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皮可催熟其他水果

香蕉皮可催熟其他水果

香蕉皮可催熟其他水果

香蕉皮可催熟其他水果昨日,家住大石坝东海岸的黄莹女士打进本报热线,为读者介绍了香蕉皮的妙用。

据黄莹介绍,擦拭鞋油前,先用香蕉皮擦一下鞋子,可除掉鞋面上的污迹,擦完后再上鞋油,鞋子会更油亮。香蕉皮还有催熟的作用,有些水果如芒果、猕猴桃等买回家的时候还不成熟,需要放上一段时间才能吃,可以将香蕉皮和这些需要催熟的水果放在一起,这样就能加速水果成熟,很快就可以食用了。关于香蕉皮的妙用,市中医院副主任中医师黄晓岸说,因为香蕉皮中含有蕉皮素,可医治由真菌和细菌感染所引起的皮肤瘙痒症,将新鲜的香蕉皮在皮肤瘙痒处反复摩擦,或捣成泥末,或是煎水洗,连用数日,有很好的效果。将香蕉皮捣烂加上姜汁还有消炎止痛的作用。另外,香蕉皮还有止渴、润肺肠等功效。

植物生长调节剂乙烯利在各种作物上的用法与用量详解

植物生长调节剂乙烯利在各种作物上的用法与 用量详解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植物生长调节剂:乙烯利在各种作物上的用法与用量详解 1.中文通用名称:乙烯利 2.英文通用名称:2-Chloroethyl-phosphonic;Ethephon;CEPA;Bromefor;Cephal;Ethrel;Florel 3.化学名称:2-氯乙基膦酸 4.商品名称:乙烯磷;乙烯灵;一试灵 5.化学结构式 6.理化性质 纯品为白色针状结晶,熔点74~75℃,工业品为淡黄色黏稠状液体,易溶于水,也易溶于乙醇,难溶于苯和二氯乙烷。在酸性介质中稳定,在碱性介质中分解,放出乙烯。 7.毒性:低毒 8.类别:植物生长促进剂 9.主要剂型:85%原药,40%水剂,40%醇剂 10.功能特点 乙烯利易被植物吸收,在植株体内逐渐释放出乙烯,增强植株的过氧化酶活性,从而减少顶端优势,增加有效分蘖,使植株转化健壮,防止倒伏;也可使植物雄性不育,提早结果,促进果实早熟、齐熟;还具有使棉花落叶、茶树脱蕾作用;也可以作为果实催熟剂使用。本品可用于水稻、小麦、高粱、棉花、烟草、番茄、黄瓜、苹果、柑橘,梨、山楂等作物催熟;也可用于水稻控制秧苗徒长,增加分蘖。 11.使用技术 (l)调节生长、提高品质、增加产量 水稻用250~500mg/L的乙烯利药液在4、6叶期各喷1次,可降低秧苗高度10%左右,能有效地防止栽后败苗,促使发根早,返青快,分蘖早而多,防止植株后期倒伏,增产效果显着,即调节生长、增产。 玉米用6~7.5g/667m2的乙烯利药液喷洒植株,可促进根系发育,起到矮秆壮秆,增强田间通风透光,促早熟,提高产量,即调节生长、增产。 橡胶树用2000~3000mg/L的乙烯利药液喷洒植株,可使其提前落叶,避开白粉病;用4%~8%乙烯利药液涂布,可降低乳胶黏性,防止乳管堵塞,加快出胶速度,实现增产。 高梁用250mg/L的乙烯利药液喷洒叶面,可使节间缩短,株高降低20cm左右,增强抗倒性,即抗倒、增产。 大豆用300~500mg/L的乙烯利药液在9~12片叶时喷雾,可使植株矮壮,促进果实成熟,提高产量,即控旺、抗倒、增产。 漆树用1%~6%的乙烯利药液涂布,可促进产漆能力。 安息香用10%的乙烯利药液涂布,可增产。 (2)催熟、齐熟 番茄用400~500mg/L的乙烯利药液涂果、浸果或喷雾,可使果实提早成熟,且不影响品质。

实验五 香蕉催熟处理及冷害观察

实验五香蕉催熟处理及冷害观察 一、实验目的和原理 香蕉是典型的高峰型果实。香蕉的人工催熟就是根据果实成熟过程的理化特性,使用乙烯利等催熟剂,并通过调控催熟温度和湿度,刺激香蕉的生理活性,缩短果实后熟过程,促进呼吸高峰的出现,加快果实的变黄变甜变香,使果实熟度一致,达到色香味俱佳的食用品质。 如果香蕉饱满度为8-9成,乙烯利使用浓度为500-1000ml/kg, 在18-20℃,湿度为80-90%的催熟条件下,果实经4-6天黄熟。 如果香蕉饱满度为8-9成,乙烯利使用浓度为500ml/kg左右,在20-25℃,湿度为80-90%的催熟条件下,果实经5天左右黄熟。 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催熟前期采用高湿(90-95%),催熟后期采用中湿(75-80%),催熟效果更佳。 香蕉是热带亚热带水果,贮藏时不能耐受低温,在13℃以下便会出现冷害,表现的症状为果皮变黑,后熟不良。因此,香蕉贮运应采用适温避免冷害的发生。 二、材料、用具、试剂 1、材料 8成左右饱满度的未黄熟香蕉 每组3梳蕉,每梳为5条。一梳用于处理,一梳作为对照,熟度要求一致,以便对比。另一梳(3-5条)用于冷害观察 2、用具聚乙烯薄膜袋(0.08mm)、温度计、冰箱(调温至8℃) 3、试剂乙烯利水溶液 三、实验步骤 1、乙烯利催熟 催熟流程:采收运输整理挑选催熟药物处理入催熟室黄熟运销 操作方法:将乙烯利配成浓度为500mg/kg的水溶液,共10kg。经挑选,各组用于催熟的香蕉(8梳)在该催熟液中浸片刻,随即取出,自行晾干,装入薄膜袋中,并写上记录标签,后置于室温环境(温度20-25℃,湿度85-95%)中,观察香蕉的后熟,直至处理的香蕉基本黄熟为实验结束。实验期间,每天记录香蕉贮藏温度及香蕉外观色泽的变化。催熟前和催熟结束时各称重一次。

