时果皮容易爆裂。因此饱满度7.5成以内采收。 果实棱角明显突出,果面略凹至平,果色浓绿,果指饱满度在七成以下,不宜采收。 随着果实的发育,果肉的增多,棱角有锐角变为钝角,果身越圆,果皮绿色越淡,果肉发育越充分,果农多凭经验判别饱满度,如果果身近于平饱时为七成;或果实棱角较明显,果面近于平满,果色青绿,横切面果肉发白,成熟度达七成,仅适宜于远销或者夏秋高温季节储运。 圆满但尚见楞为八成。果实棱角不甚明显,果指较圆满,果色退至浅绿,横切面果肉中心微黄,,发黄部位直径不超过1厘米,成熟度达八成,适应于中远途运输,或者短期储藏。 圆满无棱则为九成以上。果指圆满,果色由浅绿开始转为黄绿,横切面果肉大部分变黄,超过三分之二,成熟度达九成,适宜于近销。 一般以果穗中部果梳的饱满度为依据。上部果梳果实的饱满度大些,下部果梳的果实饱满度小些。 二、高产标准 春蕉:每穗5-7梳;110-120只果,株产18-25kg,每公顷30-40

吨。 正造蕉:每穗7-8梳;130-150只果,株产25-30kg,每公顷55-60吨。 三、优质标准 外观:要求果梳好,果指排列整齐,无反梳或3层果现象。,微弯,果指长且大。春蕉果指长度18-20厘米,正造蕉20-25厘米,每梳果16-24个果。 果肉:含糖19-22%,可溶性固形物22%以上。果肉质地结实,柔滑,香味浓郁,风味好,果皮较厚,成熟时剥离不易断。 储存:青果耐储存性好。一般常温条件下,可自然放置10-15天。,保鲜处理30-35天。,催熟后货架寿命高温季节3-5天,其他季节4-8天。果指不易脱梳。 条蕉规格标准【引用国家标准】 等级指标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特征色泽香蕉具备由同一类品种 的特征。果实新鲜,形状 完整,皮色青绿,有光泽, 清洁。 香蕉具备由同一类品种 的特征。果实新鲜,形状 完整,皮色青绿,有光泽, 清洁。 香蕉具备由同一类品 种的特征。果实新鲜, 形状完整,皮色青绿有 光泽。 成熟度成熟适当,饱满度为7.5 —8.0成。成熟适当,饱满度为7.5 —8.0成。 成熟适当,饱满度为7.5 —8.0成。 重量、梳数、 长度每一条香蕉重量在18kg 以上,不少于7梳。中间 一梳每只果长不低于23 厘米。 每一条香蕉重量在14kg 以上,不少于7梳。中间 一梳每只果长不低于20 厘米。 每一条香蕉重量在 11kg以上,不少于7梳。 中间一梳每只果长度 低于18厘米。 每千克果数尾梳蕉每kg不得超过12 只果,每批中不合格者以 条蕉计算,不得超过总数 的3% 尾梳蕉每kg不得超过16 只果,每批中不合格者以 条蕉计算,不得超过总数 的5%。 尾梳蕉每kg不得超过 16只果,每批中不合格 者以条蕉计算,不得超 过总数的10%。

香蕉的催熟原理及技术(精选.)