不同水果对香蕉的催熟情况探究

不同水果对香蕉催熟情况探究 董任科 1 胡博* 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广州 510631 摘要:在实际生活中,运输香蕉过程中为防止香蕉过早成熟,将产乙烯量大的水果与之隔离,而在售卖过程中,为了达到让香蕉早点成熟的目的,会将不同水果放在香蕉处一起储存。乙烯具有催熟香蕉的功能,而苹果、木瓜属于呼吸跃变型果实,稀放较多乙烯,芒果,橙子属于非呼吸跃变型果实,乙烯释放较少。故苹果,木瓜的催熟效果较橙子和芒果可以更快的催熟香蕉。 关键词:植物生理香蕉乙烯色泽指数水果 前言:研究表明,乙烯广泛存在于植物的各种组织、器官中,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乙烯的产生具有“自促作用”,即乙烯的积累可以刺激更多的乙烯产生[1],故成熟的水果中乙烯含量多,可用于催熟其他未熟水果; 不同水果由于相应的乙烯生物合成和信号转导途径相关基因数目不同,导致在成熟阶段产生的乙烯量不同。[2]本实验采用芒果,木瓜,苹果,石榴四种水果产生的乙烯对香蕉进行催熟。而在香蕉催熟后果肉中可溶性糖含量上升,可以此作为本实验测定指标[3],另外香蕉成熟过程中果皮表面会发生变化呈现不同颜色,以其色泽指数也可以作为成熟参考标志。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1.1.1实验材料 30条香蕉,同质量的苹果、橙子、芒果和木瓜。 1.1.2药品试剂蒽酮浓硫酸试剂:1.0 g蒽酮溶于100 mL浓 H2SO4中,贮藏于棕色瓶中(当日配置),浓硫酸, 1.1.3 实验仪器离心机、水浴锅、分光光度计 1.2 方法步骤 1.2.1标准曲线的制作 取标准葡萄糖溶液将其稀释成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溶液,浓度分别为每mL含糖0、5、10、20、40、60、80μg。按上述方法分别测得其吸光度,然后绘制A625-糖浓度曲线,或进行直线回归求得直线方程。

香蕉催熟技术详解

香蕉催熟技术详解 一催熟原理 香蕉的催熟原理,是利用外加乙烯激素使香蕉后熟。后熟后的果实,淀粉含量由20%左右锐减为1%~3%,而可溶性糖则突增至18%~20%。果皮由绿转黄,肉质由硬转软,出现香味物质和一定的有机酸,果皮易与果肉分离,果实可食。香蕉催熟的代谢过程主要是呼吸作用,催熟时香蕉果实出现呼吸高峰,呼吸强度很大,达100~150毫克二氧化碳/千克·小时,故影响果实呼吸作用的因素也影响香蕉的催熟。 二催熟条件 (一)温度14~38℃均可使香蕉催熟,但温度太低时后熟缓慢,太高时后熟快,以致使果皮不转黄色。最适宜的温度是18~20℃,后熟后果皮金黄色,果肉结实。催熟温度以果肉温度为准,惆蕉房的温度往往与果实温度有一定的差异,尤其是长期低温贮藏或外界温度太低时,须让果肉温度上升到一定的温度(16~18℃)再行催熟。适当低温催熟,可提高果实的货架期,但温度低,催熟时间长,火局蕉房的利用率不高。我国目前常用的温度为18~20℃,6天催熟。 (二)湿度湿度太低香蕉难催熟。催熟的前中期(前4天刚转色),需要较高的湿度,以90%~95%的相对湿度为宜,高湿环境下果皮色泽鲜艳诱人。但后期(后2天转色后)湿度宜较低,以80%~85%为宜,这样有利于延长货架期。(三)乙烯利的浓度乙烯利5~4000ppm溶液均可把香蕉催熟,通常用800~1000ppm乙烯利浓度。据华南农业大学试验,浓度降低500ppm,成熟时间相应推迟1天。浓度低,催熟时间长;浓度高,后熟快,但果肉易软化,果皮易断,货架期较短。乙烯利浓度对催熟时间的效应不如温度大。 (四)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香蕉催熟过程中呼吸强度很大,尤其是呼吸高峰期,需要大量的氧气,并放出大量二氧化碳。氧气不足或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会

[课外阅读]水果催熟

[课外阅读]水果催熟 古代埃及人通过划伤无花果树促进果实成熟,古代中国人把青涩的梨关在房间里熏香,现代花贩们可以把云南的花剪下来运到北京去开,而水果贩子们,则用“药水”把青香蕉催熟……在这一切看似无关的现象背后,都藏着一只看不见的手——乙烯。 乙烯在中学化学里就出现了,不过多数人听到它,首先想到的还是冒着白烟、管道交错的化工厂——没错,它是现代工业中主要的化工原料之一。然而,它又是如何与水果的成熟联系在一起的呢? 乙烯与植物,寻找那只看不见的手 19世纪,美国和俄罗斯的许多地方已经利用木炭不完全燃烧得到的气体来点灯照明——人们很早就注意到那些气体在管道输送中会泄漏一部分,1864年,还有人注意到了管道周围的植物长得跟正常的不同,比如枝条更加繁茂。 正如许多重大的科学发现那样,机遇总是垂青于那些细心和好奇的人。1901年,一个名叫奈留波夫(Dimitry Neljubow)的俄国植物生理学家——当时还是一个研究生——在圣彼得堡的一个实验室里种豌豆苗。他发现在室内长出的豌豆苗比室外长出来的更短、更粗,不垂直向上长而是往水平方向长。在排除了光照等因素的影响之后,他把目光投向了空气。由于照明气体的存在,室内空气中含有一些室外没有的成分。最后,奈留波夫找出了影响豌豆苗生长的成分——乙烯。而植物“短、粗、横向长”也就成了检测乙烯泄漏的“三项指标”。

科学的车轮滚滚前进,到了1917年,一个叫做达伯特(Doubt)的科学家发现乙烯会促进水果从枝上落下,由此乙烯与水果“催熟”的关系露出了一丝端倪。不过,此前的这些结论都是基于外源乙烯的。直到1934年,英国科学家甘恩(Gane R.)才从成熟的苹果中分离检测到了乙烯的存在,乙烯作为一种“植物激素”引起了更多的关注。现在,植物学家、农学家们不仅搞清楚了乙烯如何产生、如何影响水果成熟,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利用它来调节水果的“熟”与“不熟”。于是,本文开头所列的那些风牛马不相及的事情,被这只看不见的手联系了起来。不过,水果的生与熟又是如何定义的呢? 水果如何成熟 尚未成熟的水果是“青涩”的,一般而言硬而不甜。青来源于其中的叶绿素,涩来自于其中的单宁,而硬主要是果胶的功能,不甜则是因为淀粉还没有转化成糖。等到应该成熟的时候,植物中就会产生乙烯。乙烯一起,水果中的各部分就像听到进攻的号角,纷纷起身,开始了夺取成熟的战斗。那一刻,“它不是一个人”:有酶来分解叶绿素,甚至有新的色素产生,于是绿色消失,而红、黄等代表着成熟的颜色出现;一些激酶分解了酸而使水果趋向中性;淀粉酶把淀粉水解成糖而产生甜味;果胶酶的到来则分解掉了一些果胶,从而让水果变软;还有一些酶分解水果中的特定化合物而释放出某些气体,于是不同的水果就有了不同的香味…… 自然成熟的水果,也意味着种子已经成熟。变得香甜可口,客观上是满足了人和其他动物的食欲,对于植物来说是让动物们传播种子

芒果如何催熟与保存

芒果如何催熟与保存 很多人购买了芒果以后,发现芒果还太生,不能食用,放了一段时间以后,芒果表面又开始出现黑色斑点,切开了发现芒果已经过熟了,那么生芒果如何催熟,才能恰到好处呢? 为了保证销售,芒果都是在大约七成熟时,就已经采摘销售的。我们购买芒果以后可以采取如下几种方式,对芒果进行催熟,如果催熟得当,芒果还会变的更加香甜。 1、米缸催熟法 相信很多小伙伴跟我一样有这种记忆,小时候妈妈买了青芒果就往米缸里埋着,想吃的时候就伸手进米缸摸一个,真的是美滋滋。芒果自身会产生催熟的物质乙烯,但芒果自身的乙烯分泌得比较慢,因此就需要借助外力来促使乙烯分泌。未熟透的芒果买回来后,可先放入米缸中,用米将芒果埋起来,在米中放置一两天后,未熟透的芒果就会变黄变熟,这样就能食用了。 2、水果催熟法 说起催熟,常常就让人想到香蕉,其实香蕉,苹果,梨都可以帮助水果成熟,他们都能分泌出较多的乙烯,把芒果和这些水果放到同一个纸袋或者保鲜袋中,扎紧,想吃几个芒果就放几个,一次放太多的话可能会来不及吃,又熟过头了。 3、高温催熟法 芒果自身就能产生乙烯气体,而这种呼吸作用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大。所以,可以将芒果放入纸箱封好,放在温度较高的地方,每天打

开看一下以免出现腐烂,大约三天左右,箱中的芒果就能熟透,可以直接取出食用。 那么,如果不想芒果太快成熟,该怎么办呢? 1、放置于阴凉处 芒果属于热带水果,最好放在避光阴凉的地方保存。成熟以后的芒果可以放在冰箱中存放,但是如果芒果还没有成熟,不要往冰箱里放,放冰箱不仅不能正常成熟,而且果皮容易变黑,还会腐烂无法食用。 2、与水果分开放 上文有提到,香蕉,苹果,梨等水果容易催熟芒果,如果不想芒果熟的太快,就要避免与其他水果放在一起,生熟的芒果最好也分开放,每个芒果最好单独用纸张包裹,放入纸箱,再放置于阴凉处。 一般来说,即使是生芒果在购买到家后一般三到五天就会成熟,所以建议大家购买芒果的时候不要一次性买太多,特别是网购的芒果一次都是一大箱,就容易遇到想吃的时候一个都不熟,熟起来吃都来不及的窘况。

香蕉的催熟原理及技术(精选.)

香蕉的催熟原理及技术 摘要:香蕉果实在植株上自然成熟,风味远远比不上经过催熟的优良,更难远途运输。所以为获得鲜艳黄色的商品香蕉,一定要掌握一定的催熟技术,掌握好催熟剂的使用浓度及催熟时的温、湿度条件,方可获得满意的催熟效果。 关键词:催熟、采收、温度、湿度、乙烯 一、前言 香蕉虽然属于热带果树,但在亚热带地区也可经济栽培。香蕉的栽培比较粗放,但产量较高。香蕉可周年结果,在国内外市场上是常年供应的鲜果,是人们最喜爱的热带果品之一。香蕉生产在我国水果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香蕉与别的水果有个较大的不同点,香蕉的成熟一般都是人工催熟,当然蕉果留在蕉株上,也可完全可以成熟。但风味远不如经过人工催熟的好,且不能远运,又易受鸟虫侵害。香蕉采收后,放置一定时间,也可完成后熟,但需时较长,成热不整齐。且果柄果轴易腐烂。故香蕉采后都要进行人工催熟,这不但可缩短香蕉采后上市的生产周期,且有利提高果实品质,增加香味。 二、催熟原理 香蕉的催熟原理,是利用外加乙烯激素使香蕉后熟。后熟后的果实,淀粉含量由20%左右锐减为1%~3%,而可溶性糖则突增至18%~20%。果皮由绿转黄,肉质由硬转软,出现香味物质和一定的有机酸,果皮易与果肉分离,果实可食。 香蕉催熟的代谢过程主要是呼吸作用,催熟时香蕉果实出现呼吸高峰,呼吸强度很大,达100~150毫克二氧化碳/千克·小时,故影响果实呼吸作用的因素也影响香蕉的催熟。 (一)温度14~38℃均可使香蕉催熟,但温度太低时后熟缓慢,太高时后熟快,以致使果皮不转黄色。最适宜的温度是18~20℃,后熟后果皮金黄色,果肉结实。催熟温度以果肉温度为准,惆蕉房的温度往往与果实温度有一定的差异,尤其是长期低温贮藏或外界温度太低时,须让果肉温