香蕉的催熟原理及技术 摘要:香蕉果实在植株上自然成熟,风味远远比不上经过催熟的优良,更难远途运输。所以为获得鲜艳黄色的商品香蕉,一定要掌握一定的催熟技术,掌握好催熟剂的使用浓度及催熟时的温、湿度条件,方可获得满意的催熟效果。 关键词:催熟、采收、温度、湿度、乙烯 一、前言 香蕉虽然属于热带果树,但在亚热带地区也可经济栽培。香蕉的栽培比较粗放,但产量较高。香蕉可周年结果,在国内外市场上是常年供应的鲜果,是人们最喜爱的热带果品之一。香蕉生产在我国水果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香蕉与别的水果有个较大的不同点,香蕉的成熟一般都是人工催熟,当然蕉果留在蕉株上,也可完全可以成熟。但风味远不如经过人工催熟的好,且不能远运,又易受鸟虫侵害。香蕉采收后,放置一定时间,也可完成后熟,但需时较长,成热不整齐。且果柄果轴易腐烂。故香蕉采后都要进行人工催熟,这不但可缩短香蕉采后上市的生产周期,且有利提高果实品质,增加香味。 二、催熟原理 香蕉的催熟原理,是利用外加乙烯激素使香蕉后熟。后熟后的果实,淀粉含量由20%左右锐减为1%~3%,而可溶性糖则突增至18%~20%。果皮由绿转黄,肉质由硬转软,出现香味物质和一定的有机酸,果皮易与果肉分离,果实可食。 香蕉催熟的代谢过程主要是呼吸作用,催熟时香蕉果实出现呼吸高峰,呼吸强度很大,达100~150毫克二氧化碳/千克·小时,故影响果实呼吸作用的因素也影响香蕉的催熟。 (一)温度14~38℃均可使香蕉催熟,但温度太低时后熟缓慢,太高时后熟快,以致使果皮不转黄色。最适宜的温度是18~20℃,后熟后果皮金黄色,果肉结实。催熟温度以果肉温度为准,惆蕉房的温度往往与果实温度有一定的差异,尤其是长期低温贮藏或外界温度太低时,须让果肉温

戚风蛋糕做法及注意事项

戚风蛋糕 材料85g 低筋面粉: 5个鸡蛋: 40g 色拉油(无味蔬菜油): 40g 鲜牛奶: (蛋黄)(蛋白)+30g 60g 细砂糖: 做法、准备材料,面粉需要过筛,蛋白蛋黄分离1如果蛋清里沾有水、油、蛋黄不是说不能打(注:盛蛋白的盆要保证无油无水,最好使用不锈钢盆, 发蛋清,是很困难要用时间长很多)滴就足2-3、蛋白霜打发:蛋清中加入柠檬汁有利于打发,味道也会自然清新,也可以用白醋代替,2 够了,过多会影响味道。 )。1/3的细砂糖(20克(1)用打蛋器把蛋白打到呈鱼眼泡状的时候,加入) (20克时,再加入1/3糖。(2)继续搅打到蛋白开始变浓稠,呈较粗泡沫) (20克)再继续搅打,到蛋白比较浓稠,表面出现纹路的时候,加入剩下1/3糖。(3表示已经到了湿性发泡的程度。的时候,当提起打蛋器,蛋白能拉出弯曲的尖角(4)再继续打一会儿,可以停止搅打了。短小直立的尖角,就表明达到了干性发泡的状态,当提起打蛋器的时候,蛋白能拉出一个(注:蛋白打发的程度非常关键,打到干性发泡,就不要继续搅打了,如果搅打过头,蛋白开始呈块状,会造成戚风制作的失败。把打好的蛋白放入冰箱冷藏,开始制作蛋黄糊。)、蛋黄糊的制作:3 轻轻打散。克细砂糖,用打蛋器)把5个蛋黄加入30(1(注:不要把蛋黄打发,如果蛋黄被打到颜色变浅,体积变大,就说明被打发了。蛋黄打发会导致戚风蛋糕成品中出现较大的孔洞,不够细腻)。翻拌均40克牛奶,搅拌均匀,再加入过筛后的面粉,用橡皮刮刀轻轻2)依次加入40克色拉油和(匀。不要过度搅拌,以免面粉起筋。、蛋白与蛋黄糊混合:4 蛋白到蛋黄糊中,用橡皮刮刀轻轻翻拌均匀1)盛1/3() (注:从底部往上翻拌,不要划圈搅拌,以免蛋白消泡直到蛋白和蛋黄糊充分混合。蛋白倒到蛋黄糊中,用同样的手法翻拌均匀,1/3(2)翻拌均匀后,再把混合好后的状态应该是比较浓稠均匀的浅黄色。将混合好的蛋糕糊倒入模具,抹平,用手端住模具在桌上用力震两下,把内部的大气泡震出来。分钟即可。150度,放入烤箱倒数第二层(中下层)约50、烘烤:烤箱预热,5高的地方自由落体,然后立即倒扣在冷却架里取出来,从差不多40cm烤箱7、出炉:烤好后的蛋糕从上直到冷却。然后,脱模。(注:是正着摔,不是蛋糕表皮朝下摔,摔之后才倒扣。这一摔,瞬间内部热气散失,降低温度,另外气泡会震破,气泡内外气压差变小,才不至于蛋糕凹下,回缩) . . . . 相关答疑2次以上:1、面粉为何要过筛,甚至有的过筛做蛋糕时,搅打的动作除了能把原料拌成均匀的面糊,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把气泡打入面 糊,而气泡会大幅左右最后的蛋糕质地。打气时搅打原料,把糖或面粉打进脂肪、蛋或者所有液体中。那些微小固体粒子表面携带着小气穴,而这些粒子和搅打用具则会把这些气穴带到脂肪或者液体里面。过筛接着就不再搅打,只轻轻切拌,以免大后的面粉将会带入更多的空气进入。面粉通常在发泡之后才加入,。同样的道理也实用于砂糖,糖分的作用之一也是用来把空气带入混合半气泡都被打破,也不会生成面筋配料,因此一般采用特细砂糖,才能尽量增加砂糖细小