植物生长调节剂:乙烯利在各种作物上的用法与用量详解

植物生长调节剂:乙烯利在各种作物上的用法与用量详解 1.中文通用名称:乙烯利 2.英文通用名称:2-Chloroethyl-phosphonic;Ethephon;CEPA;Bromefor;Cephal;Ethrel;Florel 3.化学名称:2-氯乙基膦酸 4.商品名称:乙烯磷;乙烯灵;一试灵 5.化学结构式 6.理化性质 纯品为白色针状结晶,熔点74~75℃,工业品为淡黄色黏稠状液体,易溶于水,也易溶于乙醇,难溶于苯和二氯乙烷。在酸性介质中稳定,在碱性介质中分解,放出乙烯。 7.毒性:低毒 8.类别:植物生长促进剂 9.主要剂型:85%原药,40%水剂,40%醇剂 10.功能特点 乙烯利易被植物吸收,在植株体内逐渐释放出乙烯,增强植株的过氧化酶活性,从而减少顶端优势,增加有效分蘖,使植株转化健壮,防止倒伏;也可使植物雄性不育,提早结果,促进果实早熟、齐熟;还具有使棉花落叶、茶树脱蕾作用;也可以作为果实催熟剂使用。本品可用于水稻、小麦、高粱、棉花、烟草、番茄、黄瓜、苹果、柑橘,梨、山楂等作物催熟;也可用于水稻控制秧苗徒长,增加分蘖。 11.使用技术 (l)调节生长、提高品质、增加产量 水稻用250~500mg/L的乙烯利药液在4、6叶期各喷1次,可降低秧苗高度10%左右,能有效地防止栽后败苗,促使发根早,返青快,分蘖早而多,防止植株后期倒伏,增产效果显著,即调节生长、增产。 玉米用6~7.5g/667m2的乙烯利药液喷洒植株,可促进根系发育,起到矮秆壮秆,增强田间通风透光,促早熟,提高产量,即调节生长、增产。 橡胶树用2000~3000mg/L的乙烯利药液喷洒植株,可使其提前落叶,避开白粉病;用4%~8%乙烯利药液涂布,可降低乳胶黏性,防止乳管堵塞,加快出胶速度,实现增产。 高梁用250mg/L的乙烯利药液喷洒叶面,可使节间缩短,株高降低20cm左右,增强抗倒性,即抗倒、增产。 大豆用300~500 mg/L的乙烯利药液在9~12片叶时喷雾,可使植株矮壮,促进果实成熟,提高产量,即控旺、抗倒、增产。 漆树用1%~6%的乙烯利药液涂布,可促进产漆能力。 安息香用10%的乙烯利药液涂布,可增产。 (2)催熟、齐熟 番茄用400~500mg/L的乙烯利药液涂果、浸果或喷雾,可使果实提早成熟,且不影响品质。 棉花用800~1200mg/L的乙烯利药液喷洒植株,可催熟且不影响品质,用1600~4000mg/L的乙烯利药液喷洒全株,可使棉花脱叶,提早收获。 香蕉用800~1000mg/L的乙烯利药液浸果,可使果实提早成熟,且不影响品质。 柿子用300~800mg/L的乙烯利药液喷雾或浸果,可脱涩催熟,且不影响品质。

香蕉催熟技术

为获得鲜艳黄色的商品香蕉,一定要掌握一定的催熟技术掌握好催熟剂的使用浓度及催熟时的温、湿度条件,方可获得满意的催熟效果。 一、采收的成熟度用于本地催熟销售的果实,饱满度以上为好;若远途运销,则以80-85%的饱满度为宜,若长期保鲜,饱满度可低一些,但不应小于70%,否则果实风味不佳。 二、催熟的温、湿度条件 1、催熟的温度条件香蕉果皮能变黄色的最低催熟临界温度为15゜C,最高临界温度为27゜C,28-32゜C虽能正常催熟,但果皮青色,一般称“青皮熟”。当温度高达34゜C时,果肉褐变、发软,失去食用价值。20-25゜C是最佳的催熟温度,一般而言,果实成熟度高的,温度稍低,成熟度低的,温度宜较高。 2、催熟的湿度在果皮退绿前,必须保证催熟库内的相对湿度达90%-95%,否则果皮不退绿或退色不均匀,且足够高的湿度,可抑制香蕉炭疽病的发生。湿度低,还会引起果皮皱缩,果皮色泽发暗。高湿度可通过向蕉房内洒水或用加湿器(较科学)来达到。但在果皮从微黄开始,就要降低催熟库中的湿度至70-75%,否则,果实香气减少,易断果指,果肉偏软,影响搬运和销售。总结一下,即高湿度催熟,低湿度转色。 三、催熟方法 1、乙烯催熟法:乙烯刺激性强,故香蕉能较快地成熟,催熟后果皮着色均匀,果指较硬,商品性好。我公司提供的ZD-1型催熟剂,使用时将其蘸少许清水后放入包装中即可。如以硬纸箱+塑料袋包装香蕉,切记不可在抽真空状态下进行催熟,放催熟剂时应解开袋口,放入适量空气,然后再将ZD-1型催熟剂放入中间位置袋口稍折即可(不要用绳扎住袋口),放药48小时后完全打开袋子,让香蕉在低湿度环境中转色。 2、乙烯利催熟法:乙烯利催熟的优点是不要求催熟室的气密性,但需将香蕉逐串浸泡,劳动强度大。最佳的催熟浓度为350-550%ppm,催后4-5天可上货架。 四、香蕉催熟不良的原因和对策 1、成熟度不均匀:可能原因有①香蕉果实本身饱满度不均匀;②催熟室内的温度不均匀;③保鲜剂使用不当。对策:①采收成熟度力求一致;②加强空气循环;③控制好保鲜剂的浓度和时间。 2、成熟太慢:可能原因有①果实采收时饱满度不够,②催熟室内温度太低;③催熟剂浓度不够;④催熟室湿度太低尤其是前期;⑤催熟前期,香蕉过分失水;⑥果实遭受寒害。对策:①选70%以上饱满度的果实;②催熟室温度要高于15゜C,低于27゜C;③提高催熟剂浓度,乙烯催熟要有至少24小时的密封时间;④催熟前期,相对湿度不应低于90%,⑤合理包装,减少失水;⑥温度应避免低于11゜C。 3、果皮颜色不良:可能原因有①催熟温度过高或过低;②催熟剂浓度过高;③香蕉在果园或贮运中受寒害。对策:①温度不应超过28C゜或低于15゜C;②浓度不宜超过1000ppm;防寒,避免11゜C以下低温。 4、果指发软:可能原因有①贮运前温度过高;②温度调节不当,通风不良,果温高;③包装过分密封造成软烂。对策:①温度不应超过35゜C;②避免温度变化太大,注意通风;③缩短密封包装时间,透气包装。 5、果柄断裂:可能原因有①氮肥施用过多;②催熟后期湿度过高,乙烯过浓。对策:①合理施N、P、K肥,增施K肥;②后期相对湿度不应超过85%;③温度不宜超过28゜C,乙烯浓度不超过1000ppm。