香蕉催熟技术

为获得鲜艳黄色的商品香蕉,一定要掌握一定的催熟技术掌握好催熟剂的使用浓度及催熟时的温、湿度条件,方可获得满意的催熟效果。 一、采收的成熟度用于本地催熟销售的果实,饱满度以上为好;若远途运销,则以80-85%的饱满度为宜,若长期保鲜,饱满度可低一些,但不应小于70%,否则果实风味不佳。 二、催熟的温、湿度条件 1、催熟的温度条件香蕉果皮能变黄色的最低催熟临界温度为15゜C,最高临界温度为27゜C,28-32゜C虽能正常催熟,但果皮青色,一般称“青皮熟”。当温度高达34゜C时,果肉褐变、发软,失去食用价值。20-25゜C是最佳的催熟温度,一般而言,果实成熟度高的,温度稍低,成熟度低的,温度宜较高。 2、催熟的湿度在果皮退绿前,必须保证催熟库内的相对湿度达90%-95%,否则果皮不退绿或退色不均匀,且足够高的湿度,可抑制香蕉炭疽病的发生。湿度低,还会引起果皮皱缩,果皮色泽发暗。高湿度可通过向蕉房内洒水或用加湿器(较科学)来达到。但在果皮从微黄开始,就要降低催熟库中的湿度至70-75%,否则,果实香气减少,易断果指,果肉偏软,影响搬运和销售。总结一下,即高湿度催熟,低湿度转色。 三、催熟方法 1、乙烯催熟法:乙烯刺激性强,故香蕉能较快地成熟,催熟后果皮着色均匀,果指较硬,商品性好。我公司提供的ZD-1型催熟剂,使用时将其蘸少许清水后放入包装中即可。如以硬纸箱+塑料袋包装香蕉,切记不可在抽真空状态下进行催熟,放催熟剂时应解开袋口,放入适量空气,然后再将ZD-1型催熟剂放入中间位置袋口稍折即可(不要用绳扎住袋口),放药48小时后完全打开袋子,让香蕉在低湿度环境中转色。 2、乙烯利催熟法:乙烯利催熟的优点是不要求催熟室的气密性,但需将香蕉逐串浸泡,劳动强度大。最佳的催熟浓度为350-550%ppm,催后4-5天可上货架。 四、香蕉催熟不良的原因和对策 1、成熟度不均匀:可能原因有①香蕉果实本身饱满度不均匀;②催熟室内的温度不均匀;③保鲜剂使用不当。对策:①采收成熟度力求一致;②加强空气循环;③控制好保鲜剂的浓度和时间。 2、成熟太慢:可能原因有①果实采收时饱满度不够,②催熟室内温度太低;③催熟剂浓度不够;④催熟室湿度太低尤其是前期;⑤催熟前期,香蕉过分失水;⑥果实遭受寒害。对策:①选70%以上饱满度的果实;②催熟室温度要高于15゜C,低于27゜C;③提高催熟剂浓度,乙烯催熟要有至少24小时的密封时间;④催熟前期,相对湿度不应低于90%,⑤合理包装,减少失水;⑥温度应避免低于11゜C。 3、果皮颜色不良:可能原因有①催熟温度过高或过低;②催熟剂浓度过高;③香蕉在果园或贮运中受寒害。对策:①温度不应超过28C゜或低于15゜C;②浓度不宜超过1000ppm;防寒,避免11゜C以下低温。 4、果指发软:可能原因有①贮运前温度过高;②温度调节不当,通风不良,果温高;③包装过分密封造成软烂。对策:①温度不应超过35゜C;②避免温度变化太大,注意通风;③缩短密封包装时间,透气包装。 5、果柄断裂:可能原因有①氮肥施用过多;②催熟后期湿度过高,乙烯过浓。对策:①合理施N、P、K肥,增施K肥;②后期相对湿度不应超过85%;③温度不宜超过28゜C,乙烯浓度不超过1000ppm。

香蕉的催熟#精选、

香蕉的催熟 一催熟原理 香蕉的催熟原理,是利用外加乙烯激素使香蕉后熟。后熟后的果实,淀粉含量由20%左右锐减为1%~3%,而可溶性糖则突增至18%~20%。果皮由绿转黄,肉质由硬转软,出现香味物质和一定的有机酸,果皮易与果肉分离,果实可食。 香蕉催熟的代谢过程主要是呼吸作用,催熟时香蕉果实出现呼吸高峰,呼吸强度很大,达100~150毫克二氧化碳/千克·小时,故影响果实呼吸作用的因素也影响香蕉的催熟。 二催熟条件 (一)温度14~38℃均可使香蕉催熟,但温度太低时后熟缓慢,太高时后熟快,以致使果皮不转黄色。最适宜的温度是18~20℃,后熟后果皮金黄色,果肉结实。催熟温度以果肉温度为准,惆蕉房的温度往往与果实温度有一定的差异,尤其是长期低温贮藏或外界温度太低时,须让果肉温度上升到一定的温度(16~18℃)再行催熟。适当低温催熟,可提高果实的货架期,但温度低,催熟时间长,火局蕉房的利用率不高。我国目前常用的温度为18~20℃,6天催熟。 (二)湿度湿度太低香蕉难催熟。催熟的前中期(前4天刚转色),需要较高的湿度,以90%~95%的相对湿度为宜,高湿环境下果皮色泽鲜艳诱人。但后期(后2天转色后)湿度宜较低,以80%~85%为宜,这样有利于延长货架期。 (三)乙烯利的浓度乙烯利5~4000ppm溶液均可把香蕉催熟,通常用800~1000ppm乙烯利浓度。据华南农业大学试验,浓度降低500ppm,成熟时间相应推迟1天。浓度低,催熟时间长;浓度高,后熟快,但果肉易软化,果皮易断,货架期较短。乙烯利浓度对催熟时间的效应不如温度大。 (四)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香蕉催熟过程中呼吸强度很大,尤其