香蕉的催熟#精选、

香蕉的催熟 一催熟原理 香蕉的催熟原理,是利用外加乙烯激素使香蕉后熟。后熟后的果实,淀粉含量由20%左右锐减为1%~3%,而可溶性糖则突增至18%~20%。果皮由绿转黄,肉质由硬转软,出现香味物质和一定的有机酸,果皮易与果肉分离,果实可食。 香蕉催熟的代谢过程主要是呼吸作用,催熟时香蕉果实出现呼吸高峰,呼吸强度很大,达100~150毫克二氧化碳/千克·小时,故影响果实呼吸作用的因素也影响香蕉的催熟。 二催熟条件 (一)温度14~38℃均可使香蕉催熟,但温度太低时后熟缓慢,太高时后熟快,以致使果皮不转黄色。最适宜的温度是18~20℃,后熟后果皮金黄色,果肉结实。催熟温度以果肉温度为准,惆蕉房的温度往往与果实温度有一定的差异,尤其是长期低温贮藏或外界温度太低时,须让果肉温度上升到一定的温度(16~18℃)再行催熟。适当低温催熟,可提高果实的货架期,但温度低,催熟时间长,火局蕉房的利用率不高。我国目前常用的温度为18~20℃,6天催熟。 (二)湿度湿度太低香蕉难催熟。催熟的前中期(前4天刚转色),需要较高的湿度,以90%~95%的相对湿度为宜,高湿环境下果皮色泽鲜艳诱人。但后期(后2天转色后)湿度宜较低,以80%~85%为宜,这样有利于延长货架期。 (三)乙烯利的浓度乙烯利5~4000ppm溶液均可把香蕉催熟,通常用800~1000ppm乙烯利浓度。据华南农业大学试验,浓度降低500ppm,成熟时间相应推迟1天。浓度低,催熟时间长;浓度高,后熟快,但果肉易软化,果皮易断,货架期较短。乙烯利浓度对催熟时间的效应不如温度大。 (四)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香蕉催熟过程中呼吸强度很大,尤其

12种常见水果这样吃会有毒

12种常吃的“毒”水果,涉及柑橘、荔枝、苹果、梨、葡萄、西瓜、香蕉、桃、桂圆、芒果、柿子以及大枣。“毒”水果多是超范围、超剂量使用化学药剂,严重威胁人们健康。专家提醒,商家投顾客所好才炮制毒果,因此市民应不要“以貌取果”,杜绝作假造毒行为。 据了解,这些“毒”水果都是在生长过程中,过量使用催长素、催红素、膨大素,或者存放中过量使用防腐剂,甚至出售中也使用着色剂、打蜡、漂白染色等,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公害。 专家分析,毒水果之所以泛滥,最重要的原因是消费者常常“以貌取果”,“消费者喜欢什么,商家才会生产什么。我们喜欢买个大、色鲜的水果,当然就有人投其所好,如果消费者不去买这些问题水果,‘作假造毒’行为也就不会存在”。为此,市食品安全信息网专门整理出12种常吃的“问题”水果昭示于众,警醒市民切勿“以貌取果”,不给作假者以市场。 桃:用工业柠檬酸浸泡 水蜜桃用工业柠檬酸浸泡,桃色鲜红、不易腐烂。这种化学残留会损害神经系统,诱发过敏性疾病,甚至致癌。半熟脆桃,加入明矾、甜味素、酒精等,使其清脆香甜。明矾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铝,长期食用会导致骨质增生、记忆力减退、痴呆、皮肤弹性下降以及皱纹增多等问题。白桃用硫磺熏制,还会有二氧化硫的残留。 芒果:生石灰捂黄 青芒果用生石灰捂黄,使表皮看起来黄澄澄的,但吃起来却没有芒果味,也存在过量使用防腐剂的问题。 梨:催长素令其早熟 使用膨大素、催长素令其早熟,再用漂白粉、着色剂(柠檬黄)为其漂白染色。处理过的梨汁少味淡,有时还会伴有异味和腐臭味。这种毒梨存放时间短,易腐烂。 香蕉:用氨水催熟

用氨水或二氧化硫催熟,这种香蕉表皮嫩黄好看,但果肉口感僵硬,口味也不甜。二氧化硫对人体神经系统造成损害,还会影响肝肾功能。 西瓜:膨大剂催大 超标使用催熟剂、膨大剂和剧毒农药,这种西瓜皮上的条纹不均匀,切开后瓜瓤新鲜,瓜子呈白色,有异味。 葡萄:放入乙烯变紫 把尚未成熟的青葡萄放入乙烯利稀释溶液中浸湿,过一两天青葡萄就变成了紫葡萄。这种葡萄颜色不均,含糖量少,汁少味淡,长期食用对人体有害。 柿子:用酵母催熟 生柿子用酵母或催熟剂来催熟,但柿子的甜度大减。还有果农在生柿子蒂巴处点上“一试灵”使之红透。这些化学药剂都会产生残留,使柿子带毒。 大枣:用化学剂染色 用开水泡,不管多青的枣用开水一泡利马变红。还有果贩用化学染色剂染色,用工业石蜡打蜡,使大枣带毒。 桂圆:喷洒硫变艳 喷洒硫酸或酸性溶液浸泡,使其颜色鲜艳。硫酸具有较强的腐蚀性,会灼伤人的消化道。还容易引发感冒、腹泻以及强烈咳嗽。 荔枝:硫酸浸泡改色 用硫酸溶液浸泡、或用乙烯利水剂喷洒,使变色的荔枝变得鲜红诱人,但很容易腐坏。这类溶液酸性较强,会使手脱皮、嘴起泡,还会烧伤肠胃。还有果贩

香蕉催熟实验

实验二香蕉催熟处理 一、目的 要求学生熟悉催熟的原理,掌握果实催熟的操作技术。 二、原理 大多数果实在采收后可立即食用,但有一些果实在达到采收成熟度后则还不能食用,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后熟,其质地、色泽、风味才可达到食用状态;还有的果实已进入成熟期,但外观色泽还未转变到固有状态;对于这样一些果实,常采用人工催熟的方法,促进其生理后熟和物质的转变,以达到提早上市的目的。 三、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1.材料:绿熟香蕉(呼市美通农产品物流中心),固体乙烯 2.试剂(要求把具体浓度表明):NaOH,H2C2O4,BaCI2,酚酞试剂。。。。。等。 仪器:((型号:请记录) 保鲜箱 GY-1型果实硬度计。 手持式可溶性固形物测定仪。 干燥器、天平、电子称、研钵、滴定管 四、实验内容和设计 研究不同浓度乙烯利对香蕉的催熟效果。称取一定重量的香蕉,用喷壶喷施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后,用塑料袋包装后在实验室贮存,实验设计为: 1、乙烯利浓度1000mg/Kg(第1组) 2、乙烯利浓度1500mg/Kg(第2组) 3、乙烯利浓度2000mg/Kg(第3组) 4、乙烯利浓度0mg/Kg(第4组) 五、实验步骤