乙烯利使用注意事项

中文通用名称:乙烯利 英文通用名称:Ethephon 化学名称:2-氯乙基膦酸 其他名称:乙烯磷、乙烯灵、CEPA、乙烯膦、(2-氯乙基)膦酸、2-氯(代)乙基膦酸。 CAS编号:16672-87-0 EINECS号:240-718-3 理化性质:纯品为灰白色腊状固体,熔点为74-75℃。工业品为浅黄色粘稠液体,相对密度1.258。溶解性:水、乙醇、丙二醇中约1kg/L,微溶于芳烃类溶剂。在PH≤3时稳定,PH>3时分解放出乙烯,不能与碱、金属盐、金属(铝、铜或铁)共存。 毒性:乙烯利是低毒植物生长调节剂,小白鼠急性经口LD50为5110mg/kg,乙烯利商品制剂小白鼠急性经口LD50为6810mg/kg,无明显蓄积毒性,鲤鱼LC50(96小时)>140mg/L。 类别:植物生长促进剂 主要剂型: 90%原药 65%水剂、60%水剂、40%水剂 功能特点:乙烯利是可促进成熟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经由植物的叶片、树皮、果实或种子进入植物体内,然后传导到起作用的部位。可促进不定根形成,使茎杆粗壮、植株矮化、解除休眠、诱导开花、控制花器官性别分化、催熟果实、促进衰老和脱落。

注意事项: 1、乙烯利原液稳定,但经稀释后的溶液稳定性变差。生产上使用时应随配随用,放置过久后会降低使用效果。 2、乙烯利呈酸性,遇碱会分解。禁忌与碱性农药混用,也不能用碱性较强的水稀释。 3、乙烯利应在20℃以上时使用,温度过低,乙烯利分解缓慢,使用效果降低。 4、使用后6小时内下雨,应适当补喷。 5、乙烯利低毒,但对人的皮肤、眼睛有刺激作用,应尽量避免与皮肤接触,特别注意不要将药液溅入眼内,应迅速用水和肥皂冲洗,必要时送医院治疗。

香蕉催熟实验

实验二香蕉催熟处理 一、目的 要求学生熟悉催熟的原理,掌握果实催熟的操作技术。 二、原理 大多数果实在采收后可立即食用,但有一些果实在达到采收成熟度后则还不能食用,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后熟,其质地、色泽、风味才可达到食用状态;还有的果实已进入成熟期,但外观色泽还未转变到固有状态;对于这样一些果实,常采用人工催熟的方法,促进其生理后熟和物质的转变,以达到提早上市的目的。 三、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1.材料:绿熟香蕉(呼市美通农产品物流中心),固体乙烯 2.试剂(要求把具体浓度表明):NaOH,H2C2O4,BaCI2,酚酞试剂。。。。。等。 仪器:((型号:请记录) 保鲜箱 GY-1型果实硬度计。 手持式可溶性固形物测定仪。 干燥器、天平、电子称、研钵、滴定管 四、实验内容和设计 研究不同浓度乙烯利对香蕉的催熟效果。称取一定重量的香蕉,用喷壶喷施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后,用塑料袋包装后在实验室贮存,实验设计为: 1、乙烯利浓度1000mg/Kg(第1组) 2、乙烯利浓度1500mg/Kg(第2组) 3、乙烯利浓度2000mg/Kg(第3组) 4、乙烯利浓度0mg/Kg(第4组) 五、实验步骤

1、 按照不同的实验设计进行处理(每组称取一定重量香蕉,进行组别、时间标记,用于贮藏期间呼吸强度和失重率的测定。 2、 测定实验室温度。 3、 实验处理前进行相关品质指标的观察和测定,并记录。 ① 果实硬度的测定: ② 果皮颜色 ② 果实可溶性固性物含量的测定 ③ 果实重量的测定(标记的果实) ④ 呼吸强度测定(标记的果实称重后测定):静置法:具体操作参照附文2 4、 催熟处理:用喷壶喷施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后,用塑料袋包装后在实验室贮存。 5、 观察和测定毎3天进行一次,共测定3次,并实验记录。 相关品质指标。 ① 果实硬度的测定:GY-1型果实硬度计。 ② 果实可溶性固性物含量的测定:手持式可溶性固形物测定仪。 ③ 果实失重率的测定(标记的果实):具体操作参照附文1。 计算公式: %100%?-= 原初重 称重原初重果蔬失重率 ④ 呼吸强度测定(标记的果实称重后测定):静置法:具体操作参照附文2 ⑤ 果实腐烂度的判定:具体操作参照附文3。 100%?=调查总果数腐烂果数)腐烂率( 100% ??=∑调查总果数该腐烂级数腐烂果数)(腐烂指数 注:0级完整果;1级腐烂面积10%以内;2级腐烂面积20%以内;3级腐烂面积50%以内;4级腐烂面积50%以上。 6、 最后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最后得出实验结论。 一、 实验结果分析 ① 对果实行成熟度分析 ② 颜色,风味变化。(表格分析) ③ 催熟过程中硬度,糖度,水分、呼吸强度的变化。用Excel 进行数据处理,

戚风蛋糕配方-君之(精选.)