1、 按照不同的实验设计进行处理(每组称取一定重量香蕉,进行组别、时间标记,用于贮藏期间呼吸强度和失重率的测定。 2、 测定实验室温度。 3、 实验处理前进行相关品质指标的观察和测定,并记录。 ① 果实硬度的测定: ② 果皮颜色 ② 果实可溶性固性物含量的测定 ③ 果实重量的测定(标记的果实) ④ 呼吸强度测定(标记的果实称重后测定):静置法:具体操作参照附文2 4、 催熟处理:用喷壶喷施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后,用塑料袋包装后在实验室贮存。 5、 观察和测定毎3天进行一次,共测定3次,并实验记录。 相关品质指标。 ① 果实硬度的测定:GY-1型果实硬度计。 ② 果实可溶性固性物含量的测定:手持式可溶性固形物测定仪。 ③ 果实失重率的测定(标记的果实):具体操作参照附文1。 计算公式: %100%?-= 原初重 称重原初重果蔬失重率 ④ 呼吸强度测定(标记的果实称重后测定):静置法:具体操作参照附文2 ⑤ 果实腐烂度的判定:具体操作参照附文3。 100%?=调查总果数腐烂果数)腐烂率( 100% ??=∑调查总果数该腐烂级数腐烂果数)(腐烂指数 注:0级完整果;1级腐烂面积10%以内;2级腐烂面积20%以内;3级腐烂面积50%以内;4级腐烂面积50%以上。 6、 最后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最后得出实验结论。 一、 实验结果分析 ① 对果实行成熟度分析 ② 颜色,风味变化。(表格分析) ③ 催熟过程中硬度,糖度,水分、呼吸强度的变化。用Excel 进行数据处理,

如何分辨10种催熟水果

一、打蜡苹果 苹果上蜡早已不是新鲜事,营养学家说,苹果皮比苹果肉有营养,宜多吃,但裹蜡的苹果皮还能多吃吗? 事实上,国家是允许在水果表面做打蜡保鲜处理的。苹果表皮本身就含蜡,是一种脂类成分,可防外界微生物入侵,而加工中的食用蜡,主要成分是纯天然的虫胶和巴西棕榈蜡,两种都是可食用的,对身体并无害处。 但许多无良商家为节约成本,用工业蜡代替食用蜡。工业蜡中含汞、铅,可能会给人体带来危害。 如何鉴别: 专家称,果皮上的蜡主要有三种情况:苹果自带的果蜡;果农上的食用蜡;不法小贩上的工业蜡。前两者都是可以食用的,实在要去除这层食用蜡也很简单,用热水或盐水冲洗即可。 挑选打蜡水果时,可用手或餐巾纸擦拭水果表面,如能擦下一层淡淡的红色,就很有可能是工业蜡。质检部门的工作人员则称,食用蜡和工业蜡不太容易用肉眼分辨,水果食用前应用盐水清洗,或者干脆去皮之后再食用。 二、催熟香蕉 催熟是香蕉产业链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全世界都在广泛使用,已有百年之久,催熟剂不超标使用对人体无害。专家表示,乙烯利作为一种催熟剂,在香蕉催熟中被广泛使用,在用量上和使用间隔时间上都有着严格限制。 由于香蕉要长途运输,必须采摘青果,而从树上砍下来的成串香蕉很难自熟,如果不使用乙烯利,大部分香蕉就会腐烂。所以香蕉正常催熟不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而超量使用则有害人体健康。 如何鉴别: 乙烯利催熟香蕉较为常见,但有些不法商家使用二氧化硫和甲醛等化学药品为香蕉催熟,而这就需要一定的识别技巧。 首先催熟的香蕉表皮一般不会有香蕉熟透的标志——“梅花点”,因此在挑选香蕉时,有“梅花点”的香蕉相对安全;其次用化学药品催熟的香蕉闻起来有化学药品的味道;此外自然熟的香蕉熟得均匀,不光是表皮变黄,而且中间是软的;而催熟香蕉,中间则是硬的。 三、染色橙子 市场上的橙子颜色格外艳丽,惹得不少人直流口水。当你遇到这样的橙子时,可要小心了,它有可能是被染过色的橙子。 有些商贩为了让橙子色泽更漂亮、卖相更好,就把色素注射到橙子皮里,再在皮上打些石蜡,使橙子看起来很新鲜,但这样的橙子会掉色。还有商家甚至把长有霉斑的橙子清洗干净、晾干,然后用石蜡给橙子打蜡上色。这样,原本长了霉斑、灰头土脸的橙子转眼间变得又红又亮。 如何鉴别: 首先,染过色的橙子,表面看起来特别红艳,仔细观察,可发现表皮皮孔有红色斑点,一些橙表面甚至有红色残留物。 其次,用湿巾擦拭橙子表面,如果湿巾变红,说明橙子可能被染色;没染色的橙子,湿巾擦拭后只能看到淡淡的黄色。 此外,染色严重的橙子,橙蒂也会变成红色;没染色的橙,橙蒂是白绿相间的。最后,染过色的橙子,表面摸起来黏黏的;没染色的橙,摸起来比较自然。 四、爆炸西瓜 已结满瓜藤的大小西瓜,还没有成熟就一个个炸裂开来,有的炸得四分五裂,有的炸得像一朵花。有

催熟香蕉果实的工艺流程的生产技术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催熟香蕉果实的工艺流程,包括以下步骤:对成熟的为75%80%的香蕉果实进行无损采摘,运到加工车间后对香蕉果实进行初步处理,去掉残次果和擦伤果,随后用清水洗净,静置晾干或吹风风干表面后;在香蕉果实表面喷淋保鲜剂;对喷淋过保鲜剂的香蕉果实进行植物精油处理;装箱,送到气调库中进行香蕉气调催熟。该催熟香蕉果实的工艺流程,保鲜剂及植物精油采用为天然提取物,安全性较高,对人体无害,能够在进行香蕉催熟的同时,大大提高香蕉的品质,提高经济效益,该催熟香蕉果实的工艺流程,产出香蕉品质较好,具有较好的时长价值和应用前景。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催熟香蕉果实的工艺流程,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对成熟的为75%-80%的香蕉果实进行无损采摘,运到加工车间后对香蕉果实进行初步处理,去掉残次果和擦伤果,随后用清水洗净,静置晾干或吹风风干表面后; S2、在香蕉果实表面喷淋保鲜剂; S3、对喷淋过保鲜剂的香蕉果实进行植物精油处理; S4、装箱,送到气调库中进行香蕉气调催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熟香蕉果实的工艺流程,其特征在于:气调库主要气体成分的浓度控制:乙烯1250ppm-1550ppm,二氧化碳含量0.8%-1.2%,氧气含量18%-20%,气调库相对湿度保持在92%-94%; 催熟3天,温度控制:第1天19℃、第2天17.5℃、第3天16℃; 催熟4天,温度控制:第1天19℃、第2天18℃、第3天17℃、第4天16℃;