极致的细腻----【戚风蛋糕】完美攻略 【戚风蛋糕】(分量:8寸圆模一个) 配料:鸡蛋5个(约50克/个),低筋面粉85克,色拉油(无味蔬菜油)40克,鲜牛奶40克,细砂糖60克(加入蛋白中),细砂糖30克(加入蛋黄中) 烘焙:170度,约1小时。 在开博后不久就有朋友跟我说希望我做一个步骤超级详细的戚风蛋糕,考虑到关于戚风制作的文章已经很多了,不缺我这一篇,所以迟迟未动手。但是,好像现在做戚风不成功的同学还有很多?那么,希望这篇能帮上忙哈。 为了让那些栽倒在戚风蛋糕上的同学能成功,这次容许我多唠叨一下。 其实一直以来都对“戚风蛋糕”这个名字耿耿于怀。戚风蛋糕是"CHIFFON CAKE"的音译。CHIFFON是“雪纺绸”的意思,单看名字,就知道这是一种细腻柔软如丝绸的蛋糕,但是偏偏翻译成“戚风”这么个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字眼,甚至我还见过有不少同学错叫成了“威风蛋糕”——本应是柔软如云的蛋糕,却被误会成这么一个威风凛凛的名字,如同把一个纤细女子叫成张飞般让人难以接受。我想:直接叫“雪纺绸蛋糕”是不是更好?有情调,有意境,又很美丽。 唠叨这些,只是为了让大家明白,戚风蛋糕应该是细致到极致、柔软到极致的美味蛋糕。用雪纺绸这样的名字来形容它一点也不为过。有的同学问怎样的戚风是成功的——参照一下戚风的本名原意,你应该就能体会了。 蛋白的打发,正确的搅拌对戚风的成功至关重要,这一次做戚风蛋糕,我特意把关键步骤的清晰大图贴上来,以便于大家对照。期待大家都能成功! 制作步骤: 1、准备材料。面粉需要过筛,蛋白蛋黄分离,盛蛋白的盆要保证无油无水,最好使用不锈钢盆。 2、用打蛋器把蛋白打到呈鱼眼泡状的时候,加入1/3的细砂糖(20克),继续搅打到蛋白开始变浓稠,呈较粗泡沫时,再加入1/3糖。再继续搅打,到蛋白比较浓稠,表面出现纹路的时候,加入剩下的1/3糖。(如果一次加入糖过多,会妨碍蛋白的起泡,所以打蛋白的时候,一般习惯使用分次加糖的方式。当然,这并不代表你一次把糖全加进去,蛋白就打不发了,

香蕉有催熟剂

香蕉有催熟剂 大多数的香蕉都生长在南方,所以北方人想要吃香蕉就需要买从南方运回来的,但是香蕉自己能够分泌一些乙烯,所以香蕉在运输过程中会释放大量乙烯,这样会导致香蕉催熟,运到北方的时候就会变得腐烂。因此有很多商家在香蕉没有成熟的时候就将香蕉摘下来,但是有些没熟的香蕉被打上催熟剂应该怎么分辨? 香蕉用的“催熟剂”对人体有害。其有害成分为过量的乙烯利。 香蕉的催熟剂乙烯利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在规定标准内使用,如果使用大量高浓度催熟剂容易造成香蕉外熟内生,表皮光亮好看,但是却会很快变黑腐烂。食用了过量喷洒乙烯利的水果,可能会引起恶心呕吐等症状,甚至可能对肝脏和脑部造成损害。 乙烯利,有机化合物,纯品为白色针状结晶,工业品为淡棕色液体,易溶于水、甲醇、丙酮、乙二醇、丙二醇,微溶于甲苯,不溶于石油醚。用作农用植物生长刺激剂。 乙烯利是优质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促进果实成熟,刺激伤流,调节性别转化等效应。 扩展资料: 辨别催熟香蕉方法:

1、外观辨别催熟香蕉 首先可以看香蕉的表面,如果香蕉表面有麻点存在,就说明它们是自己成熟的香蕉;如果香蕉表面没有麻点存在,则说明这些香蕉是人工催熟的香蕉,因为人工催熟时,多使用化学药物,它是不能让香蕉表面出现麻点的。 2、看香蕉肉质辨别催熟香蕉 香蕉是不是催熟的,看香蕉的肉质也能分清,自然成熟的香蕉肉质多会比较软,而且甜味也比较重,而人工催熟的香蕉只是表面为黄色,里面的肉质去很硬,吃起来有种发生发硬的感觉,而且甜味也很淡。 3、闻气味辨别催熟香蕉 此外也可以把香蕉放在鼻子下方闻一下,如果香蕉有自然的香气存在,就说明它是自然成熟的香蕉,但是香蕉表面要是有化学味道或者硫磺的味道存在,就是建议购买了,因为它们很可能就是用乙烯或者硫碘催熟的生香蕉。 水果本身成熟时释放的香气中就含有一定浓度的乙烯利,用乙烯利催熟香蕉是国际通用做法,进口或国外超市香蕉大都是用乙烯利催熟的,不用催熟剂催熟的香蕉没有熟得不均匀,皮暗,卖相差,乙烯利在一定的用量下是对人体无害的。用乙烯利催熟香蕉是不可能用太高浓度的,否则上架不久就会脱把或果皮变黑,所以用乙烯利催熟香蕉也是比较安全的。

催熟香蕉果实的工艺流程的生产技术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催熟香蕉果实的工艺流程,包括以下步骤:对成熟的为75%80%的香蕉果实进行无损采摘,运到加工车间后对香蕉果实进行初步处理,去掉残次果和擦伤果,随后用清水洗净,静置晾干或吹风风干表面后;在香蕉果实表面喷淋保鲜剂;对喷淋过保鲜剂的香蕉果实进行植物精油处理;装箱,送到气调库中进行香蕉气调催熟。该催熟香蕉果实的工艺流程,保鲜剂及植物精油采用为天然提取物,安全性较高,对人体无害,能够在进行香蕉催熟的同时,大大提高香蕉的品质,提高经济效益,该催熟香蕉果实的工艺流程,产出香蕉品质较好,具有较好的时长价值和应用前景。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催熟香蕉果实的工艺流程,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对成熟的为75%-80%的香蕉果实进行无损采摘,运到加工车间后对香蕉果实进行初步处理,去掉残次果和擦伤果,随后用清水洗净,静置晾干或吹风风干表面后; S2、在香蕉果实表面喷淋保鲜剂; S3、对喷淋过保鲜剂的香蕉果实进行植物精油处理; S4、装箱,送到气调库中进行香蕉气调催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熟香蕉果实的工艺流程,其特征在于:气调库主要气体成分的浓度控制:乙烯1250ppm-1550ppm,二氧化碳含量0.8%-1.2%,氧气含量18%-20%,气调库相对湿度保持在92%-94%; 催熟3天,温度控制:第1天19℃、第2天17.5℃、第3天16℃; 催熟4天,温度控制:第1天19℃、第2天18℃、第3天17℃、第4天16℃;