催熟5天,温度控制:第1天19℃、第2天19℃、第3天18℃、第4天17℃、第5天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熟香蕉果实的工艺流程,其特征在于:在香蕉果实进行保鲜剂喷淋以及植物精油处理过程中,存放空间温度控制在12℃-14℃,相对湿度保持在90%-94%,进行适当通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熟香蕉果实的工艺流程,其特征在于:保鲜剂按照重量百分比计其组分包括:虾青素0.2%-0.8%,原花青素0.4%-0.8%,余量为去离子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熟香蕉果实的工艺流程,其特征在于:保鲜剂按照重量百分比计其组分包括:虾青素0.5%,原花青素0.6%,余量为去离子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熟香蕉果实的工艺流程,其特征在于:植物精油包括柠檬草精油,香茅精油,丁香精油,茶树精油。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催熟香蕉果实的工艺流程,其特征在于:柠檬草精油,香茅精油,丁香精油,茶树精油质量比为12-14:3-5:4-6:2-4。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催熟香蕉果实的工艺流程,其特征在于:柠檬草精油,香茅精油,丁香精油,茶树精油质量比为13:4:5: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熟香蕉果实的工艺流程,其特征在于:植物精油溶于酒精、醋酸中,植物精油溶液浓度为20-60mg/L,其中还包含占总溶液质量4%-6%的抗菌增强剂,抗菌增强剂为云母粉。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熟香蕉果实的工艺流程,其特征在于:植物精油处理可为熏蒸处理或植物精油纸包覆。

香蕉有催熟剂

香蕉有催熟剂 大多数的香蕉都生长在南方,所以北方人想要吃香蕉就需要买从南方运回来的,但是香蕉自己能够分泌一些乙烯,所以香蕉在运输过程中会释放大量乙烯,这样会导致香蕉催熟,运到北方的时候就会变得腐烂。因此有很多商家在香蕉没有成熟的时候就将香蕉摘下来,但是有些没熟的香蕉被打上催熟剂应该怎么分辨? 香蕉用的“催熟剂”对人体有害。其有害成分为过量的乙烯利。 香蕉的催熟剂乙烯利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在规定标准内使用,如果使用大量高浓度催熟剂容易造成香蕉外熟内生,表皮光亮好看,但是却会很快变黑腐烂。食用了过量喷洒乙烯利的水果,可能会引起恶心呕吐等症状,甚至可能对肝脏和脑部造成损害。 乙烯利,有机化合物,纯品为白色针状结晶,工业品为淡棕色液体,易溶于水、甲醇、丙酮、乙二醇、丙二醇,微溶于甲苯,不溶于石油醚。用作农用植物生长刺激剂。 乙烯利是优质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促进果实成熟,刺激伤流,调节性别转化等效应。 扩展资料: 辨别催熟香蕉方法:

1、外观辨别催熟香蕉 首先可以看香蕉的表面,如果香蕉表面有麻点存在,就说明它们是自己成熟的香蕉;如果香蕉表面没有麻点存在,则说明这些香蕉是人工催熟的香蕉,因为人工催熟时,多使用化学药物,它是不能让香蕉表面出现麻点的。 2、看香蕉肉质辨别催熟香蕉 香蕉是不是催熟的,看香蕉的肉质也能分清,自然成熟的香蕉肉质多会比较软,而且甜味也比较重,而人工催熟的香蕉只是表面为黄色,里面的肉质去很硬,吃起来有种发生发硬的感觉,而且甜味也很淡。 3、闻气味辨别催熟香蕉 此外也可以把香蕉放在鼻子下方闻一下,如果香蕉有自然的香气存在,就说明它是自然成熟的香蕉,但是香蕉表面要是有化学味道或者硫磺的味道存在,就是建议购买了,因为它们很可能就是用乙烯或者硫碘催熟的生香蕉。 水果本身成熟时释放的香气中就含有一定浓度的乙烯利,用乙烯利催熟香蕉是国际通用做法,进口或国外超市香蕉大都是用乙烯利催熟的,不用催熟剂催熟的香蕉没有熟得不均匀,皮暗,卖相差,乙烯利在一定的用量下是对人体无害的。用乙烯利催熟香蕉是不可能用太高浓度的,否则上架不久就会脱把或果皮变黑,所以用乙烯利催熟香蕉也是比较安全的。

水果催熟话乙烯

水果催熟话乙烯朱娟 罗浮山下四时春,芦柑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 这是北宁文学家苏东坡来到广东惠州初尝荔枝后留下的脍炙人口的诗句。 我国的海南、广东、广西和福建等地,气候温暖,盛产香蕉、荔枝、龙眼、芦柑、柚子等热带水果,它们风味独特,人见人爱。 在过去,这些水果如果等到成熟以后再采摘,一般运不了多远很快就会发生腐烂、变质,果农损失严重,而外地人就无此口福。后来,科技工作者发明了“化学催熟”技术,果农在水果处于“青皮硬肉”的半熟阶段时就采摘下业,然后运往各地。到了目的地以后,再用化学催熟剂把半孰的水果催熟上市,这样异地人也能够品尝到这些美味水果。 那么,催熟水果的化学催熟剂是什么呢? 它就是乙烯。制取乙烯的方法很简单。只要将浓硫酸和乙醇混合在一起,然合加热到170℃,即可得到大量的乙烯气体。这种方法是由荷兰化学家卡斯贝特森在1979年最早发明的. 实践经验告诉我们:1千克乙醇所产生的乙烯气体大约可以催熟5~10吨水果。因为空气中乙烯的浓度只要达到0.1%即可取得良好的催熟效果。 后来,化学家又发明了一种更简便的水果催熟方法。他们合成了一种叫“乙烯利”(氯乙基膦酸)的固体物质,将它溶于水,就会逐渐地释放出乙烯气体来。 因此,只要将尚未充分成熟的水果放在乙烯利的水溶液中浸泡一下,然后装入塑料袋中,几天以后水果便自然成熟了。 乙烯除了可用于催熟水果以外,在工业和医药上也有多种用途。

例如,1908年,美国的克拉克和奈特曾发现乙烯对人体具有麻醉作用,但由于很难控制剂量,所以未能应用于临床。22年以后(1930年),另一位美国医生里克发现乙烯基乙醚(CH2=CHOCH=CH2)也是一种很好的麻醉剂,后来它很快在临床上得到了应用。乙烯基乙醚实际上就是2个乙烯分子通过醚键连接在一起所形成的化合物。