催熟5天,温度控制:第1天19℃、第2天19℃、第3天18℃、第4天17℃、第5天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熟香蕉果实的工艺流程,其特征在于:在香蕉果实进行保鲜剂喷淋以及植物精油处理过程中,存放空间温度控制在12℃-14℃,相对湿度保持在90%-94%,进行适当通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熟香蕉果实的工艺流程,其特征在于:保鲜剂按照重量百分比计其组分包括:虾青素0.2%-0.8%,原花青素0.4%-0.8%,余量为去离子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熟香蕉果实的工艺流程,其特征在于:保鲜剂按照重量百分比计其组分包括:虾青素0.5%,原花青素0.6%,余量为去离子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熟香蕉果实的工艺流程,其特征在于:植物精油包括柠檬草精油,香茅精油,丁香精油,茶树精油。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催熟香蕉果实的工艺流程,其特征在于:柠檬草精油,香茅精油,丁香精油,茶树精油质量比为12-14:3-5:4-6:2-4。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催熟香蕉果实的工艺流程,其特征在于:柠檬草精油,香茅精油,丁香精油,茶树精油质量比为13:4:5: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熟香蕉果实的工艺流程,其特征在于:植物精油溶于酒精、醋酸中,植物精油溶液浓度为20-60mg/L,其中还包含占总溶液质量4%-6%的抗菌增强剂,抗菌增强剂为云母粉。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熟香蕉果实的工艺流程,其特征在于:植物精油处理可为熏蒸处理或植物精油纸包覆。

6寸戚风蛋糕的完美配方 [8寸原味戚风蛋糕的做法]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 6寸戚风蛋糕的完美配方 [8寸原味戚 风蛋糕的做法] 没有用奶油,口感细腻绵软,富有弹性。可作为早餐或午后理想小吃。做法简单容易上手,也是烘焙入门的一道经典。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8寸原味戚风蛋糕的做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8寸原味戚风蛋糕的材料 8寸原味戚风蛋糕的做法步骤

1.将牛奶加入油当中 2.加入蛋黄,糖粉,混合均匀 3.筛入面粉,搅拌至无颗粒状 4.将鸡蛋清倒入一个无水无油的大盆当中,打发鱼眼泡状的时候,加入1/3的细砂糖(20克) 5.继续搅打到蛋白开始变浓稠,呈较粗泡沫时,再加入1/3糖;再继续搅打,到蛋白比较浓稠,表面出现纹路的时候,加入剩下的1/3糖

6.再继续打一会儿,当提起打蛋器的时候,蛋白能拉出一个短小直立的尖角,就表明达到了干性发泡的状态,可以停止搅打了 7.盛1/3蛋白到蛋黄糊中,用橡皮刮刀轻轻翻拌均匀(从底部往上翻拌,不要划圈搅拌,以免蛋白消泡) 8.翻拌均匀后,把蛋黄糊全部倒入盛蛋白的盆中;用同样的手法翻拌均匀,直到蛋白和蛋黄糊充分混合 9.这是混合好后的蛋糕糊。混合好后的状态应该是比较浓稠均匀的浅黄色。

10.将混合好的蛋糕糊倒入模具,抹平,用手端住模具在桌上用力震两下,把内部的大气泡震出来 11.入烤箱,150度,约1个小时即可 12.明显发现蛋糕膨胀起来了 13.烤好后的蛋糕从烤箱里取出来,立即倒扣在冷却架上直到冷却(这是为做慕斯准备的,所以直接横切成了片) 海绵蛋糕常用技巧方法

1、常用方法 (1)将蛋与糖一起充分搅打起发直至成为而一定稠度、光洁而细腻的白色泡沫膏。 这一步须注意:装物料的容器和搅打器具事前须清洗干净,如而油脂将防碍鸡蛋的搅打起泡(除非乳化剂);蛋液温度在25度左右为宜,温度低时可置温水浴中搅打,以免搅打时间过长,但水温我能太高(不超过40度),以防止鸡蛋凝固;搅打程度可用划痕的方法来判断,即用搅拌头(或打蛋器)划过蛋浆后应留下痕迹,且在30秒内不至消失。 (2)在慢速搅拌下加入色素、风味物(如香精)、甘油或水等液体万分。 (3)加入已过筛的面粉,用手混合。方法是:手指伸开从底部往上捞起,同时转动搅拌桶,混匀至无面粉颗粒即止。混合时操作要轻,以免弄破泡沫,且不要久混以防止面筋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