实验生长素赤霉素和乙烯利的作用及应用

实验20 生长素、赤霉素和乙烯利的作用及应用 一、目的 了解植物生长物质在农业中的作用及应用。 二、材料用具及仪器药品 绿豆幼苗、植物枝条、水稻幼苗、香蕉、烧杯、刀片、剪刀、镊子、温箱、培养皿、砂盆、凡士林、琼脂(1.5%)、吲哚丁酸(或萘乙酸):先配成100ppm(mg/L)母液再稀释成20ppm(mg/L)50ppm(mg/L)。 吲哚乙酸50ppm(mg/L)。 乙烯利:用水稀释为100 ppm(mg/L)、500ppm(mg/L)和1000ppm(mg/L)浓度。用前再稀释。 赤霉酸:20 ppm(mg/L) 三、原理 植物激素类物质可分为五大类。即生长素、赤霉素类、细胞分裂素类,脱落酸和乙烯,它们是植物生长发育中的重要调节物,而一些由人工合成的具有植物激素活性的物质,即植物生长调节剂如吲哚丁酸、萘乙酸,乙烯利等也具有同样的生理效应。 四、方法步骤 (一)吲哚丁酸(或萘乙酸)促进插枝生根反应 1.选取8株绿豆幼苗(要求苗高约12cm,且幼苗的两片初生叶全张开)。从子叶节下

3cm处切去根系。 2.去根幼苗4株放在20mg/L吲哚丁酸(或萘乙酸)溶液中(浸下胚轴高度约2cm)。另四株放在蒸馏水中(浸下胚轴)。12小时后取出幼苗,分别插在洗干净的沙中(深约2cm)培养,6天后取出该两组幼苗,观察它们的发根情况,记录并比较结果。 3.取月季花(或其它植物)的枝条10条,每条长约5—6寸,基部剪成斜面,分为两组。一组浸在50 mg/L吲哚乙酸(或萘乙酸)溶液中(浸基部约2cm高),另一组浸在水中,经常保持湿润、温暖和通气,观察发根情况,并记录根数和根长度(此实验在春季树木发芽前进行)。 (二)赤霉素对水稻幼苗茎杆伸长的反应 萌发水稻种子,实验前将水稻幼苗照光2天,实验时选取芽长一致(约0.5~1.0cm)的幼苗10株,分为两组。每组5株,其中一组加入5 mg/L GA3溶液约6ml。另一组加入纯水约6ml作对照,移到太阳光下照光3~4天,然后观察并记录两组不同处理的结果(注意:幼苗培养期间,每天要补充一些水)。 (三)乙烯利对果实的催熟作用 取未成熟的香蕉若干条,分成两份。其中一份各涂上500mg/L(或1000 mg/L)乙烯利溶液。另一份涂上蒸馏水作对照。分别放在纸箱内,3~4天后观察香蕉的成熟程度。注意温度的改变对催熟的影响。 (四)乙烯利促使雌花的形成 培育黄瓜幼苗,当出现两片真叶时,选择生长一致的幼苗4株,将之分为两个组,每组2株,于晴天下午分别作如下处理:第一组用100PP m(mg/L)乙烯利溶液滴在生长点处;第二组用蒸馏水滴在生长点处。第二天下午再重复一次处理(注意乙烯利溶液或水必须保留在生长点上,使其慢慢吸收),以后观察并记录两组处理黄瓜苗开花后雌花的比例。

水果催熟的方法

水果催熟的方法 水果刚刚采摘下来需要运输,果农不会把成熟的水果采摘,而是选择一些半成熟状态的水果,从水果店里买回来的水果都是不熟的,这个时候需要先通过催熟的方法,然后才可以吃,不过水果催熟需要很久的时间,那如何去快速催熟呢。 夏天如何辨别催熟水果 现在市面上出售的很多水果都不是自然成熟的,都是被催熟的。吃了这些被催熟的水果会对身体不利。芒果、西瓜、香蕉等夏季时令水果怎样辨别催熟水果呢? 芒果:看果皮,自然成熟的芒果,外观颜色不会很均匀。而催熟的芒果大多数是在小头顶尖处呈现翠绿色,其他部位果皮均发黄;闻果香,自然成熟的芒果比催熟芒果的香味会更加浓郁。个别催熟芒果还有异味;用手摸,自然成熟的芒果有硬度、有弹性,催熟的芒果比较软。 香蕉:熟透的香蕉皮有明显的梅花点,催熟的一般没有梅花点。自然熟的香蕉熟得均匀,不光是表皮变黄,香蕉的芯也是软的。催熟的香蕉芯是硬的,闻起来有化学药品的味道。熟透的香蕉皮有明显的“梅花点”,催熟的一般没有“梅花点”。自然熟的香蕉熟得均匀,不光是表皮变黄,香蕉的芯是软的。催熟的香蕉芯是硬的,闻起来有化学药品的味道。 草莓:草莓用了催熟剂或其他激素类药物后,生长期变短,颜色鲜艳,但果味变淡。那些中间有空心、形状不规则的大个草

莓,一般是使用激素过量。催熟的草莓看起来红,吃起来酸,催红草莓红得均匀,只要沾着催红素的地方,都会变红,而正常的草莓红得不均匀。 西瓜:打过针的西瓜拍打时声音“哑”、不脆亮,西瓜子小而白,甜味不均匀,靠近瓜蒂处甜度较浓,远离瓜蒂部位甜度降低。使用催熟剂、膨大剂的西瓜,皮上的条纹不均匀,有异味。而自然熟的西瓜子黑而饱满。打过针的西瓜籽一般小且白。 橙子:进口橙子表皮的皮孔比较多,摸起来较为粗糙。假冒进口橙子表面的皮孔比较少,摸起来相对光滑些。对假冒的进口橙子用纸擦,纸的颜色会变红,因为在处理的过程中不良商贩加入了色素。 梨:处理过的梨汁少味淡,有时会伴有异味和腐臭味,这种毒梨存放时间短,易腐烂。使用膨大素、催长素令其早熟,再用漂白粉、着色剂(柠檬黄)为其漂白染色。 葡萄:可以了解葡萄品种的正常成熟期,在购买时,如果每一颗葡萄颜色都很深而且亮度很好,就很有可能是催熟的。相反,如果一串葡萄中,能区分出熟的和不熟的葡萄,则说明这串葡萄没有经过催熟。而且,自然成熟的葡萄外皮上会有一层薄薄的白粉,一擦就掉。从口感上说,催熟的葡萄不甜,而自然成熟的葡萄口感较为甜滑,果梗部分颜色较为新鲜。此外,吃水果时尽量食用应季水果,首选本地时令产品,最好是去皮后食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